国家强大读书(精选11篇)
国家强大读书 篇1
作文讲座
话题:从香港回归感悟“我”的个人发展
1、审题:命题实质是写出个人和祖国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2、写作引领之立意角度————《发展自己,强大祖国》 ①只有国家强大个人才能发展。
个人的发展需要国家为其提供一个平台。比如《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从乡下来到农村,他结实、健壮又勤劳、对人生有着积极的希望。他老想着靠自己的一副好身板和勤劳一定可以过上好日子。可是旧中国还是粉碎他的梦想,他最终只能沦落为一个不再有人生希望的城市无赖,游手好闲,一身坏毛病。还有《白毛女》中的杨白劳等劳动人民他们都勤奋努力却不能满足基本的衣食温饱。刚建国时的新中国,因为国家是一穷二白,所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极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中国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国家工农、科学、国防各项事业都有了大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渐渐富裕起来。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一样。
关于这一点,你能联想出哪些?
②个人的事业成功促进了祖国的强大。
古往今来的历史证明,国家的发展是在无数先进的中国人推动下进行的。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从秦皇汉武、到隋唐明清,哪朝哪代的繁荣大厦不是由成功中国人的智慧和才干构建的?再看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同样是靠了无数成功的个人来促成的。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他们从当初的热血青年成了国家主席、大将军、政治局委员,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无疑是成功的。正是因为他们的成功,才有新中国的成立。
你能说说建国之后,个人的事业成功怎样促进了祖国的强大?
③学会爱国
为什么要爱国—怎样才是爱国—怎样爱国(1班张慧贞文章的写作思路)
④请不要遗弃自己的祖国
我们都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有妈妈,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他们可以满足我们所有我们想要的东西,使我们快乐地成长。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说长大后要报答自己的父母。
但是难道国家就不是你的母亲吗?如果没有国家这个大家庭,哪来的我人这些个小的家庭。现在有很多人为了更好地生活,到国外深造后就改掉了国籍。这种行为是只想到“小”家,却忘了“大”家。这和抛弃自己的母亲,认“名利”为母有什么差别呢?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大家都不陌生吧?他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当他听到新中
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刻决定抛掉一切,回到祖国,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因为他深知祖国需要他,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他有国界—他的身体、知识与灵魂都属于中国。他还对中国留学生说:“祖国解放了,国家需要人才,我们要赶快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祖国的建设中去。”就在他整理好行装准备回国时,美国政府把他关到海岛上软禁了他,他失去了自由。美国用他生活和科学上的优惠来拘留他,但他没有答应,仍坚持要回到祖国。最后通过中国外交部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冲破种种阻碍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现在像钱学森这样的伟人越来越少了,这是中国人的耻辱。有谁不想荣华富贵,享受先进的技术与社会保障,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不应该“背国求荣”,忘本忘祖。
那我们青年学生能做什么呢?有些人还在虚度光阴吧?我们可有做不到钱学林那样伟大,但为祖国,我们也要努力学习,有一技之长,为祖国建设奉献属于自己的那份力量,报效祖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这就是报答了我们的父母。
[点评]论点明确,针对“出国后不回加入外国国籍”现象谈爱国,并运用正反对比来论证“爱财不能忘记爱国”的分论点。事例具体,剖析切中要点。有理有据,是篇好议论文。
⑤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它们的名字叫——中国人。
——题记 我在听演讲时听过这样一句话:“不是国家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国家!”但现在有许多同学不懂得这一道理,总想为什么我没生在美国,得我们国家比不上人家,甚至埋怨国家。有些人已达到执迷不悟的程度:穿的是阿迪达斯,吃的是肯德鸡,听的是日韩歌,整个人的观念就是“外国的就是好”。
我还听过这样一则报道。韩国人气组合打算在中国开一场演唱会。此事引起了众多粉丝的深切关注。他们为购买门票,真是不“折”手段(不惜断手)啊。售票处真是好不热闹啊,连警察都出去了。你问为什么?为了维持秩序呗!更可气的是,警察大哥为了维持秩序,挡了一位女粉丝的买票之路,引起了女士的强烈不满。警察大哥很荣幸地得到了这位女士的一口唾沫。韩国人在中国大地上唱几首歌,反响咋就这么大呢?我真想问一问那位女士:“你九年义务教育受完了吗?”我还想问问那群人“老师在讲台上说的话,还记得不?”当年中国被外国侵略,人民战士浴血战斗,牺牲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啊,为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让我们侮辱自己的同胞,抱怨自己的国家吗?国家是由无数的小家组成的,也就是说,国家就是大家。有人会说自己家的不是吗?有人会做败坏自己家的事吗?没有。但为什么到了国家这个大家身上,就有了呢?我想如果我们还做这种诋毁国家,有辱国家尊严的事,就不配做炎黄的子孙。因为你忘了:你自己也是中国人。
我的意思不是让我不穿阿迪达斯,不吃肯德鸡,这种爱国太狭隘了。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崇洋媚外,更不应该埋怨国家。在我们使用洋货时,我们应该思考超越洋货的方法,力求把我们的商品做得比外因的好。我们要用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增长自己的智慧,好让未来的日子外国都因为中国货好而放弃他们自己的产品。这才是我们龙的传人应该为之努力,不“折”手段要做的事。
古老的中国有一条龙,他已经醒来。黄河哺育了我们的血肉,长江铸造了我们筋骨,我们拥有的是“龙”的精神——团结一心,奋发开拓。我们的任务是让这条中国龙永远斗志昂扬地在广阔的蓝天自由翱翔。因为我们的名字是——中国人!
国家强大读书 篇2
今日我们常说的“民主”、“自由”, “法治”、“契约”等词汇皆是舶来品, 非中国本土之词。从1840年后, 西方人凭借船坚炮利, 敲开了中国古老而沉重的大门。给中国人带来了灾难, 带来了耻辱, 沉重的打击了这个古老民族骄傲自满的心灵, 同时也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从鸦片战争之后, 中华民族开始探索国家现代化的道路, 尽管付出了很多仁人志士的生命,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并不顺利, 今天我们国家离现代化国家仍然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人是否具有现代化素养是决定中国能否实现强国之梦的关键因素。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在《从传统人到现代人》这本书里, 概括了现代人的特征:1.现代人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2.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3.思路广阔, 头脑开放, 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4.注重现在与未来, 守时惜时。5.强烈的个人效能感, 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 办事讲求效率。6.计划。7.可依赖性和信任感。8.重视专门技术, 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9.乐于让自己和他的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10.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11.了解生产及过程。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的现代人有一个特征就是遵重自己的权力与义务。今日中国没有进入现代社会没有实现强国之梦, 其原因是大部分公民没有现代人的素养包括大部分教师, 不知现代人为何物, 更不知怎样培养学生的现代化素质。现代化素质的缺失, 致使教师不能享有教师的权力和履行自己的义务。使学校校园出现各种怪象, 如教师与学生进行的权色交易, 学生举起手中的利器刺向老师, 师生的正当权益被学校侵害等现象。此种现象原因颇多, 教师对自己权力和义务的认识不足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减少校园里的不和谐现象, 教师要懂得合理的使用权力和屡行义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具有的现代化素质, 对于把学生培养成现代人非常重要。教师的现代化, 有利于促进中国的现代化, 也是国家强大的标志。因此, 教师的现代化应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先者。
二、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及教师本质
现代社会的文化制度起源于欧洲, 欧洲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希腊 (巴尔干) 半岛, 地中海北岸, 东临爱琴海与波斯帝国隔海相望。古希腊贫瘠的土地和便利的交通, 便于贸易活动, 也培养了欧洲人重商的文化传统。欧洲人重商的文化传统成了法国思想家卢梭写《社会契约论》这本书重要的思想来源, 在书中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和平等的, 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 如是自由被强力所剥夺, 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力, 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卢梭的这句话成了现代社会制度建立的思想来源。如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中重要的思想理论皆来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这本书。欧洲的重商文化蕴育了现代社会, “平等、自由、民主”是现代社会的特征, 也是人与人, 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的文化保证。要保证现代社会的稳定发展, 人的现代化是其最重要的保障。人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 学生则是由教师师培养的,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至庸无疑。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意味深长的说:“教师是真正上帝的代言人, 是天国的引路人”。只有教师的现代化, 才能培养具有现代素养的国民, 只有国民素质的现代化, 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只有国家现代化了, 才能实国富民强的梦想。因此, 教师的现代化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我们就要对教师的本质有所了解。
考证词源, 明白其源, 了解其义, 有助于理解教师的本质。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我们如果对任何事务, 对政治或其他各种问题, 追溯其原始而明白其发生的端绪, 我们就可以获得最明朗的认识。”要明白教师是什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追溯其源, 现代汉语中的教师是由“教”与“师”这二字组成的, 指的是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人。在古代“教”与“师”是两个不同的词, 中国人有祭祀祖先的传统, 现在很多家庭都有祭祀先祖的地方, 我们称之为神龛。在神龛上有一句“天地国亲君师之位”, 可见, 在西周时代教师的地位仅次于君主, 哪个时代的“师”是拿国家俸禄的人。自周朝幽王烽火戏诸侯后, 平王东迁周王室衰落, 诸侯不再朝贡, 王室财政陷入困境。过去由王室养活的学者现在只好流落民间各谋生路, 有的投靠了诸侯, 有的自己开学授徒,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学术下移”的现象, 也是造成“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主要原因。这些离开周天子的学者, 以自己的学问养活了自己, 知识得到了传播, 社会也得到了发展。可见, 这些散落民间的学者首先是为了生存, 其次才是传授知识推动社会进步。不管后世对教师给予多高的荣誉, 如把教师比做“园丁”或者是“蜡烛”, 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教师教书育人, 首先是为了生存, 这应该是教师的本质所在。教师即是一种职业, 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了解教师的权力和义务非常有必要。
三、认识教师的权力及义务
“教师的权力”一般认为教师作为国家的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力和作为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从业者应享有的权力总和。有的学者认为教师的权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基于公民身份享有的权力;二是教师依据特有的身份而享有的权力, 即教育权;三是教师同时具有公务员的身份而享有的权力。而对于教师享有的教育权, 我国《教师法》在第二章第七条中规定有六条, 分别是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 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 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 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 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参与学校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袁振国教授在《教育原理》一书中将之归为教育自由权, 生存权和发展权、参与权和休息权。这些权力若能落实, 教师的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当下政治体制的特殊性, 教师的权力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 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效率, 影响个人, 影响民族的未来。教师的权力能否实现, 是现代社会是否实现现代化的判断标准之一。
义务在伦理学还是在其它人文学科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 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 那是无所谓的。”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不管你是否愿意, 都要承担一份责任和义务。教师在社会生活中, 对社会对家庭要承担起一些道德义务, 也要对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角色担负起职业道德的义务。有的学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义务核心内容就是要落实或践行教育公正与教育仁慈。”教师的职业道德义务从一定意义上构成了教育伦理的范畴。认识教师的义务有助于了解教师在道德伦理中的角色。
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宪法, 法律和职业道德, 为人师表; (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遵守规章制度, 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履行教师聘约, 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 民族团结的教育, 法制教育, 以及思想品德, 文化、科学技术教育, 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 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法律的基础是道德, 以上六条渗透着道德义务。现状是我们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教师的义务落实到教学中去。各大报纸和网络曾报道教师性侵儿童的事件。当代社会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都达不到教育的标准, 这也是教师没有履行教师义务的表现。一个教师能否履行教师义务, 是教师现代化的标准之一。
四、教师的义务与权力的统一
每一个人皆有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人的权力如每个人都有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财产权等, 义务则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利益等。权力和义务就像磁铁的阴阳两极, 缺一不可。只知权力的人生, 易成暴君。只知义务的人生, 易成奴仆。不知权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教师作为国家强大的最重要的力量保障, 更应对权力和义务之间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康德认为哪些偶尔因兴趣而做的义务不具有道德的价值。拥有道德价值的义务, 能内化到人的行动中去。权力不具有道德性, 有时权力还会破坏义务的实行。但是义务与权力是不冲突的, 义务保证权力的稳固, 权力的承载者在履行自己义务的过程中, 能产生的社会效应, 又能巩固自己的权力威信。哪些履行了义务的权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并不以法律是否赋予为转移, 这也可以解释名人效应的现象。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悟守义务可以使人变得更高尚。”, 履行了义务, 可以使人合理的利用权力, 不会因滥用权力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
明确权力与义务相互依存统一的关系: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减少师生之间的冲突,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 对于很多教师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 并没有把这份工作当成神圣的事业来做。有些教师为了减少工作量, 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师生互动就会减少。这种工作状态, 会影响教学质量, 还会给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带来压力, 增加师生之间的冲突。强烈的道德义务会促进教师认真的对待工作, 增强人格魅力。教师若是知道自己能享有的权力, 则会提升课堂的教学水平, 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身心发展。另一方面, 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成长, 会给教师带来成就感, 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 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一个良好循环。
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合理的运用教育法赋予我们的权力, 还要能严格的履行教师的道德义务。教师的权力与义务是一对孪生兄弟, 是高度统一的, 谁与不能离开谁。长期以来, 我们的社会强调的是教师应履行的义务, 很少有人强调教师应享有的权力。有人形容教师的职业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真实的反映了教师履行义务的最高境界。如果用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教育本质角度对这句话进行审视, 这句话是否符合教育的本质和人性是值得商榷的。本人认为这句话违反了教育规律, 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假如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得到成长, 学生的成长又何从谈起。教师是社会上常见的职业, 当一名教师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人有动物的属性, 需要最基本的吃、穿、住、行。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一种需要若不能得到满足, 教师就不会把教学当做事业当做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来做。由于教师们的禀赋各不相同, 很少有教师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大部分教师在基本的生活条件满足后, 也就失去了往更层次前进的需要。因此, 用“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要求每一个教师是不现实的也是苛求的。只要了解教师的权力和义务, 才会能真正的理解教师是一门职业的含义。也是到了把披在教师外表神圣的面纱摘下来的时候, 才符合教师本来的涵义。还原教师本来的面貌, 作为一门职业必须使教师正确认识自身的权力和义务, 并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 这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契约精神要深入教师的心灵, 教师才能更好的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力和履行自己的义务, 培养出有杰出能力的现代化人。教师才会获得教书育人的乐趣, 学生才能获得知识与智慧的乐趣, 校园里的怪象才会减少, 学校才会得到发展, 社会才会得到进步, 我国才能真正成为强国。
参考文献
[1][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 1980 (2) .
强大的企业成就强大的国家 篇3
毛泽东在经营中国革命时,首先策划好自己,使一个农民儿子成长为党的主席、国家主席。在他的营销思想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本土营销文化,他领导农民运动时,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满足了贫农的需要;他带领红军上井冈山,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他领导革命统一战线,打鬼子、除汉奸,在延安时为了战胜困难,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今天,在营销实践中,有许多人认真学习毛泽东的营销思想。深圳的杜建君(原TCL销售副总)、北京红牛的朱小明、宁波奥克斯的吴方亮无不佩服毛泽东的营销策略,无不实践毛泽东的营销战术思想。
当前营销队伍有8000多万人。如果说已经有了很系统、很成熟的营销文化不太可能,如果说完全没有本土营销文化,也不符合实际。我想,现在倡导本土营销文化应该是时候了。本土营销文化与企业文化有联系,但不是企业文化。她的内容主要包括:诚信、服务、等价和满意。
诚信——这是营销文化的人格基础。营销的全部工作都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营销链涉及厂家、经销商、消费者、市场管理人员等。如果营销中的某个环节失去了诚信,就很难良好地运行。凡成功的营销人士都无一例外地靠诚信起家、发展。原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在写给中国学生的一封长信里,谈论如何成功,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只有有智慧的人才会理解品性的价值。
服务——这是营销文化的核心内容。营销的商品和服务虽然千千万万,但是都可以概括为“服务”,所有的商品都是有形的服务,所有的服务都是无形的产品。提供产品的厂家对于此产品是厂商,而对彼产品就是消费者,凡是消费者都需要服务。服务要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只有不断的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才能将人性化的理念与商业化的操作成功地融为一体 。
等价——这是营销文化的根本原则,营销是在市场经济的大平台上进行的,营销涉及的各方都有一个对自己付出劳动(货币是物化劳动的价格表现)的价值进行评价、量化问题,以什么为标准进行量化、进行评价呢?只有以“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行等价交换。即使品牌方面的无形资产的积累也能用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来计算。
满意——这是营销文化的终极目标。在市场营销链上,首先要让消费者满意,对产品满意,对服务满意,对跟踪服务满意;其次是经销商满意,对厂家的销售政策,发货、换货工作满意,厂家也需要满意,最大的满意是消费者乐于接受产品。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意,而且更需要精神上(心理、体验、情感方面)的满意。
倡导本土营销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中国企业更快地强大起来,只有强大的企业才能成就强大的国家 。中国企业要强大,只在国内搞竞争是不行的,必须在全球化竞争中才有作为,必须把跨国公司作为竞争对手才能练出真功夫。中国要强大必须要有中国强大的跨国公司。如果世界500强中有50至100家中国企业,到那时哪个国家想藐视想欺辱中国,它也要看看它的猪爪子有多硬。
国家强大读书 篇4
一、作者简介
作者石勇,是《南风窗》杂志社的高级记者、青年学者,是目前非常活跃的时评人。他曾是天涯论坛关天茶舍的版主,出版有《被遮蔽的真相》、《心理危机》、《国学热》等心理、社会、政治分析等著作,关注当代中国精神危机、思想论争及民主转型,一只眼睛盯着等级制度的暴力,另一只眼睛盯着歧视性观念的暴力,用心理分析之刀准确地插入中国社会。
二、内容概要
本书围绕如何让自己心理强大这个主题,通过通俗风趣的语言、犀利深入的分析,并融入心理学、哲学等常识,如庖丁的解牛刀,刀刀剥开社会、人际、性格、自我心理的种种外衣,提出实用有效的应对之道。
三、本书的特别之处
1、本书不是摇旗呐喊的励志书,不是呼吁读者出世、看透的佛家故事,不是不痛不痒的心灵鸡汤,而是以积极入世的思路,另辟蹊径的解读,让读者从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上“重装系统”,由弱小一步步走向强大;
2、在书的最后,作者还加了一个“答读者问”章节,就读者提出的切身的问题,进行了真诚热心的解读。
四、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对于很多人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认知和训练,多年来一直跋涉在心灵的黑暗深处,耽于幻想、意志薄弱、害羞、胆小、害怕接触异性、害怕冲突、自卑、心理素质差„?由于内心不够强大,很容易被他人控制。
本书从“是什么让我们内心弱小”和“如何让自己变得内心强大”两个核心出发,用通俗风趣的语言、犀利深入的分析,以凤姐、范跑跑等网络红人、古今中外人物诸葛亮、苏格拉底等和当下热门话题为例,融入心理学、哲学等常识,分析我们在职场、人际、两性、社会等各种关系中的心理状态和博弈关系,提出“社会价值排序”的概念,并分析了“自卑型人格”、“占有型人格”、“攻击型人格”、“炫耀型人格”、“表演型人格”等独家的性格分析法,如庖丁的解牛刀,刀刀剥开社会、人际、性格、自我心理的种种衣,提出实用有效的应对之道,大受读者喜爱。本书在天涯帖子点击总量过百万,几万条留言,上百名网友专门给作者写长信反馈,说这两个帖子是“天涯难得一见的好帖”、“非常受益”、“从深层次上改变了自己”。
五、书中我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其中最吸引我的一个观点是哲学家们如
何通过构建自己内心来抵御外界的伤害。
按照作者的说法,哲学家能将他人的恶意话语直接扼杀在心智这
个层面,即通过自我构建出的一套逻辑来消解他人恶意避免对自我更深层次的伤害。所谓的更深的层次,就是情感层面。对于普通人来说,外界的打击没有经过心智层面的“过滤”,直接进入了内心,就会掀起情感的波澜。整个书都是在讨论普通人如何修炼这样一种可以将外界打击化于无形的大法。而哲学家当然不需要听从作者的意见,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书中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身体与心智。从更高的层面看,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讲如何协调身心的一本书。对于这两者的关系,从古至今,哲学,宗教,玄学已经有了数不清的见解,我想从我自身的经历出发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哲学这种建构是否真的能像作者所说,抵御外界的纷扰,引
导人们走向幸福的生活? 我从前是相信的,现在持怀疑态度。算算也读了不少哲学史,哲学原著,说不上精通,算比较了解。学习哲学的益处不必多说,哲学的确能帮助我更理智的,但不是更幸福的生活。苏格拉底提出的幸福是德行(知识)的必然结果。我会产生一种想法,只要先明了了时间的规律,认识了自己,再按部就班的实行,幸福就指日可待。但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首先认识世间的规律和认清楚自我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深化的过程,世界和自己本身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2、也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身体的作用。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中
介不是心智(思维,想法,自我。),而是身体,一个受着自然规律和心理规律影响的身体。我们的幸福就是基于这个身体。但我们的心智感到愉悦的时候,比如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观点,一次顿悟,我们的身体都会有愉悦的反应,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念头来诱发身体的愉悦。相反的,身体的一系列反应也可以让我们产生一些相应的想法,比如美食,性行为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产生身心不一致的情况。人人都会遇到的一个事情就是在爱情面前,理智非常苍白无力。即使知道再多的道理,要控制自己的身体/情绪也基本徒劳无功。生气有时候也是,虽然知道对方的蓄意挑拨,但是还是很难控制自己。我觉得,身体和心智也许的确紧密联系,但是又分属不同的“系统”,我们能够控制的,也只是心智这个系统中极小的一块,而对于情感/身体,控制程度相比心智更
微。幸福就是心智和身体在深层次的联通,彼此交流,共同满足。我们在说”我”的时候,也许应该想想指向的到底是哪一个“我”,一个想象出来的形象,能感觉到的复合生理反应,还是一个身心联通的“我”。
六、读后感
人如一骑尘埃,在这个烦躁的世界里漂浮,为了落定,抗衡着各种“风雨”。然而人自身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在世俗社会所谓的“生存法则”里诚惶诚恐。读了《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这本书,我似乎看清了一点这个世界,也看到了一点自己。
很抱歉石勇先生,我总会把你这本书名念错——世界如此强大,你要内心险恶,因为它更反映现在的某些社会现象。而善良的我们、还稚嫩的我们在这复杂的世道里不断的吃亏,受挫,渐渐的迷茫,带着更多的恐惧和焦虑去面对人和事。石勇先生的书给了我一些人生指示,他并没有着重的去论证世界为何如此险恶,因为同样在我的理解里,世界并不险恶,大自然本是和谐的,为什么我们觉得险恶?险恶的是在人心。在这个上层建筑匮乏价值观扭曲的物质社会里,我们迷失了自己,感觉到险恶,是因为为了基本的生存不得不接触那些在世俗意义上比你心理强大的人以及面对内心弱小的自己。而石勇先生的书更多的正是教我们如何去看清别人和世界,帮我们剖析了很多人心,教我们如何去建立心理强大的自己。
为什么我们总生活得不安?怕得罪领导没有好下场,怕工作表现不佳拿不到奖金,怕没有小心防范被人算计„„我们一直忘了问自己到底生活得快不快乐?!为什么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是谁操控了我们?领导?金钱?权力?地位?原来,不是谁,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欲望。因为对未知未来的恐惧,对人与事的不可控导致内心弱小的我们必须要努力的去强大甚至伪装我们的躯壳。我们不断地想争取或者怕失去居高临下的职位、金钱、权力、地位等等这是世俗层面上的强大“武器”,以此保护我们弱小的内心,凭借这些“武器”耀武扬威的人更见内心的弱小!就算得到了这一切,它就能卸掉当我们在寂静夜晚被睡梦惊醒后的委屈与压抑吗?我们的生活依然过得忐忑不安。
想起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里说的一段话:人生短暂,你没有必要将时间花费在那些不喜欢的事情上。你要找到你喜欢的事情----Yon must find what you love.乔布斯用的是“Love”这个词。我突然想起了当年那幼稚不带现实如今快被我遗落一边的理想。它曾经给了我无惧的动力踏入这个社会,却被现实的岁月车轮一步一步的碾碎洒落在我迷茫的路上„„为什么那个时候的我无所畏惧?是因为心中装着满满的理想以及为这个理想努力奋斗所倾注的爱!我想这应该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悟——内心强大,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也未必被险恶世界所逼,认识世界,不要轻易的用自己的情绪去判断险恶或美好,世界大多数时候并不险恶也不美好,要真正的内心强大,或许只要你有正确的价值观,内心充满真诚的爱与希望的理想,就已经变得强大了。
只要内心强大了,世界如何变化都不会觉得险恶了。
七、从本书中获得的收获
1、在这个险恶的世界,我们需要在心理上变得强大
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我们的能力、机遇之类东西,还严重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素质。在心理上输了,有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已经输了。也许我们早就知道,大凡成就非凡的高人,都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心理素质。这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即使我们不想或不可能做出什么非凡壮举,让我们在心理上不受到伤害,在这个险恶的世界,也非常的重要。?请注意他的言辞!他反复地提到“自由”、“北大”、“无所谓崇高”、“你们就装B吧”之类的关键词。秘密就在这里:
(1)他对“自由”有一种近乎狂热的信仰,不管是真的如此,还是他暗示或强迫自己的结果。一个人一旦感觉到自己掌握了某种真理,分沾了这种真理的属性,在心理上是很强悍的;
(2)“北大”这块金字招牌在中国的价值排序是很高的,无论你在嘴巴上是否唾弃拥有“北大”这一属性的人,在心理上你的确都屈服于“北大”位于高端的价值排序。凭这块招牌,范跑跑可以在非北大人面前具备足够的心理优势,可以真的很牛B;
(3)“无所谓崇高”,这是取消道德判断。骂他的人依赖于道德判断的游戏规则来界定范跑跑的道德弱势,但范跑跑根本就不承认这样的游戏规则。不和大家一起玩共同的游戏规则,你的道德判断对他就没有效用,他就不处于道德弱势,从而在心理上也不处于弱势;
(4)“你们就装B吧”。他认为,骂他的人都是在装B,说好听点就是在表演。既然是表演,骂他也就没有任何力量。这种认定是道德上的反击,他反而可以通过这种反击获得心理优势。
2、非常有必要先记住以下几点:
(1)人不是机器,但非常容易变成机器。从你踏入社会的第一天起,你的心理就常常会脱离你的控制。也就是说,你的心理经常被一些你从未意识到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原理、规律所操纵--当然,有时也难以避免地被那些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与规律的人操纵。
(2)面对任何让你在心理上自卑、屈辱、窝囊、无能、愤怒、恐惧的人和事,你的对手绝对不是他们(它们),也不是你自己,而是这些原理和规律。因此,要想让自己在心理上变得强大,你不是在与他人作战,也不是与自己作战,而是与这些原理、规律作战。
(3)你之所以在心理上很弱小,重要原因当然是那些控制你的情绪、情感的原理、规律的强大,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你没有意识到、揭破它们。也就是说,你是否强大,主要取决于你是否具有对于他们的认知能力。
八、总结
《国家命运》读书笔记 篇5
抗美援朝结束后,我国领导人充分认识到,缺少先进的武器装备使我军在战争中吃了大亏,也将使我国在国际上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决定研制我们自己的原子弹、氢弹,以及后来的人造卫星。在那个资金缺乏、技术设备十分落后、科研条件万分简陋且没有外援支持的时代,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一批批年轻的高端科技人才,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科研环境,突破重重难关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回到祖国,用他们的一腔爱国热血和严谨科学的态度,在这片中华大地上挥洒汗水,承载着一个泱泱大国的千年梦想,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反观今天,我们的钱包鼓了,我们的技术设备先进了,我们的科研条件是当年无法比拟的。是的,国家富了、强了,但“两弹一星”的精神却贫了。探索创新、淡泊名利、为祖国而苦战、为科学而献身,这些科学工作者最宝贵的闪光点,如今却湮没在金钱堆起的浮躁之气中。今天的科技人员,又有多少能突破金钱地位的枷锁,用严谨的态度,纯粹地为国家命运和科学本身而奋战?
《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 篇6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曲折的、冗长的、繁琐的。在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个时期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指导下,会带来国家的繁荣,国家地位的提高,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富裕的生活,带来社会的文明。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家与革命》中,列宁详细的阐述了阶级社会和国家的具体问题,精辟的总结了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论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特征和消亡的基本原理,更批判了形形色色的超阶级的国家观,文中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各种阶级矛盾和思想的交织,产生了许多超阶级国家观的思想。超阶级国家观的出现,表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身处生活环境和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当时社会福利待遇希望改革的一种强烈的情愫,更表明了人们切实希望统治者带领他们走出生活困境的希望。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关于改革而获得新生活的理想无法得到满足,而泡沫式的国家理想模式就成了他们遥寄感情的媒介。但是,泡沫有其光彩绚丽的瞬间,也有应声而破的悲惨结局,超阶级国家的美梦同样也会破裂终结,这就要求我们要看清国家的真正起点在何方,国家到底该如何设想与建立。
学习《国家与革命》,有助于我们认识国家的本质,进一步加深对无产阶级专政性质和任务的理解,自觉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一方面要看到社会主义是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它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我们还有看到,社会主义是带有旧痕迹的不完全的共产主义,因此,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搞好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阅读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后,我清楚的认识到国家的建立需要有正确的设想和构思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客观的、科学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借鉴历史长河的丰富经验,结合自身的国情,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最积极的、最适合的国家道路的选择与开辟。
同时,我们要克服内心感情天平向个体一方的倚重,减轻我们自身方向的负重,以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为重,增加国家与民族的砝码。并且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设身处地得站在国家的大局观角度上看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有客观的、正确的塑造国家的理想,在当家主人的身份下,即在我国的实际国情下,始终跟着党走,身怀马克思主义的坚实理想,始终学习和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为科学的国家理想而不断奋斗。
国家的发展同大自然的净化规律有着美妙的相似之处,从低级的原始社会,在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的脚步也从不停歇的向着自身的最终目标前进着,它的发展同样也和生物的进化一样,是一个万分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时间的累积和文明程度的增值,尽管经历的时间长度不尽相同,但进化是国家最原始的本质和内容。国家与革命中指出,国家的起源和消亡的具体问题,可是国家会消亡么?在学习了马克思基本原理后,我们知道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国家会在进化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在人类作为国家主人调解国家事务的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纷争无法调解,总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无法愈合,人类发挥的作用再大,也无法把日益出现的国家内部矛盾全权治愈。因此,社会阶级的进
化就成了调解矛盾的必用良方。
纵观中国和世界,虽然阶级的分化和斗争没有像以前那样凸显,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民族宗教矛盾的日益激化,又在另一方面加深了矛盾的裂痕。所以说,利用合适的国家机器处理,适时的国家内部的革命可以促进国家主体的管理和巩固,社会阶级进化的必经之路也会走的更加平稳、更加顺畅。
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眼观我国的发展历程,我们还要清楚的明白国家主人的问题。在我们的国家,到底谁才是当家作主的人呢?那就是人民。广大的人们群众才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的力量是不容小视的。同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在新时期,我们更要秉着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原则,联系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在国家的前进道路上与人们群众一道,谱写一曲和谐的奋进之歌。
国家的发展进步同航船一般,拥有科学的国家思想,可以让我们在前进的航向上不会迷失方向;拥有了人民群众作为可靠的水手,我们将拥有最强大的前进助力;明确了社会阶级的进化实质,可以让我们明确航程的远近及艰难。有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的明确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才能更好的使国家前进发展,并且巩固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与权威。
国家强大读书 篇7
地震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就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其反应之快为中国之最,也为世界之最。也就在地震发生当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赶到了灾区第一线,亲自指挥。紧接着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也赶到了第一线,在一片废墟上勉励武警官兵珍惜每分每秒抢救被困群众。他讲话的同时,余震还在发生,在场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但胡锦涛面不改色心不跳,从容镇定。给参与抗震救灾的所有人员以极大鼓舞。灾难面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被人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他们为全国官员树立了新的标杆。
我们常常用“物欲横流”来形容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商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感动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对于灾难中的同胞,人性中的善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和复苏,大家都自觉自愿地向灾区捐款,有的一百,有的几千,有的几万,有的甚至过亿,让人动容。
面对灾难,人民万众一心。从中央领导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政府机构到民营企业,从演艺界巨星到体育界名人,还有海外华人、港澳台同胞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短短几天,几百亿元的捐款就进入了抗震救灾的专用账户,还有很多的救灾物资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很多的志愿者也在第一时间来到了灾区挥洒热血。
国富才能民强!今天,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具备了抗击灾害的基本条件。
灾难面前,媒体的开放性毫无保留地得到体现。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派出自己得力的记者,赶赴灾区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采写新闻。历来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上不尽如人意的中央电视台,这次迅速派出了一百多人的采访队伍。很多报纸从头到尾几乎全部是抗震救灾的图片和消息,没有一个广告。网络媒体不仅提供了海量的最新信息,更是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提供各种服务,架起了一座座传递爱心的桥梁。发达开放的媒体,既准确地表达了党中央的声音,也真实地报道了抗灾的情况,激发了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心。
国富民强,是做好这次抗震救灾的关键。到目前为止,没有人饿死,没有人外出逃荒。
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一直在埋头搞经济建设,国家和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财富,所以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在应对过程中才显得那样从容。十几万精锐部队如神兵天降般来到灾区第一线,给人民以信心和力量。我们调动了最先进的飞机,赢得了救人的时间:各种先进的运输工具日夜兼程,运去了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同时也运出了大批受伤的群众。灾区需要什么,全国人民就能给什么。
《中国国家地理》读书笔记 篇8
就拿10月刊的为例,它向我们推荐了中国最美的地方的排行榜。你知道中国最美的五大湖吗?首当其冲的是青海湖,那是个咸水湖,当我在杂志上瞄上那张照片的一瞬间,那时的我已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惊奇,一整片一整片菊黄菊黄的油菜花,碧蓝碧蓝的天空中镶着几朵洁白的云朵,那湖水也是碧蓝碧蓝的,也许我的描写还不能完全体现它的美丽,但是我的心灵已经随着那幅画飘到了遥远的青海湖。
如果你没有到过沙漠,你就无法真正理解生命;如果你没有深入到沙漠的腹地,你就无法真正领会到茫茫瀚海的雄浑与壮美。当你翻过巴丹吉林的沙山,走过塔克拉玛干的沙海,穿越古尔班通古特的梭梭林,你会不可救药地爱上沙漠,你的梦里,会响起驼铃的声音。多美的描写啊,如果你能够和图片一起配着阅读,那么你真的会有股立马买机票去沙漠的冲动。
想了解、看看“跌落在地上的天空”,是怎样的一副模样吗?想知道到底是哪里能有晴朗的天空般蔚蓝的颜色吗?有人会往海里去想,但并不是所有的海都如天空班蔚蓝的,只有海南三亚亚龙湾才会让人体会如此的意境。拥有中国最迷人的海湾、沙滩,而且在其附近海域拥有世界最大、最完整的软珊瑚族群以及丰富多彩的硬珊瑚、热带鱼类等海洋生物。山地岬角环抱细沙海滩,整洁幽静,滩坡平缓,冲流宽广,伴以椰树,结构优美。真是美好。
《感动一个国家的人物》读书笔记 篇9
高一(3)班 江鉴航
生活的点点滴滴构成了美妙的诗篇,总有一种经历伴随着我们的感动,总有一种情感触染着我们的思想,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感动一个国家的人物》就是这样一本让人深受感动,震撼心魄的好书。
《感动一个国家的人物》讲述共和国发展历史上涌现出的杰出人物的崇高思想和先进事迹。它是一幅波澜壮阔的英雄人物画卷,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长歌史诗。阅读全书,让我真切地受到了一个国家在经历起伏跌宕时,她的儿女们是如何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利益、社会的价值而不畏艰险和劳苦、奋发图强的精神与毅力。
本书结构宏伟,作者以细腻的风格,朴实、流畅的文字,真实精彩地再现了李四光、华罗庚、陈景润、钱学森、吴大观、邓稼先、袁隆平、王选„„这样的科学家;孟泰、时传祥、雷锋、张华、罗盛教、欧阳海、焦裕禄„„这样的时代楷模;苏宁、邓建军、林秀贞、李梦桃、杨怀远、吴登云„„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或伟大或平凡的苦乐人生。他们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的在重要岗位上,但都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体现了正直的人格和坚定的意志,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一位位人物、一个个故事、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历程,充满着深厚情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客观生动地描绘了真实而亲切的共和国英模独特的人生故事。他们都向世人展示着家国情怀、无私奉献之心、爱业爱岗之心、舍身救人之心、助人为乐之心„„向世人树立着时代道德的标杆,指引着我们去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书中讲道,从“中国火箭和航天之父”钱学森到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从“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到“敦煌女儿”樊锦诗,他们虽然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历史洪流中,把推动共和国发展的强大责任放到了自己的肩上,他们是为国家而活,为社会而活,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活。
书中《常香玉》一篇这样写道:“常香玉1923年出生在河南巩义的一个破窑洞里。9岁时,为了不当童养媳,开始跟着父亲学戏,10岁就登台表演,13岁成为开封戏场的头牌。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她想:能不
能用我的血汗,用我的力量,捐献一架飞机来保卫我们的国家?当时一架飞机要15亿元,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但常香玉咬着牙,拼命义演,终于筹集到了15亿元,买了一架米格15战斗机献给国家。后来,常香玉又捐建小学,为抗洪救灾捐款,为抗击非典捐款,还为北京奥运会义演,最后病倒在舞台上。” 常香玉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来没有要求回报,她这种感人的事迹在岁月中留下璀璨的一闪。
国家强大读书 篇10
樊建飞
第一部分 导论 1 网络政治的研究范畴 2 网络政治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刘文富认为网络政治由三个层面组成:虚拟空间的政治现象——虚拟政治,网络政治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影响;现实政治主体对网络社会的能动的反作用。P10-11网络政治的特点:直接性、平等性、便捷性、廉价性。)
第二部分 网络政治的基础 3 网络政治的技术基础(因特网的形成与特点;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斗争、社会管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4 网络政治的社会基础(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平等性;虚拟组织与社会组织方式的革命:组织结构的网络化、组织扭结联系的广泛化、组织管理的扁平化;网络时代的当代人类社会特质:网络社区,平民与网民将共构新的“双元性社会”,新统治阶级,虚拟种族)5 网络政治的经济基础(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型经济、创新型经济、复合经济、全球化经济、虚拟化经济,除此之外,还有企业组织微型化、经济活动整合化、管理结构的扁平化、经济活动的适时化、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界限的模糊化等特点;数字化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观念、生产方式、社会产业结构、也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网络经济将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组织结构、出现电子商务)
第三部分 网络空间的虚拟政治现象 6 虚拟现实 7 虚拟社会(BBS、聊天室,虚拟社区社会,虚拟社区与政治参与,提到了这种政治参与潜在的巨大危险)8 虚拟国家(是指建立在因特网上、基于宪章、符号和政府系统的想象中的国家。以某国的名字在网上建立的虚拟国家如虚拟南斯拉夫国,完全虚拟的国家P139-142,虚拟国家的构成:虚拟主体身份、虚拟共同体、虚拟社区、虚拟政府。值得深思:国家会因为电子信息网络的发展而消失吗?P151)9 网络权力(由网络空间的个人权力、网络空间的技术权力以及网络空间的想象力组成)第四部分 网络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10 网络对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政治过程、政治体制、政治权力、国家主权、政府管理、政治参与、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方面)11 网络社会的国家 12 网络对政治体制的影响(网络成为改革政治制度的推动力、网络时代的选举与公民参与、网络时代的政府组织机构、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与服务)13 网络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将极大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服务将成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将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的职能将进一步加强)14 网络对政治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P213,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演变、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整合、正统文化与反文化的纷争、正统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对抗)
第五部分 网络社会的国家治理 15 网络社会的权力转移(网络权力呈现出知识化、扁平化和分散化的特征,权力结构由控制性向分权型发展、决策结构由垂直式向交互式发展)16 网络社会的电子政府 17 网络社会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含义、主要内容、当今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18 网络社会的数字民主(网络空间与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网络空间与网络民主,网络空间的公共性,因特网上公共领域的建构,因特网与民主的发展,网络民主的主要内涵、特点、原则,网络对民主的消极效应:网络的发展有可能损害国家的凝聚力、网络发展会导致信息拥有的不平等、网络发展可能导致严重无政府状态或者更加隐蔽的信息集权控制、网络发展为政治的非正常操作提供了便利)19 网络社会的法制建设(网络创建人类社会生活的新空间、网络切入社会的负面影响、网络社会的法律规范建设、网络社会的契约化进程)20 网络社会的伦理导向(网络社会面临的伦理难题:知识产权的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网民的道德人格、信息污染、信息欺诈、公共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对伦理的挑战,网络社会伦理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第六部分 网络政治的发展趋势 21 网络时代的政治挑战(信息革命对当代政治的挑战、网络时代的政治发展难题)22 网络社会的政治走向(网络社会的政治走向:网络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工具,电子政务为政府治理提供了新的范式,网上霸权与反霸权将成为国际斗争的新领域)
结语(研究网络政治的积极意义、发展网络政治的对策思考、构建网络政治学理论体系)数字化是不可抗拒的。
数字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除了积极迎战,我们没有其他出路!
刘文富认为政府管理和网络具有互动性,在《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一书中,对网络政治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网络政治的理论模型,随着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形成了网络空间及网络社会,出现了虚拟空间的政治现象——虚拟政治,他认为网络社会和虚拟政治必然对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国家主权、政治体制、政府管理、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相互的,现实政治中的政府权力等必然反作用于网络社会,从而产生新的国家治理范式。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的高度发展必然导致虚拟空间的政治出现。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对网络政治作了全景式的深入体察,对其与现实政治间交互影响的复杂关系的透彻分析,尤其让人耳目一新。
1.电脑化空间与网络社会:电脑网络,就是将各自独立的电脑处理节点通过线路连结而成的系统。通过网络可以联结分散于各处的信息系统,使所有资源包括人、计算机、信息能够为需要他们的人所共享,人们得以克服地理位置的局限而协同工作。借助于互联网的电脑化空间而建立的网络社会,是不受某一集中权力机构管制的条条框框束缚即可运行的社会。
二、网络社会的公民参与。网络时代,无疑为广大选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最新的方式和手段: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网络成为与公民沟通的新手段。
三、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
网络社会的发展,无疑对政府运作的方式和效能带来很大的挑战。电子化网络政府对政府提供的管理和服务,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可以大大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1.改革政府运作形式;2.改革政府管理模式;3.改革政府服务方式。
国家强大读书 篇11
——《理想国》读后感
幽深黑暗的山洞里,世世代代住着一群“囚徒”,他们双手被反绑着,背向洞口,脸朝洞壁,脑袋不能向后回望。他们一生中从没有出过山洞,也不知道自己身处洞中。大家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他们不曾怀疑什么,也没有感到悲哀,更没有挣脱锁链的念头。然而,有一天一个囚徒意外地挣脱了锁链。他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看到身后的景象。他忐忑不安地朝洞口走去。当他头一次看到阳光下的真实事物时,茅塞顿开,幡然醒悟,深深地感到原来过去所见到的影像其实全都是虚幻不实的假象。当庆幸自己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同时,他又开始怜悯起自己的同胞。他怀抱着责任感,希望把父老乡亲们从黑暗和无知中解救出来。因此,他义无反顾地回到洞中„„
这个洞穴譬喻,是柏拉图的一个经典理论。其实,那个逃出洞穴的囚徒,何尝不就是柏拉图自己。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哲人头脑的柏拉图,怀抱着这样一种责任感,在其著作《理想国》一书中,向世人描绘了最美好的世界的蓝图。然而,深究其理论,我们发现,这个世界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端,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世界也许并非美好。
正义是《理想国》开篇就谈论的概念。柏拉图的理论集中体现于他对于正义的论证过程中。大多数人对于正义的最原始理解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然而柏拉图提醒各位如果我们的行为对我们的朋友带来的不是善而是恶便不能称之为正义。由此,正义的概念扩展为了“给予每个人恰如其分的报答”。而又因为以恶报恶对敌人造成的也是一种伤害所以这也不能称之为正义。在第一阶段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柏拉图将“正义”看做是最大的善。因此,善即正当。显然,正义就成为一种人的美德,就是明辨是非的品质。
在第二阶段的讨论中,产生了一个新颖而又发人深省的理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对方采用实证的方法,非常严谨的论证了这一理论。其实,客观来说,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正义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强者的利益。但对于这一理论上近乎完美的理论,柏拉图却尽其所能来反驳。倘不论其反驳是否有力(在我看来相当的牵强),只要思考一下柏拉图反驳的原因,我们就能够考察出他的第二点思想。柏拉图崇尚至高无上的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世人都一致认为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生活的更幸福的时候,柏拉图坚持要正义。他的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值得我们尊敬,尤其在当下功利主义思想横行的时代。但是,柏拉图以自身的优越性:他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与洞察力,高尚的道德水准,甚至他的阶级属性,贵族身份
作为他的“资格证”,试图创造一个他心目中最美好的世界,就会产生无限的问题。
这种问题首先可以从柏拉图对于诗歌的态度中窥见。柏拉图认为,诗歌宣传死亡令人心生恐惧,描写神的虚伪狡诈使人迷失信仰,宣扬繁华享受使人意志消沉,由此应该对诗歌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可是任何一种艺术都是人类意志的自由表达,都是人类文明开出的花朵,谁又有资格将其篡改删除。一个剥夺他人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权的人,即使其出发点是绝对的善,又与历史上最令人发指的暴君独裁者有何不同。
第二个弊端要从柏拉图对于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关系看出。柏拉图追求的终极是国家的利益与幸福,而尽力抑制个人的欲望与享受。这包括对婴儿的筛选,留下最好的进行培养,而对不好的秘密处理掉;卫国者必须抛弃一切个人利益;以及妻儿共有的主张。这些无疑都是对个体权利的侵略。他认为每个人各司其职,国家分别由最具智慧的哲学家掌舵,最勇敢的士兵包围和最有节制的劳动者进行生产便能达到最理想状态。然而这种体制完全忽视了平民个人的意愿,而有把人民作为达到其完美统治的工具之嫌。
第三是柏拉图的贵族属性。这一阶级属性在人的天赋一说中表现的很明显。柏拉图将人的天赋比为金银铜铁四种品质,认为人天生就带有不同的品质,由此来划分其未来分工。柏拉图站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带着贵族的视角来审视他的子民。在这一贵族属性下,不难得出柏拉图认为统治者可以通过“高尚的谎言”欺骗平民维护统治的主张。然而,谎言终究是谎言,为了统治而说谎,和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其实也没有本质区别。这些都不得不使我们产生对柏拉图式的极权政治的警惕。
【国家强大读书】推荐阅读:
永远强大09-11
功能强大09-06
强大管理功能11-29
心理强大的指标07-20
祖国强大 我自强08-19
生来本领强大的动物06-11
使内心变强大的格言05-25
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有感06-14
强大的祖国演讲稿10-13
强大的力量650字作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