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高三语文模拟题

2024-08-27

2019级高三语文模拟题(精选5篇)

2019级高三语文模拟题 篇1

高三语文检测三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B.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C.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D.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B.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C.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D.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B.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C.唐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D.只要当下的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北京,南京

侯发山

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

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

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

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

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

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他们也没回来过。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媳妇的肚子大起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媳妇了。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

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女儿是旅游结的婚。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

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

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

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

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接到儿女都要他进城的电话后,老歪左右为难,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并为之出谋划策,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

B.老歪最后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着妻子的照片,表现出老人孤寂的晚景和

内心的失望痛楚,读来让人心酸。

C.老歪的儿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幸福,却对老父亲不闻不问,反映出当代部分青年不懂感恩,不遵孝道的社会现实。

D.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与下文儿女的不孝形成对照,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5.小说中老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6.小说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最近,11岁的唐安琪将要动身去美国参加游学。为了短短13天的行程,她的妈妈秦女士支付了3万多元的费用。除了游学,秦女士还给女儿安排了暑期培训,花费5000元。许多孩子的暑假,如今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烧钱季”,不少家长感慨“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其实,这种“烧钱游戏”的性价比并不高。一些游学机构动辄将出境旅游产品贴上“游学”的标签,改头换面之后抬高价格。实际上,很多项目仅仅是参观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而已。这类产品价格虚高,内容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游而不学,很难实现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效果。

另外,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暑假填得满满当当。在北京,一些培训机构里有的孩子一天5节课,10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安排下,孩子不仅难以用心投入学习,反而容易滋生厌学情绪,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摘编自《暑假变烧钱季,金钱和时间堆不出牛娃》,《中国青年报》2018年7月24日)

(摘编自《当前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状况的调查报告》)材料三 剧场之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但是如果前排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或者一些其他原因站了起来,周围的人劝不了,“剧场管理员”又熟视无睹,那么后排的其他观众为了看到演出,就只好被迫站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全场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都坐着与都站着相比,都是看戏,但是所有人都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也更累了。这种情景被称之为“剧场效应”。

(摘编自《校外教育须警惕“剧场效应”》,光明网2018年1月8日)材料四 “减负”不等于降低课程难度、不要学生刻苦学习、让孩子无节制玩耍,而指的是减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负担”。对于“减负”,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

“加”在积极引导、介入孩子的课后活动上。比如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安排自己放学之后的生活:读书、做手工、练书法……通过积极引导,真正从育人角度介入孩子的课后活动。

“加”还在延展书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上,让孩子们清楚知识的逻辑,明白成长的真谛,拓展思维的视野。科学“加”的最终目标是育人,每次活动要从主题出发,设定合理的课程目标,把握活动内容的关键要素,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实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以及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协助支持下,探究知识、发展素养、体验情感、塑造人格。

(摘编自《减负:“减”的背后应科学地“加”》,《中国教育报》2018年7月22日)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被调查的各年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参加了课外辅导班,说明在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课外辅导是非常受重视的。

B.从数量上看,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参加过辅导班,参加两个及以上课外辅导班的人数将近一半。其中,初中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比重最高。

C.调查发现,选择纯文化课程补习的远超过其他类型,几乎撑起了课外辅导的半边天,可见,来自文化学科方面的压力仍是主要的。

D.选择证书考级培训、学科竞赛辅导的比例达到了21.6%,说明学生参加课外辅导也不完全是为了学习文化,而是为了培养艺术情操、提高身体素质。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看作是一个堆砌时间与金钱的“烧钱游戏”,而不尊重基本的教育规律,这样必定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B.中小学生假期竞相参与校外培训,就是“剧场效应”在教育中的典型体现。它折射出公众对教育的焦虑、无奈以及随大流的态度。

C.面对教育部门提出的“减负”口号,教育工作者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这种“加”包括降低课程难度,有效介入课后活动。

D.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孩子们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暑假,需要学校、社会、家

庭形成合力,也更需要孩子们自己的争取。

9.假期“补课热”导致的负面影响有哪些?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孔镛,字韶文,景泰五年进士。知都昌县,分户九等以定役,设仓水次,便收..敛,民甚赖之。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镛慰劳振恤,俾复故业,道路渐通,县治遂复。都御史叶盛征广西,以镛从。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成化元年,擢高州知府。前知府以瑶警,闭城门自护,乡民避瑶至者辄不纳,还为瑶所戕。镛至,开门纳来者,流亡日归。

时贼魁冯晓屯化州,邓公长屯茅峒,屡招不就。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峒去城十里许,道遇贼徒,令还告曰:“我新太守也。”公长骤闻新守至,亟呼其党擐甲迎。及见镛坦易无驺从,气大沮。镛徐下马,入坐庭中,公长率其徒弛甲罗拜。镛谕曰:“汝曹故良民,迫冻馁耳。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汝,我子也。信我,则送我归,赉汝粟帛。不信,则杀我,即大军至,无遗种矣。”公长犹豫,其党皆感悟泣下。镛曰:“馁矣,当食我。”公长为跪上酒馔。既食,曰:“日且暮,当止宿。”夜解衣酣寝,贼相顾骇服。再宿而返。公长遣数十骑拥还。镛止骑城外,独与羸卒入,取谷帛,使载归。公长益感激,遂焚其巢,率党数千人来降。

公长既降,惟晓恃险不服。镛选壮士二百人,乘夜抵化州。晓仓皇走匿,获其妻子以归,抚恤甚厚,晓亦降。治绩闻,赐诰命旌异。遭丧,服除,改广西。瑶僮....闻镛至,悉远循。旋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清平部苗阿溪者,桀骜多智,守臣皆纳溪赂,骄不可制。镛至,询得溪所昵者二人。遂以计擒溪,磔之。镛居官廉,历仕三十余年,皆在边陲,触瘴成疾。乞骸骨,不许。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道..卒,年六十三。

(节选自《明史·孔镛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B.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C.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D.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指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参加殿试及第者,进士科一甲三人,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B.服除指守丧期满后脱掉孝服,是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其中大功服穿一年,小功服穿六个月。

C.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明代封赠一品至五品官员时授以诰命。

D.工部是我国古代官署名,属中央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镛仁厚爱民,治理有方。任县令时,他把粮仓建在水边,方便百姓交税;任

知府时,他大开城门,接纳躲避灾祸的民众;恢复生产,修建道路,赢得百姓爱戴。B.孔镛守信有义,以德服人。做太守时,深入盗贼地盘,留宿两晚后安全返回,并信守承诺送给他们粮食布匹;善待匪首冯晓妻儿,最终感化冯晓率领部下投降。C.孔镛有勇有谋,处置果断。贵州苗人阿溪桀骜不驯,又狡猾异常,通过贿赂买通了当地官员,因此更加气焰嚣张;孔镛到任后,巧用计谋活捉阿溪并处死了他。D.孔镛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他为官清正廉洁,三十多年里一直在边疆地区为官任职,贡献卓著。后因接触瘴气染病,他提出退休请求但未被批准,最终死于边陲。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

(2)汝曹故良民,迫冻馁耳。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4.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

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

C.“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

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

15.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

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20.在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三段论”。这种推理形式是通过两个前提(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一个结论,而且两个前提包含一个共同的词项。请仿照下面的示例,补写出一个前提,使之与其他两句构成一个正确的“三段论”。(5分)【示例】他已经年满18岁了,拥有选举权了。补写前提:年满18岁的公民拥有选举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补写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以下面的句子为中心并作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符合逻辑;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6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9月1日,昆明一飞往北京的航班舱内,一名乘客脱掉鞋子,悠然抖脚。有消息称,空乘对男子反复劝说,但后者每次都当面答应,转背继续,让同机乘客深受困扰。

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A原文中的“其中有些因素”指文人自觉努力中的有些因素,不是除“文人们自觉努力”外的“其他因素”。C“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错。原文“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D以偏概全,原文中说的三次重要革新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且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选项中的“宏博气象”只是初唐四杰的诗歌革新所强调的)

2.C(文章引述是为证明“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

3.D(“只要……就”说法绝对,“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需要很多因素与条件,“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只是其中之一)

4.B(A.“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不对。C.文中写儿女有寄钱寄东西,打来电话,所以“不闻不问”不对。D.补叙不对,应是插叙。)5.一个疼爱孩子、为了儿女不惜牺牲自己幸福的好父亲形象。怕年幼的孩子受苦决定不再娶妻,怕给儿女们增加负担一直没有去过城里。一个勤劳老实、没见过世面的农民形象。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孩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一个隐忍寡言、孤独寂寞的空巢老人形象。老伴去世多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独自一人寂寞生活。(每点2分)6.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明线是老歪收到儿女邀请后内心的期盼和纠结,暗线是儿女在外地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对待父亲日益疏离的态度。先扬后抑,卒章显志(或欧·亨利式的结尾)。小说前面极力铺陈老歪收到儿女邀请后的喜悦和村民的羡慕,最后才揭出真相,极具震撼力,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伏笔照应巧妙。小说多处设伏,前后照应,巧妙暗示了小说的结局。如说到儿女的家庭组成的特殊性等等。(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7.D(“而是为了培养艺术情操、提高身体素质”错,该情况说明学生希望在短期内强化自己的应试能力。)8.B(A.“必定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说法过于绝对。C.“降低课程难度”错。D.“也更需要孩子们自己的争取”无中生有。)9.负面影响:①家长经济负担增加,不堪重负;②孩子容易滋生厌学情绪;③监管不力,导致教育秩序被破坏,集体受损。(每点2分)

10.D(依据文意。)11.B(大功服穿九个月,小功服穿五个月。)12.D(弘治二年被召为工部右侍郎,孔镛在赴任的路上去世,终年六十三岁。)13.(1)对于胡乱杀戮的各位将领,孔镛总是极力劝阻,所保全存活的人很多。(“诸将妄杀者”“力争”“全活”各1分,句意2分)(2)你们本是善良百姓,做盗贼也是逼迫于挨冻受饿而已。前任太守打算加兵于你们,我现在奉命做你们的父母官。(“汝曹”“冻馁”“兵”各1分,句意2分)14.C(“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错,此处应是诗人想象家人们也在思念自己,因而遥望着天际的孤帆,期盼着自己的归去。)15.①首联选取了“落叶”“鸿雁”“长江”的典型意象,点明季节,描绘了一幅凄凉寒冷的深秋景象。(2分)②一个“寒”字,既点明了题目中的“早寒”,又渲染了秋天的寒意,还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失意悲凉。(2分)③首联采用起兴(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奠定全诗悲凉迷茫的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思乡与或出世或归隐而难以抉择的矛盾心情作铺垫,结构上也与诗歌的最后一句相呼应。(2分)16.(1)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7.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介词“在”,导致出现了两个主语;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也应是先“天空”,后“土地”。)18.D(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B、C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19.B[“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指点,评说;江山,国家。“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世绝伦”指超出世人和同辈。] 20.圣贤无过。(如用白话文表达,意思准确清晰,亦可)

21.示例:梅花经过严寒的历练,才有了“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丽;蚌要经受沙砾的折磨,才有可能孕育出一颗珍珠;人也要经历风雨,才有可能见到彩虹。因此,当苦难来临,我们不应害怕,而要把它当成一次成就精彩人生的机会。(语言表达准确、简明2分,符合逻辑2分,修辞手法1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22、【文题分析】:在一个多元化社会里,指望个体素质整齐划一,确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问题不在于碰上了奇葩,而在于拿奇葩毫无办法;不在于奇葩占了便宜,而在于奇葩总能占到便宜。飞机机舱和高铁车厢,都是公共空间。其秩序,需要所有乘客共同维护。人们制定各项规则,就是为了让秩序得到遵守,让公共利益最大化。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如果践踏规则也没事呢?霸座男、抖脚男的相继登场,让无辜丢了座位、闻了臭味的人们,乃至多数遵守规则的人情何以堪?公共秩序遭到破坏,总得有人来主持公道。机舱内空少的礼貌劝说,也只能让人联想起黄飞鸿电影中的“以德服人”。和抖脚男们谈素质、谈道德,多少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文明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公众整体素质的提升,但谁该为沦为摆设的规则负责?

【适用话题】

素质

文明

过度自我缺乏公德

以德服人

事后要追责

不能随意践踏规则

抖脚无原罪,却不能不分场合、不顾对象

公共秩序遭到破坏,总得有人来主持公道

飞机并非私人空间,不能为所欲为;“飞机抖脚男”爽快了自己,却给他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伤害

社会流动的加速,让我们经常置身一个周围都是陌生人的环境之中;如果没有规矩与边界,如果没有自律与他律,公共空间就会乱作一团,最终每个人都可能受到伤害

这名男子这样的做法,真的是损人不利己的。他贪图一时的享受,却忘记了这是在公共场所

侧面反映乘务人员的不作为,虽然他没有触犯到法律,可是已经威胁到了其他乘客的利益,影响到其他乘客的基本权益的行为,乘务人员是有责任和权利制止的啊

【素材锐评1】

人生固然百态 丑行却不能放纵

千姿百态的社会流动,让人们便捷出行的需求与日俱增,高铁、飞机满足了消费者的这种需要,已经成为不少人出行的首选。“高铁霸座男”也好,“飞机抖脚男”也罢,在一些公共空间,失范现象层出不穷甚至让老百姓产生了“审丑疲劳症”。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道德规范部分失灵而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完全确立,导致“道德蹂躏”现象层出不穷——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笑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言语和举动做得故意张扬,以引人注目;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与道德的势不两立。这一切,在“飞机抖脚男”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飞机并非私人空间,不能为所欲为;“飞机抖脚男”爽快了自己,却给他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伤害。角色失范和权利越位的“飞机抖脚男”,将自己的舒服建立在他人的“不舒服”之上;在与他人社会互动的过程中,缺乏分寸意识与群己界限,不愿意自律与自我约束,突破底线去侵犯他人的权利与尊严。在飞机从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过渡的今天,同一个航班的旅客也具有鲜明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财富积累与社会资本上,也体现在文明素养与文化格调上。有的人“钱袋满当当,脑袋空荡荡”,物质丰盈、精神苍白;有的人尽管在经济上并不宽裕,却体现出了良好的修养……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旅客在公共空间的角色扮演,也是世间万象、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

不论来自什么地域、从事什么职业、处于哪个社会阶层,每个人都要学会在公共空间遵循公序良俗,都要学会和陌生人相处。公序良俗作为社会良性运行的润滑剂和黏合剂,讲究一视同仁,不能因旅客的身份差异区别对待;当这种“柔软的力量”得不到足够的敬畏与认同,公共空间难免会出现“一地鸡毛”。

面对“飞机抖脚男”,依靠道德感召力显然无济于事;对于这种不太在乎“脸面”甚至公然“道德蹂躏”的失范者,只有触动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才会知道疼。不妨参考下对“高铁霸座男”在180天内“限制乘坐所有火车席别”的惩戒,对“飞机抖脚男”进行规训与惩罚。

抖脚无原罪,却不能不分场合、不顾对象。社会流动的加速,让我们经常置身一个周围都是陌生人的环境之中;如果没有规矩与边界,如果没有自律与他律,公共空间就会乱作一团,最终每个人都可能受到伤害。

【素材锐评2】

法律是底线,文明道德是底线之上的

高铁霸座男刚走,机舱抖脚男又来。9月1日,昆明一飞往北京的航班舱内,一名乘客脱掉鞋子,悠然抖脚。有消息称,空乘曾对男子反复劝说,但后者每次都当面答应,转过脸就继续光着脚抖,让同机乘客深受困扰。对于抖脚男,东航方面称不予置评。有网友评论:“暴光正面照,航班信息,座位号。”另有位网友留言:“他无德不违法,你人肉,泄露信息可是百分百违法。”于是,有人问,我们拿这样的奇葩就没办法吗?

之前也曝光过另一个在飞机上晒脚的乘客,今年4月,一架由泰国飞往香港的班机上,一名大妈将脚搭到椅背上,乘客投诉后大妈被空乘警告,她就问空乘要了毯子,包住双脚继续搭在椅背上,声称”脚趾受伤,如果放下面会流血”。空姐只有不停在机厢内喷空气清新剂,舱内其他乘客也都默默忍受。

当然,也有因为乘客乱搭脚而在飞机上跟人打起来的。有时,这类新闻一听而过,有时却会因某个机缘巧合而被放大至舆论场。

比如那个霸座男,事件过去很多天了,不仅他本人姓甚名谁单位哪里什么学历都被扒得底掉,后续处罚也没少,时至今日,还因为他在微博上的认证而被再次拎出来批。我倒不是觉得不该骂他,而是想提醒一下,就在这次霸座事件之后,还有一起霸座事件,主角是一个无座的女子,抢占了另一名女子的座位,拒绝让出,导致有座的女子被迫站了两个小时。同样有视频有真相,甚至可以说,这个女子的霸座更恶劣,孙某是以座换座,两个座位无论是价格还是位置,都没有什么差异,以至于旁观者都没办法理解他的奇葩脑回路,让人恶心的是他的无赖态度,而那名女子则是以无座占有座,可然后呢?没听闻有什么然后了。因为什么样的行为会成为触发公众情绪的爆点是偶然的,随机的,或是不可重复的。

就像这个抖脚男,行为极不文雅,脚臭还脱鞋抖脚,让周围人不得不忍受空气中的臭味,屡劝还不听,真是让人十分气愤,但是,呼吁对他进行处罚就必须于法有据。为什么航空公司不予置评?恐怕就因为不是所有的不文明不文雅不道德的事儿,都可以有法律来处置。法律是底线,文明道德是底线之上的,有时它们可能重合,有时却没办法统一。

光脚抖脚和霸座不同,霸座对他人的权利侵害是明确的,在对号入座的公共交通工具上,这就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但是机舱却没有规定不可脱鞋、不可光脚,事实上,机舱里是可以提供拖鞋的,有人还会带拖鞋在飞机上换。那,要不规定脚臭的人不准脱鞋换鞋?可脚臭,以什么为标准呢?如果不是脚臭,而是狐臭,怎么办?香水喷多了,旁人也可能不以为香的。就像前段时间讨论高铁可不可以吃泡面,为什么吵成一片?就因为密闭空间里,泡面那个味儿,对很多人来说真是吃的香闻的臭,可能有人也会有怨言,但高铁并没有不准吃泡面的规定,又能如何?脚臭还脱鞋抖脚,真是没有公德,但是,对这一类没有公德的人,我们可能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只是这种行为,还有那种在高铁举着电话高谈阔论的人,那种开着公放看视频刷抖音的人,那种几个人聊天毫不顾忌音量的人,那种一开口各种污言秽语而不自知的人,那种怕热把T恤撩起来露出肥腻的肚皮的人,他们也都在公共场所干扰了他人,但是,对他们除了劝说、鄙视,恐怕真不可能将之全都纳入法条去规置。还记得若干年前,南宁市曾设想在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中加入一个条款,“拒绝给老幼病残孕让座,经劝阻仍不改正的人,拒绝为之提供服务”,但备受争议,后来不了了之。就是因为,不是每一种不道德的行为都能用法律的强硬手段去干预。想当年,梁实秋在一篇文章中也问过类似的问题。他讲的是排队,文章是这么说的:“……从来没有人肯对不排队的人下那个毒手!好像是基于同胞爱,开始是劝,继而还是劝,不听劝也就算了,大家不伤和气。谁也不肯扬起鞭子去取缔,于是腆着脸说是‘于法无据’。我倒是很好奇:一条街定为单行道、一个路口不准向左转,又何所据?法是为而人定的,你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便应该守什么样的法。” 然而,只怕让梁先生失望,时至今日,恐怕也不大能为排队立个法,但好消息是,道德教化加上技术应用,都使得排队的文明意识进步了许多。

参考译文

孔镛,字韶文,景泰五年考中进士。任都昌知县,分户口为九等来决定劳役,在水边建立粮仓,便于收赋税,百姓很依赖他。改任连山知县,瑶僮出没于邻境,县中百姓都逃窜了。孔镛前往招抚,老百姓被他吓跑了。孔镛在民舍里面烧火做饭,留下钱抵偿其价值后才离开。百姓于是渐渐了解亲近孔镛,相继而回。孔镛慰问赈济百姓,使他们恢复原来的生产,道路也渐渐地修通了,县政于是恢复清明安定。都御使叶盛征讨广西,让孔镛跟随。对于胡乱杀戮的各位将领,孔镛总是极力劝阻,所保全存活的人很多。成化元年,被提升为高州知府。前任知府因瑶人的警情,关闭城门自保,对躲避瑶人袭击的乡民都不接纳,这些人返回后都被瑶人杀害。孔镛到后,打开城门接纳来者,流亡在外的百姓逐渐回来。

当时贼人的首领冯晓屯居在化州,邓公长屯居在茅峒,屡次招抚而不降。一天,孔镛骑着马只带两个随从来到茅峒。茅峒距离县城十里左右,他们在路上遇到了贼人,孔镛让他们回去禀告:“我就是新来的太守。”邓公长突然听说新太守来了,急忙招呼其党羽穿上铠甲迎接。等到看见孔镛坦率平易,也没有带骑马的侍从,暗中就有点泄气。孔镛缓缓下马,进到庭院中坐下,邓公长率领他的党羽解甲罗列而拜。孔镛晓谕他们说:“你们本是善良百姓,做盗贼也是逼迫于挨冻受饿而已。前任太守打算加兵于你们,我现在奉命做你们的父母官。你们,就是我的儿子。信任我,就送我回去,我会赠送你们粮食布帛。不信任我,就杀了我,大军很快就会来到,就没有活下来的人了。”邓公长犹豫,其党羽都为之感悟而流泪。孔镛说:“我饿了,该给我饭吃。”邓公长跪着为他献上酒菜。吃完后孔镛说:“天要黑了,我要休息睡觉。”晚上脱衣酣睡。贼人相视惊服。(孔镛)住了两晚才回去。邓公长派几十个骑兵护送孔镛回去。孔镛让那些跟来的人停在城外,只让几个老弱的士兵跟着他进城,取来了粮食和衣服,让他们装载而回。邓公长更加感激,就焚烧了他的贼巢,率同

伙数千人来归降。

邓公长已投降,只有冯晓凭借险要的地势不降服。孔镛挑选二百壮士,乘夜抵达化州。冯晓仓皇逃跑藏匿,孔镛俘获了他的妻儿而回,(孔镛)对他们抚恤丰厚,冯晓也投降了。(孔镛)治理的政绩闻名于朝廷,皇上赐诰命褒奖。家有丧事,服丧完毕后,改到广西任职。瑶人听说孔镛来了,都远远地躲避。不久(孔镛)以右副都御史身份巡视贵州。清平部酋人阿溪性情倔强不驯顺,而且很狡猾,守御大臣都收受阿溪的贿赂,阿溪更加骄横不可制服。孔镛到任,询问得知阿溪所亲近的两人。于是用计擒住阿溪,对他处以磔刑。孔镛居官廉洁,任职三十余年,都在边陲,接触瘴气成病。乞求退休,皇上没有应准。弘治二年被召为工部右侍郎,在赴任的路上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2012年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四 篇2

1.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东游西逛 披发左衽 越俎代庖 旁征博引

B.察颜观色 殒身不恤 莘莘学子 独树一帜

C.前倨后恭 宵衣旰食 舐犊情深 厉精图治

D.遮人耳目 桴鼓相应 铩羽而归 苍海桑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日前,省物价部门表示,将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测,强化价格的监督检查,对突破国家规定的价格和变相涨价,要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B.在这首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乐曲声中,我们听到了极为和谐而又令人震撼的音符。

C.不允许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中间插播广告,能有效保证播出电视剧每集剧情的完整性和观众收视的连贯性,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更好地体现广播电视公益文化服务的职能。

D. 方舟子与韩寒的网络论战愈演愈烈,韩寒委托律师因侵犯名誉权为由,将方舟子诉至上海市某人民法院,此案目前正等待法院受理。

3.用一句话概括以下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2字)(4分)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于22日在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谈中,明确指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以及强调“台湾人也是中国人”,都具有极高的政治意义。对海峡两岸的互信基础形成向下稳扎、向上开展的作用,足以确保马英九下一个4年任期内,海峡两岸的和平共荣。

吴伯雄22日与胡锦涛会面,会后召开记者会说明过程,熟悉两岸事务的张荣恭23日晚间对此发表书面回应。他说,吴伯雄的讲话是国共两党首次在高层对话中,以各自的文件和规定共同确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也是多年来国民党高层人士首次重申“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吴伯雄是代表党主席马英九率团赴北京的,所以他的讲话反映了国民党的两岸定位与民族认同,将在未来的执政期间加以巩固,以进一步维护两岸和平、促成台海稳定、推动共同发展。

答:

4.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条陈述你肯定、赞赏民航局这一决定的理由。 (5分)

民航局决定从2011年12月1日起,国内电子机票行程单启用中文显示主要信息,并新增航站楼提示。而此前的行程单基本上采用英文显示。内容主要涉及:“承运人”栏,由原来只显示航空公司两字代码,改为显示航空公司中文简称。“航班号”栏,也显示含有承运人两字代码在内完整的航班号。“日期”栏,将原来英文表达格式“日-月”,改为中国人习惯的“年-月-日”。另一大变化是增加航站楼“提示信息”栏,显示“某航班在某航站楼乘机”。

答: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周遇吉,锦州卫人。少有勇力,好射生。后入行伍,战辄先登,积功至京营游击。京营将多勋戚官宦子弟,见遇吉质鲁,意轻之。遇吉曰:“公等皆纨裤子,岂足当大敌。何不于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而徒糜廪禄为!”同辈咸目笑之。

十五年冬,山西总兵官许定国有罪论死,以遇吉代之。至则汰老弱,缮甲仗,练勇敢,一军特精。明年十二月,李自成陷全陕,将犯山西。遇吉以沿河千余里,贼处处可渡,分兵扼其上流,以下流蒲坂属之巡抚蔡懋德,而请济师于朝。朝廷遣副将熊通以二千人来赴。十七年正月,遇吉令通防河。会平阳守将陈尚智已遣使迎贼,讽通还镇说降。遇吉叱之曰:“吾受国厚恩,宁从尔叛逆!且尔统兵二千,不能杀贼,反作说客邪!”立斩之,传首京师。至二月七日,太原陷,懋德死之。贼遂陷忻州,围代州。

遇吉先在代遏其北犯,乃凭城固守,而潜出兵奋击。连数日,杀贼无算。会食尽援绝,退保宁武。贼亦踵至,大呼五日不降者屠其城。遇吉四面发大炮,杀贼万人,火药且尽,外围转急。或请甘言绐之,遇吉怒曰:“若辈何怯邪!今能胜,一军皆忠义。即不支,缚我予贼。”于是设伏城内,出弱卒诱贼入城,亟下闸杀数千人。贼用炮攻城,圮复完者再,伤其四骁将。自成惧,欲退。其将曰:“我众百倍于彼,但用十攻一,番进,蔑不胜矣。”自成从之。前队死,后复继。官军力尽,城遂陷。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猬,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城中士民感遇吉忠义,巷战杀贼,不可胜计。其舍中儿,先从遇吉出斗,死亡略尽。夫人刘氏素勇健,率妇女数十人据山巅公廨,登屋而射,每一矢毙一贼,贼不敢逼。纵火焚之,阖家尽死。

自成集众计曰:“宁武虽破,吾将士死伤多。自此达京师,历大同、阳和、宣府、居庸,皆有重兵。倘尽如宁武,吾部下宁有孑遗哉!不如还秦休息,图后举。”刻期将遁,而大同总兵姜瓖降表至,自成大喜。方宴其使者,宣府总兵王承廕表亦至,自成益喜。遂决策长驱,历大同、宣府抵居庸。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复开门延之,京师遂不守矣。贼每语人曰:“他镇复有一周总兵,吾安得至此。”福王时,赠太保,谥忠武,列祀旌忠祠。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①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年十二月,李自成陷全陕 明年:第二年

B.朝廷遣副将熊通以二千人来赴 以:率领

C.身被矢如猬,竟为贼执执:捕捉

D.圮复完者再 圮:城墙

6.下列句子全都直接表现周遇吉“忠勇”的一组是()(3分)

①积功至京营游击

②至则汰老弱,缮甲仗,练勇敢

③立斩之,传首京师

④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人

⑤身被矢如猬,竟为贼执,大骂不屈

⑥其舍中儿,先从遇吉出斗,死亡略尽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⑥

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遇吉是明末锦州卫人,有勇力,喜欢射杀鸟兽,加入行伍后,作战总是冲锋在前,凭战功逐渐从普通士兵升迁到京营游击将领。

B.周遇吉在宁武凭城固守,在李自成军队的猛烈进攻下,弹尽粮绝,在巷战中中箭被俘,大骂不屈,最后被乱箭射死。

C.周遇吉忠君报国、誓与城亡的精神与李自成军队后来攻打京师一路上几乎不战而溃的明军将领形成鲜明对照,其忠勇得到了朝野的普遍尊敬。

D.周遇吉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不能认清农民起义的进步性,更不能顺应历史潮流,最终使手下军队与家庭均成了明王朝的殉葬品,反映了周遇吉认识的局限性。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何不于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而徒糜廪禄为!”

答:

(2)会平阳守将陈尚智已遣使迎贼,讽通还镇说降。

答:

(3)倘尽如宁武,吾部下宁有孑遗哉!不如还秦休息,图后举。

答: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十三首(其一)

李 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释:李贺(790-816),没落的唐宗室后裔,父亲李晋肃,他因为“晋肃”之“晋”与“进士”之“进”同音,被人议论攻击,不得参加进士考试。韩愈曾作《讳辩》为李贺这段遭遇鸣不平。

(1)分析诗中第一、二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答:

2019届高三语文作文素材2 篇3

一、美句积累

1、她忧伤而美丽的面容,是我一辈子都读不厌倦的诗

2、爱是一种牵挂,无论步迹到哪里,心却系在那披肩秀发的发梢。

3、人生不能缺乏的是雨夜——淅沥地,独自的雨夜。这样的雨夜里,天有泪,烛有泪。天泪有声,烛泪有形,唯有斯人面上簌簌流下的,是点点无声无形的热泪。

4、云一样的思绪,飘过来又飘过去,最终还是落在我的手掌上。绚丽如霓霞,哀怨如晨雾。我看得清你,你看得清我,我们在同一地平线,做着不同的梦,我的梦白如花朵,你的梦红如晚霞。

5、童年的那一个个追逐嬉笑的日子,有如行云流水般在我的生命的旅途中流淌。

6、曾在阳光下幻想着云游四海,浪迹天涯。

7、别让别人徘徊的脚步踩碎你明天美好的梦想,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许这人间真的只有朦朦胧胧才是真。

8、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淀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也正是因为有了思念,才有了久别重逢的欢畅,才有了意外邂逅的惊喜,才有了亲友相聚时的举杯庆祝。

9、我常常以为,记忆是最容易模糊的东西,在时间的流逝里,它会一团团的淡去。而中学生活的一日日枯燥的翻转,也慢慢淡去。刻骨的,只有那么几个回眸,牢不可破地粘在了记忆里。

10、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飘舞。

三、哲理词语

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

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3、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

事与愿违。

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1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四、时评素材

1、悲情普吉岛,旅行安全是我们的心愿(魏英杰)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普吉岛的消息,随着细节报道的不断披露,几番黯然落泪。三千公里之遥的这座泰国岛屿,瞬间由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变成悲情之岛。它夺走了数十名中国游客的生命,也敲响了海外游的警钟。

天有不测风云,普吉岛翻船事故看似因为天气突变,风浪骤起,难以及时预判。但从整个事件过程来看,以及事后一些现场报道的细节,仍然可以看到不少值得反思之处。也许天灾难以避免,但如果安全防范措施到位,事故过程中船上工作人员应变得力,或可尽最大可能避免人员伤亡。

比如预警问题。事发当天气象部门是否发出预警,目前各方说法不一。当地警方称,警告过多次旅行社不要离开港口。而据新华社报道,多名遇救同胞表示,船只出海前并没有人告诉他们会有大风浪。还有一个明显证据是,当天普吉岛查龙码头上挂的旗帜为绿色,也就是表示气候条件良好,可以出海。这说明即便有预警,也有可能没通知到位,或者是船只无视警告,继续出海。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预警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没有起到应有的防范作用。

船上的救援设施与应急措施也存在问题。这次遇险的有两艘船,分别是凤凰号和爱莎公主号,其中爱莎公主号船上人员全部获救,遭受重大伤亡的是凤凰号。这或许

二、名言分类——集体

1、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毛泽东

2、正如树枝和树干连接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 奥涅格(个人发展离不开他人.集体)

3、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雷锋(个人发展了不能忘了集体)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强调人团结的重要)

5、人心齐,泰山移。(集体团结得力量)

与爱莎公主号船只较小、船上人员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根据相关通报,爱莎公主号的求救相对及时,自救措施也颇为得力。而游客遇难集中发生在凤凰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游客没有救生衣,许多游客落水后得救则是依赖于其他漂浮物。这是非常严重的过错。

据新华社报道,即便在风浪来袭之际,凤凰号上还有导游说:“我都没穿救生衣,你们怕什么?”这为悲剧发生埋下了巨大隐患。事实上,当时在那片海域还有一艘游船天秤号,就行驶在凤凰号后面。当风暴到来之时,这艘船采取的措施,一是赶紧让游客穿好救生衣,二是船长立即调整方向,从附近的蜜月岛绕行,在岛后的无风区等候了约10分钟左右,等风力减小了才再度起航,最终逃过一劫。由此可见,凤凰号在应对突发恶劣气候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有失当之处。

近年来,赴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与日俱增,泰国等周边国家成为一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普吉岛更是去年中国游客出行最多的海岛。然而,像普吉岛等海岛游胜地,风光无限的背后也潜藏着巨大风险隐患。比如天气多变,就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其备受欢迎的潜水项目,其实也是一种高风险游乐项目。此外,旅行社组团旅游过程中,在投保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而这些细节问题经常为游客所忽视。

痛定思痛。这起悲剧也提醒了我们,到海外旅游应当做足安全功课,不仅要事先了解当地旅游环境、风俗文化,还应重点关注当地的旅游风险,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2、生逢大时代做一个担得起自己和时代的人(胡印斌)

大时代的青年,或许会一时沉迷于小时代、小情调,但更该左冲右突,任其活泼泼地挥洒青春,并在更为广阔也更为凶险的社会穹顶之下奋发有为。

一篇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2018年毕业典礼的致辞迅速爆红。

在致辞中,教师代表戴锦华教授深情地祝福毕业同学:“愿你们有承当,首先承当起自己,进而承当起时代和社会。”“愿你们做个好人,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会。”“愿你们快乐地生活,愿你们始终拥有真诚与坦荡……”

戴锦华还特别提到,“小时代”是一种错觉和误判。你们生逢大时代,文明重新选择方向的大时代。你们个人生命的选择则汇聚为对未来方向的选择。

致辞很短,短到了听完、读完之后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先生说,“先生先死。于我们,你们就是未来。我相信未来。我相信你们。”然后,就完了。

事实上也确乎如此。夏花绚烂,别离有期。先生把学生送出校门,之后的路就是学生自己走了。如何做好自己,做一个利己亦利他的好人,一个快乐生活的人,一个承当起自己、时代和社会的人,实在有着近乎无限的选择和可能。

或许也正因此,戴锦华先生才“再一次重复”,“小时代”是错觉和误判,生逢大时代,就要直面大时代。

这不难理解,从积极的层面讲,当下正值中国崛起的时代,青年可以坦然而自在地行走在大地之上,可以轻松而不无骄傲地做一个来自中国的世界公民。青年渐次展开的生命,也会因其充盈着的郁勃之气,而植根社会,昂扬向上,在自我实现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应该致力于个体的完善,致力于群体的共同利益。也唯其如此,我们的生命才能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声气相通、交相辉映。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体的精算、利益的考量,乃至目标的转换等,算不上大自在,也不可能成为时代的方向。

从另外一个层面看,也该承认当下青年面临的竞争压力。“你们必然要承受的,是置身于角逐与竞争的战场,也许会在受伤与落败之际的茕茕孑立。”落败并不可惧,可惧的是失去奋斗的信心,乃至躲回到自己的小屋,尽享“宅”之中的无尽自由。

戴先生鼓励同学们有承当,这中间,就包含了承当失败,“输得起”。人生就是试错的过程,青年正是从不断的试错中找到路径,走向自主自为、自立自强。

大时代中,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走什么样的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归根结底,还是要从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着手。那种只剩下消费、物欲、个人的“小时代”,虽然可以可以理解,但不该是青年的方向。

100年前,北大教授李大钊疾呼:“青年呵!你们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

今天的人们发现,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化,青年面临的终究是同样的问题。如何坚定理想与信念,让生命自在行走,“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确乎是不变的主题。

从本性出发,依理性行事,高扬理想旗帜,走出坚实步伐。大时代的青年,或许会一时沉迷于小时代、小情调,但更该左冲右突,任其活泼泼地挥洒青春,并在更为广阔也更为凶险的社会穹顶之下奋发有为。

这是青年的使命,也是时代的召唤,更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3、讲好中国故事是国产剧走出去必由之路【文化评析】

今年6月中旬,“中国剧场”成功落地菲律宾国家电视台,将在该剧场播出的菲律宾语版《鸡毛飞上天》等影视作品备受当地观众的热议与期待。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国产影视内容的“出海”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17年,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在尼泊尔播出了尼泊尔语版的电视剧《西游记》,平均收视率超过34.5%,该剧的开播还被尼泊尔权威媒体作为重要新闻推送,成为当地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前几年,说起中国影视节目“走出去”,人们最常想到的是曾在国内热播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北京青年》和《老有所依》等被作为国礼带出国门。近些年,国产影视剧行业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并斩获诸多好评。近期,正在热播的古装仙侠剧《扶摇》实现了国内热播的同时,同步走出去。这些类型多元且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的成功“出海”,不仅反映了如今国产电视剧制作水平的日益国际化,更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

不难看出,随着整个国产影视剧行业的水平提升与力量增强,以中国特色、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产影视作品,正在以更加从容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柠萌影业负责人苏晓在今年的上海电视节“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论坛上曾说,“国产影视剧在讲故事的方式、题材及制作水平上都与国际接轨了,无论是海外观众群体、作品题材内容还是播出平台都在发生变化,也预示着国产剧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是越来越有自信。”

从最初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在东亚、东南亚等儒家文化圈热播,到后来的《乔家大院》等引发海外收视热潮,再到如今的《孙子兵法》等国际项目稳步推进,国产影视剧在走出去的同时,始终不忘传播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社会责任,致力于通过现实题材、古装、谍战等多种类型作品向世界彰显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而良好的海外口碑、扩大的全球市场与不断增多的国际合作,不仅反映了中国影视剧制作能力的国际水准,也彰显了新时代国人的文化自信,更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与此同时,国内外影视剧市场交流的日益频繁与深入,不仅为国产影视剧国际传播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市场,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海外观众的增多与国际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国产影视行业必须掌握更先进的制作技术、选取更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创作更新颖的主题内容、制定更全面的传播策略,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影视剧市场走得更远。近期《扶摇》的走出去,更是说明了,只有讲好

中国故事,才能被世界认可。因此,如何在提升制作水平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是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的必由之路,也是国产剧在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4、矫正创作生态,法律当罚出抄袭者的耻感(邓海建)

近日,据北京法院网官方微信公众号“京法网事”披露,因余征(于正)拒绝履行法院判决中“向陈喆(琼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义务,陈喆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北京市第三中级法院4月26日对此案进行强制执行,在《法制日报》上刊登判决主要内容,所需费用由余征承担。

2018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这份“被强制执行”的判决书,既彰显了法律规则的刚度,亦喟叹着创作生态之凋零。

早在2014年,于正《宫锁连城》部分情节涉嫌抄袭琼瑶《梅花烙》一事,就曾引起热议。彼时,琼瑶在微博发表给当时的广电总局的公开信中,呼吁停播并拒绝收看;再然后,2015年4月28日,琼瑶正式起诉于正侵权。输赢已定,公道早在人心。不过此事中,执行法院耗时两个多月时间,利用多种方法才联系到于正,而且,似乎连“强制”都奈何不了“拒绝执行”。败诉数年而拒不道歉,看起来这是个人道德问题,但如果放到当下文艺创作的语境中来,怕是并非孤例。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个经典案例:一是11位网络小说原创作家联合状告《锦绣未央》原著作者周静(笔名秦简)和当当网一案。这场维权整整持续了四五年,前后牵扯百来位小说作者、编剧和网友,只是时至今日,仍因“工作量大”而未有定论。二是多年以前,作家庄羽以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抄袭自己的作品《圈里圈外》为由,起诉作者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及销售商北京图书大厦。尽管最后庄羽胜诉,判决生效,但抄袭者却似乎赚得更加盆满钵满。

高调叫嚣而不悔改的话语,竟然比法院的正义判决还要响亮。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将造成怎样的反面示范可想而知。而《锦绣未央》迟滞的判决,更是让原创者深感耗不起这个维权成本。

前不久,自媒体人六神磊磊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文章,控诉“周冲的影像声色”等多个自媒体大号以洗稿的方式变相剽窃自己的原创作品,而周冲则第二天在微信上公开否认抄袭和所谓“洗稿”。双方各执一词,最终竟不了了之。略显尴尬的是,我国现有的著作权法原则上似乎只保护原作品的表达方式,而疏于保护情节思想。据称,在某网上购物平台,甚至有网店公开售卖洗稿软件套餐。

一份属于他人的原创作品,稍作“修改”就可以变成自己发家致富的手段,如果对这种做法,没有开出倾家荡产与声名狼藉的罚单,那么不抄白不抄、抄了也白抄的 3 “后来者”还会有什么痛感和耻感呢?当我们喟叹中国电视剧烂片如云、好编剧奇缺的时候,当我们感叹学术研究浮躁成风、好论文凤毛麟角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反思法治环境对于原创的尊重和保护力度,以及市场环境对于版权的捍卫和认知层次呢?

任何时候,任何原创作品,都该是体面的、受人尊重的。对于所有的抄袭事件,仅在报纸上刊登判决内容还没有足够的警示意义,司法当罚出作奸犯科者对公平正义的敬畏。换句话说,如果抄袭者连句道歉都没有,胜诉的意义恐怕也就只能止步于底线的法理。(邓海建)

五、语言之美——提高作文颜值

四、扩视野,学漂亮句子生成法

这是我们重点要品悟的。深受广大高中生青睐的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花儿与少年》,其文案对节目的吸引度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金牌编剧吴梦知的点题文案,瞬间将节目的内涵升华。漂亮的文句常常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力量,不容小觑,作文亦是如此。

6.从陌生人到一家人的距离,也许只是一瓦一檐,一蔬一汤/愿,砺砺尘路,相亲相爱

【借鉴点】意向叠加营造感情张力。所谓意向叠加,就是将多个意向渗透交融为一体,通常表现为将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巧妙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这是一种颇具审美效应的表达方式,它借助连接词缺位,引发解读欲望,引起审美注意,从而催生审美价值。

读者必须摆脱常规思维进行跳跃式联想、想象。比如“瓦”“檐”“蔬”“汤”的组合,就高度浓缩了日常生活中一家人的生活状态,同时又给予读者更加鲜明突出的印象,其内涵也得以突破,为观众提供联想的空间和咀嚼的余地。家人之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感情被这几个名词美妙地勾勒了出来。

7.我们不想长大,却一定会长大,而我们不想变老,就可以永远年轻

用一生来探求和世界的关系,不急,它不是拳击手,我们也不是橡皮 【借鉴点】巧用双关,妙趣横生。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双关。恰如其分地运用双关的修辞,可或含蓄或诙谐地“影射”另外一件事物,可以使表达更有意趣,隽永深刻。例句中“变老”“年轻”既指生理上的、外在的,但更本质地指向心理的、精神的、内在的。因而“而我们不想变老,就可以永远年轻”这句话与前句的表述形成了意思上的反差,含蓄地提醒读者去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而句子从形式上来看,虽然不是完全工整的对仗句,但对照当中又有变化,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滋味。

8.有一位流浪汉,哥伦布,五百年前年轻气盛的他,相信地球是圆的。

为了寻求航海援助,一路从意大利流浪而来。

就是这个曾经的“江湖骗子”,后来一生四次横渡大西洋。

至今依然作为航海界的一哥,面朝新大陆的方向,遥望他曾如何拯救过欧洲,又如何在历史中,给世界搅了局。

【借鉴点】旧瓶装新酒,素材运用见新意。

所谓旧瓶,就是指旧材料、老材料,这类素材既“熟”又“俗”,很容易拉低作文的水准。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老师一般会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准备新颖的素材,殊不知将已经掌握的素材进行改造,旧瓶装上新酒,也不失为一种另辟蹊径的创新法。旧例翻新,可以从角度以及语言方面着手。比如这段材料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例,本是老生常谈,但却让人耳目一新。其根源就在于从语言上玩花样,比如将哥伦布定义为“流浪汉”,又恰如其分地融入了流行词汇“一哥”等,更有反语“江湖骗子”令读者会心一笑。而对于他的历史贡献,则用了“给世界搅了局”这样活泼的评价,整个语段寓意深刻有趣,利用语言的智慧瞬间化腐朽为传奇。9.也许,每个人都是孤单的史努比

也许,一上场,队友就变成了对手 可是,胜利,有时候又不是因为战斗

只是因为学会了,勇敢地举起白旗和自己的手 【借鉴点】押韵生和谐,和谐造气度。

押韵为诗歌提供了一种声韵上的和谐,可以增强诗歌在音节、韵律上的美感。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分析,前后句的押韵,能够构建内容在音韵上的关联,更易于为读者所接受。例句通过配搭“队友”“对手”“战斗”“手”等数个押韵词汇,使整个句子铿锵有力、朗朗上口,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深思,同时也将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道理阐发得更加含蓄。

10.就像所有恶作剧里的主角,结尾都会有一个幸福的亮点

人生里,学会和麻烦过招,它们也许就成了点赞之交 【借鉴点】妙用拟人兴意趣,词意错位见苦心。

高2014级高三语文总复习计划 篇4

罗廷亭

通过高

一、高二两学年的学习、积累,进入高三,语文教学主要分两个部分进行:一是学习高中第五册、第六册新课的内容,一是展开全面复习。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考出好成绩,高三的语文教学应按计划分专题做好如下工作: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担任高三7班、1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下面以11班为例进行学情分析:11班是理科重点班,全年级最优秀的学生在此,学困生也在此,且比例不小。另外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摆在大家的面前,理科学生重视理科学习而忽略文科特别是语文的学习和复习,这就给教学带来不便,不利于整齐划一。针对此现状,我将学生按语文成绩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优秀生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当堂识记,特别是对高考第四、六部分语言表达和第七部分作文写作要求更高。语言表达应运用自如,排比句、比喻句、对联、广告词、串词、扩展、压缩都能快速表达;作文标题吸引人,立意高,论点鲜明、论据能融课内课外内容为一体且充分新颖,语言具有文采,做到文质兼美。设想应有20---30人达到110—120这个分数段。

第二类中等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当堂识记知识至少在60-70%以上,课后占用五分钟记忆未记知识。语言表达试题要求语言运用得当,能正确、恰当地掌握8种基本的修辞手法,按要求作答;作文写作标题能反映主旨,尽量用课文内容作论据,正反论证有力,语言流畅。设想应有30---90人达到90---109这个分数段。

第三类学困生特别注重基础知识(音、字、词、名句)的识记人人过关,让选择题的得分更高,这就要求此类学生在课外花一定时间复习语文。语言表达试题要求学生能掌握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能写会写。作文标题能反映话题,尽量用大家熟悉的、自己容易记忆的论据正反论证,写作中做到文从字顺。设想应有1---30人达到60---89这个分数段。

另外,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对所有学生的要求都应一致,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应面面俱到,比如对病句的复习就应涉及最基础的知识点:词性、句子成分划分、搭配等。比如阅读理解,只是不同学生掌握情况稍异,答题分完整与不完整,但绝不能有学生答题不能下笔的情况出现。为了提高整体分数,还应在书写清楚、规范上下功夫。当然要做到此,任重而道远。

二、高考命题趋势

根据2008年至2013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可见主观题分值越来越多(120分),对诗歌鉴赏、翻译、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要求更高。设计题型更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包括对联、广告词、串词、新闻导语标题拟写、应用文更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文考试近年来多以材料作文为主,考审题和辩证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更注重学生的能力训练,多关注热点或与生活相关的事件,培养学生万变不离其宗的应考能力。

三、复习备考策略

(一)学习高三五册课文;学习高三六册课文;复习一至六册课文,理清各册的字、词、句以及作家作品等文学文化常识。

(二)分专题进行

第一专题:语言知识及运用

此部分包括语音、汉字、标点、词语、句子、修辞。教学中老师应让学生掌握各种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下面分部分介绍。

语音:辨别多音字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辨别多音字中单用和组成合成词使用的区别;1

注意特殊字的读音。为了识记语音,让学生注意灵活运用”排除法”,建立误读字档案,寻找误读规律,识记<普通话审音表>中的字。

汉字:掌握书写规则,比较细微差别,联系具体语境,分析字形结构,仔细进行排除,从这几方面入手防止和纠正别字,熟记异混淆字。

标点:讲清常用标点符号的运用规则,让学生记住教师归纳的十六句话。注意易混标点符号的区别,及时纠正使用不规范的标点,在范文阅读中学习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在作文应用中巩固标点符号使用能力,理解标点符号误用实例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词语:首先讲清实词、虚词的语法特点,从词语的意义、使用范围、感情色彩和语法功能等方面看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特别注意近义词语境意义的辨别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掌握易混实词、虚词辨析表。其次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把握成语的用法,让学生从色彩、程度、范围、语法功能等多方面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理解并识记“易混成语辨析表”,另外还要注意复习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句子:句子的复习分两部分。一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此部分多放在主观题部分考查,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构成句子的成分及其功能,在句中的位置,掌握句子形式作成分的规律,掌握特殊句式的语法特点,理解修饰语与中心词的关系,掌握组成复句的分句的句序和组合分句的关联词语等。解这方面的题,一般不要对句子作静止的、孤立的、表面的理解,应结合语境扩展或压缩。二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让学生明确常见病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罗辑等造成的语病及其基本特点。在平时训练中,适当记忆典型病例、培养语感判断语病、避免写病句、搜集病句进行修改,以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修辞:修辞的复习分为三部分。第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此部分多在主观题测试,多用概括语意、病句、作文方式考查简明;多用排列句序和句子复位考查连贯;多从转述的得体与用词的得体考查语言的得体。针对考法,教师应让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精读题目、明确要求;分析语境、删除冗语;仔细审核、有无误删漏删现象,做到语言的简明。辨别语体、把握中心、发掘意境、拟清顺序、理清思路做到语言运用的连贯。揣摩命题意图、明确表达的中心、概括语言内部、外部语境审核语言使用场合、对象,根据语体特点审查语言运用的得体与否,做到语言运用的得体。第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主观题考查,近年分值提高。教学时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做这类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语段所表达的中心,进入情景,找出合适的词语完整地表达思想,与准确地使用各种修辞语密切相连。第三,理解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让学生掌握“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八种常见的修辞。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学会用修辞方法指导语言表达的实践,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特别关注那些描写、叙述或抒情的语段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特别注意近年来新增内容———对联。

以上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教学的知识点和解题角度与方法简单介绍。此部分又主要涉及识记和理解运用等语文能力,针对此,教师在讲解理论的同时,要举例说明,学生除了复习书上的习题外,教师还要精编各类易考题做定时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做题(选择题)的速度。

第二专题:文学、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

此部分主要考学生的识记能力,又是对学生平时知识积累的检验。文学常识的记忆,最重要的是抓住重点强化记忆。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个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记忆。另外,对作品的记忆,不能只停留在作家名与作品名的水平上,还要对有关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题材、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等有一定的了解。要把阅读中外名著同掌握文学常识结合起来。

总之,不管是文学常识还是文体知识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名篇名句重在平时积累,这类题看似死板实则也很灵话,同样偏重于理解。针对命题方式可能不很直接(如提示语或前言后语的暗示),应把死记硬背和活理解以及活运用相结合,做题时避免简单、粗疏、不假思索。高中课文要求背诵篇目见后。

第三专题: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教师应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点:常见多义词、常见复音词、常见偏义复词、常见通假字、常见文言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识记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背诵优秀文段,培养语感,再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文言文阅读中,习其句并进而分析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整体的高度把握文言文。

今年增考文言文内容问答,实质上综合考测的文章的整体把握。

2、诗歌鉴赏

在今后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在写鉴赏短文时,必须尊重诗歌文本即对诗歌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力求准确稳妥,简明扼要,在语言表达上切忌宽泛、牵强、不落实、不能自圆其说、大而不当。

第四专题: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具备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种能力,并用其能力解题。具体分三大类进行。

1、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

阅读此类文章,要求学生解题时首先做到理解文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其方法是抓首句、中心句、转承句、点睛句、精辟句、矛盾句、感情句、特殊句、修辞句、结尾句,还要用准确的语言把理解的内容表达出来。其次分析文章,包括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分析作者观点;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总之,正确把握文章中蕴含的信息,是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关键。

2、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

考查的内容也是“理解”与“分析综合”两方面。和社科文章要求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它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信息、掌握作者观点的能力,一般不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另外,自然科学类文章大都是些自然科学消息摘要,有着“新”而“广”的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博览众多内容,并且与自己所学的各科知识联系,不孤立地看问题。

3、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除了考查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还要考查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因此教学重点放在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把握以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上。

当然,文学作品的阅读,不管哪类,都离不开考生平时多读、多思考、多理解、多积累,它实际是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

第五专题:作文

作文复习还是按文体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应用文,讲清每一种文体的特点以及基本结构和写法。但是不管哪一种文体都不仅要做到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规范,标点正确。还应做到深刻、丰富、有文彩、有创新,特别注意让学生用各种形式进行写作。建立自己的题型题库,可从以下八方面着手: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谊;描摩美丽景物或感人场面;

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热点;热爱有品位的文学艺术;审查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历炼人生观念,思想方法;了解前沿科学技术;展望、预测美好未来。

在整个教学中,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书本与生活、教材与读物的关系,引导学生拓宽阅读内容、丰富阅读形式,引导学生打开写作的源头,提高文化素养,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描写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总之,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即做一个清醒的人,做一个是非分明的人。四:课堂教学时间安排

(一)8月1日至11月1日左右学习高三五册课文;11月五日至12月中旬学习高三六册课文;12月中旬至放假复习一至六册课文。理清各册的字、词、句以及作家作品等文学文化常识。

(二)第二轮复习和强化训练

二月份(大约2月8日—2月28日)复习第一专题,包括语音、汉字、词义、熟语(成语)、标点符号。每部分重练习,主要采取学生自查字词典的方式,自行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动手比老师直接说答案效果好些。教师当堂抽改,发现问题及时向全班同学讲解。同时让学生建立易错字、词、义档案,随时复习。专题复习完后进行检测,不合格者老师敲响警钟并督促补缺。

三月份

第一:(3月1日—3月9日)复习病句,用一节课时间巩固病因和解决办法,用三节课做两套练习、一节课做一次测试卷,用三节课评讲,最后一节课学生自查自补。

第二:(3月10日—3月23日)复习修辞,包括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和八种常见修辞格。(高考第四大题句式仿写和第六大题)讲解常规语言习惯,做练习,抽找学生好答案。学生推荐佳句,特别是美句(主要是比喻、排比、拟人、反问等修辞句)。

第三(3月24—3月31日)诗歌鉴赏,印发诗歌鉴赏常识,学会选择某个角度鉴赏并能用文字表达,还要做到言之成理。

四月份

第一:(4月1日—13日)文言文阅读训练,重点“绿色通道”上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的识记,并能在文段中灵活运用。特别训练文言翻译(高考新增主观题),要求学生尽量直译,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明确。

第二:(4月14—4月27日)现代文阅读,包括科技说明文、社科文、文学作品。注重文体特点,深抓不同文体的考点和解决办法。教师精选800—1000字文章,学生精练。第三:(4月28—5月4日)作文训练。作文训练其实穿插在每周一课时的课外阅读和每天的三分钟新闻。本周主要强化训练作文要有“六好”:好的标题、好的开头、好的结尾、好的段首、好的立意、好的书写。再次强调语句通顺、思想健康,体现真、善、美。五月份

第一:(5月5日—5月25日)高考综合训练。

第二:(5月26日--5月31日)名言名篇默写强化训练。此部分内容穿插在平时早自习,本周再把五本书中要求背诵和识记的音、字、词、义温习。

六月份

第一:(6月1日—6月3日)插陋补缺。

第二:(6月4日—6月6日)调整心态,迎接高考。

五:复习作业的安排

(一)语法知识

每部分一边讲知识,一边做《创新设计》上的练习,另外老师还要精心准备两套习题,一套用于课后作业,一套用于定时练习。并让学生建立得分档案,把握其掌握程度。

(二)背诵

要求学生每天背诵名言名句两句;为了增加词汇量,熟记字音、词语、成语三至五个;每周背诵所学过的课文一篇,并用默写或课堂抽问的形式检查。

(三)阅读

关于阅读,除了充分利用好语文读本外,教师相应增加阅读材料,每天收集时事、热点和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利用课前三分钟向学生宣布,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特别让学生关注《读者》、《青年文摘》、《小小说》以及近年来获矛盾文学奖的当代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素材,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了检验阅读效果,每周做阅读练习两篇,定时练习两篇。

(四)作文

第一:每周或间周教师把搜集的新闻材料整理成一个专题,让学生根据材料写专题评论,教师在批改时勾划出同学们有价值句子在课堂表扬,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成就感,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第二:作文形式应多样化,一句话评论,记录感悟、某个方面的描写、某事的叙述、整篇的演练、笔头作文、口头作文、每天积累一句话。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针对我们的学生的现状,让学生在全方位训练作文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多写多练。

2019级高三语文模拟题 篇5

班级 姓名

一、积累和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懊悔(ào)筹备(chóu)装模作样(mó)... B.褪色(tuì)汲水(jī)言简意赅(hài)... C.仍然(rénɡ)拮据(jié)迥然不同(jiǒnɡ)... D.卑鄙(bǐ)称职(chènɡ)栩栩如生(xǔ)...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教育部进一步放宽高考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3.古诗文默写。(1)必做题。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选做题(任选一题,如果多做,以①题为准)。

①描写湖面无风如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洞庭湖比作玉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默写《元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课内阅读。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①上面两段话出自课文,作者是。②照北京的老规矩,腊八这一天有哪些习俗?。

③请在上面两段话中找出相关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腊八粥的做法:。作者对腊八粥的评价:。腊八蒜的做法:。作者对腊八蒜的感受:。

5.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①去年曾听说过水乡的美丽、富饶,可惜未能耳闻目睹。②如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水乡小镇——苇塘镇。③这里河港交叉,水光潋滟,一条宽阔洁净的街道横穿东西,两侧是鳞次栉比的瓦房和新建的幢幢楼房。④这些建筑,有的以河傍水,有的耸立街头,高低错落,很有水乡。

(1)第①句的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句有语病,请改正。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并完成古文练习。默写《伯牙绝弦》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绝:①断绝 ②穷尽 ③走不通的 ④独一无二的 ⑤极、最 伯牙绝琴()斩尽杀绝()绝处逢生()美妙绝伦()绝大多数()悬崖绝壁()

善:①擅长、善于 ②好 ③善良 ④容易,易于 ⑤办好、弄好伯牙善鼓琴(洋洋兮若江河()心怀不善()

多愁善感()善始善终()英勇善战()(2)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 ①句子含义: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①句子含义: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善哉,)

二、复习已学的课文,正如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按要求填空)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汪浩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名人名言)(2)4.写出一幅顶针联()。(2)

5.假如你的同学或是朋友正在因为面临的挫折而苦恼,你会用这一册中学过的哪句名言佳句来劝他:()(2)

6.本册课文中,()因为独立思考,九岁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用自己的智慧击败不可一世的楚王,为自己为齐国扬眉吐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自己的可爱和智慧打消了德国军官的怀疑,救了全家人的性命;()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给非洲孩子挖井的梦想;()用自己的机智勇敢战胜了秦王,并能顾全大局,不和武将()正面冲突,历史上才有了将相和好的美谈;()在三天就造了十万只箭,让()的陷害计谋没有得逞,大跌眼镜。()醉酒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成了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因为两茎灯草不肯咽气,因而成为吝啬鬼代表之一;()在《红楼梦》中性格泼辣,心狠手辣,人送外号“风辣子。”(第6小题要求填人名)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练习,相信你是最棒的。

明天,我们毕业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我还清楚地记得,6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的操场,()的教室,()的同学,()的老师,散发出油墨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样诱人。

1. 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下面的词: ①青丝: ②一丝不苟:

2.用“~~~~”画出文中同时用了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一个句子。

3.想想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请在“——”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4.你也将毕业了,此时此刻,请写出你最想对老师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下面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天真烂漫 和蔼可亲 窗明几净 绿草如茵 6.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向往()引人()尊敬()

(二)问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绿手指

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什么特异功能,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老奶奶的称谓。一天,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购买纯白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绿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对八个儿女讲了,他们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金黄的。老奶奶从中挑选一朵颜色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

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儿女远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依然满怀信心地栽种金盏花……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而是如银似雪的纯白。

她把一百粒种子寄给了那家二十年前悬赏的机构,她甚至不知道那则启事还是否有效,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他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再兑现,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只想问你们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把这个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2)对文中的两个“绿手指”,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上下文,作出回答。①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

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②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3)读了短文,你想对老奶奶说些什么?

(三)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还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1.这个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

2.把“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改写成反问句。

3.用“ ”画出描写小姑娘看上去很美丽的句子。4.小姑娘对自己的“美丽”没注意,那么她注意的是什么呢?

5.这么冷的天,小姑娘不敢回家,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 ; 二是因为。

(四)阅读《无名花》,感受无名花的精神,并快速完成练习。

无名花

我的故乡是个山清水秀、绿树成阴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在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向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

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

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1.用“ ”在上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2.从上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写出第三、四自然段的意思。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4.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 作用。5.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中心的一句话,写在横线上。

四、作文。

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涯很快就要画上圆满的句号了。毕业前夕,你的头脑中或许会涌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入学初,你是懵懂无知的小孩子,现在的你已经有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小脑瓜,长成了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大人。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父母,长辈,循循善诱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幸福愉快的生活、学习经历......有时,即使是一次失败、一点挫折、一次批评,也给予我们向上的动力,也让我们心存感激。学会感谢,懂得感激,你的内心会感到无比温暖。就让我们以“感谢___”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诗歌除外)。

上一篇:小学生六年级开学国旗下讲话稿下一篇:财务管理实习计划(外省自行实习同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