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评课记录表

2024-10-20

集体备课评课记录表(共6篇)

集体备课评课记录表 篇1

《穷人》(初稿)集体备课教案评课记录

教学内容: 《穷人》 时间:2013、9、15 备课组长:xxx 主备人 :xxx 材料整理 :xxx 参与人员 :全体课题组教师

课题组教师意见或建议:

xx:xxx老师备的是《穷人》学生能通过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xxx: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老师在课前与学生交流之时,问:谁愿意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许多学生都不愿意举手,可能是因为紧张,也可能因为老师还没出题,大家不敢贸然行事。但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问:我还没出题,你怎么敢举手呢?学生回答说因为我自信。老师当即表扬了他,并说机会是属于那些自信、有勇气以及准备好了的人的。随即出示了5+2=?这么一道题,其他同学看了恍然大悟,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无形之中被激发出来了,还很巧妙地引出了课文的内容,为这堂课最后的5+2真的等于7吗?这个引人深思的环节埋下了伏笔。更巧妙的是,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围绕着桑娜忐忑不安地想着的四件事情展开的。老师先让孩子们读课文,找找从哪些词句中读懂了桑娜的忐忑不安?再让他们细细品读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通过学生的交流以及老师的引导,大家都发现这四件事情在文中出现时顺序颠倒,于是老师就让学生们排列一下顺序,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桑娜想问题时顺序会颠倒,而这四个排列完的四件事情却是整堂课展开的线索。而且讲解时,这四件事情与情感的体验融合在一起,未出现任何的矫作之势。xxx:循循善诱,开拓思维。

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非常的沉着,一点都不着急,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比如说,学生在文中找能体会到桑娜忐忑不安的的词句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把眼光集中到了字词句上,一个个回答都非常的精彩,但就是没有人能从标点符号这块宝地突破。于是,老师不紧不慢地又重复了一遍题目,并稍许地点到了可从标点下手,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又通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并且都找到了一些非常关键的标点,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桑娜此时心理活动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学生课堂上思维的活跃以及精彩的回答就是最好的见证。xxx:“沉”是这堂课的最大特点。

这个“沉”在我理解,它有好几种含义。

一、这个“沉”是指老师的声音低沉,就是这低沉的声音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情境,让人感觉自己也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与桑娜共同承受着心灵的煎熬。

二、这个“沉”是指思想的沉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找文中的关键词句,读一些渗透着主人公内心思想的句子,抓住关键词体会、理解,学生的心已经被桑娜和渔父的善良感动了,把这种情感和思想都沉淀到了自己的心灵深处。于是当老师问:桑娜一家很穷,但文中为什么没出现任何一个“穷”字的时候,学生就能深有感触地回答到:他们虽然物质上贫穷,但他们的精神是富有的。当老师要他们给课文换题目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富人”。可见,桑娜一家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已经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了,他们发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感受。

xxx: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

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需求。而上述案例中学生的两次质疑教师在备课时并未预设到,但这位教师清楚地意识到,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该教师视学情及时生成,引导学生围绕疑问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多维视角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丰富了文中蕴涵着的人文内涵,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xxx: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语文课标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明确宣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的科学理念,语文教学尤其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多元表达。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一点怀疑、一声感叹、一句批评、哪怕是一知半解、带着稚气,只要是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特体验,都是可贵的。以上的教学案例很好的给我们诠释了这一点:课堂已不是教师独白,学生独听的局面,而是师生间、生生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的成果,热情给予鼓励,积极引导,拓展文本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多种答案,尽管认识有高下之分,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他们思维活跃,情趣盎然地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产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释放了情感,升华了认识。这样的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好的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初一政史备课组评课记录2 篇2

讲课人:刘幼琴

课题:《创建新集体》

评课人员:刘幼琴 张亮文 周俊

中心发言人:张亮文

刘幼琴:开放式、活动式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借助歌曲、直观形象的画面,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创设宽松活泼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表现、创新的空间,使学生在这种情境教学中深刻体会增强集体凝聚力、加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设计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自主体会觉悟环环相扣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新精神。

集体备课记录 篇3

时间:2月24日 主备:邓梓娴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六年级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能力目标:

1、形成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空间观念。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情感目标:

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教学难点: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集体备课共性意见:本单元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认识圆柱的基础上,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会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概括思维能力、分析综合等数学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猜想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一)、猜测面积大小,激发情趣导入

1、用你们手上的A4纸做一个尽量大的圆柱?(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的圆柱,另一种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的圆柱。)

2、这两个圆柱谁的侧面积大?为什么?

3、这两个圆柱谁的表面积大?为什么?(底面半径大的圆柱的表面积要大)

生:因为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只要看他们的底面积谁大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就大。

(二)、组织动手实践,探究圆柱表面积

1、我们把做好的圆柱加上两个底面后,这时候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

2、请同学们看着圆柱表面展开的图形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如果老师让你们比较这两个圆柱谁的表面积大?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 生:不能。要通过计算。

4、观察圆柱展开图,底面是圆形,圆的面积公式还记得吗?

5、两个底面是圆形的我们早就会求它的面积,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侧面积呢?观察侧面展开图,展开的侧面是长方形,想一想,侧面和长方形有什么联系。生1:把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生2:把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板书)师:大家对照老师的板书,说一说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呢? 生: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板书)师:如果用s表示侧面积,c表示底面周长,h表示高,你能写出圆柱体侧面积的公式吗?(板书:S侧=Ch)

刚才的环节中,用现成的练习纸,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做一个圆柱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比、评”中唤起对圆柱侧面积知识的回忆。

6、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展开图侧面的底面周长是25.12cm,高是20cm,求侧面积。

7、已知d=8cm, h=20cm,求侧面积。(板书S侧= d h)

8、已知r=4cm, h=20cm,求侧面积。(板书S侧=2 r h)

9、现在请同学计算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三、知识应用。

P22 做一做第 1题 求下面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m,高是0.7m。(2)底面半径是3.2dm,高是5dm。2.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3.P21做一做一个圆柱形茶叶桶的侧面贴着商标纸,圆柱底面半径是5cm,高是20cm。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23页练习四,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7题。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3月17日 主备:陈雪兰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五年级 课题: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意义。能力与方法: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为分数配图,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欣赏;揭示分数的产生,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养成学生倾听、质疑等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能从具体实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单位”1”.集体备课共性意见:《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的,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理解单位“1”

1、谈话交流引入

教师板书“1”,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几?今天我们就从这个小小的“1” 来开始展开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老师往这一站就可以用几来表示?“1”除了可以表示一个人,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答:一台电脑、一块黑板、一张桌子等等)。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一年级的孩子都知道,但现在我们是五年级的同学了。“1”除了可以表示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块黑板等等,还可以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引导学生说出“1”还可以表示一群人、一堆物品、一排桌子等等)演示: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体,深入理解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加深对整体单位“1”的理解。

比较:现在的“1”和以前的“1”还是一样的意思吗?(现在的“1”不但可以表示一个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堆物体、一群物体等等。)

结论:通过我们刚才的谈话和观察我们发现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在数学中我们通常把这个广义的“1”叫做单位“1”。

2、深入理解单位“1”

课件出示: 三个西瓜你会用几来表示?如果我想用单位“1”来表示应该怎么办?(用集合圈把它圈起来)。六个西瓜还能用一来表示吗?那应该用几来表示呢?为什么?12 个西瓜呢?为什么?(因为这里有四圈也就是4个“1”)

总结:原来我们发现有一个单位“1”就可以用1来表示。有几个单位“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导入新课: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的整数,可要是不足单位“1”那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那你会想到什么数?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四分之一,看到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回忆三年级学过的内容。)

1、理解一个物体的四分之一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好,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圆片、正方形纸、和练习册等等,利用这些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画一画,找出四分之一。可引导学生想想:你是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的?分成了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四分之一?

强调:你在分时应该怎样分才合理?你找到的四分之一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是谁的四分之一?。

2、理解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课件出示下面一些物体:你能不能从下面这些物体中找到出四分之一呢? 我想让同学们先交流交流,在练习纸上分一分,画一画找出四分之一,小组交流后汇报。在学生找的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你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平均分成了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单位的“1”的四分之一?

这个四分之一是把谁看做单位一呢?怎样才能把这四个苹果看做单位“1”呢?课件展示四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操作:你们的学具袋中也有一些像老师这样许多物体组成的单位“1”,拿出来画一画、分一分,从单位“1”中找出四分之一,并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强调:你在分时是把谁看作单位“1”。

3、对比总结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四分之一,这些四分之一的单位“1”相同吗?各是把谁看作单位“1”?可为什么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引导学生理解:虽然它们的单位“1”不相同,但它们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

4、寻找分母是四的其他分数

课件出示刚刚同学们的操作材料想:除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找到其他分母是4的分数吗?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5、创造分数

拿出学具中的12根小棒,利用这些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能从小棒中发现哪些分数。思考:你把这些小棒分成了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这12根小棒的几分之几?

6、总结分数的意义

在前面观察、操作、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三、认识分数单位

告诉学生: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它的分数单位。在分数中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如:四分之一、六分之一、三分之一、十二分之一都是分数单位。并让学生说说都是哪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如六分之一是六分之五的分数单位等等.四、深化练习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4月7日 主备:董用武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二年级

课题:表内除法

(二)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体备课共性意见: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二、新授(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 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第1~4题。

四、总结

五、作业布置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4月20日 主备:刘秀云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四年级

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服务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进程。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分析、解决;概念由学生归纳、概括、提炼;规律由学生探索、发现、揭示。从而达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有机统一。围绕这一理念,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从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问导入,探究应用中教师精问、巧问,生成追问等方面来体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引出课题: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A、学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经常与小数打交道。(抽4~5名学生回答)

B、CAI显示超市价目表,请一名学生来做“服务员”为大家介绍一下商品价格。

2)请同学们选择两种自己喜欢的商品写在购物单上,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并写出计算方法,写完以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抽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书他们的购物单,并说一说他们的计算方法。

4)学生总结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5)老师总结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板书: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再相加。

6)比一比:同桌之间互相比较,看看谁用的钱多?多多少?

7)抽两名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讲一讲。

8)学生总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9)老师总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板书: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再相减。

10)学生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先要小数点对齐)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小小采购员”:老师准备用50元班费来布置教室,你们能帮助我想一想该买些什么?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四.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能跟我们讲一讲吗?

五.布置作业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5月5日 主备:黎于婷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一年级 课题: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问:你知道1元=()分吗?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略)

五、作业布置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5月19日 主备:石龙招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三年级

课题: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重视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发展,逐步形成技能。

4、重视对两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 和归纳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8 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

2、笔算乘法。

4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6月2日 主备:黎于婷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一年级

课题: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2、师: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的可认真了,那谁愿意大声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呢?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师:同学们,你们能据花农伯伯说的话来完整的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自己想一想这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3、巩固练习,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1、练习十的1T

(出示1T图)老伯伯看见同学们这么热心特地买来矿泉水来谢谢大家了。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T: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上下2题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运送鲜花场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五、布置作业。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6月16日 主备:杨嘉英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五年级

课题:总复习第二课时——分数的性质和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用分数表示一个量与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有什么不同。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会比较分数的大小。3.巩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因数与倍数有关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分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

一、重视情境设计,使学生自主参与整理与复习

在整理和复习课上,学生非常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课的开头设计与学生学习紧密相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和复习。如本单元复习中,我出示了两个分数:11/6,8/4,让学生想,看到这两个分数根据本单元学习的知识,你想到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连续追问,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把每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这两个具体的事例展示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兴趣高,引发了探究欲望,轻松自如地置身于学习中,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本单元的知识点一一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二、重视学生自主规纳整,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能力。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归纳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整理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合理、简洁、清晰、有特色的形式进行整理,展现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明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在相互评价整理情况时,相互交流、补充、完善,相互质疑、辩论、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取长补短,张扬个性。这样从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重视练习题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知识概念教学比较多,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大小比较等等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练习和测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知识的水平。在练习时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填空、选择、判断、比较等等,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同类知识系统练、易混知识对比练、易错知识反复练等,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调整部署,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板书课题)

二、指导复习 1.梳理知识要点。(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回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知识。(2)全班反馈。(用实物投影出示学生记录的内容,教师适时做好补充)2.反思交流。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1)什么是分数的意义?你能举例说明吗?(2)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举例说明吗?(3)什么是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你能举例说明吗?(4)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你能举例说明吗?(5)通分和约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小组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3.答疑解难。

师:在这部分内容学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8 ~119 页“练习二十八”第5 ~8 题。1.第5 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2.第6 越: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在线段上描点,再组织反馈。通过反馈、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3.第7 题:先让学生填空,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填写的依据。4.第8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依据。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认为哪些知识最重要?哪些知识你感到理解起来最困难?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总结。

新 诚 小 学 数 学 集 体 备 课

集体备课记录 篇4

时间 2013、9、15 发言人 刘春波 备课组长 田广东

议题 《基本体操》单元计划设计 主 备 人 陈 述

一、指导思想:按照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复习《中学生广播操》及《基本体操》中常用的几种游戏的介绍,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特点:本单元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创新,发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精神,从而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体现主体作用,达到教学目标。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充分利用激励性语言和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共同活动,帮助、指导和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以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三、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时代在召唤》及《基本体操》中常用的几种游戏的介绍为主教材,本单元共4课次。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了基本体操的意义与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做好动作。

2、掌握中学生广播体操和基本体操教学中的游戏方法。

3、发展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团队精神、组织纪律性和整齐、迅速的作风。

五、教学过程:略(详见课时计划)

组 员 讨 论 过 程

本单元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体育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组织上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在教材选择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女生的身心特点,几种游戏的介绍很有特点,单元的课时安排预计也比较合理。

体育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3、11、20 发言人 郭云清 备课组长 田广东

议题 《快速跑》单元计划设计 主 备 人 陈 述

一、指导思想:按照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快速跑的基本技术及提高快速奔跑能力的常用的几种游戏的介绍,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特点:本单元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创新,发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精神,从而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体现主体作用,达到教学目标。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充分利用激励性语言和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共同活动,帮助、指导和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以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三、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提高快速奔跑能力的常用的几种游戏的介绍为主教材,本单元共8课次。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快速跑的基础知识,掌握快速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运动的兴趣。

2、发展快速奔跑能力及灵敏、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健康。

3、培养坚强的意志,体验快速跑的乐趣,具有进取精神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略(详见课时计划)

组 员 讨 论 过 程

本单元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体育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组织上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在教材选择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女生的身心特点,几种游戏的介绍很有特点,单元的课时安排预计也比较合理。

体育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4、4、21 发言人 郭云清 备课组长 刘春波

议题 《排球——垫球、传球、发球》课时计划设计 主 备 人 陈 述

一、指导思想:略

二、教学特点:略

三、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排球技术中垫球、传球、发球为主教材。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与掌握排球的垫球、传球、发球技术动作。

3、通过排球教学发展上下肢力量与全身运动能力。

4、培养学生兴趣,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五、教学过程:

教法:

1、讲解示范 学法:

1、积极参与练习培养兴趣

2、组织学生练习

2、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3、观摩学习,师生评议

3、积极练习认真体会

4、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积极参与比赛,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5、垫球比赛(双手垫球)

6、师生评议 小结:

1、放松

2、课的总结

3、评议

组 员 讨 论 过 程

本次课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体育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目标体系的同时,以探究型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以小组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探索一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途径和适合新的教学模式。

本课选排球技术中的垫球、传球、发球为教学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旨在不仅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本科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初步了解和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并通过自己设计场地布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本课在教学中,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思想,力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上有所突破,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整体、协调的发展。

体育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4、6、17 发言人 郭云清 备课组长 田广东

议题 《快速跑——介绍游戏2种》课时计划设计 主 备 人 陈 述

一、指导思想:略

二、教学特点:略

三、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时代在召唤》及《基本体操》中常用的几种游戏的介绍为主教材,本单元共4课次,本节课为第3次课.四、教学目标: 1、90%的学生掌握发展起跑能力的方法及让距跑游戏方法和发展投掷能力的方法。

2、发展快速奔跑能力及投掷能力。

3、培养坚强的意志,体验快速跑及投掷的乐趣,具有进取精神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活动规律及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在准备部分进行热身活动及韵律操使学生充分热身的同时,享受什没乐趣:在教法、学法上注意多样性,主体部分采用程序教学法,将学习过程分成连续的“小步子”,每一步就是一个小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小目标,逐步达到本课的总目标。在基本部分中先介绍2种游戏方法,让学生主动参加游戏中去,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当学生熟悉游戏方法之后,让每小组创编新的游戏,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使学生真正达到“懂”与“会”,并且是每个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满足学生不同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在结束部分介绍几种放松全身肌肉及解除疲劳的方法,此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稳定的水平,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

组 员 讨 论 过 程

本次课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体育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基本部分教学中进行的热身活动及韵律操使学生充分热身的同时,享受什没乐趣:在教法、学法上注意了多样性。在基本部分中先介绍2种游戏方法,很有特点,并且在学生熟悉游戏方法之后,让每小组创编新的游戏,此过程能使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在结束部分介绍几种放松全身肌肉及解除疲劳的方法,此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稳定的水平,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

总之本次课的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观察了新课程理念,教法、学法新颖值得肯定。

体育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4、10、15 发言人 刘春波 备课组长 杨立山

议题 《跑——快速跑》课时计划设计 主 备 人 陈 述

一、指导思想:略

二、教学特点:略

三、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跑中的快速跑为主教材。重点:途中跑技术 难点:行进加速度与最后冲刺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与掌握快速跑的技术动作。

3、通过快速跑教学发展上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

4、培养学生兴趣,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五、教学过程:

教法:

1、讲解示范 学法:

1、积极参与练习培养兴趣

2、组织学生练习

2、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3、观摩学习,师生评议

3、积极练习认真体会

4、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积极参与比赛,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5、师生评议 小结:

1、放松

2、课的总结

3、评议

组 员 讨 论 过 程

本次课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体育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目标体系的同时,以探究型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以小组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探索一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途径和适合新的教学模式。

本课选跑中的快速跑为教学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旨在不仅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本科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初步了解和体验快速跑的乐趣,并通过自己设计场地布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本课在教学中,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思想,力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上有所突破,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整体、协调的发展。

体育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4、12、15 发言人 郭云清 备课组长 刘春波

议题 《仰卧起坐》课时计划设计 主 备 人 陈 述

一、指导思想:略

二、教学特点:略

三、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仰卧起坐为主教材。重点:动作的协调性、正确的姿势 难点:利用腹肌力量的时机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与掌握仰卧起坐的技术动作。

3、通过仰卧起坐教学发展腹肌力量与动作协调能力。

4、培养学生兴趣,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五、教学过程:

教法:

1、讲解示范 学法:

1、积极参与练习培养兴趣

2、组织学生练习

2、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3、观摩学习,师生评议

3、积极练习认真体会

4、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积极参与比赛,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5、师生评议 小结:

1、放松

2、课的总结

3、评议

组 员 讨 论 过 程

本次课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体育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目标体系的同时,以探究型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以小组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探索一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途径和适合新的教学模式。

本课选跑中的快速跑为教学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旨在不仅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本科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初步了解和体验快速跑的乐趣,并通过自己设计场地布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本课在教学中,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思想,力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上有所突破,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整体、协调的发展。

体育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5、4、15 发言人 郭云清 备课组长 刘春波

议题 《跳跃——立定跳远》课时计划设计 主 备 人 陈 述

一、指导思想:略

二、教学特点:略

三、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立定跳远为主教材。重点:动作的协调性、正确的姿势 难点:发展爆发力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与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3、通过立定跳远教学发展下肢力量与跳跃能力。

4、培养学生兴趣,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五、教学过程:

教法:

1、讲解示范 学法:

1、积极参与练习培养兴趣

2、组织学生练习

2、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3、观摩学习,师生评议

3、积极练习认真体会

4、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积极参与比赛,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5、师生评议 小结:

1、放松

2、课的总结

3、评议 组 员 讨 论 过 程

本次课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体育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目标体系的同时,以探究型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以小组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探索一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途径和适合新的教学模式。

本课选跑中的快速跑为教学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旨在不仅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本科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初步了解和体验快速跑的乐趣,并通过自己设计场地布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本课在教学中,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思想,力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上有所突破,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整体、协调的发展。

体育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5、5、18 发言人 刘春波 备课组长 郭云清

议题 《跑——障碍跑》课时计划设计 主 备 人 陈 述

一、指导思想:略

二、教学特点:略

三、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障碍跑为主教材。重点:准确判断起跳点 难点:正确掌握越过障碍物的动作及发展维持平衡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了解障碍跑的基础知识,掌握跑的基本方法。

2、发展快速跑和越过障碍物的能力及有氧能力。

3、通过障碍跑教学发展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

4、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体验障碍跑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

教法:

1、讲解示范 学法:

1、积极参与练习培养兴趣

2、组织学生练习

2、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3、观摩学习,师生评议

3、积极练习认真体会

4、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积极参与比赛,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5、师生评议 小结:

1、放松

2、课的总结

3、评议

组 员 讨 论 过 程

本次课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体育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目标体系的同时,以探究型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以小组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探索一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途径和适合新的教学模式。

本课选跑中的快速跑为教学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旨在不仅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本科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初步了解和体验快速跑的乐趣,并通过自己设计场地布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本课在教学中,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思想,力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上有所突破,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整体、协调的发展。

体育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5、9、16 发言人 郭云清 备课组长 刘春波

议题 《篮球(1原地双手低手传接球2变方向运球)》课时计划设计 主 备 人 陈 述

一、指导思想:略

二、教学特点:略

三、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篮球为主教材。重点:双手低手传接球用力方法和传球效果 难点:改变方向运球时,跨步换手动作的协调性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篮球的基础知识,掌握运球的基本方法。

2、初步学会合理的运球的技术要素,学会变向运球的技术动作。

4、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及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教法:

1、讲解示范 学法:

1、积极参与练习培养兴趣

2、组织学生练习

2、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3、观摩学习,师生评议

3、积极练习认真体会

4、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积极参与比赛,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5、师生评议 小结:

1、放松

2、课的总结

3、评议

组 员 讨 论 过 程

本次课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体育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目标体系的同时,以探究型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以小组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探索一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途径和适合新的教学模式。

本课选跑中的快速跑为教学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旨在不仅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本科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初步了解和体验快速跑的乐趣,并通过自己设计场地布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本课在教学中,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思想,力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上有所突破,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整体、协调的发展。

体育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5、11、10 发言人 刘春波 备课组长 郭云清

议题 《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课时计划设计 主 备 人 陈 述

一、指导思想:略

二、教学特点:略

三、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篮球为主教材。重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准确性 难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瞄准点和用力大小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篮球的基础知识,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基本方法。

2、初步学会合理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要素,学会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

4、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及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教法:

1、讲解示范 学法:

1、积极参与练习培养兴趣

2、组织学生练习

2、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3、观摩学习,师生评议

3、积极练习认真体会

4、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积极参与比赛,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5、师生评议 小结:

1、放松

2、课的总结

3、评议

组 员 讨 论 过 程 本次课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体育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基本部分教学中进行的热身活动及韵律操使学生充分热身的同时,享受什没乐趣:在教法、学法上注意了多样性。在基本部分中先介绍2种游戏方法,很有特点,并且在学生熟悉游戏方法之后,让每小组创编新的游戏,此过程能使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在结束部分介绍几种放松全身肌肉及解除疲劳的方法,此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稳定的水平,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

集体备课记录 篇5

群众备课时间

出席教师

小虎小曹

缺席状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孙晓虎

备课资料(单元)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单元)

本组以“园丁之歌”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单元)

1.让学生懂得多渠道积累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修改自己作文。

2.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资料较好地理解与运用。

3.透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单元)

能有感情地朗读三篇课文,并能从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秀丽,并能有感情地背诵这三篇课文。

教学难点(单元)

从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秀丽,并能有感情地背诵这三篇课文。

教学方法(单元)

读悟结合启发式情境式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经验

自由表达

个案研讨资料

科学组集体备课记录 篇6

主备人:郑晓君

时间:3月11日

主题:热胀冷缩

参加人员:袁秀清 李翠成 王玉杰

教材分析:

热胀冷缩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对此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热胀冷缩的的原因学生却很少深入探究,不能明确说出其所以然。本单元遵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选取液体,气体和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发现科学的真相,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道科学探究的步骤,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李杰的重要性;了解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重难点突破:

一、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请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设计实验,探究原因。利用冷水鱼热水创设不同的环境,制作简易的温度计放入不同的水槽观察其体积变化。

三、讨论交流,尽量能归纳出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通过液体的热胀冷缩引起思考,是否其他物质也存在这种特性;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五、练习实际生活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李翠成: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进而导入新课,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把本课的知识点引出来。

袁秀清:要有特定的环境才能实现这节课的原理,所以一定要创设一个有利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得出相符的结论。

王玉杰: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小实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比如:让瘪了乒乓球恢复原样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加深和巩固对这节课知识的理解。

本次备课活动总结:

上一篇:凯特购物广场九月促销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初中生暑假周记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