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小蜻蜓

2024-09-26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共13篇)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 篇1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教学设计

安阳县伦掌镇孙家岗小学 王晓艳

教材简介:

《小蜻蜓》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第六课的第二课时,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五声宫调式,四三拍,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

歌曲第一、第二乐句节奏比较舒缓,旋律以及进为主,表现了蜻蜓盘旋飞舞的形象。第三乐句节奏发生变化,旋律进行与语言结合紧密。结束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似乎是对小蜻蜓辛勤劳动的赞许。同时以肯定的口吻告诉学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儿童们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会歌曲后为乐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4、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歌词的内容模仿蜻蜓飞的动作,培养学生的创编意识。

5、通过歌曲表达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初步渗透保护益虫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课时: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重点:

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学生容易受定势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是教学歌曲的难点。

教学方法:

听唱法、律动法、体验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实践法等 教学策略:

针对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采用他们喜欢的头饰为学习的动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表演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

头饰(蜻蜓、蚊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小青蛙找家》音乐,学生做律动有秩序的走进教室坐好。

二、创设情景,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谜语: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一双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领。

谜底:蜻蜓。揭示课题《小蜻蜓》

2、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了解有关小蜻蜓的知识,观察蜻蜓的身体特征。

3、知道蜻蜓是益虫。了解其它益虫(蜜蜂、青蛙、七星瓢虫)及它们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4、初步渗透保护益虫的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学唱歌曲:

(一)聆听歌曲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完整的聆听歌曲《小蜻蜓》,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再次让学生仔细完整的聆听歌曲《小蜻蜓》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二)读歌词

1、教师按节奏范读歌词。

2、教师分句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3、教师和学生一起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要求节奏一致。以此来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三)学唱歌曲。

1、学生自己跟音乐演唱歌曲

2、教师范唱歌曲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不吃粮食不吃菜”是难点处,教唱时要注意。

4、全班齐唱

5、男生齐唱

6、女生齐唱

7、分小组演唱歌曲

8、找学生单独演唱

四、拓展延伸

1、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昆虫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益虫。

2、在唱会《小蜻蜓》歌曲后,鼓励学生自编歌词,随音乐进行歌唱。(找1-2个学生)

3、分组展示自编歌词,进行歌唱。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蜻蜓、小蜜蜂、七星瓢虫它们都是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当你们看到有人在伤害它们、捕捉它们的时候要怎么做那?(我要去阻止他们)。

最后,让我们边唱着歌曲,边模仿小蜻蜓飞的动作来结束这节课。“小蜻蜓们,再见!”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 篇2

所谓“三三一”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巧妙地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树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并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音乐学科的特点在于它属于美育的范畴,具有美育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美的内容与形式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当它和教育学原理相结合就会使这种吸引力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三三一”教学的提出为音乐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创新,其目的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用“创境、体验、感悟”三学归一的教学方式,完成“聆听、参与、表现”三点一线的教学过程,实现“情感、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形成一种立足于儿童视角的,尊重学生个性的,能够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使孩子经历“疑问、好奇———论证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而对于教师来说,其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是知识、技能、方法的全面考虑,这三个维度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能割裂的。总而言之,教学目标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过程。

二、教学实例:以小学一年级音乐课“小青蛙”为例

依据“三三一”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对“小青蛙”这堂课进行了三方面的教学设定,它们分别是情感目标:感受青蛙活蹦乱跳的音乐形象,体验小青蛙着急、快乐的不同情绪以及歌唱、活动的乐趣;知识目标:学会用轻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小青蛙找家”,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能力目标:能运用X X|XX X节奏的不同熟练演唱;能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的与音乐一起结束和开始。

1.课堂导入、创设情境

在课堂的开始,首先问同学们喜欢的小动物有哪些?这时孩子们会说出很多常见的小动物:小狗、小猫等,通过模仿动物们的叫声,可以发现它们的叫声特点不同,有的声音长,有的声音短,这时可出示两条不同的节奏给孩子们,并告诉大家:今天呐,小动物们都和你们一样开心,它们聚在了一起有说有笑地玩耍着,大家看看都有谁?可就在这时,天气却发生了变化,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此时播放“小青蛙”第二段,并用简笔画板书听到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一起用动作来感受此时的恶劣天气:下雨、刮风还有闪电。看来这雨下得还真不小,这时候有一只小动物特别着急回家,你们听是谁?(播放“小青蛙找家”伴奏曲,老师做青蛙叫的动作进行提示)

【设计意图】利用音乐欣赏“小青蛙”第一乐段,从音响出发,创设情境、制造出恶劣的天气来临的景象,引出小青蛙找家的部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递进导入歌曲,并形成首尾呼应的效果,设计图形谱,给学生直观的音乐形象。体现“三三一”教学方式的实际运用。

2.进入新课、歌曲学唱

通过初听音乐和老师的提示,孩子们能够迅速分辨出是小青蛙在急着回家,这时我们听第二遍,模仿出小青蛙的叫声,并找几个同学单独模仿。生:呱呱呱呱呱呱。那么下面来看看你们说对了吗?(出示课件),邀请孩子们和教师一起进行表演,教师来跳,同学们来表演小青蛙的叫声,并注意听老师跳了几下。

师:跳;生:呱

师:跳跳;生:呱呱

师:跳跳跳;生:呱呱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模仿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音乐记忆力,培养学生鉴别和听辨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特的音乐感受、对音乐审美评价、音乐表现力,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难点解决(开发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落实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听第三遍,我们可以听得出来小青蛙正在一蹦一跳地往家走,可是因为雨下得太大了,我们的小青蛙跳来跳去也找不到自己回家的路了,同学们,你们可以帮帮它找到回家的路吗?这时出示两个荷叶路线图:听,你发现了几条路,和老师找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唱唱你们找到的小青蛙回家的路:

第一条路:跳跳呱呱跳跳呱呱

第二条路: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同学们都很聪明,很快帮助小青蛙找到了回家的路,接下来看看小青蛙跳动的步伐有什么特点?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了:第二条路变快了,荷叶变小了,节奏变密了。这时引导孩子们:我们都知道小青蛙迷路了,如果是你迷路了找不到家找不到妈妈了,你们是怎样的心情啊?下面我们来一起读一遍小青蛙回家的路线,注意一定要把小青蛙着急的心情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不脱离情境之中,创设问题引发思考,环环相扣;通过节奏的学习和突破,诱发学生思考小青蛙回不到家着急的心情,同时也是解决了本课的情感目标,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让学生整体感受音乐的情感以及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

听第四遍,我们发现小青蛙最后找到了家,那么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演唱小青蛙找家的历程吧!这里,可给学生分配不同形式的演唱任务:老师唱歌词部分,孩子们来唱小青蛙找路的部分,先师弹唱,生配青蛙叫,再交换练习。

【设计意图】采取师生配合、生生配合以及整体演唱的渐进式歌唱练习,及时进行巩固所学习的歌曲。

当同学们会唱歌曲后,我们分小组来配合演唱“小青蛙找家”,看哪组同学能正确帮小青蛙找回自己的家(小组交换练习,要求唱的时候的音量和情绪),并且强调小青蛙找到了家后的心情是高兴、愉快的,那么我们一定要在最后小青蛙回到家时唱出愉快的心情。试试完整演唱一遍,加上动作。

3.编创体验与表演

这一部分回到情境之中,我们都知道森林里有很多的小动物,如果又有小动物回家迷路了,你们能够同样帮助他们吗?下面请进行编创歌词表演:节奏不变,改成小黄鸭,小花狗演唱,强调叫声要形象生动,并引导学生用小黄鸭:“走走嘎嘎;跑跑走嘎嘎嘎”的节奏演唱,分别给小青蛙、小黄鸭、小花狗来找家吧!先清唱练习不同的小动物找家,唱好后再伴奏学生表演,一起表演唱。

【设计意图】编创体验是“三学归一”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创编环节不脱离情境,而是巧妙地更换小动物进行,创编简单的歌词,让学生快速记住音乐的主旋律;创编简单的动作,引导学生参与表演、视听结合,创设情境运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感知音乐;并采取清唱的方式可及时进行随堂检测学习的质量,符合现阶段的教学新要求(带领学生参与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中)。

4.欣赏器乐曲“小青蛙”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帮小动物们找到了家非常地开心,这时候,雨停了,夜晚来临。小青蛙们也累了终于可以休息了,大家也一起休息吧!欣赏第C段乐曲(公鸡叫全部睡醒)→出示图示。

师:小青蛙们也睡醒了,这是一个美好的天气,听,她们又去找小伙伴们玩耍啦!(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开心的场面)

【巩固】最后一起唱“小青蛙找家”,总结下课,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最后聆听“小青蛙”第三乐段,体会小青蛙找到家后愉快玩耍的心情。不脱离情境之中,将故事进行到底。与导入部分的欣赏遥相呼应。音乐是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的艺术。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在音乐学习中,通过随音乐表演、听音乐描绘图画等方式贯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感悟”,从而得到音乐的愉悦审美。整体围绕“三三一”教学理念贯穿结束课堂。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

整堂课孩子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度过。围绕“青蛙找家”的主题情景故事进行展开,通过画图、歌唱、欣赏各维度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引导孩子们对青蛙的喜爱和要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例如在导入环节,从音响出发,创设情境、制造出恶劣的天气来临的景象,引出小青蛙找家的部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递进并形成首尾呼应的效果,设计图形谱,给学生直观的音乐形象,也体现了“三三一”教学方式的实际运用。整堂课将实践与学习相结合,课堂中每一个孩子都能快速达到老师的预设要求并能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情景式的串联快乐地学习着,仿佛时间太快还没学够。最后的欣赏教学环节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带领孩子们体验和领悟音乐。在音乐学习中,通过随音乐表演、听音乐描绘图画等方式贯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感悟”,从而得到音乐的愉悦审美,教师也乐在其中。“三三一”的教学理念一切从学生本身的学出发,不断创新,合理运用,为的是努力做到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让学生学到,而对于教师自身也是一种挑战和经验财富。

通过课堂实例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自由、灵活、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并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去表达、去记忆。而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使得学生依赖老师讲,久而久之就不再去主动理解创造了。而“三三一”教学理念的提出就巧妙地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要求我们树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并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活动。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学得更加扎实有效。相比其他学科来说,音乐学科的特点就在于它属于美育的范畴,具有美育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美的内容与形式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一旦和教育学原理相结合就会使这种吸引力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

【反思提升】虽然教育部门都在努力做到教育创新和运用,响应国家对课程的重视和改革,但依据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实情来看,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人忽略了音乐教育的目的,相比而言,很多外国的音乐教育则是终身的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目的的,大胆地吸收有利于自身创造性培养的教育模式,不断地探索、改进,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因此,希望我们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肩而行,真正做到:“孩子的需求就是教育的行动”,“让学习真实发生”,合理有效地运用“三三一”教学。相信通过不断实践创新,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将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音乐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和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战略目标,继续探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我校提出适性课堂“三三一”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树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并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课堂。老师也在教学实例中不断实践、反思与收获,形成良好的教学观念。

中班小蜻蜓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会歌曲后为乐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4、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歌词的内容模仿蜻蜓飞的动作,培养学生的创编意识。

5、通过歌曲表达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初步渗透保护益虫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课时: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重点:

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学生容易受定势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是教学歌曲的难点。

教学方法:

听唱法、律动法、体验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实践法等 教学策略:

针对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采用他们喜欢的头饰为学习的动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表演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

头饰(蜻蜓、蚊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小青蛙找家》音乐,学生做律动有秩序的走进教室坐好。

二、创设情景,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1、谜语: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一双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领。

谜底:蜻蜓。揭示课题《小蜻蜓》

2、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了解有关小蜻蜓的知识,观察蜻蜓的身体特征。

3、知道蜻蜓是益虫。了解其它益虫(蜜蜂、青蛙、蚯蚓、螳螂)及他们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4、初步渗透保护益虫的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学唱歌曲:

(一)聆听歌曲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完整的聆听歌曲《小蜻蜓》,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再次让学生仔细完整的聆听歌曲《小蜻蜓》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二)读歌词

1、教师按节奏范读歌词。

2、教师分句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3、教师和学生一起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要求节奏一致。以此来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4、感受四三拍节奏强弱弱的规律。节奏如下: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2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X — — | X — X | X— — |

X — X | X — X | X — X | X — —|

X — X | X — X | X X X | X— — |

X — X | X X X | X — X | X — —‖

(三)学唱歌曲。

1、学生自己跟音乐演唱歌曲

2、教师范唱歌曲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不吃粮食不吃菜”是难点处,教唱时要注意。

4、全班齐唱

5、女生齐唱

6、女生齐唱

7、分小组演唱歌曲

8、找学生单独演唱

四、歌曲表演

1、在唱会《小蜻蜓》歌曲后,鼓励学生自编动作,随音乐进行表演,模仿小蜻蜓飞翔。(找1-2个学生)

2、分组表演蜻蜓捕捉蚊子的情景,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小蜻蜓》。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蜻蜓、小蜜蜂、蚯蚓他们都是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要爱护它,保护它。当你们看到有人在伤害他们、捕捉他们的时候要怎么做那?我要去阻止他们。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 篇4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的儿童歌曲,也是传唱已久的一首歌曲。全曲短小,曲调优美抒情,用三段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并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本首歌曲虽然短小,容易学唱,但因是两个声部的合唱歌曲,况且此歌曲中包括了不少的音乐知识—中强、弱、渐强、渐弱以及换气记号,要想按照这些符号唱好歌曲不太容易,因此我把重点放在了歌曲处理上。

首先聆听歌曲范唱,接着为了激发学生们学唱歌曲的兴趣,我请本年级被称为“钢琴小王子”的洪靖舜,上台来弹奏本首歌曲的变奏,接着再次聆听歌曲范唱,紧接着随着我的弹奏模唱歌曲,进而按照歌曲上的音乐符号分声部视唱歌曲旋律。在此活动环节中,我首先范唱,然后再让学生们跟我模唱,并且与他们合作,以接龙的形式,完整地模唱。最后分小组、分声部,一边划拍一边填唱歌词。多次练习后,再跟着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并要求他们边唱边展开丰富的联想:黄昏、晚霞、竹竿尖、蜻蜓、飞翔等,最后再次跟伴奏分声部演唱歌曲,并模仿蜻蜓飞行的动作,边唱边做律动。和谐的歌声,优美的律动,好像一只“停歇在那竹竿尖上的红蜻蜓”,美极了!

四年级音乐下《红蜻蜓》教学设计 篇5

1、学唱歌曲《红蜻蜓》。

2、欣赏日本民歌《樱花》、《拉网小调》。

教学目标

1、运用均匀的气息合唱《红蜻蜓》。

2、试着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3、了解一些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感受三拍子音乐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你熟悉吗?放《小蜻蜓音乐》。

生:熟悉,《小蜻蜓》。

师:这段音乐是几拍子?

生:是三拍子。

2、熟悉歌曲旋律

师:我们再来听一首关于蜻蜓的音乐,听一听与《小蜻蜓》有什么不同?(播放歌曲《红蜻蜓》的录音带)

生:音乐都是优美的,也都是三拍子的音乐。

师:同学们能听着这优美的音乐将旋律线画出来吗?

生:分组进行活动,随着音乐画出旋律线,完后展示。

师:这么美的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轻声用“U”哼着唱旋律。

生:轻声哼唱旋律。

二、学唱歌曲

1、了解歌曲内容

师:请同学们听歌曲,听一听歌曲中唱了些什么。(播放红蜻蜓)

生:说出歌曲内容。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红蜻蜓》。

2、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师:《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儿童歌曲,在日本家喻户晓,他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会以童年生活的歌曲。

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曲,却将童年情景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听后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3、熟读歌词

师:我们来轻声朗读歌词。

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读出三拍子的强弱变化。

4、学唱歌曲。

师:我们试着来唱第一声部好吗?

生:随教师的琴演唱歌曲第一声部旋律。

师:歌曲是两声部,我们集体学唱第二声部旋律。

生:唱谱。

师:指挥,分两组分别演唱高低声部。

生:分部演唱。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那我们两声部合起来唱一唱吧!

生:轻声演唱两声部。

三、歌曲处理:

1、不同演唱形式

师:我们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感受不同的音响效果。

生:第一段用领唱的形式,第二段用齐唱,第三段用两声部演唱。

2、为歌曲伴奏

师:这里有两件乐器,双响筒、三角铁,我们选择哪件乐器为歌曲伴奏比较好呢?

生:三角铁。

师:为什么?

生:三角铁声音柔和,适合这首歌曲。

师:那我们来试一试吧!

生:随音乐伴奏。

3、学习日本舞蹈

师:我们来学习几个简单的日本舞蹈动作。

生:学习模拟老师的动作。

4、熟唱歌曲

师:我们来进行比赛好吗?

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综合活动

师:请同学们自愿选择歌曲的表现方式如演奏、演唱或表演,到台前展示。

生:自己选择表现方式展示。

四、拓展活动

1、了四年级音乐下《红蜻蜓》教学设计解日本风土人情

师:请同学们将课下搜集的日本资料介绍给大家。

生:风土人情、音乐、地理环境。

2、聆听日本其它歌曲

师:请同学们再来听几首日本流传的民歌(播放《樱花》《拉网小调》音乐)

生:聆听。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 篇6

一、精心导入, 学会聆听

用声音打开学生的音乐之门, 意味着要引导学生关注声音, 要让学生学会聆听声音。但实际教学中又不能直接让学生去听声音, 因为教学经验表明这将不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特点。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过来, 还带有很多稚气, 他们不喜欢被课堂规律与要求所约束, 因此从他们的认知特点出发, 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导入, 是更好的选择。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以谜语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对聆听的关注, 类似的谜面有:左一片, 右一片, 住在山两边, 说话听得见, 永远不见面;左边一个洞, 右边一个洞, 一生不相见, 消息却灵通。这样的谜语符合小学生的认知需要, 他们一番思考、一番讨论, 便会发现谜底是“耳朵”。在学生得到答案之后, 自然是兴高采烈, 因为他们内心有一种成就感。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很聪明, 大家知道爸爸妈妈给我们两只小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吗?热情未减的学生自然会大声地说“是用来听声音的”。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或学习经验, 让他们去回忆曾经听到过的声音, 根据经验, 孩子们举出了一些有意思的声音的例子:鞭炮声、火车汽笛声、汽车喇叭声……

从猜谜语到听声音, 过渡得几乎没有任何痕迹, 但其中却有着一个重要的转变, 即从学生的兴趣向音乐转变。于是, 教学的重心也就可以向学生聆听声音的重心转移。

二、关注情境, 理解声音

待到学生聆听的意识一旦建立, 教师就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去理解声音。所谓理解声音, 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声音的聆听, 以判断出声音所表示的不同含义。这里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 结合刚才学生的举例, 让学生去思考不同声音的含义。这个时候学生会发现, 生活当中很多声音都具有“提醒”“提示” (这些词语都是学生的原话) 的作用, 机动车辆的喇叭声、电铃声大多是提醒别人注意的;也有的声音是烘托一种气氛的, 如鞭炮声等。第二步,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再去创设声音情境, 以让学生对声音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其一,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钟表走时的声音:嘀嗒声。不少同学听到之后能够比较迅速地判断出来, 这只是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学生提问:如果大家多听一会儿, 会有什么感觉呢?这一问题就不是直接指向学生的生活经验, 而是指向学生的理解与认识了。这个时候有学生 (奇怪的是常常是小女孩先回答这个问题) 会说:我感觉到了时间在不停地向前走, 时间走得真快啊!教师此时可以追问:时间走得快, 告诉我们大家要怎么样呢?学生此时都很聪明:要珍惜时间!于是, 聆听声音就产生了一种相对深刻的认识。其二, 教师播放事先选好的各种动物的声音, 取名为“动物大会”。让学生去辨别不同动物的声音。相对于刚才的单一的声音而言, 这里对学生聆听的要求更高了, 不仅需要学生听, 还需要学生辨别, 但由于选择的都是学生们熟悉的一些动物声音, 因此难度并不是很大, 也算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学生不熟悉的声音最后由教师告知) 。在学生获得声音信息之后, 让学生根据不同动物声音去想像动物发声时的表情与心理, 这一点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恰恰是具有挑战性的, 他们不会认为动物就是动物, 不会有表情或心理。而是认为动物是有心理与表情的 (可能受一些动画片影响) , 他们会想像出不同动物发出相应声音时的表情并模拟给其他同学看, 此时课堂教学的气氛达到高潮。

三、发挥联想, 构思声音

在上述基础上, 教师可以视情况再进一步。在笔者的近年教学中, 由于对前面的节奏把握相对变得更熟练, 因此就有时间跟学生在联想的基础上去构思不同的声音。比如说笔者问学生:如果要表示一种愤怒的心情, 可以怎么样发出声音呢?有的学生在前面表演时就会瞪圆双眼, 从喉咙中发出一声“嗯”的声音出来;如果要表示快乐的心情呢?如果要表示悲哀的心情呢?甚至还可以再进一步, 创设一个放学回家的情境, 让学生模拟一路回家所遇到的声音。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综合工作,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 依次构思出下课铃声、很多人的嘈杂声、跟老师说再见的声音、大门口的汽车喇叭声, 等等。只有经过实践, 才知道学生那一刻的创造性有多强。

捉蜻蜓一年级作文 篇7

于是,小刚带上网子,跑出家门,奔向花园,去捉蜻蜓。那么多的蜻蜓,他挥着网子追着它们跑,没想到,跑得太快,绊了一下,竟然摔得满嘴是泥。小刚不甘心,爬起来继续捉,蜻蜓四处逃窜,吓得魂飞魄散,好像边逃边说:“有这么多蜻蜓,别追着我抓了嘛!”经过一番追逐,他终于抓住了一只大蜻蜓。

小刚回到家,把蜻蜓给爸爸看,爸爸说:“把它做成标本吧。”小刚想了想,说:“不行,我要给他做一个舒适的“蜻蜓别墅”!”爸爸听了,连连叫好!

做竹蜻蜓作文一年级 篇8

春节前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打响。我们只能宅在家,懵懵懂懂的听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着关于新型肺炎的种.种种.种,刹那间,好像春天就黯淡无光,戛然而止。我们不经世事,每天每天,从电视上,手机上,看到了,听到了一系列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那些故事让我们懂得去思考,了解了什么是恐惧,什么是价值,什么是权威,什么是亲情,什么是英雄……

以前的我总是单纯的以为英雄只会出现在我们喜爱的动漫卡通中,原来英雄一直在我们身边,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无数的医疗工作者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守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 篇9

一、率先示范

尤其是他们在幼儿园时接受的教育是以娱乐为主的, 所处的教育环境是轻松的, 没有太多的规范约束。而进入小学阶段之后, 他们接受的教育要向知识性转变, 他们要学习真本事了。尤其是大多数一年级同学唱歌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对于课堂上的常规要求就更是陌生极了。因为他们直观感知较强, 抽象思维特别弱, 但是他们模仿他人的能力却很强。所以作为老师首先要做到:第一, 本身要酷爱音乐。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老师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只有自身对音乐充满了喜爱之情, 才能在无形之中感染你的学生们。其次是要用娴熟的技巧引领学生。老师对音乐的热爱才可以感染学生, 如果你自己什么也不会, 怎么让学生佩服你?所以说老师首先自己要做到会唱敢唱、会跳敢跳而且要心态乐观。

二、培养兴趣

都说是“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但要看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什么人。如果生搬硬套那是坚决不可以的, 作为音乐教师更要深知这一点。要让他们喜欢音乐, 只有从培养兴趣上入手。我们应该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争做和蔼可亲的老师。现在社会都提倡和谐, 微笑服务, 课堂也一样。一年级孩子刚刚转变角色, 换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往往对老师会有些害怕, 所以老师就更应该以健康愉悦的心态给孩子们上课, 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学习氛围, 让他们感到老师可亲可敬、音乐课好, 这样才有可能喜欢上你的课。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第二, 赏识教育。任何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有信心, 有句话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是求知的起点阶段, 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特殊的重要时期, 所以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孩子也有强烈的自尊心, 他们可能不怕吃任何的苦, 但是却怕丢了自己的面子, 和我们大人一样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认可。所以赏识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能够自信起来, 找到“我能行”的感觉。

三、吸引目光, 乐进课堂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所以进了小学校园, 如果你再对他们放任自流, 想怎样就怎样, 课堂上的秩序就会大乱, 不成样子了。但是你如果过于严厉和强制也不成, 他们会害怕, 或者会不听你的“指挥”, 甚至会讨厌上学。究竟怎样才能既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又能够让他们认真听讲, 快乐学习呢?

第一, 拴住他们的眼球, 让他们动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录音机就进课堂了, 有电脑、大屏幕等现代化教学设备。那么开动脑筋善于运用这些先进教学手段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这就成了一个教育教学良策了。喜欢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 所以在欣赏和动物有关的音乐或者歌曲时, 我们就可以有选择地播放相关的动态节目, 于是就会牢牢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他们的聚精会神会让你感到欣慰, 我想学习氛围一定会非常好, 我们的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只教孩子们学会欣赏美是远远不够的, 更要让他们学会创造美, 一年级小孩都喜欢画画, 因为在幼儿园时他们已经打下了基础, 兴趣应该是浓厚的。如, 在欣赏《大海的摇篮》这首歌时, 我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然后尽情地去描绘他们心目中的大海。最后当我们看到那一幅幅天真优美的画卷呈现在眼前时, 你会感到课堂教学的收获是沉甸甸的, 你将会为孩子们神奇的创造力而折服, 再欣赏这首歌曲时, 他们的眼里充满了骄傲, 学习也一定会更扎实了。

第二, 运用打击乐增趣法。敲锣打鼓可能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特别喜欢的动作了。虽然在一年级的教学中还没有打击乐的内容, 但是只要孩子们喜欢, 又可以增加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我想, 当我们拿出乐器走进教室的时候就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 他们个个会把手举得老高, 嘴里还会不停地喊着“老师我来”“我来试试”, 作为一个教者, 当你看到孩子们如此热情如此执着于你的学科、你的课堂的时候, 你难道不感到骄傲和自豪吗?

第三, 游戏学习法。在音乐课的教学中, 除了以上的几种方法以外, 还有一种方法也是值得推广的, 那就是音乐游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设计音乐游戏给孩子发挥潜能和兴趣的空间。因为游戏是会愉悦身心的, 尤其是那些群体互动的游戏更是让学生乐于接受和欢迎的。

一年级作文保护蜻蜓精选350字 篇10

星期六的傍晚,我到小区院子里玩,看见有许多小朋友都喜欢捉蜻蜓,然后拿在手上玩耍,最后蜻蜓都死于非命,我非常痛心。

因为天气闷热,蜻蜓都飞得非常低。小朋友们可以轻而易举捉到很多。于是我和我的好伙伴然然就去劝他们,我说:“蜻蜓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除害飞行家,干嘛要伤害它呢?再说蜻蜓每小时能吃掉20只苍蝇或者840只蚊子,而且它还会为我们预报天气呢,它可是我们人类最有益的伙伴啊”!几位小朋友听后惭愧地说“我们再也不捉蜻蜓了,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然然也说:“对了,不光我们不能捉它,我们还要给蜻蜓创造一个更舒适、更洁净的空间,这都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地保护环境!”听了她的话,我们都拍手叫好,我还看见旁边许多爷爷奶奶也都会心地笑了。

回到家,我把刚才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他们都表扬了我,我心里特高兴,因为我用我的实际行动保护了蜻蜓,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好事情。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 篇11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用你的动作和声音模仿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学生起来模仿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也可以用你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来打下招呼!

“汪!汪!汪!同学们好,叽叽叽叽大家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动物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二、感受导入新课

师:“森林中生活着许多的动物,你们看这是谁来了,(PPT出示老虎)谁来模仿一下它的叫声?(指名回答)老虎的声音很大很宏亮,再看这又是谁来了?(PPT出示小猫的图片)谁来模仿一下小猫的叫声?(指名模仿)”

对比两者的叫声:

师:“老虎和猫的叫声对比,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老虎的叫声很大很宏亮,小猫的叫声很小很温柔。在音乐中,声音大我们就叫它强用“F”表示,声音小我们叫它弱用“P”表示。那同学们能把你们刚才模仿的小动物的叫声分分类,哪些叫声强,哪些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黑板上的动物头像)

师:你还能模仿生活中其他强的声音吗?学生回答(近处的雷声、牛叫等等,)弱的声音还有哪些?(小雨的声音:沙沙沙、蚊子飞的声音:嗡嗡)

三、游戏体验感受音的强弱

1、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击声音,让学生分辨音的强弱,并且跳到相应带强弱圈里。

2、按老师的强弱要求,模仿动物的叫声。

3、按教师要求学生用打击乐器和口来编创音乐故事。

四、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

1、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师:看到同学们玩得这么高兴,小动物也高兴地唱起了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FLASH小动物唱歌,师:你都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在唱歌?(学生回答)

2、复听,学生拍手。

3、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淡化难点弱起节奏拍手协助)

4、教师范唱,学生小声跟唱

5、跟琴唱,纠正存在的问题。

6、指导学生用山谷里的回声来唱衬词(F、P)

7、学生小组讨论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小组台前展示。

五、创编歌词(小组讨论——分组展示)

谈话:大家想想,除了小猫和小狗,你还想唱唱哪些小动物呢?把他们编创到歌词中唱一唱。(小鸡、小鸭、小牛等)

六、课堂小结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但现在有很多的稀有动物正频临灭绝,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教师出示PPT环境污染及人为射杀动物的图片。(学生回答)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教学设计理念:

《小动物唱歌》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小动物在唱歌”中的内容。通过聆听演唱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演唱描写动物的歌曲、将自己喜爱的动物编入歌曲演唱,让学生充分认识动物、感受音乐中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中与自然科学常识整合,注重培养学生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验音的强弱

2、生通过聆听、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3、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小动物在唱歌》,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4、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积累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素材,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课后反思:课堂开始我用同学们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打招呼引入课堂,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这节愉快的音乐课。在课堂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音的强弱,肯定学生多种不同的感受,尊重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

本课节的不足就是我在备课时只注重考虑音的强弱,而忽视了歌曲的弱起节奏,一年级学生到目前没有学过弱起节奏的歌,所以这个比音的强弱更难掌握,在教授这个环节时过于草草了事,没有充分的范唱带学生一起唱,导致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

(本人在备课时参考了网上几位教师的教案,在此谢过了。)

(本人在执教过程中发现,一节课上这两个内容有些多,学生两个内容体验和表现的时间都有限,歌曲的弱起也很费劲,建设把两个内容分主次的分开,可以第一课时学习体验音的强弱,让学生联系生活多体验,多用打击乐器创造生活中的声音,第二课时学习歌曲,并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按歌曲上的要求把强弱的地方唱好,让学生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

《小动物唱歌》组评

对于王老师执教的《小动物唱歌》一课,我们组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一致认为这节课在总体设计上适合一年级的特点,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效果突出。这节课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语言采用儿童口吻,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表情丰富,具有音乐教师的艺术魅力。

2、教学方式方法多样,采用了比较、游戏、模仿、表演等方法,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课件制作丰富多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注重了对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听辩乐句的不同,创编歌词和表演动作等。

一年级音乐小蜻蜓 篇12

《同坐小竹排》教学反思

《同坐小竹排》这首歌曲的教学难点是愉快的演唱歌曲,感受并表现3/4拍和2/4拍的节奏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脱离歌曲,只是生硬的让二年级的学生去学习和掌握三拍子和二拍子的节奏,不仅学生不感兴趣,效果也肯定是差强人意。于是我决定用听唱法来学习歌曲,解决教学重点,用体态律动来感受并表现歌曲的节奏变化,突破教学难点。在低段的教学中,情境设计到位,能为教学达成起到很好的作用。用一个情境来贯穿教学始终,利用自己创设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高涨,对活动的参与性便会非常高,整堂课的气氛也随之很活跃。想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这堂课也就是成功一半了。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这首歌曲,学生从音乐的聆听、体验、感受、创造、表现,层层深入,学生参与性极高。尤其是划着竹排走进壮族,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的体验了壮族民歌的情绪。同时通过律动表演,使学生轻松而又愉快的歌唱。通过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审美的愉悦,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动。让音乐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好的一部分。

关于蜻蜓的故事-小蜻蜓避雨 篇13

一天,阳光明媚,小青蛙在荷叶上唱着美妙的歌,小鱼儿在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

宊然,天空上雷声轰轰,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小青蛙和小鱼儿连忙到荷叶下避雨。

这时,一只小蜻蜓飞过来了,飞得很慢,两只趐膀被雨淋得非常潮湿,浑身发抖,小青蛙看见了连忙叫道,小蜻蜓快过来避避雨吧,小蜻蜓赶紧说好的好的。小蜻蜓连忙飞到荷叶下抖了抖潮湿的趐膀。小青蛙问下那么大的雨你跑出来干嘛,小蜻蜓说我出来找食物,刚出来时没下雨,飞到一半就下起了大雨,食物没找到,还淋了一身湿,哎。小青蛙说,老天给你洗个凉水澡,哈哈哈,它们都笑弯了腰。那你等天晴了再出去找食物吧,小蜻蜓点点头。

它们聊着聊着,等一会儿,天气睛了,太阳公公笑开了脸,小蜻蜓高兴地飞去寻找食物了,小青蛙又在荷叶上唱着动听的歌,小鱼儿又在水里欢快的游来游去。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

固执的蜻蜓

在一座化学工厂的后院里,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松树。松树上住着一只乌鸦,松树下有,一条臭水沟,水沟旁的杂草里住着一只蜻蜓。蜻蜓每天都在臭水沟旁飞来飞去,它从来没有注意过树上还住着一只乌鸦。但是,乌鸦却天天看着蜻蜓,时不时还对蜻蜓叫一声,表示友好。可是,蜻蜓却从来不理会乌鸦的叫声。

有一天,乌鸦对蜻蜓说:“蜻蜓妹妹,你天天都守在臭水沟旁,难道不觉得脏吗?我告诉你,在几公里外,就有一个环境优美的荷花池,那里荷花盛开、绿叶茂盛,很适合居住。那个池塘边生活着许多像你一样的蜻蜓,它们整天看着盛开的荷花,闻着芬芳的花香,生活过得幸福又快乐。我觉得你也可以飞去那里生活,那里真是蜻蜓的天堂。”

蜻蜓很不屑地说:“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已经习惯了。再说,世上哪有那么舒服的地方,我是不会上你的当的。”

乌鸦无奈地摇头叹息。

八月的一天。下起了倾盆大雨,蜻蜓只好躲在杂草下面。不过,杂草经不起风吹雨打,不一会儿就倒了。

这时,蜻蜓不知所措,到处乱飞。乌鸦站在大树上对蜻蜓说:“蜻蜓妹妹,你还是听我的话飞走吧,去寻找属于你自己的池塘!”

“不,我就要待在这里,只有这里才是我的家园。”蜻蜓固执地说。

乌鸦听完后,无奈地摇了摇头,飞向了远方。

当天晚上,洪水暴发。汹涌的洪水淹没了杂草,蜻蜓也失去了藏身之地,最终被洪水冲走了。

乌鸦觅食归来后,看着眼前的一切,感叹道:“蜻蜓真是固执呀!倘若它愿意早一分钟离开这里,就不会被洪水淹没了。”

很可惜,蜻蜓因为固执而丧失了生命。乌鸦的劝告明明是善意的,它却听不进去。从臭水沟到荷花池的路并不遥远,可是蜻蜓却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小圈子。如果它当初听了乌鸦的劝告,它的命运将截然不同。

上一篇:政德政风教育实施方案(4分之1)下一篇:鼓励大学生的励志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