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貌主题的黑板报的内容

2024-09-10

文明礼貌主题的黑板报的内容(共8篇)

文明礼貌主题的黑板报的内容 篇1

文明礼貌主题的黑板报的内容

篇一:文明礼仪黑板报内容

主题:文明礼仪

礼 仪 名 言

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2、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3、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4、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5、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6、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塞万提斯

7、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8、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9、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10、礼仪,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11、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文 明 用 语

一、日常文明用语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二、接听电话用语

1.您好!这里是广州市统计局XX处(室、中心、分院),请问您找谁?

2.我就是,请问您是哪一位?……请讲。

3.请问您有什么事?(有什么能帮您?)请稍等,我记录一下。

4.您放心,我会尽力办好这件事。

5.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再见。

6.XX同志不在,我可以替您转告吗?

三、打电话用语

1.您好!请问您是XX单位吗?

2.我是广州市统计局XX处,请问怎么称呼您?

3.请帮我找一下XX同志,谢谢!

4.(若打错联系电话)对不起,我打错电话了。

四、接待来客用语

1.请进!请坐(请喝茶)。

2.您好!同志您办什么事情?(或请问您找谁?)。

3、请稍等,我马上为您办理。

4.他(她)不在,请问有事需要转告吗?

5.XX处在X楼,具体办公地点在XX地方。

6.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文明行为准则

1.精神饱满,举止端庄,态度和蔼,语言文明。

2.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上班时间不得穿背心、拖鞋、短裤、超短裙等。

3.男同志不留长胡须,不留长发;女同志发型适宜整齐,饰物大方适当。

4.严禁工作时间嬉笑、聊天、打闹、喧哗或搞其他娱乐活动。

5.严禁利用单位电脑上网炒股、聊天、打游戏或从事非公务活动。

6.有客来访,要起身微笑迎接,不得坐着不动,表情冷漠,漫不经心,敷衍了事。

7.同事之间文明相处,以诚待人,不粗言秽语,不随意起绰号、喊绰号。

8.不在公共场所吸烟,提倡戒烟,共同营建无烟办公室。

9.不乱丢乱吐,不乱穿马路,不乱停乱放,保持公共场所清洁卫生、秩序井然。

10.爱护公物,不损坏花木和公共设施,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文明礼貌歌 文明礼貌多重要,时时刻刻伴我行。

中午打饭不拥挤,一个一个慢慢盛。见了长辈要说您,互相谦让要说请。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能追跑和打闹。上课发言先举手,老师允许再开口。同学之间讲团结,解决矛盾不打闹。下课说话小点声,别人做事不打扰。不能侵犯私人权,日记信件不偷看。有痰绝不随便吐,果皮纸屑不乱丢。

篇二:文明礼仪黑板报内容

文明礼仪黑板报内容

★做一个文明之人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梅里美

★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清.颜 元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美.爱迪生 ★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西班牙.塞万提斯 ★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歌德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赫尔岑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卿

★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丘明

★有礼貌不一定显得有智慧,无礼貌却常常显得很愚蠢。——美.兰道?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英]托.卡莱尔★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明] 薛宣《谈书录》 ★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际使人变得完善。——[ 美]乔.富勒★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 和美德。—— 但丁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文明十字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文明的出现: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现在一般认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那里出现的。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 产生的重要特征。

★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1、恶语伤人三春寒,良言一句暖三冬。

2、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品行不好的人容易犯罪,犯罪的都是品行不好的人。

4、人生关键的几步是12至18岁。

5、不好学的人、无知的人是最危险的人。

6、知耻方能有所不为,励志才能有所作为。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古语解释文明礼仪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 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小故事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 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篇三:文明礼仪黑板报内容

文明礼仪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文明礼仪常识之一--基本礼仪

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是一个人仪容光焕发、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总的规范为:整洁清爽、端庄大方。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

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

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

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知识是智慧火炬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幺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 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5、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6、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7、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读一书,增一智。

10、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11、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13、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大全请关注:有关刻苦学习的名言 个人学习励志名言

关于认真学习的名言 学海无涯苦作舟(2)

14、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15、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1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7、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8、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19、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20、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2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减。

22、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2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2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6、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大全请关注:有关刻苦学习的名言 个人学习励志名言

关于认真学习的名言 学海无涯苦作舟

27、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28、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29、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30、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1、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2、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33、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34、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35、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36、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37、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8、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1.29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文明礼貌主题的黑板报的内容 篇2

小说中的呼啸山庄处在山上, 条件相对恶劣, 常年经受狂风暴雨, 可以看作自然原始的象征。 画眉田庄处在山脚, 气候适宜, 加上主人的细心布置, 可以看作文明世界的象征。 前人对此研究颇多, 此处便不赘述。 表面上看来, 小说中的主人公希克厉、 卡瑟琳遭受了来自代表文明的画眉田庄的冲击, 伴随着主人公的离世, 画眉田庄也覆灭了, 好像是在表达复归自然。 但是, 小说结局颇为耐人寻味:一是牧童看到卡瑟琳与希克厉的灵魂在一起了, 但是他们生活在象征文明的画眉田庄, 而不是符合他们天性的呼啸山庄;二是卡茜 (卡瑟琳之女, 以下均称之为卡茜, 以区别于母亲卡瑟琳) 和哈里顿结合之后也生活在画眉田庄。 如果作者是想表达复归自然的主题, 为何不安排他们生活在呼啸山庄呢? 尤其是为何不安排摆脱了文明环境束缚的卡瑟琳与希克厉的灵魂生活在呼啸山庄呢?

笔者从卡瑟琳, 希克厉, 埃德加, 哈里顿, 卡茜, 小林敦等主要人物性格以及与人物相关的情节展开分析。 在逐个地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行为、命运进行分析的同时, 加以比较对照, 笔者发现了三组人物关系, 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1.希克厉与林敦

希克厉与林敦是小说中自然与文明属性最鲜明的两个人物。 希克厉接受了纯粹的自然影响, 林敦接受了纯粹的文明的影响。

希克厉在呼啸山庄长大, 是一个充满原始野性的人物。在他身上几乎是找不到文明的影子的。 他热爱自由, 不拘打扮, 尤其是他与亨德莱的对决更显野性。 起初他也向往文明, 如趴在画眉田庄窗口往里面望, 在奈莉的鼓励下把自己打扮干净, 但是他克服自卑鼓起勇气却一再受到文明社会的排斥。 他与卡瑟琳一起去画眉田庄, 田庄的主人热情款待了卡瑟琳, 而将孤儿希克厉拒之门外。 又由于遭到林敦等人的鄙夷嘲弄, 他与文明才彻底决裂了。 他有着强烈的爱恨, 他只爱卡瑟琳, 恨其他人。 这才有了他后来对呼啸山庄, 尤其是对画眉田庄的复仇。 最终他大仇得报, 却失去所爱, 孤独地死去。 在自然环境中长大的, 充斥着原始野性的希克厉的悲剧告诉我们, 过于放任原始天性会导致悲剧。 这就表明, 作者并不赞同保留完整的自然的原始野性。

与希克厉完全相反, 林敦是一个只具有文明属性的人。他在象征着文明的画眉田庄长大, 仪表堂堂, 但是他的个性偏于温和, 身体也不好。 他既不叛逆, 也不勇敢, 他对他所受的教育颇为认同。 作为丈夫, 他爱并且尊重自己的妻子。 作为哥哥, 他疼爱关心自己的妹妹, 但是当伊莎蓓拉与希克厉私奔后, 深受教化影响的他难以忍受妹妹的行为, 与之断绝关系。 作为父亲, 他是慈爱的, 他悉心教导卡茜。 文明的教化让他成为一个合乎规范的丈夫、哥哥、父亲, 但是面对希克厉的复仇, 他却不能保护他们, 这就显出他的软弱。 在文明环境中成长的林敦的悲剧, 说明了割除了原始自然天性的文明是脆弱的, 不健全的。

单一的自然野性会产生极端与暴力, 单一的文明又脆弱得不堪一击。 由此可见, 作者对于单一的自然和单一的文明都没有偏袒。

2.卡瑟琳与哈里顿

小说中有两个人物在代表着自然的呼啸山庄长大, 而后接受到来自代表文明的画眉田庄的影响, 他们就是卡瑟琳和哈里顿。 卡瑟琳和哈里顿都生长在呼啸山庄, 他们性格中属于自然的东西都比较多, 热爱自由, 情感热烈。 他们都憧憬着文明世界, 各自有着不同结局。

卡瑟琳自幼生活在呼啸山庄, 她的天性热爱自由, 不受拘束。 十二、三岁时, 她进入画眉田庄, 第一次接触到文明世界, 而后一生都渴望得到文明世界的认同。 老林敦夫妇对待她体贴周到, 对待希克厉粗暴, 使她意识到自己与希克厉的不同。 亨德莱与法兰茜丝的有意引导, 使得她开始注重自己的美貌、衣着。 显然画眉田庄精致温柔的环境, 以及人们的赞美, 都对她产生了影响。 她再不愿意把衣服弄脏, 会为了保持干净而与希克厉保持距离, 甚至会觉得与希克厉在一起会丢脸。 她向往画眉田庄, 常常去画眉田庄拜访, 并且与林敦交往密切。 她隐瞒甚至违背自己的天性, 去获得文明世界的人们的认同与赞美。 她希望自己也成为文明中的一部分, 一心要嫁给林敦, 尽管她对他的爱不过像一片树叶一样。

哈里顿也是自幼生长在呼啸山庄, 除了呼啸山庄的自然环境在塑造他的性格时的影响外, 希克厉对他的有意识的引导———拒绝文明———也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在哈里顿的身上, 原始野性表现得更加鲜明, 。他无父无母, 外表邋遢, 希克厉又教他野蛮凶狠才讨人喜欢, 于是他成了一个浑浑噩噩、满口脏话、粗暴无力的人, 可他毕竟本性善良。 当爱情降临后, 他也尝试接触文明———主动学习, 看书。 起初他的积极性被小林顿的嘲笑打击, 于是他暴躁地烧掉了书。 后来在卡茜的帮助下, 才真正走向文明, 并且收获了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

同样是在自然环境长大的两个人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 细心比较就会发现, 两个人接受文明的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 卡茜接触到的并不是真正的文明, 而是浮于社会表层的金钱、身份、地位等。 在试图进入文明社会时, 她把自己的天性隐藏, 甚至压抑起来, 这种内在心灵与外在行为的矛盾给她带来极大痛苦, 甚至导致了后来的悲剧。 哈里顿则不同, 他并不是从衣着、身份等方面来接受文明的。 通过卡茜, 他学习读书识字, 接受知识, 他才是真正学习到了文明的内核。 真正的文明不是身份、金钱、地位, 而是精神的富足。 并且, 在哈里顿接受文明教化时, 并没有隐藏或抛弃自己的天性, 他就是展示真实的自己。 文明教化更多是起到去愚昧的作用。

这两个人物分别代表了生长在自然社会, 富有原始天性的人, 在接触文明社会时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并且这两种不同的方式也导致了他们不同的结局。 作者正是由这两个人物探索自然接受文明影响时的不同方式与结局, 揭露了什么是真正的文明, 以及自然接受文明的教化而不导致自然本身覆灭的可能性。

3.小林敦与卡茜

小林敦在呼啸山庄外成长, 十二岁进入呼啸山庄后, 希克厉为了复仇的计谋, 也安排了他的教育。 卡茜从小生活在画眉田庄, 接受父亲为她安排的文明教育, 一次偶然进入呼啸山庄。 小林敦和卡茜都可以被视为被放入自然社会的具有文明属性的人。 从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命运可以看到小说在探索文明如何接触自然方面的尝试。

小林敦在文明世界长大, 他的身体不好, 对饮食极为挑剔, 不适应呼啸山庄粗犷凌冽的环境。 他的性格怯懦, 对父亲希克厉极为畏惧。 在呼啸山庄生活的几年里, 他的性格并没有受到自然原始野性的影响, 反而变得越发怯懦, 极度自私。 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安危而出卖卡茜。 最终, 他因身体越发孱弱而去世。 小林敦的早逝说明了不加改造的脆弱的文明是无法在自然中生存下来的。

作为小林敦的参照, 卡茜的经历截然不同。 她在画眉田庄长大, 文明教化已经内化为她性格中的一部分了。 她很了解自己在身份上的优越。 第一次见到哈里顿时她是有好感的, 一旦得知哈里顿的身份后, 她便立刻瞧不起他了。 由于父亲对他的宠爱与宽松的管教, 她保留着热爱自由的天性。在被希克厉设计与小林敦结婚留在呼啸山庄后, 她敢于反抗, 而不是像小林敦一样懦弱。 当她意识到自己的爱情后, 也敢于挑战希克厉。 最终, 她收获了幸福。

由此可见, 具有文明属性的人在自然中生存是可能的, 但是要勇于摒弃对自然原始天性的偏见, 并且吸取其中的有益成分。

从以上三组对照, 我们对何为自然, 何为文明, 以及它们各自的属性都有了一定认识, 对文明与自然互相接触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式也有所了解。 除了从相似或相反人物的性格、命运的对照进行分析, 笔者还发现了小说中融合自然与文明的三次直观的尝试。

1.卡瑟琳与林敦

小说中自然与文明的第一次尝试是卡瑟琳与林敦的结合。 卡瑟琳向往文明, 她为了和林敦结婚, 不惜掩盖了自己的天性。 尽管她在画眉田庄久久凝视呼啸山庄, 她向往自由, 但她最终还是自愿地束缚自我。 林敦性格温和, 甚至有些怯懦。 夫妻之间表面上是卡瑟琳强势, 林敦对她百依百顺。 实质上, 卡瑟琳却下意识放弃了自己的主导权, 而让于林敦, 以符合她的身份。 在这里, 自然放弃了自己的天性, 几乎完全屈从文明。 于是就形成了内在与外在的剧烈冲突。 他们不幸福的婚姻关系正说明了这种融合方式的破裂。

2.希克厉与伊莎贝拉

伊莎贝拉倾慕希克厉, 希克厉为了复仇就诱拐了她, 二人私奔了。 伊莎贝拉希望通过依从于希克厉来化解恨与获得爱。 很快就证明她错了。 伊莎贝拉并没有得到她渴望的生活, 他遭受丈夫的虐待, 而且失去了兄长的爱与支持。最终, 伊莎贝拉又逃到文明社会里来了, 并且生下病弱的儿子。 第二次尝试无疑也是失败的。 , 这次文明顺从于自然, 而由于文明本身较脆弱, 又缺乏反抗能力, 也就只能以悲剧告终。

3.哈里顿与卡茜

第三次尝试是哈里顿与卡茜的结合。 卡茜由于文明教化的影响, 便因哈里顿低下的身份和粗俗的举止而对他产生偏见, 甚至嘲笑哈里顿渴望习得知识的愿望, 导致哈里顿放弃。 这似乎是希克厉被文明拒绝的重演了。 小说在这里有转折。 当卡茜被希克厉囚禁在呼啸山庄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 她透过哈里顿粗俗的举止看到他善良的内在, 便渐渐放下了自己的偏见, 真诚地向哈里顿道歉, 并且教哈里顿识字读书。 而哈里顿本身也心地善良 (始终保持了善良) , 他克制了他暴躁的脾气, 原谅了卡茜。 二人这次最终走到一起。在这次尝试中, 文明抛弃了对自然的偏见, 也敢于反抗, 同时也承担起教化的责任。 正如卡茜发现了哈里顿自然天性中的美好品质, 教他读书写字一样。 自然则摈弃了自身暴躁易怒的特质, 勇于向文明靠近。 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 实现了自然与文明的和谐。

以上三次尝试可以看出无论自然还是文明, 单方面的示弱, 甚至摒弃自身都是不当的。 只有在保持自身优势, 去除自身缺陷的基础上, 二者才能实现融合。

现在, 对于本文开始的问题也就可以作出解答了。 小说最后让他们二人以及希克厉与卡瑟琳一起生活在画眉山庄其实就可以看作一种暗示———自然最终还是要向文明过渡的。 首先作者对单一的文明和单一的自然都不是全然肯定的, 因为无论是单一的文明还是单一的自然都存在缺陷, 而且文明并不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这些身份等级, 也不是物质、金钱的代言, 真正的文明是知识精神的崇高。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 几乎不可能出现倒退的可能性。 作者身处在一个工业革命、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 自然社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在此过程中, 出现种种困惑是必然的。 通过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及情节发展可以看出, 因为文明过于脆弱而难于抵抗侵袭, 而自然有时又过于狂野而不理智, 所以无论是自然迁就文明, 还是文明迁就自然, 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既然自然注定要走向文明, 那么只有双方互相配合———由文明对自然施以恰当的教化, 而自然要帮助文明解放部分的天性, 才能实现顺当的过渡。 在此过程中, 二者都不必摒弃自身, 而应实现有保留的进化。

此外, 有人依据艾米莉一生几乎生活在荒原而认为她倾向于自然, 笔者并不十分赞同。 诚然, 在霍沃斯的生活形成了她的荒原特质。 但是从心理上看, 一个因身体不适应外界而只能生活在荒原的人真的不向往外面的世界吗? 鄙陋之见, 仅供参考。

摘要:从小说《呼啸山庄》中可以看出自然与文明二者的对比, 在自然与文明二者中, 小说并不是倾向于返回自然, 而是在探讨从自然向文明过渡的时候应该到达怎样的文明和怎样到达文明的问题。

关键词:自然,文明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方平译.呼啸山庄.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11 (第1版) .

[2]高万隆, 孙靖, 刘富丽, 赵学峰.艾米莉·勃朗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2, 第1版.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体系构建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2-03

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时代需要的积极回应。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且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借助全民之力才能办好。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的生态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但究竟生态文明教育是什么,生态文明教育教什么,怎样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在理论上,有关提法如生态德育、生态素质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不一而足,它们之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向度差别很大,学者们在广泛开展研究的同时,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虽然学校和社会都已开展生态文明的相关教育,但总体来说,生态文明教育还处于碎片化、零散化的起步状态,没有形成工作系统,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教育效果自然不太理想。在众多的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理论和实践上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认识问题,本文试图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体系构建作进一步的探析。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2]也有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多层次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环境法制教育。”[3]还有学者则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生态法治等方面。”[4]可以看出,虽然相关的研究很广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也都比较注意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展开论述。但是整体来说,目前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存在着零散、浅显、杂乱、雷同的现象,没有形成共识,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对现有成果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以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不同于国外的环境教育,有关生态环境现状的教育和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等内容应该排除在外。它的内容体系应该是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等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思想基础,吸收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而产生的新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人类要生存、发展并实现最终的解放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进行生态自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李克强在会见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的主要外宾时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5]。生态自然观教育首先就是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介绍帮助教育对象了解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使教育对象树立生态忧患意识。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使教育对象认识到,如果继续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让教育对象明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的那样:“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6]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个正确定位,也才能认识到人类制造了生态危机,现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平等观教育

生态平等观是关于全人类在生态权利的享受和生态义务的承担方面所处生态地位平等的观点,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生态平等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同一代人在要求良好生活環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当代人有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并将它完好地交给后代人。

进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义务意识,主动承担生态责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意识。从生态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代内不平等的情况非常严重。正是发达国家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生态危机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且,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奥康纳认为“资本的积累得以继续,主要是通过在总体上对南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穷人欠下一笔生态债来完成的[7]。代内公平要求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环境需求,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利益。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还要求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公平分担治理环境的责任。这种公平,不应是绝对数上的简单公平,而应从历史、现状来分析,强调一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代际公平”最早由美国国际法学者爱迪·B·维丝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类的受托人,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类的利益保护好自然资源。代际公平的思想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很多国际条约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它要求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而牺牲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不能因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平衡,保证每代人公平地享有生态权利和承担生态义务。

三、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消费观是在对西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消费观,是生态意识在生活消费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应深刻认识和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消费异化;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高碳消费。

进行生态消费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正确对待生活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对个人来说,作为一名消费者要自觉选择绿色产品,接受绿色服务,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自觉抵制那些污染环境、高耗费资源的商品。生态消费观教育要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选择绿色产品,注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同时,生态消费观教育还要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生活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反对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一种超过生活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奢侈为特征,必将对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威胁到生态的平衡。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主张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值得当代人很好地继承与弘扬。

四、生态道德观教育

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道德规范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对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观点。生态道德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不但人与人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应成为人类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在道德上完善自我的必然途径。

进行生态道德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良知感、生态善恶感、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使命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使社会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一是生态良知感。生態良知是一种生态方面的道德认知。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伦理意识,需要把自然界作为有自身利益和自身情感的道德对象来看待。生态良知能够培养社会公众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他们在内心形成和确立生态道德观。二是生态善恶感。生态善恶感是一种深入心灵的生态道德“自省”。衡量生态善恶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都是善良的,反之则为恶。三是生态正义感。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尊重全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维护“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的生态利益,是监督和评价生态行为的道德准则。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约束和制止其他个人或社会集团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与非正义的生态行为做斗争。四是生态使命感。生态使命感就是一种对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真遵守和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要求每个公民积极参与,自觉履行应尽的生态道德义务。要通过生态道德观教育,使社会公众自觉担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道德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实践。

五、生态法制观教育

生态法制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法制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法律意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方面的具体体现。生态法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的推动,也需要生态法律、法规的引导和约束;每个公民或社会集团在享有生态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定的生态义务;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法制手段是最重要的保障。

进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法律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法治意识和生态维权意识。近年来,注重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然资源、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重要立法共识,我国生态立法加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生态法制观教育,能够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强化公民在环境保护法律义务方面的政治认同,并以生态法律规范自己的生态行为。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众的事业,法律法规支持公众在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方面,我国的立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提高普通大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人们在守法的同时参与生态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从而提高生态立法的质量、执法的效果和司法的监督。生态法制观教育将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他们在用生态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还会运用法律武器与一切危害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作斗争。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有关生态的思想观念的教育。这种观念教育一方面以一定的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作为必要的前提,另一方面又以公民的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作为预期的效果和追求的目标。但生态知识并不直接产生生态行为,只有正确的生态理念才能搭建起两者之间的桥梁。在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可以提炼出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础因子。其中,生态自然观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主要用来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类自身代内和代际之间的生态权利和义务,它们是引导人们生态文明行为的前提,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内容。生态消费观教育主要用来引导人们在生活中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它是引导人们生态文明行为的重点,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内容。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们是引导和约束人们的生态行为的两种最重要的手段,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内容。五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构建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为“培养生态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姜赛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1(8):23-24.

[3]廖金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3(4).

[4]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

[5]李克强会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主要外宾[N].光明日报,2012-12-13(3).

[6]《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人人参与从我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J].安徽林业,2008(3).

文明伴我行黑板报内容 篇4

文明伴我行黑板报内容

文明伴我行作文

走在伍家岗,耳边不时传来“做文明人,创文明城,我在宜昌,我唉宜昌”响亮的口号,一眼望去,便是同学们在进行劝导的活动。

这里周围站满了人,有同学们,有志愿者,有交警,他们坚守在各个岗位,在烈日炎炎之下,他们仍然像一位战士一样,坚持着,看见有人闯红灯、乱穿马路,便立马响起口哨,让行人回转过来,市民们也十分配合,听到哨响便立马回转。看着这为文明,为安全劝导的活动,心里便对它充满幻想。

直至上学的时候,我也很幸运的被老师选来当了一次小小志愿者,进行文明劝导活动,心里既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我站在了工作的岗位上,与小伙伴拉起红绳站在斑马线端,等到绿灯才放开,有些行人还想逆闯而过,可都被我们拦截下来了,并对他们进行了文明的劝导。突然有一天阿姨过来问路,我平时胆儿又小,起初只是“哦”一声随后我才鼓起勇气向她指明了去往的路,看着她面带笑容的走了过去,当时心里便觉得喜滋滋的。

随着烈日的照射,同学们的汗珠侵透了全身,脚底还不时的发麻,但我们都没有退缩,一直规矩的站着。眼睛一直盯着那红绿灯,生怕错过了一时,让行人们觉得不满意,绳子在我们手中一拉,一放的玩弄着,半天没有经过半滴水的被太阳烘烤着。足足一个半小时,走起来时,还有一些发晕,但回过头来,看着那些行人在没有我们的监督的情况下,依然按着绿灯过,这让我们心里觉得辛苦没白费,劝导没白费。

一星期过去了,这个文明活动令许多人都明白了交通规则,明白了文明的重要性。看着这个文明的城市逐步向前发展,每位同学的心中都无比喜悦。

现在,这个宁静的城市中,只漂荡着“文明”两个大字,他在人们心中已留下深刻印象,让每位同学都向着它在行动,在发展。

文明标语

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礼貌是人类文明共处的金钥匙

4.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5.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6.播种文明、收获温馨”、7.“美是文明、美是智慧、美是奉献”、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9.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10.文明是快乐的源泉。

11.让我们的心灵像花一样美丽。

12.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13.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14.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15.让我们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16.文明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17.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18.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19.绿色、文明是希望,让我们一起来播种希望吧!

20.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市民文明标语:

1、创文明单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2、多一句文明用语,增一缕人间春风。

3、人人珍惜点滴水,留给后代幸福泉。

4、生命因运动而美好,运动让生命更精彩。

5、人人都是文明形象,事事关系普洱发展。

6、相互多礼让,社会更和谐。

7、低碳生活,从节能开始。

8、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9、草木无言皆青翠,行人有情多爱惜。

10、做有道德公民,建和谐家庭。

11、一举一动展示普洱风采,一言一行事关普洱文明。

12、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13、公德重在坚持,文明贵在行动。

14、公德伴我行,文明在我心。

15、使用公共设施是您的权利,爱护公共设施是您的义务。

16、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17、文明从脚下开始,礼貌从言语体现。

18、倡导践行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19、传播迷信害人害己,崇尚科学利国利民。

20、争做文明市民,共创文明城市。

21、家庭和睦人增寿,老幼康健全家福。

22、一滴水能折射阳光,细微处显露您的品格。

文明行为规范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提倡敬业奉献。

2、努力专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本职岗位应具备的政策理论、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适应工作需要。

3、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总结经验,掌握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接待服务对象热情周到,实行首问负责制,被服务对象首先访问的工作人员向服务对象说明情况,热心引导,快速衔接。

5、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工作时不办私事。

6、行为仪表举止规范,服饰整洁,提倡文明用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园区人。

7、保持环境整洁、卫生,不在服务大厅内吸烟,爱护公物,遵守值班制度,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文明礼貌主题的黑板报的内容 篇5

安全月黑板报版面设计:珍爱生命,安全自救——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汽车成了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正当我们享受社会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时,却有一些不守规则的人,他们使一个个家庭变得支离破碎,通通被飞驰而过的汽车车轮碾为碎片。

安全月黑板报版面设计:珍爱生命,安全自救——最近,特大交通事故特别多。

安全月黑板报版面设计:珍爱生命,安全自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是因为忽视安全生产和违章作业所致,在我刚参加工作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经常心存麻痹心理而盲干蛮干

文明礼仪板报设计及内容 篇6

1.文明是一种运动而不是状态,它是一次航行而不是一个港口。

2.把理想运用到真实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雨果 3.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丰田露伴 4.文明的建立靠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诺曼•卡雷斯 5.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6.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培根 7.粗暴无礼,是内心空虚的人用来使自己显得貌似强大的手段。------埃里克•霍弗 8.偏见是无知的产物.------哈兹里特

9.礼貌像只气垫:里面可能什么都没有,却能奇妙地减轻我们的颠簸.------约翰逊 文明形象礼仪新童谣

升国旗,应敬礼,高唱国歌要肃立。遇外宾,要热情,举止文明衣得体。课余生活讲情趣,不良场所我不去。乘车购物讲秩序,文明用语记心里。公共场所语轻声,做个文明小学生。讲友善,懂宽容,明理诚信树新风。孝父母,敬师长,助人为乐讲真情。节水电,省资源,公共设施要爱护。垃圾废物不乱扔,共同营造好环境。行车走路守规则,看到红灯停一停。讲文明,遵礼仪,人人争做好儿童。好品行,一养成,终生得益受欢迎。

1、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礼仪是由哪几项基本要素组成?

礼仪是由(1)礼仪的主体;(2)礼仪的客体;(3)礼仪的媒体;(4)礼仪的环境等四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

3、什么是礼貌?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4、什么是礼节?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5、什么是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6、什么是仪式?

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

7、礼仪的六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共同性、继承性、统一性、差异性、阶级影响性、时代发展性。

8、礼仪的四个原则是什么?

(1)尊重的原则;(2)遵守的原则;(3)适度的原则;(4)自律的原则。

9、礼仪的功能有哪些?

(1)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2)它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3)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4)它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10、为什么要讲究礼仪?

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11、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12、礼仪对个人的作用是什么?

文明礼貌主题的黑板报的内容 篇7

幸福, 是人类的原动力。

向往幸福:从认知幸福的本质入手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的物质与精神各层次需求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愉悦感, 是需求满足程度的客观性与感受愉悦层级的主观性的有机统一。

什么是幸福的本质?幸福的本质就是人性需求的满足。

什么是人性的需求?人性的需求就是人的本性决定的物质与精神各个层面的需求。

当代世界级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包含爱情、友情、亲情等需求) 、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前两层次是物质需求 (包含衣、食、住、性和健康与环境安全等物质生存条件的需求) ;后三层次是精神需求 (包括情感、尊严、荣誉、事业、成就感等精神享受与拓展的需求) 。

不过本人认为:人性的需求有十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育子需求、社交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尊重需求、公平需求、发展需求 (根据自我才志、特性与资源创造价值、发展自我的需求, 即“自我实现”需求) 、升华需求 (即贡献社会与天人合一需求, 亦即理想需求) 。

人性的需求有层次, 人的幸福也有层次。仅仅满足物质需求的愉悦感, 是低层次的幸福;满足精神需求的愉悦感, 是高层次的幸福。

满足上述各个层次的人性需求, 是最完美的幸福;实现贡献社会、天一合一的精神升华的需求, 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人们会发现, 无论把人性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还是十个层次, 安全需求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而生态安全, 是人类和所有生命安全需求的自然基石!

然而, 我们当下所处的生态安全状态怎么样?能满足我们人性需求中的基本要求之一——安全需求吗?

众所周知:当下地球的生态现况, 已经日益危及人类的生存安全!

安全尚无, 何来幸福?

追求幸福, 当从拯救地球入手

有考古学家发现:地球史上已经历过五次大毁灭, 离今天最近的第五次大毁灭是76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的毁灭。其外部原因是宇宙运行的周期循环出现的一个外星球撞击地球所致。但内部原因是否也与恐龙膨胀的体型、膨胀的群体和膨胀的食欲消费导致生态失衡乃至地球运行轨道偏移有关呢?值得当今人类思考。

有生态学家警醒:如果人类任由狂热消费资源、污染环境、再不复归生态平衡, 地区将面临第六次大毁灭的宿命!

自2008年中国汶川8级大地震以来, 全球每年都要发生震惊世界的生态大灾难, 包括:2009年的海地、智利8级以上大地震;2010年的中国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2011年的日本“3.11”9级大地震、大海啸;2012年的意大利火山爆发、泰国大洪水、北京水漫京城、上海海水倒灌;2013年的中国华东、华中42度以上百年一遇的酷暑以及中国雅安7级地震和伊朗与巴基斯坦交界地区的7.7级大地震等等。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世界各地的官方与民间的科学家、预测家纷纷预测2013年年底以后, 地球还将发生更为可怕的灾难!譬如新华社和央视都曾报道的:

美国科学家研究机构公布研究结果: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火山恐将大爆发, 将造成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毁灭性灾难;

日本科学家公布研究预测结果 (中国预测学家在此之前便已预测相似结果) :日本湔沟和东京湾海底出现大断层, 势将发生9.6级以上的超级大地震和大海啸, 不仅将导致日本沿海大面积沉沦, 而且破坏力将波及中国的大连、江浙等东部沿海地区!日本政府将此预测作为决策依据, 紧急部署了相应防范举措和应对方略。2013年9月5日, 日本还举行了500万—800万人口防范和应对超级大地震的演练……

世界天文学家预测:2035年将有一颗外星球撞击地球。世界各大科技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如何让地球避免这一恐龙时代的噩梦……

令人欣慰的是, 国际社会日益觉醒, 在联合国主导的全球气候大会上, 世界各国于2010年达成“拯救地球”的“哥本哈根共识”, 2011年达成“现在是拯救地球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南非德班共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由于各国囿于自身利益结构和体制机制的局限, 迄今尚未能实施全球一体共救地球的可行性方略和实质性举措。

怎么办?地球兴亡, 匹夫有责。先从我做起, 从在坐的和不在坐的每一位需要生命安全、追求人生幸福的地球公民做起, 各尽所能, 优势互补, 低碳生活, 保护环境, 形成合力, 爱护生态, 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同时从民间、从学术界、传媒界发出呼吁:官民互动, 全球联手, 复归生态, 拯救地球!

创造幸福:从共创生态文明新纪元入手

什么是生态?生态不能仅仅顾名思义地理解为“生命的状态”。生态是生命体系及其环境系统运行的状态, 是生命体系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系统运行的综合状态 (内涵) , 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乃至身心生态、心灵生态等等 (外延) 。

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对生命体系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系统的认知、优化、呵护和进化的哲学理念、科学文化、体制机制、行为方式、道德价值体系的总和。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历史纪元, 是以物质文明为主导的时代。物质文明主导了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等文明体系、生态文明新纪元, 是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新时代。应以生态文明引领、溶渗、升华物质文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健康文明乃至精神文明、心灵文明的一切领域。

这样的人类新纪元, 就是人类生态文明的幸福时代!

内涵与目标共识明确, 危机与挑战迫在眉睫。当下的关键在于怎么办?采用什么方略、对策应对危机?走什么路径达成目标?

拯救地球:从遏制地球危机的成因入手

要探寻拯救地球的关键方策, 首先应研判地球危机的主要病因。本人抛砖引玉, 提出从研析地球危机的人为病因入手, 探寻人类拯救地球的方略。

当然, 从宇宙万事万物都有生灭、成败、循环过程的周期运行规律来看, 地球也是有寿命的, 那是外因。人类不能改变地球万物生灭循环的总体规律, 但人类的主观能动可以加速或延长地球万物生灭循环的过程。正如一个人的生死存亡, 不能因为他在百年前后早晚要归于寂灭, 就不去努力健康成长和发展自我乃至贡献人类与世界、让有限的生命活得更加精彩, 更不能破罐破摔、糟蹋生命甚至加速摧残生命。与此同理, 人类不能因为地球早晚要寿终正寝, 便不去遵循天道规律、呵护地球生态、让地球母亲和她衍生、养育的人类与众生子孙万代运行更和谐、绵延更长久、活得更精彩, 更不能早早便以末日心态, 膨胀末日贪欲, 野蛮掠夺资源, 践踏地球生态, 敲骨吸髓, 杀鸡取卵, 疯狂消耗地球母亲的生命能量, 无耻抢劫子孙后代的生命粮仓, 加速地球母亲和人类自身坠入万劫不复的毁灭黑洞!

纵观中外, 加速并恶化地球生态危机的三大人为病因是:

(一) 物欲膨胀导致了对地球资源的疯狂掠夺

人的物质需求和物欲的适度满足, 是人必需而属于较低层次的幸福来源。

但若人仅仅以物欲的满足为唯一目标或终极目标, 那只是动物的幸福。而若以物质需求为导向, 物欲膨胀引发物质消费的恶性膨胀, 导致对地球资源的疯狂掠夺、对地球生态的野蛮践踏, 那便不是人性的需求的满足, 而是魔性贪欲的张狂;更不是人的幸福所求, 而是魔的罪孽所致!

当今世界, 人的物欲恶性膨胀, 导致地球资源行将枯竭, 地球生态早已失衡, 生态灾变此起彼伏, 但却依然野蛮掠夺资源, 玩命制造工业垃圾, 大肆玷染地球母亲, 疯狂地将地球及其众生加速推向第六次大毁灭的悬崖......

(二) 金钱至上垄断了人们的价值观, 异化了人类的幸福观

金钱, 是物质财富的交换媒介和衡量标尺, 是物欲满足的便利手段和不二捷径。而以物质需求为导向的社会和物欲膨胀为目标的个体, 必然是金钱至上的社会和个体。纵观当今世界, 黑幕交易瓦解着制度规范, 金钱铜臭熏染着人类灵魂, 君不见, 为了超额利润, 原本治病救人的药品也成了贿赂医生、坑害病人的载体;君不见, 为了几个臭钱, 原本三代同堂的祖屋, 竟成了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的祸根!似乎金钱至上倒成了东西方共同的“普世价值”,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东方魔咒, 竟成了人类世界通行的潜规!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正义、诚信与博爱、忠孝与仁义、善良与慈悲、尊严与荣誉等等东西方人类美好的价值观, 似乎要被金钱至上所绑架、所垄断;由人性需求从低到高、从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的层次性所决定的人类幸福层次从物质幸福上升到精神幸福的幸福观, 几乎要被物欲膨胀决定的金钱至上所异化、所颠倒!

在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幸福观导引下, 人类怎能不竞相掠夺资源——糟蹋生态——换取金钱——满足物欲——扩张消费——膨胀贪欲——再掠夺资源——再糟蹋生态......直至地球油尽灯枯、生态颠覆毁灭、人类陷入万劫不复的黑洞……

(三) 权力垄断强化了人性的贪欲 (包括物欲和权欲)

马克思揭示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笔者认为权力的本性是追求权力最大化、垄断化、无约束化。

孟德斯鸠等先贤早已揭示一个铁律: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腐败, 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中外皆然, 概莫能外, 无数事实早已证明并且还在证明这个铁的规律。

俄罗斯共产党领袖久加诺夫总结苏联崩溃的教训时指出:苏联党和国家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专制垄断:政治上垄断权力, 经济上垄断财富, 文化上垄断真理。

当今中国和类似中国的贪腐 (如某些非洲国家的贪腐) , 主要来源于权力的垄断和不受制约、缺乏制衡、监督乏力的政治体制, 尤其各级一把手的权力没有制约, 监督缺位, 更是腐败的高发点。权力的垄断和缺乏制约, 必然强化和膨胀人性种种贪欲, 包括物欲、权欲和色欲, 反过来, 膨胀了的贪欲又成了掌权者滥用权力、争夺资源、追求财富最大化和权力最大化的内驱动力。

即便某些民主发达国家和类似民主的国家, 也存在着权力垄断, 不过不是政治权力的垄断, 而是个别和少数财团对金融权力的垄断, 以金融权力垄断经济、控制民意、从而操纵政治权力与经济社会运行。这种金融权力的垄断也会强化人性的贪欲, 而且往往直接膨胀人性的物欲及其变种——金钱欲, 强化金钱至上、金融称霸的价值观, 从而诱发资源的掠夺和消费的膨胀乃至生态的摧毁、人类的毁灭……

幸福方略:以构建人类生命共同体为依归

揭示了地球危机恶化的成因, 自然便可得出拯救地球、遏制地球危机成因的方略:

(一) 遏制物欲膨胀, 共创心灵文明, 从矫正人类幸福观入手

要从每个人做起, 从每个国家做起, 全球联手, 人人担责。从理念上倡导低碳消费, 鄙视奢靡之风;从政策上抑制消费膨胀, 遏制物欲膨胀;从制度上开证高消费税, 奖励低碳节约行为;从文化上升华精神文明, 共创心灵文明。从矫正人类被扭曲了的价值观、颠倒了的幸福观入手, 在满足人的基本的低层次的生理需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等物质层面需求的基础上, 不断提升和满足人的社交需求、情感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自尊需求、公平需求、创造需求、发展需求和理想需求、升华需求等精神的、高层次需求, 引导人们从狗苟蝇营的动物式的物质幸福的追求与沉迷中, 走向德、智、美、爱、荣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精神幸福的追求与创造!

当人人都以追求精神幸福为荣、以奢靡挥霍为耻, 地球便有救了。

(二) 改金钱至上为生态至上, 以生态文明主导一切文明

要彻底改变当今世界金钱至上的价值导向、物质主义的政策导向, 确立生态至上的价值观。要走出物质文明为主导的旧时代, 走向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新时代。

可喜的是, 中共十八大率先提出了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目标, 并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贯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 共创生态文明时代。

笔者建议:要创建生态文明新时代, 还须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 生态文明不仅要贯穿、而且还必须主导、引领、升华物质文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健康文明乃至精神文明、心灵文明等一切领域, 凡有违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建设、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 都应一票否决、彻底改革和坚决矫正, 凡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项目、体制架构、文明成果和改革建议, 都应优先实施、借鉴和采纳。

果真如此, 生态文明新时代便离我们不远了。

(三) 革除权力垄断, 实现多元共和, 构建幸福中国

从中国角度看, 当务之急的关键是要革除公权力即政治权力的垄断, 把“天下为公”的政治文化理念转化在“权为民所赋”的政治体制, 把”共和国“的国名落实于“共和国”的国体, 借鉴国际有效经验, 结合中国国情, 逐步构建一套天下为公、主权在民、公民为本、宪法至上、权为民赋、利为民谋、全民参与、共同治理、监督独立、分权制衡、以法治国、依宪执政、多元共和的公权体制即政治体制, 真正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民主政治目标) , 真正成为各阶层、各民族、各宗教、各党派、各团体、各社群、各区域多元共和、平等协商、多元共治、和衷共济的“人民共和国”!

唯有如此, 才能从体制、机制上遏制贪欲膨胀、根治贪污腐败;唯有如此, 才能从根本上打破经济垄断、维护公平正义、杜绝盲目决策、呵护环境生态;也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才能构建生态复归、经济小康、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人民康乐、精神高尚、多元共荣的幸福中国!

从全球视野看, 世界各国内部都应打破权力垄断, 实行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多元共和, 以有效遏制贪欲的膨胀、权力的不受制约、发展的不计生态后果与独断专行。

某些政治权力似无垄断但存在金融垄断操纵政治权力与经济发展的国家, 也必须让全民警醒, 通过全民公决与民主立法等有效路径, 遏制金融干政, 打破金融垄断, 摆脱金融操纵, 还全体公民一片纯净的民有、民治、民享、全民共护生态、共享幸福的多元共和的蓝天!

那时, 不仅实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多元共和, 还将构建国与国之间的国际的多元共和, 不仅实现世界各大宗教、各大文化体系的社会大共和, 还将实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大共和!

(四) 以联合国为主导, 全球生态复归一体化, 构建人类生命共同体

要把哥本哈根会议达成的“拯救地球”的全球共识, 真正转化为世界各国共担的“拯救地球”的神圣使命, 就必须以联合国为主导, 实行全球生态复归一体化, 构建人类生命共同体。

首先要以联合国名义发动在全世界树立“覆巢之下没有完卵、生态危机没有国界”的生态全球化意识, 普及“地球兴亡, 匹夫有责”的地球村民使命感, 国不分大小强弱, 必须共担节能减排、拯救地球的职责;人不分男女老少, 必须人人履行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的使命。

其次要实施以联合国为主导、世界各国为主体、全球人类共同参与的“拯救地球复归生态全球行动”, 制定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 制定全球统一、人人必须遵守的生态环保国际法, 并严格遵守, 违者必受到法律制裁和经济制裁。

再者要以联合国牵头, 成立“世界灾变预测防治组织”, 把世界各国官方和民间富有天灾预测与防治经验和成果的顶级科学家、预测家和社会活动家凝聚起来, 优势互补, 服务全球;成立“全球生态复归一体化组织”, 在联合国领导和世界各国配合下, 统一制定“全球生态一体化复归路线图”, 统一规划和配置世界各国生态复归的任务、进程和职责, 并调配有效资源开展协作与重点突破, 形成全球生态复归一体化有效机制, 真正构建成人类生命共同体。则可有望以多元共济保多元共生, 以生态复归保地球平安, 以地球和谐保人类幸福!

文明礼貌主题的黑板报的内容 篇8

[关键词]地理教学 生态文明 乡土地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115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决定学生是否具备生态文明意识的关键。因此,在我国的中学地理教学中,要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众所周知,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地理。生态文明教育就是基于这几部分内容而进行。首先,生态文明教育要以自然地理环境为核心,探索自然规律,对相应的地理原理以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将充分认识以及了解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作为主要教学目的。其次,教师要从人类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向学生讲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充分意识到人类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以及开发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从而让生态环境变得更加美好。最后,生态文明教育还要始终贯彻落实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中学地理教学的区域性特征,也就是人地关系在具体空间环境中的不同表现,从而因地制宜,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1.深入挖掘教学内容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区域环境。往往都是从讲解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开始,并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结束。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教育应从始至终都贯穿于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而为了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序展开,就必须对现有的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让生态文明教育思想以及理念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生根发芽。

2.将乡土地理融入中学地理课堂中

不同地区经济结构以及环境政策各不相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一样。因此,在中学地理课堂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要综合考虑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有效结合当地的乡土地理,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讲述他们自身生活环境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并鼓励学生主动地去了解这些生态问题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最终让学生能正确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单单与中学地理教学有关,它与中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密不可分,比如德育、艺术以及体育等。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该组织教师进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生态文明教育思想的学习,对现有的语文、化学以及历史、生物等学科的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目前的教学内容,探索以及发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突破口,从而为下一步构建“主体探究-综合渗透”课堂教学模式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要对相关的渗透方法以及渗透策略加以研究,从而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效率。

4.将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实现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对于生态文明教育也是如此。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时刻关注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落实这一理念不仅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参与,家庭以及社会的贡献也至关重要。因此,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学校为基点,向社区以及家庭进行蔓延。举例来说,学生可以把他们在学校养成的节能环保意识带入家庭或者社区中,在各社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针对社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从而在社区中形成一个保护环境、关爱健康以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实现对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效传播,同时还能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从而为构建全民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会面临众多的环境问题以及挑战,这就对人类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尤为重要。尽管目前的生态文明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这些问题都将得到合理解决,从而为今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刘双华,刘张飞.浅议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24).

[2]朱铃慧,刘金星,郭清伟 等.浅析中学地理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J].教育界,2013(32).

上一篇:滔滔不绝的试卷下一篇:烧不坏的手帕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