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法律维权材料

2024-09-20

老年人法律维权材料(共9篇)

老年人法律维权材料 篇1

全国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材料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尊重老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尊敬老人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老人不是累赘,而是一个聚宝盆。XX县人民法院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把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摆上院务重要工作议事日程,认真制定了工作计划,积极落实工作措施,切实维护了辖区内老年人合法权益,重重打击了不爱老不尊老的犯罪行为,真正的为老人创造了一个能‚宜享天年‛的社会环境。现将我院有关做法和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明确指导思想、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的领导,本院党组成员积极召开党组会议,明确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想、科学发展观、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为指导思想并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开展工作。特此,成立了以政工科科长冯建勇为组长,李珊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确保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加强监督指导、建立健全维权制度

为了使老年人维权工作更为规范,本院制订了《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手册》,里面规范了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的职责、老年人法律援助范围及条件、办理法律援助的方法、以及接待老年人的制度等内容。同时,院领导为了能给老年人设臵一个舒适、安逸的诉讼环境,特地在立案大厅做了如下安排:

1、设立老年人接待窗口和休息室;

2、设立常用的医疗设备和准备老年人常用的药品;

3、安排专人引导员;4设立老人优先制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老年人维权意识

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在我县十字口人流量大的地方举办专题讲座,书写‚敬老爱老‛的宣传标语。宣传的对象除了老年人,还将年轻人纳入重要宣传对象,以求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法律维权问题。

四、成立反馈机制,完善相关制度

老年人法律维权小组定期召开总结会议,邀请立案庭、行政庭、刑庭、民庭、执行局各业务部门列席,记录各业务庭在处理老年人相关案件遇到的问题。同时,在本院设立反馈意见箱,开通便民电话。老年人法律维权小组定期收集各业务庭和意见箱的意见,总结归纳后,再完善相关的制定,确保以一流的服务为老年人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五、我院近年来接待老年人的典型事例

事例一 2015年4月20日18时许,原告李汝林(系被告的叔叔,已经年国七旬)与被告李汝强,在XX县凤仪镇‚三层马路‛ 老油库房,原、被告因争执过道界畔而发生纠纷,被告李汝强用手指将原告李汝林的左眼角处划伤。原告前往XX县人民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数千元。事发后,原告诉来本院,要求其侄儿赔礼道歉,赔偿医疗费用。立案时,立案庭的王庭长,考虑到原告是年事已高的老人,特别为其在合法的前提下尽量简化了程序,避免老人诉累。民事审判庭在接到案子后,第一时间找到被告李如强,向其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得知被告确实因为争执打了原告,而且被告在原告住院期间没有去看过原告,态度也不好。为此本案承办法官又亲自去双方当事人家里组织调解,并召集了村主任和村里的一些老前辈,言之以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解被告要尊老爱老,经过调解后,被告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当场向原告道歉,并承诺偿还原告医疗费用,原告也原谅了被告,称都是一家人就应该相互爱护,相互关心。此案后以调解结案。结案之后,老年人法律维权小组,还对此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在当地举行了法律宣传。

事例二 2015年7月份,本院受理了一起赡养纠纷的案子,原告唐大容(女,现75周岁)共育子女李家平、李家勇、李家琴、李健、李慧5人,均已成年。但是从原告唐大容的丈夫去世后,其中四个子女对原告的生活不管不顾,至诉讼时止,原告的医疗费除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外只由被告李家琴垫付了19,114.56元。后原告无办法,诉至本院,请求5被告承担原告每月生活费1300.00元及医疗费19,114.56元。本院受理后,多次组织五个子女进行调解,但是由于争议较大无法调解,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且医疗费和生活费不宜耽搁,本案的承办人,及时依照法律程序开庭审理了此案,判决由被告李家平、李家勇、李家琴、李健、李慧共同支付原告唐大容医疗费,限于本判决生效后5日内履行,并由被告李家平、李家勇、李家琴、李健、李慧每月付给原告唐大容赡养费若干元,从2015年6月1日起每月1日前履行。此案以最快的时间解决,切实维护了老人的权利,让老人晚年生活有了保证。事后;老年人法律维护小组还对这几个子女进行了法律教育。

总之,近年来本院处理老年人法律维权的纠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形成了完整的处理系统,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表扬,但是老年人维权之路依旧任务艰巨,不容忽视,为广大老年人排忧解难依旧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XX法院的全体干警将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工作原则,争取能为老年人建设一个能‚安享晚年‛的社会环境,争取实现所有老年人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我们美丽XX增添一丝色彩。

老年人法律维权材料 篇2

经过进一步走访和调查, 我们认为农村老年人得不到很好赡养原因如下:

一、法律意识薄弱和法律援助滞后

在我们走访的人家中, 大部分从未走出过大山, 即便是权利受到侵害, 也不知道国家早已为他们提供了维权的途径, 这种法律意识的薄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的孤苦无依。况且, 受市场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 无论打什么官司终究是要交费, 有些老人明知道儿女不养自己违法, 可以通过起诉讨个公道, 但没有能力上交起诉费, 最终便只好作罢。

二、儿女自身无力赡养老人

当农村经济遭遇市场经济,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选择离开家乡到城市里闯荡。然而, 即便是城市也并非如他们想象一般遍地是黄金, 反倒是自己微薄的收入无法承担自己衣食住行的开销和子女上学读书, 更不要说年迈在家看守门户的老父老母。就算是依旧奋战在农村的那些儿女, 面对各种各样环境因素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等问题, 有心的, 愿意与父母一起窘迫的生活, 无心的, 便也只能勉强顾及自己温饱, 而无暇顾及老人。

三、年迈的老人成为无生产能力者

我们接受的案子就存在此种情况。在此之前的十八年里, 原告身体硬朗, 下田务农, 上山放牛, 各种农活多可以做, 于是二儿子便一直与其生活在一起。可是今年年初的一场大病让原本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再也无法一如从前的替儿子干活,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求养案件便就此展开。在农村, 此种情况不胜枚举。从抚养子女成人到成人后的成家, 父母早已倾其所有, 将自己的房子, 粮食, 牲畜以及一生的积蓄都分给了子女, 而自己便选定一家一起生活, 或是让子女轮流抚养。可是此时的他们大多数已经年迈, 丧失了务农的能力, 于是子女便认为父母已经没有多大用处, 就不好好安排他们的生活, 有的, 甚至对老人进行虐待, 这无疑是对老人身和心的共怆。

四、养儿未必能防老

从古至今, 养儿能防老这个观念不可谓是不深入人心。如今农村老年人大多都有大家旺族的传统思想, 年轻是尽一切努力多生孩子, 期盼的就是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可是, 最终却无法偿其所愿。首先, 子女众多便使其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想要叫子女都接受良好教育便显得尤为不可能。既然得不到足够教育, 成家之后便致富无方, 导致家庭困难无法赡养老人, 如此恶性循环。其次, 子女多很容易就造成在赡养老人方面他们之间相互的推诿, 谁都不愿主动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 最终形成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局面。

五、儿子说不算, 媳妇来当家

在我们接手的这个案子里, 有个现象引起了大家一致的关注, 老人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可是在调解过程中, 从头到尾我们也没见到三儿子的面, 即便是见到了大儿子和二儿子, 他们懦弱的态度与自家媳妇的强硬形成鲜明对比。于是最最搞笑的一幕出现在调解的最后一天, 大家在同意书上签字的时候, 来的竟然是五个女人组成的娘子军!我说这话一点没有歧视妇女的意思, 同样是女生的我是不是要对这种现象感到骄傲呢, 这是不是代表女人这半边天撑起来了呢不, 完全不同!走访期间, 我们就此问题向有关人员提出质疑, 他们解释“农村家庭经济本就不算富裕, 儿子好不容易娶上了媳妇, 自然是媳妇说的算。”但我却认为, 这, 很像是一块挡箭牌。且不要说是在城市, “女子以夫为天”这种愚昧想法尚未消失殆尽, 况且是在闭塞的农村这些女人倘若没有夫家的默许纵容怎么会在不善待老人这个问题上如此嚣张假使儿子们可以不对妻子听之任之, 如此迁就, 这些缺少教育的农家妇女怕也不会妄为。

发现问题很重要, 但是如何将问题解决更为关键。

(一) 转变思想观念,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是重中之重

我国农村人口庞大, 想要在短时间内让大多数农村人口接受正规教育显得很不现实。但是却有一种更快的方法。无论一个人是否识字, 他终究是个人。只要是人就有良知, 就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 转变在农村依旧广泛存在的“多子多福”思想显得很重要。让子女数量下降, 少生优生, 才有能力让子女接受好的教育, 才不至于使“富的更富, 穷的更穷”这种局面愈演愈烈。而针对已经存在的“子女众多”的现象, 最强有力的办法就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营造一个“尊老爱幼”的社会气氛, 通过新闻媒体, 农村特有的文化阵地等途径, 广泛的让“孝道”深入人心。从而从子女内心深处出发沉睡的亲情。只有这样, 才可以不只是治标, 更重要的是治了本。

(二)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前面已经说过, 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不能很好的赡养老人并不是出于自愿, 而是条件所迫, 情非得以。既然如此, 加强农村建设, 是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成了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因此, 国家更需想办法, 帮助农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只有经济水平上升, 物质条件有了保证, 才能根本改善家庭条件, 由此才能提升赡养老人的能力。而老人才能真正的安享晚年。

(三) 认真落实农村福利事业的发展

现如今, 农村医保声势浩大的在农村展开。可是, 在我们走访的人家中, 很少有人对此事有所了解。也许是因为此项政策尚在试行阶段, 但宣传力度明显不够是问题之一。在农村, 还有一些老人因为种种原因只剩一人, 远离了儿女不肯赡养的漩涡, 同时又陷入根本就是老无所依绝境。针对此种现象, 国家和政府着实要站出来, 办实事为老人免除后顾之忧。因此, 大力兴建老年公寓和农村福利院正可表达国家对老年人的一片关爱之情。

总之, 解决赡养老人难这个问题, 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即便是公众都有觉醒, 可是望前路, 我们仍旧任重而道远。而法制建设恩泽农村老年人的一天, 值得所有法律人为之奋斗不息。

摘要:悠悠五千年华夏文明史, 创造无数奇迹的炎黄子孙永远铭记的古老传统美德便是——孝。“百善孝为先”这一古训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代人, 口口相传, 生生不息。且不说汉高祖亲尝汤药侍奉老母, 曾参噬指痛心拯救双亲, 单就董永卖身葬父便引来七仙女下凡相助, 便可见“孝”于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既然如此, 从未放弃弘扬孝道的当今社会, 为什么在偏远的农村会有无数例老人无法得到赡养的案例呢?我们希望以此为基点深入了解, 找到原因。

老年人春节遇到纠纷如何维权 篇3

买卖纠纷。春节期间为自己置办一身行头,是很多人的习惯。一来为契合春节的喜庆气氛,二来为自己来年讨个好彩头。不过,春节购物大家可得多个心眼,因为有些商家往往利用春节这个购物旺季,促销其假冒伪劣商品。周大爷在中秋节期间花2000多元买了一套西服,出于对名牌的信赖,当时并没有精挑细选。但回家后一看却傻眼了,西装的面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当他拿着西服要求商场退货时,售货员却以“商品一经售出,商场概不负责”为由拒绝了周大爷的要求。周大爷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法官解答:为避免买卖纠纷,最好是到比较正规的商店去购物,切忌不要在一些流动地摊购买商品,而且一定要看好有无瑕疵。在购买服装时要看清质料说明与实物是否相符;购买食品时,要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购买电器类商品时,要看清产品上的质量检验单、合格证。同时要保留好票据并取得商品因质量问题应予退换的承诺。做到了以上几点,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很有帮助,若要依法起诉,胜诉的把握较大。

至于周大爷买的西服的面料质量问题,只要保存好有质量问题的实物,且有票据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在商家拒绝退换的情况下,可提请当地消费者协会依法解决。但如果实物保存不当而造成损坏,又未获得商家的票据和产品合格证,那么,消费者协会是不会受理的。

客运纠纷。王大妈在中秋节前带着孙女乘长途汽车回家。在行车途中,司机突然急刹车,孙女猝不及防,因巨大的惯性而重重摔倒,虽然没受重伤,但孩子吓得不轻,而且胳膊也划出了多道伤痕。事发后,客运公司拒不承担责任,她想与该公司法庭上见,但又不知该如何起诉。

法官解答:春节人群拥堵,极易发生意外事故。在运输途中出现意外,乘客应保留好车票及治疗的病历和交费凭据。在车上遭遇坏人致乘客人身受到侵害的,被侵害方可对运营方提起诉讼。因为按照法律规定,旅客购票上车,即与承运人形成客运合同关系,承运方有将乘客安全运送到目的地的义务。发生客运纠纷后,乘客既可状告车辆实际所有者,也可以状告车辆所挂靠的单位。相似的案例告诉人们,挂靠单位一般具有履行能力,状告挂靠单位胜诉后执行起来相对较为容易。另外,起诉案由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该类纠纷往往会产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和“客运合同违约纠纷”两种法律关系同时存在的情况,此类案件以“客运合同违约”为案由起诉较为妥当,因为这样可以使当事人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王大妈和孙女在乘车途中,其孙女因司机急刹车而摔倒,致使胳膊上划出了多道伤痕,所幸没受重伤。如果未因此而造成其他伤害,则未形成赔偿案件,法院是不能受理的。但承运方应向其进行相应的精神抚慰。

人身损害纠纷。大年初三聚会时,老梁因话不投机,酒后和一个老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打得鼻青脸肿,花去医疗费1000余元,他想通过诉讼要求对方赔偿,但不知该向法庭提供哪些呈堂证据。

法官解答: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有些人酒后语言伤人,甚至激化矛盾、殴斗伤害。最理智的办法是克制和忍让。但如果一旦发生纠纷,甚至出现人身伤害事件,不得不对簿公堂时,当事人必须保留好医疗票据,提取尽可能多的证人证言,且最好有公安机关处理该问题的书面材料。

旅游纠纷。张大伯在春节期间向某旅行社报名,随团到某地旅游,但旅行社所安排的旅馆住宿条件非常差,与签约相左甚远。张大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心中好不懊恼。回家后,愤懑不已的张大伯与旅行社进行交涉,但旅行社负责人的态度却十分恶劣。他和其他几名游客打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但不知该如何着手。

法官解答:人们在随团外出旅游前,一定要和旅行社就旅游景点、时间、交通工具、住宿标准进行约定。一旦旅行社的安排违反了约定,游客在与旅行社进行交涉的同时,切记要保留好旅游合同、自己住宿的旅馆的实际标准,有条件的游客最好用相机拍下旅馆的招牌和房间的实况,并尽可能多地寻找证人。能做到这些,在提起诉讼时就会对自己有利。

张大伯在旅游中遇到的问题,如具备上面所述的条件,就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旅行社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借贷纠纷。借贷尤其是民间借贷,不少地方都有春节时结清的习俗。老刘的一位朋友半年前找他借了两万元钱,承诺春节期间一定还清。可令老刘气愤的是,他的这位朋友却出尔反尔。他多次与这个朋友联系商谈还款事宜,但这个朋友总是以种种理由进行搪塞和推托。这几天,这个朋友要么不接他的电话,要么干脆避而不见。这让老刘非常气愤。老刘不知道打赢这场官司应具备哪些条件。

法官解答:借贷官司能否胜诉,主要看债权人是否持有证明对方欠款的书面证据,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欠条。如果有欠条,这个官司老刘就可以胜诉。如果没有欠条,债权人就要通过证人证言来印证其事实。如果证人能证实借款事实的存在,法庭也会采信这些证据的。

老年人法律援助宣传活动简报 篇4

简报一:

10月9日上午,由市司法局主办、北关区文明委协办的“携手法律援助 相伴维权之路”系列宣传活动在市政广场举行。

法律援助是我国设立的维护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此次活动采取文艺演出、图版展示、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现场为老人们讲解《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继承法》以及受赡养权、社会保障权、婚姻自由权、居住权、自由处理遗产权等相关法律知识,对老年人身边经常发生的涉法问题进行了剖析,引导他们自觉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安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调研员 刘文英:“我们今天搞这个宣传,让老百姓特别是这些弱势群体,包括我们的老年人,他们知道,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要维权时,他们可以获得免费的法律帮助。由国家推出的这项政策,惠及到我们所有的弱势群体和老年人。”

安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调研员 刘文英:“今年还有一项重大的事件就是市委、市政府两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的实施意见。这个意见又第三次把我们的法律援助受理的经济困难标准又降低了,也就是说门槛低了,范围扩大了,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国家推出的这项福利。”

简报二:

近年来,莱城区司法局不断强化便民措施,畅通服务渠道,努力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目前,全区7个镇(街)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所有行政村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点,聘请了法律援助联络员,在区总工会、区老龄办、区残联、区民政局、区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建立了法律援助宣传联络站,在山东鲁中宏正律师事务所、莱芜凤城公证处建立了老年人维权工作站,做到对老年人维权求助信息优先处置,维权法律咨询优先解答,维权矛盾纠纷优先调处,维权案件优先办理。对因行动不便,无法到维权工作站进行法律咨询或申请法律援助的,设立“12348”法律咨询电话,指定2名工作人员及时接听解答群众来电咨询,实现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法律帮助。

近日,家住莱城区高庄街道坡草洼村的亓大爷拿到莱城区人民法院要求被告吴某承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并赔偿给亓大爷各项损失31915元的判决书后,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得逢人就说,“还是法律援助好,帮我快速解决了人身损害赔偿问题,法律援助工作者真是咱老年人的贴心人啊。”莱城区以“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为主题,以完善“爱老敬老助老”措施为着力点,努力做好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营造了关爱老年人、奉献老年人的浓厚社会氛围。近3年以来,全区共受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257件,发放办案补贴21万余元,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接待老年人来访和12348电话咨询160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真正实现了一个电话就能申请法律援助,搭起老年人维权绿色通道。

法律宣传精准到位,老年人法律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区司法局充分利用普法宣传优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列入“六五”普法宣传的重要内容,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九九老人节”等节日,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广泛深入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情暖夕阳红”法律援助宣传等活动,围绕老年人最关心的老年婚姻、遗产继承、赡养纠纷、分家析产、征地拆迁等领域的法律问题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解答交流,并向群众详细介绍法律援助政策及流程,为有维权需求的老年人现场办理法律援助申请,帮助协调联系有关涉法涉诉事宜,发放《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手册》5000份,设计制作《法律援助绿卡》5万余张,同时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受援案件的宣传,让老年人切身感受法律的`正义,增强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观念。

确保办案经费到位,为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物质保障。莱城区一直把加强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法律援助办案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办案补贴实现逐年递增,连续5年成为中央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办理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农民工这五类人群的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办案补贴大幅提高,既有效地解决了我区法律援助办案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又大大提高了法律援助承办人员的积极性,项目实施5年来,全区共上报老年人彩票公益金项目案件37件,为承办人员发放办案补贴近10万元。如今,为老年人维权已经成为全体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未成年人法律意识 篇5

未成年人作为未来中国的主人,他们的法律意识状况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有必要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法律意识给予充分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次调查,目的在于揭示社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解决的对策,为未成年人维权和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提供参考。

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是我们实现法制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可靠保证。

一、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于2012年7月5日开始策划,7月8日实施问卷调查,7月11日回收问卷。7月12日至7月20日整理问卷,统计问卷结果,整理调查报告。

调查样本选择采用了面向学校开展调查的方式进行,由各校教师组织在校学生集中填写。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并排除录入之误,最终获得有效数据50份。

样本全部为在校学生,年龄在12—15岁之间。其中男生32人,占53.3%,女生28人,占46.7%。

样本的年级结构为:

年级 : 人数: 百分比:

初一年级 30 50% 初二年级 30 50%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其中的一种,是人们对社会法律现实的认识和反映,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理论、思想观念和心理的总称。人们的法律意识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法律心理,指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直接心理反映、感受、体验和情绪,是法律意识的最低层次,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第二层次是法律观念,指人们对法律现象反映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比较自觉、比较稳定、含有一定理性成分的意识层面;第三层次是法律思想体系,指人们对法律现象反映过程中所形成的系统化、整体化、自觉化的理性思维形式,是理性认识阶段,包括对法律本质以及作用的认识,对法律的要求和态度以及人们法律行为的评价,在法律意识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人们的行为起指导作用。

以上理论线索是本项研究的主要思路。由于法律意识具有复杂、多样的内涵和外延,加之意识本身的高度内化,要想精确地把握一个群体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特征是比较困难的。这里只是对展览路地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现状和特征作一些轮廓性的分析。

二、对法律的基本认知情况

未成年人知法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法律在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中的

具体应用,当然,也是衡量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首要内容。通过问卷中的一些问题,可以了解到本地区未成年人的法律知晓率、宪法意识、刑法意识、民法意识、对法律的辨别和对主要法律法规的记忆,进而考察未成年人对法律的认知情况,了解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现状。

(一)对法律名称的知晓率

青少年对某一法律法规的记忆内容,可以反映被访者学习法律、主动留意法律法规的情况,还可以反映司法部门对某项法律法规宣传的强度和有效度,也是某项法律法规在被访者心目中重要地位的反映。对法律法规的记忆度综合反映了被访者法律意识的强弱。

在“对各类法律、法规的知晓率”一题中,填写人数在80%以上的法律依次是:《刑法》(85.9%)、《宪法》(85.2%)、《婚姻法》(83.4%)、《未成年人保护法》(82.7%)、《义务教育法》(81.5%);知晓率在60%以下的法律依次是:《集会游行示威法》、《国徽法》、《民法通则》、《国旗法》。我地区青少年对法律平均知晓率为69.9%。

以上结果表明,一方面,知晓率高的法律大多与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另一方面,因为它们在未成年人中宣传的最多,所以在青少年的心目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当然,与学校设置的法制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大关系。然而,像《民法通则》、《继承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关于禁毒的决定》这样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法规,填答的人数比较少,特别是知晓率最低的三部法律依次为《集会游行示威法》、《国徽法》、《国旗法》,这固然与部分法律颁布时间不太长、宣传不够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有关法的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不紧密,存在虚置现象。但总体上说,我地区未成年人对涉及宪法、民事、刑事、行政等各种类别的法律、法规的知晓率绝大多数在70%以上,可以得出结论,我地区未成年人对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很高,认知的基本情况令人满意。

(二)对具体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

根据问卷中反映的情况,在校的未成年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经初步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民法意识弱于刑法意识

从对“知晓率”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刑法占第一位,而作为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调整作用的民法通则,在未成年人中的知晓率却居后三位。

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一定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一是受我国固有的重刑轻民的法律历史传统的影响。由于过去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民事法律关系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状态,刑法作用相对突出,“发就是刑”、“法律就是镇压”、“乱世用重典”等观念仍很流行。在一般人的观念中,一提起法律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抓人”和“判刑”,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调整和对公民权利的全面保障作用没有充分认识。二是与我们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宣传的重点有关。近年来,由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日益严重,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对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最多的是《刑法》知识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注重的是义务与责任教育,强调的是守法观念,忽视了帮助孩子们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和了解法律的基本程序的教育,这种法制教育的偏差,不利于健全的法律意识的培养。

三、宪法意识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宪法意识在整个法律意识中自然处于核心地位,对宪法的了解在其深度上成为了衡量公众法律意识的尺度。

1.青少年对宪法的知晓率很高

从对“知晓率”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未成年人对宪法的知晓率很高,与第一位的刑法只差0.7个百分点。一般来说,人们所能记忆的要么与自己密切相关、经常接触的事物,要么是重要的事物。宪法的记忆度之所以列第二位,反映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和宪法宣传的强度。但宪法的记忆度居第二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说明未成年人的宪法意识弱于部门法律意识。

2.对宪法基本内容比较了解

宪法规定,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享有劳动就业权利和休息权利;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等。公民应履行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相对应。宪法规定,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包括:从事劳动和接受教育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的义务等。根据以上规定,我们设计了一些有关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宪法基本原则的题目,进一步了解未成年人对宪法的掌握程度。

“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劳动而不该不劳而获”,同意的占89.2%,不同意和不知道的占10.3%;“上学只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同意的占76.8%,不同意和不知道的23.5%;“为使社会风气越来越好,愿意为政府提建议”,同意的占76.5%,不同意和不知道的占21.7%;“一功臣和普通人犯同样罪,应对普通人重罚”,同意的占72.7%,不同意和不知道的占26.5%;“宗教信仰自由”,同意的仅占70.1%,不同意和不知道的占29.2%;“年满18周岁才能成为中国公民”,同意的占61.8%,不同意和不知道的占37.6%;“每个适龄公民都应该服兵役”,同意的占57.2%,不同意和不知道的占41.8%。

我地区未成年人对涉及宪法内容的法律问题回答正确率平均为70%左右,说明对宪法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深,但低于对整体法律知识回答正确率的平均值,与宪法在所有法律部门中的母法的重要地位相比,未成年人对宪法的具体内容了解程度不能算很深,再次证明未成年人的宪法意识弱于部门法律意识。

四、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

1.多样的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

在重点调查法律意识的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未成年人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和方式。

通过对“谈谈你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和方式”这个问题的调查我们得知,回答“看有关法律与法制教育的电视节目(74.1%)、看报纸杂志上的法律故事(67.9%)、学校静的法律课(48.4%)、看报纸上刊登的法律条文(42.8%)、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教育活动(41.4%)、收听有关法律与法制教育的广播节目(38.7%)”的居前六位,而“参加街头法制教育咨询(14.1%)、参加街道或居委会组织的法制教育活动(13.7%)、参加法律知识竞赛(12.9%)、旁听法庭公开审理案件(11.6%)、参加模拟法庭(9.1%)、到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去咨询(8.8%)”却居最后几位。

2.主要途径与被动途径

上述结果,一是反映了电视报纸广播这些现代化的新闻媒介,对未成年人接受法律知识起着主导作用,这就要求国家应大力发展通讯事业并注意利用它们传播法律知识;二是法律知识的获得与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关联不大。这与未成年人以学习成长为主,并未大量接触社会有关。三是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大多同归哦被动的灌输方式获得。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如果从对获得法律知识的主观心态上看,可以把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途径,即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积极获取法律知识,它体现和表达了人们对法律的一种向往心情;被动途径,即主体对法律知识没有明显的需求心态,其法律知识的获得是在外界的灌输下被动接受的。最积极主动获得法律知识的方式,是到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去咨询、旁听法庭公开审理案件或买有关法律方面的书籍学习。上述三种方法恰恰是我地区未成年人获得法律知识较少的三条途径,而最能体现被动获得法律知识方式的是学校讲的法律课、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教育活动等,我地区未成年人对这几项选择较多,体现和反映我地区未成年人对法律知识获得的一种被动心态,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知识主体对法律的情感心态。

五、思考与建议

我地区未成年人的整体法律水平较高,对法律规范趋于理解、认同和接受,但也不宜作过高的估价。未成年人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其法律意识不会自发形成,必须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同时也该看到,一个群体法律意识的强弱,受社会整体法律意识水平的制约。因此,提高未成年人群体法律意识应该是全方位的。

1.完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加强未成年人立法是增恰巧能够其法律意识的前提。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发展分不开的,如果社会现实无法可依,就必然造成人们不重视法律的心理。我国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还很不健全,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还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现有的法律可操作性又很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提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公正执法是增强法律意识的关键

当法律制定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切实执法。有了法律如不能严格遵守与切实执行,比无法可依产生的影响还坏,它可以使人们的渴望边为绝望,使人们对法律产生不信任感。正如培根所说:“一次不公的(司法)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良好的执法环境,既是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社会条件,也能扭转未成年人不重视法律的错误态度,更能消除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减少违法、犯罪现象,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才会逐步得以提高。要特别注意发动具体与未成年人打交道的司法执法部门的力量,让其工作人员深刻意识到“办好一案,胜讲十堂法律课”的朴素道理,以公正的处理方式与结果赢得未成年人对法律的认同。

3.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

首先,应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法制宣传渠道,形成网络化教育,使未成年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接受到法制教育。包括社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环节,特别要注重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来传播法律信息和法律知识,避免枯燥的教育方式。

其次,应选择适当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式要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如编写一些漫画性质的法制宣传小册子、开展寓教于乐的法制宣传活动等。在内容上既要满足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需求,又要让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第三,应加大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宣传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经费短缺是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加大经费的适当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4.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多方位、多层次提供法律服务

要注重从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入手,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要建立和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条件允许,多设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要关心和帮助流浪儿童、离婚家庭子女、孤残儿童、外来人口家庭子女以及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等特殊的弱势人群,减少未成年人侵权案件和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只有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他们才会学法、知法、信法、守法、护法,法律意识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努力做好的老年维权调研工作 篇6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是一项为民造福的事业,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探讨新形势下老年维权工作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动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全面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我们要大力加强基层和社区的老年维权工作。老年人生活在社区、基层,老年人权益问题也主要反映在社区、基层。涉老纠纷大多发生在家庭内部、亲友和邻里之间。涉老纠纷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的是少数,多数是靠说服教育,民间调解。社区和基层是老年维权的重要阵地。要加强对基层老年维权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建立健全基层老年维权的网络,总结推广基层老年维权工作的经验。让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把老年维权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法律服务组织和老年人协会等老年群众组织在老年维权工作方面的指导,认真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积极推进高龄津贴发放工作的规范化运行,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改善民生年”的要求,结合老年人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全面调研我市老年人口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和需求,研究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措施

和办法,为党委、政府改善老年人的民生问题提供对策建议,促进各项利民惠民政策向老年群体倾斜。

老年人法律维权材料 篇7

1我国老年人当前的养老现状

据2000年11月1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至2000年, 我国总人口达到12.95亿人, 从年龄结构上看,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2亿人, 比重接近10%, 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811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 比重上升了1.39%。按照国际标准, 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达到7%, 即为老龄化社会。因此,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个别省市如福建、上海、天津等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在福建,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379万, 已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1.5%, 福州市区则高达14.2%。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 我国老年人的养老一般采用以下这几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老年人随着自己的儿女一起居住生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 老年人可以和自己的子女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除了在生活上被给予照顾之外, 精神和心理上也可以给予慰藉。但缺点是, 老年人和年轻人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 对问题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 住在一起时间久了, 矛盾和磨蹭不可避免。

第二种模式:老年人自己单住, 子女间隔一段时间来探望。这种模式的优点是, 老年人自己单住, 远离尘嚣, 可以享受一种宁静而不被人打扰的生活, 但缺点是, 子女不在身边, 生活上难免缺少照顾, 精神和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

第三种模式:老年人住进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安度晚年。这种模式的优点是, 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可以弥补子女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老人的缺陷, 但弊端是, 子女不在老人身边, 老人感觉缺少亲情和温暖, 在精神和心理上容易产生凄凉感、抛弃感。

2我国养老机构的类型和养老运作

目前, 我国养老机构的类型主要包括敬老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机构, 其中, 以敬老院最为普遍。这些养老机构一般由一两个负责人组建, 搭建好房屋设施, 然后雇佣几个人来进行对老年人的生活、起居上的照料和帮助。

在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居住的人群一般是农村和城镇的孤寡老人、“五保户”等, 也包括自己有子女但被子女送往敬老院等养老机构的老年人。

一般来说, 老人入住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时, 都要填写个人入住资料, 而且还要与老年人的子女签订入院合同。这其中就包括“限制老人外出的约定”。同意老人外出的填写“同意”。“不同意的”就视为是“限制老人外出”或“禁止老人外出”。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就按照这个合同的约定向老年人的子女收取一定的费用, 然后由其雇用的工作人员负责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3养老机构与老年人的子女做出的“限制老年人外出的约定”的法律效力探讨

(1) “有效说”。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 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与老年人子女做出的“限制老年人外出的约定”是合法有效的。因为老年人的子女作为老人的直系亲属可以代表老人签订该合同, 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因此是合法有效的, 对养老机构、入住养老的老人和老年人的子女都是有法律效力的。持“有效说”这种观点的一般是养老机构一方。

(2) “无效说”。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 养老机构与老年人的子女做出的“限制老年人外出的约定”是无效的。尽管老年人的子女作为老人的直系亲属可以代表老人行使一定的法律行为, 但涉及到老年人身份利益的权利, 其子女无权代表行使, 因此该约定是无效的, 当发生老人外出时出现摔伤、失踪等情形产生法律纠纷时, 该约定对入住养老的老人和老年人子女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换句话说, 养老机构并不能因此而免除自己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笔者认为, 究竟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与老年人子女做出的“限制老年人外出的约定”是否有效, 最终应取决于该约定是否经过了老人本人的同意。如果是经过了老人本人的同意, 系老人本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那么, 这样的约定就是合法有效的。反之, 这样的约定是有一定的瑕疵的。

法律赋予每一位公民都享有一定的人身权利,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其人身和行动完全由自己支配而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非法限制或侵害的权利。它是自然人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 也是自然人参加政治、文化、社会、诉讼等活动和享受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

老年人的人身自由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格权同样受法律的保护。当老年人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自主能力的时候, 应该由老人本人来自主决定自己能不能出去, 出去以后, 自己可以承担因为出去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而不是由别人未经其同意来约定自己是否可以外出来限制自己的人身自由。

4养老机构与老年人的子女做出的“限制老年人外出的约定”的法律效力探讨的现实意义

目前, 老年人在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因为自己出去造成人身伤害甚至死亡的案件频繁发生, 致使养老机构和老年人、老年人的子女之间的诉讼大量增加, 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 争议较大的就是养老机构和老年人的子女之间做出的“限制老年人外出的约定”的效力认定问题。如果认定该约定无效, 那么就应当由养老机构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反之, 如果认定有效, 则养老机构可以免责, 赔偿责任将由老年人和老年人的子女自己承担。

可见, “限制老年人外出的约定”的效力认定问题对养老机构和老年人、老年人的子女之间的责任认定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他们赔偿责任的划分和承担。

5对“限制老年人外出的约定”的法律规范与限制

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对养老机构与老年人的子女做出的“限制老年人外出的约定”必须加以规范和限制, 如果允许老年人的子女与养老机构对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进行人身限制, 可能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

老年人的女子把老人送进养老机构涉及到对老人的监护问题。“所谓监护, 就是指民法上所规定的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制度。履行监督、保护义务的人, 称为监护人, 而被监督、保护的人, 称为被监护人。”对于一些老人而言, 在被送进养老机构之前, 其成年子女是他们的监护人, 在被送进养老机构之后, 养老机构便成为了其监护人对老年人的监护涉及老年人的人身权益。如果从正面来理解, 监护是对没有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保护, 但是, 如果从反面来理解, 就是对被监护人的行为的限制, 有些行为她自己不能行使。如果我们认定他是没有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 那么实际上他的权利和行为就受到了限制。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讲, 法律应当保护那个被限制权利的老年人的利益。

那么, 我国法律应当如何进行保护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 先认定该老年人是否需要监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成立家庭法院或者监护法院, 由当事人提起监护的这种诉讼, 由法院来确定老年人是否需要被监护, 而不是由老年人的子女来商量确定是否需要监护, 由法院来确认这种方式是最有利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 因为法院是客观、公正、公允的, 没有参杂子女的任何私心和情感在里面。当然, 在我国现有司法资源尚不充足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考虑试着成立一个第三方的机构, 比如说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委会或妇联抽排一定的素质、修养、人品和能力较高的人员来组成第三方的机构, 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地来认定该老年人是否需要监护。这样, 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子女因为私心和情感的因素而把不该监护的老人强制送进养老机构进行监护的尴尬局面, 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 要规范和限制养老机构和老年人的子女所做出的“限制老年人外出的约定”。 任何人不得非法限制老年人的人身自由, 尽管老年人的子女作为老人的直系亲属可以代表老人行使一定的法律行为, 但涉及到老年人身份利益、人身自由的权利, 其子女无权代表行使。这样的约定必须要征得老人本人的同意。如果经过了老人本人的同意, 系老人本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那么, 这样的约定就是有效的。反之, 这样的约定是有一定的瑕疵的。

再次, 要进一步细化、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真正落实赡养人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的规定。当前, 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赡养和权益保障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由此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也频繁凸显。令人欣慰的是, 今年六月底,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修订草案) 》, 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 目前正在向社会征集意见中, 修订草案进一步充实了赡养人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的规定, 并创设了老年人监护制度, 但是在如何细化、落实和具体操作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的规定方面, 该草案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立法部门要进一步规范相应的法律制度, 增加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 不仅仅可以解决当下出现的局部矛盾, 更重要的可以有预见性地避免可能发生的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减少更多的恶性、悲剧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彭万林.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152.

老年人法律维权材料 篇8

房产到手态度大变

【案例】74岁的王秀芬老伴去世后独居多年,唯一的儿子陈林虽然和她住在同一个城市但是也不太经常来看望。2012年3月的一天,久未露面的儿子突然来访,说母亲岁数大了一个人他不放心,要把她接到自己家里住。“住养老院哪有跟儿子住舒服,您把房子过户给我,我来养你!”禁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王秀芬觉得就算房子卖了也得雇人照顾自己,花钱雇别人还不如把房子给自己的儿子,于是就把房子过户给了儿子。但是,房子卖出去后两个月,儿子和媳妇对王秀芬的态度就大不如从前,后来干脆以女儿要高考为由给老太太租了个房子让她搬了出去,找了个钟点工来照顾她,自己也很少再去看望。

【点评】现实生活中,“房子到手、態度大变”的情况不少见。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王老太太将房子过户给儿子,是一种赠与行为,若双方已经完成过户手续或者公证,就难以再收回房子产权,除非受赠人有遗弃、虐待赠与人的行为或者其他严重侵犯到赠与人权益的行为,赠与人可以在发现以上行为的一年内提出撤销赠与决定。但王老太太的儿子也并未遗弃和虐待,因此她在法律程序上难以再收回房子产权。所以老人在处理房产的问题上,一定要慎重,不要急于把房子送出去,造成自己被动和尴尬的境地。

儿子国外10年,房屋产权归保姆

【案例】76岁的徐阿姨是北京一家机电厂的退休职工,儿子袁远大学毕业后赴英国留学,然后定居在英国,偶尔会寄些钱回来。徐阿姨靠自己的退休金请了一个保姆照顾自己。2010年11月,徐阿姨去世,袁远当时工作繁忙没能从国外回来料理后事。一年之后他回国,此时他才发现,房产证上已经变成了保姆的名字。保姆说,徐阿姨生前认为自己照顾周到,已经把房子过户给了自己,并且出具了徐阿姨的一份遗嘱。袁远不相信母亲的遗嘱是真的,将保姆起诉至法院。法院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要求袁远举证遗嘱是伪造的,但是袁远旅居国外10年,手头竟然也无法找到母亲亲笔书写的笔迹,导致无法鉴定真伪,最终败诉。

【点评】“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当事人有义务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袁远认为证据是假的,必须要有笔迹鉴定,但是袁远常年旅居国外,且不说他无法取到证据,对母亲基本的赡养义务也没有尽到,偶尔寄钱也不能取代对父母精神上的慰藉。

附条件遗嘱防止子女拿房不尽义务

【案例】张柏春夫妇是一对退休老夫妻。两人生养了两儿一女。2009年,老张夫妇就房产问题召开家庭会议,“谁养我们老两口,这房子以后就是谁的。”3个孩子之间一商量由小儿子张岩养父母,但是张岩提了一个想法:“爸,您写个遗嘱吧,别到时候闹矛盾。”老两口听从了儿子的建议,但是他们多了一个心眼,在遗嘱里除了写明房子归小儿子之外,还附加了一个条件“如果张岩生前不履行赡养义务,张柏春夫妇死后张岩不得继承财产。”

【点评】我国《继承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也明确规定,附义务的遗嘱继承或遗赠,如义务能够履行,而继承人、受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经受益人或其他继承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义务那部分遗产的权利,由提出请求的继承人或受益人负责按遗嘱人的意愿履行义务,接受遗产。因此,老人可以在遗嘱中附条件,以防止儿女不尽义务。

遗赠抚养协议优先于遗嘱

【案例】今年79岁的张爱国老先生年轻的时候和老伴离婚,儿子由母亲抚养。张老先生晚景凄凉,一人独居,只有外甥刘强常来看望。2005年,两人签订了一份协议,“刘强负责张爱国的生养死葬,张爱国死后房产归刘强”。2012年1月,张爱国15年没联系的儿子张峰突然回来找父亲,说自己工作了,应该承担起赡养父亲的责任。此时张爱国百感交集,觉得自己亏欠儿子太多。在联系上儿子一个月后,他又写了一份遗嘱,称把房子留给儿子。3个月后,张爱国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外甥和儿子分别拿着遗赠抚养协议和遗嘱到法院打官司。后法院调解,房子归外甥刘强所有,刘强补偿张峰5万块钱。

【点评】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条规定了协议应当优先适用:“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嘱的,继承开始后,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没有抵触,遗产分别按协议和遗嘱处理;如果有抵触,按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部分无效。”因此,老年人在处理房产既有遗嘱又有遗赠抚养协议的,应当明确遗产份额的归属,以免因为遗嘱和遗赠抚养协议冲突导致遗嘱无效,不能真实反映老人的意思。

结语

浅谈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篇9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法律意识如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增多,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越来越令人担忧,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开设法律基本常识是非常必要的。不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知道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懂得哪些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既违法行为,对这些行为坚决不去做。由于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增加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采取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引起社会各部门关注。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值美丽的花季,却不幸在犯罪的诱惑下过早地凋谢。未成年人犯罪也日趋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且犯罪类型达20多种,犯罪特点向低龄化、成人化、团体化、残忍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一、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年龄低龄化

据统计,目前未成年犯罪的平均犯罪年龄为14-15岁,比80年代提前了0.84岁,有不少11到12岁的孩子就有劣迹,14岁便走上了犯罪道路。例如,北方某市在破获一起抢劫犯罪团伙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12岁。其中一名14岁的少年绑架一6岁男孩后,向男孩父母索要巨款。他被抓获后,警方问他为何要绑架一儿童?他说,我是模仿录像中黑社会老大。

2、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且作案手段更加隐蔽、狡猾,反侦察、逃避打击的能力明显增强。不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盗窃,抢劫他人财物时,有预谋、有计划,事先踩点,目标明确,周密分工,作案后及时销毁现场,扰乱警方视线,作案手段日趋成人化。

3、结伙犯罪突出,纠合性,群聚性特征明显。犯罪的青少年大多无所事事,聚集在一起寻衅滋事。有的仅仅发生口角,就纠集同伙报复杀人,有的为图钱财,合谋抢车劫财,聚众斗殴。如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杨志波等人抢劫案,纠合38人之多,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犯14人。

二、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1、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市场经济竞争原则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负面效应,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念的形

成产生消极影响,在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中存在“幼儿比穿,小学比吃,初中比玩,高中比钱”“比父母官大、比车子豪华、比房屋宽敞”的不良现象,一旦个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极易发违法犯罪行为。

2、来自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有的家庭一味追求金钱,长年忙于生产挣钱,而忘记了孩子,使孩子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染上了坏习性,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教方式不当,如棍棒之下出孝子――粗暴型、可怜天下父母心――溺爱型、孩子总是自家好――袒护型、树长大了自然直――放纵型、冷热无常型――情绪型、滥施奖励――物欲型、众星捧月――至尊型,这些类型的教育方式不但不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严重的会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来自学校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校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部分学生素质太差,部分学校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味招收高费生,不管学生是否合格。有的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纪律法制教育,致使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目无法纪。部分老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处理总是感情用事,或者姑息迁就,以罚代教,使学生产生逆反甚至报复心理,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4、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赌博、行贿受贿、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泛滥成灾,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起着不可估量的毒化作用,诱发了未成年人犯罪。

5、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问题

未成年人心理比较单纯,心灵比较脆弱,承爱能力又差,自制能力差,抵御外界侵蚀的能力较差。某些学习过早地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之前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法律意识淡薄,酿成犯罪的恶果。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和方法

1、努力创造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各级政府各部门,全社会都要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关注他们所处的社会大环浅谈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境的状况,分析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趋利避害,加强教育。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通过版面展览,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宣传资料及制作,播放有关新闻和电视专题片等形式,营造适合未年成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行动,狠杀校园的歪风邪气,净化校园环境,采取请法制副校长、警校共建,请法律专家并办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彻底清除校园周边环境中的网吧,旱

冰场、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给予取缔,还学校一片安宁。

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环境更有益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高广大家长管理未成年人的水平及思想觉悟,家长是未成年人最亲的人,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未成年的成长。让家长懂得教育孩子不但要“管”而且更多的是恰到好处的关心、爱护、启发、引导,让孩子不但身体健康,而且心理也健康。

4、提高未成年人自身的法律意识

上一篇:集体经济合同管理下一篇:【热门】难忘的第一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