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玩游戏的通知

2024-08-05

禁止玩游戏的通知(共12篇)

禁止玩游戏的通知 篇1

【时间】10~20分钟。

【人数】不限, 人数较多时, 最好将队员划分成若干个由5~7个人组成的小组。

【道具】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个乒乓球、一段约30厘米长的管子 (管子的内径比乒乓球稍微大些) 、一个较大的活动扳手、一把木工锯、一根绳子、一小瓶蜂蜜、两张能写字的纸、两支钢笔、一个放大镜、一听未开封的软饮料、一个塑料防雨屏风、一个网球、两卷卫生纸、一瓶未开封的酒、两个瓷杯子、四个新气球、两个生鸡蛋、一株小辣椒树。

要把上述所有东西都准备齐全, 不太实际。可以给每组复印一张清单, 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

【概述】这是一个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趣游戏, 目的是使学生配合工作。

【准备】替各组把管子埋在地上后, 扶直。管子的地上部分长约25厘米。如果你想在场地上多次开展游戏, 可以把管子固定在地面上。每次做完游戏后把管子盖起来, 以防止绊倒人。

【步骤】

1.向各组展示埋在地上的管子。

2.每个管道里放一个乒乓球。

3.让各组尽量想出多种办法取出乒乓球。但不能破坏乒乓球、管子和地面。只能利用上述道具完成任务。

4.游戏结束后, 引导学生就相关策略和方法展开讨论。

【讨论问题示例】

●你们想出了多少种办法?这些办法都有效吗?

●你们是如何想出这些办法的?除一种办法外, 各组还有其他方案吗?

●如何将这个游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安全】游戏结束后把管子移走, 以防止绊倒人。

【变通】

1.发挥想象力, 采用其他道具取出乒乓球, 而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器材。

2.起初, 先让学生独自想办法, 然后再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

【答案】

1.将软饮料或酒倒入管子, 使乒乓球飘上来。

2.在绳子一端沾少许蜂蜜, 然后把乒乓球粘上来。

禁止玩游戏的通知 篇2

各农药经营企业:

为从源头上杜绝农产品尤其是蔬菜、中草药材、果树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敦政办发【2011】第28号文件精神,现将禁止销售使用农药品种及替代农药品种目录予以发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经营“禁止销售农药品种目录”中农药的单位,取消农药经营资格,并通报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二、对经营和使用“禁止销售农药品种目录”中农药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从严处罚。

三、自本通知公布之日起,应立即对“禁止销售农药品种目录”中农药的库存迅速进行退返处理。

四、自本通知公布之日起,经营企业对消费者退返的“禁止销售农药品种目录”中的农药,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退换。

附:敦化市禁止销售使用农药品种及替代农药品种目录

一、禁止销售使用农药品种

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对硫磷(1605),甲拌磷(3911),氧乐果,克百威(呋喃丹),甲胺磷,地虫硫磷,久效磷,磷胺,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氯唑磷,苯线磷,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丁酰肼(比久)及其复混剂。

二、替代禁止销售使用农药的品种

(一)代替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对硫磷(1605)用在养蚕防治害虫的药剂是乙酰甲胺磷和敌敌畏;具有触杀和胃毒的低毒、低残留药剂均可代替其防治大田作物害虫。

(二)代替甲拌磷(3911)和克百威(呋喃丹)防治地下害虫的药剂有毒死蜱、辛硫磷、二嗪磷、丁硫克百威及其复混剂。

(三)代替氧乐果的药剂有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等。

(四)代替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的药剂有溴敌隆、溴鼠灵等。

(五)代替常规种衣剂甲拌磷、克百威单剂复混剂的有毒死蜱、丁硫克百威。

校园内禁止吸烟的通知 篇3

为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经集团总裁办公会研究决定,在集团下属各校园内全面开展禁烟活动,结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1.集团下属各校园内一律禁止吸烟,各单位应在公共场所设置禁烟标志。

2.各单位负责人为禁烟工作第一责任人。

3.各单位保卫部门及办公室为监督执行部门。

4.违禁的教职工每次予以50元的罚款,处罚工作由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完成。学生违禁的处罚由各单位学生管理部门制订制度报其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5.禁烟之日起,各校园内不得有香烟销售。违规销售香烟者,一经查实,每包香烟予以100元罚款。

6.5月15日至5月31日为禁烟宣传缓冲期,从20

6月1起全面实施本规定。

关于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的通知 篇4

尊敬的家长:

您好!由于通讯业的飞速发展,学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上课玩手机、考试时用手机作弊,相互攀比,严重影响其学习;有些学生用手机与外校学生或社会青年联系,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不便,也给小孩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周边学校有发生过社会青年抢劫学生手机、打伤学生的事件。因此我校建议家长认真做好小孩的思想工作,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得带手机上学。如果发现有学生带手机来上学,我校将会按下列方法处理:1第一次发现,由教导处代其保管,需其家长来校领取;2第二次发现,由教导处代其保管至该学期结束,并由家长来校领取;3 第三次发现学校将依据管理制度从严处理。希望能得到您的理解与支持!请家长、学生同阅并签名。

学生签名:家长签名:

。。。学校

2012年9月4日

关于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的通知

尊敬的家长:

您好!由于通讯业的飞速发展,学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上课玩手机、考试时用手机作弊,相互攀比,严重影响其学习;有些学生用手机与外校学生或社会青年联系,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不便,也给小孩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周边学校有发生过社会青年抢劫学生手机、打伤学生的事件。因此我校建议家长认真做好小孩的思想工作,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得带手机上学。如果发现有学生带手机来上学,我校将会按下列方法处理:

管至该学期结束,并由家长来校领取;

3、第三次发现学校将依据管理制度从严处理。希望能得到您的理解与支持!请家长、学生同阅并签名。

学生签名:家长签名:

。。。学校

2012年9月4日

关于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的通知

尊敬的家长:

您好!由于通讯业的飞速发展,学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上课玩手机、考试时用手机作弊,相互攀比,严重影响其学习;有些学生用手机与外校学生或社会青年联系,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不便,也给小孩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周边学校有发生过社会青年抢劫学生手机、打伤学生的事件。因此我校建议家长认真做好小孩的思想工作,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得带手机上学。如果发现有学生带手机来上学,我校将会按下列方法处理:

1、第一次发现,由教导处代其保管,需其家长来校领取;

2、第二次发现,由教导处代其保管至该学期结束,并由家长来校领取;3、第三次发现学校将依据管理制度从严处理。希望能得到您的理解与支持!请家长、学生同阅并签名。

学生签名:家长签名:

。。学校

禁止球迷观看的比 篇5

伊斯坦布尔,一个温暖的夏日夜晚,我坐在球场内的记者席上,观看土耳其冠军费内巴切俱乐部出战。我不仅能听到场上球员高喊着“把球传给我”,甚至还能清楚地听到,当一名球员一脚劲射近距离偏离大门后、队友和他击掌表示同情!

因为在7月间的一场友谊赛上有过激行为,费内巴切的球迷被禁止入场观看比赛。

当时,球迷愤怒的起因是该俱乐部的几名大员被拘留,其中包括俱乐部主席伊尔德里姆。伊尔德里姆本人是一位工业界富豪,手中掌握有军火合同。

当时,媒体对事件的报道也让费内巴切的球迷大为不满、愤慨万分。

“不可触摸”?

费内巴切也许是土耳其最大的俱乐部。当然了,伊斯坦布尔的老对手加拉塔萨雷俱乐部和贝西克塔斯俱乐部大概不会同意这种说法。

知名作家奥罕·帕姆克(Orhan Pamuk,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经说过,自从童年时就是费内巴切的粉丝;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公开表示支持费内巴切;就连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立国之父阿塔图尔克都曾经是费内巴切的球迷。

走进位于体育场下费内巴切俱乐部阴沉沉的博物馆,一眼就会看到阿塔图尔克。他站在一个玻璃柜中,打着白色的领带,手里拿着一顶帽子。

博物馆负责人陪同我参观。他告诉我,在上世纪20年代的独立战争期间,费内巴切就成为土耳其立国之父阿塔图尔克的终生挚爱。当时,费内巴切的队员从伊斯坦布尔向安拿朵利亚偷运武器,支持独立运动。

所以,从一开始,土耳其的足球与政治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伊尔德里姆被逮捕以后,费内巴切的支持者开始寻找背后的政治原因。

有人怀疑,是不是因为现在军队对政坛的影响越来越弱、伊尔德里姆才受到了惩罚?好像没有多少人反思伊尔德里姆是不是真的“有罪”。

有关足球俱乐部行贿、受贿、与黑帮有联系等传闻,早就在土耳其足坛广为流传。

谈及伊尔德里姆这样与政界高层关系密切、资产雄厚的人,经常就会听到“不可触摸”一词。但是,现在看起来,没有任何人继续是“不可触摸”的了。

费内巴切俱乐部坚定不移地支持伊尔德里姆。比赛开始时,球员入场,每个人的身上都穿着一件胸前印有伊尔德里姆头像的球衣。

“不用客观”

体育场内的大喇叭震耳欲聋。解说员介绍出场球员和攻入比赛唯一一球的前锋时,声音在空荡荡的体育场内回荡。这名前锋攻破球门之后,跑到边线,抓起一件伊尔德里姆球衣,举到空中挥舞了起来。

也许,解说员是在向场外的球迷解说。数百名球迷在开赛前聚集到场外,站着听了整整一场比赛。他们唱着歌、吹着喇叭、高呼口号。

我问一名正在攻读神经学博士学位的女郎:“伊尔德里姆是不是有可能真的有罪呢?”她回答说:“在我看来,他是清白的。百分之百的无辜。但是,我不是一个客观的人。”女郎接着说道,“说到足球,我根本用不着客观。”

也许,这就是铁杆球迷的心声?

禁止抽烟通知 篇6

1、为保证公司全体员工人身财产安全(以预防为主),及维护良好的环境,给顾客留下好的印象,即日起在公司内部任何地方都禁止吸烟(包括卫生间),有吸烟习惯的员工吸烟时请到厂门外;若发现在公司内部吸烟者,第一次罚款200元,第二次罚款500元,第三次直接开除。举报抽烟者经核查情况属实的,将对举报人给予200元的奖励。

2、卫生间各设施已全部换新,就请大家发扬主人翁的精神,要爱护公物和维护环境;若发现有人损坏设施,乱丢垃圾杂物堵塞洗手盆、马桶、出水口,以及上厕所不冲水的,一经发现罚款50元,并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对举报者给予50元奖励。以上规定请大家相互监督,严格遵守!

浙江旭瑞电子有限公司

我的文件禁止你拷贝 篇7

(1)登陆网站下载并安装软件(下载地址:http://www4.skycn.com/soft/34979.html)。

(2)点击软件快捷方式,在弹出的管理员登录界面中,分别在“用户名”、“密码”中输入admin,然后点击“登录”按钮,进入软件主界面。根据需要,我们可以通过“帐户管理”按钮,对原来的用户名、密码进行重新设置(如图1)。

(3)点击“添加”按钮,将要保护的文件逐一添加到保护列表中,然后将“禁止拷贝状态”设置为“(活动)禁止拷贝”项,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就会对添加到列表中的文件进行保护(如图2)。

(4)点击“退出”按钮,退出软件界面。插入U盘等设备,你会发现,无论采取屏幕拷贝,还是内容剪切拷贝等复制方式,都无法将保护的文件拷贝到外设上。

秸秆禁止进村通知 篇8

广大村民朋友们请注意,广大村民朋友们请注意:

当前小麦即将收获,大家的辛苦也将有所回报,但也是风干物燥极易发生火灾的时期,羊流镇农粮种植面积在 亩以上,以往大量秸秆、柴草进村入户,造成了很大的火灾隐患。去年1—8月,由秸杆引发的火灾就多达 起,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自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以来,在大家的努力下村内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若此时秸秆进村,前段时间的努力将毁于一旦,直接焚烧秸秆将造成以下危害:

1、直接危害人的健康。焚烧的浓烟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可致人产生咳嗽、胸闷、流泪、支气管炎、呼吸道疾病和红眼病等病症。

2、引发火灾。焚烧秸秆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树木、电线杆附近。

3、引发交通事故和污染大气。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遮天蔽日,容易引发公路和航空交通事故,同时也污染大气。

4、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收益。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

为保护大气环境,维护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及省、市有关规定,现就加强秸秆禁烧工作通告如下:

一、本通告所称秸秆包括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棉花和其他杂粮等农作物秸秆。

二、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露天焚烧秸秆,凡露天焚烧秸秆的行为均为故意纵火的违法行为。

三、严禁秸秆进村,需将秸秆在村外指定地点和田间地头堆放

四、对违反规定露天焚烧秸秆的,将责令其立即停烧,并依法予以处罚;对不听劝阻,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依法予以处罚;对焚烧秸秆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投诉、检举、揭发焚烧秸秆污染环境行为。

24小时举报电话:7442210

五、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羊流镇政府

关于办公楼内禁止吸烟的通知 篇9

全体职工:

为了响应市政府号召,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维护公众健康权益,创造良好公共环境,根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规定,自2015年6月1日起办公楼内全面禁止吸烟,具体事项如下:

一、各班应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并严格遵守条例的各项规定。

二、根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第九条: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的规定,办公楼内自2015年6月1日起全面禁止吸烟。

三、各班组、办公室、会议室等室内公共区域、工作区域禁止摆放香烟和烟灰缸,地面禁止出现烟头。

四、吸烟时应到院内指定吸烟区。吸烟区禁止堆放杂物等易燃易爆品,吸烟区配有垃圾丢弃设施,禁止随地丢弃烟头、纸屑等。

五、违反以上规定的班组及个人,一经发现予以通报批评,严重者处以200元人民币罚款。

论禁止结婚的疾病与无效婚姻 篇10

我国对哪些属于禁止结婚的疾病没有明确的一一列举,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立法和司法机关也未作解释,法律实际上将这一问题交给了医学机构去加以认定。

《婚姻法》第 7 条第 2 款:“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目前,对该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适用《中国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根据《母婴保健法》第 9 条规定:经婚前医学检查,对患有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或者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第 10 条规定:经婚前检查,对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医师应当向男女双方说明情况,提出医学意见;经男女双方同意,采取措施不生育的,可以结婚。指定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风病以及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传染病。 严重遗传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者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后代再现风险高,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遗传性疾病。有关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

在患艾滋病的人的结婚问题上,一方面,艾滋病作为指定传染病,患病的当事人应当暂缓结婚,可我们知道,艾滋病实际上根本没有治愈的可能,从这一层面上讲,患艾滋病的人暂缓结婚其实就是根本不能结婚;但是,2006 年国务院公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中,第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是对艾滋病人的婚姻予以保护。那么,对艾滋病人的婚姻问题到底如何对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艾滋病人的结婚问题,学者们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赞成艾滋病患者结婚。有学者认为,《婚姻法》规定,只有“患有医学上不适合结婚的疾病”的人才不能结婚,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不是我国法律禁止结婚的病种。《婚前保健工作规范(修订)》也规定:“若受检者坚持结婚,应充分尊重受检双方的意愿,注明‘建议采取医学措施,尊重受检者意愿’”。因此,在结婚前感染艾滋病毒的一方一定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只要双方愿意并保证采取防止对方被传染的相应措施,没有理由不让他们结婚。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禁止艾滋病患者结婚,是一种歧视行为,与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保密和保护的政策不符,不利于对艾滋病感染源的控制,实践中也难以操作。第三种观点认为,隐瞒艾滋病史结婚违法。这种观点是不支持也不禁止,只是在患病一方隐瞒事实的情况下才予以考虑。该观点认为,如果艾滋病患者隐瞒了自己的艾滋病史与他人结婚的,在法律上应当视其为无效婚姻。艾滋病患者的配偶在得知实情后要与艾滋病患者离婚的,法院应当宣告婚姻无效,并且艾滋病患者应当承担必要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艾滋病患者恶意与他人结婚,并给他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应当依据《刑法》的规定,处以相应的刑罚。

这三种观点差异其实主要是考虑的出发点不一样,赞成的观点是基于保护艾滋病人的权益,维护其应有的合法地位不加以歧视,并且,法律明确规定禁止结婚的疾病很困难,对于那些患有某种传染病、遗传病的人,医生可以建议他们暂缓结婚,但对于可否结婚无决定权;反对的观点是基于从艾滋病的传染性出发,保护整个社会的利益;折中的观点实际上是侧重于保护艾滋病人的结婚权利,只是在恶意隐瞒的情况下法律才予以干预并禁止。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考虑的是,我们究竟是要保护谁的权利?我们保护的范围要有多大?如果只是保护艾滋病人,允许其结婚,没有问题;然而,艾滋病有很强的遗传性,考虑到我们的下一代,考虑到绝大多数的无辜的人,考虑到整个社会的利益,那么这种保护就应该“适度”,就应该有个“边界”, 对其的宽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应有底线,对他们的保护可以体现在社会福利、患者及其家属不受歧视等方面,而对于艾滋病人结婚这一点上,应该加以禁止。

二、疾病婚形成无效婚姻的阻却事由

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这一条文,就是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已经治愈的,此时无效婚姻就转化为有效的婚姻,因为立法所要防范的危害性就不会发生。问题是,在未治愈的情况下,另一方当事人因为恶意或者嫌弃患病另一方,法律是否还允许其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如果允许,反而使无效婚姻的恶意一方当事人合法婚姻的当事人多了一项特殊的权利。所以,笔者认为,不能单一的以是否治愈禁止结婚的疾病来判断,并且申请宣告无效的请求权不能赋予双方当事人,(《婚姻法解释(一)》第七条规定,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当然,还要认定当事人善意与否。但是,要区分善意还是恶意,在实践中还是不太好操作的。

患有医学上禁止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作为无效婚姻的事由之一,是从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和后代的健康出发,侧重点在医学方面,参照《母婴保健法》的规定,当事人采取措施不生育可以结婚,尽管一方患有疾病但夫妻双方婚后已建立起感情,配偶另一方也愿意照顾患病一方,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减轻社会负担,而且也有利于保护当事人权益,就不能生硬的照搬法律,认定这种婚姻无效,这是从善的方面考虑的;从恶的角度讲,当事人一方若想抛弃患病一方,也不能依法认定婚姻无效,因为此时恶意的一方当事人已经把申请婚姻无效当作了一个工具。所以,这种“疾病婚”,不适合作为无效婚姻的事由。

禁止玩游戏的通知 篇11

近日,有师生反应教学楼内公共区域(卫生间、楼道内)有人吸烟,根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第九条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为了营造更好地工作科研环境,学院就禁止吸烟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教学楼内全面禁止吸烟,任何人不得在教室、楼道、卫生间、实验室内吸烟;

二、发现有吸烟行为,学院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三、师生发现他人在教学楼内吸烟请及时劝阻。

希望学院广大师生积极配合学院工作,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工作学习环境。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刑事禁止令执行的困境及完善 篇12

关键词:禁止令 令行禁止 配套机制

刑事禁止令制度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刑罚个别化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对于提高管制的执行效果、增加缓刑的考验方式,更好地防卫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禁止令是新鲜事物,国内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很少,因此,只能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禁止令制度。本案反映出我国禁止令制度运行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虽然各地司法机关已经根据司法解释的要求开始适用禁止令,但是禁止令仍然难以做到令行禁止。禁止令如何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是对司法机关和执行机关的一大考验。

一、禁止令不能令行禁止

禁止令是法院裁判文书主文部分的单独一项内容,是法院裁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禁止行为人在一定期间内从事一定行为的命令。禁止令的效果最终还要看实践中的执行情况,如果禁止令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不仅影响对犯罪分子的改造,影响司法部门的形象和法律的权威,也会引起人们对禁止令制度的质疑。实践中法院在作出了禁止令之后,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能令行禁止的问题。如在有的盗窃案件中,罪犯违反了不能进入娱乐场所的禁止令,进入了娱乐场所并实施了盗窃行为,最终法院将其收监继续执行剩余刑期。[1]在有的故意伤害案件中,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间,不遵守禁止令,擅自进入酒吧消费娱乐,酒后持刀将他人扎成轻伤,最终被检察机关以故意伤害罪批捕。[2]本案的情况也与上述三个案件类似,罪犯王某虽然明知被禁止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药品的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但是仍然到药品零售店应聘并继续从事药品的销售活动。王某重操旧业,虽然是在没有别的生活手段下迫于生计而从事的行为,但是仍然构成了对法院禁止令的违反。

违反禁止令的案例数见不鲜,使得人们对禁止令制度的设立产生了怀疑,有的媒体在报道中就指出禁止令的种类很多,但是标准缺失,禁止令执行起来很无奈。[3]上述问题的出现表明禁止令在作出之后并没有被有效遵守,反而出现了屡禁不止的情况,执行机关在执行中困难重重。

二、禁止令何以不能令行禁止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对案件执行过程的长期跟踪和观察,我们发现禁止令不能令行禁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禁止令本身存在问题,法院在适用禁止令的时候比较粗放,不能有针对性地适用禁止令,且禁止令的内容不明确;另一方面,禁止令的执行机制存在问题。禁止令的有效执行需要法院、公安机关和社区矫正机构等各方面的有效配合,但各机关在执行中的衔接和配合不畅。

(一)禁止令本身存在的问题

禁止令要有效执行,本身必须具有针对性且内容明确。而实践中有的法院在适用禁止令时比较粗放,没有针对被告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社会调查,也没有听取被告人所在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的意见,不能就是否应该适用禁止令以及如何适用禁止令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导致了禁止令在执行中出现问题。

首先,禁止令不具有针对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第2条就明确要求法院在宣告禁止令时,要有针对性地决定禁止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减少、消除犯罪分子再犯的可能。但是有的法院作出的禁止令针对性不足。例如,有的法院在某危险驾驶案[4]中对被告人适用了“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等娱乐场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的禁止令,而该案之所以案发是因为被告人张某在醉酒之后驾驶机动车被查获,我们丝毫看不出这与其进出娱乐场所有什么关联性。

其次,禁止令内容不明确。内容的明确性是法院判决的要求之一,这也是禁止令应有的要求,是禁止令能够有效执行的前提。有的法院所作出的禁止令内容不明确,也有法院在适用禁止令时仅仅照搬了《规定》的内容,没有进行进一步细化。如有的法院直接禁止罪犯从事高消费活动,这就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超过什么样的标准才是“高消费”,这与个人的收入水平、消费观念以及当地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法院对王某作出了禁止令,这是基于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法院不得不适用,没有选择权。但如果仔细推敲,本案中也出现内容不明确的问题。法院的禁止令的内容为“禁止从事药品的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其中“相关”一词用语比较模糊。哪些行为与药品的生产、销售相关,哪些行为与其不相关?他人生病住院,王某帮其到药店购买药品,这是否相关?王某被药店招聘为保洁人员但是不从事药品的生产、销售工作,这是否相关?这些问题是司法机关在出台司法解释时没有考虑过的,但是确实对实践有直接影响。

(二)配套机制不完善

除了禁止令本身内容不够完善之外,禁止令执行中的配套机制不完善也是导致执行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首先,执行机关之间衔接不畅。虽然《规定》以及《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均明确了禁止令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检察机关对禁止令的执行进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禁止令的犯罪分子进行处罚,但是它“未对各部门职责及分工作出具体规定,也未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从而造成禁止令执行上的困难。”[5]对犯罪分子的矫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而我们发现社区矫正机构与其他机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沟通机制并不健全,各方的信息共享机制与联动机制需不断沟通磨合。本案中,社区矫正机构并没有将王某被判处禁止令的情况通知辖区内的药品零售机构,因此药店当然会招聘王某。社区矫正机构目前监督的重点是罪犯在缓刑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对禁止令的监督并非重点,因此发现王某违反禁止令的情形后,并没有及时将该情况向公安机关反映,以至于王某在被处罚之前一直从事药品销售工作。

其次,执行机构本身面临着现实压力。一方面,司法行政机关面临着人员紧缺的压力。虽然司法行政机关在我国基层政权中已经普遍建立,但是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发现,王某所在的基层司法所面临着案多人少的困境,且司法人员自身的素质不能适应专业性较强的执行活动。该司法所的辖区内有三万余人,需要进行社区矫正的有七十余人,而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仅有十五人,这些人员除了要对王某等犯罪分子执行禁止令之外,还要执行对辖区内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的社区矫正。人员配备不足、力量薄弱直接导致了社区矫正机构的职能被薄弱化,禁止令制度的有效实施也就无从保证。另一方面,司法行政机关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压力。虽然一些先进的技术装备已经下发到王某所在的司法所,如全方位、全时段的定位跟踪装置,但是这些装置的有效运转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持,而该所的财政预算并不足以支持这些先进装备的使用。“司法所作为执行主体在执行过程中,经费严重不足,没有任何财、物力的保障,便无法做到对犯罪者真正意义上的监管,也就更不要谈投资较高科技手段监管。”[6]繁重的工作和捉襟见肘的经费使得司法行政机关很难对监管对象进行有效监督,这就造成王某实际上处于“脱管”状态。

三、禁止令制度的完善

我们认为,为了有效执行禁止令,需要从禁止令内容本身和禁止令的执行机制两方面进行完善。

(一)禁止令内容本身的完善

1.加强判决之前的社会调查

对判处管制和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法院在作出禁止令之前,首先要进行社会调查,以判断其有无再次危害社会的危险性,并进而决定是否适用缓刑及禁止令。判断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不能仅仅立足于案件本身,其一贯表现、案件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也是司法机关评判的重要依据。本案中,如果法院在作出禁止令之进行社会调查,听取王某所在社区的意见并对其再犯的可能性进行客观评估的话,便不会对其判处缓刑,而是对其判处实刑,使其有效地接受教育改造。

2.禁止令内容的完善

禁止令的内容也需要结合案件仔细斟酌,慎重决定。

首先,法院作出的禁止令要有针对性。第一,法官应考虑被禁止的行为是否与犯罪之间有因果关系。这些行为应当是经常性的,同犯罪结果之间有强烈的因果关系才有对其加以限制的必要。第二,法官应考虑被告人再犯的可能性。被告人是否以被禁止的行为为谋生手段,是否以此为业,回归社会之后他有无再犯可能,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本案中法院适用禁止令是基于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的强制规定,该司法解释之所以规定对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同时适用禁止令,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虑到这些人在考验期内具有极大的再犯可能性。为了加强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减少行为人再犯的可能性,两高在出台司法解释时便将适用禁止令作为一项强制性规定。

其次,法院作出的禁止令要有明确性。禁止令的明确性是刑罚明确性的应有之义,因此,应当避免笼统或模糊的表述。《规定》列举了“高消费”、“周边区域”等内容,但这在执行中存在标准模糊的问题。内容的模糊性容易导致禁止令执行的随意性,不仅可能侵犯被告人合法权益,也有损司法权威。因此,与其模糊表述,不如明确列举,比如将高消费限定为乘坐飞机头等舱、打高尔夫球、购买价值多少万元的车辆等;将周边区域限定为周边300米的距离等。本案中,法官在适用禁止令时,就应当避免使用“其他”这样兜底性质的表述,而应该将禁止的内容明确列举。

(二)禁止令执行机制的完善

1.实现信息的反馈与互动

一方面,各机关要联合出台执行监管措施,明确公检法司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促进禁止令执行中的衔接配合,实现信息共享与互动。如社区矫正机构在罪犯王某报道之后应当如何将禁止令的内容通知相关单位?相关单位应当如何与其进行沟通?社区矫正机构在什么情况下将王某违反禁止令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法院,后者应该如何对案件进行处理?这些都应该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循。另一方面,在当前社区建设一体化、社区监管网格化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对罪犯的网络化管理。为了拓宽监督执行的渠道,需要构建禁止令执行社会网络体系。如可以将王某所在的街道办、居委会、学校、工会、妇联乃至网吧、KTV等娱乐场所以及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均纳入网络之中,明确各部门、单位、组织的社会责任以及监管不到位的责任追究机制,以加大对服刑人员的监督力度和心理威慑力度。

2.增加对执行机构的投入

首先,禁止令的有效执行需要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因此要加强社区矫正机构的队伍建设。由于社区矫正需要专业的法律、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配备专业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不仅要在数量上适当扩充,以确保工作人员与矫正对象的合理比例,也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改变人员结构,提高其社区矫正能力。

其次,有效的监管还需要加大物力、财力投入。禁止令的执行往往比想象的要困难,不仅需要人员配备完善,还需要在物力和财力上进行有效的支撑,否则极有可能造成执行机关事倍功半的情况,如上文提到的定位装置一样。只有物力、财力到位了,高科技手段才能在实践中推广运用。

注释:

[1]案情详见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1-10/09/content_3032053.htm,访问日期:2015年4月27日。

[2]案情详见http://news.jwb.com.cn/art/2013/11/11/art_12697_3754749.html,访问日期:2015年4月27日。

[3]李文鹏:《种类很多 标准缺失 禁止令:执行起来无奈》,载《齐鲁晚报》2011年6月13日。

[4]参见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法院(2014)格刑初字第223号判决。

[5]苏青:《我国<刑法>“禁止令”如何才能“令行禁止”》,载《法学杂志》2013年第10期。

上一篇:欧姆定律应用题带答案下一篇:师带徒心得体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