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的用法和用法例句(精选15篇)
say的用法和用法例句 篇1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例句: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白话译文:有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我老太婆一定朝他脸上吐口水!
出处:先秦·刘向《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例句: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白话译文:这些都是兵法中的大忌。
出处:汉代·司马迁《史记》《赤壁之战》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例句:言之,貌若甚戚者。
白话译文:他说着(这些话),脸上露出非常悲伤的.申请。
出处: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白话译文: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出处: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例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白话译文:廉颇赵国优秀的将领。
出处: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例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白话译文: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出处: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say的用法和用法例句 篇2
关键词:「~ていく」,「~てくる」,基本用法,派生
一、引言
「~ていく」和「~てくる」的用法分为实意动词用法和辅助动词用法两大类。辅助动词的用法也是由实意动词的用法派生而来。本文将「~ていく」和「~てくる」的各种用法从其与基本用法的联系的角度出发, 加以论述。
二、基本用法
「~ていく」表示远离说话人视点的动作和发生的事情。而「~てくる」则表示靠近说话人视点的动作和发生的事情。 (如图1所示) 这里所说的视点包括说话人说话时的物理位置、作为判断标准的时间、事物的状态等。
三、「~ていく」和「~てくる」的实意动词用法
1、动作后的移动
这一用法是指「買う、食べる」等动作之后产生的移动。这一用法可以理解为「て」的动作和「いく·くる」移动的连续动作的组合。远离说话人视点的移动时, 使用「~ていく」;靠近说话人视点的移动时, 使用「~てくる」。例如:
(1) 「どこに植えたらいいかしら」などおしゃべりしながら、贈答用の花を買っていった。
在例 (1) 中, 买完花后, 远离了说话人的视点。是“买”和远离说话人视点的移动的连续动作的组合。所以, 使用了「~ていく」。
(2) 「今日の朝食、何を食べましたか。ごはん?それともパン?」
「どちらでもない人もいるようですね。何を食べてきたのでしょう」
这是就早饭情况, 对班级里的学生做的调查。在例 (2) 中, 吃了什么东西之后, 来到学校, 靠近了说话人的视点。是“吃”和靠近说话人视点的移动的连续动作的组合。所以, 使用了「~てくる」。
2、「いく」和「くる」的方式
这一用法是指以「歩く」等动词表示「いく」和「くる」的方式。即, 表示移动的方式。移动的结果仍然体现在远离说话人的视点和靠近说话人的视点。例如:
(3) 祐介は大声で泣きながら、土間で朝食の支度をしている春江のところへ走っていった。
在例 (3) 中, 用「走る」来表示「行く」的方式, 结果远离了说话人的视点。所以, 使用了「~ていく」。
(4) 坂道の下にある集落を撮ろうと思っていたら、偶然、2人が歩いてきた。
在例 (4) 中, 用「歩く」来表示「来る」的方式, 结果靠近了说话人的视点。所以, 使用了「~てくる」。
3、「いく·くる」时的状态
这一用法是指在「着る」等动作结果的状态下移动。伴随着这一动作结果的状态, 远离说话人的视点或者靠近说话人的视点。例如:
(5) 例えばブラジルも、94年大会にはロナウド (当時17歳) 、98年大会にはデニウソン (当時20歳) 、02年大会にはカカ (当時20歳) をW杯に連れていった。
例 (5) 中, 在「連れる」这一动作结果的状态下, 向目的地移动。当然, 目的地在远离说话人视点的方向。所以, 使用了「~ていく」。
(6) 下女が茶を持ってくる間二人はぼんやり向い合って坐っていた。
例 (6) 中, 在「茶を持つ」这一动作结果的状态下, 「下女」向说话人的视点「二人」所在的地点移动。所以, 使用了「~てくる」。
4、前接方向动词
这一用法是指「~ていく」和「~てくる」前的动词是如「出る·戻る」等具有方向性的动词。朝着其方向, 远离说话人的视点或者靠近说话人的视点。例如:
(7) 左中間席へ吸い込まれていく白球に、甲子園は地鳴りのような歓声に包まれた。
在例 (7) 中, 动词「吸い込まれる」具有方向性, 且说话人的视点在棒球场。「白球」朝着「左中間席」方向, 远离说话人的视点。所以, 使用了「~ていく」。
(8) 2月開催の話が浮上した昨年秋以降、日程の変更を求める抗議文や意見書を都に出してきた。
在例 (8) 中, 动词「出す」具有方向性, 且说话人的视点在「都」。「抗議文」和「意見書」等从各地送到「都」, 即靠近了说话人的视点。所以, 使用了「~てくる」。
作为实意动词的「~ていく」和「~てくる」, 移动的结果清晰, 所以, 理解时, 可以不必在意「て」前面的动词。重点在于说话人的视点在哪里, 动作的结果是远离了说话人的视点, 还是靠近了说话人的视点。
四、作为辅助动词的「~ていく」和「~てくる」
1、出现·消失的过程
表示出现的动词后接「てくる」, 表示消失的动词后接「ていく」。根据说话人视点 (基准时) 的不同, 事物存在于时间轴上。表示出现时, 由过去不存在的事物变为存在的事物的这一过程, 沿着时间轴靠近说话人的视点。同样, 表示消失时, 存在于基准时的事物由存在变为不存在的这一过程, 沿着时间轴远离说话人的视点。例如:
(9) 彼は、まじめに生きる女性の心をそそるために生まれてきたような男性だ。
在例 (9) 中, 说话人将视点放在「彼」现在存在的状态「男性」。从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状态向说话人的视点靠近, 并出现, 即「生まれた」。所以, 使用了「~てくる」。
(10) 育つ場所を失った小さな花は、勢いのある外来種に川辺の主役の座を譲るようにして、静かに消えていった。
在例 (10) 中, 说话人的视点在「小さな花」存在时。由存在变为不存在, 远离说话人的视点, 最后消失。所以, 使用了「~ていく」。
2、渐变
沿着变化的过程, 以说话人的视点的状态为基准, 从之前的状态向视点状态接近时, 使用「~てくる」;从视点状态远离时, 使用「~ていく」。
(11) 酒の勢いに心もリラックスし、その前の会議では思いつきもしなかった独創的で素晴らしいアイデアが湯水のごとくあふれてくる。
在例 (11) 中, 说话人的视点在「アイデア」涌现的这一状态。「アイデア」从之前的较少的状态, 渐渐变多, 向视点状态接近。所以, 使用了「~てくる」。
(12) 「出だしは少なく、だんだん増えていくのが商用車販売の特徴」 (広報担当者) という。
在例 (12) 中, 说话人的视点在“较少”的这一状态。从这一状态出发, 渐渐增多, 越来越远离视点状态。所以, 使用了「~ていく」。
3、动作的开始
这一用法是指由动作开始时的状态向说话人的视点接近, 所以使用「~てくる」。而动作结束之后, 无法再远离说话人的视点, 所以「~ていく」没有这一用法。
(13) 「みゃあお」.今度は、何日か前からきこえてくる同じ子猫の鳴き声に、息子と娘がはしを投げ出し、庭に飛び出る。
在例 (13) 中, 「何日か前」动作「聞こえる」已经开始。在时间上, 想说话人的视点「今度」接近。
(14) 近年の歴史研究の進歩により、今から三千年前の殷周革命が、日本人の誕生にも大きな影響を与えたこともわかってきた。
在例 (14) 中, 由于历史研究的进步, 动作「わかる」开始了。由之前不了解的状态, 向说话人的视点「わかる」这一状态接近。
4、动作的持续
在这一用法中, 到说话人视点为止的持续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 向说话人的视点接近, 所以使用「~てくる」;而由视点开始的持续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 远离说话人的视点, 所以使用「~ていく」。
(15) 青梅マラソンはこれまで、毎年2月の第3日曜日に開かれてきた。
在例 (15) 中, 说话人的视点是「これまで」, 即现在。「毎年2月」, 「青梅マラソン」都会如期举行, 即「開く」这一动作迄今为止, 一直在持续。「てきた」表示动作的持续, 并向说话人的视点接近。所以, 使用了「~てくる」。
(16) これから日本をリードしていく人物とはどのような資質が必要なのか考えてはいかがだろうか。
在例 (16) 中, 「ていく」表示从今以后「日本をリードする」这一动作的持续。视点为现在, 从现在开始的持续。在时间上, 渐渐远离说话人的视点。所以, 使用了「~ていく」。
五、结语
从「~ていく」和「~てくる」的基本用法开始扩展, 这样便于对其整体的用法的记忆与理解。其他的用法都是由基本用法派生出来的, 没有必要过细地分类记忆。由基本用法举一反三才是学习语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吉川武時, (1991第4刷) , 『日本語文法入門』, アルク。
[2]定延利之, 『よくわかる言語学』, アルク。
[3]加藤重広、吉田朋彦(2004) , 『日本語を知るための51題』, 研究社。
[4]グループ·ジャマシイ編, 徐一平ら訳, 『中文版日本語文型辞典』, (2003第6刷) 。くろしお出版。
说“件套”的用法和意义 篇3
但是,“件套”则是个比较特殊的复合量词。很多现代汉语教材和对外汉语教材都将它归入上面的第二类,认为1件或1套就是1件套,这样10件套就可以是4件加6套,也可以是9件加1套,等等。然而,实际语言交际中并非完全如此,“件套”实际上有两个含义。除了上面这种含义外(如“高档针织服装60余万件套、3000多件套军事装备、收藏文物120余件套”等中的“件套”),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如我们去商场买床上用品时,“件套”指的是有若干件用品构成的1套。如3件套的床上用品指的是由被单、被罩、枕套各1件构成的1套;四件套的通常包括1个床罩、1个被套和2个短枕套。5件套、6件套,甚至10件套或更多件套的都有。如“12件套”可以是:大被套、小被套、床单、枕头套、枕巾各2件,大枕头套、大枕巾各1件。再添上一些抱枕或者靠枕之类就可以组成更大数目的件套。也就是说,这里的“件套”是套内各件的加合关系,而不是套或件选择之后的加合关系。又如“两人都穿了两件套的黑色泳衣、6件套化妆品十分畅销、特等奖是价值万余元的黄金3件套、一套8件套的精致长柄葡萄酒杯、丁工牌8件套双头呆扳手、那套清仿明48件套旧红木家具、三星牌6件套搪瓷厨房设备”等中的“件套”都是如此。大体说来,凡是以一整套为着眼点、一套内又有X件东西构成的用品器物,往往可以用“X件套”。意在套,但又强调套内的组合数量,这也就是日常生活中“件套”多用于衣饰用品的原因。像“我们在北欧市场上专门注意了一下价格,他们的3件套零售价一套大约15~20美元之间”这句话中,明确指出“一套”的价格,更能显出其中“件套”的含义。
既然“件套”有两种用法,交际中是否有分工呢?我们从用例中发现,从生产、装备的数量角度看,“件套”基本上指选择不同量词后的相加关系,因为它们着眼于总量;从消费、使用的角度看,“件套”基本上指由件构成的套,因为它们着眼于分量。这样的语义空间分割倒是挺有意味的。每个义项或用法都占据着特定的交际空间。描写语义,实际上就是刻画语言交际的空间关系。
如此看来,“件套”有收入辞书加以解释的必要。然而,目前《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各版本均未收录该词。
“件套”的这种用法和含义,不光在汉语交际中如此,在英语交际中也是这样的。如西装套装(suit)分为两件套(twopiece suit)和三件套,两件套西装套装包括上衣和裤子各1件,三件套西装套装包括上衣、裤子和背心各1件。按照传统的观点,比起两件套西装来,三件套更显正规。现在女性的三件套则包括西装、背心、裙子。
disease的用法和例句 篇4
这种疾病传播的条件已经成熟。
2. The disease wiped out 40 million rabbits at a stroke.
该疾病一下子就使4,000万只兔子丧命。
3. Smoking places you at serious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disease.
吸烟会大大增加罹患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4. Depression lowers the human ability to cope with disease.
抑郁症会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5. When not removed, plaque causes tooth decay and gum disease.
牙斑如果不清除就会导致牙齿蛀蚀和牙龈疾病。
6. No one knew how to treat this dreaded disease.
没人知道如何治疗这种可怕的疾病。
7. Stress is widely perceived as contributing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压力被广泛认为是导致冠心病的一个因素。
8. The move follows growing public concern over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针对公众对该疾病的不断蔓延日益担忧,从而出台了这一举措。
9. He promised to appoint an AIDS czar to deal with the disease.
他许诺任命一位艾滋病大使来应对这种疾病。
10. British forces in the Caribbean were being decimated by disease.
加勒比海地区的英国部队有大批的人病死。
11. When John was 17, he died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约翰17岁时死于先天性心脏病。
12. Children in evacuation centres are falling prey to disease.
疏散中心的孩子正受到疾病的折磨。
13. Receding gums can be the result of disease or simply incorrect brushing.
牙龈萎缩可能是疾病导致的,也可能仅仅是错误的刷牙方式引起的。
14. 10,000 deaths a year from chronic lung disease are attributable to smoking.
吸烟导致每年有1万人死于慢性肺病。
15. Were you surprised that his disease progressed so quickly?
winter的用法和例句 篇5
如果不去动的话,冬萝卜会在春天开花结籽。
2. He has almost certainly blown his chance of touring India this winter.
他几乎肯定失去了今冬去印度旅行的机会。
3. Winter weather can leave you feeling fatigued and tired.
冬季会让人感觉疲乏无力。
4. Sweden is lovely in summer— cold beyond belief in winter.
瑞典的夏天非常宜人——冬天却冷得让人难以置信。
5. The sudden onset of winter caused havoc with rail and air transport.
冬天的突然降临让铁路和航空运输系统陷入混乱。
6. It is hard to see how people will get through the winter.
难以想象人们将怎样熬过这个冬天。
7. Some types of garden furniture must be stored inside in the winter.
有几类花园家具冬季必须存放在室内。
8. In the winter she wears thick socks, Wellington boots and gloves.
冬天,她穿着厚袜子和橡胶雨靴,戴着手套。
9. The winter sports bring the jet set from England.
冬季运动吸引了英格兰的富豪们。
10. Thatch is naturally 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
茅草料天生冬暖夏凉。
11. The Paris couturiers showed their collections for winter last week.
上周,巴黎的时装设计师们展示了他们的冬季时装作品。
12. They had to conserve the candles now with winter upon them.
冬天眼看就要到了,他们不得不把蜡烛省着用。
13. She won the individual gold medal at the Winter Olympics.
她在冬奥会上获得了个人金牌。
14. Right now we are in the changeover period between autumn and winter.
眼下,我们正处于秋冬交替的时候。
15. So many days are routine and uninteresting, especially in winter.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用法 篇6
一、表语
1. We are very surprised at the news. ( 这个消息让我们感到很震惊,此句中主语we是动作的承受者。)
2. What you said is really inspiring. ( 你所说的真的让我们很惊讶,主语从句what you said是动作的执行者。)
二、定语
1. We only sell used book in our bookstore. ( 我们的书店只卖用过的书, 表示此书已经用过了,表示完成且有被动的意义。)
2. It was really inspiring news that Alice should win. ( 那个让人惊讶的消息就是安莉斯能够赢。此句中给人们带来惊讶的是消息,所以具有主动的意义。)
三、状语
1. Asked about his family,he made no answer. ( 当被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没有回答。Ask的逻辑主语是he,两者表示被动关系,此句的完整结构是when he was asked)
2. Hearing the exciting news,the boy jumped for joy. ( 当听到这个让人激动的消息的时候,这个男孩高兴地跳了起来。此句中hearing的逻辑主语是the boy两者表示主动关系,此句写完整是when the boy was hearing the exciting news)
四、宾补
1. If you want to make yourself respected,you are about all to respect others. ( 如果你想让自己被尊重,你必须先尊重别人。表示宾语yourself和宾补respected之间是被动意义。)
2. Tom could hear them arguing outside. ( 汤母能听到他们正在外面吵架。宾语them和宾补arguing之间是主动关系且表示宾语的动作正在进行。)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想要正确地选择非谓语动词需要一定的步骤:
( 1) 根据句子结构确定分词的语法成分
( 2) 找准逻辑主语
( 3) 判断主、被动关系
( 4) 选定现在或过去分词
1. There was a terrible noise____the sudden burst of light.
A. followed B. following C. to be followed D. being followed
简析: 根据语法分析可知,待选部分是修饰noise的定语短语; 据常识 “雷声随闪电之后到来”,自然A noise follows the sudden burst of light,noise与follow是主动关系。因此,该题应选B。
2. The Olympic Games,____ in 776 B. C.,didn 't include women until 1912.
A. first playing B. to be first played C. first played D. to be playing
简析: 根据语法分析可知,待选部分是一个作定语、修饰The Olympic Games的后置分词短语; The Olympic Games是动词play的承受者,且已完成( in 776 B. C. ) 。因此,该题选C。
3. What's the language____in Germany?
A. speaking B. spoken C. be spoken D. to speak
简析: 该题应选B。测试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表达被动,等于定语从句which is spoken。
4. Most of the people____to the party were famous scientists.
A. invited B. to invite C. being invited D. inviting
简析: 该题应选A。测试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表达被动,等于定语从句who were invited。
5. The first textbooks____for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ame out in the 16th century.
A. having written B. to be written C. being written D. written
简析: 该题应选D。测试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表达被动,等于定语从句which were written。
say的用法和用法例句 篇7
关键词释义用法说明对外汉语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
十几年来陆续问世的对外汉语词典虽然各有特点,但因在释义这个核心部分多仿效为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本族人编写的母语词典,所以既未能找到与外国读者的解读能力相适应的释义方法,又未能从外国人的需要出发提供足够的用法信息,以致几乎没有自己的特点,“基本上都是《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删减本”。《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7,以下简称《学汉语》)根据外国人学汉语的实际需要,在释词上摆脱母语词典的影响,努力自主创新,释义通俗易懂,用法说明全面细致,成功地显示了外向型词典的个性。本文拟对《学汉语》在释义和用法说明方面的特点加以探讨,以期揭示其成功的原因。
一、采用汉语学习者容易理解的方式释义
《学汉语》的编者在充分了解汉语学习者的需要的基础上,避开只对本族人适用的内向型词典的简约模式,从汉语学习者的认知角度和汉语水平出发,努力寻找他们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和措辞来解说词义,从而在释义上闯出一条属于对外汉语词典的新路。概括地说,它在释义上的特点大致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在释义的表述上努力化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尽量避免使用层次多或结构繁复的句式,以便取得行文浅显易懂、明白清楚的效果;(2)在解说用词上尽量使用汉语核心词汇,或《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范围内的字词,借以减少生字或生词;(3)宁可多费笔墨也不随便采用同义词、近义词或简约的词语进行解说,从而避免产生解释含混不清或使读者辗转查阅的问题;(4)对百科性词目的解说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琐细的描述,从而化难为易;(5)适当调整义项数量,使之在表义和功能上尽量单纯。下面选择若干词条加以评说(词例从略)。
(1)不得不(动)只能(有“不愿意,但没有办法”的意思)。括号中的信息揭示了“不得不”不同于“只能/不能不/只好/必须”等的区别性特征,有利于外国读者准确掌握其意义。
(2)凑合(动)②勉强地适应不太令人满意的东西。这一释义直接揭示了词目词的语义,读者一看就能明白。而有些对外汉语词典则用近义词“勉强/将就”解释“凑合”,导致汉语学习者很难理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3)给②(动)用在动词后面,表示通过动作使某人得到。“给”字此义其他对外汉语词典多释为“交付”或“引进交付的对象”。两相比较,还是《学汉语》的释义更容易被汉语学习者理解,也有助于学习者区分单一的“给”和“动中给”的不同。
(4)觉醒(动)从糊涂到清醒,从受骗到明白过来。这一释文从认识上的糊涂到不糊涂与从糊里糊涂受骗到发觉上当两个角度阐释“觉醒”的意思,其效果远胜于用“醒悟/觉悟”来解释“觉醒”,同时也可免去读者进一步查阅词典的麻烦。
(5)起来(动趋式短语词)由躺着变成坐着、站着,或由坐着变成站着。释文不用常见的“由……而”的句式,而是改用“由……变成”(《大纲》中的甲级词),既降低了释义用词的等级,又提高了释义的口语化程度,更便于学习者理解。
(6)贫穷(形)因为没有钱而生活水平很低。此释文告诉读者:“贫穷”表现为没有钱,生活水平很低。这比用“穷苦”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缺乏”之类释义具体,且更接近现实生活,更容易被学习者所理解。
(7)狼(名)一种动物,样子和狗差不多,尾巴垂着,多在夜问活动,性情残忍,以肉食为主,伤害家畜,有时也伤害人。其他词典对“狼”的解释通常离不开“哺乳动物”之类的生物分类范畴用语,而且还有外形、颜色、习性,乃至毛皮功用的详细描述。《学汉语》的编者则先说明狼和狗的样子差不多,再指出它和狗的几个不同之处,从而减少了许多生词,降低了学习者的理解难度。
任何词典都力求能使读者从释义中解读和提取所需信息,而要做到这一点,词典释义难度必须切合读者的解读能力。读者解读能力有强弱之分,词典释义起点便有高低的不同。对外汉语词典面向的是解读能力不高的外国读者,因此,《学汉语》尽量降低释义的起点,使释文的难度与外国人的汉语水平相匹配,以便读者能够真正理解释义。
二、详细说明词语的使用环境
进入语句的词必然与句中的其他词发生种种联系,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使用者应该注意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拦路虎。比如:(1)词的适用场合、出现位置,以及位置的差异可能产生的不同效果;(2)词进入语句时可能需要另外添加语词或补充信息;(3)词在搭配或使用上的特殊要求或限制;(4)否定形式是常规的抑或特殊的。诸如此类,《学汉语》都有比较全面和详细的注释,而其他对外汉语词典对此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请看下面的词条(例证从略)。
(8)多⑤(代)用在疑问句里,问程度或数量。[注意]“多”后面
多数是单音节名词,如“大、高、长、远、粗、深、厚、宽”。
(9)敢于(动)有勇气、有胆量做一件事。[注意]‘‘敢于”一般不
带单音节词。否定式是“不敢”。汉语中,一个词对接在其后的词是单音节的或双音节的,有时有特殊的要求。《学汉语》对与上述两词(还有其他类似的词)搭配的词作了必要的提示,有利于防止学习者造出不合格的句子。
(10)好端端(形)情况很好、很正常。[注意]用“好端端”先说情
况正常,然后一定要有表示不正常、不好的句子。有的对外汉语词典只将“好端端”解释为“好好的”,并提供例句,不给出任何用法提示。这样,“好端端”的特殊用法(前面说好的,后面说不好的)就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了。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有限,如果没有明确的提示,往往不容易发现这个使用特点,即使查了词典以后还是不会正确使用这个词。相比之下,《学汉语》的提示有助于读者正确掌握这个词的用法。
(11)本来①(副)表示某种情况原来是怎样的,原先。[注意]
“本来”一般用在动词前,也可以用在主语前,后面常有进一步说明情况的小句。上面的提示告诉学习者,用“本来”表示“某种情况原来如何”时,还要补充说明“现在如何”,这样可使读者不至于片面理解释义。
(12)别说(连)不要说。也说别说是。[注意]‘‘别说”用在前一分句前边时,以否定某件事来突出下一句主要意思;“别说”用在后一分句句前时,表示从前一分句的意思能很自然得出后一分句的否定的结果。用法提示既指出“别说”在前后两个小句中的分布,又指出其用在前后两个小句时的不同作用,再辅以相关的例证,学习者便不难区分这个词的两种不同的用法了。
(13)双(量)用于左右对称或两个一起使用的东西。[注意]人的左右对称的肢体、器官多用“双”,跟肢体、器官有关的事物也用“双”。其中的一个则用量词“只”,如:一双手(一只手)I一双眼睛(一只眼睛)I一双手套(一只手套)i一双鞋(一只鞋)。但“耳朵”不能用“一双”,要用“两只”。《学汉语》详细说明了“左右对称或两个一起使用的东西”用“双”作为量词的各种情形,而且还指出涉及其中的一个时,要用“一只”。不过,既然提到“耳朵”必须用“两只”,似乎还要指出“两只眼睛”的说法也是正确的(在《学汉语》的809页就出现过),否则读者会以为“一双眼睛”是唯一正确的搭配。
词语的使用条件或环境是对外汉语词典释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词典如果忽略了这方面的信息,便有可能出现如下的后果:(1)读者片面地根据释义进行错误的类推,想当然地造出他们认为是正确而实际错误的句子;(2)将那些在使用上有特殊要求的词语当作一般词语来使用;(3)参照母语的语境知识,将母语的相关用法移植到汉语中来。《学汉语》所提供的用法信息十分广泛,涉及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连词、量词、数词、介词和助词,其中不少用法说明是其他词典所没有的。
三、说明称谓词的使用特点
《学汉语》为范围广泛的称谓词及语素提供了极其详细的用法说明,所提供的信息有:(1)可否当面称呼;(2)不能当面称呼时有什么替代的说法;(3)可否加上排行;(4)有何地区差别;(5)有何语体或情感色彩;(6)对象是否是认识的。这些使用特点,有的在释义中直接说明,有的则以“注意”栏注释。例如:
(18)爹对父亲的称呼,常见于农村。
(19)老公指丈夫。[注意]“老公”是比较随便的称呼,不用在正
式的场合。
(20)伯父①父亲的哥哥。[注意]“伯父”较少用作当面的称呼,
前面也可加排行,如“大伯父、二伯父、三伯父”。②对朋友的父亲(年龄
比自己的父亲大一些)的尊称。[注意]这里的“伯父”可以做当面的称呼。
(21)舅子妻子的哥哥或弟弟:大舅子(妻子的哥哥)小舅子(妻子的弟弟)。[注意]“舅子”不用作当面的称呼,当面叫“哥哥”或“弟弟”。
(22)老外①指外国人,比较随便,一般不做当面的称呼。
(23)小子③对男子的不客气的称呼。
汉语中怎么称呼别人,怎么称呼才算正确、得体,不至于产生误会,诸如此类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汉语学习者。可是称谓词一直都没有系统地纳入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只能在碰到某个亲属词或称谓词时顺便讲讲,没有机会全面展开。《学汉语》为称谓词提供了全面而详尽的用法信息,汉语学习者必将深受其益。此外,《学汉语》还在附录中列出了“汉语亲属称谓表”,对近百个亲属称谓词及其使用特点一一作了说明。
《学汉语》的服务对象是具有初中级汉语水平的外国读者,因而收词数量有限,但是其所给出的用法信息远远超过了同类词典。不过,从精益求精的角度看,用法信息的内容似乎还可以扩充,在用法相同的词语中,信息的配置平衡方面尚待改进。
附注
[1]陆俭明,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杨金华释词简约有碍对外汉语词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辞书研究,2007(4)。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83)
share的用法和例句 篇8
share的用法2:share在英式英语中还可指“股票”,是可数名词,而在美式英语中“股票”一般说stock。
share的用法3:share有时可置于另一名词前作定语。
share的用法4:share的基本意思是“分享”,即指某物最初的所有人或持有人允许别人使用、分享或占有其中一部分,可指接受者部分的使用、分享或占有属于或来自他人的东西,也可指为一群人集体共用。
share的用法5:share用作及物动词时,接名词、代词作宾语,可用于被动结构。用作不及物动词时,与in连用,后可与抽象名词连用(如the cost, the joys, the fun, troubles, the happiness等)。
share的常用短语:
share and share alike
share in (v.+prep.)
share out (v.+adv.)
select的用法和例句 篇9
select的用法2:select只用作及物动词,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也可接以“(to be/as+) n. ”或动词不定式充当补足语的复合宾语。
select的用法3:select不用于select sb sth 结构,若表示“为某人挑选”须使用select sth for sb 结构。
select的用法4:select的宾语是“被选中者”,而不是“供选择者”。例如:
有五本书供你选择。误:You have five books to select.正:You have five books to select from.
select的常用短语:
select for (v.+prep.)
say的用法和用法例句 篇10
From where引导定语从句
From where引导定语从句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where用于指代介词短语;另一种是where用于指代名词(短语)。
Where指代介词短语
大家来看下面这个例句。
1. Some people are sitting under the big tree, from where they can enjoy the whole view.
有人正坐在那棵大树底下,从那里他们能够欣赏到全景。
解析:From where在这个句子中引导定语从句。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例句中from where的用法:一方面,这里的where指代介词短语under the big tree,此时from where相当于说from under the big tree;另一方面,from where在定语从句中充当地点状语,修饰动词enjoy,表明enjoy的地点。因此,该定语从句可以改写成这样一个简单句:“They can enjoy the whole view from under the big tree.”
Where指代名词(短语)
Where不仅可以指代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也可以指代表示地点的名词(短语),以下面这个句子为例。
2. I climbed to the top of the tower, from where I could see the whole city.
我爬到塔顶,从那里我可以看到城市全景。
解析:这里的from where同样引导定语从句,其中where指代名词短语the top of the tower,而不是指代介词短语to the top of the tower。之所以这样说,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句中的to是与climbed搭配的,而不是与the top of the tower搭配的;另一方面,假如这里的where指代的是to the top of the tower,那么定语从句的from where还原得到的短语from to the top of the tower就语义不通了。由此我们确定,例句中定语从句的先行词是名词短语the top of the tower。按理说,指代名词短语应该使用先行词which,可是这个句子却使用了where,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根据语境,这里from where的含义相当于from on the top of the tower (从塔顶上),也就是说,这里where暗含了介词短语on the top of the tower的意思,如果用which就无法表达这样的暗含意思了。我们可以把定语从句改写成这样的简单句:“I could see the whole city from on the top of the tower.”
From where引导宾语从句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说“from where引导宾语从句”是不准确的,实质的用法是where引导的从句充当from的宾语,也就是说,是where (而不是from where)引导宾语从句。因此,我们改为“from + where宾语从句”。该结构可以在句中充当状语和后置定语。下面笔者分别来举例说明。
“from + where宾语从句”充当状语(修饰动词)
大家首先来看下面这个例句。
3. We see things from where we sit.
我们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解析:首先,从语义来看,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们都是从自己所坐的位置上看待事物”,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屁股决定脑袋”的意思。这句话很简单,但却道出了一个真理:人们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或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看待事物,这是人类认知的局限,也是人性的弱点。其次,从句法结构来看,where引导的从句where we sit是宾语从句,充当from的宾语,两者构成了一个介词短语。最后,从句法功能来看,该介词短语充当状语,修饰谓语动词see,表达的是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
“from + where宾语从句”充当后置定语(修饰名词)
大家再来看下面这句话。
4. “Over there,” I told her, nodding at the table across from where I sat.
“就在那儿。”我告诉她说,抬头示意了一下我坐的这个位置对面的那张桌子。
解析:从句法结构来看,这里的from where I sat与上句的from where we sit句法结构相同,都是“from + where引导的宾语从句”结构,两者构成一个介词短语。但从句法功能来看,这个句子中的from where I sat不是充当状语,而是与across搭配,共同充当后置定语,修饰名词table,以表明是哪张桌子。在这个句子中,across与from搭配使用,意为“在……对面”。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上两种用法的异同点(见下表)。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from + where宾语从句”这一结构本质上是介词短语,该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后置定语(修饰名词)。我们在阅读相关句子时,一定要搞清楚“from + where宾语从句”这一介词短语的修饰对象。因为修饰对象不同,句意会不同。以下面这个句子为例。
5. John’s skeleton had been unearthed in the backyard of his home not far from where his mother had been sitting.
翻译此句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not far) from + where宾语从句”的修饰关系。下面笔者分别从做状语和做定语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和翻译该句。
A. 该结构当做状语理解:此时该结构修饰动词unearth,表示“挖掘”的地点。此时的句意为“约翰的尸骨在他家的后院被挖掘出来,位置就离他妈妈过去常坐的地方不远”,这意味着他妈妈是坐在院子里的。
B. 该结构当做定语理解:此时该结构修饰名词backyard,表示是哪里的后院。此时的句意为“约翰的尸骨在他家的后院被挖掘出来,该后院离他妈妈常坐的地方不远”,这意味着他妈妈是坐在院子外的。
say的用法和用法例句 篇11
一、whether和if的相同用法
1.宾语从句常用whet her和i f引导, whet her和i f一般可替换。
Mr Smi t h asked whet her (或i f) we would li ke t o see John, because he was i ll.
2.用i t作形式主语, 则后面常用whet her, 但也可用i f引导主语从句。
It i s not clear whet her (或i f) t he spor t s meet wi ll put of f.
二、whether和if的区别用法
1.主语从句在句首, 用whet her引导, 而不能用if替换。
2.表语从句用whet her引导而不用i f引导。
The quest i on i s whet her you wi l j oi n us.
3.同位语从句用whet her引导而不用if引导。
The pr oblem whet her we wi ll send you t o Bei j i ng t o st udy has not been consi der ed.
4.宾语从句在句首, 用whet her引导, 而不能用if代替。
Whet her your answer i s r i ght, can’t say.
5.在宾语从句中, 用whet her…or表选择时, 不能用if…or代替。
The di r ect or s have no deci ded whet her t hey wi ll r ecommend a di vidend or hold over t he pr of i t s.
6.名词性从句中whet her or not不可说if or not, 但whet her…or not可用i f…or not代替。
I’m not sur e whet her or not he has br oken t he wi ndown. (句中whet her不可用if替换)
7.介词的宾语从句用whet her引导而不用if引导。
They ar e t alki ng about whet her t hey wi ll go t o Bei j i ng.
8.宾语从句如与条件状语从句有混淆时, 用whet her引导, 而不用if引导。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Please t ell me whet her you li ke t o do i t.
此句意为:请告诉我你是否愿意做这事。
Please t ell me i f you li ke t o do i t.
而此句意为:如果你愿意做这事, 请告诉我。
9.某些动词 (如di scuss) 后面只能跟whet her引导的宾语从句, whet her不能和if互换。
We di scussed whet her we should close t he shop.
1 0.宾语从句是否定句时, 从句常只用if, 不用whet her.
I wonder if it di dn’t rain tomorr-ow.
skip的用法和例句 篇12
skip的用法1:skip的基本意思是指小孩或小动物“轻盈、优美、迅速地蹦〔跳〕”,有活泼过度的含义。引申可表示“跳读”,也可表示“溜走”。
skip的用法2:skip既可用作不及物动词,也可用作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一般接物作宾语; 用作不及物动词时,常与over, through等连用。
skip的`用法3:skip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均为skipped。
rise的用法和例句 篇13
rise的用法2:rise是不及物动词,不能用于被动结构,常与above, from, to等介词连用。
rise的用法3:rise偶尔也用作系动词,后接形容词作表语。
rise的用法4:同是rise,却有时表示“开始”,有时表示“结束”。
rise的常用短语:
get〔take〕 a rise out of
give rise to
rise above (v.+prep.)
rise against (v.+prep.)
rise from (v.+prep.)
rise to (v.+prep.)
英俄表量词构成和用法对比 篇14
1、定量表量词的数词表示
英语和俄语中都可以用数词来表达量的概念, 例如:“一个人”的英语表达是one person, 俄语表达是одинчеловек, “五本书”的英语表达是five books, 俄语表达是пятькниг, 英语表示一个的时候是用数词加名词的原形, 两个以上是用数词加名词的复数形式, 而在俄语中由于语法要求不同在表示一个的时候один还要根据后面名词的性变成不同的形式, 例如:однакнига (一本书) 。当один为合成数词的末位数时, 仍必须与名词在性、数、格上保持一致。Два (две) 、три、четыре在与名词连用时, 数词为第一格时, 名词用单数第二格。пять及пять以上的数词在与名词连用时, 与其连用的名词要用复数第二格。而在表达“一个”的时候英语与俄语的不同在于英语中可以用定冠词a或an来充当量词, 可以说an apple, a book, 俄语中没有冠词所以也没有类似的表达方式。
2、特殊定量表量词的表示
在表达定量数量的时候英语与俄语的表达有一些不同, 表示一双……一副……一打……一半……的时候, 英语是用a couple of, a pair of, a dozen of, half of加名词复数表示, 而俄语用表示量的名词пара, дюжина, половина加名词表示。在英语中没有直接表达一双, 一副的名词, 所以就要借助名量搭配的词组来表示, 这种形式看似没有俄语的表达简便, 但是在接名词的时候英语中只需加名词的复数形式, 俄语中的名词还需要变格。这种不同的表达体现了英语和俄语不同的语法结构。
二、不定量表量词
1、集合名词
不定量量词的表示中俄语也有相对应的集合名词, 例如:толпа (一群) , шайка (一伙) , куча (一堆) , группа (一群) , клуб (一团) 。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集合名词, 要想表达集合的意思还必须用名量搭配的形式表达。我们通过两个短语来看一下:a heap of ruin (一座废墟) шайкаразбойничья (一伙强盗) 。在俄语中有专门表示动物集体单位的量词, 在俄语中用рой多指蜂、蚊或其他飞虫群。cтая通常用来说明鱼类、鸟类。косяк指马群、野猪等兽群和鸟群。стадо通常只与表示家畜的名词连用。табун指放牧的牲畜群或者是禽鸟群。英语中也有类似的区分, 例如:herd指“同一种类并一同栖息的兽群”。pack指“野兽或犬类的一群, 也只不受欢迎的人”。drove指“被驱赶着走的畜群”。swarm指“昆虫或动物移动中的一大群尤指蜂群, 迅速移动的人群”。flock指“畜群或鸟群”。
在俄语中还有一些词专门表达一块, 一份, 一把, кусок表示完整物体的一块;порция指一份食物、饭菜;доза只与表示药物的名词连用;горсть指粉状、粒状的一把、一撮。可以看出俄语在构词的时候更加细致。英语中通常一个短语可以加很多不同类型的名词, 例如a piece of后可以加paper, cake, work等。
2、表达“大量”的不定量词
英语和俄语中都有一些量词是专门表达“大量, 多”的意思, 试比较如下:英语中表达“大量, 多”的词和短语有many much, a large number of, a great quantity等;俄语中表达“大量, 多”的有много, немало, куча, уйма, масса, множество等。英语中有些单词和短语后面接的名词只能是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 比如many只与可数名词连用many shoes, much只与不可数名词连用much water.而在俄语中则没有可数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分, 所以一般名词都可以与这些表量的词连用。受俄语语法的要求这些表量词后面一般都加名词的复数二格。
3、表示度量衡的量词
在英语和俄语中都有表达度量衡的量词, 米metre (метр) , 公里kilometre (километр) , 平方米square metre (квадратныйметр) , 公顷hectare (гектар) , 升litre (лить) , 克gram (грамм) , 公斤kilogram (килограмм) , 吨ton (тонна) 。俄语中表示度量衡单位的的词大都来源于英语的音译, 所以在读音上相近, 用法也基本相同。
三、动量表量词
与英语有很大不同的是俄语中可以用完成体动词表示一次动作或短暂动作。挥了一下махнуть, 纵身一跳прыгнуть等, 有时也可以借助前缀про-构成的动词表示动作延迟了一段时间。
俄语中还有重叠动量词, 用前缀по-加未完成体动词表示, 例如:подумать (想一想) , почитать (读一读) , походить走一走, подуть吹一吹。英语中没有完全类似的表达, glimpse可以表达看一眼, 还可以借助have加a加名词表示动作持续一会儿时间, 例如:have a look (看一看) , have a talk (谈一谈) 等。
四、结语
在对英语和俄语中的表量词进行对比时我们发现, 首先, 在这两种语言中有些表量词的形式相似, 有些基本完全一致。其次, 俄语与英语相比, 俄语表量词的形式更简洁, 而英语多借助于名量搭配的词组构成表量词。再次, 俄语可以借助动词来构成表量词的概念, 可是英语中却没有这样的表达方式。综上所述,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既能区分英俄两种语言中表量词使用的相同点, 又要掌握他们的不同点, 这样才能把两种语言学好, 而且能更好的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庞文焕.俄语中表示量词的名词[J].中国俄语教学, 1994 (02) .
介词but的常见用法和常用短语 篇15
介词but表示“除……外”,与except,other than或not including的意思相近。主要出现在以下场合:
① 与no,no one,none,nobody,nothing,nowhere等词连用。例如:
No one can do it but him. 只有他才能担当此任。
None but him knows this plant. 只有他认识这种植物。
I heard nothing but the wind. 除了风声,我什么也没听到。
② 与all,anything,anywhere,every,everybody,everyone等词连用。例如:
We were all here but Tom. 除汤姆以外,我们来了。
Everybody arrived on time but yourself. 大家都按时到达,就是你自己没有。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ywhere else but Beijing?除了北京之外你还去过别的什么地方吗?
③ 与who,what,where及形容词最高级等连用。例如:
Who but a fool would do such a thing?除傻瓜外,谁还会干这样的事情?
What is she but my wife?她不是我的妻子还会是别的什么人?
He is the thinnest man in our school but Mr He. 除何先生外,他是我们学校里最瘦的人。
④ but后面常跟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或名词性从句作宾语。例如:
None but his dog saved him. 除了他的狗以外,谁也救不了他。
I have written all my letters but one. 我只差一封信就写完了。
He felt all but dead with fatigue. 他感到累得要死。
She was anything but mad. 她一点也不疯。
I remember I put it nowhere but in desk. 我记得我只是把它放在书桌里了。
I believe all but what he said. 我根本不相信他说的话。
⑤ but后面常跟带to的动词不定式作宾语。例如:
She had no choice but to wait. 除了等待,她别无选择。
⑥ but前的谓语动词是do时,其后跟省略“to”的动词不定式作宾语。例如:
He did nothing but read a novel yesterday. 除了看小说,他昨天什么也没干。
What can you do but take back what you said. 除了收回你的话外,你还能做什么呢?
⑦ but前面的非谓语动词是to do或doing时,but后面动词不定式的符号“to”可以省略也可以不省略。例如:
I had nothing to do but (to) watch TV yesterday evening. 除了看电视,昨晚我无事可做。
There was nothing left to do but (to) take a rest. 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只好休息了。
⑧ but前面的谓语动词或短语动词后要求接动名词时,在but后面应接动名词。例如:
He thinks of nothing but making money. 除了赚钱,他什么也不想。
That official was afraid of nothing but eating pork. 那位官员只是怕吃猪肉。
He could bear anything but hearing such bad news. 他听到这样的坏消息确实会忍受不了的。
⑨ but不能置于句首,也不能与other连用。例如:
Everyone but me was tired. (= Except for me,everyone was tired.) 除了我,大家都累了。
Mr An has no girl-friends but her. (= Mr An has no other girl-friend besides/except her.) 除了她外,安先生没有别的女朋友。
⑩ but后面的代词,可用主格也可用宾格;但处于主语位置时,用主格代词显得更自然,谓语动词的形式应与but前面的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例如:
No one but we (us) is able to do it. 只有我们能当此任。
Nobody but we (us) knows of it. 除了我们外,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You are all wrong but I (me). 除我以外,你们都错了。
I told her that I had never loved anyone but her. 我告诉她,除她以外我没有爱过任何人。
二、含介词but的常见短语
1. all but除……外全都;几乎
All but mother in my family can speak English. 除母亲外,我一家人都会说英语。
They have all but finished the task. 他们几乎完成了任务。
You are all but a doctor. 你简直是个博士。
His theory is all but correct. 他的理论几乎是正确的。
2. anything but不见得;决不
He is anything but a good headmaster. 他不见得是个好校长。
His composition is anything but correct. 他的作文错误百出。
I was anything but angry. 我一点也不生气。
This car is anything but beautiful. 这小汽车根本不漂亮。
3. but for除……外;要不是
The purse is empty but for a few coins. 除了几枚硬币外,钱包里面是空空的。
She could have remarried but for her little daughter. 要不是因为她的小女儿,她早就再婚了。
4. but now刚刚,适才
I saw him in the office but now. 我刚刚看见他在办公室里。
I heard the commander talk about you but now. 适才我听得司令讲到您。
5. but that要不是,若非
But that I saw it,I could not have believed it. 要不是我亲眼所见,我决不会相信这件事。
But that you helped us,we could not have been rich. 要不是你的帮助,我们不会富裕起来。
6. can (or could) but只能,只好
His father can but know a few letters. 他的父亲只能认识几个字母。
The old lady could but walk slowly with a stick. 那位老太太只能拄着拐杖慢慢地走。
7. can (or could) not but不得不,忍不住
I could not but tell him about it. 我不得不告诉他这件事。
She could not help but leave there. 她只好离开那里。
Seeing her husband’s funny face,she could not but laugh. 看见丈夫的滑稽面孔,她忍不住笑了。
8. cannot (or could) choose but不得不,必须
They could not choose but obey. 他们除了服从外别无选择。
9. cannot (or couldn’t) help but不能不,不得不
I cannot help but be sorry. 我不能不感到遗憾。
10. first but one (two ...) 顺数第二 (三……)
In the brothers Mr Kong was the first but one. 孔先生在众弟兄中排行老二。
11. last but one (two ...) 倒数第二(三……)
We sat in the last row but four. 我们坐在倒数第五排。
12. never ... but每当……就……
He never sees Miss Wo but he thinks of his friend,Xiao Ya. 每当见到沃女士时,他就想起他的朋友小雅来。
Her brother never comes,but he asks her for money. 她兄弟来时,总是向她要钱。
13. next but one再下一个
They used to live in the next house but one to me. 他们住在我隔壁的隔壁。
14. no one but除了……外,谁也不
No one but a bedlamite would say such words. 除了疯子,谁也不会说这样的话。
15. not ... but不(是)……而(是)……
They were not the bones of an animal,but of a human being! 他们不是动物的骨头,而是人的骨头。
We do not study Russian but English. 我们不学俄语,而学英语。
16. not (no such a) so ... but不是如此……以至于不……
There is no such a fool but he can see it. 没有愚蠢到连这都看不懂的人。
His English is not so bad but he can make himself understood. 他的英语还不至于差到不能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的地步。
17. nothing but只不过,仅仅(不以为然,厌烦之语气)
She is nothing but a housewife. 她只不过是个家庭主妇。
There is nothing but water in the bottle. 那瓶子里只有水。
His theory is nothing but correct. 他的理论只是不错而已。
18. nothing ... but除非
【say的用法和用法例句】推荐阅读:
impossible的用法和例句05-10
aloud的用法和例句06-15
yet的用法和例句07-22
challenge的用法和例句07-26
style的用法和例句08-14
request的用法和例句09-01
reward的用法和例句10-02
afford的用法和例句11-09
ignore的用法和例句01-08
hope的用法和短语例句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