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的致辞

2024-06-26

党领导的致辞(共8篇)

党领导的致辞 篇1

同志们:

今天是“七.一”,是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诞辰XX周年的纪念日。我们全体共产党欢聚一起,隆重举行新党员宣誓仪式以纪念党的生日,在此,我代表局支部,向全体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刚加入党组织的新党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入党宣誓是人生一次不寻常的经历,也是对党员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特别是今天参加宣誓的新党员同志,更会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每一个党员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神圣的时刻,激励自己终生践行入党誓词,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党的旗帜下参与到党的伟大事业中来,是无尚光荣的。希望新党员要一如既往地立足本职,发扬成绩,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真正做到思想上入党,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不仅是在组织上的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要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要自觉增强党性修养,遵守党的纪律;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不断为公路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共产党员的责任意识强不强,不是看嘴上讲得怎么样,关键是看能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生活中体现出来。我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同志们,在这里,我恳切的希望在座的每一名党员同志,务必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做到平时工作能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能够豁得出来,不辜负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党领导的致辞 篇2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

近日, 中央办印发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 对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坚持党的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进程中, 必须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增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的需要, 也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背景下, 党的领导面临的新形势的现实需要。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需要。国有企业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它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也是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 决定了在国有企业中必须建立党组织,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 是增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是国有企业, 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来源于国有企业中的广大职工, 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来自于国有企业党组织, 因此, 只有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 党才能巩固自己执政的阶级基础, 强化执政根基。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背景下, 党的领导面临新形势的现实需要。当前国有企业党的领导面临严峻复杂形势:一方面, 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下, 经过深化改革, 其质量效率、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和增强, 成为党和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特大自然灾害、重大经济风险的主要依靠力量。另一方面, 伴随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推进, 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发展战略等发生变化, 国有企业党的领导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一是一段时间以来, “去公有制”“去国有化”“去国有企业”等私有制思想泛滥, 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人们的思想, 影响到了人们搞好国有企业、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坚定信心。二是有些企业一味追求和强调现代企业制度, 尤其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完善, 不重视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作用, 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党管干部原则得不到很好落实。三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出现了国有资本控股、参股比重较大和出资等不同类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在这些国有资本比例不同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引导, 需要对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地位和管理方式等重新思考和探索。四是党委主体责任不到位, 纪委监督责任难以有效行使, 监督乏力, 一些企业不仅存在严重的利益交换等腐败问题, 甚至其重大项目的投资立项都与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经济发展目标大相径庭。五是少数企业干部不能正确对待中央有关方面对国有企业腐败案件的查处, 对中央整治“四风”的精神领会有误, 工作干劲减退, 创业积极性降低, 甚至出现了怕出事而不干事的不良情绪。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被削弱, 党的建设被虚化, 党的作用被淡漠。为此, 在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新时期, 必须强化党的意识,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有效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二、适应国企深化改革新形势,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企的政治领导

首先,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必须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有法可依地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下, 企业党组织是置身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外的, 党的领导地位在国有企业中被制度性地削弱。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 首先要理顺党组织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 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九条规定, 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和公司的关系是:“在公司中,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 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 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而《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 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由此看来, 国有企业党的基础组织的法定地位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领导企业的政治工作。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就需要修改《公司法》, 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党的政治领导地位, 将党组织的职责分工、工作任务融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理清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法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 使党的领导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制度化、具体化。

其次,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必须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机制, 保障党组织的参与决策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党基层组织在企业中进行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 也是其重要职责, 为此, 国有企业党组织就要积极参与涉及企业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经营管理战略、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党组织应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下, 结合公司章程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明确董事会、经理层和党委会、职代会之间的权责划分及各自审议决策的具体事项, 以明晰各自的决策权限。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由董事会和经理层决策的事项中须经党委会参与决策和职代会审议通过的具体事项, 以保障党组织参与决策。

再次,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必须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党管干部体制机制, 保障党组织的选人用人主导权。坚持党管人才、党管干部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组织保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要把党管人才、党管干部和公司依法选择和行使用人权相结合, 通过公司章程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明晰董事会、总经理和党委会在选人用人方面的职责权限。党组织根据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和干部“四化”方针, 制定企业经营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录用标准, 并通过党委会推荐或党委会与董事会协商沟通, 经党委审查后交董事会任命的程序选聘干部, 同时对因产权关系进入企业和通过人才市场选进企业的管理干部, 要进行例行的审查和监督, 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党管人才、党管干部的选人用人体制机制。

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 篇3

考点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土地改革

1.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时间:1950年—1952年。

3.经过: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4.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准备了条件;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年—1957年。

2.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成就: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三、三大改造

1.时间:1953年—1956年底。

2.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运动

(1)背景: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执行总路线的过程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

(2)表现:农业“大跃进”中的浮夸风和工业“大跃进”中的全民大炼钢铁。

2.人民公社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58年。

(2)内容: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作为基层单位,并认为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

(3)评价: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考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内容: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率先实行的地方:安徽(小岗村)。

2.基本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3.特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

4.意义: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时间:1985年。

2.改革重点:国有企业的改革。

3.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四、经济特区的设置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1. 经济特区的设置

(1)提出:1979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2)建立: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8年,国家又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3)作用: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深圳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2.对外开放的扩大

(1)80年代: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7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2)90年代:开发上海浦东→长江沿岸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

3.对外开放的作用

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五、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过程主要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中,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十二大(1982年)强调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1987年)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南方谈话(1992年)主要内容(1)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2)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3)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理论形成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四大(1992年)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五大(1997年)主要内容(1)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2)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意义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 新中国的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二、万隆会议

(1)时间、地点: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万隆。

(2)与会国家:亚非29个国家。

(3)中国在会议上的作用:①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被与会国家接受。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会议提出了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表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精神。

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背景: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的支持下,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被蒋介石集团占据。

2.时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及其他主持正义国家的支持。

4.意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五、外交事业的发展

2001年10月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会议通过《上海共识》。

考点 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后《共同纲领》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举步维艰,一度陷入瘫痪。“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使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法制建设(1)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我国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3)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法制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我国逐步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考点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

1.背景: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过程①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②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①1987年,中葡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对台方针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4)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5)2000年,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2)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3)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4)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真题解析】

1.(2016·黑龙江龙东)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D.农业生产合作化

解析:由题文中农民给毛主席写信的内容,可判断这位农民的梦想实现是因为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获得土地的梦想得以实现。故选A。

2.(2016·河南)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这表明( )

A.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优势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解析: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在1953年到1957年实施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题干中的信息体现了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优势。故选C。

3.(2016·云南昆明)为了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B。

4.(2016·江苏连云港)1956年,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导致这些数据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建立B.召开一届人大

C.实施三大改造D.掀起“大跃进”运动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6年”“加入农业合作社”“加入手工业合作社”“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可知,导致题中数据的直接原因是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选C。

5.(2016·山东德州)阅读右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市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图表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图中1958年水稻产量亩产2500市斤以上,严重脱离事实,这表明“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故选C。

【专题集训】

1.结束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D.香港、澳门回归

2.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个重大事件( )

A.辛亥革命B.新中国诞生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八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4.“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材料中可知当时我国重点发展( )

A.优先发展农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5.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处于和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完成

6.2016年5月30日是中埃建交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纳赛尔总统与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期间进行会面,探讨建立外交关系。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互不侵犯B.和平共处

C.平等互惠D.“求同存异”

7.右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钢铁生产的状况。这种情况应该发生在下列哪个运动中( )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农业集体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D.“大跃进”运动

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又一块划时代的里程碑。它的历史地位可以和遵义会议相并论。其划时代意义在于( )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9.这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它的实施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统一、巩固了民族团结。这项制度指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保障制度

10.201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小岗村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无疑具有特殊意义。该地农民的历史贡献的深远意义在于(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革”中的错误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1.“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改革的焦点问题。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一、二分别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哪两次改革?

(2)图片一与图片二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D 6.D 7.D 8.D 9.A 10.D

11.(1)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拥护党的领导 篇4

我拥护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能严守师德,为人师表,遵守职业纪律,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从不迟到早退,自认为是一名有道德、有理想、有爱心的教师。2007年11月我光荣地宣誓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我在骨干教师任期内,认真履行职责,一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积 极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投身于基础育课程改革,我边实践边反思,以研 促教,多次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学校分配的教、研任务通过不断积累,我对 改革后的课程及课标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和理解,具备了一定教科研能力.可以肯定的说,我在学校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本年度 我在学校课改实验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从2007年秋季开始担任学校 教务主任工作,一年来学校教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教学质量经 乡中心学校考核和考试居全乡前三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始终坚守质量 是学校第一生命线的教学管理理念是分不开的;二是一年来我积极进行教 科研研究,有三篇论文在县级评比中获奖,有四篇论文、文学作品及专题 文稿在秭归教育网上发表;三是组织开展校本教研及课程开发,培训工作 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起到引领作用;四是负责学校远程教育管理、运用及 教师培训,一年来,经过强化培训,全校80%的教师达到了“会用”标准。我还年轻,教学之路还很漫长,我将以饱满的精神投遇到新学年的工 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践行“三爱”完美自己的教育人生。

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 篇5

首先,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就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时研究解决宗教领域和宗教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努力认识和掌握宗教的自身规律,始终把做好宗教工作当作推动社会经济建设事业不断取得发展的前提条件来认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由宗教引发的一切为问题,不断开创和巩固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其次,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就要大力加强和巩固党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始终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基础上,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人士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联系,沟通思想,增进友谊,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巩固党与宗教界的统一战线,从而为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提供可靠的思想保障。

第三,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就要不断提升各级干部的工作水平。做宗教工作实际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各级干部不仅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扎实的文化修养,较好的人格品质,更重要的是讲究工作策略和方法,不能简单从事,以势压人,要细致入微,以理服人。在处理矛盾纠纷中,更要坚持公平公正、依法处理的原则,学会正确区分和处理宗教问题与其他矛盾的关系。这也就要求各级机

关要把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作为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认真学习和领会并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党关于宗教的政策和方针,为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应切实保证宗教领域的稳定。实践证明,只有切实保证宗教领域的稳定,才能有力推动全区整体工作的健康发展;只有各级党团组织切实转变作风,抓住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特别是信教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放,采取有效措施集中精力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加强和密切党同宗教群众的血肉联系,引导信教群众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区工作大局,才能全力维护宗教领域的社会稳定,而只有保证了宗教领域的稳定,才能为党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民族宗教无小事,民族宗教问题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和现实的矛盾相交错,我们应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处理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不断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从而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

“宗教工作无小事”。宗教工作不仅是宗教工作部门的工作,也是全党的工作。新形势下,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重视,不应忽视。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这是宗教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各级党委要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充分认识做好宗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重视宗教工作,善于做宗教工作,是领导干部政治上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我们党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宗教政策是否得到落实,宗教事务管理是否走上法制化轨道,与宗教问题相关的矛盾纠纷是否得到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是否团结一致,是衡量各级党委对宗教工作抓得好不好、得力不得力的重要标准。各级党委要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宗教工作中存在的“不去管、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的现象。要把宗教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和工作日程,认真进行研究,从方针政策、工作机制、工作队伍、措施手段等方面,对宗教工作进行认真检查落实,帮助宗教工作部门解决长期困扰宗教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要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宗教协调工作机构,认真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宗教工作的动态和发展趋势,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分析和研究宗教问题,提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策略。要加强对党政干部,特别

是宗教工作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要做到政治上加强领导,组织上强化领导,行动上加强协调,政策上具体指导,从战略上总揽全局,掌握主动权,做好宗教工作。

各级党委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把宗教理论政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校)的教学内容。要教育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正确理解党的宗教政策,懂得不信仰宗教是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唯物论和无神论,加强有关自然现象、社会进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等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占领人们的头脑,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要掌握好政策,注意方式、方法和场合,不要违背党的宗教政策,不要把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不要在信仰群众中挑起有神无神的争论,不要到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无神论宣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的各种渗透活动也日益加剧。对此,各级党委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从讲政治、讲团结、讲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抵御宗教渗透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提高抵制渗透的自觉性,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常抓不懈,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完善制度,抓好爱国宗教团体的自身建设,巩固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各有关部门要

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抵御宗教渗透工作。要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维护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坚定宗教界独立自主自办的决心。

在校党领导班子的关心支持下 篇6

一、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周密计划。学校领导历来都十分重视学生军训工作,今年更是将军训作为开学初的头等大事来抓。军训前,学校领导就军训的生活、物质保障和安全等方面工作,召开了军地协调会,认真的研究军训中的有关问题。主持制定了《学二00九年学生军训工作方案》,成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军训工作领导小组,为今年的军训工作做了充分准备。在军训期间,校长赵生奇和副校长杨俊鹏关心军训进展,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询问并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存在的剖,及时提出具体要求,给全体参组以精神鼓舞,对军训所需要的物质、器材都给予了及时地解决。在开训动员和会操总结大会上,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临现场检阅,并作重要的指示。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领导对整个军训的高度重视和十分关心。

2、严格要求,科学施训。坚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保证了军训的严肃性,同时注重科学施教,变被动为主动,从学生思想教育入手,针对当代中学生“娇骄”二气较重与“个性”强的特点,采取严格施训与学生实际相结合,通过科学管理的方式,突出重在育人的根本目的,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军事训练中。在训练场上,顶烈日、冒酷暑,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有的脚肿了仍坚持训练;有的同学中暑休克,仍带病坚持到训练场为教官和同学们端茶送水。许多教官在训练中嗓子都哑了,仍坚持在第一线;有感冒发烧的教官也坚持带病训练。从教官身上,同学们学到了军人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和无怨无悔的工作作风以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看到了和平年代子弟兵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短暂的军训生活使同学们和参训官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军训结束时,学生和教官依依不舍,互赠纪念品,请教官签字留念,场面十分感人。

3、精心施教,强化养成。军训期间,各级教官认真负责,大胆管理。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灯;从训练场上每个动作的操练到室内卫生的整理统一;从日常生活到课余文体活动,处处都有教官们和班主任辛勤工作的身影。教官在训练中身先士卒,吃苦耐劳,姿态端正,军容严整,要求同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训练间隙,深入到每个宿舍,帮助整理内务,明确室内陈设秩序,并利用课间休息检查宿舍的内务卫生,从着装、仪容、纪律、礼节、举止、室内东西摆放等细微方面一点一滴地要求,班主任每天晚上组织学习校规校纪,利用早操督促检查内务整治。基本上到了知与行、说与做、练与养,训与用的统一。同学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积极配合,在军事训练,行政管理,内务卫生、安全稳定方面的明显成效。

4、密切配舍,保障到位。这次军训人员相对历年虽然不多,但从工作头绪、范围和内容看,工作量大并未减少。为了确保军训顺利进行,军训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协调了相关事宜,做到有难必解,有困必助,时时刻刻为军训工作创造便利条件,给承担训练的教官安排舒适的休息场所和来往所需要的车辆,提供茶水、“胖大海”。政教处和后勤的同志经常到训练场了解物质器材保障情况,做到了现场办公,随时提供优质服务。政教得得知办军训专题板报没有黑板,便组织班主任抬到现场。政教干事杨志强同志,为了提供军训有关资料,专门回家从自家的电脑上搜寻打印。为使训练具备良好的环境,有关部门安排每日清扫操场,设置各种场所。至始至终为军训提供了良好条件。训练中,军地双方互相尊重,在工作上积极配合支持,中队领导经常用电话过问军训情况,对教官的不足进行纠正,充分体现了和谐的军民关系。

4、宣传鼓动,激发动力。为了奠定军训的思想基础证,加大了宣传力度,教育全体参训人员提高对军训重要性、艰巨性、困难性、必要性的认识,夯实训练的思想基础,最大程度地开发训练热情。校、处二级分别召开了工作会和动员大会,主要领导和负责在不同场合和时机都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使大家明确了军训的重要意义、主要目的、具体事项和明确要求,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性、主动性、紧迫感和积极性。通过大会动员、队列评比竞赛、评选训练标兵和内务先进宿舍、建立光荣榜、黑板报宣传、现场口头动员、拉歌调节训练气氛、领导深入训练场表扬鼓励、班主任跟班教育督促等行之有效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军训是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经。在明确认识的基础上,最终百倍的干劲、正确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全心身地投入训练。

二、工作收效:

1、深化了国防教育,增强了国防观念。在军训动员中,就这次军训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教育,大家明确军训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增强国防观念,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军训中,通过教官们的言传身教和着意灌输了部队的光荣传统和军事常识,同学身体力行地体验部队生活,接受军事熏陶,熟知军队建设,培养军人作风,潜移默化地树立了热爱人民军队,关于国防建设的思想意识,支持参与国防事业的观念不断得到强化。

2、是掌握了队列动作,培养了组织纪律性。队列训练是这次军训中最重点内容。同学们都感到这种生活虽然苦、累、紧,但有意义,锻炼人,很充实。在训练中所表现出了姿态端正、军容严整、作风过硬、礼节周到、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行动紧张、态度严肃的军人形象,服从意识、集体观念、协作精神、友爱思想、和谐理念和组织纪律性都不同地得到了强化,为今后的教学管理和校纪校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是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体魄。大家发扬了“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团队精神。在骄阳烈日下,顶着酷暑进行摸爬滚打。遇到困难毫不喂惧,受到轻伤不下火线,面对苦累能够忍耐,把军训麻磨砺自己的难得的机会,聚精会神的学,勤奋刻苦的练。很多人腿困了、腰酸了、声哑了、甚至晕倒了,却不叫苦、不喊累,不言悔,继续坚持到底。通过队列训练既练“形”,更练“神”既练技又练体。体魄更强健,意志更顽强。

三、几点体会:

1、只有服从和服务学校建设发展的大局,必须紧紧依靠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必须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细节。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作健康、顺利、有效地开展,才能取得预想的成果。

2、依靠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军地双方的互相支持、关人员的积极参与是军训取得成功的组织保证。军训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军地双方、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力量。胸怀大局、协调关系、主动配合、团结协作显得特别重要。

党领导的致辞 篇7

关键词:高校,群众路线,党员干部,模范

作风问题, 关系人心向背, 关系高校事业发展改革能否取得成功。作风不实, 工作不力, 高校的任何改革、建设和发展, 都将成为空谈;任何美好追求和向往, 都将成为幻想;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四实”[1]要求, “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坚持靠过硬的作风, 畅通“六气”, 心存敬畏, 勇于担当, 始终成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模范。

一是要集聚力量树正气。风正一帆悬, 身正路更宽;人心齐, 泰山移。说的就是群众的力量无穷, 群众的智慧无限。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能否一帆风顺, 改革能否畅通无阻, 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广大教职工才是最大的财富与力量。如何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职工勤勉创业办学的积极性, 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广大党员, 需要正确把握与引领的大问题。不能集聚群众力量干事创业, 就会增长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不良风气, 就会使中央与高校的决议决策与美好愿望落空。因此, 强调集聚群众力量树正气, 就是要把广大教职工紧紧地团结起来, 凝聚在谋事、干事、成事的前进旗帜下, 让人心不散、队伍不乱、信念永恒, 抱着必胜的信心, 迎着旭日朝阳阔步前行。就是要在大事、难事、困难面前, 宣传和发动广大教职工, 遇到大事一起上, 遇到难事抱成团, 遇到困难拧成一股劲, 共同克服坚冰险阻。就是要在取得成绩、获取回报的时候, 任何时候, 都要怀着深厚的感情与感恩的赤诚, 排除私心欲望, 学会共同分享, 真正不让一个人掉队, 不让一位教职工失望。

二是要身心俱入接地气。地气不通, 血脉不畅。就会引发脑溢血、心肌梗;就会影响健康, 危及生命。强调接地气, 一个是要“深入”, 一个是要“身入”, 再一个是“心入”。所谓的“深入”, 就是要抬起脚来多走动, 转一转、看一看。就是不能成天呆在机关里, 守在电脑前, 靠在桌子上;不能有问情况查百度、看问题拍脑门、听汇报空对空的现象;不能不知基层在干啥, 不知教师在忙啥, 不知学生在想啥;也不能部署工作想当然, 安排任务所以然;更不能过旧的经验还在谈, 过去的老本还在啃, 过时的招数还在使, 使得工作没有针对性, 缺乏有效性;尤其不能满足于工作布置了、要求讲过了、任务强调了。所谓的“身入”, 就是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甩开脸子、拉下面子, 走下去、沉下来。到基层、到一线, 查一查布置的工作落实没, 听一听提出的要求“左没左”, 聊一聊未来的规划行不行。强调“身入”, 就是要走近基层, 靠近工作, 贴近师生, 使民情民意了然于心, 民声民愿心中有印;使得工作开展更有抓手, 更切实际。所谓的“心入”, 就是要靠真诚走近师生心坎、用真情换取基层信任、用真心缩短机关距离;就是要听到真话、原话、骂娘的话;要针对基层的声音, 教职工的话语, 查工作得失, 查政策公允, 查机制疏漏;本着对学院、学者、学生负责的态度, 心里装着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凡事想着他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从他们的角度, 想问题、做决策, 千方百计谋利益, 饱含深情办实事, 不遗余力解忧愁, 时时抓好民生之本、处处解决民生之急。

三是要行胜于言养锐气。江河之有锐气, 故成万千气象;树木之有锐气, 故成浩瀚林海。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景, 空谈误事, 空想误人。说到底, 还是要甩开膀子、干出样子, 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 重任在肩、冲锋在前, 时刻保持干事创业的昂扬锐气。对待工作, 要像初恋男女一样饱含激情;对待事业, 要像朝阳一样活力无限;对待未来, 要像雨露滋润禾苗一样充满生机。要摒弃精神不振、工作不勤、懒懒散散的“惰气”;要放弃工作怕受累、进步怕吃苦、做事怕遭罪的“娇气”;要舍弃工作死气沉沉、生怕“马失前蹄”、稳当退居二线的“暮气”;要丢弃职务晋升没机会、前途光明没出路、个人发展没奔头的“怨气”。对待事业、对待追求, 要不空想、不幻想、不妄想, 要围绕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建设与改革的繁重任务, 说到、做到、干到;定下的事情, 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一抓到底;重点的工作, 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切实把心思收在为事业建设鞠躬尽瘁、夙愿为公、孜孜以求上来, 切实把精力放在研究工作、抓好落实、推进发展上来, 切实把劲头用在不达目的不收兵、不出成绩不停歇上来。

四是要艰苦奋斗聚廉气。艰苦奋斗, 永远是成事、成业的传家之宝, 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党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说明, 靠艰苦奋斗, 凝聚了民心、壮大了队伍, “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考验, 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2]当前形势下, 国家教育投入逐年攀升, 财政支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校的日子好了, 条件也比以前优越了, 经费保障更加充足了。在和过去相对比较的环境条件下, 一些党员干部, 忘记了过去的艰辛, 淡化了以往的艰难, 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再提倡。失去了立德之本, 丢掉了朴素之风, 没有了进取之心。今天, 我们提倡艰苦奋斗, 不是让广大党员干部回到过去的年代, 找回以往的清贫, 而是要思想上艰苦, 使之成为一种好的习惯, 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一种健康的生活情趣。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勤俭立德的好作风, 保持清廉本色, 维护良好形象, 赢得师生信任。强调艰苦奋斗, 就是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围绕“四风”除痼疾;把住小节, 守住晚节。就要从自身做起, 自觉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就要清清白白为官、规规距距做事;只有守住思想艰苦的防线, 才能抵制痼疾顽症的侵蚀。

五是要敬畏群众集人气。敬畏, 是一种对群众的态度, 是既敬重又畏惧;只有常怀敬畏之心, 才能把高校广大教职工的力量集聚在干事创业上。高校谋求的发展, 则是为了实现利益追求的最大化。利益面前, 往往也是矛盾的焦点。在取舍问题上, 就要有所轻重, 分清主次, 敬畏群众, 让高校所做的一切事情对得起广大教职工。古语说,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 言有所规, 行有所止”。敬畏群众, 就是要懂得权力是谁赋予的, 所做的一切要为谁服务;时常自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支配的钱都去哪儿了”、“手中的权都用到哪儿了”;经常回头看看, 自己的脚印有多少留在了教职工心里、身边有多少教职工在支持、背后有多少教职工在议论。就是要时刻高悬纪律之剑, “畏法度者最快活”, “为人民谋利益最幸福”;在“为什么当官”、“当官做什么”的问题上, 要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始终保持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感和在位一天、赶考一天的危机感, 严守为官底线, 严守法纪红线, 不走在教职工的对立面;要始终将教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第一信号、第一考量、第一标准;围绕教职工的意愿, 脚踏实地。

六是要勇于担当传浩气。担当, 既是一种政治责任和群众感情, 也是一种事业第一、群众至上的本质要求;“人生一世, 草木一秋”。《水浒传》第七二回中赞称英雄的话是“浩气冲天贯斗牛, 英雄事业未曾酬”, 朱德在《悼左权同志》中说“太行浩气传千古, 留得清漳吐血花”。这些话都说明, 人活着, 就要有追求、有理想、有价值。就要勇于担当, 敬畏人生。活着要有样, 品质要有德, 工作要有绩, 事业要有成;不虚度年华, 不枉费时光;在任一天, 奋斗一生, 不求功名, 但求无悔无怨无憾;要用自己的奋斗和功绩, 让群众信服。说到底, 还是要对自己负责, 珍重人格、珍惜声誉、珍爱形象;在回首往事的时候, 不感到后悔, 不感到孤独, 不感到失意;走好人生每一步, 一世英名, 始终拥戴。就是要保持基本的职业操守, 怀着敬畏之心, 做好份内的事情, 尽好应尽的责任;真正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与享受, 树立快乐至上的工作理念。当前情况下, 高校很多人疲惫的不是工作本身, 而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心态好了, 对待工作的态度就端正了, 就不会感到身心疲惫;就会认识到, 交任务就是搭平台, 给工作就是给机会, 多干事才能快提高, 干大事才有大作为;不能在岗位上徘徊, 无所适从、无所事事、无所畏惧;要看到知识的差距、找到能力的不足, 善于先学先知、先行先动, 既做岗位专家, 又做行家里手;真正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 担当起组织赋予的岗位职责, 享受到岗位担当带来的无限快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时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N].人民日报, 2014-03-09 (1) .

党领导的致辞 篇8

一、聚焦发展重点,畅通发展的思想路径

1.创新学习方式。贴近工作实际,把中心组学习课堂、专题辅导课堂,前移到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华侨城、世博局这样的发展前沿,做到理论学习有本有纲,实践探索有研有果。

2.建立实践基地。深化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建立各级党组织学习实践基地,把一批优秀的青年干部推到动迁、拆违、村庄改造的第一线,接受体验教育,放下机关架子,主动融入群众,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要求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把干部从“官本位”思想上解放出来,做真正的人民公仆。

3.直面发展问题。从镇党委班子开始,深入开展案例研究,围绕发展中的问题,经常性开展课题调研和实践讨论,不断总结反思,不断破解复杂难题,探索建立了园区建设与村级经济发展联动机制、“四位一体”动迁机制、重信重访问题化解机制等。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解决疑难问题、化解复杂矛盾的集体智慧,推动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

二、呼应社会转型,自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1.畅通上下沟通的渠道。镇党委加强了上下联系机制的建设,构建了“镇党委委员联系镇党代表、镇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群众工作机制,设立了社区舆情直报点,做到“上情能够下达”,“下情能够上传”,使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能够直通到党委班子,问政于民、问事于民、问计于民,集中群众智慧,推动改革发展。

2.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围绕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自我转型和自主发展,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全力推进党务公开、民主集中制的试点工作,落实党代表列席党委会、列席镇长办公会、列席重要专题的调研会等各项制度,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更多的党员代表能够参与到决策中来,参与到重大问题的解决中来,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

3.扩大社会管理的视野。鉴于当前日趋多变的发展形势,以及长期沉淀下来的复杂问题,镇党委引进市场机制,很好地解决了城市管理中的渣土问题;导入中福会等优质社会资源,很好地解决了社区的优质教育问题;依托企业的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动拆迁;建立信访接待志愿者队伍,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矛盾。借助社会力量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为党的领导聚集了强大的社会力量,赢得了更广泛的支持。

三、重视组织再造,建设群众满意的基层组织

1.夯实基层组织。镇党委紧贴实际,全面深化联合村党支部的管理模式,稳步推进“公推直选”,把人民群众认为最好的干部,推上领导岗位,配强配好村支部“一把手”。针对不断扩大的社区党建,镇党委加强居民区党组织的建设,探索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在注重居民自主管理的同时,突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针对新经济组织的党建难问题,镇党委大力推进党工一体化建设,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切实做到组织建设的全覆盖,把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到每一个社会组织,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2.培育干部队伍。群众对基层干部满意不满意,关键在于会不会做群众工作。镇党委采用差额推荐、票决选拔的任用方式,把熟悉群众工作、群众满意的干部推上领导岗位;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和干部的交流轮岗力度,建立了科室长竞聘制度、大学生助理制度,把优秀大学生、优秀中青年干部推到群众中去,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不断扩大测评的范围,先行试点干部报酬的民主评议,取得群众的信任,打造一支作风过硬、能做实事、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队伍。

3.建设民心工程。围绕着党员的形象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镇党委建立了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开通“双困”、“双失业”家庭扶持的绿色通道,做到对困难群众帮扶的常态化;深入开展文明示范窗口的创建活动,让广大党员亮出身份,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基层单位设立了信访接待室,党员领导干部挂牌接待,变上访为下访,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加强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推行党员的“设岗定责”工作,在服务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发挥“磁铁”效应,更好地凝聚党心民心。

四、持续深化改革,永葆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1.探索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着眼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突出党代会决策地位,镇党委全力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重点解决发挥代表作用、扩大党内民主、加大党内监督、推动改革发展等四大问题。深入开展代表培训活动,征集重要议题,落实“两联三会”制度,建立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履职基地,按照“小型、多样、务实、有效”的原则,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构架党群连心的桥梁。以试点工作为契机,构建规范的工作实绩考核体系,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迎世博”四大重点工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敢闯新路。

2.探索“三重一大”工作机制。落实“三重一大”工作,重在制度建设。围绕着重大问题的决策,建立了会前的征询制度、听证制度以及信访评估制度,会中的票决制度,会后的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广泛征询、充分酝酿,科学决策、严格执行。设立了党内监督工作小组,全程监督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规范大额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落实了内审制度,建立招投标平台,确保对“三重一大”问题的有效监督、民主决策。

3.探索来沪人员的综合管理。来沪人员是浦江镇开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社会管理中一个复杂问题。为切实解决好这一发展中的难题,探索了“一中心、多层次、全覆盖”的来沪人员党员服务模式。以来沪人员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以镇企联建、社企共建为抓手,切实加强来沪人员的党、团组织建设,发挥组织的凝聚力,把来沪人员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共同推动本地区的发展。

作者系中共闵行区浦江镇委员会书记

本文由中共闵行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推荐

上一篇:中国龙五年级作文下一篇: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