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新年习俗作文(精选10篇)
香港的新年习俗作文 篇1
香港的新年习俗作文
我的家在香港,现在我就介绍一下香港的新年习俗吧!
春节前夕,家家习惯于年二十八开始洗“邋遢”,把之前一年不好的东西洗去。然后在大门贴上晖春,几乎朱红一色;厅堂里摆放着鲜艳的年花,焕然一新迎新年。
终于除夕夜吃团年饭,又称围炉。全家人到齐了才可开动,即便未能回家的人也要给其摆上碗筷,以示全家团圆。团年饭每样菜都要品尝,唯有餐桌上的.鱼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之意。
等到年初一俗称过年,子时十二点来临,宣布新一年的开始。这时候鞭炮齐鸣,非常热闹。这一天,晚辈、长辈和亲友间互相拜年,这是新春期间不可缺少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也可藉表达问候、关怀之意,增进人际关系。拜年时,彼此拱手互道恭喜,长辈赠红封包给晚辈。
年初二,女儿女婿带着礼物一同回娘家,所带礼物称为带手或伴手。
年初三一天不拜年,据说这天容易跟人吵架,不吉利。年初五过了,传说家中的神灵上天述职,于初四返回各家各户。 过午以后,接神仪式开始,让诸神归位。
年初五亦是祭财神日子,各行业都准备五牲,祈求财神爷赐福。
年初六启市,一切回复正常,店铺开业,照常工作。
年初七是人日,这天,香港人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在科考场高中状元,人吃及第是取其好意头的意思。
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又称灯节或上元节,亦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皆热闹庆祝,还会吃汤圆。晚上可见儿童手提灯笼在街上嬉戏,各地的庙宇张灯结彩,高搭彩棚,展示各式飞禽走兽、花鸟及古今人物的花灯,热闹有趣的花灯竞赛和灯谜晚会,更丰富了元宵节的气氛。
春节很快过去,人们于是由期待第二年春节。
香港的新年习俗作文 篇2
一、有关教师发展的制度规范
真道书院在有关教师发展的制度设计上主要显示为五种核心制度:“教师招聘”制度;“专科专教”制度;“开放课堂”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日”制度;“教师校外学习”制度。
1.“教师招聘”制度
学校承认教师的专业发展潜力, 人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塑性, 但学校并不指望所有人都有成为优秀教师的可能。由此, 学校在重视教师的校本研修之前, 谨慎对待教师的入职申请。
第一, 制定教师准入标准, 选择合格的教师进入学校。学校100多名教师, 其中6位博士、56位硕士。学校不惜花代价聘有经验的教师, 但总体上保持老中青平衡。
招聘教师时, 管理者重视应聘的教师对原工作学校的评价, 他们并不希望应聘教师对原工作单位表达过多的不满和抱怨。他们期望应聘教师的态度是“对过去的学校环境感到满意, 但想寻找新的发展”。这样的期望并不意味着应聘教师需要有积极的工作心态和对他人的理解, 这是教师的综合修养而不是仅仅显示为应聘的技巧和技术。面试时尽可能安排长时间的谈话和相关的交往活动。虽然面试的教师会避免提供负面的形象, 他们很少会说他们“不爱学生”, “不愿与同事合作”。但是, 在长时间的谈话和交往活动中, 管理者还是可以从教师的谈话细节中判断教师的心理倾向和综合素养。
除了面试之外, 招聘教师时, 管理者往往“事先在外面有了解”。部分优秀的教师甚至不经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产生。除了现场招聘, “还会通过猎头的方式”。“作为带领的 (中层管理者) , 绝大部分是headhunt (猎头) 回来的。猎头的对象, 都是在本来的工作岗位非常出色。”真道书院的教师队伍中, 有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士, “包括教统局课程发展处的总课程发展主任、大学讲师、教授, 甚至有商界管理经验的。”校长常常成为“说客”, “不断去游说这些有抱负有本领有使命的人, 去参与开发这间学校” (参见《丘日谦:突破框框的奇异算式》, 资料由真道书院提供) 。
第二, 尽可能提升教师的经济地位, 学校教师的工资略高于其它学校的教师工资 (国际学校除外) 。香港政府对教师工资有规定, 但真道学院的教师工资再“高一个点” (增加津贴) 。只有民办学校才有这个权力, 公办学校这样做是违法的。真道书院推行的“高一个点”, 让学校的教师有一个基本印象:在中小学校, 这所学校的教师工资待遇是最好的。
2.“专科专教”制度
2004年, 香港教育统筹局倡议全港学校要开始实行“专科专教”。对于真道书院来说, 从创立的那一天开始, 就坚持走“专科专教”的道路。学校管理者重视这个概念, 把这个概念变成学校制度和教师的日常工作。在香港众多的学校中, 尤其是小学和初中, 教师是公认的“万事通”。很多教师需要兼任多个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有时那些任教的科目甚至连教师本身也不太熟悉。例如, 英语教师可能被要求任教音乐;数学教师可能被要求任教公民科等等 (参见真道书院家长会会讯:《真天地》, 2007年5月, 第2期) 。“很多小学的班主任除了要负责班内的关顾工作外, 亦可能要任教所属班级的大部分科目。有分析指出, 很多班主任花在关顾学生所占用的时间太多, 因而在再拨时间处理课程的事宜上, 就感到困难” (参见真道书院提供的资料:《港式“专科专教”之真道经验谈》) 。
“专科专教”的第一个含义是让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分离, 设置专门的班主任, 让学科教师从班主任工作中解脱出来, 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员。学校也尽量不让教师承担行政任务, 尽量减轻教师“课担”。学校有专职行政人员, 也有人称之为“御用闲人”。
真道书院的设计思路是:假如班主任需要任教班里大部分的科目而不顾及他们本身的专长, 其优点是教师能比较充分地了解学生, 其缺点是学科知识的教育不大被重视。倘若教师能按照他们自己的专长任教, 作为专职的教学者, 他们不仅精通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 而且熟悉本专业领域的知识细节。因此, 他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某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时, 他们会站在知识的高端来理解知识的细节。这样, 无论在教师还是在学生那里, 高端的知识与简单的知识就会彼此牵连、相互贯通、一脉相承。教师和学生对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的理解就可能深入浅出、一以贯之。
按照“专科专教”的制度, “班主任再不需要任教自己班内某些科目, 他们将按他们自己专长去教授自己熟悉的科目。”同时, 学校“邀请合资格的学科专家从基础阶段至初中阶段任教其专长的科目, 并让他任教所有同一级别的学生。换句话说, 一名学科专家将有机会在学生不同的阶段教导他们, 教师们因而在十一年的校园生活中不断有机会照顾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见真道书院提供的资料:《港式“专科专教”之真道经验谈》) 。
这种“专科专教”的办法虽然不能使学科教师像班主任那样熟悉学生, 但由于他们有机会在学生的不同阶段连续地与他们打交道, 学科教师也能够与学生建立稳定的交往关系。
“专科专教”的第二个含义是一个教师专门只教某个学科的某个项目, 并不负责某个学科的全部教学任务。“有些科目如英文科, 两至三位教师将会按他们的专长分担教担。例如在同一教学单元中, 教师甲主教聆听、会话及话剧;教师乙负责任教语文运用;教师丙则集中教授阅读和识字等” (参见真道书院提供的资料:《港式“专科专教”之真道经验谈》) 。这样分工虽然有知识相互阻隔的遗憾, 但是, 它既能让教师不必面面俱到而减轻“课担”, 又可以通过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而打通知识项目之间的壁垒与关节。
对教师来说, “专科专教”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两个条件:一是教师从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中解放出来之后, 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的学科教学水平, 发展自己的学科兴趣特长。二是教师从“一个教师负责一门课程”中分离出来之后, 教师不得不与负责本学科教学的教师“同工” (同事) 保持亲近的合作与商谈关系。比如, 在一同任教英语这门学科时, 哪位教师负责口语、会话, 哪位教师负责写作, 哪位教师负责阅读与识字, 这需要本学科的几位教师相互商谈, 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相互配合。“新课程设计为他们创造协作和合作计划的空间和机会, 这亦展转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增进其学科知识。例如教学同工之间的相互观课都是自发和普遍的;微格教学示范、分析和讨论皆由各学科主任定期组织和进行” (参见真道书院家长会会讯:《真天地》, 2007年5月第2期) 。
3.“开放课堂”制度
每个教师每年必须提供一次以上的“开放课堂” (公开课) 。向学生家长和教师同事开放, 让教师的教学得到家长和同事欣赏、理解和支持。“在真道书院, 每个有主要教担的教师, 每个班级的学生, 都会参与公开课。在初期, 我们试行一版之隔的‘实时’直播。由于反应良好, 今个学年, 我们大胆实施‘实时实地’学与教!为了让家长不枉此行, 在每节公开课后, 由任教老师面向家长小结和答问” (参见真道书院家长会会讯:《真天地》, 2007年2月创刊号) 。
具体办法是:“在每节开放课堂之后, 负责主教的教师、课程专家和校长会分析和整合该课堂的教学法和课堂处理等, 并回答家长的提问。家长亦会被邀请提供书面的回馈和评语。……该课堂的录影片段亦会用作教师的专业发展用途, 尤其在微格教学视导方面。”课后, 开课的教师现场回应家长和同事、课程专家的提问 (学校戏称为“港人治港”, 即“讲人自讲”的谐音) 。
这种“开放课堂”制度的目的不在于评比, 也不在于分出等级。它的主要意图是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 并“创造了微妙的推动力去强化和持续改善教师们的专业水平” (资料来自丘日谦:《港式“专科专教”之真道经验谈》, 由真道书院提供) 。
“开放课堂”制度有一个隐性的效应:在传统的“观课”制度中, 往往由学校领导或者“同工” (同事) 去观摩某个教师的课堂教学, 并在课后评价该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 当学校领导和“同工”对授课的教师作出评价时, 容易导致授课教师对领导和“同工”的拒绝和不满。如果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负面的评价, 授课教师可能会认为那是因为学校领导和“同工”的“偏见”、“成见”、“嫉妒”或“同行相轻”。但在面向家长的“开放课堂”制度中, 家长既是“持份者” (利益相关者) 又是外来的“陌生人”和“中立者”, 他们有权利期望自己的孩子获得优秀教师的优质教学。为了接受家长的检阅, “公开课堂”中的教师不得不拿出全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去争取赢得家长的满意。正是为了赢得“外面人” (outsiders) 的好评, 学校内部教师之间自然地相互请教、相互帮助。因此, 教师会齐心协力, 在合作中不仅发展了教师专业水平, 而且建立了合作的教师文化。而且, 即便家长对教师的开放课堂提出不太满意的意见, 授课教师也不会轻易认为那是家长的“偏见”、“成见”。至少, 授课教师不会认为家长的负面评价来自家长的“嫉妒”或“同行相轻”。
4.“教师专业发展日”制度
学校“校历”专门安排了除了规定“开学日”、“第一学段” (共五个学段) 、“中秋节”、“国庆节”、“圣诞节假期”、“家长日”、“农历新年假期” (春节) 、“清明节”、“复活节假期望”、“劳动节”、“端午节”、“颁奖日及散学礼”等活动之外, 特别安排了“教师专业发展日”。“教师专业发展日”每月一次, 一般在当月下旬的周六下午, 每次活动时间为半天。
“教师专业发展日”为教师提供了稳定的专业交流的时间。在“教师专业发展日”, 教师在本月遇到的专业问题被提出来讨论。
5.“教师学习”制度
每年增加一个月的工资, 用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外出开会, 一年内所用经费不超过本人一个月的工资。如果一年内没有使用这笔专用经费, 该经费不能顺延。教师也可以用这笔经费购买专业书籍, 书归学校所有。鼓励教师发表教研成果, 校方提供刊印其教研成果的资助。
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 较少有空闲的时间参与校外的学术研讨会。但是, 学校制度为每个教师提供了外出学习的时间与资金的权限。只要教师妥善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 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不因教师的外出而受到干扰, 教师就可以自由选择外出学习的时间。
二、有关教师成长的文化习俗
除了看得见的制度设计之外, 真道书院尤其重视看不见的教师文化习俗的渗透与温润。教师的文化习俗显示为学校的“主流文化”。真道书院允许新教师有自己的新思维, 但新教师必须融入学校的主流文化。真道书院招聘教师之后, 也有教师离开学校。“新教师若怀旧情绪太强, 无法融入真道文化, 他会感觉辛苦, 会自动离开。” (资料来自对真道书院丘日谦校长的采访) 。教师离开真道书院有多种原因:一是到外校出任校长 (真道书院开办五年内, 共有两位教师到外校任校长) ;二是到大学做教师;三是去“读书”;四是“生孩子”;五是“嫁了有钱人”。也有个别教师离开学校是因为“不适应学校文化”。令学校管理者比较开心的是:有一位教师因不适应学校的文化离开了学校, 但一年后请求再次进入学校。“回来之后, 变成另外一个人” (资料来自对真道书院丘日谦校长的采访) 。
1. 在“严格”的规范之外尽可能提供“自由”的选择
真道书院重视基本的礼仪、规范, 但在基本的礼仪与规范之外, 学校尽可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
基本的礼仪和规范是必要的。丘日谦校长建议教师和家长“主导”孩子发展的方向, 要将自己的“期望”向孩子说明。以上茶楼为例, 成人就应该向孩子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期望:大人孩子都要好好地坐着, 不能随处走, 孩子若真要离开座位, 或要上洗手间, 就要告诉父母。如果失去基本的礼仪与规范, 就会发生种种危险动作:“一些小孩走来走去, 翻筋斗, 碰撞人, 打翻茶壶” (参见《丘日谦:突破框框的奇异算式》, 资料由真道书院提供) 。
但是, 在基本的礼仪与规范之外, 学校鼓励教师和家长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比如, 不统一学生和教师的校服, 只建议上衣的颜色是“纯色”, 服装的料子与品牌不限。考虑到学生上体育课的方便, 学校只规定学生不穿裙子;学生的学习也尽量引导他们“自学、自理、自省”。比如, 只给教师提出核心任务而具体事务由教师本人临时接受任务或由教师本人主动承担。
学校之所以发展出“基础、拓展、通达”三个阶段, 也是出于相关的考虑。既发展严格的学术标准, 也维护学生的宽松和自由:“基础阶段 (3年) 帮助孩子循序渐进, 由幼稚园的宽松型态慢慢过渡至小学的严谨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会学、好学的态度;拓展阶段 (5年) 是扎实的课程, 要求严格, 从而巩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发挥最大的潜质;通达阶段 (3年) , 集中修读国际高等学历文凭 (IBD) , 为学生开拓本港及海外升学的机会。”在三个阶段中, “基础”阶段尤其显示出学校对学生的自由与宽松环境的维护:幼稚园毕业的孩子, 能力原本很接近, 可是, 在小六毕业生那里, “他们的水平非常参差, 有些具备接近中二的‘超班’能力, 但有些却只有近乎小二、三的极低水平。”丘日谦校长的假设和估计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之所以出现可怕的参差, 是因为“学生失去学习动机, 以致成绩急转直下。主要原因一定是被discourage, 被‘打沉’。……小孩子在幼稚园都是一群群的唱游吃茶点玩游戏, 但升上小一, 忽然间变成了一排排不准转身不准倾谈的单向学习, 还要日以继夜的应付功课测验, 一时实在难以适应, 男孩子问题尤其严重。在特别严格的学校, 加上一些对幼儿教育不大了解的老师, 有时就是一味的责罚。种种问题, 都在打跨孩子的学习动机, 甚至厌恶学校。在学习上, 难有进展。”对于一夜之间由幼稚园高班的小孩子变成小一的学生, 真道书院的新思维是“帮助他们过渡”。“孩子的学习应该愉悦的 (pleasurable) 、享受的 (enjoyable) , 所以一个学习的过渡期, 就非常重要” (参见《丘日谦:突破框框的奇异算式》, 资料由真道书院提供) 。
2. 培育“开源节流”的新思维
学校管理者想方设法争取办学的经费, 不断扩展学校的发展规模, 让学校保持发展的势头。
办学经费除了来自“开源”, 也来自对已有资源的节约、节省使用。节约、节省的项目包括:如何装修校舍、从哪里购买何种空调、如何将工友宿舍改装成接待外宾的“宾馆”、如何为“客房”装置家具、如何开辟学校的“倾谈房”、如何将空闲的楼顶改装成室内体育馆、如何发动家长义工, 等等。
无论“开源”还是“节流”, 都致力于“摆脱羁绊, 自由翱翔”的新思维。丘日谦校长的说法是:“总是有停不了的新思维和想法”、“不能被传统框框捆绑着” (参见《丘日谦:突破框框的奇异算式》, 资料由真道书院提供) 。
并非每个教师都直接参与学校“开源节流”的新思维, 但是, 作为一种弥漫在学校所有工作中的文化习俗, 这种新思维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的所有细节。比如, 教师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在打印资料时尽可能双面打印, 在备课利用集体智慧, 每周都有一个“备课节”, 等等。
3. 鼓励“教师开发课程”
为回应世界不断的转变和全球性的竞争不断增加, 香港教育统筹局对香港教育制度作了全面的检讨, 并在1998年开始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政策是容许学校有更多空间和自主权去塑造以学校为本的发展。”真道书院借助这个政策, 着手推行各种创新的校本课程 (参见真道书院家长会会讯:《真天地》, 2007年5月第2期) 。
真道书院的教材有多种来源:一是学校统一选择和购买;二是教师自己开发教材。即便由学校统一选用, 任课教师也需要根据香港本地的实际重新调整教材。依凭教师的自由创造, 学校课程尽可能实现三个追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相长、与国际课程发展接轨、与香港课程发展配合。
教师开发课程的过程, 就是教师自由创造、自我更新的过程。以林东生老师的《媒体教育》课程为例:“以前大众传媒这一类课程, 通常是大学教育的范围, 在小学开设, 没有太多的先例可援……我的学生平均只有六岁, 我不知如何向他们讲授传播理论这一科, 不知该怎样教。”对林老师来说, 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本身就是一个研究、试探的过程, 经常处于“想来想去”的状态:“想来想去, 我决定先教摄影。一方面, 摄影算是我的专长之一;另一方面, 摄影本身是充满动感的行为, 对于小朋友应该有吸引力。……我其实没有教授小朋友摄影的经验, 以往我的学生通常是大学生或成年人, 教六至七岁小孩子摄影, 于我来说是全新的经验” (资料来自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真道书院编:《真道摄影集》 (1) , 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真道书院2005年版, 前言) 。这种“想来想去”的思考状态是重要的, 它给教师带来真实的专业成长。
4. 培植“教师学习”的习惯
真道书院的校长本人一直坚持学习。校长办公室摆放了各种专业图书, 校长办公室类似教师专业发展的图书室。校长办公室在装修设计时, 已经考虑了校长与教师交流的意图。
学校鼓励教师进修, 参加研讨会及工作坊。访问世界各地的中小学。透过不断交流、更新, 激励教师自我反思, 提高专业水平, 扩阔国际视野。
5. 追求“教师合作”的精神
学校的经营并非“校长一个人跑在前面”。学校并没有成文的分工细则, 没有采用“板”的分工契约。校长把整个学校当作一个合作共同体, 遇到重大活动时, 校长“赋权” (empowerment) 给相关的管理者或教师。为了增进合作, 学校创办了“家长合唱团”和“家长学堂”, 为家长提供“怎样做一个好的家长”的专业讲座。
6. 倡导“教师平等”的意识
新年的习俗 篇3
次韵乐先生除夜三绝(之三)
【宋】范成大
床头历日鬓丝丝,
懒倦慷吟守岁诗。
宜入新年须吉利,
明朝把笔写门楣。
除夕
【宋】舒岳祥
软暖炉星火,
新香甑雪糕。
老人消一睡,
守负为徒劳。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古代人过年,除了会贴春联和门神、贴窗花和年画、放鞭炮,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范成大的诗写的是过年要写守岁诗,而且还得都是吉利的语言。第二首小诗写的是过年要蒸雪糕,有的地方叫“年糕”,寓意年年高兴、年年高升。查慎行的小诗,写的是一个地方的习惯——新衣服都要在新年到来之前做好,过年后的一个月不能动刀动针线。这个习惯现在好多地方还保留着。第四首小诗写的是古时候的拜年。那时候的拜年是通过拜帖来问候。诗中说,自己屋里堆满了各种拜帖,自己也要忙着向他人投送拜帖。过年大家都忙着拜年,不一定能见到面,通过拜帖来传递自己的问候。
读了上面几首小诗,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长期以来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正是这种固化了的习俗,才使我们中国的新年更具魅力,更具传承性。
新年习俗作文 篇4
一大早,我就被不断的鞭炮吵醒了。我一睁开眼睛,就感觉到枕头下面。哇!我摸到了两个红包。结果是我的祖父母和父母给了我压岁钱。我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有很多压岁钱!我太高兴了,我大声喊道:“祝我的父母生活顺利幸福。爷爷和奶奶都很健康,活得很长!”全家人都开心地笑了。
早饭后,我和父亲去他朋友家拜年。我们来到大叔叔和大妈妈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当我和我的大妈妈看电视和吃瓜子的时候,大叔叔正在和他的爸爸说话。我很不开心。突然,大妈妈起身走进书房。我在想。不一会儿,大妈妈出来了。原来,大妈妈去给我买新年礼物和钱了。当我打开礼物时,原来是一个跳舞的芭比娃娃。她有一头美丽的头发,穿着白色的粉色纱笼。它真的很美!我非常高兴,不停地说:“谢谢你,妈妈。”
离开我叔叔和妈妈的家后,我打算和我的父母再次去我奶奶家。我当然可以再次收到很多压岁钱!
香港的新年习俗作文 篇5
与春节的习俗
一到12月27日,妈妈就带我上街买鞭炮和对联。
我们来到街上,妈妈拉着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整整齐齐的鞭炮和对联,一转头,看见我去年买的几种对联,我拉拉妈妈的手说:“妈妈买。”妈妈就带我来到那一问店中,我挑了几种说:“妈妈,这些各买一盒。”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好!”然后我们付了钱,我们拿着东西,又来到里面买白菜、花菜、空心菜、鸡、鸭、鱼、肉等主食,我们跑了好几趟,终于把年货全买齐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已经准备好浆糊贴对联了,我就和爸爸拿着对联来到大门下,爸爸把浆糊涂在门墙上,我们急忙把对联贴了上去。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一家子团聚在桌子边,一起吃团圆饭,喝团圆汤,新的一年到来,妈妈一边吃一边吩咐我说:“不能打破东西,也不能说”坏话,呀!
到了初一,早上吃了一碗热呼呼的面线糊和甜鸡蛋,爸爸妈妈和我来到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人都说我“长高了,懂事了,学习进步了。”
每个人都给我红包,我对他们说:“恭喜发财,新年快乐。”
正月十五的时候,我们这里就不像北方那么热闹了,只是吃“状元圆”而已,可是,听说世纪公园、泉州公园晚上却是灯火通明,一眼望去,都能看见几百盏灯来,要是我能亲眼一见,那就太好了。一到12月27日,妈妈就带我上街买鞭炮和对联。
我们来到街上,妈妈拉着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整整齐齐的鞭炮和对联,一转头,看见我去年买的几种对联,我拉拉妈妈的手说:“妈妈买。”妈妈就带我来到那一问店中,我挑了几种说:“妈妈,这些各买一盒。”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好!”然后我们付了钱,我们拿着东西,又来到里面买白菜、花菜、空心菜、鸡、鸭、鱼、肉等主食,我们跑了好几趟,终于把年货全买齐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已经准备好浆糊贴对联了,我就和爸爸拿着对联来到大门下,爸爸把浆糊涂在门墙上,我们急忙把对联贴了上去。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一家子团聚在桌子边,一起吃团圆饭,喝团圆汤,新的一年到来,妈妈一边吃一边吩咐我说:“不能打破东西,也不能说”坏话,呀!
到了初一,早上吃了一碗热呼呼的面线糊和甜鸡蛋,爸爸妈妈和我来到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人都说我“长高了,懂事了,学习进步了。”
每个人都给我红包,我对他们说:“恭喜发财,新年快乐。”
香港重阳节习俗 篇6
重阳到,香港市民或举家登高,或扫墓祭祖。由于香港的主要墓园都在山上,扫墓的同时也实现了登高,颇切合时节。
在重阳节前几日,香港市民就陆续开始扫墓,特区政府也提前公布了墓地附近的交通安排,并提醒市民注意防火。
这些扫墓人士大多以一个或数个家庭为单位,带上丰富的祭品和香烛来拜祭先人。
香港的欢乐新年 篇7
对香港人来讲,新年前必做的就是逛花市了。全港九新界都有花市,但最大型的肯定是维多利亚公园那个,每年的年三十晚,这里都挤得水泄不通,直至凌晨两三点仍人山人海,电视台总要在这里拍摄盛况。的确,跟其他地区相比,维园是最大最多摊档的,好几个球场都纳入花市范围,一头一尾是大型熟食摊档,游人可以在这里买些烧卖、鱼蛋之类,边吃边逛。
既然名曰“花市”,当然要有花,所有卖花摊档都在最近大街的一边,跟干货分开。走在这边,就算不买花,嗅一嗅那花香都是好的,许多桃花、梅花、水仙、兰花等就夹道相迎,构成一幅漂亮的图画。当然买的人更多了,在花市往往见到有人扛着一棵桃花,或抱着年橘、五代同堂等,仿佛是每年一度的指定动作。
而年轻人感兴趣的,则是干货那一边——应节的开运风车、挥春等自然不可少,而顺应潮流而推出的新产品亦吸引大众眼球。很多人都藉花市的机会做些小生意,他们自己设计一些产品并在花市贩卖,当中不乏反应大好的,例如仿制小食“鸡蛋仔”的吹气摆设,海棉做的年橘玩具、印有社交网络“赞好”图案的枕头等,而且价钱合理,未到年三十晚已抢购一空。这些摊档有的是老师跟中学生经营,或大学生测试自己的营商能力,但质量不赖,有时更成为抢手货。
年三十是花市最后一天,市民吃过团年饭,便去花市逛到深夜,有毅力的更会逛到天空泛白,因为不少摊档为了清货,便在半夜后割价求售,所以要捡便宜货,就要撑着眼困等一等了。到了翌日,清洁工人就会清理场地,但仍有市民特意前来捡走花农留下的年花或其他的产品,更有慈善团体驾车来载走桃花和年橘,送给老人院、孤儿院等地方,让贫困阶层也能感受新年的喜悦。
踏入年初一,市面仍有大型商铺开门,但不算热闹,所以要寻乐子,晚上去尖沙咀看花车巡游是不错的选择。今年有来自十五个国家共三十四个表演单位参与,并有十三架花车同行。老实说,那些花车设计通常一般,最漂亮的应该是迪斯尼那一架了,但参与的队伍却非常精彩,有穿上短裙的火辣拉拉队,踩高跷的表演者,装扮可爱、跳芭蕾舞的小女孩,还有充满热情的太鼓队伍等,令人看得热血沸腾。
巡行路线由文化中心到弥敦道,要霸占好位子的话,大白天就要去等候了。怕站得累,看电视直播亦可以。至于年初二,香港有烟花会演,在维多利亚港举行,尖沙咀及湾仔海旁都是欣赏的有利位置,摄影爱好者通常一早就在有利位子等待,务求捕足灿烂一刻。还记得十多岁时,笔者也有跟友人到文化中心海旁看烟花,虽然等了几小时,但难忘烟火在近距离爆放的震撼,而且大伙儿一同随着烟花而大喊“哗﹗”着实是难忘的经验。
怕拥挤的,可预早在维港两岸的酒店订临海的房间,隔着落地玻璃观看烟花盛放;或是上船在海面欣赏,仰头看烟花此起彼落,又是一番享受。从前香港的高楼没那么多,住在高层已能从窗外直接观赏烟花,整个天空映照得通红,让还是小孩子的我又惊又喜。可惜大厦愈来愈高,现在什么都看不见了,唯有看电视直播吧。
新年期间,没什么商店开门,但很多无牌小贩都会趁势在街叫卖,他们卖的包罗万象,例如衣服、首饰、玩具等,据说小贩管理队都会网开一面,所以他们都肆无忌惮。如果属实,笔者觉得挺有人情味的,毕竟新年是普天同庆的日子,只要不扰人,让小贩发一点小财,不就皆大欢喜?■
全球各地的新年传统习俗 篇8
丹麦:摔盘子
Residents of Denmark have been known to throw dishes (don’t worry, not the good china) at their neighbor’s doors. The more broken dishes, the more good luck you are thought to have in the upcoming year!
丹麦人会在他们邻居家门口摔盘子(别担心,扔的不是好的瓷器)。盘子摔得越多,意味着你在新年里会越幸运!
2. Brazil: Wet T-Shirt Contest for All
巴西:全民湿T恤大赛
Brazilians celebrate by dressing in all white on New Year’s Eve to symbolize peace and spend their evening partying on the beach. When the clock strikes midnight, they run to the ocean and bestow various offerings upon Lemanja, the goddess of the sea, so that she may open up paths in their lives.
巴西人这么庆祝新年的:在除夕穿上寓意和平的白色衣服,在海滩边举办晚会。当午夜12点钟声敲响时时,他们就冲向大海,向海洋女神Lemanja奉献各种各样的供品,祈求她为他们的生活开辟新道路。
3. Germany: Molten Metal Fortune-Telling
德国:熔融金属算命
Bleigie?en, one of Germany’s most prized customs, is celebrated on New Year’s by melting a morsel of lead, dropping it into cold water, and telling fortunes from the shape it forms.
Bleigie?en是德国最受欢迎的传统之一,是在新年熔化一小块铅,把它扔进冷水里,再根据它形成的形状来算命。
4. Estonia: The Strength of 7-12 Meal
爱沙尼亚: 7到12顿饭的能量
In Estonia, the people eat 7, 9 or 12 meals a day. These are lucky numbers in Estonia, and it is believed that you will gain the strength of as many meals as you eat on New Year’s.
在爱沙尼亚,人们每天吃7顿、9顿或者12顿饭。这些数字在爱沙尼亚被认为是幸运数字。而且他们认为,你在新年吃得越多,就会获得越多的能量。
5. North America: Black Eyed Peas (No, Not the Band)
北美:黑眼豆豆(不是,不是那个乐团)
Inspired by southern culture, many Americans celebrate the New Year by eating black eyed peas and collard greens. The pea’s “eye” represents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and it is believed to bring good luck to those who eat them. Eating leafy greens supposedly brings money and prosperity as well.
受南方文化影响,许多美国人通过吃黑眼豌豆和羽衣甘蓝来庆祝新年。这种豆的“眼睛”代表展望未来。人们相信,吃黑眼豆豆会带来好运。人们也认为,吃绿叶蔬菜能带来钱财和富裕。
6. France: The Midnight Harvest
法国:午夜大丰收
In the Hautes-Pyrénées village of Viella, the townspeople attend a midnight mass on New Year’s Eve, after which they set out to the vineyards to pick grapes for the first wine of the year.
在法国上比利牛斯省的维耶拉镇,村民在新年前夕参加一个午夜聚会,之后他们就出发到葡萄园里,采摘葡萄用来酿今年的第一批葡萄酒。
7. Bolivia: Hot Pants
玻利维亚:紧身短裤
Bolivia is one of many countries that rings in the New Year by wearing lucky bright (generally red) underpants.
玻利维亚是众多通过穿幸运的亮色内裤(大多是红色)来迎接新年的国家之一。
8. Mexico: Great Grapes
墨西哥:美妙葡萄
In Mexico (as well as many other Spanish-speaking countries), eating a grape and making a wish for every chime of the clock at midnight on New Year’s Day is a widely practiced custom.
在墨西哥(还有很多其他的西班牙语国家),在新年午夜钟声每次响起时吃一颗葡萄同时许一个愿望是广为流传的一项传统。
9. Hungary: Burning Man
匈牙利:燃烧的人
In Hungary, crowds gather on New Year’s Eve to burn a “Jack Straw” ― a sort of scarecrow-like figure which represents all the evils of the past year.
在匈牙利,人们在新年前夕聚集,一起焚烧一个“稻草人杰克”,这个稻草人代表了过去一年里所有罪恶。
10. Venezuela: Nothing but the Bolívars, Baby
委内瑞拉:没别的就是玻利瓦尔(委内瑞拉货币名称)
In Venezuela, to bring wealth in the New Year, it’s common to hold a bill of high value while toasting at midnight.
在委内瑞拉,为了在新年收获财富,人们通常在午夜敬酒时手里拿着一张价值很高的玻利瓦尔。
11. Switzerland: Just a Dollop
瑞士:一团而已
In some parts of Switzerland, it is believed that a dollop of cream propped on the floor will bring good luck and wealth.
在瑞士的某些地方,人们相信地板上堆着一团冰淇淋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
12. China: From Head to Tail
中国:从头到尾
In China, it is common for fish to be served whole for New Year’s. It is important to eat the entire fish from head to tail to ensure a good year from start to finish.
香港的新年习俗作文 篇9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东北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xx年1月26日
地点:东北地区某农村
调查对象: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
调查范围:关于农村地区新春正月期间的禁忌以及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东北,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东北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东北地区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东北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
香港的新年习俗作文 篇10
各位同事、各位同学、各位校友:
辛卯兔年刚开始,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和大家回顾过去的工作及策划未来的路向。
上任大学校长一职已经七个多月,作为中大校长,我的使命就是要带领中大上下一心,继续发挥卓越的教学与研究,保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地位。除了达致教研卓越,我的愿景是希望进一步发扬中大的优势,融通中西,培育既具备专业知识,有承担、有灵魂的新一代,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培育对社会有承担的学生
在大学教育发展的蓝图里,我们应着重科技与人文齐头并进,符合世界的需要;我们更应捍卫人文精神、教导学生慎思明辨、欣赏多元文化和明白哲理,并培养他们敏于体察别人的价值和需要。
我希望同学不单在专科知识上追求卓越,并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关心社会和民生的需要,乐意付出,回馈社会。因此,大学希望透过社会人士捐献,筹集约一亿元成立基金,支持「I‧CARE爱‧关怀计划」,鼓励学生参与本地、内地或海外的社会服务,非牟利团体实习计划、工作坊及讲座。透过深入探讨社会问题,培育同学的全人发展,成为富责任感的公民。
宏扬中国文化
中大是一所有深厚人文精神、以传承中国文化为己任的大学。自创校以来,大学一直坚持创校校长李卓敏博士的教育理念,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我们计划优化已成立四十多年的中国文化研究所,集中校内所有与中国研究相关的资源和单位,以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发挥我们的优势,整固我们的传统。计划纳入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单位包括中大重点研究领域中的「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有关的主要研究中心及计划,以及为外国学生开设的中国文化课程等。
缔建环保校园
中大的校园优美青葱,堪称全亚洲最美丽的绿化校园之一。大学连续两年在「香港环保卓越计划」获得殊荣,继前年获颁银奖后,去年更上层楼,在芸芸四百多家参与机构中夺得金奖,并获颁「卓越级别」节能标志,环保佳绩有目共睹。这份荣誉属于每位身体力行保护环境的中大人,对我们多年来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的努力,也是一大肯定。
我们个人或群体都是地球村的一员,绝不能独善其身。致力保护环境,善用能源,爱护生态,也是在履行自身对地球万物应尽的责任。身为医生,我更深深体会到身体健康往往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因此,爱护环境亦是爱惜自己。
过去,大学在节能减碳、节约用水、减少用纸、保育生态、环保教育等各方面成绩斐然。未来,大学会再接再厉,我们计划成立「环境、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推出更多创新的环保计划,在校园引入电动车辆,提升在环保及能源方面的教研工作,强化中大作为环保绿色校园的角色之余,进一步将有关经验向社会推广,包括学校和非牟利团体。
全面准备就绪迎新学制
为迎接2012学年推行四年新学制,中大已全面作好准备。校园增建的配套设施,包括综合教学大楼、学生活动中心、综合科研实验室大楼、图书馆新翼等,工程进展顺利,将于2012学年陆续落成启用。为普及书院教育至所有本科生而创办的五所新书院中,晨兴和善衡书院已于本学年招收首批学生,和声书院于下个新学年亦将迎接首届新生,伍宜孙和敬文书院则将陆续加入行列。五所新书院连同原有书院,让我们能够完全吸纳三千名新增本科生,令同学有更多选择,全面发挥中大独特的书院制精神。
课程方面,大学已制订崭新的四年制本科课程,着重跨学科知识和通识教育的培育,以拓阔学生的知识领域,帮助他们获取专门知识,并建立广泛的学识基础;同时透过全方位的学习体验,培养批判思维和关爱社会的价值观。大学将加强中英文及通识等核心课程,各学院将增设「学院课程」(faculty package),提供一篮子不同科目让同学选读包括非主修的科目;而各主修学科则将增设「总结科目」(capstone course),所有本科生必须参与研究或实习,融会不同学科的知识。此外,新学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空间参与体验学习,届时当可达到让全体本科生均有机会到外地参与交流活动和学习的目标。过去三年多,大学已新聘了逾二百名教学人员加盟,并会继续从世界各地罗致优秀学者,确保我们有充裕的师资,顺利推行新学制。
筹建私营医院以响应社会所需
大学积极响应社会的需要,早前已向政府提交意向书,表示有意兴建私营教学医院。一直以来,大学通过医学院为本港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成绩卓著。中大计划筹建教学医院,是以病人为本,属非牟利性质,旨在提供高质素的医护服务,为中产病人提供多个选择,并减轻公立医院的压力。建议的医院服务收费透明度高,让更多市民能负担私营医护服务。私营教学医院亦可为临床研究、医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另一个良好的基地,为广大市民及中大本身带来裨益。
大学校董会已成立专责小组计划筹建私营医院,该小组正紧密工作,评估各方因素及风险。待政府宣布招标后,小组将随即跟进。
筹建深圳学院贡献教育发展
中大创校近五十载,我们一直本着为香港、珠三角及国家培育英才为信念。我们深信当可进一步发挥中大优势,本着我们的办学理念和价值,为国家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与高尚品格的人才,为国家的长期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裨益中大本身的长远发展,惠及中大师生。我们本着这个信念,开展在深圳办学的计划。我们与深圳方面展开商讨时,是基于这些原则:深圳学院的师资和课程必须与沙田校园具同等质素;深圳学院必须享有我们珍视的学术自由;深圳学院资源处理独立于中大沙田校园,互不补贴,学院的筹备和运作经费将另为筹举。我们将一直坚持这些原则。大学重视师生校友对筹办深圳学院的意见,除设立网页发放最新讯息外,去年已举办了七次简报会,直接听取职员、学生、校友的意见,集思广益,完善计划。大学和深圳市政府商讨以来,双方就原则问题一直都有共识,冀达成各方均可接纳的协议,筹建深圳学院,以贡献本港及国家的教育发展。
展望来年,大学将会在坚实的基础上稳步发展。我期望大家同心携手,为中大的长远利益努力,以为社会作出最大贡献。最后,再次敬祝各位兔年顺利,合家吉祥。
沈祖尧谨启
【香港的新年习俗作文】推荐阅读:
以中国新年习俗为题的作文07-12
国外新年习俗礼仪01-29
香港游记的作文09-22
香港的作文50字08-29
香港的迷人景色作文06-17
香港的作文500字09-28
美丽的香港三年级作文08-28
写香港的作文600字06-12
香港的高中英语作文12-20
小学香港的游记作文300字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