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加强作风建设

2024-09-20

传承红色文化加强作风建设(精选11篇)

传承红色文化加强作风建设 篇1

传承红色文化加强作风建设

——训诫室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接受传统教育

七一刚过,八一飘至,这是红色记忆的又一壮丽续篇。7月13日,训诫室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来到陕甘边区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以瞻仰革命旧址,缅怀革命先烈的方式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照金为中心,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一系列建党、建政、建军等活动,在这里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是西北红军成长壮大的摇篮。在这个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纪念馆里,一双双草鞋、一个个粮斗、一支支步枪,无不纪录着一段令人慨叹不已的革命史实,珍藏着一种可歌可泣的宝贵精神。在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上,英雄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出一片红色区域,在一场场血雨腥风、一次次生死斗争中孕育了大批的革命骨干,为后来革命大发展积蓄了力量,极大地鼓舞了群众,推动了周边地区乃至陕北一带的工农武装斗争。照金烽火,这一革命的星星之火,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使陕甘、陕北连成一片,为后来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做了坚实的铺垫。

纪念馆用历史遗物、图片、文字资料等形式重现了这段历史,也成为探索革命遗风、追寻先烈遗迹,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圣地。100多件革命文物整齐地摆放在展厅,墙壁上布展着200多块展板和照片,详细介绍了根据地创立、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并向人们昭示着广大军民同仇敌忾,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展厅的正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沙盘,再现了当年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情况。透过这小小的沙盘,恍惚之间仿佛看到了英烈们当年穿梭于战火之中,搏杀于千山万水之间的英姿。正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赤诚,为后人换来了和平安详的新世界。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使我们党员同志接受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共产党人,激励着我们纪检监察干部风雨兼程,不断前行。

大家纷纷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伟大艰辛的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始终围绕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继承陕甘边的革命传统,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扎实工作、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革命前辈的新业绩,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肩负的历史使命。

胡锦涛同志建党90周年慷慨激昂的讲话还萦绕在耳边,陕甘边的红色精神又在撞击着我们的灵魂,风起云涌之后,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如何以实际行动在工作岗位践行红色文化?那就是以更加饱满积极的工作热情、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传承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如磐石的革命精神,常树报国之志,常思肩上之责,常怀感恩之心,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事业贡献自己的满腔热血。

传承红色文化加强作风建设 篇2

关键词:泸州,红色文化,建设现状,策略

四川泸州自古为军事要塞, 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有“铁打泸州”之誉, 在四川乃至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占据重要历史地位, 历史文化悠久。为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好泸州地区红色文化资源, 推动泸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近年来, 泸州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 精心打造红色文化, 对全市所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规划, 以展览、演出、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展示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一、泸州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泸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明显。朱德、刘伯承、吴玉章、恽代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泸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 留下了许多革命史实、传说和文物古迹, 如护国讨袁战争遗址——棉花坡古战场遗址及指挥部、护国岩摩崖石刻、况场朱德旧居、东华诗社旧址——朱家山、川南师范学堂、龙透关、太平渡口、二郎渡口等文物点。据“三普”成果显示, 全市革命遗迹遗址多达1200余处, 仅四渡赤水期间, 红军辗转往返于古蔺、叙永76个场镇, 留下丰富革命遗存。从地面文物统计看, 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全国“爱教”基地1处、省级1处, 市级1处;有“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泸州起义陈列馆”、“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3座红色主题陈列馆。

二、泸州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现状

1、新世纪以来, 泸州市、县两级政府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并取得显著成效。

(1) 积极保护红色文化资源, 夯实红色文化物质载体

自1958年以来, 我市各级政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 先后建成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塔、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等一批红色文化标志性建筑。目前, 况场朱德旧居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渡革命纪念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待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 泸州还有龙透关泸州起义遗址、朱家山东华诗社旧址、棉花坡护国战争古战壕遗址及护国岩等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泸州起义电报楼遗址、松坡楼、二郎红军街等一批市保单位和县保单位, 构成完整红色文物保护体系。

十一五期间, 各级政府拨出经费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局部修缮。全市用于红色文物保护资金5000余万元, 仅太平渡古镇维修斥资达4000万元, 使太平渡红色革命遗址群得到较好保护, 红色古镇风貌基本呈现。此外, 市政府用于况场朱德旧居维修资金100多万, 使旧居建筑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环境得以较好改善, 成功创建为国家AA级风景区。2010年, “龙透关”泸州起义纪念地成功申报全国红色经典景点, 成为我市继太平渡“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后又一红色品牌。目前, 市旅游局正委托四川师范大学旅游规划学院编制我市红色旅游总体规划。

(2) 强化爱教基地窗口职能, 深入拓展文化惠民

近年来, 泸州着力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 泸州市红色文化标志性载体中, 太平渡陈列馆已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泸州市博物馆、况场朱德旧居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透关泸州起义纪念地、革命烈士陵园等一批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专题陈列馆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 利用馆藏资源优势, 积极投入资金, 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素养等教育活动。红色文化在增强青少年爱国感情,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0年, 市委宣传部发文, 号召全市大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社会反响较好。同时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主动与周边各个大中小学校联系, 在各场馆设立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 开辟学样德育教育第二课堂。目前, 已有泸州医学院、四川省警察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江阳西路学校、况场中学等多所学校在泸州博物馆、况场朱德旧居设立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每学期坚持开展现场教育活动, 或请讲解员进校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红色文化在更广范围传播。

(3) 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市场, 推动旅游经济健康发展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泸州一不但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幽美的生态环境, 迤俪的自然风光, 还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 泸州市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和旅游精品战略, 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得到了长促发展, 红色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升级。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游、红色生态游、重走长征路革命纪念游等多种旅游形式, 不断丰富产品内容, 创新产品形式吸引游人, 入境红色旅游人数明显增加。

2、泸州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 囿于现有条件和各种原因, 泸州市红色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目前还主要是政府主导, 政府操办, 市场手段介入少;经济欠发达和投入不足, 各级政府“等、靠、要”心理普遍;资源整合和系统开发不足。比较而言, 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比较简单, 配套不足, 规模较小, 布局分散, 展示手段单一、雷同, 游客参与性、互动性差, 缺乏吸引力, 整体落后于周边其他地区建设发展水平。红色文化发展机制、模式有待创新。

三、泸州红色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措施

红色文化作为泸州重要文化名片, 点多面广, 事件复杂, 目前而言, 保护手段单一, 开发利用较为原生态。鉴此, 特提出以下措施。

1、统筹规划, 实现红色文化科学发展

根据我市红色文化资源现状, 确立“全局一盘棋”观念, 整体编制总体发展规划, 为我市红色文化保护、抢救和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确保红色文化建设在高起点上运行。对内要整合江阳、纳溪、叙永、古蔺、合江几个区县的红色文化资源, 对外要对接贵州、宜宾等省市红色文化资源, 尤其对接贵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开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保护和开发。在总规前提下, 重点编制好况场朱德旧居、龙透关、棉花坡、太平渡四处红色文物保和发展规划。

2、加大投入, 为红色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资金不足目前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泸州红色文化发展的瓶颈所在。应加大对红色文化建设政策倾斜和资金注入, 将具有传承革命传统、进行红色教育功能的文化建设部分, 纳入泸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作为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基地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 精心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红色文化阵地。十二五期间, 拟重点打造况场朱德旧居、龙透关、棉花坡护国战争遗址、太平渡和川南游击队五个红色文化专题博物馆 (纪念馆) 。通过整合各处项目资源, 高效使用资金, 建成一批高规格的精品红色文化展示区。

3、挖掘内涵, 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

(1) 搞普查。为摸清家底, 促进民间红色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和开发, 当务之急, 有必要针对我市红色文化资源现状开展专项普查。通过普查, 建立红色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编制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图谱。

(2) 搞征集。由于人们对红色文化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构成、地位、作用普遍认识欠缺, 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 红色文物被人为破坏毁损日益加剧。鉴此, 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红色文物专项征集活动, 将散落民间的红色物、古迹、故事进行拉网式征集, 为深化我市红色文化建设打好基础。

(3) 出经典。整理出版系列红色文化经典系列丛书, 以此作为红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 作为市情、乡情、民情教育重要内容, 让红色经典走进图书馆、走进学校、走进农村、走进社区, 实现红色文化全覆盖, 以其健康、向上的内容, 在文化多样化潮流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 制作反映泸州红色文化影视剧, 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整体宣传力度, 把泸州红色文化推向大众、推向当代、推向世界。

(4) 促交流。护国战争、泸州起义、四渡赤水是泸州红色文化内核, 涉及朱德、刘伯承和以毛泽东为首的“红军”等灵魂人物, 内涵丰富, 影响深远, 需要认真研究和总结, 提炼其内涵, 推动红色文化内涵式发展。争取得到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等相关单位、部门支持, 拟以护国战争胜利100周年、四渡赤水胜利80周年纪念为载体, 高规格举办“朱德与泸州暨护国战争一百周年”、“毛泽东与四渡赤水”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会, 凝练泸州红色文化精神内核, 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

4、凝心聚力, 加快红色旅游市场开发

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 篇3

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

红色旅游是在传统的革命教育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对人们政治思想的教育并且还发展了旅游黄金周,因此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发展尤其迅速。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象征着革命,并且有很明显的时代性。红色旅游主要是在革命根据地以现存的革命纪念物以及其背后的故事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倾听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

红色旅游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红色文化,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及相关理念。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者对马克思列宁的理论有很深的认识,并且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把他们的理论发扬壮大,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理论体系,这些成果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中国人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向,成为中国人民的一份宝贵的财富。

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的传承

发扬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作用。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解放开展民族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不少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而红色旅游就是纪念和传承红色文化的一种良好的方式。可以通过建造纪念碑、遗址、纪念馆等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展开回忆。让当今社会的人们可以借助这些纪念物或者旧址体会到中国在进行革命战争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所处的艰难境地,感受到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而更加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

在全球化、经济化、区域化的时代大背景下,红色文化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逐渐成为帮助国家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当今社会中,更要努力保护好红色文化,并通过各种方式将其传承下去。在红色旅游逐渐兴起的大背景下,红色文化这一核心理念通过更加真实直观的方式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给更多的中华儿女。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它能够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红色文化的感染力,让更多人了解革命精神,了解红色文化。

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在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红色文化能够把早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过程中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中华儿女。想让人们了解红色文化的方式有很多,但红色旅游是最能让大众接受的一种方式,因为他能够让人们亲身体验,亲眼看到一些纪念品,并通过导游的讲解进而全方位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当然,传承红色文化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观看红色纪律片等,借助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让游客有感同身受,进而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并引起共鸣。

逐步发展红色旅游,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红色旅游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其核心还是红色文化。想要发展红色旅游,关键是要明确红色文化的内在含义,将其精神传承下去。

首先,可以通过对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来发展红色旅游。可以让纪念馆、旧址遗址等地增加一些游客可以互动参与的项目,提高旅游的体验性和创新性,让游客亲身体验,达到红色旅游真正的目的。其次,在旅游过程中,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宣传讲解工作也至关重要,精确可以培养一些专业人员对红色旅游景区进行讲解,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旅游胜地所承载的故事更加形象,更加具有说服力。此外,对红色旅游进行合理规划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前提,只有明确红色旅游的概念,明确其指导思想以及基本原则和目标,并制定了不少保障红色旅游的措施。在对红色旅游进行合理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而且要注重改革创新,提高旅游质量。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 篇4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进一步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引导党员老师牢记党规党纪,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进一步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11月18日,党员教师、骨干教师赴革命圣地延安,体验红色之旅,开展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

在为期两天的学习活动中,老师们先后来到梁家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等地学习参观,在总书记曾经插队历练的梁家河村,老师们实地参观并感受这片习近平同志与基层群众朝夕相处了七年的土地,了解知青插队艰苦创业的事迹,体验那段艰难困苦却又激情昂扬的岁月。老师们纷纷表示,大家将以习总书记的这段宝贵经历作为鞭策,在学习感悟中汲取力量,燃烧青春斗志,坚定理想信念,用实践和实干实现梦想。

在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老师们观看了镌刻历史印记的图片资料和先烈遗物,了解了在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建立敌后根据地、革命火种星火燎原、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辉煌历程,感受了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延安精神和长征精神内涵的理解,大家深刻地认识到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具有永远的时代意义。

弘扬传承红色文化演讲稿 篇5

一、明确时间,安排好支部生活日

党员是党的基础细胞。我们以增进党员“存在感”、“归属感”为切入点,严格规范并执行“支部生活日”制度,重新“找回”正常的组织生活。去年9月,县委制定下发了《关于严格落实党支部生活制度的通知》,规定每个季度第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县“支部生活日”,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上班后第一天开展支部活动。在“支部生活日”这天,全县497个党支部的9559名党员都必须参加支部活动。经过8个多月的有力推进,各支部和党员在思想上形成认同、行动上成为自觉,养成了常态化参加组织生活的习惯。

二、领导带头,指导好支部生活日

一方面要求全县所有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支部生活日”,让党员干部与普通党员在一起,带动“支部生活日”扎实推进。另一方面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所有县乡干部建立了联系点,挂点联系一个村党支部和一个分管单位党支部,规定领导干部联系点既是精准扶贫工作联系点,也是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支部生活日”的指导联系点,做到挂钩联系“无死角”,精准指导有对接。同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到“支部生活日”上讲党课,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挂点村(或分管单位)的“支部生活日”。目前,全县县级领导干部已经到联系点(或基层单位)参加“支部生活日”3次以上。

三、创新模式,组织好支部生活日

支部生活,就像党员政治生活的一道“大餐”,“食材”太少不行,“口味”单一也不行。如何准备丰富“食材”,以多种口味开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力之源?一是主题不拘一格,由“我听题”变为“我选题”。为使主题切合实际,每次开展“支部生活日”之前,支部委员会根据当前时政方针、重点工作、群众诉求等,广泛征求党员意见,由党员来提选题,结合本地单位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活动主题,使“支部生活日”更具针对性。议题可以是对村级重大事务的意见,也可以是对党课学习内容的建议,提高党员参与积极性,增进普通党员认可。二是形式不拘一格,用“新模式”_“老套路”。 学政策,读文件,听的人不认真,读的人也枯燥。为此,我县创新开放式“支部生活日”制度:可以到一线开展服务,坚持哪里有支部的服务对象,哪里就能开展组织生活。把活动开展到楼宇小区、农家庭院、项目工地、产业基地。可以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体验教学,县委依托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在红五分校设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地,目前,全县共有160多个支部学习教育基地开展“支部生活日”。可以为不能现场参加的党员提供便利,为了有效解决流动党员参加活动难的问题,我们利用流动党员多为年轻党员、爱用智能手机上网的特点,建立支部微信群及QQ群,实现线上线下互通,让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由千里之遥变为“指”尺之间,在线参加“支部生活日”;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支部生活日甚至适时开到党员家里去。三是参与不拘一格,从“党内活动”延伸“党群互动”。过去,组织生活只有本单位、本部门党员参加,总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我县适时、适度扩大“支部生活日”活动的参与对象,邀请管理服务对象、其他支部的党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列席参加,在广开言路中集中智慧,在民主讨论中凝聚共识,使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良好传统落到实处。

四、落实责任,保障好支部生活日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县委狠抓责任落实,有效发挥考核评比的“指挥棒”作用,以考核+评比的模式来推动“支部生活日”质量提升。一是落实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党支部书记是组织“支部生活日”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统筹策划、引导动员、组织实施的职责。二是落实基层党委的责任。坚持“抓经常、经常抓”,要求基层党委对所辖党支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落实党支部活动经费,把支部活动经费列入单位经费预算,为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全县共落实支部活动经费190余万元。三是落实组织部门的责任。县委组织部对“三会一课”的要求、程序、考核等内容进行规范和明确,做到有章可循。统一印制了支部会议记录本,发放到全县所有党支部。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成督导组,将支部生活日开展情况纳入党建工作督查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党组织集体、党组织负责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活动开展不正常的,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探索开展“组织生活、我最喜欢的组织生活、党课擂台”等各具特色的评比活动,以点带面,推广经验,支部生活日质量大为提升。

全县通过开展“支部生活日”,强化党员干部“存在感”“责任感”“使命感”,撑起群众“获得感”,催生了发展“加速度”。

一是强化党员“存在感”,激活了党员意识。通过“支部生活日”制度,推动党支部活动向正常化和常态化发展,让党员真正像个党员、真正做回党员。葛源镇一位年近80的老党员激动地说:“我都入党60年了,还是第一次有县委书记参加我们的党员大会,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这个支部生活是我这辈子过得最有意义的组织生活。”岑阳镇一名党员形象地说:“以前党支部活动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经常有失落感,现在活动正常了,就有了存在感,激发了荣誉感,党员意识更强了。

二是强化党员“责任感”,增强了党员活力。县委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通过短信、微信、微博等各种方式,将支部生活日的主题、内容、要求等信息及时分享,让党员真正体会到“离岗、离乡未离党”。尤其是离退休党员、外出务工党员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党员的责任感得到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比如,针对最为棘手的农村卫生保洁问题,党员带头做义工、清理垃圾,树立标杆、作出表率。去年以来,全县利用“支部生活日”这一平台,收到群众意见建议2100多条,并在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有235个“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形式。

三是强化党员“使命感”,推动了县域发展。建立“支部生活日”制度,不仅吹响党员“集结号”,更吹响了发展“冲锋号”,让党员重拾了“使命感”。通过支部生活日,让党组织和党员养成在群众“眼皮子底下”工作的习惯,鼓励每一位党员都积极投身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治理、规范农民建房等中心工作,让他们亮明身份,当先锋、做模范,从而赢得群众的认可,让党员真正喊出“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催生了发展“加速度”,全县上下进入“高速运转”状态。今年一季度,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5.58亿元,增长7.3%;财政收入3.3亿元,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10.95亿元,增长16.3%。以“个十百千万”工程为核心内容的“秀美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快速推进,113个“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新村建设初显成效。仅用56天,就完成了兴安街道3个村庄83户97栋4.6万平方米的房屋拆除任务;仅用61天,盘活了闲置十年的中储粮横峰直属库原有办公楼以及粮库资源,建成了电商众创园一期,创造了“横峰速度”,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浅谈学校中的红色文化传承 篇6

夏邱中学王燕

摘要: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红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需要。当代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知识主体和重要的社会主体之一,中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在各学校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对于提升中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引领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应该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把红色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同时,要适应新时期社会生活的新形势,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方式,创新红色文化传承的模式;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模式传播红色文化,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红色文化;校园;教育与传承模式;文化传承 爱国主义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先辈在老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它既包括各类与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或英烈人物有关的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纪念地、标志物、标语、规章制度、文件文献等;也包括革命历史、革命照片和艺术图片、革命文学、革命歌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它不仅蕴藏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热情和高尚品质,而且承载着红色的历史、革命的精神、光荣的传统、思想的境界。具体的说,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物质形态,指革命战争年代留下来的革命旧址旧居,以及诗歌、歌曲、戏剧、标语、出版物和革命文献等历史遗存;二是精神形态,指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语言、中国气派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

二、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而且红色文化对于提升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使中学生沿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发展和深造。“少年兴则中国兴”,中学生只有具有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浓厚的爱国激情,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有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业才能早日实现!

2、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整个社会生活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文化也必须丰富多彩。你可以唱红歌,也可以唱流行歌、唱通俗歌。但是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必须弘扬主旋律,必须正面引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红色文化就是我们必须弘扬的文化主旋律。

3.红色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永葆青春、与时俱进的。像延安时期的红色文化就吸纳了西北文化,苏区时的红色文化则融合了客家文化,当时很多文化形式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比如把西北民歌改编成“东方红”,内容革命化了,令人听来别有情趣,这就是传承和创新的魅力。

4.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要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精神懈怠的表现之一就是忘记过去,淡漠了党的优良传统,远离了崇高。特别强调了对青年寄予厚望,要求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中华民族奋斗的光荣历史,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只有了解,才能热爱。因此,当下倡导红色文化是必须的。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倡导互动式、参与式,寓教于乐,寓教于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让红色文化搭上时代的快车。

5、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数革命先烈在民族存亡之际用生命铸造和凝结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用富有前瞻的视角和体现时代性的方式,去挖掘、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挥红色文化在德育方面的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智力支持。

6、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和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支持。

7.红色在当代已不仅仅代表着革命、社会主义,它还代表着幸福、和谐、积极和健康等新元素和新内涵中学生在校园中传承红色文化不仅可以使自己接受红色历史文化熏陶,而且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团结与友爱。在学校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对红色政治文化的思想、理念的自觉认同,才能够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实践主体,自觉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发展和谐文化的践行者。

8.重拾“红色文化”,抵触不良文化、低俗文化,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红色文化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依然是鼓舞、激励人们继续奋斗的强大推动力。在红色文化传承中,大学生能够深刻的意识到今天美好生活之不易,必定能够激发广大的师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9.中学生作为校园红色文化的主要知识载体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对于自身这一代和下一代的成长起着方向标的作用。如果旗帜偏离了方向,必然导致主流思想的滑坡。而红色文化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真正灌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这对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三、红色文化教育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红色文化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把红色文化的传播作为布道式的说教,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传统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由于缺乏对大众传播规律的认识而过于强调其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往往流于布道式的枯燥说教,使得红色文化表现形式过于单一,红色文化主题局限于狭小的范围空间,导致脱离时代,很难为人们所接受;使得红色文化传播在人民大众中缺乏应有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2.错误认为红色文化已经过时了。把红色文化简单定位于革命文化,有人认为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文化已经过时。其实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存在,比如:大庆精神,深圳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他们宁愿选择中国的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也不愿大力弘扬传播红色文化,以致使一些人缺乏理想信念,缺少对真理的追求,崇洋媚外,追求物质享受,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太少,致使有人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3.把红色文化传播庸俗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经济体制的变革导致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红色文化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被世俗的功利需求所消解。在红色旅游中,有些导游为博游客一乐,不尊重历史事实,对红色资源乱讲一气;他们宣扬的不是革命的艰苦,不是先辈的英雄事迹,而是一些道听途说的野史、艳史,不但没有起到红色资源的教育目的,相反把神圣庄严的红色资源涂抹成“黄色”的暧昧故事,以达到商业促销的目的。这些东西不但是对红色文化的颠覆,也是一种对历史的亵渎。

4.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红色文化传播模式。红色文化作为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留下来的历史印记,是值得我们保护和怀念的。但就目前来说,许多人对红色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特别是当代的年轻人对红色文化不太感兴趣。与过去的红色电影观众人山人海到现在的寥寥无几相比,可以看得出,无论是送红色电影下乡,还是组织职员观看红色电影,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不要说城里,就是农村,笔者在送红色电影下乡一现场看到,夏日虽是炎炎的但场面却是冷冷清清的。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组织者根本没征求民众的意见,不知道民众所需,无法引导民众参与到传播红色文化活动中。其次,新媒体的技术性和时空延伸性恰恰是传播信息很好的途径,没有抓住新媒体来传播红色文化这样一个很好的契机。

四、对红色文化教育传承模式的创新

1.红色文化活动的主题定位一定要明确。发掘与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不同的客观环境、不同的时间节点所导致的不同氛围和情境,选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使红色文化的内容与人们的心理情感相融合。要注重在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和利用重大事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这样能够有效激发人们的情感倾向。例如国庆节开展的红色文化的主题应该是爱国主义。在这个主题的统帅下,活动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青少年了解国家和民族屈辱的历史,珍惜美好的今天和未来。

2.利用网络传播红色文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人群的逐渐壮大,网络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飞速发展,普及面日益扩大,我们应该利用这个平台,传播红色文化。团的十六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应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开放性、迅捷性特点,积极探索网上的有效引导方式,开展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红色文化网络化就是创新先进文化传播的一种全新手段和形式。具体方法就是创建红色网站内容要丰富、形式富有特色、知识更新迅速、红色主题鲜明,能够吸引青少年,让他们觉得红色网站值得他们花时间去浏览,并且在浏览红色网站的过程中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理论。

3.利用寒暑假鼓励大家进行红色旅游,促进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旅游就是寓思想教育于观光游览和文化娱乐之中的一种文化主题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学习方式。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愿意出去旅游,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圣地去受熏陶、受教育,感验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激发红色情志,这都是红色文化传承的新形式。如四渡赤水纪念馆在参观之前组织旅客演唱红色歌曲,唤醒人们的红色记忆,既增强了年轻人对革命前辈英勇事迹的兴趣,也起到了宣传革命传统的作用。如革命老区遵义特别推出的“四色旅游”专线,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酒文化融为一体,体现了遵义红色旅游景点革命的厚重,又展现了景点沿线原始古朴,生态保存完好,丹霞地貌等特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了解了红军在长征中的艰难,高度赞赏毛泽东同志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英明和伟大,使游客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教育。

4.在红色文化的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会、红色社团中的学生骨干作用。通过组织筹划多种形式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的教育、纪念、娱乐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以较为自然、真切的方式,参观、接触、解读和体味红色文化,加快红色文化建设的步伐。

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分析 篇7

一、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行业也迅速发展,为国家GDP的增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江西、浙江、武汉、延安、南京、上海等地相继提出了“红色旅游”,在国家与各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央、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都拟定了相关的文件和规划方案,列举规划具体的革命根据地为红色旅游景点,这种举动更加推进了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做了铺垫。

二、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

发展红色旅游,首先大力宣传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重新去了解、认识红色文化的内容与内涵。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的密切关系体现在:在红色旅游业中挖掘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整合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更有目的、更有效地发展红色旅游业,在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也可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更能起到保护红色文化的作用。

(二)探讨如何发展红色旅游,达到传承红色文化的效果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其销售模式,即营销方案,当然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也如此。红色旅游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无法激起人们参与的兴趣。首先要通过某种方式阐述红色旅游的内容、目的、以及能体会到的感受。只有通过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人们亲自投身到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体验中,理所当然,红色文化会被更多的人更加深刻的记住,从而达到被传承的效果。

三、红色文化需要被传承的市场意义

(一)传承的价值

当前这个经济体制下,物质成为人们积极追求的东西,红色文化是特殊的文化,通过对这种文化的认识可以激发人们内心正能力,这些积极的正能力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它证明了中国的诞生于发展。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包含了更多的爱国精神与革命精神,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中的革命胜利理论、党政指导社会发展等等,而当代价值主要为能够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提高国家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等等,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资源。

(二)传承的效益

红色文化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种精神文化,作为教育资源,红色文化是觉有指导思想建设的意义,其具有旅游消费低、周期活动、组织性强等特点,综合了不同的旅游资源。通过红色文化的继承,如建立革命旅游纪念地等景点,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带动该地区的旅游业及经济发展。另外也可以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其它产业的发展,例如;餐饮业、交通事业、通讯行业、种植业等各种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传承的营销

红色旅游是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承载着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利用电视、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宣传。营销是有很多理念也方法的,为了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必须采用资源整合的营销方案[2]。不能靠单纯的产品销售为目标,要通过销售手段,把产品与管理理念、审美方式、旅游形象结合起来,让旅游者有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旅游目标,让旅游者主动的传播红色旅游的好处,进而获得有效的传播感染力。

四、探讨红色文化传承的途径

基地建设的内容包含革命文物的保护、红色产品的开发、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等多种,在此处就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探讨。传统的媒体对传播红色文化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要想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必须要改革,要采用新型的传播媒体和新的高科技力量对红色文化进行大力度的宣传[3]。如何借用这些改革后的方式,是红色文化传承者着重要考虑的问题。传播的方式、手段与传播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红色文化传承的效果。例如大型的舞蹈剧、中国现代京剧等具有意义的红色文化作品值得提倡,激发观看者思想上的共鸣。高校采用实践课的方式丰富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高校免费开发教育资源,另外最重要的教育红色文化传承的手段就是改革,任何行业都存在改革,红色文化急需采用新的传播方式被传承下去。采用直观的表演形式把红色文化演艺出来,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与感染力,这样的演艺作品会被一代一代的人传承。

五、结论

传承红色文化加强作风建设 篇8

一、追溯“三红”文化的光荣历史

红土地:南雄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是一片充满革命精神的热土,是英雄辈出的沃土。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办公厅确认南雄为“中央苏区县”。中央苏区县的确认,足以告慰革命先烈,还历史本来面目,也确认了南雄在中国革命史上相应的历史地位。南雄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从大革命时期起至新中国成立,南雄中共组织领导的革命斗争从未中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雄县成立了县级苏维埃政府,全县66.7%的乡镇曾建立过基层苏维埃政府,属于中央苏区的区域范围之一。

红军城:南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红军城。1925年6月,成立了中共南雄支部,开展了革命斗争。自此,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南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2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24年红旗不倒,是全省屈指可数的红旗不倒的县之一。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进入南雄,领导南雄人民开展武装斗争。6月,彭德怀率红五军攻占南雄城,红五军进南雄城后,住在上武庙(现八一路小学)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红军的宗旨以及革命事业必胜的道理;号召广大群众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豪绅。

1930年4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再度攻占南雄城,驻扎在上武庙(现八一路小学)。红军在上武庙(现八一路小学)和下武庙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南雄红色区域与赣南苏区连成一片。是年,中共中央就将南雄划入中央苏区,成为当时34个中央苏区县之一。

红领巾:红领巾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中国共产党将红旗的一角作为少先队员的标志,就是要求他们学习先辈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继承革命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共产主义勇敢前进。每个少先队员不仅要佩带红领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光添彩。

二、“红色文化”建设:用红色文化浸润“红领巾”的心灵

八一路小学地域优势独特,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厚重。我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紧扣红色教育主题,积极探索做好红色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立足学校教师,放眼全校同学;立足课堂教育,放眼课外活动;立足校内教育,放眼社会实践”,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红色教育主题活动,用心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呈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科学育人”的三大亮点。

(一)营造氛围 环境育人

1. 开辟红色文化走廊,再现当年红色历史。为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红色文化熏陶,我校精心设置红色教育景观,精心设计红色走廊文化:教学楼分别以“红色文化”“红色星空”“红色历史”为主题,在走廊墙壁上设置图文并茂的图片,配以文字解说,使学生在校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能够感受红军当年在南雄战斗、驻扎在八一路小学的的历史,再现当年红军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画卷,从而教育学生牢记历史,传承薪火,勤奋学习,建设祖国。

2. 建造红色历史墙和校训、校风墙。为了让学生对红色历史更有直观感,建造红色历史墙,供学生参观、学习、感悟。一是制作红军精神墙: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上进、艰苦奋斗、不胜不休。二是制作校训、校风墙。校训:砥砺奋进;校风:谦恭、文雅、诚信、尊重;教风:善诱、生动、严谨、创新;学风:好学、善思、合作、进取。

3. 巧妙设计,润物无声。在红色文化打造上,学校还注重红色元素的挖掘、渗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校园硬件设施上,如教室、走廊、宣传栏等地设置添加各种具有革命传统色彩的格言警句:一是在校门内的墙壁上设置“五旗”(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和激励性教育标语(我自豪,我是红军小学的好孩子;我能行,我做红军精神的传承人);二是每个班级的班牌制作成“五星”形状,教室内书写“成人成才,做红军精神的传承人”等标语,让红色元素入脑入心。

(二)寓教于乐 活动育人

1. 红色教育学科渗透,积淀丰厚红色校园文化。每学期学校对任课教师提出要求,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如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开展红色故事演讲会;语文老师每月至少组织学生读一首红色诗词,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红色诗文征文比赛,让红色元素伴随学生成长;音乐老师每期至少教会学生两首红色歌谣,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大型红歌比赛,让红歌响遍校园;美术老师结合教学内容,每月组织学生创作一幅反映红色历史的美术作品,每学期组织一次红色文化采风活动及作品展览,让红色文化之美覆盖校园;体育老师要在每节课前按照革命军人的标准对学生实施队列、跑步、形体、仪表、速度等训练,让学生学会坐如钟、行如风、集合排队整齐,让红色的革命种子穿透岁月茁壮成长……通过这些学科教学,有效地落实红色文化在校园的渗透。

2. 红色文化分层落实,细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我校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在一、二年级开展“识党旗、认党徽”教育,主要开展“革命英雄在我心中”、“红军城的孩子爱祖国”诗歌朗诵比赛、“我是红军城小小解说员”比赛等,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三、四年级中开展“明党史、知党恩”教育,主要开展“红军城小歌手比赛”、“爱国歌曲大家唱”、“弘扬红军精神、争做时代新人”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通过传唱红色革命歌曲,激发爱国热情;在五、六年级中开展“知党恩、跟党走”教育,通过参观、听革命传统报告、参加“红军城文明小天使”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把自己的成长自觉地同爱党、爱国结合起来。

3. 开展红色特色教育活动,拓展红色教育外延。我校利用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立足实际,以特色教育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红色特色活动。一是邀请老红军给学生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二是利用特定节日,如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清明扫墓活动;每年3月5日开展“清洁红军城、争做文明人”学雷锋志愿活动。三是举办“小红军”体验节,让学生铭记历史,好好学习,弘扬长征精神,争做红军传人。组织四至六年级学生通过远足形式模拟重走长征路。他们背负重物,徒步10多公里,体验红军长征“不怕吃苦,不惧艰难;勇于战斗,无坚不摧;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红军精神。四是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老区、历史博物馆,组织学生当红军城小导游,义务讲解、解说。五是开展主题观摩队会,要求每位中队辅导员每学年至少利用红色资源召开一次主题观摩队会,供年级及全校辅导员观摩,把红色文化教育延伸到课外。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思想在体验中成长,道德在实践中提高,情感在认知中升华,信念在教育中坚定,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三)课题研究 科学育人

1. 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市级或省级课题。通过全体教师参与,辐射到全体学生,使红色文化在老区教育资源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正是将红色文化融进老区教育资源中,与学科教学整合,与少先队活动整合,与艺术教育整合,与校园环境整合,着力加强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红色教育的途径,提升了师生的精神力量,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厚重。

2. 编写校本教材——《红土地 红军城 红领巾》。

组织学校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红土地 红军城 红领巾》,该教材将详细地介绍红军在南雄战斗的历史以及南雄红军城内的革命遗址。通过这本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红军当年在南雄的战斗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教育。

传承红色文化加强作风建设 篇9

“弘扬苏区精神·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为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加强我校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根据团县委“关于开展‘弘扬苏区精神•增强团的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少先队大队部坚持将少先队活动、苏区精神与时代发展的新鲜元素相结合,充分挖掘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从了解和学习苏区精神开始。开展寻找苏区的红色记忆,秉承苏区历史我牢记,前辈精神我学习,坚定信念我能行,创造未来从我起的坚定信念,开展少先队活动。

二、活动目的

苏区精神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在这片红色土地上铸就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继续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苏区精神,好好学习争做新世纪合格的红色接班人,是对革命先烈们最好的告慰,从而树立将来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家乡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

三、活动时间:

2014年3月——2014年4月

四、组织领导: 组长:张发春 副组长:张庆华

成员:张建东、邱翠华、张发泉、陈美玉、张爱金等

五、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

1.确定各项活动具体方案。

2.“弘扬苏区精神 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活动启动仪式。

(二)具体活动

1.寻找苏区的红色记忆 ⑴创建“红·记忆”专题网页

学校网站专门开辟“红·记忆”专题网页,“红色革命史”、“红色歌曲集”、“红色故事汇”、“红色人物谱”四大板块,以祖国发展为大背景,以地方建设为立足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多角度地展现苏区人民的“红色记忆”,播撒红色种子,树立红色丰碑。

⑵红领巾广播站以红色故事为题材,讲述革命故事

以中央苏区发展振兴为引领,深入挖掘和发挥地域特色资源,积极运用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手段,引导少先队员们自主参与,用心感悟,逐步在心中树立“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红色丰碑,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红色信念。

⑶观看红色革命教育影片,探寻昔日的苏区精神。

通过组织全体同学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接受红色的革命教育。再通过观后感的方式,让队员们把感受化成文字,更加深刻的领悟苏区精神的内涵和精髓。

2.秉承苏区的红色精神(1)唱红歌传四旗爱祖国

组织各中队进行红歌传唱,通过学唱不同时代的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加深对歌曲历史背景、词曲含义的认知与理解,在红歌传唱中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在歌声中体现当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

(2)学习“新三好”争当红色好少年 深入挖掘苏区红色精神内涵,牢固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塑造“新三好”学生,培养孩子的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

3.坚定建设苏区的美好信念

(1)利用少先队主要阵地宣扬学习苏区精神

活动就是少先队的生命,没有活动少先队就不存在。利用少先队主要阵地宣传学习苏区精神从而开展好升旗仪式、大队活动、主题中队活动这项活动既符合少年儿童特点,又具有时代特色,是实践育人的好形式,面对安逸的物质生活,很多孩子不懂得珍惜,利用少先队主要阵地学习苏区历史让他们坚定信念,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从小树立报效国家、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和雄心壮志;勤奋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让星星火炬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2)开展“我为苏区建设出谋划策”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少先队活动,让队员们也参与到苏区发展振兴中来,作为苏区的小主人,通过自己的所观所感,写下自己的小计策,通过征集和推选的方式,在校园网上公布、发表,让孩子们真正参与到苏区的建设中。

传承红色文化加强作风建设 篇10

临沂大学商学院2010级工商管理本科2班 屈金超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还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知识主体和最重要的社会主体之一,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在高校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引领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

大学生

校园文化

文化传承

爱国主义

正文: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首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其次,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精神文化生活却出现了空缺,人民内心深处渴望优秀的文化作品的出现。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文化也有优劣之分,所起的作用也各有不同。正因为如此,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做成部分,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先进性作用。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制度文化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革命文献作品;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道德传统等。

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先辈在老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它既包括各类与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或英烈人物有关的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纪念地、标志物、标语、规章制度、文件文献等;也包括革命历史、革命照片和艺术图片、革命文学、革命歌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等。

二、大学生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1.红色在当代已不仅仅代表着革命、社会主义,它还代表着幸福、和谐、积极和健康等新元素和新内涵。大学生在校园中传承红色文化不仅可以使自己接受红色历史文化熏陶,而且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团结与友爱。在高校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提高青年对红色政治文化的思想、理念的自觉认同,才能够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实践主体,自觉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发展和谐文化的践行者。

2.重拾“红色文化”,抵触不良文化、低俗文化,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红色文化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依然是鼓舞、激励人们继续奋斗的强大推动力。在红色文化传承中,大学生能够深刻的意识到今天美好生活之不易,必定能够激发广大的师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3.大学生作为校园红色文化的主要知识载体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对于自身这一代和下一代的成长起着方向标的作用。如果旗帜偏离了方向,必然导致主流思想的滑坡。而红色文化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真正灌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这对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三.红色文化传承的途径及方法

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必须牢牢谨记红色文化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红色文化究竟该如何传承?《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刘国昌认为,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精髓,寻访前辈的足迹、缅怀他们的战斗历程,就是要将这两种精神继续发扬下去,永葆其强大的推动力量。

1.在红色文化的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会、红色社团中的大学生骨干以及大学生党员的作用。通过组织筹划多种形式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的教育、纪念、娱乐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以较为自然、真切的方式,参观、接触、解读和体味红色文化,加快红色文化建设的步伐。

2.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开设红色资源网站,开发既有时代特点,又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红色资源软件,构建红色资源网络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网络阵地,使先进的思想文化成为网络阵地的导向,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微博和日志是大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形式,符合广大学生的信息交流的口味。

3.通过多种渠道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行动教育。利用文化媒体机构和红色影视基地的长处,组织广大的大学生到农村中去了解和领悟红色文化内涵。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演战争等反映红色文化的电视剧,这样的话学生的感受或许会更深刻一些。

4.组织红色旅游,体验红色风情。红色旅游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亦是一种有效的形式。红色旅游以其特殊的形式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旅游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常流于单纯的说教,枯燥的教育方式易造成学生心理阻抗。而红色旅游正好克服这种局限性,也迎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5.红色文化要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当前要把学习和领会红色文化同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和落实。例如,作为大学生,我们可以开展大学生红色运动会,身临其境的体验新民主革命时期艰苦的革命生活,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烈士的缅怀之情,更加珍惜今日的生活。从而可以勉励自己刻苦学习,为日后投身和谐社会建设铺平道路。

四、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而且红色文化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使大学生沿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发展和深造。大学生只有具有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浓厚的爱国激情,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有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业才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加强校园红色文化的研究 周子瑜

2.“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

王以第

3.加强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研究

周立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领域中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王中强

临沂大学商学院2010级

工商管理本科2班

屈金超

传承红色文化加强作风建设 篇11

关键词:红色旅游饰品;红色文化;必要性;可行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课题“江西红色旅游饰品设计开发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JC1322)阶段成果之一;井冈山大学教改课题“井冈山旅游纪念品红色元素融入艺术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成果之一。]

一、江西红色旅游饰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发展工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又是江西旅游的主体,这为红色旅游纪念饰品开发研究的提供了前所未有机遇。旅游纪念品占旅游总支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但江西生产企业缺乏创新和研发热情,设计师对红色文化传承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目前红色旅游纪念品设计缺乏景点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且以首饰形式的红色旅游纪念品特别少,具有首饰美学特征和时尚性的红色文化旅游饰品还更少。为此急需加强红色旅游饰品这样的特色首饰的设计开发研究。[1]

二、江西红色旅游饰品作为红色文化传承载体的

重要性

(一)推动江西旅游产业,将其发展成江西的特色产业

江西红色旅游地在经营上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展览阶段,有些红色旅游景点开展了“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等参与性活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多数还只是停留在化装拍照、观赏节目、饭菜品尝等浅层次上。[2]该产业中的旅游纪念品市场散乱,不足于形成具有影响的产业。设计者要大胆创新,要以国际化的视野谋划应用地方特色造型要素,发挥原材料产地优势,凸显景区特色进行时代性的红色旅游纪念首饰设计。[3]

(二)纪念品的新军,同时也是首饰行业的一支新的生力军,对旅游纪念品和首饰产业的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红色旅游纪念首饰作为首饰行业又一突破点,同时也是首饰行业的一支新的生力军。我国的首饰设计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真正拥有内涵、融入文化特色和设计优势的现代首饰产品并不多见。首饰企业,如周大福、潮宏基、老风祥等也逐渐意识到首饰设计突出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因此我国急需进行特色首饰的设计开发研究。

(三)具有纪念性、地方性、艺术性、时尚性、礼品性、实用性与便携性等纪念品的优势属性

红色旅游纪念首饰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纪念品和一般的首饰,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功能特点。

1.具有良好的纪念价值。一件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首饰纪念品不仅能有效加深旅游者对旅游经历的回顾和感受,更能有效的使旅游者对革命纪念地和纪念物,以及它们所承载的精神进行回顾和感受,可谓意义深远。

2.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现代旅游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更是一项社会文化活动。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附带有很大的文化交流成分,旅游纪念首饰作为这种交流的物化载体,就需要体现出特定的地域文化渊源和内在品格。

3.具有独特的宣传功能价值。它不仅宣传了革命胜地和产品的品牌,让旅游者了解了革命历史,还传播了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独特的教育功能。并且讲这种教育带出了景点,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延续。

4.具有美学的熏陶价值。红色旅游区的首饰类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关注首饰的艺术形式和流行趋势,不能与现代生活方式、现代审美相脱节,既有地域特点,又要符合美学特性。

5.使红色旅游在不知不觉中与时尚和艺术接轨。旅游纪念首饰由于与走在时尚前列的首饰行业联系紧密,既属于旅游纪念品的范畴,同时也属于首饰的一个类别。这就注定了旅游纪念饰品与时尚是分不开的。首饰凭着自身的时尚性和艺术性,可以轻松打破这种现状,使红色旅游不知不觉中和时尚接轨。

(四)将给红色旅游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在红色旅游中适当增加一些互动活动,将给红色旅游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人们选择首饰一般都选择能凸显个性的首饰。特别是旅游景点首饰DIY和利用景点文化进行定做,每一个旅游产品的消费者都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更是给消费者一个没有距离的舞台,面对面的惊喜。

三、具有可行性的具体路径和优势

江西省只要整合资源,合理开发,突出“红色”特色,结合“绿色”和“古色”,就有把红色旅游首饰纪念品打造成精品的可能性。[5]

(一)找出江西红色旅游饰品开发程序和思路

挖掘能够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建立起一种情感诉求的首饰创新设计方式,使消费者看到旅游纪念首饰就联想到当地的文化和特色。

1.依托景区核心文化,进行特色旅游纪念首饰的深度研发。2.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多层次的旅游纪念品市场。3.以消费者的心理为市场导向,进行首饰的创意设计。4.开发国际游客市场。

(二)江西拥有可以融入红色旅游饰品的灵感元素丰富

1.现存在的元素。地域性、民族性的客观存在的元素有特色景观和特产等。没有井冈山,就没有红军,也不会有红色的中国。在黄洋届,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听革命歌曲,旧时的岁月依稀可触。纪念首饰的设计是让这种依稀可触的感觉能持续,能回味。例如图二《红军果吊坠》就是借鉴红军果为原形,结合文字设计设计的一款旅游纪念首饰。

2.相关主题活动。节日本身就蕴含的创意设计元素,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寓意等。组织旅游节事:组织召开中国现代革命史重大事件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和类似“红博会”、“红歌会”“军乐节”的活动,制造轰动效应,招来旅游者,提高江西知名度。

3.区域性的历史元素。红色旅游區域性的历史元素有名人典故和历史事件等。当时当地所遗留下来的故事、印记甚至传说都是线索,伟人所经过的路途,甚至使用过的某个日常用品都可能成为设计所关注的素材,成为设计灵感的来源。例如:图三《为人民服务项链》,就是应用井冈山红色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并应用江西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4.生态资源、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资源。将红色旅游与地方历史文脉整合,将红色旅游与生态资源、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资源结合起来,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使这些文化和民俗等资源得到发展,更为推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6]

5.旅游纪念首饰设计通用的传统工艺和材质。井冈山脚下的永新县农民生产加工的红军布鞋、红军斗笠、红军草帽、红军凉席等纪念品畅销各大红色景区。现在的首饰设计应用新材料和工艺的创新是一种流行趋势,除以上元素,还有景点特有的竹、木、席草、编织和根雕、竹刻等工艺可以融入旅游纪念首饰。[7]

结 语

挖掘景区特色素材,以此作为品牌设计的切入点,并寻求差异化,树立旅游纪念品地域文化品牌。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只有着眼于旅游地所独有的资源性价值的挖掘,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和制胜之道。

参考文献:

[1] 王永治,徐国弟,陈玉莲,常修泽,吴凤维,徐国弟.“十五”时期江西发展旅游业的构想[J].宏观经济研究,2001

[2] 红色旅游的定义和来历.红色旅游网.http://www.xibaipo.com/

[3] 卢丽刚,卢静.井冈山红色旅游市场定位及其营销策略[J].老区建设,2008

[4] 张良慧,郭柯堂.首饰DIY手工制作,是一种生活态度.信息时报[N].2008年12月26日-A36酷玩版

[5] 卢丽刚,周瑛培.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J].求实,2008

[6] 李毅.延安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策略[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7(02)

[7] 朱多生.红色旅游开发中“井冈山模式”的提出[J].职业技术,2006

作者简介:

上一篇:门面店装修合同下一篇:金玉良言之成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