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之匡超人》教学设计

2024-10-07

《儒林外史之匡超人》教学设计(精选3篇)

《儒林外史之匡超人》教学设计 篇1

教材说明:

《儒林外史之匡超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的重要篇目。教材选自《儒林外史》第19-20回,选文着力塑造了儒林人物匡超人的形象,揭示了匡超人在儒林这个大染缸里最终由一位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成可笑无耻之徒的结局。

学生说明:

这项内容安排在高中二年级时段学习,在此之前,学生对四大名著已有接触,并且进行过研读与探讨;学生在对传统古典小说结构知识与语言文化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儒林外史》这部结构独特、艺术表现手段也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对科举制度以及古代士林有所了解。

教学理念:

立足文本,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述中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评述人物的形象特征,欣赏并品味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理解。

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延伸到小说的有关章节,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环境中,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的,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教学任务:

1、课前,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文本,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课上,与学生一起探讨匡超人的形象特征及其意义,探讨《儒林外史》的影响,以及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第15-18回,全面了解匡超人变质堕落的全过程。

4、课后,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其作品的艺术成就。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思路与步骤:

学习准备:

利用网络或相关书籍完成下面的预习任务:

1、阅读课文节选的内容,以及小说第15-18回,了解匡超人的形象特征。

2、对照课后问题进行思考,读出自己的感悟,记下发现并思考的问题。

3、初步了解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

4、教师把相应的资料运用幻灯片显示出来,以提高课堂信息量。

步骤一:说说“儒家”和“儒林”

儒家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儒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东汉班固在他的《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中是这样说的: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己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此辟儒之患。(幻灯片显示文字)

作者笔下的儒林是个怎样的社会呢?这里的人物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之流吗?读一读《儒林外史》,理一理其中的人物,答案便不言自明。(幻灯片出现问题)

吴敬梓把作品的主要人物锁定在儒士阶层,通过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构筑芸芸众生的儒林,来表达自己对科举制度、功名富贵等社会现实的深刻见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作者取材视角之独特,对社会批判的力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步骤二:说说你所知道的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

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教师作必要的补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中年后自称秦淮寓客,五十四岁客死扬州,只因喜欢杜牧诗句“人生只合扬州老”一语成谶。出生于世代书香官宦家庭,至其父时家境破落让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科场失利又使他对科举的腐败、士大夫阶层的堕落有了清醒的认识,最终使他彻底告别科举仕途,不再与统治阶层为伍。三十三岁时移居南京,在秦淮水亭,历时十余年时间,创造出不朽之作《儒林外史》。(幻灯片显示文字)(图为吴敬梓纪念馆,作者摄于安徽全椒)

关于《儒林外史》的主题,请学生认真阅读并理解单元及课文导语。

步骤三:探讨匡超人的形象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儒林外史》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却又令人含泪去笑的人物形象,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儒林群丑图,又被视为文运衰落、文人有厄的痛史。在这众多的人物之中,匡超人的形象别具意义,作者借助他把儒林中那些附庸风雅者与追求功名富贵者集中到一起,既展示了士人秀才们的酸腐,又显示出追求功名富贵者的辛辣。唯匡超人一个便已穷极文士情态,荟萃儒林的痛与丑。

作者对他笔下的匡超人及其他人物的态度只是批判与抨击吗?阅读课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并分析匡超人的形象特征。

讨论一:课文节选部分的匡超人,已经由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成无耻之徒,他的无耻行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反映出来的?注意小说中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匡超人的无耻行为为自己开脱辩解你的独特感受

对待家人的态度不顾夫人肯否,执意送她去乡下

隐瞒婚史,与辛小姐再婚

闻夫人之死,要母亲、兄长争名份

对待儒林旧友的态度闻潘三入监,恕不探望

怕承担赏罚不明之虞

恬不知耻自夸误用“先儒”,酿成笑话

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虚伪狡诈、迂腐辛辣的士林丑恶之人,他的言行举止与儒林众生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他的语言、心理活动已使儒林众生丑相毕现,他的行为结果却如此令人生厌与不屑。然而,作者笔下的匡超人最初却并不是这样一个丑恶的人,而是一位心地善良纯净,却又讲孝道、重友情的青年。

讨论二:小说是如何描写心地善良,却又讲孝道、重友情的青年——匡超人的?

让学生回顾叙述自己从小说第15-18回里读到的匡超人形象。

第15回:匡超人头一年跟着一个卖柴的客人来省城杭州,在柴行里记账,不想客人消折了本钱,不得回家,于是流落在此。遇到马二先生,受到夸奖:“又勤学,又敏捷,可敬可敬!”并且得到他十两银子的资助。马二先生让他回乡读书,“图个日后宦途相见”;并且告诉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从马二先生这里,匡超人第一次知道能够求取功名富贵,“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这是马二先生给他上的第一课。

第16回:回到家乡乐清县,匡超人见人作躬打揖,甚是知书达礼。整日杀猪磨豆腐,帮助久病在床的老父亲出恭,念书至四更鼓。作品中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突出匡超人是个顶极孝子和酷爱读书之人。因他的知书达礼和勤奋苦读,受到知县的提拔,中了相公。

第17回:因知县提拔中了相公,却因知县遇事,将会祸及于匡超人,于是,他只得躲回杭州,旧地重游。客舍中遇到景兰江,景兰江不喜欢马二先生的时文(功名),在一次众人饮酒之时,景兰江问道:“众位先生所讲中进士,是为名?是为利?”众人道:“是为名。”景又说道:“可知道赵爷虽不曾中进士,外面诗选上刻着他的诗几十处,行遍天下,哪个不晓得有个赵雪斋先生?只怕比进士还享名多着呢。”匡超人听得,才知道天下还有这一种道理。——除了马二先生说的功名富贵之外,还有士林秀才们的附庸风雅之趣。

经过这一番见识之后,匡超人的思想与精神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小说在第18、19回里写到他与潘三的相遇,则使他彻底陷入了腐化堕落的儒林大染缸。在潘三眼里,“这一班人(西湖诗会诸友)是有名的呆子。”景兰江因为做诗把头巾店的本钱做得精光,并且告诫匡二相公,“在客边要做些有想头的事,这样人同他混缠做甚么?”

在潘三的招待之下,匡超人先是做起了赌场的抽头,接着为潘老爷弄回批、假文书,经过潘三的出谋划策,成为考场枪手,干起了替考的勾当。在潘三看来,“像这都是有些想头的事,也不枉费一番精神,和那些呆瘟缠甚么!”匡超人果然听了潘三的话,和那边的名士来往稀少。后来,在潘三的一手策划之下,娶巡抚衙差郑老爹的三女儿为妻。从此,匡超人便彻底堕落为一个无耻可笑可鄙之徒。

讨论三:作者塑造匡超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全本小说总共五十五回,作者用了六回来塑造匡超人的形象,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用意何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说明作者所处时代的儒林已经是一个大染缸,匡超人的变质堕落的过程正是儒林熏染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匡超人这个人物在《儒林外史》中具兄匾纳缁崂返匚弧?BR书面作业: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练、准确地概括匡超人的形象特征。

步骤四:研读《儒林外史》,探讨作品的艺术成就

问题一:作品的独特结构——“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这部作品不仅以讽刺作为主要的艺术手段,而且在结构上与通常的长篇小说以中心人物、中心事件来结构故事的方式不同,以连缀的故事、相互衔接的人物,既独立又前后呼应地结成艺术整体。它奠定了我国讽刺小说的基石,对后来的文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问题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讽刺艺术

作者因久阅文坛,对文人心态自然非常熟稔,一旦发为讽刺,不但穷形尽相,往往还剔骨见髓,使有疾者霍然汗出。他观察点的特色是:一个人物,一种冲突。周进、范进都是在八股制艺取士的舞台上扮演着悲喜剧的角色,马二先生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悲剧的人物,匡超人人性的异化则是“圣人”之徒戕害的结果。实际上吴敬梓是对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哲学巡礼。

细节描写,夸张的语言,写实手法,等等,这些是形成小说讽刺艺术的基础。

步骤五:中外文学视野中的《儒林外史》

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几种经典性著作中,《儒林外史》是最受冷落的一种,以至鲁迅要为之抱不平:“《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象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

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穷极文士情态,争传写之。(程晋芳《吴敬梓传》)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夫曰《外史》,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曰“儒林”,迥异玄虚荒渺之谈也;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清?闲斋老人)

《儒林外史》是一部极为出色的著作,足堪跻身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它可与意大利卜伽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或英国狄更斯等人作品相抗衡。„„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之规范。(英国《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比较研究》)

吴敬梓是十八世纪现实主义的讽刺文学家。杰作《儒林外史》共五十五回,是以社会群丑为题材的中世纪骑士故事。故事情节不受拘束,前后穿插贯串。这点与蒲松林不同,而使他对作品的叙述和人物性格的描写都远远超过了前人。采用方言是他独特的写作方法,从而使小说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英国?大百科全书)

思考并写作:在你的视野中,《儒林外史》或匡超人是怎样的呢?

倪壮

《儒林外史之匡超人》教学设计 篇2

一、做语法教学中的“隐性”超人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枯燥无味的授课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语法教学,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 在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下, 完成课标规定的内容, 必定是位“隐性超人”。例如, 在学习be going to的句型时, 传统的课堂通常会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一般将来时, 代表将要做的事。然后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此外, 学生天性好玩, 过于严肃机械的练习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 教师应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在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新项目, 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做游戏、讲笑话、TPR (全身反应法) 、读儿歌等间接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法。

二、做语音教学中的“隐性”超人

传统的语音教学法通常是把所有的音标全抄给学生, 接着集中时间让学生对着音标符号强记, 随之教学的重点转移为让学生抄音标, 默写音标。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是枯燥的, 在学习中会产生畏难情绪, 甚至是厌学。倘若我们在语音教学中采用潜移默化式的“隐性”教学, 效果会好很多。例如, 在教授朗读每一个新单词时, 让学生在旁边写上音标, 却不要求学生能够记住。但长期下来, 我们会发现学生已不知不觉地对音标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且这种认识是日积月累得来的, 不易遗忘。

三、做单词教学中的“隐性”超人

在英语教学中, 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好玩, 不愿把更多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 因此, 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 就感到头痛。教师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信息, 学生才能记忆牢固, 印象深刻。如单词教学中我们结合新教材的特点, 把单词融于情景教学中。比如在教“red” (即“红色”) 一词时, 我先把这个单词写在黑板上, 然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One day, You want to buy a pen in a shop.———Which one do you want?—The red one.”同时指着黑板上的“red”单词。通过这一情景, 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一单词的意思。接着我让学生们自己设计情景, 运用这一单词表达自己的意思。如:“The sun is red.”

四、做教学管理中的“隐性”超人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某些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方面。面对这种情况, 很多教师习惯于运用与教学内容本身无关的指令性语言或训诫性语言来纠正学生的行为, 排除来自课堂内外的干扰。例如:当教到What are they doing?这个句型时, 让学生在小组中互问互答, 学生们都很认真, 有的在问有的在答, 课堂气氛既活跃又井然有序。但是我发现有一个男生小明却在看窗外。因为教室里挂的这一幅画着学生在打球玩的图片是静止的, 不真实的, 而窗外不远处的操场上有些男孩正在踢足球, 那是活灵活现的。当时我看到他那向往和投入的表情时, 心里非常气愤, 本想大喊一声“Xiaoming, Don’t look out of the window!”但考虑到这样做有可能伤害他的自尊心, 打击他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微笑地指着图片中的一个男孩对全班学生说:“What is Xiaoming doing now?”全班学生的目光立刻集中在小明身上, 而这时的小明也会心地笑了。接下去的时间里, 小明始终在认真地听讲。

《儒林外史之匡超人》教学设计 篇3

一、揭示启蒙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大部分中学教师在讲述霍布斯“人民契约”的观点和洛克的分权思想时,往往只介绍思想本身,这带来的后果是学生觉得晦涩难懂不易理解。如果能在介绍这些思想前先揭示这些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则效果会大大不同。

1649年1月30日,英国议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于是,英国人围绕“没了国王后的英国该怎么办”展开激烈的争论。这引起了流亡法国的霍布斯的关注,正是对此事进行了深入分析后,他才提出了“人民契约”的观点。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威廉与玛丽登基时,接受了议会的《权利法案》,并从议员的手中接过了王冠。这说明议会取代国王,成了权力的中心。这种现象是否有理论依据呢?洛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才提出了分权思想。

二、叙说启蒙思想家的个人经历

大部分中学教师在介绍伏尔泰和卢梭观点时,往往只是按教材所述直接点出相关著作并机械地罗列观点。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听得索然无味,且心存疑惑:为什么伏尔泰赞成君主立宪制?为什么卢梭与伏尔泰相比思想上更为激进?笔者以为,插叙这些思想家的个人经历就可避免上述后果的发生。

伏尔泰年经时经常嘲笑贵族,后来因与贵族打架而被驱逐出境。他辗转到了英国,在目睹了牛顿的葬礼后,对牛顿产生了极大兴趣,也感受到了英国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他把自己在英国的体会,写信告诉亲友,其中的25封信组成了《哲学通信》。

卢梭出生在瑞士的日内瓦。他很小便成了孤儿,只得靠打零工艰难度日。成名后,他的生活依然十分贫穷,甚至把自己的五个孩子都送进了孤儿院。这样的境遇使卢梭时常分析自己的命运。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及《社会契约论》。

插叙启蒙思想家的个人经历有两点好处:一是增强授课的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听、乐于听。分析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无疑是枯燥的,而对这些思想家生平的故事式叙说则无疑是生动的。唯有生动的课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唯有生动的课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扉。二是使学生认识到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产生与他们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某种意义上说,思想家思想的形成是其个人经历的积淀。

三、渗透“科学革命促进思想解放”的观点

大部分中学教师在讲启蒙思想这一课时基本不涉及科学革命,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是一带而过。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对于“是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这才迎来了启蒙时代”的事实认识不清。笔者以为可以尝试以下做法渗透这一观点。

从简介牛顿力学体系切入:牛顿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运用这些定律,牛顿把星星、地球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他的天平上。然后,引用权威学者的观点点明:牛顿力学体系的精髓(惯性是物体的根本属性,惟有外力才能克服物体的惯性)和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崇尚人的价值,因为人有能力改变和控制自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牛顿等科学家的巨大作用是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这些规律能够被人所认识。那么,人类社会是否也有规律,这些规律是否也能够被人所认识?启蒙思想家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促动下,进行努力探寻,从而掀起了启蒙运动。

上一篇:期中考试优秀作文1下一篇:口语考试自我介绍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