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文化

2024-09-22

儒林文化(精选10篇)

儒林文化 篇1

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作为儒林文化的代表这部作品对全椒地方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必将对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有力促进作用。

关键词:儒林外史,全椒,儒林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开发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 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 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 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现在, 《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 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 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它可与意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媲美, 《儒林外史》作为儒林文化的代表更是对全椒地方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必将对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有力促进作用。

一、地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在当代, 以一定的地域文化资源为底蕴,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已经成为世界的一种大的趋势。而儒林文化作为全椒地方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不仅仅只是需要有人懂, 也不能局限少数人的懂, 更需要把儒林文化与发展全椒当地经济联系起来, 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观念, 让更多的人感受《儒林外史》的带来的魅力, 建设更好更美的全椒。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1) 国外背景

从1926年德国法兰克福社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本雅明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以来, 到今天, 整个世界的发展基本上抛弃了单纯的经济目的, 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逐渐走上了一条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之路。1927年, 英国人又进一步提出创意产业, 创意经济, 创造性产业等概念, 这些概念无一不标明文化创意产业完全改变了传统物质产业发展的静态发展模式。综合起来看, 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源泉,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至今已风靡全球, 成为了充分吸引世人“眼球”、击败世人心灵的“朝阳产业”。在今天, 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师, 都根据一定的地域文化资源不断地提出新的文化创意, 并在此基础上蓬蓬勃勃地发展为多种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很多地域文化资源都在不断地由过去的观念、制度、表演等形态逐渐发展为产业形态, 既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提供了价值支撑, 又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当今世界各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大都达到了GDP总量的10%, 特别是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 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必然会大大地凸显出来, 所以, 文化创意产业也必然会进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

(2) 国内背景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进入了一个全面兴起和飞速发展的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 不但充分肯定了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而且还提出加速文化体制改革的新目标和新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 又提出了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 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和先进文化, 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可以预计,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而且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2、利用全椒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全椒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至今仍然存留着大量明清建筑, 吴敬梓故居遗址、袁家湾古街区建筑群, 太平文化街等等, 其历史形态保存完好。为了建设更好更美的全椒, 全椒提出以“儒林文化”为切入点复建吴敬梓故居, 儒林文化主题公园等, 这些项目的提出提高了全椒市文化的软实力, 也是挖掘历史遗存、增添人文特色, 弘扬儒林文化、打造特色全椒的重要途径, 对全椒古城的总体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促进全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二、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是全椒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对于未来经济增长模式的普遍共识, 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这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无疑不是给全椒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是全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地方文化资源产业化是提高地方竞争力优势的重要途径

开展地方文化资源产业化除了是保护当地文化的重要途径之外, 而且也是提高地方竞争力优势的不竭动力重要途径, 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调研中了解到全椒市正在以儒林文化为主题打造儒林文化主题公园新建工程。以现有的吴敬梓纪念馆为依托, 扩建儒林文化主题公园, 公园分为静态、动态两个功能区。静态功能区建花卉盆景展厅、吴氏名人坊、科学文化展览馆、《儒林外史》人物雕塑园等。动态功能区建《儒林外史》演义厅, 将《儒林外史》中精彩章回搬上舞台。同时还将筹建儒林文化研究、交流中心, 在原北极阁遗址上恢复重建。在调研中了解到有很多当地人在工地上工作, 提供了当人的更多的就业机会, 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从而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还促进全椒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并又吸引投资和激活本地资本的投入, 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项目完成后, 又将会吸引四方宾客 (滁州, 合肥, 南京等地) 来此观光旅游, 反过来促使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的建设和全椒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增强了全椒的竞争优势。

2、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是保护全椒地方文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 地方文化的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通常地方文化的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 也可以通过复制、普查、建立数据库等手段进行。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将文化资源产业化, 实现对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并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吴敬梓故居作为吴敬梓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居所是研究儒林文化重要场所, 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和岁月洗涤中, 有一定的破坏受损, 这对于传承和研究儒林文化无疑来说是一个打击。在全椒十二五开局之年, 全椒市提出吴敬梓故居复建工程, 工程总体规划面积是14555平方米, 分为吴敬梓故居原有建筑保护范围、预留建设范围、吴敬梓故居复建范围三大部分。据调研采访中得知, 建成后的吴敬梓故居将以其精湛的结构布局, 浓郁的全椒地方建筑特色, 全新呈现给大家, 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不仅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且复建后的故居不仅弘扬了全椒厚重的文化底蕴, 彰显了全椒地域特色, 还深入解读力争体现全椒地方特色。真正凸显了文化全椒、魅力全椒、生态全椒。同时, 能大大吸引四方来宾、八方游客到此旅游揽胜, 同时古香古色的建筑、厚重的文化积淀、祥和的民居民风, 必将受到各类影视剧组的青睐, 定将是非常好的影视拍摄基地, 更将成为宣传地方文化的“金名片”。

三、当前全椒儒林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困境

近年, 随着全椒市经济的发展全椒市政府已经逐步认识到儒林文化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 并采取措施开展了一定的开发与保护, 但由于受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观念、消费理念等制约因素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还面临一系列的发展困境。

1、主题定位不明确, 缺乏科学的规划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进行产业化经营。发展文化产业, 要从资源禀赋和市场潜力两个角度对文化资源进行评估。评估是为了对即将开展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做出科学决策与合理规划, 降低项目风险, 最终获得理想的效益。在我们调研中发现, 全椒在规划过程中一直在提要打造“儒林文化”旅游品牌, 但自始自终没有解释什么是儒林文化, 儒林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且在坚持儒林文化的同时又提出了新君子文化的主张, 混淆了主题定位, 另外规划过程中项目流于表面, 没有深层次的挖掘“儒林文化”的精髓, 使得项目立项依据不足, 无法予以支撑, 且各项目组团之间没有相互关联, 单纯的就项目而做项目, 并没有切合文化本身, 也不符合全椒当地的需求特色, 使得项目无法落地。

2、缺乏创新, 地方特色不鲜明

当前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存在着缺乏创新、特色不鲜明的问题, 主要存在于开发方式和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当前很多地方都侧重于发展文化旅游业和以节会为主的会展业, 为此, 各地大力恢复历史原貌或营造新的景点以及建设展馆等, 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存在着一哄而上、互相模仿的现象。文化产品各地大同小异, 缺乏吸引力。全椒在复建吴敬梓故居时过程中项目整体缺乏新意, 无法让外来及本地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在追求宣传文化的同时, 忽略了对旅游本身意义的理解, 所设计的项目受众面太窄, 在设计项目的时候缺少了多大众的考虑。

3、缺乏创意人才和创意系列产品

文化产业须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推动, 并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 是一个特别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现代知识产业, 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极为落后,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远远落后现实需要。在全椒, 儒林文化资源蕴藏丰富, 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相关人才的缺乏, 制约了儒林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水平与深度。与之相比, 在滁州, 滁州学院等科研机构为其培养了有关专业人才, 这成为滁州琅琊山在文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上领先于全椒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全椒儒林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策略

当今, 文化资源产业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是当代世界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文化资源, 有效地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 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资源的产业化, 是创新型国家形成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我们这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 我们不仅要从整体上强调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还应该真正重视对每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 只有充分开发利用各地的文化资源, 才能提高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整体发展水平, 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全椒儒林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带来了经济、文化、社会效应, 但同时在开发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如何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过程中就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策略。

1、明确主题, 树立品牌。

既然要打“儒林文化”主题牌, 就应该先弄清楚儒林文化是什么, 并从中找出一些能够成为卖点的文化, 加以利用与深化, 因为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能卖钱的, 因此在这点上必须要找准卖点。规划地虽然没有儒林文化的核心资源, 但是我们可以跳出资源做文化, 通过编故事、变假为真等手法, 让文化真实化。须知文化是最能体现特色的地方, 因此在设计项目的时候除了要与主题文化相符合外, 还应融入当地的一些文化, 这样才能让项目更具有生命力。

2、创造特色项目, 注重人才培养。

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特色项目的打造, 这个特色项目是要紧扣主题的, 特色项目是景区的亮点和吸引力, 它不在于有多高端, 而是看是否能吸引人气, 让更多的人来游玩, 如说融入情景化体验, 类似儒林世外源这样的文化类项目, 可以融入情景化体验, 让游客能更真实的了解儒林文化, 触摸儒林文化;另外要注重培养人才, 加强人才引进, 改善环境, 吸引各种有规划, 管理, 设计等才能的人才。

3、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加大对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网络电视、会展等新兴产业扶持力度, 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利用动漫、网络游戏、电影电视剧等现代媒体传播手段弘扬儒林文化, 带动儒林文化旅游发展。据悉, 电视连续剧《儒林外史》即将开拍, 可借助电视剧拍摄建立儒林影视城或拍摄基地, 吸引观众前来观光。

4、挖掘儒林系列旅游特色产品。

如儒林工艺品、影视光盘、儒林宴等。

总之, 儒林文化既是全椒人精神生活的体现, 又是全椒文化的活化石, 还是全椒向更深发展的传播器。它的开发不仅可以大大促进了全椒的快速发展, 而且可以促进了儒林文化的传承发展, 因此, 对全椒儒林文化的开发与探索, 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发掘, 从而促进儒林文化的延续和创新, 促进全椒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徐仲伟, 周兴茂.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61-62.

[2]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相关概念[N].文艺报, 2006-03-21.

[3]唐金培.区域历史文化传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J].攀登, 2009 (6) .

[4]申维辰.评估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243.

[5]王志东.2007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102.

[6]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国新文化变革 (1998—2008)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482-483.

[7]于平, 付才武.中国文化创新报告 (2010)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203-204.

儒林外史(缩写) 篇2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世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有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它可与意大利薄伽丘、西班牙赛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和英国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元朝末年,诸暨县乡村有一个农家子弟王冕,他从小替人放牛,勤奋好学,不仅画得一手好荷花,而且博览群书,很有才学。他不结交朋友,也不求取官爵,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甘心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明朝建国,实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叹道:这种取士之法订得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就会把那学问、道德、做官、退隐的准则都看得轻了。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运!王冕是反对八股,自甘清贫的“高人”,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像王冕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在王冕死后百年的明朝成化年间,文人们所走的都是醉心科举功名的歧路。

明宪宗成化末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一位教书先生,名叫周进,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考上。一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因触景生情,他一头撞在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几个商人见他可怜,凑了200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说:“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答各位!”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作朋友,连他教过的学堂,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位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过后不久,范进又去应考,中了举人。当时,范进一家正揭不开锅,等着卖鸡换米吃。喜报传来,范进从集上被找回,知道喜讯后,他高兴得发了疯。好在他的丈人胡屠户给了他一个耳光,才治好了这场疯病。转眼功夫,范进时来运转,不仅有了钱、米、房子,而且奴仆、丫环也有了。范进母亲见此欢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气,竟一命归了西天。后来,范进入京拜见周进,由周进荐引而中了进士,被任为山东学道。范进虽然凭着八股文发达了,但他所熟知的不过是四书五经。当别人提起北宋文豪苏轼时,他却以为是明朝的秀才,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科举培养了一批庸才,同时也豢养了一批贪官污吏。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查问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出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和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怕。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上司考察他的政绩,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高要县知县汤奉,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禁杀耕牛的法令坚决执行,竟然将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师父活活枷死,闹得群众鸣锣罢市。事发后,按察司不仅不处罚汤奉,反而将受害的回民问成“奸民挟制官府,依律枷责”。如此“清廉”的知县,一年下来竟也搜刮了8删两银子。

官吏贪赃枉法,而在八股科举之下,土豪劣绅也恣意横行。举人出身的张静斋,是南海一霸。他勾通官府,巧取豪夺,为了霸占寺庙的田产,他唆使七八个流氓,诬陷和尚与妇女通奸,让和尚不明不白地吃了官司。高要县的监生严致和是一个贪婪的财主,家有十多万两银子的财产。他病得饮食不进,卧床不起,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他悭吝成性,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他的哥哥贡生严致中,更是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

科举造就了一批社会蛀虫,同时也毒害着整个社会。温州府乐清县的匡超人,他本是单纯朴实的农家子弟。为了赡养父母,他外出做小买卖,一面用功读八股文,很快他就得到了李知县的赏识,被提拔考上了秀才。从此他更加刻苦,追求功名之心更加急迫。不料知县出了事,为避祸他又重到杭州。在这里,他结识了冒充名士的斗巾店老板景兰江和衙门里当吏员的潘三爷,学会了代人应考,包揽讼词的本领。又因马二先生的关系,他成了八股文的“选家”,并吹嘘印出了95本八股文选本,人人争着购买,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都在书案上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不久,他的恩师李知县被平反,升为京官,匡超人也就跟着去了京城,被提拔考取了教习。为了巴结权贵,他抛妻弃子去做了恩师的外甥女婿,让原配妻子困死在家乡。这时,帮助过他的潘三爷入了狱,匡超人怕影响自己的名声和前程,竟同潘三爷断绝了关系,看也不肯去看一下。甚至对接济过他的马二先生他也妄加诽谤嘲笑,完全堕落成了出卖灵魂的衣冠禽兽。

科举既使人堕落,同时也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年过60的徽州府穷秀才王玉辉,30多年来一直中不了举,但他却恪守礼教纲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又对女儿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拦你?你就这样做罢。”8天以后,女儿穿着守孝的白色衣服,绝食而死。他仰天大笑说:“死得好!死得好!”但事过之后,当他女儿的灵牌被送人烈女祠公祭的时候,他倒反觉伤心。在家看见老妻悲痛,他也心上不忍,离家外出散心。一路上,他悲悼女儿,凄凄惶惶,到了苏州虎丘,见船上一个穿白的妇人,竟一下想起了穿着孝服殉夫的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下来。

《隋书·儒林传序》探微 篇3

表面看来,《儒林传序》是论述魏晋以来的儒学兴衰,细究之,则实有更深层次的主旨和意蕴,即借言儒学盛衰,以鉴戒前朝兴亡经验教训并寻求治国之道。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治国指导思想。魏征作为唐初名臣,通过考察儒学盛衰、王朝兴亡后,认为儒家思想当为治国之方,治世之道。他开篇即以简练的文字概述了儒家思想的政教功用和经邦治世的重要地位:儒之为教大矣,其利物博矣!笃父子,正君臣,尚忠节,重仁义,贵廉让,贱贪鄙,开政化之本源,凿生民之耳目,百王损益,一以贯之。虽世或污隆,而斯文不坠,经邦致治,非一时也[1]。

儒家思想“开政化之本源”,是“经邦致治”的依据,自然应当成为巩固统治、建立社会秩序的指导方针。随后其罗举儒生受君王重用的例子以进一步证明治国当用儒臣。其言曰:“涉其流者,无禄而富,怀其道者,无位而尊。故仲尼顿挫于鲁君,孟轲抑扬于齐后,荀卿见珍于强楚,叔孙取贵于隆汉。”魏晋以后,中原丧乱,五胡交争,逐渐形成了儒生不受重视的时代风气,直至隋文帝“膺期纂历,平一寰宇,顿天网以掩之,贲旌帛以礼之,设好爵以縻之,于是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焉”,乃呈治世之势。然,文帝晚年“精华稍竭,不悦儒术,专尚刑名,执政之徒,咸非笃好”,已显衰颓。至炀帝时,更由于战乱频仍,“凡有经籍,自此皆湮没于煨尘矣。遂使后进之士不复闻《诗》、《书》之言,皆怀攘夺之心,相与陷于不义”。通过一系列鲜明的对比,魏征郑重指出:“然则盛衰是系,兴亡攸在,有国有家者可不慎欤!”[1]将儒学盛衰提高到关乎王朝兴亡的高度,由此可窥见此篇短论主旨所在。

同时,此亦可为魏征思想主儒提供一强有力佐证。学术界关于魏征思想以儒家为主还是以道家为主曾有不同意见。黄新亚认为:“从他的言行看,却更加接近儒学,他基本是李世民‘以儒治国’政策的引导者……魏征是凭借儒学,成为李世民的一面镜子。”[2]卢华语也认为:“魏征治学,不主一家一派,不尊一典一经,而是综览众说,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当然重点还在儒家经典,只是不拘泥某家某派罢了。”[3]李裴则指出:“魏征的基础思想和治国方略中体现出道家、道教的审美心态和价值标准。”[4]在他们的诸多论据中,几乎都没有提及此序,而是将重心放到了政论上。而我们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很明确地看出魏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这也接续了其父魏长贤在家书中所称“仆之先人,世传儒业”的家世传统。

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设置儒林列传的先例,遂成传统,且在列传前多有一篇序言,以论述此前儒学的演变脉络。《隋书·儒林传序》亦承继这一体例,纵论魏晋以来儒学盛衰大势,探究其演进轨迹,阶段分明,特点突出,显示了魏征观察学术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器识,无论在中国史学史、儒学史还是经学史上都是较为重要的原始资料,不容忽视。儒学在汉武独尊儒术以来,一直高踞庙堂,然自东汉末年以后,战乱频繁,渐次衰微,而其间在魏明帝时又有所恢复。对此大势,魏征有着清晰的把握。他指出:自晋室分崩,中原丧乱,五胡交争,经籍道尽。魏氏发迹代阴,经营河朔,得之马上,兹道未弘。暨夫太和之后,盛修文教,搢绅硕学,济济盈朝,缝掖巨儒,往往杰出,其雅诰奥义,宋及齐、梁不能尚也[1]。其所论述正是自魏文帝时开始出现的经学、儒学恢复现象,至太和年间即魏明帝时呈现复兴之势。太和四年(231)明帝曾下诏曰:“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5]而自晋室分崩,五胡乱华,再度衰落且出现分裂局面,南北治学出现不同路径。对此,魏征有精彩到位的论述:“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左传》则服子慎,《尚书》、《周易》则郑康成。《诗》则并主于毛公,《礼》则同遵于郑氏。大抵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1]范文澜先生对此的解释是:“这些话实际是说,北方保持东汉的学风,南方发展魏晋的学风。”南北差别很大,“北方经师说经,墨守东汉经师的家法,讲明训诂章句,不敢在家法外别出新义,是一种保守的停留在书面上的学风。南方经师,兼采众说,阐发经义,贵有心得,不拘家法,是一种进展的从书面进入书里的学风。大抵北方经学崇尚郑学,排斥王学,当然更排斥玄学;南方经学不仅郑王兼用,并兼采玄学。”[6]可见,魏征准确地把握了南北经学的不同特点,精确凝练,得其旨要。

至隋文帝一统天下,广招天下才学之士,儒学再度出现兴盛局面。魏征加以概括为:天子乃整万乘,率百僚,遵问道之仪,观释奠之礼。博士罄悬河之辩,侍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于是超擢奇秀,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

文字凝练有力,气势恢宏,堪称佳文。而文帝晚年重刑轻儒,“废天下之学,唯存国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炀帝即位后,虽“复开庠序,国子郡县之学,盛于开皇之初。征辟儒生,远近毕至,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之下,纳言定其差次,一以闻奏焉。于时旧儒多已凋亡,二刘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今古,后生钻仰,莫之能测。所制诸经义疏,搢绅咸师宗之”,然而很快即出现“外事四夷,戎马不息,师徒怠散,盗贼群起,礼义不足以防君子,刑罚不足以威小人,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其风渐坠,以至灭亡,方领矩步之徒,亦多转死沟壑”[1]的局面。短短千余字,却能指陈儒学兴衰大势,纵论时代变化特点,可见其宏达之通识。

魏征的这篇短序是以鉴戒前朝兴亡经验教训、寻求治国之道为宗旨,因此其特别重视君王的角色和作用。治国是否用儒家思想,关乎存亡,而这一切又都取决于一国之君。他在论述南北朝儒学时,与汉魏时期相对比,认为“爰自汉、魏,硕学多清通,逮乎近古,巨儒必鄙俗”。何以如此?是否古胜于今,今不如昔?在尊古者或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然而,魏征却有截然相反的精彩论断:文、武不坠,弘之在人,岂独愚蔽于当今,而皆明哲于往昔?在乎用与不用,知与不知耳。然曩之弼谐庶绩,必举德于鸿儒,近代左右邦家,咸取士于刀笔。纵有学优入室,勤逾刺股,名高海内,擢第甲科,若命偶时来,未有望于青紫,或数将运舛,必委弃于草泽。然则古之学者,禄在其中,今之学者,困于贫贱。明达之人,志识之士,安肯滞于所习,以求贫贱者哉?此所以儒罕通人,学多鄙俗者也。昔齐列康庄之第,多士如林,燕起碣石之宫,群英自远。是知俗易风移,必由上之所好,非夫圣明御世,亦无以振斯颓俗矣。他明确反对今不如昔的观点,认为其关键在于“用与不用,知与不知”,这与一个时期是否尊儒密切相关,而时代风气的形成与改变,皆取决于君主,明言只有圣明的君王方能“振斯颓俗矣”,既揭示儒学衰落的原因,又借以讽谏统治者应施行以儒治国的方针。而其所持社会发展的进步史观不禁让人想起他与封德彝的那场争论。封德彝持今不如古的观念,认为“三代以还,人渐浇讹”,一代不如一代,“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盖欲化而不能,岂能之而不欲”。魏征则针对这种论调,加以反驳说:“五帝、三王不易民而化,昔黄帝征蚩尤,颛顼诛九黎,汤放桀,武王伐纣,皆能身致太平,岂非承大乱之后邪!”随后,道出了传诵千古之论:谓古人淳朴,渐至浇讹,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7]王夫之曾盛赞说:“魏微之折封德彝曰:‘谓古人淳朴,渐至浇讹,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伟哉,其为通论矣!”[8]

上文所提魏征关于文帝和炀帝时期儒学的论述,亦是以典型范例的形式阐明君主实施儒治的重要性。魏征以儒治国思想主张的形成,不仅得益于“世传儒业”的家世传统熏染、广泛的学术交游和成长经历,亦是时代政治和学术思潮的反映。此时,持续数百年的纷争局面业已结束,天下重归一统。与此相契合,儒学亦结束南北分裂,渐趋统一,虽难与两汉时之独尊地位相媲美,复兴之势却甚为明显。此篇短论,正是对儒学分裂时期的总结,而其本身的产生亦是政治一统和儒学一统的产物。堪称一篇精彩的序论。

摘要:唐初统治者注意吸收前朝兴亡的经验和教训, 甚为重视对前朝历史的修撰《, 隋书》的修撰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近读《文苑英华》史论部分, 深感其收录的《隋书·儒林传序》是一篇颇具学术价值的文章。本文略作探讨, 敬请方家教正。

关键词:《隋书·儒林传序》,儒学,魏征

参考文献

[1]魏征.隋书·儒林传序[A].文苑英华卷七五五.

[2]黄新亚.千古君臣梦[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

[3]卢华语.魏征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9.

[4]李裴.魏征的道教美学智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 (5) .

[5]魏书·明帝纪[A].三国志卷三.

[6]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M].人民出版社, 1949.

[7]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太宗贞观四年十二月.

一坛老醋浇儒林 篇4

王冕

王冕是《儒林外史》中第一个出场的知识分子,他的故事背景被置于元末明初的乡村里。王冕家境贫寒,十岁辍学,给人放牛为生。聪颖好学的王冕,把吃早点的钱省下去买旧书,边放牛,边读书。只七八年时间,什么天文,地理,经史,一一贯通。同时,他还自学画画,尤其他画的荷,自成一家。至此,王冕便不再给人放牛,靠卖画就可养活自己和母亲了。

王冕的大名传到县里,知县便派人前去求画,以此取悦上司。那上司见画,爱不释手,便想见一见这位年轻的画家。县太爷合计着,此举简直是抬举这乡下小子了。于是派人去下帖,不料却在王冕那里吃了一顿闭门羹。

王冕的桀骜不驯,那知县倒不见怪,反要来个礼贤下士,乃想:一个堂堂县令,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遗憾的是,王冕没有成全,早早地躲了,让这位县太爷亲自吃了一回闭门羹。勾当速朽,县太爷怒回衙门,王冕因怕报复,落荒而逃。

七年后(王母已故),天下大乱,时任吴王的朱元璋慕名前来问策,王冕献言。又数年,朱元璋取得天下,请王冕出来做官。王冕听说后,收拾行李,连夜逃往会稽山,隐姓埋名,终老而去。

王冕的结局,略有伯夷叔齐之神,酸也罢,志也罢,那都叫一个彻底。王冕这事难得一见。

周进

周进乃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一老师,年金十二两银子。吴敬梓这样写他:众人看周进时,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就是这样一位穷困潦倒的老人,任教未及一年,便被辞了。理由是,镇上管事的人嫌他呆头呆脑,不知请客送礼。之后,周进跟他姐夫金有余等人去省城做买卖,负责记账。这天闲来无事,周进等去贡院闲走。在天字号考场,周进触景伤情,竟然晕厥过去。众人见状,赶紧取水灌了灌,才苏醒过来。

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却放声大哭起来。金有余道:你看,这不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说明这样号啕痛哭是的?周进不听,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得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 (第三回)

周进哭的是自己不济的命运。为什么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考不上个秀才。当同来的人知道周进的遭遇后,便来了个圆梦助学行动,大家凑了二百两银子,帮他捐了个监生。周进有了这个名分,便有了进贡院考试的资格。由此,周进的命运便开始发生戏剧性的变化。闲言少叙,一句话,周进考中了。接着,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荏苒三年,周进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就是这个吃尽就学出仕苦头的老人,后来挖掘了儒林界的经典人物范进。

范进

范进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一个人物了,他的经历与周进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赤贫一族,也都是年过半百之后才有了出头之日。这一天,周学道主持南海、番禺两县童生的考试工作,他坐在堂上,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 (第三回)

吴敬梓给范进的开脸,多像当初的周进啊。而今的周进,已是绯袍金带。再看看前来交卷的范进,破衣烂衫,不禁让周学道感慨万千。他感慨什么呢?感慨学而优则仕?还是感慨龙门的魔力?不管他感慨什么,总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这里得到充分彰显。

范进第一个交卷,周进见他寒微,联想到自己的过去,就问他多大年纪了?答日五十四岁。又问他考过多少回了?答日考过二十多回了。随后,范进磕头下去,周进就将范进的卷子看了一遍,心有不喜,丢在一边,又坐了一会儿,仍无人前来交卷,复又拾起范进的卷子,打发时光。这一回,周进竟感叹范进的文章一字一珠了。忙取笔将范进填了第一名。这就是人的命运,往往在别人打发时光的时候,你出头了;也往往在别人忙不迭的时候,你被埋没了。由此得见,科举的尺子,不在典律里,而在考官的性情里。

次年六月,范进参加乡试。后面的情节是大家所熟悉的,范进中举,喜疯了,是他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把他打醒了。此后,前来奉承的人,真是应接不暇:有来送田产的,有来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着,让范进一家搬到他那三进三间的闲院里。搬完新房,唱戏,摆酒,请客,一连忙了三天。

到第四日上,范老太太走到第三进房子内,见儿媳胡氏穿金戴银,贵妇一般,督率着家人,媳妇、丫鬟,正在那里洗碗盏杯箸。老太太看了,说道:你们嫂嫂,姑娘们要仔细些,这都是别人家的东西,不要弄坏了!家人、媳妇道:老太太,哪里是别人的,都是你老人家的!老太太笑道:我家怎的有這些东西?丫鬟和媳妇齐都说道:怎么不是!岂但这些东西是,连我们这些人和这房子,都是你老太太家的!老太太听了,把细瓷碗盏和银镶的杯盘,逐件看了一遍,哈哈大笑道:这都是我的了!随即一倒,乐死了。这正是:

有酒有肉皆兄弟,

患难何曾见一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后来范进会试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速御史。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称得上是教育界高干了。

王仁

王仁、王德这两个秀才,是严监生的妻舅。这俩人只因得了严监生的二百两银子,眼里便早没了病重的妹妹,忙着为严监生张罗填房的事去了,就是把小妾赵氏扶正。严监生欲擒故纵,说怕人说闲话,那王仁拍着桌子对严监生说:我们念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工夫,就是做文章,代孔子说话,也不过是这个理。你若不依,我们就不上门了!到底主持着,把赵氏扶正了。这边众人吃着喜酒,那边王氏便断了气。趁乱,两个秀才的老婆,将严家的衣服、金珠首饰一掳而空。秀才家风,至此可见一斑。

马二先生

马二先生属于很本分的那类知识分子,他在城隍山邂逅落魄的温州小子匡超人后,素未平生,就赠送给对方十两银子,解危扶困,让其回家奉养父母。匡超人临走的时候,马二先生嘱咐道:

贤弟,你听我说,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举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不要说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馆、作幕,都不是个了局。只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贤弟,你回去奉养父母,总以做举业为主。就是生意不好,奉养不周,也不必介意,总以做文章为主。那害病的父亲,睡在床上,没有东西吃,果然听见你念文章的声气,他心花开了,分明难过也好过,分明哪里疼也不疼了。(第十五回)

马二先生这番话,看似愚不可及,实际是科举时代的客观反映。在这里,我们需要批判的是匡超人,因为在他发迹后,他压根没有想起他的恩人马二先生。回头再一看,就觉得马二先生既迂腐,又可怜;匡超人则只有一个可恨。

匡超人

《儒林外史》中,相对立体的一个人物要算匡超人。其父瘫痪在床,屎尿不能自理,匡超人便趴在床上,双膝跪下,把其父的两条腿捧在肩上,给他父亲当便桶架。晚上,他又守在父亲病床前,一边照顾病人,一边读书,是以博得孝子美名。因为这个缘故,被李知县关照及资助,什么进学、府考、院考,匡超人可谓路路畅通。

就在匡超人走红运的时候,他父亲死了。接着,提拔他的李知县也因故被摘去官印。百姓舍不得李知县,便围住摘印官,要夺回印信。事一闹大,上面就下来缉拿为首的。因匡超人在黑名单之列,只得逃往省城杭州。经人介绍,投奔了在布政司当干的潘三。潘三是有名的市井奸棍,什么把持官府、包揽词讼、广放私债等等,可谓无恶不作。匡超人乃投机者,他奔潘三而来,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此后,匡超人便也恶名、罪名一起来,诸如赌场抽头,替人代考,私刻公章,造假文书,忘恩负义,骗婚重婚等等。以孝之名人世的匡超人,最终以市井奸棍的面目出现在那些冠冕场所。而他要行得端,走得正呢?说不定就混不下去了。

王义安

《儒林外史》中有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故事情节,话说两个秀才上得大观楼,一眼看见王义安,一个道:这不是婊子家掌柜的乌龟王义安?一个道:怎么不是他!他怎么敢戴了方巾在这里胡闹!不由分说,走上去一把扯掉了他的方巾,劈臉就是一个大嘴巴,打得乌龟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两个秀才越发威风。落后,打得乌龟急了,在腰间摸出三两七钱碎银子来,送与两位相公做好看钱,才罢了,放他下去。(第二十二回)

明清律例,不准娼、优、隶、卒、奴仆这几类人以及他们的子孙应考做官,也不准他们穿戴读书人的衣巾。王义安是开妓院的,戴方巾是违例,所以才被讹诈。在这里,两个穷秀才连名字也没出现,但他们的真实嘴脸却已暴露无遗。

王玉辉

王玉辉是《儒林外史》中最可悲的一个人物,他的女婿因病亡故,女儿对他说:父亲在上,而今我死了丈夫,难道要父亲养活不成?父亲是寒士,也养活不来这许多女儿。王玉辉道:你如今要怎样?女儿道:我而今辞别公婆、父亲,也便寻一条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了!公婆听罢,惊得泪如雨下,慌忙解劝。倒是那做父亲的,竭力怂恿:我儿,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你竟是这样作罢。

女儿志坚,饿到第八日,死了。当母亲的,哭得死去活来,那王玉辉却劝老伴道:你这老人家,真正是个呆子!三女儿她而今已是成了仙了,你哭她怎的?她这死得好,只怕我将来,不能像她这一个好题目死哩!故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大笑着走出房门去了。

《儒林外史》美学意境 篇5

《儒林外史》以辛辣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各个阶层对待“功名富贵”的千姿百态, 以写实主义直接评价现实生活, 直陈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 深层次地思索了科举制度下士人阶层的命运, 开创了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先河。《儒林外史》用情饱满、感人至深, 它寄托了作者全部的真情至性。

一、悲与喜的自然交融

悲与喜的自然交融是最具代表的美学意境。王夫之在《姜斋诗话》谈到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悲与喜的自然交融, 比单纯的描写悲和喜更具有深邃的美学意境。《儒林外史》描写的悲与喜, 来源于真实生活, 是丰富多彩现实生活最真实地刻画, 开创性地将悲与喜两种感情糅合在一起, 构建出了独特的悲喜交织的二重结构。

首先, 喜剧形式蕴含深层次悲剧内容。比如小说正文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周进。他辛辛苦苦读了几十年的书, 连个秀才也不曾中过。六十多岁时在省城见到贡院的号板, 便一头撞过去, 号啕痛哭, 直哭到口吐鲜血。周进的哭让几位杂货店老板心里觉得凄惨, 便凑钱为周进捐了一个监生, 他竟趴在地上磕头, 甘愿变驴变马报恩。小说以喜剧形式花重笔描写了周进, 深层次悲剧意境却是他已经完全遭受封建科举制度的荼毒, 固执且愚忠, 人性已被彻底泯没。再比如范进, 他命途颠沛, 穷困潦倒, 受尽丈人胡屠夫的白眼和奚落, 五十四岁那年好不容易获周进提携中了个秀才, 向胡屠夫借钱参加乡试时被骂得狗血淋头。范进听到自己中举后, 竟然大笑了一声发疯了。范进中举发疯是人性被压抑久了后的感情宣泄, 充满着无奈和悲怆。又比如腐儒马纯上先生, 他热衷于八股文章, 然科场久不利, 只得靠评选文章谋生, 除此之外对生活世事一无所知, 迂腐呆板。他游西湖时见到供奉仁宗皇帝御书的楼房顶礼膜拜。他们这类小人物的辛酸却被作者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人看后无不觉得心酸和凄凉,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讽刺效果。

其次, 悲与喜自然重叠。悲与喜重叠, 契合了阴阳学说中阴阳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 即“物极必反”。吴敬梓创造性地将悲与喜串联在一起, 相互渗透, 形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比如对范进母亲意外去世的描写。范进中举后, 许多人都来奉承他, 家境一下子富裕起来。而范进的母亲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 当得知房子丫鬟等都是自家的, 乐极生悲, 一命呜呼, 正所谓悲从喜中来。再比如严监生立赵氏为正室那一段。当天, 严监生立赵氏为正室, 在大厅、二厅, 书房、内堂屋等场所正大宴宾客。当宴席正酣的时候传来了噩耗, 王氏却在房内断了气, 呈现在我们面前却是这样一幅滑稽的画面, 前堂大办喜事, 第二层中堂办丧事。这些看似喜事的背后, 暗藏着悲的潜流, 讽刺效果尤为明显。

再次, 喜剧形式批判了封建礼教的无情。王玉辉是封建礼教的一名忠实信徒, 他的三女婿病死后, 三女儿决意殉节而死, 双方家人都反对, 唯独王玉辉不加阻拦, 反而支持他的女儿, 认为“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女儿死后, 他没有丝毫的悲伤, 反而仰天大笑, 说女儿“成了仙了”。这种痛失亲人的悲痛, 却被吴敬梓用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 讽刺的意味不言语表, 喜剧色彩最鲜明, 悲剧性最浓重, 讽刺的意义也最深刻。

二、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完美统一

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 更能够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本质。生活真实, 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社会存在。作为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儒林外史》, 描写了封建末世几代儒林士子在科举道路上的升沉荣辱命运, 作品真实、完全、忠实地描写当时的社会生活本质。

首先, 客观生活真实与作者主观感情相统一。吴敬梓以客观生活真实为基础, 按照生活发展的轨迹, 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喜怒哀乐和爱憎褒贬等全部感情都倾注到自己的描写对象中去, 展示了自己的美学理想。他年轻时, 不善于料理生计, 过着挥霍的生活。参加科举时, 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 遭受侮辱。离开故土后, 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晚年时, 生活无着落, 常年处于饥寒交迫中。这样的丰富人生阅历, 人生感悟, 成就了《儒林外史》, 也成就了吴敬梓。

其次, 生活细微成就艺术真实。《儒林外史》注重从真实生活的细微处着墨, 处处刻画生活真实。比如对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严监生临死前恐怕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费了油, 总伸着两根指头不愿断气。众人一直不解其意, 直到赵氏会意挑掉一茎灯草后, 严监生才“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 登时就没了气。”再比如对方盐商母亲入节孝祠时的描写。近处是“街上锣响, 一片鼓乐之声, 两把黄伞, 八把旗, 四队踹街马, 牌上的金字打着‘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提督学院’、‘状元及第’。”而远处则是“卖花牙婆, 一手扶着栏杆, 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 一个一个往嘴里送。”又比如对胡屠户的刻画。胡屠户治好范进的失心疯后, 跟着一起回家, 看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 一路低著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些片段的描写从生活细微处着墨, 从实处写来, 虽只有短短几句, 却把人物形态和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此传神的细节描写, 使人物形象大为增色, 成就了艺术真实。

再次, 人物典型化造就艺术真实。《儒林外史》描写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以找到其影子, 但真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要比小说中的丰富的多, 复杂得多, 吴敬梓对人物的塑造采用了典型化手段, 使得这些人物更具有典型性、更带有普遍性。比如对范进岳父胡屠夫的描写。胡屠户虽然只是范进中举故事里的一个配角, 但描写非常具有典型性, 尤其是他在范进中举前后令人瞠目的变化。范进向他借盘钱参加乡试时被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说“癞虾蟆想吃起天鹅屁!”连带他的老娘也被骂了。可一等范进中举, 胡屠户的态度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 见人就夸范进, 说他才学高, 品貌又好, 是天上的文曲星。

三、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完美和谐

《儒林外史》描写一大批朝廷权奸、贪官污吏、戏子妓女、风流名士、落魄士子、孝子节妇等各色人物, 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底层儒林士子的生活及其精神风貌。小说中的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正面人物, 另一类是与之对立的反面人物。作品中这两类人物整体上是和谐, 和谐体现在对立统一上。

正面人物是少数坚持自我生活方式的真儒名流。比如王冕、杜少卿等。他们淡薄功名富贵, 绝不趋炎附势, 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比如开篇楔子描写的王冕。他从小就是一个孝子, 通过读书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他无视权贵, 不求名利, 不求官爵, 追求寄情于山水之间的生活。再比如杜少卿。他看破了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性的阴暗面, 守着田园做举业, 喜欢在桂花树下, 与几个知心朋友谈心畅饮。杜少卿追求的是性情的真、行为的善和道德的美。作者正是通过对这些正面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追求。

反面人物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腐儒和假名士。他们中大多数人犹如着魔一般醉心于八股举业, 想以此叩开功名利禄的大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日日沉迷于研习八股文章, 除此之外毫无半点谋生手段, 是封建科举时代的废物。如典型人物代表周进和范进, 年到暮年还未曾中举, 不善于打理生计, 生活穷困潦倒。中举后, 忠实地为八股取士制度效命。再如牛布衣, 周游四方寄人篱下, 最后客死他乡。又比如施御史、鲁编修、高翰林之流, 大肆为封建科举制度唱赞歌, 鼓吹“有操守的, 到底要从科甲出身”等谬论, 全然成了除八股文章之外其余一无所知的社会蠹才。正如卧闲草堂本《儒林外史》第二十五评语“自科举之法行, 天下人无不锐意求取科名。其实千百人求之, 其得手者不过一二人, 不得手者, 不良不莠, 既不能力田, 又不能商贾, 坐食山空, 不至卖儿鬻女者几希矣。”

《儒林外史》中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遥相呼应, 形成了一种独有的、严谨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两类人物整体形象是和谐。除此之外, 小说中还存在一些对立统一的人物形象。比如真名士杜少卿与假名士杜慎卿的对比, 真侠士风鸣歧与假侠士张铁臂的对比, 真才女沈琼枝与假才女鲁小姐的对比、余氏兄弟与王家兄弟的对比等。

四、自然景色完美烘托人物性格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描写真实自然景物来烘托人物性格,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达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目的。比如花重笔描写了王冕在湖边放牛时遇到的雨后自然景色 : “须臾, 浓云密布, 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 镶著白云, 渐渐散去, 透出一派日光来, 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 青一块, 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 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 苞子上清水滴滴, 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吴敬梓借对这段自然景色的描写, 突出了王冕崇尚自然的个性, 借荷花“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烘托了王冕清高脱俗, 率直洒脱的情操。

五、形式与内容完整统一

这里说的形式是指《儒林外史》的结构。胡适曾对《儒林外史》的结构有过这样的论断 :“坏处在于体裁结构太不严紧, 全篇是杂凑起来的”。现在看来这种论断并不合理。首先, 从整体布局上来看, 《儒林外史》全篇共55回, 分段叙事。第一回安排了一个楔子, 主要是借写王冕的故事来“敷陈大义, 隐括全文”, 指出全书的主旨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第55回安排了一个尾声, 写的是市井中的四个奇人的事迹, 借以“述往思来, 高山流水”, 对全文进行一个总结, 进一步阐述全文的主旨。其次, 正文部分也有清晰的结构, 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第2回至30回) 讲述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社会各个阶层的对功名富贵的不同态度。第二部分 (第31回至37回) 讲述杜少卿等一些文士名流的故事, 以聚集在泰伯祠举行祭祀进入全书的高潮。第三部分 (第37回至54回) 是对一些有缺点的正面人物的描写, 与前半段反面人物形成对比的局势, 喻示文运由盛转衰, 渐渐衰落, 由高潮逐渐转向低谷。如此看来, 《儒林外史》的全局结构是完整的、统一的。

此外, 《儒林外史》的内容也是完整统一的。全篇以对封建科举制度下的儒林士子的社会形态的描写以及对士人阶层命运的思考这一思想主线将人物串连起来。主体部分是以反面人物周进的出场揭幕, 以妓女王聘娘的出家为尼告终。虽没有丰富有趣的内容, 然作者以对真实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以辛辣而又婉曲的讽刺笔调, 从细微处现真情, 客观地反映了整个社会风貌, 构成一副如同《清明上河图》那样的人生画卷。同时, 人物的出场也是自然和谐的。作品对人物的出场安排非常巧妙, 以前一个人物的谢幕引出后一个人物的入场, 同时将一个个故事连缀起来, 首尾相连,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丰满和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

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描写了封建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儒林士子的人生百态。吴敬梓开创性地将对真实生活的感悟和丰富的人生情愫融入他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 实现了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 从而树立了一种崭新的美学秩序, 一种自然和谐的美学新特征。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浅析 篇6

文中高超的讽刺艺术表现在对所刻画的对象作逼真生动的细节描写

相信喜欢阅读的读者, 都会对所看过的作品里面人物留下难于磨灭的印象。像所有看过鲁迅小说的人, 都会对作者笔下所塑造的孔乙己、祥林嫂形象记忆犹深。可是他们留在我们脑海里并不是文章那恢弘的场面, 严谨的结构, 华美的语言, 恰恰是那最细微最本质的东西。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那些细致而有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精湛的细节描写, 就没有真切生动的艺术形象, 就更谈不上作品有什么艺术感染力了。

作者在对封建礼教批判的同时, 还对当时的科举制度是如何荼毒学子, 败坏社会风气进行有力抨击, 特别是对统治者利用封建八股文取士所产生的弊端。如书中第十三回开始的有关于匡超人的描写变化。匡超人原本是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 一开始他有着下层老百姓身上品质:他思想淳朴, 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与父母。在他没有考取秀才时, 落难苏州, 马二先生对他厚爱有佳:对他又是赠银赠衣, 又是指导他写八股文, 他真是感激不尽。回家后, 每天早睡晚起, 杀猪磨豆腐, 服侍瘫痪在床的老父亲, 可一旦他考中了秀才后, 就开始变诈了, 变堕落了, 他先是在杭州结识了一伙“名士”看到他们虽难没有“功名”, 却通过吟诗赋会的方式去讨好官府, 各处诗选上都刻有自己的名字。“只怕比进士享名躲着呢”“才知道天下还有这一种道理”于是便同他们鬼混了, 后来认识了衙门的潘三爷, 就越滑越远了, 什么赌博抽头, 伪造、冒名代考, 干尽种种坏事。等到京城做了关, 就更加变本加厉, 推说自己不曾婚娶, 抛弃妻子, 另攀高门。考取教习后, 要回本省取结, 对潘三爷以前对他的帮助都忘了, 连潘三爷的见面要求都拒绝了。他为了自身的利益, 更是在牛布衣等人自吹自擂, 而将帮助和指导自己的恩人马二先生加以贬低。作品就是通过一个淳朴的学子, 只因迷恋考科举, 追求功名, 把文行出处都抛弃了, 人也越变越坏。这不证明科举制度与功名利禄的害处吗?从而把封建科举取士制度是如何一步步地吞噬读书人思想揭露地淋漓尽致。

文中高超的讽刺艺术来自于作者娴熟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1. 运用对比的手法实现讽刺效果。

善于运用对比来塑造人物, 这也是文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文中的对比既包括人物自身的对比, 也包括不同人物之间的比较。在小说第三回里对胡屠户的刻画就入木三分, 酣畅淋漓, 很是典型。文中写到范进进学之后, 由于只是中了秀才, 他并未改变自己原先卑下的地位。尽管胡屠户也拿了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前去。胡屠户依然拿着丈人的架子, 声色俱厉地教训起范进来:“我自倒运, 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 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我积了什么德, ……可是范进一旦中举, 胡屠户立刻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竟大言不惭地在相邻夸起范进来。我这贤婿, 才学又高, 品貌又好。面对同样一个女婿, 胡屠户的言行竟是如此的前倨后恭, 一个势利庸俗的市侩小人就跃然纸上。

2. 运用夸张的手法凸现讽刺效果。

所谓的夸张是指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 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 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也叫夸饰或铺张。《儒林外史》就在许多地方截取了能鲜明表现人物性格的情节进行合理地夸张, 将讽刺与夸张有机的结合, 从而达到揭示人物真实面目的目的。

在书中第十四回里面, 作为有名的八股文选家, 他整日活在故纸堆里, 可他居然也被描写成不知道杰出女词人李清照的名字。他们两人可能没有读过苏轼, 李清照的诗文, 但决不可能都没有听过苏轼李清照的名字。像这类荒谬可笑事情被有意地夸大, 恰恰是对他们不学无术的有力嘲讽。

3. 运用前后照应的手法增强讽刺效果。

作者在书里一开始就开宗见义, 借第一回目《说楔子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表达了自己看重文行出处, 鄙视功名富贵的高尚情操。通过王冕的故事把自己著书的用意, 他所反对的和肯定的是什么, 都在这第一回里提了出来。……更是具体地指出用〈四书〉《五经》八股文取士的办法不好, 会使读书人“把那文行出处都看的轻了”而他歌颂的乃是王冕那样的人物。而全书结尾是《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作者借四个民间奇人:一个是写字的季遐年, 一个是卖火纸筒的王太, 一个是开茶馆的盖宽, 一个是做裁缝的荆元, 他们都是靠自己的劳力养活自己的。他们都是作者当时读书人的学习榜样, 小说的结尾还写到有人传文朝廷行文到浙江布政司, 要聘王冕出来做官, 王冕便逃到会稷山里, 半年后, 朝廷派人去找王冕时, 已经不知王冕的去向了。这个结尾与开篇都写到王冕的文行出处, 作者正是通过前后照应的手法, 借助王冕的光明磊落, 鄙弃功名富贵的高尚情操。不与社会上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形象。把王冕与当时的恶浊官吏区分开来。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爱憎之情。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2]王光组, 杨荫浒.写作[M].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6.

[3]李汉秋编.儒林外史研究资料[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5]夏志清著.中国古典小说导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8.

[6]吴小如著.古典小说漫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略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篇7

一、立足现实, 秉持公正, 寓讽刺于客观的叙事之中

对当时社会的日常事件作真实的现实主义的描写是《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重要特点。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 不必是曾有的实事, 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1]“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2]《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正是体现了这一精神, 作品中所写的人物大都“实有其人”, 事件也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作者通过对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世相加以典型化的夸张处理, 采取自相矛盾的对比手法, 使生活的面目和本质更加清晰地凸现出来, 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1. 含泪挖苦戚而能谐。

《儒林外史》看似描写明代故事, 实乃讽刺清代现实。在功名利禄的引诱下, 儒生们醉心举业。“人生在世, 除了这事, 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 “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 读书人一个个如痴如狂, 举迷心窍, 做出了许多愚蠢可笑、鄙琐荒唐的举动。封建末世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严重危机, 腐败日下的社会风气, 浸蚀着读书人的灵魂, 导致了他们畸形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书中开篇写的周进、范进两人的荣辱经历, 令人可悲、可怜。周进读了几十年书, 一生在童生—举人—进士的科举阶梯上攀爬, 六十多岁, 还是一个老童生。在“世情看冷暖, 人面逐高低”的社会里, 这位老童生受尽了秀才、举人的羞辱, 中进士出人头地是他一生的夙愿。不能以秀才的资格进贡院是他几十年的心病。因此, 当他一看到贡院的号板时, 便万感俱发, 再也控制不住, 一头撞去, “直僵僵不省人事”。醒来后, “伏着号板哭个不住……满地打滚……”多年来郁积在心头的辛酸、屈辱和绝望犹如决堤之水, 一发不可收。作者用饱含同情的笔调, 用白描的讽刺技巧, 直视人物的精神世界, 把周进的情态表现得活灵活现。而范进, 从二十岁应考到五十四岁, 胡须白了, 却还是个老童生, 他饱尝了三十四科场场失利的痛苦以及岳父和世人从精神上对他的摧残, 而当一旦高中, 他那脆弱的神经再也承受不住突如其来的惊喜, 大笑不止而发了疯。周进、范进把一生荣辱全系于八股举业上了, 每一根神经都被科举功名所牵动, 为科考失意而痛哭流涕, 为侥幸中举而发疯。一哭一笑, 一癫一疯, 殊途同归。作者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 以冷静的笔触, 揭示了科举制度的不合理以及对人们心灵的腐蚀和毒害。

2. 精炼夸张妙趣诙谐。

善于抓住司空见惯的世相加以典型化的艺术夸张处理, 是《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又一特色。作者运用艺术夸张, 成功塑造了为两根灯草而死不瞑目的严大育这一守财奴的讽刺典型。通过生怕多点一根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的细节描写, 穷形尽相地揭露了地主阶级爱钱如命的丑态, 写出了人们日常所见的贪婪吝啬的不合理性, 揭示了人物内心的丑恶和人性的卑劣。

对自诩算命“无不神验”的江湖术士陈和甫的讽刺更是极尽夸张之能事, 充满了戏剧性。陈和甫给蘧公孙与鲁小姐结婚择的“不将大吉”之日, 却闹得很不吉利, 偏偏让他出丑。屋梁上走滑的老鼠掉到了席桌上的燕窝碗里;端菜的乡下小使看戏入了迷, “忘其所以然”, 把碗和粉汤都打碎在地, 使鲁编修“觉得很不吉利”。这种滑稽的讽刺虽带有一定程度的夸张, 但也不失生活的真实, 增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二、婉而多讽, 意蕴深隐

以“家声科第从来美”自诩的吴敬梓是个思想深沉的作家。早年也曾热衷功名, 醉心举业。他饱尝了科举途中的艰辛, 在现实生活的艰苦磨难中, 特别是他经历了由富及贫的生活变故, 使他尝尽了人间的世态炎凉, 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对八股制度和利禄功名的厌恶情绪也日益强烈。他明确表态“不婚不宦, 嗜欲人生应减半”, [3]毅然辞去“博学鸿词”科廷试。由于作者处在文字狱盛行年代, 血雨腥风使他触目惊心。作者以自己“才大眼高而心细”的优势, 洞察世情, 把许多熟悉的人物原型经过艺术加工, 十分自然地写入书中。托明代之名, 而道清朝之实, 形成了《儒林外史》含蓄、深婉、意蕴深隐的又一讽刺特色。

作者在塑造讽刺艺术典型时, 注意“婉曲”, “无一贬词, 而情伪毕露”。[4]作者并不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 而是用白描的手法, 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 使讽刺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如《儒林外史》中的一大批举人进士, 除了会背四书五经, 别无知识, 到处丢人现眼。张静斋、汤知县在谈论历史人物时, 连本朝开国功臣刘基的事都不清楚;而被周进吹嘘为“一字一珠”的范进竟然不知苏东坡是何人;八股选家马纯上不知李清照, 杨执中剽窃元人吕思成所作七律诗而受到娄氏兄弟的赞赏, 而堂堂的鲁编修竟不识。作者在不动声色的娓娓叙事中, 使这些自命清高、附庸风雅、愚昧无知的八股囊袋之丑态跃然纸上。

《儒林外史》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继承了《诗经》开创的“美刺”传统, 为后来晚清谴责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它将“以其崭新的思想而且还以独创的艺术屹立于我国古代小说之林, 显示出摇曳多姿的风貌”[5]。

参考文献

[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M].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 2006.

[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M].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 2006.

[3] (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四:减字木兰花·庚戊除夕客中[Z].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新书局, 1931.

《儒林外史》的民主思想火花 篇8

清代康熙帝和乾隆帝为了笼络民间知识分子, 都曾诏开“博学鸿词”科, 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和各省督抚学政推荐文词卓越的人, 无论有无官职、是否秀才, 一律送京参加廷试, 择优录用。这种征辟大典几十年才举行一次, 机会非常难得, 很多文人士子梦寐以求, 乞望被荐, 荣登天子堂。《外史》的杜少卿却不然。巡抚的文书要荐他, 他出于感恩而赴院致谢并推弃未果, 后又来文书催促赴京廷试, 这时杜少卿装作“十分有病的模样, 路也走不全”, 托病辞却征聘和廷试。相比之下, 淡泊功名的庄尚志也接到被荐举到京廷试的通知, 但顾及“君臣之礼”, 赴京廷试, 而杜少卿却无视“君臣之礼”, 假装“得了暴病”, 拒绝赴京, 这在当时是犯了“欺君”之罪, 有下“文字狱”的危险, 表现出对君王的大不敬。杜少卿是《外史》中最具叛逆性的名士, 他以“麋鹿之性, 草野惯了”为理由谢绝荐举 (三十三回) , 想方设法辞掉“爵禄之縻”后, “将来乡试也不应, 科岁也不考, 逍遥自在, 做些自己的事罢!” (三十四回) 自由自在, 不受羁绊和束缚, “春天秋天, 同你去看花, 吃酒, 好不快活。”杜少卿继承了魏晋名士风度, 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体人格的实现。《儒林外史》是一部含自叙的小说, 杜少卿的性格经历和作家自己有很多共同之处。吴敬梓35岁 (1735年) 时, 安徽的巡府推荐他应“博学鸿词”科, 这对一般文人来说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是吴敬梓却断然拒绝了, 可见他对科举不屑一顾和绝不妥协的态度。不仅如此, 他对满清统治者弘历皇帝也是不恭不敬、鄙弃绝裂的。1751年1月, 弘历帝南巡, 经南京至浙江绍兴, 好多士子“妻孥竦息趋路旁”, 因献诗赋, 得召试行在, 赐举人进士, 唯独吴敬梓隐藏高卧不出门庭, 鄙弃功名富贵, 也鄙弃最高统治者。

《儒林外史》的第一主题是批判八股科举制度。宋明以来, 八股科举从四书五经中出题, 都以朱注为准应考者必须按题阐述经文, 代圣贤立言, 文章格式也有刻板的规定, 考生只能按格式把儒家经书编串起来填进去。这样就将八股科举的形式与程朱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约束士子的思维, 禁锢文人的思想。鲁迅曾说:“八股原是蠢笨的产物” (《伪自由书·透底》) 。它又被用来制造蠢笨, 腐蚀和摧残着一代代文人。作者吴敬梓的舅父是八股科举的热衷者, 他因循守旧、老拙迂腐, 终生痴迷于举业, 吴敬梓作有一首《哭舅父》, 其中说“垂老守残编”, “抱恨归重泉”, 道尽了对舅父的无限悲痛和对科举功名的嫉恶。《外史》中的杜少卿敢于挑战封建权威, 敢同朱熹唱反调, 认为“只依朱注”是“固陋”。朱熹的《诗集传》说《溱洧》是“淫奔者自叙之词”, 他反驳说:“《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 并非淫乱”。可谓离朱熹之“经”, 叛封建之“道”。他甚至不乐意别人在他面前谈论科考。有人想应考, 求他托人向考官说情, 他不但不去打招呼, 反而规劝别人放弃应考。

《外史》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清初科举考场的舞弊和官僚政治的黑暗腐朽。第二十六回写来安庆府考的童生们, “也有代笔的, 也有传递的, 大家丢纸团, 掠砖头, 挤眉弄眼, 无所不为。到了抢粉汤包子的时候, 大家推成一团, 跌成一块……有一个童生, 推着出恭, 走到察院土墙跟前, 把土墙挖个洞, 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第十九回, 金东崖的儿子金跃一字不通, 却想当秀才, 要找人替考。李四找潘三商议, 潘三以五百两银子外加三十两盘费包下这秀才“工程”, 替考人笔资和衙门里打点都在内。潘三将匡超人换了衣裳头行, 半夜混在军役中进班, 又在黑暗中与金跃换衣戴帽, 捧卷归号做了文章, 神鬼不知使金跃这个文盲进了学。封建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升官发财直接挂勾, 通过科举考场直接产生一批批官僚府吏。考场的舞弊无疑就是封建政治腐败, 揭露这种舞弊和腐败即是批判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通过这样的科举考试而爬上去的官吏, 在官场上追逐名利更是不择手段, 新任知府的举人王惠, 刚上任便打听捞钱的路子:“地方人情, 可还有什么出产?词讼里可也略有些什么通融?”他作官的哲学是“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他钉了一把头号板子, 那些“衙役百姓, 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 这样一个酷吏很快成为江西第一个“能员”, 不久即荣升道台。知县汤奉, 奉旨禁宰耕牛, 回族老师夫备了五十斤牛肉来向他求情, 他为了博得“清廉”的美名, 竟将老师夫“重责三十板, 取一面大枷, 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 脸和颈子箍得紧紧的……在县前示众。天气又热, 枷到第三日呜呼死了。”回民不服, 聚众罢市, 要将县衙门围的水泄不通, 要把出坏主意的张静斋揪出来打死。几个衙役偷偷用绳子把张静斋系出城墙外, 让他如丧家之犬连夜逃回省城。按察司为保全汤知县的体面, 把为头的拿了, 问成“奸民挟制官府”的罪名, 发回本县发落。小说的作者以鲜明的褒贬之笔, 对张静斋投以严冷的讽刺和批判, 而对回民聚众反抗则隐予“有理”和肯定, 表现了反抗封建官僚社会的思想倾向。彭泽县的盐船被抢, 告到县里, 县里反说:“本县法令严明, 地方肃清, 那里有这等事。”倒把原告船工打得皮开肉绽。广东高要的知县, “一岁之中钱粮耗羡, 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在吴敬梓笔下, 封建王朝的伥官恶吏就是这样贪婪残酷, 封建末世就是这样腐朽昏暗。

《外史》尊重人和人格, 闪耀人文平等思想光彩。杜少卿轻财好士, 多济友朋, “不论知与不知, 皆尽力资之”, “和尚道士、工匠花子, 都拉着相与。”小说三十一、三十二回集中表现杜少卿的“急施与”。臧蓼斋替人花钱买秀才, 却给自己补了廪, 买家要退回三百两银, 情急之下, 臧蓼斋跪求少卿借三百两给他, 杜少卿答应明日就送银子来。杨裁缝母亲暴亡, 因穷困无钱葬母, 杜少卿得知后将刚做好的一箱衣服拿去当了二十多两银子给杨裁缝。娄太爷病了, 杜少卿亲自送药、煨人参, 还拿了一百两银子给娄太爷的孙子, 希望他回家做些小生意谋生, 后来, 杜少卿又拿了些银子给娄家儿孙买地安葬太爷。守祠堂的黄大, 房屋被本家推倒, 无处藏身, 杜少卿又拿几十两给他去修住屋。梨园中的鲍廷玺也来求助, 杜慷慨施与一百两银子。张俊民儿子是杜少卿帮忙送去考学的, 但学里要他捐一百银修学, 又跑来求少爷, 杜则一口答应:“我替你去出。”如此慷慨挥金, “助人为乐”。杜少卿为何出卖祖业、典当衣物资助友朋?为何在自己面临断炊绝食的困境还“大捧的银子与人用”?吴敬梓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官僚地主家庭, 父死后被宗法家族侵夺祖遗财产, 促使敬梓极为鄙视宗法家庭聚敛财富和贪婪残暴, 由“激愤”而叛逆:宗法家庭嗜财贪财, 我就挥金散财;近亲劣绅虚伪贪暴, 我就放达豪爽。他没有遵照遗训, 谨守家产, 专做举业, 反而视遗产如敝屣, 不到二十年就散送了。杜少卿清高脱俗, 遗落物务, 对钱财持慷慨超脱的态度。他既不藉藉于富贵, 也不戚戚于贫贱, 家财散尽后, 安于布衣蔬食和山川朋友之乐, 谢绝举荐和征辟, “逍遥自在, 做些自己的事”——追求独立个性的解放和主体人格的重铸。这些含有民主因子的思想的确“和当时的人不同了”。

封建社会中, 各种社会矛盾都在妇女的身上有所体现, 除了与男人们身同感受政权、神权、族权的压迫外, 她们身上还多了一条夫权的锁链。封建礼教、封建道德所约束的最主要的对象是妇女。《外史》中老秀才王玉辉鼓励三女儿殉夫全节, 绝食八天活活饿死, 老妻大哭不止, 他却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但事后王玉辉人性苏醒, “悲悼女儿, 凄凄惶惶”, 出外排遣却怎么也排遣不开, 见少年穿白的妇人, 又想起女儿, 心里哽咽, 那热泪直滚出来。从“仰天大笑”到“热泪直滚”, 揭露封建礼教和人性良心的尖锐冲突和矛盾, 抨击理学违反人性, 残害妇女的真面目。

《外史》的叛逆性人物杜少卿, 无视“夫为妻纲”、“妻受命于夫”的正统观念, 在夫妻关系、男女关系、妇女观方面大大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他在游览姚园时, “竟携着娘子的手, 出了园门, 一手拿着金杯, 大笑着, 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 在当时, “女子出门, 必拥蔽其面……男子由右, 女子在左” (《礼记·内则》) , 杜少卿夫妇携手同游是“有伤风化”, 令人称奇, 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 “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 不敢仰视”。少卿要变卖祖屋, 移家南京, 先“和娘子商议, 娘子依了”才行动。这次游山玩园, 也是“娘子因初到南京, 要到外面去看看景致”。杜少卿装病辞却廷试, 娘子笑问:“朝廷叫你去作官, 你为什么装病不去?”少卿道:“留着我在家, 春天秋天, 同你去看花, 吃酒, 好不快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 京里又冷, 你身子又弱, 一阵风吹得死了, 也不好。”在这里, 人们看到的完全是一种近代互敬互爱而又平等的夫妻关系, 而不见“夫为妻纲”和夫尊妻卑这样的礼教和伦常。同时, 杜少卿还反对纳妾, 认为娶妾的事“最伤天理”, 纳妾也造成了社会的不平衡, 因为“天下不过是这些人, 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 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中国的妻妾制度缘于封建宗法家庭的需要, 服务于男权社会及其家庭的延续。杜少卿谴责纳妾伤天害理, 挑战封建宗法制度, 否定男子特权和多妻制。从携妻同园到支持抗婚逃婚, 再到反对纳妾, 杜少卿的妇女观、夫妻观, 已经超越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正如胡适在《吴敬梓传》中所说, 吴敬梓的思想“已经和当时的人不同了”, 这“不同”在于尊重妇女的人格, 显示‘人’比‘官’格外可贵, 学问比八股文格外可贵, 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吴敬梓的思想和杜少卿的妇女观, 闪耀着一束夫妻平等、男女平等和尊重人、尊重人格的民主思想火花。

儒林外史》这部宏大而精细的古典小说, 在它行将结尾时第五十五回却陡增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四客, 着力塑造市井四奇人, 赋予四奇人自由的人性和个体的人格, 展现出崭新的典型形象, 寄托着作家转折性的新希望和新追求。明末清初, 金陵、苏杭一带商品经济已有相当发展, 商业繁荣, 城市规模和市民阶层空前扩大。在资本主义萌芽和滋长基础上的市民阶层, 自由、平等意识觉醒, 主体人格勃兴。四奇人已经不是《外史》所描写的读书撰文式的儒林人物, 在季、王、盖、荆身上已经毫无“儒气”可言。他们是城市中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文化人, 经济上能独立, 各有其谋生的“贱业”, 王太卖火纸筒, 盖宽开茶馆, 荆元做裁缝, 季遐年无家无业, 却在寺庙安身, 同和尚一起吃斋饭, 兼而为人写字。四奇人分别身怀琴、棋、书、画的一技之长, 在市井中特立独行, 我行我素。季、王、盖、荆之所以被视为四奇人, 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具有一系列新奇的特点。

卖字为生的季遐年, 他写字不习古人, 由着性子信笔而书, 而且自成一体。写字三日前, 要斋戒一天, 磨墨两天, 就是写个短小的对联也要用上半碗墨, 可是笔却是人家用坏丢弃的。季遐年生活上不修边幅, 穿着稀烂的长衫, 脚踩破烂不堪的蒲鞋。写字还要凭他高兴, 若是遇到他心情不佳, 任你是身份多么显赫的王候将相, 他也不拿正眼相看。卖字所得, 除了吃饭所用, 剩下的都不要, 随便送给不相识的穷人。其潇洒狂傲的个性可见一斑。靠卖火纸筒子度日的无冕棋王王太, 在赢棋之后竟对棋战国手马先生于不屑一顾, 声称天下再没有比杀棋更快活的事了, 连一口贺酒都没喝便扬长而去, 显示出蔑视名利、狂放不羁的独立人格, 画人盖宽开了个茶馆, 获利颇丰却视钱如芥, 后来万贯家产倾覆, 他深切体验到世情冷暖, 人面高低, 依然保持豁达浩然的气度。琴师荆元会做裁缝, 他每天做完活后就是抚琴、写字、吟诗, 友人问他, 既然有心做雅士, 又何必当裁缝?他回答说难道做裁缝就玷辱了读书识字不成?而且弹琴, 写字不像做活要图人工钱、看人脸色, 何等快活。在城市之中有山林之美, 在闹市之中有桃源之致。荆元在山石堆砌、花团锦簇的园子里, 于一炉好香之中, 抚琴自娱, 琴声时而铿锵震震, 时而凄清婉转, 悲凉之中又透着点点希望, 悲凉是源于那个封建专制社会, 希望则是以王冕、杜少卿、沈琼枝以及市井四奇人为代表的与封建社会格格不入并闪现着星星点点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之光。这也是《儒林外史》在批判八股科举、倡行礼乐兵农的同时, 高调高扬人文主义精神, 闪烁着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火花。

摘要:明清时思想界提出“民治”、“罪君”思想, 这是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集中体现。小说在讽刺批判八股科举、封建礼教、伥官恶吏, 挑战封建大权威朱熹, 鄙弃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过程中, 不断碰撞、闪现出自由、平等、尊重人、张扬个性和主体人格的民主思想之火花。

读《儒林外史》 释范进发疯 篇9

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说,范进是患了“急性应激障碍”,属于“心因性精神障碍”的一种类型。患者往往在遭受强烈精神刺激后急骤起病,呈个体易感性,如适应能力较差或身体过度疲劳以及脑器质性因素(如老年)者,发病机率增加。急性应激反应典型表现为意识障碍,且累及精神活动各个方面。

1、有明显刺激源:以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作为直接原因。对于已经50多岁,经历了20多次考试,穷困潦倒的范进来说,中举无异于“一步登天”。几十年来郁结心头、热切盼望却又不敢置信的事蓦然实现了,这件从天而降的大喜,同几十年来的惯性运动相碰撞,产生了强烈的震动,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刺激源,让饱经辛酸的范进承受不住而发病。

2、起病急骤:在受刺激后立刻发病,文中写道:“……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看后随即出现精神异常。

3、与刺激相关: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作用下,出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文中写道:“……范进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4、缓解迅速:急性应激障碍如果应激性环境消除,症状迅速缓解;如果应激源持续存在或具不可逆转性,症状一般可在2—3天后开始减轻,通常在一周内可缓解。文中描写道:“胡屠户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

5、预后良好:本障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经适当治疗,预后良好,恢复后精神正常,一般无人格缺陷。范进被胡屠户掴醒后,回到家里接受张乡绅的祝贺和赠房、银子等,并赠送老丈人胡屠户银两,不仅精神症状完全消失,而且接人待物恢复完好,说明社会功能良好。

《儒林外史》中“将”的虚词用法 篇10

关键词:《儒林外史》,将,副词,介词,助词

根据统计显示, “将”字在《儒林外史》这一文本中出现的频率为376次, 从语法功能上讲, 有作名词用的“将”, 如:人生南北多歧路, 将相神仙, 也要凡人做 (第一回) ;有作动词用的“将”, 如:半年之后, 朝廷果然遣一员官, 捧著诏书, 带领许多人, 将著彩缎表里, 来到秦老门首, (第一回) 这里的“将”有“拿”的意思;有副词用的“将”, 如:到晚, 将三更时分 (第四十三回) ;有当介词用的“将”, 如:王冕同秦老吓的将衣袖蒙了脸 (第一回) ;有助词用的“将”, 如:对面一头撞将去。 (第十二回)

下文不讨论“将”字的实词用法 (即名词和动词) , 仅就“将”在该文本中的虚词用法展开描写, 进行研究分析。

一、“将”作副词

“将”作副词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为143次, 约占“将”字使用总数的38%。分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表示对未来情况的判断, 主观意愿比较强, “将来”一词出现得最多

例:

况且屈尊敬贤, 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 (第一回)

我儿可听我的遗言, 将来娶妻生子, 守著我的坟墓, 不要出去作官。 (第一回)

将来要备祭桌, 破费钱财, 都是我这里备齐, 请老舅来行礼。 (第五回)

(二) 表示接近某个时间或临抵一定数量, “将”“将近”“将及”

例:

将近河岸, 只见舱中坐著一个人, 船尾坐著两个从人, 船头上放著一担食盒。 (第二回)

初九日, 天色将晚, 第一篇文章还不曾做完。 (第二回)

酒席将阑, 又谈到前日这一场官事。 (第六回)

(三) 表示动作或情况不久就会发生, “将”“将要”, 有渐之辞

例:

河水北流, 天下自此将大乱了。 (第一回)

把这二十两银子吃的将光。 (第二十七回)

到晚, 将三更时分。 (第四十三回)

(四) 表示动作或情况刚刚结束

例:

将到岸边, 那人连呼船家泊船, 带领从人, 走上岸来。 (第二回)

那日, 将到高要县, 不过二三十里路了, 严贡生坐在船舱里, 忽然一时头晕上来, 两眼昏花, 口里作恶心。 (第六回)

两公子将要睡下, 忽听一片声。 (第九回)

作副词的“将”的前三种在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 而“将”表示动作和情况刚刚结束的这种用法现已在普通话中消失, 仅在方言中可见。

二、“将”作介词, 分别作工具式和处置式

(一) 工具介词

工具介词, 文本中的工具介词出现的频率是12次。约占“将”字使用总数的3%。介词引进谓语动词凭借的工具、材料、方式、依据等, 相当于“拿”“用”“以”。例:

王冕同秦老吓的将衣袖蒙了脸。 (第一回)

张乡绅将眼睛四面望了一望, 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 (第三回)

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 (第七回)

(二) 处置介词

处置介词, 表处置的“将”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最高, 有169例, 约占“将”字使用总数的45%。且文本中广义处置式又是处置式中频率最高的。

王力先生说:“凡是助动词把目的位提到叙述词的前面, 以表示一种处置者, 叫做处置式。处置式是把人怎样安排, 怎样支使, 怎样对付;或把物怎样处理, 或把事情怎样进行。它既然专为处置而设, 如果行为不带处置性质, 就不能用处置式。”处置式的主要语法意义是表示处置, 即主语通过动作行为使受事宾语发生变化或产生某种结果。处置式中的介词主要作用是把受事宾语提前, 处置式要求宾语有定。

1.广义处置式。

双宾语结构VB+O1+V+O2, 其中VB是“将”, O1是“将”的宾语, 也是后面动词的宾语, V是动词, O2是动词后的宾语。

(1) 处置 (给) :将O1给O2, 这类处置式动词的语义大多是“给予”义。这里的宾语多是受事宾语。例:

回来将这话说与蘧公孙道。 (第十回)

将书递与四公子。 (第十二回)

将一个小纸包递与宦成。 (第十二回)

(2) 处置 (作) :将O1当作O2, 这类比较少, 只有两例。这类处置式动词的语义多与“认定、当做”义等感知类动词有关。这类句式中的动词无论是实际的动作行为还是意识性动作行为, 都表示一种改变, 其后的宾语表示的就是改变后的形式。例:

在打稻场上, 将一个稻箩翻过来做了桌子, 放着一个象棋盘对著。 (第十六回)

沈大年既系将女琼枝许配宋为富为正室。 (第四十回)

(3) 处置 (到) :将O1放到或者放在某处, 这类处置式动词后面带有表处所或方位的名词, 有时动词后还有“于、在”等介词。句式的语义表示通过某种动作行为把受事宾语放到或放在某处。句中动词一般为动作性较强的动作动词。例:

把周先生脸上羞的红一块, 白一块, 只得承谢众人, 将酒接在手里。 (第二回)

忙将老太太抬放床上, 请了医生来。 (第四回)

因将炉取在手内。 (第十一回)

2. 狭义处置式。

(1) 动词前后带有其他成分:

a.动词前带有其他成分:VB+O+X+V。例:

悉将交接的事当面言明, 王太守许定出了结, 辞别去了。 (第八回)

今将本犯权时寄监收禁, 候上宪批示, 然后勒限等情。 (第九回)

将家私三七分开。 (第十八回)

b.动词后带有其他成分:VB+O+V+Y, 分以下三种。

1) Y是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例:

翟买办扣克了十二两, 只拿十二两银子送与王冕, 将册页取去。 (第一回)

将县衙门围的水泄不通。 (第五回)

将一大碗烂肉吃得干干净净。 (第十三回)

2) Y是“了”或“着”。例:

将毡条铺了, 食盒打开。 (第一回)

次日早晨, 大摇大摆的出堂, 将回子发落了。 (第五回)

当下将笔砚纸盘收了。 (第十五回)

3) Y是动量词。例:

那时天色尚早, 并无童生交卷, 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 (第三回)

两因将那一席话又述了一遍。 (第十回)

因将他生平的好处说了一番, 季守备也就肃然起敬。 (第二十六回)

(2) VB+O+V。例:

将各卷汇齐, 带了进去。 (第三回)

知县差班头将和尚解放, 女人则交给美之领了家去;一班流氓带著, 明日早堂发落。 (第四回)

明日早堂, 将这老师父拿进, 打他几十个板子。 (第四回)

端端正正掉在燕窝碗里, 将碗打翻。 (第十回)

3. 致使义处置式。

致使义处置式与一般处置式不同, 这类处置式中的介词所控制的对象不是动词的受事, 而是其施事或当事。这类处置式的谓语大都是非行为动词或形容词, 是使动义的动词或形容词, 所以语义上处置性不太显著。在这类句子中, 介词“将”本身并无“致使”义, “致使”义是由句子结构本身所显现的。例:

将我父亲断输了, 这是我不共戴天之仇。 (第四十一回)

以引进受事为主、构成处置式的介词“将”和引进工具语的介词“将”都是由表“持、拿”义的动词“将”虚化而来的, 在晚唐五代迅速发展, 宋元明时期是其繁荣期, 明清时期至今逐渐衰落。在现代汉语中, 引进工具语的介词“将”已消失, 表处置的介词“将”也被“把”所取代。

三、助词的“将”

“将”在近代汉语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动态助词。在《儒林外史》中只有21例。用在动词之后表动态或表动作的开始、完成、动作的持续等, 相当于动态助词“了”“着”。和“将”组合的动词从音节上看有单音节动作词也有多音节动词, 语义上多是动作动词, 常带趋向补语。

它在《儒林外史》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 动词+将+趋向动词

如:

翟买办赶将上去, 问道:“秦小二汉, 你看见你隔壁的王老大牵了牛在那里饮水哩?” (第一回)

他爬将起来, 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 (第三回)

对面一头撞将去。 (第十二回)

(二) 动词+“将”+宾语

如:

次日请将阴阳徐先生来写了七单, 老太太是犯三七, 到期该请僧人追荐, 大门上挂了白布球。 (第四回)

向知府叫将他父子两人行李搬在书房里面住。 (第二十五回)

迟衡山叫将邸抄借出来看。 (第三十四回)

(三) 动词+“将”+复合趋向补语

如:

看了一回, 只见蒙蒙的细雨下将起来。 (第二回)

话说众回子因汤知县枷死了老师父, 闹将起来。 (第五回)

喝道:“赶将出去!” (第七回)

魏晋南北朝时期, “将”字开始从动词向助词转化。从晚唐五代到宋, “将”的功能逐渐规范为作表示动态或动向的补语标志, 格式统一为“动+将+补”。宋以后经过元代的反复, 随着助词系统的调整和助词“了”的兴起, 助词“将”逐渐走向消亡。现代汉语中“将”的这一用法已消失, 被动态助词“了”和“着”所取代。

参考文献

[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2004.

[3]刘海燕.简述.水浒传.中“将”的用法.宜春学院学报, 2002年6月.

[4]张小芳, 王新颜.“将”字句的历史演变轨迹及其衰落的动因.现代语文, 2008.

[5]曾真.说“将”.硕士学位论文, 2006.

[6]王景丹.《祖堂集》中“将”字句研究.殷都学报, 2001.

[7]徐姗姗.《儿女英雄传》中“将”的虚词用法研究.读与写杂志, 2009.

上一篇:“知书达理”教育下一篇:数字电视播出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