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知识点

2024-06-25

儒林外史的知识点(精选8篇)

儒林外史的知识点 篇1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儒林外史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儒林外史的知识点

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作品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2.《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小说,全书共回。它揭露了。

3.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

4.,元朝末年人,好读书、善画画,虽被赏识,但拒绝入朝为官。后隐居于会稽山中,以此自终。

5.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进媲美,被科举制拨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的人是。

6.,五河乡下人,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一顿肚子。

7.在《儒林外史》中, 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

8.,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娄式兄弟钱财。此后,他以张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长杜府,后被蓬公孙“看破了相”。

9.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做妻。但后来却恩将仇报,撇下妻子。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10.整书开首以“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

11.《儒林外史》塑造了、等一批醉心于功名的八股学士

12.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的人是。

13.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刻守礼教纲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

14.《儒林外史》中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

第一,卓越的讽刺手法。

《儒林外史》以讽刺作为全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讽刺手法又表现出多样性,具有鲜明的独创性。这是此书的最主要特色。

首先,《儒林外史》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起来。作者“秉持公心,指摘时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物,不以主观偏见去阉割对象的丰富内容。小说中许多人物都有生活原型,如马纯上取材于冯粹中,杜慎卿取材于青然先生,杜少卿也是以吴敬梓自己为生活原型等。作者注意表现对象身上的喜剧性因素,又将之还原到生活之中。例如马二先生处处显示出可笑的喜剧性格。但他同时又富有同情心,慷慨仗义,他出资埋葬了假仙人洪憨仙,他送钱送衣资助流落他乡的匡超人。但是作者在写他的义举时,又揭示了他可鄙、可笑的一面。他出题目叫匡超人做八股文,嘱咐匡超人以文章举业为重,以争取功名富贵来荣宗耀祖,显亲扬名。又如,王玉辉是受封建礼教毒害很深的人,为了“青史留名”,他鼓励女儿殉节,在女儿死后,还“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但到了大家送他女儿入烈女祠公祭的时候,他却“转为心伤,辞了不肯来”。后来在苏州见到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却又想起了他的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作者通过他矛盾心情的揭露,掌握了人物复杂的性格,同时又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面目。

其次,《儒林外史》还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起来,使这部书不仅成为一部儒林丑史,而且成为一部儒林痛史。吴敬梓善于“从悲剧中发现喜剧”。他笔下的喜剧性人物都有某种悲剧性;如周进、范进都是出身社会最下层、为了生活而不得不挣扎着向上爬的悲喜剧人物。周进考了几十年,却连一个秀才也没考上,一直考到他胡子发白也仍然只是一个老童生,还受尽年青秀才梅玖的欺侮凌辱。最后,周进连一个赖以维持生计的私塾教师的职位也弄丢了,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之极。以至参观贡院时,见了号板痛器,“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当人们可怜他,要凑银子为他捐个监生时,他爬到地上磕了几个头,说:“劳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范进呢,几十年来一直考试不中,弄得全家缺吃少穿,还受尽岳父胡屠夫等人的欺凌漫骂,有一天他的梦想突然实现了,自然喜出望外,以致他的精神难以承受而发疯。范进发疯的状态和过程虽使人发笑,但更令人感到悲惨可怜。正因为吴敬梓给可笑注入了辛酸,给滑稽注入了哀愁和痛苦,更能发人深省。

再次,用夸张法和对照法将喜剧因素放大。

小说第五回写严监生之死,就是著名的例子。

再如范进与张静斋到高腰县打秋风,汤知县不在,只得暂住关帝庙。严贡生来拉关系,送来九个盘子,并且自夸说:“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正说着,他家的小厮来请他回去,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强圈别人猪的行动,否定了他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的谎言,使人哑然失笑。

又如五河县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满街是仕宦人家的牌杖,满堂有知县、学师等官员设祭悼念,显得一派庄严肃穆。但盐商方老大此时却正和一个卖花牙婆伏在栏杆上看这些仪仗,“牙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便一个一个往嘴里送。”形成奇怪地比照,崇高庄严也就在这对照中消解了。

第二,《儒林外史》提供了全新的叙事框架,采用淡化情节与白描手法反映真实的生活。

《儒林外史》排除了激烈的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大力描写平平淡淡、细琐平常的生活,这一特色比同样是采用写实手法的《红楼梦》还要突出,如“马二先生游西湖”一节,只写他如何在西湖边拜宋徽宗字画、请仙问功名、吃面喝茶、看鸡鸭鱼肉、看女人等小事,便写出了他的迂儒本色。由于《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用白描手法来速写和漫画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儒林外史的小说主题

全书一开始就通过周进、范进中举前后的悲喜剧,揭示了科举制度是怎样腐蚀着文士的心灵,以及士子们热衷科举不过是为了爬上统治阶级地位,升官发财,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一群考取科名的读书人,他们出仕则为贪官污吏,居乡则为土豪劣绅,从而进一步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败。

儒林外史的知识点

儒林外史的知识点 篇2

关键词:儒林外史,全椒,儒林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开发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 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 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 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现在, 《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 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 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它可与意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媲美, 《儒林外史》作为儒林文化的代表更是对全椒地方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必将对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有力促进作用。

一、地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在当代, 以一定的地域文化资源为底蕴,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已经成为世界的一种大的趋势。而儒林文化作为全椒地方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不仅仅只是需要有人懂, 也不能局限少数人的懂, 更需要把儒林文化与发展全椒当地经济联系起来, 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观念, 让更多的人感受《儒林外史》的带来的魅力, 建设更好更美的全椒。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1) 国外背景

从1926年德国法兰克福社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本雅明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以来, 到今天, 整个世界的发展基本上抛弃了单纯的经济目的, 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逐渐走上了一条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之路。1927年, 英国人又进一步提出创意产业, 创意经济, 创造性产业等概念, 这些概念无一不标明文化创意产业完全改变了传统物质产业发展的静态发展模式。综合起来看, 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源泉,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至今已风靡全球, 成为了充分吸引世人“眼球”、击败世人心灵的“朝阳产业”。在今天, 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师, 都根据一定的地域文化资源不断地提出新的文化创意, 并在此基础上蓬蓬勃勃地发展为多种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很多地域文化资源都在不断地由过去的观念、制度、表演等形态逐渐发展为产业形态, 既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提供了价值支撑, 又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当今世界各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大都达到了GDP总量的10%, 特别是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 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必然会大大地凸显出来, 所以, 文化创意产业也必然会进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

(2) 国内背景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进入了一个全面兴起和飞速发展的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 不但充分肯定了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而且还提出加速文化体制改革的新目标和新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 又提出了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 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和先进文化, 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可以预计,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而且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2、利用全椒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全椒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至今仍然存留着大量明清建筑, 吴敬梓故居遗址、袁家湾古街区建筑群, 太平文化街等等, 其历史形态保存完好。为了建设更好更美的全椒, 全椒提出以“儒林文化”为切入点复建吴敬梓故居, 儒林文化主题公园等, 这些项目的提出提高了全椒市文化的软实力, 也是挖掘历史遗存、增添人文特色, 弘扬儒林文化、打造特色全椒的重要途径, 对全椒古城的总体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促进全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二、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是全椒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对于未来经济增长模式的普遍共识, 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这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无疑不是给全椒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是全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地方文化资源产业化是提高地方竞争力优势的重要途径

开展地方文化资源产业化除了是保护当地文化的重要途径之外, 而且也是提高地方竞争力优势的不竭动力重要途径, 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调研中了解到全椒市正在以儒林文化为主题打造儒林文化主题公园新建工程。以现有的吴敬梓纪念馆为依托, 扩建儒林文化主题公园, 公园分为静态、动态两个功能区。静态功能区建花卉盆景展厅、吴氏名人坊、科学文化展览馆、《儒林外史》人物雕塑园等。动态功能区建《儒林外史》演义厅, 将《儒林外史》中精彩章回搬上舞台。同时还将筹建儒林文化研究、交流中心, 在原北极阁遗址上恢复重建。在调研中了解到有很多当地人在工地上工作, 提供了当人的更多的就业机会, 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从而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还促进全椒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并又吸引投资和激活本地资本的投入, 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项目完成后, 又将会吸引四方宾客 (滁州, 合肥, 南京等地) 来此观光旅游, 反过来促使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的建设和全椒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增强了全椒的竞争优势。

2、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是保护全椒地方文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 地方文化的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通常地方文化的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 也可以通过复制、普查、建立数据库等手段进行。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将文化资源产业化, 实现对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并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吴敬梓故居作为吴敬梓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居所是研究儒林文化重要场所, 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和岁月洗涤中, 有一定的破坏受损, 这对于传承和研究儒林文化无疑来说是一个打击。在全椒十二五开局之年, 全椒市提出吴敬梓故居复建工程, 工程总体规划面积是14555平方米, 分为吴敬梓故居原有建筑保护范围、预留建设范围、吴敬梓故居复建范围三大部分。据调研采访中得知, 建成后的吴敬梓故居将以其精湛的结构布局, 浓郁的全椒地方建筑特色, 全新呈现给大家, 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不仅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且复建后的故居不仅弘扬了全椒厚重的文化底蕴, 彰显了全椒地域特色, 还深入解读力争体现全椒地方特色。真正凸显了文化全椒、魅力全椒、生态全椒。同时, 能大大吸引四方来宾、八方游客到此旅游揽胜, 同时古香古色的建筑、厚重的文化积淀、祥和的民居民风, 必将受到各类影视剧组的青睐, 定将是非常好的影视拍摄基地, 更将成为宣传地方文化的“金名片”。

三、当前全椒儒林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困境

近年, 随着全椒市经济的发展全椒市政府已经逐步认识到儒林文化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 并采取措施开展了一定的开发与保护, 但由于受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观念、消费理念等制约因素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还面临一系列的发展困境。

1、主题定位不明确, 缺乏科学的规划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进行产业化经营。发展文化产业, 要从资源禀赋和市场潜力两个角度对文化资源进行评估。评估是为了对即将开展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做出科学决策与合理规划, 降低项目风险, 最终获得理想的效益。在我们调研中发现, 全椒在规划过程中一直在提要打造“儒林文化”旅游品牌, 但自始自终没有解释什么是儒林文化, 儒林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且在坚持儒林文化的同时又提出了新君子文化的主张, 混淆了主题定位, 另外规划过程中项目流于表面, 没有深层次的挖掘“儒林文化”的精髓, 使得项目立项依据不足, 无法予以支撑, 且各项目组团之间没有相互关联, 单纯的就项目而做项目, 并没有切合文化本身, 也不符合全椒当地的需求特色, 使得项目无法落地。

2、缺乏创新, 地方特色不鲜明

当前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存在着缺乏创新、特色不鲜明的问题, 主要存在于开发方式和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当前很多地方都侧重于发展文化旅游业和以节会为主的会展业, 为此, 各地大力恢复历史原貌或营造新的景点以及建设展馆等, 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存在着一哄而上、互相模仿的现象。文化产品各地大同小异, 缺乏吸引力。全椒在复建吴敬梓故居时过程中项目整体缺乏新意, 无法让外来及本地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在追求宣传文化的同时, 忽略了对旅游本身意义的理解, 所设计的项目受众面太窄, 在设计项目的时候缺少了多大众的考虑。

3、缺乏创意人才和创意系列产品

文化产业须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推动, 并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 是一个特别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现代知识产业, 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极为落后,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远远落后现实需要。在全椒, 儒林文化资源蕴藏丰富, 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相关人才的缺乏, 制约了儒林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水平与深度。与之相比, 在滁州, 滁州学院等科研机构为其培养了有关专业人才, 这成为滁州琅琊山在文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上领先于全椒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全椒儒林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策略

当今, 文化资源产业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是当代世界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文化资源, 有效地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 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资源的产业化, 是创新型国家形成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我们这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 我们不仅要从整体上强调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还应该真正重视对每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 只有充分开发利用各地的文化资源, 才能提高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整体发展水平, 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全椒儒林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带来了经济、文化、社会效应, 但同时在开发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如何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过程中就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策略。

1、明确主题, 树立品牌。

既然要打“儒林文化”主题牌, 就应该先弄清楚儒林文化是什么, 并从中找出一些能够成为卖点的文化, 加以利用与深化, 因为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能卖钱的, 因此在这点上必须要找准卖点。规划地虽然没有儒林文化的核心资源, 但是我们可以跳出资源做文化, 通过编故事、变假为真等手法, 让文化真实化。须知文化是最能体现特色的地方, 因此在设计项目的时候除了要与主题文化相符合外, 还应融入当地的一些文化, 这样才能让项目更具有生命力。

2、创造特色项目, 注重人才培养。

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特色项目的打造, 这个特色项目是要紧扣主题的, 特色项目是景区的亮点和吸引力, 它不在于有多高端, 而是看是否能吸引人气, 让更多的人来游玩, 如说融入情景化体验, 类似儒林世外源这样的文化类项目, 可以融入情景化体验, 让游客能更真实的了解儒林文化, 触摸儒林文化;另外要注重培养人才, 加强人才引进, 改善环境, 吸引各种有规划, 管理, 设计等才能的人才。

3、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加大对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网络电视、会展等新兴产业扶持力度, 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利用动漫、网络游戏、电影电视剧等现代媒体传播手段弘扬儒林文化, 带动儒林文化旅游发展。据悉, 电视连续剧《儒林外史》即将开拍, 可借助电视剧拍摄建立儒林影视城或拍摄基地, 吸引观众前来观光。

4、挖掘儒林系列旅游特色产品。

如儒林工艺品、影视光盘、儒林宴等。

总之, 儒林文化既是全椒人精神生活的体现, 又是全椒文化的活化石, 还是全椒向更深发展的传播器。它的开发不仅可以大大促进了全椒的快速发展, 而且可以促进了儒林文化的传承发展, 因此, 对全椒儒林文化的开发与探索, 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发掘, 从而促进儒林文化的延续和创新, 促进全椒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徐仲伟, 周兴茂.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61-62.

[2]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相关概念[N].文艺报, 2006-03-21.

[3]唐金培.区域历史文化传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J].攀登, 2009 (6) .

[4]申维辰.评估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243.

[5]王志东.2007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102.

[6]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国新文化变革 (1998—2008)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482-483.

《儒林外史》中的平民美食 篇3

《儒林外史》中提到的腌鱼和腊肉是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难得的两种佐餐小菜。王冕十岁时,家贫,母亲无奈,只好让他辍学去给秦老家放牛,王冕在秦老家就能吃到腌鱼和腊肉,懂事的王冕有时候就拿块荷叶包了腌鱼和腊肉带回家给母亲吃,使得这两种小菜里弥漫着一种温暖的亲情。

古代的文人大概也和现在的小资青年一样,喜欢浪漫的情调,《儒林外史》里就写到了文人的野餐:一担食盒,一瓶酒,食盒上挂着一块毡条,来到柳树下,铺下一块毡,把食盒打开,食盒里有干鹿肉。想一想,春暖花开的阳春时节,和几个朋友坐在柳树下,一边畅饮,一边吃着干鹿肉,微风轻拂,谈兴蓬勃,再加上酒肉飘香,这样的生活真是赛过神仙。野餐里真正的情趣,现在已经很难拥有。很难吃到味道鲜美的千鹿肉,这也让人未免惆怅。

《儒林外史》中说。庙里的一个和尚把村里的富户送的敬佛的油拿来炒了菜吃,于是,村里的几个人去找和尚问个究竟,那和尚陪着小心,等几个人发完了牢骚,就拿出一把铅壶,撮了一把苦丁茶叶,倒满了水,在火上燎得滚热,给那几个人吃。和尚烹茶的方式不仅别具一格,而且,拿出来的茶食也别有风味,有云片糕、红枣、瓜子、豆腐干、栗子、杂色糖等。那时吃茶当然要配茶食,最奇的是,众人吃完了茶和茶食,和尚又下了一箸牛肉面和他们一起吃了。和尚是不许吃荤的,可是,这个和尚竟吃牛肉,让人不禁为之称奇。也许,牛肉就是平民的美食,是遍布民间的,连庙里也不例外。

《儒林外史》里,别的庙里也能见到荤腥,比如,王举人上坟,遇到了雨,无奈,他只好到庙里借宿,在庙里吃饭的时候,王举人的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了桌子,王举人坐着吃了,收下碗去。第二天早上,天色已晴,王举人起来洗脸穿衣,上船离去了,庙里的地面上撒了许多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庙里的人扫了一早晨,才打扫干净。

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篇4

罗高

(中文081,070811102)

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作品。在讽刺方面,主要体现在基于现实的讽刺,加之吴敬梓巧妙地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突出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全书竭尽讽刺之能事,奠定了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基础,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关键词: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对比,夸张,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卓越的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弊端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描写的人物众多。吴敬梓运用朴素、灵活、幽默的地方性语言,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他以独特的视角,对封建统治阶级用以禁锢人们思想而死板乏味的八股取士制度,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可以说,吴敬梓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深度。

《儒林外史》问世之后,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扬,尤其是它婉转诙谐的讽刺艺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评价道:“迨《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谪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甚至认为 “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吴敬梓在继承中国古代讽刺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创造,把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的见解并不是直接列出来硬塞给读者,而是在具体形象的塑造中阐明。周进和范进的中举,匡超人的转变,杜少卿的豪举,马二先生的迂腐,这一切都是通过具体的情节来表现深刻丰富的思想。吴敬梓并没有直接向我们褒贬什么,但每个形象都饱含着巨大力量的褒贬,传达着作者明确的正义观。

下面将就《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特征作三点进行一个粗浅的探析。

一、对比的讽刺艺术

对比是这部小说的为了突出讽刺效果常用到的手法。

如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对比。中举前称他为“现世宝”、“癞蛤蟆”,中举后称他为“贤婿老爷”、“天上的文曲星”;对他外貌的描述也不同,中举前说他“尖嘴猴腮,不三不四”,中举后夸他“才学高,品貌好”;两次的贺礼也不同,中举前是“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中举后是“七八斤肉,四五千钱”;离开范进家的动作神态也不同,中举前离开时是“横批了衣裳,腆着肚子去了”,中举后离开时是“千恩万谢,低着头,笑咪咪地去了”。通过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形象跃然纸上。还有对众乡邻的对比:范进中举前对范家揭不开锅,在死亡线上挣扎而不闻不问,范进中举后赶紧送酒送肉,搬桌拿椅。作者对他们嫌贫爱富的心态,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对比之中写出人性淡薄和世态炎凉,极富讽刺意味。

除了同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还塑造了一批体现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与体现社会腐败的反面人物进行对比。正面人物有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等,反面人物如前面提到的胡屠夫以及众多贪污腐败的官僚们。这一鲜明的美丑对比,大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越是正面人物就越显出反面人物的丑陋,以美烘托出丑的极致。

二、夸张的讽刺艺术

在小说中,吴敬梓对人物最富于特征的细节加以适当的夸张,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显目的特征上,再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即把否定的东西加以放大来产生极强的讽刺效果。

吴敬梓在真实的基础上,透过夸张这个放大镜,把生活的黑暗扩大化,把一件小事上升到人物的精神层面,反映出最深刻的内涵,让讽刺显得犀利而深刻。

如人人皆知的范进中举后因惊喜过渡而发疯的这一幕,这种夸张的讽刺艺术可谓达到了极致。当范进面对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大喜时,他那颗因饱经辛酸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灵,承受不住这强烈的刺激。于是,“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作者从范进几十年的辛酸悲苦来写这极度兴奋的一瞬,把看似荒唐的现象表现得如此合乎生活的逻辑,将当时的读书人热衷“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乃至发疯这种社会现实加以夸张的描写,从而达到了尖锐的讽刺效果。第五回中,写严监生之死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临时了还不忘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唯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断气。透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恰到好处的夸张,把严监生那贪婪吝啬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三、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

小说在讽刺过程中,把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结合起来,挖掘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从而在讽刺过程中起到对社会制度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目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它所写的事情是公开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足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习惯了,虽也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经它特别一提,就动人。”

吴敬梓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情,不以主观偏见去遮盖对象的丰富内容。整篇小说虽以描写反面人物、揭露反面现象为目的,但并没有因要显露出描写对象的戏剧性,而忽视人物的客观真实性。在他笔下,讽刺对象并不是无恶不作的坏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综合因素的人物,恰恰是这样,讽刺才更真实、深刻。

而讽刺这一创作手法,它本身就有着严肃性。作者必须对社会、人生作出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在这点上,吴敬梓对他所生活的社会现实有着敏锐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他的品德和见识,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那些儒林人物。他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弊端和是非颠倒的社会风气,认识到生活在这一现实中的卑劣人物以及人们的一些病态心理。

同时吴敬梓的创作态度也是非常严肃的,既不是人身攻击,也不是随意嘲笑,而是把这司空见惯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提炼、概括、典型化,从人性被压抑、被扭曲中去看丑恶本质。他是怀着一种悲愤的心情去揭示人的性格的变态过程。可以说作者是站在高处来俯瞰人生,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在喜剧的背后,作者把犀利的笔锋伸进人物最深的精神层面中,从而揭露这些悲剧性的社会原因,启发读者,尤其是读书人对人生价值、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刻思考。笑中带泪,是这部小说讽刺艺术的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1]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李孝金.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

儒林外史的读后感初三 篇5

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当然,”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没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小就因为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旧博览群书,更自学成为了画没骨花卉的名笔。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县财主都来索画。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隐居在会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时,常常称其为王参军。但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

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为所动,也只有王冕这些儒林中的凤毛鳞角了。

儒林外史的知识点 篇6

关键词:《儒林外史》 和尚画谱 类同表现

摘 要:吴敬梓基于一种嘲讽的心态细致地塑造和尚群相。《儒林外史》中的和尚与读书人有三方面的类同:某些精神特质方面、群相构成比例方面、作者主观倾向上。和尚形象是构成《儒林外史》呈现“彼世相”的社会层面之一;是体现《儒林外史》作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经典之作不可或缺的方面。

吴敬梓描摹世相的高明艺术,让鲁迅赞叹不已,他曾说《儒林外史》中“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1}。小说中不仅有尘世俗缘之人,吴敬梓还多次写及净土空门中的和尚,全书多达十几处。现试对《儒林外史》中的和尚形象进行解读和探讨。

一、细致的和尚画谱

《儒林外史》中的和尚形色各异,许多形象性格十分鲜明,予读者难以忘却的深刻印象。应该说,这是吴敬梓艺术创造力的杰出表现。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类:

(一)贪婪无比、醉心钱财的和尚

小说的第二回,作者便借申祥甫之口把薛家集观音庵住的和尚给痛骂了一顿:“和尚,你新年新岁,也该把菩萨面前香烛点勤些!阿弥陀佛!受了十方的钱钞,也要消受”,又叫:“诸位都来看看:这琉璃灯内,只得半琉璃油!”“不论别人,只这一位荀老爹,三十晚里还送了五十斤油与你,白白给你炒菜吃,全不敬佛!”面对斥责,和尚并不做任何解释。

吴敬梓在书中一个劲地写和尚醉心于钱财,并让和尚营利的丑样穷形尽相。第四回滕和尚待屠户“把请僧人做斋的话说了”,一见有油水可捞,和尚高兴到“屁滚尿流,慌忙烧茶,下面”。又如第二十四回写到在向鼎审理的案件中,有一件“为活杀父命事”。这一案件与小说的情节发展毫无关系,作者特意写这一孤立案件是为了描绘一个为钱而不择手段、贪婪的和尚,这是一个十足的骗子。“这和尚积年剃了光头,把盐搽在头上,走到放牛所在,见那极肥的牛,他就跪在牛跟前,哄出牛舌头来舐他的头。牛但凡舐着盐,就要淌出眼水来。他就说是他父亲,到那人家哭着求施舍。施舍了来,就卖钱用,不是一遭了”。利用因果轮回的迷信来进行诈骗,更让人看到了和尚醉心于钱财的卑鄙无耻。

(二)性格狡黠、势利刻薄的和尚

观音庵的和尚被痛骂后却毫无争辩,只是“陪着小心”,并烧水弄茶。和尚可说是做贼心虚,打定主意保持沉默。既不否认,也不承认,说其高明又见其性格之狡黠。吴敬梓在下文中又紧接着处处表现其狡黠,众人议事时,“和尚捧出茶盘――云片糕、红枣,和些瓜子、豆腐干、栗子、杂色糖,摆了两桌,尊夏老爹坐在首席,斟上茶来”。夏老爹何许人也?他是申祥甫的亲家乃薛家集上旧年新参的总甲,比起申祥甫等务农的要尊贵些,和尚自然要奉承他。此时的和尚尤其大方,“吃完了茶,和尚又下了一筋牛肉面吃”。相形之下,收了饭钱的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仅“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和尚深谙人情世故,因为夏老爹申祥甫等人是他的衣食父母而当时的周进不过是一个已经六十多岁仍未进学的童生,当然要区别对待。可后来(第七回)观音庵里却有周进的金字牌位,只因周大老爷今升国子监司。和尚对待周进前后态度的天差地别是因为周进身份的变化,多么势利的一个人!

书中势利的不仅观音庵和尚一个还有许多。读第十七回,匡超人中了秀才,众人都来奉承,作者还特意添上一句话,“和尚也来奉承”。这和尚可是当初匡超人因火毁房而无处存身时不肯借房给他的那位(第十六回)。

又如第二十八回在写诸葛天申等人为选文找住房,先找到一个和尚家。和尚要价高,而且一厘也不肯让。还指桑骂槐,他骂小和尚:“不扫地!明日下浮桥施御史老爷来这里摆酒,看见成什么模样!”这话当然是给觅房的三人听的。你看我这里住的是何等人物,你们还神气什么?这和尚的一双势利眼早看出三人不是出手阔绰的有钱人,而故意提条件来刁难,出不起钱,雇不起人,就可以不住嘛!作者借萧金铉之口,犀利俏皮地嘲骂了这位势利刻薄的和尚:“将来我们在这里住,岂但买办厨子是用两个人,还要牵一头秃驴与那买东西的人骑着来往,更走的快!”“把那和尚骂的白瞪着眼”。

(三)不戒酒色的和尚

在书的第四回,佃户何美之为奉承田主僧官慧敏,便以酒、肉相邀,“和尚被他说的口里流涎,那脚由不得自己,跟着他走到庄上”。紧接着作者描绘出僧官粗俗的外貌,“和尚走热了,坐在天井内,把衣服脱了一件,敞着怀,腆着个肚子,走出黑津津一头一脸的肥油”。胖和尚不仅不戒酒亦不戒色,“和尚上坐,浑家下陪”。和尚也因此而成被告,“好快活!和尚妇人大青天白日调情!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当然诸葛天申等人于和尚家找不着住房后,三人又“到一个僧官家敲门”。只见“僧官迎出来,一脸都是笑”,和前面那和尚恰恰相反。这一位不但请三位厅上坐,还摆上新鲜茶、上好的蜜橙糕、核桃酥给三位吃,热情极了。房钱也便宜,并还请吃酒,且要请客看戏。但是,作者很快将这位僧官推到一个尴尬的境地。龙老三出场了,他“一副乌黑的脸,两只黄眼珠,一嘴胡子,头戴一顶纸剪的凤冠,身穿蓝布女褂,白布单裙,脚底下大脚花鞋”。这样一位怪模怪样的人显然抓住了僧官的什么把柄,所以一个劲地逗他且自称为“太太”。僧官听了有时“急得乱跳”,“急得走进走出”。直到金东崖来了,龙老三才老实了。当然龙老三是为诈钱而来,但僧官也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想是与色有关。原委的含糊不清更见作者含蓄却又入木三分的讥讽。于此,僧官因把柄落于他人之手的狼狈不堪的可怜相被刻画得十分传神。

(四)假借和尚之名的俗人

书中除了滕和尚被冠于俗家姓外,吴敬梓还写了一个陈和尚(第五十回),陈和尚是陈和甫的儿子。先前他“日日同丈人吵窝子,吵的邻家都不得安身”,因为他“放着一个老婆不养”。后来他剃光了头,把瓦楞帽卖掉,换了一顶和尚帽子戴着,丈人只好“自己带着女儿养活去了”。“陈和尚自此以后,无妻一身轻,有肉万事足”。很明显他做和尚只是为了可以不养老婆,并非亲近佛祖。他用“每日测字的钱,就买肉吃,吃饱了,就坐在文德桥头测字的桌子上念诗,十分自在”。后来因为一本书与丁言志意见不合,不但吵起来还“一顿乱打”。他被丁言志搡了一跌滚到桥底下去。“和尚在地下急的大嚷大叫”。恰好被陈木南“看见和尚仰巴叉睡在地下,不成模样”。陈和尚把理由申诉一番,满怀希望得到赞同。可陈木南却道:“这个是什么要紧的是事,你两个人也这样鬼吵。”丁言志说是因为“他摆出一副名士脸来,太难看!”陈和尚出家没有出家人的样子,不念经却沉溺俗世之诗的`创作而且自以为是文人名士,看来佛门已成了落魄文人的避难所。

其他和尚固然令人生厌,但比起恶和尚那还差得远。恶和尚本是“响马贼赵大,批着头发,两只怪眼,凶相未改”,成了和尚仍恶性不改,在海月“禅林吃酒,行凶,打人,无所不为”。“老和尚叫他去,他不肯去”。恶和尚因听信老和尚大弟子的假传之命,而对老和尚怀恨在心。于是过了很久仍记得老和尚,并要杀死他。老和尚打酒回来后,“只见恶和尚坐在中间床上,手里已是拿着一把明晃晃的钢刀”。他让老和尚褪了帽子,“恶和尚把老和尚的光头捏一捏,把葫芦药酒倒出来吃了一口,左手拿着酒,右手执着风快的刀,在老和尚头上试一试,比个中心”。“恶和尚比定中心,知道是脑子的所在,一劈出了,恰好脑浆迸出,赶热好吃;当下比定了中心,手持钢刀,向老和尚头顶心里劈将下来”。恶和尚的心狠手辣令人发指、毛骨悚然,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当然他没有好下场,被萧云仙弹瞎了双眼。

(五)唯一的好和尚

《儒林外史》中的和尚只有一个好人,那就是甘露庵的老和尚。他对寄宿在庵里的牛布衣十分的和善,“老和尚见他孤踪,时常煨了茶送在他房里,陪着说话到一二更天。若遇清风明月的时节,便同他在前面天井里谈说古今的事务”,两人“甚是相得”。牛布衣临终前的一段话让老和尚听了,“那眼泪止不住纷纷的落了下来”,并立誓为牛布衣料理后事。牛布衣“断气身亡。老和尚大哭了一场”。牛布衣只留下六两银子、几件粗布衣服、两本诗稿,而老和尚也很穷。但他却尽力而为将牛布衣的丧事办得十分认真隆重。“老和尚果然请了吉祥寺八众僧人来替牛布衣拜了一天的‘梁皇忏’,自此之后,老和尚每日早晚课诵,开门关门,一定到牛布衣柩前添些香,洒几点眼泪” (第二十回)。这样一个好人自然有好报,后来老和尚被请到“京里报国寺去做方丈”(第二十一回),且在面临恶和尚逼害时又得以化险为夷(第三十八、三十九回)。

于此,老和尚的形象更近于一个凡人,他对牛布衣的敬重与同情,是一种穷人对贫寒之士的感情;他富有同情心,但他的慈悲有时显得愚笨。响马贼头赵大成了挂单的和尚,“老和尚慈悲,容他住下”,不料恶和尚在禅林为非作歹;后来首座叫知客向他说:“老和尚叫你去,你不去;老和尚说:‘你若再不去,就照依禅林规矩,抬到后院子里,一把火,就把你烧了!’”首座竟敢假传老和尚之命!老和尚对弟子的慈善反倒害了自己,这话“恶和尚听了,怀恨在心”,便种下了祸根;他也恐惧死亡,老妇人说:“老师父,你这一打了酒去,没有活的命了!”“老和尚听了,魂飞天外”,又“哭着跪在地下”求“老菩萨救命”。恶和尚执刀在其头上比划时,“老和尚此时尚未等他劈下来,那魂灵已在顶门里冒去了”。于此,慈悲的老和尚亦同于无法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芸芸众生,甚至表现出对生是如此渴望!

总言之,《儒林外史》中的和尚常常是贪婪、势利、无耻、狡黠、粗俗的形象,他们没有宗教的信仰,只有世俗的欲望。

二、关于和尚形象的思考

吴敬梓为塑造“声态并作”的和尚形象花了不少笔墨,这与以读书人为核心,以文人士大夫的言行举止、功利观念和人生追求为主要内容的《儒林外史》全书有何关系?在此将其笔下的和尚与读书人做一比较,发现这两个群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类同:

(一)在某些精神特质方面的相像

吴敬梓笔下绝大多数的和尚,没有宗教的信仰,只有世俗的欲望;这与儒林中失去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而汲汲于功名富贵的读书人一样,他们都丧失了本来面目。比如说披着读书人外衣的严贡生,以小猪肉讹人钱财;这就像“活杀父命案”中的和尚,以因果轮回的教义来骗牛。再如王德、王仁两秀才为金钱和权势所颠倒而将还未断气的妹子忘得干干净净,就好比观音庵的和尚慕金钱和权势之名供奉周进牌位而忘记先前对待周进的势利与刻薄。

(二)在群像构成比例方面的类似

在众多的和尚形象中仅有甘露庵的老和尚一个好人。他慈悲为怀,且行善积德。值得注意的是牛布衣死后,他央求邻居来帮忙时用于招待的是“一顿粥、一二十斤酒、面筋、豆腐干、青菜之类”,这确实有别于其他人。他“在京师报国寺做方丈”,又“因厌京师热闹”,所以到了海月禅林。这样一个形象在众多的和尚形象中十分醒目,相对说来他更像和尚一些。

吴敬梓塑造了一批寡廉鲜耻、追名逐利的读书人,如范进、周进、王惠、匡超人、马二先生、鲁编修等,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当然还有淡泊功名富贵的真儒贤人,如王冕、杜少卿、庄绍光、迟衡山等,这些是屈指可数的。这些人虽少,但却倾注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

(三)在作者主观倾向上的一致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h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2}《儒林外史》作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经典之作,其笔锋首先指向形形色色的读书人。书中严监生死不咽气的一段描写,堪称神来之笔。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让众人乱猜,说什么他只管摇头。只有小妾赵氏深知其意,待她挑掉灯盏里的一茎灯草后,严监生便点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死不瞑目的吝啬鬼啊!作者辛辣的讽刺不仅仅在于士林,而且还表现在和尚形象上。

作者对和尚总是一有机会,便加以讽刺和嘲笑。如第二十四回,因果轮回本是佛教宣传而希望众生接受的教义,如今反倒成了和尚诈取钱财的手段。再如第二十八回里受龙三之困的僧官谙熟世道,“贫僧到了僧官任,还不曾请客。后日家里摆酒唱戏,请三位老爷看戏,不要出分子。”“到第三日,僧官家请的客,从应天府尹的衙门人到县衙门的人,约有五六十。”又见第四十七回,唐二棒椎和虞华轩“同到龙兴寺一个和尚家坐着,只听得隔壁一个和尚家细吹细唱的有趣”。唐二棒椎前往探听,回来说是“我县里仁昌典方老六同厉太尊的公子,备了极齐整的席,一个人搂着一个戏子,在那里玩耍”。原该清心寡欲的出家人频繁地与俗世之人来往,还尽量是权势之人,并为他们提供玩乐的地盘,佛门中藏污纳垢,亦非一片净土!

又如第四十一回借写南京的清凉山地藏胜会,含蓄地讽刺了地藏菩萨。“人都说地藏菩萨一年到头都把眼闭着,只有这一夜才睁开眼,若见满城多摆的香花灯烛,他就只当是一年都是如此,就欢喜这些人好善,就肯保佑人。”原来地藏菩萨是如此愚蠢,如此地容易上当受骗。佛教所谓菩萨的灵验、圣明,都只是一场笑话。诸如此类,足见作者对和尚、对佛教的犀利嘲讽。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说“声态并作”的和尚形象亦是构成《儒林外史》呈现“彼世相”的社会层面之一;是体现《儒林外史》作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经典之作不可或缺的方面。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90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89

《儒林外史》的民主思想火花 篇7

清代康熙帝和乾隆帝为了笼络民间知识分子, 都曾诏开“博学鸿词”科, 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和各省督抚学政推荐文词卓越的人, 无论有无官职、是否秀才, 一律送京参加廷试, 择优录用。这种征辟大典几十年才举行一次, 机会非常难得, 很多文人士子梦寐以求, 乞望被荐, 荣登天子堂。《外史》的杜少卿却不然。巡抚的文书要荐他, 他出于感恩而赴院致谢并推弃未果, 后又来文书催促赴京廷试, 这时杜少卿装作“十分有病的模样, 路也走不全”, 托病辞却征聘和廷试。相比之下, 淡泊功名的庄尚志也接到被荐举到京廷试的通知, 但顾及“君臣之礼”, 赴京廷试, 而杜少卿却无视“君臣之礼”, 假装“得了暴病”, 拒绝赴京, 这在当时是犯了“欺君”之罪, 有下“文字狱”的危险, 表现出对君王的大不敬。杜少卿是《外史》中最具叛逆性的名士, 他以“麋鹿之性, 草野惯了”为理由谢绝荐举 (三十三回) , 想方设法辞掉“爵禄之縻”后, “将来乡试也不应, 科岁也不考, 逍遥自在, 做些自己的事罢!” (三十四回) 自由自在, 不受羁绊和束缚, “春天秋天, 同你去看花, 吃酒, 好不快活。”杜少卿继承了魏晋名士风度, 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体人格的实现。《儒林外史》是一部含自叙的小说, 杜少卿的性格经历和作家自己有很多共同之处。吴敬梓35岁 (1735年) 时, 安徽的巡府推荐他应“博学鸿词”科, 这对一般文人来说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是吴敬梓却断然拒绝了, 可见他对科举不屑一顾和绝不妥协的态度。不仅如此, 他对满清统治者弘历皇帝也是不恭不敬、鄙弃绝裂的。1751年1月, 弘历帝南巡, 经南京至浙江绍兴, 好多士子“妻孥竦息趋路旁”, 因献诗赋, 得召试行在, 赐举人进士, 唯独吴敬梓隐藏高卧不出门庭, 鄙弃功名富贵, 也鄙弃最高统治者。

《儒林外史》的第一主题是批判八股科举制度。宋明以来, 八股科举从四书五经中出题, 都以朱注为准应考者必须按题阐述经文, 代圣贤立言, 文章格式也有刻板的规定, 考生只能按格式把儒家经书编串起来填进去。这样就将八股科举的形式与程朱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约束士子的思维, 禁锢文人的思想。鲁迅曾说:“八股原是蠢笨的产物” (《伪自由书·透底》) 。它又被用来制造蠢笨, 腐蚀和摧残着一代代文人。作者吴敬梓的舅父是八股科举的热衷者, 他因循守旧、老拙迂腐, 终生痴迷于举业, 吴敬梓作有一首《哭舅父》, 其中说“垂老守残编”, “抱恨归重泉”, 道尽了对舅父的无限悲痛和对科举功名的嫉恶。《外史》中的杜少卿敢于挑战封建权威, 敢同朱熹唱反调, 认为“只依朱注”是“固陋”。朱熹的《诗集传》说《溱洧》是“淫奔者自叙之词”, 他反驳说:“《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 并非淫乱”。可谓离朱熹之“经”, 叛封建之“道”。他甚至不乐意别人在他面前谈论科考。有人想应考, 求他托人向考官说情, 他不但不去打招呼, 反而规劝别人放弃应考。

《外史》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清初科举考场的舞弊和官僚政治的黑暗腐朽。第二十六回写来安庆府考的童生们, “也有代笔的, 也有传递的, 大家丢纸团, 掠砖头, 挤眉弄眼, 无所不为。到了抢粉汤包子的时候, 大家推成一团, 跌成一块……有一个童生, 推着出恭, 走到察院土墙跟前, 把土墙挖个洞, 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第十九回, 金东崖的儿子金跃一字不通, 却想当秀才, 要找人替考。李四找潘三商议, 潘三以五百两银子外加三十两盘费包下这秀才“工程”, 替考人笔资和衙门里打点都在内。潘三将匡超人换了衣裳头行, 半夜混在军役中进班, 又在黑暗中与金跃换衣戴帽, 捧卷归号做了文章, 神鬼不知使金跃这个文盲进了学。封建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升官发财直接挂勾, 通过科举考场直接产生一批批官僚府吏。考场的舞弊无疑就是封建政治腐败, 揭露这种舞弊和腐败即是批判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通过这样的科举考试而爬上去的官吏, 在官场上追逐名利更是不择手段, 新任知府的举人王惠, 刚上任便打听捞钱的路子:“地方人情, 可还有什么出产?词讼里可也略有些什么通融?”他作官的哲学是“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他钉了一把头号板子, 那些“衙役百姓, 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 这样一个酷吏很快成为江西第一个“能员”, 不久即荣升道台。知县汤奉, 奉旨禁宰耕牛, 回族老师夫备了五十斤牛肉来向他求情, 他为了博得“清廉”的美名, 竟将老师夫“重责三十板, 取一面大枷, 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 脸和颈子箍得紧紧的……在县前示众。天气又热, 枷到第三日呜呼死了。”回民不服, 聚众罢市, 要将县衙门围的水泄不通, 要把出坏主意的张静斋揪出来打死。几个衙役偷偷用绳子把张静斋系出城墙外, 让他如丧家之犬连夜逃回省城。按察司为保全汤知县的体面, 把为头的拿了, 问成“奸民挟制官府”的罪名, 发回本县发落。小说的作者以鲜明的褒贬之笔, 对张静斋投以严冷的讽刺和批判, 而对回民聚众反抗则隐予“有理”和肯定, 表现了反抗封建官僚社会的思想倾向。彭泽县的盐船被抢, 告到县里, 县里反说:“本县法令严明, 地方肃清, 那里有这等事。”倒把原告船工打得皮开肉绽。广东高要的知县, “一岁之中钱粮耗羡, 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在吴敬梓笔下, 封建王朝的伥官恶吏就是这样贪婪残酷, 封建末世就是这样腐朽昏暗。

《外史》尊重人和人格, 闪耀人文平等思想光彩。杜少卿轻财好士, 多济友朋, “不论知与不知, 皆尽力资之”, “和尚道士、工匠花子, 都拉着相与。”小说三十一、三十二回集中表现杜少卿的“急施与”。臧蓼斋替人花钱买秀才, 却给自己补了廪, 买家要退回三百两银, 情急之下, 臧蓼斋跪求少卿借三百两给他, 杜少卿答应明日就送银子来。杨裁缝母亲暴亡, 因穷困无钱葬母, 杜少卿得知后将刚做好的一箱衣服拿去当了二十多两银子给杨裁缝。娄太爷病了, 杜少卿亲自送药、煨人参, 还拿了一百两银子给娄太爷的孙子, 希望他回家做些小生意谋生, 后来, 杜少卿又拿了些银子给娄家儿孙买地安葬太爷。守祠堂的黄大, 房屋被本家推倒, 无处藏身, 杜少卿又拿几十两给他去修住屋。梨园中的鲍廷玺也来求助, 杜慷慨施与一百两银子。张俊民儿子是杜少卿帮忙送去考学的, 但学里要他捐一百银修学, 又跑来求少爷, 杜则一口答应:“我替你去出。”如此慷慨挥金, “助人为乐”。杜少卿为何出卖祖业、典当衣物资助友朋?为何在自己面临断炊绝食的困境还“大捧的银子与人用”?吴敬梓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官僚地主家庭, 父死后被宗法家族侵夺祖遗财产, 促使敬梓极为鄙视宗法家庭聚敛财富和贪婪残暴, 由“激愤”而叛逆:宗法家庭嗜财贪财, 我就挥金散财;近亲劣绅虚伪贪暴, 我就放达豪爽。他没有遵照遗训, 谨守家产, 专做举业, 反而视遗产如敝屣, 不到二十年就散送了。杜少卿清高脱俗, 遗落物务, 对钱财持慷慨超脱的态度。他既不藉藉于富贵, 也不戚戚于贫贱, 家财散尽后, 安于布衣蔬食和山川朋友之乐, 谢绝举荐和征辟, “逍遥自在, 做些自己的事”——追求独立个性的解放和主体人格的重铸。这些含有民主因子的思想的确“和当时的人不同了”。

封建社会中, 各种社会矛盾都在妇女的身上有所体现, 除了与男人们身同感受政权、神权、族权的压迫外, 她们身上还多了一条夫权的锁链。封建礼教、封建道德所约束的最主要的对象是妇女。《外史》中老秀才王玉辉鼓励三女儿殉夫全节, 绝食八天活活饿死, 老妻大哭不止, 他却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但事后王玉辉人性苏醒, “悲悼女儿, 凄凄惶惶”, 出外排遣却怎么也排遣不开, 见少年穿白的妇人, 又想起女儿, 心里哽咽, 那热泪直滚出来。从“仰天大笑”到“热泪直滚”, 揭露封建礼教和人性良心的尖锐冲突和矛盾, 抨击理学违反人性, 残害妇女的真面目。

《外史》的叛逆性人物杜少卿, 无视“夫为妻纲”、“妻受命于夫”的正统观念, 在夫妻关系、男女关系、妇女观方面大大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他在游览姚园时, “竟携着娘子的手, 出了园门, 一手拿着金杯, 大笑着, 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 在当时, “女子出门, 必拥蔽其面……男子由右, 女子在左” (《礼记·内则》) , 杜少卿夫妇携手同游是“有伤风化”, 令人称奇, 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 “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 不敢仰视”。少卿要变卖祖屋, 移家南京, 先“和娘子商议, 娘子依了”才行动。这次游山玩园, 也是“娘子因初到南京, 要到外面去看看景致”。杜少卿装病辞却廷试, 娘子笑问:“朝廷叫你去作官, 你为什么装病不去?”少卿道:“留着我在家, 春天秋天, 同你去看花, 吃酒, 好不快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 京里又冷, 你身子又弱, 一阵风吹得死了, 也不好。”在这里, 人们看到的完全是一种近代互敬互爱而又平等的夫妻关系, 而不见“夫为妻纲”和夫尊妻卑这样的礼教和伦常。同时, 杜少卿还反对纳妾, 认为娶妾的事“最伤天理”, 纳妾也造成了社会的不平衡, 因为“天下不过是这些人, 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 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中国的妻妾制度缘于封建宗法家庭的需要, 服务于男权社会及其家庭的延续。杜少卿谴责纳妾伤天害理, 挑战封建宗法制度, 否定男子特权和多妻制。从携妻同园到支持抗婚逃婚, 再到反对纳妾, 杜少卿的妇女观、夫妻观, 已经超越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正如胡适在《吴敬梓传》中所说, 吴敬梓的思想“已经和当时的人不同了”, 这“不同”在于尊重妇女的人格, 显示‘人’比‘官’格外可贵, 学问比八股文格外可贵, 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吴敬梓的思想和杜少卿的妇女观, 闪耀着一束夫妻平等、男女平等和尊重人、尊重人格的民主思想火花。

儒林外史》这部宏大而精细的古典小说, 在它行将结尾时第五十五回却陡增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四客, 着力塑造市井四奇人, 赋予四奇人自由的人性和个体的人格, 展现出崭新的典型形象, 寄托着作家转折性的新希望和新追求。明末清初, 金陵、苏杭一带商品经济已有相当发展, 商业繁荣, 城市规模和市民阶层空前扩大。在资本主义萌芽和滋长基础上的市民阶层, 自由、平等意识觉醒, 主体人格勃兴。四奇人已经不是《外史》所描写的读书撰文式的儒林人物, 在季、王、盖、荆身上已经毫无“儒气”可言。他们是城市中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文化人, 经济上能独立, 各有其谋生的“贱业”, 王太卖火纸筒, 盖宽开茶馆, 荆元做裁缝, 季遐年无家无业, 却在寺庙安身, 同和尚一起吃斋饭, 兼而为人写字。四奇人分别身怀琴、棋、书、画的一技之长, 在市井中特立独行, 我行我素。季、王、盖、荆之所以被视为四奇人, 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具有一系列新奇的特点。

卖字为生的季遐年, 他写字不习古人, 由着性子信笔而书, 而且自成一体。写字三日前, 要斋戒一天, 磨墨两天, 就是写个短小的对联也要用上半碗墨, 可是笔却是人家用坏丢弃的。季遐年生活上不修边幅, 穿着稀烂的长衫, 脚踩破烂不堪的蒲鞋。写字还要凭他高兴, 若是遇到他心情不佳, 任你是身份多么显赫的王候将相, 他也不拿正眼相看。卖字所得, 除了吃饭所用, 剩下的都不要, 随便送给不相识的穷人。其潇洒狂傲的个性可见一斑。靠卖火纸筒子度日的无冕棋王王太, 在赢棋之后竟对棋战国手马先生于不屑一顾, 声称天下再没有比杀棋更快活的事了, 连一口贺酒都没喝便扬长而去, 显示出蔑视名利、狂放不羁的独立人格, 画人盖宽开了个茶馆, 获利颇丰却视钱如芥, 后来万贯家产倾覆, 他深切体验到世情冷暖, 人面高低, 依然保持豁达浩然的气度。琴师荆元会做裁缝, 他每天做完活后就是抚琴、写字、吟诗, 友人问他, 既然有心做雅士, 又何必当裁缝?他回答说难道做裁缝就玷辱了读书识字不成?而且弹琴, 写字不像做活要图人工钱、看人脸色, 何等快活。在城市之中有山林之美, 在闹市之中有桃源之致。荆元在山石堆砌、花团锦簇的园子里, 于一炉好香之中, 抚琴自娱, 琴声时而铿锵震震, 时而凄清婉转, 悲凉之中又透着点点希望, 悲凉是源于那个封建专制社会, 希望则是以王冕、杜少卿、沈琼枝以及市井四奇人为代表的与封建社会格格不入并闪现着星星点点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之光。这也是《儒林外史》在批判八股科举、倡行礼乐兵农的同时, 高调高扬人文主义精神, 闪烁着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火花。

摘要:明清时思想界提出“民治”、“罪君”思想, 这是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集中体现。小说在讽刺批判八股科举、封建礼教、伥官恶吏, 挑战封建大权威朱熹, 鄙弃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过程中, 不断碰撞、闪现出自由、平等、尊重人、张扬个性和主体人格的民主思想之火花。

浅谈《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塑造 篇8

【关键词】《儒林外史》;人物塑造;分析

对《儒林外史》中所出现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更好地帮助理解书中所揭示的深刻含义。为此,本文笔者通过对严贡生、马纯上以及匡超人等三人的形象进行深入剖析,才能进一步展现清代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一、从严贡生“能言善辩”的形象转变为“颠倒黑白”

从《儒林外史》中可以看到严贡生作为第一个进入到读者视线的优贡士子,在全书中他凭借着自身的口舌之功,给读者一种留下深刻的影响。

严贡生,单单地从名字表面上看,似乎有着“严以律己,端正致中”的含义,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其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地主乡绅,自然是被族人给予厚望,殊不知他早已沦为依靠优贡之名的落魄乡绅,丝毫没有一点亲情可言,逐渐沦为吝啬鬼。虽然说严贡生对钱财非常重视,但是却并不对自己家里人吝啬。在中国封建的社会中,只有做官和务农才是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职业,而对于务农做不来的严贡生来说只好选择仕途来改变自身的命运。从这一点上看,严贡生并不是一无是处。

在对于严贡生的出场方面的设置非常巧妙,听说张乡绅和范进要到县汤奉处,便自行恭候,经过严贡生一番的自我夸奖,这时候本来是做到非常好,但是,没想到小厮的现身却打破了他的计划,接下来,严贡生的讹人赖钱方式的科学谋划和精湛的个人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严贡生就是一个能用“说”的手段,巧用“辩”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这一点上看,严贡生作为封建朝代下乡绅地主集团的成员,具有高度的交际能力,但是,通过其“说”的亮相,往往却起到一种相反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严贡生通过自编自演的闹剧,进而向我们进一步展现了封建科举制度下士子丑陋的嘴脸。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严贡生的所作所为,便是时代教育下所产生的恶果,不能不让我们进行深刻地反思,这也就是体现出《儒林外史》人物刻画方面的精髓所在。

二、马纯上的“扶危济困形象”到“沽名钓誉”形象的转变

马纯上,从书中对其外表的描述中可以知道他出身在一个贫寒家庭,作为一个频繁落榜的中年之士,他却能够在苦中求乐,逐渐成为选文界中的“山斗”,这种救士形象一直延续到文尾,可以看出,吴敬梓将人物形象安排在文中始末,对人物形象的处理可谓是具有自身独到的考量。

在书中,马纯上能够为蓬公孙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得其能够转向科举荣身的士子。而蓬公孙被马纯上一句话惊醒,说的是如梦初醒,并开始注重举业为重,与马纯上结为性命之交,而马纯上对蓬公孙提供极大的帮助,一开始教授文章中的要诀,后帮其标注文章中的要领,灵活地运用著作中的精语。通过对蓬公孙的帮助,我们可以知道马纯上是一个具有扶危济困的高尚人格。

其后,马纯上帮助蓬公孙了结了“命案”只是把两把银子作为盘缠,这种解救危难之间的情谊,实属难能可贵,虽然说吴敬梓还详细描写山洞被骗的经过,但是却没有损坏马纯上的形象。在书中关于蓬公孙改邪归正之后,蓬公孙希望能够利用偷梁换柱之计将自己的名字填在马纯上的文章上,但是,这又遭到马纯上的拒绝。当《历科程墨持运》上的新封面映入读者眼中时,也会感到一阵叹息,这不能不说是马纯上优贡形象上的一个巨大 污点。窥探全文,马纯上对于“举业”是讲了半生。但是却没有真正地找到举业方面的凭证,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在自评自说而已。

三、匡超人从“以孝进仕”到“停妻再娶”的形象转变

在《儒林外史》的全文中,匡超人可以说是最后一个优贡的士子,但是,吴敬梓却对其进行浓厚的描写。虽然说匡超人是一个贫寒的农家弟子,但是,这个平凡的农家弟子却能够创造非凡的人生。

在匡超人的入场时,吴敬梓能够借助马二先生的目光来进行介绍,匡超人的出场表现出其不仅仅需要谋生,还要努力学习,的确有着超乎常人的学习劲头。马纯上只是因为走累了,在匡超人这里歇歇脚,他都能够真诚相待,对待马纯上照顾非常周到。甚至没有一点唯利是图的市侩之气。在马纯上的指引下,匡超人只有做举业才能有出路,确立了人生的 奋斗目标,使得郑老爹非常高兴。同时,作者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其青年勤劳纯朴的精神,就将笔墨集中对匡超人孝顺行动的描写上,匡超人能够主动承担起侍奉父母的重担,利用辛勤的劳动来进一步维持家庭的生计。他准备的接风酒,都是让父母先吃,进一步展现其淳朴和善良的本质。但是,他还是始终没有摆脱自身的困境,最终还是依靠李知县施以援手,才将其举荐到学道处,成为秀才。但是,匡超人的纯朴被“功名富贵”诱惑,使得其逐渐成为“人性丧失”的候选官。

总的来看,《儒林外史》通过辛辣的笔触来进一步描写了三位优贡士子的形象的转变,而这一切的祸根都是来源于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作者将现实中的腐朽形象逐渐放在人们的眼前,暴露出人性的扭曲。

参考文献:

[1]王庆华.《儒林外史》结构模式新议[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上一篇:制盐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考下一篇:美丽的植物园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