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病句的辨析诀窍及修改教案

2024-08-24

中考病句的辨析诀窍及修改教案(精选5篇)

中考病句的辨析诀窍及修改教案 篇1

中考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教案

一、导入: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中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二、病句类型复习

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词语误用: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就是词语误用 歧义: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并列不当: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

三、实例分析

四、修改病句的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五、病句辨析有诀窍

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病句专题复习的惯用方法。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它们在病句辨析时,也常常收到了好的效果。下面试举几例略作说明。

1、看到介词不放过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例如:

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残缺主语。

②、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

此例中“和”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它们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

③、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此例中介词短语“在„„中”应改为“从„„中”。

2、看到动词不放过

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例如:

①、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此例中动词“输送”和主语“发电量”就不搭配。

②、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此例中的动词“拖延”和宾语“质量”在意思上不能搭配,可改为“拖延时间”或“影响质量”。

③、说到这儿,她又向我们哭泣起自己的往事来。

此例中的“哭泣”为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可改为“哭诉”。

3、看到否定词不放过

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毛病,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例如:

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余否定。

②、近几年,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资料。

此例中“无时无刻不”表示双重否定,而“无时无刻不忘”即为误用了否定词。

4、看到两面词不放过

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例如:

①、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②、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上述两例病因相同,都是两面与一面不搭配。

5、看到关联词语不放过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

①、无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此例中“无论”后面不能接并列短语,只能带由选择性的连词“还是”或“或”组成的短语。

②、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此例两分句主语相同,第一分句的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之后。

③、未来世界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顶尖人才的竞争。

此例递进层次颠倒,应将“科学技术”和“顶尖人才”调换位置。

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

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毛病。例如:

①、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此例中的并列谓语“注视和倾听”和宾语“报告”只能部分搭配。

②、人类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进展。

此例的并列宾语“发现和进展”中只有“进展”能和谓语“取得”搭配。

③、引进新技术后,某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此例的并列主语“质量和数量”中,只有“质量”一词能和动词“提高”搭配。

7、看到有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

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例如:

①、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句中的“都”是指前面提到的各项,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一个数,故“都”与“平均”矛盾。句末的“90分以上”是约数,也与“平均”矛盾。

②、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1倍。

“减少”“下降”“贬值”都不能超过一倍,减少1倍就意味着把原数减完了。

8、语感审读法 辨析病句,可以借助语感。一般说,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出语病的地方。

①、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是不太熟悉的。

此例读起来很别扭,就是因为主语和宾语位置颠倒了。

②、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借助语感来审读,就发现此例误将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了,可将“无比的”调至“热情”之前。

9、主干分析法

对句子作语法分析,可先提取句子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若主干无毛病,再检查它的附加成分,看修饰语和中心语有无毛病。例如:

①、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此句主干为“生产不能自给”,很容易看出主语“生产”和谓语“自给”不能搭配。

②、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新出土的古船。

此例主干为“博物馆展出古船”没有任何毛病,再看修饰语,“宋朝时期” 和“新出土”均为“古船”的定语,检查一下,就发现定语语序不当,应为“新出土的宋朝时期的古船。

例谈应对中考中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篇2

关键词:病句;辨析;修改;类型;方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辨析句子的语病和病句修改,是中考中最能检测初中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能力的手段之一。

第一步,我首先给学生介绍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重复啰嗦,句式杂糅等。中考中对辨析病句的基本要求是能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有语病;能从语法方面指出语病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断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否合乎事理;能从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言习惯等判断句子表达得是否得当。

第二步,介绍中考对修改病句的基本要求。河北省中考对修改病句的基本要求是: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适当修改;能正确使用修改标点符号等。

第三步,在进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时,我教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病句类型,准确辨析病因;其次,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适当修改,并正确使用和运用标点符号;再次,反复读题目所给的句子,凭借语感和语法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视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方法,用最少的改动完成题目。

下面结合中考题举例说明: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只有一到周末,他就去少年宫学习书法。

2.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这道题比以往的考查类型丰富了内容,不仅要找出语病,还

要提出修改建议或者自己的修改方法,难度有所提高。

简析:第一句用错了关联词,一般情况下是“只有”和“才”搭配,“只要”和“就”搭配;第二句则是主谓搭配错误,主语“效率”应该和“提高”搭配,“方法”和“改进”搭配。答案略。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B.全国人民支援玉树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简析:D选项中“刚刚”和“最新”词义重复,应该去掉一个。

最后,教师还应该提醒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掌握答题技巧,审准题干,比如“选择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和“选择下面有语法错误的一项”,这些都做好了,才能在中考中取得高分。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篇3

常见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例(1):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例(2):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状语位置不当

例(1)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例(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3、虚词位置不当

例(1)我们如果把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例(2)如果他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例(3)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即使文字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1)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例(2)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例(2)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个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例(3)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这次大会上,对工资广泛的交换了意见。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1)做好征税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例(2)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缺主语

例(1)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例(2)10月14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2、缺谓语

例(1)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例(2)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3、缺宾语

例(1)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例(2)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成分赘余

1、堆砌

例(1)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例(2)现在渔民选出自己的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2、重复

例(1)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例(2)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例(1)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例(2)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例(3)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2)句子杂乱

例(1)观察员们认为可以提前结束这一地区的战争状态的《报告》是有根据的。

例(2)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

例(3)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1)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2、有歧义

例(1)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例(2)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5公斤。

例(3)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例(4)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六、不合逻辑

1、分类不当

例(1)文学体裁可分为小说、散文、戏剧、叙事诗和抒情诗。

2、自相矛盾

例(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例(2)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例(3)他们一面拼命的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1)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例(2)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4、主客倒置

例(1)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例(2)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5、语意说反

例(1)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巩固练习】

指出下列各句的语病

1、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要是一篇文章的思想有问题的,那么文章即使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3、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4、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5、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6、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制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7、驾车经过此地时,他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

8、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柴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9、为贯彻实施《教师法》,万寿县于三八节前夕报销了所有拖欠教师的医疗费。

10、木材加工厂的厂长汇报了他们如何引进先进技术,积极改进本厂设备,发动职工学习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11、张口“人权”闭口“人权”的那些议员老爷们,请问美国的白人警察对黑人实施的“人权”究竟是什么货色?

12、奥地利的登山俱乐部遍及全国,拥有25万会员,根据会员每年的经济收入状况,缴纳一定的会费。

13、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14、香烟走私十分猖獗,我国海关已把打击走私香烟列为重点。

15、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16、要克服只顾发展旅游,不重视保护旅游资源的倾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对江堤的保护工作。

17据统计:河南省栽植泡桐至少二亿株左右,农桐间作面积增加到一千万亩以上。

18、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万多人口。

19、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中考病句的辨析诀窍及修改教案 篇4

全国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对句子的考查要求之一是:“辨析并修改病句。”所谓病句,是指句子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或修辞不当,或不合事理逻辑等的句子。病句种类繁多,《考试大纲》规定考查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

逻辑”。其中前四种语病属语法毛病,表意不明属修辞毛病,不合逻辑属逻辑毛病。这项考试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应用”。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修改病句的基础。修改病句,是就语病的动手修改而言的,它是语言表达较高的能力要求。

一、“辨析病句”指要

辨析病句,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记住《考试大纲》中指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及其基本特点,适当记忆一些典型语病例句,是十分必要的。解题时可进行“对号入座”,举一反三,从而找准病因,作出判断。

其次,要掌握病句辨析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上察觉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病之所在。用这种办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相辅而行。

2、句意分析法

(1)看句意是否明确。一般地,一句话只能有一种理解,即一句话表达惟一的一个意思。如果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是歧义句,就犯了句意不明的毛病。

(2)看前后句意思是否合事理。例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很显然,“伪劣产品”是不会有人仿造的。那些不法之徒是要通过伪造“名牌产品”来赚钱。这句话不合事理。

3、主干枝叶梳理法

综观全局,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的主干是否有搭配不当的错误;再清理句子的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

4、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语病,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另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5、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找出毛病,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主要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对句子进行分析。

6、关联词语检验法。

关联词的特点较普遍是成对出现的,如果上下文的关联词出现了问题,句子也会是病句。此法主要是用来检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存在问题。如“不管我在那里有了职业,却是被资本家雇佣的”,上下句不存在条件关系,而应改为“尽管”表示转折关系。

7、标志搜索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有标志的部位,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不当的错误;有“能否”、“是否”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对应的错误;介词结构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结构掩盖主语的错误,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些特点,顺藤摸瓜,准确地找到病症所在。

8、“对号入座法”

熟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辨析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病句类型及其基本特点,适当记忆一些典型语病的例句,解题时进行比较排除,从而找到病因,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修改病句指要

修改病句必须明确修改病句的原则,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的原则

修改时既要改正句子的错误,又要充分体现句子的原意,而且还要尽量保留原句的基本结构和词语。揣摩、恢复造句原意,“多就少改”——这是修改病句的原则。切忌改变句子的原意。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能增删;改一处能解决问题,就决不能改两处。

2、修改的步骤、方法

(1)审明要求。根据题目要求,有的要修改使用不恰当的句子,有的要修改语法上有毛病的句子,有的要删除多余的词句等,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通观全段,联系上下句,找出“病点”进行修改。

(2)辨清类型。运用“辨析病句”的分析方法,对语段进行“细致阅读”,分清语病类型,确定病因,再作相应的修改。

(3)方法对症。确定病处后,便着手修改。修改的方法主要有:①删:删去多余的内容,主要用于成分多余、重复、啰嗦、自相矛盾等类型的病句。②换:主要用于搭配不当、用词不妥当、错误等类病句。③增:主要用于成分残缺等类病句。④调:主要用于语序不当等类病句。

一、“语序不当”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定语和中心词次序不当

例①:由于纺织工厂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析:“棉布的出口”与“深受……欢迎”不搭配,实际上“深受…欢迎”是“出口的棉布”,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棉布的出口”应改为“出口的棉布”。

例②: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励精图治、辛勤耕作,描绘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2006年高考山东卷)

析:此句语病有二:一是语序不当.“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应为“未来家园的美好远景”;二是不合逻辑,“描绘着”是进行时态,而“未来美好的远景”则是将来时态,两者不能混用。

2、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①: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析:“无比的”本是“热情”的定语,误放在“进行”前的状语位置,故应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并删除“的”。

例②:“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2006年高考辽宁卷)

析:“历届”语序不当。应为“是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占地面积……”。

3、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顺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问、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如:

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女(名词)教师退休了。

如果不按这个顺序排列就是语序不当,渎起来就别扭。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2005年高考江西卷)

析:“好多种”不能修饰“当年”,应移至“东西”前;“当年”一词应置于”周恩来”之后。另,“东西”一词显得不够庄重,改为“物品”要妥当些。

4、状语和中心词次序不当

例①: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析:“将来”应移至“成为”之前作状语。

例②: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2004年高考湖南卷)

析:语序不当.“摄影家的……倾注于笔下”这句中的“没有”应调到“把”前面。改为“没有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

5、把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析: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的”。

6、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情态的形容词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如:

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表时间)在电视台(处所)又(副词)诚挚地(表情态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如果不按这个顺序排,就会使句子结构混乱。

例: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析:应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目的),许多同学近几天(时间)在阅览室里(处所)如饥似渴地(情态)阅读着。

7、主客体次序不当

例:勒萨日在过去对中国读者是比较生疏的。

析:“中国读者”与“勒萨日”应对换位置,主客体关系才恰当。

8、谓语次序不当

例: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析:应先“听取”后“讨论”,才符合逻辑顺序。

9、主语次序不当

例: 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析:主语的次序不当,应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或“学生、老师和领导”。

10、并列成分前后照应不周

例: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2006年高考湖北卷)

析:语序不当。并列成分前后照应不周,“深刻的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此题脱胎于1994年全国高考语病题(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11、对应词语的顺序不合理

有些词语前后有对应关系,互相对应的词语如果顺序不合理,就会表意不明确。

例:天山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析:从地理位置上二看,“塔里木盆地”在南,“准葛尔盆地”在北,后文的“南北”两字与前面的对应关系错误,易让人产生误解。应将“准葛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交换位置。

12、虚词位置不当

(1)介词或介词短语位置不当。例①: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2005年高考湖南卷)

析:介词“被”的位置不当,应放在“通过”的前面。(本句是一个单句。主语是“生物入侵”,谓语是“指”,宾语是“物种”。运用简缩法分析,就可以看出本句主、宾搭配不当是主要毛病。“生物入侵”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物种”。)

例②:3月17日6名委员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道。

析:“关于……事件”这个介词短语,不能放在主语后面,应移至“世界各大报纸”前(也可将“关于”改“对于”)。

(2)副词“不”的位置不当。

例: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析:“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放在“把”字之前。应把“不”放在“把”字前。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关联词语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前后分句主语相同时,前分句的关联词置于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时。则置于主语前。后一分句的关联词由连词充当时,不论分句主语是否相同,都放在主语前;由副词充当时,则放在主语后。

例①:不但他成绩好,而且思想也很好。

析:两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不但”移到主语“他”后。

例②:这次活动搞得很成功,同学们不但积极参加,而且老师也临场指导。

析:两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不但”应放在“同学们”之前。

13、复句的分句次序不当

句序不当一般包括概念大小排序不当、语义轻重排序不当、时空顺序不当、逻辑顺序不当等几种情况。造成句序不当的原因一般是:造句时没有遵循概念大小、表里、远近、深浅、高低、因果、现象到本质的排列规律,对句子排序的客观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

例①: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析:应将“跳下池塘“与“来到池边‟‟互换位置,才符合动作先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例②:如果分裂祖国的阴谋得逞,子孙后代不答应,海峡两岸的人民不答应。

析:后两分句语序不当。两者隐含有递进意味,也含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即现在的“两岸人民”,将来的“子孙后代”,应将后两分句互换位置。

例③: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析:此句关联词领起的内容前后两句是递进关系,“整体进步”应高于“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所以语序应颠倒过来。另,“现代化问题上”似应改为“现代化改革方面”为宜。

备考提示:

语序不当从语法角度看:对单句来说主要是词序不当,对复句来说主要是句序不当;语序不当又可能引起搭配不当,从语意方面来看,语序不当可能引起不合事理、表意不明、主客颠倒等语病。有些语序不当问题从语法方面能明显看到,但有些语序不当比较隐蔽,只能从语意语境方面去分析,像语言衔接连贯又是一类语序问题,辨析时更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谨防“并列惹祸”,句中若出现并列结构时,应考虑并列结构的语序是否合理、是否合乎逻辑、与其他成分的搭配是否妥当等;多重定语、多重状语的排列也是重点。

二、“搭配不当”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主谓不搭配 例①:我国于l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2006年高考福建卷)

析:此句中的主语“手机用户”与谓语“层出不穷”(只用于事物,不用于人)搭配不当,可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或“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

例②: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析:“代表了……品质”不搭配,“代表”改为“表现”。

例③: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析:“教导”不能“出现”,“循循善诱的教导”改成分句“循循善诱的教导又在我耳边回响”(放句末)。

2、动宾不搭配

例①: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2006年高考江西卷)

析:此句中的“提高”可以与“水平”搭配,但“培养”与“水平”不能搭配,该句可将“和培养”删去。

例②:九颗正义的子弹几乎同时射出,结束了九个罪恶的灵魂!

析:“灵魂”不能“结束”,当改为“生命”。

3、主宾不搭配

例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要阶段。

析:“中学生是……阶段”不搭配,应去掉“生”,使“中学”与 “阶段”相搭配。

例②: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2005年高考湖南卷)

析:这是一个复杂单句,其主干为“生物入侵……是……物种‟‟,主宾在意义上不属同一范畴,造成主宾搭配不当。应把“生物入侵”改为“入侵生物”。

4.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例①: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析:“歌声”不能说“一支”,可改为“乐曲”或“交响乐”。

例②:如果把天津建卫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2006年高考天津卷)

析:此句中的定语“史诗”与中心语“主旋律”不能搭配,应将“主旋律”改为“主线”。

例③: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2006年高考全国卷II)

析:此句中的状语“被他清晰的思路”与中心语“感染”不搭配,改为“被他清晰的思路征服了”

5、介宾不搭配

例①:但为了安全的理由,我已把它全部变为瑞士法郎跟委内瑞拉银币。

析:“为了“不能带宾语“理由”,删“的理由”。

例②:依据罪犯作案的时间都在深夜至凌晨,并比较作案现场,认定这两起案件的作案手段和特点完全相同。

析:介词“依据”后缺宾语中心词,“凌晨”后须加“的规律“。

6、关联词不搭配

关联词的使用是配对的,如“因为……所以……”“只有……才能……“不仅……而且……”等等,不可混用。

例①: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2006年高考湖南卷)析:此句中,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不只是“与表并列关系“而是”不能搭配,可将“不只是‟‟改为“不是”。

例②: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析:“在……中“与“得到了力量”搭配不当,应是“从……中得到了力量“。

7、一面与两面不搭配

例①:搞好地震预报工作,取决于科研能力是否提高。

析:前面是“搞好”,后面是“是否“,一面对两面,造成对应失调。

例②: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2006年高考四川卷)

析:此句中,前面述及肯定和否定(“有没有”)两个方面,而后面却只述及肯定(“继承和发扬”“学习”)一个方面,为使前后照应,可将“有没有”改为“要有”,或在“既”前加上“能

否”,并删去后两句中的“要”。

8、特殊词语与数量短语搭配不当

例①:虽然成本增加了20%,但产品的合格率却下降了一倍。

析;“下降“降低”“减少”等词语只能与百分数或分数搭配,不能与倍数搭配。

9、联合短语的每一部分与对应的成分不全搭配

如果联合短语充当句子成分,要仔细查看短语的每一部分与对应的成分是否都搭配,谨防联合短语中或复句中隐藏着搭配不当的问题。

例①: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析:“加快了”与“速度”搭配,但与“规模”不搭配(属动宾搭配不当)。

例②: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析:“新产品、新材料……研制开发”可搭配,但“新技术、新工艺……研制开发”就搭配不当了(属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10、多方搭配不当“综合症”

例①: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2005年高考广东卷)

析:此句中用并列复句(既……,又……)陈说“小刀”的作用,其中,“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属动宾搭配不当,“宰杀、解剖‟‟的对象应是“牛羊“,而不是“牛羊的肉”。另外,此句

“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系动宾短语,和后面的成分显然不能搭配,应在“携带”后加一个“的”字。

备考提示:

“搭配不当”仍然是高考试题设置语病选项的“大户”,其中,单句的主干搭配是否得当是考查的重点。了解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够正确地提取句子主干是辨析此类语病的基础。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一)残缺

1、主语残缺

(1)省略不当造成主语残缺。

例:我和他认识的过程中,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哪一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析: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或“都”前补上主语“他”。(2)滥用介词或“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

例①: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析:介词“由于”掩盖了全句的主语,删掉“由于”,让“游泳技术的提高”做主语。

例②: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2005年高考浙江卷)

析:此句缺少主语,可将介词“在……中”去掉,使“这部作品”作句子的主语。

(3)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唐诗宋词配乐朗诵会,受到首都各界观众热烈欢迎,对这次朗诵会赞叹不已。

析:后一分句暗中更换了主语,“对这次朗诵会赞叹不已”的主语已经不再是“唐诗朗诵会”了,应加上主语“观众”。

(4)在主语前用使令性动词造成主语残缺。

例:看了电视剧《围城》,使我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

析:“我”前用了使令性动词“使”,句子就缺少了主语。应删除“使”,让“我”做全句的主语。

(5)主语的中心词残缺。

例①: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2005年高考湖北卷)

析:此句中长宾语是一个主谓句,这一主谓句中“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作主语,但缺少主语中心词,可在“热血”后加“的人”,使“那些……人”作主语。

例②:如果把天津建卫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2006年高考天津卷)

析:后分句缺少主语中心词。可在“三岔河口”后添加“的建设‟‟等字样。

2、谓语残缺

(1)把词语中的动词误认为句子的谓语。

例: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种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有理、严密思维的能力。

析:句中“有条有理”是一个词,这里误把“有”当成了谓语,从而造成谓语残缺。应在“不可能”后面加“形成“或“具有”等动词。

(2)随便转换话题造成谓语残缺。

例:南堡人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二十米宽、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析:这个句子中“南堡人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是写人,可还没有写完,后面就转而写“大坝”了,造成了这个句子前后缺乏谓语连接。可在“一道四米高”的前面加上“终于使”,使全句成为一个兼语句,表意就连贯了。

(3)误解词性造成谓语残缺。

例:我国的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的鸟类多达417种。

析:这一句中用错了“在”这个词的词性,这里“在”与“贵州高原“构成介宾结构,并不能充当渭语,应在“贵州高原”的后面加“栖息”,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来作鸟类的定语。

(4)把本来存在的谓语动词挪作他用。

例:由于这种杂交高粱产量高,而且比外国进口的杂交高粱更强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受到了墨西哥农民的欢迎。

析:这一句误用了“更强”一词的词性,这里形容词“更强”“后面带了宾语“能力”,不能作谓语,应在它前面加“有”作谓语;也可把“更强”移到“能力”后面用形容词充当谓语。

(5)谓语中心词残缺。

例: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析:“强国”后加上“而奋斗”之类作谓语中心语。

3、宾语残缺

(1)该带宾语的动词没有带宾语。

例:成绩不好的同学应该不甘落后,努力赶超。

析:此句应在“赶超”后面补上宾语“成绩好的同学”。

(2)由于宾语中的定语太长而忘记了中心语。

例①: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2006年高考山东卷)

析:成分残缺。可在“积极进取“的后面补上“传递”的宾语“的精神”。

例②: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缺少宾语中心词。可改为“扩大……教科书的发放范围“。

例③: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

析: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后添加“的发放制度”等字样,作“建立”的宾语。

(3)错把充当定语的动宾短语的宾语当成了整个句子的宾语。

例:我们一定要培养顽强克服困难。

析:此句中错把“困难”当成了全句的宾语,这里“困难”作“克服”的宾语,应在句子末尾加“的精神“,补出宾语的中心词。

(4)介词的宾语残缺。

例: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2006年高考安徽卷)

析: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宾语,应为“以……不折不挠的精神……”。

4、定语残缺

例①:赵家堡却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不乏能人高手,蔡福、蔡老四就是之一。

析:“之一”前加上定语“其中”。

例②: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壮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析:“相当时间”一般是指某一个时间,并不表示某一段时间。用“相当“做定语是不完整的,必须加一个“长”,使“相当长(的)”做定语。

5.状语残缺

例①: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人们获得了可喜的收成。

析:此句的“一开春”到“人们获得了可喜的收成”之间缺少时间的过渡,应在“人们获得了可喜的收成”的前面加上“秋天‟‟。

例②:在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我解决。

析:介宾结构作状语,介宾结构不完整;介词“在”缺少搭配。应加上“的时候”,或干脆去掉“在”,将整个句子升为复句。

6.虚词残缺

例①: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析:应在句首加上“对于“,否则句子结构不完整,表意就不明确。属介词漏用。

例②: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析:缺少介词,此句可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前补上介词“在”。例③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2006年高考浙江卷)

析:介词结构残缺。本句是比较典型的介宾结构套用句,应在“自己”前加一介词(“对”或“跟‟‟“与”“同”等),构成介宾结构“跟(与、同)自己”,而前面的介词“和”则与后面的“同行”构成更高一层的介宾结构“对……同行”。

7、关联词残缺

造成关联词残缺的原因:(1)疏忽造成脱落;(2)省略不当;(3)一个关联词和多个关联词相对应,造成脱落。修改此类病句宜采用分解法,还可以结合具体语境看关联词是否该省略,一个关联词和多个关联词相对应是否出现了脱落。

例①:她虽然没读过高中,爱学习、肯用功,最终考上了大学。

析:“虽然”一词缺少相照应的关联词,应在“爱学习”前补上“但是”。

例②: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竹枝。

析:此句为递进关系的复句,分句缺少同“不仅”相照应的关联词语“而且”,使语意表达不明确,应补上关联词。

例③:教师只有爱学生,时刻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才是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析:此句属于一个关联词和多个关联词相对应的情况,应在“无愧”前再加个相照应的关联词“才‟‟,以使语言的节奏感更强。

(二)赘余

1、主语赘余

例:l956年,他作为一个刑侦战士,在一次追捕两名在逃犯时,他奋不顾身,勇斗顽敌。

析:第二个“他”多余,删去。

2、谓语赘余

例:中秋季节,他们要去远远的太湖去赶黄鲇鱼的鱼讯。

析:第二个“去”多余,删去。

3、宾语赘余

例①:今天,我们来到扬州瘦西湖的景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等风景点。

析:删除“的景点”。

4、状语赘余

例:如果把我们的习惯用语“吃了吗”塞进外交辞令,岂不被人贻笑大方。

析:“贻笑大方”已含“被人”之意,“被人”多余,删去。

5、定语赘余

例①:历代古今中外的经验证明,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的。

析:“历代“多余,删去。

例②: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2005年高考天津卷)

析:此句成分赘余,应去掉句中的“产生‟‟。①②

6、补语赘余

例:由于受版面容量限制,只好对文章原稿略加删改一些。

析:“略”含有“一些”之意,故应删去句末的“一些”。

7、虚词赘余

例①:北京电台英语广播话说得很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的确感到非常困难。

析:“对于”多余,删去。

例②:照片拍得是否好,诗歌写的是否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所决定的。析:“所”多余,应删掉。

8、词语堆砌造成的赘余

词语堆砌一般有两种情况:(1)近义词、同义词的堆砌;(2)近义词、同义词的短语的堆砌。修正的一般方法:对堆砌的词语进行取舍,留下最合适的词语。

例①:他负责管理掌管全公司的生产调度工作。

析:属近义词、同义词的堆砌,只保留“管理”或“掌管”一词即可。

例②:老师的这项决定太符合学生实际了,太好啦,好极啦!

析:属近义词、同义词的短语的堆砌,“太好啦”和“好极啦”两者取一即可。

9、语义重复造成的赘余

语义重复一般有两种情况:(1)词语在概念的内涵上重复;(2)词语含义与整个句子的语境义重复。修正的一般方法:结合具体语境,依据生活情理认真、仔细、深入地进行辨析。

例①:中国红十字协会举办的预防艾滋病的大型展览,于昨天开始在历史博物馆正式展出了。

析:“开始”与“正式”语义重复,修改时两者可保留一个。

例②: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当前的贫困生入学问题。

析:“当前”与“当务之急”重复,应删掉“当前”。

例③: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

析:此句中,“容”意为“让”,“令”意为“使”,二者在表意上重复,可删去“令人”。

例④: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清除,将会直接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006年高考辽宁卷)

析:此句中,“必须”意为“一定要”,与后面的“要”重复,应删去“要”。

例⑤: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2006年高考湖北卷)

析:此句中,“否则”意为“如果不是这样”,与“不采取紧急行动”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下列词都是不明成语意思造成了语意重复,如:“人民生灵涂炭”、“群众民怨沸腾”、“浑身遍体鳞伤”、“许多莘莘学子”、“寒舍蓬筚生辉”、“正方兴未艾”、“各自分道扬镳”、“独逢孑然一身”、“被人贻笑大方”等。

下列词都是不明词的兼类现象造成了语意重复,如:“付诸于”、“夫妻俩人”等。

下列加点的词都是不明谦敬称造成了语意重复,如:“我的拙作”、“我的吾师”、“您的令爱”等。

10、分句赘余

例:处分期间,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和岗位津贴。

析:“只发生活费”,当然“免发奖金和岗位津贴”等。后一分句赘余,应删。

备考提示:

在结构复杂的句子中,当主语、宾语带有较长的修饰限制成分时,谨防“中心词缺少症;句首为介词结构时,要提防是否缺少主语(介词结构不能作主语);介词结构中,配对使用的介词的缺失和介词宾语的缺失也不能忽视。

四、“结构混乱”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一)句式杂糅

杂糅这一种病句类型已经成为近几年病句考查的热点。请看下面的这些试题: 例①: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问题。

析:此句可将前半句改为“比赛过程中的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也可将后半句改为“已经成为本届组委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例②: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2006年高考重庆卷)

析:此句的后半句可改为“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高度重视”,也可改为“没有引起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

例③: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2005年高考北京卷)

析:将分说(“在于……不在于……”)和比较(“……多于……”)两种表达方式糅合在一起,致使表意不明。可保留一种,将“多于”改为“不在于”即可。

例④: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

析:句中的“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将假设句(“如果……”)和介词结构(“当……时”)两种句式杂糅。可将“如果”改为“当”。也可直接删去“时”。

例⑤: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2004年高考全国卷II)

析:“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句式杂糅,要么说成“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要么说成“规定申请留学签证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杂糅这类病句可以分为这样两种现象:两句混杂、前后牵连。

第一种,两句混杂:

两句混杂的特点是,既用这种说法,又用那种说法。下面分类进行具体例析。

1、主语部分杂糅

例:21世纪需要我们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

析:此句中也是杂糅进了两个主语,一个是“21世纪”,一个是“我们”。可改为“21世纪需要我们具备全面的素质,我们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

2、谓语部分杂糅

例: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析: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混杂在了一起。

3、宾语部分杂糅

例:“广播晚癌康”一是可以缓解和改善症状快,特别是止痛效果好。二是……

析:此句的宾语部分中“缓解和改善症状”与“可以”搭配,表达意思已经很清楚;但是因为还可以用其他的说法,所以这个短语中的“缓解和改善”突然改作谓语,由“快”充当它的补语,于是产生的杂糅句。可分别改为:“广谱晚癌康”一是可以缓解和改善症状,特别是止痛效

果好。二是……

“广谱晚癌康”一是缓解和改善症状快,特别是止痛效果好。二是……

4状语部分杂糅

例: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2006年高考广东卷)

析:句式杂糅。此句将“对……问题”“在……问题上”两种句式杂糅使用,可删去“上”或改“对”为“在”。

5、定语部分杂糅

例:记者手中有几瓶来自不同渠道购买的美国产的鱼油。

析:此句的定语部分有两种说法。一是“来自不同渠道的……”,另一种是“从不同渠道购买的……”此句可分别改为:

记者手中有几瓶来自不同渠道的美国产的鱼油。

记者手中有几瓶从不同渠道购买的美国产的鱼油。

6、主动被动杂糅

例①:她将买房之款,除购买部分高档物品之外,其余大部分已被她在上海等地挥霍一空。

析:删去“她将”成被动句,或删“已被她”成主动句。

例②: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客户倍受信赖的。(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句式杂糅。主、被动句式杂糅,可删去“倍受”或改为“生产的食品一直都倍受新老客户的信赖”。

7、施事受事杂糅

例:对于随地吐痰这种不讲卫生的现象是应该受到批评的。

析:“受到”改为“提出”,或删去“对于”。

8、“把”字句“被”字句杂糅

例:今年将发年终奖金,我们应该把这个好消息为群众所知道。

析:改为“把……告诉群众”或“这个好消息应该让群众知道”。

9、反问句与判断句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析:改为“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或“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10、肯定句与否定句杂糅

例:要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可。

析:改“必须”为“非”,或删“不可”。

11、复句杂糅

例①:我们只有像纪昌那样,不畏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全力以赴在学习、研究、创造上,并持之以恒,何愁得不到像纪昌那样的成就?

析:“只有”改为“只要”,或结尾改为“才能得到像纪昌那样的成就”。

例②: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2006年高考四川卷)

析:此句关系混杂,可删去“造成”,或将前两句改为“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大面积漏雨”。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括号内为两种可供选择的正确句式):

听到……噩耗传来(听到……噩耗……)(……噩耗传来)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以……即可(以……为宜;……即可)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打着……为幌子(以……为幌子;打着……的幌子)由于……下(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经过……下(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被……束缚下(被……束缚;在……束缚下)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原因是……)

有……组成(有……;由……组成)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第二种,前后牵连:

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例①: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析: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

例②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析: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话题转移

例:匪军在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匪军。

析:这句话的主语纠缠,前面的主语是“匪军”,后面的主语是“游击队”,应该在后一处加主语。

(三)层次不清

例:新华社发出载人航天飞机即将升空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技界人士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析:“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技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备考提示:

一种意思有多种说法,当我们用两种以上的说法来表述同一意思形成语句时,就会产生结构语病,因而,“结构混乱”语病的辨析要重在理清“表述方式”。一般说来,病句中的“表述方式”因糅合混用,往往是残缺的或赘余的。

五、“表意不明”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多音字造成语意不明

中国汉字中有一些多音字,在书面表达时,由于使用不当,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他还借款2000元。

析:句中“还”可读“huán”,句意为“他已经归还了欠款2000元”;也可读“hái”,句意为“他再借款2000元”。

2、同音字造成语意不明

汉语中有许多同音字,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达时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

析:此句中“震灾”和“赈灾”读音相同,在作为广播稿进行朗读时,听者容易混淆。

3、多义词或多义短语造成语意不明

句子里,某个词组含有多重含义,由于读者理解不同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①:我推门一看,满屋子都是烟。(析:“烟”是多义词,可以理解为“满屋子都是烟雾”;也可以理解为“满屋子堆的都是烟”)

例②: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2006年高考湖北卷)

析:表意不明。“一处雷达、通讯导航”中数量短语“一处”限制的对象不清,是仅指“一处雷达”,还是指“雷达、通讯导航”各一处?

例③: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表意不明。“予以否认”关涉的对象不定,是否认“收”还是否认“不收”?另,句首应添加介词“对于”,用于引进陈述的对象(“……问题”)。

4、代词指代不清造成语意不明

句子中,如果某个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也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①: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2004年高考题)

析:此句中代词“此”指代不明。前一分句包含两项可选

例②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2006年高考浙江卷)

析:表意不明。“十来岁的少年”称代的对象不定,是“我”?是“你”?还是“我与你”?应在该分句前补上主语“我”或“你”。

5、词性不明造成语意不明

例①: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析:此句中“锁”作为名词,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锁”作为动词,则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锁住”。

例②: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时,只有我跟他学过钢琴。

析:此句中“跟”是兼类词,作连词时,可理解为“我”与“他”是同学;作介词时,则可理解为“我”是他的学生。

6、修饰或关涉对象不明造成语意不明

同一个短语或句子,由于定语的修饰对象不明也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2005年高考广东卷)

析:句中“180多家”既可以理解为只修饰“医院”,也可以理解为修饰“医院、照相馆、出版社”。

7、陈述对象或称代对象不明造成语意不明。

句子中,某个词语或某个分句陈述的对象或称代对象含糊,也可能造成表意不明。

例①: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2005年高考全国卷I)

析:句中“很高兴”的陈述对象不明确,既可以是“祁爱群”,也可以是“援藏干部”

例②: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析:句中“批评的人”是多义词组,既可以理解为“文章中批评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批评文章的人”。

8、施受关系不清造成语意不明。

在句子中,由于对某人究竟是施动者还是受动者辨析不清而导致表意不明。

例: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析:句中的“孙燕”,可以理解为施事者,即“孙燕亲自拍摄了一些照片”;也可以理解为受事者,即“别人给孙燕拍的照片”。

9、必要成分残缺造成语意不明

例①:在英国一只狗进一次“美容院”的花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三四倍的工资。

析:此句中在“三四倍”前缺了必要的成分,如“每天”“每月”或“每年”,因而可能产生几种理解。

例②: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2006年高考重庆卷)析:此句中的“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表意不明,既可以理解为“加快”,也可理解为“减慢”,根据后文应在“化学反应速度”前补上“加快”。

10、停顿或结构不同造成语意不明

对于同一个短语或句子,在朗读时,停顿的位置不同,也可造成语意不明。

例①: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2005年高考天津卷)

析:句中“晚上来”有两种停顿方式:一是“晚上/来”,即在晚上才来的人;二是“晚/上来”,即上来晚的人。停顿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

例②: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2006年高考全国卷II)

析:此句属“结构歧义”,表原因的“因患病住院”一句置于句首,似乎成了“黄昆和姚明没能到场领奖”的共同原因。

11、标点不当造成语意不明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运用不当,多用或少用都可能引起语意不明。

例: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依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

析:此句在“并”字前加了逗号,“给予补偿”就有了不同理解;既可理解为“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也可以理解为“不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去掉“并”字前的逗号,就明确了“给予补偿”是“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

12、令人费解

例①:到秦皇岛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析:“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到秦皇岛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例②: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

析: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到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自;“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

备考提示:

指代对象不明和结构歧义是“表意不明”语病的大项;“误用否定”改变了以往“多重否定+反问”的考查模式,代之而来的是“带有否定意味的词语+否定”的考查模式,如:“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忌睡前不可恼怒”“避免不受侵害”(“防止”“忌”“避免”含有否定意味)等。

六、“不合逻辑”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概念混乱

例①:韩师傅父子的英雄行为,我们要发扬下去,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这样的共产党员。

析:加点的概念前后混乱,“行为”与“发扬”也不搭配。

例②: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2006年高考江苏卷)

析:此句中,“损失在百万元以上”这一分句将主语“少数目无法纪的人”暗中换成了“电线电缆厂”,为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可在“损失”前补上“使电线电缆厂”。

例③:她母亲曾为桂花拒绝与她为桂花选中的男人结婚而要对她进行报复。

析:根据文意,这句话中的第一、第三个“她”是指桂花,而第二个“她”则是指桂花的母亲,“她”的概念不同一,违反了思维的同一律。

2、并列不当 例①:书架上放着许多工具书,其中有辞典、字典、《辞海》、《现代汉语辞典》、《康熙字典》等。

析:字典、辞典与其余三部辞书是从属关系,不能平列。

例②: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2006年高考江西卷)

析:分类混乱。“球衣、球鞋”不属“乒乓器材”,可将“乒乓器材”改为“乒乓运动装备”。

例③: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此句中“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构成种属并列,“床上用品”属于“生活用品”。

3、主客颠倒

例①: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2004年高考全国春招卷)

析:此句犯了主宾颠倒的毛病,应该主对宾、人对物。正确的说法应为“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代近史是比较熟悉的”。

例②:我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析: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改为“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4、判断不当

例①: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析:删“过程”和“一个”。

例②: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2006年高考广东卷)

析:不合逻辑。《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显然。减少(“下降”)是不能用倍数来表示的。可改“九倍”为“90%”。

5、自相矛盾

例①:叶燮的这一论点,和明代“公安派”关于诗与时代的关系的论述,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

析:“基本上”不是“完全”。删去其中一个。

例②: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2006年高考北京卷)

析:“一个群山深处”说法小妥,表单数的“一个”与表复数的“群”相互矛盾。另外,此句中的“和”字应改为“以及”,使“一条”仅修饰“河流”,避免产生妒义;“造就”宜改为“形成”。

例③: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2001年高考全国卷)

析:“日前”意思是“几天前”,与“正在”矛盾。

6、顾此失彼

例①:对科技人员这么强调专,是不是可以忽视他们的红呢?还要不要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析:“是不是可以忽视”改为“要不要重视”,这样,两个设问与“回答”就呼应。

例②: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此句中,前面讲“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包含“收”和“不收”两个方面;而后面“予以否认”的回答无法使“收”和“不收”的意思明确。可删去前句中的“是否”。

7、照应不周

例①:可见学习好坏不是天生的,而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析:“好坏”是两面,“勤奋学习”是一面,照应不周,删“坏”。

例②: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析:本句语病是“两面对一面”,前说“有没有”,是两面,后句却只从正面陈述,是一面,前后照应不周。

例③: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2006年高考全国卷)

析:此句语病也是“两面对一面”,町去掉“能否”。

例④: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006年高考山东卷)

析:此句语病也属于前后照应不周,“两面对一面”,“抓不抓”是“肯否”两面,而“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则是一面,可在“祖国建设事业”后加上“是否”以消除语病。

8、否定失当

例①:全校没有一个人不认为成桦同学能考上重点大学,不是她一贯努力学习的结果。

析:“不是”改为“是”。

例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2005年高考天津卷)

析: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所缺乏的是„勇气‟和„谋略”‟,但句中却再次用了“不足”与“不当”,造成两次否定,意思完全变反。

9、强加关系

复句中分句问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用。在一些病句中,作者没有弄清分句中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却强加于句子。

例①:由于我对学科有偏重,因而对数学不感兴趣。(2001年高考全国卷)

析:“对数学不感兴趣”是具体表现而非结果。

例②:特大贪污犯胡某对记者说:“我由于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所以走上了贪污犯罪的道路。”

析:难道是“一般老百姓”就会走上贪污犯罪的道路?这句是强加因果关系。

10、不合事实或事理

例①: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析:此句不合事实。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例②: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2005年高考江西卷)

析:应该删除“伪”字。

例③:如何避免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卷)

析:不合事理。难道还要有“合法、透明的暗箱操作?”

例④: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2006年高考福建卷)

析:此句中,按照技术的发展进程,“多媒体形式”比“纯文本形式”更先进,应将“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改为“由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的进化”。

例⑤: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2006年高考安徽卷)析:此句中,按照事理顺序,应将“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改为“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备考提示:前后照应不周,“两面对一面”是“不合逻辑”语病的重中之重;前后矛盾、不合事理也是“不合逻辑”经常涉足的区域。

七、抓析标志,快识病句

我们辨析病句时,如果优先关注语句巾容易导致语病的有标志的部位,以此切入就能迅速查明病句的类型和原因。下面归纳的十二个“抓析”,就是快速辨析语病的重要突破口。

(一)抓析复杂定语或状语

定语或状语复杂,审视其能否与中心语搭配、排序是否恰当。

1、能否与中心语搭配。

如“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句中的“把我国的教育事业”作谓语“达到”的状语,“达到”不是表处置的动词,“把……事业”与“达到”不能搭配,可将“把”改为“使”。

2、排序是否恰当。

当试题中的定语或状语不止一个层次时,就应考虑其排序是否恰当。如“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由于多项定语排列次序不当,句子产生了歧义。句中的“几个学校”充当“领导”的定语,“儿个”表数量,“学校”表领属,按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表领属的定语应放在表数量的定语之前,即“学校的几个领导”。

(二)抓析介宾短语和介词

1、句首有介宾短语,审视是否缺主语。

句首的介宾短语如“通过……”、“经过……”、“在……中(下)”、“从……中”等,一般充当状语,表明原因、理由或时问或处所等,它后面没有主语时,就有可能是缺主语了。如“经

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句首的介宾短语“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充当句子的状语,后半句的“他”用在使令动词“使”之后也不能充当全句的主语,全句缺主语。

2、句中出现“对”、“对于”、“关于”等介词时要注意:

是否颠倒了主客体关系,主谓语之间是否照应,是否因混用造成介词结构位置不当等。

例: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陌生”的主语应是“青年人”,“熟悉的”主语应是“四十岁以上的人”,而不是“焦裕禄这个名字”。)

区别:“打人,对他来说是常见的现象。”(此句中,虽然用了无情感的客体作为主语,但请大家注意到,“是常见的现象”是能够陈述“打人”这一主语的,而“他”是不能作为“是常见现象”的主语,“他”前须加介词“对”,故此句表达是正确的。)

(三)抓析并列短语

句中有并列短语,审视其各项能否并列、能否与相关的词语搭配。

1、各项能否并列。

并列结构,并列的各项不能有意义上的交叉、范围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否则会引起矛盾。“我们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句中的“报刊、杂志”不能与“一切出版物”并列,因为“一切出版物”包括了“报刊、杂志”。

2、各项与相关的词语能否搭配。

并列结构的各项,在句中充当同一种成分。如果充当主语,就要考虑平列的每一项是否能与共同的谓语搭配;如果充当谓语,就要考虑平列的每一项是否都能与共同的主语和宾语搭配。如“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勒的岗位上。”句中的“消防车、消防官兵”是并列短语,在句中充当主语,它们的共同渭语是“放弃”,可以说“消防官兵放弃休假”,但不能说“消防车放弃休假”。“和”作为连词,组成并列短语后,往往出现前后不能照应的情况。如:“听了动员报告后,同学们都订出了本期学习的计划和决心。”句中“订出了”“决心”搭配不当。

(四)抓析指代

如果语句中出现代词,小妨先看代词指代什么,指代是否明确,使用是否恰当。请看例句:

①三年的高中生活,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②当其他乘客都下了飞机后,我才看到沈默陪着一个头发胡子很长的人最后走下来,他手里提着一个箱子。

③在农村时,我和小张住在李大伯家里。当时,我高兴地对小张说:“那里就是我的家啊。”

④从山下往上看,这所房子好像在云雾中。

句①中的代词“自己”,是指代“我”,还是“老师”?句②中的代词“他”是指代“沈默”,还是指代“头发胡子很长的人”?两句均属指代不确定,造成句子表意不明。句③中的代词应是近指代词,“那里”应改为“这里”;句④正好相反,代词“这”应改为远指代词“那”:这两句属于指示代词使用不当。

(五)抓析数字

表数量或表比较的一些数字使用不当,不合事理,也是一种常见语病。句中出现了数字,可先考查是否存在以下误用情况:降低、减少用于倍数,增加(了)、减少(了)与增加到(为)、减少到(为)混为一谈,“平均”后又有“约数”,“整数”后又有“约数”等。请看例句:

①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②我市每千户人家的录像机拥有量,从五年前的50台,到今年的200台,增加了4倍。

③三车间是厂里有名的先进车间,职工们齐心协力,截至11月底。已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30%。

④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

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句①中的“一倍”应改为“一半”。“增加了”只指净增数;“增加到”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句②应说“增加了3倍”(或“增加到4倍)。句③的“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30%”实指没有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与语境不符,故应改为“已超额30%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句④中,“平均分”是定数,“90分以上”表约数,前后矛盾。

(六)抓析副词

句中出现“能愿、频率”类的副词,要注意该类词需放到介宾短语前面。

例:①你把这个意思应该跟王厂长说说。(句中“应该”作为能愿动词,要放到介宾短语“把这个意思”前面。)

②我的思绪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不时打断。(句中“不时”是表示“频率”的副词,需放在“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前面。)

要避免某些副词与句中词语语意的重复。例:①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而平凡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②过于溺爱。③拼命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④即将濒临倒闭。⑤极为酷似。⑥万一若出了问题。⑦对于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悬殊很大的问题,要采取正确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⑧剩下的虎种更为弥足珍贵。⑨这也是过分苛求。⑩“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每例中前后标记的两个词都有语意重复的现象。)

(七)抓析敬辞、谦辞

句中有敬辞谦辞,审视是否用错对象。

现代汉语中,用“光临”称宾客来到,用“惠临”指对方来到自己这里,用“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用“令尊令堂”称对方的父母。这些都是敬辞,适用于对对方,不能用于自己 另外,用“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用“家父”、“家母”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母亲,用“犬子”和“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这些都是谦辞,只用于自称。

请看;“……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句巾的敬辞“光临”用到“我班同学”方面,用错了对象。

(八)抓析否定

1、句中出现否定词,尤其两个以上的否定词易出现语病。

对此,可从句末的否定词依次往前推断。看推断结果与语句表意是否相符。请看例句:

①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②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③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

④谁也不会否认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句①,“不能”、“否认”、“不”三重否定,恰恰说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明显违背事理。句②,“忘”相当丁“不记得”、“无时无刻不”意为“时时刻刻都”,多重否定造成混乱,反倒成了王芳没有搜集、整理民歌,这与“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的说法矛盾。句③,“不再”与“防止”构成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意思,是说还希望事故发生,这与事理相悖。句④“谁也不会否认”即“大家都承认”,后面又出现是一个“不”字,恰好把意思说反了。

2、句中出现“本身带有否定意思的词”要注意:

再受到否定副词修饰时,表意是否合乎语境。

例: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切忌”一词,“忌”本身含有“禁忌”“不要”的否定意思,如果后面再用“不要”之类的否定侧来修饰.整个句了的语意就搞反了。)

有关这类词大致有以下一些:切忌、禁忌、避免、免除、禁止、防止、以防等。

3、如果是否定句或反问句,审视否定是不是恰当。

汉语语法上有如下规律:单重否定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因为反问格式相当于一重否定),单重否定句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当一个句子既是否定句又是反问句时,尤其要谨慎辨析。

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后一个句子既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否认……不”是双重否定),又是一个反问句(“谁又能……呢”),因为双重否定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学习雷锋了”。显然该句否定不当。

又如:“难道能否认培养国家建设的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否认”“不”再加上表反问的“难道”,这个句子成了三重否定,恰恰把意思说反了。

此外还应注意:用在四字短语中的固定格式“不……不”和“无……无”不属于双重否定。它们都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前边,表示稍有强调的否定。如“不明不白”是“不明白”。“不痛不痒”是“不觉得痛痒”;“无穷无尽”是“没有穷尽”,“无时无刻”是“没有一时一刻”。

(九)抓析一面与两面

一面与两面的句子,要分析前后是否统一。前面是“能否”(优劣、好坏等)两面,后面却以“能”(优、好等)或“否”(劣、坏等)单面,前面是“能(劣、坏等)或“否”(劣、坏等))一面,后面却以“能否”(优劣、好坏等)两面,都是不统一的。请看例句: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②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将来能否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是至关重要的。③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句①中的“能否”,是从两面来说,而后半句只从一面说;句②前半句是从一面说,而后半句则从两面说。“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都会造成语病。句③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

(十)抓析复句

如果是复句,可作如下五方面审视。

1、关联词语是否配套。

请看:“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句中的关联词“无论”不与表并列的“和”配套而与表选择的“还是”、“或”配套,组成“无论……还是(或)……都……”的结构形式,表示条件不同而结论(结果)一样。(本句错误不止一处)。

另外,表示分句之间各种关系的关联词语必须成套使用,如“不是……而是……”表并列;“不是……就是……”表选择;“不但……而且……”表递进;“尽管……可是……”表转折;“只要……就……”表充分条件;“只有……才……”表必要条件;“不管……都……”表排除一切条件。

2、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否恰当。

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第一个分句的关联词就放在主语后面;当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两个分句的关联词语均放在句首,否则,就会因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而影响表达。

如:“不但他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能够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句中的主语“他”是两个分句陈述的对象,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他”后面。

又如:“这次活动搞得很成功,同学们不但积极参加,而且老师也临场指导。”句中“不但”应放在主语“同学们”之前。

3、关联词语所表达的关系是否与两个分句的语义关系相符。

请看:“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句中虽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但仔细审视两个分句,不是条件关系,而是转析关系。应将“不管”换成“尽管”。

4、两个分句的句序是否恰当。

请看:“……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这是一个递进复句。递进复句后一个分句的范围应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即扩大),但句中“人类”的范围比“中华民族”大,是句序不恰当。

5、分句较多,审视是否中途偷换主语而使句意不明确。

请看:“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这个复句共有4个分句。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这家工厂”,表意明确,第三个分句没有主语,是承前省略,由“这家工厂”作主语吗?显然不能,因为“这家工厂”不能“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仔细审视全句可知,“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的只能是这家工厂生产的某一种或几种“产品”。这个句子犯了偷换主语的毛病。

(十一)抓析判断词“是”

病句考题中如出现判断词“是”,则应考虑主宾搭配是否恰当。

①今年,我校参加高考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②考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③张长福今年22岁,是应届毕业生。

句①主宾搭配不当。句②把“考场是设住……大厅里”和“考试就是在这儿举行的”两句拼凑杂糅在一起。③究竟是初中、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判断不明确。

(十二)抓析顿号

顿号用在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高考病句常常使属种概念并列,或者分类标准不一,出现类似数学中“交集”的情况。

例①: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地报送了黑龙江、山西、陕西、湖南等煤矿瓦斯爆炸伤人的事件。(属种概念不能并列)

例②:去年冬天,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许多青年、妇女、老人报名参加学习。(标准不

一、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例③: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和农业化学等课程。(因为是短训班,不可能三门课程同时开设,所以必须在“开设”前加上“分别”一词)

例④:一个人是否浮躁,关键在于他的政治修养、思想修养、理想志趣、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强。(画线部分不能与“强”搭配)

当然,语病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语法、修辞、逻辑等多角度辨析语病,才是最可靠的。但做到上述的十二个“抓析”,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题例析: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2007年高考湖南卷第4题)(D)

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的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2、(2006年高考湖南卷第4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艰难跋涉,我们发现,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任何理顺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举措,都将事倍功半。

B.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C.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共生现象,如燕千鸟从鳄鱼牙中啄取水蛭,为鳄鱼提供口腔卫生服务,同时它自己也得到了所需的事物。

D.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当地的主要河流称为母亲河,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区域文化的摇篮。

【导析】 正确选项为B。该句中“不只是”应为“不是”。

3、(2006年高考全国卷l第3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奖金。

【导析】 正确选项为A。B项语序不当,应为“……生产的食品都是备受新老顾客信赖的”;C项缺少虚词,应在“天安门广场”前加介词“对于”,且否认的内容不明确;D项成分残缺,不能

中考病句的辨析诀窍及修改教案 篇5

学习目标:1.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

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病句题型训练

学习重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课前学生自学《风向标》的每一类型病句的相关内容,然后在当节课堂上完成相应的练习,教师解答疑难。

课时安排:共7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真题体验】(学生用书P17)(教师用书P34)(广东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C.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研究发现的是后文的三种情况,而“引起广泛关注”的主语是前文的中的三种情况,此“三种情况”既已经作为“研究发现”的宾语,则不可再作引起的主语,可去掉最后一句;C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本句主语为“茶汤”,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茶叶”,将“即使”调至“茶叶”的前面,使之成为让步状语;D项逻辑顺序错误,“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应该改为“预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险在前”。

【2009-2011年广东卷病句题见《风向标》(学生用书P17)(教师用书P34)】

二、【考纲点击、命题分析】(学生用书P17)(教师用书P34)本专题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

1.题型上以辨析为主,重点考查对句子正误的判断能力。

2.内容上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表意不明为重点。这三种语病类型几乎各地试题都有涉及。3.结构上以辨析语病的综合考查为主。单一考查某种语病较少,除了表意不明外。

4.材料上多为当前社会关注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热点题材。预测今后高考同样会沿着这一特点命题。

三、【辨析病句的一般方法】(学生用书P18)(教师用书P35)

第二课时

【一】“语序不当”病句类型

(学生用书P19 教师用书P36)

• 语序不当,简而言之就是词句的顺序不妥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 1.定语顺序排列不当; 2.状语顺序排列不当; 3.修饰语与中心语错位; • 4.短语语序排列混乱; 5.虚词位置不当; 6.分句顺序不当。

一、经典例题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的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面;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面。如果颠倒,就属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1.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如果„„就”表假设关系,两个分句 的主语都是“人们”,因此“如果”应放在主语“人们”之后。)★分句次序不当

此语病常出现在具有递进、承接、因果关系的复句中。

2.网络语言的泛滥,不仅影响了我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化建设,而且误导了孩子,使之无法正确使用规范化语言。(递进关系的复句,后一分句应在前一分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因此应改为“不仅误导了孩子,使之无法正确使用规范化语言,而且影响了我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化建设”。)3.可怜的小狗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满身伤痕,这时它已无力叫唤了。(描述事情是讲究顺序的。此句应是先有“满身伤痕”后有“奄奄一息”,另外,“奄奄一息”同“无力叫唤”联系更紧,理应连在一起。)★修饰语与中心语错位

修饰语与中心语的错位多指定语位置不当(定语与中心语、定语与状语)或状语位置不当。

4.作为一种助学贷款的消费信贷,市场需求的潜力很大。大力发展这项贷款业务,为商业银行开拓信贷市场、培育业务增长点提供了契机。(“助学贷款”属于“消费信贷”的一种,这里属于定语与中心语错位。应改为“作为一种消费信贷的助学贷款”。)5.夜深人静,张亮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仍然懊悔不已。(“一连串”不应修饰“发生”,这里属于定语与状语错位。应改为“今天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多层修饰语错位

有些句子的中心词前常有多层修饰语,这些修饰语的排列须要讲究一定的次序或符合一定的语言习惯,否则就会造成修饰语错位。最常见的是多层定语或多层状语错位。多层定语的语序一般是:领属性词+数量词+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中心词。多层状语的语序一般是:条件+时间+处所+范围或否定+程度+情态+对象+中心词。如果有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则介宾短语必须紧靠中心词。

6.几位手足口病康复患者昨天在医院里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都十分高兴地同家人见了面。(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应把状语“在医护人员陪同下”移到“昨天”之前。)★并列结构语序混乱

7.托尔斯泰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捕捉形象并将之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应将“记忆力”和“观察力”的位置对调,使它们分别与后面的“捕捉形象”和“长久地储存”相对应,因为前后的并列短语本身有很强的逻辑顺序。)★虚词位置不当

8.至于我报考信息类专业是既定方向,哪所院校放在第一志愿,还在考虑中。

(“至于”表另提一事,只能用在后一事情上,而该句却把它放在第一件事“报考信息类专业”前;属位置不当,应放在“哪所院校”前。)

二、方法总结

关于语序不当的语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2.望见修饰语长的句子,即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症。★3.望见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4.望见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三、演练高考(2012年题)

1.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12四川卷A)【解析】语序不当。定语位置不当,“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改为“国际上许多有眼光的大商人”。

2.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12安徽卷B)【解析】语序不当。状语位置不当,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为其制订专门培养方案。

3.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 不至于中断和流失。(2012辽宁卷B)【解析】语序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把“如果”调至“一个省的文化系统”之前。

4.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2012全国卷新课标D)【解析】语序不当。“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改为“严峻的形势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2012全国卷D)【解析】语序不当。定状语序不当,应该为“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影响”。

四、完成巩固练习【对点过关】(学生用书P20 教师用书P 37)

第三课时

【二】“搭配不当”病句类型

(学生用书P20 教师用书P38)

• 搭配不当题型是高考热点题型,具体说来,可以有以下几类:

• 1.主谓搭配不当,2.动宾搭配不当,3.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等。

一、经典例题 搭配不当类分析: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与其谓语或主语不搭配。

◆2.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的常见错误是:当由两个具有并列关系的动词共同带有一个宾语时,其中一个动词与宾语不搭配。

◆3.主宾搭配不当

1.这最后一天的活动是探险队员们最紧张、最愉快,也最有意义的一天。(“活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活动”。)3.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4.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2.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就已经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人群”是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用“数万名”予以限制。可将“人群”改为“人”。)◆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4.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与“温暖”两面对一面,应把“温暖”改为“冷暖”。)5.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6.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都有自己的固定搭配,如果搭配不当,就会出现语病。

6.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运动员们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峰顶。

7.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关联词语“只有”与“就”不搭配,可将“就”改为“才”。)

二、方法总结

★1.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搭配不当症。★2.望见句中有数量词,检查是否患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症。★3.望见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彼此失应症。★4.望见句中有双面词语,检查是否患前后失应症。★5.望见“是”字句,检查是否患动宾搭配不当症。

三、演练高考(2012年题)

1.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和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2012湖北卷A)【解析】搭配不当.“自然与人”“随风生长”搭配不当,将“随风生长”移至“绿树蓊郁”后.2.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2012天津卷D)【解析】搭配不当.“不健康”应改为“不良”。

3.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2012四川卷C)【解析】搭配不当.“植被覆盖率”与“十分严重,令人担忧”不搭配,关联词“但是”使用也不当。

4.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2012安徽卷D)【解析】提承不一。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能否„„是”改为“„„是”,删去“能否”。

5. 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2012江西卷D)【解析】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6.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2012辽宁卷D)【解析】搭配不当,把“责任感是沉甸甸的”改为“沉甸甸的责任感”。

7.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2012全国卷新课标B)【解析】搭配不当,“取得的成绩”与“得到了回报”不搭配。

8.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2012北京卷A)【解析】 “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9.快递服务的固家标准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作出了“先验货后签收”、“文明分拣”等决定。多数消费者对“新国标”表示欢迎,也有人认为“新固标”在实际执行中还会遇到新的问题。(2012福建卷)【解析】该病句类型为词语搭配不当。“决定”改为“规定”。作为一种行业参照“标准”只能是作出“规定”,不能作出“决定”。

10.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2012湖南卷B)【解析】搭配不当,在“输送氧气”补上“的能力”.11.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2012全国卷C)【解析】“基地”与“机构”搭配不当。

12.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2012全国卷B)【解析】“凝聚”和“骨干”不搭配,“产量成为品牌”搭配不当,可改为“十几年来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在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成为一个著名品牌”。

四、完成巩固练习【对点过关】(学生用书P21 教师用书P 38)

第四课时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病句类型(学生用书P20 教师用书P38)

(一)成分残缺种类:

• 1.主语残缺,2.谓语残缺,3.宾语残缺,4.虚词残缺

一、演练高考(2012年题)

1.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2012浙江卷A)【 解析】成分残缺。缺少动词,应在群众前加“提高”.2.《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2012浙江卷B)【 解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需要”.3.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2012湖北卷C)【解析】成分残缺。缺少谓语“有”,改为“很少有人会有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4.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2012江西卷B)【解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

5.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文艺汇演,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创造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歌舞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2012四川卷D)【解析】成分残缺。

6.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2012北京卷D)【解析】成分残缺.“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7.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2012湖南卷A)【解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不清楚.8.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2012全国卷D)【解析】成分残缺.“采取”缺少宾语。

二、方法总结

关于成分残缺或赘余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望见介词打头的句子,检查是否患主语残缺症。

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2.望见定语过长的句子,检查动词是否带有宾语。

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二)成分赘余一般有两种情况 • 一是重复;

• 二是句子里多了根本不该有的成分,造成意思不通,难以理解。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1.主语多余,2.谓语多余,3.宾语多余,• 4.定语多余,5.状语多余,6.虚词多余。

一、经典例题

如何辨析成分残缺或赘余,是考生作答病句题的一个很大的难点。考试时应该做到三个探查,以清点“赘余”。

◆1.探查定语与中心语是否重复,造成赘余。

1.这句话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分析】 “无声”赘余,因“潜台词”即“不明说的言外之意”,已含有“无声”的意思。

2.在中小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素质教育,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分析】 “目前”赘余,因“当务之急”即“当前急切应办的事”,已含有“目前”的意思。

◆2.探查补语对中心语是否作多余的补充说明,造成赘余。3.由于版面容量限制,只好对文章原稿略加删改一些。【分析】

“一些”赘余,因“略”即含有“少部分、一些”的意思。

4.赖昌星集团自1996年以来,在厦门海关大肆走私,其累计走私金额高达530亿元之巨。【分析】 “之巨”赘余,因“高”即含有“巨大”的意思。

5.我们的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3.探查虚词是否滥用,造成赘余。

6.这次科考活动获取的材料很有价值,有助于对课题的深化研究。【分析】 “对”赘余,因“于”即“对于”的意思。

7.理论如果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分析】“一旦”即表示“如果有一天”的意思,故“如果”赘余。

二、方法总结

★1.望见有隐性词语出现,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其实这是过于多虑的想法。

★2.望见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意义包容症。(例5)★3.望见句中有虚词出现,检查是否患虚词多余症。村南的那片杏树林,早已被人们所砍光了。★4.望见句中有“否则”,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软件,我们就会失去市场

三、演练高考(2012年题)

1.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2012天津卷B)【解析】语义重复,“善款”与“费用”重复,所以将“费用”去掉。

2.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2012全国卷新课标A)【解析】重复赘余。“造成、遭到”,将“遭到”删去。

四、巩固练习完成【对点过关】(学生用书P22 教师用书P39)

第五课时

【四】“结构混乱”病句类型(学生用书P22 教师用书P40)

• 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式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上的混乱。结构混乱主要有四类:

• ⒈两句混杂。⒉藕断丝连。⒊中途易辙。⒋反客为主。

一、演练高考(2012年题)

1.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2012浙江卷C)【 解析】句式杂糅.应将“选配了”改为“选配的”。2.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俱积极意义。(2012天津卷A)【解析】句式杂糅。“应倡导„„更俱积极意义”。

3.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2012山东卷B)【解析】句式杂糅。将句尾“的发生”去掉或将“解决”改为“避免”“防止”等意义的词语。

4.规划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区域型特大中心城市为目标,打造以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2012安徽卷A)【解析】句式杂糅.“规划拟把„„作为目标”。

5.300多人只能睡在阴湿的地上,没有铺的就找来谷草,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绝大多数人挤在一起和衣而睡。(2012辽宁卷A)【解析】句式杂糅.“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把“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外”和“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被子外”两种说法糅在了一个句子中。

6.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用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2012北京卷B)【解析】句式杂糅。“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

7.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2012全国卷C)【解析】句式杂糅。在“柠檬中含有”后面加“的”。

8.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2012全国卷A)【解析】句式杂糅.“采用„„”或“以„„为准”,保留一个即可。

二、规律请看《风向标》(学生用书P22 教师用书P40)

三、巩固练习完成【对点过关】(学生用书P23 教师用书P41)

第六课时

【五】“表意不明”病句类型(学生用书P23 教师用书41)

• 清晰明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如果语意令人费解,或者不能表达明确的意思,就会造成表意不明的错误。

• 表意不明根据语病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1.词义不明,2.词性不明,3.结构不明,• 4.修饰不明,5.指代不明,6.停顿不明。

一、经典例题

1.今天校长又在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分析】该句中的“自己”是指代“我”还是“老师”,表意不明。要消除歧义,可以把“自己”改为“我”。2.朱老师去师范学院上课了。【分析】 该句中的“上课”既可以理解为“听课”,也可以理解为“讲课”,因此该句表意不明。要消除歧义,可在“学院”后加上“给同学们”。

3.尽管家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是会瞒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分析】 句中的“和”既可以理解为连词,也可以理解为介词,因此就产生了歧义。当理解为连词时,意思是他一个人瞒着家长、班主任、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当理解为介词时,意思是他跟班长两个人一起瞒着家长、班主任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要消除歧义,可将“和班长”改为“与班长一起”。

4.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分析】 该句的停顿如果停在“晚”后,意思是“留给来得晚的人喝”;如果停在“上”后,意思是“希望留给夜里来的人喝”。由于停顿不同,引起结构不清,使得句子表意不明。

5.只要你们学校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旅馆住宿,购买世博会门票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分析】 由于此句中全部使用了逗号,造成了层次不清,引起了歧义。“我们解决”的可能只是“购买世博会门票的问题”,也可能还包括“报销差旅费,安排旅馆住宿”等。要消除歧义,可以用改换标点符号的办法,将原句改为:只要你们学校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旅馆住宿、购买世博会门票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二、方法总结(5个“留心”+3个“望见”)★1.留心指代不明造成的表意不明。★2.留心一词多义造成的表意不明。★3.留心词性兼类造成的表意不明。★4.留心句子结构不清造成的表意不明。★5.留心标点符号使用不当造成的表意不明。

★1.望见“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症。

6.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起色。★2.望见有和(或)连接的成分,检查是否患歧义症。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到了两家银行。★3.望见多定、多状、多补,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三、演练高考(2012年题)

1.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2012山东卷D)【解析】表意不明。“公开谈及”和“极不负责任的”主语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表意不明确,存在歧义。

2.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2012全国卷C)【解析】表意不明。“这”指代不清,应将前半句改为“一些人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

四、完成巩固练习【对点过关】(学生用书P24 教师用书P 41)

第七课时

【六】“不合逻辑”病句类型(学生用书P23 教师用书42)

• 所谓“不合逻辑”,是指句子虽然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或事理逻辑,有较大的迷惑性。

• 不合逻辑的类型主要有:

• 1.不合事理,概念混乱。2.主客颠倒,自相矛盾。• 3.否定不当,照应不周。4.复句之间,关系混乱。

如何准确辨析不合逻辑的语病,考生可参考“四个揣摩”的办法,以尽快化难为易。

一、经典例题

1.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分析】 “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与“球台、球拍”不属于同一范畴的概念,并列不当,这是概念不清造成的语病。

2.上海世博会的诸多情况,对我还很不熟悉。【分析】 主客关系颠倒了,应该是:我对上海世博会的诸多情况还很不熟悉。

3.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分析】 此句中的“理论上和政策上”、“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这两组并列短语之间的对应关系错位了,应改为“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这是属于前后不照应的语病。

4.他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因此他工作倍加努力。

【分析】 分句之间本无因果关系,滥用因果连词,强加因果,使得句间关系逻辑混乱。

5.不法分子打着假记者的幌子,四处寻找问题单位,以曝光相威胁,强拉广告,敲诈勒索,聚敛钱财,令人痛恨。

6.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分析】不合逻辑,“社会问题”与“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不能并列。

二、方法总结(4“看”+4“揣摩”)★1.看两面词

1.看是否为一面对两面的错误。2.虽然都为两面,但面与面交叉不当

3.特征:有 “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优劣”、“上下”、“左右”、“高低”、“轻重”之类的两面词。

★2.看数词

1.看数词前后是否重复 2.看数词前后是否矛盾

3.注意点:大约、上下、左右、平均、以上、至少等

4.“倍数”、“增多”、“提高”、“超过”等词语只能用于数量的增加。★3.看否定词

有“避免”、“预防”、“防止”、“忌”、“缺乏”、“杜绝”“忘”等词用在否定句中也相当于否定词,要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4.看并列词

句中有“和、与、及、以及、和顿号”等表并列的词或并列短语 要注意并列是否合理(注意交叉、属种关系)。◆1.揣摩句子是否概念分类不清或叙述不合事理。◆2.揣摩句子是否主客颠倒或自相矛盾。◆3.揣摩句子是否否定不当或前后不照应。

◆4.揣摩语段是否有滥用关联词语造成的句间关系混乱的现象。

辨析病句,采用客观题形式。辨析病句,首先要有程序:先找主谓宾,看搭配;接着查定状补,看修饰;再品味语意,看逻辑。其次要抓关键,抓关联词,看逻辑和位置;抓并列短语,看类别和搭配;抓否定词,看正反;抓双面词,看对应。

修改病句,采用客观题形式。修改病句,首先要读懂题目,审明要求;其次要读懂句子,找出病因;再次要对症下手,简洁高效。在具体的操作中把握四个要领:增(残缺的)、删(多余的)、换(不妥的)、调(无序的)。解题的基础是要熟练掌握病句六种常见类型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三、演练高考(2012年题)

1.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2012湖北卷D)【解析】不合逻辑。“不仅„„而且”引导的是递进关系,应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调换一下。

2.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2012山东卷A)【解析】不合逻辑。属否定失当。“切忌不要”,“忌”本身就含有“不要”的意思。将“忌”改为“记”或将“切忌不要”后的“不要”删去。

3. 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的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2012江西卷A)【解析】“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

4.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2012全国卷大纲版A)【解析】不合逻辑。“不但„„还„„”联结的内容无关联性且这组关联词一般表递进关系,而本例中还后面的内容与“他在英语国家工作”无直接关系。

5.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2012全国卷大纲版D)【解析】不合逻辑。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

6.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2012全国卷大纲版B)【解析】不合逻辑。“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

上一篇: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体会与思考下一篇:七夕节为什么吃巧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