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的道德观

2024-07-04

维特根斯坦的道德观(精选8篇)

维特根斯坦的道德观 篇1

维特根斯坦的道德观

康德的“绝对命令”是在有所欠缺的经验之上产生的自由意志或善良意志对有所欠缺的经验的“批判”,其前提和内容都仅仅在于其“善良意志”之中.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认为伦理学是超验的,求善的愿望只是人们共有的一种值得尊重的倾向,关于伦理的命题是无意义的,人们的`伦理行为有转而追求“非自然倾向”并引向无序发展的可能;后期哲学把伦理学问题等同于美学问题,伦理学问题变成“如何表述”伦理学命题的问题,表述的结果是拒斥形而上学的一劳永逸的答案,追求生活形式的多变结局.

作 者:陈道远 CHEN Dao-yuan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刊 名: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EDUCATION COLLEGE(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8(4)分类号:B565.6关键词:善良意志 非自然倾向 生活形式

维特根斯坦的道德观 篇2

在阳光和林荫交错的库德曼小街尽端, 安静地坐落着一座住宅 (图01, 02) , 简洁的线脚, 白色的外墙上内嵌着划分严谨的窗户, 这是维特根斯坦姐姐格蕾特的住宅, 由奥地利建筑师伊格尔曼和被誉为天才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 (图03) 合作设计。由于参观需要提前预约, 因此无法入内, 只能围着这栋建筑绕了一圈, 拍了几张照片, 便上车驶往林茨。车上的导游很奇怪我们一行为什么要绕远来看一栋这样普普通通的住宅。

确切的讲, 是一本书把我们带到了这里。在这次东欧之行中, 大量时间是在车上度过, 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读完一部近600多页的大部头——蒙克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倘若在平时, 仅仅这本书的厚度就令我望而生畏了。关于这本传记, 书评这样写道:文字易读, 不仅展现了维特根斯坦这位思想家的深刻灵魂生活, 同时也非常有助于一般读者理解他的哲学思想。然而对于我, 依然是在坚持读完100页左右, 才进入良好的阅读状态。处于这个状态下, 特意来看一眼这个住宅也就顺其自然了。

如果细细梳理维也纳一战前后的文化和艺术, 就无法回避维特根斯坦家族与其千丝万缕的联系。上午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建筑——分离派之家博物馆 (Secession, 图04) , 是由建筑师约瑟夫·马利亚·奥尔布里希 (Joseph Maria Olbrich) 设计, 于1898年修建, 现藏有分离派代表艺术家克里姆特的多幅壁画。这个博物馆的建立得到了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卡尔的资助, 克里姆特曾称卡尔为他的“艺术部长”, 以表达对其资助艺术的感激之情。第二个建筑是列奥波多博物馆 (Leopold Museum) , 以收藏埃贡·西勒 (Egon-Schiele) 和分离派艺术家的作品为主, 其中就有一些艺术家曾得到过维氏家族和维特根斯坦本人的资助。而上午参观的第三个建筑, 路德维希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 (MUMOK Museum) , 尽管其中路德维希也是维特根斯坦的名字, 但却以著名的艺术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来命名的, 与维特根斯坦无关。1996年, 路德维希夫妇曾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89件艺术品, 价值高达2亿多元人民币, 其中包括4件毕加索的作品。

关于维特根斯坦家族, 可以一点都不夸张的称其为富可敌国。这个家族在维特根斯坦父亲的精心经营下, 当年所积累下来的财富至今使其后裔享用无忧。财富使得这个家族保持着一种贵族的风格生活, 当时维也纳的著名音乐家和演奏家都是维氏家族的座上常客, 仅仅听到这些名字:勃拉姆斯、马勒、布鲁诺·瓦尔特, 就可以想象维特根斯坦的幼年是在什么样的艺术环境下得以成长的。在卡尔的8个孩子中, 除了维特根斯坦, 几乎每个人在艺术和音乐方面都呈现出极高的艺术天分, 因此家人认为他更适合从事技术性的事务, 于是将他送入林茨实科中学进行学习。

顺便一提, 在林茨实科中学里和维特斯根坦同期求学的学生中有一位, 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 日后影响了整个现代世界格局和进程的德国纳粹元首。现在, 我们正在驶往林茨的路上。

一战后, 退役的维特根斯坦开始了一段自我流放的乡村教师生活, 1926年他回到维也纳, 为姐姐格蕾特设计和建造了库德曼街的住宅。在这个设计中, 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职责是设计窗户、门、窗栓和暖气装置, 而此过程中, 关于他对细节过于苛求的故事被不无夸大的传播, 甚至成为建筑理论和批评家来强调细节重要性的例证之一。例如, 一个锁匠问道:“告诉我, 先生, 这里1毫米对您真的有这么重要吗?”而维特根斯坦没等他说完就吼道:“是的”;或者, 在与负责建造他设计的高玻璃门的工程师讨论时, 工程师最终崩溃的哭了。但这里也有真实的事情, 由于许多整批从国外进口的设备不符合维特根斯坦的要求而被拒绝接收, 造成了建造费用的大幅提升。对于这栋住宅, 居住其中的赫尔米勒这样评价: “……看上去更像是神的居所, 而不是我这样小凡人的居所……起初我甚至不得不克服一种微弱的敌意——对我称之为‘逻辑房子’的敌意, 对这种完美性和纪念碑性的敌意。”建成9年后, 由于维氏家族逃避二战期间对犹太人的迫害, 这所住宅被空置;1945年苏联人占领维也纳后, 成为苏联士兵的军营和马厩;1947年格蕾特搬回居住;1971年, 其子将这栋住宅卖给了一个准备拆除这里的开发商, 幸亏维也纳地标委员会发起的保护运动, 这个住宅得以保留和修复, 后曾被保加利亚驻维也纳大使馆文化部使用。

由于维特根斯坦在哲学方面的名望, 这座由他亲自设计的住宅激发了建筑界的极大兴趣, 尤其是建筑理论研究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受到什么风格影响, 和哪些著名建筑师有关, 从建筑外表体量到室内门窗的比例等等, 都成为了研究对象, 似乎这里隐藏着一位哲学家对于建筑学秘而不宣的东西。因为, 这个住宅直接使建筑和哲学——严格的说是哲学家本人, 但没有多少人关心这样一个概念的错位——发生了联系, 这一点就足以使建筑研究者感到兴奋, 他们希冀能够从中挖掘出建筑这门学科本身一直缺少的某种形而上的支撑点。

然而, 通过维特根斯坦的日记, 以及当时他在那个时期的思想转变可知, 他参与这座住宅建造的真实目的, 却恰恰是研究者所追寻的对立面。这座建筑所展现出来的严谨性与精确性, 只不过是他个人的一贯工作风格。事实上, 这个小屋是维特根斯坦这个时期的一个生活实践对象, 投入一种真实生活以代替思考, 而非要在一般性、抽象性的意义上给与所有问题一个理论化的解释。或许应该说, 这不是一个充满理论隐喻和逻辑体系的小屋, 而是一个关于生活实践和体验的物证。

1930年, 重回剑桥后的维特根斯坦提出用‘对平凡的东西的概观’取代理论的哲学研究方法, 是受到歌德形态学至斯宾格勒这一传统的启发。在城市和建筑方面, 受到歌德形态学传统启发而发展出来的思想和理论也为数众多, 例如格式塔理论、城市形态学研究、类型学等。出于对牛顿科学中机械主义的厌恶, 这一传统希望寻求的是‘照其本身认出活的形式, 在背景中看出它们的可见和可缺的部分, 把它们能感知为某种内部的东西的显现’。斯宾格勒则跟进一步提出了形式原则与法则原则的区别, 与前者相伴的是历史、诗歌和生;而与后者相随的是物理学、数学和死。这时的维特根斯坦抛弃了他早年在罗素指导下完成的很多数学逻辑哲学观点。建立在逻辑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对于某些学科是必要的, 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科都需要如此。对于大部分学科而言, 如果抛开事物本身, 企图通过语言上的逻辑统一去追求一种普遍性、一般性和统一性的理论体系, 并籍由这种理论体系反向认识和定义事物, 显然是荒谬的。

然而一个抽象和统一的理论体系所具有的诱惑力是巨大的。在当下中国的建筑界, 处处可以看到这样一种遏制不住的建立各类体系的欲望。上有权威专家依托国家各类课题, 以满足意识形态的需求为原则, 招揽各路英雄豪杰, 对历史进行量体裁衣式的切分, 拼贴出一整套不知所云的理论体系。中有独霸学术话语的大腕, 树立一种国际‘先进’主义, 将其高高置于所有其他观点之上, 在任何场合和时间都可以不顾语境地自说自话。下有暗合民族复兴, 国家崛起主旨的民粹派, 手举‘传统’大旗, 偶尔祭出山寨版弗兰姆普顿的‘地域抵抗主义’, 但也有出没在故书锦灰堆中, 淘得只言片语, 放大成高大精深的无法‘与外人语’的国粹, 建立一套中国‘固有’体系。当然, 有庙堂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中从来不缺少希望成名立派的人, 抱着几个自己也不甚了然的概念, 闭门造车, 开创独门武功秘籍, 借鉴传销经验, 强调信则灵;在这一点上, 这类人真是颇得义和团的真谛。

事实上, 所有这些纷杂的体系欲望, 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于一个因果关系的幻象之上, 即建筑需要某种抽象和一般性支撑体系。对于这些幻象, 晚年维特根斯坦给出的破解方法是抛弃因果关系, 从歌德形态学研究出发, 使用类比的方法, 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 也就是他所说的“端赖于看出联系的理解”。他告诉弟子: “首先, 谨记事物是它们之所是;其次寻找启发性的对比, 从而理解它们如何是其所是。”或许可以更简单一些, 直接套用维特根斯坦谈论艺术和宗教的话来评价:好的文化和艺术只关乎真诚的生活, 不需要体系和说教。我们相信好的建筑也不会例外。感谢维特根斯坦, 虽然无法完全理解他的思想, 但他真诚的生活和深刻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洞穿那些不真诚的概念和事物, 从而走出人为的重重迷雾。

论维特根斯坦的私人感觉 篇3

关键词私人感觉 语言游戏 语法

中图分类号:B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5-0001-03

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反对私人语言的论证。这一论证不仅引起了学者们对私人语言的关注,也引起了他们对私人感觉的重视。学者们在维特根斯坦对待私人语言的态度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在理解他对待私人感觉的态度上却出现了明显的分歧。维特根斯坦是否反对私人感觉?如果他是反对私人感觉的,那么他是在什么意义上持反对意见的?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做一些讨论,以期澄清维特根斯坦对私人感觉的讨论。

一、私人感觉提出的背景

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之一就是他放弃了其前期所坚持的“意义指称说”。按照指称说,语词的意义就是这个语词所指称的对象。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我们倾向于为语词在物理世界中找出一个代表对象。但“每当我们的语言让我们揣测该有个实体而那里却并没有实体,我们就想说:那里有个精怪。”这样,在指称说的影响下我们也将感觉、思想、意向等也看做是指称对象,只不过这种指称是通过一种内在过程完成的。而在后期,维特根斯坦抛弃了“意义指称说”,提出了语言游戏说,并坚持语言游戏的多样性,而语词则在其使用中获得其意义。正如任何游戏都有规则一样,语言游戏也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在语言游戏中,一个语词必须按一定的规则结合到语句中,否则,就会引起混乱。各种“哲学病”即来源于此。维特根斯坦后期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治疗这种疾病,将词从形而上学的用法带回到日常的用法,在具体的语境、生活形式中正确地使用日常语言,消除哲学带给我们的幻觉。对私人感觉的讨论就是这一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维特根斯坦从语法分析入手,试图指出私人感觉论者在坚持私人感觉上所犯的语法错误,从而消解了有关私人感觉的问题。

二、有关私人感觉的论证

在《哲学研究》第243节,维特根斯坦在定义私人语言时明确地提到了私人感觉:“这种语言的语词指涉只有讲话人能够知道的东西;指涉他的直接的、私有的感觉。”维特根斯坦对私人感觉的讨论并不是以严密的论证形式来进行的,甚至很少进行直接地论证。他只是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把握到他的思想脉络。在《哲学研究》中他一共探讨了私人感觉的三个规定性:从具体的语言实践来说,往往通过强调个人感觉的所有权以表明感觉的私人性;从认知意义上,坚持只有认知主体自己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具有某种感觉经验,而别人对此只能猜测;从形而上学层次上说,有关心理现象的语词(包括感觉语词)指称了某种独特的内在过程,从而具有私人性。

在日常语言实践中,私人感觉的维护者坚持“别人不可能有我的疼痛”,我的疼痛只为我私自拥有,别人不可能和我具有相同的疼。所以,私人感觉是存在的。但维特根斯坦提醒我们注意下述问题:哪些是我的疼痛?什么是判断同一性的标准?首先,通过强调“我的”并不就表明了我对这种感觉的独自占有。这里,我们混淆了“我的”在两种不同的语言游戏里的用法。在这一点上J.库克的论述是深刻的。他指出,在“我的疼痛”这个句子中,“一个人也许会被引诱着以与所有权所有格相类比的方式来解释所有格的这种用法。”对于一个物理对象如一件大衣,我们可以有意义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谁的大衣,你的还是他的?”在这里,要求某人鉴别出这件大衣的所有者是正当的。但在用“疼痛”一词所玩的语言游戏里,这种鉴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很明显,提出“那个疼痛确实厉害,但你敢肯定是他的吗?”这个问题是荒唐的。因此,认为通过对“我的疼痛”的强调证明了一种私人感觉存在的观念应当被我们加以拒斥。其次,私人感觉的维护者认为“别人不可能和我具有一样的疼痛”,或者我们每个人的感觉就像是装在盒子里的甲虫,并只能从自己的盒子里知道什么是甲虫,因此,没有人能得知自己盒子里的甲虫是否与他人的一样。所以,私人感觉是存在的。这种私人感觉也为艾耶尔所坚持。他认为物理对象的公共性在于我们可以有意义地说不同的人可以感知同样的物理对象,而我们不能有意义地把不同的人说成是他们有着同样的精神心象,所以,精神心象是私人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在这里之所以得出私人感觉的结论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语言游戏的多样性,未认识到识别感觉对象同一性的语言活动不同于识别物理对象同一性的语言活动,我们需要对应用于感觉对象和物理对象的同一性判断做出正确的区分。正如麦金所言:“从语法上讲,它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因为当我们谈到人们感到疼痛,谈到他们感到同样的(亦即类似的)疼痛时,我们并不像识别和数椅子那样去识别和数疼痛。”所以,维特根斯坦指出我们是能够有意义地说他人和我的疼是相同的,并且有一定的判别标准,如疼的部位、程度乃至外在表现。因此,私人感觉论者之所以坚持上述有关感觉的陈述表达了感觉的私人性,只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将一种语言游戏当作了所有游戏的样板。另外,对另一种混淆同一性的方式的考查在这里也是必要的,即为疼痛加上“这个“一词。当有人敲打着自己的胸膛并强调说:“别人不可能有这个疼痛”时是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关同一性标准的定义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个”一词在这里的使用只是有利于我们澄清疼痛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同一性标准而引起的误解。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日常语言实践中遵守正确的语言规则,正确地使用我们的语言,那么有关私人感觉的问题就会自动消失了。

从认知意义上说,私人感觉论者坚持“只有我知道我是否真的疼,而别人只能推测。”也就是说,只有我才能知道有关我自身感觉的知识是否真实,而别人则不能通过感知我的感觉来检验它是否为真。但维特根斯坦指出:“这在一种意义上是错的;在另一种意义上没意义。”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疼的时候别人通常是知道的,他们可以通过我疼痛时的自然表达和特定的周边环境以得知我是否在疼。但是,私人感觉的辩护者也许会坚持如下看法:只有我才能感受到我的疼,而别人则不能,因此,他人还是不如我知道得那么确切。维特根斯坦指出这只不过是将实际上是语法句子的东西因其形式而误认作经验句子的结果。个人的感觉经验并不提供对有关感觉私有知识的验证标准。“我的感觉是私有的”或“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否感到疼”这些句子只不过是语法命题而非经验命题,它们所做的区分也只是一种语法上的区分。这种语法区分是由有关感觉语词用法的某种不对称性所造成的。我们能说我感受到的是我自己的疼痛,但不能说我感受到的是他的疼痛;我们能说“他知道我疼”,但我们不能说“我知道我疼”(在与前一个知道同样的含义上。对这一点后面将有论述)。正是这种用法的不对称性才造成了语法上的区分。而对于经验命题是可以用经验证实或证伪的,但很明显,证实或证伪对于上述说法毫无意义。另外,库克提醒我们考察一下动词“知道”一词的用法对于我们澄清私人感觉的问题也是有益的。库克认为“只有我知道我是否真的疼,而别人只能推测”这个论证预设了“知道”一词作为对第一人称现在时感觉陈述的肯定性之用法。但这种用法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作为肯定性之表达我们是可以进行怀疑的,但“说别人怀疑我是否疼痛,这话有意义;但不能这样说我自己。”,“我知道我疼”只不过是在说“我有这些感觉”。因此,“说‘我知道我疼’不只是不得要领的(确实我们已经看到,对它的表述也会表达气愤的情绪),更确切地说,在所有情形下对它的表述都不能被有意义地当作是表达了肯定性。”综上所述,我们之所以持有私人感觉的观念只不过是我们未能正确地使用语言的结果。这里,我们对日常语言的误解不仅表现在我们混淆了一些语词在不同语言游戏里的用法,更表现在我们试图对这些语词的日常用法做形而上学地使用。这就是下面我们将着手说明的问题。

对语词的形而上学误用将我们带入了一种哲学传统。这种哲学传统在近代哲学家那里体现得尤为明显。理查德·罗蒂将这种传统概括为“以理解‘心的过程’为基础的‘知识论’”。它把“心”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当作内在领域,包含着使知识得以成立的一些成分或过程。这种观念同时为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所持有。正是在这种传统的支配下,私人感觉论者才得出我们关于心理现象的语词指称并描述了某种发生在我们心灵内部的内在过程的结论。这正是维特根斯坦反对私人感觉论证的真正关注所在。在这点上麦金的陈述是一语中的的:“在《哲学研究》243节中,对通过关于我们的心理学概念如何实际发挥功用的语法研究来反抗我们关于心理现象之本质的错误图像这种关注,便成了维特根斯坦的评论的主导论题。”这种语法研究除了上述所提及的,还包括维特根斯坦对内在私自指称的否证。按照传统语言观,语词的意义就在于它所指称的对象。在我们的日常语言实践中我们能够有意义地使用有关心理的词汇,因此,心理词汇也有指称的对象,只不过这里我们是通过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我们的内部的方式来完成的。这正是后期维特根斯坦所极力反对的。针对这个观点他提出了著名的“甲虫”例证。他将私人感觉论者所持有的私人感觉比作盒子里的甲虫,每个人都只能通过看他自己盒子里的甲虫而知道什么是甲虫。那么,无论我们的甲虫是否一样,是否变化,我们都可以用盒子里的这个东西来约分,而盒子里的东西——甲虫则因为无关乎语言游戏而被排除出去了。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根据‘对象和名称’的模型来构造感觉表达式的语法,那么对象就因为不相干而不在考虑之列。”所以,私人感觉论者企图通过指称来建立心理词汇与内在心灵过程之间联系的努力是徒劳的。心理词汇并不描述内在过程,而只是对感觉经验的一种表达。维特根斯坦在一开始提到私人感觉时就强调了这一点。他以疼这个词为例,我们是如何学会疼这个词的呢?一种可能性是将它与感觉的原始的自然的表达联系起来,并取代它。大人教受伤的孩子呼叫句子以代替哭喊。这里疼并不意味着哭喊,“正相反;疼的语言表达代替了哭喊而不是描述哭喊。”我们只不过是以一种较文明的方式去表达了疼痛。私人感觉论者在这里所犯的还是一样的错误:在不同的语言游戏之间做了不恰当的类比,喊叫是疼痛的表达,句子是思想的表达,这种在喊叫与句子之间的比较恰将我们引入了歧途,即认为句子的目的让一个人了解另一个人思想器官里的某种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抛弃下面这种看法:在用“疼”所做的语言游戏里,不仅包括行为的范式,也包括疼痛的范式。认为疼痛的图画随着“疼痛”一词进入了语言游戏只不过是我们沉溺于哲学思考时产生的一种幻象,只不过是犯了一种哲学病。而维特根斯坦的上述工作就是对这种哲学病予以诊治并开出了处方——放弃对日常语言的形而上学使用。

三、关于私人感觉的补充说明

在本文的第二节我们虽然陈述了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感觉的主要理论工作,即通过对日常语言的澄清,使我们认识到关于私人感觉的三个规定性都只不过是我们对日常语言的误用而导致的。但是对下面这个问题的考查会进一步帮助我们澄清维特根斯坦的私人感觉观:维特根斯坦是否也否认了个人经验的存在?

维特根斯坦在反对私人感觉的过程中也否认了个人感觉的存在,这也正是私人感觉论者据以攻击维特根斯坦的理论武器。但这恰恰是对维特根斯坦的根本误解,“他并不否认个人感觉的存在,相反,对感觉的入微分析正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倾心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指出我们反对私有感觉并非就是对个人感觉经验的否认,感觉本身并非子虚乌有,但也不是作为语词指称的对象而进入语言游戏的。疼痛的意象在某种意义上进入了语言游戏,不过不是作为疼痛这个词所描摹的事实。认为有私有图画的存在只不过是将我们有关语法图画的表达式误认为是有关事实的图画时所产生的一种哲学幻象,这种哲学幻象的产生正是我们未能认识到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对日常语言未加以正确运用的结果。因此,维特根斯坦再次强调“我若在谈论虚构,那我谈的是语法上的虚构”,抵制私人感觉论者这里想要强加于我们的语法,从而把对心理词汇的使用限制在外在表达的范围内。另外,对心理语言的这种看法并不就表明维特根斯坦是一个行为主义者。这只不过是表明了语言游戏的多样性,语言不只以一种方式起作用或以一种方式作为权威使用。只要我们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有关私人感觉的一切疑问就都烟消云散了。

参考文献:

[1][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M].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美]A.P.马蒂尼奇编[M].语言哲学.牟博、杨音莱、韩林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M.麦金著[M].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李国山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M].哲学研究.陈嘉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维特根斯坦的名人名言录阅读欣赏 篇4

2. 想要思考是一回事,有思考的才能则是另一回事。

3. 漂亮的东西不会是美丽的。

4.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5. 好心对待你不喜欢的人,不仅需要本性善良,而且需要非常机敏。

6. 任何靠梯子才能达到的东西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

7. 思维也有一段耕耘的`时间和一段用来收获的时间。

8. 我不让自己受到影响,这就很好!

9. 当你的智慧超越时光数百年,时光总有一天会超越你的智慧。

10. 我贴着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11. 否定责任是让人不去承担责任。

12. 人会把他自身全部的邪恶看作是蒙蔽。

13. 一个人懂得太多就会发现,要不撒谎很难。

14. 我的心灵的襞里始终粘贴在一起,为了敞开内心,我每一次都不得不将他们撕开。

15. 其实,一个男人的梦想几乎是从来不会实现的。

16. 一个人能够看见他拥有什么,但看不见他是什么。

17. 要是人们某些时候没有做蠢事,那就不会做成聪明的事情。人类是人类灵魂最好的图画。

18. 言词即行为。

19. 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有权利怜悯别人。

维特根斯坦名言 篇5

人会把他自身全部的邪恶看作是蒙蔽,

一个人懂得太多就会发现,要不撒谎很难。

我的心灵的襞里始终粘贴在一起,为了敞开内心,我每一次都不得不将他们撕开。

其实,一个男人的梦想几乎是从来不会实现的。

一个人能够看见他拥有什么,但看不见他是什么。

要是人们某些时候没有做蠢事,那就不会做成聪明的事情。人类是人类灵魂最好的图画。

言词即行为。

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有权利怜悯别人。

去信仰吧!这没有害处。

只有在天才不济之处你才看见才能,

想要思考是一回事,有思考的才能则是另一回事。

漂亮的东西不会是美丽的.。

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好心对待你不喜欢的人,不仅需要本性善良,而且需要非常机敏。

任何靠梯子才能达到的东西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

思维也有一段耕耘的时间和一段用来收获的时间。

我不让自己受到影响,这就很好!

当你的智慧超越时光数百年,时光总有一天会超越你的智慧。

我贴着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高智商名人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篇6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香港及台湾译作维根斯坦,1889-1951)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人物生平: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路德维希在八个子女中排行最小,有着四分之三的犹太血统,于纳粹吞并奥地利后转入英国籍。

和一些伟大人物一样,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成绩并不好,大都处于中下水平,在度过了三年的不愉快后,更带着高考的落败离开了这里。少年路德维希爱好机械与技术,十岁时就制出过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然而,后者于19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随后维特根斯坦又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

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期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基础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伯特兰·罗素与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基础》。

在19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本可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英文版:Tractatus Logico - Philosophicus;德文版:Logische - 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的初稿。《逻辑哲学论》后他认为所谓的哲学问题已被解决,于是怀着贵族式的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格律克尔倡导的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有着理想主义追求的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对学生也充满了热情,然而却被无法理解的家长们视为“疯狂的家伙”,他们拒绝了这个古怪家伙提出的收养其中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要求。1926年,被证明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乡村教师的职位。

之后维特根斯坦先是在一个修道院里作过短时间的园丁助手,后来其姊玛格丽特由于担心他的精神状态而设法要求其协助设计并负责建造了自己的一处宅第。这个后来曾被用作保加利亚使馆的建筑物使维特根斯坦获得了建筑师的身份。

1927年,维特根斯坦结识了奉《逻辑哲学论》为圭臬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并应邀参与一些活动,与石里克、魏斯曼等成员有过交往,然而维特根斯坦拒绝加入他们的圈子。

1928年春在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在维也纳有关“数学、科学和语言”的一次讲演后,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强烈的哲学探索的兴趣。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由罗素和G.E.摩尔主持评审的博士答辩后,留在三一学院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

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以专心思考、写作。

维特根斯坦的道德观 篇7

关键词:语言游戏,生活形式,社会均衡,社会演进

一、“语言游戏”与社会均衡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 语言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交际, 人们用语言来交流思想。语言具有主体际性, 而这种主体际性在社会的发展与演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语言游戏”在“后现代”那里发展成为交往理论, “语言游戏”为我们了解社会机制与制度的演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社会正是通过主体间的不断“游戏” (言语与行为一体化活动) 得以演进的。

我们说, 现实社会是由使用言语符号的人以及言语行为的“游戏”或“博弈”而构成的, 在不同的人际交往中不同的领域中有不同的语言及运行规则, 它们构成了不同的认同空间, 各自围绕所认同的目标而组织在一起。而各个共同体也并不是封闭的, 而是互相开放的、可交流的。语言是社会契约的基本条件, 正是多样性的语言交流中建立起“均衡” (均衡就是如果人们选择具有某种连续性, 那么交互作用着的许多人的选择总会达到集合映射的某个“不动点”, 这个不动点就是均衡) 社会。

而“均衡”社会能否建立的关键在于主体间是否能理解或者说沟通。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早已告诉我们:理解不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 而是外在使用语言的活动, 理解不可能是单向的, 而总是相互的。在同一个语言游戏中, 不仅存在着听者的理解活动, 而且存在着说者的意味活动, 意味如同理解本身一样, 只有落在语言之维才是可以理解的。意味与理解是“语言游戏”这一体的两面, 它们只能在“语言游戏”中才得以存在和相互结合。所以, 理解不仅是相互的, 而且只有在语言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但是理解是需要语境的, 理解不能脱离交往共同体的语境而永恒;相反, 它是依据交往实践共同体的公共整合的结果。在交往共同体间不断进行交流, 最终达成理解, 这是在相对的交往情境中实现的 (我们必须看到, 这种语境或者情境也并非永恒不变的, 所以称它为相对的情境) 。这种情境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社会现存的行为规范、社会制度以及一些“习惯”, 它是我们个体的“人格”的延续, 是长期交往中积淀下来的成果。不同的共同体正是在这样的交往情境中, 进行交流与博弈, 实现社会整合。所以我们说, 这些积淀下来的制度是人们对“均衡”的解释, 这些解释积累起来, 让新来的人们学习如何是“理性”。在“理性”基础上的游戏, 基于同样的制度知识, 重复实现老的“均衡”, 制度知识的传统就是日复一日地解释着“均衡”。社会中的事态, 是符号化了的世界中的东西, 是已经被赋予意义的东西。这就是人们进行交往的情境,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无法摆脱社会的这种具有稳定意义的主体际框架, 只有在社会情境中进行交流和理解, 才能达成“一致”。

二、“语言游戏”与社会演进

上面我们讨论的是在一个充满“语言游戏”的社会在横向上如何实现“均衡”, 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社会在纵向上如何实现演进的。上面谈到, 语言游戏所带来的是多元话语的碰撞, 在不同的共同体之间需要交流和沟通才能实现社会“均衡”。“均衡”是社会演进的相对稳定态, 它是社会演进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均衡”就是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中的“约定”, 即社会契约。维特根斯坦认为, 游戏和规则在本质上是公共的、可交际的。任何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交谈, 一种对话。理解双方使用的语言必须是共有饿, 即双方有能按照同一语法规则使用这种语言, 只有在以相同的语言结成的语言共同体中, 人们才能真正做到相互理解而最终判断的得出要靠约定。这种约定形成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在社会演进过程中, 存在众多的社会集团的对立, 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共同体, 代表不同的利益, 但最终的制度的建立、决策的制定, 就要通过一番游戏与博弈, 这个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不是由某一个单独个体决定的, 而是在主体性交流与博弈中逐步完成的。各个共同体主动寻找机会和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 最终形成一种“约定”, 或称为“契约”。这时社会处于演进中的一个相对的均衡状态。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均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这种均衡内部本身蕴涵着不均衡的因素;而且, 这种均衡时刻会受到由于外来冲击而陷入无序的威胁。游戏与博弈在社会发展中从未停止过。这种“均衡”, 表现为“游戏者”的规范行为, 人们之所以重复这些均衡行为是为了维护他们得到的好处。因为, 没有人能够因偏离均衡行为而获取更大的好处。这也是社会秩序与制度之所以能确立的内在原因。

每一次社会的转型与制度的更新无非是统治者换种“玩法”而已。而“游戏”则是普遍存在和适用的。当均衡受到外来冲击时, 即受到更高级的游戏规则的挑战时, 或许大多数游戏者在冲击下, 正在重构他们的期望、信仰或知识结构, 这时, 个体的新的解释, 新的思想, 新的冲击也许真可以在人群中形成新的共识达到新的均衡。而这新的均衡就是社会的演进与进步, 我们的理性与我们的道德一样, 都是演进选择过程的结果。这种演进与选择是通过不断地游戏与博弈来实现的, 最终形成一种“均衡”约定。这也是人们对社会伦理规范普遍有效的深刻根源。普遍的伦理规范从纵向上看, 是在长期的博弈与选择中积淀下来的, 从横向上看, 则是同时代不同社会共同体之间交流与竞争的结果。所以, 我们说“游戏”或“博弈”是社会演进与协调的基本形式。正是在变革与均衡的交替中实现社会演进的。

三、语言游戏与社会哲学视角

我们在上面谈到, 言语行为的“游戏”带给我们一种多元化、多样性的新视角, 但这并没有妨碍社会的和谐一致, 反而为社会演进及其合法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公共性如何形成?如韦伯所言, 一个多元社会的“诸神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可取的态度是承认生活世界中多元化的真实存在, 进而通过交往、沟通、缓和和冲突, 相互理解、宽容, 进而形成共识。这种共识与维特根斯坦的“约定”异曲同工。这种多元、多变并不妨碍社会演进;相反, 这是社会演进的正常态, 是现代社会民主特征的集中反映。我们正是要通过不同共同体之间的社会对话, 当然也可称做“语言游戏”, 形成良性互动的制度设计有思想资源, 从而促进多元价值的综合平衡, 即实现社会公正。“语言游戏”说使我们以新的视角审视社会的协调与演进。“语言游戏”下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 它容许有不同的声音参与其中, 容许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说, 一个充满着生机和自发“游戏”的社会、多元的社会, 有利于民主的实现。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游戏”舍弃公共的话语, 脱离社会情境, 则会破坏社会“均衡”, 阻碍社会的演进。

其次, “语言游戏”说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分化和统一整合的双重视野, 为社会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新的视角。它与过去那种试图以自然科学或科学主义的方法解释社会问题的思路截然不同, 它从主客观二元对立的藩篱中走了出来, 研究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从对事实世界的研究转向对价值规范世界的研究。“语言游戏”说也与传统的决定论和独断论不同, 它看到了社会中有多种“声音”的存在, 社会的发展与演进并不是历史地必然地遵循“规律”。正如“摸着石头过河”所揭示的:社会的演进要在急于现实的情境湖“场域”中“博弈”而演进的, 社会伦理价值规范的形成及其“普遍有效性”则正是通过主体际的交流与对话来实现的。这种情境既包括长久积淀下来的传统与习惯, 又包括现实中的新情况, 它是交流与“博弈”中的主体所不能摆脱的“均衡”。情境或者说语境概念可以使人们既避免陷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的理论真空, 有避免跌入理论主义话语的经验真空。而且, “语言游戏”使我们看到了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 让我们更能理智地正确地对待社会中的“突发状况”。“语言游戏”把社会哲学从追寻确定性饿泥潭中拉了出来, 使我们看到, 社会的多元与不确定才是社会的正常态, 一味地循着确定性, 只能使社会哲学研究举步维艰。

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语言游戏”说也存在局限, 它未能走出语言的世界, 仍以语言为中心, 即使是在经过哈贝马斯“普遍有效性”的扩展之后仍未摆脱这一局限, 最终也不能“超越”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理论, 而“普遍有效性”的最终解决只能是社会实践。但这也并不是说把语言与实践完全对立起来, 维特根斯坦从来没有斩断语言与它的实际功用的关联;相反, 他十分关注语言的社会性, 看到了改造生活形式的重要性, 但遗憾的上他没有看到决定社会生活方式的最根本因素是物质资料生产, 从而使他在一个语言的世界里兜圈子而在先生社会中找不到出路。

“语言游戏”是人类存在和行为的方式, 只要有人, 就有语言游戏。这正是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的源泉, 也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社会的一个新视角。在这种多元博弈的氛围中, 才能真正体现人的主体性以及显示社会无穷的生命力。“语言游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人类图景。每一个人都参与语言游戏, 社会充满了生机。语言游戏的人文关怀, 把我们从信仰的、逻辑的、行而上的不可企及的“空中楼阁”拉回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日常语言, 这是人类向自我的回归。人要回家, 回到生活形式, 回到日常语言。

维特根斯坦的道德观 篇8

作为九姐弟中最小的一个,即将跨入天命之年的路德维希道出了他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的感触。如今,英国作家亚历山大·沃的新著《维特根斯坦之家》揭开了这个家族的内幕。此书副标题“战争中的家族”一语双关——这个家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内部战争也以各种形式上演。

死亡阴影笼罩的望族

1912年,在维也纳林荫巷的维特根斯坦家宅邸,65岁的卡尔和妻子利奥波蒂娜并排坐在音乐厅内的钢琴旁,弹奏着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作品。这个私人音乐厅被勃拉姆斯、施特劳斯、马勒等音乐家光顾。但此时的卡尔,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卡尔是11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六,也是家族的当家人。他的父亲赫尔曼是农场主,经营房地产发了财,但对子女非常吝啬。卡尔17岁被学校开除,18岁用假护照偷渡到纽约闯荡,19岁归来继承父业经营农场,并在技术大学读书,他经常旷课去打工,学位没拿到就离校谋职。从涡轮机公司、铁路公司到炼钢厂,卡尔干过各种工作。凭着直觉和勇气,他27岁成为特普利采轧钢厂董事,并最终成为富可敌国的奥地利钢铁巨头。他的名言是:“实业家必须愿意在紧要关头孤注一掷。”卡尔51岁退休,但保留了一个办公室,“以便商业部长造访”。

卡尔脾气暴躁,曾在结婚日因嫌马车夫怠慢而一拳击碎车窗玻璃,自己也受了伤。他有五子四女,女儿朵拉出生时就夭折了,8个孩子成年。在孩子教育方面,卡尔坚持让老八保罗和老九路德维希在家中接受私人课程。在孩子的择业上,卡尔同样固执己见。他热爱音乐,却期望儿子们都成为企业家,打压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偏偏他的几个孩子都有艺术天赋,这使得家庭氛围非常紧张。老三汉斯能熟练地演奏小提琴、风琴和钢琴,钢琴教授爱泼斯坦曾称他“天才”。但汉斯20岁出头时就被父亲派到工厂工作,因难以承受压力而在1902年出逃失踪。有人猜测他自杀了。1904年,老六鲁道夫公开自杀。1918年,老四库尔特在一战即将胜利时开枪自杀。库尔特擅长弹钢琴和拉大提琴,冒失而风趣,喜欢打猎、汽车和玩具,被家人看成大孩子。一战爆发后,身在美国的他回国参军,上战场前与母亲在钢琴上一起演练了舒伯特四重奏。关于他的死,保罗说:“上级命令他将部队带入敌军密集火力中。自知没有任何胜利可能,他违抗了命令。随后,对军事审判的畏惧让他自寻短见。”

战俘营走出独臂钢琴家

和库尔特一样,保罗在一战中受尽苦难。当时他是少尉,在加利西亚前线作战时被子弹击碎右侧臂肘,右臂被切除,随后他所在的战地医院被俄军占领。1914年,27岁的保罗作为战俘被送往俄国。在火车上,他和其他俘虏挤在冰冷的床板上,伤口溃烂不止。到了被称为“捕鼠陷阱”的俄国战俘营,那里伤寒流行,缺吃少穿。家人担心他会自杀,他却用左手在一个画有键盘的板条箱上坚持不懈地练琴。

16年后,保罗带着《波特凯维茨协奏曲》再次来到俄罗斯。早在1911年,保罗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自己的首场钢琴音乐会,得到好评。战争给他带来身心创痛,却没能撼动他那颗对音乐执着的心。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他创造了单手弹奏的独特钢琴技巧,并再次出现在世界音乐舞台。许多世界级作曲大家受他委托,创作了流传于世的名作,如拉威尔的《为左手而作的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四钢琴协奏曲》,理查·施特劳斯的《家庭交响曲及补遗》等,成就了他的音乐事业。

生活中,保罗几乎与世隔绝,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欢和异性朋友玛加一起散步,欣赏落日和大海,却不喜欢更多的人一起闲谈,甚至说“三个人的谈话令人生厌”。好莱坞曾想拍他的传记片,被他拒绝。保罗看电影总是在结束前几分钟就离场,避开拥挤的人流。到纽约旅行,他抱怨自己缺一双鞋,维也纳的家人迟迟不寄来。学生问他,何不在纽约著名的第五大道买双鞋?他惊讶地说:“多好的主意。”保罗会用开大门的钥匙去开电梯,用绳子把学术书挂在脖子上出门。他从不在别人家留宿,即便和家人一起坐火车旅行,也一定要为自己单独订一个包厢。但他常给朋友送去意外的礼物,并从不收学生学费。保罗死后,玛加说,他对自己的生理残缺极度敏感,将独立视为生活准则。得到他认可的人,将他视为最可靠的朋友。

哲学家的圣徒之路

路德维希走的则是另一条人生道路,一战期间,他参了军。战争中,他以笔记形式完成了后来成为哲学名著的《逻辑哲学论》。他深受托尔斯泰影响,把苦难当作自我救赎的机遇。在战场上,他一度拒绝晋升,后来又要求上级将他派到最危险的地方。1916年,他如愿被派去死守一座常遭敌军攻击的瞭望塔。他说:“和死神贴近些,也许会给我的生命带来光亮。”被敌军俘虏后,他拒绝军官待遇,要求把他关押到伤寒流行的士兵营里。他的朋友疏通关系让他获得提前释放,他却拒绝了。

战争结束后,路德维希继续着自己的圣徒之路。他完成了“经济自杀”,将父亲遗赠的财产散尽,一部分给了哥哥姐姐,一部分给了艺术家们,包括建筑师卢斯、画家科柯施卡、诗人里尔克等。他当过助理园丁,晚上睡在大棚里。后来,他在山村小学教书,穿着旧军装给孩子们讲建筑风格、植物学和动物学。他从维也纳带去显微镜,做了台蒸汽发动机,甚至想给小学生讲高等数学。路德维希的举止,让人们想起了哲学史上另一位圣徒斯宾诺莎,后者放弃了贵族头衔,靠磨光学镜片为生。

nlc202309010455

1922年,路德维希的《逻辑哲学论》出版,由哲学家罗素作序。这本艰深难懂的书迷倒了许多哲学界名流。从1933年到1935年,路德维希在剑桥大学讲述自己的哲学,并掀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崇拜潮。阐释《逻辑哲学论》的书不计其数,但真正能读懂此书的人屈指可数。甚至罗素也承认,在读了几遍后,书中一些重要观点他仍无法把握。路德维希本人也曾经讲过自己的一个噩梦:人们无法把握他的思想,而他也无法将思想解释清楚。二战期间,路德维希厌倦了教哲学,去伦敦一家医院当了护工。一位医生认出了他,而他脸色苍白地说:“别告诉任何人我是谁。”

苛刻而锋芒毕露的人

人际交流困难是维特根斯坦家族的通病。路德维希的大姐赫尔梅娜终身未嫁。父亲死后,她维修旧宅,努力维系家族名誉。她形容兄弟姐妹们性情迥异,“都是相当苛刻、锋芒毕露的人”,聚不到一起。他们把宅邸当成旅馆,尽可能避开彼此。有一次,路德维希请他的客人弹钢琴,保罗的一个客人听到了,很想进房间去欣赏,却知道路德维希不能容忍自己的闯入。

路德维希厌恶四姐格蕾特的控制欲,放弃财产时其他哥哥姐姐都有份,唯独不给格蕾特。格蕾特则讨厌他不受管束,甚至不许他插手父亲死后老家的重新装修。格蕾特和保罗也曾大吵,因为保罗没和她商量,就将家里一大笔钱投资于政府的战争债券,结果债券在战后一钱不值。

然而,维特根斯坦家族又是慷慨的。格蕾特在一战后曾从瑞士组织专列到维也纳,车上装了161472罐浓缩牛奶,以救济饥饿的儿童。1916年,保罗捐出100万克朗援助战俘衣物,占了全国此类援助总支出的5%。库尔特死后,执行遗嘱的保罗又将100万克朗捐给慈善事业,并将自己的地产和信托基金份额都用在穷人身上。路德维希则将100万克朗捐给了国家研制超级加农炮。不过,他们的钱在上世纪20年代奥地利的恶性通货膨胀中大幅度缩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个家族再次倒霉。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实行反犹法令。由于祖父赫尔曼的雅利安人身份存疑,全家都被宣布为犹太人。当时,已在纽约的保罗力劝赫尔梅娜和格蕾特出国避难,但她们难以脱身。纳粹帝国银行觊觎维特根斯坦家族的海外巨额财产,以她俩的身份为由敲竹杠。经过谈判,保罗交出大量财产,赫尔梅娜和格蕾特得以平安度过了战争。

1950年,赫尔梅娜去世,死前曾想见保罗,与他和解,但最终没能如愿。路德维希患癌症到了晚期,在维也纳休养时陪姐姐度过最后两个月。1951年2月,回到英国的路德维希度过最后一个生日。妻子祝他“生日快乐,幸福再来”。他说“没有‘再’了”。他的临终遗言是:“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1956年,老五海伦娜死于癌症,去世时18年没见保罗。1958年,老七格蕾特去世。她晚年时说自己“更理解保罗了”。老八保罗1961年因前列腺癌在美国去世。晚年,他生活在紐约长岛的海滨住宅,他的儿子小保罗是家族活着的唯一男性后裔。小保罗是个数学家,还会绘画,后来移民到澳大利亚。家族在维也纳的大宅早就被卖给开发商,随后夷为平地。

2002年,在一份由多国哲学家联袂推荐的书单上,路德维希的著作名列榜首。这个家族的财富早已散尽,后代籍籍无名,唯有哲学家的思考依旧在闪烁光芒。

上一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教案-文档资料下一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观后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