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

2024-08-20

《少年维特之烦恼》(精选6篇)

《少年维特之烦恼》 篇1

1774年, 歌德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 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是德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学作品。小说描述了一个时代的觉醒者和庸俗环境的反抗者的情感悲剧。市民出身的维特爱上了已经订婚的绿蒂, 他感到很痛苦, 想在工作中寻求解脱, 但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贵族的傲慢深深刺伤了他敏感、脆弱的心, 维特找不到自己的出路, 最后开枪自杀。作品反映了当时德国的社会状况, 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19世纪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指出:“它的价值在于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1]144

一、情感偏激导致的“爱情”烦恼

歌德说过:“使我感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维特》的那种心情, 无宁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原来我生活过, 恋爱过, 苦痛过, 关键就在这里。”[2]12因为有相似的遭遇, 所以歌德把使他痛苦的一切以及时代的情绪全部倾泻在维特身上。维特的烦恼首先体现在情感上。8月30日的日记这样写着:“除了对她, 我再不向任何人祷告;除了她的倩影, 再没有任何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周围世界的一切, 在我眼里全都与她有着关系。”维特对绿蒂的痴情的确是深入骨髓, 可事实上, 绿蒂与维特之间并不存在爱情。因为爱情是男女双方强烈的依恋、向往以及无私专一的情感, 它是双方共同拥有的情感。细细研读作品, 我们看到绿蒂对维特的感情是友情, 而不是爱情。

有人认为绿蒂的婚姻是被迫接受的不得已的婚姻, 其实绿蒂与阿尔伯特的感情很好。与维特刚认识, 绿蒂就大大方方地告诉他自己已经和阿尔伯特订婚了。每当谈起未婚夫, 她总是那么温柔、亲切。流露出感到欣慰的神气, [1]16婚后她还是那么钦慕并尊敬自己的丈夫。就连维特也承认阿尔伯特是个十分善良、高尚的人, 绿蒂非常爱他。

而绿蒂对维特的情感是一种饱含亲切的同情、怜悯, 对于维特表现出的好感, 她表示了拒绝。阿尔伯特回来后, 维特行为怪异, 绿蒂曾对他说:“我求你行行好, 别再像昨儿傍晚似的做戏行不行!您那副可笑的样子真要命。”[1]43阿尔伯特下乡办事, 绿蒂给他写了便条:“亲爱的, 我的好人, 你赶快回来吧, 我怀着无比的喜悦期待着你。”当维特看了条子脱口而出“我有一会儿恍惚觉得, 它就是写给我的哟。”绿蒂听了不再言语, 样子似乎不高兴。[1]85听到他说出超越友情的话, 绿蒂就马上引开话题;她后来甚至劝告维特不要再苦苦恋着一个除去同情他就什么也不能做的人, 希望他找一个值得爱的人。

维特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你只能对朋友做一件事, 即让他们获得快乐, 使他们更加幸福。”[1]32但他在情感上的偏激行为却常常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烦恼、痛苦。明知绿蒂已经订婚, 但只要一瞅见阿尔伯特不在, 他就跑去绿蒂家;绿蒂结婚后, 他依旧常常登门。当维特在绿蒂房间时, 善良的阿尔伯特就走开了。绿蒂的父亲病了, 派马车接绿蒂过去, 维特第二天一早就跟了去, 以便在阿尔伯特不来接绿蒂时, 自己可以陪她回来。连维特自己后来都感觉到阿尔伯特不乐意看见他了。阿尔伯特希望绿蒂想法别让维特老来看她, 因为周围已经有人说闲话了。绿蒂下了决心要想一切办法打发他离开, 她有所迟疑, 也是出于对朋友的爱护, 怕维特难受。不难看出, 维特所谓的“爱情”烦恼并非源于真正的爱情, 而是他偏激的态度导致的情感困惑。

歌德认为感情是最重要的, 没有爱情就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他的爱情观在维特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维特偏激、自私地以为自己爱绿蒂, 别人就不可以爱她;他甚至认为自己爱绿蒂, 把她从她丈夫那里抢过来是没有什么好谴责的。维特把一切寄托在爱情上, 为此把周围的整个世界都抛到了脑后, 他觉得没有了绿蒂只能选择死亡, 可以说是维特自己抛弃了自己。维特的偏激还表现在他对待因失恋而杀人的青年的态度上。他认为因爱杀人是无辜的, 为此他向法官求情, 为杀人者辩护, 甚至荒唐地恳求法官在有人出来帮助犯人逃跑时, 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小说之所以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是因为这部具有狂飙突进运动反叛精神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青年要求个性解放、摆脱封建束缚的思潮, 提出了市民阶级最为迫切希望改变的社会问题, 但必须看到是情感偏激导致了维特的“爱情”烦恼, 他对待感情的态度并不值得提倡。

二、等级森严是一个时代的烦恼

维特的烦恼还体现在他的市民地位上。18世纪末期, 欧洲正处于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 封建割据的德国政治上依然实行君主专制, 保留着中世纪的森严等级, 但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寻求思想解放的狂飙突进运动也已经展开, 市民阶级开始觉醒, 他们对自己在政治上无权, 在社会上受歧视的地位不满。他们渴望建立平等的社会秩序, 但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常常遭到失败, 于是他们悲观、失望、伤感, 《少年维特之烦恼》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气氛中。它表达了青年一代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彷徨情绪, 这正是当时感伤主义思潮的现实基础。市民阶级出身的歌德对当时的社会充满了愤懑, 他认为“一个‘现存制度的朋友’就简直无异于‘陈旧腐朽制度的朋友’了。”[2]19维特的市民身份是导致他自杀的另一重要原因, 从根本上看, 维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维特出身于市民阶级, 其前身是中世纪后期兴起的第三等级, 是独立于教士和贵族的自由平民, 他们有独立的经济基础, 但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维特家境优裕, 他喜欢绘画, 懂得希腊文, 生活富足、悠闲。在瓦尔海姆, 他常常坐在屋外饮咖啡, 读荷马, 也常常开怀畅饮、郊游、跳舞。他浑身充满活力却无所事事, 赏识他的部长总是劝他找个事做, 母亲也希望他有所作为, 但他不想被套上枷锁。维特是矛盾的, 他既痛恨贵族的傲慢, 也看不起小市民的虚荣, 抨击他们对贵族血统的崇拜, 但他自己也并非超脱之人。应该说维特潜意识里是重视贵族身份的, 否则他完全可以走自己的路, 不会活得那么痛苦。当时的德国等级森严, 上层社会是不允许维特这种身份的人插足他们的圈子的。受到贵族的冷落后, 维特越发感受到市民阶级的可悲处境, 对社会越发不满。

维特所属的市民阶级的地位问题由来已久, 要改变受歧视的处境就必须起来改革社会。但他只是一味地消沉、抱怨, 不想去做什么来改变现实, 完全成了社会的多余人。市民阶级的痛苦并非维特一人独有, 他的自杀对于改变自身的地位没有太多价值, “这种反抗是消极的, 正体现了现实中德国资产阶级无力改变现状的软弱性。”[3]学会适应社会、改变社会才是可取的态度。

三、自杀乃长期心理抑郁所致

除了感情上的失意、受到歧视的市民地位外, 维特自杀与他自身的性格有关, 可以说是他长期的心理抑郁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维特一贯郁郁寡欢, 动辄哭泣, 反复无常, 他喜欢待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你不是无数次地见过我从忧郁一变而为喜悦, 从感伤一变而为兴奋, 因而担惊受怕过么?我自己也把我这颗心当作一个生病的孩子, 对它有求必应。”[1]5此外他对于死亡有一种期盼。他睡觉时渴望不再醒来;他常常恨不得用子弹射穿自己的脑袋。在阿尔伯特家看到枪, 他竟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 并对自杀发表了一番见解:“人生来都有其局限, 他们能经受乐、苦、痛到一定的限度;一过这个限度, 他们就完了。……正如我们不应该称一个患寒热病死去的人为胆小鬼一样, 也很难称自杀者是懦夫。”[1]49

贵族的歧视使他不愿意步入社会, 在感情世界不能如愿, 愤懑与忧郁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这一切使得他心力交瘁, 精神和谐被摧毁。他甚至想过杀死绿蒂和她的丈夫然后自杀。决定自杀后, 他派仆人去绿蒂家借枪, 当听仆人说枪是绿蒂亲手交给他的, 他狂喜不已, 因为他一直渴望从绿蒂手中接受死亡。维特的自杀不是偶然的冲动, 是一种长期的心理病态所致的必然, 对绿蒂的感情不过是导火索而已。

四、结束语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狂飙突进运动早期歌德的代表作, 作品提出了带有时代意义的问题, 其反封建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维特偏激、软弱, 无所事事, 消极厌世, 对于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会造成不良影响。21世纪的社会需要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百折不回的精神, 年轻人更需要学会正确看待爱情, 学会面对人生的挫折与烦恼, 学会适应社会, 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庄辰, 郑国棠.生命之树常青——歌德如是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

[3]谭燧.外国文学史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少年维特之烦恼》 篇2

这个小说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地方,歌德曾有这样句话做了概括“我描写了个有着深沉细腻情感和真正观察力的年轻人,他陷入迷茫的梦幻中不能自拔,在沉思冥想中慢慢毁灭自己,直到最后被不幸的激情,特别是种无止境的爱情粉碎,用颗弹丸射进自己的脑子里”小说情节十分简单。

从这个简单的情节中,读者可以体现出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他要摆脱传统的束缚和精神的压制,渴求自由,张扬自我。

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悲剧色彩 篇3

【关键词】维特 悲剧 性格 爱情 事业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现是在1774年,当时欧洲正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当时的社会黑暗,封建制度横行,资产阶级的时代逐渐降临。在经济方面,资产阶级拥有了超越贵族阶级的力量。通过启蒙运动,他们的阶级观念开始加强,其中思想最为活跃、情感最为激荡的就是青年一代,他们对制约和压迫他们的封建制度感到厌恶,希望能够转变现在不合理的状况。

1 性格的悲剧

在18世纪70年代,维特是德国市民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拥有聪明的才智,感情丰富,心思细腻,对自然景物具有美好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他喜爱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中的植物、篱笆、峡谷,甚至雾霭,他都对其充满了热爱和向往。温暖的太阳、鲜艳的花朵都让维特感到生机勃勃。在书中的前几页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一种奇妙的欢愉充意着我的整个灵魂。使它甜蜜得就像我所专心一意地享受着的那些春景,这地方好似专为与我有同样心境的人创造的。我在此独自享受着生的乐趣。我真幸福啊,朋友······”他酣畅淋漓的表述着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很多人不同的是,他不喜爱喧嚣的城市环境,而是喜爱安静闲适的乡村田园生活,他经常想象自己能够生活在美丽和谐的田园山色中,游玩于山水之中,能够和单纯质朴的乡民进行沟通,体会其中温暖纯真的民风。他还喜欢和天真的儿童在一起游戏,在纯真稚拙的童趣中感受到生命的純净和美妙,感受生命的趣味。维特向往个性解放和人类自由。个性解放是他的主要目标。所以,他的内心是独立的,不受到社会功利的熏陶和干扰,他也不伪装自己的爱好和厌恶。他认为主张“我的心是我唯一的骄傲,才是我唯一的力量、一切幸福、一切痛苦以及一切一切的唯一源泉。”他对封建社会制度采取蔑视的态度,他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公平公正。他主张乐施行善,讨厌阿谀奉承。他对保守腐败的官场和浮华虚假的贵族以及恶俗的小市民抱有厌恶之情。他提倡艺术应该顺应自然,对民间的诗人荷马的诗特别关注,他认为大自然的感受和展现是艺术生命的源泉,他认为自然具有无穷的力量,自然可以创造伟大的艺术家。维特崇尚自然,厌恶封建专制,反对社会黑暗。维特希望人的自然本性能够得到体现和发展,这就是他认为的“自然人道主义。”

2 爱情的悲剧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维特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演技一下维特的爱情。虽然维特悲剧不单是因为爱情的失败,但是爱情确实维特悲剧命运的引子,对维特悲剧命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人类长久发展的主题。

维特的爱情不单单是对歌德真实生活的反映,更是对这爱情悲剧之后封建社会制度残酷性的批判和控诉。维特的死亡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其中却具有了深远的社会意义。在以此S先生句型的乡村误会中,维特结识了一位魅力的小姐,她叫夏绿蒂,她拥有美丽的外貌,在舞会中翩翩起舞,还有一颗慈善的心。维特第一眼就爱上了她,在维特眼中,绿蒂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十分天真;她不但坚强,而且善解人意;她不但勤奋,而且十分温和;她的观点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但是又不媚俗。维特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她没有矫揉造作的贵族社会和恶俗小市民生活中的各种陋习,双方在内心产生了情感的呼应。他们的兴趣爱好一致,经常一起去品读荷马的诗。维特在绿蒂的身上感受到了光明。但是,维特内心的爱情之火正在熊熊燃烧的时候,充满了力量和活力的时候,绿蒂却不能勇敢的突破封建制度的制约,重新成为了阿尔伯的贤妻。维特美好的爱情化为虚无,变成悲剧。

当然,腐朽的封建礼法制度和黑暗的社会环境是维特案情悲剧的主导因素。第一,绿蒂已经在事先由自己的母亲把其许配给了阿尔伯特,而维特爱上绿蒂的时候,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维特属于爱情的第三者。第二,在绿蒂的情感中,她因为实际生活的需求,单纯的认为工作稳固的阿尔伯特比和实际生活不相吻合的维特要更加安全。而且,封建礼术限制了人们的天性发展,绿蒂的勇敢受到了制约。在那改封建礼教的时代、压抑人性的时代,绿蒂不敢改变现状,维特的爱情注定了悲剧的下场。维特案情在破灭的时候,对单纯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开始瓦解,从而促使的他死亡的步伐。

3 事业的悲剧

青年人维特,如果只是爱情造成挫折,怎么会轻易想到自杀。维特悲剧的本质还是来源于维特事业的失败,维特具有满腹才华、具有远大理想。虽然自己的出身比较低下,但是他不愿向命运低头,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成果。他在公使馆中做事,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自己的才能。但是社会的环境不能改变,封建礼俗还是存在,很多人都墨守陈规,守旧呆板、阿谀奉承。在这样的环境中维特也不愿意违背自己对于人性自由的追求,不愿和社会一起堕落。所以他烦恼、痛苦、迷茫、悲痛。他似乎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维特在公使馆中提出了标新立异的主张,使得公使馆馆长十分恼火。维特还认为公使馆缺少个人精神,空洞无趣、阴险狡诈,所以他离开了公使馆,因为他的思想潮流和这份工作不能融合。有一次他在C伯爵府上吃饭,他受到了他人的轻视,甚至是冯小姐的姑妈,一个已经沦落的贵族老太太也可以鄙视他,和他一同的市民也讥讽他。这些嘲笑和轻视,使得维特喘不过来气。在他的事业上也没有成绩。爱情失败、才华不能发挥、肮脏的环境使得他内心充满烦闷,从而逐渐侵占到他的全部身心。原来的单纯坦诚、敏感孤傲的在现实中得到瓦解。他也在彷徨中不断挣扎,他寻求爱情、他努力工作,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才能去获得自己的世界。但是,他和世界的不相容,使得世界逐渐把他淹没,最后只有内心的孤单和精神的倦怠,他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爱情、对这个社会失去了希望,最后在痛苦的泥潭里反复挣扎,最终走向绝望,在现实世界中,用一颗子弹完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贺婧怡.《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人物心理描写作用的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4,(9):226-226

[2]罗汝霖.“死得其所”--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自杀情节的解读[J].金田,2015,(5):45-45,17

《少年维特之烦恼》 篇4

一、《维特》所特有的时代精神

《维特》虽然描述的是一个少年的爱情故事, 但是其本质体现的是对封建势力的反抗, 这是对歌德所生活的时代的生活本质最真实的反映, 同时还体现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是德国绝大多数进步青年的心态体现。18世纪, 德国的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成果的影响下, 提出了博爱、平等和自由, 这对欧洲当时的封建专制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段时期, 封建贵族专横暴虐、腐朽没落, 人民的生活非常的困苦, 思想也受其压制,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俗话说, 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狂飙突进运动”的发生就是对这一点的充分证明。

这次运动的矛头直指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制度对婚姻、对个性的束缚, 是德国的进步青年对封建专制制度一次最激烈的反抗。他们崇尚自然, 追求主观情感的抒发; 他们要求个性解放, 思想自由, 采取多种形式对社会丑恶现象和专制暴政进行抨击和揭露; 他们歌颂生命, 歌颂自由, 赞美爱情。这次运动具有强烈的叛逆性和反抗性, 对德国的社会现状的改善和民族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维特》正是受这次运动精神的影响, 在作品中极大的表现了具有时代性的狂飙突进精神。

二、《维特》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

所谓艺术就是“源自于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歌德就特别强调这一点, 他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非常注重真实性的表现, 力求在对现实生活进行充分把握的基础上采用艺术的方式对其进行再现。《维特》中主人公维特的原型就是歌德, 而他所追求的女子夏绿蒂也是生活中的歌德为之痴狂, 为之痛苦的夏绿蒂·布甫, 直到歌德终老之时都没有忘记这个纯情的女子。《维特》是歌德通过自己刻骨铭心的爱恨的经历, 用自己的血和泪讲述的一个悲剧故事, 这里面蕴含着他大量的思想和感情, 是他内心深处情感的发泄口, 向读者倾诉了他满腔的爱恨。正是由于它所具有的真实性, 才能够写得如此的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让人禁不住为维特感觉到悲伤, 这是虚构的故事和一般现实生活中无法体现出来的情节。正如歌德自己所说的, 他杀死了维特, 但是挽救了自己。

三、《维特》以书信体的所展现的多重抒情方式

《维特》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书信体的运用, 他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 通过这种书信体的形式, 我们仿佛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 倾听他的言谈笑语和啼泣悲叹, 甚至能够窥见他那颗颤动着的、敏感的、柔软的心。在阅读的过程中, 往往会让读者产生这封信就是写给自己的错觉, 运用浓郁诗意的多重抒情, 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感受, 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抒情主要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形式。

1.《维特》中的直接抒情描写

在《维特》这部小说中, 大多数还是采用的直接抒情的方式, 主人公通过内心的独白, 直抒胸臆, 将自己的奔涌出来的喜怒哀乐直接向读者倾诉、宣泄, 如汹涌的洪水一般, 让人不禁为其淋漓尽致而震撼、而感动。直接的抒情不需要对外界事物进行过分的关注和注解, 只需要完完全全的忠于自己的内心, 将自己心中难以抑制的想法和情感都表现出来就可以了, 非常的酣畅。《维特》中的直接抒情在小说的情感表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在维特与作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和抒发, 揭示作者内心深处的秘密, 另一方面在维特和读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让维特能够直接与读者进行交流, 有利于读者更加深入的体会维特的思想和情感。

另外, 小说中, 还有以“编者语”的形式进行直接抒情也是小说抒情手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鉴于日记和信件内容的局限性, 作者在文中穿插了编者语, 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也进行了抒情描写。编者语以细腻的笔调对维特的情感进行传递, 形成维特借助编者进行情感抒发的真实效果, 不仅能够对维特的内心世界的变化进行客观深入的描写, 还能以外观者的角度对其心理变化对未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行预测和铺陈。

2.《维特》中的间接抒情描写

《维特》中作者采用的间接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寓情于景, 二是寓情于事。寓情于景是通过对环境或者景色的描写来进行情感抒发的方式, 这种抒情方式中的景物描写起的是烘托的作用, 主要表现的是人物的心理活动, 往往充满诗意。

四、《维特》中主人公的悲剧所蕴含的社会主题

在维特身上体现了歌德的世界观、宗教观、审美观, 以及他对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期望。维特所向往和追求的正是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维特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剧的结局。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 同时还是阶级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维特》所描述的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悲剧爱情故事, 而是深刻地揭露了18世纪德国的封建统治阶级对德国普通阶级人民的压迫和摧残, 人们的精神和思想都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 苦闷的内心渴望获得解放, 但是又由于自身的软弱性而普遍存在的消极、颓废情绪的生活状态。而维特就是这个时期德国的觉醒青年, 他对人生和社会都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对现实的不满和憎恶让他充满了攻击性, 但是斗争力量的缺乏又使他感觉力不从心, 这种矛盾深深的折磨着他, 让他的情绪从激愤、焦虑逐渐转变为忧郁和苦恼, 直至最后感到绝望, 通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与这个丑恶腐朽的社会做了彻底的决裂。他的死不是因为爱情, 而是因为他对自己和社会的关系没有认识清楚。《维特》以一种特殊的艺术方式对社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揭示, 并对造成这种社会弊病的根源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是整个时代的痛苦和憧憬的缩影体现。

五、总结语

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 《维特》之所以还能够产生如此广泛而强烈的影响, 主要是在于其故事创作的真实性和他所反应的社会问题和深刻的哲理。维特的烦恼代表的是处于德国封建专制下的民族的烦恼。善于思辨的歌德将其思想和情感与他笔下的维特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最终使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都得到了升华。淋漓尽致的情感抒发, 带给读者的是一种阅读完之后的愁绪和心结, 这种情绪长久的影响着读者, 感动着读者, 使人欲罢不能。

摘要:从《维特》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 书信体采用的多重抒情方式所带给人们的心灵上的冲击, 以及它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对这部小说的魅力进行解读。

关键词:歌德,维特,真实性,多重抒情,魅力

参考文献

[1]许婉霓.少年维特孩子气视角下的世界——浅读《少年维特的烦恼》[J].文学界, 2011, (02) :54-55.

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有感 篇5

生命的绽放不该为挫折而落败,应该因挫折而更加灿烂。

——题记 读完《少年维特之烦恼》,我的心中却莫名的有种疑惑。书中维特的种种表现,对自然,对自由的向往与热爱,对腐朽社会的痛恨与排斥,本该是我们值得学习,值得尊敬的地方,但我却一点也不能对他油然而生出一种崇高的敬意。

才华横溢的青年维特孤身一人来到了瓦尔海姆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在他惬意地享受着自然景色的同时,他认识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姑娘——绿蒂,并为之倾倒。在听到绿蒂已有未婚夫,并且已经回到绿蒂的身边,维特知道自己该离开了,他带着痛苦失落,离开了瓦尔海姆,离开了亲爱的绿蒂。但是在这个腐败的社会里,维特处处碰壁,他不得不再次回到小山村里,这时的绿蒂已经结婚了,绝望之余的维特终于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是个凄凉的故事,但它又不得不引人深思。我们是该赞叹维特的痴情,该赞叹他对世俗的批判,该赞叹他对自然的热爱,但更该唾弃他不负责任的终止生命!

世界上最最宝贵的不是金钱财富,不是荣誉地位,而是每个人都独一无二的生命。生命的起源漫长而又艰辛,母亲把一个孩子抚养长大需要多少岁月,多少沧桑!维特在他生命的最低谷时,不负责任的拿起手枪,打破了自己的头,他打破的不仅仅是那颗热血的头颅,更是绿蒂对他的敬爱,是父母对他的关爱,是朋友对他的友爱。他轻而易举的抛开一切,独自去了天堂,把自责留给绿蒂,把痛苦抛给父母,把悲伤留给朋友,这算什么,这是懦夫的行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人生何尝没有悲欢离合,没有酸甜苦辣,生命的绽放不该为挫折而落败,应该因挫折而更加灿烂。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林肯,他是美国第16任总统,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浸透着艰辛与苦辣的。他先后遭受了母亲去世、经商失败、竞选州议员落选、工作下岗、再次经商又遭遇破产、再次竞选州议员,成功了、结婚前,未婚妻死了、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 没有成功、争取成为选举人了 失败了„„面对这一切的一切,林肯都不曾放弃,更没想过要用死来解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林肯在选参议员落败后这样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命更有灿烂或阴霾的时候,无论处境多么困难,无论结果如何凄惨,都不要放弃,不要放弃生命。

《少年维特之烦恼》 篇6

一、维特的自我

“我回过头来探索自己, 竟发现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多的是梦想和模糊的渴望, 缺少鲜明的生机勃勃的力量。”在《维特》中, “自我”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这一句维特的自白是作品中一次正面叙述这一主题。歌德通过《维特》, 强调了自我, 揭示了一种自我与外界的关系。

主人公维特, 真实, 天真, 甚至在感情上有些毫无节制。作家在刻画维特对绿蒂的情感追逐中, 大量使用直抒胸臆的叙述手法, 如维特与绿蒂相识不久后曾这样写道“从那时起, 尽管日月星辰悄悄按着他们的轨迹奔波, 我既不知道白天也不知道黑夜, 整个世界在我身边统统消失了。”而后愈演愈烈, 维特对绿蒂的渴望与爱恋一步步推向最高点, 无可收拾, 直至灭亡。这样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维特的内心世界, 这段追逐也是维特对自我内心发现和展示的过程。维特越是热烈而执着地爱着绿蒂, 其实越是热烈而执着地发现和坚持自我:那个人是绿蒂还是别人不重要, 维特在这段单恋的过程中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沉浸在一种爱一个不应该爱的人却执着, 幻想, 时而欣喜若狂时而痛苦万分的状态之中, 沉浸在与非自然的理性相悖的快意中!他的自然与真情便是他坚持自我的利器。

在爱恋绿蒂的过程中, 维特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作为人的人性弱点与自我内心不可逾越的纠结。他醒悟“要是人不那么孜孜不倦地驰骋自己的想象力, 追忆以往的不幸, 而是漠然地对待眼前的境遇, 他们的痛苦就会减少。”发现了人人皆有的与他人比较着寻求幸福最终失落在自己的妒忌之心中的弱点;直到受尽爱的折磨, 维特看尽了一个人生的必然:“人生不过是受苦受难, 饮尽杯中酒罢了。”这一系列发现的过程, 都是主人公在爱中探索自我、探索人性的过程, 对自我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又一次彰显了作品对于自我和精神的发掘这一主题。

维特之死, 是主人公实现自我、升华自我的一个最终途径。维特说“但愿我能够享受到为你去死, 为你牺牲的幸福。”维特之死, 是对于自我的坚持, 对自然性情以及自我挚爱的终极追求。在理性与节制的时代, 维特的爱情与理性背道而驰;维特之死, 是对理性的一句抗议, 也是主人公实现自我的唯一途径。

二、《维特》中的外界象征

作品中的“外界”有两重, 一是广阔的自然, 一是自我难以融入的理性社会。关于自我与外界的关系, 歌德认为内心应当回归自然, 两者相融合, 不是将自我泯灭与违背自然的理性中。在作品的开篇, 维特沉浸在村庄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情风物中, 怡然自得。然而作为现实中的, 文明社会中的人, 完全摆脱世俗生活而全然投身于自然怀抱却不现实, 维特面对世俗与理智的冲撞, 无论在政治事业还是感情生活中都难以融合适应。

作品中另外两个重要人物, 阿尔贝特和绿蒂, 是理性外界的象征, 也是不同程度失去自我意识者的象征。作者对阿尔贝特内心情感的抒发却鲜有着墨。我们看到了他对绿蒂的占有, 对维特的谦和有礼, 却看不到他的内心世界, 塑造阿尔贝特这个人物某种程度上讲是对时代主流以及失去自我的不完全人格的控诉。而绿蒂, 象征了一种精神处于中间状的人格, 在理性的社会中, 她无力反抗其实也无心法抗, 然而她并没有完全失去天真, 美丽, 热情, 这是她之所以吸引维特的重要原因。在这里, 歌德对于绿蒂的潜意识有一定描写“她想来想去, 觉得哪个女朋友也配不上他, 或许她的心里只是是想把它留给自己。”绿蒂的内心处在一种矛盾的状态, 但是理性在她的头脑中是占据上风的。绿蒂的两种特质吸引也伤害着维特。维特曾经抱有过幻想, 但是他最深爱的两个人却站在了理性的一方与他隔海相对, 幻想破灭, 让他再也无法在生活下去。

三、读者参与其中的自我探索

上一篇:二级标准下一篇:血管性痴呆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