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体会(李天良)

2024-10-26

读书心得体会(李天良)(通用10篇)

读书心得体会(李天良) 篇1

书润校园,悦享人生”读书心得体

为在全县积极倡导“与书为伴,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导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底蕴,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努力建设“书香校园”。我校对此项活动作出统一安排部署决定开展“书润校园,悦享人生”读书活动。我校每位教师也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活动计划,读书是一种乐趣,既可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更可愉悦性情,提高人文情怀。此次活动旨在充分利用暑假及课余时间,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多读书,读好书,激发读书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影响和带动全体学生和社会各阶层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家庭读书活动形成良好家风,助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

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让我们开阔视眼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更能体会到书本做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读书帮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教师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让我们不断从书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为我们钟爱的教育事业填光加彩。

“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 九个字,言简意丰,三句话,层层的递进.读书好:倡导大家读书,读书有益.多读书:在读书的数量上给予建议,多读多收益.读好书:在读书的选择上给予指导,选好书,收益无穷.总之,读书是好的,且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冰心老人一生读书的经验总结,也是她思想的结晶.在书中品味生活, 亦悦享人家生活,慢慢体会,提高自己!

范家寨学校干河教学点:李小敏

2016.10

读书心得体“书润校园,悦享人生”

范家寨学校干河教学点:李小敏

2016.10

李吉林情境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2

李吉林情境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第五小学 何静

读了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感受到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理论中始终关注语文中的儿童,始终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我们常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于独挡一面,把学生放在听的位置。通过此次读书,我明白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感受中有所思考,有所触动。

李老师告诉我们,要爱教育。师德师风告诫我们,爱教育,首先就要敬业。通过阅读李老师的书籍,更让我认识到,只有拥有了对教育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使学生信任,让家长满意。我认为,作为普通的一名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从事的一项工作,而是一种责任。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责任心,就会在日常教学中,把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又用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帮助学生,使学生不仅具有优异的成绩,更具有良好的心理。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李吉林老师从教几十年,从未要求过什么,她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年轻教师所学的。我们在获取种种荣誉时,都是学生在与我们一同成长,一同进步。

李老师告诉我们,要爱自己。一个不爱自己的教师,是谈不上爱教育和爱学生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面对班级中形形色色,性格迥异,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告诉自己,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每个孩子,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每个孩子都渴望进步,渴望获得成功。所以,面对教学工作,我们要用自己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学生、改变学生。我们不是苦行僧,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追求的应该是种诗意的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李老师告诉我们,要爱学生。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我们都在教育的的路上,有同伴的互助,有自己的不懈努力,也有家长的期望,还有学生们的陪伴。在教育中,我们都需要用一个“爱”字坚持走下去。

拓展阅读:读《李吉林文集》有感

第八小学 于婷婷

作为一名新教师,不断地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书本中汲取知识再在实践中去应用磨合才能取得进步。在这期间我与好书相遇,就是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书《李吉林文集》并且从中获益良多。并且对我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李吉林老师高尚的情操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一名新人我更应该学习李老师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努力上进,在班级里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

在教学理论上李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使我印象颇深,以下是我的一些收获。

情境教育以课程教材为依据,从儿童无假、儿童爱美、儿童有情、儿童好问的心理发展实际出发,把识字、读书、作文的训练融入精心创设的境界。通过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其中的操作模式,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把认知与情感、学习与审美、教育与文化,在课堂中交织、融会起来,解决了长期以来,注重认知、忽视情感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同发展的问题。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品德素养。

在情境教学中,李吉林将学生引入“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情境,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在她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那样的欣喜、兴奋,在美的活泼生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中,他们感受、体验、表达,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她的学生二年级时人均识字数为2680多个,达到四年级的识字水平,课堂阅读量是一般班级的6倍!五年下来,李吉林实验班的43个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有33人,作品达75篇,升学考试时,55.8%的学生作文成绩优秀。这个比例是当时整个区的优秀率的12倍。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项实验,李吉林曾经半夜起床,孤身一人骑车,赶在黎明前到达白天选好的看日出的观察点,进行实地实景设计;人们也不知道,为了让孩子们从生活里领悟浅近的哲理,写好作文,她顶着烈日,到郊外、到田埂、沟边寻找老黄牛、大水牛……为了孩子,为了情境教学,十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多少个夜晚,孩子醒来,她还在灯下,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为了孩子,年过半百的李吉林还在寒假里苦学不辍,在炎暑中笔耕不息……

作为一个对教育有着独到领悟和对儿童有着挚爱深情的`专家,她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是儿童的知心人。她不止一次地强调,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最富创造性、最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活动,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单纯以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分析研究――因为人永远不能等同于物。真正的教育实验研究应当植根于教育的现实中,应该是“现实的研究”也即“思量着做”和“做着的思量”,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统一在具体丰富的教育活动之中,这样,教育乃至教育改革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李吉林大胆地运用语文情境教学实验和思索的成果去开拓新的疆域。她首先向相邻的思想品德学科拓展,一改枯燥、空洞的说教,而以生动的道德情境、具体的道德形象,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达到动情而晓理的境界,使道德教育真正触及、润泽幼小的心灵。接着是向音体美学科渗透,获得成功后,李吉林又向自己比较陌生的数学学科挺进。她与数学老师一起研究如何将“数”与生活结合起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数”与“量”、“数”与“形”的关系,如何把儿童带入探究的情境,在模拟情境中加以操作,强化其应用性。这样,从一班到全校,从单科到多科,情境教学全面进入了各科教学,为情境教学向情境教育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面对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挑战,李吉林高瞻远瞩,正式提出了情境教育的构想。她认为,以“思”为核心,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根基,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相互渗透,融通课堂教育、课外教育与野外教育活动,联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整体联动,可以构成一个区域广远、目标一致的优化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自由丰富的发展空间,促使学生在其间积极主动地活动,充分发挥情境教育特有的统整性、涵摄性的教育效应,实现儿童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迄今为止,全国开展李吉林教改实验试点的班级已达1000多个,情境教育的种子已播遍华夏大地。

情境教育的产生和成熟,是李吉林老师以及她的同事们积极钻研、努力奋斗的结果。他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向小学语文教育提出的许多重要问题,展示了高度的育人智慧和完美的育人艺术。情境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情境教育的体系仍然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仍然是一个发展的体系,它仍将从多个方面吸取营养使自己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加受到广大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的欢迎。

李吉林老师在为人、处世、治学、从教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是值得我们大家很好地学习的。李吉林老师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她的成功得益于她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注重践行、创新的敬业精神;她的成功得益于她对理想永不言弃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她的成功得益于她无限热爱儿童、忠诚于儿童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

读书心得体会(李天良) 篇3

浓烈的过年气息随着爆竹声声而来临,千家万户都沉浸在祥和的年味中,到处可以看到提着大包小包拜年的人群。闲暇之余,我静静学习了 李镇西 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中时时会被 李镇西 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宽容中有严谨,严谨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沉稳,沉稳中有激情。激情是火,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激情如风,可以吹皱学生平静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振醒学生懵懂的迷梦。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书中 李 老师这样告诉我们:“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虽然教师在教育中富有爱心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但我还是被 李 老师对学生那份深深地爱折服了。

李 老师的爱,不仅仅是对优秀学生的爱,而且包括“难教儿童”的爱;

李 老师的爱,不仅仅是对自己所直接教的学生的爱,还包括所有——外班的,其他年级的,甚至是外校的学生的爱; 李 老师的爱,不仅仅是刚踏上工作岗位初为人师时的片刻的激情,而是贯穿着他的以前,现在,甚至是将来的教育事业,爱心是他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前提和保证。

李 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是呀,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没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很多时候,是在和别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结果是浑浑噩噩度日,丧失了做为一个人应有的情趣与活力,更谈不上去超越自我,并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说法来贬低教师。其实,要做孩子们认可的“王”,真是谈何容易!

李镇西 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朴实的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读 李镇西 老师的文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吴玉英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闲暇之余,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宽容中有严谨,严谨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沉稳,沉稳中有激情。激情是火,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激情如风,可以吹皱学生平静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振醒学生懵懂的迷梦。

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

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个绿叶,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

舞。

我工作已经十二年了,每一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每一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也时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而看完这本书,我切身体会到了教育工作中爱的重要性。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朴实的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书看完了,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耳边时有这样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最后,摘录几段李镇西教育名言,与大家共勉。李镇西提出了‚四心‛:

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

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五日

教育的智慧从何而来——看李镇西视频讲座有感

(二)看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激情澎湃,你的思想会被他的语言深深吸引,思想受到冲击和震撼,继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择善而从之。

李镇西老师说:“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激情的行动,需要用一辈子去演绎。”在此过程中,需要的是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感、深厚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教育的智慧。

教育的智慧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

1、从实践中来

相信每位教师在从教之初内心都充满了激情和热望。但是日渐平淡的生活和各种烦恼困惑纷沓而来,对于一些人来讲,一切随之变得索然无味。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感?李老师说:“要不断给自己提出目标,使自己每天的工作日都充满着创造的乐趣。”他主张和学生打交道,带着研究的眼光从事教育。他所说的研究不一定是什么高深的理论研究和试验,而是针对教育细节中的困惑。在他25年的教育生涯中,他进行过诸如“未来班试验”、“青春期教育”、“集体主义研究”、“班级民主管理”、“语文人格教育”等研究,并写出了许许多多相关的教育教学叙事和反

我想,李老师正是在实践中发现了困惑,又是在实践中解决了问题、成就了自己。

2、从困惑中来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面对很多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自信。

我们喜欢福尔摩斯,佩服他在面对复杂的案件时表现出的冷静,赞叹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推断力。福尔摩斯之所以能够轻松破案,最重要的是他把破案当成了一种乐趣,进而流连其中。

教育的原理也一样,我们不妨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把每一个问题、困惑都当做课题来研究。那么,每研究一个问题,我们的智慧就多了一分。日积月累,教师也就成长为专家。

李老师指出,转化后进生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作为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转化后进生。因为,“看一个老师的态度,就要看他对后进生的态度,对后进生的教育”,这是衡量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原则和标准。

要想转化后进生,就必须做到以下原则:相信孩子;与孩子建立感情;允许错误的反复;降低要求;集体帮助;以鼓励为主。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要做好人、要做得更好的愿望,因此教师不应放弃每个孩子。而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集体帮助”。教师喜欢“单qiang匹马”,与学生一对一进行交流或教诲。相对

励、去督促,效果会比教师单方面的教育好得多。

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教育现状。在当前后进生较为普遍的情况下,每位教师都应该把转化后进生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在研究中借鉴李老师的的成果和原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从而自觉地完成蜕变。

3、和学生一道成长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民主的教师必须具有:第一,虚心;第二,宽容;第三,与学生共甘苦;第四,跟民众学习;第五,跟小孩学习。”是啊,我们总是认为只有教师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却不知道学生感化教师的重大作用。

我的教学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令我非常感动的一件事。有一阵自己遇到了一件非常苦恼的事,一个学生知道后,主动找到我:“老师,本来我还想辍学呢,看到你这个样子,学生说什么也不能自暴自弃了。放心,有我在,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看到她一幅侠肠义胆的样子,我不禁哑然失笑,神马都是浮云,没有什么理由阻挡快乐和欢笑。从学生身上我看到的是自己所欠缺的乐观向上、敢于担当的情怀。

《礼记·学记》中有:“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现多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古人尚且意识到这一道理,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教师更应如此啊。

4、从写作中来

马克斯·范梅南说:“写作是思考和行动的调和······是将内在的东西进行外化。”写作是和实践、思考相伴而生的,因而李镇西认为写作是颇具创造性的活动,是自我制造、自我塑造的过程。

一个研究型、智慧型的教师必会是喜欢阅读、勤于反思和写作的教师。只有在写作中才会使自己更快地提升。写作并不是神秘的一件事,任何一种思想跃然于纸上,写作的活动便形成。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写主要是担心写不好或是高度、深度不够。李老师说,其实我们写的东西不一定是理论性极强的论文。只要来自于实际,只要言之有物,就是好文章。李老师举了自己的一个实例:他把自己的一些教育随笔寄给杂志社,竟然非常顺利地发表了。由此,鼓励老师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

教师的写作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给学生写的信、教育手记、教育论文、思想随笔。

除了读、写教育方面的文章外,李老师还提倡教师读一些人文方面的书籍,写一写这方面的随感。这不仅是提升个人素养的体现,也是感染学生的需要。

讲座最后,李镇西老师满含深情地说道:“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

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对人生的信仰和追求跃然纸上。

李读书笔记 篇4

辛店六小李佩章

当一个班主任不难,要当一个优秀班主任不容易。今年,有幸阅读了全国优秀青年教师郑学志撰写的《挑战班主任19项全能》这本书,深感收益匪浅。本书命名为挑战班主任19项全能,但都是围绕班主任日常工作展开分析。书中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所应当具备的素质、能力和技巧,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班主任要有爱心,要做到细心。

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班主任对学生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爱,一视同仁的爱。爱既是信任,也是尊重。如果学生感到班主任与自己交流的是“朋友”,就会真正从内心接纳老师的教育。“你松一尺,学生就会松一丈。”所以班主任要从细节入手,将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班主任要学会理解宽容学生。

问题学生总有问题的根源,宽容理解,找到根源,才能寻找解决的办法。成人需要理解,小学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宽容。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精彩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我们要在最合适的时候,用最恰当的方式,牵着他们的手。我们也要学着欣赏美,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在这种欣赏的姿势、欣赏的表情前,孩子就是一株茁壮成长的小树。在给孩子们缔造成长的“精彩”中,我们也把自己带进了幸福的教育“天堂”。

三、班主任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唤醒心灵比履行制度更重要。为师之道,要严爱结合;有关心,有尊重,二者并重,这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保证。要用仁爱之心善待我们每一位学生。要通过苦口婆心的教导、循循善诱的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感化他们、包容他们,让学生从内心里深深地感到:你是一位严师,你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规范着他们的行为;让学生从灵魂深处更觉得你象一位仁父慈母,你的一言一行,无不充满着对他们无限的关爱,令人可敬可亲。

四、班主任要帮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可以较好的进行养成教育:首先,课内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小至上课的一个坐姿,大至学习方法,都贯穿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另外,课外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常言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举止不文明、不规范即属于没有规矩。如何让学生的行为文明规范?主渠道在课外;主方法多示范、多指导。

五、班主任要有所追求

当前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发展和更新很快,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知识经验,要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不断学习。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勤于学习的读书人,所以要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事,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你就能为自己的教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所追求的教师不仅要读书,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教

师应是最富有创新资源的群体,要精力充沛、富有活力、知识更新快、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只要我们善于积累、善于总结、反思和提升,就一定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自主研究是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提升之路。作为班主任要坚持写案例,邀请同伴参与,共同探索,要注重反思,提升自己的追求目标,积极参与教研团队。

读书心得体会(李天良) 篇5

[唐]岑参

年纪蹉跎四十强(2),自怜头白始为郎(3)。雨滋苔藓侵阶绿(4),秋飒梧桐覆井黄(5)。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6)。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7)。

【注释】

(1)兵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负责国家军事方面的事务。李侍郎,李进。李进迁兵部侍郎的时间当在宝应二年或广德元年(七月改宝应为广德),即公元763年。

(2)四十强:一般来说,所谓“四十强”,是指四十岁所过不甚多。岑参是年四十五岁,故曰“四十强”。

(3)始为郎:即作者初始作郎官。郎官,又称尚书郎,包括尚书六部各曹的侍郎、郎中和员外郎。岑参于广德元年(763)秋“入为祠部、考工二员外郎”。

(4)滋:润。(5)飒(sà):风迅疾貌。唐杜甫《大雨》诗:“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四引徐安人《秋扇》诗:“西风飒高梧,枕簟凄以清。”

(6)旅雁:迁飞之雁。(7)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两句用西汉匡衡凿壁偷光的典故。《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赏析】

这首诗当作于广德元年(763)秋始为祠部员外郎时,是岑参因官职低微而转求从军的干谒之诗。

诗题《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表现了诗人于秋夕读书之时产生的微妙感觉。“夕”是个值得玩味的词。“夕”表示时间,指的是夜晚,如“除夕”是指大年三十晚上。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也是指夜里看星星。这首诗中和读书相关联的是“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这两句诗用了匡衡凿壁引光的典故,自然这也是夜晚。也有人认为“明灯何惜借馀光”是用了“余光”的典故。《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也有一定道理。但匡衡凿壁便有“借光”的意思了,后句是申明前句之意,而不必叠床架屋,再用一个典故了。

审视岑参此诗的意思,其“幽兴”便是由读书借光联想到升迁靠关系了。诗人先写自己“四十”始“为郎”有自伤身世之感。接着一句“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使他悟到,没有外力的作用,没有他人的提携,要想使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走“干谒”这条道路了。干谒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求官方式,就连岑参的好友“诗圣”杜甫也曾经上诗权贵,献赋天子,“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那么向何人献诗进行干谒呢?岑参想到的是李进。“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明白地表达了自己欲选调之意。据研究资料,岑参与李进有一年时间同时在雍王府供职,虽然一个是品低职轻的文官,一个则是品高职重的武官。但是,李进虽为宗室,官大品高,然他“好从当时贤士游”,且好“赒人之急”,何况岑参亦非等闲之辈,其“识度清运,议论雅正,佳名早应,时辈所仰”(杜甫、裴荐《为补遗荐岑参状》),因而同府供事,彼此慕名结识、相为友善,已是自然之事了。于是,岑参于秋夕读书之时,生幽思之兴,发慨叹之辞,遂成佳句以献之。这里才婉转地点出了由读书而产生的“幽兴”。

这首诗虽然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来说,在岑参整个诗歌创作中称不上上乘之作,也确定不了他在唐代诗坛上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然该诗亦有“语奇体峻,意亦造奇”之妙。不过,作为岑参全部诗歌中的一首来讲,它的意义决不在于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是具有史料性价值,即它是研究岑参生平特别是生年的的重要史料之一,一直受到有关研究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读书心得体会(李天良) 篇6

中共龙池镇纪委

同志们:

听了大家的报告,感到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好的工作经验,下面结合我镇的实际,向大家汇报一下我镇纪委的工作。

一、今年以来全镇纪检监察工作简要回顾

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优化。镇党委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改革发展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制定出台了《龙池镇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明确行政工作纪律,对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发展环境,损害龙池形象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办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严格查处工程建设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将工作关口前移,从工程的招标到竣工验收逐一核查备案,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的有关规定,通过采取个人申报,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加强核查等措施,推动工作的落实。加大整治吃喝歪风,坚决反对和制止奢侈浪费。大力精减会议、文件,压缩一般性支出,坚持历行节约的原则,能不花的钱不花,能少花的少花,对违反规定的村、部门坚决予以整治。

1案件查办工作保持强劲势头。围绕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开展纠风治理工作,严格监督各村、各部门、各学校、医院的收费项目,对违法、违规的给予坚决清退,并根据党政法规给予严肃处理。目前,我镇无一起乱收费案件,乱收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在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乡案县审”工作机制,加大办案力度。目前,镇纪委正在对2名违反计划生育和1名违法判刑党员进行调查取证。

党风廉政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按照市纪委的有关要求,每周五下午组织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廉政教育材料,播放廉政教育片,并要求在工作之余撰写学习体会,并组织专人对全镇党员干部的撰写情况进行不定期、不定人抽查,对敷衍了事和不按要求撰写的给予通报批评,从根本上保证学习的效果。同时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内部相互监督的作用,实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发挥党员的监督作用,切实保障党员的权利。在各村深入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在医院、学校和其他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群众信任度,促进监督落实度,以保护干部,赢得群众支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作创新意识不够强,工作特色不明显。二是对全镇廉政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不够,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强。三是治本措施重要性还未形成全面共识,源头治理的力度还须加大。四是查办案

件力度不够,自办案件较少。五是制度建设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抓落实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

二、下一步全镇纪委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是注重培育典型带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我们将在市纪委和镇委的领导下,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继续完善我镇201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实施意见,同时对各村、各部门就《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培养、确定一批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以先进单位为榜样,组织好向先进单位的学习,以典型推动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是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增加工作透明度。我们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全镇中心工作为前提,严把公开事项关。坚持村级财务双代管,杜绝村级财务工作上的漏洞,规范村级财务收支,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维护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同时充分发挥镇集中支付中心的作用,规范各项财务支出,严格各项财经制度。另外,我镇成立了招标中心,对涉及到镇、村两级所有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统一集中招标,并派有关人员进行全程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建设廉政工程。

三是强化廉政教育,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我们坚持每天记一句廉政名言,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每月一次集中活动,将党员的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常抓不懈,常抓常新。采取收听收看教育片、请上级专家做专题报告等措施,继续深入开展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

干部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以及为群众服务的水平,进一步完善科级干部电子廉政档案,加强对干部奖惩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的办法。

学习李吉林心得体会 篇7

分享

创新

学习李吉林心得体会

谈到李吉林,就不能不说她创立的情境教育;说到情境教育就不能不提李吉林。李吉林老师事迹动人、令人感动,值得学习和深思,她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向李吉林同志学习贵在实践,重在行动,难在坚持。

情境教学大致分为四个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

二、带人情境,提供作文题材;

三、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

四、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李吉林老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实践、总结从而形成情境教育体系,在数学学科中也同样需要情境教育。数学从生活中来,又为生活服务。学生学会数学就是学会生活,既然数学就是生活那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离不开现实的情境。教学时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境出发,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学习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的同时,她那“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也同样激励着我。她对学习的热情令人感动,她读书之多、涉猎之广令人惊叹。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这样好学不倦的前辈,更促使自己紧紧追随,不断学习超越自我,还要将“学无止境”的理念传播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也能成为终身学习的人。

总之,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对于一名教育者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的开拓自己的眼界,才能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谈到李吉林,就不能不说她创立的情境教育;说到情境教育就不能不提李吉林。李吉林老师事迹动人、令人感动,值得学习和深思,她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向李吉林同志学习贵在实践,重在行动,难在坚持。

情境教学大致分为四个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

二、带人情境,提供作文题材;

三、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

四、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李吉林老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实践、总结从而形成情境教育体系,在数学学科中也同样需要情境教育。数学从生活中来,又为生活服务。学生学会数学就是学会生活,既然数学就是生活那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离不开现实的情境。教学时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境出发,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学习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的同时,她那“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

免费

分享

创新

神也同样激励着我。她对学习的热情令人感动,她读书之多、涉猎之广令人惊叹。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这样好学不倦的前辈,更促使自己紧紧追随,不断学习超越自我,还要将“学无止境”的理念传播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也能成为终身学习的人。

总之,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对于一名教育者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的开拓自己的眼界,才能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学习李镇西心得体会 篇8

5月23、24日两天的学习,通过听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从他身上我学到他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深入的思考,以及不断完善自我的学习。下面对我的体会做一个总结: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我。

2.做到三心、三家。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依恋、思念,想你的感情。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课上的棒,专业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

3.做反思型的教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

4.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李老师对学生的确具有一颗真正的爱心。他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从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生,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他与学生的对话,不仅仅是谈话,而是通过谈心、通信、家访等形式,与学生沟通。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以上是我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后的体会,通过这次学习,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李老师为榜样,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不断的提高自己。

学习李镇西心得体会

拉 拉 小 学

三李心得体会3 篇9

“一创双优”学习心得体会

10月13日下午观看过《李文祥先进事迹报告会》,我的感触颇深。一种尘封了这么久的精神被偶然发掘出来,可它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一个沉潜半个世纪的英雄,一个扎根深厚土壤的典型。这就是李文祥——生活于我们身边的模范人物。他是一个平凡人,却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他身上的英雄气,在战争年代喷发的是英雄的胆气、豪气,在和平年代表现的是英雄的真气、静气。

英雄可以不问出身,但英雄不可能没有来历。李文祥来自有着淳朴乡风民情的乡间,来自有着正直忠勇伦理的民间,这构成了他基本的文化血脉。英雄的形象是崇高的,因为英雄本身就崇高。李文祥就是这样一位屡屡立功的英雄。为了新中国,他早已把自己全部捐出去了,捐心、捐躯,更为可贵的是,功臣有功不倨傲,不自满,他把世俗欲望压低到尘埃里,把自己放回民间,同时也把英雄精神带到城市与乡村。

李文祥英雄本色一个重要部分在于他的平民本色、平凡本

色。这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很平凡,很平静,很平常,是时代的荣光,也是这片厚重土地的荣光。李文祥一生都在对社会对他人做着有益的奉献,且所作所为有鲜明的特性。这是英雄的底色,还是他做人的本色。他的行为已与我们的心灵构成了对应,已与我们的社会的精神所在构成共生关系。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道德底线一再被挑战,英雄精神的存在,就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李文祥,就要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被世俗和欲望迷惑,淡泊名利,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干好当前的每一件事。

公用事业联系千家万户、服务千万群众,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事关民生的重要领域,说到底是服务人民的工作。向李文祥学习,重在实践、贵在行动。学习李文祥精神,要在做好结合上下工夫,在改进服务上见实效,使李文祥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在推动公用事业科学发展中建功立业。

一要学习李文祥,着力推动“十二五”公用业科学发展。学习李文祥,就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激情,以心无旁骛的执着、百折不挠的坚毅干事创业,推动公用科学发展。要把学习李

文祥精神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及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加快推进转变公用发展方式主线,在建设和谐美丽新濮阳进程中,充分发挥公用的先导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二要学习李文祥,着力创新公用管理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学习李文祥,就要坚持把以人为本、民生为先作为公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把公用发展纳入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全局中去把握,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问题入手去推进,在服务人民、改善民生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

三要学习李文祥,着力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学习李文祥,就要坚持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在推动公用科学发展中建功立业。围绕服务中心,进一步深化“优化干部作风大竞赛”活动,在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

李镇西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篇10

对于社会进步而言,教育当然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对教师和学生这一个个生命体而言,教育就是浪漫,就是温馨,就是情趣,就是诗情画意。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教育童话的创作者。——李镇西

李镇西老师的名字早有耳闻,今日有幸当面聆听,感触颇多。感动于他永保一颗童心,对教育充满热情与激情;感动于他爱生如子,和孩子们之间彼此的依恋之情;感动于他“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朴素的教育情怀;感动于他“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的教育理念„„ 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不禁感慨万千:原来我们可以成为这样的教师!让职业充满诗意,把教育编织成童话。一个日子,一个孩子,就是教育。擦亮每一个日子,陪伴每一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一个有故事的教师就是幸福的教师。幸福比优秀更重要!1.心中有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句话在李老师那里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真切切的行动。他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他们平等地对话,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学校校门门头题字不请领导,不请名家,而是请本校的学生题字——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人;艺术节不惜“牺牲”两天教学时间为的是让所有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学校的陶行知雕塑和苏霍姆林斯基雕塑以平易近人的形象出现——教育应该是平等的。给优秀的孩子展示的机会,给每一个孩子参与的机会,给犯错误的孩子改正成长的机会„„所以我认识到,教育不仅要教会孩子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学生都要成为丈夫和妻子、父亲和母亲,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善良、正直、勤劳的社会主义公民是教育的真生目标。2.通过研究享受成就感和幸福感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所以我们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民主的爱,对学生的教育更应该是弯下腰来跟学生平等对话。“每个特殊儿童都是研究对象,每个突发事件都是教育资源,每个教育难题都是研究课题,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把每一个后进生都当成研究对象。和他们真诚地沟通、交流,做朋友,以真诚赢得真诚,用人格塑造人格,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学生需要的就是这样真诚的没有居高临下的真教育。让孩子们体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让老师享受“春风化雨”的成就感和幸福感。3.用心做真教育

教育首先是教会人如何做人,它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唤醒,唤醒他本身就拥有的善良因子,教会学生保持原有的善良、童真。这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李老师的教育教学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他经常带学生到野外上课,带学生亲近大自然,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他的教育资源,所以李老师的教育绝不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而是用真心来做教育,正是因为这样的真心,才使他和孩子们的心灵彼此吸引。然而我们缺的就是这种用心做教育的精神和耐心,这点应该向李老师学习。

4.自己培养自己

李老师的成长与成功的故事也值得我们思考。“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爱教育,爱孩子。从中可以看出李老师自身的不懈努力与对孩子的一片爱心。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素质与情怀。

上一篇:经理工作部副主任竞聘演讲下一篇:2022年《雾都孤儿》有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