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读书心得

2024-07-07

吴琼读书心得(精选3篇)

吴琼读书心得 篇1

冬日里小豆豆带给我一束温暖的阳光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枯寂的冬日,一个午后,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小豆豆。是小豆豆驱走了天空的阴霾,也驱走了乘车的寂寥;是小豆豆唤醒我童年的记忆,唤醒现实中那颗早已麻木的心灵,在冬日里是小豆豆带给我一束温暖的阳光。《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在课上,小豆豆发现桌子和家里的不一样,于是一遍遍掀桌子,然后再旁若无人地、自顾自地一遍遍盖桌子。在掀与盖之间享受着这个在成人抑或是其他安分儿童眼中实在单调、乏味的动作带来的无限乐趣。想象着她那乐此不疲的可爱模样,想象着她被罚站时委屈的面容,想象着老师和同学看她那异样的神情,禁不住让我开怀大笑。

在课上她会不顾及老师和其他同学,能无视上课的纪律走到教室的窗边和窗外的燕子对话,能大声地和街上的艺人说话„„

当小豆豆因犯错被罚站后,她会很天真地问经过走廊的老师:“老师,我被罚站了,为什么呢?”,“我做了什么坏事了吗?”,“老师讨厌宣传艺人们吗?” 小豆豆太顽皮,太随意了,班主任实在忍受不了,所以可爱的小豆豆被迫退学了。当读到小豆豆被迫退学时,我真是担心小豆豆该怎么面对妈妈的责骂呢?然而,小豆豆妈妈的举动让我出乎意料。

妈妈并没有把退学的事告诉给她。因为这个伟大的妈妈知道,即使说了小豆豆也弄不清自己哪儿不好,再说因为这些事让女儿背上思想包袱也不合适,还是等长大了再告诉女儿吧!妈妈只是对小豆豆这样说道:“小豆豆想不想到新学校去呀?听说那可是一所好学校哩!”妈妈就这样轻描淡写地为小豆豆转学了,转到了巴学园。直到作者黑柳彻子二十岁之后,母亲才告诉她曾经退学这

件事。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当小豆豆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妈妈就对她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那样的话,当小豆豆第一天走进巴学园的时候,会是多么沮丧而又惴惴不安啊!那生着根的校门,电车教室,在她眼中,肯定不会是那样有趣了。能拥有这样一位母亲,实在是小豆豆的幸运。

虽然上学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学生,没有小豆豆的遭遇,没有一个像小豆豆妈妈一样温柔细腻的会教育孩子的母亲,但是我的妈妈也是一个很支持我们姐妹读书的妈妈。谢谢黑柳彻子,让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又进行了一次童年时光之旅,让我也更感恩生活,感谢赐予我生命的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

小豆豆来到巴学园,改变了她的一生。她遇到了给她无限关爱的校长先生——小林宗作。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室,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午餐,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总之,巴学园的一切都让小豆豆感到新奇,感到有趣,让她从心里喜爱这个学校,喜爱校长先生。

在巴学园里,小豆豆一直被校长鼓励着,校长先生不停地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其实,当时小豆豆并没有发现校长先生话中的深意,直到长大才明白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正是校长先生如春风一般的话语,激励着小豆豆,支持着小豆豆。这句话对小豆豆的鼓舞无法计量。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小豆豆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见到小林宗作先生,恐怕无论小豆豆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就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吧?从这点来说,能在这样的学校读书,能被校长先生这样呵护着,小豆豆无疑是最幸运的。

一个一年级就被开除的学生,一个被老师宣判了死刑的学生,最终在母亲和校长先生的关爱下,成为日本著名作家、著名演员、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句话:“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摇坠的露珠”。而小林宗作先生也曾说过“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而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为人师者的我,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呵护玫瑰花上颤动摇坠的露珠,让这颤动摇坠的露珠在阳光下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掩卷沉思,眼前不时闪现活泼可爱的小豆豆,美丽温柔的豆豆妈妈,睿智博学的小林先生。他们如同我多年的朋友,让我在劳碌过后,因为有他们而感到生活还蛮有滋味,因为有他们,冬日里我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也让我感到:冬天来了,春天不再遥远。

吴琼读书心得 篇2

(1) 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 (学说、观点) , 那么它的危害也就会消失 (停止) 。

(2) 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 (学说、观点) , (这种行为) 是有很大危害的呀。

(3) 致力于别种学说 (这里应该是指有别于儒家的学说) 的研究, (对其进行适当地磨合改造) 那么它有危害的那些弊端就会消失了。

(4) 对别种学说进行研究, 是有害的呀。

杨伯峻先生采取是第一种观点的, 他翻译的原文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 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其用以佐证的理由是:“《论语》共用四次‘攻’字, 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 《颜渊篇》的‘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的三个‘攻’字都当‘攻击’解, 这里也不应例外。”乃是“以本经用语例决之” (程树德《论语集释》) 的方法, 是比较可信的考证方法, 但是杨伯峻先生只将这种方法用了一半, 没用彻底, 在他的这种翻译中将“已”字解做“停止、消灭”的意思。我们来看看《论语》中“也已”二字的情况。全书共出现了六次, 分别是:

《学而》———可谓好学也已 (1.14第九页) ;《为政》———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2.16第十八页) ;《雍也》———可谓仁之方也已 (6.3.第六十五页) ;《泰伯》———其余不足观也已 (8.11第八十二页) ;《子罕》———虽欲从之, 未由也已 (9.11第九十页) ;《子罕》———斯亦不足畏也已 (9.23第九十四页) 。

除了第二条之外, 杨伯峻先生自己也全将其余五条看做语气词, 没有译出具体意思。那么“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话, 《论语》里共用六次“也已”, 其他的五个都是语气词, 一般无意, 这里也不应例外。用“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方法再进一步的话, 就可以得出我们上面列出的第二种解释了, “攻”解为“攻击”, “也已”解为语气词, 即“攻击他种学说, 这是很有害处的 (行为) ”。

程树德先生即采取这种观点, 也是笔者偏向接受的。其原话是:“《论语》中凡用‘攻’字均作‘攻伐’解, 如‘小子鸣鼓而攻之’, ‘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 不应此处独训为治, 则何晏、朱子之说非也。‘已’者语词, 不训为‘止’, 如‘末之也已’, ‘可谓人之方也已’, 其例均同, 则孙奕、钱大昕、焦循诸家之说非也。” (《论语集释》108页)

他这句话中提到了几位解释论语比较出名的人物, 程先生就是用这种以本书中的例子来证明本书中的例子的方法将他们一一都驳斥了, 算得上是最有信服力的方法。

何晏说:“攻, 治也。善道有统, 殊途而同归, 异端不同归也。”就是说研究和学习异端的学问有害, 即上面所列的第四种观点。受他影响,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范氏曰:‘攻, 专治也。”

至于第三种观点———研究“异端”的学说, 将其与自己所主张的学说相互磨合求中, 从而消除其中的害处弊端。其支持者以焦循、刘宝楠为代表。刘宝楠《论语正义》引用焦循的说法道:“焦氏循补疏《韩诗外传》云:别殊类, 使不相害, 序异端, 使不相悖。盖异端者各为一端, 彼此互异, 惟执持不能通则悖。悖则害矣。有以攻治之, 即所谓序异端也。斯害也已。所谓使不相悖也。”即是说, 攻治异端, 使相异之两端摩之而不异, 从而到达“斯害也已”的目的, 即“所谓使不相悖也”。他这是想利用儒家中庸的观点将孔子的形象善化, 是明显的尊孔抬孔行为。

笔者偏向于程树德先生所持的观点, 这可以从《论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孔子的言行形象得到论证, 且举出以下例子说明:

“子曰: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2.18第十九页)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8第八十九页) 慎言之人, 讷言之人, 四毋之人, 善扣两端之人, 岂轻易会去攻击异端之人?

参考文献

吴琼读书心得 篇3

四川省江油市世纪奥桥 吴 琼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的教学仍然必须借助语言来实现,积极、有效的数学阅读教学对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学习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学阅读重在理解不同语言的关联,实现其与“内部语言”的转化。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精心设计导读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先让学生带着提纲中涉及的问题认真阅读,完成相应的回答与操作。而后让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补充完善。这样就可以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从而突破难点。避免了教师对每一个术语、概念的过多讲解,就可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用“阅读——知道——读通——读懂——理解”的程序阅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让学生记载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师生互动中得以解决,让学生编制知识结构提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知识系统化等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适时、适当地组织这种阅读自学课,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有目的、有方向、有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前,我列出提纲: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4、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5、你还有哪些新发现?让学生带着提纲去阅读教材,动手操作;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生互相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很轻松的就掌握了长方体的特点。

二、兴趣的培养是阅读效果的保证

作为老师首先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简单、易懂、有趣的数学书籍,来培养学生阅读数学的兴趣。数学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很多学生认为学好数学只要把教师上课讲的内容听懂就可以了。其实真正理解,单凭教师的讲授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有关的课外书籍,加深扩展和贯通所学的知识。其次要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准备了一份关于四百年一闰的阅读材料,如何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呢?在课件演示完四年一闰的原因及学生明确判断闰年的方法后,请学生判断1992年、1993年、2000年、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当学生回答1900年是闰年后,我提出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这一结论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了冲突,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说:“这里有份材料能解答你们的疑惑,想读吗?”“想”学生的回答是那样的响亮,眼神是那样的期待,尽管内容很多,但他们读的很投入。当然,有了兴趣,阅读的效果就肯定不错的。

三、数学阅读中的指导是不可缺少的。

数学阅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数学中的语言总是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蔽的,含蓄的。古人推崇“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作为数学的阅读则应该是不理解不罢休。因此,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形成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的和保证效果的前提。

(1)、阅读不应“浮光掠影”,而应“咬文嚼字”。

数学阅读由于数学知识的逻辑严谨性及“言必有据”的特点,在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要边阅读边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概念、定义、定理一般都不能一遍过,要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反复推敲。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数学结论和题目要求的内涵。

(2)学会勾、标、点、画

学生在阅读数学课本中的概念、规律、性质等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同时做好标记,如在关键字、词下面加 “……”或“◎”等,再进行分析理解,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指导学生边读题边思考题目中告诉我们那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在你要选用的条件下面用“—”标,在问题下面用“-”标,有利于学生手脑并用,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适当搭建“阶梯”,帮助学生顺利进行数学阅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因为无法理解题意而停滞不前,甚至产生挫败感。这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及时搭建“阶梯”,让学生爬上去摘到“果子”,这个“阶梯”可以是一系列的问题串形式,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地指引学生顺利地进行阅读。

(4)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可以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通过阅读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可以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维,从而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分数是学生阅读后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分数后面为什么可以带单位名称,而百分数不能呢?这样有疑,就会强烈的求知,当然就会获得知识,并牢固掌握。

四、阅读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增强数学理解能力。

数学思想是数学活动的基本观点。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为数学活动提供思路和逻辑手段以及具体操作原则的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是对数学规律的更一般的认识,它蕴含在数学知识之中,需要学习者去挖掘。通过阅读数学教材的指导,学生能够更快速地理解所学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能将原有知识融会贯通,提炼实质,抓住重点线索和基本思想方法,组织成精炼的内容,获得学习再创造的体验过程,增强了数学学习能力。如一年级上册第109页“用数学”,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图进行引导: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学们很快就会说出“水里有 8 人,岸上有 6人,一共有多少人?”能列出一个怎样的算式?“8 + 6 = 14”。这时,问题已解决,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已该结束教学。而我却又问:“求一共有多少人?除了可以按水里和岸上来算,还可以把这些人分成怎样的两部分来算?”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有的说可以按男女生性别两部分算,有的说可以按老师和学生两部分算,还有的说可以按有游泳圈与没有游泳圈来算等。这样,充分挖掘了教材资源,不是“照搬教材”,而是“活用教材”。同时,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阅读在复习中应用,有利于找出不足,以利及时补救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授完新课,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本。通过阅读,对所学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进行加工、归纳整理,从而加深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拓展延伸,实践应用,获得新的收获。如在学完每单元后,我就让学生自己再次阅读教材,总结本单元所学知识的要点,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弥补,并联系实际,说说这些知识常运用与哪些地方这样所学知识得以强化。

六、及时检查,确保阅读的质量 教师既然布置了数学阅读任务,一定要及时进行反馈,一方面是防止学生忽视阅读作业,另一方面更是时刻注意保证学生阅读理解上的正确性,如出现偏差,及时纠正,教师可采用提问、互相讨论等方式及时进行检测。

上一篇:别春情感散文下一篇:商务人员仪容的礼仪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