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颜色

2024-10-25

美丽的颜色(精选11篇)

美丽的颜色 篇1

《美丽的颜色》一课,让我认识了两个美丽的女人:一个是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课文主人公——居里夫人;另一个是让学生徜徉在优雅课堂的引领者——李山晓老师。

《美丽的颜色》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传记,这是一篇赞誉居里夫人科学成就及人格魅力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美丽不在于镭的颜色, 而在于居里夫妇的精神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李老师很好地关注了学生、关注了课堂。无论是课堂的导入、提问、生成、拓展,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步步为营、丝丝入扣。尤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导入巧而妙

一位离孩子们很遥远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一篇离孩子们生活很遥远的一篇课文,在李老师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深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心。由世界上美丽的颜色和居里夫人的一条QQ动态“看哪……看哪,那是美丽的颜色”导入,听到了这些话,我想孩子们的兴趣好奇心早已被点燃了吧。这一环节的体现牢牢抓住了孩子们对这篇文章浓厚的兴趣,也为下文设下了悬念,这堂课也就拉下了序幕。

二、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镜头式设计新颖有趣

通过默读课文,读出镜头的画面感。问题是“说一说这些镜头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这些镜头又有着怎样的作用”这一环节,让学生知道了居里夫人的工作环境极端艰苦,而她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依然对工作认真负责,辛勤地炼制着化学物质,哪怕是家里来了客人朋友还都在讨论工作的事情,面对“美丽的颜色”有着赤诚之心,乐观向上的态度,将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在讲到传记真实性的时候,她为了突破难点,选择了居里夫人外貌描写和藤野先生外貌比较阅读的形式,学生很容易明白,传记之所以没有对居里夫人外貌、头发做细致的描写,是因为传记不同于小说、散文,不需要对人物做细致的刻画,只需要点到为止,真实即可。这个环节处理的很巧妙。“省略号十二个点”说明省略内容之多,恰恰说明传记是真实的特点。看来李老师课备得很深入,也很细致。

三、注重自读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课堂中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整节课紧扣课后的阅读提示进行设计,比如镜头式设计和传记的特点的设计。

李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例:怎样读出镜头的画面感和情味呢?方法是:找出这个镜头,先来说说这个镜头给我们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深入人物内心,看看作者借用这个镜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同时掌握朗读的小小技巧,读出重音,注意语速语调,就能读出画面感来。

又如:在讲到传记独特之处时,方法是:找出居里夫人内心独白和日记中的话,结合全文,谈谈它和我们之前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找到这篇传记的独特之处。

四、评价语言有指导性。

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恰到好处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本堂课中,李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不管是有精彩表现的“好生”,还是表现欠佳的“劣生”,她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中肯的评价。例如:有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有点紧张,既没有站的很直,普通话也不是很好。而李老师却一直耐心的听他把话讲完,并且不断的鼓励他,要他放松,慢慢说。最后还表扬他:“你的见解很独到。”这样的鼓励,化解了孩子紧张的情绪。

临近课的结尾,相信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居里夫人的形象定格在了每个人的心中。这时候让同学们朗读“棚屋简陋冬夏易,尘污酸渍伴烟飞。搬运移注搅溶液,分解离析盼钋镭。岁月更替未失勇,黑发染白笑面对。一朝镭色悬夜空,玛丽荧光同光辉。”的语段,让同学们再次感受居里夫人的美,她的精神、她的人格魅力。相信,她的这种美丽将永远铭记于学生的心中,而这堂课也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中。

美丽的颜色 篇2

1 紫色——象征着独立和高雅

紫色象征着高雅、权威和尊严。在故事的开始, 西莉并不穿紫色的衣服, 这就表明了她没有得到独立和自我肯定。在莎格的帮助下, 西莉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得到了经济上的独立。她创立了Folk Pants无限公司, 并为她的妹妹索菲亚做了裤子。做裤子选材料的时候, 西莉选择了红色和紫色, 这就表明了西莉开始变得高贵有尊严。在故事的最后, 西莉用红色和紫色装饰她自己的房间, 她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并可以用她喜欢的一切东西去装饰自己的房间。文中颜色的改变, 揭示了主人公西莉面对未来和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艾伯特是西莉的丈夫, 他雕刻了一只紫色的青蛙送给西莉。这表明了对西莉的定位, 揭示了黑人妇女和女性的平等权, 以及对黑人妇女的重获尊重。与此同时, 紫色也象征着同性恋。在黑人妇女被买主所拥有, 没有权利去反抗的时候, 同性恋就成了她们追求的一种自己的生活方式。受传统的影响, 同性恋也成为了黑人妇女的文化的延伸。为了摆脱男人的控制, 女人应该团结起来, 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只有通过这种方法, 黑人妇女们才能变得强大和取得独立, 这也促进了她们自我认知的获得。在故事里面, 莎格对西莉的爱帮助了西莉从心理和生理上恢复过来。在遇到莎格之前, 西莉一直只是悲观地为了她在远方的妹妹而活, 所有的改变都从她遇到了莎格, 这个充满自信的热心女孩儿开始。人们对莎格的评价一直不好, 说她是一个穿着不羁的放荡女人, 说她患有“肮脏的女性病”, 并因为这样被自己的父母抛弃。然而, 西莉还是渐渐地真正地认识了莎格。每当在看莎格的照片的时候, 西莉总是被她独特的气质所吸引, 并想起自己的母亲。随着她们关系的发展, 莎格扮演了很多角色, 西莉的妈妈、姐妹、恋人和朋友。她启蒙了西莉去认识女性的身体和性。在鼓励西莉为了自由和独立奋斗的同时, 莎格自己也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最重要的是, 也正是莎格, 把西莉从旧观念里解放了出来。受到莎格的影响, 西莉对上帝也有了新的认识。她相信上帝就是为了人的自我认定而战的灵魂。从那时开始, 西莉开始为了独立、平等和女性的尊严而奋斗。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之后, 西莉渐渐地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得到了独立。她得到了新生。与此同时, 西莉的丈夫艾伯特却渐渐堕落。艾伯特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沦落成了一个酒鬼, 几乎死在了沦落里。最终他还是活了下来, 成为了西莉生活上的朋友, 帮助她发展缝纫事业。最终, 艾伯特多年来一直秘密地截下了内蒂给西莉的来信的事情还是被发现了。西莉知道事情真相的一刹那, 她几乎崩溃了, 恨不得立马杀掉她的丈夫。在莎格的引导下, 西莉最终放弃了复仇, 并开始为知道了内蒂的安好而开心, 知道了内蒂在一个传教士的妻子死后嫁给了他。西莉读了内蒂的来信后开始给她回信。西莉了解到, 传教士收养的两个孩子, 实际上是西莉自己的骨肉。随后, 两个孩子从非洲回来和西莉团聚。终于, 作为以为开心自由的女性, 她得到了自己的象征着高贵和尊严的紫色晚装。

小说的全文, 对西莉和莎格的描写都没有涉及到性, 反而是充满了温暖。她们彼此照顾, 并渐渐产生了自我认知。作者沃克这边, 虽然没有高调的说明同性恋, 但确实是女性之间的爱帮助西莉脱离困境。西莉在被自己的丈夫奴役了好几年以后, 也渴望拥有黑人女性同胞的纯洁的爱。幸运的是, 西莉的本质就是要追寻自由的生活, 那是她心里的渴望。在故事的最后, 丈夫对西莉持续的细心照顾, 让西莉摆脱了同性恋的癖好。从此以后, 西莉相信就算没有莎格自己也能好好生活。最终, 她和丈夫重归于好, 幸福地生活下去。

很显然, 在男人的支配下, 女性不得不去团结起来反抗男人的压迫。沃克用描写女同性恋作为一种女性鼓起勇气的方式来讲述了这个故事。这些故事鼓舞女性同胞们反抗压迫和男性的支配。女性同胞之间的爱也为她们自己提供了一个避难所, 让她们在那个充满了男性的暴力的世界里找到了彼此相爱的慰藉。以紫颜色为名, 沃克旨在确立黑人女性的社会地位, 甚至鼓舞黑人女性同胞去获得皇室般的高贵和尊严。对于紫色自己本身的意义, 则是象征着黑人女性的独立和尊严。一旦西莉得到了自我, 得到了尊严, 她就有权利去享受紫色这个她最喜欢的颜色。

2 红色——象征着幸福和活力

红色是激情、兴奋和幸福的象征。在西莉得到自由之前, 她被禁止穿红色是因为红色太耀眼。很显然, 红色不适合西莉, 因为她从来就没有幸福过。儿媳妇索菲亚是第一个让西莉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疑问的人。索菲亚是一个强壮的黑人妇女, 她会跟每一个惹恼她的人动手。西莉毫不抗拒地接受自己的家庭现状, 所以, 她是如此的羡慕索菲亚的勇气和强势。然而, 面对索菲亚的时候, 西莉无法掩饰自己对她的嫉妒并最终承认了对索菲亚的嫉妒。索菲亚原谅了西莉, 并让她去为自己的独立生活而拼搏。她对西莉说:“我爱哈波 (西莉丈夫的儿子) , 但是假如他要打我的话, 我让他不得好死。”虽然被禁止穿鲜艳颜色的衣服, 但是索菲亚还是敢于穿红色的衣服。不管什么时候, 只要她丈夫试图控制她的思想, 她从不妥协于他, 而是勇敢地反抗他。在西莉的信中, 她写道:“但不是索菲亚, 她做她喜欢的事情, 完全不管我的注意, 我试图去打败她, 她黑色的眼睛。” (艾丽斯沃克, 1982:66) 索菲亚的所作所为, 确实地创立了一个反抗男性残酷统治的楷模。

除了索菲亚之外, 是莎格将西莉引导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生活。莎格是西莉的丈夫真正想娶的女人。她总是穿着红色来展现性感。她靠唱歌为生, 独立地生活。不管莎格去到哪里, 她总是受到包括黑人、白人在内所有人的欢迎。为了帮助西莉建立自尊, 莎格成为了西莉身体上和精神上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在莎格的鼓励下, 西莉开始从无知和愚昧中走出来, 并渐渐地产生了自我认知。最终, 西莉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开始了独立的新生活。穿着红色的衣服, 莎格是充满自信的。在《紫颜色》里面, 沃克将莎格作为了一个代表着女权主义的黑人女性的典范。莎格的生活方式对于广大追求新生活的黑人女性来说, 是很完美的。

3 黑色——象征着自卑的黑暗

传统认为, 黑色代表恐怖, 邪恶甚至是死亡。因此, 在白人眼里, 黑色代表的就是那些自卑的下等人。所以, 黑人被白人歧视和压迫就顺理成章了。更糟糕的是, 由于肤色的不同, 在黑人中间也同样存在歧视。因为他们当中有人渐渐患上了白癜风, 他们也渐渐地有意识地接受了白人对他们的歧视。已经预备了要被压迫的情况下, 黑人们开始歧视自己种族中的同胞。在《紫颜色》里, 沃克揭示了黑人自然存在的奴性和自卑。指出假如黑人能够摒弃落后的旧观念, 去追求自我认可, 他们就能最终解放自己。相对于展现对黑色的不喜爱, 沃克给黑色赋予了美丽和典雅。除了红色之外, 黑色是莎格最喜欢的衣服的颜色。与红色相比, 在美学范畴里黑色更显高尚。它不仅仅代表着美丽, 而且还意味着自我认同。在内蒂写给西莉的信中, 她这样介绍她最为喜欢的传教士塞缪尔:“他是黑色的”。塞缪尔是一个善良的人, 他十分尊重女生。无论身在何处, 他都兢兢业业地进行着传教, 帮助着黑人女性提升自己的道德与文化地位。对于黑人这个身份, 他显露出来的更多的是受人崇敬的而非自卑的态度。当内蒂来到塞内加尔时, 她这样描述黑色:“西莉, 我觉得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黑色, 而且当中有种神奇的力量。因为黑人如此的黝黑, 却令我们眼前一亮。从他们身上我感觉到一股仿佛从月光中透出的光亮, 它是如此的明亮。而在阳光下, 他们的肌肤却依然闪亮。” (爱丽丝·沃克, 1982:117) 。从以上的描述可得知, 内蒂对黑人之美报以崇高的赞誉。在她眼里, 黑色是一种特别的颜色, 而她对穿着一身黑装感到无比自豪。毫无疑问, 内蒂对黑色的理解中融入了对黑人追求自我认同的信心。再有, 在故事中, 沃克出人意表的声称上帝本身就是黑人, 这宣言完全颠覆了以往的白人为上的思想。为了宣扬黑人的文化以及废除歧视, 沃克先宣扬了男女平等, 这举动大致上反映了他的女权主义思想。

4 黄色——象征着姊妹之间的友谊

在《紫颜色》中, 鲜亮的黄色同样存在。故事中, 黄色总是在女主角对未来抱着乐观态度时出现。当西莉和索菲娅一起做裁缝活时, 莎格把一件黄色的裙子交给她们, 让她们把它裁成小星星。这一举动印证了姊妹之间的团结和西莉将会在未来得到的自由。另外, 当西莉得知他的那个被继父卖走的孩子依然在世而且和内蒂住在一起时, 她对未来又重新产生了希望, 并且无比欣悦地戴上一顶黄色的帽子。因此, 黄色是乐观的象征, 它代表着生活的温暖与光明。

5 结论

《紫颜色》主要讲关于黑人女性的改变和成长。西莉一个破坏的生活中的幸存者并获得了精神生命的整体。她最后在一个新的理解和重聚的基础上重建了一个两性之间的新和谐关系。而且, 紫色是女性自由的新阶段的一个标志。作者赋予了各种颜色特殊的象征意义。这部小说生动描写了黑人女性的觉醒和挣扎。每个角色都很活泼、全面发展和可信。她们的命运吸引了我们观众的注意和心灵关怀。西莉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她体验了忍受、觉醒到奋斗的过程。通过寻找生计, 她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她有一种乐观和某种精神的性格, 包括寻找生命意义的大胆和勇气。总而言之, 《紫颜色》要求的是一个没有歧视的社会, 所有的人相互之间平等和独立的社会。

摘要:颜色在艾丽斯·沃克小说《紫颜色》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通过讲述西莉作为妻子、仆人、奴隶这一当时典型的黑人妇女形象的代表对紫色、红色、黑色、黄色态度的变化, 全程记录了黑人妇女从挣扎到觉醒的过程。它反映了黑人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人生的变化。

关键词:艾丽斯·沃克,颜色,象征,黑人妇女

参考文献

[1]艾丽丝·沃克著.杨敬仁译.紫色[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8.

[2]贝尔·伯纳德.非洲裔的, 美国小说和他的传统理念[M].马赛诸塞大学出版社, 1987.

[3]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 (第三版) [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4]刘涓涓.给上帝和姐妹的信——试谈《紫颜色》中西丽寻求自我之路[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5 (1) :19.

[5]李洁平.妇女主义在《紫颜色》主题中的构建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8) .

[6]谢莉莉.《紫颜色》与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 :62-65.

羞涩,淑女最美丽的“颜色” 篇3

以前读书见到“欲语还羞”,就是不明白。现在才懂得,那是淑女的羞涩,是最纯正的少女味儿了。

红色的羞涩象征着女性,但它往往稍纵即逝,所以,自古女子就学会了使用红色的胭脂,起到了羞涩常驻的效果,有助于保持和强调她们的迷人特色。羞涩是爱情的颜色。当清纯的少女成长为淑女后,情窦初开的她们,脸上难以抹去的便是那一缕羞涩。它是一种青春的闪光、感情的信号,是被异性拨动了心弦的一种面部感应,是传递情感的一种特殊语言。

正如老舍所说:“女子的心在羞耻上运用着一大半。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片话。”人们常把爱情之梦说成是玫瑰色的梦,就连红杏出墙的风流、踏入艳遇之门的韵事都与红色有关,要么怎能被称为“桃色新闻”呢?由此可见,这个代表羞涩的“红”字想必都与情有联系。

羞涩朦胧,魅力无穷。康德说:“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其自然的召唤,但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伯拉克西特列斯的雕塑名作《克尼德的阿佛洛狄忒》和《梅底奇的阿佛洛狄忒》都是反映女性羞怯美的杰作。羞怯之色犹如披在淑女身上的神秘轻纱,增添了她们的朦胧之美。这是一种含蓄的美,美的含蓄;是一种蕴藉的柔情,柔情的蕴藉。

害羞是女性吸引男人并增加情调的秘密武器,出现得适时而又恰如其分,便成媚态,是一种女性美。如果一派天真的脸上突然泛起红晕,没有哪个小伙子不会动心,但要注意此态不可“使用过度”,否则有淫荡意味,那就走向反面了。下面就教你如何变成羞涩的淑女:

目光羞怯:那脉脉含情的目光,那嫣然一笑的神情,那仪态万方的举止,那楚楚动人的面容,有时胜过了千言万语。看人时,不时看看别处,这也是一种自然的羞涩。

穿高跟鞋:一双合适的高跟鞋配上薄丝高筒裤,会令你的双腿亭亭玉立,在男人眼中增加许多难以言表的羞涩魅力。

金属发夹:走在时尚前列的永远是那些名媛佳丽们,以模特儿为首的佳丽正掀起一股时尚新风——用特大号金属发夹别在秀发上,分外惹眼。把头发从顶端梳向一边,向后梳成马尾辫,然后别上一朵精美的“花”或者一只“大蝴蝶”,定会使你在百花丛中独树一帜,出尽风头。

适度裸露:女性的关键部位不宜露得太多,如何露得恰如其分,是一门大学问。对颈部有自信的女性,穿V字领的衣服,再搭配以金项链,即能衬托美丽的颈线;对肩部有自信的人,不妨穿着削肩、直筒型服饰;如果担心肩露太多,不妨缀缝一些花边或是搭配肩围;对胸部有自信的人,可以多解开一个衬衫的纽扣,穿透明衬衫搭配同色系的花边胸罩。对大腿有自信的人,宜穿迷你裙。若穿长裙的话,宜露出足踝。不时,像梦露那样牵牵被风吹起的裙角,虽然没有风。

培养神秘感:把自己塑造成带点神秘感的羞涩形象,让他觉得你永远是个谜,是一本永读不厌的书。比如,再向你心爱的男人诉说身世时,不妨只说七分,留三分让他有揣摩与想像的空间,这可是玩弄性感的一种妙招。

偶尔的孩子气:孩子气里有些天然的羞涩,它永远是捕获人心的手段,这也是孩子为何总是能够激起大人疼爱的原因。这一招偶尔用一次,还是十分有效的。如果常用,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会认为你童心未泯。

表现“脆弱”:为了满足男性天生喜爱护花使者这一职业,适当表现一下“脆弱”是必要的。这种“脆弱”最好的表现形式便是“爱哭”,因为所有的男人都怕被女人泪水打败。脆弱是羞涩的姐妹。

美丽的颜色作文 篇4

我喜欢春天里的迎春花。鹅黄色的迎春花很早便点缀在树叶中,精致的如金戒指般令人喜爱。花蕊十分细小,如仙子的睫毛,温柔娇嫩,被五六片黄色的花瓣所包围,花瓣像丝绸一样摸着绵软舒适,唤醒人们沉寂了一个冬日的心灵。迎春花在太阳的照射下,在微风的吹拂下,羞涩的吐着鹅黄,伸展着缠绵与浪漫,令人在初春时节并有了这样美好的惊喜。

我喜欢老屋后面的杂草,它们不是翠绿的,而是一种冷绿,外带一些土黄色,灰色,有些荒凉之感。这些杂草生长得很快,些许日子不见,便都蹿高了许多,放眼望去,只觉一片幽幽,这杂草竟是比落叶更令人感到荒凉啊!可我却喜欢这种绿莹莹的感觉,这种青苔黄叶,随时满目疮痍,却同样具有不可抗拒、阻挡的生命力!

我喜欢菜市场里的颜色。菜市场,一个充满尘世美好的地方,有人说:“当你患上抑郁症或精神不振时,就去菜市场走一走!”因为当你听到热情的叫卖,看到五颜六色的鲜活生命,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时,你会发现生活真的十分美好。绿白的葱苗,紫皮的洋葱,灰白的蘑菇,金黄的香蕉,紫红的樱桃,这些丰富的颜色令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当然,还有卖菜大娘常年穿的玫红上衣,她那淳朴的红脸蛋,笑吟吟的模样,都充满着亲切与人情味。

最喜欢回老家了,除了与长辈共享天伦之乐、品得家乡小吃的幸福喜悦外,还对老家里的一切颜色充满喜爱。每次坐车回老家,看到熟悉的街道,颜色各异而又泛着光彩的饸饹、羊肉泡馍、油糕等家乡小吃,红瓦的墙头,灰色的砖墙,内心便很安稳和幸福。回到老家,有熟悉的青蓝色陶瓷桌子,绿色的香椿树,暗红色的`太师椅,古老的墙壁,土黄的大地,灰色的砖头,棕色的木筷,乳白色的豁口搪瓷碗,这些事物都盛了一碗陈年时光,令奔波而归的游子内心有了安详,有了进入母亲怀抱的幸福。老家的颜色是我最爱最钟情的颜色。

美丽的颜色作文 篇5

转眼间,滚滚的车轮把我带进了杭州城,向往已久的“天堂”之行终于变成了现实。:

我漫步于“天堂”之中……妩媚的西湖碧波荡漾,玉带般的长堤上垂柳依依,九溪的涧水蜿蜒清澈,云栖的竹径清幽宁静。那远山、那近水,那稚柳,那修竹,在魔术般的光线变幻下,闪烁着嫩翠、葱笼、苍郁、碧黛,深浅各异、千姿百态,滚滚的绿浪汇成了绿色的海洋,孕育着这人间天堂。

绿不仅给予人们视觉上的诗意美,而且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氧气和食物。绿也是一床“被子”,它保护着地表的土壤,涵蓄着地下的水源。千百年来,赞美绿的诗词佳句成千上万,但人们却忽略了对大自然赐于的绿的珍惜与爱护。滥伐森林、放火开荒……千百年来的这种行径不仅毁坏了地表的“被子”,而且还给人类带来了自食恶果的惩罚:水土流失、沙漠遍野、洪水泛滥、气候反常……

《美丽的颜色》教学反思 篇6

一、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使朗读的功能得到酣畅淋漓的发挥。”

朗读,是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将朗读贯穿教学,不断地去钻研朗读的技巧、方法,并将其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以更好地与理解文本融合。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速、语调、语气进行朗读,以表现自己的理解。学生的语感更是在反复诵读、涵咏、品味中逐步形成的,桥这头的读者,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走向桥那头的作者。我想,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恰恰是在守住语文教学的灵魂。而本节课在朗读指导上,还应更细致些,在前后内容勾连,具体情境中去朗读,才更易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走进画面,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借助资料链接拓展知识,文本不是语文课堂教学唯一的阵地。

教师应常常把文本当成一扇“窗口”,扩宽文本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通过它,了解更多的知识,既加强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把握,又增加了语文知识的外延和内涵。比如,本节课链接了原传中的一段话,以帮助学生理解居里夫妇不仅是一对亲密、默契的伴侣关系,更是相濡以沫、志同道合,为了共同理想而并肩作战的战友关系,这是一对彼此嵌入灵魂的伴侣。但是,链接资料、知识教学的穿插,既要“得体”,又要“得法”。

三、钱钟书先生说过:“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方概知全篇或全书之指归”,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沉浸文本,同时又应“以大观小”,建立学生阅读中的整体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必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并且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有助于学生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在阅读中理解、咀嚼、品味文本的语言。本次教学也是紧贴着文字,采取咀嚼型品读,在朗读中分析,用分析促朗读,把学生的思维由感性的彼岸滑向理性的彼岸,养成细腻感受文本和深入阅读的好习惯,提升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以提高语文素养。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语言文字,理解“美丽的颜色”的多重内涵。既有镭光的美丽,也有居里夫妇精神的美丽,更有两人之间温情的美丽,字里行间还流露出作者对居里夫妇这两位伟大科学家的爱慕和敬仰之情的美丽。品析角度包括修辞、描写、写法等,哪怕是细微之处的一个标点符号,但品析的角度还可以再多元化一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做到更全面的预设,选好品析的“点”,在学生的生成基础上,给出更具启发性的引导。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学,本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而我以为,本真、本色,就是好的语文课。当我们用语文之心去思考语文的时候,语文才能真正进驻到我们的内心,化作“美丽的颜色”,与每一位语文人做出许许多多美丽的相逢与碰撞。

美丽的颜色 篇7

1 颜色三刺激值测量原理

颜色匹配是利用三原色(红色R、绿色G、蓝色B)相加混合产生所需颜色C的过程,将颜色匹配时所需匹配的三原色数量(R(R)、G(G)、B(B))定义为颜色的三刺激值。由此,利用颜色匹配关系可以将任何物体的颜色C(C)表示为:

其中,颜色匹配以“≡”表示。此外,还可以利用颜色刺激函数Φ(λ)对不同颜色的物体进行表示,所以颜色测量的实质就是利用数学手段对待测物体的Φ(λ)函数进行求解。

对于透射的物体,Φ(λ)一方面与照明光源的光谱分布S(λ)有关,另一方面与物体的光谱透射率τ(λ)有关,即:

对于反射的物体,Φ(λ)一方面与照明光源的光谱分布S(λ)有关,另一方面与物体的光谱反射率R(λ)有关,即:

根据颜色刺激函数Φ(λ),再利用色度学中的颜色三刺激值公式:

即可求出待测物体颜色的三刺激值X、Y、Z,进而确定出待测物体的颜色[2]。其中、为CIE规定的光谱三刺激值,可通过查表得到;K为归一化系数,它是将光源或照明物体的值归一化为100时得出的,即:

2 颜色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由于油品样本属于液体物质,根据Beer-Lambert定律,液体物质颜色的测量建议采用透射法进行,以便得到比较可靠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3],进而准确地识别出液体颜色,所以该系统采用了透射式的设计方案。该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LED照明单元、RGB颜色传感器单元、控制器单元及颜色信息显示单元等部分。图1所示为颜色检测系统结构。

3 硬件设计

3.1 照明单元

照明单元由光源和准直系统两部分构成,光源选用6个贴片式白色高亮度LED均匀分布在一个直径约为3cm的圆周上,准直系统采用双胶合物镜制作,将LED光源放置在准直系统的焦点上。系统上电后,打开LED照明光源,准直系统将对LED光源发出的不平行、不均匀光束进行处理,使之变成一个光强均匀、准直度高的LED准直照明光学系统。

3.2 测控单元的设计

该系统RGB颜色传感器选用了TAOS公司研发的TCS230芯片,芯片内部集成了红、绿、蓝(R、G、B)3种不同颜色的滤光器,它可以将输入的彩色光转换成频率信号输出,TCS230也是业界第一款具有数字兼容接口的RGB颜色传感器。图2、3分别为TCS230的引脚封装和功能框图[4]。

微处理器采用工业级单片机STC12C5A60S2作为控制核心,该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比8051快8~12倍。

当进行油品样本颜色测量时,由单片机STC12C5A60S2的P12、P13两个I/O口控制选通颜色传感器中滤光器的工作模式,当TCS230传感器的一种颜色滤光器处于选通状态时,它只允许特定的原色通过,其他两种原色将被滤除,这样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得到通过原色光的输出频率;由P10、P11两个I/O口控制电源的关断模式或输出比例因子数值,不同的比例因子可以满足不同的测量范围。颜色传感器TCS230的频率输出端口OUT与单片机I/O口的P14相连。表1为单片机控制信号的组合选择[5]。

3.3 颜色识别电路的设计

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了颜色传感器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和12864液晶显示电路。由于颜色传感器TCS230的输出信号为数字量,因此无需A/D转换电路,即可直接与微处理器相连,简化了电路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复位电路采用了手动复位方式,晶振电路采用了外部时钟电路,考虑到STC12C5A60S2单片机P0端口的结构是集电极开路形式,所以本设计通过在P0端口处外接4.7kΩ阻值的上拉电阻排RB1来增强P0端口的驱动能力。

从简化电路设计的角度考虑,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也可以采用内部振荡器和上电复位的工作方式。显示单元采用带背光设计的字符型液晶显示器12864,供电电压为5V(DC),显示内容主要为颜色三刺激值的数值。图4为该系统的颜色识别电路。

4 软件设计

按照颜色匹配理论,白色以等比例的红色、绿色和蓝色三原色混合而成。经过实验验证,TCS230颜色传感器对白色物质进行检测时,由于该传感器自身对三原色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导致传感器输出的三原色分量并不相等。所以,该系统在使用TCS230颜色传感器进行颜色测量之前,进行了测试系统的白平衡调整(白平衡调整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可以查阅TAOS公司提供的数据手册),使TCS230传感器检测的白色物质中含有红色、绿色和蓝色三原色的比例相同。

系统上电之后,首先进行白平衡调整,然后执行油品颜色的三刺激值测量任务。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依次选通TCS230的3种颜色滤波器,利用单片机定时器T0分别对每个通道以相同的时间间隔进行定时,再利用单片机内部计数器T1对每个通道输出的脉冲数目依次记录,这样每个通道在相同的时间内测得的脉冲个数就是油品颜色的三刺激值R(R)、G(G)、B(B)。本系统的程序流程如图5所示。

5 实验过程与分析

为了提高颜色测量的精度,降低系统误差,在颜色测试之前需要对仪器的测量零点进行标定,仪器零点标定需要在一个全封闭的暗室内进行。利用颜色传感器TCS230在暗室内测得3个数值R0、G0、B0,这3个数值就是系统的零点值。此后进行油品颜色检测时,仪器经过白平衡处理后测量得到的颜色三刺激值R、G、B再减去R0、G0、B0就可以作为油品颜色识别的测量结果。表2为对7种润滑油样本的测量数据,测量数值范围为0~255,测量结果采用正整数表达,该系统的零点标定结果为R0=22、G0=21、B0=27。

不含添加剂的成品润滑油颜色从淡黄色到深褐色,油中的胶质含量越高,油品色泽就越深[6]。表2中的数据表明,该测量系统可以对不同的油品颜色进行一定的识别,测量精度较高,将系统测量到的颜色三刺激值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颜色数值对比之后,即可准确确定油品样本的颜色。

6结束语

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STC12C5A60S2与RGB颜色传感器TCS230设计的油品颜色检测系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优点。实验证明:在油品颜色识别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且抗干扰能力较强。该仪器的应用与推广,必将对石油产品的分析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摘要:基于色度学相关理论和颜色测量原理,设计了一种硬件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石油产品颜色识别系统。颜色采集单元选用RGB颜色传感器TCS230,控制单元选用了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STC12C5A60S2。采用了白平衡调整和仪器零点标定的软件处理方法,增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颜色传感器,油品颜色检测,单片机,白平衡

参考文献

[1]杜春玲,张唏,葛蕾.颜色测量仪器及其发展[J].现代仪器,2005,11(3):56—57.

[2]陈家胜.便携式液体色差测试仪[J].传感器技术学报,2006,19(1):253-255.

[3]刘增辉.颜色传感器技术研究进展[J].传感器技术学报,2003,16(4):32-35.

[4]胡建民.颜色传感器TCS230及颜色识别电路[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6(4):40—41,53.

[5]卢川英,于浩成,孙敬辉,等.基于TCS230传感器的颜色检测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26(6):621—626.

钱永健:一生钟情于美丽颜色 篇8

从小喜欢美丽的颜色

钱永健曾经说:“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也喜欢美丽的颜色。8岁那一年,爸妈送给一盒化学工具箱,我把不同的化学物质混合成漂亮的紫色,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实验。”钱永健在不同的场合,经常提到他从小就喜欢美丽的色彩,这对于他今后的科学研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后到台湾中研院演讲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从小就喜欢色彩”,在听众中引起一片笑声。

在《自传》中钱永健又写道:“我最初的记忆可能是在3~4岁的时候,我就喜欢画一些想象中的城市,画中有蓝天下的高速公路,和街道下的隧道。也许这是我后来着魔于桥梁建筑和喜爱绘制地图的最初信号。”

钱永健小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很好,有气喘的毛病,不能像两个哥哥那样常常在屋外玩耍,多半时间只能呆在室内,于是他的父母为他买来一套“吉尔伯特化学实验设备”。大约在8岁上小学的时候,他做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实验”。但是他觉得这些实验太单调乏味,无法吸引他。他喜欢在学校图书馆里翻阅化学书籍,有一次他惊喜地发现一本介绍初级化学实验的书,上面有一些十分吸引人的实验和插图。钱永健说:“遗憾的是,我现在忘记了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不过我8岁那年前后,我在一个笔记本上画了许多实验草图,这本笔记本现在放在诺贝尔博物馆里。”

据钱永健回忆,其中有两个实验他记得十分清楚:其中的一个是把某种金属盐的晶体(例如硫酸铜CuSO4)滴入硅酸钠溶液,最后会变成发光的紫红色染料。另一个实验是把一种强碱(例如氢氧化钠NaOH)的含水溶液,与稀释的高锰酸钾混合,于是溶液呈现出美丽的深紫色;如果再把这种深紫色的溶液流过一个纸做的圆锥形漏斗,溶液的颜色会变为漂亮的绿色(这是因为植物纤维丛的还原作用使MnO4-变成MnO42-)。

有意思的是,在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以后,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电视上重复了“这一惊奇而少为人知的”演示实验,他兴致勃勃地对听众说:“我想以此说明是什么原因使我对化学感到兴趣。正是这两个试验使我早年和此后一生钟情于美丽颜色(pretty colors)。”

对荧光的研究

人类观察并注意到生物发出荧光有久远的历史。在中国古诗里,常常可以见到诗人对萤火虫的生动描述,例如(唐)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杜甫在《萤火》一诗里写道:“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宋)贺铸在《宿宝泉山慧日寺》里写道:“流萤逗深竹,白鸟巢青松。”

除了萤火虫发出荧光以外,还有海中的“发光水母”也会发出荧光。例如在公元77年,古罗马的普林尼(Pliny)在死前不久发表的37卷《自然史》里,就有对“发光水母”的记载。

但是对于荧光的深入研究,却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情。人们熟悉的萤火虫,或者其他生物如发光水母发出的荧光,都是通过“荧光素”这一“底物”分子,在荧光酶(lucifera)的催化作用下氧化而发光的。但是后来发现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却与氧化机制完全不一样,蛋白质本身就会发光,不需要底物。

在关注绿色荧光蛋白(GFP)之前,钱永健曾经设想,如果细胞自己能带有荧光岂不更好?也就是说如果自行编码后的蛋白质对钙敏感的话,很有可能达到他设想的目的。他在网上找到了十几篇相关的论文,发现有人在水母里面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并由一位名叫普拉瑟的科学家克隆出来了。这项成果发表在《基因》杂志上。于是,钱永健立即打电话给普拉瑟:“我很感兴趣您的荧光蛋白基因,您可不可以把它提供给我?”普拉瑟真是出人意外地慷慨,只提出以后在钱永健发表第一篇论文上挂上他的名字就行。钱永健惊喜之余说:“我找到了他的电话号码并最终找到了他,令我非常惊异的是,他乐意将基因给我。”资料很快寄了过来。像哥伦比亚大学的查尔菲(这次诺奖的另一得主)一样,从1994年起始,钱永健的研究顺利地开展起来,并做出许多重大突破。

钱永健是一位化学家,他在得到普拉瑟的GFP基因后,立即开始研究这种蛋白质的发色团的结构。他首先要知道的是:这个发色团在GFP的238个氨基酸中发生了怎样的生化学反应。以前的研究一般都认为它能产生荧光主要归功第65、66和67位的丝氨酸、酪氨酸和甘氨酸残基,它们彼此反应形成发色团。但是钱永健的研究却显示,这种化学反应只需要氧气,在氧分子的氧化作用下,以上氨基酸残基最终形成有活性的发色团。这一发现完满地解释了这种发光反应为什么不需要其他蛋白质的参与。

借助DNA技术,钱永健把GFP上不同部位的氨基酸进行重组,创造出崭新的GFP变体,使它们能发出更强、更多色彩的光,如青绿色、蓝色和黄色等。这样,研究人员就能够同时给不同的蛋白质标记上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以动态地检测它们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

钱永健虽然扩大了色彩的范围,但是却无法得到发出红光的GFP,而红光更容易穿透生物组织,用处更大。幸运的是,两位俄罗斯科学家米哈伊尔?马兹和谢尔盖?卢克扬诺夫也参与了这场GFP的研究,他们在1999年从发出荧光的珊瑚中找到了6个与GFP类似的蛋白质,发现并克隆了第一个红色荧光蛋白DsRed。但是,这个红色的蛋白质太大而且太重,无法像其他GFP一样置入基因之中。钱永健的研究团队得知了俄罗斯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后,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了这种红色蛋白质,得到以该蛋白为基础的衍生体——新型红色荧光蛋白变体。它更小更轻,也能够置入到其他蛋白质中。现在世界各地实验室常用的发出红光的GFP,基本都是这种衍生体。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系丁滪先生在文章“照亮生命的明星分子——荧光蛋白”中,对钱永健的贡献做了中肯的说明:“钱永健对于荧光蛋白的第一大贡献是改良和发明了大量的新型荧光蛋白衍生体。现在最广泛使用的绿色荧光蛋白衍生体eGFP,就是钱永健实验室的早期研究产物——当绿色荧光蛋白的第65位丝氨酸突变成苏氨酸(S65T)后,……其发光从400纳米的紫外光变成了480纳米的蓝光,……除了构建这一系列被广泛使用的荧光蛋白突变体外,钱永健还第一个提出了荧光蛋白发光团形成的机理,为后续的荧光蛋白改良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1996年,钱永健和雷明顿(S. Remington)一起,首先解析了绿色荧光蛋白(S65T)的晶体结构。后来,钱永健进一步将绿色和红色荧光蛋白作为模板,创造了一系列的七彩荧光蛋白,这些荧光蛋白不仅仅覆盖了从紫外到红外光谱范围,而且具有更亮的荧光、更强的光稳定性。”

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公报中说:在GFP的革命中,钱永健伟大的贡献是他延伸并丰富了研究人员手中的调色板。他创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调色板,里面的发光蛋白质拥有彩虹的各种颜色。

获得诺贝尔奖

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下村修、马丁?查尔菲与钱永健三人因发现和应用绿色荧光蛋白而共同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当记者问他是否预料到自己能获诺贝尔奖时,钱永健说:“在这之前,网上有很多传言预测我今年能得奖,但那种预测通常成功率很低……这次我是运气好,被说中了。”

“第一个分享这个好消息的人?当然是我妻子,因为她也被电话吵醒了。”

“在我的这个领域中还有许多其他科学家努力从事研究,而诺贝尔奖评选时只能挑选某几个人,并且不超过3个,而我正好在这样一个评选范围内被选中了。所以说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很幸运!”

钱永健对于自己突然曝露于聚光灯下,坦言感到有不小的压力,“因为所有人一下子都来关注你、媒体要求采访你,我不太习惯。”

面对世界各地的记者,钱永健还诙谐地说“我感觉自己有点像被汽车大灯照到的一只鹿,我今天肯定不如昨天聪明。”

他也诚挚地说:“获得诺奖并非是我多年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原动力,我并非为了获得诺贝尔奖才去从事科学研究。因为对我而言,科学研究实在是非常有趣和重要的工作。我的夫人给了我很大支持。”

两个月以后,12月初,钱永健和他的妻子温迪以及家人、朋友和同事飞到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钱永健和查菲尔没有忘记普拉瑟的功劳和豪爽,他们邀请普拉瑟夫妇一起到斯德哥尔摩。

获得成功的关键

钱永健在一次演讲时特别谈到“获得成功的关键”。钱永健平生一直谦逊低调,所以他在谈到成功的关键时,真有给人以醍醐灌顶的特别感受。他特别指出:

当你做研究时,寻找一个你喜欢的课题,然后积极利用你的神经细胞;

当你得到一个结果时,不要过高估计你的结果;寻找合适的团队,然后发挥他们的能力——为了你们共同的利益。

钱永健一直对人讲:他的成功源自于他对科学的着迷与对色彩的喜爱。他说:“科学可以给人带来很多本质的快乐,以度过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所以我觉得兴趣很重要。上世纪60年代,也就是我的中学时代,生活很忙碌,那时的我就已经喜欢并痴迷于科学了,其次就是色彩。一直以来我都特别喜欢颜色,颜色让我的工作充满趣味,不然我坚持不下来。如果我是一个色盲,我可能都不会进入这个领域。”

在《自传》中他再一次强调说:“我对描述灿烂鲜艳色彩的兴趣,与我儿童早期的兴趣有关系,而且我非常幸运的是这一兴趣与我的事业一致。”

除了兴趣,对科学事业的专注是另一种不可或缺的品格。一位古罗马诗人说过:“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它不舍昼夜。”

谦虚是一位优秀科学家必备的品格之一。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近于伟大的时候。”钱永健深深懂得古圣贤的这一教导,他曾经说:“从严格的传记视角观之,我们的贡献主要是改进了技术。人为的技术常常会过时,而有关自然基础的发现则会持之永久,例如达尔文或者沃森和克里克的贡献则比较少见,而且会引起激烈的竞争;而那些使人们关注重要问题的技术成功地改进,可以在至少几年里减少由于利益而引起的致命的、广泛的冲击。更有甚者,同样的工程学研究只是创造一些新的治疗策略以减轻疾病,而不仅是我们同事研究的工具。”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篇9

【一】设计理念

教学本单元,要注意体现教材“双线组元”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在阅读作品时,充分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从传记作品中获取人生智慧和营养,对人生、对生命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另一方面,要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和训练,把握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风格多样的语言。【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要素”“人文素养”要求,教学语文时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美丽的颜色》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传记作品居里夫人传力中的一个章节。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写了居里夫妇在艰苦的条件下,在棚屋中提取镭的过程,可以令学生既感受到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艰辛,更为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坚守、乐观、淡泊的人格所感染和激励,从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三】教学目标 :

1.识记重点字词,理清文章内容。2.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3.学习居里夫妇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高贵品格。【四】教学重难点:

赏析人物形象,学习居里夫妇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圈点勾画、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然界中的万紫千红带给我们的是视觉的盛宴,心灵的释放;科学界中的万紫千红带给我们的则是社会进步的豪华大餐,是世界文明的骄傲。今天我们就随着《美丽的颜色》去探究这科学界中的万紫千红。

二、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设计意图:三维目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简陋(lòu)炽热(chì)猝至(cù)窒息(zhì)吹嘘(xū)沸腾(fèi)咽喉(yān)溶液(yè)触目(chù)踱步(duó)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炽热:温度高,极热。猝:突然。

窒息 :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 有了。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 亲。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3.背景介绍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 兰著名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万紫千红来看“美”(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本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示:()人在()地点干()

四、精读课文 感受人物形象--万紫千红来找“美”(设计意图:学会品析人物)1.看题目《美丽的颜色》,联系课文内容,思考颜色美丽“美”在何处? 提示:从事物本身和人物精神两方面思考。2.哪些地方体现了人物的这种精神品质。(结合1)

提示:从生活环境、工作态度、人物描写以及关键语句中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赏析。

五、再读课文 反思感悟--万紫千红来悟“美”(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自己生活或学习实际,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确立自己的目标,践行自己的梦想?(各抒己见)

六、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设计意图:学会迁移运用)

阅读《邓稼先》,思考邓稼先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工作环境、工作态度、人物描写以及关键语句等方面进行赏析,分析他和居里夫妇人物形象之间的异同点。

七、课堂练习(结合练习册)(设计意图:巩固)

八、教师结语

同学们,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如蓓蕾初放,又像旭日东升,充满希望和向往,希望你们在最好的年华释放最美的颜色!【七】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

颜色美 精神美

【八】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对于人物的赏析比较到位,拓展迁移也很成功,并推荐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全本和居里夫人的自传等。

美丽的颜色初二作文800字 篇10

敬爱的吕老师:

您好!不知您是否会感到意外,我竟会写这样一封信给您。是您,给了我坦然面对自我的勇气,您对我的影响,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仍记得,报到那天,我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懵懂,踏入了这所校园,打开了初中生活的大门。那时,您一袭黑色长裙站在讲台上,微笑着为学生和家长做着疏导。您看见了我,不带一丝犹豫就叫出了我的名字,可想而知,您曾花了多大了功夫去记住全班所有人的名字和脸型,我本不喜欢黑色,因为我觉得它过于沉重,却在那一刻发现,它穿在您身上,竟是那么高贵、典雅。

进入初中,随着见识的增长,我的心思越来越复杂,我开始自卑,开始封闭自己,希望与别人自在的交流,却又害怕会说错话让别人不开心,这时,又是您,一身黑色长裙出现在我眼前,却给我的内心带来了阳光。

您的眼睛,似乎有着洞察人心的能力,什么都瞒不过您。让我写课程表也好,让我帮忙做一些事情也好,每次,您都在我想要避开的时候将我拉回来,您告诉我,要有自信。那一次谈话,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我本只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写下了自己的烦恼,却不想您这么快就会找我,甚至都没有这份奢求,可您,还是出现了。您说,您相信我,相信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所以,我也要相信我自己。要抬起头来,不怕挫折,昂首挺胸的`往前走,一定要做到,即使安静,也要散发出一种自信的气场。不要想太多,洒脱一些,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这次,您平静的眼眸里,透露着一种期待。您的黑色长裙摇曳着,我想,这幅画面,永远都会刻在我的记忆里。

所以,我开始释怀,尝试着让自己自信起来,也收获到了不少。这一切,都归功于您。如果没有您,也许,我还是那个自卑,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女孩。是您改变了我。我们第一次见面,您就穿着黑色长裙,这是我对您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的印象。黑色,真是美丽的颜色,黑色,真适合您。

此致

天堂的颜色 篇11

导演:马吉德·马吉迪

马吉德·马吉迪,这个名字是不是很眼熟?说到他的另一部电影《小鞋子》,也许你会更眼 熟,他的电影朴素、简单,除了自然的声音很少有其他音乐,却能打动到你内心深处,

第一次看《天堂的颜色》是几年前在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当时只看到结尾,白花花湍急 的水流凶险恐怖,爸爸跳进急流追出去很远,不停地从峡谷间摔下来,看得我心惊肉跳,最 后他被冲到河滩上,醒来第一眼就往前奔跑,抱起躺在前面河滩上的小男孩,抱得紧紧的, 他失声痛哭,一个大男人哭得满脸泪水纵横。

我很想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电影,虽然只是结尾的十分钟,也没有一句台词,但是我被它紧紧 地抓住了,直到我拿到这张影碟,全神贯注地看了八十分钟之后,终于再次重温上面那一幕 。现在我强烈地想把它推荐给每一个我认识的人。

这是盲童穆罕默德的故事,他并不英俊,也不高大,还有点苍白,但是他什么都听得见:他 能帮落巢的小鸟送回家,他在正常小学校里念课文比正常孩子还要准确,他听得懂海鸥的说 话,他问奶奶为什么你的手这么白这么柔软,他送给妹妹的卡片上画满了鲜艳夺目的彩色花 朵。

他离开家乡在市立学校寄宿读书,放暑假了,他将有三个月的假期。所有的同学都被爸爸 妈妈接回家,热闹的校门口一下子安静了,穆罕默德的爸爸还没有来,很晚都没来。

穆罕默德孤独地坐在学校门口等,绿草地静悄悄,绿树林也静悄悄,鸟儿一直在叫。穆罕默 德忽然站起来,走到树林中,花猫也好奇地走进树林,穆罕默德“咻!”的一下把它赶跑, 他凝神听鸟叫的声音,画面上是一只纤细的小手在枯黄的落叶中慢慢摸索……在厚厚的落叶 下面摸到一只掉下鸟巢的小鸟,张着小嘴细声细气地“嗷嗷”叫。他把小鸟装进上衣口袋, 循声摸到树前,一点点爬上大树,他很聪明地牢牢抓住树枝,小手像玉一样莹白,在鲜绿的 树叶中轻轻触摸,安静得只有沙沙的树叶声,还有小鸟们细声细气的叫声。

爸爸终于来了,老师也松了一口气,说:“他这几年所经历的,还不如在等你时所受的煎熬 ,他很认真期待着你来。”穆罕默德从树林中走出来,老师把他带到爸爸跟前,他伸出手去 摸爸爸的大手,画面上一个小男孩捧着一双大手,小心翼翼地摸索上面每一寸关节和血管, 哽咽着说:“我以为你不会来了……”

实际上穆罕默德那个假期的经历并不比“假如爸爸真的永远不会来”好到哪里去,这个为带 着个盲童儿子发愁的鳏夫正要迎娶新的妻子,穆罕默德成了他最大的麻烦:让他永远留在学 校里?还是把他送给远方的盲人雕刻师做学徒?看着亲生儿子捧着自己的手流眼泪,爸爸的 脸上一片愁云惨雾。

不过至少,穆罕默德在假期的最初几天是快乐的,他跟奶奶在田里抚摸翠绿的麦穗,坐在长 途汽车上听羽毛在手上和风对话,抓住你!风!他在妹妹读书的学校里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 敬,他的功课那么棒!奶奶说:为了你去死也值得。

但是爸爸还是痛下决心把他送走了,奶奶卖鸡蛋回来,站在空荡荡的鸡笼前面,几个小时以 前她还和宝贝孙子在这里玩传鸡蛋游戏,温暖的蛋壳上还有他小手的温度,现在都消失了。 奶奶往海的方向走过去,风无声地吹起她的黑头巾,一切沉默而哀伤。没多久奶奶离家出走 ,爸爸拼命挽留她、求她,他说一辈子照顾一个盲童到老的时候谁来照顾我?奶奶还是走了 ,因为劳累和饥寒病倒在路上,爸爸把她背回来,恳求她:你希望我把他接回来了吗?奶奶 却说:“我担心的是你,不是他。”奶奶智慧的双眼看出真正柔弱的是她的迷惘困惑的儿子 ,而不是她虽然看不见却心灵纯净勇敢的小孙子。她像个天使一样死去,她的微笑像一个预 言,在特别困苦的人生里,冥冥中有自然的神秘指示,老人的智慧是宽容,老人的逝世也是 一个警示。

盲师傅教穆罕默德辨认木头的材质,却发现一滴眼泪落在自己的手背上,他嘲笑新徒弟太早 想家,但随后听到的一段话让他没有插一句话,穆罕默德,这个年幼的盲童,说出了他一辈 子都不解而没能说出的话:

“你知道没有人爱我,连奶奶也一样,他们都因为我是瞎子而离开我,若我能看见的话,我 就可以跟别人一样上学,但现在我必须上盲人学校,就像在世界的另一端。老师说上帝比较 疼爱瞎子,因为他们看不见。但是我说若真的如此,上帝不会让我们瞎掉,所以我们看不见 上帝。老师回答说上帝是不可见的,无所不在,你能感受到,你用指尖了解。现在我不停地 伸出手,直到有一天我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为止,告诉他每件事,甚至是我内心的秘密。”说 这番话时他剧烈地喘气,情绪激动,抽泣让他的声音变调,但说完他很快就平静下来,他那 张稚气而纯净的小脸真叫人心潮澎湃,盲童的智慧和坚强连成熟的大人也不能完全领会。

后来爸爸来接他回家,他的婚事告吹了,新娘相信奶奶的死是个不祥的预兆,他来接奶奶最 疼爱的孙子回家。穆罕默德骑在马上,爸爸牵着马走过崎岖山路,在过木桥的时候,桥从中 间断了!穆罕默德从马上摔出去!他的喊声被淹没在急流中!爸爸在桥上震惊地探出身子, 他还在犹豫,他的眼睛里涌出泪水!

多么庆幸,在影片的结尾出现一场那么惊心动魄的水中追逐,在爸爸身上焕发出真正的勇气 ,到底是爸爸拯救了穆罕默德,还是穆罕默德拯救了爸爸?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爸爸跪在河 滩上痛哭的背影下,穆罕默德软软垂下的小手忽然被阳光照耀,那么亮,那么柔和,他的手 轻轻地动了一下,掌心迎向阳光,用指尖触摸淡金色的奇迹一般的天堂的颜色。

这是电影最后的定格,如果你还记得,那就像穆罕默德曾经大声朗诵的课文:“太阳照亮了 地球,温暖了地球。”

上一篇:集成电路与应用下一篇:县烟草局新年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