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评课记录

2024-10-04

中国石拱桥评课记录(共10篇)

中国石拱桥评课记录 篇1

今天听了陈老师的《中国石拱桥》,感受颇深。说明文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一种新文体,内容一般又比较枯燥无味。不像记叙文,有生动的`情节、感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喜欢阅读说明文,陈亮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费了一番心思。让学生枯燥在的说明文中学习了:

一、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学生理解掌握很好。

二、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让学生学会提炼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这节课,陈亮老师给学生绝对的主导权,课堂井然有序。知识掌握牢固。如果导入再凝练点,对作者茅以升加深点印象,对学生作文素材也是个积累。只是个建议,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听评课记录 篇2

1、学习活动这部分写的详细点,比如只说“情景引入”,到底怎么引入的要写清楚。

2、每个活动完了都要跟一个练习,练习设计的不好。

3、每一个活动完了后简单的几句话总结一下,尤其是电影院内确定座位,这个为下节课做准备,在这里最好能做加深一下。

4、第二个活动中出现了“象限角”,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应该解释一下。

(二)第二次教学设计(听评课)

1、电影院确定座位这里只提到了在一个平面内需要两个数据的情况,什么情况下只需一个数据、什么情况下需要三个数据,是否应该提一下这两种情况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的教师觉得如果提怕学生会混淆,课程标准中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是如果不提会觉得不是那么完整,没有系统性,最后决定简单的几句话说一下就行。

2、画五角星这个练习不错,学生很积极,调动了气氛,但是这个问题有点简单,能再加深一下就更好了。第二个练习不好,它靠近区域定位法,放这里不合适,最好去掉。

3、每个活动都是不同的方法,最好每个活动完了以后都稍微总结一下,如经纬度定位、区域定位等等,让这个课堂更系统一些,小结完了后最好针对这种方法再做个练习,加深理解。

4、最后象棋的这个练习情境挺好的,就是最好能再加深一点,比如指定一个棋子,问它能否走到哪个点,如果能,写出经过点的位置。

5、这节课小组讨论的时间有点长。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不难掌握,所以本节课的课堂容量应该再大一些,多做一些练习,对知识扩展一下。

评课记录 优点 篇3

课题:《高二化学第六章复习课》 杨平英 主持人:付永宁: 与会者:化学组全体老师

时间:20 13 年 3 月 26 日(星期三)下午

一. 杨平英对这节课的设计和感想

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有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几种。认识这些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将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有机化学反应。本节课的知识是建立在高二必修二第六章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讨论的基础上的。本节的理论知识和思想方法为今后答高考有机化学试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方法平台。结合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有机化学反应,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的特点,并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分析具备何种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与何种试剂能发生何种反应,生成何种产物本章复习在全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可谓本模块教材的学习枢纽。【教法与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我采用如下教法与学法。教法:

(1)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即设计表格→探究讨论→归纳小结→反馈纠正,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在“导”字上下功夫。通过学生讨论、研究、交流、辩论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表达、分析、交流、决策等多种能力。学法:(1)探究学习法(2)自主学习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以上教法与学法,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通过以上的过程设计我预计可达到以下效果: 1.能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2.变规律的传授过程为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当然本节课的设计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不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二.评课

付永宁:杨平英复习课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熟知的方法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引起学生有意注意,设计合理的探究内容,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理解加成反应的规律,并体会加成反应中反应物结构与反应试剂特征,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顺利突破了本节的难点。值得商榷之处

学生思维参与不够。主要表现:老师过多的引导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石小平:教学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对于消去反应来说,学生已有的知识太少,在给出定义后,要列举一些实例进行辅助说明,教师根据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消去反应的有机化合物与试剂的对应关系,即什么样的有机化合物在什么样的试剂存在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同时明确脱去的是什么样的小分子,使学生真正形成对一类反应的认识。这样,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值得商榷之处

学生回答问题后,可将平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评评好不好,对不对,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以及应该怎样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做好组织、引导调控工作,也可以参与到交流之中去。

王文库: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实施恰当,教学过程较流畅,教学效果较好;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

王德元:能利用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实施效果较好;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适时的表扬,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信。

听评课记录 篇4

课题: Can you run fast? Step1 Warm-up

1、Greetings

2、Free talk Questions: What sports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often do in your spare time?(评:所提问题与本课话题息息相关,通过提问,与同学们一起回忆了有关运动的单词,利于下面课程内容的展开。)

Step 2 Presentation

1.出示图片.(点击课件)

T: Now let`s look at these pictures and guess what they are doing? Ss: He is playing football.T: He can play football.T: Can you play football?(引导学生说:Yes ,I can.)

(评:利用图片给同学们带来视觉刺激,吸引学生。而且,学生发言十分积极,勇于表达自己。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制造了一个真实的语境,学生能够就这个提问,做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回答。)

2.复习单词 “can”

3.出示图片学习词组run fast, read a book, do taijiquan, jump far, jump high and ride fast(1)run fast.T: Now boys and girls,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is he doing?

Ss: He`s running fast.(教师两手夹紧,做跑的动作,然后教师领读新词,带领学生做动作。)

(评:教师利用动作教授学生词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动学生活跃思维,便于学生记忆。且能够及时领读,利于学生们准确掌握。)

T: He can run fast.(引导学生说)

T: Can you run fast?

Ss: Yes, I can.No, I can’t.(评: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过程中注意了人称的变化。板书的同时用彩笔标出问句和答句中的can。重点突出。)

(2)jump high

T: Can you jump?

S2: Yes, I can.I can jump.(引导其边说边做动作)

T: Please jump and see who can jump high.(评:教师通过利用学生跳高比赛引出jump high,便于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活跃气氛,学生容易接受。)

(3)jump far

两学生进行跳远,引出jump far.出示跳远图,师教读jump far.T: Can you jump far?

S: No, I can`t.Yes, I can.(4)ride fast

T: Can you ride fast?

S: No, I can`t./Yes, I can.Step 3.Practice.1.Let`s have a chant, OK?(点击课件)Ss: OK!(教师示范,并做动作。)

Run,run.I can run Can you run fast? Yes, I can.Yes, I can.I can run fast.Can you run fast? I can run fast.(评:知识点讲授之后,利用歌曲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歌曲贴合本课内容,起到了很好的强化知识点的效果。学生乐学、易学。)

2.谈谈“我会做的运动”。

(1)课件出示图片,由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及提示完成句子。(2)两人小组自由谈论“我会做的运动” Can you..? Yes, I can./ No, I can`t.(3)抽取两个小组上台表演。

(评:学生通过利用本课知识自由谈论,既练习了所学句型,又锻炼了口语能力。而且在表演中锻炼了胆量,增加自信。)Step 4 Consolidation in class

Group work: 以小组为单位,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记忆所学重点词组及句型。之后,小组之间以问答形式展开竞赛,看看哪组表现最好。给予鼓励。并完成当堂练习。

(评:给学生一定时间记忆所学知识,这是必不可少的。当堂学,当堂消化,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Step 5 Homework.用Can you„?来询问家人,朋友,同学间的能力;记录日常生活中你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事情,并把它写下来.(3-5句)

(评:联系本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课后应用所学知识,以进一步实现和巩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Step 6 Blackboard Design

Unit 1 Can you run fast?

run fast?

jump far?

Can you jump high?

ride fast?

Yes, I can.No, I can’t.(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使学生一目了然。)

评课记录:

在本节课中,授课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了富有激情、童心和爱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努力营造出了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以很好的亲和力带动学生,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用了许多肯定性话语进行评价,如:Good job!Excellent!Very good!等,这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为他们主体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亮点之一在于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多媒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情景和大量的语言信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体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过程中不断地有新刺激、新发现,兴奋点也不断地产生,学习热情持续不减,获得了语言知识,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另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了教授知识的容量,为学生参与创造了最佳的情景,而且强大的交互性触动学生去主动思维,为他们形成主动学习能力提供了方便。

亮点之二在于教学重点贯穿始终。在任何一个环节,教师都能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

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不断听到,看到,说到,想到重点句型的问答。她创造性地设计出了许多贴近学生实际的情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不断运用已知,去思考新知。

亮点之三在于注重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本课采取了小组竞赛的形式,好胜的心理和强大的集体荣誉感促使学生认真地听讲,热烈地发言,积极地参与各种教学。那些不太爱发言的学生,也在同伴的鼓舞下,举起手来。这也体现了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落的关注落在了实处,学生能自觉地相互帮助,班级建立了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氛围。

地理评课记录 篇5

授课教师:张建辉 学

生:高二年级

型:气候类型的判断

间:07年5月15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地

点:二楼报告厅

刘军荣主任:优点:1.总体上本节课讲的自然,没有做秀的成份在里面。

2.讲课环节上层层相扣,学案运用非常好,基本上算是一节成功的课.缺点:1.从老师自身来说,声音要大,字体要清晰,教师要以自身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

2.从教学模式上来看,需让学生更好的自己探究总结,而不能停留在“师问生答”或“集体回答”上。

3.学案安排上应更合理,设置应更严密,应更加注意细节方面的问题。

樊耀辉主任:优点:1.本节公开课从学生吸收知识方面,已基本达到目的.2.从结构上来说,整体结构比较完整。

不足方面: 1.课堂气氛不活跃,缺少趣味性。

2.在上课技巧方面,在最后总结部分应需再次强调知识重点。3.课堂上练习的习题比较单一,应再拓展延伸,挖掘学生的潜能。4.教师们应在继续研究怎样探讨,如何把本枯燥的课上成激情高涨的课。

王鹏程主任:优点:1.所有的课都是内容决定形式。

2.单从本节课来说,首先教师能较好的使用学案,但仍需继续探究如何更好的使用。

3.从教学模式上来说,教师的自主教学很好,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体现的不够强,需继续加强。

4.从学业上来说,本节要求的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但教师的专业需再加强提高。

伟: 优点:

本节需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已掌握,课堂上学生练习方面很好。

缺点:

在最后画龙点睛的总结方面需加强。

红: 优点:

本节课的效果不错,课件运用很恰当、合理。

缺点:

如能把个别知识点的顺序调整一下,在总结部分让学生自行总结,效果会更好。

结:

总体上本节公开课基本上算是一节成功的模范课。首先从模式上说,基本上符合我校提出的“双自主,双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各个环节层层相扣。其次,教师的教态大方,使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学案不但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师生合作比较好。另外,从学案设计方面,学案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师生互动,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反馈及时,训练方式灵活多样,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再者,课堂开始时的导入自然,水到渠成,重点突出,适时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并能启发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语文1评课记录 篇6

卢龙贵

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课后评课记录 篇7

时间:4月19日

地点:数学备课室

参加人:数学组全体教师 主持人:李彦江

主题:如何上好数学概念课 课题:一课一研——变量与常量

一、说课(丽娟)

说学情:在八年级一、二班之间,一班学生比较活跃,但优秀的学生较少。二班虽然气氛不如一班活跃,但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代表。因此权衡之下,选择八年级二班讲这节公开课。

说过程:导入(3个情境)→探究→继续探究→微测试→当堂检测

说反思:(1)学生在讲解时,对多媒体的使用不够熟练;(2)在讲解圆的面积的环节,速度有点快;(3)在练习环节,应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分配给不同程度的学生。

二、评课 1.子玉 优点:

(1)由学生带领体会第二个情境的学习,真正体现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新课改要求;(2)在每一个微提醒和微小结前都设置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如何辨析常量与变量;

(3)练习题的设计方式新颖,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微测试中的习题梯度设计很好。建议:

(1)导入过程的时间略长,第二个情境与第三个情境的第二问相似,可以省略一个;

(2)在练习过程中,由学生讲解过后,教师应挑出典例进行讲解。

2.陆芳:

(1)本节课知识较为简单,学生学习轻松,在练习环节,学生掌握状况好,参与程度佳;

(2)在课堂中,全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通过记正字的方式);

(3)教师教态自然,语言具有感染力。3.丽霞: 优点:

本节课是概念课,导入过程生动形象; 语言自然,话语之间衔接很好; 做题形式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最后的教师寄语很好。疑问:题目中哪些应该带单位?哪些不带单位? 丽娟答:题目中带单位,答案也带单位;如果题目中的单位带括号,则答案里不带单位。

建议:在概念讲解环节,只让学生讲解不够透彻,教师应自己讲解。

李杰 优点:

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课程过程中体现的较好; 教师基本功扎实,有亲合力; 建议:

提问次数多,但覆盖学生范围不够大;

讲解了概念之后,教师可以做2-3个的典例分析; 在课件的习题中,应结合课后题,别把课本上的习题丢掉。

灵燕 优点:

这节课像一件休闲西服,既华丽又实用,课件让人眼前一亮;

对于带不带单位的问题,教师善于总结,值得学习; 让学生上台讲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继续探究中,课件上的字太小。疑问:(1)在C=2πr中常量是2,π,还是2π?(2)S=1/2hl,h=3,常量是3/2,还是1/2,3呢? 李杰答:常量从题干中去找,π按照特例处理。彦江:本节课效果非常好,教师功底深厚,教态优美。建议:

要搞清楚课前说课与课后说课的区别:

课前说课:着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分析,是预设性的;

课后说课:主要说课堂预设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差别,重在反思,有具体情境、具体例子。

(2)对于网上下载课件的看法:备课时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学习优秀经验的方式,值学习,我们不能闭门造车;

(3)本节课的预设非常好,从生活情境中,抽离出数学模型,进而让学生感受哪些量是可以改变的,哪些不能改变。但在实践中,对于内涵的东西挖掘较少,外延的部分较多。例如:某种报纸的定价是a元这道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a可以取不同的值,应是变量,如果是常量,应在题目中标明a一定。

我们在实践中,要抓题干,每一道题都要回到题目中去,如“变化过程3:若钟点工走不同路线不同的交通工具2小时送到,则其中常量、变量分别是什么?”具体分析那句话体现了t是常量,那句话体现了v是变量;如“不同路线”说明S是变量,“不同的交通工具”说明v是变量。“2小时”说明t是常量。

(4)习题中的函数类型还可以丰富一些,在本节课中的习题大都是一次函数,可选择一些其他类型的函数。而且,生活中有许多变量与常量的关系是无法用关系式来表达的,比如:气温变化,病人的体温变化。呈现形式还可以增加一些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统计表等等。

林青明评课记录 篇8

林青明2011-11-25

点评:白玲老师讲授的这节语文课《蝙蝠与雷达》属于科学说明文,这篇课文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但白老师在问题设计的过程深入浅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读课文之前,白老师都让学生明确阅读是应注意的问题,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让学生做到了有的放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白老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非常细腻到位。不但对学生有鼓励性评价,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倡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自我反省也能让学生彼此法相同学的优缺点,以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板书设计上,白老师的板书设计的很认真、直观,课文中三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让学生抓住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的内容。但是因为班级的电脑背投没有连接线,因此造成课件无法使用,使得课件的直观性没能显示出来,如果课件能够正常使用,我认为效果会更好。

冯雪老师讲课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课件设计非常合理,一个好的课件设计理念其实就是一堂好课的模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注意到冯老师教学几个细节:

一、学生朗读拖长音,老师立刻纠正朗读,并要求学生朗读时应做到干脆利落。学生的朗读习惯得到及时的纠正。

二、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朗读姿势不正确,冯老师及时指导读书的姿势。这些细小的问题冯老师处置的很到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老师参与朗读,冯老师在学生朗读课文时也参与朗读,我相信能够带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总之,一个在课堂上注重细节的老师,也一定会让课堂之花绽放光彩。

校本教研评课记录 篇9

时间:2014、3、26

授课教师:李延艳

年级:一年级

科目:语文

课题:月亮的心愿

观课点: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方法有哪些?(赵生玺 山永琴)

赵生玺:本节一年级语文课“月亮的心愿”,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灵活、形式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及时、具体。

在这节语文课堂上,教师、学生情感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当学生鼓足勇气回答完问题时,他在等待老师的评价,这时授课教师把信任的眼光给了学生,并且口头赞扬和鼓励,增强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评价有引导。

课堂上,教师设置了一个学习语文情景场,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不顺畅时,教师没有粗暴的语言否定学生,反而适当地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引导,将学征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正确的方向,提升了学生的领悟能力。

3、评价有情感交流。

本节课堂上,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时,教师评价富有激情,具有真情实感,他用爱心和耐心与学生交流,发现闪光点及时还给学生,使孩子在平等、愉快的数学情景中学到了知识。

山永琴:

1.学生间相互评价,有利于同伴间相互促进、提高。

本节语文课,同伴之间评价形式多样。课堂上同学们能自主探究,乐于合作交流、能大胆地发表同学之间的见解,同桌不断地及时评价,鼓励。

2.学生自评,反思自己的课堂学习。

在这节课堂上,练习题设计有坡度,从练习中突出了学生的自评,反思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情况。

3.小组评价,引起了小组间相互竞争,团结协作。

《落花生》评课记录 篇10

刘玉明:刘老师引导学生交流有关花生的和作者的资料,如“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你知道花生有哪些用途?”“你对作者许地山知道多少?”等等。在设问与交流中给了学生广阔的课外延伸的空间。例如在交流作者许地山的相关资料时,能让学生了解作者许地山之所以给自己取笔名为“落华生”,就是因为他喜欢“落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并以此笔名来告诫自己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在这些问题的交流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

冯兰:刘老师让学生同桌间合作学习中,按学习要求找出花生与三种水果的不同特点,体会出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学生体会出花生品格后,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两段话,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呢?并评一评谁读得好?在读与评中学生与“父亲”产生了情感共鸣,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与发展。

陈耿芳:在教学课文3至15自然段时,刘老师先安排了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有哪些人在谈花生,然后自己亲自与学生一起分角色朗读,学着父亲、姐姐、哥哥、“我”的样子谈谈花生,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书香氛围。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读悟结合,为的是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由此顺势引出花生的好处和特点,就更加水到渠成。

黄玉静: 在分析课文内容时,抓住了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涵。在教学“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通过课件出示句子,了解落花生、桃子、石榴、苹果的生长特点,抓住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父亲是用对比的方法告诉“我们”落花生的好处的,落花生的最可贵之处是默默无闻、藏而不露。自然引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刘老师从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着手,体会其品质:默默无闻、藏而不露,再通过父亲的话来教育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从而理解全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和中心。

何丹丽: 理解“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光解释“只讲体面”和“做有用的人”的意思,过于说教,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刘老师能巧妙设计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把理解引申到实际生活中,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举例说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的人。学生的发言很精彩,学生能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纯粹的词语解释拓展为形象的人物和事件,对知识的掌握更到位。值得商榷之处:

1.本课时内容太多,是否能够再进行取舍。

上一篇:关于茶叶公司调查问卷下一篇:中心幼儿园2011年春季德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