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选择题

2024-07-01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选择题(精选8篇)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选择题 篇1

一、单项选择题

1、(A)是对职工所应承担任务的规定。A、职务B、责任C、职责D、岗位

2、(B)是严格按照编制员额和岗位的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A、定编B、定员C、定额D、岗位责任制

3、岗位研究中,采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A)。

A、测验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

B、测验法、面谈法、调查法 C、观察法、参与法、测验法 D、面谈法、观察法、参与法

4、美国工程师(B)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A、弗兰克·吉尔·雷斯B、泰勒C怀特D、迈克尔·朱修斯

5、工作日写实是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作时利用情况,按(A)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A、时间消耗B、工作的繁简程度 C、工作重要性的大小

D、技术操作

6、测时是以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测量和研究(B)的一种方法。

A、人力资源B工时消耗C、财力消耗D、体力消耗

7、工作抽样法是根据(C)的原理,对工作岗位随机地进行抽样调查的一种方法。

A、微积分和概率论 B、测量学和统计学

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D、数理统计学和微积分

8、(B)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A、岗位调查B、岗位分析C、岗位评论价D、岗位分类

9、(B)是通过调查者直接参与某一岗位的工作,从而细致、深入、全面地体验、了解和分析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的方法。

A、面谈法B、参与法C、关键事件法D、书面调查法

10、岗位分析的结果——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以及职务晋升图必须以良好的(B)为基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A、岗位分类B、岗位设计C、岗位调查D、岗位评价

11、(C)是把既可归为熟练工种又可归为技术工种的某些特殊工种,先分别划岗归级,再根据这些工种在不同类型中的岗位等级,求出技术工种与熟练工种之间的统一岗级换

算比例,然后归级。

A、经验判断法

B、基本点数换算法 C、交叉岗位换算法 D、专家评判法

12、测评误差可分为(D)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登记误差

13、(C)就是岗位纵向分类中的细类或称小类,是若干性质相同但其他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的岗位群。

A、岗级B、岗等C、岗系D、岗类

14、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主要有(D)测定两方面的内容。

A、劳动时间率和工作利用率B、工作利用率和能量代谢率

C、劳动紧张度和能量代谢率D、劳动时间率和能量代谢率

15、(D)是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

A、高温B、噪声C、毒物D、粉尘

16、国家标准《高温作业分级》规定:高温作业是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B)的作业。

A、1℃或1℃以上 B、2℃或2℃以上

C、3℃或3℃以上 D、4℃或4℃以上

17、(B)是将单一要素的系数与指派的分值相乘,然后合计出总分的方法。

A、简单相加法 B、系数相乘法

C、连乘积法 D、百分比系数法

18、国家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规定,对于眼晶体年剂量当量不超过

mSv;对于其他单个组织或器官不超过

mSv;对于全身,年有效剂量当量不超过

mSv。(A)

A、100 500 50 B、50 100 500 C、50 150 500 D、500 100

19、建材行业管理岗位和评价指标体系由三要素、九个因素组成。其中三要素是指(D)。

A、工作任务、工时利用率、工作分类度和条件

B、工作责任、工时利用率、工作技能

C、工作任务、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和条件 D、工作责任、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和条件

20、轻工行业岗位劳动评价应坚持的原则包括因事设岗、因岗定责和(A)。

A、对岗不对人 B、对人不对岗

C、对人不对事 D、因人定岗

二、多项选择题

21、一个岗位能级的大小是由组织中的(ABCD)等因素决定的。

A、工作性质B、工作的繁简难易

C、工作责任大小 D、任务轻重E、个人能力

22、下列可使岗位工作丰富化的措施有(ABCD)。

A、尽量使员工进行不同工序、设备的操作

B、使员工了解承担任务与总任务、总目标的关系

C、使员工明确本岗位任务完成的意义,并可获得反馈信息 D、员工拥有自主权 E、分工严细

23、技术要求是对本工种工人应具备的技术水平的规定,它包括(ABCD)。

A、技术标准B、工作法 C、产品质量标准

D、有关设备的知识 E、职责

24、开放式问卷的优点是(ABC)。

A、可获得难以预料的新信息

B、适于回答难度较大、错综复杂的提问

C、给出问答者以较多的创造性或自我表现的机会 D、适合一般职工 E、省时、省力

25、下列属于工作岗位调查内容的范围有(ABCD)。

A、本岗位工作任务的性质、内容、程序和责任 B、承担本岗位的资格、条件

C、劳动强度、使用设备及其工具的复杂程度 D、工作条件和劳动环境及其基本岗位的危险性 E、个人表现和婚姻家庭情况

26、测时的基本功能应包括(ABCD)。

A、以工序作业时间消耗,为制定工时定额提供数据资料分析研究

B、总结推广先进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先进经验

C、分析研究多机台看管和生产流水线的节拍以便确定各工作的劳动负荷量、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D、弥补工作日写实无法获得的工时数据和资料

E、掌握工作时间的构成,减少工时损失,为改善工时利用提供数据

27、工作岗位的设计应当满足(ABCD)。

A、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

B、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的需要

C、劳动者安全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的生理上的需要

D、劳动者在舒适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的心理上的需要

E、因人设岗

28、影响劳动环境的物质因素包括(ABC)。

A、工作地的组织 B、照明与色彩

C、设备、仪表和操纵室的装置 D、空气 E、厂区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中的成员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需要做的一系列相关的工作是指(B)A、工作职责

B、工作流程

C、工作权限

D、工作关系

2、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制度首先推广应用的领域是(C)A、政府部门

B、军队

C、工商企业

D、教育领域

3、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每个工作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力、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进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调查、分析奠定基础的工作分析方法是(B)

A、主管人员分析法

B、资料分析法

C、工作日志法

D、能力要求法

4、对于工作周期很长和突发事件较多的工作比较任适合的观察方法是(D)A、直接观察法

B、间接观察法

C、阶段观察法

D、工作表演法

5、需要对其工作态度、动机等深层次内容有详细和深刻的了解,收集信息一般采用的方法是(D)

A、面谈法

B、问卷法

C、工作导向型分析系统

D、人员导向型分析系统

6、有可能提供关于工作的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的主体是(B)

A、工作分析专家

B、工作任职者

C、工作任职者的上级主管

D、客户

7、胜任岗位工作要求具备的技术能力被称为(B)

A、工作实例

B、应会

C、应知

D、工作原理

8、工作识别中最重要的项目是(A)

A、工作名称

B、工作地点

C、工作编号

D、工作概要

9、通常检修工、质检工、电工等岗位定编员采用的方法是(B)A、按设备

B、按岗位

C、按效率

D、按比例

10、将职责和权力委派给下属称为(B)

A、转让

B、授权

C、转移

D、越权

11、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对任职者技术素质方面的要求是指(B)A、工作责任

B、工作技能

C、劳动强度

D、工作环境

12、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对任职者技术素质方面的要求是指(B)A、工作责任

B、工作技能

C、劳动强度

D、工作

13、美国联邦政府最初使用的工作评价方法是(B)

A、评分法

B、分类法

C、排列法

D、因素比较法

14、岗位分类的重要前提是(A)

A、工作分析

B、工作评价

C、工作设计

D、工作调查

15、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A)

A、以事为中心

B、以人为中心

C、以物为中心

D、以岗位为中心

16、对性质相同的每一个岗位,按其工作难易繁简程度、责任大小以及岗位任职者所需具备的资格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价,根据结果进行岗位分类的是(A)

A、岗位纵向分类

B、岗位横向分类

C、岗位结构分类

D、岗位层次分类

17、根据组织历史上的人员资料,采用影响组织人力资源变化的因素作为变量,预测组织在未来某一时点完成预计任务所需要的人员数量,这种方法是(D)

A、现状预测法

B、经验预测法

C、自上而下法

D、统计学法

18、人员预算的实质是企业的(A)

A、招聘工作计划

B、工作分析计划

C、岗位分析计划

D、培训需求计划

19、作为一个培训效果问题,员工培训需要进行(A)

A、工作任务分析

B、工作内容分析

C、投资收益分析

D、培训目的分析

20、绩效管理是一种检查工作与任务完成情况的(A)A、手段

B、目的 C、任务

D、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21、对任职者的资格条件分析包括(ABCDE)

A、经验

B、技能

C、教育

D、培训

E、心理及生理因素

22、面谈法在工作信息收集方面的优点包括(ACE)A、有助于收集到较多的、更深入的工作信息

B、可以简单而迅速地收集工作信息,应用面广

C、能够及时进行控制和引导

D、工作的成本较低 E、可以得到具体准确、直观性强的信息

23、工作环境通常包括(CD)

A、物理环境

B、化学环境

C、外部环境

D、内部环境

E、心理环境

24、管理人员的定编定员需考虑的因素包括(CDE)

A、社会因素

B、制度因素

C、个人因素

D、工作因素

E、环境因素

25、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包括(ABCDE)

A、工作标识

B、工作概要

C、工作职责与任务

D、工作联系

E、工作规范

26、影响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BCE)A、能力因素

B、组织内部因素

C、组织外部因素

D素质因素

E、人力资源自身因素

27、为了满足组织未来发展对人员配置的需求,需要进行(BC)A、工作评价

B、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C、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D、发展潜力评价

E、优势与劣势评价

28、要了解受训者情况需要分析了解员工工作任务中的内容包括(BCE)A、哪些人需要培训

B、哪些知识、技能已经老化

C、哪些态度不利于工作业绩的实现

D、培训经费是多少

E、哪些方面的改变能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29、大多数人都希望争取到更多的培训机会的原因是培训可以让员工(ABCDE)A、接触新东西

B、学习新知识

C、掌握新技能

D、享受培训时脱离工作的轻松

E、跨区域培训带来的新鲜感 30、绩效管理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培训的(AC)

A、针对性

B、广泛性

C、有效性

D、灵活性

E、周期性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实现某一特定目的的从事的具体活动被称为(A)A、任务

B、职务

C、责任

D、职责

2、在一个组织内,岗位的功能越大,其能级就越(B)A、复杂

B、高

C、简单

D、低

3、采用直接观察法进行工作分析时,比较适合观察者观察的位置应是(B)A、引人注意的B、不被工作者所注意的C、隐藏的D、光线充足的

4、职业分析清单法的应用非常有效的领域是(A)

A、评价培训需求

B、员工招聘

C、人员安置

D、绩效管理

5、当组织内的工作是高度结构性的时候,往往采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A)A、面谈法

B、问卷法

C、工作导向型分析系统

D、人员导向型分析系统

6、在选择工作信息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C)

A、工作信息的来源

B、分析岗位的特征

C、工作分析的目的D、实际条件的限制

7、用书面形式对组织中各类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职责与工作环境等所致做的统一要求是(C)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工作说明书

D、工作评价

8、一组在重要职责上相同的岗位的总称叫(B)

A、工作岗位

B、工作名称

C、工作识别

D、工作概要

9、一般检修工、质检工、电工等定编定员所采用的方法是(B)A、按设备

B、按岗位

C、按工作效率

D、按比例

10、组织中上级主管人员能够直接的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被称为(C)A、有效配合 B、关系协调

C、有效管理宽度

D、最低岗位数量

11、要求员工每周工作一定的时数,但在限定范围内可以自由地变更工作时间的一种时间安排方案是(A)

A、弹性工作制

B、压缩工作周C、工作分享制

D、应急工制度

12、针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设计应遵循的理念是(B)A、以能为本

B、以知为本

C、以价为本

D、以物为本

13、根据岗位职责要求给予任职者相应的权限被称为(C)A、以事定岗

B、以岗定人

C、以岗定责

D、以责定权

14、公务员职位分类一般是(D)

A、不具有强制性的B、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C、每个企业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

D、政府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

15、在候选人选拔的方法中,根据应聘者个人的智力特征对应聘者加以区分的方法是(A)

A、认知能力测试

B、身体能力测试

C、业务知识测试

D、工作样本测试

16、在工作过程中确定培训需求,并确保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公司的金钱、时间及努力不会浪费在无谓的培训活动中是(C)

A、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B、培训需求分析步骤

C、培训需求分析

D、培训需求确定

17、决定绩效评估方式是(C)

A、任职者特点

B、绩效评估标准

C、岗位特点

D、绩效评估内容

18、在工作说明书的内容中,提供了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的人应具备条件方面的信息,如教育、培训、经验以及一些特殊要求的是(C)

A、工作标记

B、工作概要

C、工作规范

D、工作联系

19、在工作评价指标中,主要反映岗位任职者智力的付出和心理状态的因素是(A

0 A、工作技能

B、工作责任

C、工作环境

D、劳动强度 20、增加员工工作任务的横向多样性的另一种早期努力是(C)A、工作轮换

B、工作专业化

C、工作扩大化

D、工作丰富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工作分析的内容有(ABCDE)

A、工作职责分析

B、工作流程分析

C、工作期限分析

D、工作关系分析

E、工作环境条件分析

22、工作分析系统的种类一般可分为(AE)

A、工作导向型工作系统

B、职责导向型工作分析系统

C、资格导向型工作分析系统

D、任务导向型工作分析系统

E、人员导向型工作分析系统

23、工作信息的来源主要有(ABCE)

A、书面资料

B、任职者的报告

C、同事的报告

D、任职者主管的报告

E、直接观察

24、工作识别的内容主要包括(AB)

A、工作名称

B、工作地点

C、工作概要

D、工作职责

E、工作关系

25、岗位设置表可分为(CD)

A、常规岗位设置表

B、临时岗位设置表

C、企业岗位设置总表

D、部门岗位设置表

E、正式岗位设置表

26、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点主要有(BDE)

A、工作过程容易监控

B、工作具有创造性

C、工作成果容易衡量

D、工作过程难以监控

E、工作成果很难衡量

27、工作评价的方法主要有(ABCDE)

A、排列法

B、分类法

C、评分法

D、因素比较法

E、海氏工作评价系统

28、在采用点数法进行岗位的纵向分类时,最为常见的评价要素主要有(BCDE)A、效率

B、技能

C、责任

D、努力程度

E、工作条件

29、在员工选拔的岗位胜任特征分析中,关键胜任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ACDE)A、技术技能

B、作业分析

C、认知能力

D、人际技能

E、工作风格 30、工作分析与员工的培训的关系主要表现为(BD)

A、工作分析有利于员工激励

B、工作分析有利于员工培训需求的确定 C、工作分析能够使员工更加认同组织文化

D、工作分析是设计员工培训方案的基础 E、工作分析能够加强员工的归属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一定的时间内,企业中由特定人员所承担的一项或多项职责的集合叫做()A、任务

B、岗位

C、责任

D、职责

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

A、人力资源规划

B、绩效考核

C、工作分析

D、员工招聘

3、设计问卷时,调查问卷中提问次序的安排,应遵循()问题放在前面的原则 A、与岗位相关性很强的问题

B、不想回答的问题

C、难以回答的问题

D、易于回答的问题

4、将以工作为中心的要素和以人为中心的要素结合在一起的工作分析方法是()A、海氏计划

B、职业分析清单法

C、任务清单分析系统

D、工作要素清单法

5、对特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的时候,往往采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A、面谈法

B、问卷法

C、工作导向型分析系统

D、人员导向型分析系统

6、最容易接受工作分析活动的群体是()

A、高层管理人员

B、中层管理人员

C、工作分析人员

D、员工

7、当我们把人视作经纪人的时候,往往采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A、面谈法

B、问卷法

C、工作导向型分析系统

D、人员导向型分析系统

8、工作分析的结果常常表现为有关工作流程与行为的()A、工作调查

B、工作评价

C、工作任务

D、工作描述

9、将科学管理与人际关系方法结合起来的工作设计方法是()

A、双因素理论

B、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C、跨学科理论

D、工作特征理论

10、组织中上级主管人员能够直接的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被称为()A、有效配合 B、关系协调

C、有效管理宽度

D、最低岗位数量

11、企业内各种辅助生产或服务性部门适合采用的方法是()定编定员 A、按设备

B、按岗位

C、按工作效率

D、按比例

12、针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设计应遵循的理念是()A、以能为本

B、以知为本

C、以价为本

D、以物为本

13、最早采用自我管理团队的公司是()

A、沃尔沃汽车公司

B、克莱斯勒公司

C、通用汽车公司

D、电话电报公司

14、在工作评价中,适用于结构稳定、规模较小的企业的方法是()A、评分法

B、分类法

C、排列法

D、因素比较法

15、胜任岗位工作要求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称()A、工作实例

B、应会

C、应知

D、工作原理

16、下来不属于工作描述的项目是()A、工作名称的分析

B、对员工必备条件的分析

C、工作关系的分析

D、工作职责的分析

17、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对任职者身体的影响是()

A、工作责任

B、工作技能

C、劳动强度

D、工作环境

18、岗位分类的结构一般应呈()分布

A、十字形

B、丁字形

C、金字塔形

D、三角形

19、在管理岗位招聘的实践中,()方法比较有效 认知能力测试

B、身体能力测试

C、业务知识能力测试

D、工作样本测试

20、绩效评估的方式由()决定

A、任职者特点

B、绩效评估标准

C、岗位特点

D、绩效评估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工作者完成工作职能通常必须具备的技能包括()

A、通用技能

B、特定技能

C、概念性技能

D、适应性技能

E、知识技能

22、工作信息的来源主要有()

A、书面资料

B、任职者的报告

C、同事的报告 D、任职者主管的报告

E、直接观察

23、工作说明书的格式通常包括()

A、叙述形式

B、正规格式

C、表格形式

D、非正规格式

E、口头形式

24、定编定员的目的是()

A、精简结构

B、提高工作效率

C、增加劳动强度

D、延长劳动时间

E、改进生产组织

25、工作设计的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A、管理层的意见

B、员工的态度和反映

C、员工的工作绩效

D、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E、企业的产品

26、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点主要有()

A、工作过程容易监控

B、工作具有创造性

C、工作成果容易衡量

D、工作过程难以监控

E、工作成果很难衡量

27、因素比较法的主要优点有()

A、评定结果比较公正

B、操作简单

C、耗费时间少

D、各影响因素所占比例主观判断少

E、减少了工作量

28、按岗位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一般可将企业岗位分为()A、生产物流类

B、工程技术类

C、行政管理类

D、后勤服务类

E、科研开发类

29、在员工选拔的岗位胜任特征分析中,关键胜任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A、技术技能

B、作业分析

C、认知能力

D、人际技能

E、工作风格 30、了解受训者情况是通过了解员工在他们的工作任务中()

A、哪些人需要培训

B、哪些知识、技能已经老化 C、哪些态度不利于工作业绩的实现

D、培训经费是多少

E、哪些方面的改变能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选择题 篇2

1 农业水价改革的两难困境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全面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对大多数地区而言,面临着两难困境,即:一方面,要建立反映供求关系和水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基于当前供水价格低于供水成本的实际情况,应提高价格水平;另一方面,要考虑用水户的水费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基于当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考量,应维持甚至降低价格水平。这种基于不同出发点在农业水价改革认识上产生的分歧,是改革推进过程中各方难以统一认识和形成合力的根本原因。

1.1 农业水价改革的方向导引

价格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要素,深化价格体系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从已有的政策文件来看,作为当前价格改革的难点之一,农业水价改革应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发挥市场对水资源配置的作用。此外,由于大多数灌区的农业供水价格低于供水成本,出现供水设施运行维护经费不足、老化失修严重以及用水户节水意识不强、农业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坚持市场化的价格改革方向,建立覆盖供水成本、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农业供水价格水平,是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方向选择。

1.2 农业水价改革的现实阻碍

根据调查,我国当前农业水费收入仅占供水生产成本的1/3左右,大多地区价格水平低于灌溉设施的运行维护成本,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必然要提高价格水平。但从一些试点情况看,用水户支付能力不足、支付意愿不强已成为农业水价改革相关政策落地的掣肘因素。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民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窘境,一些地区特别是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区,农民水费承受能力不高[1],对提高农业水价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弃灌、弃耕现象。用水户支付意愿不强,也是当前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现实阻碍。受传统少收费或不收费的灌溉用水管理方式影响,以及免征农业税和各项支农惠农补贴政策给农民形成“减负降支”的心理预期,一些农民认为需要减少或免收农业水费;此外,随着农业经济结构变化,农业生产收入占农民收入比例不断下降,农民对土地和农业生产的依赖性降低[2],不愿支付更多的灌溉水费。基于上述实际情况,在落实农业水价改革相关政策时,会遇到较大的阻碍。

2 农业水价改革的理论认识

当前农业水价改革的两难困境,导致了不同的认识甚至争议。从理论层面分析,农业灌溉供水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能够按照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确定供水价格;同时,受当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等因素影响,农业灌溉供水又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特性,农业供水价格需要由政府进行调控和引导。

2.1 农业灌溉供水的商品属性

农业灌溉供水凝结了一般的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符合商品的一般属性,其价格由商品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马克思等[3]认为,“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使用价值源于自然属性,而价值则体现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农业灌溉供水的使用价值在于通过灌溉能够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从而形成产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把天然降水或河川径流、地下水等通过修建水利设施输送到农田这一过程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除农户自建自用的灌溉水利设施外,其余农业灌溉供水都具有商品的交换属性,其价值通过交换关系表现出来并决定供水价格。

作为商品的灌溉供水,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价格改革方面,应能反映出灌溉供水过程中的劳动量和供求关系。灌溉供水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包括供水设施修建、维修养护、管理运行等环节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受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影响,从区域而言,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更为稀缺;从时间而言,枯水年灌溉供水具有稀缺性。

2.2 农业灌溉供水的公共物品特性

受当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影响,农业种植“碎块化”特征明显,农业灌溉供水难以完全实现“付费者得”的商品供给模式,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特性,农业灌溉供水价格需要由政府进行调控和引导。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集中连片种植的灌区土地分割成碎块(大多地区不足1亩)后由不同农户种植,作物种植结构、耕作方式以及对灌溉用水的依赖程度等都会出现变化,这样不但增加了灌溉供水的管理成本,而且很难实现选择性地对付费者供水(理论上可以进行精准控制,但会极大增加供水设施建设和管护成本,导致供水价格上升)。

除农户自建自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外,在我国目前联产承包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大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往往具有普遍性和公共性,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公共物品”特性。长期实践也表明,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提高灌溉供水质量,用水户乐于接受,但要其为此增加水费支出,一些用水户则表示无能为力,也有一些研究者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提出农业水价分担机制[4]。基于当前我国农村生产经营实际和灌溉供水的特殊性,在水价改革中,政府进行调控和引导十分必要,甚至是农业水价改革最初阶段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3 农业水价改革的路径选择

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农业灌溉供水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导致改革陷于两难境地。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要构建符合改革方向和当前实际的体制机制,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立足当前实际情况,有序稳步推进。在改革路径选择上,笔者提出“3+1”模式:“3”指3项机制,包括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合理的水价管控机制、动态的水价调整机制;“1”指1项条件,即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边界条件。

3.1 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市场机制是价格调整最为有效的方式,可以充分实现商品分配的效率和效益目标,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是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基本方向。农业灌溉供水作为商品,符合一般商品市场定价原则。但同时又具有特殊性,在价格组成及定价方式上又区别于一般商品。

根据2004年实行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农业用水价格按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和税金。”2006年实行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促进农业节约用水需要制定。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低于其他用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粮食作物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低于经济作物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上述政策法规对农业灌溉供水中供水成本及水资源费进行了规定,目前大多地区的灌溉供水成本测算按照文件规定执行。

按照市场化改革原则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农业灌溉供水价格组成应考虑:反映供水生产成本的价格要素、反映水资源稀缺性的价格要素、反映供水对河湖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的价格要素以及适当的利润和税金。因此,作为商品的农业灌溉供水,其价格应由供水成本、水资源费、生态功能补偿费和利税四部分组成。其中工程水价反映的是水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属于企业行为,这部分价格的决策主体应是市场,由企业通过市场供求进行定价。而反映水资源稀缺性和生态功能影响的价格,目前还缺乏普遍认同的计算方法,如果完全依靠市场供求关系衡量,极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甚至会出现灌溉用水难以保障的情况,这部分定价由政府部门主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指导定价或政府定价。

3.2 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管控机制

农业灌溉供水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难以通过有效调节供求关系来形成市场价格,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对农业水价的监管和调控,以确保农业水价改革政策的导向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农业灌溉供水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出发,政府应具有非常明晰的主体责任,特别是在当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对土地依赖性下降等环境下,灌溉供水费用全部由农民承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甚至出现弃灌、弃耕等现象。农村“两工”取消后,政府财政在农田灌溉设施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一些地区,将国有骨干工程运行管理纳入“两费”,或者通过补助工程运行管理机构或用水户协会等方式,发挥政府作用,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但这些做法或探索不成体系,且受不同区域供水成本差异、水资源稀缺性、灌溉方式、事权划分等多因素制约,目前尚未形成政府对灌溉供水价格有效的引导和调控机制。在当前农业水价构成中,供水成本占比例最高,因此,政府对农业水价调控的重点在于基于粮食安全视角下供水成本的分摊。体现在价格机制上,则由政府和用水户按照一定比例共同为灌溉用水埋单,从经济层面和心理层面引导用水户更积极地参与农业水价改革,实现政府(财政资金)对农业供水价格引导和调控。

政府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农业供水价格的监管上,将农业灌溉用水的商品性和公益性、垄断性与竞争性、供水的民生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在价格制定、水费收取、运行管理等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一方面,需要对价格形成过程中各环节予以监管,更多地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确定合理价格,减少价格形成过程中过多的干预,避免搭车收费、恶性抬价等行为;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基层用水管理组织建设的扶持、考核,保护农民利益。

3.3 建立动态的农业水价调整机制

价格是市场经济最活跃、最敏感要素,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农业灌溉供水具有商品属性,应建立动态的价格调整机制,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

长期以来,我国灌溉供水采用政府定价的机制,水价形成后难以及时调整,部分灌区甚至采用10多年前的价格水平,成为价格改革的洼地。灌区建成后,灌溉供水范围相对稳定,供需关系主要受降水等气象因素影响。降水的年际年内波动是影响供给和需求最主要的因素,降水丰沛的年份,供给充足,但需求不足,灌溉供水价格应降低;反之,干旱年份,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应提高。其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灌溉方式改变等会对需求带来一定影响,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等对供水成本具有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在西北内陆河等区域,灌溉供水和需求相对稳定,价格主要受供水成本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可按照2~3 a的周期对价格进行调整;在江淮地区,降水丰枯变化大,应建立年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经济手段优化配置水资源。

3.4 创新有利于农业水价改革的边界条件

当前,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就农业水价而言,应识别并创新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边界条件,逐步减少和破除制约农业水价市场化改革的因素,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

农村土地“碎块化”经营方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效应,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农民不易接受。对于普通农户,种植面积小,灌溉后增产增收在其家庭收入中占很少比例,不愿意支付更多水费;但对于种植大户,农业生产规模化效益明显,能否保障灌溉供水对其收益影响大,更易于接受按照市场机制确定的供水价格。因此,应通过农村土地流转等方式,在传统个体分散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农业生产大户、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多种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提升农业生产规模效益、比较效益,提高用水户的水价承受能力。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一些田间灌排设施由种植大户或企业长期经营管护,能够有效降低管护成本和价格水平。

加强灌溉供水供给改革,提高灌溉设施的供水保障能力,优化灌溉供水组织管理体系,也是促进农业水价改革的重要边界条件。受多因素影响,一些灌区设施老化失修,“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真正干旱用水时难以满足农户的灌溉需求,也是农业水价改革推进的制约因素。有序推进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特别是加强田间工程的运行维护,畅通水源—输水—田间灌溉系统,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灌排工程体系,提高灌溉供水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通过深化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培育专业化灌溉服务机构、推进建立用水户参与决策机制等措施,提高管理效能,降低供水成本,创造良好的农业水价市场化改革的边界条件。

摘要:基于当前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临两难困境,从理论上分析农业灌溉供水的商品属性和公共物品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3+1”模式,即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合理的水价管控机制、动态的水价调整机制和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边界条件。

关键词:农业水价改革,理论分析,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宝萍,赵慧珍,陈海涛,等.农业水价改革与农民承受能力研究[J].人民黄河,2007,29(2):58-59.

[2]王冠军,刘小勇,王健宇,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选择题 篇3

关键词: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政府工具选择与应用;理论指导

作者简介:王枫云(1969—),男,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3.4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105-02

城市成长(Urban Growth)是指城市空间持续不断地向郊区扩张[1]。城市空间作为城市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其有序、理性的拓展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期以来,城市空间的拓展却呈现出如下特征:忽视人多地少、土地保护压力巨大的资源环境背景、不计成本地推进城市空间向郊区的无序蔓延。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城市内部存量土地运用不足、对城市边缘优质农田侵占严重、新开发区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对新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不够重视等等。[2]

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拓展的现实状况,迫切要求城市政府选择和应用有效的政府工具,展开具有针对性城市成长管理(Urban Growth Management),即对城市空间扩张的总量、区位、结构、速度、时序等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引导和调节,[3]推进城市空间有序理性成长,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同时,城市成长管理中政府工具的选择和应用需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一、新城市主义理论

20世纪20—3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开始了城市空间向郊区的无序蔓延。即“以极低的人口密度向现有城市化地区的边缘扩展,占用过去从未开发过的土地” [4]带来了诸如“低密度的土地开发、无限制的向外围未开发用地扩散、‘蛙跳式’或零散的空间扩展形态、单一功能的土地利用、农业用地和开敞空间的消失、内城衰败、城市结构瓦解”等一系列问题。[5]

在此背景下,以Peter、Elizabeth、Andres、Zyberk等人为代表的“新城市主义理论” (New Urbanism Theory)应运而生了。“新城市主义理论”在对“二战”以来美国散漫无度的城市拓展模式,及其所引发的巨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深刻洞察的基础上,提出“终结城市的无度扩张”,努力锻造人性化、归属感、便利化的城镇生活的主张。[6]新城市主义理论致力于推进城市发展的传统价值标准与当代城市现实生活情境的有机结合,其强调的重点主要有:对于那些由于郊区化发展而被废弃的传统城市中心区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造,恢复并强化其核心作用,使之重新成为连接城市居民生活的枢纽,以此恢复“传统邻里发展模式”(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TND);对于城市郊区,新城市主义理论则主张采用有节制、高密度、紧凑型、公交导向的开发模式(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7]

以新城市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城市成长管理政府工具的选择与应用,应考虑以下基本点:(1)政府工具的选择与应用要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2)要尊重历史、珍视自然,推进城市成长中“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城区与郊区”的对接、兼容与互动;(3)要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从城市整体的高度,来看待和解决城市成长中的问题。

二、理性成长理论

1997年美国马里兰州州长P.Lengening首先提出了理性成长(Smart Growth)的概念。一般认为,理性成长理论有三个基本要点:(1)应注重提高城市建成区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压力;(2)城市成长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更要考虑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使城市成长成为一种体现 “城市正义”的发展活动;(3)城市成长不仅需要城市政府的关注与管理,还要鼓励城市市民的参与, 鼓励公众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到城市开发的决策中去。[8]

以“理性成长理论”为指导,进行城市成长管理中政府工具的选择与应用,应关注以下要点:(1)在政府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中,要着力打破绝对的功能分区和严格的社区隔离,提倡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一体化开发;(2)政府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要采取健康、理性的方式,使得城市空间拓展中涉及到的各种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尤其是每个城乡居民都能获得利益的增长;(3)政府工具的选择与应用应充分尊重城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城市成长管理中政府工具选择与应用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化程度的提升。

三、可持续城市理论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人类共同的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包括了对当代与后代、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人类进步与生态承载力等诸多因素的统筹考量。1990年,英国城市规划协会发表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对策》,提出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城市空间拓展的实践。1993年,英国城市规划协会发表了《可持续的城市》,提出应将自然资源、能源、污染等环境要素管理纳入各层次的城市成长管理之中。

可持续城市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包括:(1)在宏观层次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强调要考虑区域、国家甚至全球生态系统的容纳极限;(2)在微观层次上,提出应按照生态原则建立可循环的城市结构,扩大生态要素容量,推进城市空间的生态化发展;(3)建立具有自我调节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9]

以可持续城市理论为指导,城市成长管理中政府工具的选择与应用立足于以下要点:(1)着力调整挥霍性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2)致力于恢复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包括水体、大气、土壤等;(3)促进生态农业、都市绿化和城市园林项目的发展;(4)推进低碳城市发展,在减少污染和有害废弃物的同时,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与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Douglas.Porter. Managing Growth in America’s Communities[M].Washington,D.C: Island Press,1997.

[2]王枫云.美国城市房地产郊区拓展中政府调控的制度工具[J].中国房地产,2010,(02).

[3]Lejeune. F. 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J].The New City, 1993,(03).

[4]A.Downs.New Visions for Metropolitan America[M].Washington,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nd Lincoln Institution of Land Policy,1994.

[5]Burchell.R.W.Sprawl Costs:Economic Impacts of Unchecked Development[M].Washington,D.C:Island Press,2005.

[6]B.Michael.American Planning in the 1990:Evolution,Debate and Challenge[J].Urban Studies,1996,(05).

[7]Fischer.M. Spatial choice and Process[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90.

[8]John.M.Levy.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1999.

[9] Rod.Burgess.Compact Cities: Sustainable Urban Form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M]. Routledge,2003.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选择题 篇4

摘要:解决发展中国家农业落后、农民贫困的状况,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以阿瑟.刘易斯的隐蔽失业理论和西奥多.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最具有代表性。改革开放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了在乡镇企业中“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再到后来“离土又离乡”的异地转移。这种发展方式是刘易斯理论的实践,即通过发展城市工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舒尔茨则主张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和各种要素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本世纪初开始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资本下乡和农业合作化开始发展起来,这又是对舒尔茨经济理论的实践。本文通过对两种经济理论视角下中国农村30多年的发展实践进行系统考察和分析,探讨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经济理论;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一、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两种理论

刘易斯和舒尔茨都是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们都致力于贫穷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且两位经济学家在1979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刘易斯的隐蔽失业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隐蔽失业理论是以二元经济学说为基础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所谓二元经济,即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部门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传统部门是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是以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方式为代表的。按照刘易斯的观点,一国之经济的发展最主要是依靠其现代部门的发展壮大,经济发展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现代部门之于传统部门不断扩张的过程。在“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前,由于现代部门所能支付给劳动力的报酬高于农民在传统部门的收入,传统部门的劳动力会不断地向现代部门转移。换言之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传统部门中的零值劳动力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助于为现代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也有助于改善农村的隐蔽性失业现象。所谓隐蔽性失业,是指把一部分传统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到现代部门中,而这种做法并不会影响到传统部门的正常生产活动,也就是说被转移的这部分劳动力的在传统部门中的边际生产率为零,这部分劳动力原本存在于传统部门的状态就是所谓的隐蔽性失业。

(二)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舒尔茨同样认为传统农业不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与刘易斯不同的是,舒尔茨主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要走改造传统农业的道路。而不是像刘易斯主张的那样,现代部门近乎侵略性的从传统部门肆意的吸取劳动力,舒尔茨认为传统部门劳动力的流失必然会导致农业生产的下降,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所谓改造传统农业,即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投资人力资本,通过对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使农业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改革表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推广,这一举措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解放了一部分集体经济时期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村劳动力。接下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的二十年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主要是刘易斯式的,表现为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计划经济时期的队社企业此时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两者的合力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了。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壮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既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村劳动力开始了“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但是在经历了初期的繁荣之后,乡镇企业由于技术落后,管理体制陈旧等原因逐步衰落。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跨区域转移,形成了农民工进城的浪潮,农村劳动力开始了“离土又离乡”的异地转移。农民工的务工收入也开始成为一部分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农民进城务工的收入并没有使他们真正富裕起来。到了本世纪初的2004年,“民工荒”现象开始大规模出现,这标志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开始出现变化。

从本世纪初开始到现在的十几年,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开始发生转变。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国家不断的发布惠农政策,比如取消农业税,发放耕地补贴款等。这一系列政策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一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开始重新回到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资本下乡和农业合作化蓬勃发展起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走向了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道路。

三、对资本下乡和农业专业合作化道路的分析

资本下乡和农业合作化都是在“刘易斯拐点”之后,在党的一系列文件的.指导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出现的。农村劳动力认识到广阔的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回到土地上所获得的收益已经不会明显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

(一)资本下乡

资本下乡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大的背景下产生的。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资本下乡指的是将城市积累的资本投向农业领域,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此期间城市的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投向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农村龙头企业。资本下乡虽然是一定程度上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与此同时一些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选择题 篇5

1、下列与经济订货批量有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经济订货批量是指企业存货成本达到最小时的每次采购数量

B.与经济订货批量相关的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

C.随着采购量变动,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成反向变化

D.储存成本的高低与采购量的多少成正比

E.订货成本的高低与采购批次的多少成反比

答案:a, c, d

2、企业持有一定量现金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

A.交易性需要

B.投机性需要

C.收益性需要

D.预防性需要

E.流动性需要

答案:a, b, d

3、下列因素中能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有:

A.销量

B.产品售价

C.产品变动成本

D.优先股股利

E.固定成本

答案:a, b, c, e

4、债券筹资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A.筹资数量有限

B.债券成本低

C.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

D.偿债压力大

E.可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答案:a, d

5、普通股融资的资本成本较高,其原因主要有:

A.投资普通股的风险较高

B.在各种证券中,普通股的发行费用一般最高

C.在通货膨胀期间,不动产升值时,普通股也谁知升值

D.普通股股利在税后支付,不存在抵税的作用

E.普通股没有到期还本的压力

答案:a, b, d

6、与其他长期负债筹资相比,长期借款筹资的特点表现在:

A.筹资速度较快

B.限制性条款较多

C.筹资成本较高

D.借款弹性较大

E.筹资风险大

答案:a, b, d, e

7、普通股融资的`资本成本较高,其原因主要有:

A.投资普通股的风险较高

B.在各种证券中,普通股的发行费用一般最高

C.在通货膨胀期间,不动产升值时,普通股也谁知升值

D.普通股股利在税后支付,不存在抵税的作用

E.普通股没有到期还本的压力

答案:a, b, d

8、普通股融资的资本成本较高,其原因主要有:

A.投资普通股的风险较高

B.在各种证券中,普通股的发行费用一般最高

C.在通货膨胀期间,不动产升值时,普通股也谁知升值

D.普通股股利在税后支付,不存在抵税的作用

E.普通股没有到期还本的压力

答案:a, b, d

9、以公开、间接方式发行股票的特点是:

A.发行范围广,易募足资本

B.股票变现性强,流通性好

C.有利于提高公司知名度

D.发行成本低

答案:a, b, c

10、下列各项筹资活动中,不会加大财务杠杆作用的是:

A.增发普通股

B.商业信用

C.发行优先股

D.吸收国际投资

E.借款利息增加

答案:c, e

11、关于股票股利,说法正确的有:

A.股票股利会导致股东财富的增加

B.股票股利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

C.股票股利会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

D.股票股利会引起负债的增加

答案:b

12、经计算有本年盈利的,提取盈余公积金的基数为:

A.累积盈余

B.本年的税后利润

C.递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

D.加计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本年净利润

答案:c

13、制定利润分配政策时,应该考虑的股东经济利益限制的是:

A.未来投资机会

B.筹资成本

C.资产的流动

D.控制权的稀释

答案:d

14、下列哪些属于交易性需要的现金支出:

A.到期还本付息

B.支付工资

C.交纳税款

D.支付股利

E.购买材料

答案:a, b, c, d, e

15、在供货企业不提供数量折扣的情况下,影响经济订货量的因素有:

A.购置成本

B.储存成本中的固定成本

C.储存成本中的变动成本

D.订货成本中的固定成本

E.订货成本中的变动成本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选择题 篇6

诞生于世纪之交的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关注人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行为的研究取向,倡导从积极的视野、以积极的心态重新解读心理现象,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主张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通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人的积极体验,形成良好人格;关注人的潜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帮助人们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与途径。积极心理学一经产生立刻引起了巨大反响,汇集成了一场气势如虹的心理学运动,广泛影响了心理学众多领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应主动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寻求理论水平的提升与实效性的突破,实现功能与取向、内容与目标、途径与方法的全方位变革。

一、取向调整:从“消极预防”转向“积极培养”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所依赖的心理学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等均来自传统心理学,传统心理学以帮助人排除心理问题、战胜心理疾病为己任,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人类积极品质与善良美德的研究与培养。心理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出现了一种不平衡,“临床心理学只关注心理疾病;社会心理学关注社会偏见、种族主义和侵犯行为等;认知心理学关注影响人做出正确结论的偏见和误差。,传统主流心理学总是致力于帮助人们提高摆脱各种消极情感的策略、手段、能力、勇气等。

心理健康教育从传统主流心理学借鉴过来的技术与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心理问题的疏导与消解、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如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自我防御机制等。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心理成长中的弱点、缺陷当作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问题与困惑,侧重分析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成因及矫治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心理问题,掌握预防与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这种工作重心的偏移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只知道怎样避免负面情绪,而不清楚如何增进自己的积极体验,以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途径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陷入一种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病态心理学取向。

积极心理学认为指导人解决心理问题固然重要,帮助人养成积极品质则更具价值。一方面,具有突出的心理问题和明显的心理症状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正常的、健康的,他们面临的任务主要是发展与提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大多数同学的心理需要,而不能只把目光局限于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另一方面,预防可以分为积极预防与消极预防,消极预防是被动的,直接针对具体问题,而积极预防则是间接地通过培养人的优秀品质与美德,进而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积极心理学认为,治疗并非以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为准,而是首先在于努力发动患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主潜力,通过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潜力实现问题的消解与积极力量的升华。积极干预主张用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来完成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种积极力量不是通过外在的灌输获得的,而是在干预中个体自主建构的,是个体积极品质的发掘与培养、积极力量的保持与提升。

当前的心理健康健康教育主动借鉴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点体现为1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研究取向的调整同时体现在人性观、价值观、教育观、学生观等—系列观念的变化与革新。价值观上,从重视少数学生的消极问题转向关注多数学生的积极品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尤其是积极品质的全面提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诉求;教育观上,从以心理问题的解决为己任到关注个人潜力的挖掘与善良美德的培养,与其消极地应对心理问题不如积极地促进人性的成长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人性观上,从关注人性的弱点与缺陷到关注人性的善端、潜能与美德,积极品质养成的过程就是消极品质退场的过程;学生观上,从对学生被动性、消极性的诠释转向对学生能动性、建构性、积极性的欣赏,学生就像花草一样,只要有了适宜的环境与条件,自然就会追求茁壮成长。

二、目标提升:从“适应”转向“积极”

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目标。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认真解读就会发现,上述目标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没有心理问题不等于心理健康,免于心理疾病只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低标准。

在原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心理问题的症状、心理问题的表现和诊断被当作是首要任务,诊断的重心是学生的负性情绪和负性认知。从负性情绪的角度,如果一个人被评价为少焦虑或无焦虑、少恐惧或无恐惧时,这个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事实上,免予心理疾病,只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至于这个人是否积极地热爱生活、是否充分地发挥了潜能就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人们早已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预防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不过传统心理学理论关注、研究较多的是如何预防疾病、解决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涌现了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一系列方法和技术。虽然人们意识到了还存在着发展性目标,而且也意识到了发展性目标面对的人群更广泛,但是苦于理论研究的匮乏以及措施与途径的迷茫,发展性目标主要停留在认识层面。

积极心理学超越了适应性目标,旗帜鲜明地将心理健康定义为积极认知的培养、积极体验的回味与积极人格的形成。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意味着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功能、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在不断追求幸福、快乐等人生意义的道路上,人类可以通过挖掘与培养自身的积极力量来实现人格的完善,促进个人生活的充实与完美。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中,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发展性的心理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旨在优化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心理机能,促进人的整体素质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和潜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激情,发展其积极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有成熟的防御机制和积极的思维方式。

三、内容转换:从“关注消极心理”转向“研究积极品质”

传统主流心理学将关注的重点锁定在心理问题的消解,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而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关注则相对贫乏。有人曾在网上对1887年至间有关心理学文章的内容摘要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关于生气(anger)的文章有8072篇,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文章有70856篇;而在同一时期关于局兴(joy)的文早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文早有2958篇,关于生活;两意(lifesatisfaction)的文早近5701篇,前者与后者之间的比约为14:1。心理健康教育沿袭了主流心理学的这一传统,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焦虑、狂躁、妄想、幻觉、忧郁等消极心理特征,较少关注健康、勇气、乐观、希望、快乐、信仰、毅力等积极品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赛力格曼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首次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心理弹性、利他、智慧和创造的勇气等作为实证研究的课题,拉开了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序幕。[4]积极心理学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其一,关心人的积极的认知加工,以积极的方法看待世界,如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逆境中的心理弹性、审美体验、智慧灵性等;其二,关注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等;其三,关注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包括社会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恕、仁慈、爱的能力等。PI

心理健康教育借鉴了积极心理学的目标设置,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积极情感的体验(包括生活、学习、自我和人际)、积极人格的塑造(包括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等)、积极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和运用等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涵盖了认知、体验、人格、社会等多方面内容,全方位关注人的发展。有人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总结为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等14项内容。

四、方法变革:从“感知为主”转向“体验为主”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从“知”入手,注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主要模式是先提出心理问题,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心理学对心理问题做出的描述性概念,然后举例提出克服问题的有效方法,再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反思、体验,经过冲突或斗争,进而提高认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有效的自我防御机制。这种重视知识掌握的倾向甚至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测评与评估中,表现为重视心理学知识的考核。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虽然也重视情感体验,但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积极心理学将积极人格的形成作为基本的追求,而积极体验则是形成积极人格的基本途径。所谓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当个体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它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由于是来自个体自身内部,所以更容易形成某种人格特征。以情绪体验为例,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可以导致不同的行为倾向,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不同的情绪能使人建构起不同的心理资源。消极情绪能通过缩小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组织起一种应激资源,主要应对威胁到自我的各种危险,使个体迅速采取特定的行为,从而避免使自己受到伤害,这是个体最低要求的自我保护。与消极情绪的应激保护不同,积极情绪则能通过扩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这些资源趋向于从长远的角度、用间接的方式给个体带来各种利益,如能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产生一些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并把这些思想和行为迁移到其它方面。研究显示,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健康的归因方式、良性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应激和心理防御系统、神经中枢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人格,从而实现对人类健康的呵护。

积极环境营造积极体验,积极体验形成积极人格。以体验、参与、合作、活动、内省为主要手段,以咨询、干预为辅助手段,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为主渠道,构成了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论基础。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其一,“传授”和“培育”的关系。心理学知识可以通过传授教给学生,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是无法通过传授完成的,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创设、提供适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与氛围,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完善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其二,“感知”和“体验“的关系。如果说其它学科教学主要通过感知来完成,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通过“体验“来实现。积极体验与积极认知相互影响,是形成积极人格的基本途径。其三,“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无论是心理问题的解决还是积极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主动的体验、参与、合作、活动,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与良好美德的形成不可能在被动的训练、教育中实现。其四,“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学习其它学科知识,个体在孤立或独处的情境中就可以有所获。然而,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集体的活动,在活动中对比、讨论、感悟、体验、反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五、工具优化:从“测量消极”转向“评估积极”

评估和测量是心理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心理学总是按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和测量,《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只提供了有关问题的评估和测量标准而没有提供任何有关积极的评估和测量标准,这给心理学的评估和测量本身带有了某种消极的特性。传统主流心理学的评估与测量总是告诉我们已在消极的道路上走了多远,我们已经具有哪些消极品质。任何一个人,即使他有再多的问题,但一定有积极的东西,如果心理学在对他进行评估与测量时没有看到他的积极方面,那么,这种评估与测量的结果就肯定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精确的。

国内对心理健康的测量、评估使用最多的量表是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其他还有Zung焦虑量表(SAS)、生活事件调查量表等。严格说,这些都不是专门的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反映的是心理负面、病态的倾向,用这些量表来刻画心理健康状况显然是不合适的,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发展与应用正面指标,提供评估、诊断的有效工具,从积极角度刻画与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步进电机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分析 篇7

关键词: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机械特性,选择,使用

步进电机的第二个名称就是脉冲电机, 它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脉冲信号的传递, 以此来进行线性位移了角度位移, 它主要是运用在开环系统之中。目前,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计算机技术与步进电机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进而形成了现代化的数字控制系统。在不存在超载的时候, 脉冲数目以及频率决定着步进电机的停止方向和转速的情况, 与负载没有关系, 也就是当步进电机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后就会产生一个角度的移动, 其中存在着线性的关系, 所以在控制领域进行了非常大量的运用。

一、反应式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中三相电机是最为典型的。其主要由转子和定子两个部分组成。定子中包含有六个磁极, 共三对, 其中都安装了励磁绕组, 也就是这三个励磁绕组最终形成了A、B、C三个相位, 而且在这三个两位上面都有转子齿, 其中相差都是90°, 转子上面由钢片组成的铁心代替了绕组。

对这个三相电机进行单相通电, 也就是对A给予电流, 而B、C不给电流的情况下, A相所形成的磁通要通过磁阻来完成磁路的闭合, 这样就可以保证1, 3两个转子与A相对。同理, 当B通电而A、C不具有电流的情况下, B就与2, 4两个齿相对。当C有电流而A, B没有电流的情况下, 定子C就与1, 3两个齿相对。

由于通电的先后为A-B-C-A的模式, 并且一直循环, 这样步进电机的转子就可以通过向逆时针的方向一直旋转下去。相反的是, 如果通电的先后为A-C-B-A的模式, 并且一直循环, 那么步进电机的转动方向将会相反。这样进行通电的方法被叫做是三相单拍通电方法。当然, 步进电机在通电时并不仅仅只具有这样的通电方式, 还可以三相三怕或者是单双六拍来通电。如此可以了解到, 步进电机转动速度的快慢是由供电频率来决定的而转动的方向则是与通电的相关顺序有关。如果定子中所具有的绕组数目为m, 轴线的与转子齿中间的轴线偏移1/m、2/m…… (m-1) /m、1, 通电的相关方式一定要根据相序来选择, 这样步进电机才能够保证运转方向的准确性, 由于具有这样的原理, 我们生产数的步进电机就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相数。

二、反应式步进电机的机械特性

1、步距角度以及其能够达到的精度。

步距角指的是当步进电机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之后所转动的一个角度的大小, 也就是Ψ=360°/ (Km Z) , 相数由m代表;齿数由Z代表;通电方法由K来表示;当通电为全步方式时, K的值就是1, 而采用半步方式时K的值就是2, 一般来说, 会在步进电机的参数中列出两个步距角。与步进电机的原理相比, 如果通电方式为全步, 则步距角度就是30°;如果通电方式为半步时, 则步距角度就是15°。一般情况下, 没有加上负载, 步距角的理论值与实际角度之间的差值就是步距角的精度, 其一般不会大于10′。

2、静态特性。

1) 矩角特性:在保持通电情况时, 失调角与步进电机所产生的静转矩之间存在的关系, 也就是T=-k I2sinθ, 转矩常数由K表示;绕组电流为I;失调角为T;2) 最大静转矩:也就是静转矩中的最大值, 则Tmax=k I2。

3、动态特性。

1) 矩频特性:也就是输入的频率同输出转矩之间存在的一定联系。当负载转矩不变的情况下, 步进电机所对应的频率值一定会大于运行频率, 不然失步现象就会出现;2) 惯频特性:表示的是输入频率与转动惯量之间的联系;3) 起动频率:表示的是在负载一定的情况下, 没有出现失步时所产生的最大频率。

4) 运行频率:表示的是在没有出现失步情况下所达到的最大运行频率。起步阶段, 步进电机一定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来获得足够的加速度这样才不会出现失步的情况, 所以, 在实践过程中启动频率要低于运行频率。

三、步进电机的选择

在选择步进电机时所需要了解的参数为电流值、静转矩以及步距角, 这样就可以将其型号进行确定。

1、步距角的选择

选择步距角的时候一定要关注的参数就是负载分辨的能力, 对系统的负载进行换算, 进而将其轴进行联系, 这样就能够得到步进电机所需要转动的角度, 在选择步距角时就要比这个角度要小最大也只能够等于该角度。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步距角一般有1.5°/3° (三相) 、0.9°/1.8° (二相或四相) 、0.36°/0.72° (五相) 等等。

2、静转矩的选择

系统负载所产生的种类就决定着步进电机其相关静转矩参数的选择, 而惯性和摩擦负载就是系统负载的主要部分。在考虑这两种负载的时候, 与加速度有关的负债就是惯性负载;在保持匀速运行的时候, 其主要考虑的负载就是摩擦负载。在工程实践中, 步进电机所产生的静转矩一般都比摩擦负载大, 这样确定其静转矩之后就是可以对步进电机的各种尺寸进行选择, 进而确定了步进电机的机座。

3、电流的选择

系统所具有的矩频特性决定着其电流的选择, 当步进电机所具有的静转矩不变的情况下, 电流不同, 电机的性能就有所差别。在工程实践运用中, 当步进电机转速增加时, 力矩就会增加, 所需要的电流也相应增加, 那么进行驱动时的电压也就会更高。所以, 只有提到驱动电流的电压就能够提到步进电机的电流, 这样在选择时就要选择一些电感小, 电流大的电机。

四、步进电机的使用

1、步进电机一般在低速场合进行使

用, 最大的转速也在300-600r/min, 可以运用一定的减速机构来保证其在这个范围中工作, 这样步进电机的噪音就会很小而且工作效率也会非常高;2、在使用个步进电机时一般不会出现整步的状态, 其原因就是半步状态下步进电机所具有的振动比较小;3、步进电机一般具有12V的标准电压, 所以, 可以选择的驱动电源电压为12V, 此外, 在选择其他步进电机的电源时, 要按照驱动器来参照选择;4、当步进电机工作时, 负载产生的惯量非常大的情况下, 步进电机的机座就要选择大号;5、当要求步进电机的速度比较高时, 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逐渐提速升频。这样做具有三大好处:第一是可以保证步进电机不出现失步的情况;第二是可以保证步进电机工作的时候产生的噪音小;第三是能够确保步进电机在停止时候的精度;6、当对步进电机的运动精度要求非常高的情况下, 可以运用对电机转速进行提高或者是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减速的方式来实现;7、在一些实际的工程运用过程中, 选择的规则就是先选取步进电机然后再选择与其相关的驱动器。

参考文献

[1]赵先仲主编.机电一体化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

[2]汪诤主编.机电一体化技术.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选择题 篇8

关键词:中小银行;中小企业 软信息;关系型贷款

一、前言

(一)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属于劳动密集型禀赋结构,资本相对稀缺、劳动相对充裕。而在这种禀赋条件下,只有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和技术,在生产上选择多使用劳动、少使用资本的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提高国民人均收入水平(林毅夫等,1999)。按照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处于该产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中小企业上。由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在我国现有的要素禀赋结构上充分利用其优势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存力、竞争力也是改善我国要素禀赋结构,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真正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在我国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有4300多万,其中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在带动各行业研发、繁荣市场、推动就业、增加财政税收、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的问题和困境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强位弱势”的尴尬境地。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IDJY052)对2000多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发现53.8%的企业面临融资难的瓶颈。高程度的信息不透明使得资金提供者在让渡资金时所要求的风险补偿越高。融资成本相对高位将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排除在直接融资市场之外,中小企业只能选择间接融资作为外部融资的渠道。贷款成本与贷款规模的反向相关性、抵押物和信息不对称的差异性使得金融机构就对大小企业区别以待。这样,中小企业融资就会特别困难。

此外,中小企业自身素质较低,内部管理不规范、诚信度普遍偏低、抵押资质不高、信息不易获得等特点更使得追求资金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统一的商业银行谨慎对待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导致其融资渠道困难。

(三)中小企业的界定和中小银行的界定

华夏银行行长樊大志在2010年第15期发表的《开拓小企业融资新路》中提出以单一销售规模按“大型、大中型、中型、中小型、小型、微型”等“六级分类”法来划分企业类型,其中后三类确定为“中小企业”、后两类确定为“小企业”。本文认为此观点清晰科学、简易可行,细分的中、小、微三个层次,更有利于解决小型企业和微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将中小银行定义为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的所有银行,包括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以地方性银行为主。这些银行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小,经营存、放款及其它金融业务,与地方中小企业的联系更为紧密的信用机构。

二、融资理论基础

(一)融资中的信息经济学理论

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企业只依靠内部积累很难满足全部资金需求,使得外部融资就显得更为迫切。

外部融资与内部融资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委托代理可能导致资金使用者会利用更多的信息进行事先谈判、合同签订或事后资金滥用等损害资金提供者利益等问题。在这种融资方式下,能否取得资金,都取决于能否成功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的概率。

(二)银行在融资过程中的角色

较高的信息不透明可能导致高额的风险补偿。这样,中小企业就会承担相对较高的资金成本。现实中,只有高收益(同时也往往是高风险)的中小企业愿意并且能承担,多数中小企业只能被排除在直接融资市场的大门之外。然而,金融媒介的专业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在融资过程前对资金的使用者进行甄别并通过合同的签订对资金使用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所以这种方式对资金使用者信息透明度要求较低,使得间接融资成为中小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选择。

银行贷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重要间接融资渠道。银行一方面具有资金蓄水池的功能,吸纳存款使得资金从资金剩余者流向银行;另一方面具有信息收集的功能,发放贷款使得资金从银行流向资金需求者。银行作的专业性能够对资金使用者进行事前甄别,资金约束和监督。整个融资链条中银行存在的根本是信息的优势,以专业的机构身份解决了直接融资的更大的信息不对称,然而根本的信息的不对称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银行存在的本质在于信息的优势,而自身风险控制的也在信息,怎样降低信息的不对称,也就成了银行保持信息的优势和控制风险的关键。

三、中小型企业的特征和关系型贷款

面对中小企业这种特殊贷款个体,银行需要怎样保持自己信息优势呢?

银行信贷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但是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只接受银行的“信贷配给”。经营状况的不稳定性、抵押担保物的有效性、财务体系的规范合理性以及资金信用等信息的隐蔽性特征使得中小企业的信息具有很强的私有性。

银行在面对这种特殊贷款个体进行贷款时要维持自身的信息优势,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提高利润,就必须对贷款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包括企业所有者的人品、经营能力、企业的声誉、社区的评价等信息的搜集。而这些信息就是“软性息”。这些软信息不易量化、不易获得、不易传递,只能通过信息调查者的主观意愿,以及长期多渠道的交流沟通取得,具有模糊性和人格化特征也就不易传递。

银行在为中小型企业贷款时,银行要降低信息不对称,就务必要生产软信息,而软信息具有以上特点,需要银行和贷款企业长期的接触、调查与合作积累而成,这就形成了关系型贷款。银行可以通过长期为企业服务和交往中掌握企业更多的信息并从中判断信息可信度,从而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和投资回报,这种与企业的关系贷款就叫关系型融资。这个问题在九十年代也曾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

四、中小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中的比较优势

(一)大银行的特点和优势

上文我们已从对中小企业特点,谈到银行对它进行贷款需要收集软信息,而收集软信息需要在关系型贷款上建立。这节我们将对比大银行分析下为什么中小银行对软信息和关系型贷款具有比较优势。

与软信息相对应的是“硬信息”,容易通过计算数字、书面或口头报告等方式分析出来的信息。从银行在贷款决策信息上来看,财务报表、资产抵押和信用评级等所涉及的决策信息主要是易于编码、易于量化和传递的“硬信息”,而基于这种“硬信息”的贷款被称为市场交易型贷款(Transaction-based Lending)。

那么为什么大银行在硬信息收集和交易型贷款上比较优势呢?从大银行自身的特点就可以得到答案:第一,资金规模大。大银行的规模庞大,资金雄厚,对企业有更多的选择权,与小银行相比其投资组合更具多样性,能够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对大银行更不愿发放小额关系型商业贷款。一种观点认为,发放小额关系型商业贷款会造成规模不经济(Williamson, 1988);第二,组织结构复杂。大银行科层结构复杂,决策权要实行多层次委托,信息需要逐传递。Berger 解释:大银行的组织结构擅长于生产硬信息和发放市场交易型贷款,对于软信息而言,就难以用书面形式进行统计归纳,难于在组织结构复杂的大银行内部传递;第三,具有成本优势。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单位贷款成本随着贷款的规模的上升而下降,面对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会使大银行的单笔贷款成本提高,从此失去了成本优势;第四,具有技术优势。由于大银行具有人才优势和研发能力,技术的创新,会不断的增强大银行的在处理硬信息的和流程化贷款的能力,这就进一步巩固了在交易型贷款上的优势。

由于资金规模大、组织结构复杂、成本优势、以及先进技术水平和优良的人才储备,大银行凭借系统及平台优势搜集和处理“硬”信息势,并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和所提供的抵押担保这些易于编码、量化和传递的信息作为贷款发放的重要依据,并且凭借其强大资金实力,向大企业进行贷款倾斜。因而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被大银行拒之门外是显而易见的。

(二)中小银行的特点及优势

中小银行虽然在人员配备、机构规模、网络分布、硬件设施上无法与大银行相比,但是在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贷款上却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更适合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贷款。

第一,由于中小银行地方性强,在一定的区域内长期近距离地接触当地的中小企业,掌握和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程度以及法人的道德人品,并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各种非公开的“软”信息,如基层信贷员从企业的供应商、雇员、顾客等处获得企业经营者的个人能力、信誉以及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信息,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及时发现贷款经营性风险并加强防范)

第二、中小银行资金少,规模小,更能灵活的为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服务。由于资金少,规模小,尽管在大额贷款市场上竞争力不强,但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贷款服务中更能体现其灵活的优势。

第三,中小银行的组织结构扁平使其更有效率的处理。由于关系型贷款中的“软信息”具有模糊化和人格化特征,因此,基层信贷员的信贷决策权更应得到加强。同时,由于中小银行决策系统以及多方面因素,贷款决算和审查周期短,能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贷款急、额度小、次数多的要求。因此,中小银行处理“软信息”的能力更强。

综上所述,中小银行在收集软信息和关系型贷款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具有比较优势,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不断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西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2] 张捷. 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经济研究,2002

[3] 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5

[4] 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8等

上一篇:养殖中华鳖下一篇:各专业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