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通用10篇)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篇1
http://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范文
教具录音机、多媒体、钢琴
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2、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课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http://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http://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所有的人都被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三、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来源:中师教育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篇2
一、越剧《梁祝》简介
有关梁祝的记载非常丰富, 最早见于初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至晚唐张读《宣室志》, 故事已经较为详细具体。后有南北朝时期的梁文帝萧绎所作的《金楼子》, 明徐树丞的《识小录》, 以及明代的《同窗记》和后来的越剧《梁祝》。
据越剧老艺人马潮水 (1885-1974) 等人回忆, 早在落地唱书时期, 艺人们就根据流传在民间的传说编成了《十八相送》《楼台相会》等小曲目, 到处演唱, 受到欢迎。1906 年后, 落地唱书搬上舞台, 越剧艺人对《梁祝》唱词作了部分修改并进行演出。现在流传的剧本是由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口述, 由剧作家徐进等整理而成的。越剧《梁祝》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9 年出版。剧本包括剧作家徐进所作前记和后记、正文十三场以及带有曲谱的剧本唱词。
越剧《梁祝》中的梁山伯虽出身贫寒却心有大志、才气十足。祝英台虽是养在深闺的富家小姐, 性格却活泼开朗, 颇有男子气概。杭城求学让两人不期而遇, 三载同窗让金童玉女情定终生。可是在讲求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 二人的爱情却难以为世人接受。梁山伯在心灵遭受重创之下离开了人世, 而祝英台也在梁山伯墓前纵身跳入开裂的坟墓中。二人化作翩翩飞舞的蝴蝶, 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传奇而令人痛心的爱情故事。
本文作者以该剧本为蓝本, 进行了英文翻译。本论文即是在英译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 并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石逸莉教授的译文相对比写成的。
二、许渊冲“三美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三美论”最初由鲁迅先生提出 (原文: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 , 后来许渊冲教授将其用到了翻译理论尤其是诗歌翻译中, 形成了诗歌翻译的“三美理论”, 即:第一, 意美, 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的意义, 以意动人;第二, 音美, 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悦耳的韵律;第三, 形美, 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的形式 (长短、对仗) 等。且许渊冲教授强调“意美”第一, “音美”次之, “形美”第三。例如, 许渊冲教授对王维诗《鸟鸣涧》的翻译:
原文: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译文:
I hear osmanthus blooms fall unenjoyed;
In still night hills dissolve into the void.
The rising moon arouses birds to sing;
Their fitful twitter fills the dale with spring.
第一句中的“unenjoye”是个副词, 意为“无人欣赏”, 准确表达了“人闲”的意境。“hear”一词虽不起眼, 却极其恰当地暗示了山谷的幽静。第二句中的“dissolve”一词将群山写得活灵活现, 突出了王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意境。译文按照“aabb”押韵, 对仗工整, 真正做到了“意美”“音美”和“形美”。
越剧《梁祝》语言朴素优美, 近似诗歌。全文由旁白、幕后合唱、人物唱词和人物对话组成, 虽然没有诗歌那种完整的韵律和工整的形式, 却也灵活多变。将“三美论”作为理论指导, 既可充分传达原意, 又可提升译文的美感。以下是原文和译文节选。
(一) 原文:祝英台: (唱) 出了城, 过了关, 但只见山上樵夫将柴砍。
梁山伯: (唱) 起早落夜多辛苦, 打柴度日也艰难。
译文:Zhu Yingtai: (sings) Going out the city, walking across the pass, We only see a man chopping the wood on the mountain.
Liang Shanbo: (sings) From dawn to dark he works so hard. It must be difficult to make a living by chopping wood.
本段的梁山伯唱词部分中, “from dawn to dark”仅用时间变化就可暗示樵夫的起早落夜, 同时也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本句采用行间韵 (“dark”和“hard”) 和尾 (“hard”和“wood”) , 也能让读者感受到韵律上的美。
(二) 原文:梁山伯: (唱) 祝家庄上访英台, 一边走一边喜, 同窗竟会成连理;一边走一边想, 我与她同桌共读情义长;一边走一边呆, 我不辩男女三长载;一边走啊一边忖, 想起了十八里相送她到长亭。眼前就是旧时景, 回忆往事喜又惊。
译文:Liang Shanbo: (sings) I walk to Zhujia County to visit Yingtai——delightfully, We two classmates become happy lovers——surprisingly. Our friendship is deep——fairly, But I don’t know, for so long a time, that Yingtai is a girl——foolishly. Remembering our 18 miles journey to the pavilion, With the old scene at present, I am happy and excited.
在翻译本段唱词时, 译者对唱词内容做了一些整合。译文第一句中用“delightfully”表达梁山伯访祝的愉悦心情;第二句中的“surprisingly”与原文中的“竟”字呼应, 突出梁山伯内心的惊喜;第三句中的“fairly”意指梁祝的同窗之情深厚;第四句中的“foolishly”表达梁山伯三载不知英台的真实身份, 觉得自己颇有些呆傻。译文并未按照原文的形式进行翻译, 但是总体来说, 译文保留了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并注重达到“音美”和“形美”效果。
三、石逸莉译本比较
石逸莉博士是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 她所编著的《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丛书·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丛书的一种。石逸莉博士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谈起, 分析了中国文化背景下这一民间传说的发展, 以及随时代变化的演变。此外, 她用比较大的篇幅介绍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变和海外传播并将剧本翻译成英文, 最后介绍了有关越剧的一些知识。石逸莉博士的译本也是根据剧作家徐进的版本完成的, 于2014 年1 月由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是徐进版《梁祝》的第一个正式英译本。
在借鉴参考石译本时, 我们发现石译本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做出了适当调整以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 石译本的某些句子刻板地按照原文翻译, 采用直译法, 但未能充分传达原文意义。作者认为翻译是一种达意的活动, 目的是使目标语读者全面了解原意。为达到此目的, 在翻译过程中要适当进行意译。例如第一场中:
她是祝府千金女, 应该是描龙绣凤在闺门。
石译本:But she is a girl, born rich in the household of Zhu, who is supposed to learn to embroider dragon and phoenix in her room.
新译本:She is a daughter, born rich in Zhu Family, who should do embroidery such as the dragon and phoenix in her boudoir.
石译本中将“描龙绣凤”译为“to embroider dragon and phoenix”, 新译本译为“do embroidery such as the dragon and phoenix”。笔者认为, 原文中的“描龙绣凤”指古代闺阁女子的刺绣, 而非单指绣龙凤图案。因此, 石译本虽紧跟原文, 却并未完全传达原意。
第二, 石译本中人物对话经常使用“OK”作答, 且祝英台对祝公远的称呼多是“dad”, 有时也称“daddy”。作者认为这些用词过于口语化, 不够正式。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注重礼制, 人物对话也非常正式, 因此, 可用“yes”代替“OK”作答。同时, 中国封建社会要求女性严格遵守“三从四德”, 祝英台从小生活在封建气息浓厚的家庭中, 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因此, 她对其父亲的称呼是很正式的。可用“father”代替“dad”, 既不会影响原文的意义, 又可从细节处向读者展示那一时代中国的文化背景。
最后, 原作中出现了一些有关中华文化的专有名词, 如“月老”“牛郎织女”“太守”“观音”等。石译本中将“太守”译为“a government official”, 但作者认为这种译法并不十分具体, 不如译成“prefect”, 即“地方行政长官”。另外, 石译本中将“牛郎织女”直接译为“niulang and zhinv”, 作者认为翻译时可以更细致一点, 体现出牛郎织女的身份, 因此不如译成“the Cowboy Niu Lang and the weaver Zhinv Maid ”。作者认为翻译这些专有名词时可采取归化翻译法并加以解释, 以保持中华文化的特色。翻译时也可借鉴他人的译法, 但要结合具体文本, 不能生搬硬套。
四、结语
戏曲戏剧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 理应为世界人民了解并欣赏。本文作者从自身实践出发, 探讨了越剧《梁祝》英译的方法原则以及出现的问题, 希望能对戏剧戏曲翻译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对中国戏曲戏剧的海外传播作出一定贡献。
指导老师:朱法荣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参考文献
[1]越剧《梁祝》剧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1979.
[2]石逸莉.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丛书·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梁山伯与祝英台 篇3
导演:蔡明钦
编剧:蔡明钦 邓亚宴
人物造型:蔡明钦
美术指导:高文裕
配乐:陈钢
配音:萧亚轩、刘若英、马文才
发行:台湾中影公司
梁祝化彩碟 两情共久长
好动活泼的女孩祝英台,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于是女扮男装到私塾里去上学。第一天,英台遇到了她的新同学梁山伯,梁山伯是个俊秀斯文却又有正义感的好孩子,英台不由心生好感,两人成了好朋友。英台与山伯在学校里刻苦读书,下课后也经常一起结伴出游,每日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而英台对山伯的心意也越来越坚定。
时光飞逝,转眼三年过去了,两人都由少不更事的孩童成长为翩翩少年,英台的家里不断催促她返家,挂念家人的英台在临行前晚,对山伯表白了自己的身份与情感,两个人私下互许终身,然而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纨绔子弟马文才偷看到了……
回到家中的英台,发现自己已经被父母许配给马文才,英台闻之晴天霹雳,但是马文才之父——势高权重的马太守却硬是逼着祝家交出女儿,为了父亲与母亲,英台只能在内心默默祈祷山伯快快来访。
憨直的山伯提早结束学业,前往英台家中拜访。谁知道刚到祝家就惊悉英台已经许配给了马文才,他黯然憔悴离开祝家,心碎的山伯积郁成疾,终因不堪悲伤而死去。山伯死讯传来,英台痛不欲生,她打扮成美丽的新娘,偷偷离家,来到了山伯的墓前。就在此时,墓碑突然裂开,山伯温柔地微笑着向她伸出手,英台跟随爱人缓缓走入墓中,两人化身为翩翩彩蝶,双宿双飞,顺着两只蝴蝶飞舞的轨迹,花儿也满天开放,整个世界都成了彩色的天地……
精心打造“梁祝”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制作单位把最早的《梁祝》电影中的黄梅调换成了时下流行的R&B,也请来了吴宗宪幕后为马文才配音并说唱《你不能不知道我是谁》,为动画《梁祝》增添了不少喜剧色彩。正如西方经典莎翁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传唱千年的经典爱情故事不知多少次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上演。此次,动画版《梁祝》不走戏说的路线,完全遵从故事本身,结尾虽仍是一个悲剧,但在一些细节上作了改编。如结尾部分“祝英台撞坟”的悲壮之举,变成了温文尔雅的唯美气氛——祝英台扮作美丽的新娘来到坟前,梁山伯温柔地在一片祥和的光线中微笑出现,两人化作彩蝶飞向天际,与经典浪漫电影《人鬼情未了》的感人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
整部动画片的重点在于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深刻细腻的爱情故事上。由萧亚轩反串代言梁山伯,由刘若英出演祝英台,动画片中梁祝的形象更是参考了萧亚轩与刘若英的原型。萧亚轩笑说自己本来的声音就很低,刚睡醒的时候声音就很像男声。刘若英和萧亚轩还分别为《梁祝》演唱主题曲《蝴蝶》与《你是我心中的惊叹》。
台湾刮起“梁祝风”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 篇4
山伯自小聪明超人。到四五岁时,听大人讲故事,非但一遍能记住,而且还能原原本本传给邻里小孩听。数数、算帐一清二楚。上山砍柴,放羊喂鸡,勤快能干。长到12岁时,一天,他看到几个富家子弟提着书箱去念书,小山伯很羡慕,他好奇地跟到读书处,在窗台上张望。只见一位老先生摇头晃脑在教书,他觉得很新鲜,不知不觉地竟把先生念的和解释的东西一一记住了。当先生抽查学生背诵时,有一位学生背不下去了,在窗外的梁山伯捂嘴一笑,忍不住接着背下去了。先生一听外面有人接背课文,感到惊奇,出来一看,原来是位机灵秀气的孩子,十分讨人欢喜。先生问:孩子,你为什么不上学?山伯有礼貌地回答:家里没有钱供我上学。先生有心栽培这个聪明的孩子,就叫山伯引路到家。先生对梁光汉说:我看这孩子聪明过人,将来必成大器。人家孩子读书要交三石五斗米,你家孩子我粒米不收,书本文具由我资助。梁光汉一听,很是高兴,心里想,我家世代不识字,能在儿子一代读书识字,再好不过了,于是就答应了先生。小山伯对先生感激不尽,向先生深深一鞠躬。
果然,山伯在学堂念书,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吟诗作文,出口成章。入学三年,才华出众,年年第一,先生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但是转念一想,这孩子在我地方已无书可读了,应为他的前程着想,不如送他到城四明学馆名师处去深造。出于爱才,先生说服山伯父母,倾囊相助一百二十两银子,作学费盘缠,并向名师修书一封,引荐梁山伯入学。
春上,梁山伯告别父母,辞谢恩师,肩挑竹书箱,随带干粮,朝东沿江日夜兼程向四明山下城赶路。日出而起,日落歇脚。一日来到渡口,搭船渡江去城。上船时,碰到一位书生模样男子,旁边还有一位挑书箱的书童。同行三分亲,梁山伯上前询问:请问公子尊姓大名,家居哪里,此行何处?只见对方彬彬有礼答道:鄙人姓祝,名英台,字信斋,祝家庄人。此去四明城从师求学。山伯一听,志同道合,十分高兴。连忙通报自己姓名和住址。并说:你我两家只数山相隔,同属会稽郡,也算同乡,本人才疏学浅,请公子多多指教。英台忙说:不必客气,不必客气。两人在船上滔滔不绝,叙谈得很投机。又互通年龄,山伯16岁,长英台2岁,于是双方称兄道弟,好不亲热。英台的书童银心为英台巧遇这样和气有礼的兄长感到十分高兴。
来到城,梁山伯、祝英台拜见名师,安顿住宿。被分到同桌学习,同室同床住宿。话说那祝英台,原是祝家庄员外祝公远的九千金,因祝家有八个儿子,最小的是女儿,在家被视作掌上明珠。自小聪慧过人,知书识礼。但娇生惯养,也很任性。到14岁时,竟缠住父母要上学。祝员外经不住英台撒娇,便答应了。但又一想,自家府第高贵,而女孩出门读书,有失礼仪,让人笑话。便对英台说:自古女子不上学,你还是在家习字读诗吧。英台灵机一动说:父亲,女儿早有妙计,我女扮男装远离家乡求学,这不会有损父亲名声,女儿主意早定,不可改变。父劝女顶,一来一去,最终还是祝员外让步。
现在梁祝来到城上学,同桌同床,由于梁山伯忠厚老实,行动拘谨,又因为祝英台防范严密,晚上睡觉杯水相隔,虽偶露真相,英台巧言掩盖,终究没有让梁山伯察觉英台女儿身。倒是同班马文才常常疑心。
三载同窗,弹指一挥间。英台思念父母,召她回家的书信也到了,就辞师回家。梁祝情深如海,十八里相送。此时祝英台爱慕之心越发强烈。一路上,清水井边作暗喻,独木桥上比鹊桥,碰到鸳鸯打比方,最后道出月下老人来牵线结姻缘,一直到长亭话别,忠厚老实的梁山伯始终没有领悟。这时祝英台只得拿出最后一着棋子了,对梁山伯说:梁兄,你我三载同窗,情深义重,英台我无以报答,想给梁兄提亲。山伯一听,非常害羞,脸也红到了耳跟。英台鼓足勇气,丝毫不放弃最后机会,顿了顿嗓子说:我家有个小九妹,才貌双全,知书达礼,同梁兄十分相配,梁兄意下如何?山伯忙说:多谢贤弟。我家无万贯钱财,又无高贵门第,怕不配贤妹吧。英台紧追不放:只要梁兄愿意,单凭你才华人品,我小妹哪论门第家产,望勿推辞。山伯听英台说的蛮有道理,仗英台信义,就把终身大事托付英台。英台临别回头再三叮嘱:梁兄及早遣媒来提亲,千万勿误。山伯连连应诺。
长亭一别,又过一载。一日,梁山伯突然想起英台临别重嘱,便去祝家庄拜访英台。山伯在村头逢人便问:我城读书同学英台家在何处?庄里的人都说没有这样的人。走到一棵古樟树下,遇见一童颜鹤发老者,山伯就上前询问,老者神秘地一笑说:本庄祝员外千金祝九娘,写得一手好文章,想必你是找她了。山伯一听,出于害羞的本能,连忙摆摆手说:不是,不是,她是我同学英台的妹妹,我是找她哥哥。转念又一想,也好,反正是找她家,又忙说:请问老伯,她家怎么走?老者顺手一指说:庄东朱门粉墙就是祝家府第。山伯谢过老者,快步朝祝府而去。
山伯上祝府登门求见,祝员外曾几次去城看望过英台,同山伯熟悉,故破例让山伯进深闺楼台相见,以叙同窗之情。山伯一见英台,方知是女儿身。此时回想三载同床,羞愧难言,连连摇头。还是英台大方,上前解释:我身为女子,如不女扮男装,怎能同男子一样去上学呢,实在是不得已啊,请梁兄见谅。停了一番,英台若有所失地说:小九妹就是英台,梁兄你为何不早托媒来提亲?现我们同窗马文才的父亲马太守前些日子遣媒说亲,送来聘礼,因我父亲来四明学馆看望我时,顺便拜访了家住西的会稽府马太守,认为马家有权有势,门当户对,就应允了马家,愿结秦晋之好。你我同窗情深,但为时已晚。山伯听后十分后悔,当初十八里相送,英台句句表真情,自己却一点不领情。只好痛苦地告辞英台。
山伯回家,其父母很是喜欢,但见山伯整日闷闷不乐,唉声叹气,反复询问,仍闭口不语,身体日见消瘦。
这年秋,朝廷简文帝举贤良,四明学馆把品行端正、学业卓著、独占头名的梁山伯推举上去。一日,江浙道台衙使策马前来报喜:奉诏,梁山伯出任鄞县令。梁山伯有志为民造福,顾不得私情折磨,带病上任,当年20岁。到任后,治理三江,使农田旱涝保丰收;帮助农民治灭虫害;整顿鄞城秩序,惩处一批横行不法地头蛇。不到一年,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梁山伯因病痛和劳累交加,次年八月十六,巡视姚江大潮水位时,累倒在鄞西清道源九龙墟,临终嘱衙吏就地安葬,以示死守姚江大堤;同时祝英台若嫁到西马家,这里也是航船必经之处,祝英台可以看到他的灵墓。梁山伯勤政安民的事迹,在百姓中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名扬京城。于是晋安帝谥封梁山伯为义忠王。
不久,祝英台青春十八,马家催着成亲,祝英台难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逼上轿,在渡口换乘大船,朝姚江撑来。船到九龙墟,突然风浪大起,船无法行驶。英台侍女银心眼尖,发现岸旁有座新坟,觉得事出有因,借问船老大:请问,这是谁家墓冢?船老大熟门熟路,并且早已熟知梁山伯事迹,就回答说:梁县令山伯英灵在上。银心悄悄告知英台。英台一听,不管一身红装,就对媒人说:我要上岸祭梁兄。媒人不敢作主,转告新郎马文才。马文才感到十分恼火,但又不便发作,就哄着祝英台说:娘子,今天是咱们大喜日子,祭坟会红白相冲,不吉不利,待到冬至或清明再祭吧。英台一腔激情,无法控制,对梁山伯一往情深,早图报答,打定主意,生不成双,死也要同坟。于是厉声对马文才说:如不答应,我即投江自尽。马文才一时被吓慌了,再加风浪越来越大,也想避避风,就连忙答应,命船老大将船靠岸。英台脱下嫁装,露出一身白衣,由侍女银心搀扶,直奔梁山伯坟前。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道闪电劈头而来,轰隆一声震天响,梁山伯墓顶裂成两半,英台纵身一跳,跃进坟内。银心连忙去拉,只扯下一片裙角,坟墓又合拢如初,只是墓碑中间留下一道裂缝。银心扯下的裙角一放手,立即化为两只大蝴蝶,迎风飞上天去。
马文才见状,立即从船上跳下来,带着家丁轿夫赶来,见英台入墓无影,急得满脸通红,命家丁动手掘墓。不料,墓旁窜出两条大蛇,碧眼白颈,张开大口吐着毒舌,丝丝作响。马文才和家丁大惊失色,掉头就逃,争先恐后跳进船舱,叫船老大快快摇回西廊头马家。
即刻,云开日出,一道彩虹飞架在九龙墟上空,一对大彩蝶在梁山伯墓顶自由自在地飞舞,当地人们传说这是梁山伯祝英台的精灵化身。
事情传到朝廷,晋朝宰相谢安有感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情义,向朝廷奏本,赐碑文义妇冢。千百年来鄞县高桥的梁祝墓受到无数恩爱夫妻的虔诚祭拜。
梁山伯与祝英台缩写作文 篇5
那一天,祝英台看见大街上来往行人很多,看后大有感触,想去杭州读书。可她的父母一听很反对,她说扮成男子汉等等。祝员外才答应了。
她在书店里,遇到一个很有学问的男同学,名叫梁山伯。他俩相处得很好,后来,他俩结拜为兄弟,形影不离。不久,他俩分手了。几个月后,梁山伯到祝家庄访友,看见了祝英台,发现她是个女的。回去后,他得了一场病。不久,他又到祝家庄求亲,祝员外看不起他,不把女儿许给他。把女儿许给了有钱的马公子。梁山伯听了这个消息,去世了,他让父母把他埋在大道上。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篇6
还好,失望之余,总会有丝丝曙光,那便来自于这片领域中真正爱书、懂书的人。他们的手笔令人有愿意研读、收藏、倾慕和谈论的欲望,这样的人必须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作为一个对品质有着极度洁癖的人,图书的质感决定了它在我眼中的“命运”。开阔的幅面、触感良好的纸张、细腻的笔触、深沉而不失欢快的色调,都令阅读成为一种美好的体验。最令我惊喜的是画风,带有浓厚剪纸和皮影色彩的风格,令本土原创绘本的未来出现一种令人期待和激动的迹象。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篇7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做学习的主人
在实践教学中, 变“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于在音乐教学中体现,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时, 设计富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采用了讨论的方式,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所以, 在教学时采用片段式欣赏, 选鸟语花香、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同窗共读、哭灵投坟、化蝶六个音乐片段将呈现出来, 先初步感受音乐, 用学生熟悉的手段,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将音乐与文学、诗歌、戏剧、美术相结合, 学生会感到很轻松, 并树立了多元文化意识, 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整个课堂,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 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 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不同的音乐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大胆地和文学、诗歌、戏剧、美术相结合, 通过学生的表现、自己创作, 去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让优美的音乐教学情境与听觉和视觉有机地结合起来
音乐教学中的创设美的意境和视听结合, 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 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中,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用具, 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影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精彩画面, 创设出不同美的意境。为了让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听觉、视听结合起来, 更好地感染学生, 使学生感受、体验到乐器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的能力和作用。本节课采用倒叙的手法, 先初听, 再呈现结构带着标题内容视听结合深入复听, 这样, 学生很好地完成了“感知音乐—认知音乐—理解音乐”这三大环节, 将一部冗长、深刻的作品, 进行了一次轻松、愉快的欣赏, 达到了让优美的音乐教学情境和听觉、视觉有机地结合。最后再现《化蝶》, 让学生体验长笛轻柔的力度, 缓慢的速度, 使音乐重新回归安详、宁静的气氛, 把人们引入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 仿佛化作一双彩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翩翩起舞, 使之达到情感共鸣。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篇8
关键词:《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教学情境
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愉悦,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美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用音乐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全曲长达30分钟,音乐长,难理解,吸引学生是很困难的。如何让学生在本课的欣赏中让学生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情,使其充分感觉到音乐的愉悦,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中的美呢?我从教学实践中粗浅地认为: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做学习的主人
在实践教学中,变“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于在音乐教学中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时,设计富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了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所以,在教学时采用片段式欣赏,选鸟语花香、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同窗共读、哭灵投坟、化蝶六个音乐片段将呈现出来,先初步感受音乐,用学生熟悉的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音乐与文学、诗歌、戏剧、美术相结合,学生会感到很轻松,并树立了多元文化意识,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整个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不同的音乐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大胆地和文学、诗歌、戏剧、美术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表现、自己创作,去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让优美的音乐教学情境与听觉和视觉有机地结合起来
音乐教学中的创设美的意境和视听结合,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用具,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影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出不同美的意境。为了让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听觉、视听结合起来,更好地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体验到乐器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的能力和作用。本节课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初听,再呈现结构带着标题内容视听结合深入复听,这样,学生很好地完成了“感知音乐—认知音乐—理解音乐”这三大环节,将一部冗长、深刻的作品,进行了一次轻松、愉快的欣赏,达到了让优美的音乐教学情境和听觉、视觉有机地结合。最后再现《化蝶》,让学生体验长笛轻柔的力度,缓慢的速度,使音乐重新回归安详、宁静的气氛,把人们引入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仿佛化作一双彩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翩翩起舞,使之达到情感共鸣。
《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中,那动人的旋律、翩翩起舞的彩蝶是梁祝故事的完美体现,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它优美动听、感人心魄的旋律,成为对梁祝故事的最完美的演绎。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教学,我得到了新的感悟,音乐作品是作曲者通过对生活的感知、感受和感悟提炼出来的,因此,进行音乐鉴赏时必须要联系生活,才能把握音乐的真谛。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篇9
音乐让人陶醉,音乐让人感动。从小就喜欢音乐,聆听着每一首自己喜欢的歌。静下心来,细心聆听这段经典的感人音乐,一个民间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在乐曲的演绎下,仿佛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展现眼前,让人为之感叹,为之倾倒„„
在沉醉于美妙的音乐的同时,思绪也渐渐的脱离了现实,进入到故事择取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化蝶”三个情节中,也是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梁祝的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与音乐紧密相连,在竖琴的伴奏下,由小提琴演绎出了这经典的爱情主题。小提琴的乐音仿佛是祝英台在诉说衷肠,而大提琴的合奏,犹如梁山伯与直对答。再加上管弦等乐器的合奏,使全曲波澜起伏,荡气回扬。
第一段为显示部,开曲就展现了其经典的主题乐曲,让人瞬间就为之吸引,期待倾听后面的乐曲。而在“草桥结拜”中小提琴优扬、柔情的琴音让人感到春风扶面,快乐轻松,与大提琴的浑厚圆润的琴音紧密结合,如似兄弟情投义合。而“十八相送”的经典乐曲小提琴演奏的技巧极其丰福,节奏的快慢强弱,表达含蓄,演绎的抒情旋律,表达出深沉而复杂的感情,长亭惜别,依恋之情清晰印现。加上尾部的管弦奏出哭调主题,第一次呈现了全曲的悲调色彩。展开部的“英台抗婚”中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节奏,陈述了祝英台的悲痛与惊慌,同时乐队用强烈的节奏,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了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其中“楼台会”中小提琴奏出的琴音情意绵绵,诉说衷肠,同时大提琴的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柔和形成对答,把“楼台会”的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旋律更加优美、抒情。当梁山伯悲痛病逝,祝英台在被迎娶途中,在坟前哭灵时,小提琴演绎出的哀痛欲绝的旋律,不禁让人悲由心来,也让悲剧色彩更浓厚。当乐曲突然变成低音的锣声中,祝英台纵身投坟,此时音乐在锣、鼓、管、弦齐鸣让乐曲进入高潮„„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篇10
一、爱情主题的追溯
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所以能够被转换成多种艺术形式, 主要是得益于传说中永恒、唯美的爱情主题。爱情支撑着故事情节的展开, 成为叙事的主线, 传说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并不是现在狗血剧中的噱头,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更多的展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 女性表现出对于生活以及爱情的自我掌控。传说故事中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求学, 首先是对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挑战, 展现女性的聪慧与学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在每日的朝夕相处中萌发, 却因马文才的介入受到传统的门当户对的婚姻制度的阻碍, 情节跌宕起落, 极具戏剧性。传说故事被无数次的搬上荧幕, 其电视剧、电影、动画片、音乐等受众群体广泛, 有的乃至成为人们了解该故事的源头, 这些新的艺术形式让传说故事在新时期得到了延续。传说中女主角祝英台男扮女装、敢爱敢恨、思想独立的性格, 以及男主角单纯、呆萌、踏实的品格被当代的影视剧所借鉴, 很多爱情偶像剧在人物性格以及故事情节上与其极其相似, 梁山伯与祝英台所传达的爱情主题以及人物特色成为现代爱情故事的范本, 呈现出对于类似爱情主题的一种追本溯源的状态。现代传播环境中呈现出的爱情故事的主题样式, 奠定了观众头脑中对于爱情的某种想象, 形成了共同的意义空间和趋同的爱情评判体系, 为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在新时期的传播提供了优良的传播环境。
二、民间话语环境的延续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取自民间传说, 所谓民间传说就是民众以口头方式讲述、传承的一种叙事文学, 在人民群众口中“口传心授”是它的根本特征, 它存活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 表达着民众淳朴的情感。[1]民间传说是最早的反映社会下层人民情感生活的艺术样式, 是一种自由的口耳相传的模式, 是基于民间话语语境下, 基层民众内心的一种情感表达和诉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经由民间的口头传播流传下来, 其传播主体是社会底层人民, 所以传说的语境定义在具体的民间话语环境中, 其故事的情感流线以及故事结局多是表达了民众的情感期望和基本诉求。作为底层民众他们内心抵制贵族、官僚压迫, 进而将这种不满的内心情绪推及到马英才这类人物中, 从而将自己内心对于自由和反抗精神的追求寄托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身上, 由此我们可以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民间的传说不仅表达了故事主人公的反抗和自我追逐的精神, 更是折射出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对于自由爱情的向往、对于传统体制、权势压迫的一种挣扎。所以, 这种以底层民众为中心的话语传播方式, 获得了更加广泛的传播环境, 正是基于基层民众的相互理解, 使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故事可以流传至今, 基本排除话语语境的传播障碍。
三、叙事情节的可塑性
在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艺术的改编中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死后化蝶”、“草桥结拜”、“十八相送”等经典的桥段, 这些艺术化的改编使得观众对于故事的情节认识固定化了。情节的扩张体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本身的艺术可塑性。众多的民俗家、民间传播学家对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以及其流变有着不同的考究, 众多专家基本认同梁祝的传说故事起源于东晋。最初的梁祝传说故事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完整丰富, 它是在不同阶段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增饰和丰富起来的。有关于“死后化蝶”这一情节始见于宋代, “化蝶的传说, 最早提的是南宋绍兴年间薛季宣《游祝陵善权洞》诗中的两句‘蝶舞凝山魂, 化开想玉颜’。”[2]“十八相送”让人们影响深刻的就是越剧的改编。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第28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提到了梁祝的故事, 但是并没有“相送”情节。清代吴骞《桃溪客语》所载梁祝史迹和传说也没有这段情节著录。“‘相送’情节的出现, 应在晚清末年, 冯沅君1925年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上发表的《祝英台的歌》, 全文引述了她的奶妈在她儿时给她讲述的《祝英台的歌》的记录稿。”[3]通过以上材料的引述我们可以了解到, 如今我们看到的有关于梁祝的故事版本是经过了时代的迁移而不断地丰富起来, 这足以证明梁祝传说的可塑性, 情节的丰富后有了“死后化蝶”、“草桥结拜”、“十八相送”这些情节, 使得故事更加丰满、完整, 更富艺术表现力。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这一民间传说经过历史的淘洗越发光亮, 通过文章的梳理让我们具体感知梁祝所呈现的艺术魅力, 进而不断挖掘其实现当代传播的可行性因素。
参考文献
[1]陈映婕, 张虎生.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性与传承力[J].民族艺术研究.2011.3:128-129.
[2]路工.梁祝故事说唱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推荐阅读:
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简案07-18
梁山电视网(梁山新闻)梁山县招募志愿者09-22
梁山好汉06-16
逼上梁山09-04
梁山的颠覆作文11-27
逼上梁山造句05-21
着力打造“大义梁山”道德品牌07-23
水泊梁山人才网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