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教案

2024-09-21

《端午日》教案(精选10篇)

《端午日》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民俗,感受乡土文化。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联想、想象能力。

3、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精彩的场面描写。

详写和略写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吧(春节、端午、仲秋)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生答)是的,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出示儿歌: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师生齐读。可见,端午节习俗之多,场面之热烈。

二、范读课文,注意读音、字词、停顿,初步感知课文感受一下“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的节日气氛和湘西一带的端午习俗。

(1—2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三、本文比较多短小,不难理解,我们就采用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的方法。先自由朗读课文,再次感知,细细品味,标示疑点,困惑和不解的地方。边读边讨论,能在小组内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过会儿在班内交流。

1、字词方面的不解。如“缓促”“调理”、“不拘”等。

2、“本文写的是端午节的竞赛,为什么还要写以前练习的事?”

(1)讨论侧面烘托的作用。

(2)再从文中找出有这样作用的句子。(3处)

3、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颧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中“种种情形”不描述出来为切入点找出略写的句子。

(1)讨论详写和略写的处理。

(2)从文中再找类似的句子。

(3)在此完成“竞追鸭子”场面的简析,让学生想象并描述具体的场面,明确略写给人留有想象空间这一重要特点。

五、谈感受最深的场面

(一)人山人海的场地写得好。

(1)三个“莫不”的句子

(2)从文中找其它写人多的句子。

(二)重点赏析“赛龙舟”场面。

显示课件中本段文字。

1、动词的运用。学生谈动词对表现场面的作用,(课件显示动词)

(1)表现了不同人的不同动作。(课件显示不同竞赛人)

(2)、指导阅读带动词的句子,读出力度、读出气氛,纠正声音高低、短促,把动作突出出来。(生齐读)

2、拓展,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假如你是一岸上的一名观众,你会怎么办做?有何感受?

(2)、假如你是船上的一名赛手,你希望是做什么的?

(师生明确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3、精彩段落背诵

(1)介绍背诵方法:关键词语背诵法。(课件显示关键词)

(2)根椐课件显示的关键词背诵这一精彩场面。

六、教师小结:本文通过壮阔的场面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受到了有益的人年启示。中国还有很多民俗,比如:-----、----、----、----、等(让学生举例),在每一个民俗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七、课文延伸。出示“清明节的来历”片段来感受所体现的精神,引导学生热爱民俗文化。同学们可以课下收集一些民风民俗,从中了解一下异地风情,感受一下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你一定会受益非浅的。

《端午日》教案 篇2

近来再读《边城》[1]后, 我将教材节选内容与原文进行了比照。我发觉教材节选内容大致采用了“掐头去尾”的选文方法, 并将原文中表意不够规范贴切的句子作了细微改动 (如将“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改为“上午11点钟左右”, 将“坐在船头上, 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改为“带头的坐在船头上, 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等) 。这样的剪裁, 的确使《端午日》行文更为准确流畅, 内容指向也更契合单元主题的编辑意图。然而, 我以为, 教材《端午日》尚不够完美, 有些方面还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原文要义, 还没有能够完全领会先生在《边城》中叙写湘西民俗风情的真实用意。

一.不妨补上的开头

《端午日》是从《边城》第三章第三段开始的, 开篇第一句起便依次描述了湘西端午的民俗风情:穿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家家吃鱼肉、赛龙船和追鸭子。如果把《端午日》仅仅当成介绍民俗知识的一篇文章来教, 并教出如教参所言的“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那显然是肤浅而生硬的。《语文建设》2010年第6期登载了陈寿义老师的《〈端午日〉中的“争”与“不争”》, 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教什么”的文本细读范例, 此处自不多言。

我想多说几句的是, “教什么”与所教文本内容的取舍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节选文本尤其如此。依我之陋见, 《端午日》的剪裁是有缺憾的, 缺憾就在于没有把《边城》第三章第二段作开篇, 忽略了文本应有的文化背景和现实背景。请看这一段文字: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 是端午、中秋与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 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 直到现在, 还毫无什么变化, 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了解《端午日》就不能不熟悉它的“母体” (《边城》) 的有关内容。《边城》第三章的这段文字与《端午日》紧密相联, 以此段开篇, 一是消除了文本阅读的突兀感, 明确了下文中“当地”的具体所指为“边城”, 直接而又自然地将读者的视线聚焦到作者所要抒写的境地, 那个偏远僻静之城, 与世隔绝之地, 作者心中原始、淳朴、宁静的理想所在。二是激发了文本阅读的新奇感, 边城的节日习俗究竟怎样?为何“三个节日三五十年前”竟使这地方人“兴奋”不已?世道变迁, 为何“直到现在, 还毫无什么变化, 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新奇感催生求知欲, 相信所有的读者都愿意到下文去寻求答案, 从而得以窥见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叙写湘西端午民俗的意图。

为《端午日》补上这样的开篇, 或许文章会更有韵味。

二.不必删减的文字

(一) 原文: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皆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 全茶峒人就皆吃了午饭, 把饭吃过后, 在城里住家的, 莫不倒锁了门, 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教材: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 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 把饭吃过后, 在城里住家的, 莫不倒锁了门, 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简析:原文中的“皆”字看似与句中的“任何”“全”重复, 其实有反复强调之效。“皆”字写出的是茶峒人对端午习俗的重视与喜爱, 突显的是湘西端午日喜庆、隆重的氛围;更为重要的是, 这两个“皆”字与前文中“最热闹的日子”“兴奋了这地方人”“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等暗相照应, 写出了作者对湘西端午习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 洋溢着作者对湘西民众“一切莫不极有秩序, 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2]的美好、淳朴、率真生活的歆羡与赞美。

(二) 原文: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 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 鼓声如雷鸣, 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 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 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

教材: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 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 鼓声如雷鸣, 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 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简析:原文表达确有语病, “想起”后缺少宾语中心语。但“牛皋水擒杨幺”与“梁红玉老鹳河水战”同属例举, 不该省略, 且两句连用, 能进一步渲染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 “催人遐思鼓声冲天、士气高昂的种种景象”[3]。基于这样两种情况, 我尝试着将末句改为: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或是牛皋投水擒杨幺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不知可否?

三.不须增添的词语

(一) 原文: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 必可在税关前领赏, 一疋红, 一块小银牌, 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 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

教材: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 必可在税关前领赏, 一匹红、一块小银牌, 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 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简析:教材所加“努力”一词显得多余, 原句“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强调的是“合作”而非教材所添的“努力”。句中“合作的光荣”语意丰盈, 与前句中的“不拘”二字共同营造出一种人性美、人情美, 体现了湘西人同舟共济、不计个人名誉得失的精神风貌, 是作者透过赛龙船中“合作的光荣”, 对湘西民众淳朴、善良、敦厚而淡然的本性和他们身上具有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真诚、平等、友爱等品性的礼赞。关于《边城》的主旨, 沈从文先生自己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4]。这一主旨在《端午日》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 赛龙船中“合作的光荣”合乎这种“人生形式”, 追鸭子时的热闹与悠然快乐同样合乎这种“人生形式”。

(二) 原文:赛船过后, 城中的戍军长官, 为了与民同乐, 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 便把绿头长颈大雄鸭, 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 放入河中……

教材:赛船过后, 城中的戍军长官, 为了与民同乐, 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 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 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 放入河中……

简析:沈从文先生在其《边城》的“题记”开篇就说:“对于农人与兵士, 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 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 随处皆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因为他们是正直的, 诚实的……”沈从文先生也曾有过一段时间为兵士, 此番话语自当出于肺腑。这样看来, 城中的戍军长官形象绝非那个时代、“边城”以外常见的飞扬跋扈、颐指气使的影像, 而是性情浸润着边民固有的醇厚并“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他 (们) “与民同乐”, 有百姓情怀;为了“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 “把绿头长颈大雄鸭, 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 放入河中……”, 他 (们) 无疑是湘西激情、浪漫、自由生活的制造者、鼓动者和参与者。故而, 我以为教材增添的“派兵士”之语纯属赘言。至于“30只”, 数量词而已。因了“愉快”, 1只、10只皆可, 不添也罢。

大凡大家写文章, 看上去很随意, 事实上是匠心独运, 精心构就, 比如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笔者斗胆对苏教版《端午日》的文本做一番吹毛求疵, 别无他意, 只是希望专家们在编辑文本时能够更为细致, 更为精美, 更为用心———毕竟, 它们是教材!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沈从文《边城》,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11页。

[3]《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 (上册) ,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184页。

身心两悦端午日 篇3

【原文】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

乙卯:指公元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

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

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危冠,高冠。

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月,而五日又是恶日,所以端午日要讲卫生,除瘟疫。

【经典背后】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诗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这天,他又是吃粽子,又是插艾枝,还储药、配药方,到晚上就高高兴兴地喝酒。各种节日习俗让人眼花缭乱。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端午的习俗。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其中的诸多丸药,除了治难产的缕蛄外,其余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丸药。

据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事实上,竞渡、祈禳,表面上是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但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祟的本意。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佩戴。除了采艾之外,人们也采菖蒲来泡酒。

到了唐朝时,端午已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宫廷中也有种种庆祝活动。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

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唐玄宗时端午日的情形:“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不过,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游戏,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经济实惠的扇子来应景。

唐朝新兴的端午习俗,还有所谓的“五时图”。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一记载:“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所谓“五时图”,就是在纸上画蛇、蝎、蟾蜍、蜥蜴、蜈蚣,也称“五毒符”。据说,这五种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不敢互相斗争,得以和平共处。所以,挂“五时图”就可以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宋朝端午节的物什,比起历代,更见精致。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宋人的巧思还不仅限于此。同样是禳毒的菖蒲及艾草,他们也会加点花样,使它的外形艺术化。吴自牧的《梦粱录》卷三记载了南宋杭州的端午日:“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也有人以泥塑天师像,以艾为头,以蒜为拳,悬在门上辟邪。“天师”及“虎”是宋朝端午最常出现的两种形象,因为其外形威猛,足以震慑邪魔外道。同时,也可看出道教对端午习俗的影响。

明朝以降,原本意在驱毒的“五毒符”,逐渐加入装饰的成分,成为妇女钗头的点缀。沉榜的《宛署杂记》第十七卷记载:“妇女画蜈蚣、蛇、蝎、虎、蟾为五毒符,插钗头。”这一类的钗头饰,在清朝江南一带称之为“健人”或“豆娘”。

靠近江河的地方,则在端午举行龙舟竞渡。杨嗣昌的《武陵竞渡略》详细记载了明朝沅湘一带的竞渡习俗。当地俗传竞渡是为了禳灾,因此划龙舟前要举行种种祭祀,还要聘请巫师来作法以祈求胜利。划过龙舟后,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于辟恶。

另一则民间辟虫的偏方则是饮菖蒲、雄黄酒。除了喝以外,人们也把雄黄酒洒在帐上,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会蘸着雄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端午日 获奖教案 篇4

一、创设情境,缓缓导入:

1、图片导入,这里就是湘西茶峒。这里有着神秘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就去那里走一走,感受一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度过端午这一天的。

2、采取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深度旅游”。

PPT:知名学者冯骥才说:“深度旅游”顾名思义,就是从表面观光走向深层了解。去感受不同地域独有的迷人的文化底蕴。

二、整体感知:

刚到就遇到了热情的导游。他会怎么说呢?

PPT:自由朗读课文,设计“湘西边城茶峒端午日一日游”的行程:

游客朋友们,欢迎您来到茶峒,今天您将和我们茶峒人一起过端午节。首先,„„ 要求: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游览项目。

三、精彩回顾:

1、“湘西茶峒一日游”很快就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意犹未尽。回顾一天的行程,把你印象最深的情景用下面的句式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PPT:最让我难忘的是 的情景(用词语或一句话概括)我看到。(用课文内容或适当想象)

2、很多同学都觉得“精彩的赛龙舟”很难忘,现在我们就情景再现一下。班里四组同学,就是四条龙舟。船头、船尾。如果你所在的位置是桨手,那你就读出桨手所做的事或所起的作用。如果你所在的位置是带头的,那你就读出属于带头的的文字。以此类推。那我就是两岸的观众。全船的人员配置也由我来读。希望大家能读出那种热闹欢腾的气氛。找准位置,各就各位,预备,起!

四、深层体悟:

1、既然是“深层旅游”,我们就不能将我们的旅游感受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观感,而应深入了解这个地方“独有的迷人的文化底蕴”。下面我们就 PPT:结合文中相关字、词、句,说一说:这里有一群怎样的人?

2、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3、仅仅只是快乐、惬意么?我们来看看沈从文写作当时的年代背景。再次体会。

4、总结:茶峒人淳朴、热情,没有身份之别,没有尊卑之分。这里安静和平,不受战争侵扰。真可算是“世外桃源”。正像沈从文在《边城》其他章节里说的: PPT:“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会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沈从文小说选·边城》

五、课堂尾声:

1、要了解边城茶峒,靠这节课、这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向大家推荐《边城》这本书。PPT:因为这里„„ 因为这里的人„„ 因为这本书„„

初中语文端午日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一、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二、培养学生及联想、想像的能力,学习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一、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二、精彩的龙舟竞渡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及虚实相生的写法。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有谁能说出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春节、端午、中秋)(学生回答后)刚才有同学说到了端午节,有同学能说出端午的由来吗?(为了纪念屈原)(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湘西的端午民俗。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关于作者:沈从文(1902-1988),现代著名作家。一生共著有短篇小说二百余篇,中长篇小说十余部,近三百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短篇小说《萧萧》、《丈夫》。另有小说、散文三十余部及长篇小说《长河》等。

三、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出示:投影1)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蘸zhàn、峒dòng、鹳ɡuàn、泅水qiú

2.解释下列词语

伶俐:聪明,灵活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吊脚楼:(见课文注释)

四、研习课文

1.学生迅速浏览课文后,说说我们这一带的端午日有一些什么习俗?本文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风情?课文介绍的湘西端午习俗有哪几种在我们家乡没有?

(我们这一带的`端午习俗有:吃粽子、吃咸鸭蛋、吃鱼吃肉、系五彩线、戴小铃铛、插艾蒲等等;课文写到的湘西端午习俗有: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赛龙舟、追赶鸭子。)

2.分析追赶鸭子的场面。学生读第二节思考下列问题:(出示:投影2)

(1)追赶鸭子活动设置的目的是什么?(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

(2)参与追赶鸭子活动的人员有哪些?(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

(3)追赶鸭子的场面如何?(自由下水追赶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3.分析赛龙舟的场面。学生带着下列问题看书、讨论。(出示:投影3)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渲染节日赛龙舟的气氛的?

共三个场面:河边看划船(习俗、人数、划船的起止地点),龙舟竞赛(赛前准备、赛手配置分工、竞赛过程),竞赛结束(领赏、庆贺)

(2)课文“划船的事……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从哪些方面来写赛龙舟的场面?(赛前准备、赛手配置分工、竞赛过程)

语文教案-端午日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请说明出处

(3)赛龙舟的场面描写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如果你身临其境,亲眼目堵了这一精彩场面,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可能会怎么去做?

“便使人想起……种种情形”一句是虚写,其余是实写。

呐喊助威?跳上船去取而代之?做桨手、鼓手、锣手、带头的?怎样奋力向前冲?等等

(4)赛龙舟后,得胜队有哪些奖励?(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放500响鞭炮表示庆贺)

(5)找出描写龙舟竞赛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说说这些语言描写的作用。

主要是外貌和动作方面。

作用: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的特征和赛船时的热烈气氛。

五、拓展训练

假如让你来组织一次“赛龙舟”活动,你将如何组织?(出示:投影4)

(如赛前准备、人员安排、预期效果、奖励形式、注意事项等等)

六、小结(出示:投影5)

1.本文的写作思路和顺序是什么?

思路:争看划船——追赶鸭子——结束赛事

顺序:时间顺序

2.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受,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后回答。

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赛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加点部分板书)

七、课后实践

《端午日》教案 篇6

《端午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简洁凝练的文笔,总结并学习写作特点、技巧;

2.了解本文主旨:表现官民同乐,赞扬淳朴民风;

3.进一步了解端午风情,感受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设计

本文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选修课文。这册书主要是为学生打开博雅多彩的语文世界,而本单元向学生展示的是祖国各地的民俗风情画。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热爱端午习俗,扩大视野。

因为初仪学生总结概括能力不强,所以目标1是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是为了不教,我采用师生提问、讨论、共同释疑的方法,并对学生在朗读、做笔记等方面予以学法上的指导。

教学时数:1课时。

三.教学过程

拟分四大环节:故事导入,检查预习情况,质疑讨论答惑,结语。

(一)导入

(板书:沈从文)

同学们,苏州曾有一位美丽而且有才的女子,追求她的人很多,但她统统看不上眼,私下里把这些人编为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然而最终她成为一个被人称为“情书圣手”的人的妻子,而这个人曾被编为“癞蛤蟆第十三号。但就是这么一个十三号,不仅吃上了天鹅肉,而且完全自学成才,成为在四十年代已与巴金齐名的作家。他就是--沈从文。今天我们就来见识一下这位大作家笔下的湘西世界之端午日。

(板书:端午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简介作者情况。

(补充:汉土苗三族血统,其研究并卓有成就的领域也是多方面的,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家,尤以写作上的突出。他的创作风格鲜明,有人称之为“乡土文学之父”。建议看其名著:中篇小说《边城》。)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圈出重点、生难字词。

[见课本231页。注意:“峒、数、翘”等多音节字的组词与注音,“脖(可联系《幼时记趣》文中‘项为之强’句)、泅”等字的写法。]

(三)整体感知,讨论释疑

1.指定学生范读,学生或老师评点;学生思考问题。

2.分组讨论,每组总结提出1~2个问题,也可组内解决。

教师适时归纳问题,引向正点。

(鼓励学生多思,自主学习;注意平等对话,强调仁者见仁;注意把握问题与知识点的结合点)

3.备问题:

(1)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高度概括:“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赛船,追鸭子。见最后一段。介绍“一点突破法”。

(板书)船船竞赛:a.全茶峒人看划船

b.划船前的准备,赛手配置,竞赛盛况

c.获胜领奖,军人放炮庆贺

人、鸭竞赛:追赶,捕捉(板书)

(整个框架,一点突破)

(2)a写全茶峒人看划船的.作用

(三个“莫不”,渲染气氛,设悬念。表明全民参与)

注意:第三个“莫不”句中“……。因为……”句号使用恰当吗?

(前因后果,一整句话。不当。参看人民出版社《边城》12页。敢于质疑)

(3)b气氛如何?作者是怎样渲染的?

赛龙舟:

正面(动作,外貌)

侧面(万人空巷,赛前准备,联想)

追鸭子:色彩鲜艳,场面热烈。

(4)在侧面描写中,作者挑出这样一组人:当官的(当地有身份的人)和军人。他们有何表现?

(三处:“莫不”,放鞭炮,放鸭子)

表现何主题?

(官民同乐,军民同乐,全民共乐)

(5)文中写获奖也有意思,运动会上人怎样领奖?本文中的选手们呢?

试看那些地方/词语表现得奖情况的?(必,不拘,都)

通过这些词语你看出什么?(与民同乐的人情美,合作团结的朴实民风)

(6)人与鸭的竞赛可否删除?

(不可以。船船竞赛的补充,体现淳朴民风;侧面烘托热闹气氛;又一高潮)

(7)端午民俗很多,为何作者捡赛龙舟和追鸭子描述?

(赛龙舟:详写,突出气氛,主题:追鸭子:略写,留空白,读者可以想像,余味无穷)

(8)(板书)写作特点:

选材详略得当

场面描写:人物(动作,外貌)

点面结合

联想与想象

4.端午风俗:

回头看看全文,在人家茶峒端午一般做什么?

(穿新衣,蘸王字,吃鱼吃肉,赛龙舟,追鸭子)

那咱们这边呢?

(艾草,菖蒲,五色线,中午喝雄黄酒,驱邪避凶)

你对端午、中秋等节日风俗如何看待?

(四)结语

每一个节日民俗都具有写明的特色,千百年的发展成就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端午让我们想起重阳敬老、登高、忆想屈原。中秋呢,思乡思念亲人,这是个团圆的节日。再说清明,一提到它,不少人会想起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雨丝飘飞,这是扫墓踏青的时日。应该说这些节日民俗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它们就是文化的粼粼波光,没有它们,水面会显得异样,民族文化会黯然失色,所以我们应当学会珍视它们。

苏轼于“丙辰中秋”写了《水调歌头》,鲁迅写了《社戏》,刘绍棠写了儿时的春节,而我们的沈从文先生则在他最负盛名的小说《边城》里写了这么一个端午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相信这些节日风俗在大家手里也会熠熠生辉,当然,前提是努力。

附:板书

端午日

沈从文

船船竞赛:a.全茶峒人看划船

b.划船前的准备,赛手配置,竞赛盛况

c.获胜领奖,军人放炮庆贺

人、鸭竞赛:追赶,捕捉

写作特点:

a选材详略得当

b场面描写:人物(动作,外貌)

点面结合

端午日教学反思 篇7

端午日是我国由来已久、家喻户晓的民众的节日。全文仅用700字,就活灵活现的展示了划船竞赛和赶鸭竞赛的生动场面。

引导学生学完这篇课文,我也从湘西人民的质朴生活中体会到很多。沈从文是一位草根作家,他自学成才却能成为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人之一,他在小说《边城》中,为人们展示了湘西婚丧嫁娶、端午节龙舟竞赛等有特有的风俗画、人情画,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充分显示了他的语言功底。

导入新课,学生在说我国的传统节日时说出了五一节、国庆节、圣诞节等,我及时予以了纠正。令我比较欣喜的是我们班的严春同学竟然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情人节,而且强调了是七夕,让我不得不仰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视野看来比较开阔,在后来的抢答中也得到了体现。

端午日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理念:《端午日》是苏教版七年级教科书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主要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它介绍的是湘西人是如何过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和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来打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在精彩的龙舟视频中真切地感受到赛龙舟场面的激烈,体会民俗风情。同时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学情特点,在问题的回答上给他们提供句式,真正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思绪飞扬,畅所欲言。教学目标:

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学习精彩的场面描写,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精妙。

3、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习精彩的场面描写,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精妙。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假期出去旅游了吗?到过哪些地方呢?

今天老师也想带你们去旅游,去一个很神秘的地方。在湖南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叫湘西,那儿民风淳朴,景色怡人。同学们刚才看到的那些图片就是湘西风光图。咱们今天呢就跟随导游沈从文先生来个湘西一日游。还真巧,今天湘西人正在过端午节呢。

(幻灯片播放湘西风光图,让学生直观感知湘西的美,在美的享受中自然进入课文。)

端午节同学们知道吗?(PPT出示“端午节知多少”)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结合当地来说出一些端午节的的风俗习惯,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补充。)

二、认识作者

咱们先来认识一下导游先生。

(ppt简介沈从文及作品,因为本文是节选自《边城》,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是为了更好的为了解作品服务。)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这样评价沈从文:“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正是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天下”。

各位游客,咱们赶紧翻开语文书,湘西一日游马上启程啦。

(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进入角色,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

三、你会读了吗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还有同学又不会读的字吗?我来考考你们。(ppt出示词语)请同学一个接一个读。注意:有些词语笔画比较复杂,一分钟时间时间用手指在桌上写一写,加深印象。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掌握字词是扎实基本功。)

四、走进湘西人家

下面咱们赶紧跟着导游先生一起走进湘西人家,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节第一行到第八行,用“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我猜想。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收获。

(提示:前一条横线上摘录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后一条横线上表达你大胆而合理的猜想。)

例:

1、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妇女孩子都穿着新衣,我猜想他们因为端午节,所以心情很愉快。

2、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妇女孩子额头上都画着“王”字,我猜想湘西人渴望辟邪,过平安幸福的生活。

3、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他们吃午饭特别早,11点左右就吃好了。我猜想那是他们急着要去看赛龙舟。

4、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他们莫不锁门全家出城,各个码头都是人,我还看见城中的军官都到税关前来看热闹了,我猜想那龙舟赛一定非常吸引人。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内容,给学生提供句式,可以照顾一些语文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大胆的站起来说。)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段内容中有一个词语反复用了三次(是什么?)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观看者的阵容如此强大,也就暗示了什么?(龙舟赛一定很精彩。)那咱们这些游客也赶快跟着湘西人,也到河街去找个立脚的地方,一起去看赛龙舟吧。

五、来到湘西河街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剩下来的文字(第九行开始),然后用这样的句式来表 2

达你在龙舟赛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我看到了(听到、了解到)了

,那情景真是!(前一条横线上摘录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后一条横线上用形容词或修饰性短语表达你的感受。)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前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因为这部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只有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去体会字词的精妙,场面的精彩,课堂提问始终紧扣文本展开,同样给学生提供句式,更好的锻炼学生语文学习中“说话”的能力。)

例:

1、我看到那龙舟形体狭长,两头高翘,船身画着朱红色长线,那情景真是乡土风味浓厚。

2、我看到龙舟上的人分工不同,有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还有12-18个浆手,那情景真是阵容不凡啊。

3、我看到了缠过着红布包头的手拿着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敲锣的很单纯的敲打,浆手手持短浆应着锣声节拍用力划船,那情景真是扣人心弦。

我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大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我们知道,《端午日》这篇文章选自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当年女主人翠翠就是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去茶峒看赛龙舟的,咱们一起来看看当年的情景。(多媒体播放电影《边城》赛龙舟选段)

(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赛龙舟场面,感受当时场面的气氛,再加上游客的身份,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影片再现了当年茶峒赛龙舟的情形,从画面上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龙舟竞赛的紧张热烈,怪不得这一天全城老小都要去看赛龙舟,下面我们再从文章中去感受沈老语言文字的魅力。请同学们齐读赛龙舟这一段场面描写。

(朗读中再次体会场面的热烈精彩。)

这里写到了赛龙舟的人,有带头的、桨手、锣鼓手,对于这些人,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外貌)尤其抓住了什么描写?(动作)

桨手——持、划

带头的——拿、挥动、指挥 锣鼓手——敲打、调理

下面,老师把这段内容稍作变动,同学们看看表达效果有没有变化? 桨手每人拿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 3

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摇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师:变化在哪里?

持——拿 挥动——摇动 敲打——敲

同学们比较一下沈从文用的动词跟老师用的动词表达效果上有没有区别?哪个更好?

“持”:讲究拿的部位,带有握的意思,可以体现桨手的认真。“拿”比较随意。

“挥动”有挥舞的意思,更有节奏感,更用力,符合带头人的身份。“摇动”幅度比较小,缺乏节奏感,体现不出赛龙舟的紧张激烈。

“敲打”比“敲”更有力度,体现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用词的准确彰显着大作家的风范。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来比较揣摩字词,了解沈从文朴实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体会文字的精妙。学生在做赛龙舟动作的过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亲近了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说画面的美在于它能够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语言文字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我们在探究中感受它的精妙,所以说好的文学作品能开拓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

好,这段场面描写的精彩除了用词的精妙之外,还运用了一些写作上的技巧,有同学能够发现吗?

对赛龙舟的人是正面描写,岸上的人是侧面描写。作者由龙舟赛想到梁红玉,这是作者由眼前的景所产生的联想,所以这里还巧妙地运用了实写和虚写,使得画面更加栩栩如生,使人身临其境。

(正面侧面描写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采用了图文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

师:龙舟划到了终点各位游客们,你们还看到听到了什么?

例:

1、我看到了胜利的人去领奖,奖品有红布、小银牌,不是重奖,但大家都觉得光荣。

2、我听到鞭炮声四起,那是军民们为胜利者进行庆祝,那情景真让人高兴和光荣。

3、我看到胜利者有限的奖品被大家分享着,这情景真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师:的确,我们感受到了湘西人淳朴和谐的民风。(继续熟悉文本,感知内容,了解湘西人的民俗民风。)

六、跳入湘西小河

精彩的龙舟赛结束了,但我们的旅游还没有结束,下面还有让我们这些游客有奖参与的活动呢,请大家齐读第二节

师:好,各位游客,现在水面上各处都是鸭子,此时此刻,作为游客的你也情不自禁地跳入湘西小河,请你想像一下,你会怎么来捉鸭子。这个鸭子可是谁捉到了归谁的哦。(播放ppt视频)

例:我先潜水,靠近一只鸭子,我猛地冒出水面抓住鸭子,鸭子展开翅膀扑打着水面挣扎,水花溅得我眼睛都睁不开,可是到手的鸭子哪能让它飞了呢,我一手死死抓住它的脚,另一只手按住它的翅膀,他终于成了我的俘虏了。(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能否准确的运用动词的考察反馈,同时也是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课堂尾声

各位游客们,咱们的湘西一日游就要结束了现在咱们坐在回家的车上,回味一下,今天湘西一日游下来,你有哪些感想呢?(小组内先交流一下)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回顾内容,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并能够组织语言大胆的表达。达成情感目标。)

例:我感受到了湘西人非常重视端午节,而且他们那的端午节过的很热闹很隆重。

我感受到了赛龙舟场面的紧张激烈。

我感受到了湘西人淳朴和谐的民风。

我感受到了湘西人团结合作的精神。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短短一节课,湘西人的淳朴团结,龙舟赛的精彩,军民的同乐深深地印在了我们脑海中。课文只是小说《边城》的一个选段,我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去读一读这部小说。(PPT出示推荐阅读)

这部小说曾经在“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名列第二,第一的是鲁 5

迅的《呐喊》,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这本书被译成四十多个国家出版,并被十多个国家选入教材。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课堂只不过是语文学习的一隅,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只有爱上阅读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而教师无疑应该是这个过程的引领者。)

八、课外作业

1、推荐阅读沈从文的《边城》

2、搜集了解各地端午的习俗。

九、板书设计

端午日

沈从文

桨 手——持、划

带头的——拿、挥动、指挥

锣鼓手——敲打、调理

观 众——呐喊助威

梁红玉——击鼓助战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联想)6

端午日的散文 篇9

回程时经过长宁民俗博物馆,得一意外惊喜,那里正在搞庆端午民俗活动,包粽子,编织香包,做香囊,玩游戏,还有“龙舟”,很是有气氛,尤其感动的,是发现了“屈原”。他在人群里走来走去,也是想回到人民群众中吧。

这两日,读了一些关于端午的诗歌和散文,它们和粽子,菖蒲,艾草,香囊等一样,都慢慢化成了我精神的营养。现代诗比如大卫的《怀乡》,谷禾的《端午,怀念一个人》,敕勒川的《端午》,张琳的《前世》,韩玉光的《九歌.汨罗江》。尤其是张琳的《前世》,最让我感动,典雅而深情。古典诗词比如,李之仪的《南乡子.端午》,杨无咎的《齐天乐(端午)》,刘克庄的《贺新郎.端午》,苏轼的《浣溪沙.端午》,王之道的《南歌子》,欧阳修的《渔家傲》,王充的《满江红.端阳前作》。尤其是王之道的《南歌子》,我极喜欢:

南歌子(王之道)

角簟横龟枕,兰芳挂艾人。

一尊菖歜泛清醇。

好在佳人如玉,映长春。

冰彻杯盘莹,香和笑语薰。

莲花衫子入时新。

挂起南窗一榻,晚风清。

《端午日》教案 篇10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注释:

(1)宫衣,指官服。曾经有谚语说:“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指在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后穿上画了图案的衣裳,可以让这一年都不再怕风霜。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指在端午节这天,自己终于可以做官了,757年五月,杜甫官拜左拾遗,这首诗应该是那时候写的。被恩荣,指得到赏识而觉得荣幸。

(2)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葛,是一种植物,可用来织布,细葛,指用最细最好的葛丝做的布,含风软,指葛布像风那么柔软。香罗,罗是一种有孔的丝织品,香罗指罗的香味;叠雪轻,像雪花叠在一起那么轻。这两句都在形容衣服的材料之好。

(3)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题,指衣服的领子部分,湿,不是说湿润的湿,而是柔软的料子贴在颈上,凉凉的很舒服。当暑,指在天气热的时候,著,指穿着;清,凉爽。全句的意思是衣领部分好像天生就是润的,天气热的时候穿起来一定很凉爽。

(4)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意内,指心里。称长短,指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荷圣情,指充满圣上的恩情。全句的意思是,心里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竟然刚好,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圣上的恩情。

翻译: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赏析:

《端午日赐衣》是唐代杜甫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五言律诗,757年五月,杜甫官拜左拾遗,在端午节的这天,自己终于可以做官了,自己被得到赏识。

上一篇:经典的搞笑雷人语句下一篇:如皋教育: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