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会课教案内容(精选6篇)
高中班会课教案内容 篇1
活动目的:
1.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指导,配合我校的德育教育,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的发育特点,利用主题班会形式,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的文明交往与自尊自爱教育。
2.通过分析早恋、遇事冲动等现象,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这些是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障碍。
3.通过小品的形式,使学生对文明交往有进一步认识,从而激励学生珍惜美好时光。
班会地点:时代中学音乐教室
班会准备:
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自编、自导、自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采用小品的形式)。
2.配合出一期《今年,我们十三岁》的黑板报,主要针对学生之间如何进行文明交往。
3.由于不在本班教室开,因此,还另外出了五张手抄报布置音乐教室。
活动过程:
甲:今年我们十三岁,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自尊自爱,每一次失败后总是倔强地甩甩头,告诫自己:“哭过之后别回头。”因为船桅在断了一千次之后,一定会有一千零一次的扬帆。
乙:昂起头,就开始拥有。挺起胸,希望就在前头。带着微笑,在生活中奔走。成长中我们学会了尊重。
主持人(合):初一(5)班班会“今年我们十三岁”现在开始。
甲:路边灿烂依旧,你得目光不要停留,道路尽管漫长,但身旁总有人依伴,请记住生命多彩的理由:关爱。
乙:十三岁一个刚了解爱的季节。
甲:在这个多味的季节里,让我们将彼此最纯真的爱慕紧锁在心中吧!
乙:请欣赏叶子青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小品《我长大了》。
甲:一对多么好的父母啊。
乙:是啊!他们说的对,现在光是学习就让我们忙的不可开交了,哪还有精力再去承受这份过早的爱情哪?
乙:友谊永远是属于自己的一笔珍贵财富。但是,在发展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时,如果没有掌握好分寸,就会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甲: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把握哪些分寸呢?我们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吧。(组织一场班级讨论)
乙:十三岁,是不是一个多思的年纪呢?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们在十三岁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请汤老师给我们讲讲她的十三岁好不好?(班主任发言)
甲:在十三岁的季节,我们笨笨,我们闹闹,我们冒失,我们骄傲,我们时时心血来潮地异想天开,容易兴高采烈也容易垂头丧气……今天我就自告奋勇请大家随我一同到某中学的课堂上逛逛吧!或许会给大家带来不少收获哪!下面请欣赏由黄舜武一帮人带来的小品《课堂一幕》。
乙:听了这堂课,我还真是受益匪浅呢!
甲:哦?那你说说你收获些东西?让我们也分享一下嘛。
乙: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真的很重要,失去了尊重,就好比生活失去了重心。我们既要学会尊重师长、尊重同学,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如何尊重自己,如何战胜自己。
甲:是啊,每个人对尊重的理解都有所不同,现在就让我们听听林静婷同学对尊重的理解吧!请听林静婷同学的演讲《生命的色彩》。
乙:谢谢林静婷同学的动情演讲,同学们是不是该给她点鼓励啊!(鼓掌)
甲:人人都知道友谊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可是有的人却把尊重朋友和哥们义气混为一坛,说重朋友就是要讲哥们义气,如:为朋友报仇,缄口为朋友的错误保密等等。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关哥们义气的故事吧!请欣赏小品《“兄弟”》
班主任发言:《真正的朋友》原稿:那同学们来说说看,小张和小高这样算不算一对真正的朋友呢?(不算)那么,朋友?究竟什么才是真朋友?我觉得朋友不是那个你随便和他说声“嗨”的人,朋友是一个可以给你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是一口可以让你放心把内心的痛苦往里面倾注的井;是一个令你热情高涨的巨浪;是一双把你从黑暗和绝望中救出来的手。这才是朋友,真正的朋友。而我们这个小品中的小张和小高就是你们在政治课中也学到的那种在不知不觉中用不良的东西影响你,腐蚀你,导致你在道德品行上倒退的损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第二章第10条中也提到: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只有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大家很熟悉的大个子姚明就曾经对能成为自己朋友的人作了以下的定义。他说:“我是为篮球而生的,所以一天到晚总在琢磨着篮球。” 姚明还说过:“其实我对朋友的要求不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要把我当个普通人。姚明说他要求不高,其实两大要求已经摆在眼前了。是什么呢?我请你们来告诉我。(此处运用提问,学生回答)〔后结合学生的回答〕第一是要和他一样热爱篮球,就是有共同的追求;其次就是在内心深处能和他平起平坐,他喜欢别人对他直言不讳,也喜欢别人给他真正的意见和建议。他说”“只有真正给我意见的人,才能成为我真正的朋友。”连这个在nba如此风光的球星都那么乐于结交诤友,更何况我们呢?
高中班会课教案内容 篇2
面对传统班会课的种种问题, 国内不少学校已经开始着手改革。近年来, 探讨主题班会的教学模式, 将心理辅导融入班会课、团体心理辅导与主题班会相互渗透等方面的研究开始盛行, 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为推动班会课的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 笔者在查阅中发现,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专门针对高中阶段的应用研究比较缺乏, 大多集中在大学、中职院校等领域, 虽有部分文章已针对中学阶段进行研究, 但在现实中较少看到团体辅导型班会课常态化, 其良好的效果难以显现出来。
一、团体辅导的概念
团体辅导由英文Group Counseling翻译而来, 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引领下, 在团体情境中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通过围绕某一共同话题, 依托一定的活动进行人际互动、启发、诱导, 促使成员从中观察、学习、体验, 自我认识、探讨、接纳, 改善人际关系, 进而改变观念、态度与行为, 促进个体的成长。
团体辅导始于20世纪初, 在我国, 团体辅导的发展历史虽不长, 但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优势, 已逐渐进入我们的教育行业, 甚至许多中小学已经开始尝试将团体心理辅导与德育联系起来。
二、团体辅导型班会课应用的理论依据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是指在班会课中, 教育者根据已确定的教育主题和教育对象, 以团体领导者的身份, 通过恰当运用团体辅导的策略与方法, 引领教育对象自我发现、思考, 从而使心理与行为改变的一种班会课形式。
在高中阶段的德育中开展团体辅导型班会课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从人身上去观察人的基本属性, 认为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 这种倾向使人不仅要在生理和心理上维持自己, 而且要不断增长和发展自己。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的核心, 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指导理念。高中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所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的发展阶段, 他们具有自我完善的潜能, 因此, 如果教师能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正确引导, 将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施团体辅导型班会课正是通过创造平等、尊重、和谐的氛围, 引导学生自我认识与思考, 从而解决发展阶段中的矛盾, 实现自我提升。
2. 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
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创立的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与人互助的本质, 获得对人际交往的深刻领悟, 以促进人的成熟、成长,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着眼于人与人的互动、沟通和研究, 适用于团体辅导。高中阶段, 大部分学生开始在校独立生活, 交往活动变得频繁, 也更容易面临人际交往的难题。在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中,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团体成员的示范, 逐渐了解自己的人格结构, 学习与人沟通, 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3. 团体动力学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 人就是一个场, 人的行为是由场所决定。场具有复杂的非物理的力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变化, 变化所产生的动力结构使场成为动力场, 随着动力场的变化, 人的心理和行为也随之变化。团体动力学理论重视生活环境中人的行为研究, 为团体辅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理论中的一些研究甚至直接成为团体咨询、辅导的方法和技术。
4.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个人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 个体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而形成新的行为方式。该理论是以交互决定论为基础, 以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为支柱的社会认知理论。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在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中, 通过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 在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 个体的行为将会受到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5. 人际沟通理论
注意、理解、接受、行动是有效沟通的方法, 人际沟通理论为团体辅导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提高沟通效果、避免或减少交往障碍提供了参考, 也为团体领导者选择团体沟通方式, 观察、指导团体成员沟通, 增进了解, 在协调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等提供了方法和技巧。
三、团体辅导型班会课的优势
新课改下的班会课要求主题鲜明, 能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使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传统以说教为主的班会课既不能贴近时代的要求, 也难以吻合90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而团体辅导型班会课则不同于传统班会课, 它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优势。
1. 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将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引入班会课中, 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不仅要求教师熟知心理学知识, 并且能恰当、科学地进行运用, 对班主任的管理、沟通能力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上, 教师应明确尊重、理解的原则, 了解自己的位置, 用心、耐心指导学生, 才能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与需要。放下说教者高高在上的身段,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学生才能放开束缚去体验, 大胆地进行分享, 而分享得越多, 学生就会有更多、更深的收获, 班会课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师的工作才更有效。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有益于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型教师。
2.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重视学生的体验与分享, 依托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 充分地开发团体潜能。在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中, 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 更具活力, 自然也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在宽松的氛围中, 学生可以积极思考, 畅所欲言, 进行多视角的学习。在群体中, 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有所不同, 而在多种价值观念的交织中, 每个班级成员能获得了解他人观念、观察他人情感反应的机会, 每个学生此时既是参与者也是助人者, 他们通过实践、体验、分享能促使自身改变认知并规范行为, 实现自我省悟, 最终实现心灵的成长。
3. 从班级建设的角度看
班级建设的核心是形成自己的班级文化, 文化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班风。班会课作为实施班级建设的重要依托, 利用团体辅导型班会课的团体辅导活动, 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自由、平等、安全的氛围, 在其中学习倾听他人的想法, 学习包容、理解和接纳, 为之后和谐班集体的建设奠定基础, 有助于逐渐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实现个体与集体共同成长的良好态势。
4. 从学校德育的角度看
当前, 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要求学校德育以全新的姿态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重要阵地的班会课自然尤为重要。团体辅导型班会课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为一种新的模式,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能将心理教育与德育联系在一起, 既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新的元素, 有利于构建起更高效的学校辅导体系。
四、团体辅导型班会课实施的步骤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的实施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 准备阶段
(1) 确定主题
班会课需要围绕着一定的主题来进行, 确定主题以后班会课的开展才有明确的方向。通常应选择契合班级发展实际和学生最需要发展的能力的主题, 或是班级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也可以选择班级中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为主题。例如, 针对高一新生刚入学适应难的特点, 可选择诸如“缘来一家人”、“相亲相爱一家亲”等容易拉近师生、学生之间关系的主题。总之, 主题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班级、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定, 不能随意盲目。
(2) 设计思路
班会课虽区别于普通的课程教学, 但也需要做好课前的设计准备工作。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中需要运用团队心理辅导的策略与方法, 如游戏、角色扮演、道具等的设计与安排。此外, 应对课堂的突发情况、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等都有必要纳入教师的准备工作中, 必要时还需要提前告知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围绕主题的前提下, 精心设计团队辅导的相关活动, 注意环节间的衔接过渡, 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情况, 才能让班会课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2. 开展阶段
(1) 活动导入
为避免直接切入主题过于唐突, 需要有铺垫的环节, 该环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团体间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 打破僵局, 营造一种轻松和温暖的氛围, 帮助团体在当下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实体, 这一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暖身”或“破冰”。可以以热身游戏、音乐、视频或其他手段切入, 如唱“拍手歌”、“考考你的反应速度”等短小精悍的热身活动, 这样既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又能增进个体的归属感, 促进师生间的信任, 拉近距离。
(2) 展开主题
当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 教师就可以利用事先设计好的活动, 例如案例分析、团体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 将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充分体验, 教师针对情境提出某个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让成员进行反思和小组讨论。尽可能少地运用集体发言的方式, 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享受到发表见解的权利。如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交往需要求同存异”, 可以首先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个体有差异”, 让主题得以逐步展开。在这种富有感染的情境下, 学生往往能激发出活跃的参与热情, 为下一个环节打好基础。
(3) 催化分享
该环节在创设情境的前提下, 要求充分利用集体资源, 师生、生生产生互动。期间或许思维会产生出碰撞与冲突, 但这正是个体自我反思成长的机会, 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不断说出自己的体验, 向群体成员分享感受通过信息的反馈, 意见的冲突也容易被了解、讨论和解决。教师在其中则主要运用倾听、接纳、引导的方式来协助学生自我探索, 在这样的回馈和分享中, 团体动力容易被催化出来, 学生学会明辨是非, 从而产生较为深刻的心理体验。例如, 在提出“个体有差异”的话题后, 可以通过活动或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包容差异”的重要性, 或者可以让他们看到“激化差异”的后果, 在其他成员和教师的帮助下, 达到催化认识的目的。当然, 由于该环节会出现思维的激荡, 教师应注意组织的调控, 引导学生围绕着目标, 学会倾听和共同研究。
(4) 整合归纳
学生的分享与回馈若得到有效的总结将能提升班会课的效果。引导学生总结收获, 进行价值澄清, 能使学生再次明确团体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帮助团体达成共识, 提升学生的认知。此外, 还可运用感人肺腑的音乐、意味深长的语言、美好的祝福等形式, 鼓励他们将课堂的体验与生活的实践衔接起来。
3. 巩固阶段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结束后需要对其教育效果进行巩固和跟踪。班会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 因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收获的经验向课外延伸, 并进行巩固, 教师可以做好跟踪记录, 如通过观察学生日后的行为、学生在周记中的叙述、不定期地调查等手段了解教育效果, 适时进行巩固, 这样才能真正将团体辅导型班会课达成的效果延续下去。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能有效改善传统班会课说教味浓、互动不强、效果不佳等问题, 但由于任何教学辅导模式均不是万能的,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虽然针对一个团体, 能激发更多人的热情, 但并不能保证每个个体的参与都能充分而有效。团辅型班会课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主题, 如政治性强的主题便不适宜拿来讨论。再如, 受诸多因素影响, 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较为复杂, 容易反复。因此,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作为教育手段并不是唯一的。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解决。
参考文献
[1]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伍思翰, 李翔, 郭成等.团辅班会课在中小学的应用探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 (12) .
[3]曾辉, 望亚娜, 常晓慧.团体辅导在中学班会中的应用.群文天地, 2012 (6) .
[4]王文娟, 赵小刚.团体心理辅导在主题班会中的应用探索.世纪桥, 2010 (13) .
[5]钟志农.谈谈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发展进程.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 2007 (4) .
[6]陈艳.心理辅导融入型班会课的模式探究.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9 (2) .
[7]张冬梅.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开展探究.教学与管理, 2010 (6) .
浅谈高中班会课的作用与开展 篇3
【摘要】就我所在学校而言,学校里有很多班主任没真正地应用班会课,有的班主任将班会课拿来讲解自己所教的学科;有的班主任让学生在班会课上上自习;有的班主任将班会课当做批斗会,针对近期本班发生的事情批评教育学生;有的班主任将班会课当成通知大会,传达学校、班级近期的工作事宜;有的班主任将班会放手让学生组织开展;有的的班主任将班会课当成学生的放松课,一直看电影、或学生唱歌等。高中班会课到底有什么作用,如何开展,针对这两个问題,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班会课;作用;开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206-01
一、高中班会课的作用
首先,班会课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必须课。作为一线的教师、班会人,我们不仅教学,更重要的是教育。常言道“品德好学习好是人才,品德好学习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学习好是危险品”,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当前的社会中,部分学生的父母为了生存常年在外地打工,从小就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寄宿在学校,学生也就成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正确的指导,性格扭曲;少数学生家长离婚,或是重组家庭,深深地伤害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性格怪癖;或是父母忙于自己工作的事,长期忽略关心和教育孩子,加之网络信息的发达,部分学生游戏成瘾,久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丧失了为人处世的能力,同时品德也深受其害......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先成人才能成才,在德育教育好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会课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堂,我们班主任必须充分有目的、有组织地上好班会课。
其次,班会课是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形成的必要课。在班会管理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喜欢实施“跟、盯、管”的策略,小自习要去监守,科任教师上课班主任要去观察,卫生打扫要去监督......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在班级刚成立之初是可行的,也很好用,当长期用这个方法不是件事。一方面班主任很累,身体累,心累,家人跟着累;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自主性、责任性的养成。常言道“人管人,气死人;制度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要长期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建设和形成班级文化,用班级文化来管理班级,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班级自主学习的养成、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养成、珍惜时间的养成、爱护财产讲究卫生的养成、计划学习的养成、团结友爱的养成......班级的文化养成后,我们管理班级既会轻松些,效果会更好些。所以在班级成立之初,要珍惜班会的机会培养本班的班级文化,后期巩固,促进我们班级的发展。
再次,班会课是学生多才多艺的养成课、展示课。目前高中的学习任务繁重,大多数的技艺单一。如书写差、字还很丑;胆量小、台上表达能力弱;台风不足,活动组织能力弱......因此,在班级文化养成之后,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书写竞赛、演讲比赛、主题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的多才多艺,综合全面发展。
最后,班会课是学生学习疲劳的调节课、师生心灵的沟通课。在班级文化建设好的前提下,学生长期的紧张学习之际,班会任可以适当的安排放松的活动调节班级学习气氛。如听听有正能量的学生喜欢的歌曲(班会查找);看看励志、感恩、开阔眼界等的视频;或是班级大座谈,学生之间、班主任和学生间融为一体的贴心沟通。通过多样的形式来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高中班会课的开展
班会课的开展形式是多样的,但一定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根据班会课的作用,我们可以组织系列主题班会地开展。
1.在班会新成立之初,可以围绕“班规班纪、班级发展目标和要求系列”为主题开展班会,包括班委作用的明确和选举、班规的制定与落实、班级发展目标的制定与诠释;也可以围绕团结友爱、相亲相爱为主题开展系列班会,包括同学认识与了解会,了解同学的优点、强项、弱项、做事的底线,同学相互关心会,通过纸条的书面形式、口头交流的形式等借鉴同学的强项、不同学的弱项。
2.在班规班纪制定好后,紧跟着开展“励志系列”的主题班会。包括“大声说出我的高中理想”、“讲述我父辈的工作故事、启迪我的未来人生”、“提升青春的品味”、“我的青春我做主”、“青春有梦”、“充实青春、超越梦想”等,或是看励志视频,如《市长的故事》,或者班主任收集资料对比努力和不努力两类人发展的对比......通过励志系列班会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勤奋努力,同时促进班规班纪的落实。
3.在班规班纪律和励志主题班会之后,开展“学习交流系列”的主题班会。包括班主任讲解学习的要求和规范、学习计划和方法的介绍,或是同学们的学习方法的交流,或是请全体科任教师到班上学习方法问答会,或是观看学习方法讲得较好的专家讲座视频......通过学习交流系列班会,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怎样学习。学习励志以后,掌握学习方法,集中精力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珍惜时间学习。这样班级学习文化促进班级良性地发展、让我们的班规有力灵魂,促进班规班纪的落实。
4.在班级有了纪律、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之后,可以开展“感恩系列”的主题班会。包括感恩父母,如“讲述我爸爸妈妈的辛苦工作......”、“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曾经我为父母做过什么,我想为父母做点什么”......感恩老师,如“老师,您辛苦了”、“讲述老师一天的工作”、“老师,我想对你说.....”等;感恩同学,如“××同学,感谢你对我的帮助”、“××同学,感谢你对我的不友好让我明白了......”等。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事理、懂人情,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
5.有了前面主题班会铺垫班级文化的奠定,可以开展“多才多艺系列”主题班会。比如书写大赛、演讲大赛、辩论赛、歌唱比赛......开展系列才艺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每个学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系列主题班会,形成班级文化,培养学生德育,促进学生的成长。班级文化建立以后,班级良性发展,这个时候就不需要班主任经常、时刻地“盯”“跟”“管”,也不需要我们一直陪着学生,只需要加强、稳固和抽查,主要就依赖班级的学习文化、感恩文化、纪律文化来管理,这个时候班主任的工作就相对轻松了。
除了主题班会课以外,我们还可能根据某段时间的特殊情况、特殊要求灵活地穿插其他内容的班会,如期中考后的分析会、五四运动的安排会,以及某段时间班上纪律不太好而做出的临时指导和教育会等。
高中生班会主题教案内容 篇4
主持人:陆浩杰(男)陈丹潞(女)
男:十七岁是花开的季节,你看到处繁华似锦,好一派喧嚣
女:十七岁是初试飞翔的季节,你看天空中到处翱翔着的鸟儿,好一派热闹
男:十七岁是下雨的季节,你看微风裹着细雨轻扶在草儿的脸上,好一派温情
女:十七岁是汲取灵气的季节,你看各种花儿争着汲取雨露,好一派繁忙
男:但同时你是否也有许多疑问?
如你是否觉得自己无法与母亲真诚地交流
女:你是否觉得父亲的管教方式过于严厉
你是否觉得无法对老师吐露心声
男:你是否觉得与自己兴趣不同成绩优劣不同的同学无法交往
合:因此,沟通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角色
男:没有了它,世界将变得冷漠、寂静
女:没有了它,人与人之间就不再有了解甚至是情感
合:那么,你清楚自己是否拥有良好的沟通吗?
就由孙悦同学来告诉你吧
第一版块:心理小测试
主持人:孙悦
要求:
请同学们对下列问题做出“是”或“否”的选择。
快速的记录第一反应的答案,时间:2分钟
1.碰到熟人时我会主动打招呼。
2.我常主动写信给友人表达思念。
3.旅行时我常与不相识的人闲谈。
4.有朋友来访我从内心里感到高兴。
5.没有引见时我很少主动与陌生人谈话。
6.我喜欢在群体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7.我同情弱者。
8.我喜欢给别人出主意。
9.我做事总喜欢有人陪。
10.我很容易被朋友说服。
11.我总是很注意自己的仪表。
12.如果约会迟到我会长时间感到不安。
13.我很少与异性交流。
14.我到朋友家做客从不感到不自在。
15.与朋友一起乘公共汽车时我不在乎谁买票。
16.我给朋友写信时常诉说自己最近的烦恼。
17.我常能交上新的知心朋友。
18.我喜欢与有独特之处的人交流。
19.我觉得随便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很危险的事。
20.我对发表意见很慎重。
请看记分规则:
第1、2、3、4、6、7、8、9、10、11、12、13、16、17、18题答“是”记1分,答“否”不记分;
第5、14、15、19、20题答“否”记1分,答“是”不记分。
得分分析:
1~5题得分高说明善于主动沟通,得分低则说明不善于主动沟通。
6~10题得分高表明善于主导话题,得分低则相反。
11~15题得分高意味着沟通讲究严谨,得分低则沟通较为随意。
16~20题得分高说明沟通偏于开放型,得分低则意味着倾向于闭锁型,如果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则表明沟通倾向不明显,属于中间综合型的沟通者。
测试结果:
我班同学的分数集中在8-13之间,得分不高,有的同学的分数甚至更低,说明我们同学之间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不善于沟通的问题。那么,我们同学之间存在哪些沟通上的问题呢,有哪些具体的表征形式呢?
请欣赏小品《熄灯后……》
第二版块:表演小品《熄灯后……》
主持人:十七岁的天空,有欢笑,有泪水,有委屈,有无奈,有伤心,有自信。而拥有最多的是青春,美丽的青春,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在这个时期的我们,需要父母的关心,老师的教导,朋友的帮助。
第三版块:游戏互动时间
主持人:华宏翔
精彩的小品表演完了,从中我们发现,在我们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以及同学与家长之间还存在着许多沟通上面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使我们的沟通产生了一些障碍。我们应该如何使沟通变得更加顺利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也许我们会在游戏中找到更好的沟通方法。
游戏规则:
这个游戏叫做猜词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个小组依次上场,每组派两位同学。一个人描述一个人猜。在猜词过程中,不许说出词条中包含的任何字,否则该词条作废,每个小组有五次选择放弃的机会。描述的同学不允许用英语来描述,每个小组各有1.5分钟的时间,哪一小组在1.5分钟之内猜对的词最多,就是本次游戏的获胜者。
每组参加活动成员:
袁晓婷(女)——_淳(男)彭子昱(男)——戴詹玮(女)
翁晶晶(女)——张留影(女)沈晓宇(男)——蔡天成(男)
游戏结果:
袁晓婷(女)——_淳(男)胜出,获得最佳沟通奖。
主持人:华宏翔
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出色,但是在我们同学之间还存在着许多沟通障碍,许多简单的词都没能够猜出来,那些落后的小组应该要努力了。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与老师之间能否顺利沟通则显得更为重要,接下来是不是也要让我们的老师与2位主持人一起来做一下这个游戏呢?…………
师生互动结果:
外语老师肖虹——陈丹潞(女)
校团委书记姚晶——陆浩杰(男)
沟通较好,配合较为默契。
主持人:华宏翔
到此,我们的游戏环节就结束了,通过这次游戏,我们看到,在我们沟通时还是存在者这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描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显得不足,通常连一个简单的词都表达不清,而在沟通时,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出色则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沟通效果,若描述得不够清晰准确,那么沟通过程的第一步就受到了阻碍,整个沟通过程就变得困难。
第二,同学们表现的还不够自信,在进行沟通时我们要对自己抱有自信,而同学却显得比较紧张、害怕,导致描述不清,影响到了沟通效果。
第三,描述者描述的内容过杂,信息量过大,致使猜词者无法完全接受,也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第四,从听着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做到仔细,认真地去听,来有效地理解对方所描述的东西。
高中班会课教案内容 篇5
三、活动内容
1、 开展“工匠精神”宣传学习。了解“工匠精神”主题活动内容及相关的活动 安排,启动本次主题教育;宣传“工匠精神”提出的背景及内涵等,营造活动氛 围。
2、 开展“工匠精神”视频教育活动。
3、 开展“工匠精神”讨论活动。
4、 开展“工匠精神”征文大赛活动。
四、活动说明:
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涵义
2. 结合之前的实习,使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所感悟
3. 通过交流心得, 希望学生在日后将 “工匠精神” 作为一种信念, 付诸实际行动
4.收集有关工匠精神的资料、之前实习的影像资料,并制作 PPT 课 件,积极动员全体同学重视并认真参与本次主题班会, 认可并弘扬工匠精神,形成良好的 主题班会召开前的氛围。
5. 通过实习视频、照片展示,让同学们意识到在不经意间其实他们 每个人在认真做事的时候,身上都散发出专注、耐心和仔细。
五、 拓展资料:工匠精神解读
请同学用一个词来形容下,作为一名合格的工匠需要具备怎样的 品质? 主持人播放学生在实习期间作品,随机选取,当画面停留在谁的 作品上谁就起立说一个合格的工匠应具备的品质的词语(例如: 专注) 老师进一步解读“工匠精神”: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 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 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 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 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 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中国 的产品质量不如日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 更具有工匠精神。 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日本式管理。日式管理最值得学习的是 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这种精神就是匠人精神。所谓工匠 精神,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 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 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从 60%提高到 99%,和从 99%提高到 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通俗的讲 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吹风机 的,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 落,轻松省力;做保温杯的,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 口热水,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 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 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 99%提高到 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其中精髓之一就是: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 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 程,都在不断完善。
六、活动作业:
高中第一次班会课教案 篇6
——高一2班第一次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
1.总结军训,初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通过互相认识,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增强集体归属感 3.帮助学生调整自己,更快适应高中生活 教学重点:
通过彼此认识,帮助学生更快适应高中生活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归属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十七岁的天空》
二、这里有我们共同的回忆 1.军训的照片展示 2.学生谈军训的感受
三、我们这2班 互动环节:了解彼此
每位同学在小纸条上写下姓名、来自乡镇、初中毕业学校、兴趣爱好、特长、暑假里的一件趣事、理想、座右铭,之后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认识。最后邀请几位同学在班里自我介绍。
四、温馨建议
1.做好准备,调整自我,尽快适应新环境,迎接高中生活挑战。2.树立远大理想,做一名优秀的高中学生。
3.勤奋学习,珍惜时间,学好文化知识,提高全方位的能力。4.谨记几句话,不断鞭策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五、教师寄语:
【高中班会课教案内容】推荐阅读:
高中生珍惜粮食主题班会教案内容07-21
高中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08-23
高中主题班会《保护野生动物》教案08-22
高中优秀班会课件07-09
高中反恐主题班会总结07-16
高中守纪律主题班会08-03
高中主题班会自信108-09
《防灾减震》主题班会教案内容05-15
《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07-18
宪法日主题班会教案内容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