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人生的高峰作文

2024-10-09

攀登人生的高峰作文(通用12篇)

攀登人生的高峰作文 篇1

攀登人生的高峰作文

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已面临着我们人生中一座高峰。我曾听说,坚持登一座山峰的人,一定会到达顶峰。现在看来,一辈子中面对的高峰有很多,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最终才能成为强者。

我们在面临人生正的那座高峰时,我们应该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在攀登人生的那座高峰中,我们必然是会遇到挫折与困难。如果我们要想达到自己的高峰的顶峰,我们依靠的是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意志。

你看过《汪洋中的一条船》吗?书中的主角——郑丰喜就是一位,有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的人。他不因双眼弯曲,不良与行,而成天自怒自艾反而凭着毅力和拼搏向自己的人生高峰挑战。他在攀登的.过程着,也曾遭遇失败,但却以毅力一拼搏当前锋,终于战胜了自己的人生高峰,战胜了双眼,成为一位超越自己的成功者。

我们在面临人生的那座高峰时,我们应该持以乐观的心态在攀登人生的那座高峰中,我们必然会遇到烦恼和忧伤。要想到达顶峰,就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讲个故事给你听把!题目是《被炒的女孩》。一个女孩被老板辞退了。她走出公司大门时觉得万念俱灰,不知不觉中坐在了一个长椅上。突然,一阵咯咯的笑声把她从烦恼中拉了回来。“这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是什么样子。”一个小男孩站在她面前幸灾乐祸地笑着。女孩当时醒悟:昔日那些同事不正如这小家伙一样看着我出丑的样子吗?我不能这样下去,于是她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你背后,有只小狗,好可爱哦!”在小男孩回头时,她飞快脱下外套,等他发现被骗时,回过头来,一看一个穿着漂亮毛衣的女孩站在他面前。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清楚自己最终的目标是要到达自己人生的高峰的峰顶,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困难,烦恼与忧伤,但我们不能泄气,不能放弃;更不要把心思放在悲叹与抱怨之中,我们要多想想攀到顶峰时的那种心情与自豪感!因此我们在攀登过程中,应?败?站,永不言败。对自己充满信心,永远有十足的拼搏精神,不达顶峰势不罢休。

让我们用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积极的人生观去登上人生的顶峰,在顶峰中,感受自己的努力成果;在云霄的飘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向你的人生高峰,攀登吧!

攀登人生的高峰作文 篇2

课后练习题都是教材编者依据课文特质以及学生的认知需要精心编制而成。纵观三年的语文教材, 编者在课后练习题的设置上遵循着一定的系统结构, 着力偏重于哪一项语文阅读实践能力, 这种能力应该达成怎样的目标, 都有着积极合理的分工, 每一道题都会各司其职, 承载着不同的任务。因此, 教师要清晰地解读练习题所承载的价值, 不能肆意地提高与降低, 影响了课后习题的训练效益。

以八年级的《白杨礼赞》一文为例, 课后有一道关于副词的探究练习题:要求体味文中“实在”“至少”“尤其”等副词所形成的表达作用。显然, 这一道题目的价值在于感知无实在意义的副词所形成的表达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对副词所呈现的表达特点进行适度地归纳与提炼, 从而在细细体味的过程中感受“实在”一词所裹挟的浓烈的赞叹之情, “至少”则侧重于退让之下的最小限度, 以及“尤其”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层的意义呈现。

训练的价值要求学生要对这些词语所形成的细微表达差异形成真切体会, 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局限在讲解课文中这三个副词的作用, 而要引领学生通过对副词的深入辨析、删除对比, 进而形成对副词表达作用的整体性认知, 实现由点及面的拓展与升华。

二、触类旁通, 借助课后探究题积累学法

语文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了解文本的信息, 掌握课文中的知识, 更要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积累方法, 形成能力。科学正确的方法是促进学生有序、高效学习的重要保障, 常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学科有着自身本质的属性, 需要有相匹配的方式进行学习。而这些方法很多就被编者隐藏在练习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思考:编者为什么要编创这些题目?为什么不能是其他的?这些题目中究竟隐藏着哪些读好这篇课文的方法?抑或教师可以在解决一道探究题目之后, 引领学生触类旁通, 积累方法, 为之后的语文学习蓄力。

例如,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课后第二题, 分别罗列了“舍、扶、寻、为”等字, 要求辨析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思。不少教师会在教学完毕之后, 引领学生细加辨析, 得出相应的答案, 并让学生机械地理解、记忆这些字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思。而在我的教学中, 则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中, 在引领学生理解其不同意思的基础上, 再做顺水推舟地点拨引导:文言文的学习最忌机械地死记硬背, 需要将自己的身心意识浸润在语言情境之中, 尝试将新旧文言联系交融在一起, 关注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 才能大大提升文言文的阅读感知能力。

在这样的基础上, 教师适时补充课文中的“乃、果、向”等几个典型的例子, 就可让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进行实践巩固。

三、细化分解, 借助课后探究题历练思维

练习题的设置力求提问简洁、指向明确, 避免繁杂冗长对学生思维形成的干扰。纵观整套苏教版教材, 不难发现课后思考题一般都在四道左右, 大致可以分为整体把握文本、感知品味语言、一题创意多解、积累悦纳深化等四种类型。教师不妨依托这四大类型, 运用反向思维的方式, 在文本中探寻、开掘出与课后主问题相关的要点, 丰富主问题所包含的内涵价值, 从而将主问题细分为若干的子问题, 进而在将之构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上, 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性感知。

以鲁迅先生的名篇《社戏》一文为例, 教材编者在文后第一道探究练习题中就指出:为什么在“我”的感觉里, 那夜看到的戏是最好的戏, 那夜吃到的豆是最好的豆?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感觉”吗?好好分析, 不难发现这一道题目中有两处设问, 以其中第一处为例, 第一处直接点出为什么是“最好的戏”“最好的豆”?这一问指向于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体悟,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我”参与社戏的过程依照作者写作的思路进行梳理, 使学生深入感受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经历以及相关感受, 即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相应的文本支点。

显然, 作者之所以形成“最好的戏”“最好的豆”这样的认知体验, 并不是一下就直接交代的, 而是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需引领学生回归课文, 深入到文本语言表达的细节之中, 逐步探寻足以印证这一观点的蛛丝马迹, 进而在逐步细化、分解主问题中, 使学生积累阅读体验, 并为顺势解决这一问题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 课后思考题是教材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还是对于教师的语文教学, 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材的编撰也越发重视对课后探究练习题的设置,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依托课后练习题着力构建全新的语文能力实践体系, 为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指明了方向。因此, 教师要在对话文本、对话学生的基础上, 与教材的编者进行深入对话, 以期全面把握文本的深层意图, 准确、灵活地运用课后思考题, 从而促进阅读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摘要:当下, 初中语文教材都是由承载范例价值的文本与课后练习题构成。作为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后练习题以基本的课程核心目标为指向, 以夯实、完善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 不仅是学生解读文本、感知课文的重要路径, 也是展开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本文提出要洞察目标, 借助课后探究题夯实语文能力;触类旁通, 借助课后探究题积累学法;细化分解, 借助课后探究题历练思维, 从而向初中语文教学的高峰攀登。

创新是攀登高峰的动力 篇3

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将现代植物生物技术用于蔬菜、花卉的育种、制种和扩繁的海淀组培室,其研究成果已在全国236个市、592个区县范围内进行了推广。据不完全统计,他们推广的10余个海花、海丰系列甜(辣)椒品种和杂交种,累计面积达26万公顷,新增产量16~24亿公斤,新增产值18~26亿元。已先后对20多种,近百个花卉、果树、林木品种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并已建成彩色马蹄莲、树莓、核桃等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优选的地被菊等数10种花卉新品种已推广到全国近300万株。对于他们取得的优异成绩,不少人惊奇地问他们是怎么干的,他们的回答是:只要发扬创新精神,就有了攀登的动力。

坚持将生物技术与

传统技术相结合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在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领域开始了研究工作。当时,北京地区辣椒新品种(特别是甜椒类型)匮乏,现有品种严重退化、产量大幅度下降。海淀组培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于1976年开始了甜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该室科研人员于1977年首次在我国获得甜椒花粉植株后,经过艰苦的科研攻关,解决了包括花粉发育时期、消毒方法、培养条件、胚状体诱导频率和分化频率、单倍体植株的移栽成活和染色体加倍等一系列难题,建立并完善了甜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利用该技术,育成了国内外首个人工育成并大面积推广的甜椒花培品种“海花三号”。有6个甜辣椒品种或杂交种通过北京市和其他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还培育出一大批有实用价值的品系和育种材料。育成的“海花号”系列品种由于纯度高、丰产耐病、种子价格低廉,育成的“海丰号”系列杂交种由于果实商品类型众多、丰产性和抗病抗逆性更强受到普遍欢迎,在生产上广泛推广种植。育种材料也为国内的育种单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甜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经过专家鉴定和文献查新认为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将农业生物技术应用于育种实际并在生产上应用的成功实例。

欧洲甜樱桃以其个大、色鲜、味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落叶果树中有“春果第一枝”之称。虽然欧洲甜樱桃在100多年前就已引入我国,但由于受砧木、苗木繁殖技术及栽培条件等影响,一直没有作为重点产业发展。特别是在生产中,砧木的繁殖常用种子繁殖或压条繁殖,由于种子成熟度差、发芽率低、变异大、压条繁殖系数低等原因,使常规方法繁殖砧木的速度慢,不能满足樱桃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及果品的升级换代,樱桃种植业发展很快,急需抗性强、亲和力好、树体生长健壮的优良砧木。海淀组培室的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组培技术的优势,解决了组培苗茎节生长缓慢,生根率低,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建立起了砧木的组培快繁生产体系。目前他们生产的组培砧木苗已应用到海淀区四季青果林所的樱桃生产中。今后每年都能保证大量的优良砧木组培苗应用于生产中。

树莓作为第三代水果,早为欧美国家广泛栽培和喜爱。除鲜食外,还可用于制造果酱、果汁、酸奶、冰淇淋、糕点以及食品添加剂,而且不用加入色素,为保健食品。除此,树莓对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建设、天然林的保护及美化环境均具有独特的作用。由于树莓多为高度杂合品种,因此优良品种均采用无性繁殖,但传统的插条、扦插繁殖速度较慢,成活率低,无法适应树莓广泛种植的需要。特别是红莓中,许多品质优良、口感好的品种用扦插方法繁殖很难生根,因而只能靠其自身的萌条进行分株,但这些品种中有些品种的萌条数量极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在国外由于标准组培苗木的利用,大大促进了树莓产业的发展。

我国天然分布的均是野生树莓,没有可供栽培的品种,1998年前只在南京、沈阳等地有小面积若干年前引进的个别栽培品种,但品质已经退化。尽管如此,仍有人在盲目发展和兜售落后或退化的品种,国外商人也在试图打开和占领我国市场。因此系统地组织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引进,并结合组培技术,在高起点高水平上建立起我国自己的树莓产业,以引导树莓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已迫在眉睫。海淀组培室的科研人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该室组培技术的优势,克服了有些品种组培繁殖速率低、生根难和移栽成活率低等技术难题,建立了树莓组培快繁生产体系,并应用于树莓的生产实际。

海淀组培室针对北京地区早春季节缺花少花,与其他单位合作,将引自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包括冰莲花在内的7种野生耐寒花卉,用组培法繁殖成功。这些花卉中,包括能在雪地开花的品种。这一繁殖技术可将野生地区极少的花卉资源迅速扩繁利用,又能避免将野生地区的病虫害带入栽培地区。

海淀组培室结合课题内容和北京市绿化美化的需要,引种了一些防风固沙效果较好的植物材料。这些品种主要有欧李、俄罗斯大果沙棘、红柳等耐寒耐旱的木本植物和加拿大一枝黄花、莲钱草、芸香等耐寒耐旱的多年生宿根花卉。到目前为止,他们已对这些优良品种进行了优选、栽培适应性、生长发育和快繁技术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还与北京市林业局林业站、延庆、大兴、海淀、朝阳、石景山等区县的有关单位合作,进行了适应性方面的试验和实际应用,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海淀组培室针对奥运会和北京地区夏季绿化美化工作的需要,还引进了包括野生乡土花卉在内的50多种、200多个品种的植物材料。通过栽培优选了夏季开花和观叶的花卉30多种,近100个品种,如:夏堇、长春花、兰花鼠尾草等。目前,已经对这些优良品种进行了栽培技术和快繁技术的试验研究,部分品种已经在绿化美化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坚持以丰富市民菜篮子

和促进农民致富为己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种植国家,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9.2%,2000年时全国的种植面积达131万公顷。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辣椒的种植面积逐年加大,不同色泽、不同口味、不同果实类型的辣椒新品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对辣椒新品种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区别,部分地区仍种植已落后的农家品种,效率低下。国内辣椒育种单位众多,但所推广的品种大部分为鲜椒类型特别是粗羊角类型和粗牛角类型,而对于一些温室专用甜椒品种、干椒品种等的选育推广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了较大量国外种子的进入,形成了对国内辣椒育种行业的冲击。

海淀组培室的科研人员针对上述情况,充分利用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从国内外收集各种种质资源,根据目前市场的发展需要及各辣椒种植地区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选育和推广优良的品种和杂交种。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不同果实类型如方灯笼甜椒、牛角椒、羊角椒等,不同用途如鲜椒、干鲜两用椒、干椒等,不同栽培方式如露地栽培、大棚栽培、温室栽培等的新品种配套。通过承担原国家科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海花海丰系列甜辣椒品种和杂交种的推广示范”以来,该室选育出的新品种或杂交种系列在全国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淀组培室的科研人员根据加快韭菜育种速度的需要,提出了用组培法将韭菜的雄性不育株繁殖为不育系的无性系,选取父本配成杂交种,进而获得新的雄性不育株和新的韭菜品种一整套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该技术路线是可行的,所育成的韭菜杂交种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目前该室初步育成的韭菜新品种和杂交种已进入生产试验示范阶段。

此外,海淀组培室科研人员根据市场需要,还进行了茄子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初步建立起了成套的技术体系,并将该技术运用到茄子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中。目前该室已经初步育成一个茄子花培品种,并已在国内一些地区有一定的推广面积。

坚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是科研目标

大蒜是重要的调味用蔬菜,也是我国的主要出口蔬菜。由于大蒜在田间不能进行有性繁殖,只能靠无性繁殖。连续无性繁殖的结果造成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大蒜有性杂交一直是国际上有关学者们希望尽快解决的问题。海淀组培室的科研人员创建了大蒜试管内受精的方法和技术,成功地获得了大蒜的有性杂种胚,并通过胚培养获得了杂交种幼苗。该项研究受到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高度重视。

用组培法生产大白菜杂交种亲本技术的研究是用组培法繁殖大白菜杂交种的亲本(雄性不育系或自交不亲和系),以亲本无性系配制成杂交种,使杂交种的整齐度比常规制种法有明显提高。该室与合作单位共同完成了与该技术有关的提高组培苗繁殖率、简化培养基及培养方法、组培苗长途运输、组培苗移植成活、遗传稳定性鉴定、新旧制种方法对比等研究。使用该项技术生产的白菜杂交种纯度明显提高,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一些技术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葱头杂交种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我国因为尚无葱头的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至今未见有葱头杂交种在生产上应用。每个葱头品种中都有雄性不育株,但是要找到保持系十分困难。海淀组培室研究成功了用组培技术从每一个葱头品种中繁殖其雄性不育系并找到对应保持系的技术。为生产葱头的杂交种创造了条件,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海淀组培室与合作单位在国内首先将无籽西瓜试管繁殖与嫁接技术结合生产无籽西瓜。这样既利用了组培技术可以大量快速繁殖试管苗的优点,又利用了嫁接砧木耐土壤病害和节省水肥的优点,同时省略了制种过程。这项技术为我国的一些地区和单位提供了无籽西瓜生产的新途径。该技术也可用于难以获得大量种子的其它珍贵瓜类生产上。

近年来,分子标记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遗传图谱构建、指纹图谱构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资源的创新与鉴定及目标性状基因的标记等生命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目前,虽然在辣椒育种工作中,也有一些育种单位开始使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辣椒种子纯度鉴定 、部分质量性状的标记 、遗传改良等工作,但是还没有将分子标记技术与花培育种技术及近似杂交种选育技术相结合进行辣椒新品种的选育。海淀组培室科研人员充分依托在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利用辣椒杂交种通过花药培养选育近似杂交种的技术研究”和“辣椒杂交种花培后代果形指数类型比率的研究”等相关科研项目。目前,这两个科研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坚持把队伍建设

放在工作首位

海淀组培室是一个事业单位,在现有体制下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设一支具有凝聚力的队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他们根据本单位的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一,海淀组培室的两任主要领导均是这个单位的创始人,他们由衷地热爱这个集体,珍惜这份事业。他们深知在现有体制下说什么都没有做来得更重要。他们在工作中率先示范,业务上精益求精,主动关心年轻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他们希望并已初步实现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和影响后来人,已使大部分人认同单位目前的工作和长远的规划,对单位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第二,海淀组培室工作人员只有14人,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专长和爱好。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在不影响全室工作岗位安排的情况下,他们充分尊重个性,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基本上把每个人都安排在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使他们能够在自己喜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尽可能地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攀登人生的高峰作文 篇4

或许,你应该向《老人与海》里的老人学习。他是一个渔夫,连续八十四天都一无所获,但他还是坚持了下去,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里,他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这是一种特别宝贵的巨型鱼,比船都还要大上几分。大马林鱼在茫茫的大海奋力挣扎,试着逃出老人的手掌心,老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考验,鱼儿就拖着船和老人,在海上飘了几天几夜。老人为了制服大马林鱼,累得筋疲力尽,已经没了力气,成了鱼钓老人了。但他没有向大马林鱼屈服,而是一战到底,把大马林鱼给扎死,拴在了船头。然而,困难还没有就此结束。没等老人揣过气来,由于大马林鱼的伤口流出了大量的鲜血,招来了一群鲨鱼,这对老人来说是个生死关头,要么没命,要么没鱼,这是个巨大的考验。老人和鲨鱼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老人用坚强的信念战胜了鲨鱼,保住了自己,但那条大马林鱼已经被鲨鱼吃得只剩下光秃秃的骨架了,老人只好拖着鱼儿的骨头向回家的`方向前进。

虽然,我没见过海明威,但我从他的《老人与海》这本书中就知道他是一个顽强的人,不怕困难,不畏失败。他有着失眠,还没有味觉和嗅觉等多重障碍,但他还是写出了世界名著,真是非常了不起。老天爷为他关上了很多扇门,却给他打开了有着美好心灵,坚强信念,不怕困难的门。然而,老天没给我们开启这扇门,但我们可以学习海明威的精神,让自己来打开这扇心灵之门,让自己有着更好的品质。

《人生没有最高峰》作文 篇5

读了朱永新先生的《人生没有最高峰》一书,最喜欢这样两句话:一、内心充满阳光,黑暗自会走远;二、你阳光灿烂,世界才会美好。的确,若你心有阳光,黑暗自会无所遁形;若你心有阳光,便自会无畏无惧;若你心有阳光,前路必会一片坦途。

阳光是世界上最光明、最温暖的东西,能驱赶黑暗和潮湿,温暖我们的身心。你眼前若是乌云遮日,你便认为这世界皆是阴霾密布;若你看见前方晴空万里,那你满眼便皆是繁花。

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心里满是阳光,才能有力量。

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我们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选择容貌,但可展现笑容;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过好今天;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

阳光的人用心态决定成败,消极的人用成败决定心态;阳光的人用心态驾驭命运,消极的人被命运驾驭心态。

残奥之星——王燕红,15岁时因病致残。但她没有自怨自艾,1994年被选中参加第六届“远南”运动会,开始练习射箭。不顾手起泡,胳膊被打青,依然用那条残腿坚持站立射箭。凭借她阳光的心态、顽强的意志,她为自己的人生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在雅典残奥会射箭70米女子个人(站姿)决赛中,她以92环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国赢得了参加残奥会以来首枚射箭项目的金牌。

海伦·凯勒,在十九个月大时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八十七年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但她一生都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她虽双目看不见阳光,但她的心中阳光无处不在。正因为她心有阳光,才不惧任何艰难困苦。正因为她心有阳光,才能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光明,更将她心中的温暖传给全世界。

心有阳光,便不惧黑暗;心有阳光,便不惧风雨;心有阳光,便不惧未来……心有阳光,又何惧之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心胸坦荡、自强不息,便能逢山开道、遇水搭桥。

勇于攀登的作文 篇6

登过一座山,才知道登山的辛苦;玩过一次攀岩,才知道攀岩的劳苦;攀登过,才知道有多累,有多苦,但最后总是甜的。

一次去栾川,去登一座山,那山又高又陡,尽管我有些害怕,但还是上去了。先开始的时候还很很好走,都是一些小碎台阶,没有什么,但随着高度的上升,台阶越来越窄,台阶的高度开始上升,开始形成悬崖边,山壁也越来越陡,快走到顶端的时候,我望了一眼下面,就吓得不敢走了,下面烟雾缭绕,一眼望不到底,我站的位置,好像一动就会掉下去,我本来就有一点恐高,现在再一想,就更觉得害怕了,天空下着蒙蒙的细雨,把台阶都染湿了,我又开始想我会不会滑倒,然后掉下去……“我要下去。”这是我唯一的想法,我极度恐惧,动也不敢动,妈妈看我久久不动,就说:“快上来呀,愣着干什么。”我用带有一点颤抖的声音对妈妈说:“妈妈,我害怕,你帮帮我,你快来帮帮我呀。”妈妈小心翼翼地走下来,拉住我的手说:“别害怕,抓住我的手,别看下面,记住你只是在走楼梯。”我试着上上一节楼梯,结果踩到一块光滑的石头,差点摔倒,此时,我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哭了起来,不肯上去,妈妈说:“你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不就是上去,要不就是下去,可是下去只有你一个人,安全没有很大的保障,你选哪个?”我考虑了一下,因为怕掉下去,所以选择了上去,我牵着妈妈的手,一步一步的走上去,到了山顶,妈妈和爸爸去拜财神,而我就站在一旁看风景,当我看到山下大片的麦田时,我不禁感叹:真美啊!还好上山了,不然就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色了。

之后我下山的路就异常轻松,没有了那紧张心情,反而多了一份愉悦,感觉很奇妙,明白了: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只要执著着你的信念,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前进的脚步。

在不断改革中攀登新高峰 篇7

一所是县城高中,因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而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学校”;另一所是乡镇初中,因不断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而收获了累累硕果。在本期《改革前沿》栏目“登场”的两所学校虽背景不同、情况各异,但它们相同的是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改革,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新学期开学了,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在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一显身手,也希望中原大地涌现出更多的“明星学校”。

高中教学改革,是我國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有些专家学者戏称为“禁区”。其原因人所共知,那就是高考升学指挥棒的魔力,使得高中教师要么疲于应付高考,无暇顾及改革;要么害怕影响升学率,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有关高中教改的实验寥若晨星。然而,信阳市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师生却不信这个邪,他们大胆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光山县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的故乡,也是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光山二高创建于1978年,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二高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办好学校,别人付出一分的努力,自己就要付出十倍的汗水。学校创办伊始,领导和教师们就提出“领导苦干,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拼搏精神,此举的确拼出了学校的地位与名气,使光山二高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信阳市13所重点高中里的“三强”。但是,“三苦”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拼伤了教师,拼坏了学生,拼累了家长。毕乐武1998年开始担任光山二高校长,他认为,学校在把应试教育拼到极致的同时,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也进入了死胡同,如果不改革,学校就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更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于是,毕乐武便开始与全校师生一起破解这道难题。结合二高办学实际,他提出要建设“规范+特色”的学校,培育“合格+特长”的学生,具体的实施举措就是落实“养成习惯,形成个性,培育特长”12字办学方针。为此,学校制定了《养成教育条例》,使养成教育的内容系统科学,操作规范稳定,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等方面,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革课堂教学,创建“211”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每节课一般都是45分钟,多为你讲我听的“满堂灌”模式,把教育的目的当做单纯的知识传递、积累,应试结果成为评价教学效果优劣的主要尺度。二高提出的“211”课堂结构模式是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由45分钟缩短为40分钟,并大致按三个时段进行分配,其中教师讲授20分钟,师生双向互动10分钟,学生练习10分钟,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陋习,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沿袭多年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在光山二高从此“寿终正寝”,被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的素质教育所取代。2000年,信阳市教育局在该校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当年,由毕乐武主持的《“211”课堂结构模式》课题获河南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2001年、2002年,毕乐武连续两次应邀出席中宣部等部门举办的基层党组织创业座谈会,并做典型发言,介绍办学经验。

倡导尊重教育,形成“545”教改新思路。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毕乐武潜心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停止。2004年,他又以尊重教育为理论基础,提出了“545”教学改革新思路,即在教学方式上做到“五个转变”,在学习方法上落实“四个养成”,在教学流程上采用“五步教学法”,把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

“五个转变”就是要求教师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理顺师生关系;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切实加强教学针对性;变重结果的教学为重过程的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变知识技能的单向传授为互动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变“共性”教育为“个性”教育,实施分层次教学。“四个养成”就是要求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养成互动合作的学习习惯,优化学习过程;养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有效学习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五步教学法”是指“掌握学情—设计方案—合作探究—科学训练—巩固提高”。“五步教学法”是教学过程的五个步骤,它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部分。课前要求教师针对学情提出要求,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将所讲知识点问题化,并确定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课堂要求师生互动,民主探究,最终达到民主、和谐、高效之目的;课后要求教师针对学情分类辅导,层级检测,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举一反三,归纳拓展。

“545”教学新思路充分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2004年,该校成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2005年2月,信阳市70余所高中的校长再次齐聚光山,学习、观摩该校“545”教学模式。光山二高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光山二高逐渐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以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为两翼,养成教育、个性化教育、特长教育三线齐动的办学特色。光山二高的教职工以其过人的胆识搅活了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这潭死水,升学率也随之扶摇直上,2004年至2006年,有14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声震鄂豫皖三省,前来参观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毕乐武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以攀登为话题的作文 篇8

“大懒虫,起床了!”伴随着这一震天动地的喊叫,我便被姐姐粗鲁地拽下床,我只听姐姐对我说:“今天是我执行减肥计划的第一步——爬山,本人已选你为我的陪练。至于报酬嘛,回来再说!”就这样,我便跟随着姐姐出了门,我边走边念叨:“有床不睡,是不是有病。爬山?有这时间我还不如帮老妈做家务呢!还陪练呢,说得好听!”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山离我越来越近。离它越近,我就觉得我越活跃,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就向山顶冲去,可很快我便发现我“不行”了——两腿发软,四肢不听使唤,头晕目眩,口干舌燥。我觉得我就是一个走进沙漠的人。所谓“山路十八弯”,在那天总算是明白了,以前总想体会成语所要表达的意境,那天真是让我领教了“汗流浃背”所要表达的一种境界。山路弯来弯去望不见尽头,我想放弃了,可姐姐总在用报酬之名引诱我向山顶进军,我的好奇心更驱使我向山顶进军了。

山路弯弯终有尽头,山顶上空,凉风吹走了我身上的劳累,吹得我心醉,细细品味,里面似乎充满了花香,天空格外的蓝,白云星星点点地装扮着青天,鸟儿为我的胜利歌唱。向山下望去,家乡——小河的景致尽收眼底,一览无余。烟囱林立,车流如梭,楼房和平房有条不紊地排列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

以攀登为话题的作文 篇9

”如果你还活着,你必须有勇气攀登。“这是我的座右铭,事实上,我真的理解并喜欢它,因为我姐姐是个善意的谎言。。。

懒骨头,起来!伴随着这一声大叫,我被姐姐粗暴地从床上拖了起来。我只听到她对我说:“今天是我减肥计划的第一步――爬山。我选择你作为我的搭档。至于报酬,回来再说一遍!”就这样,我跟着姐姐走出了门。我边走边说,“如果有一张床睡不着,是不是生病了?爬山?这个时候我还不如帮我妈妈做家务呢!我还在和你一起训练。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讲!”

时间总是漫不经心地流逝。这座山离我越来越近了。我越接近它,就越感到活跃。我不顾一切地奔向山顶,但很快我发现我“不行”――我的腿很虚弱,四肢不工作,我感到头晕和口渴。我想我是一个走进沙漠的人。所谓的“山路十八弯”终于在那天被理解了。以前,我一直想体验成语表达的意境。那天真的教会了我一种“汗流浃背”的境界。当山路转弯时,我想放弃,但我姐姐总是以奖励的名义引诱我到山顶。我的好奇心驱使我登上山顶。

在蜿蜒的路的尽头,山顶空,凉爽的风吹走了我的疲倦,让我陶醉,细细品味。它似乎满是花。天空空异常蓝。白云用星星装饰天空,鸟儿为我的胜利歌唱。向山下望去,我一眼就能看到我家乡的风景,那条小河。烟囱比比皆是,交通流湍急,建筑和平房井然有序,所有这些都是如此美丽。。。

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山攀登全记录 篇10

这个只有一条街道的小镇还保持着迷人的古朴,“Talkeetna”在当地的意思是“河流交汇的地方”。每年4月,阿拉斯加的融雪形成的3条河流在小镇汇集;到了5月,河水会暴涨10倍,形成一条约一公里宽的大河奔向南方。隔着这条河,就能看到在100公里外在阿拉斯加群山的映衬下拔地而起的麦金利山。

远离美国本土的广袤的阿拉斯加,有美国第二大国家公园——迪纳利国家公园,而北美第一高峰、海拔6193米的阿拉斯加山脉主峰麦金利山就在公园内。麦金利山靠近北极,常年高寒,海拔1830米以上全是冰雪,并时常伴有每小时160公里的高空风。由于气候恶劣,再加上山势险峻,据统计,自1903年以来,共有4.44万多名登山者尝试攀登麦金利山,其中半数到达山顶,不过也有100多人遇难——其中包括一些世界级探险家,比如日本的植村直己、山田升,以及被称为“登山天才”的美国登山家马科斯•斯特普斯。因此,麦金利山在圈内又被称为“登山家的墓地”,有好事者盘点出“全球十大夺命雪峰”,麦金利山名列第九。

攀登麦金利山的黄金季节是5~7月,攀登周期为2~3周。因绝大多数登山者会选择传统路线西坡攀登,为了保护生态和登山者的安全,从2007年开始,公园将每年的登山者人数限制在1500人以内。在全美国,只有6家探险公司具有从事高山向导工作的资格。半年前,我们经联系得知,2010年度美国高山向导的名额已经用完,这就意味着,如果还想继续攀登,就只能依靠自己了。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将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此前,国内虽然已有包括万科王石在内的8个人登顶,但都是在美国探险公司向导的协作下完成的。

飞临大本营的小飞机

与这个只有800人口的小镇一路之隔的,是一个小型机场,所有攀登者都必须乘坐小飞机,才能抵达登山大本营。我们原本计划10日起飞,但接下来的两天大本营天气不好,飞机一直没能起飞,我们整天在机场待飞,有次甚至将行李都装上去了,但终究还是没能成行。

6月12日上午8点50分,天气出奇的好,我们8人终于分乘两架单引擎螺旋桨小飞机起飞。俯瞰着阿拉斯加原生态立体风景,湖泊、草原、白云、群山层次分明,高大的麦金利山巅直入云霄,大地上的一切都那么摄人心魄。

只用了半小时,就飞抵海拔2200米的大本营。大本营位于麦金利峰南侧山谷中,山谷坐北朝西,三面环山,呈巨大簸箕状。谷底平整,足有好几百米宽,循山势形成一座由东向西渐渐倾斜的巨大而漫长的雪坡,也成了小飞机的天然跑道。

那天,整个营地就像偌大的集市,飞机一架接一架地起落,引擎的轰鸣声响个不停,机场一侧站满了焦急等待、饥肠辘辘的登山客,他们的神情落寞而沮丧,眼神充满渴望。可想而知,这些天来,我们每天在小镇里好吃好喝都等得不耐烦了,何况这些撤下来的人,本来早就身心俱乏,却守在这冰天雪地里,好几天没吃没喝了,实在有些可怜。对于成功登顶和没能登顶的人来说,山下的小镇才是最近、最真实的天堂。

直到12天后,当我登顶后下撤,一步一喘地回到大本营,却因为天气原因,来接我们的飞机在营地上空盘旋而不能降落,又眼睁睁地看着它飞走时,我才明白了那些等待的人在期盼和绝望中经历了怎样的煎熬。

越过“伤心岭”,突遇暴风雪

对于1992年春末那拨来攀登麦金利山的人来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成了他们的梦魇,两米深的积雪使人寸步难行,200多人被困在山上,最终导致12名登山者遇难。

位于北极圈附近的麦金利山,因为纬度高,氧气含量仅有赤道上同等海拔的山峰的一半,而且气候极其复杂,阴睛反复无常,即使艳阳高照,转眼间也可能会有暴风雪突然袭来。

我们第一天攀登行程8公里,上升200米,虽然不高,但要上上下下过好几个雪坡。顺着山谷的大雪坡慢慢向西走,不时会看到一架小飞机,贴着雪坡与我们逆向向上滑行。这个大雪坡约有两公里长,名叫“伤心岭”,对这个名字,我当时没有去多想,直到回来的那天,我才终于明白了它背后的悲伤含义。

走不多远,忽然看到前面路旁的雪地上插着一面画着黑色骷髅的旗子。虽然多少有些突兀,会给人一些心理上的冲击,既让我们对那不可预知的前方充满新奇感,又隐隐约约地感受到雪山深处有一种大自然的威严,凛然不可侵犯。

下了“伤心岭”后向北,穿越一块坐落在更大的山谷的平缓雪地,路线长度超过一公里,然后再折向东行进,最后向北翻越一个大雪坡,我们的一号营地就坐落在大雪坡底部。

第一天的攀登用了4小时20分钟,其实路并不难走,可我们每人除了背负自己的食品、装备外,还要用雪橇拖着部分公用物资。队员们以前都没有拖过雪橇,加上雪地松软,一天的行走还是大大消耗了我们的体力,就连体能最强悍的领队,都走得大腿肌肉痉挛了。

13日下午,在一号营地看到一支刚从山上撤下来的队伍,那些人满脸疲惫。一问才得知,他们已在山上攀爬了29天。为了等好天气,仅在四号营地就住了14天,最后在离顶峰还有200米之处,因为风雪太大而被迫下撤,铩羽而归。

从一号营地到二号营地的距离只有4公里,上升600米,计划4小时到达。那天我们晚上9点才出发,但只走了一会就遇到暴风雪,几米之外就看不到路,前面队友的脚印被风一吹便转瞬即逝,我们的手和脚都被冻得失去了知觉,鼻涕一流下来就结成冰柱。整个天地一片混沌,除了风声,什么也听不到。暴风的阻力,使我们每走一步都要喘好几口粗气。凌晨3点,在离二号营地下方不远的地方,大家再也无力向上攀登了,只得就地扎营。

从二号营地到三号营地的攀登同样十分累人。14日那天,队伍在快到海拔2900米的三号营地最后一个大雪坡上,我看到一个队友拖着雪橇,一步步缓慢地向上爬行,他低垂着身体,几乎贴着雪坡,沉重而蹒跚着的脚步,伴随着昏暗的夜色,那姿势看起来像狗一样卑微,几近悲壮。在那一晚光与影氛围的烘托下,我突然感到,有时人正因为这种卑微而变得伟大。在那个傍晚,没有黑夜,雪坡上,只有无畏,只有一颗狮子般勇敢的心。

最危险的是6月16日从三号营地到四号营地的攀登。我们出发不久,就遇到刚从山上撤下来的一支队伍。从一个胡子上挂满冰碴的登山者口中得知,前些日子有个比利时队员在攀登时滑坠遇难。这个不幸的消息,让每个人不禁黯然神伤。

当队伍快要攀登到一个陡峭的山脊的大风口上,一场暴风雪突然袭来。这场雪不是来自天上,而是被来自山下的风倒灌上来的。风暴如此猛烈,后面的人看着前面的人挣扎在雪坡上,就像腾云驾雾一般。山坡上的雪都被吹起了波痕,甚至结组的绳子也被风横着吹向空中。途中,好几个人都被风吹倒了——这座大雪坡边缘就是无底深渊。要知道,20多天前一个法国登山家就是在这里遇难的。这时风越吹越大,几米之外,已经看不清队友的背影了,无奈之下只能双手拄着登山杖,弯下腰,用弓起的背抵御狂风,用背包抵御彻骨的寒冷。就这样,我们被困在叫做“摩托车山”(motorcyclehill)的另一个更大的风口下,足足有一个多小时,一步也不敢移动,最后只能在胆颤心惊中一步步回撤到三号营地。17日晚上,我们才最终到达四号营地。

目睹高空生死大救援

海拔4300米的四号营地位于西坡的南侧山腰上,足有20个足球场大,地势平整,三面靠山,状似盆子,又被称为“盆子营地”。

6月18日午时,一条不详的消息在四号营地迅速传开:一位俄国登山者在向顶峰攀登的途中,突发“肺水肿”,生命垂危,此刻正被救助。大家出了帐篷,只见在离营地上方约900米高处的山脊一面几近垂直的崖壁上,有两个蚂蚁大小的黑点,正极其缓慢地向下蠕动。那天中午,时间突然变得凝重,营地里没有人说话,只有一阵阵令人窒息的风死命地吹着……

我一直在看着那两个黑点一点点向下蠕动,但在视觉上,那两个黑点却一直像是在永恒地静止着。恰巧,我的MP3里反复播放着一首叫《1942征服天堂》的乐曲,在风中,在近千米高的雪坡映衬和悲壮旋律的伴奏下,他们在雪坡上无助和渺小的样子实在让人悲悯。

我回头向营地下方看去,山下的白云一如白色海洋,正无声地拍打着堤岸,宛如一曲安魂的歌。可以这么说,这么多年来,麦金利山应该是我攀爬过的最好看的山了,但雪山上,生命却往往不能承受这样的美。

快3个多小时了,已经能看清楚山上发生的一些情形了。那两个小黑点已经下到一个大雪坡的上半部了。那个雪坡很陡,50度都不止,前面躺在雪地里的应该就是俄国人,后面的人似乎是用一根绳子拽着他,以极慢的速度向下滑行。如果后面的人掌握不好,或体力不行,就会滑坠到几百米的山下或冰裂缝中。此时,能够看到四号营地的管理人员向上派出的前后两组救援队伍,正沿着雪坡竭力向上攀登。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高原性肺水肿”是典型的高山病,是人体对高山缺氧环境适应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发病者肺血管内的液体慢慢渗入肺部,随着肺部液体增多,呼吸会越来越困难。要是没得到及时救治,整个肺部会充满积水,人就会窒息而死。高原性肺水肿是攀登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最有效的急救处理方式就是吸氧及降低患者所处的位置高度。

迪纳利国家公园有一套完整的雪山紧急救援机制,一旦发生山难或登山者出现伤病情况,这套系统便自行启动。管理人员通过对讲机得知那名俄国登山者的状况后,当即决定立即让五号营地上的一名管理人员护送病人,从“紧急救生通道”下撤。

从四号营地到五号营地,海拔上升900米,行程共2.6公里,途中有麦金利山攀登的难点之一“头墙”(headwall),正常的攀登也需要8~10个小时。为了营救方便,公园管理方专门开辟了一条从五号营地直下南壁雪坡到四号营地的线路,也就是“救生通道”。它的起点位于五号营地附近的一块悬崖的平台上。平时,平台放置着两个类似小型集装箱的装置和好几个小箱子以及雪橇等,大小箱子里装着救生装备和药品,比如下降绳索、羽绒睡袋、氧气等。平台边的钢丝吊索可将人直接吊到悬崖下的雪坡上。这条救生通道,比正常的攀登路线省了三分之二的路程。

这条通道只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开通,因为潜在的风险实在太大:平台上会有暴风;从平台到悬崖底部的二三十米线路近乎垂直;悬崖根部的雪坡上部极其陡峭,超过60度,容易产生滑坠和遭遇雪崩;在这条线路的中途还有一条巨大的冰裂缝。

我们看到,当紧急救援机制这次被激活后,救险人员分3组在不同地点同时行动:第一组的任务是从五号营地护送病人下撤;第二组是从四号营地被派上去的,分为两个梯次:第一梯次是两位救险人员,携带着专门针对肺水肿的紧急救生药品和设备,第二梯次是3位有经验的志愿者组成,负责接应,当他们汇合后,整个救险队共有6名人员,就可以轮流抬送病员下撤了;第三组则是一架直升机,由位于小镇塔卡拉的迪纳利国家公园管理处派出,直飞海拔4300米的四号营地将病员接下山。

虽然雪坡上的雪又软又厚,很难走,救险队伍下撤得极其缓慢,但一切都有序地进行着。傍晚7点40分,就在救援队伍刚抵达四号营地不久,一架红色直升机随即到达,将俄国人接下山去。

整个营救过程紧张、有序,完全可以作为高山救险教材里的经典案例,结果也堪称完美。入夜,我躺在帐篷里,还在回想那一幕幕场景。我突然开始为日本探险家植村直己惋惜,如果在他攀登的时代也有这样的救援机制,那么他也许此刻正带着孙子在公园散步呢。

艰难和痛苦之后,登顶麦金利

6月21日早晨,营地上的天气看起来不错,但从“头墙”到五号营地,约有一公里长的山脊上,风扬起的雪有几百米高,像一面猎猎飞舞的大旗,老远就能听到响声。

那段山脊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我们在9点20分出发,从营地到“头墙”这段大雪坡,雪很软,攀登起来吃不上力,前面有位队友滑坠了几次。上升300米,1.6公里路程,用了我们3小时20分钟。

翻上头墙后,眼前豁然开朗,阿拉斯加山脉大部分山峰已经都低于我们所在的山脊了,白云在我们脚下缥缈。接下来一公里的攀登是在狭窄的山脊上进行,山脊最窄的路线只有20厘米宽,两边都是陡峭的大雪坡或悬崖,但这一段却是整个麦金利山攀登途中风景最美的线段了。我们8个人分成两组,用一根60米的绳子将4个人相互连着结组行走。风如此之大,当我们攀登到五号营地大风口下方50米处时,甚至用冰镐拄着都站不稳。20日,我们曾事先将未来两天在五号营地所用的食品运送到这里,埋在一米深的雪里,并做上标记。可当我们挖取食品时才发现大事不好:高山乌鸦已将我们的食品劫掠一空,只剩下一些破烂的食品袋了。好在我的背包里还备了几包日本的方便米饭,当作所有人的晚餐。

如果22日天气不好,再加上没有了食品,我们也只能下撤。要知道五号营地上的天气变化无常,经常都有登山队被困在这里,有时一困就是十几天,进退不得。但我们的运气特别好,那天早上9点出发时,虽然很冷,但无风,阳光依然高照。4公里长,垂直攀登900米的路线很陡,尤其最后一段是在陡峭的雪脊上攀登的,两边都是几百米深的悬崖,说不怕,那是假的,只是因为要登顶的强烈的欲望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内心才变得强大起来。

下午5点,当我们终于一步一喘地聚集在北美最高峰那个小小的海拔6193米的山尖时,天竟然纷纷扬扬下起了雪。就像是一场突然降临的幸福,10天攀登途中的所有艰难和痛苦,都化为了那一刻满天飞扬的轻松。

回到五号营地已是晚上9点40分了,整整12个多小时的连续攀登和下撤,虽然极度疲惫,但与一天前相比,心情已经迥然不同了。

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家

23日中午,队友们已经从登顶的兴奋中回到了现实,下撤时最危险的路是从五号营地到四号营地之间,所以大家的注意点都集中于不让自己滑坠。由于山势陡峻,行走时脚步的姿势很难有变化,重复磨着相同的部位,因此到达四号营地时,大部分人的脚都起了水泡。但我们归心似箭,只在四号营地短暂休息就继续下撤了。傍晚我们到达三号营地时,开始下雪了。我们拖着沉重的雪橇,在昏暗的雪山上一路下撤,天也变得异常寒冷。雪橇不时侧翻在雪坡上,或急速下滑撞击到自己的小腿,每个人都被折磨得痛苦不堪。凌晨3点,我们终于到达一号营地,雪地里烧了些水,吃了一些食物,就地坐在雪地里打了个盹,5点多,又上路了。

这时,我脚底的8个水泡中已经破了好几个,我试图改变双脚走路的姿势,想让受伤的部位少受力;或使劲弯曲10个脚趾,给脚掌底留点空间。但那时,血水已经将溃烂的部位与袜子粘在了一起,每走一步都痛得钻心。行走在幽暗的冰天雪地里,有种行走在炼狱里的感觉:周围那些纵横交错的冰裂缝,我们来的时候还没有,现在全出现了,张着黑黝黝的大口,像随时要吞噬我们似的。即使就照前方的脚印走,也经常会一脚陷入冰裂缝,要费很大劲才能拔出来。但亲人的面容越来越清晰,如流水不止,仿佛在呼唤我回家。正是对亲人的想念,才让人产生了一定要平安回家的念头。

走到“伤心岭”时,每个人的水壶都空了,人也累到了一种极限。有时爬着爬着,就心神恍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这里,只是机械地爬着。但那个雪坡实在过于漫长,过于庞大,爬了半天,似乎还在原地踏步一样,那种快要让人崩溃的感觉,真是令人“伤心”到了极点。但这还并非痛苦的终点。

6月2 4日早上8点半,当我们终于到达大本营时,却被告之因为气候变暖的原因,原来的机场已不能起降飞机了,还要继续爬到更高处的雪坡上去乘坐飞机。后来,我们将这个雪坡命名为“绝望坡”。

终于,我们从这座被称为“登山家的墓地”的雪山中完整地走了出来。这是一座伟大而美丽的山峰,那天傍晚,当我坐在飞机上再次俯瞰它,我看见山体上的冰川退化得非常严重,我不禁开始为人类的命运担忧。我看着群峰,就像看着人类巨大的墓碑,而浮云下的人生如梦,醒或不醒,只在一念之间。

攀登理想的山峰600字作文 篇11

人生漫漫,每分每秒,我们都会在台阶上攀登。每登上一层,我们就看的清更远的台阶,总是在我们脚下延伸。有时也不得不感叹,为了爬得高,让我们一路走来好辛苦!

从我们懂事开始,父母就在耳边灌输着好好学习,立志成才一类的理念。街坊邻居亲朋好友谁家出了人才露了脸,这家人的事迹就会成为日常生活中避都避不开的话题。那种情况下,不拘你将其理解为羡慕也好,理解为忌妒也罢,反正会让你感到如果你也能做得到的话,你一样会受到别人的艳羡。但同时,生活的`逻辑却告诉我们,没有哪个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不过有时想想从小到大,我们都在进行过艰苦的努力,力图成为受老师青睐被同学认可的好学生。就是为了这些小小不起眼的目标,我们费心费力地跋涉。跋涉的过程恰如攀登一级一级向上的台阶,总是刚越过一级又看到更高的一级,一级接一级,通往不见边际的高远之地。

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犹如攀登这阶梯。我们一路走来,不停地拾级而上。感到有了一定的高度,就想停下来歇歇脚,看看被甩到身后的同行者,却发现追赶者蜂拥而至,再看走到前边的先行者仍在不懈前行,越攀越高。气还没缓一口,身不由己地上路!

也许就是我们本身的这种不服输的天性,还有无法抗拒高处的诱惑。虽然早有圣贤告诫我们“高处不胜寒”之类的哲理,但还是无法阻挡我们飞蛾扑火般地往前冲。

人生虽短,但却无法改变我们爱攀登的心。处于人生的18岁,我们又面临着人生的另一个阶梯—高考。三年寒暑,三年历练,也只为高考三日的梦想追逐,虽还有一年时间为其准备,但在攀登这级阶梯时,我们为之付出的不是些许,高考也是我们梦想的台阶。

当我们迈过高考这级台阶时,我们还将面临更多的台阶。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攀越不断挑战无限向上的台阶,不为别的,好像就是为了不使已经越过的一级一级的台阶失去意义,就是为了数得出向上的台阶究竟还有多少级。

理想越高,台阶越多!若不攀爬,何以撑起理想之重!

攀登主题相关的初二作文600字 篇12

我们乘上大巴,司机为了让我们少走点路,启用了导航系统,却阴错阳差地导到了云崖寺的后方,想不到是好心办了坏事,绕了个大圈子,此山的后方没有寺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人都习惯了称云崖寺为观音洞,所以在导航图上云崖寺没有被仔细地标注出来。于是,我们返回了之前走过的道路,在一条宽阔的通道前停了下来。听徐老师讲,这里之前并没有大道,两年前他来过这里,是石子路,现在修了水泥路,路就宽了很多,也好走了很多。

我有幸被选为小记者先锋队的一员,我们先锋队冲在最前面,到处问:“有谁知道怎么去观音洞吗?”一个30岁左右的阿姨回答道:“一直往前,不要停。”阿姨还问:“路途挺远,你们走得动吗?”“谢谢阿姨关心!我们小记者先锋队肯定走得动,大部队都在后面,我们是开路的,等我们把路开出来,后面的人就知道怎么走,这样,他们就不会迷路了。”我激动地说。

过了一会儿,我们在一条分岔路口停了下来,望着眼前那一片片高耸入云的山峰,我们不知如何走,这时,一位拉着车的老奶奶出现在了路中央。我上前去问:“奶奶,您知道去观音洞应该走哪条路吗?”老人用手一指说道:“一直往前走,不要停。”

经过一路飞奔,我们离大部队越来越远,此时,后面传出了一个人的喊话声,我一听,正是徐老师的声音。“等等后面的人,不要走得太快,就在那休息一下。”徐老师指了指路旁的一座小屋子。我们坐在屋檐下,吃起了水果。过了一会儿,我们又跑了起来,眼前连绵起伏山峰令我们震惊。“这要走多少路?”我问道。“胜利就在前方,不管路有多么的艰辛,我们也要走上去,因为我们是小记者部队的先锋部队。”队长语气激昂地说着。

渐渐地,我们离云崖寺已经不远了,远远地,可以看见一座座庙宇,我极目远眺,隐约看见了一位站在高塔上的僧人,徐老师指了指那位僧人说:“这位就是寺庙的主持,也是这座寺庙唯一的一位僧人。”

后面的山路越来越崎岖,我们渐渐体力不支了,在小道上坐了下来,不禁感叹,这里的山路真是十八弯啊。此时,我已筋疲力尽了,突然,我被一个绊脚石绊了一下,差点滚落下小路。这使我心惊胆战:这条路这么险峻,我们还能走下去吗?

前面的大军叔叔跟我们说,大师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饭菜,我们就快到了,大军叔叔一边指挥着后面的部队跟上,一边带领着我们继续向上爬。又行了一会儿,一座寺庙清晰可见,一股泉水从山上流了下来,滴到了我的脚上。队长激动地说:“云崖寺终于到了。万事开头难,我们的开头难换来了早一步登上这云崖寺。”我感慨万分,一边催促着下面的人赶紧上去,一边对队长说:“这路真险啊!要不是我脚力还行,那个绊脚石早就把我绊摔倒下去了。”

上一篇:贵金属学习题库下一篇:小型微利企业备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