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孝心的火把作文

2024-10-24

点亮孝心的火把作文(精选11篇)

点亮孝心的火把作文 篇1

笔者通过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实践探索, 总结出“以读为本, 反复朗读, 培养语感, 发展素养”的诗歌诵读教学法, 可以打破传统语文诗歌教学的弊端, 有效地提高诗歌的教学质量, 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与传统的诗歌教学相比, 诵读教学法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学生在诵读过程中, 可以更好地熟悉和理解诗歌内容, 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并能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发展学生的素养。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开展诗歌诵读教学, 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师示范诵读, 帮助学生体验

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的范读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 充满真挚情感的优美语言,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诗歌的读音和诵读节奏, 更好地感悟诗歌的感情, 而且能极大地感染学生,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调动起学生自己朗读诗歌的兴趣。因此, 教师要注重诗歌教学的示范诵读, 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好范读的作用, 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对诗歌进行认真的朗读和研究, 准确地掌握读音和诵读节奏, 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此外, 教师在范读过程中, 还要有意识地突出诵读的要点, 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这样, 既有利于学生去模仿、去诵读, 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情感。

例如, 在学习《冰心诗四首》中的《成功的花》时, 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 在突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的基础上, 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透”、“洒遍”等词语的作用 (明艳形象突出了花的成功, 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 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 , 进而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的荣誉, 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含的艰辛, 不经过奋斗和牺牲, 哪来成功的荣耀?

二、各种感官参与, 体验诵读快乐

语文教学, 是多种思维和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所以, 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 让学生自己去逐步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内容, 锻炼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能体验到诵读诗歌的快乐。在以往的诗歌教学中, 很多教师由于教学思路的束缚, 往往是一个人在前面讲, 整节课下来就是满堂灌, 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诗歌教学中开展诵读学习时, 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参与、体验和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验诵读诗歌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 朗读诗歌。在朗读完之后, 让学生们动脑思考, 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最后, 教师朗读诗歌, 让学生自己根据头脑中所想到的内容, 把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 自己画出来。这样, 学生在画完之后, 再让学生对照着自己所画的景物, 朗读诗歌, 学生对诗歌所描写的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 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就能有了更好的理解, 从而体验到诵读带来的快乐。

三、引导课外诵读, 发展学生素养

诗歌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是以大量的诗歌积累为前提。如果学生在平时有着大量的诵读诗歌的积累, 在遇到很多相似的题材时, 就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实现举一反三。让学生多诵读课外诗歌, 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 开阔学生的视野, 发展学生的素养。因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熟练地掌握课本诗歌的基础上, 扩大课外诵读, 通过大量地诵读课外诗歌, 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通过增加学生诗歌的阅读数量, 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例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平时拿出时间来诵读《唐诗三百首》、《宋词》, 也可让学生自己去搜寻一些好的诗歌, 体味诗歌的遣词, 诗歌的情感, 并拿出专门的时间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具有代表性的诗歌, 并进行适当的点拨, 把诗歌吃透。这样, 当学生在日后进行诗歌学习时, 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诗歌教学也变得轻松简单了。

色彩.火把点亮的瞬间 篇2

2009年秋,赶着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盛会,我们赶往四川凉山自治州的普格县,早早期待着在普格县举行的彝族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在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火把节进入高潮时,整个凉山沸腾了。小伙子穿上民族盛装,缠着有英雄结的头帕,妇女们穿着百褶裙,聚集在广阔的草坝上,进行各种传统的体育竞赛。小伙子们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妇女们则唱歌,跳舞,弹口弦琴。“选美”活动则独具风采,传统的“选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任裁判,裁判宣布“选美”开始后,参加竞选的彝族姑娘就围成圆圈,后者拉若前者手中的花帕,边走边唱优美动人的民歌,这里围观的小伙子最多,也最慷慨,小伙子们觉得哪位姑娘最健美,就把早已准备好的礼物交给裁判,请裁判代为转交给那位姑娘,哪位姑娘收到的礼物最多,裁判就宣布她当选为美女,而现时的“选美”则是通过评委的裁决来决定美女的人选。上百名彝家姑娘们着色彩鲜艳的服饰,打着黄油伞转出幸福的圆圈。彝族喜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装饰品美丽庄重、色彩鲜明。而黄红黑为彝族服饰的主色调,男士上衣为右开襟、带纽绊、无领半长衫,长袖,衣脚至膝,下摆多褶镶边,裤为大筒长裤。女上衣为右开襟,低领短衫,下着长统裙,腰束2米长的黑色棉布挑花腰带,长裙的特点在于下节的层层皱折,所以俗称“百褶裙”,以多褶为贵。足穿翘头绣花布鞋。妇女多喜欢佩戴耳环、手镯、戒指,以铜、银、铝制作。童裙以红、白色为主,或几色相间,青年以红、蓝、白色或红蓝白色相间为主,老年以青、蓝色或青蓝色相间为主。童裙裙短,一般为两节,腰小摆大。成人为三节,上节为腰,中节直桶状,下节成细密格纹。腕饰以金、银、钢、玉、石质手镯,戴金银或石料镶金银马鞍形、猫眼形戒指。在往西昌的路上,正好赶上安哈镇彝寨举办的彝族火把节,我们有幸记录了安哈彝寨的传统盛会,有彝族舞蹈表演、抢新娘、捧跤和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

暮色初降,蓝天彩云,人们早早来到西昌大街上。西昌的十里长街真谓热闹,百万支熊熊燃烧的火把,让火把之夜的西昌变成了狂欢的天堂。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市民和游客携手火把游行,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夜色笼罩,点燃了长长的火把,人们手擎火把在街道游行。从远处望去,黑夜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在火堆边,青年男女或是激情舞动,或是像一阵风似的围着火堆手牵手地狂跑,有的还去跨越火堆,大多数的人则围着火堆跳起了彝族达体舞。燃烧的热情让快乐迅速传递。此时,焰火冲向天空,和地面的火光交相辉映。火把节的夜晚成了狂欢的天堂。直至深夜时分,焰火晚会开始。数十万人手持火把游走在城里,与熊熊的街中间的篝火映衬,与空中的礼花相呼应,形成了西昌城里的火龙,火龙在城里舞动着,前进着,直让天上的星星黯然失色。

夜深人不静,一堆堆的篝火,百万支熊熊燃烧的火把连成的火龙,将那万里星空点染成为一幅绚丽的彝族风情画卷,这点、线、面的结合场面和那火把点亮的瞬间,才叫色彩,才有真正的感慨。

家乡的火把节作文 篇3

据说,很久以前,天神派了两名大力神到人间去搜刮珠宝、财物和粮食,把不愿意服从和针对他们人,弄坏他们的农具。彝族的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推举了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阿提拉巴当统帅,率领大家与这两个大力神斗争。

阿提拉巴用智慧战胜了两位大力神,天神得知大怒,立即取出一个装满蝗虫的小盒向人间抛去。霎时,蝗虫便铺天盖地扑来,聪明的阿提拉巴立刻用松枝和箭竹扎成火把,百姓争相仿效,顷刻间熊熊的火把在高山、深谷、平坝到处燃起,把蝗虫通通烧死了。

人们战胜了天神,保住了庄稼,获得了丰收。据说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六月廿四,从此,彝民在每年的这天,或从这天开始用三天的时间,以点燃火把作为纪念,也为驱逐害虫确保丰收。

因此每年农历6月24日这天傍晚,会在隆林县最大的广场上举行一年一度为期三天的火把节。在彝族的记载中,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节的第三天,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竟相奔走。

最有意思的绝对是第二天,傍晚,广场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彝族的男女老少手拿一个火把,另一只手拉起四方游客,手拉手,肩并肩,伴着震耳欲聋的打鼓乐,迈着欢快的舞步,心无旁骛地挥洒着无限的激情。而大火和音乐像一种口令,有节奏地带领着人们动作统一、协调、步履轻盈,伴着火焰和高昂的鼓乐舞动,嘴里唱着欢快的曲子,火光照印在大家欢笑的脸庞、闪闪发光的民族头饰和鲜艳的衣服上。

夜渐渐深了,但广场上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人们手中的火把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发出闪亮的光芒。真的是“熊熊火把婆娑舞,彝仙献醪祝酒歌。”

火把节的主题作文 篇4

其实,他的用心是恶毒的。他乘着五诏主在松明楼开怀畅饮酩酊大醉时,狠心地叫人一把火烧了松明楼,五诏主全部死于大火当中。

五诏主中的邓赕诏的妻子慈善夫人早就识破了皮罗阁的险恶用心,但她又无法劝阻丈夫不去赴宴。于是,她把自己的金镯戴在丈夫的手臂上,祈祷丈夫平安归来。她一得知丈夫被害得消息后,匆忙赶来寻找丈夫的尸体。她用手刨开焦炭和灰烬,十指磨破,鲜血淋漓,染红手指。她凭借那只烧不化的金镯子,终于找到了自己丈夫的尸首。后来在火把节这天,为纪念慈善夫人对丈夫的忠贞,妇女们就有了染红手指甲的习俗。

慈善夫人的丈夫被害后,皮罗阁又要霸占慈善夫人。慈善夫人坚决不从,并率领精兵据守邓郯城。然而终究寡不敌众,敌人攻进了邓郯诏城,慈善夫人因此投井自尽。后来人们每到慈善夫人的忌日,就要燃起千万枝火把来悼念这位坚强的夫人。

这便是火把节的传说,反映出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场面极其壮观,喜气浓厚。

第一天称为“都载”,意为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心爱的衣裳。村村寨寨宰羊杀牛,大摆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香味芬芳四溢,令人垂延不已。夜幕降临,人们会在老人们提前选好的地方搭建祭台,并请“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第二天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称为“都格”,意为传火。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人们就早已梳妆打扮好前往祭台聚集。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射箭、斗牛等传统节日活动。小伙子骑马奔腾,骏马在草原上飞奔,小伙子英姿飒爽……姑娘们则穿着漂亮的舞裙,跳起优美的“朵洛荷”舞蹈。这一天最重要的要数彝族人民的选美了。老人们要根据传说中的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根据传说的阿诗玛美丽大方、聪明机智的形象选出美女。这一天夜晚,老人还要点燃火把让子孙接过,意为传火。这一天晚上,人们围着大篝火唱啊跳啊,一直闹到深夜。

第三天意为送火。这一天是整个火把节的尾声。当晚吃毕晚饭祭过火神,人们便在相约好的地方相聚。由“毕摩”诵经,祈祷火神、先人和菩萨保佑子孙平安,给人间带来欢乐和丰收。人们还要将火堆、鸡毛等东西用大石头压住,喻为压住魔怪,保全家人丁兴旺。最后,山上山下的人举着火把相聚,千千万万的火把像点点繁星,组成一条庞大绵长的火龙。所有的火把都堆成一个巨大的大篝火,喻为万众一心,共同抵御自然灾害。

火把节的民俗作文 篇5

吃晚饭前,大人们把饭盛进簸箕里,把菜放进盘子里,筷子与勺子放在菜上,然后一起摆放在门前。希望已过世的老人们回来吃顿饭,来看看儿孙,保佑在世的家人平平安安,健康长寿,并把家中的不吉利带走。祭完过世的老人,全家才开始吃饭。晚饭后,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门,不约而同地来到寨口,用火把烧几堆熊熊的篝火,老的聚在一起,小的聚在一起。女孩子们手牵着手围绕火堆念起火把祝词。人们迎着金灿灿的火光,跳啊,笑啊!火把节的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

四面八方的彝族人民都聚到一个固定的场地。火把节的场地是一块圆而平坦的草坪,外围是浓浓密密的树林,过节的人们坐满了草坪四周。这天要进行斗牛、斗鸡、赛马、摔跤等活动。火把节的第三天,是选美活动。姑娘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佩戴着金银首饰,每人撑一把黄油布伞,相互牵着彩色三角巾,在草坪上围成一个又一个的圆圈,跳起了优美的彝族舞,唱起了婉转的彝族歌。评委们也在精心挑选着百花丛中的“牡丹花”。

火把节的作文200字 篇6

火把节是彝族人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而演变出来的表达方式,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超强的音乐伴奏,但是确是我们最隆重而又庄严的节日。

火把节之前,每家每户都要准备自己最拿手的美食,好在节日里和大家分享。火把节来临的时候,大人们会把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在寨中,而自家门前则竖起小火把。到了晚上,人们点燃火把,整个山寨一片光明。人们还会手拿火把成群结队的来到田间地头,把火把插在这些日常劳作的地方,远远望去,像一条条火龙。火把节的高潮也是在最后,年轻的男女会把许多的火把堆放在广场上,火把瞬间旺了起来,大家围成一圈,唱歌跳舞,好不热闹,一片欢快的景象,彻夜的庆祝让人们忘记了疲惫。在火把节里,人们欢歌载舞,用最传统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之情。

彝族的火把节作文怎么写 篇7

城寨白倮人虽属彝族的一个支系,但他们却从来不过彝族传统的节日火把节,而是过一种颇有纪念意义的荞菜节。

据说,白倮人的荞菜节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白倮人的生活十分落后,生产方式也很原始,辛勤劳作一年的果实还填不饱肚子。有一年,一场无情的大火把全寨的房屋、农具和粮食烧了个精光。

正当大家为找不到粮食绝望时,有一个人发现在废墟的地上倒扣着一只碗,翻开一看,碗下竟罩着一些荞籽。白倮人欣喜若狂,以为是祖宗在冥冥之中保佑他们,赐给他们一碗救命的荞籽,于是便捧起荞籽播种到地上,荞芽出土后见风狂长,到四五月份青黄不接时就成熟了,使倮寨度过了灾荒。

于是,白倮人为了感谢祖先和荞籽给他们带来的生命,把每年4月第一个属龙的日子定为荞菜节。白倮人把荞菜节视同过大年,节日期间,村里杀鸡宰牛,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饭菜祭祀神灵,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汇集到村口龙树下,跳起荞菜舞、铜鼓舞、喜亲舞、竹竿舞等舞蹈。

火把节作文 篇8

今天是火把节了。小猫打算钓鱼给大家吃,小猫坐在岸边静静地等着鱼漂的动静。忽然,鱼漂动了。小猫用力一拉把鱼钩到了水桶里,水桶里的鱼多了起来十条、十五条、二十条、二十五条……

小兔子把她最心爱的萝卜拿去当鱼饵。她在路上遇上了小驴,小兔子跟他说:“我们一起去钓鱼吧!”“好啊!”小驴开心地说。小兔子和小驴到了岸边,小兔子开心地说“鱼,鱼我来了!”小兔子对小猫说:“我们一起钓鱼,好吗?”小猫爽快地答应了。小兔子等啊等,一条鱼都没钓到伤心极了。天黑了,小猫说:“我们去那棵树下过火把节吧?”“好啊!”小驴和小兔子兴高采烈的回答道。

他们在树下吃烤鱼和萝卜,还一起跳舞。他们齐声说:“这真是美好的一天!”

火把节作文 篇9

爸爸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的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是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很热闹的噢。我们提前一天到达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县,就是我们老家,不过我还是第一次来。这是一个非常安详宁静的小城,天气比杭州凉快不少,我们受到了老家亲戚们的热情接待。火把节当天早上,我们起来后,看到街道上就到处充满了过节的气氛。好多人家门口都摆上了大大小小的火把,还有人摆摊卖一种木棍与约一尺长的一截废弃的自行车轮胎接起来的东西,还有人用麻袋装着一堆粉末在卖。我问爸爸这些是干吗的呀?我爸说晚上你就知道了。哎呀,老爸你卖什么关子啊,真是急人哪!

老房子门口搭了一个小棚子,摆了好多瓜子、红枣、花生、炒蚕豆等零食,还有一壶壶泡好的茶与备用的一次性杯子。门口的街道上也堆了好些东西,最醒目的是一根8、9米长,直径约20厘米的松树,枝干笔直,顶部的松针都还是绿绿的;还有好多劈成长条的木块;另外有一个用竹条与纸扎好的架子(叫“升斗”),顶上是一个笑咪咪的大娃娃,四面都有脸的哦,憨态可掬,坐在莲花形的台子上,台子边缘写着“平安吉祥”,爷爷说这是莲花童子,是为小朋友祈福的,今年我家的这个火把是特地为我做的。那些吃的喝的是为了招待街坊邻居的。呵呵,看起来很象回事吧!

请来的.工人们忙着开始扎火把了。他们把劈好的木块围在松树的树干周围,一圈一圈地围上去,今年是闰年,所以要围十三圈,一圈代表一个月,祈求全年都平安顺利。围好后再把升斗插在最上面,再在火把上悬挂花红、梨子、铜钱等物,还要插上很多花花绿绿的小旗。把火把做好之后,在街面上找一个地方,撬起一块地砖,打上一个洞,然后大家把火把竖起来,固定好。火把好高啊,鲜艳的小旗在风中飞扬,映着蓝天白云,好漂亮!

吃完午饭我们在城里逛了逛,发现每条街上都有二到三个大火把,很多写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字样。小火把就不用数了,数也数不清!人们脸上都挂着笑容,互相说着“恭喜”“恭喜”,不时有热情的主人把糖果、炒蚕豆这些塞到我们手里,我的衣服口袋都塞满了!不知道晚上全城的火把点起来后是怎样壮观的景象……时间可过得有点慢啊!

下午三四点钟左右,点火把之前的仪式正式开始了。先是好多穿着传统的白族服装的阿姨婆婆们围着我的火把,跟着动听的音乐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她们边跳边走边唱,虽然我听不懂唱什么,不过看起来很开心就没错了。在火把正面摆了一张供台,上面放了瓜果等供品,点了蜡烛,有五个道士在进行据说是用来驱邪祈福的仪式,他们开始是念念有词;后来举着剑,一会儿起舞,一会儿绕着火把快速游走;再后来在头顶上顶了一个里面装着燃烧着的蜡烛的小碗,两只手上也各拿一只有火的小碗,又走又跳了很久,头上与手上的碗一直不掉,火也不灭,太神奇了!

吃完晚饭,天渐渐暗下来,终于到了点火把的时刻!我本来还一直好奇这火把这么高,该怎么点呢?原来是用一根长长的杆子,顶上绑了一个烧得旺旺的松明,然后举起来引燃火把上的一捆引火的稻草,火立刻烧了起来,大家都发出了一阵欢呼!火把上捆着的那些木块本来就晒得干干的了,很容易就烧起来了,然后慢慢地往下烧。这个点火的人点完我们的火把后,又扛着那根杆子去点其他的火把了,我们就慢慢地看着周围的火把一根一根地亮起来,火光熊熊,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你们是不是以为这样就完啦?错啦错啦,这才是序幕!看看满地乱跑的熊孩子们(还有一些熊大人,嚯嚯),他们才是火把节的主角!每人手上拿着一个小火把(就是前面提到的木棍与轮胎的结合物),一手捏着木棍,点燃轮胎那头;一手拎个袋子,袋子里装了前面提到过的那种粉末(是碎木屑与松香粉混在一起的),然后抓一把粉,往小火把上一扔,轰地就起了一阵大火!看着挺吓人,但其实没什么危险,不要烧到头发就好了。他们拿着武器装备,到处找人烧,如果是来“求烧”的(烧一烧可以去邪、除晦),就站着让他们烧;如果不想被烧,就乖乖躲起来吧!

彝族火把节作文 篇10

天将领了圣旨,来到人间。他看到人们相亲相爱,靠自己的劳作生活得无忧无虑……人间如此美好,他不忍心去伤害这些淳朴的人们,就违背了玉皇大帝的旨意,说已经遵旨把人间统统烧光了,玉皇大帝听后非常高兴。

过了一段时间,玉皇大帝又心情烦闷了,想看看人间的`惨象,不看不知道,一看火冒三丈,只见人间更加的繁荣昌盛了。他知道是天将骗了他,立即吩咐把天将处死。

人间知道这件事后,想了个办法。他们在门前点起大火把,手里舞起小火把,一连点三个晚上,火烧得愈来愈旺。玉皇大帝看到人间起了大火,满意地笑了。就这样,人间用假火瞒过了玉皇大帝。

火把节作文600字 篇11

他们来到了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楚雄,那里生活着勤劳、勇敢、聪明、热情的彝族人民。那天,狂风四起,电闪雷鸣。在田里劳作的人们抬起头四处张望,看见一片黑压压的东西向人们压来,起初吓得人们四处躲藏,有的躲在屋子里;有的躲在山洞里;有的躲在地洞里。“兄弟们,尽情地破坏吧!”蝗虫小兵在蝗虫王的带领下飞到田间肆意破坏,庄稼都被蝗虫咬坏了,吃光了。

勇敢的彝族人民觉得躲避不是办法,于是抬起锄头、铁锹、拿起木棍、衣服和蝗虫决一死战。有的被蝗虫咬伤了,有的被蝗虫咬死了,眼看这些办法都没有用,人们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错。“要知道蝗虫会在分分钟吃完庄稼的,没有庄稼,我们怎么活呀。”一位老人焦急地说道。

“大家别慌,蝗虫怕火,我们可以点燃火把驱除蝗虫。”一位聪明勇敢的彝族小妹镇定地说。”接着,彝族小妹带着乡亲们砍柴扎成火把,点燃火把驱除蝗虫,一瞬间,蝗虫化成了灰烬。

人们高兴地在田里举着火把奔跑欢呼,办起了酒席,杀鸡宰羊,一边喝酒一边唱酒歌,围着篝火跳起了左脚舞。

上一篇:重点大学和211的区别下一篇: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