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人的中国梦

2024-07-13

圆梦人的中国梦(共8篇)

圆梦人的中国梦 篇1

圆梦人的中国梦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总是畅想着未来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圆一个属于自己的梦。高中的时候我的梦就是考上大学,看看大学里面是什么样子。高考结束,母亲建议我去师范学习,我拒绝,我和母亲说我不想当老师,即使是当老师也要做一名大学老师。多年后,我从医学院校毕业,辗转来到了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这时我才发现,少年时期的一句戏言竟然成了真。原来从那时起我就拥有了自己的理想,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将青春奉献在教育的热土之上。

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需要教师将热情和智慧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我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这十年间,我从一个青涩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个以教育教学为己任的高校教师。大学生是追梦者,而高校教师则是助其圆梦的圆梦人。与同学们的朝夕相处,使我也始终保持着一颗追梦的心。带着这颗追梦的心,我奋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

每当新生入学的时候,看着大批新鲜的面孔,我对自己说,又一批怀揣梦想的大孩子们来了。每当一批学生毕业的时候,我问自己,他们当初的那个梦想实现了么?他们的梦圆了么?

于是学生在校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我都关注着他们,当他们需要倾诉的时候,给他们一双聆听的耳朵;当他们感到迷茫的时候,助他们拨开云雾。当他们悲观失望的时候,给他们加油鼓劲。当他们获得荣誉的时候,为他们喝彩并告诉他们仍需努力。有人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是的,当我把我的梦跟同学们的梦紧密相连的时候,我似乎感受到只有他们的梦圆了,我的梦才能圆。和他们一起,我感受着他们的成长,感受着他们的快乐,也感受着他们的压力。我的梦和学校的梦、中国梦具有了一致的目标,那就是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生。当他们走出学校,走上社会,能够妙手回春、救治病人,能够仁心仁术、不存私心,能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成才的途径有很多而且各不相同。每位来到安徽医专的学生都怀揣着一个又一个梦想!未来会怎样,没有人能够准确的预知。然而,我们可以预知的是梦想属于他们、未来也属于他们!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有梦,则中国有梦!不管以何种方式继续,我仍然会做一个圆梦人去完成我的中国梦。

圆梦人的中国梦 篇2

国家人好, 大生属先家于如贤才一船顾能个, 炎好国梦武!家想早, 是就所帆发以, 出每每了个个“人人天的都下梦有兴又一亡与个, 国只匹家属夫民于有族自责兴己”衰的的荣梦呐辱, 喊紧但。密我因相们为连同, 。

我们的远祖出生于清末民初的动荡岁月, 他们见证了旧中国的积弱积贫, 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祖父祖母出生于日寇的铁蹄下, 他们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 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富起来”;父母一代出生于“文革”的动乱年代, 见证了短缺经济的拮据, 也见证了新世纪的新生活, 见证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呢?幼时的欢声笑语是最动听的音乐, 我们理应有更好的未来。我们这一代将见证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孩子们呢?梦想和期待的传承永远都不会断裂。

懂得了个人幸福与国家梦想的关系, 每个人心中又升腾起关于国家社会的梦想, 我想那个梦想一定是五彩缤纷的, 一定是芳菲满目的, 基调一定是玫瑰色的, 因为玫瑰色最温暖。也许每个人的国家梦不尽相同, 但共同的一定是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

我们的生活不是没有阴霾, 既有十面“霾”伏的尴尬, 也有“房姐”“房妹”的不公, 正因为还有种种不如意, 所以才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 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能量。

“中国梦”里, 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 有期盼也有实干。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 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 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 “中国梦”才够美丽, 才够坚实, 以家国情怀为特征的中国梦有别于以个人奋斗为特征的美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 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几次讲话中既强调了实干兴邦, 又强调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 圆了民族独立梦, 圆了百年奥运梦, 圆了航天航海梦, 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的百姓梦。世界还将见证, 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

我们的民族曾经历尽苦难, 但那与汉武帝、唐太宗时代的中国人一以贯之的民族复兴梦召唤着我们顽强奋斗, 艰苦奋斗, 不懈奋斗。可以预见的是,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 坚定信仰, 又脚踏实地, 苦干实干, 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抱美丽的中国梦!

从“天朝之梦”到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 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 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 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 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 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 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也打碎了“天朝之梦”。从此,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 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 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这证明了一个铁律:落后就会挨打, 生存必须自强。

中华民族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 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 不懈探索奋斗。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 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 就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中, 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 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 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 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1840年起, 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 整整走过了109年, 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 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 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在整个中国革命中, 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 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 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对于这段历史、对于为这段历史而献身的先烈, 我们要永远铭记。

新中国成立伊始, 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开始了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历程。

我们建立起具有中国自己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首先建立起来的, 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纽带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这一国体的建立, 使新中国有可能在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实行专政的同时, 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在此基础上, 逐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然而, 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 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 想要一帆风顺, 没有牺牲, 不付出代价, 是难以想象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就是这样的沉痛教训。

同历次犯错误一样, 从失误中警醒, 并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彻底纠正错误的, 不是别人, 正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同志一面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地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 实事求是地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 一面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开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在华夏大地再一次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我们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格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012年11月15日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 “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词汇并迅速走红。所谓“共同支点”, 首先应考察梦想的动力源。既然是一个梦想, 那么它必然是关乎人们尚未实现但又在努力争取实现的事情, 并由此催生强烈的奋斗动机和动力。

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是强烈而迫切的, 这也从宏观角度有力解释了为什么实行改革开放才33年的中国, 却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进步。

“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 追求经济腾飞, 生活改善, 物质进步, 环境提升;第二, 追求公平正义, 民主法制, 公民成长, 文化繁荣, 教育进步, 科技创新;第三, 追求富国强兵, 民族尊严, 主权完整, 国家统一, 世界和平。

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之上, 中国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有爱国情操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 应该及时准确地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源的共同支点, 形成发展进步的兼容合力, 造就众志成城的“中国梦”。

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梦既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什么内涵, 它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这首先需要明确。尽管有关部门还没有规划蓝图, 但有两个重要参照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美好愿景。

我们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格局。

一是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略。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个百年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了专章阐释。第二个百年发展战略, 此前党的领导人讲话也有说明。那就是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此后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联系到毛泽东在1962年讲的“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没有100多年时间我看是不行的”设想, 联系到邓小平在制定三步发展战略时讲的到21世纪中叶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构想, 不难得出结论, 在本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之后, 应当是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显然, 这是一个更长远的目标。

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中华民族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伟大民族。而在这其中汉民族早自秦汉就进入盛世。作为其载体的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

一为疆域版图特别辽阔。从汉武帝始, 疆域版图就已经很辽阔了。唐朝的盛世疆域版图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元世祖忽必烈开辟的蒙古帝国, 面积约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清康熙年间设立台湾府, 使古代中国疆域版图的最后定格为1300多万平方公里, 包括台湾和南海诸岛。满清帝国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管辖权和控制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大值。

二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16世纪以前, 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 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 (包括发现) , 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直到18世纪末期, 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 相当于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上的比重;且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当时西方国家中最富强的英国销往中国的商品总值, 尚不足以抵消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一项;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 中国就占了6个。

而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这个已内腐的庞然大物轰然坍塌。这个曾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傲视诸“夷”的“天朝上国”, 迅即成为由多个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仅仅五六十年间, 几乎所有西方和东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 签订了数百个不平等条约, 对中国进行疯狂掠夺。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边缘。正是这种苦难中国的历史背景, 呼唤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她接过先进中国人“击鼓传花”的接力棒, 经过90多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 终于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灿烂前景。

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 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 就有了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 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中国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但进入近代以后, 逐渐落伍了。1840年以后,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满清王朝的腐朽,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绝境中猛醒、在苦难中奋起的中华民族, 为民族大义所激奋, 日益紧密地凝聚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下, 中华民族向前、向上的生命力日益强劲地迸发出来。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努力和不懈探索。然而, 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都没有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实践证明,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旧式的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 都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

正当中国人民不断失败又重新奋起之时,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 就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 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国梦”和中国近现代史日益呈现出光明的色彩。

梦想连接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 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 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90多年来, 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历经千辛万苦, 付出各种代价, 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 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实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

当前的中国,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我们创造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且人数最多的脱贫致富速度、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天的世界对“中国信息”充满饥渴、对“中国奇迹”充满惊叹、对中华文化充满兴趣, 今天的中华民族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显著位置, 赢得越来越多的民族荣耀与民族尊严。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中国梦”, 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更加现实。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我们正经历空前的社会巨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人们的价值追求也越来越多元多样。然而, 价值追求的“多”并非与“一”截然对立, “多”的存在往往推动着人们对“一”的意义作出更深的理解, 强化着人们对“一”的渴求, 也为“一”的实现注入更多的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了人们美好生活的蓝图, 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和科学路径, 把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今天, 继续“中国梦”的“圆梦”之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经济视角下的中国梦

聚焦1978-1992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1978-1992年, 在这不可复制的15年里, 中国成为一个巨大的试验场, 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 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当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一张秘密契约上一一按上了鲜红的手印, 当情报员出身的袁庚在蛇口的工地上耸立起“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时, 他们已经拉开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序幕。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30年”翻开历史的第一页。这6年, 9亿中国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路径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改革的火种在小岗村点燃, 1984年燎原到城市。那一年, 农村改革初见成效, 丰收的农产品需要交换城市的生产资料, 所以迫切要求城市改革。但城市国企还是老的体制, 政企不分, 条块分割, 平均主义, 严重影响企业的自主权, 不改革已经不行了。“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 “鞭打快牛, 保护后进”,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国企的这些流行语, 现在听起来如同笑话。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让国有企业长期承担了解决就业和办社会事业的沉重负担, 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成为天经地义。

1984年10月,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有了重大突破。从此进入以国企改革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阶段。1984-1992, 改革简史翻开第二卷, 市场经济进入春天。

9年后,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评价国企改革为“命中注定, 义不容辞”。回首往事, 让我们记住那些人那些事吧。

1984年, 人们将之称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日后很多驰骋一时的公司均诞生在这一年。这年的3月28日, 石家庄造纸厂门前突然出现一份《向领导班子表决心》的“大字报”:我请求承包造纸厂!

承包后, 实现利润翻番!工人工资翻番, 达不到目标, 甘愿受法律制裁。我的办法是:

虽然, “中国承包第一人”在尴尬和遗憾中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马胜利时代放佛是1978-1992的缩影

“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 对外搞活经济, 对内从严治厂, 关心群众生活……

“大字报”的作者是该厂46岁的业务科长马胜利。

大字报贴出后, 领导说他要“抢班夺权”, “野心大暴露”……而厂里的工人则拍手称快。

时任石家庄市长的王葆华曾说说, 当时石家庄造纸厂的境况是:当年国家下达的年产利润计划17万元, 虽然石家庄造纸厂是一个拥有800多人的大厂, 当时的厂领导却不敢接下来, 讨价还价说还得亏损10万。“结果马胜利杀了出来, 他说:"要是我, 把17万掉个个, 实现利润70万。"最后, 王葆华等市领导拍板鼓励马胜利承包。

业务科长出身的马胜利主要在产品结构和销售激励上下了工夫。造纸厂生产的是家庭用的卫生纸, 马胜利根据市场需求, 把原来的一种“大卷子”规格变成了六种不同的规格, 颜色也由一种变成三种, 还研制出“带香味儿的香水纸巾”。一系列的措施让厂子顿时有了活力。结果, 承包第一年就为厂里盈利140万元, 承包4年, 利润增长21.94倍。1985年7月26日, 全国的报纸都刊登了新华社的长篇通讯, 题目是《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利》。

马胜利很快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

“马胜利走马上任以后, 做了很多新鲜的东西, 现在饭店厨师戴的那种白色的帽子, 那是马胜利发明的;妇女用的卫生巾, 以前辞典上没有这个词, 也是马胜利搞起来的。”高梦龄对马胜利的评价就是:“他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并不断创新的人。”

上世纪80年代末, 摇滚歌星崔健的一曲《一无所有》风行南北。用马胜利自己的话讲:“那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也就在这几年中, 马胜利的声音响在各种场合的座谈会或讲座上。他提出的“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承包思路成为国营企业摆脱困境的灵丹妙药。

一个关于马胜利的时代开始了

1987年, 马胜利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

1988年, 马胜利和鲁冠球、汪海等20人荣获全国首届企业家金球奖

1986年和1988年马胜利两次获得五一劳动奖章。迄今为止全国只有他一人两次获此荣誉。

一位有名的经济学家说过, 世界上最难的事, 是做前人没有做过、不知怎么做的事;而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事, 也是做前人没有做过、不知怎么做的事。

1987年, 马胜利开始“放眼全国”, 决定承包20个省、100家中国造纸企业, 这是一项带有“中国”名头的工程, 全称叫“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 他一人担任100家分厂的法人代表。没有人怀疑他的托拉斯梦想, 毕竟这是一位曾4次受到邓小平接见的, 头上顶着众多荣誉光环的人物。

作家高峰曾在作品《马承包新传》中真实地记载了马胜利所到之处引起的轰动和马氏的魅力:“他谈笑风生, 话语幽默而又风趣, 会场内外鸦雀无声, 听得人们如痴如醉, 长达三个小时的报告, 竟无一人走动, 有人憋着尿也不去厕所。”

一次次地演讲, 一个个地承包, 一场场地签约, 马胜利似乎成了一根神奇的救命稻草。

虽然, “中国承包第一人”在尴尬和遗憾中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马胜利时代放佛是1978-1992的缩影, 以极大的勇气敢为天下先, 成与败甚至每个动作都在检测着当时中国各种体制的漏洞和弊端, 改革与开放, 一路走来, 摸着石头过河, 跌跌撞撞, 却愈加完美。

1978-1992的那些人, 已经悄然在经济领域践行中国梦, 让我们记住他们吧。

“国企攻坚战”朱�基主政的“第三战”, 也是贯穿十余年的治理主题, 是搞活国营企业的改革之路。

聚焦1993-2003

1993年, “中国第一农民企业家”禹作敏被判处20年徒刑。虽然这一事件新华社只向全国统发了一条不到两百字的新闻稿, 然而其引起的反响却如平地惊雷。中国改革潮流中的风云人物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对禹作敏的打击, 是不是冲着改革来的?”日后看来, 禹作敏案并不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它是一个视法律为无物又缺乏现代企业制度制约的农民企业家自酿自饮的一杯苦酒。禹作敏获刑的几个月后, 1993年11月11日-14日,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 指出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此, 中国企业改革向规范化发展。

“国企攻坚战”朱镕基主政的“第三战”, 也是贯穿十余年的治理主题, 是搞活国营企业的改革之路。

2008年7月1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周叔莲在《光明日报》撰文《关于国有企业产权的两个问题》, 提出, 不能把所有的企业都抱在怀里, 这样做既不必要, 也不可能。国家只要抓住关键少数, 搞好500~1000家大公司、大集团, 就会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周叔莲的观点得到决策层的赞赏。它意味着国营企业的改革从放权式的体制转换阶段进入了“重点扶持、其余放活”的结构调整阶段, 同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公司的成长路径。

在1993年, 这种战略思想刚刚萌生, 还远远没有展现出成型的格局和娴熟的掌控艺术。在广东第一次出现了“下岗”这个新名词。在年底, 濒临破产的国营广州无线电厂裁掉了1000名职工, 其中330名选择与工厂彻底分手, 工厂根据他们工作的时间给予每年1300元的“工龄补偿”。这种“工龄买断”的做法很快被广泛采用, 各地的买断价各有不同。

在南方的沿海地区, 工人普遍能够接受这种方式, 因为在这些地方, 人们早已有了“第二职业”。而在北方, 尤其是老工业基地, 人们已经习惯于把自己的人生“捆绑”在企业上, 以厂为家、世代传承的工作与生活模式使他们几乎丧失了独立的勇气和能力。

在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浙江地区, 悄然发生了一场集体企业的量化改革运动, 这是企业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产权变革。所谓“量化改革”指的是某些乡镇集体企业的资产通过“土法”评估后, 将集体资本全数或部分退出, 经营者以赎买的方式获得企业的主要股权。这项改革最早是在浙江台州的玉环和温岭两县出现的, 它很快蔓延到附近的温州地区, 继而在浙江全境的集体企业中被广泛试验。

绍兴一家纺织企业的量化方案是:将企业的资产量化出10%, 折算成50万元作为集体股, 全厂200多名职工每人出资5000元, 经营者出资100多万元, 组成一个资本额为250万元的股份制企业。其后, 新企业无偿使用着原有企业的机器设备, 一切开支则由老企业承担,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 新企业产生惊人的利润, 而原来的集体企业则毫无悬念地陷入了亏损境地。又一年, 新企业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将老企业“并购”。到1996年前后, 浙江省80%的中小集体企业都完成了产权量化的改造, 成批量地出现了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这样的量化改革很难保证公平、公开、公正, 因此在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纠纷。到1993年底, 浙江省已经有超过2000家企业进行了量化改制。

发生在浙江的这种产权改革在随后的几年里一直处在“地下运作”的阶段, 全国性的集体企业产权改革从1998年才全面开始。它从来没有得到政府的公开肯定, 而且在理论界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有人指责这是变相的“私分集体财产”, 是“走私有化道路”。当时的浙江省领导对此进行了有技巧的支持, 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李泽民在一份对量化改革提出异议的报告上批复曰, “对于这样的改革要回头看, 不过, 不能走回头路。”

种种迹象表明, 1993年的中国, 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国家了。

1993年,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推出分税制改革。所谓分税制, 就是把税源分成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3种, 目的是把地方拿大头、中央拿小头的财政格局掉个个, 有评论称“这简直就是在割地方大员的肉”。加强中央政府财力也许是朱镕基最重要的经济思路, 这一思路贯穿了他的副总理和总理任期, 使得中央政府办了大量长期以来应办想办但没钱办的事情, 成效立竿见影。还在他的副总理末期, 中国经济的瓶颈制约已经得到解决, 经济发展的平台初步搭成。

1993-2003这十年, 改革一词贯穿始终, 这个时代, 推动中国梦前行的从优秀企业家逐渐转变为政府主导, 无论如何, 梦想慢慢地近了。

聚焦2003至今

2003年至今,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应是, 自由与开放, 日趋完善, 这个时代, 不得不提及一件事, 虽然此事发生在2001年。

加拿大人杰夫瑞·盖特勒 (JEFFREYGERTLER) 先生绝对该算中国“入世”最好的见证人:1987年3月中国工作组成立, 1988年杰夫瑞·盖特勒先生即作为法律专家参与其中, 并成为中国“入世”全部法律文件 (英文) 的起草者。谈起在中国工作组的日子, 杰夫瑞·盖特勒先生接受采访时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像中国这样独特, 其间的曲曲折折可以写成一本书。”

WTO宪章第十二条对加入只有简单的说法:“任何国家或在对外贸易关系以及本协议和多边贸易协议规定的事务方面享有充分自治的单独关税地区, 可以在它们和WTO成员议定的条件下, 加入本协议。这种加入适用于本协议及所附的多边贸易协议。”而实现这句话, 中国用了15年。杰夫瑞·盖特勒先生认为, 谈判中的难点之一是对农产品的支持问题和关税权问题。杰夫瑞·盖特勒先生感慨地说:“GATT中国工作组开过20次工作组会议, 没有结果。多年来双边谈判进展非常缓慢, 直到1999年中美双边谈判完成后才有了较快进展。”

杰夫瑞·盖特勒先生频繁使用“独特”一词形容中国“入世”的过程, 原因之一是中国的身份颇为特殊——1947年中国是GATT的创始缔约国之一, 与GATT中断联系30年后, 中国重新开始复关和“入世”的过程。另一个“独特”在于, 一般是申请国在“入世”过程中承诺各项义务, 中国“入世”则使一些成员国承诺对中国的义务——墨西哥、阿根廷、欧盟、波兰、斯洛伐克、土耳其等国都曾要求在中国“入世”后保留对中国的一些违反WTO规则的政策, 经过谈判, 他们承诺在中国“入世”后的3至6年内取消已经对中国采取的一些不符合WTO原则的规定。

从1986年递交申请起, 中国复关和入世的过程用了漫长的15年。龙永图参与了其中关键性的10年谈判, 并以首席谈判代表的身份目睹了中国加入世贸的历史性一刻。10年时间, 虽然饱受争议, 但龙永图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一个经济全球化的符号。

即使在入世之前, 龙永图已经被扣上各式各样的“卖国”帽子。然而他依然坚定的为开放辩护, 因为正是一纸入世协议, 从外部确保了中国不会再走回头路。他说, “我既不是功臣, 也不是卖国贼, 我只是代表中国做了一场谈判。”

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当中, 得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才能进行谈判。世界贸易组织进行的谈判, 不可能发生美国和孟加拉进行非常艰难的谈判这种事情。过去的关贸总协定有很大的咖啡间, 周围都是会议室。那些会议室里面, 美国和欧盟、日本和欧盟、美国和加拿大这些对手去谈判, 而世界贸易组织的其他成员特别是那些小的成员经济体代表, 基本是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 等待消息。这就是关贸总协定谈判的景象——少数人在谈判, 多数人在喝咖啡。

在这个意义上, 关贸总协定或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很不公平的地方, 没有经济实力, 很难参与真正的谈判;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 它也是平等的, 根据关贸总协定无条件最惠国待遇的原则, 美国和加拿大、美国和欧盟关在小屋子里面所谈的结果都会完全、无条件地适用所有成员。如果美国经过艰苦谈判, 把日本汽车的关税拿下来了, 美国代表就会很骄傲地从会议室出来表示, 美国已经和日本达成协议, 从多少降到多少。那么外面喝咖啡的所有成员都会喝彩。因为这些条件将适用于他们。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

在谈判的第一阶段, 我们碰上的最大的困难是当时中国不承认在搞市场经济。后来, 小平同志提出来,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此, 我们和外国谈判代表算是找到了共同语言。

如果把一次次的艰苦谈判和经受的挫折都讲出来, 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但如果简单地讲, 15年的谈判无非谈了8个字:一是“市场经济”, 二是“开放市场”。

入世, 其实是用尽一切手段力挺改革开放, 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名。

从相对封闭到打开国门, 从自给自足到融入全球经济, 改革开放在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的同时, 也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崭新形象。过去二十余年间对外开放的经验也在中共十六大上被总结阐发为“引进来, 走出去”战略。

当历史的脚步跨入21世纪后, 中国昂首跨入WTO大门, 外资纷纷抢滩中国的同时, 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出现在中国企业的面前。但广阔的市场上存在着各种新的挑战, 中国该怎样应对呢?中国对外开放将谱写怎样的新篇章呢?

2003之后, 中国开始高速腾飞, 中国梦离我们更加近了。

如果说1949年天安门的礼炮声宣告中国人民永远站起来了, 那1979年一位伟人在南中国海边画下的“一个圈”则显示了中国向封闭与落后彻底说再见的决心。那一年美国时代周刊选择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作为其年度人物时, 也许并没能想到他会给这个东方古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后的三十年间, 中国不断为世界创造惊喜。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先进国家, 并不断地在国际场合上发出自己清晰有力的声音。

1978年以来, 中国经济经历了4个完整周期和一个"半周期", 三十年来, 经济的飞速发展, 见证了中国梦的愈加辉煌。

圆梦在即

“无端忽作太平梦, 放眼昆仑绝顶来”。

——国家不富强, 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 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 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还是发展中国的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政治昌明、社会和谐, 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民富才能强国, 国强是民富最根本的安全保障, 民富则是国强的内生动力。没有人民富裕, 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 复兴就不算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进一步说, 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978年以来, 中国经济经历了4个完整周期和一个"半周期", 三十年来, 经济的飞速发展, 见证了中国梦的愈加辉煌。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 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 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 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 山河破碎、民生凋敝, 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 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 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 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 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 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推进, “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全面激活, “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精彩呈现, 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离伟大的“中国梦”如此之近。中国的发展必将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

圆梦人的中国梦 篇3

截至2013年年底,公司500千伏变电站达到20座,线路长度4 511公里;220千伏变电站达到116座,线路长度11 840公里;110千伏变电站达到326座,线路长度13 567公里。公司电网统调装机容量达到4 681.5万千瓦。2013年,全网风电装机首次突破1 000万千瓦,光伏发电并网装机129.8万千瓦,风电发电量21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34%,约占全国风电发电量的16.1%。蒙西电网成为全国省网中风电并网规模最大、光伏发电增长最快的电网。日益坚强的蒙西电网,为自治区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凝聚力量 构筑梦想

今年前些日子,记者深入到蒙电公司调研采访。当谈到“中国梦·国企梦”的话题时,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玉成告诉记者,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实现“中国梦·国企梦”问题。他们把“尽责圆梦”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抓,将其视为提升全员职业素质、弘扬企业文化、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系统工程加以推进。记者了解到,蒙电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等四个学教活动文件通知,同时对学习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方式方法和工作要求分阶段、有重点地作了详细部署和安排,收到了较好效果。

解读释疑梦想,愿景入脑驻心。为使广大员工了解释疑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公司系统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的重要讲话以及公司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行动措施组织学习。公司各级领导班子中心组带头学习,“蒙电高端讲坛”、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班组政治理论学习和职工大讲堂全部将这些内容纳入学习范围,理论专家、大学教授、党委书记纷纷走上讲堂,将中央和自治区的有关精神给职工讲透、讲全、讲深。自活动开展以来,仅公司利用电视电话视频系统举办的“蒙电高端讲坛”讲座就有8期,所设21个分会场场场爆满,培训人员近2万人次。

为让宏大的中国梦在职工心中落地,公司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在企业文化理念中,公司把“内蒙古电网”品牌定位为“责任蒙电”,倡导“责任·服务·发展”的企业使命,奉行“开放·竞合·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敬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提出建设“坚强电网、清洁电网、人文电网”的奋斗目标,着力塑造“负责任、受尊敬”的“中国公用事业领域一流服务品牌”形象。

加强與论宣传,让梦高歌引航。借助《内蒙古电力报》、公司门户网站、《先行》杂志、电力视频等自办媒体和宣传栏、电子屏、手机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开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输送清洁能源·助力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国梦·蒙电情”“尽责圆梦·蒙电人”等专题栏目,大力宣传中国梦、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普及企业价值理念,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岗敬业·实干圆梦”等理念在主要活动场所和报纸报头醒目位置显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一流现代公司”的奋斗目标时时激励着人们,所属单位开展的“劳动美托起中国梦”职工诗词朗诵比赛、“中国梦·蒙电人”风采故事会、“尽责圆梦”演讲比赛和“中国梦·蒙电情”知识竞赛等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氛围时时处处感染激励着人们,圆梦氛围浓厚。

开展全员讨论,让梦共鸣腾飞。为使强国梦想与员工的职业理想结合起来,在公司系统中开展了大范围的“中国梦·蒙电人”大讨论,探讨“中国梦”与“蒙电梦”“我的梦”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究“蒙电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怎么做才是蒙电人应有的行为”“蒙电人在实现中国梦中应担当什么责任”等问题;开展“中国梦·蒙电人”征文活动和“我是蒙电人”形象展、“中国梦·蒙电梦·我的梦”文艺作品网上展出活动,激发员工的内心共鸣。广大员工用漫画、绘画、摄影等各种形式畅谈对“尽责圆梦”内涵、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展现蕴藏于每位职工心中的光荣与梦想。目前已收到征文作品和各类展示作品近千件,优秀作品全部在公司门户网站专栏上展出。

立足岗位 务实逐梦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公司党委先后向全体员工发出做“文明蒙电人”倡议书和“爱岗敬业·实干圆梦”倡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全体员工胸怀梦想立大志、立足本岗位作奉献。

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圆梦本领。公司从人才强企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了旨在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全员大培训大练兵活动规划,拟用三年时间,以生产技术技能和一线岗位培训为重点,以管理业务培训为辅助,从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双职”。2013培训生产技术人员4 100多人,综合管理人员近千人;2014年上半年各类专业技能培训量达到143 942人/天。每年都要组织常规性的职工专业技能大赛,目前已举办了11届,各专业冠军全部被自治区总工会授予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开展圆梦行动,立足岗位奉献。为把责任文化落实到行动中,公司上下立足各自工作职责,切实开展履责行动。在安全生产方面,结合公司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围绕“尽责”的主题,开展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各类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各级安全岗位职责的“尽责”行动,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中的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了安全生产的大好局面。截至2014年6月30日,内蒙古电网安全生产6 152天。在优质服务方面,持续深入开展“蒙电杯规范化服务竞赛活动”,规范供电营业窗口业务流程、接待用语和服务行为,公司在自治区窗口行业优质服务入户调查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更是以“党员先锋模范岗位”“党员服务队”的模范“尽责”行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办实事、解近忧,在活动中改变工作作风,在履责中提升服务品质,连续12年被自治区政府纠风办评为全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公用服务类第一名或免评单位。

树立圆梦标杆,弘扬核心价值。为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公司加大对立足本职、忠诚奉献、成就梦想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尽责圆梦”群体和最能体现蒙电人精神的典型人物的选树和宣传力度。坚持两年一次评选公司系统“十佳责任团队”“十佳敬业员工”“十佳道德模范”,对各级劳动模范在报纸、网站进行重点宣传,把特别优秀者推荐到自治区主要媒体,在自治区“尽责圆梦”——“草原儿女”栏目中宣传先进人物8人次,每年举办劳模事迹报告会,把劳模们平时的工作生活拍摄下来,通过“爱岗敬业·实干圆梦”——“风采·蒙电人”故事会的形式讲述劳模和基层一线职工的故事,各单位层层举办故事会,这些先进人物奉献、努力和成功的经历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尽责圆梦”典型宣传中被确定为首批宣传重点,在各大媒体刊播报道16篇。如:王永胜面对癌症却始终不离生产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为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的先进典型;用100%的精力去完成1%工作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志雨;有和电网、变压器打了20年交道的电力专家、自治区劳动模范姚树华;有忠诚的“电网卫士”、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智等。

在先进人物的感召下,广大员工的责任意识普遍增强,他们以“忠诚敬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对自己的岗位和企业负责,多次圆满完成重大政治保电任务,以成功处置突发事件和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职业能力,彰显了蒙电人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诚信担当 尽责圆梦

经过近几年公司以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责任、服务、发展”企业使命等核心理念的大力弘扬以及“尽责圆梦”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公司每项业绩都成为公司和员工的责任担当之举,成功树立了“责任蒙电”品牌。

加快电网建设,助力经济发展。公司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和“8337”发展思路,坚持加快电网建设,2013年,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投产92项,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1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投产基建项目16项,开工在建65项,工程完成投资累计73.4亿元。目前,蒙西电网500千伏电网覆盖区域进一步扩大,初步形成了“三横四纵”的500千伏主干网架结构,220千伏、110千伏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安全性不断提高。

提升服务能力,承载责任担当。从2012年起,公司实施农业生产、排灌、居民生活及一般工商业同网同价,趸售旗县各类到户电价大幅下降。15年间,先后解决了754个嘎查(村)13万户45万人口通电问题,按全年电量测算,公司营业区内每年减轻农牧民负担10亿元,同价成本则完全由公司承担。公司对农田灌溉、农副产品加工、水产养殖等供电设施进行了大范围改造,建设农村牧区变电站和供电所的光纤通信系统、集抄系统,提升农电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农网智能化进程,通过实施风光互补、电网延伸等工程,解决了331个无电村通电、35.4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实现了区域内户户通电,极大改善了农村用电条件。

输送清洁能源,实现绿色梦想。公司积极支持风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上网,自2007年以来,蒙西电网累计风电上网电量达到503.7亿千瓦时。按等电量替代火电计算,相当于标煤大约1 58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 378万吨、二氧化硫25.4万吨,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成效明显,公司输送清洁能源、为打造靓丽北疆风景线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公司董事长王玉成兴致勃勃地说:“蒙电人的坚韧、坚持、坚守和坚强,在岗位逐梦,用先进典型的人格力量,动员和凝聚起全体员工的逐梦合力,极大地调动了公司全体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蒙电集团公司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节节攀升。2013年,公司售电量完成1 386.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3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09.64亿元,同比增长8.12%;实现利税总额30.28亿元。2014年1至6月售电量完成717.28,同比增长10.47%;营业收入288.69亿元,同比增长22.96%。”

圆梦(大学生村官的中国梦) 篇4

我们是谁,来自何方,为何而来?我们所去何处,所为何事,如何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这个国家里,在不断发展的农村中,出现一群为了圆梦的人,他们有故事,他们有梦,大学生“村官”的梦。

加强学习,可以加速圆梦的进程。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知道自身的担子,也要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须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只要一有闲暇就要主动学习,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平时注重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农村、农民关系密切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只有自己的水平提高了才能带领他们放飞梦想,才能够实现梦想。

注重务实创新,可以离梦更进一点。“创新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制胜之道。”在农村工作,纷繁复杂,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所以,要求我们要坚持用创新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宽广的视野和预见性的

眼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创新是求真务实的重要推动力!他指引我们向着最初的梦想前进。

圆梦人的中国梦 篇5

总书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强调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极大地鼓舞了华夏儿女、有志青年,也鼓舞了****全体师生。****师生员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中国梦 我的梦 尽责圆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实干奉献、勇于追梦、尽责圆梦的“****人”。

一、立足本职、尽责圆梦的后勤人

当我们带着两校合一的喜悦,步入新校址,感受新的校园环境时; 当我们带着实现“三年做大”目标的欣喜,步入办公楼,感受新的办公环境时;

当我们带着对实现“五年做强”目标的憧憬,步入教学楼,感受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时;

当我们带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向往,步入学生餐厅、学生公寓、“学生大舞台”,感受新的学生日常生活环境时„„

可曾想到,那些为我们营造新的校园环境默默付出的人们? 可曾想到,那些为我们营造新的办公环境任劳任怨的人们? 可曾想到,那些为我们营造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恪尽职守的人们? 可曾想到,那些为我们营造新的学生日常生活环境提供强有力保障的人们?

他们就是****后勤人员***和他的同事们。

****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后勤人员,他常说:“既然学校选择了我,我就应该好好干、实实在在地干,立足本职、尽职尽责,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学校、对得起良心,这就是我最大的梦想”。没有惊天伟业,没有豪言壮语,他是这样实实在在说的,也是这样实实在在做的。他是学校全天候、随叫随到的多面手,无论修理水、暖、管、电,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放假休息,只要学校需要,他都绝不推辞。教职工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六哥”。

2013年11月10日,学校新校址二号学生公寓楼地沟内排水管损坏,所有污水排入地沟,沟满外溢,需要立即进入充满氨臭味的学生公寓楼地沟查找漏水原因。****不顾同事劝阻,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可能中毒的危险毫不犹豫地进入地沟查找漏水原因。为确保他的人身安全,每过一段时间,在外边的同事就要大声向地沟内呼喊一次。夜深人静时,那一声声“六哥、六哥”的呼喊声和“没事、放心”的应答声,憾人心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经过仔细排查:原来二号学生公寓楼地沟内排水管道已被粪便污水浸泡腐烂损毁,需清理后重做排水系统。****二话不说立即投入冲洗、抽吸、清理地沟劳动,他争分夺秒、夜以继日、不顾疲劳、连续奋战四个昼夜,并在其他后勤人员配合下,圆满完成排水管道铺设任务。尽管很累很疲惫,尽管这次奋战体重降了两公斤,他却很欣慰。对脏活、累活、苦活、险活,他没叫一声苦、喊一声累、道一声脏、说一声难,更没有在紧要关头退缩。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着“学校需要,随叫随到,立刻就办”的誓言。他知难而上、奋勇争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同事们逢人必讲“六哥”的事迹,听到的人也无不为这个纯爷们感动。他用辛勤的汗水,确保了全校师生的正常工作学习,换来了全校师生温馨、舒适、安宁的工作学习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他用赤子之心,把****装点。他用无悔青春,谱写最新最美的诗篇。

二、扎实工作、尽责圆梦的科任教师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这就是****老师十多年执着追求梦想的真实写照。

“假如教师是太阳,那么爱便是阳光”,这是她从教以来深深印在内心深处的座右铭,她这样说了,也真的这样做了。在她的眼里,没有差生、坏生,只有一群活泼可爱、逐渐成长、成熟的孩子,她对学生们充满了期待与希望,她始终用心呵护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她以真心、爱心、耐心、细心,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在2013年任高三年级科任教师时,班里有一位同学叫于海波,不爱学习,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上课或自习时经常搞小动作或睡觉,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提起他的名字,知道的人无不摇头,了解的人无不叹息,这是一个让所有人头痛的学生。有一天,已经上课五六分钟了,于海波才匆匆忙忙地走进教室,然后弓着腰趴在桌子上。丰老师看到后关心地问他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到校医室看看,于海波说“谢谢你老师,我没事的,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就好了”。第二天,丰老师上课时,发现于海波没有来,他的同桌说于海波胃穿孔请病假住院了。听到这个消息,丰老师很惊讶,心想:多么刚强的孩子呀!下课后,丰老师就匆匆忙忙赶到医院。当丰老师推开病房门的那一刻,于海波的眼里满是疑惑和惊诧,又充满了羞愧和感激,于海波的父母也没有想到丰老师会来看望自己的孩子,也情不自禁地拉着丰老师的手激动地问起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丰老师注意到了孩子那不安与祈求的目光,于是对于海波父母说:“不用担心,孩子大了,自己会处理好的,他的学习问题你们就不用操心了,等孩子身体好了,我们会找时间把他落下的课给补上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海波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眨眼间半个月过去了,于海波终于康复出院,返回学校上课了。渐渐地,师生们看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于海波同学,他衣服不再花里胡哨,头发不再五颜六色,上课时也不见他搞小动作或睡觉了,班里违反纪律的事也跟他绝缘了。难道医生治好了他的胃病也治愈了他懒惰不爱学习的毛病?原来,在于海波住院期间,丰老师多次找他促膝谈心。上课的时候,经常征询他的看法和体会,给他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还利用自习时间对他进行单独辅导。对于于海波的每一点进步,丰老师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于海波也从心底里感受到了丰老师对自己的爱、信任和期望,他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丰老师的厚望,一定要考上大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等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帮助下,在于海波顽强拼搏、不懈努力下,他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在于海波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对丰老师说:“老师,是您让我拾起了自尊,给了我勇气,是您推开病房门的那一刻,带给了我心灵的震撼与感动!我几乎难以相信您会来看望我这样一个在别人眼里如同垃圾一样的学生,我更不敢相信您会选择相信我、鼓励我。那一刻,我明白了,一切的言语都是苍白无力的,唯有行动才能对得起每一个关心我的人。老师,我会永远记住您,记住您单独为我补课,记住你对我的鼓励、对我的不放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也一定不会辜负自己„„”。

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始终如此,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班主任职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断汲取先进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无私的爱倾注在每个学生身上,真正做到爱如慈母、导如师长、交如朋友,赢得了学校、社会的一致好评。她十几年如一日坚守着辛勤园丁的天职,诠释着灵魂工程师的誓言,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谱写着扎实工作、尽责圆梦的最美诗篇。

三、实干奉献、尽责圆梦的班主任

****,男,汉族,中共党员。2007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同年8月到赤峰市****工作,至今已近七载。从站在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他始终坚守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诺言:做一天教师,便要拿教师的职业操守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天;做一辈子教师,便要拿教师的职业操守来严格要求自己一辈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他时刻不忘自己的诺言,始终如一,直至今日。

教师,尤其是职业高中教师,工作是辛苦的,若是担任班主任,那工作更是琐碎、清苦且劳累,然而他并没有一刻的松懈。王老师总是早上第一个到校,下班时最后一个离校。早晨和中午到校后,他总是先到宿舍查看学生的内务,行李叠得是否合格,床下物品摆放是否整齐,地面是否干净,只要见到地上有纸屑就捡起来丢到垃圾箱内。每逢大扫除,自己也作为班级一员参与劳动。课间,他和孩子们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正是这种“忠于职守,以身作则”的精神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尊重。

王老师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把“一个也不能少,把每一名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作为座右铭,坚持“宽严适度,爱生在先”的教育理念,用爱心打开学生德育工作及班级管理工作的崭新局面。

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一味地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取得较高的考试分数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欠缺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能力,更多的是欠缺良好的习惯及正确的道德认识。为此,他在班级管理和学生德育工作中,注重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因为有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业成绩的进步和提高也就自然而然了。在2013年的高考中,有九人上本科线,2人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老师特别重视班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在班级管理的具体工作中,他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坚持“普通学生能做的工作班干部不插手,班干部能做的工作班主任不插手”的原则。这一做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处事能力,班干部也增强了工作能力和水平,班级相关工作也有序高效地开展。他利用班会课给学生们讲理想、讲道德、讲爱心、讲感恩,讲社会热点,引导他们针砭丑恶、弘扬正气、批判陋习、洁身自律、追求真善美、排斥假恶丑。他在班级还建立图书角,购置学生感兴趣的图书,同时还引导学生看一些对他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有帮助的书籍。经常举行读书汇报活动,每次活动都跟语文老师共同选出一些优秀的文章在班级的板报中展出,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形成了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王老师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他所带的高一·十班先后被赤峰市教育局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先进班集体”称号。

回望他走过的路,追求的艰辛和丰收的甜蜜交织在一起,平凡的生活充实而精彩,辛勤的耕耘,结出了满园硕果。

四、乐于助人、勇于追梦的莘莘学子

2013年12月20日12时20分,****公安局林东镇派出所接到****高三年级六班学生徐佳欣、陈伟静报案称:在****转盘处有一高龄老人找不到家,需要公安机关救助。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现场,发现徐佳欣、陈伟静同学正在寒风中搀扶着一位浑身颤抖的老人。见此情景,民警和两位学生迅速将老人扶上警车,并一同到派出所核实情况。经询问得知,老人准备去女儿家,但因年事已高,一大早走出家门后就迷路了。就在民警询问相关情况时,徐佳欣、陈伟静同学用自己的零花钱到商店为老人买来了面包、牛奶等食品。她们虽然在放学后还未回到家吃午饭,但却耐心地一边安慰老人、一边服侍老人吃东西。当民警通过户籍查询等方式联系上老人的子女后,两位同学才放心地离开林东镇派出所。

徐佳欣、陈伟静同学助人为乐的行为受到了受助老人及其家人的高度赞扬,也深深感动了派出所民警。24日,****公安局林东镇派出所向赤峰市****发来了“关于建议****对在校生徐佳欣、陈伟静进行表扬的函”。

徐佳新、陈伟静是****开展“中国梦 我的梦 尽责圆梦”主题教育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她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和争做五好小公民的承诺,她们是乐于助人、勇于追梦的最美学生。

有这样一群尽责圆梦的“****人”,赤峰市****一定能够在***校长等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凝聚共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规范教育行风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学校发展,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立足教育质量提高,实施“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构建“书香校园”为依托,开展读书育人工程;以构建“欢乐校园”、“歌声校园”为依托,开展活动育人工程;以构建“人文校园”为依托,开展环境育人工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因地制宜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做强专业教育,做精普通教育,提高专业教育就业率,提高普通教育升学率,实现从“赤峰市教育大学校”向“赤峰市教育强学校”的跨越,实现学校“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实现“打造全区龙头职业学校、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和人民满意学校”的****梦。

每个人的中国梦 篇6

进入新的发展轨迹之后,中国的社会前进方式让世界瞩目。但,在高耸的楼层不断剥开天空的云层的同时,是否有人也关注到了郊外的棚户;在动车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奔驰在祖国大地

时,远在偏远山区的人们总是苦于如何让孩子们不再走几十里的山路去念书;更或许华灯初上,灯火辉煌的夜景下,因生计不得流浪的人们才是中国全面的缩影。

中国梦的存在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局面,中国梦就是梦想中的这样一片土地,在那上面每个人都可以活得更好,更富足,更圆满,并享有着适合其能力和成就的机会,那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汽车和高薪的梦想,而是一个关于社会秩序的梦想;在这一社会里,每个男人和女人都应当能最充分地实现自己的内在潜能,并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而不被那些偶然的出身或地位等条件所左右。

中国梦的存在是基于千千万万个普通的老百姓的梦想而存在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只有将自己的梦想努力实现,才能在国家的梦想下,让自己的梦想闪烁。实现梦想的过程是艰苦的,就像在海边寻找属于自己的贝壳,你总是面对一望无际的海滩,顶着灼灼的烈日,你只是在寻找心中的贝壳,但贝壳却没有模型让你能为之匹配,你总是随着感觉,拿起来,再放下去,一遍又一遍的去追寻,一次又一次的去开始。这种重复的劳作,看起来很枯燥,但这就是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写照,在看似千般的生活要素中,每个人所要经历的却是同一种的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喜怒哀乐癫痴瞋,这种同一类的生活轨迹便是那无边的海滩。可人们的生活却一直在这里,有的人一生只为自己的温饱而努力,有的人一生却为一个梦想去奋斗,这两者看起来有高低雅俗之分,但最终不论温饱还是梦想都是海滩上属于自己的那个贝壳。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究竟实现与否,更为重要的则是实现每个小小梦想的过程中,你所付出的努力,每一滴努力滴下的汗水经过千万次的汇聚,终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国梦的存在是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存在的,“洪荒史册书血泪,铿锵儿女祭乾坤”,只有为实现整个民族的梦想而努力,才能让中国梦这三个字因中国的崛起而骄傲。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为了一个千年的夙愿,我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脚印。在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在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在雄厚文化沉淀里孕育改革破新之前景。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神九飞天,蛟龙下海,大力发展的高精尖科技,让中国数次站在了世界之巅。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这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到这里,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正是每个普通百姓的梦,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五十六个民族总是不停地探索着,奋斗着,在这一进程中不论多么血泪和无助,这个大家庭还是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这份不离不弃正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始动力。

圆梦人的中国梦 篇7

一、“北大荒梦”与“中国梦”一脉相承

“中国梦”是我们向往的美好目标, 有信念、有理想, 就会追逐, 努力便有了方向。“中国梦”并不遥远, “北大荒梦”即在眼前, “北大荒梦”就是让北大荒的职工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 建设幸福美丽的北大荒。开展北大荒历史教育、情感教育和愿景新闻宣传活动, 以此动员和激励垦区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 实现北大荒人的梦。

北大荒是个大家庭, 我们团结、和谐, 凝聚起了发展的力量。“北大荒梦”与“中国梦”一脉相承, 垦区的发展目标和国家战略高度契合, 符合国家发展大势, 政治上与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北大荒第一代拓荒者的梦想, 即北大荒成为“中华大粮仓”, 这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的现实;第二代北大荒人的梦想是享受城市文明, 居住在现代化城镇里, 用现代装备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 这一目标在垦区也已经初步实现;而今天的北大荒人的梦想就是:北大荒集团要打造成一个超大型国际化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垦区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均收入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北大荒的职工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 建设幸福美丽的北大荒。

二、开展北大荒历史、情感、愿景的新闻宣传, 为“北大荒梦”提供舆论支持

要实现“北大荒梦”, 就要一代代传承北大荒历史和精神, 大力开展以北大荒历史、情感、愿景三大主题为主的新闻宣传活动, 在全垦区形成讲传统、知感恩、明愿景、敢超越的氛围, 提升文化软实力, 为垦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1. 开展北大荒历史的新闻宣传是传承北大荒精神的需要

回首历史, 垦区走过了65年的光荣历程, 百万拓荒者前赴后继, 一往无前用汗水、青春乃至生命书写了人类垦荒史上的一系列奇迹, 建成了中华大粮仓, 成为共和国现代化大农业的排头兵。更为重要的是北大荒人创造了北大荒精神, 为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开展北大荒历史的新闻宣传活动, 将使广大干部职工, 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创业历史, 继承和发扬北大荒人的光荣传统, 弘扬北大荒精神, 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 不断创业、创新、创优, 使北大荒精神的旗帜高高飘扬, 相传万代。

2. 开展北大荒情感的新闻宣传是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以“诚信、务实、创新、卓越”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是同北大荒精神一脉相承的, 是时代化、与时俱进的北大荒精神。它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属性, 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义和优秀美德, 又具有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随着北大荒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一大批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成为垦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他们有热情, 有朝气, 有知识, 有思想, 但是, 他们工作时间较短, 对北大荒的历史还不够了解, 对北大荒的感情还不深厚。作为北大荒未来发展的中坚和骨干成员, 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尤为重要。

3. 开展北大荒愿景的新闻宣传是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愿景教育就是要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大、全国两会和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精神, 让广大干部职工了解“中国梦”与“北大荒梦”的内容和重大意义, 知道实现梦想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坚定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紧紧围绕垦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提高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提升垦区文化软实力, 为全面完成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提出的各项指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三项主题的宣传活动是一个科学的整体, 它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丰富和发展北大荒文化, 传承北大荒精神。历史教育侧重昨天, 情感教育侧重今天, 愿景教育侧重明天。历史的发展就是时间的延续, 精神的延续、情感的延续和理想的延续。北大荒事业就是在生生不息的发展和延续中得到不断的传承, 得到不断的振兴, 创造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辉煌。

三、创新新闻宣传形式, 扎实搞好三大主题的新闻宣传活动

开展北大荒历史、情感、愿景的新闻宣传要搞好三个结合:一是把新闻宣传活动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精神结合起来, 通过新闻宣传活动, 让广大职工群众把握国家发展大势, 明确垦区远景发展目标, 了解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和要求, 从而激励斗志, 鼓舞人心。二是要把新闻宣传与自我培养结合起来, 既要有计划地开展新闻宣传, 更要强化个人知识的培养和提高。要搭建广大职工群众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 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 让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 讲传统, 讲情感, 讲愿景。三是要把新闻宣传活动与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要通过愿景教育, 制定单位和个人发展的愿景目标, 既知道单位远景和近期发展的规划, 又制定个人近期和长远的奋斗计划, 在实现“中国梦”和“北大荒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美好梦想。

圆梦人的中国梦 篇8

摘 要: 黎平人了解黎平的历史,可增强黎平人的自我认同感,对黎平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黎平人的“中国梦”,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强劲的助推作用。本文从黎平人的“中国梦”和黎平历史有利于培养黎平人的自我认同感、爱国情操、敬业精神、改革与创新意识、和谐家园理念、区位自信进行论述。

关键词: 黎平历史 黎平人 中国梦

黎平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宋代始有建置,明设黎平府。黎平在其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这些历史与文化,是黎平人的烙印,也激励着一代代的黎平人在历史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前进,有的成为激励后人的历史。今天我们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努力,黎平历史仍激励着黎平人向前迈进。

一、黎平人的中国梦

自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并多次对中国梦进行阐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黎平人的中国梦也是一样的,具体一点,就是让黎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今天的黎平人,正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黎平人的“中国梦”,需要黎平人在发展征程上不断提高自我认同感、爱国情操、敬业精神、改革与创新意识、和谐家园理念和区位自信。只有这样,黎平人的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

二、黎平历史有利于提高黎平人的自我认同感

黎平的建置,比邻近县早得多,自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置福禄永从长官司后,黎平建置不断,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黎平府,这与贵州建省(贵州布政使司)同年。而与之同时的邻近县域,有的当时国家行政尚未涉足,属于“管外苗疆”之地。就历史根源来说,黎平比邻近的县域更早地进入中央王朝的视野和更早地融入中华文明。黎平府这一建制,就是让今天的黎平人为黎平“撤县建市”而不断努力的历史根源所在,就是黎平人为了恢复黎平府的昔日荣光而不断努力,也是黎平人在历史与文化定位上的自我认同感。

三、黎平历史有利于提高黎平人的爱国情操

在黎平的历史中,从来不缺乏爱国者,其中何腾蛟就是最典型的一例。何腾蛟,黎平县城关镇人,生于1592年,卒于1649年,南明大臣,官拜太师,兵部尚书。明天启元年(1621年)乡试中举,初任山西榆次县教谕,后历任介休、汾阳、南阳、大兴等县令,崇祯十六年提为右佥都御史,湖广巡护。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南明叫做弘光元年,清为顺治元年)后,在历次的小南明朝廷中负责军务,组织抗清。永历三年,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在湘潭不幸被俘。清军多方诱降,许以高位,腾蛟不为所动,斩钉截铁地说:“汝何劳神,吾头可断,心可剖,欲降不能!”为表抗清决心,自被俘之日起,即水米不进。清六王子齐尔哈郎知其不屈,令其自缢。正月二十六日,他从容行至大埠桥畔就义,时年57岁。何腾蛟就义后,永历帝亲举祭奠,追授为“中湘王”,谥号“文烈”。康熙十四年,清廷表彰已故明朝忠臣,谥号“忠诚”并命为其建祠,今黎平神鱼井一带的忠诚巷就因其而得名。次年其骸骨移归故里,葬于黎平城西南之西佛崖,后建祠于城内神鱼井边,名“何忠诚公祠”。今天我们可能认为他忠于一个行将就木的明王朝,是愚忠,是不合时宜,是愚昧,是不会审时度势。但是在古代,受儒家思想教育的读书人,他们认为忠于朝廷,忠于国君,就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也只有以忠于国君、忠于朝廷表现他忠于国家与民族。何腾蛟的忠君爱国,浩然正气,一直激励着一代代的黎平后来人。在抗日战争期间,黎平孟彦人石韫琦为了抗日,自家胞兄被土匪杀害都无法顾及,坚持在抗日前线,直到牺牲,正所谓“战死他乡白骨未归故里土,阵亡祖国忠魂已上离恨天”。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自卫还击战中黎平涌现出一批批为国家和民族大义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者。

四、黎平历史有利于提高黎平人的敬业精神

为了发展黎平经济,让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黎平县各条战线,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工作,有些东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让黎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黎平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一批批敬业的开拓者走在了前例。如王开媛(1874—1947)为立志要为妇女破禁区,打开女子读书的大门,把丈夫被打死通过诉讼获赔的埋葬费捐出建立了黎平第一所女子学校——黎平荷花塘女子学堂,后改称黎平高等女子学校。2011年6月29日至7月1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栗战书同志到黎平调研时,结合红军长征的“黎平会议”精神与长征精神提炼为“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再次为黎平全面建设小康进行鼓舞,黎平人也将拿出发愤图强、坚忍不拔、后来居上的志气,不向困难低头,不想挑战示弱,不向挫折妥协,努力地干事创业,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五、黎平历史有利于提高黎平人的改革与创新意识

黎平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交通相对落后。但是黎平人的观念与认识并不落后,黎平人反而有更强的改革与创新意识。如刻立于清同治五年三月十八日(农历一八六六年三月十八日)的婚俗改革碑,现存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平寨乡纪德村(锦屏、黎平、剑河三县交界的青山界四十八苗寨之一的)就是苗族人民敢于改革与创新,打破苗族传统婚姻习俗的一次有重大影响的婚俗改革。苗族古代的婚姻习俗是姑娘家必还舅家一个女儿,美其名曰“回娘头”,如不回娘头,姑娘家就要被舅家勒索大笔的背带财礼。“回娘头”说得好听,是亲上加亲亲又亲,但是我们知道近亲结婚是不利于子孙后代成长的,这种做法也是年轻的姑娘及其父母不愿意的,只是碍于亲戚情面和多年的转亲陋习,而无可奈何。于是,姜吉胜(1830—1901)召集青山界48寨头人商讨废除“回娘头”的姑表结亲陋习,并呈文报黎平知府,得到黎平两知府(任职交接之际,两知府共同签字)的肯定批示手谕,于是姜吉胜组织人员刻碑立约。婚俗改革碑刻立后,“十八姑娘三岁郎”和“十三四岁姑娘嫁老郎”的陋习得到遏制,姑娘家必须返还给舅家一个女儿的传统习惯和勒索背带财礼受到否定,这场婚俗改革,使我们青山界四十八苗寨的妇女们在自己的婚姻选择方面有了较大的自由,对当地婚姻有较大影响,现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当地苗族婚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六、黎平历史有利于提高黎平人的和谐家园理念

黎平人以和为贵,注重乡里之间、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居共荣。为了使邻里之间和谐相处,教人向善,防止有人作恶,大部分苗家侗寨都把这些理念观念达成共识,都把相关款约刻石立碑,成为地方性的法律。其中黎平县境内最为著名的是德化乡高洋的《高洋大款治安规约碑》及他的《高洋惩治盗贼条例》和《高洋公行正义变亲风俗碑》。《高洋大款治安规约碑》从尧代让畔而耕,汉高祖约法三章,社会得以安定,为预防有人人心不古,见利忘义,开宗明义地说明其刻立的必要。《高洋惩治盗贼条例》则是《高洋大款治安规约碑》的附属款约之一,列出损害乡里和他人的十七种行为及根据情况恶劣程度进行的惩治办法,保证了乡里之间、邻里之间的人身与财产安全,让乡里之间的社会生产生活得以正常有序和良性开展,使乡里之间的淳朴民风得以长期保存。《高洋公行正义变亲风俗碑》是《高洋大款治安规约碑》的另一附件,列出守哨维护安宁、道路桥梁修补、振兴实业辟土开山、打扫阁巷四款维护社会治安和生产生活的义务及违反处罚谷物的额度,另一款是对刁唆健讼估愚民的惩治措施。《高洋大款治安规约碑》只是苗乡侗寨的冰山一角,在黎平的苗乡侗寨,刻立的地方款约碑随处可见。这些乡规民约使和谐家园的理念深入人心,更能有效地让苗乡侗寨的社会经济得以正常、有序和良性发展。

七、黎平的发展现实有利于提高黎平人的优越区位自信

通过历代黎平人的努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黎平在交通运输上的优越区位优势得到了不断凸显。2005年11月6日,黎平机场通航;2012年8月16日松从(松桃至从江)高速黎洛(黎平至洛香)段开通,黎平接通了夏蓉高速;2015年1月23日,松从高速三黎(三穗至黎平)段通车,黎平接通沪昆高速;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通车。黎平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实,为黎平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带动了黎平的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的发展。也为黎平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速,黎平经济发展进入“高铁时代”,让黎平人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提高了优越区位自信,更加铆足干劲建设黎平。

黎平历史是黎平人的根,是黎平人永远都无法抹去的烙印。黎平人只有熟悉和懂得黎平历史,才能有更好的明天,就像大树要把枝叶伸向更加遥远的蓝天,必须把根深深扎进大地。充满自我认同感、爱国情操、敬业精神、改革与创新意识和和谐家园理念的黎平人,一定会鼓足干劲建设黎平、发展黎平。黎平人熟悉黎平历史,有利于黎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早日实现,使黎平人在“中国梦”的筑梦路上早日梦圆。

参考文献:

[1]贵州省黎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黎平县志[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吴展文.黎平县尚重区志[Z].1994(内部资料).

[3]郭达津.黎平县人物志[Z].2001(内部资料).

[4]石干成主撰.黎平历史名人列传[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5]贵州省黎平县百校校史编纂委员会.贵州省黎平县百校校史[Z],2010(内部资料).

[6]姜胜祥,石敏.地方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4(4):91-91,93.

上一篇:接孩子的老奶奶叙事作文下一篇:求是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