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补充》习题答案

2024-07-08

《卢沟桥烽火补充》习题答案(共10篇)

《卢沟桥烽火补充》习题答案 篇1

《卢沟桥烽火补充》习题答案

三、同样写行军,我发现“偷偷地”“摸”提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行径,带有鄙视唾弃的感情色彩;“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同样写战斗失利,我发现“暂时退守”是我军在“众寡悬殊”条件不利的情况下的正确策略,有赞扬之意;“人头滚落”“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是对敌人被打惨状的痛快描述,表达了对日军的鄙视。

五、1、日寇以两个士兵失踪为由,前来搜查,这是蓄意挑衅,遭到中方严词拒绝后,恼羞成怒,首先向我方开火,中国军队还击。但由于敌众我寡,只得暂退守桥头。

2、日本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守军同仇敌忾,奋起反击,日寇狼狈而逃。

3、大刀队员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日寇被打得抱头鼠窜,卢沟桥又回到我军手中。

4、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中国官守军给予慰问与声援。

六、1、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为发突出战士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潜伏十分不容易,他们有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2、与对手总会碰面的,只有勇敢的人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3、我觉得要云龙是一个英勇善战,机智、处事果断的人。

 

《卢沟桥烽火》教案 篇2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按时间、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主备人:纪正荣 参备人:潘玉猛 杨小金 戴晓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按时间、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2.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1)抄写词语(2)解释词义

同仇敌忾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主备人:纪正荣 参备人:纪正荣 杨小金 戴晓庆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指名读。

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卢沟桥的战略地位)2.学习第二段。

(1)读每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2)交流并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3.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

按三个时间,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日军

我军

全副武装

喝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通过理解这些词语,让学生体会这显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行为” 指导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计划的。

第二天凌晨

日军

我军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

通过理解“震耳欲聋”“吼叫”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的画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我军的表现,体会我国守军不怕强敌的英雄气概。

通过理解“人仰马翻”等词语来体会在我军面前,侵略者必然遭到的惨败的下场。

当天晚上

日军

我军

抱头鼠窜

悄悄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我军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及敌人的可耻下场。

指导朗读

(5)换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听录音,加深印象

看板书,同桌互相复述

指名复述

(6)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主备人:纪正荣 参备人:纪正荣 杨小金 戴晓庆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说说“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局势及卢沟桥的战略地位。指名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过渡:日寇岂肯就此罢休?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共产党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及声援

(3)指导朗读好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解疑。

(3)你们知道,中国军民是怎样英勇的抗击侵略者的呢?

(4)讨论,引导学生体会抗击侵略者战斗的激烈。

三、指导造句 1.逐步

(1)指名读带有“逐步”的句子

(2)这里的“逐步”是什么意思?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么样?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2.万籁俱寂

四、延伸作业

搜集一个战争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其他同学听,从中体会军队的善战和战士的英勇。

附:板书设计:

卢沟桥烽火

敌军

敌军

7月7日深

全副武装

喝 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 击

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

当天晚上

抱头鼠窜

悄 悄

可耻下场

英勇顽强

《卢沟桥烽火》教案设计 篇3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知识方面: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关键词句感受敌我双方表现,激发对侵略者憎恨和对我军民打击侵略者行为的敬佩。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方面:

1、激发学生的爱国心。

2、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军的崇敬之情。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卢沟桥烽火》一课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们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从而激发同学们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

四、教学重难点及措施

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体会中国守军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英雄气概。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卢沟桥烽火》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

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和课文插图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和观看图片,给学生直觉上感受。

五、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浏览读、品味读、展示读、探究读,不难体会到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和对我国守军英勇顽强的敬佩之情,为此我花费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通过自读、讨论、交流、汇报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学生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随后,再要求学生朗读本段,找出动词,加以体会,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百度音乐】歌曲《松花江上》

学生再听和想象

五、布置作业

1、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了解卢沟桥事变后的战事情况;收集抗日战争中其他的重要历史事件。

七、教学反思

《卢沟桥烽火》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它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起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课文叙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径,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点明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同学们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教学中,我采用“以述促读”方式,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并想想从中能体会到什么,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去领悟感情,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同时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最后从课堂效果反馈来看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八、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学校: 青州市东夏初中姓名:尹立英

职称: 中学二级教师电话:

电子邮件:wangshirufeng999@163.com

《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 篇4

上到这儿,课已然接近尾声,40分钟的时间就在学生的诵读、寻找中悄然而逝,教学设计中预设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反思课堂,难道说我的课堂是失败的吗?我感觉没有失败,因为我的学生在这堂课上是有所获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了课文,找到了答案。

其实,课堂是多变的,有时,当学生不能准确或完整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许多教师都不会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而匆匆地“代劳”了。事实上,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教师应该抛弃急功近利的应试观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不让学生养成依赖的坏习惯。

走出迷惘,走出困境,你的眼前会是一番全新的景象,相信我们的孩子,只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会凭借自己的能力采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胜利果实。到那时,老师给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通往知识的宽阔桥梁。

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 篇5

《卢沟桥烽火》叙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经,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点明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

对于高年段的学生,课标中就有指出要能“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推敲重点词句,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中有大量的描写敌我双方的词语。描写我军的有:悄悄地、进发、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暂时退守……描写日军的有:偷偷地、摸来、恼羞成怒、人仰马翻……教学中,我由词入手,让学生感受双方战争的激烈以及我军的顽强;同时由词入手,结合时间顺序练习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并且由词入手,学习战斗场面的描写。通过引导学生准确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感受本文对比鲜明,描写生动的写作特色,在此基础上表情朗读、复述,对词语进行积累、内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卢沟桥烽火》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由于本文是一篇和历史事件有关的课文,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此文有一大障碍——历史事件和现实世界的跨越较大,在教学本课时,一方面应补充必要的历史事实,使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前后的历史;另一方面,应紧紧抓住课文中的场面描写,引导学生去感悟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强烈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

3、能随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爱国行为的可敬。教学重点:

课文的2—5自然段,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下场,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教学难点: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确立主题。

1、(课前进行“和我同姓名人我来说活动),一座历经百年的桥,却经历了一场令国人刻骨铭心的战斗,一座历经沧桑的桥,却见证了一段令国人难忘的历史,它的名字就叫—卢沟桥,让我们翻开那厚厚的历史长卷,一起去看看那——卢沟桥的烽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烽火”是什么意思?做什么用的?那卢沟桥的烽火报的是什么警,发出的什么信号呢?——那是日本鬼子全面侵华的信号。

3、让我们一起回到1937年7月7日深夜那个不平常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吧!

二、精读理解、感悟文本。

1、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1)交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日寇与我军的有关句子谈感受。(3)指导读出日寇的不可一世、蛮横无理,我军的誓死为国、大义凛然。(4)守桥的中国士兵是如何判定日本军官是赤裸裸的挑衅而不是搜查失踪的士兵呢?(划划,想想)

(如果真要寻找丢失的士兵,也该在白天,不应该在“星光暗淡,万籁俱寂”的“深夜”。日军到中国士兵的管辖范围来搜查,总该讲些基本礼节,可他们却是“全副武装”,还“气势汹汹”。

部队的纪律很严明,日军竟然会丢失士兵,这是件丢脸的事,“家丑不可外扬”,可他们却兴师动众地来搜查。失踪的只是个小士兵,应该没有必要这样连夜搜查。)是啊,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日寇故意挑起事端妄图侵略的险恶用心。

(5)1937年7月7日,趁着深夜,全副武装,想要占领卢沟桥,那卢沟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使得日军不惜编造谎言来强占它呢?谁来介绍一下卢沟桥?仅仅是这样一座桥,日军有什么好占领的呢?(导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2、齐读第一自然段

(1)卢沟桥确实重要。最后一句话我们再来一齐读一读,读出卢沟桥的重要(2)你是怎么读的?

为什么强调“咽喉”,直接说“要道”也可以啊?(病毒一旦进入咽喉,就会在全身蔓延)日军一旦强占了卢沟桥,他们的魔爪就会怎样? 再齐读第一句话。(3)卢沟桥重要吗?

驻守在桥头的中国士兵会让日军强占卢沟桥吗?

驻守在桥头的中国士兵会让日军的魔爪伸向全国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吗? 驻守在桥头的中国士兵会让他们的兄弟姐妹遭受日军的蹂躏吗?(4)、如果你是驻守在桥头的中国士兵,你会怎样做?

(5)、正像你们一样,1937年7月7日,驻守在桥头的中国士兵也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文章哪些自然段向我们描述了这些无名英雄的壮举(4-5)(6)、好,下面的时间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部分,去感受我们中国守军的英勇、顽强。

3、朗读课文4、5自然段。

(1)先自由地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日寇地句子,用﹏﹏﹏画出描写我军的句子,谈体会。

(2)同桌两个人合作读,一个读日军,一个读我军。(3)讲一讲守城的经过(4)请同学们看文中插图,说说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

(5)课文中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守军的英勇无畏呢?那些词语又表现了敌军的可耻下场呢?

(6)战斗场面的描写: 敌我双方的对比,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生动描写。过渡: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虽然卢沟桥又回到了我军手中,但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继续向平津一代调集兵力,发动进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4、出示表示情况危急的语段

(1)、“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对调吗?为什么?感叹号表示什么?指导读(2)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全国人民是怎么做的?

5、面对侵略者,面对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一起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所以说——

6、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事变”的意义。

三、整合文本,指导复述。

1、如果不看书,你能把事变的经过将出来吗?有什么好办法?

2、生根据提示复述。

四、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引导写话小练笔

出示卢沟桥图片:经过岁月洗礼的卢沟桥,桥面坑坑洼洼,俨然是一位历经沧桑的长者,对我军,对敌军,对全国人民,它似乎在诉说什么呢?

2、小结:是啊,中华儿女永远也不会忘记中国的历史,不会忘记这个这个耻辱的日子——1937年7月7日,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3、出示一些大屠杀及抗战中的图片。

4、抗战胜利已经60多年了,今天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呢?

补充阅读《学者分析:日本为何再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整理资料》 5总结:落后就要挨打——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五、作业:

1、搜集抗战小故事。

2、写一份社会调查报告

(1)周围有多少人知道“卢沟桥事变”?

(2)他们如何看待日本侵华战争?

(3)从你的调查报告看,这些调查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认识? 板书设计:

卢沟桥烽火

《卢沟桥烽火》读后感 篇7

今天,老师教我们第五课的课文《卢沟桥烽火》,《卢沟桥烽火》的大概内容是: 写的是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了事端,企图侵占宛平城。

双方交火,最后我军战士从敌人手中夺回了卢沟桥。当我读到“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呀呀’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的时候,我觉得日本鬼子猖狂到了极点,他们没有把我们中华儿女当人看,真是可恶之极,我真想加入到我们的军队中去,同仇敌忾,让我心中的愤怒消除点!接着,我又读到“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

大刀向日本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这一段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中国守军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的动人场面,我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听到我军那荡气回肠的喊杀声,仿佛看到了敌人那哭爹喊娘的狼狈相,我此刻无比的自豪。因为这段话写出了我国人民不畏强敌,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读完了《卢沟桥烽火》,我明白了:日军想霸占中国,可被中国军打得鬼哭狼嚎。

《卢沟桥烽火补充》习题答案 篇8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提炼和概括。导入新课时,我在课题“卢沟桥烽火”上略花功夫,为后来的精读文本埋下伏笔。板书课题后,我通过图片,向学生简介卢沟桥。对于“烽火”这个词,我故意没有公布答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了烽火的意思是“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敌人来侵犯时,守卫的人就点火报警。”接着提问学生,这篇课文中的敌人是指谁?烽火在这篇文章里指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了解了学情,做到以学定教。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时,我主要采用了先读再品后感悟的步骤。让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者的罪行,我军民的英勇无畏、捍卫国家安全强烈的爱国情怀。复述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找出每一自然段中表示时间的词句,总览课文的顺序。接着品读课文,让学生找出二到四自然段中写日本军队的词句,写我中国士兵的词句。在朗读中,体会日本侵略者的预谋已久和蛮横无理,体会中国士兵的不畏强敌和奋勇抗击。带着感悟到的感情再次读课文,学生的有感情朗读水到渠成,为复述课文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卢沟桥烽火》读后感吴斯铎 篇9

《卢沟桥烽火》读后感(吴斯铎)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日本侵占我们的全中国,可是不得不经过卢沟桥,他们在一个星光黯淡的晚上,偷偷的`向卢沟桥摸来,后来守桥官兵也日本官兵打了起来...... 记得上一次,我和朋友们上房顶,我眼巴巴的看着朋友们一个个的都上去了,在上面大喊:“你们快看啊!这都能看到学校!”“是啊,看,还有几个人在那里打蓝球。”“是牙~”我也学着同学们一样,可是全都失败了,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渐渐地,我失去了耐心,可是想到卢沟桥烽火的中国官兵都不怕死,可是,我鼓起了勇气,再试了一下,终于上去了。 我们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让日本人侵犯我国。

《卢沟桥烽火补充》习题答案 篇10

5《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挑衅”“全副武装”“蓄谋已久”“同仇敌忾”“严词拒绝”等重要词语。

3.能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4.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激发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讲述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教学难点: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激发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预习单、针对学困生加强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品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3.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1.教学课件 2.教师设计预习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激情导入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他们自行炸毁柳条湖附近的一 段铁路,却诬告是我们中国东北军所为,并以此为借口进攻沈阳城,短短4个多月占据了东 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东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出示图片)图片依次出现侵略者对不肯“归顺”的平民施以酷刑——“用铡刀砍头”、对资源疯狂掠夺、对孩子进行奴化教育、更有骇人听闻的细菌部队、大量使用活体做实验,使无数中国平民死于细菌战中。

侵略者给东北人民带来这么大的灾难,他们还不满足,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对,侵略者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野心很大。)

过渡:敌人故伎重演,又在1937年7月7日发动了著名的卢沟桥事件

齐读课题(卢沟桥事变对于整个中国来说都是沉痛的历史,)再读

(二)精读感悟,1.快速浏览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事变经过?(引导:请仔细听老师的问题,写了事变的经过)

(引导:仔细看,课文中有这样一个提示“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也就是说事变的经过是2到5段)

预设:2-5自然段

过渡:我们就来重点品读2-5自然段

2.课件出示:作者把事变过程分不同时间段去介绍,大家自由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自然段的词句

课件依次出现: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过渡:我们首先回到1937年7月7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3.品读二、三自然段,你能感受到什么?

(1)预设:读出了敌人的蛮横无理(如果生读出我军英勇,就另找同学说。)

引导:你认为这种行为是怎样的行为?(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2)重点理解挑衅和蓄谋已久

引导:什么是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也就是无事找茬。)哪里看出无事找茬?

预设①重点体会“气势汹汹”(引导:请你注意找人的态度。)

出示课件: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

引导:找人是非常平常的事,你怎么知道是无事找茬呢?(搜查)你能发挥想象表演一下吗?(我听出了你的蛮横。)

谁能读好这句话。

引导:这种无事找茬还是蓄谋已久的呢? 从哪看出蓄谋已久?(全副武装,装备上)

预设②出示: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什么是全副武装?显然是去——

引导:从“偷偷地”“摸”你能体会到什么?

预设:“偷偷地”有什么阴谋,“摸”能体会到早有预谋,天这么黑,怎么 不往别处“摸”,非得摸到卢沟桥?

预设③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

引导:刚才大家找到的是日军的行为,还有一个小细节,你发现了吗?

从你又能读出什么?(刻意挑选了时机)

指导读:对,这样一个夜晚已经不再是一个寻常的夜晚。再指生读

小结:这是环境描写,一下就把我们拉到了那个情景中,同时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展开。

(3)面对这样蛮横无理的挑衅行为中国士兵怎样做?板书“严词拒绝” 严词拒绝是怎样的拒绝?

引导:你能当守桥官兵来严词拒绝一下吗?指生读。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就应该寸步不让,再读。过渡:由于众寡悬殊,我军退让,可恨的日本敌人又向宛平城发动进攻。2.自由读4、5自然段,划出描写我军表现的句子,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预设①: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

引导:什么是同仇敌忾?(一致痛恨敌人)让我们读出愤恨。

过渡:你还有感受深刻的地方吗?

预设②课件出示:“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

A谈感受(不畏强敌、英勇善战)教师借机板书 B你是从那些词体会出来的?(举、冒、冲、砍)

引导:读这句话,关注这些词,你能想象大刀队员当时的内心吗? C让生说(憎恨)你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这种对敌人的仇恨让我军英勇无比,再读。

过渡:英勇的大刀队员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当天晚上就进行了反击。3.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课件在下面出示: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从“悄悄地”“进发”你体会到我军怎么样?

预设:足智多谋、英勇、不怕牺牲,一次充满智慧的偷袭,一次充满智慧的奇袭。(借机板书)

引导:同样是“偷袭”,同样是不想让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去进军,文中在前面怎样写敌人

课件在上方出示: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 桥摸来。

这两句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引导:我军是怎样进军的,敌人呢?

预设:对敌人的痛恨憎恶之情 对中国军队的赞扬敬佩之情。

②对比读 小结:咱们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也要活用所学的词语,让它们为表达你心中的情感更好的服务。4.渗透表现手法

①由于我军的英勇,敌人下场怎样?

课件出示: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

这时,我们的援兵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②看到敌人这样的下场,你心中有何感受?(痛快、解恨、畅快、高兴)指生读 齐读

③从4、5自然段我们不难看出,我军表现怎样?敌军表现怎样?(我军英勇 敌军溃不成军 狼狈不堪)

追问:这采用的是什么写法?(板书:对比)

④作者不仅花了很多笔墨写我军的表现,还不惜重彩描写了日军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正是有了日军狼狈下场的鲜明对比,才更突出了我军的英勇无畏!

追问:这还采用了什么写法?(板书:反衬 敌人越狼狈反衬我军越英勇。)5.过渡:经过激战卢沟桥重又回到中国军队的手中,敌人亡我之心不死,于是共产党大声疾呼:课件出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引导:三个感叹号三个危急,程度一样吗?(范围加大,急得程度程度,一声比一声急。)

师渲染:一纸电文 热血沸腾 再读。

过渡:三声疾呼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过渡:卢沟桥事变点燃了中华儿女的抗战热情。从此——

课件出示: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了。齐读。

环节

三、回归整题—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读写融合,升华情感

1.在这场战争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战役。

师介绍:淞沪战役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

播放视频《淞沪会战》激战片段 师再介绍:正面战场的首次胜利就发生在我们枣庄台儿庄这片大地上 播放视频《血战台儿庄》片段

过渡:中国人民进行了8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战,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现在日本又对我们中国的钓鱼岛虎视眈眈,我们能同意吗? 2.拓展:答案是肯定的!国家的领土不容侵犯。今日中国与76年前的中国一样吗?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不断崛起,日本如果一意孤行必将重蹈覆辙。

3.卢沟桥的石狮见证了这段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历史警示后人,让我们记住齐读课题 过渡:在八年抗战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感人事迹,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民族心,爱国情

(四)作业:

课件出示: 小练笔:课后观看有关抗战的故事片,讲给同学们听。注意尽量用上课本上描写战争的一些词语。

(五)板书设计 5卢沟桥的烽火 不畏强敌 对比

英勇善战 反衬

足智多谋

上一篇:很在乎一个人的说说句子下一篇:装备承制技术管理制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