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学校领导讲话稿

2024-09-29

读书节学校领导讲话稿(精选12篇)

读书节学校领导讲话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早上,在我们温馨、和谐的校园里,我们迎来了学校“清华杯”第四届读书节的开幕,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预祝本届读书节取得圆满成功!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温家宝在参加读书日活动时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战胜这场危机,不仅要靠物质的力量,还要靠精神的力量。战胜这场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还是要靠人,靠知识的力量和科技的革命。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候,我们提倡读书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读书温暖人心、提振信心、寄托希望,通过读书掌握知识、增强本领、勇于创新。大家要记住一个真理: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

的话指出了读书可以改变人和世界的这一真理。指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读书对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素质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民族如果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

今天是学校第四届读书节的启动仪式,我真诚地希望历时一个月的校园“读书节”,能在学校掀起一股校园读书热潮,营造一种读书环境,同学们把读书的时光过得像节日一样,坚持在书海中徜徉,在书海中汲取智慧的营养,以书籍为伴,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让读书帮助我们享受到人生追求的成功快乐。

在读书节期间,我们设计了许多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读书生活。我希望相关部门认真工作,做好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做好活动的调度与策划,做好活动的促进与提高。读书是有方法的,比如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希望各位老师将自己平时的读书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提高读书的方法与技能。

我们举办读书节只是一个形式,根本目的是要激励大家持之以恒地来读书。同时也希望籍此推动我校读书活动的蓬勃开展,让浓浓的书香溢满校园,让全校师生以书为友,让读书成为经常性的学习活动。

我们要把“营造书香校园”作为学校特色活动。读书节将为广大师生提供汲取知识的契机;将为广大师生开辟充实文化底蕴的窗口;将为广大师生创设陶冶情操的殿堂;将为广大师生搭建表现素养的舞台。

我们希望通过首届读书节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促进全校师生热爱读书,学会读书,而且,还能把读书学习的气氛带入家庭、社会,让大家共同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使我们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让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也希望温馨的校园,花香与书香融为一体。教室里书声琅琅;课间师生徜徉书海;困闲,我们也手不释卷,让阵阵馥郁的书香在校园萦绕。

最后我祝愿:

让好书滋润我们心灵、充实我们的思想、丰富我们的情感、厚实我们的底蕴,为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奠基。让好书为我们每个同学插上奋飞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飞翔。

最后再一次祝学校读书节圆满成功!

读书节学校领导讲话稿 篇2

一、拓宽阅读渠道,营造读书氛围

首先,抓好常规,让读书活动进课表、进课堂。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校将每个年级的语文课外阅读课直接写进课表,保证学生每周有一至两节的课外阅读课,并由语文教研组分年级进行不同主题的课外阅读指导,并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将读书指导活动在全校内辐射、推广,引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学会摘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等,让学生们学会读书,学会从读书中收获快乐,学习知识,掌握能力。同时,我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侧重点对学生开展读书竞赛的指导活动。

其次,丰富书源,打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我校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多元、和谐的阅读空间,让学生随时都能读到更多好书。例如,我校各班积极开展“书非借不能读也”——换书借阅活动,鼓励学生们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这样不仅读到了好书,提高了书籍使用率,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我校还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购好书活动,邀请“书店”进校园,直接折让售出一些师生必读图书,分年级分批让学生自主购阅所需读物,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另外,我校还定期开放学校图书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借书制度、阅览制度,为学生读书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利用阵地,宣传读书技巧感言。我校充分利用橱窗、广播台、黑板报等阵地进行宣传。如我校以红领巾广播为平台,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向学生交流好书篇目、读书方法、读后感等信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意识,培养学生朗读、写作等各种能力。同时,我校利用校刊、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经常刊登推荐书目以及学生读书心得等,进一步推进读书活动的开展。

二、开展家庭、社区合作,推进读书活动

1. 学校家庭携手,有效互动交流

学生在校阅读的时间有限,大量的阅读时间是在家里,但这个时间如何落实,读书的质量又如何保证呢?通过召开家长会,我校向家长积极宣传读书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并建议家长在家里营造读书的氛围,努力争创“学习型家庭”。我校曾组织部分家长、学生一起到上海书城开展“亲子购书活动”,向家长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如《心灵鸡汤》《怎样做好父母》等。我们一方面希望家长在家督促孩子读书,使学生阅读时间、质量都有保障;另一方面认为通过家长的读书行为,使其对教育孩子也有新的认识,并在无形中为孩子起到榜样作用。现在有的班级还邀请几位家长现身说教,和学生们交流过去自己学习时的艰难条件,并苦口婆心地告诫学生,要珍惜时间,珍惜机遇,把握现在。

2. 学校社区联动,共同关注成长

国家领导人怎样读书 篇3

从毛泽东开始,中国爱读书、会读书的国家领导人不胜枚举。从领导人爱看的书中,能体现其执政的智慧,了解他们的读书方式亦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启发。

毛泽东:读书偏深 引文出处难查

毛泽东读书很偏深,除了常用的马列经典和文史哲方面有代表性的著述外,还有兴趣读一些在特定环境中流传不广的书,并注意其中一些细琐的观点。中央文献研究室在编辑和整理毛泽东的著作和谈话时,对一些引文做注释,需要查很多书,有的就很难查到出处。

例如,编《毛泽东文艺论集》时,对毛泽东提到徐志摩说“诗要如银针之响于幽谷”这句话,就没有查到原始出处。毛泽东经常讲拿破仑说过一支笔可以抵得上三千毛瑟兵,还写进了给丁玲的诗:“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问了许多专家,都没有弄清楚出处。

1972年发生“九一三”事件,林彪乘飞机外逃,有关人员问毛泽东怎么办,毛泽东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这句话肯定是一个俗语,但这个俗语出自哪里,一直找不到。近年才知道,出自清朝嘉庆年间一个叫张南庄的人写的一本讲鬼故事的滑稽章回小说,叫《何典》。毛泽东最晚是在1941年就读了《何典》,那时他曾托人为远在莫斯科的两个儿子从中国带去一些书,其中就有《何典》。毛泽东晚年在一次会议上讲过:“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是说吃药只能医那些不会死的病,注定要死的病,药是治不了的。他用这句话比喻像花岗岩一样的人,怎么做思想工作都是做不通的,这句话也是来自《何典》。

周恩来:散发古典气息文化

周恩来出身于书香门第。牙牙学语不久,嗣母陈氏就超前地教他认字了。1946年9月,周恩来接受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沃尔特·李勃曼采访时说:“我小时候在私塾念书。从8岁到10岁我已开始读小说。我读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后来又读了《镜花缘》《水浒传》和《红楼梦》。”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他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而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1959年4月29日,他发表《把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代》的讲话,强调“我们要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遗产贡献出来”。1971年4月20日,他在接见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成员时指出:要多出历史书,“不讲历史、割断历史怎么行呢?中国人不讲中国历史总差点劲”。

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笔下,周恩来浑身散发着中国古典文化气息,“他的教养,来自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和‘人上人’应具有的品德、智慧、尊严、宽厚、仁慈、决心、刚毅”。周恩来的读史状态同样令人颇多感慨。1973年3月26日,他在送给毛泽东的一个报告中说:“凌晨读《史记·汲黯、郑庄列传》及太史公曰云云,深有所感,愧未能及。”要知道,两周前他刚刚写了治病请假报告。作为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在病重体衰之际依然坚持读史,一句“愧未能及”,足以见出周恩来以历史先贤为标尺磨练和提升品格修养的不倦追求。

邓小平:鬼书武侠爱好者,出门必带地图册

邓小平很喜欢看历史地理方面的图书,出门必带两本地图册,一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一本是《世界地图》,到每个地方都要打开地图知道自己的方位。据邓榕回忆,邓小平还爱看字典辞典,常看的有《中国古今地名》《中国人名大辞典》。家里的《辞海》是中华书局1947年的版本,已被他翻得很旧了,折损的硬纸壳书皮是用订书钉固定住的。

据公开报道,邓小平还是武侠大师金庸在内地最早的一批“粉丝”,“你书中的主角大多历经磨难才成大事,这是人生规律。”这是邓对金庸小说的评点,也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写照。上世纪70年代,当金庸小说在内地尚为禁书之时,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从江西返回北京后不久,就托人从境外买了一套金庸小说。

在党内,邓被认为是“实践派”的代表,以“猫论”闻名于世。“他喜欢看写鬼的书。”他的夫人卓琳曾透露,邓非常喜欢《聊斋志异》,有时外出,还让工作人员拆成活页,带几篇偷闲着看。

有人还专门考究邓看聊斋的动机:《聊斋志异》手稿本卷三《驱怪》篇末,有“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狸者,猫也。翻译成白话就是:“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的“猫论”,与其何等相似!

江泽民:好学好问 被同学称为“江博士”

1997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曾向美国《时代》周刊记者谈到一个问题:“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但同时是一个普通公民,我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比如说,我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元曲,也读过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的一些作品。我还喜欢听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的乐曲……我相信,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是相通的。”

江泽民喜欢古典文学,国学功底深厚。 1994年,年近七旬的他曾在南开大学当场背诵了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苏轼的《中秋见月和子由》,令学生们叹服。

在读大学期间,江泽民的学习偏重理工科、自然科学,但因为“家学深厚”,他常被同学们称作“江博士”。

江泽民勤学好问,在读书时常常向人请教。这一品格,即便成为领导人后也未曾丢弃。钱学森,就是江泽民经常请教的一位“老师”。1989年,钱学森给江泽民送了一本他写的《系统工程论》。此后,江泽民特意向钱学森请教了超弦理论,最尖端的物理学理论等知识。 后来,江泽民发表讲话时,还引用了“系统工程”的原理。

胡锦涛:熟知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

1983年,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决定当年10月起,在全国城乡青年中开展读书活动。同年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登对胡锦涛的专访,题为《读书活动要坚持不断持之以恒》。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就是“全国青年读书活动办公室”主任。

2004年10月14日,胡锦涛接见来访的俄罗斯青年访华团时说:“我清楚地记得,在青少年时代,我们曾满怀激情地阅读过贵国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演唱过贵国的歌曲《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后来我们熟知了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

习近平:“一物不知……便求知若渴”

习近平爱读书至少可推溯到1969年。那年他16岁,在黄土高坡上,开始知青生涯,读书不辍。“爱看书”、“好学”,是他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之一。他们记得,他“带一箱子书下乡”,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习近平在谈到自己的爱好时说:“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40余年后,已是国家主席的习近平,用自身经历激励新时代青年。2013年青年节,他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据《南方周末》《光明日报》《新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综合整理)

读书节局领导讲话稿 篇4

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个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日子里,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密州路学校隆重举行第7届读书节暨阶梯阅读推进会,在此,我谨代表市教育局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基本通道。我们诸城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读书的风气可谓历史悠久。当年苏轼在密州时,曾说:“至今东武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对此,我们每一个诸城人,都应该感到无上光荣!优良的读书传统,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继承和发扬!近年来,教育局通过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和报刊,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等方式,培养了师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逐渐融入到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密州路学校是我市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以“追求教育幸福,启迪生命智慧”为办学理念,秉承“明德、求真”的校训,着力打造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文明校园、信息校园,以“科技教育”和“规则教育”为办学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受家长和社会认可。学校扎实推进高效海量阅读,积极营造书香校园,特别是近期开展的阶梯阅读,通过阅读考级制度激励广大同学积极投身阅读,做法新颖,成效很大。

下步,希望学校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积极创建阅读品牌学校;希望全体教师再接再厉,继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积极做好学生的阅读引路人;希望全体同学以读书节为契机,积极参与各项比赛活动,享受读书生活,提升读书境界,为实现人生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书节学校领导讲话稿 篇5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悬铃绿柳舞春风,孩小满园读书声。值此春光无限的美好季节,我们迎来了,孩儿屯小三届读书节。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向全人类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唤,后来又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读书是人们赖以增长知识,认识世界,掌握技能,提高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这也是自古以来学校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生命。所以开展读书教育活动绝不是一种好看的形式,而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倡导读书,举办读书节的根本目的。

我们通过举办读书节,可以进一步带动广大师生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体味读书的乐趣,领受生命的辽阔,感悟人生的哲理。让同学们从小懂得,读书可以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让同学们,能够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可以藉此在他们的未来,齐家、治国、平天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应该从人生的开始就拥有这样一部阶梯,让我们通过读书可以不断的丰富自我,同时又能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要抓住一条读书的主线,那就是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勤读书——终身读书。

爱书是我们读书的动力。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 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读好书,是读书的健康指南,我们强调读书要有选择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笛卡尔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多读书,博览群书,是丰富我们人生知识的保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可以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指导我们的言行,给我们智慧和启迪,减少生活和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书籍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成功。读书还要抓住一个勤字,勤读书,知道在读书下功夫的人,才能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体会,才能得到读书带来的乐趣,才能乐读书而不疲。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许多成功的伟人,都是终身读书的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一辈子离不开书的人,毛泽东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是从读书中得来的。我们要成为有成就的人,也要学做一个终身读书的人。

总之,我希望我们孩儿屯小学的广大师生要以这次读书节为契机,积极的参与到读书的活动中来,经常读书,使读书习以为常,养成一种读书的良好习惯,成为我们人生的主旋律。其次,我们要读好书,多读健康向上的书,做到真正的开卷有益。另外,我们坚持学以致用的读书原则,让我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航行的时候,能够以发展的读书观,观察和使用我们读书的罗盘,确立我们远大的志向,让书籍伴随我们成才。

最后,预祝孩儿屯小学第三届读书节圆满成功!

校领导第三届读书节闭幕式讲话稿 篇6

校领导第三届读书节闭幕式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为期一个月的潍坊学院第三届读书节活动,到今天就要圆满落下帷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为读书节活动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老师,向积极参与读书节各项活动的各位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向本届读书节的成功举办,以及在读书节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们,表示诚挚地祝贺!

本届读书节,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释放读书热情,提升阅读品味”为主题,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文化建设,以倡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为目标,围绕自然、社会、人文等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阅读和实践,举办了图书漂流、身心健康成长图书阅读、专家报告、书海寻宝、数字资源寻宝、“读书之星“评选、征文比赛、主题摄影比赛、读者需求调查、新书推荐、学校特色资源(校史馆、文化名人馆、特藏馆)的开放、数字资源介绍、文献资源咨询与传递、雷锋史料收藏展、驻潍高校图书馆馆长联谊会等15项读书文化传播活动。

这些读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取得了圆满成功。一个月来,同学们与书同行,撒下了阅读的种子,收获了满园的书香。通过活动的开展,感受到了全校师生都能捧起一套经典、专著,与大师为友,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用最静心的阅读,充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通过正确的阅读和交流,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力地推进我校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校园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曾说“阅读比起任何其他的行为都更有力量释放你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本性会得以更好的展现。”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不会阅读就很难会学习。阅读是一项全面的智力活动,需要你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全部参加,是一种内在的陶冶教育,丰富了知识,学会了思考,获得了感情体验和艺术熏陶,规范了自身的行动,扩展了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多年来,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师生的学习和读书工作,坚持把促进广大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能力的全面培养为己任,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读环境的改善和美化,不断增加纸质和电子资源经费的购置,丰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典藏,积极开展资源的利用和服务推广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高。这次读书节活动的成功举办,显然又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展示学校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内容的载体,是又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尝试。

本届读书节,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合作下,形成了良好的读书节举办运行机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学工在线,院报进行了读书节的全面宣传和报道,校外几十家网络媒体进行了我校第三届读书节的相关内容的报道和转载。读书节活动举办的经验在今年临沂大学举办的全省高校图书馆会议上进行了交流。读书节已经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充满活力的活动

老师们,同学们,最是书香能致远。因为,读中华经典,奠定你的文化根基。读名著,提升你的精神涵养。读名人传纪,让你感受榜样的力量,读自然科学,使你挖掘智慧的源泉,读哲学,能开启你心灵的眼睛。因此,同学们要把读书坚持到底,让读书达到最佳境界:没有人强求我们读书,没有物欲引诱我们读书。读书,只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需要。毛泽东曾说,“饭不可一日不吃,觉不可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我们坚信,读书节是个火炬,它点燃了我们阅读的火种。在各种功利性冲击的面前,在思想心灵的深处,给阅读留出空间,用阅读来充实这个空间,让阅读永驻这个空间。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成为文化自觉行动的时候,就一定会收获成功,收获你的人生。

浅谈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 篇7

首先, 要了解讲话稿的用处。笔者认为, 领导讲话稿的作用有以下四点:统一思想, 表明态度;分析情况, 阐述观点;总结部署, 推动落实;工作依据, 记档存史。

第二, 要摸准领导的意图。对起草讲话稿来说, 领导的意图就是讲话稿的主旨。起草者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准确地领会、表达领导意图, 创造性地深化、拓展领导意图。重点了解和掌握领导关于讲话稿“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想法和要求;领导的思维习惯;领导的工作方法和性格特征;领导的语言风格。了解领导意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 特别是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去揣摩领导的意图。那么, 怎样才能揣摩领导的意图呢?一要“跟踪”。对领导在各种场合、不同时期的讲话要多听多记。比如尽可能地参加一些有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 及时摸清领导的思路, 特别是领导脱稿讲得话要马上记下来, 比如在随领导下基层调研时, 对他的即席讲话, 要认真地记录, 细心地揣摩, 时间长了, 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 连缀成篇。总的讲, 就是要善于从领导零碎的、甚至是随意流露的言谈中发现大话题, 不仅听、记, 还要用眼睛观察, 透过场景、表情、行动, 挖掘言语背后的东西, 使自己产生联想, 借题发挥, 由此铺开。二要“加工”。必须敢于和善于对领导的观点进行加工, 经过一番再创作的过程, 合理地进行裁剪、装饰、升华。三要“交流”。不同的场合和会议上, 领导想讲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想讲到什么程度等等, 务必要与讲话人有充分的沟通, 把握好要求。

第三, 要掌握领导的风格。领导的意图摸准了, 掌握领导讲话的风格非常重要。至少要考虑两个方面的一致:一是讲话稿的措词语气与领导的气质风度相一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和风度。一篇好的讲话文稿, 不仅让人感受到领导干部的思想深度, 给人以启发和教育, 而且还要让人感受到领导干部个人的气质、风采和神韵, 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 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运用理论的高度、采用的角度各不相同。越是层次高的领导讲话, 理论性原则性越强, 讲情、说理、叙事的层次越高;而一个基层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讲话的基点和定位, 除符合自己的身份外, 关键还应放在知“上情”、明“下情”、抓“结合”上, 即掌握上级组织和领导对相关工作的要求, 分析把握本单位、部门相关工作现状;结合自身特点, 搞好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工作, 重点是搞好工作的贯彻执行。二是讲话稿观点的透明度及其表达角度应与领导爱好相一致。有的领导阐明观点喜欢单刀直入, 开门见山, 一针见血;有的喜欢旁敲侧击, 让人寻味。所以我们在起草领导讲话时应根据其性格爱好确定观点的透明度和表达形式, 尽量接近领导的性格特点。比如说, 有的喜欢“一句一个意思”, 就要注意多用单句、短句, 做到短促有力, 简洁明快;有的喜欢逻辑推理, 就要适当选用长句、复句, 增加修饰成分, 来表达复杂的道理。

第四, 要自觉地主体转移。为了起草好领导讲话稿, 在起草讲话时要自觉地把自己摆到领导的位置, 从领导的角度去分析和确立“该讲什么, 不该讲什么”“该怎样讲, 不该怎样讲”。形象地说法是“关起门来当领导”, 其实质就是模拟领导。模拟得越逼真, 就越能对上领导的“口味”。俗话说“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要在写作时“演好角色”, 平常就得“进入角色”。有句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但承担为领导起草讲话稿的文秘人员, 要“不在其位, 学谋其政”。要自觉地养成“踱方步”、想大事的习惯。凡领导了解的大事都应当了解, 领导考虑的重要问题都应当考虑, 尤其要把注意力放在对全局工作的了解和考虑上。但是, 无论在平时也好, 在起草过程中也好, 起草人都要自觉地摆正自己的位置, 正确处理“参谋”与“参与”、“献策”与“决策”、“办事”与“主事”的关系, 切忌“越位”“犯规”。要始终牢记是为领导“代言”, “立言”的是领导, 讲什么、怎样讲, 最终只能由领导拍板决定。这就要求准确地把握好度, 一不能自作聪明, 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领导的意见。二不能自以为是, 当自己的建议被领导否决以后, 仍然固执已见, 甚至发牢骚, 讲怪话, 这都是不行的, 也是不对的。

第五, 要变写稿为想稿。搞文字工作辛苦, 辛苦就辛苦在“想”上。任何文字材料, 外在表现是“写”出来的, 实质上首先是“想”出来的。写作水平首先是思想水平决定的, 有多高的思想水平, 才有可能写出多高理论水平的文稿。可以说, “想”是“写”的前提, “写”是“想”的表现。接到一个任务, 弄清来龙去脉之后, 必须认真地构思。要从创新上想, 克服一般化, 领导讲话不能让人一听就感到没有什么新意, 老一套;要从指导性上想, 领导讲话的重点是什么, 对象是什么, 要有针对性;要从语言的运用上去想, 使语言既精炼又有力;要从结构上想, 做到更合理简练。想稿的过程就是酝酿准备的过程, 这是起草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 脑子从来不能有清闲的时候, 不仅要想领导之所想, 还要想领导之未想。领导想说的, 群众想听的, 就是我们要写的。

第六, 要变模仿为创造。模仿对初写讲话稿的人是非常必要的, 它是入门的有效办法, 也是学习写作、快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但简单地模仿适应不了高层次的需要, 出不了特色, 出不了高层次的成果, 领导也不会满意。从模仿到创造是一个飞跃, 它需要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 从上情到下情的结合上加以分析提炼, 提出有特点且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和要求。创造有视野问题、水平问题, 但首先是责任心的问题, 是想不想创造的问题。创造不能生编硬造, 更不能生搬硬套, 要合情合理, 顺其自然。在召开一个会议之前, 要做到三个超前:筹备酝酿超前, 调查研究超前, 材料准备超前, 尽最大可能比领导想得更早一些、更细一些、更深一些。

第七, 要充分听取意见。如果时间充分, 应当在写初稿之前, 带着要解决的问题找一些人座谈, 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初稿形成后, 打印出讨论稿, 征求意见, 然后进行修改, 以提高质量。文稿是改出来的。一个人想得再周到、再细致、再全面, 也难免存有局限性, 几个人在一起议一议, 互相启发启发, 开阔思路, 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讲话稿, 与其他文字材料相比, 更讲究思想性、全局性、严谨性和规范性, 更强调高度、深度和新意, 必须经过千锤百炼, 做到炉火纯青, 多一字累赘, 少一个字缺陷。

中职学校图书馆如何开展读书活动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 图书馆 读书活动 思想教育

一、开展读书活动的必要性

图书馆是一个提供知识的场所,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中职学校图书馆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为中职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知识、拓宽知识面和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品德素质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然而中职学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现状并不乐观。

首先,中职学校的阅读群体是中职生,较差的生源决定着其较低的文化素质,加之学生普遍的厌学现象,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很不理想,图书借阅的次数在逐年下降;其次,图书馆要发挥为中职生读书、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的职能,传统的服务模式还没有被多样化的服务所完全取代。

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职能,让学生通过读书来实现生活理想,成就人生事业,就必须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与学校、班级一起共建平台,从而营造一个勤奋读书、努力读书、奋发向上的校园环境。让中职生读好书,好读书,愉悦身心;学技术,提技能,服务社会。

二、如何开展读书活动

1.做好宣传,主题鲜明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图书馆可以借此为契机,宣传开展读书月活动。宣传的方式可以用文字、图片、音像、讲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在校全体师生都是我们的宣传对象,班主任作为宣传的重点人群首先受到宣传教育,然后再带动全体学生。宣传过程中要注意多收集正面的典型事例,如著名文学家、学者及成功人士的案例,以发挥其榜样作用。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提前造势,张贴海报,穿一些卡通的衣服吸引学生的眼球,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新学期伊始,迎来了笔者学校一年一届的读书节,我们在校门口悬挂“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第六届读书节”的横幅,校园内张贴“智慧人生读书始,财富生涯好读书”“我读书,我快乐”“好书伴我行,书香满校园”等标语,同时在学校网站上设专题,要求各班办好一期与读书活动有关的主题黑板报,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举行盛大的读书节开幕式,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精彩讲话,学生们表达了极高的信心和热情,整个校园内充盈着浓浓的读书氛围。

2.精心策划,开展有序

(1)做好总体策划。事事有计划,成功有保障。做好读书活动的总体策划,是保证活动顺利有序开展至关重要的环节。

首先,图书馆作为主办方,学生管理科、班主任作为协办方,要通力配合,共同商议,认真研究制定的活动计划详细内容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其次,策划书的内容应包括活动意义(活动背景、活动主题、活动口号、活动目的)、活动过程具体安排(时间、地点、面向人群、具体内容、活动流程、现场安排)、活动经费和效果评估等。在今年笔者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图书馆制订总策划,确定“读书改变生活”的活动主题,各班级制订具体的读书计划和班级主题口号。

(2)积极实施。有步骤地实施计划内容是活动开展的关键和主要内容。在活动期间依据计划做好落实,有监督,有总结。在活动形式上要设定活动的小单元(如一个班级),每个小单元要有责任人(班主任或班长)。这主要是从便于组织的角度考虑,同时也便于单元间的竞赛,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不可少,班主任既是活动的协办者又是监督者,直接督促班级活动的开展。

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好书推荐”“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等活动。“荐好书,让书籍走进心灵”,在好书推荐会上,学生们介绍读书经验,交流阅读心得,畅谈阅读体会,极力向同学推荐自己最喜爱的书籍。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的主要内容,展示自己的读书风采,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收获,以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活动开展中老师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并收集优秀的读书笔记让学生阅读、学习。这不但能帮助学生记住书的内容,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适时进行优秀读书笔记的评选活动和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在每个单元中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名次,统一颁奖,以激励学生。

主题班会是读书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题题目设置要新颖,有感召力,同时要贴近生活,如“我和书本有个约会”“一路书香伴我行”等。

3.及时总结,积累经验

读书活动告一段落,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把下一次的工作做得更好。

在多年的读书活动中,笔者学校不仅注重开展的过程,还特别注重最终的效果,并对整体活动进行总结。从策划的具体内容、实施的步骤、达到的实际效果等都做出反思,制订出改进的具体措施,以便在下次将活动开展得更好。

2012年读书节领导讲话 篇9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共建和谐家园读书教育活动的通知,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共建和谐家园读书教育活动。本次活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大力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充分运用民族文化宝贵资源,把传统节日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在广大学生中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营造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通向世界的窗口,名人对读书有许多格言。我们有一句成语说得最好,那就是“开卷有益”,这是古人对读书的最好的解释之一。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书海浩瀚,精彩纷呈。每个人的人生阅历是有限的,能支配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我们可能对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界中的许多事情和现象产生好奇,总想问一个为什么?但是由于条件所限,我们的目光一时间还看不太清,我们的脚步一下子也走不太远,这个时候,记载了大量知识与信息的书籍就成为我们最值得信赖的好朋友。看不同的书,我们才能了解世界。

也许有同学会问,书太多了,我该看些什么才好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每位同学自己身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首先就要问问自己,最让我好奇的是什么,我最想知道的事情是什么;在确定了方向之后,你可以向父母或者老师请求一些帮助,让他们向你推荐、挑选一些适合你阅读的好书。德国大文豪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想想看,当你心中藏着不少急于知道的为什么时,一个你不认识的人通过书本慢慢地帮你打开一扇扇神奇的门,在你面前展现出一些奇妙的景象时,那该是一件多让人开心的事情啊!

作为一个和你们走过同样读书、求学之路的大朋友,我还有一点想法提供给同学们。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准备走进书海遨游一番时,请带好两样东西——认真的双眼和思考的大脑。因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在于激发我们的头脑自己去思考,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这样才会印象深刻过目不忘。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但当你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我愿意以这段话送给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并以此结束我的发言。

读书笔记领导讲话 篇10

大家下午好!

明天将是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周年的纪念日。为此,新闻传播学院特举行 纪念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周年 庆祝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暨新闻传播学院第三届读书笔记工程展览活动,下面我宣布此次活动正式开始。

2009年2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五十年前,西藏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开始了宏伟的民主改革历程。五十年来,西藏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科学知识起着关键的作用。西藏民族学院为西藏的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人才。

为了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好现代化的科技文化知识,新闻传播学院从2005年建院以来共举行了2次读书笔记展览活动,都收到了良好而积极的效果。举办读书笔记展览活动既可以调动同学们的读书积极性,又可以展现我院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精神风貌。对优秀读书笔记的展览不但可以表彰先进,而且能够激励其他学生。所以,读书笔记展览活动应该长期开展下去。

与此同时,我也向大家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多读书。要博览群书,从文史哲学到法学、社会学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第二、多动笔。同学们要随时把书中的优秀文章和知识记载下来,养成良好的动笔学习习惯;第三、多思考。在读书和记笔记的同时,要善于思

考,学会创新,只有多思考才能够研究的更加深入。

领导讲话稿提纲的观点锤炼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讲话稿提纲;观点锤炼;对策和建议

1.提纲观点锤炼要遵循讲话稿写作的规律

讲话稿是领导干部从事企业管理活动的专用文字材料,有独特的写作规律:通过对领导者思想和政策的公布,体现出权威性;通过对会议主题严密、条理、明确的表达,体现出逻辑性;通过对不同会议类型和与会对象的区分,体现出针对性;通过运用大众化、简练性的语言,体现出通俗性。因此,提纲观点必须遵循领导讲话稿的规律,即“权威性、逻辑性、针对性、通俗性”来谋篇布局,否则相去甚远。

A.突出权威性

企业领导讲话,目的多是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发动和组织干部职工努力奋斗。因此,讲话稿必须牢牢地以这个中心为主线,每一句话都必须与整体工作部署精神相一致。若忽视了这一点,职工就会觉得领导信口开河,甚至弱化威信。因此,作为贯穿整篇材料的写作提纲,必须观点权威,主题突出,牢牢把握“吃透上、摸透下、重思考”的九字原则。即,“吃透上”就是努力吃透上情,注重研读有关文件,学习政策,增强理论功底;“摸透下”就是注重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努力摸透下情;“重思考”就是根据上情,结合下情,确定工作思路和讲话方向,通过锤炼观点为更好地贯彻重大部署和工作意图提供思想准备和精神动力。

B.突出逻辑性

现在的很多会议,与会者多是以听为主,边听边记;特别是基层召开会议,很少或者根本就不下发领导讲话稿。因此,要使参会者爱听易记,就必须注意讲话稿的逻辑关系,做到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语言清爽。所以,在讲话稿观点锤炼中,首先要提纲挈领,精确概括出“一二三”;然后再主次排序,忌讳眉毛胡子一把抓,防止生搬硬套、前后重复、颠三倒四。

C.突出针对性

企业会议,既有生产、技术、管理、政工等专题性会议,又有职代会、半年会等综合性会议。领导讲话能够令职工接受,并且收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针对不同的会议类型、对象,安排讲话内容,确定讲话风格。比如,在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不适合拿到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去讲,在董事局会议上的讲话更不能拿到车间班前会上去講。因此,锤炼讲话稿观点必须弄清楚在什么会议上讲,什么地点讲,什么时候讲,什么场合讲,跟什么对象讲。

D.突出通俗性

企业开会是要解决问题,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挥霍效益,因此开短会、说白话、重实效,已经成为大家共识。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就必须突出讲话的简练性。所以,锤炼的观点首先要一言而尽,不要“涂脂抹粉”,要让职工从提纲中就听到真意;其次,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要面面俱到;再次,要深入浅出,忌讳用词生僻,拗口难懂。

2.提纲观点锤炼常见误区

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常常感到,因为观点锤炼不恰当,一篇领导讲话稿不仅不能起到部署工作、宣传教育、组织动员、沟通情况的积极作用,相反还极不利于领导者自身建立形象、树立威信。究其原因,常犯的误区是:

A.雷同重复误区

一是“抄袭”,下级直接将上级提纲观点稍作改动,如将“领导重视,责任到人”改为“一把手负责,副职分工”,把总公司的名称改为分公司的名称,余下要点照搬;二是“拷贝”,套词重复出现在各个提纲中,如庆“七一”领导讲话中,一级标题为“党建工作成绩斐然”,接下来二级标题分三个方面:“思想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这种老套路延续下来,让人感觉观点总无新意,落入俗套。

B.言之无物误区

不少讲话稿的观点都容易陷入这一误区,尤其是工作部署类的讲话稿,往往观点中规中矩,听众也感觉无可挑剔,但会后思索,却发现还是不清楚工作应如何着手,似乎工作只需用格式化的观点加以落实,至于实效做与不做差不多。

C.逻辑混乱误区

一是不注重各部分提纲篇幅上的匀称和协调性,导致层次要点模糊,段旨不明;二是各部分的边界划分不明晰,造成一个主题多个中心,与此对应的另一表现则是一个相对集中独立的概念不在一个层次内,造成中心分散;三是不注重各部分间的周密性和简洁性,前面锤炼的观点,后面重复出现,前面汇总的意思,后面重新提起。

D.八股僵化误区

讲话稿如果过分拘泥于一定的模式,这样起草的提纲反而会束缚思想,影响生动性。比如,在销售企业季度工作会议上,领导讲稿观点总体应该按照“目标任务——思路措施——奖惩考核”来布局,说到“思路措施”表述的观点大概是“一是抓市场;二是稳生产;三是严管理;四是聚思想”等等。如果每个季度都是这样写,提纲观点就显得内容僵化,犹如八股文,没有生气,缺乏激情,写者倦怠,听者厌烦。

E.故作高深误区

有的秘书在起草讲话稿提纲时,喜欢故意使用一些生僻难懂的词语,大量的、生硬地引用古词旧典、技术用语,进而导致立论说理不深不透,观点空泛,浮皮潦草,缺乏启发性和感召力。

3.提纲观点锤炼的对策与建议

A.要高度概括体现意义和认识的观点

对某项工作重要意义、地位、作用的认识和原则的把握,是领导讲话稿中经常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充分认识某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与会者对此项工作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及其工作成效。因此,围绕会议主题,观点的锤炼就要立意高远,体现较高的思想性。

比如,2011年中石化集团公司傅成玉董事长在干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战略,然后从六个方面锤炼观点,分别是资源战略、市场战略、一体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绿色低碳战略。这让我们耳目一新,从观点中就能深刻认识到一个国有特大型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所应担负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B.要深度挖掘剖析形势和问题的观点

安排工作、部署任务、形势教育之类的会议,分析形势、剖析问题是领导讲话稿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从发言领导角度来说,只有认清了形势,发现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从与会者的角度来说,形势分析越透,问题找得越准,就越能引起与会者的关注,也越能让与会者产生共鸣,会议的效果也就越好。

比如,2010年元月份,山东省姜大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充分肯定2009年工作成绩的同时,对我省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所遇到的严峻困难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纲观点:我省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巩固,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压力很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很困难;民营经济发展不快,民间投资意愿不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足;外需萎缩的影响还在持续,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面临不少困难;财政增支减收因素明显增多,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就业形势仍很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趋缓,民生领域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C.要系统分析安排任务和总结工作的观点

安排任务和总结工作具有系统性、广泛性、全面性、周到性的共同特点。因此,在锤炼安排任务和工作总结的观点时,一方面,安排任务的观点要具体,可以增加方方面面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压力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任务尽职尽责;另一方面,总结工作的观点要全面,可以全方位审视和评估工作完成情况,全面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为完成下一阶段目标任务而继续奋斗。

比如,在2011年胜利油田办公室工作会议上,局办领导在总结上年度全系统工作成绩时,论述了以下四个观点:以“三基”创建为契机,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质效不断提升;以决策服务为重点,大力加强以文辅政能力建设,办公室核心职能进一步发挥;以精干高效为目标,大力加强综合协调,办公室“枢纽”作用进一步提升。

上述四个观点,全面总结了油田行政办公系统紧紧围绕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积极参与政务、搞好服务、办好事务的综合情况,从而激发了该系统进一步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提高整体工作效能和基础管理水平的積极性和主动性。

D.要具体分解采取措施和落实责任的观点

在传达贯彻性会议的讲话稿中,领导逢会必讲“采取措施、落实责任”的观点。但是,怎样讲得有效果、有力度,是个大学问。通常,在拟定落实工作措施和工作责任的提纲观点时,秘书往往采用“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督促检查”之类的观点。这些观点比较原则,被各类工作性会议的领导讲话稿所套用,形成了公式化、程序化、八股化的格式,缺乏生动性。解决的办法是要着力提高观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衡量的标准是要看观点中是否体现了措施具体、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比如,某团市委召开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会议,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入影响、经济回升基础乏力、青年就业创业压力加大的现实情况,与会负责人提出了操作性、实效性较好的办法,讲话提纲观点如下:一是深入做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二是抓好就业创业培训分类实施;三是深化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四是推进工作与“红旗团委”评选挂钩。特别是在深化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论述中,又继续细化观点:其一要进一步扩大贷款渠道;其二要进一步扩大贷款的受益面;其三要努力探索新的担保方式;其四要选拔十佳诚信青年创业者。

E.要准确表述检查督导和批评教育的观点

领导在检查督导和整顿作风会议上,都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研究,对某些工作不力、不作为的同志批评教育。此时,如果秘书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拿捏不准或不得要领,就会犯了不能切中要害的错误,甚至出现点名批评的人和事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究其原因,这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同志事前调研不深入,问题没找准,责任没弄清,进而影响了观点锤炼的准确性,使会议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存在问题,恰如其分地提出批评教育意见,尤其要提高检查督导、批评教育观点的精准度,使查摆出的问题符合实际,让被批评的同志心悦诚服。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所作的《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深刻剖析了党八股腐朽文风,用了八组准确、形象、简练的词汇表述观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命;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上述八个观点对这种文风存在的种种弊端和危害一一加以概括与精准描述,形象生动,击中要害,使与会同志一听到上述观点,就能够明白党八股害党害国的本质,从而增强了全党加快“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的紧迫性、责任感。

F.要精心谋划主题相同和内容相近的观点

经验不足、功底不深的秘书同志,往往害怕碰到“三同”会议,即“同一会议、同一议题、同时讲话”。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不同文字秘书各自起草材料,但是拟好的讲话稿却出现了观点相同、内容相近、材料相似的尴尬,导致不同领导在会上说同样的事、举同样的例、讲同样的理。一旦碰到这种局面,后面讲话的领导有的就不得不抛开讲话稿,临场发挥了。

摆脱这种尴尬,文字秘书一定要事先调查研究,然后根据领导讲话的先后顺序和工作分工等因素来拟定讲话稿的观点。对于比较大型和正规的会议,如果安排两位以上领导讲话,负责起草不同领导讲话材料的同志事先应通好气,谁讲全面、谁讲重点要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如果根据议程安排,某一领导不作主报告,也就是不讲全面工作,建议在确立讲话提纲和观点时,紧紧抓住会议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最关键、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来锤炼讲话稿的观点,这样写出来的材料重点突出,也便于与会者迅速抓住工作要点。另外,还可以根据领导分工来确定讲话角度和观点,在紧扣会议主题的前提下,围绕领导人精通和熟悉的某一两项工作来谋划和深化观点,把问题讲深讲透。这样既能发挥该领导的长处,又能体现他的讲话个性和特色。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邢修桂.秘书之友【J】秘书之友编辑部.2010.09

读书节学校领导讲话稿 篇12

在老师心里, 最难忘和最难以割舍的是他们的学生;在我们心里, 最难忘和最感人的就是那些不求回报、默默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老师们……

距江都与高邮交界不远, 运河东岸, 露筋渡口。等待摆渡的, 是两个女子。中年人叫许应芬, 年轻人叫张萍。

每天早晨7点前, 她们必须渡过运河, 登上西岸的小岛。

此时, 对岸码头, 一块大石头旁, 一群孩子正挥舞着双手:“老师早———”

舒展的微笑, 清脆的童音, 这一幕, 在运河上相守了15个年头。

最可怕, 坐着澡盆过运河

过了河, 便是邵伯镇渔业村东风组。它地处大运河与邵伯湖之间, 是一个长1 000米、宽300米的狭长小岛。

小岛上, 住着173户居民, 600多口人, 清一色的渔民户。每年过了冬, 大人们驾船出海捕鱼, 丢下孩子和老人, 直到第二年夏天才回来。

当渔民们像候鸟一样“飞”走的时候, 张萍和许应芬, 既是小候鸟们的老师, 也是他们的临时家长。“东边是大运河, 西边是邵伯湖, 两边都是水, 你不能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

1994年, 18岁的张萍中学毕业。当时, 渔业村村主任找到她, 说岛上正在筹建幼儿园, 想请她去当教师, 月工资300元。“我很喜欢孩子, 所以就来了。”

第一次踏上小岛时, 这里没有电, 没有水, 没有路, 教室只是四间平房。

许应芬, 48岁, 当代课老师25年。不过, 来岛上代课, 比张萍晚了13年。

“刚来时, 好怕呀。”许应芬说, 三年前, 渡船靠不了岸, 离着1米远, 就得往岸上跳, “真是心惊胆战。”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运河上起了风浪, 或遇大雾天气, 渡船停摆, 渔民就用木澡盆接送老师, “小澡盆在运河上摇摆颠簸, 摇得你心拎拎的, 真有点冒死的味道。”

课堂外, 喂饭洗脸扎辫子

上午三节课, 约10点半, 学校放学了。

孩子们回家, 张萍和许应芬开始烧午饭。一盘扁豆烧芋头, 一锅米饭, 这就是两人准备的午餐。

张萍, 每月工资800元。许应芬, 每月工资600元。“不省着点, 一个月的工资剩不了几文。”

张萍记得, 刚来岛上时, 中午就着大运河的水吃干饼子, “偶尔泡一袋方便面, 算是改善生活了。”

刚过了11点, 6岁小姑娘徐太淼端着一只大盆子回到学校, 盆里装着剁好的鱼块, 上面放着葱和姜丝。她笑盈盈地说:“老师没得菜吃, 奶奶剁了一条鱼, 下锅一烧就可以吃了。”

今天, 这家送点鱼虾;明天, 那家送点蔬菜。渔民们跟两个老师间, 就像走亲戚一样。而两个老师, 则成了孩子们的临时妈妈。

屠叶, 5岁, 刚入园时, 不肯吃饭, 奶奶没法, 只好把饭送到教室, 请张萍帮着喂。张萍好奇:“为什么老师喂, 你才吃呢?”小姑娘说:“老师会唱好听的歌, 就像妈妈一样。”小屠叶想妈妈了, 张萍心里一酸。

到了岛上之后, 许应芬感觉最大的不同, 就是在照应孩子们的生活上, 得像教学一样花力气。

去年冬天, 父母出海, 谢蕊不洗脸不刷牙, 蓬头垢面。许应芬边给她扎辫子边问:“为什么不刷牙呢?”“没牙刷。”第二天, 许应芬买了牙刷。奶奶笑了:“家里有牙刷, 她不刷。老师的牙刷, 她倒刷得起劲呢。”

早早地, 下午的课开始了。

紧挨着运河大堤, 一栋狭小的两层小楼, 便是东风西湖学校。

小楼是在一场龙卷风之后兴建的。

1997年5月12日, 张萍正在陪孩子们午休。窗外, 突然黑下来, 狂风呼啸。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张萍惊恐地朝门外张望时, 一棵直径五六十厘米的大树, 已被连根拔起, 屋顶上传来瓦片乱飞的声响。

张萍慌了。她大声叫醒着孩子们, 左手一个, 右手一个, 夹起两个4岁的孩子, 冲向外面的空地, 放下。稍大一点的孩子, 已经跟着她跑出来。点了一点, 8个。“不对呀, 还有两个呢?”

“手拉手, 趴倒, 不要动, 等老师回来。”张萍大声叮嘱着, 迅速奔回教室。

离教室1米多远, 她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就要冲进去时, 眼看着屋顶飞起, 房梁断下。她猛扑上前, 挡了一下房梁, 顺势推开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的腿, 则被压住了。

教育论谈”专栏宗旨

聚焦成才热点, 思考成才模式;

阐释成才含义, 探讨成才规律;

剖解成才案例, 反思成才误区;

研究成才路径, 透析成才要素。

“房梁砸中我的腰和胳膊, 当时感觉不到疼, 就一个劲地拽孩子, 拽出来时, 孩子的衣服已经被我撕破了。”

牵着两个孩子, 回到空地。突然, 趴在地上的孩子们哭了。是被吓哭的。他们眼前的老师, 满脸是血。

而今, 被救的孩子已经读高中, 节假日里常来看望张萍。“因为一起经历过灾难, 我们都感觉特别亲。”

课堂上, 渔娃们知道了哈佛

一楼空着, 露出大堤的二楼, 是二年级的教室, 有7个学生。许应芬是他们的老师。

黑板上, 左边写着“1米=100厘米”;右边, 画着一排田字格, 生字规规整整, 四线三格里, 拼音也一样规整。

不只是语文和数学, 许老师还教音乐和美术。不过, 孩子们已经很长时间没听到老师弹琴了。因为, 唯一的乐器———脚踏风琴, 坏散了架。

“其实, 就6个学生, 有一个是先天脑瘫。”许应芬说, 小友子只是坐在课堂上听听, 也不会写字, “来学校, 可以活动活动;在家里, 一动也不动。”

小友子9岁, 上课时, 偶尔会从凳子上摔倒。许老师赶忙跑过去, 用力地抱起。“谢——谢——”小友子贴在许老师的耳边, 呢喃着。

小友子也是张萍的学生, 曾在幼儿园呆了四年。幼儿园就在二年级教室隔壁。10来个平方米, 坐着13个孩子。

“哪几组数加起来等于6啊?”“1加5, 2加4, 还有3加3。”孩子们仰着头, 拖着长长的童音。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二楼传来悦耳的读书声。

“刚来时, 这里的孩子不会拼音, ”许应芬说, 一个月后, 孩子们能看着拼音读课文了。上学期, 中心校统考, 语文90分以上, 数学95分以上, 算优。“考下来, 只有二年级的一个孩子数学考了94分, 其他都是优。”

从张萍和许应芬嘴里, 渔娃们知道了首都北京, 听到了电子琴的旋律, 认识了南方的芒果, 知道了美国有个哈佛大学……

小岛边, 辞职的冲动与不舍

太阳西斜。下午4点, 最后一班渡船将开出。这之前, 两个老师, 20个孩子, 必须踏上回家的路。

婚后, 丈夫在上海打工, 张萍早出晚归, 孩子没人照顾。2004年, 张萍回到了村幼儿园。但一年后, 岛上新来的老师走了。校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萍。她说:“那就让我回岛上吧。”

从学校到家, 约一个小时。80多岁的老公公, 9岁的孩子, 全靠张萍一个人照料。晚上回家, 侍候完老小, 已是深夜。

1985年, 许应芬当上了代课教师。次年, 结婚生子, 不想再上班, “当时, 老公开了个小厂。”后来学校一次次做工作, 又上班了。

为了转成民办教师, 许应芬先后拿了大专文凭, 考过了计算机和普通话, 但最终还是没能转成。此后, 许应芬又两次辞职被劝回。“2006年, 让我到岛上去, 老公说, 别去了, 回来开店吧。当时老公开了家农资店, 一年能挣三四万。孩子大学毕业, 当了老师, 也劝我不要回头。”

到现在, 许应芬也很矛盾。“回家, 能挣钱;可是离开孩子, 我恐怕日子也不好过。毕竟, 当了20多年老师。”

跟许应芬一样, 张萍在岛上坚守15年, 也是一份不舍。

下午4点, 张萍和许应芬登上了渡船。码头上, 孩子们手拉手, 齐声喊着:“张老师, 再见———许老师, 再见———”

清晨的迎接, 傍晚的送别, 构成了露筋渡口最真最美的一幕, 也成了两位老师难以割舍的牵挂。

采访手记

一份不舍与离开的梦

采访张萍时, 她坚决不肯。她说, 她接受过采访, 太麻烦, 太耽误时间。于是, 转而采访年长一点的许应芬。

一见面, 她说自己很平常, 倒是吐了一肚子委屈。25年, 她错过了一次次转成民办教师的机会。600元工资, 这该是她的价值吗?她常常在心里责问自己。

丈夫开店, 孩子大学毕业当了老师, 家里不缺她这点工资。她矛盾, 离开学校离开孩子的生活, 怎么过?她又不舍。毕竟, 25年了。

然而, 许应芬已经不再年轻, 总会有退休的一天。而未来, 又有谁会接受这份微薄的收入, 又有谁愿意奔波于运河两岸?精神可嘉, 爱心可鉴, 能否永远承担173户渔民孩子的未来?

一份委屈, 也是一份担忧。真实的倾诉, 坦诚的倾听, 打动了许应芬, 也打开了张萍的话匣子。

下午4点, 记者随两位老师, 一同从岛上返回。上了岸, 两位老师匆忙上了车, 没有告别, 没有客套。也许, 她们知道, 我们是我们, 她们还是她们。

上一篇:政治整治正风肃纪下一篇:某公司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