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交换实验报告(通用5篇)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篇1
西安文理学院物理与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程控交换课外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10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
课程程控数字交换技术
学号08101100219
学生姓名李斌
成绩
2013年11月
实习报告
2013年11月26日--11月27日,西安文理学院物理与机械电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1、2班来到了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的中兴通讯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两天的实习培训。中兴通讯概况:
1985年,中兴通讯成立。1997年,中兴通讯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是国内A股市场上市值、营业收入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4年12月,中兴通讯作为中国内地首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
中兴通讯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导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中兴通讯各系列电信产品都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并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中国主导电信运营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国际电信市场,中兴通讯已向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运营商提供优质的、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与包括法国电信、英国电信、沃达丰、澳大利亚电信、和黄电信在内的众多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未来,中兴通讯将继续迎接挑战,打造享誉全球的中兴通讯品牌,力创世界级卓越企业。
实习过程回顾:
第一天上午:来到基地,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基站机房,参观实习基地设备,系统及其教学实验室。接着为我们介绍通信的历史及其演变过程,详细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近期即将推出的4G打下基础。课间老师为我们讲解中兴的企业文化及中兴的发展历程。
第一天下午:讲解基站的工作原理及其组网的一些基础知识,重点讲解移动基站的通信过程及其软件的使用。
第二天上午:参观机房,讲解一些常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讲解基站柜的一些基本知识,讲解软件的使用及练习。
第二天下午:参观实验机房,讲解未来4G的发展方向,介绍4G的一些知识,讲解中兴通讯的业务范围和中兴未来的发展规划,讲解LTE知识,及其干通信行业的一些基本素养及其基本技能,讲解通信行业的行情,技术的发展趋势。
实习收获:
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G.Bell)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H.R.Hertz)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
1922年16岁的美国中学生菲罗.法恩斯沃斯设计出第一幅电视传真原理图,1929年申请了发明专利,被裁定为发明电视机的第一人。
1959年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从此微电子技术诞生了。1967年大规模集成电路诞生了,一块米粒般大小的硅晶片上可以集成1千多个晶体管的线路。
1977年美国、日本科学家制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0平方毫米的硅晶片上集成了13万个晶体管。微电子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显示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处理功能,成为现代高新科技的重要标志。
20世纪80年代末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使计算机具备了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一代移动通信: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最初的模拟、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 系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和后来的改进型系统TACS 系统(全入网通信系统),以及瑞典,挪威和丹麦的NMT 北欧移动电话)和NTT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等。
第二代移动通信:由于模拟移动通信所带来的局限性,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其代表技术是欧洲的GSM,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GSM是由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制订的一个数字移动通信标准。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的简称。它的空中接口采用时分多址技术.自90年代中期投入商用以来,被全球超过100个国家采用。GSM标准的设备占据当前全球蜂窝移动通信设备市场80%以上。
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3G,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
LTE技术: LTE项目是3G的演进,始于2004年3GPP的多伦多会议。LTE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326Mbit/s与上行86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LTE也被通俗的称为3.9G,具有100Mbps的数据下载能力,被视作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LTE的研究,包含了一些普遍认为很重要的部分,如等待时间的减少、更高的用户数据速率、系统容量和覆盖的改善以及运营成本的降低。
LTE特点:(1)通信速率有了提高,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为50Mbps。
(2)提高了频谱效率。
(3)以分组域业务为主要目标,系统在整体架构上将基于分组交换。
(4)QoS保证。
(5)系统部署灵活,能够支持1.25MHz-20MHz间的多种系统带宽。
(6)降低无线网络时延。
(7)增加了小区边界比特速率。
(8)强调向下兼容,支持已有的3G系统和非3GPP规范系统的协同运作。实习总结
本次实习非常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次难得的机会,同时感谢中兴通讯学院的各位老师及其领导为我们创造一个优异的学习环境。通过中兴的老师细心讲解,现在自己已经基本掌握了基站组网的基础知识,并且能独立的模拟组网。当两天的实习即将结束的时候,大家都有种释然的感觉,当然我想我更多的是兴奋和自己掌握了知识之后的饱满感,学知识就像吃东西一样,吃饱了就应该好好的消化。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实训的指导老师及朱继萍老师,让我们接触最新的知识技能,更加能快速融入以后的学习及其工作当中。
浅谈程控交换机维护 篇2
2.1.1 防静电要求。程控交换机内部电路采用了大量的半导体MOS、CMOS等器件。由于这类器件对静电的敏感范围为25~1000V,而静电产生的静电电压往往高达数千伏甚至万伏以上,这样高的静电电压足以击穿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器件。由静电引起的故障可以涉及到交换机的各个部位,严重时还可造成交换机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程控用户交换机机房应铺设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支架要可靠地接地。墙壁也应做防静电处理,机房内不可铺设化纤类地毯。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内要穿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避免穿着化纤类服装进入机房。交换机柜门平常应关闭,工作人员在机房内搬动设备和拿取备件时动作要轻,并尽量减少在机房内来回走动的次数,以免物体间运动摩擦产生静电。
2.1.2 机房温度和环境。程控交换机对机房的温度和环境要求较高。用户量越多,能耗也越大,散发出来的热量也越大,因此需要在恒温、干净的环境中运行。机房温度要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如果温度太高,会造成机器散热困难,使机器的元器件参数发生变化,电路的稳定性降低,严重时还会损坏设备。注意温度的同时还要保持机房的一定湿度,如机房太潮湿,会使机器的金属部件生锈,腐蚀设备,甚至会造成线路绝缘降低,电路短路等现象。机房过于干燥,则容易产生静电,直接威胁到交换机的安全。按规定,机房的湿度应保持在40%~60%。温度和湿度可通过温度计等监视,必要时,可以安装空调、加湿机或抽湿机等进行调节。此外,机房还要求有防火、防尘措施,电缆管道施工完毕后要认真堵塞,以防止小动物进入。
敏迪程控交换机维护工作流程 篇3
一、故障检修
通讯对客户来讲非常重要,时间就是金钱,用最短既时间来判断、排除故障,减少由于故障给客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损失。首先要通过电话的途径与客户取得联系,通过电话引导的方式初步判断大体的故障原因,如果能在电话里就能排除的最好通过电话来协助客户排除故障。如果故障必须工程人员到现场解决的,必须问清楚故障情况和与客户约定时间检修和做好检修前的充分工作。例如:带齐必备的工具和备件。切记!不能全听客户的主观判断,必须经过去尝试后再作出专业判断。
故障分类,从故障的影响程度来分可分为:内线故障和外线故障或者二者皆有。内线故障:通常是指内部分机故障。1.话机故障:
★排除方法:现场排除因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或者要求客户更换,或者带回送厂维修。例如:IP话机由于网络原因和电源供电原因,造成接触不良,使得IP话机无法正常操作。因此应该先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松动,供电是否正常,再有网络是否正常,网络交换机派给IP话机的IP是否属于程控电话交换机的IP段。2.话机与桌面端口间跳线故障:
★排除方法:重新打过水晶头或者更换跳线 3.桌面端口模块故障
★排除方法:重新把线压紧或者更换模块 4.桌面端口与机房配线架模块间线路故障
★排除方法:通过用万能表测量,判断具体哪根线芯断掉,换另外还未使用的完好线芯。判断是否线路中断或者线路老化,出现此故障时表现为电话会响一下断线。5.交换机出线端与用户线端线路故障
★排除方法:通过电话测试头测试故障出现在哪端,通常会有卡线不牢造成接触不良。6.交换机本身用户板端口的故障。
★排除方法:通过替换用户板的方法判断具体出现故障的端口,并作好故障具体记录,以便维修。主要故障有:完全信号、挂不断线、打入响一下断线等。7. 外线故障:指用户内部个分机间通讯正常,但打不出公网。
★排除方法:如是模拟中继,隔离开交换机,直接检测外线是否正常。如果外线没信号则叫客户联系电信局来处理。
8.系统故障:指整个交换通讯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内外线都不能通讯。
★排除方法:请及时查看故障发生的时间,查看系统电源是否正常,查看系统告警Logs,做好记录及时与供应商联系。
程控交换机维护基本操作
PBXa: 10.42.19.201 PBXb: 10.42.19.202 PBXc: 10.42.19.203
Login Web维护界面:
A、修改分机等级
1、进入WEB界面输入Login:mitel;Password:83786388——输入完毕Login——System Administration Tool——View by Category——Users and Devices——Advanced Configruration——Station Attributes——选择Go to:Number;输入value:7228(分机号码)——Go——Change——
修改:Class of Restriction-Day:
Class of Restriction-Night1:
Class of Restriction-Night2: 注:1为内线
2为市话 3为国内长途 4为国际长途
——Save——完成分机等级修改
B、更改分机号码
1、将原有分机更改为新的分机号:进入WEB界面输入Login:mitel;Password:83786388——OK——System Administration Tool——View by Category——Users and Devices——Advanced Configuration——Analog Telephones——Analog Sets——选择Go to:Number;输入value:7228(原分机号码)——Go——Change——修改: Number:写如新的分机号——Save——完成分机更改
2、将分机端口有问题的分机更改端口:
a、首先删除有问题分机端口:进入WEB界面输入Login:mitel;Password:83786388——OK——System Administration Tool——View by Category——Users and Devices——Advanced Configuration——Analog Telephones——Analog Sets——选择Go to:Number;输入value:7228(原分机号码)—GO—Clear:(注:在删除原分机之前先做好该分机各项参数的记录):完成原分机的删除
b、然后在空闲端口添加原分机:进入WEB界面输入Login:mitel;Password:83786388——OK——System Administration Tool——View by Category——Users and Devices——Advanced Configuration——Analog Telephones——Analog Sets——选择Go to:Number;输入value:7228(空闲端口附近的分机号码,方便找到空闲端口位置)——把鼠标点到空闲端口位置——Change:在相应位置填上原分机数据——Save:完成分机端口更改
注:
SUBNET:255.255.255.0 网关:10.42.19.254 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供应商联系方式:
联系人:石彦金
电话:020-83786388-203
手机:***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篇4
如下面结构概述所述,各章实验内容都对CCNP有所涉猎,各位学员倘有疑惑,可以翻阅相关CCNP的资料书籍以期达到更加深入的理解。
学习网络技术最好的方法便是亲自动手做实验,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完成所有实验,熟练掌握配置命令;网络上提供了模拟器,希望学员回去之后可以多用模拟器模拟网络环境,熟悉配置命令。
第一和第二个实验是关于无线局域网演示、网线制作和路由器基本使用,为以后的六个章节的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三、四主要关于路由协议的配置,在路由器上进行静态路由、RIP、IGRP和单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此部分知识点在CCNP课程中发展为第五学期课程――高级路由技术; 实验五介绍了网络环境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安全控制技术――IP访问控制列表,还涉及到了TCP/IP协议栈的相关知识;
实验六、七是关于交换机的基础配置以及VLAN的配置,本知识点在CCNP课程中发展为第七学期――多层交换技术;
实验八介绍了当今流行的两种广域网技术帧中继和NAT技术,本知识点在CCNP课程中发展为第六学期――远程接入技术。
实验一 网线的制作和无线AP配置演示
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价格相对便宜,组网灵活,在中国的网络布线中,使用非常广泛。无线局域网较之传统有线局域网具有安装便捷、使用灵活和易于扩展等特点,近年来,随着适用于无线局域网产品的价格正逐渐下降,相应软件也逐渐成熟,在现在网络建设中使用越来越广泛。这两部分的内容作为Cisco网络技术的基础是需要大家了解掌握的。
本节实验我们向大家介绍使用工程布线中常用的工具制作交叉线和直通线以及演示无线AP的配置。
1.1网线的制作
1.1.1网线和无线局域网技术概述
1.1.1.1 双绞线技术原理概述
大多数局域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作为布线的传输介质来组网,网线由一定距离长的双绞线与RJ45头组成。
1. 双绞线的分类
双绞线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在EIA/TIA-568A标准中,将双绞线按电气特性区分有:三类、四类、五类线。网络中最常用的是三类线和五类线,超五类,目前已有六类以上线。第三类双绞线在LAN中常用作为10Mbps以太网的数据与话音传输,符合IEEE802.3 10Base-T的标准。第五类双绞线目前占有最大的LAN市场,最高速率可达100Mbps,符合IEEE802.3 100Base-T的标准。做好的网线要将RJ45水晶头接入网卡或HUB等网络设备的RJ45插座内。相应地RJ45插头座也区分为三类或五类电气特性。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B与568A。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
2. 差分方式传输
所谓差分方式传输,就是发送端在两条信号线上传输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电信号,接收端对接受的两条线信号作减法运算,这样获得幅值翻倍的信号。其抗干扰的原理是:假如两条信号线都受到了同样(同相、等幅)的干扰信号,由于接受端对接受的两条线的信号作减法运算,因此干扰信号被基本抵消。双绞线将两根线扭在一起,按照电磁学的原理分析出:可以近似地认为两条信号线受到的干扰信号是同相、等幅的。两条线交在一起后,既会抵抗外界的干扰也会防止自己去干扰别人。
1.1.1.2 无线局域网技术
1.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是指利用射频、微波或红外线等介质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互连设备的通信系统。通常用作有线局域网的扩展来使用。
无线局域网具有使用方便,可以灵活的满足组网的特点。无线局域网也有很多不足,如无线网络速率较慢、价格较高,因而它主要面向有特定需求的用户。目前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脱离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目前还只是有线网络的补充,而不是替换。
2.当前常用的无线网络产品:
蓝牙:是一种开放性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主要面向移动设备间的小范围连接,曾一度曾被业界看好,但目前发展有限;
HomeRF:无线家用网络,由Home RF工作组开发的一项无线网络技术,但由于技术没有公开,目前只有几十家企业支持,在抗干扰等方面相对应其他技术而言尚有欠缺;
IEEE 802.11协议簇: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的用户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无线接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802.11协议诞生于6月,随后不久又扩展了802.11b、802.11a、802.11g等标准; 802.11b:使用开放的2.4GHz直接序列扩频(DSSS),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ps,目前应用最广,同时也为Intel迅驰技术所采用;
802.11a:工作在5GHz频带,物理层速率可达54Mbps,传输层可达25Mbps,但目前设备较为昂贵,而且跟802.11b无法向下兼容;
802.11g:新通过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工作在2.4GHz频段,兼容802.11b,最高可以提供54Mbps的速度。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篇5
1.VTP的配置
2.STP的配置
3.交换机的配置
4.路由器的配置
5.测试
实验拓扑:
1.VLAN划分
VLAN ID 为2~5
VLAN 1为管理VLAN,不用作用户VLAN,
2.VLAN的IP地址规划
VLAN ID
IP地址范围
网关地址
2
192.168.10.0/26
192.168.10.1/26
192.168.10.2/26
3
192.168.10.64/26
192.168.10.65/26
192.168.10.66/26
4
192.168.10.128/26
192.168.10.129/26
192.168.10.130/26
5
192.168.10.192/26
192.168.10.193/26
192.168.10.194/26
3.路由器IP地址规划
路由接口
IP地址
三层交换机路由接口
172.16.1.1/30
F0/0
172.16.1.2/30
F0/1
10.1.1.10/24
4.端口规划
三层交换机上的端口分配
两台三层交换机f0/1和f0/2接口配置Ethernetchannel
端口f0/10、f0/11、f0/12、f0/13用来连接接入层的二层交换机。
SW-3L-2的f0/24连接路由器,配置路由接口。
二层交换机的端口分配
F0/23~24连接三层交换机,配置Trunk(23连SW-3L-1,24连SW-3L-2)
F0/1~20连接主机,平均划分给VLAN。
配置过程:
VTP配置
两台三层为server其余二层均为client
SW-3L-1(config)#vtp domain cainiao
SW-3L-1(config)#vtp mode server
SW-3L-1(config)#vtp password 1234
SW-3L-1(config)#vtp version 2
SW-3L-1(config)#vtp pruning
SW-3L-2配置相同
SW-A(config)#vtp domain cainiao
SW-A(config)#vtp password 1234
SW-A(config)#vtp version 2
SW-A(config)#vtp pruning
SW-A(config)#vtp mode client
B、C、D配置相同
添加VLAN,划入端口的配置 略(按事先规划好的配置)
STP配置
SW-3L-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2 root primary
SW-3L-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3 root primary
SW-3L-2(config)#spanning-tree vlan 4 priority 4096
SW-3L-2(config)#spanning-tree vlan 5 priority 4096
SW-A(config)#spanning-tree uplinkfast
SW-A(config)#int f0/23
SW-A(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fast
SW-A(config)#int f0/24
SW-A(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fast
//配置上行速链路和速端口
B、C、D配置略
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SW-3L-1(config)#ip routing
SW-3L-2(config)#ip routing
SW-3L-1(config)#int range f0/1 – 2
SW-3L-1(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Creating a port-channel interface Port-channel 1
//配置以太通道
SW-3L-2配置方法相同
SW-3L-2(config)#int f0/24
SW-3L-2(config-if)#no switchport //配置路由接口
SW-3L-2(config-if)#ip addr 172.16.1.1 255.255.255.252
SW-3L-2(config-if)#no shut
SW-3L-1(config)#int vlan 3
SW-3L-1(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10.10 //在不连接DHCP服务器的VLAN上配置DHCP服务器地址,实现DHCP广播信息的中继转发,
SW-3L-1(config)#int vlan 4
SW-3L-1(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10.10
SW-3L-1(config)#int vlan 5
SW-3L-1(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10.10
SW-3L-2上的DHCP中继转发配置
SW-3L-1(config)#int vlan 2
SW-3L-1(config-if)#ip addr 192.168.10.1 255.255.255.192
SW-3L-1(config-if)#no shut
SW-3L-1(config-if)#exit
VLAN 3 VLAN 4 VLAN 5 IP地址配置(按事先规划好的配置)
SW-3L-1(config)#router rip
SW-3L-1(config-router)#version 2
SW-3L-1(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SW-3L-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SW-3L-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64
SW-3L-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128
SW-3L-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192
SW-3L-2(config)#int vlan 2
SW-3L-2(config-if)#ip addr 192.168.10.2 255.255.255.192
SW-3L-2(config-if)#no shut
SW-3L-2(config-if)#exit
VLAN 3 VLAN 4 VLAN 5 IP地址配置略(按事先规划好的配)
SW-3L-2的RIPv2配置和SW-3L-1相同
路由器的配置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推荐阅读:
程控交换12-29
程控交换技术12-09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07-02
程控交换机11-04
通信程控交换机11-06
CC08程控交换机08-27
S1240程控交换机10-24
二层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06-10
计算机实验报告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0-17
程控50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