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共9篇)
工厂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篇1
化工厂环境应急预案
1、总则 1.1、目的
近一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并引发了环境污染事件,给当地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为避免和降低由于安全生产事故给环境及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破坏及损失,做到事故发生时应急措施稳健有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1.2、编制的依据及适用范围
根据国家及省市相关文件的要求,以及我公司使用的原料的特性,厂区的地形地貌等,编制此预案。
此预案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我公司范围内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2、应急救授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2.1、救授组织机构的设置 2.1.1、应急救授指挥中心 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行政部经理)
其职责:(1)在事故发生时,由总指挥发布和解除应急开始及终止的命令,发布信号及信息实施救授行动。
(2)组织制订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2.1.2、现场指挥小组 组长: 其职责:
(4)利用自有灭火器材及消防设施,开展灭火自救。(5)负责对厂区内员工进行紧急疏散工作。(6)负责控制现场局面,保护人身及财产安全。(7)保护好现场,实行24小时对火灾源及中毒区监控。2.1.5应急通讯组 组长: 其职责:
(1)、确保建立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的畅通。(2)、负责与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家运输人员的联络。(3)、负责报警联络。2.1.6、应急后勤组
其职责:负责事故应急所需消防器材及设施,应急救授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
2.1.7、应急环保小组 其职责:
(1)负责厂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工作。(2)负责与上级部门之间的上报、协调工作。(3)负责应急时环保应急措施的实施。
3、危险源情况及判断 3.1、厂区的自然环境状况
(1)地理位置:公司坐落于镇南500米附近,东临公路,东面有##化工、##服装织造,南面##化工等企业。西面、北面背靠小山一座。
涂料生产,由于经济及消防要求,厂内储存的原料十分有限,主要分布在车间,储存在容器中或生产在正常情况下这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只有在发生泄漏或火灾的情况下,这些物质大量进入环境中,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3.2.3、重点分布地区的名称、危险品储量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范围
车间由于只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密闭研磨机械设备,而且分散在车间内多个工段,所以发生环境事故的危害范围较小,完全可以控制在厂区范围内,对周边居民造成的影响很小。
3.4、危险品的特性,急救措施 3.4.1、涂料
物化性质:颜料、树脂、填料等溶剂的混合体,性质稳定,不遇大火不宜燃烧。
危险特性:遇大火长时间烘烤可以燃烧,由于包装是0.3CM的冷轧板制成的铁桶,燃烧时易从包装咬口处,桶盖处等部位裂开,向四周喷射,因此不易爆炸。
消防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1211等灭火器砂土等灭火。3.5、公司可以利用安全、消防等设备器材及分布
3.5.1、公司备有个各种型号、类型的灭火器,砂箱,防火锹等分布于厂内各个部位。
3.5.2、公司内由变电所供电。
6.2、当发生火灾时
6.1.1、首先控制泄漏处的火势,防止扩散,相关人员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6.2.2、迅速关闭临近的阀门,切断气源。6.2.3、用干粉灭火器和喷淋装置迅速灭火。
6.2.4、事故发生现场有爆炸危险时,应迅速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6.2.5、如现场有受伤人员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抢救。
6.3、应急预案启动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井后,根据事故发生的位置及危害程序,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各应急小组依据预案的分工,机构设置赶赴现场,采取相应的措施。
6.4、人员的疏散,撤离
当事故发生时,各应急小组长要立即组织成员,对现场人员进行清点工作,帮助帮助人员有序有效的疏散到安全地区。如果事故后果严重无法自救时,而消防部门没有达到之前,要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由各小组长向周边企业及政府部门及时汇报情况,引导疏散当地群众到安全地方,减少人员伤亡。应急救授队成员在处理完安全事故后,在组长的指挥下撤离事故现场前,要清点人数报告每名队员情况,对受伤队员要送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指挥中心。
6.7、受伤人员现场救治与医院救治
当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护小组成员要马上进入现场,在现场指挥小组长的亲自指挥下,对伤员采取现场救治,等医疗机构人员赶到后,轻伤者及时送往就近医院治疗,重伤者根据专家及医院的意见马上转移到医护较高的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伤员入院治疗前要与医院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拿出可行的治疗及处理方案,对伤员进行医治。
6.8、应急救援保障
企业专职安全人员在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将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人员名单及联系联络方式交到指挥中心。同时还要把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等,以及保管人员一些相关信息迅速交到指挥中心。
企业专职安全员在指挥中心的指挥下,立即启动应急照明设备,启动应急救护信息网,打开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依据事故的程序以及救援力量的分析结果,启动相临单位互助的方式,当事态扩大时,要立即启动请求政府调动应急救援力量,保护事故现场以便事故的有效处理。
6.9、环保急救措施
针对罐区的特性,在罐区周围设立围堰,防止泄漏后的危险品大面积扩散,组织人员将泄漏的危险品进行收集,如车间发生火情,采取隔离等手段避免火势蔓延,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加大污水处理投加的药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排水的污染程序,必要时则关闭出水口,10-
工厂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篇2
1认清形势, 把握政策, 不断推进全省应急预案管理有序发展
自2006年起,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要求“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本单位预案”, “尽快构建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 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要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 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之相应, 国家又先后在《突发事件应对法》、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中, 应急预案的编制及管理得到了具体和有针对性的表述, 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提供法律依据[4]。
环境保护部出台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备案、修订等做出规定;《关于贯彻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就如何做好《暂行办法》的贯彻实施工作, 提升预案管理水平, 提出了具体要求;还印发了《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试行) 》等预案的编制和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为突发环境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持。
2条分缕析, 抓住重点, 理清全省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基层环境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预案管理能力不足
2010年11月, 甘肃省编办批准成立了甘肃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实有工作人员13人。随后全省14个市 (州) 和15个县 (区) 逐渐成立环境应急管理机构, 但仍存在工作人员没有完全到位、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2.2企业对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松散
1) 企业管理人员对环境应急预案管理认识不到位。有的管理人员抱着侥幸、漠视、应付心态, 对环境应急预案管理不够重视;
2) 有些企业自己编制的应急预案不符合相关规定, 没有可操作性, 难以通过评估和备案, 管理更无从谈起;
3) 企业对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的投入力度不足。环境应急预案管理见效慢, 并且编制、评估、演练、应急物资储备以及应急能力建设等都需要资金支持, 企业积极性不高;
4)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未得到有效实施。有些企业预案不随生产经营活动的变更或风险环节的转移而修订, 更不重视应急预案的演练、培训和宣传, 使预案丧失了指导作用, 沦为一纸空文。
2.3环境应急管理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1) 法律制度缺失。目前我国仍没有法律、法规等法律效力高的文件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明确的规定, 缺乏威慑力。
2) 规范性文件还不全面, 甘肃省预案管理经过了4年的摸索, 逐步完善预案管理工作, 但编制、评估指南还不十分全面, 仅适用于生产、加工行业, 对于新纳入备案的输油管线、高速公路行业不一定完全适用。
3拓宽思路, 探索创新, 逐步推进全省“一案三制”建设
自2010年起, 甘肃省及时把握政策, 逐步探索并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的方式、方法。《甘肃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 (试行) 》, 明确了相关部门在预案全过程管理中的职责;《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规范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对预案的编制格式进行了规范;《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规范全省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备案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规定了预案的报备流程、排版格式、文本要求, 还设计了《预案形式审核登记表》和《预案技术评估打分表》, 根据预案不同内容的重要程度, 对各要素赋予不同权重的分值, 对预案进行量化考核。此外, 还制订了《甘肃省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指南》, 对预案编制的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做了详细要求。
在规范预案管理的同时, 定期举办全省预案编制专项培训班, 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扫盲”活动, 以达到环保部门、编制机构、企业和应急专家对预案管理的统一认识;将预案备案作为建设项目试生产的前置条件, 同时, 将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预案备案工作纳入了年度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 促进预案备案工作顺利开展;督促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开展环境应急演练, 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预案;强化企业环境风险意识, 要求企业加强环境安全隐患自查, 分析周边环境敏感点,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 结合企业的实际,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使应急预案充分发挥效能。
4建议
在新形势下, 为进一步加强甘肃省企事业单位预案管理, 规范预案编制, 提高预案质量, 着力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遏制或减轻环境污染影响。笔者认为,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不断完善预案管理规范
随着生产安全、交通事故、油气输送、历史遗留问题等事故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的不断发生, 需要编制预案的企事业单位范围也随之扩大。目前, 不仅仅限于生产加工行业, 输油气公司、高速公路施工单位等也应根据其隶属关系纳入各级环保部门督促编制预案的行列。早期制定的编制规范已不能满足目前预案编制的需要。因此, 补充和完善现有预案编制指南、报备流程等规范性文件或依据不同类型企业出台相应的预案编制规范, 做好顶层设计, 使各类企业的预案管理都能“有章可循”。
4.2全面抓好预案管理各个环节
4.2.1提高预案编制质量
1) 组织基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咨询机构和企业开展预案管理的专项培训, 使其能够完全领会应急预案编制、评估、备案的相关要求;
2) 督促企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自查, 明确环境风险节点, 真正掌握环境应急管理的重点;
3) 预警响应就“事件”论“措施”, 处置措施“事事对人”, 全盘考虑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的每个细节;
4) 督促环境风险种类多的企业, 对较大风险环节制定专项预案;
5) 督促企业对预案进行细化, 将预案内容落实到岗位, 实行“卡片式管理”。
4.2.2规范预案评估流程
严格预案评估管理, 避免预案评估流于形式。应当严格执行《甘肃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和《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规范全省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备案工作的通知》的要求, 在预案草案编制完成后, 由企业组织提出申请对预案进行形式审核和技术评估。
4.2.3严格预案备案制度
企业管理层和环保部门要严格按照《关于规范全省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 把好预案备案关口, 落实好预案提出的风险防控措施。
4.2.4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重在实施, 应督促企业定期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并及时总结经验、查缺补漏, 提高预案的实施效力。
4.3着力增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意识
1) 要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宣教力度。促使企业意识到风险的危害, 从而主动开展隐患自查, 掌握自身的风险节点和影响范围, 可有效解决预案编制找“源”难, 评“源”更难的困境;
2) 帮助企业了解应急管理的相关工作, 使企业真正认识到环境应急预案是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 从而降低预案编制的推进难度;
3) 通过选取质量高的企业预案进行交流推广, 或编发各行业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范本, 为预案编制提供参考;
4) 通过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托企业成立应急处置救援队伍,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提高应急处置救援能力,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企业参与应急管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2]金芳, 刘兴荣.甘肃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现状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 36 (8) :23-25.
[3]Peter Morris&Riki T.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M].London:UCL Press, 1995.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问题分析 篇3
摘要: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能够帮助企业在出现一些环境事件或者是突发环境事件时,按照企业事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及时进行处理,在降低企业损失的同时,减小企业环境事件对社会以及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订的有关计划或者方案。预案需要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和系统性,通常包括情景、客体、主体、目标、措施和方法六个要素。预案管理以对信息的分析作为基础,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突发情况进行预测,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威胁进行识别,并且根据预测的威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未来一旦预测的威胁发生,就可以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行动,并且根据威胁发展事态随时调整应急方案,达到控制威胁事态发展的目的。
一、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领导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很多企业不重视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甚至于将应急预案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相混淆,而且处理方法主要侧重于企业的生产安全应急,对于环境应急预案则是比较疏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处置方式不当的话就会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也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同时,企业对环境应急预案的实施也趋于形式化,没有了解应急预案编制的真正目的,将应急预案停留在文件层面,没有真正落实贯彻到位,如有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预案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事件的处理将趋于无序。如:厂区的排水管网是控制环境事态向外蔓延的主要线路,而很多企业的厂区相应管理人员却并不清楚厂区管网分布,环境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若不清楚厂区排水管网出口位置,排水匝道没法控制,将导致大量污废水向外泄漏,造成环境事故。
2、编写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现阶段很多企业技术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非常熟悉,但是技术水平并不高,而且经验也不丰富,不能够独立完成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思想也受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思想的束缚。除此之外,企业委托的相关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水平也不高,不能够客观评价企业生产装置的风险等级,甚至有的评价机构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的应急预案只是流于形式。
3、预案编制人员对企业的辅导不够
目前,许多企业委托相应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但预案编制完成后,并未对企业进行相应应急预案相应知识的普及和贯彻,企业停留在“完成上级任务”的观念上,对突发环境事件对自身及社会的影响认识不够。机构停留在“为完成报告而编制报告”的层面上,而不是“为辅助企业更好地开展环境应急管理而编制报告”。
4、預警和应急分级响应措施不明确
对于企业而言,有一个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预警分级和应急响应分级,这一问题涉及到了企业和政府预案相衔接问题。现阶段企业往往只有预警分级,却没有响应的预警响应措施,只有应急响应分级,却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分级响应措施,尤其是一些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以上这些问题在企业当中普遍存在。
二、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分析
企业层面的环境应急预案,主要侧重于3个环节:其一是明确分工,预案应明确规定各部门或人员的职责、任务、权限,使各部门在紧急状态时能迅速、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其二是明确处置程序,即明确规定现场处置环境事件时的工作程序,包括处置力量集合、装备器材的使用、安全防护、现场污染控制等;其三是应急物资的贮备,应对企业贮备的应急物资种类、数量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因事件风险类型与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报警与报告程序、指挥和各应急功能部门或人员的职责、应急指挥系统、应急监测和评估、污染控制、现场救护与疏散、应急结束与环境功能恢复、应急物资与技术准备等。所有的应急功能都要明确“做什么”、“如何做”和“谁来做”。具体地说,企业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总则
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企业的环境应急工作原则要反映应急处置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总体思路,如“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分级控制”、“快速反应”、“依法办事”等。最大程度地保护公众安全、环境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维护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应是企业环境应急工作的主旨。
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预案应明确企业应急指挥体系及各部门的应急响应职责。只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如果职责分工不明确,势必会形成互相推诿、扯皮的局面,影响应急处置目标的实现和处置效率。职责明确,就是要将紧急事件的决策指挥、污染控制、应急监测、安全警戒、人员救护、疏散转移、内外部联络、综合协调、物资供应、污染消除及预案修编等工作职责具体落实到部门或科学、统一的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在紧急状态时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事件救援现场复杂多变,但一般应急指挥应按照下列程序展开工作。
第一对现场的灾情进行分析。相关专业人员、专家应该在现场总指挥的安排下,从现场污染情况出发,对周围的人员分布、环境以及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程度进行判断。
第二根据环境事件的发展趋势制定具体的救援预案。现场的专家和相关专业人员要在现场总指挥的指导下仔细研究环境事件的发展趋势、污染范围以及污染程度,考虑现场救援力量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援预案,并对一些可能出现的以外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以外情况出现的应急对策。
第三对各个救援队伍的任务以及目标进行明确,并且将任务落实到各个救援队伍。
第四对救援力量进行合理分配,对各个救援队伍的应急行动进行协调,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第五宣布救援结束。现场总指挥要仔细分析环境检测数据,做到到现场污染的可控程度进行有效判断,救援行动结束之后,宣布救援行动结束。
3、预防与预警
企业应在环境风险源辨识与评估的基础上,对潜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规模、途径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等作出基本的分析判断,确定预防工作重点,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此外,企业还应提出长效的隐患排查与监控机制。预警分级、发布或者解除程序亦应作出具体规定。
4、应急响应
突发环境事件后,企业各应急部门应按照制定的应急预案快速地展开救援行动,包括信息报送(向企业内部人员、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及专业环保公司报警)、应急响应人员集结、现场污染控制、现场人员救护、紧急疏散与安置、环境应急监测、污染消除、现场洗消等。只有经过培训和指定的人员方可参加现场应急响应行动。
现场污染控制一定要对症下药,如:氯气泄漏与氨气泄漏的处置方法不同;废水超标排放与消防水携带污染物排放的处置程序各异;同一种污染物,不同的企业因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应急资源的不同所采用处置方法有差异等等。
环境应急监测在应急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必须对污染物的扩散势态和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监测,监测结果不仅是控制污染、制定清污措施的重要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划分应急工作区域,确保现场应急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对周围公众采取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5、应急结束
当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已经得到控制、污染源已经消除,现场环境的污染物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符合有关环境标准,未出现新的污染时,总指挥经专家组同意并得到相关授权后可以宣布应急行动结束。
6、应急保障
进行必要的环境应急物资贮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物质保障。在
工厂停电应急预案 篇4
一、目的:
为应对公司突发性停电事故,迅速有序地组织和恢复供电,确保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公司设备财产损失,促进应急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据国家相关行业规范,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公司内部电气作业人员
三、主要职责:
加强对设备、线路的巡检维护,做好日常安全供电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事故停电发生。在发生停电事故时,及时做好停电事故应急工作,尽快恢复供电。
四、应急程序
1、计划性停电应急程序
(1)、值班人员在接到供电部门通知停电的电话或以其他形式的停电通知时,必须问清楚停电原因、具体停电的时间,停电多长时间等信息并做好记录,如不在本班次,应在交接班时交接清楚,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2)、电仪车间在确认停电信息后,电话或者以书面形式汇报生产管理科,由生产管理科或当班调度向各个部门下发停电通知。
(3)、各部门(车间)接到停电通知后,根据停电时间制定好停
电期间的检修、维护工作计划。
(4)、电仪车间根据制定的停电预案,做好停电、切电工作。
(5)、针对分公司焙烧炉、浓密机、搅拌槽等设备较多,停电期间应及时联系供电部门落实恢复送电时间,确保设备安全。
2、事故停电应急程序
(1)、遇突然停电,首先由值班人员查明是高、低压开关跳闸,还是系统停电,如是开关跳闸,则查明原因,详细记录停电是的运行数据,仔细检查排除故障后恢复送电,如是系统停电,按事故停电应急程序执行。
(2)、市电外供电线路发生事故造成停电,这种停电分大面积停电短时间无法恢复和瞬间闪断两种,出现前一种情况,则需组织人员检查线路或等待电力部门抢修处理,若为第二种情况值班人员经检查后确定处理办法。瞬间闪断停电是由于故障较小没有形成跳闸造成瞬间失压,这种停电情况按正常停、送电倒闸操作规程进行恢复送电,或联系电业局调度进行试送电,如连续闪断超过两次要停止送电,待供电部门查明原因处理完毕后再进行恢复。
(3)、值班人员发现停电后要第一时间询问供电部门调度值班(值班电话:8863949、2195900、2195994)停电原因,及时通知车间、生产调度、生产管理科,各车间负责人及相关值班岗位。
(4)、电仪车间在确认停电原因后,电话或者以书面形式通知生产管理科,汇报故障排除需要的预计时间,由生产管理科向各个部门发通知,并立刻采取措施确定处理预案。
(5)、故障排除后,电话或者以书面形式通知生产管理科,由生产管理科或当班调度向各个部门下发通知,恢复供电,组织生产。
(6)、送电完毕要电话查询故障原因,了解详细后在值班记录上进行记录交接。
(7)、及时向上级领导、生产管理部门,汇报供电恢复后设备运行情况。
五、其它事项
1、值班人员应做好对高压操作电源、事故应急照明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2、公司重点部位配置的UPS电源,要经常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3、定期对供电线路、供电设备进行巡检维护,预防事故发生。
4、按照国家规范做好设备保护装置定值的和效验和设定,严防越级跳闸,造成停电范围扩大。
金源晨光矿冶分公司二〇一二年四月十日
停 电 应 急 预 案
金源晨光矿冶分公司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日
迎
峰
度
夏
防
汛
预
案
工厂春节值班应急预案 篇5
一、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强化安全防范责任和措施落实
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期,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群众出行和大型群众性活动增多,人流、物流、车流剧增,同时受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事故易发多发。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早研究部署,强化措施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深入分析研判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潜在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要进一步严密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地方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并加强督促检查,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亲力亲为,深入一线开展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加强安全管理和岗位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针对节日特点,加大交通运输、消防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力度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针对节日期间社会活动和气候特点,切实加强交通运输、消防和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着力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
要加强交通运输企业和客车(船)、危险品运输车(船)等重点车辆船舶的安全监管,加大高速公路、农村山区、长江一线等重点路段(水域)的巡查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三超一疲劳”、非法载客、客货混装以及违规冒险行车(船)等严重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统筹做好春运工作,科学合理安排运力,加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城市公共交通等的衔接配合和安全监管,严格车站、码头、机场等安全检查,加强恶劣天气下道路通行安全管理、疏导管控和应急保障,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要针对冬季火灾事故规律特点,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严格落实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重点区域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学校医院、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娱乐场所、社会福利机构、高层建筑、地下工程、老旧住宅、出租房屋、城乡接合部等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整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和违规使用易燃装修装饰材料、消防设施缺失损坏、疏散通道堵塞、电气线路老化破损等问题,有效管控火灾风险,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要强化烟花爆竹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燃放等各环节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无证非法生产、非法运输、分包转包、“三超一改”、超能力突击生产等行为,整治下店上宅、前店后宅、集中连片经营,以及销售超规格或不合格产品等问题。要加强大型文娱、焰火集中燃放等群众性活动安全管控工作,严防发生拥挤、踩踏等伤亡事故。
三、深入开展冬季安全检查,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深入开展冬季安全检查,全面排查管控安全风险、及时治理安全隐患,严厉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要加强对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问题隐患的跟踪复查,确保整改、管控到位,严防整改不彻底导致事故发生。
要突出抓好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工作,加强瓦斯、水灾等重大灾害治理,严防节日期间非法违法突击生产和垮坝、坍塌、中毒等事故发生。要继续抓好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加强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各环节的安全检查,严防危险化学品丢失、泄漏、污染和爆炸等事故发生。要严格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冬季施工安全措施,严禁雨雪、大风天气强行组织施工。要加强寄递物流企业、网点和寄递环节的安全管理,严格对疑似危险品的检查,及时发现处置各类隐患。要全面落实冶金、电力、民用爆炸物品、特种设备、农业机械、旅游等其他行业领域的安全防范措施,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要加强城乡各项基础设施的安全巡查与维护,确保节日期间供电、供水、供暖、供气设备设施安全运转。
要切实加强对节日期间停产、节后复产企业的安全监管监察,督促高危行业企业制定并严格落实节日期间停产检修作业和节后复产安全保障措施。要按照“谁验收、谁负责”原则,严格执行复产验收制度,严厉打击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复产复工行为。
四、加强应急管理和宣传教育,提升防范应对能力
仓库、工厂类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篇6
为加强仓库、工厂类的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单位职工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处置能力,维护单位的人身、财产安全。根据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执行消防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调动每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参与消防工作。发生紧急情况时,每个员工都能处事不惊,有条不紊地开展报警、灭火和疏散等工作,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最大限度地控制火灾,疏散人员,全力保障人员及财产安全。
二、火灾特点
假设某一仓库发生火灾,该单位发生火灾具有以下特点:
(一)火势上下波及,易形成立体燃烧
仓库物品堆垛高,屋顶结构和库内物品多为易燃可燃物。库内物品堆垛起火,火势会顺堆垛往上窜,很快将屋顶引燃;屋顶燃烧后,在水平方向蔓延的同时,燃烧碎片、火星纷纷坠落,又会引燃其他堆垛。整个仓库会形成多个商品堆垛与屋架同陷火海之中的立体式燃烧。
(二)火灾荷载大,灭火时间长
仓库发生火灾后,成堆成库的物品将燃烧很长时间,猛烈燃烧的阶段也将大大延长,这就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往往需要较多的水枪、充足的水量才能控制并围歼火势。有些商品堆垛,如棉麻、布匹之类,明火扑灭后,仍有阴燃火源,需要翻垛灭火,而室内仓库空间小,翻垛时比露天堆场困难,大大延长了灭火时间。
(三)库内烟雾浓,寻找火源难
有些大型仓库内某一堆垛起火后,烟雾很快充斥整个库房空间,库内能见度低,堆垛多,地形复杂,深入内部侦查,危险性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人员伤亡。
(四)库房跨度大,建筑易倒塌
一些仓库跨度较大,不少建筑的宽度达40—50米,且房顶多为钢质或木质屋架,在火灾情况下,库房很容易倒塌,与货物堆垛混杂在一起,造成扑救困难。
三、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1、组织机构:仓库、工厂类单位应成立消防应急指挥部,下设灭火、通讯、疏散、救护四个职能小组(组织机构和人员名单)
2、主要职责:
(1)、消防应急指挥部:平时指导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战时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果断将火灾扑灭在初始阶段;协调配合到达火场的公安消防队开展各项灭火救援行动;配合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做好火灾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其它有关工作。
(2)、灭火行动组:根据火场情况,熟练应用各类灭火器材和工具,正确实施灭火工作。
(3)、通讯联络组:及时实施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细则,迅速报告119接警中心,准确反映情况,并派人接车。开启广播,告知火灾信息;进行通讯联络并及时反馈信息,传达上级命令,了解火场的信息,上传下达,保证通讯顺畅有序。
(4)、疏散引导组:负责组织火灾区域的人员从安全通道和安全门迅速撤离火场。
(5)、安全防护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对火场中出现的各种需求及时解决。
(6)、机动组:根据灭火、通讯、疏散等各组工作进展情况,提供相应保障,或适时增援。
四、灭火战斗力量形成流程(灭火救援基本处置程序)
1、灭火第一战斗力量形成:
(1)、任何人员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并呼喊附近员工参与灭火救援;
(2)、火灾现场或附近区域的工作人员(包括失火楼层的服务员、安保人员、巡查人员、管理人员等)应立即赶往失火地点,自发组成志愿消防队即“灭火救援第一战斗力”,哪里发生火灾,就在哪里形成第一战斗力量,开展初期火灾的报警、扑救和人员疏散。具体任务要求是:①距起火点近的员工负责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进行灭火;②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向单位消防值班室(或消防控制中心)和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报警;③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工负责引导疏散人员。
2、灭火第二战斗力量形成:
(1)、消防控制中心(或消防值班室)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按照《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处置,在确认火警后,应立即通知本单位专兼职消防队员向起火部位集结开展灭火和救援工作,并拨打“119”电话报警,同时报告单位值班领导。
(2)、本单位专兼职消防队员接到火警通知后,应迅速向火场集结,到场后组成“灭火救援第二战斗力”,接应志愿消防队(第一战斗力量)进行灭火救援。第二战斗力量应听从消防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按照灭火、通讯、疏散、救护等各个功能小组分工,积极开展灭火救援和人员疏散行动,第一战斗力量应协助第二战斗力量工作。
3、灭火第三战斗力量形成:
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形成“灭火救援第三战斗力”。第二战斗力量应协助第三战斗力量工作。
五、报警和接警处置的基本要求
1、任何部门和人员发现火灾,应立即向本单位消防控制中心(单位内部报警电话***:保卫处值班室电话:***)和119消防队报警。
2、报警要沉着冷静,应讲清以下内容(特别是向119报警时):(1)失火场所的准确地理位置
(2)尽可能的说明失火现场的基本情况,如起火时间、燃烧特征、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无重要物品、失火周围有何重要建筑、行车路线、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如何方便的进入或接近火灾现场等。
(3)报警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4)耐心回答接警人员询问。
3、本单位消防控制中心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按照《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处置:
(1)接到报警,值守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并通知巡查人员、报警区域的楼层值班、工作人员迅速赶到起火点证实,现场人员确认火灾后及时报告消防控制中心。
(2)接到确切的报警后,要立即启动固定消防系统,如自动喷淋、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切断非消防电源,开起事故广播系统,依照烟、火蔓延和扩散威胁严重程度,区分不同区域层次顺序,逐区域通知,并沉着、镇静的指明疏散路线和方向。
(3)再次拨打“119”电话报警,并及时通知本单位消防应急指挥领导。
(4)履行消防通讯组职能,指派专人到商场附近的主要道口,迎接并引导消防车快捷到达火灾现场。
六、应急疏散组织措施与基本要求
1、疏散引导组在发生火灾时,先疏散被火势围困的顾客,其次再进行火势周围的物资疏散,同时要注意疏散人员自己的安全。疏散后的物资要放在不影响消防通道和远离火场的安全地点。
2、疏散引导人员时要不断用手势和喊话的方式引导稳定人员的情绪,维护秩序。如:对周围惊惶失措的人喊“请往那边走,那里安全”,并正确指示疏散方位;或大声呼喊“请跟我走”,带领他们到达安全地带。
3、引导人员疏散应首先利用距着火部位最近的防烟楼梯,其次利用未被烟火侵袭的普通楼梯,或其它能够回到安全地点的途径,将人流按照快捷合理的疏散路线引导到场外。疏散引导组人员应逐层(逐个房间)检查,以防疏漏人员。
4、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听从公安消防人员的指挥进行疏散工作。
七、灭火的基本要求
1、负责灭火职能的工作人员(或灭火行动组)应迅速赶往失火地点,就近力用消防水源和迷惑器材迅速扑救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2、发现有人员被困,应先救人,后灭火;发现有易燃易爆危险品受到火势威胁时,应迅速组织人员将易燃易爆危险品转移到安全地点。
3、如起火物为化学药品或易燃易爆危险品时,应在确定无爆炸危险的情况下,用干粉灭火器、沙子等适宜的灭火剂扑救;如不能确定有无爆炸危险时,应在安全地点做好准备,等待火场指挥部消防机构指挥人员的调度,未确定危险性质严禁用水扑救。
4、灭火人员应当听从消防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在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积极配合其灭火。
八、通讯联络、安全防护等基本要求
1、通讯联络组(由消防控制中心兼负)
(1)通讯联络组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商场消防应急指挥部及各行动小组到达火灾现场;
(2)根据总指挥的要求,将停电、供水、车辆调配、灭火措施等指令传达到火灾现场的各行动小组;(3)将火场的进展情况及时反馈,保障火灾现场与外界的信息畅通和寻求相邻单位支援的联络工作。
2、安全防护组
(1)安全防护组接到火警后,应快速赶到火灾现场、进行现场保护、控制局面,同时控制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火场,并迅速通知有关人员清理火场周围停放的车辆远离火场;
(2)火灾扑灭后,要全面检查现场,消灭遗留火种,并派人保护好火灾现场,等待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督检查与鉴定,并协助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
九、演练程序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组织实施,全员参与。演练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当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下达“假设重点部位发生初起火灾”的紧急信息后,演练工作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1、重点部位的员工或附近部门的员工应按照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分工要求,迅速形成第一战斗力,开展灭火救援行动并做到三个同时:
(1)灭火:距起火点近的员工立即取用身边的灭火器迅速跑向假设起火部位,摆好灭火姿势,做好灭火准备;距室内消火栓近的员工迅速接好水带、水枪,并铺开水带跑向起火部位,对准假设起火点,摆好姿势,做好灭火准备。
(2)疏散:距安全出口近的员工立即跑向附近的疏散出口处,做出手势,呼叫、引导现场人员通过最近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
(3)报警: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迅速跑向附近的报警按钮、电话处,及时向“119”和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报警。
2、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值班人员确认火灾报警信息后,迅速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包括呼叫专兼职消防队员的处置程序,并向“119”报警。
3、专兼职消防队员接警后,能够迅速向失火地点集结,并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分工要求,形成第二战斗力,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1)灭火行动组。立即跑向假设起火部位现场增援灭火。到达现场后,就近启用室内消火栓,接好水带、水枪和铺好水带后,对准假设起火点,摆好姿势,做好灭火准备。
(2)疏散引导组。按照分工分别跑向其它楼层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处,做出手势,呼叫、引导室内人员紧急疏散。
(3)通讯联络组。了解火场的信息,上传下达,保证通讯顺畅有序。
其它工作组按本预案要求开展工作。
4、通过现场演练,达到下列要求:当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下达假设部位发生初起火灾的紧急指令后,第一战斗力量应在30秒内圆满完成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扑救初起火灾、报警、引导人员疏散的任务;第二战斗力量接到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发出的指令后,应在2分钟内圆满完成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扑救初起火灾、报警、引导人员疏散的任务。
工厂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篇7
电力企业的发电厂、变电站生产和运行过程中涉及的诸多原料或辅料属于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质(如液氯、液氨、盐酸、燃油、变压器油、多氯联苯等),具有潜在环境风险,同时,发电厂、变电站的生产设施(煤场、灰库存在扬灰、垮坝的危险,变压器油存在泄漏的风险)也具有潜在环境风险。环境风险管理包括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环境风险管理应在环境风险识别、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
1 电力企业环境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分析必须综合考虑电力企业潜在的环境风险源,尤其是对重大环境危险源的辨识具有重要意义。风险识别应对潜在的环境风险事件及事件后果进行充分分析和评价。风险识别包括物质风险性识别、生产设施的风险性识别、生产过程潜在的风险性识别[1,2,3,4,5,6,7]。电力企业的发电厂、变电站潜在的环境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放射源丢失、被盗
电力企业涉及的放射源主要为探伤机、料位计和煤质检测仪。依据《放射源分类办法》,探伤机为2类放射源,料位计为4、5类放射源,煤质检测仪为5类放射源。
用于生产的放射源设备存在丢失、被盗的危险,尤其是对放射源了解甚少或不知情的人员盗走或拾得设备后,可能存在误用或损坏,造成放射源意外失控,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同时,放射源的丢失、被盗容易造成社会恐慌,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极大影响。
1.2 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
酸、碱、氨、氯等是强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其中盐酸、液氨、液氯具有挥发性。当盐酸、硫酸、碱、液氨、液氯等腐蚀性液体泄漏时,会造成泄漏区域内的设备、地面腐蚀和损毁,对人身造成酸碱灼伤、烧伤;泄漏物进入水体,会造成水生生物死亡,水体功能破坏;泄漏挥发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环境,引起人体咽喉灼伤,还易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等。
1.3 油泄漏
油泄漏包括储油罐泄漏、变压器油泄漏等。油泄漏若大量进入水体,将导致水体大面积污染,水体溶解氧降低,造成水生生物死亡,影响水体使用功能。油泄漏进入耕地,则导致土壤污染。
1.4 多氯联苯泄漏
多氯联苯泄漏一般指已封存的含多氯联苯的电气设备由于外壳腐蚀导致含多氯联苯的液体(绝缘油)泄漏至土壤或地下水源。多氯联苯泄漏一旦进入食物链,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在人和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和器官中蓄积,不易排泄,毒性很大,严重者可致人死亡。若进入饮用水源,将造成水源污染。
1.5 贮灰场、贮煤场扬尘
贮灰场、贮煤场存在贮场面积大、微小粒径煤灰、煤粒多的问题,在大风天气作用下,易形成面污染源,扬尘造成周边大气环境污染。
1.6 灰坝垮坝、灰渣、灰水泄漏
发电厂灰坝在极端情况下,如遇特大自然灾害可能发生灰坝垮坝事件,造成灰水和灰渣大量泄漏,若进入水体,将造成水体污染事件。
2 电力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企业潜在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的类型、性质和特点,应强化企业管理防范措施,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完善相关的操作规程,加强岗位培训,落实岗位职责;加强设备管理,特别是对易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爆炸的设备和区域加强监督和检查,可有效防止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
2.1 放射源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电力企业放射源问题,主要采取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实时监管、监控的原则,以保障放射源安全可靠;放射源购买、处置、转移时,办理转移联单,并在当地公安机关备案,以防放射源丢失、被盗;同时各发电厂均应制定针对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的专项应急预案。
2.2 危险化学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风险防范措施
酸、碱、氨、氯等危险化学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主要采用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各生产区、装置及建筑物都要设置足够的防火安全距离,建筑物要合理布置)、危险化学品贮存安全防范措施(贮罐间保持足够防火距离,贮罐区四周设置围堰,泄漏物被贮存及阻挡在围堰内)、消防措施(贮罐区、装置区等相应位置设有消防灭火系统,主要为水、泡沫、干粉消防系统等)、管理防范措施(加强管理,重点检查贮罐、管道、阀门等有无跑冒滴漏,定期检修)、制定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等。同时厂内设有事故水池,用于贮存环境风险事件应急处理的污废水。对于废酸、碱、氨、氯等危险化学品处置,应在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备案,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
2.3 油泄漏风险防范措施
油库油泄漏,主要采用建筑安全防范措施(贮油罐预留防火安全距离,油罐采用密封贮存)、贮存安全防范措施(贮罐区四周设置围堰,泄漏油料被贮存及阻挡在围堰内)、消防措施(油罐区设有消防灭火系统,主要为水、泡沫、干粉消防系统等)、管理防范措施(加强管理,重点检查油罐、管道、阀门等有无油跑冒滴漏,定期检修)、制定油泄漏专项应急预案等。变电站变压器设有事故油池,泄漏油料通过变压器下的事故油坑、管道,排入站内事故油池,防止油外排污染环境。
2.4 多氯联苯泄漏风险防范措施
电力企业的变电站、发电厂含多氯联苯绝缘油的电力设备已停用,并进行了封存处理。防范措施主要是将含多氯联苯绝缘油的电力设备交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封存处理,同时加强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确保多氯联苯封存处理安全可靠。
2.5 贮灰场、贮煤场扬尘风险防范措施
发电厂的灰场、煤场采用洒水降尘措施;灰场、煤场四周种植乔木防尘;对煤场周围设置围墙,并设抑尘墙;及时对闭库的灰场进行覆土种植草、小灌花、灌木等,进行有效防尘。
2.6 灰坝垮坝风险防范措施
灰坝设计严格按照《火力发电厂设计规程》设计,灰坝建设需满足灰场地质条件好、设计等级高、施工质量好的要求。同时发电厂采用加强灰坝监控、管理、巡视等措施,有效防止灰坝垮坝事件发生,并制定灰坝垮坝专项应急预案。
3 电力企业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点分析
为加强电力企业环境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健全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控制或减缓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电力企业实际,编制一套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3.1 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1)环境风险分析
对电力企业的发电厂、变电站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的污染源和危险物开展普查工作,掌握、筛选和确定对环境构成危害的重点污染源,评估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前提和关键。
(2)预防措施
树立“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电力企业潜在的环境风险,加强对环境风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风险事件防范体系,积极预防、消除隐患,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
(3)应急准备
针对电力企业潜在的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的类型,统筹安排,切实做好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为保障应急预案在突发风险事件应急抢险和应急救援中成功发挥作用,应充分做好应急人员、物资、设备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为:
1)应急指挥机构的设置及职责的落实,是保障应急抢险和救援工作有序实施的前提。
2)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加强应急队伍保障、应急物资装备保障、通信与信息保障及经费保障等的建设,为应急抢险和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电力企业员工和应急人员的培训与演练,有效提高其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的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4)应急响应
1)企业应明确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应急报警方式、电话、事件报告要求等,确保事件信息及时、有效地上报。
2)环境风险事件发生后,事件发生单位应立即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员伤亡,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事件等级。
3)应急响应采取分级响应机制。实行响应分级可以最为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对突发环境风险事件进行处置。
4)应急救援行动主要体现在事态控制、伤员抢救、事件处理、事态监测、人员疏散、维持秩序等方面,需要参与的应急组织机构主要是医院、环境监测组、专家技术组、抢险组、后勤组等,同时救援行动需要大量的救援和防护设备。
(5)后期处置
1)善后处置。应急结束后,应积极开展善后处置工作:污染场地清理,废物处理及环境恢复;对损毁的环保设施进行恢复;根据对环境影响程度,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进行环境的跟踪监测;开展事件调查,编制突发环境风险事件总结报告等。
2)事件调查。由事件发生单位或电力企业上级主管单位组织有关部门调查收集事件详细资料,客观、公正、准确、及时查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范围、污染物名称、受污染对象、污染程度,采取的应急控制措施及其他应对措施等,总结事件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件提出处理意见。
3)总结评价。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对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处置过程进行全面总结、评价,找出不足并明确改进方向,及时对应急预案的不足之处予以修正。
3.2 应急预案内容
针对电力企业潜在的环境风险的类型、性质和特点,其应急预案主要内容见表1[5]。
4 结语
针对电力企业的发电厂、变电站生产和运行过程中涉及的诸多原料或材料性质,生产设施及生产工艺特点,在环境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可将环境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体系,将有效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环境风险事件的能力,防止和减少各类环境风险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损失。
参考文献
[1]陈庚,李丽芬.关于城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研究[J].城市公共安全,2005,12(3):1-5.
[2]陈红萍,屈建峰.现场应急预案要求[J].化工安全与环境, 2005,(23):14.
[3]粟继祖.国内外矿山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研究与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5):291-292.
[4]袁斯琴.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应急预案适用性的几点研究[J].江西化工,2007,(3):32-33.
[5]郭丽岗,王路光.论焦化行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1):45-46.
[6]陈宙.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技术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8,34(11):63-64.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篇8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其作用;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按所需应急反应的级别,划分事故严重度。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及程序;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便于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
4.应急设备与设施
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通讯设备、应急物资等;有关部门如企业、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与有关医疗机构(急救站、医院、救护队等)的关系;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5.能力与资源
决定各项应急事件的危险程度的负责人;评价危险程度的程序;评估小组的能力;评价危险所使用的监测设备;外援的专业人员。
6.保护措施程序
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负责人;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的程序;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运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对特殊设施和人群(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的安全保护措施;疏散居民的接收中心或避难场所;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方法。
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各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事故应急信息的决定方法;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确保不会发生未授权而进入故现场的措施;宣布应急取消、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连续检测受影响区域的方法;调查、记录、评估应急反应的方法。
9.培训与演练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合格者上岗;年度培训、演练计划;对应急预案的定期检查;通讯系统检测的频度和程度;进行公众通告测试的频度和程度及效果评价;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更新安全宣传材料的频度和程度。
10.应急预案的维护
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每年更新和修订应急预案的方法;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
环境保护的应急预案 篇9
一、适用范围
我街道范围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控制和处置行为具体包括: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因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而造成危及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在生产和储运中发生泄露,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其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二、职责划分
1、环保应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及职责
组长:成员:
主要职责:宣传上级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上级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的指示精神;掌握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情报信息和事态变化情况;负责办事处各部门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协调工作;负责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工作进展情况,信息联络、传达报送等工作;提供和解决处置环境应急所需要的人员、设备、车辆、物质等;应急处置的其他工作。
2、应急现场指挥组成员及职责
指挥:成员:
主要职责: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应急小分队处置现场,分配任务,及时疏散应急现场受污染的群众,并及时向办事处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以下情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原因以及造成的污染范围;报告事故发生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的数量、种类、性质及经济损失、人员受害情况等;事故危险程度,发展趋势,可控性及预防采取的措施;其他需要清楚的情况。
三、处置程序
1、迅速报告。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警后,值班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办事处环保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对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经认定后及时向区环保局报告。
2、快速出动。接到指令后,应急现场指挥组率领各应急小组携带环境应急专用设备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
3、现场控制。应急处置小组到达现场后应迅速控制现场、划定紧急隔离区域、设置警告标志、制定处置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扩散。
4、配合现场调查。应急处置小组要配合区环保局展开现场调查取证工作,查明事件原因、影响程度等,并负责与派出所、消防协调,共同进行现场勘验工作。
5、现场报告。应急现场指挥组按6小时速报,24小时确报的要求,负责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突发时间现场处置情况。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件影响范围、程度,决定是否立即上报并增调有关人员、设备、物质前往现场增援。
6、应急终止。只有同时实现下面三个条件,现场应急救援方可终止,应急救援队伍才能撤离:一是事故现场危险因素得到控制并处于稳定安全状态;二是事故受害人被全部救出,送到医院抢救;三是获得办事处应急领导小组的同意。
四、事件总结
应急中止后,办事处环保所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单位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并形成系统书面材料报开发区环保局备案,为今后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积累经验。
五、后续处理
【工厂环境保护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工厂紧急停电应急预案11-04
工厂企业火灾的应急预案06-10
工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08-25
工厂环境保护改进建议书08-16
工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07-31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09-22
水厂环境应急预案07-29
校园突发环境应急预案07-25
恒源砖厂环境保护事故应急预案05-18
四川省环境应急预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