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星星点灯(共10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星星点灯 篇1
我本不是会看这类书的人。
但是有时候,相遇就是一种必然。
说白了,就是为了备课,我查阅了朱德的资料。查阅过程中,看到一段话:“……19春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曾在德国格丁根市一所大学里留学……”
这几句话,让我有点出乎意料。在我的固有印象中,总觉得他是那种泥腿子出身,大字不识几个,因受地主欺压奋起反抗,从此带领农民兄弟走上反抗路线的典型人物。可是,他居然在担任了云南省警察厅长后主动追寻共产党参加革命?居然,还留过学?我突然觉得脑子有点混乱无法接受。由此可见,自以为是是种病,得治。幸好,我大概还不算病入膏肓。
于是,我终于翻开了这本书,开始了与它的一段缘分。
这本书没有我想象中的枯燥乏味,充满政治正确性的无趣,相反,它给了我很新奇的感受。大概是因为作者是个外国人,他的视角是超脱的、客观的,他的叙述是冷静的、克制的,因此他的看法应该更能代表当时普通人的心理,也更能激起我这样的普通读者的兴趣。
在这本书中,我刷新了对在历史书中仅有一面之缘的杨虎城的认知:“他时任陕西省绥靖公署主任……他为家庭纠纷所苦,因为有两个太太……他早年当过土匪……”作者评论说:“杨将军反正在大多数外国传教士中间名声不佳,因此他不可能真的是个坏人。”这句话让人莞尔,斯诺真是个妙人,他显然很清楚意识到外国传教士与中国人之间的关系,他的看法读起来既讽刺又幽默。
我初步接触到了一个经历极其丰富的董健吾:“他在基督教圈子里颇有地位,参加过青帮,认识蒋介石、杜月笙,也一度担任过国民党高级官员,后来他丢官弃教,同共产党合作。”似乎中国人三教合一的中庸与世俗之道在他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无论什么环境都可以很好地融入,仿佛水注入任一容器般,无比妥贴。然而,他是个坚定的共产党员。
我又一次遇见了周恩来:“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黑的眼睛富于热情……他是一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他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他本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作者说:“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斯诺对周恩来的描述给我很深刻的印象,那是一种既陌生又亲切的感觉。好像你知道一个人会出现,你在期待他出现,然后他真的出现在你面前,并且你发现他带给你的比你期待的还要多还要好。是的,这就是周恩来。尽管曾经无数次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他,听无数人提起过他,但是读到一个外国人的笔下描述出来的他,却依然给人一种新鲜真实的崇敬和感动。我想,无论在我生命中的哪个阶段,他都是我最最尊敬最最爱戴的人。
当然,书中可以举出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没必要一一例举了。这些人的经历,让我终于对毛泽东说的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如果没有为自己在黑暗中点上一盏灯,这些人怎么可能抛弃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走上那样一条充满艰难困苦的道路,一条需要时时冒着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危险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些人的薪火相传,中国的历史怎么会有那么翻天覆地的巨变?据一个红军战士说,在那次惊人的“抗日东征”中,红军一个月内增加了一万五千人!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
传说古希腊哲人泰勒斯仰望星空预知有雨,却未看脚下,跌入坑中。人们借此讥讽哲学家不务实事,只是空谈。黑格尔却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同时他又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而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乏仰望星空,点燃心灯的人。
遥想孔子当年,为了劝说君主施行仁政,周游列国奔走呼号。所持主张不被接受,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他退而著书立说,广收门徒,弟子三千,更有高徒七十二贤人,为后世中国儒家学说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在他有生之年,政治主张虽未实现,但那句铿锵有力的“虽千万人,吾往矣”至今听来仍振聋发聩。
转而将目光投向空旷无人的茫茫大漠吧。你会看到一道寂寞的身影,身背经箧,脚踩麻鞋,伴随着他的,只有眼前无边无际的黄沙和头顶毒辣噬人的太阳。日复一日,在漫漫的黄沙中,救命的水早已荡然无存,昏昏沉沉中生命正在渐渐地远离……宁可向西而死,绝不东归而生。玄奘坚定的信念来自何处?只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个异邦的高僧身上体悟到印度佛学的智慧,感受到佛学发源地的魅力,于是便萌生了西行的想法。从此,为了寻找这颗西方的明星,虽九死,其尤未悔。
也许你会说,这些人,都离我们太遥远了,时代不同了人也不一样了;这些人,都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他们必须奋斗;这些人,都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小人物不可能像他们那样……那就看看我们这个时代的小人物吧。
还记得这个名字吗?——白方礼。一个三轮车夫,一个每日里早出晚归、辛劳奔波的三轮车夫。1987年,年已74岁的他决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白方礼老人靠自己的劳动,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他为学生们送去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自己的双腿一脚高一脚低那么踩出来的,是他每日不分早晚,栉风沐雨,用淌下的一滴滴汗水积攒出来的。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92岁逝世。平凡吗?平凡,一个三轮车夫而已;平凡吗?当然不!不仅不平凡,而且伟大!他留给世人的,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低头默默蹬车的苍老背影。可就是这背影,却震动了无数人的灵魂,让世人重新懂得了何谓“大爱无疆”。
诚然,宇宙浩瀚无边,人生艰难苦痛,活在这世间的人,渺小如尘土,卑贱如蝼蚁。但是,假如愿意给自己找一颗星,点一盏灯,黑暗的人生路上可能也会开出一朵摇曳的花,卑微的人性里可能也会多了那么一点神性。也许,人和神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遥远。
记得有那么一首歌,它是这样唱的:“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但愿我们都能像那个孩子,有一颗星,有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照亮我们灰暗的心灵。毕竟,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作者:元觉义校 林晓慧
公众号:语文的那些事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2
“红军”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熟悉是因为小时候我们就知道有这样一只光荣的军队,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安定的生活。可是我离它又是那么的遥远,甚至有许多问题或话题,我至今都不太清楚。我和它的中间是有一定距离的。
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一名叫做埃德加斯诺的美国记者写出来的,他和我一样也有着对红军、革命等关于这类话题同样的问题去探讨,例如: 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的呢?那个纲领是什么?共产党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放而斗争。南京却说,红军不过是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究竟谁是谁非? 还是不管哪一方都是对的?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当时中国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想亲自解答这些问题。果真,他这一趟没有白去,他基本解惑了他想知道的所有问题。
我对斯诺这个作者是非常敬佩的,因为他为了破解那些未获解答的问题,竟然不怕危险,不顾生死的来到了中国,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勇敢的人,我相信这是大多数作家都做不到的。而且我认为他是一个特别实事求是的人,他写的这本书每一章、每一篇都没有半点虚假,全都是他亲眼所见的,所以这一本书才让千千万万的读者都感到信服。我们从这一本书还可以发现他的文笔非常的好,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的平实生动,通俗易懂。但就是这简简单单的话语,让读者感受到了每一处的情感,这可能也是这本书成功的原因之一。最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那么的活灵活现。由此可见,斯诺是一个观察力极强的人,他把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那么细致。这样的记者兼作者怎能不让人感到敬佩呢?
这本书中的故事也非常的精彩,让我印象深刻的既不是毛泽东主席,也不是彭德怀司令员,而是那些红小鬼。因为这些伟大的领袖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了解。他们骁勇善战,积极乐观,富有极强的革命主义,相信这些已经是家喻户晓。所以尽管他们在书中依然让我很感动,很敬佩,但却没有那些红小鬼让我印象深刻。
还记得在当时,作者第一次遇见红小鬼时,斯诺叫了红小鬼 “喂”,于是那两个孩子就生了小脾气,可作者自己依然没有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这些孩子对他这么的冷淡?然而交通处长李克农却明白了一切,他告诉斯诺可以叫那些孩子“小鬼”或者是 “同志”但是不可以叫他们“喂”。原来那些孩子是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自愿到这里来帮忙的,而不是佣仆,他们就是未来的红军战士。当作者给他们道完歉时,这些红小鬼却又有一点儿不好意思,完全没有斤斤计较的架子。再看看现在的我们,完全和这些红小鬼没有办法比较。我有点儿自愧不如,这些孩子真是了不起,他们情绪愉快,精神饱满,而且忠心耿耿。就连作者也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的生气勃勃的精神。
那些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乐观向上又甘于奉献,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奋力拼搏,勇敢探寻着中国前进的方向。本书出版后,立刻瓦解了当时外界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并向世人宣告: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宛如一颗光辉璀璨、熠熠生辉的“红星”,永远照耀着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3
在一次次死里逃生,一次次起义战斗后,他开始担任共产党主席。这时,故事的讲述已经脱离他个人历史的范畴,不着痕迹地升华为一项伟大的革命运动。红军立下了十一条简明的纪律,在这样的管辖下,它不断壮大。经历了国民党的五次围剿,红军成功地完成了长征,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通过同志的简朴自述,不禁为他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他作为一名卓越的革命家,不但有气壮山河的宏伟目标,而且有绝妙的的文笔和广泛的见识。他能够身无分文就走遍湖南五个县;没钱没鞋时,好友帮他找到出路;又通过同志的帮助,躲过了追捕。
这一次次的冒险经历,他结交到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广泛的人际关系,为他以后的革命事业做好了铺垫。还有他对农民的重视,得到农民深深的爱戴。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4
《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以下简称“红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但其实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
初读时还是中学时代,那时读书求快,一本书两三天读完最后留下就是模糊的印象。“红星”给我的初读印象就是这本书没有啥逻辑絮絮叨叨却很总有一种很密实的感受。
再读“红星”是工作三年后正面临着新的职业选择,一项考试要求写本自己喜欢的书。当时第一个跳出来的就“红星”,正好手边也有一本。匆匆一读上场阵亡,而后真的细读了一遍。这次读完之后,那种密实感的源头终于找到了。作为一个记者的采访,“红星”所展开的是一个神秘领域,简单直接写实的风格迥异于我们熟悉的新闻体,没有先入为主的情感铺垫,没有自以为是的讲理说教,更没有花样百出的故事新编,一切都建立在眼所见、耳所闻。最重要的是不设立场,不立旗,不求文章的前后呼应圆满。
不过,二刷三刷之后让我特别疑惑的是,“红星”所写的内容已经不再是秘密,但为何读起来仍有一种新鲜的味道?
最近的阅读是一次类考试,公司要求大家报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写读后感,“红星”又猛地跳了出来。我想了想,得搞清楚那新鲜的味道藏在哪儿。
不同年龄读书的体验不同,这一点在清朝文学家张潮的《幽梦影》曾有很形象地论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同一本书在不同年龄段去阅读其所得也自然不同。
中年“望月”,总会看得全面深入些吧!
没想到半个月只读了三页。我遇到的各种情况:各种开会,孩子需要陪伴、朋友们小聚!当然这都是借口,最主要的还是和手机这个最大的“敌人”搏斗。好在有一个小目标,终究还是慢慢地读了进去。
万万没想到,读到66页(董乐山译版),我的谜题就了。关于阅读的疑问其实都隐藏在文字之间,成功的作品其实是把答案写在最前面。往往当你读完全篇豁然开朗之际,才会明白开头那些看似无聊的文字是多么意义深远。
66页最后几段文字是这样的: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唿:“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周恩来,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对!“青年”这个词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词。这一刻,我忽然有一种战栗感,很多文字浮现在脑海中。往回翻页,一段段文字闪耀着骄傲的光芒。
一个年轻的农民,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腰间插着一支左轮手枪,从村里走出来,惊愕地望着我,问我是谁,到那里去干什么……这时我发现他确实是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发亮,牙齿整齐洁白。他好像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
在这里我遇见了第一个红军战士……这个青年正在洗澡……他微笑着,好像有什么秘密的好玩的事情似的……
我又进一步知道他姓姚,二十二岁,当红军已经六年了。六年!他该有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讲啊!
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我想,这些孩子真了不起。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可是,这第一次遭遇不过是少年先锋队以后要使我感到意外的一系列事情的开端而已,因为我深入苏区以后,我就会在这些脸颊红彤彤的“红小鬼”——情绪愉快、精神饱满、而且忠心耿耿——的身上发现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得生气勃勃精神。
如此新鲜,如此富有活力,青年中国,青春的味道,向着埃德加·斯诺扑面而来,八十多年后的我感同身受!
解惑之后,以后的阅读就有了别样的滋味!透过一名从国统区进入尚在雏形边区的美国记者之眼,我们看到是一个“红星照耀下”的青春中国。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oh~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对于埃德加斯诺和千千万万为中国未来思考忧虑的人们来说,这“夜空中最亮的星”就是那颗闪闪的红星!
那群刚刚从艰苦卓绝的长征走来,进入到贫瘠荒凉的黄土地的青年们,所追寻的,所坚守的,最终成为了今日中国源起。此时回首,在“红星”照耀之下,历史的脉络如此清晰可见,关于今日中国的答案尽在其中。
初中《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400字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写的。是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深入中国内部时为世界进行的一场对中国革命的报道,使外国人真实地了解到中国的革命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方式、历程。
在整本书中,记录的所有事情是以埃德加·斯诺寻找毛泽东这件事记叙的。在此书中我最喜欢的人,大概就是作者本人,他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地区,为全世界进行了一场报道,澄清了外界对中国革命的误解。而书中也有介绍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的故事。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是极震撼的,虽然埃德加斯诺那时并不在场,但他通过他人的叙述也记录了下来。在这段历程中,不知死去了多少人,这些人有的被饿死,有的被冻死,有的陷入泥沼,有的滚下山坡,但始终没有阻断红军坚定的步伐,他们彼此扶持着,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努力着,不分彼此,共进退,同生死。
感谢他们吧。因为他们的努力,才会有现在的生活。不要总想着自己失去了什么,未曾拥有什么,而是要想着你拥有着什么,你又获得了什么。人的一生如此短暂,你做不到洒脱、快活,做不到冷漠旁观,淡泊名利,无欲无求,那至少要做好你自己,好好的活着。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以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我大概15岁,语文选读课本上面有这篇文章,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红色中国的力量。可是那时候年龄也小,并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对这个苦难中国意味着什么。而最近,重读这本书时,我才明白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更深刻的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我党,我国先进领导者的思想,也正是这样的思想下中国才可以从没落走向辉煌。
1936年,日军盘踞东北,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一个美国人斯诺,踏上了前往陕西,前往苏区的道路,我不得不佩服一个外国人的勇气。
他自己在书中说道:“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我发现我同这个脑袋正好有些联系,但是我的结论是,这个代价不算太高。”而就是他这种不惧危险勇于求真的态度,才使得我们了解到早期共产党的模样。让我们了解到那时候的红色战士不是赤匪,不是土匪,不是暴徒,而是一群有信仰有爱心有组织有纪律的革命战士。一群为了理想,为了信仰而不懈奋斗的勇士。
阅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全本,对那段历史,那些人,那些事了解的更加深刻,对革命先辈的理想信仰了解的更加深入。一代青年老去,一代青年起来,站在老一辈革命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继续前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理论。我们新一代青年更要不忘初心跟党走,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初中范文
知道这本书很久了,但真正坐下来静静的细细的翻看却是第一次。打开它,一幅幅画卷跃然眼前,一个个故事向我们诉说,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革命先烈们却都有血有肉的站在了我的面前,向我们展示了一群有气魄有力量有风度有抱负的革命先驱、一段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
红色之旅对斯诺来说是一段神秘而又奇妙的旅程,一个外国人竟然和千万里外的东方古都的农民、战士有了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
斯诺的这本书,我理解他分为5个部分,探索红色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由来、长征、同红军在一起、回到白色世界,全篇他带着疑问,走进了红军生活的地方,从这里他认识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他也对共产党产生了最初步的认识,慢慢的与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战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指导,让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封锁线,巧夺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草原,头上顶着战斗机,面前迎接着大自然带来的挑战。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毛主席说过:“年轻人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最终是属于你们的。”我们青年人即使生在和平年代,也不应忘记无数在革命斗争中流血流汗的革命先驱,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此刻的幸福与安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心怀感恩,把长征精神融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以芳华立誓,不负眼中星辰熠熠,我们要做新时代敢于追梦敢于圆梦的新时代青年,肩负初心和使命,敢试敢为,勇敢的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奋斗向前,扬帆起航。
初二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700字
九月份,我读了一本好书,它的名字叫《红星照耀中国》。它描绘了第一个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中国苏区的故事,并将他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都写进了这本书。
本书用新闻来描写红军战士生活,概括了红军与白军、国民党以及日军的斗争,写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敌,顽强不屈,也大段引用采访中人物所说的话,将所见所闻描述得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全书先从作者前往苏区路上说起,讲了火车上一个白胡子老者对红军的偏见,加大了作者对红军的好奇与猜想。作者后来与一个“共匪”一起吃饭,了解了更多关于红色中国的故事。后来,作者逐渐深入中国苏区内部,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许多大人物,了解了国际形势、了解了红军的信仰、宗旨、口号等等,了解了中国内部战争的过程以及结果。作者将这些事连起来,写成了这一部自己戏称为“乱七八糟”的书。
作者介绍了红军的经验与客观教训,那就是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来对抗残暴的日军。也写了有组织、有武装的民众、工人在革命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抗日战争就很难胜利,他们是一股不可征服的力量。
在斯诺笔下,我们见到了一个红色的战争岁月,一件件真实的事件在我们面前展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红色中国”。在书中,一个个人物,都被赋上了自己的个性,鲜活生动。一个个“红小鬼”,一个个乐观、爱运动、爱和平的红军战士,都被描绘的栩栩如生。
初三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5
苦难虽然很长,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读,苦难会成就一个人。
的红军司令员彭德怀,少年时便经历过苦难。“他六岁那年死了母亲,他的父亲续弦后,后母增援彭德怀,因为他使她想起了她的前任。她送他到一所老式私塾去念,在那里常常挨老师打。”这里《西行漫记》中对其童年的描述。
彭德怀的童年固然很苦,但同时童年也铸造了他那平易近人,简朴,接地气的性格,坚定他革命的信念。可以说,是童年的苦难成就了彭德怀司令。
苦难的童年是许多共产党员的共同特点,因此,才有了的长征,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
放眼古今大多名人,苦难是否也伴随他们呢?
正是乌台诗宾以及仕途上的苦难使苏轼挥笔一就,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娥”的美好祝愿,正是司马迁的宫刑之辱,才使他铸就了“史享之绝唱,天韵之离骚”之史记;正是杜甫经历妻离子散之苦,才挥笔一就,写出了“感时光溅泪,恨别鸟惊的兵荒马乱之景。
苦难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培养一个人的自立、能力,磨拣一个人的体格。“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经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
但,经历苦难一定就能成功吗?当然不是。
彭德怀有一度时间被捕,但他在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下,仍保持自己的意志,宁死不屈,并未吐露一句秘密。在被释放后,成为司令。倘若彭德怀贪生怕死,招供了,那个战于不胜的司令肯定也不古在了。
《红星照耀中国》初中读后感 篇6
这本书讲述了斯诺这个发自内心尊重热爱红军的国际友人。从他的视角。深入红色根据地,从刚开始对红军的好奇渐渐转变到对这一批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战士,由衷的敬佩之情的心路历程。
在作者的眼中,红军的高级领导人们各有特色。他这样描写的“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头子”邓发:“这个人的行动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度。在那套硬邦邦的制服下一点也不失轻巧敏捷。”在他的描写下,红军是一只充满童趣的军队。不论是高级军官,还是冲锋陷阵的将士。他们的眼睛里都有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在这样的精神力量的支持下,他们才能巧渡金沙江,勇夺大渡桥。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场场惨烈的战役,一条条开放的政策在斯诺的笔下呼之欲出。只有这些军人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才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们,红军战士,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大英雄!
今天的军人也十分值得我们敬佩。他,是一个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守岛人。那里条件十分艰苦,整个岛上仅有他们两人,只有一座灯塔陪伴着他们,在孤寂的夜里,灯塔的亮光,是他们唯一的安慰。不仅如此,这里也是走私犯,江湖大盗们的“天堂”。他的前任守岛者们最少在任三天,最多也只在任了13天。他拥有着和红军前辈一样的精神,为祖国献身的坚定信念坚持着他走过了十几年的守岛历程。在数十年的守岛历程中,不论是狂风暴雨,或是酷暑严寒,他还是每天进行例行巡岛,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守岛期间也曾有黑道上的“大哥”给他10万,20万,请求他网开一面,让他们走私物品出国。但他毫不留情,上报了国家,破获了六起大案,是国家的大功臣。他像一颗坚挺的松树,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守护着祖国的底线。
有这样一群九零后,他们都在祖国的边疆——西藏阿里军分区边防一线守卫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手握钢枪,但是,只看他们的手,你能否猜出他们年龄几何?他们皮肤黑,这是多年日晒雨淋,历尽风霜的成果。他们的手上布满老茧,就像是六七十岁耕耘了一辈子的农民。这就是军人的尊严,为国家忠肝义胆,为人民舍身忘死,身披铠甲,心怀柔情!他们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大英雄!
暑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7
因为他未受过正规的军训练,在工人阶级的很少干活,所以他到上海的时候唯一的武装是他革命的决心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之后他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用步枪,机枪等装备对付作为敌人后缓的大城市的全部财力。而他的这一切努力都仅仅是为了保住小小的苏维埃共和国,它没有海诺,没有盐吃,不得不用人民铁的意志来代替。
更令我吃惊的是斯诺竟称他为“狂热”分子。他背弃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苦的能力,无私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敢不挠精神。
在斯诺与周恩来漫步在乡间的时候,他显得轻松愉快,和对大自然的向往,在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的时候,他好似返朴归真了,给人的不是一往常态的领导风范,他仿佛在逐渐拉拢他与乡下人们的距离。而那一刻在斯诺看来,他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不过仔细一品味他的动作,也真是如此。
也许正是这份轻松的精神才是他能够依然理智和微笑着去面对各种困难局势的吧!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 篇8
一学期的时间终于把纪录片《红星照耀中国》看完了,影片带给我很多触动。影片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开始一直讲述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影片以共产党的发展为主线,讲述了那一时期的种种真实的故事。
影片中能够让我感动的地方有很多很多,然而触动最大的仍是一些人物的作为。我崇拜影片中的毛泽东、贺龙等一批老革命家,喜欢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是有气质,有风度,更是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正是这部纪录片的讲述让我原本对革命者冷冰冰的印象现在却鲜活起来。
曾经私下里看过美国人罗斯特里尔写的《毛泽东传记》,那里面有对毛泽东的完整概括,再加上影片中对毛泽东的描绘,使我对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毛泽东出身农民家庭,十六岁时才外出离开家乡学习知识,与当时一些同龄人相比他算是落后的了,而且生活上也十分拮据。然而,他比一般的同龄人要更优秀,更能吃苦,他经常会做出一些别人所无法完成的事情。多年在外的学习经历以及当时国家的**生活给这位将来的伟人带来了思想上的变化。慢慢地他接触了马克思,进而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毛泽东的经历是本影片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呢?很多人冬天怕冷放弃了甚至洗脸,早上能多睡就多睡,有多少人还想到要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呢?毛泽东从小就狂热的喜欢读书,他自己说“我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 毛泽东从小就狂热的喜欢读书,大约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非常认真地执行,坚持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自修期间,他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他说“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盂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 与我们同样的年龄时,他的阅读质量和数量早已远远超过我们中的大多数。
毛泽东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和诗人。而我最崇拜的是他的军事才能,让我最为结舌的是他指挥的“四渡赤水”。他的军事才能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人生起起伏伏,他那些隐藏在幽默轻松的遣词用句背后到底深埋了多少艰难险阻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对于这样一个伟人,任何赞美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在红军战士的身上,可以看到奇怪的铁一般团结的中国革命家身上一再碰到的特有品质。红军战士之间的团结也让人们感到震惊“有某种东西使得个人的痛苦或胜利成了大家集体的负担或喜悦,有某种力量消除了个人的差别,使他们真正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但是却又发现存在于他们与别人共自由同患难之中。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在这些优秀的革命者的领导下,在没有飞机、没有大炮、没有金钱、物资匮乏等艰苦的条件下,为了崇高的理想,用火一般的热情和铁一般的意志坚持革命,他们百折不挠、奋勇拼搏、自信乐观等平凡而伟大的革命精神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次的洗礼,让我明白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是深深地根植于共产党人为人民谋福利的目标,根植于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根植于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
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后来人发扬革命先烈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说道红军,长征是不得不提的大事件。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的严密封锁线。面队敌人强大的军事实力,穷追猛打,红军则采用了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围困,摆脱危险境。有勇有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的红军。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境界,非凡的心理素质,而这些也仅仅是革命的一小部分。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在当时的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着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有时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同时也让我看到的是英勇善战的红军战士,他们不顾生死投身革命,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他们从年轻时就为中国的革命而不断的努力,是一群一心一意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的未来不断拼搏不停奋斗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我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如今极度膨暴的物质生活从何而来,没有他们的枪林弹雨有现在的高楼大厦么?那么当时他们对建国60多年后的我们又有什么要求和期待呢?我们是不是让他们失望了?在这个文化氛围败坏,精神生活缺乏的今天,当再回首当年他们的豪情壮志丰功伟业时,心理难免有一些心酸。
在党的初期,由于共产国际的干预和一些不安定因素,曾受到过很大的损失,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然而领袖们的睿智使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确立坚定不移的纲领,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中国,为中国人民,进行着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只有人民拥护和支持的政府,才能让国家看到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没有被侵略者的刺刀击退,没有被当权者的白色恐怖吓倒,在无数人的流血牺牲之后,更多的人勇敢地站出来,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崇高的事业。在多方打击和封锁的情况下,共产党和所领导的队伍却在逐渐壮大,在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没有人能再轻视这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一切关于“无知土匪”的谣言不攻自破,这是一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政党,这是一个有着执着信仰、严格纪律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由最初的51人慢慢发展起来的,几十年间经历了太多的艰辛,牺牲了无数的生命,最终使他们成功的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建立了新中国。是什么给予他们这么大的动力,支持着他们不断的前行?是什么使得他们无畏生死,背井离乡寻求救国真理?这些问题的答案,在现今看来或许已无法给予人们太多的触动,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缺乏那种心灵的体会。但如果我是生活在他们那个时代,我想我也会义无反顾的去做那些令人振奋的事,甚至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近,网络上聊的比较多的话题是关于“青春”。共产党后期的领导人中有很大一批,当初投身革命时年龄还不是很大,有的才十五六岁。他们的青春是十分有意义,十分精彩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所做的事更是令人称颂的。看看现在的我们,我们身处本可以获取很多知识很多能力的大学,却几乎每天都在挥霍青春。生活的压力和社会的责任对于我们一部分大学生来说,好像跟自己毫无关系似的。相比先人们我们过得要安逸的多,要幸福的多,然而我们的精神生活却极匮乏。当然,我们不是身在那个时代,我们没有机会去投笔从戎,没有机会去牺牲生命保卫国家。但我们却可以尽自己所能,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至少我们不该让“青春”留有过多的遗憾。
《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经受过的苦难、牺牲,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的奋斗,多少人的流血才造就我们今天的辉煌。历史是沉痛的,幸而这种情况不会再次发生,如今的中国日益强大,但是,昨天的硝烟虽已散去,鲜血虽已干涸,这段历史却该永远保存在后代子孙的记忆。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珍惜今天所拥有的,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
中国共产党一步步的发展是很艰难的,先辈们更是用血的代价换来了新的中国。那种艰难对人的心灵也是一种考验,要不怎么会有一些叛党投敌之人。至于谁能流芳百世,谁能遗臭万年,这就要看谁能承受得了种种压力与诱惑了。如今的部分年青人是很浮躁的,一点点困难可能就会使他们退缩。生活虽不像革命那样艰难,但面对的道理却是相同的。克服不了困难,战胜不了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有所作为。有些同学在大学期间,几乎每年都会挂科,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在学校尚且不能完成学业,以后工作中,会认真完成应完成的任务吗。让自己的青春少留遗憾,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才是我们当下该做的事情。
希望若干年后,我们年华老去,回首人生,脸上会泛起一丝得意的微笑。
11电子信息工程2班
学号:51101032026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篇9
这本书也是研究党的历史、了解领袖们的资料。作为在当时写成的第一手资料,不仅介绍了红军的征战史,并且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报道和解释。这是一部把中国介绍给全世界的书。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国土。而当权者的屠刀则挥向人民,这个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挽救大局,这个人就是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党。
党在成立初期,由于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曾受过很大的损失。新的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领导们的智慧使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只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让国家看到未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没有被侵略者击退,在无数人流血牺牲后,更多的人勇敢站出来。共产党领导的队伍逐渐壮大,在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没有人能再轻视这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了,这是一个代表人民群众的政党。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知道:正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经历的苦难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了解过去,才能真正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种伟大将给中国带来新的辉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2
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被作者坚强的精神所感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了《红星照耀中国》有感400字,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在埃德加·斯诺编著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我被作者坚强的精神所感动。
作者生活的年代,也是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军队如同一道长城,连绵不绝,使中国红区宛如一座孤岛,可作者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越过那道长城。他并不了解中国红军是怎样的一支队伍,他可以把非议置之度外,勇敢地踏入这片土地,在这条路上,他遇到许多困难,白匪军的追杀等,但他终于排除万难,开始与红军接触,把他之前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文中的作者遇到问题时,他选择去探究,去试验,直到自己了解真相,他不怕任何困难,勇往直前。
但我就没有这种毅力,我遇到问题时,很轻易地放弃,遇到困难时,我会选择逃避,而不是去面对。做任何事总是缺少那一份勇气,一份毅力,使我很难做成功一件事,因此我的成绩也很难提高上去。
以后我必须改掉自己的惰性,以文中的作者为榜样,学会勇敢,学会坚强,遇到困难不退缩,做什么事情都不放弃,坚持到底,多一份探究的劲,使自己不断完善,做一个男子汉,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做一个像作者那样勇敢的人。
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前两章,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作者还会经历什么事呢?请听下回分解。
胡说:确实如必承所言,开头一章的叙述展示了一个独特的新闻记者的“我”的模样,那般真诚、执着,只为追求真相。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和感慨。书未开读,已然被感动。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3
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基础,完成了本书的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的记者,斯诺站在一个公平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1936年,斯诺孤身一人前往当时中国革命战争最危险、最凶猛的时期,长途跋涉来到西北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
在这本书里,感受到斯诺笔下的毛主席是多么和蔼可亲,宽厚大度,勇敢无畏,让我感受到毛主席爱人民,爱社会的感情,为祖国强大起来做出巨大贡献。红军的军队是铁打的,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红军的兵官,从不把自己当做领导,不端起领导的架子,以身作则,把自己与士兵放在同一个位置,与士兵心连心。红军的长征就像电视剧演的那样惊险万分,无论是四渡赤水,勇夺泸定桥,飞度金沙江.......都显示出红军的有勇有谋。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一个未知的中国革命,让我对历史有了深刻的认知。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4
每个革命先辈都有英雄的经历,我们今天要写一篇关于革命先辈的读后感。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他穿着布鞋和黑色短裤,戴着一顶褪了色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迷迷糊糊的红星,帽子下的号手——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你看到哪一个小号手,你就会情不自禁的心软下来,就好像遇到一个十分可怜,没有人帮助的流浪儿一样。他们大多数的人穿着军服都很肥大,袖子垂到膝部,上衣几乎拖到了地面,他们每天洗手洗脸三次,可是还脏,经常流鼻涕,露着牙齿笑,他们吃的饱,每人都有一张被子,当队长的甚至都会有一把枪,他们有红领章,戴着大好几号的帽子上面有一颗大的红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 篇10
斯诺以其所贯有的记者的锐利眼光看中国,站在一个与这个国家丝毫无关的角度,冷静客观地看待红色中国,看待苏维埃。也使得其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更甚。斯诺简练,质朴的笔法,以访谈人物为主线,用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那段沉重而奇妙的历史。
我想若提及红色中国,毛泽东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从这位苏区领导者的深邃目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蜕变着的崭新中国。毛泽东自小便具有反叛精神,面对老师的严厉,父亲的暴躁,学生们的木讷与随。毛泽东选择的并不是随大流。而是,反抗!在与父亲的“斗争”中获取胜利,并懂得反叛的毛泽东。怀着一腔救国壮志,与外国新思想的传入和对贫困农民的怜悯造就了这个几近被神化的伟人毛泽东。
然而,虽然有着诸如毛泽东一般的领导人但追溯到红星真正照耀至中国的根本原因,还是苏维埃政权“以民为本”的方针。将领与战士的穿着,饮食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即使毛泽东本人,也无非多旁人一顶蚊帐罢了。而红军对待西北广大平民所表现的真诚与质朴,也在当时无军队可及。对于西北民众来说,红军就是他们的亲人。红军在战争年代,保护他们的性命。在和平年代,哺育他们的精神。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将本是人间地狱的大西北改变的近乎天堂。
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必须忆若思甜,对于曾经战时火连三月的岁月予以铭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的所带来的震撼必将永垂不朽。而对于红色中国所取得的巨大胜利将永远被后人深思。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星星点灯】推荐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版08-28
寒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范05-22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心得笔记07-07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优秀10-09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心得体会08-29
红星照耀中国考点09-30
红星照耀中国教学反思05-13
红星照耀中华读后感05-19
初二《红星照耀中国》600字作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