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考点

2024-09-30

红星照耀中国考点(通用7篇)

红星照耀中国考点 篇1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七(10)班 何黄琛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轻轻合上书,嘴里却依然“咀嚼”着这铿锵有力的话语······

阅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经典著作,我的心灵是震撼的,坚定的,沉重的,更是自豪的!

红军·勇士

有一种无所畏惧的勇士,叫红军;有一种坚不可摧的堡垒,叫红军;有一种所向披靡的力量,叫红军——《红星照耀中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它,让世人知道,红军是永不言败的,他们的信念是无法动摇的!

在这本书里,每一个章节,每一段故事,每一次描写,无不将红军所拥有的优点,所展示的面貌,所蕴含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从作者刚来到中国,到进入红区,与红军领导人交谈,再到最后的感慨,都十分具体真实,纪实性很强,简单的叙事中穿插了各种政治术语,时而妙趣横生,时而严谨认真,从两方面突出了红军具备而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特点——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细节·感悟

细细品味这本书后,印象最深的还属那段——长征。

那他到底有多么震撼?还记得作者在此章节的最后,用一个再好不过的词来形容长征——触目惊心!是啊,长征的数据触目惊心,长征的经历触目惊心,就连长征的每一时每一刻都是那样触目惊心!

渡大渡河,过大草地,翻大雪山······哪一段故事不触目惊心?哪一个细节不触目惊心?然而,红军战士们却毫不畏惧,从不放弃,万众一心,在这段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杀出一条血路来!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只因他们是无所畏惧的勇士,坚不可摧的堡垒,所向披靡的力量!

传奇·致敬

历史的脚步,在这里驻足;革命的航船,从这里起航。

往事随着时光渐渐淡去,而红军却永远被历史铭记。

《红星照耀中国》,它以不一样的口吻,不一样的角度去向人们叙说这段传奇的故事,让这段传奇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永不熄灭;它也告诉世人:红星,不仅仅照耀中华大地,也照耀整个世界,照耀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民,让全世界感受到红军的力量,乃至中国的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是一段传奇,一段无法抹去,永远闪耀的传奇!让我们在这里,向传奇,致敬!

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这些红色战士,不仅谱写了长征这样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更是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

“读史使人明智。”再一次翻开眼前记录传奇的书本,再一次重温这传奇的经典,回首那传奇的时代······我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而骄傲,让我们不懈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富国强民而奋斗!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七(10)班 周秋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再读《红星照耀中国》在漫长的假期赋予我新的时代意义。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与书中的伟人为伴,我汲取到前行的力量;在安定中重温历史,我懂得了感激和珍惜。透过斯诺的文笔,红军彰显了如下三点伟大的人格魅力:

一、自律之美

吸在红伍中是禁止的,且吸香烟的战士很少。作者邀请战士们吸烟时,他们多数谢绝。有些战士喜欢玩一种叫做“识字牌”的游戏,帮助不识字的人学习基本汉字;此外,有些战士喜爱集体游戏,譬如唱歌;更多的红军战士学习军事战术和人体卫生等。这就是后方正规红军战士有组织的生活,并不十分刺激但却极其严格自律。有一幅漫画前些日子在网上流传,画面是一个女子躺在床上玩手机,形如抽的姿势。此画描述的情形不无道理,因为玩手机许多亲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疏远,因为玩手机沉迷于魔兽世界有些同学性情大变并荒废学业。只有像红军一样自律,心怀远大目标并持之以恒,我们才能离梦想更近!

二、爱民之美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一大批优秀领导人物为红军赢得民心赢得了天下。毛泽东等领袖与战士们同吃同住,亲力亲为,在各大战役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其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都以歌曲的形式成为我党我军爱民的见证。同时,红军在对敌人方式的和态度上,也体现出其爱民之心:“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同我们一起打回老家去”的口号影响了东北军的全体官员,促成了张学良与红军的合作。正是这种兼容并包的同理心使得红军化敌为友,拥有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如何缓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拥有一颗同理心,以爱为前提去化解矛盾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三、坚韧之美

“两军相争勇者胜”,强渡大渡河是最能体现红军坚韧的历史事件。安顺场以西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就是有名的铁索悬桥——泸定桥。仓皇的敌人把煤油倒在桥上烧了起来,这是多么骇人的高温!面对处于高温的铁索桥,脚下湍急的河流,敌军的密集轰炸,赤脚的红军没有丝毫胆怯,而是冒着敌军的炮火蜂拥爬上了铁索,扑灭了火焰并铺上新板。红军团结一致的坚韧在气场上压倒敌人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种坚韧,为我们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和砥砺前行的丰厚动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以红军精神为指引,我们才能明是非,知进退,才不会像乱港分子那样为美英所利用成为历史上的跳梁小丑。当年,红军苦中作乐,被斯诺称为“最幸福的中国人”;今天,我们沐浴着时代的丽日和风,更该为了理想一往无前,成为“最坚韧的如初人”。为了新的征程,让我们拥有一颗勇敢的心,一起昂首出发!

革命红星熠熠生辉——《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七(10)班 翟思洁

初识《红星照耀中国》,是在酷热的七月天,蝉鸣于周边响起,室内,我的心却时常澎湃,无法平静。翻开这本书,红色的扉页让我的思绪同斯诺一起回到了伟大的红色之路……

埃德加斯诺原本是美国新闻记者,他关注中国人民的苦难,于1936年只身冒险前往陕西苏区,以他充满热情生动的笔触,记述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一点一滴,描绘了坚韧不拔的共产主义战士,让我们看到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精神光辉,看到共产党人代表的希望。

历史的画卷在我面前展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又听到了红军战士为着信仰拼搏冲锋的呐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崎岖坎坷,敌军有九十万,红军只有十八万;敌方有先进的装备,而红军的装备极其匮乏落后;他们仍然以超凡的智慧和勇气转移地点,巧妙与敌人周旋,红军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团结的精神,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正如作者所言,这是历史本身丰富而灿烂的精华。一遍遍温读历史,和平年代的少年思绪被带回到硝烟滚滚战争时代跌宕起伏。

斯诺笔下描绘了许多普通的红军战士,个性各异,却淳朴可爱。他们保持着简单、纯洁的信仰,他们或许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但他们愿意跟着共产党去解放全天下受压迫的农民,这些纯洁质朴的革命信仰,让他们追寻红军,前赴后继走过了万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也无怨无悔,“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的限入了沉思,信仰的光辉充实了我的心灵。

历史的接力棒,已交至我们手中。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是祖国的接班人,初中生活或许忙碌而充实,浸泡在题海的日子里,我们已来不及细细品味回顾这段历史的魅力。与《红星照耀中国》的相遇,唤醒了我内心的爱国热情。红军坚韧不拔、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次深深烙在我的记忆中,勇往直前精神将伴随着我成长。岁月易老,精神永存。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空,轻轻合上书,思绪回转,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复……隔着近半世纪的历史烟云,革命的红星在我心里仍熠熠生辉。

红色的天际------《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七(10)班 孙何琦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来时,红色的扉页被悄悄翻开,白纸黑字,字字分明。屏气凝神,倾听它的絮语,听!是埃德加•斯诺走过中国时的脚步声,是人民对和平的殷殷期盼声,是中国共产主义对共产国际的热切响应声。在这个大步迈进先进化,民主化,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中,读《红星照耀中国》这样一本好书是再好不过的。

带着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埃德加•斯诺踏上了去西安的慢车……从而用他的汗水浇注成了一部不朽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自1936带着无数个当时无法理解的革命与战争的问题,冒着危险来到了苏区,正是他这一行为,使他注定成为采访苏区的西方第一新闻记者。他一生虽没有享尽荣华富贵,但是他将无数个珍贵的答案保留下来,震惊了全世界。可以说《红星照耀中国》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无可比拟,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一个接一个地被我们窥知。斯诺是人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在种种冒险中所引起的激情和中国人民真挚的情感,所以说“红星照耀中国”,甚至还照亮了全世界,带着一份憧憬与期待,来到那个世界。

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他们勇敢斗争,生活的形象深深地在我的脑海刻下了烙印,“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伴随着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许许多多革命青年的身上散发着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洋溢着不屈从,不畏惧的勇敢色彩,似一团火焰,不会熄灭,命运一次又一次地向这些人抛出困难,又不只一次地给予他们眷顾,一场旷日持久的免不了再次打响。戎马倥偬,也在所不辞,在大渡河上方,有条有名的桥叫淀定桥,有着百年的历史,铁索悬成,用厚木板做墙面,狡诈的敌军早在到达时,撬走了二分之一的木板,空空如也的铁索,并未吓退红军,他们果断出去,在对方援军到来前,历尽千辛万苦把桥占领,投出手榴弹,将敌人无情扼杀,长征离我们很近又很远的名词,让所有人震颤,这是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业绩之一,他不但继承了民族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优秀,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激励着我们。至于为啥有如此大的成就,那在于他们的初心一如往昔。

我的内心澎湃亦激动,他们作为我们的伟大领袖,何不为之自豪?相信只有毛泽东的诗才能将这一切演绎得淋漓尽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军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横。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本书闭,今日之中国,已经能成为自立根深,独立强大的国家了,而遭人凌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不就是红军心之所向吗?他们身上的韧劲会一直在我们心中,我们诞生在和平年代,自然没有感受过战场的残酷,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无法无天,更应抓紧时间一心一意扑在学业上,一丝不苟,更应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大无畏的气魄和顽强不屈的品性。历史已成过去,像红军一样,勇攀知识的高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红色的天际映衬在红色的扉页上,显得更加耀眼闪亮,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无比光明。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七(10)班 周君杰

有个叫斯诺的美国人不远万里,怀揣对中国革命的无数问题,为探索红军真实情况进入苏区并实事求是地进行了采访记录,这样的中国给他以强大震撼。而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同样也是巨大的。

在文章开始,斯诺提出了问题,同样也是我所疑惑的。

“那一些战士们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厉害,那么勇敢。他们到底是一些什么人呢?他们运动的革命根据是什么呢?究竟是怎样的希望,怎样的目标,怎样的梦想,让他们成为顽强到难以置信地步的战士的呢?”我从质疑到明白到感动。首先我跟随作者来到了延安,遇到了鼎鼎大名的周恩来,从他那说话的口气中,深切地感受到它是一个平易近人、温文尔雅、细心热情的人,他还那么博学多才,作战策划之时,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我认识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的主席毛泽东,他是具有丰富才华与具备多样性知识的博学人物,他那中国农民质朴率真的性格,富有生动的幽默风趣让人更易接近,然而他却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正是他们这些红星拯救了中国。他们共产主义信念是无比的坚定,他们拯救被压迫的人民,他们大无畏的胸怀让敌人无比畏惧,他们永不言败,战无不胜。

我读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却是称呼少年先锋队员时用的小鬼这个词,它充满着感情色彩,让同志的关系更为融洽,反而映衬着红军们的伟大。这些队员不仅是一群清纯的青少年,更是一群年轻的中国红星,他们来到了保安,坚持奋斗,继承红军精神,他们不就是我们吗?

我们要传承宝贵的红军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坚韧勇敢,知道自己来的初心,时时用立下的宏志鞭策驱动自己,更要知道自己要前进的方向,肩负的使命,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考点 篇2

一、同一地区, 两种景象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在王之涣的眼中, 大西北的自然环境极其荒凉, 在范长江的眼里, 荒凉的不只是环境, 更有人心。《中国的西北角》里, 遍地鸦片, 四野饥民, 沿途饿殍, 老百姓已习惯而麻木, 可他们选择的不是改变, 不是反抗, 而是放弃。放弃希望, 也放弃自己。

斯诺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大西北。那个在范长江笔下呻吟着的中国的西北角, 那个腐臭死寂的地方变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红色基地, 人民在自己新分得的土地上快乐地劳作着;几乎所有的人, 都开始学习识字, 接受文化;人民懂得了反抗, 反抗压迫, 反抗侵略。与其说这里是红色的根据地, 不如说是绿色的起点, 它所呈现的强大生命力是西北地区从未有过的。

同样的中国大西北, 《中国的西北角》和《西行漫记》展现给读者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景。一边是百姓贫困不堪, 一边是人民安居乐业;一边是百姓目不识丁, 一边是一所所红区学校;一边是大烟毒害下孱弱的百姓, 一边是雄姿英武的红区军民;一边是人民饱受压迫, 一边是人人平等;一边是民族仇视, 一边是各民族和睦相处、联合抗日。“在这样闭塞的地方, 仍然表示着中国政治的两大分歧……两种势力, 无处不在斗争中。不过, 对实际问题解决办法者, 终归是最后的胜利者。” (《中国的西北角》)

二、同一个观点, 两种风格

范长江在后来的《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说:“我自己当年到西北去采访, 也是怀着两个目的:一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二是当时抗战即将开始, 抗日战争爆发后, 敌人肯定会占领我们的若干大城市, 那么我们的后方——西北、西南的情况怎么样呢?”

稍后斯诺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 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 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就是怀着这种冒险的心情, 我出发了。” (《红星照耀中国》)

同样的目的, 同样是通讯集, 同样以记录游历的形式呈现, 可两部著作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中国的西北角》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作者以“游记”的视角方式来写新闻, 作者背着行囊, 一路走来, 山川风光, 历史变革, 风土人情, 百态人物, 无不纳入笔端, 这正是游记的特点, 但这又极具新闻价值, 西北的经济、西北的生活, 尤其是红军长征落脚于西北之后的现状, 此时都是外界最关注的焦点。

范长江更多地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完成着他的写作, 对每一个问题都有他独到而深刻的认识。比如对于西北民族问题, 他就有超越一般的思考, 认为民族平等是民族和睦的前提, 民族压迫是西北地区民族问题尖锐的根源。对于西北的贫困, 西北的麻木, 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精彩而又恢宏的评论给读者极大的震撼, 文章读起来优美却不虚浮, 深刻却不刻板, 意味深长。

同时, 他的作品充满着强烈的地域色彩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写张掖, 写酒泉无不充满塞外风情;写青海, 写宁夏, 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这一切使人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而古人诗文、历史掌故, 信手拈来, 恰到好处, 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又摇曳多姿。

《红星照耀中国》与《中国的西北角》一样, 也以作者的行程见闻安排结构, 但不同的是, 《中国的西北角》侧重于“事”, 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侧重于“人”。《红星照耀中国》中好多篇章完全可以单独拿出来当作人物传记来读。他写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借人物的语言和行动, 表达人物的精神世界, 刻画出一个个性格鲜明, 真实而又艺术的人物形象。对普通民众、红军士兵、少年先锋队的描写, 又完整了我们对红色根据地的认识。

与范长江的夹叙夹议不同, 斯诺很少直接表达个人观点, 而是把对中国共产党的赞扬, 对苏区的热爱和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渗透在字里行间, 让读者在对比中去感受。但这并不是说斯诺就没有精彩的评论, 比如《红星照耀中国·举国大迁移》中:“共产党人现在正在写一部长征的集体报告, 由好几十个参加长征的人执笔, 已经有了三十万字, 还没有完成。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 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 像一把烈焰, 贯穿着这一切, 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 或者在大自然面前, 上帝面前, 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 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这样浪漫而抒情的表达正是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的讴歌与赞美。

闪闪红星照耀中国(组诗) 篇3

看,他们出发了

这是一支神圣的队伍

这是一支坚强的队伍

这是一支坚韧的队伍

这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队伍

他们出发了

离开江西瑞金,悲壮的离开

他们头也不回

他们用信仰坚定着脚下的路

他们的前方是甘肃会宁

他们用头上的五角星

照耀着脚下的路

中国工农红军

我在历史的课本上仰慕着他们的背影

在金秋的十月

我知道他们当时的心情是

多么的不舍

但,在党中央的号召下

他们胸怀着热火和信念,胸怀着共产党人

救国救民的情怀,他们要用脚

丈量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一步,就这样,从容地迈开了

1934年10月10日

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

出发!背着枪,背着包袱

稚嫩的脸庞写满了自信与自强

出发!一曲人间的浩荡旋律在中华大地唱响

出发!一曲浩荡的长征组歌开始呐喊出第一个音符

出发!一支肩负着民族的希望的队伍

在脚步声中,向着阳光,前进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在低谷中,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党

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在史册中

永放光芒

就像一个破折号

在历史的拐弯处,让我们的党看见了希望

让我们的军队,有了主心骨

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

遵义会议,一次伟大的会议

热烈的掌声,至今回响在历史深处

仿佛能听见

一个嘹亮的声音宣告一段历史的新生

仿佛能看见

一个伟岸的背影,把中国的方向

画出一个圆满的句号

历史选择了遵义

一次伟大的会议

诠释了一个政党的光明和前途

1935年6月,爬雪山

皑皑白雪,壮美

夹金山,用雪山的纯洁辉映着

中国工农红军

单薄的背影

爬,一支年轻的队伍

用顽强的意志和单薄的身躯

翻越着极度寒冷的雪山

有的人倒下了

就是一座挺立的丰碑

更多的人

翻越了皑皑白雪塑造的光辉大道

长征,爬雪山

一支团结的队伍在风雪中意志如钢

一支伟大的队伍在风雪中展翅翱翔

一支铁的纪律打造的队伍

成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一支战胜自然困苦战胜风雪雨寒的队伍

就是一种精神在传承

——长征精神,是一曲时代底色里的辉煌赞歌

1935年8月,过草地

我总是会被一些故事

感动的热泪盈眶

我总是会被“跟着走”三个字

背后诠释的含义所震撼

许多烈士把生命留在了草地

留在了西北若尔盖地区

他们挑战着生存的极限

没有吃,吃树皮,吃皮带……

他们面对极寒

单薄的单衣,冻得哆哆嗦嗦

是前面的曙光在召唤

是前面的阳光在指引着胜利者的脚步

跟着走

跟着走

就这样,茫茫草地,也没有挡住

一支队伍战胜困难的决心

1936年10月,胜利会师

就像一把钢刀

经过了烈火的锻造和淬取

就像一把利刃

经过了万千次的打造

胜利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

一支被载入史册的队伍

用双脚完成了一部史诗的写作

冰天雪地里

他们战胜了严寒

枪林弹雨中

他们迎着子弹向前冲锋

在敌人惊讶的目光中

他们完成了壮举

见到战友

紧紧拥抱,我们胜利了

长征精神——

是民族的自强不息中书写的精神

是用信念和信仰用双脚丈量的精神

是用勇气和决心,用毅力和恒心完成的诗篇

我们胜利了

是的

一段宝贵的财富

从此,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 篇4

埃德加·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著作主要有(按时 间顺序):《远东前线》《活的中国》《红星照耀中国》《为亚洲而战》《人民在我们一边》《苏维埃力量的格局》《斯大林需要和平》《红色中国杂记》和《漫长的革命》等。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他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他在弥留之际所说的一句话便是“我热爱中国”

(二)作品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报告文学,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 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是 世界上第一本忠实描绘红色中国的著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中国共产党,该书让西方世 界明白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一个全新的中国将出现在世人面前。《西行漫记》中译本出 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三)主要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纪实性作品。本书描写的时间段是

1927~1937年,恰值土地革命时期。作者以忠实的原则记述了中国革命的历程,全面地展现 了中国革命者的风采,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全书共12篇,分为四个部分—关于红军长 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 略以及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四)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 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五)艺术特色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 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 六)人物——典型情节

毛泽东:态度亲切友善、和蔼可亲,有忧国忧民的情怀、远大超前的战略眼光和无私为国 的赤子之心。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篇5

01、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红星照耀中国》

02、只内战,不抗日,难道这是爱国?——张学良

03、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04、只有当你了解中国的历史在过去四分之一的世纪中所经过的那种突出的孕育过程的时候,这个问题才能得到答复。这一孕育的合法产儿显然就是现在这支红军。

05、几百年来,中国的文人一直要努力凌驾于人民之上,跻身于高高在上统治人民大众的一小批官僚阶级之列——所凭借的手段就是把象形文字和仅有的一些知识据为己有,以此来控制乡村的愚昧的武器,而不是用来启蒙。但是新的孕育却产生了一种现象——这个婴儿不但要同‚愚昧的大众‛共享知识,而且要把大众理想化。

06、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在这方面有很多辩论的余地!),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在亚洲,只有蒙古人曾超过它,而在过去三个世纪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举国武装大迁移,也许除了惊人的土尔扈特部的迁徙之外,对此斯文·赫定在他的著作《帝都热河》一书中曾有记述。

07、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比较是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溃败,但当时他的大军已经完全溃不成军,军心涣散。

08、有一个很有造就的社会科学家名叫列宁。他曾写道:‚一般历史,特别是革命的历史,总是比最优秀的政党,最先进阶级的最觉悟的先锋队所想象的更富有内容,更多种多样,更生动活泼。‘更巧妙’。

09、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最优先的先锋队也这能表达几万人的意识、意志、热情和想象;而革命却是在人的一切才能特别高度和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时候,由千百万被最尖锐的阶级斗争所激励的人的意识、意志、热情和想象来实现的。‛

10、几百年来,中国的文人一直要努力凌驾于人民至上,跻身于高高在上统治人民大众的一小批官僚阶级之列——所凭借的手段就是把象形文字和仅有的一些知识据为己有,以此来作为控制乡村的愚昧的武器,而不是用来启蒙。但是新的孕育却产生了一种现象——这个婴儿不但要同‚愚昧的大众‛共享知识,而且甚至要把大众理想化。

11、不论他们有时候犯过多么严重的错误,不论他们的过火偏向造成了多大的杯具,不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或者是那个问题上的强调或者是重视有多么夸大,但是他们真诚的迫切的宣传目标始终是要震撼,唤起中国农村中的亿万人民,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唤起他们的人权意识,同儒道两教的胆小怕事,消极无为,静止不变的思想作斗争,教育他们,说服他们,而且没有疑问,有的时候也缠住他们,强迫他们起来为‚人民当家做主‛——这是中国农村中的新气象——而斗争,为共产党心中的具有正义、平等、自由人类尊严的生活而斗争。

12、我的职位地位,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名字,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

13、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14、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15、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16、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7、周恩来是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府。

18、但是,像他的同辈的许多其他人一样,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移到别的方面去了。第一次革命以后,中国的单纯的新文化运动开始有了比较严重的产物萌芽,这是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这个运动将使中国受到触及灵魂深处的震动。

19、周恩来26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现在是苏联远东红军司令。对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来说,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是个克星。但是蒋介石还是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那是因为周恩来在激进的学员中间影响很大。

20、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声有色的一次政变。

21、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

22、我暗自想,周恩来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种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23、因此,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24、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甸的垂着穗的玉米田。

25、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得跟在他旁边走得‚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

26、他似乎很像子南开大学时期演讲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27、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

28、没有什么人给他出主意,因此他到上海的时候唯一的武装是他的革命决心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29、总罢 工的号召得到了一致的响应,这对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这个最大堡垒里过惯太平日子的居民却是一次可怕地经历。

30、我现在已经完全落入刘龙火先生的掌握之中,也同样落在他得那些外貌强悍的同志的掌握之中,他们开始从附近的窑洞里陆续过来。他们穿着同样的装束,带着同样的武器,好奇地看着我,听见我说话的怪腔怪调,都呵呵大笑。

31、刘龙火拿烟,酒,茶来招待我,向我提出无数的问题。他和他的朋友们非常好奇地翻看我的照相机,鞋子,毛袜,我的布短裤的质料,不时发出赞美的声音;对于我的卡其布衬衫的拉链,更是赞不绝口。总的印象似乎是:我的行头不论看起来是多么可笑,显然非常实用。我不知道‚共产主义‛在实践上对这班人意味着什么,我准备眼看着我的这些东西很快地被‚共产‛——但是当然没有发生这种事情。我几乎可以肯定,我受到严密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要证实他们以前的一种看法:洋鬼子不可思议。《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的中国在报社工作。埃德加.斯诺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并时常和中共的领导面对面交流,他与中共主要领导结下深厚的友谊,依据切身体验而著此书,其真实的经历和感触是其写作的基石。

此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书中所描述的所有事件以及采用的语言等,都是当时的亲临经历者所讲述的,是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资料。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本书作者以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最生活化的写照介绍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使读者从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领袖的亲近与领导人信念和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可追随性。中共的发展也是由于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民心所向,才能团结一心,共同抗战。

我们还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这五个字在“建设”时的艰巨;中国共产党在决策上的精明与谨慎;中国共产党在每次战斗中的艰苦与战术上的精湛。

起初,中国共产党只能在“地下活动”,并不敢公开中共党员的身份,他们被国民党诬蔑性地称为“共匪”、“赤匪”。这种诬蔑足以说明中共党员是在怎样艰难与危机中渡过的。更甚者,毛泽东曾被当做“赤匪”的第一号人物被通缉。今天的我们很明确的知道毛泽东领导我们走的道路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在当时的中共难以被人认可,甚至是被人诬蔑的“匪贼”。可想而知,毛泽东是在怎样的逆境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在当今社会,我们能感受到党引领给我们的幸福,但唯一不能体会的是建设中国共产党和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时的艰辛路程。故为了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我们应更多的阅读类似的书刊。

书中还多次提到中共在面对困难时所作出的决策,最著名的就是中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走的“长征”之路。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封锁线,接下来就是巧夺大渡河。在这期间,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加红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万里长征中红军牺牲无数,也是中共革命军经历的最严酷、最壮烈的“生命之征”。长征所折射出的“长征精神”是我们世代人都应该去学习和发扬的。斯诺也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血的历史图册,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共及其军队所经受的苦难、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中共党人的每一次浴血奋战,多少人的鲜血铸就了我们的今天,可想而知今天的幸福是用鲜血凝结而成的。《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这不得不使笔者想到《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毅然离家出走,投身“地下革命”事业,为革命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为党的革命事业倾尽一生心血,鞠躬尽瘁。在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路程上,面对重重挫折打击,不管是林道静还是保尔,他们都不曾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他们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他们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有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了。

以上的种种,不得不使笔者在深有感触与热血激情的情况下,去阐发感慨:这是怎么样的党,多么伟大的党!纵有千万文字的追捧也捧不“红”这样的党,文字是多么苍白无力,但有林道静、保尔以及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这样血淋淋的人物存在,他们愿意为党的胜利倾注一切,就连出身在美国在生活背景、语言、习俗各方面有差异的埃德加.斯诺都从中国革命和它的领导人身上,感染了火一样的热情,在艰苦斗争 时用自己的笔进行战斗,只为了他开始“信仰”的一切--党。

红星照耀中国填空题 篇6

一、填空题:

1.大家知道,在1931年之前还是受人爱戴、为人慷慨、有现代化思想、能打高尔夫球、却又喜好赌博这样一个性格矛盾的军阀独裁者。

2.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的首级,可是在这位共产党员将领的司令部的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3.李长林说,贺龙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用李长林的话来评价贺龙的口才就是“ ”。

4.共产党相信,1927年以来的十年历史,充分证明了他们的论点,那就是:,对内不实行土地政策,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族政治是无法实现的。

5.1930年年底国民党政府开始了对红军的第一次围剿。红军巧妙地运用 战术,迎击并克服了第一次围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6.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奴隶、、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7.红军不论到哪里,他们都毫无疑问地根本改变了、、中农以及所有“贫苦”成分的处境。

8.据毛泽东说,到1933年9月,江西苏区共有1423个“产销”合作,都是为人民所有,由 管理。

9.平江起义两年以后,积聚了一支约有八千个兄弟的“铁军”,这就是红军五团。10.徐海东给我的印象是我所采访到的共产党领袖中“ ”最强的一个人——不论在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和背景上都是如此。

11.读过《四大马》这部分内容,我们知道,在青海、宁夏和甘肃北部这个地区里,权利由一家姓马的回民将领家庭分享——马鸿逵、、、马步青。12.朱德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

13.同许多念念不忘共产国际魔怪的人的看法相反,即使在红区里,大概也是精神上的和思想上的影响大于直接参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发展。14.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了 的消息后,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支持 和参加联合抗日军事委员会,并派共产党的代表团赶赴西安。共产党代表团团长 一到西安就去见了蒋介石。

1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

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 的评价。

二、简答题

1.“这次远征号称要对日作战,收复失地,但未免院有些唐·吉诃德味道,立即被蒋介石总司令的十一师精锐新军所拦截,但是,这却阻止不了那些爱国学生,他们不怕坐牢,也不怕可能丢脑袋,大批走向街头,喊出了那被禁的口号:„停止内战!国共合作抗日救国!‟”(选自《去西安的慢车》)。读完这段选文,你有什么感想?

2.概括《贺龙二三事》都写了他哪些事?(至少写出四个方面)3.斯诺在写到毛泽东时,有一段话:“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 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从这里,你读出了毛泽东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4.概括回答红军过大草地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5.读完《为什么当红军》一章,请你简单叙述一件彭德怀的故事,以展现人物的性格。

6.在《关于朱德》一章中,斯诺告诉人们朱德是个什么性格的人? 7.《红星照耀中国》的作卓埃德加·斯诺在书中说,在共产党对我的态度中,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排外主义”。你能举例说明吗?

三、填表题

1.阅读《造反者》一章,根据内容填写表格。章节 造反者 主要人物 周恩来 屋内陈设简单 语言描写:你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 外貌描写: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工人纠察队 情节 品质 2.阅读《童年》一章,填写表格。人物 时间 事件 毛泽东 1983年 十三岁时 在本地一个小学堂读书 在湘乡县新式学堂读书 记叙的内容 反映的精神 3.阅读《红军战士的生活》一章,填写表格。A.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甸,每人只有一条棉毯——然而这些房间却相当清洁整齐。B.由班到团,在运动、军事训练、政治常识、识字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集体竞赛中,都颁发奖旗。C.每一个连和每一个团都有列宁室,这里是一切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D.红军有他们自己的许多游戏,而且不断地在创造新的游戏。有一种叫做“识字牌”,是帮助不识字的人学习他们的基本汉子的比赛。

四、名著阅读

(一)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它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打入了一个楔子。(选自《战争与和平》)

(1)文中的“他”是谁?(2)概括文中他的故事。

(3)概括这件事中体现的他的性格特征。

(二)“不是,你会看到的!你的牲口„坏了‟?就是因为我们把这种牲口留在后方,我们的骑兵在前线才不可战胜!要是有一匹马又壮又能跑,就是毛泽东也不能把它留下来不送前线!我们的后方只用快死的老狗。什么事情都是这样:枪炮、粮食、农服、马匹、骡子、骆驼、羊——最后的都送去给我们的红军战士!如果你要马,同志,情到前线去!”(选自《去红都的道路·贺龙二三事》)

(1)这是谁说的话?

(2)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三)有一个农村少年是四川参加红军的,我问他为什么参加。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贫农,只有四亩田(不到一英亩),不够养活他和两个姊妹。他说,红军到他村子来时,全体农民

都欢迎他们,给他们喝热茶,做糖给他们吃。红军剧团演了戏。大家很快活。只有地主逃跑了。分配土地后,他的父母也分了地。因此他参加穷人的军队时,他们并不难过,反而很高兴。(自《去红都的道路·红军旅伴》)(1)“红军到他村子来时,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2)短文中,写出了红军给农民做了哪些事情?农民是否满意?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五、思考题

1.《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纪实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本书的哪些细节体现了这些特点? 3.斯诺在作品中是如何塑造人物的?他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情举例说明。

4.在本书中,红军战士和少先队员们展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情结合现实谈谈你阅读此书的感想和启发。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与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与答案

本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对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 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篇, 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 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 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 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 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使它成为享有盛誉, 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 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 《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 有明显的赞誉意味.一、选择题

1.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D)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D)

A、51周年 B、61周年 C、71周年 D、81周年

4.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B)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B)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二、简答题

1、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

答: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2、代议制苏维埃政府结构是怎样的?

答:从最小的单位村苏维埃开始建立的,上面是乡苏维埃、县苏维埃、省苏维埃,最后是中央苏维埃。

每村各选代表若干人参加上级苏维埃,依此类推,一直到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凡年满十六岁的,普遍有选举权。

3、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权利有哪些?

答:它有决定选举或改选权,同共产党合作紧密。

乡苏维埃下面设教育、合作社、军训、政训、土地、卫生、游击队训 练、革命防御、扩大红军、农业互助、红军耕田等等委员会,由乡苏维埃指派。苏维埃的每一分支机构中都有这种委员会,一直到负责统一各项政策和作出全国性决策的中央政府。

4、苏维埃政府对春耕工作做怎样的批示?

答:进行广泛的宣传,争取农民自愿参加,不要有任何强迫命令。

5、苏维埃政府下的地主是怎样定义的?

答: 根据共产党的(大大简化了的)定义,凡是大部分收入来自出租给别人种的土地而自己不劳动的人都是地主。

“红星照耀中国”之文化篇 篇7

1944年5月,该参观团抵达延安。到延安之前,在外国记者们的想象中,延安或许是个弥漫着强烈军事氛围的堡垒。而身临其境之后,他们却发现,延安人民的生活竟如此丰富多彩。在延安逗留时间较长的两位外国记者冈瑟·斯坦因和哈里森·福尔曼,除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深入采访,还对延安的其他方面情况作了广泛的了解,其中激发起他们强烈好奇心的便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人民文化教育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与尝试。

冈瑟·斯坦因发现,边区的小学、中学、大学只是中共区域内教育系统的一小部分。除此以外,军队、民兵、工厂、合作社、医院、剧院、报纸,这些组织也都有教育作用。“边区好像一所大的学校,老老少少都热心学习,如果可能的话,还热心于教别人。”斯坦因用“全民就学”来概括延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氛围。这种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公民教育方式,比起学校教育,能够传达到更多的人,传播知识的方式也更为具体。此前,面对边区90%以上的文盲群体,中共曾尝试推行“拉丁化拼音字”及“强制教育”政策,但都由于过于激进且脱离群众而收效不佳。经过不断摸索,中共改用“全民就学”这样的教育游击战术,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不嫌弃任何原始的不正统的方法,利用群众运动使“认字”在边区成为普遍的活动。“有创造力的先驱发明了认字的新方法,如农民把字写在板子上,放在田地的一端,一边耕作一边认字。因此,80%的老百姓现在至少认识三四百字。而一年前不识字的人,现在都能读《群众报》,甚至快能读《解放日报》了。”斯坦因说。

此外,延安大学也不能不提。斯坦因在延安时,延安大学已与行政学院合并,校址设在行政学院原址南门外。大学下设行政学院、鲁迅艺术学院、自然科学院、医学系、短期培训班。在斯坦因看来,延安大学反而比重庆区域那些更正规的大学更符合中国的需要。“我对于延大最初的印象是先生学生都结实强壮,而在重庆的大学生几乎都是富有人家的孩子。”当时的延大校长周杨对斯坦因说:“学生的思想必须以服务大众为指针,在思想方面必须对一切问题采取科学态度。作为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民主与科学,参照现代世界的发展情形来讲授,是一切学生一般教育的基本科目。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新中国造就干部和负责任的工作人员。”另外,延大的教育特点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高等教育与人民大众的需要相结合。斯坦因在他的著作中总结道:“延大学生具有战时中国需要的更多的实际知识。对于人民需要什么,怎么和人民合作,他们的认识好得多。他们有更好的机会来协助打仗和社会进步。”

延安特有的文化艺术生活也是记者们感兴趣的。在西方记者们所拍摄的照片中,有许多是关于延安的“红色剧社”。为这些剧社输送新鲜血液的就是鲁迅艺术学院。鲁艺的教育方针是: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学院开办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系,在当时有3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主要来自前线,学习两年后,会再回到前线去组织戏剧表演、音乐演奏类的工作。毛泽东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到人民中间去,必须竭力去了解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了解你们。应该运用那些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熟悉的形式。人民的传统音乐、美术、文学和戏剧应作为表现新的战争内容的基本模式。新的形式应以此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因而,学生们在鲁艺所学的课程也必须是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艺术形式。

另外,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对于发展新的艺术形式所做的尝试也获得了惊人的效果。以秧歌剧为例,文艺工作者将真实的战争故事与传统秧歌结合起来进行创作,还有如公共卫生、保护儿童、牲畜饲养等共产党提倡的革新思潮也是秧歌剧题材的丰富来源。人民群众毫不犹豫地接受并爱上了这样的宣传形式。秧歌剧生动的表现形式也让福尔曼印象深刻:“我曾见过许多秧歌剧,它们都强烈地吸引着我。它们与中国别处所见的许多戏剧完全不同。剧本的写作和演员的表演训练都适合在几乎没有道具和舞台效果的情况表演,因此,秧歌剧能在最小的村子里表演。”

在延安的知识分子就是在延安的艰苦条件下,不断探索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工作方法,去践行他们为国奉献的理想。他们克服了自身可能会存在的主观、理想主义、轻视农民等弱点,与人民群众同食共寝,同农民打成一片,真正深入了解自己国家的人民,他们的努力与成果也终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尊敬与赞许。作家陈学昭女士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或许道出了所有在延安的知识分子的心声:“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如此亲密的关系,文人学士从来没有这样深入到中国农民群众的最底层。”

年轻的共产党领袖在窄小的窑洞里领导着这场伟大的战斗。

——罗曼·卡尔曼

罗曼·卡尔曼【苏联】(1906-1978),生于敖德萨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是新闻片与纪录片的著名摄影师。受父亲的影响,他从拍摄花边新闻、葬礼以及一些政界高官开始,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后来对摄像产生兴趣,在25岁时,就已成长为苏联电影界的新宠。1938年,罗曼·卡尔曼被纪录片厂派往中国,集中报道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他一生坚信事实不过是一段没有讲好的故事,而他所能做的就是将这个故事讲得真实一些、准确一些。

共产党是靠踏踏实实争取人心,而不是靠任何夸夸其谈的政治哲学获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是靠唤起人民内心的希望、信任和爱戴,不是靠空谈大道理而赢得人民对他们事业的支持。

——杰克·贝尔登

杰克·贝尔登【美】(1910-1989),二战期间美国知名的战地记者,作品多反映中国的抗日战争及中国的解放战争。1933年,杰克·贝尔登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作为一名水手,他来到了上海,学会了汉语,并对中國有了较深的了解。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杰克·贝尔登受聘于美联社,开始为《时代》杂志撰稿。与其他不会讲汉语的外国记者不同,杰克·贝尔登可以与中国人直接交流,而不只是转述官方的消息。他与中国有关的代表作是出版于1949年的《中国震撼世界》。

nlc202309040406

链接

卡尔曼:到延安才感到舒服、自由

1939年5月14日晚,延安军民齐聚北门外组织部大礼堂,正急切盼望着鲁迅艺术学院编排的三幕话剧《冀东起义》开始演出。突然,一个外国“大鼻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尽管在当时,这里已有不少人接受过斯诺、史沫特莱、贝特兰、博斯哈德等外国记者的采访,八路军军医院驻地也有柯棣华、安德华、巴斯华等印度医生,但是这位风尘仆仆的不速之客,还是让在座的观众感到一丝惊奇。在众人嗡嗡的议论声中,“大鼻子”快步走到前排,很快找到了熟人。人们看到,跟他握手、拥抱并大声交谈的,是鲁迅艺术学院的编译部主任萧三。萧三用中文向周围的同志介绍,这位来自苏联的外国友人名叫罗曼·卡尔曼,职业是电影摄影师,从重庆来,今天刚到延安。

1936年8月22日,罗曼·卡尔曼以《消息报》联络员的身份进入西班牙拍摄内战。他在炮火中拍摄的影片《关于西班牙事件》被送到莫斯科放映,获得空前成功。1937年8月,由于卡尔曼在西班牙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为他颁发了一枚列宁勋章。

1938年9月,罗曼·卡尔曼再次以《消息报》记者的身份投入到战争前线,而这一次的目的地是中国。他的足迹遍及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陕西等11个省份,总行程约2.5万公里,拍摄影片资料1万多米。1938年10月卡尔曼到达武汉时,正值武汉大会战,在战火中他坚持拍摄到10月25日。他拍摄了战时武汉的景象,敌机轰炸工人住宅区,中国军队撤离武汉等。接着卡尔曼转赴湖南,拍摄了前线士兵的战斗生活以及日军俘虏营的生活情况。他在广西拍摄了新安旅行团小演员的抗日戏剧活动,在广州拍摄了广东抗日游击队的活动。12月,卡尔曼到达重庆,拍摄了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四川的许多地方。1939年5月,卡尔曼突破国民党封锁到达延安,拍摄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许多珍贵资料,其中包括毛泽东一天的活动。回国后,罗曼·卡尔曼编辑了两部反映中国人民对日抗战的纪录片《中国在战斗》与《在中国》,将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介绍给苏联人民及世界人民。他还根据自己的拍摄经历写作并出版了一本“电影记者笔记”《在中国的一年》,谈及自己在中国的经历时他写道,“这是我最近几年采访拍摄中最艰巨最复杂的一次。战火烧遍我不熟悉的国家的广袤土地,拍摄同时我得研究这个国家,它的风俗习惯,它的斗争方法,并估计事件的发展变化,学习艰难拗口的语言。”而书的扉页上则清晰地注明:“作者仅以此书献给英勇的中国人民。”

罗曼·卡尔曼与萧三神交已久。萧三早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曾与毛泽东同学。他和哥哥萧瑜以及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并在《湘江评论》上发表过小品散文和诗歌。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随后回国参加革命。在苏联期间,萧三写了不少诗歌,宣传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在苏联有一定的知名度。萧三1939年春刚刚从苏联回国,所以卡尔曼一见到萧三就急切地说:“埃弥·萧,原来你在这里。本想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一定要认识认识你,谁知道今天在这里见面了。”卡尔曼还由衷地向萧三感叹:“来中国八个月了,到延安才感到舒服、自由,什么话都可以说啦。”

在愉快而热烈的交谈中,话剧不知不觉开演了。人们静下心来欣赏鲁艺学员们的演出,萧三则不时用俄语向卡尔曼介绍着剧情。因为两人晚上各自另有安排,看完话剧第二幕,他们提前退场,两人相约第二天在鲁艺见面。

5月17日,萧三在鲁艺请卡尔曼吃午饭,并向他介绍吕骥、沙可夫等同志。这天,卡尔曼拍摄了鲁艺举办的展览会、鲁艺学员开荒生产以及学校周边的树林、文庙等景观。5月21日是星期天,当天下午1时新中华报社和青年记者联合会在北门外王家坪举行了一个联席会议欢迎卡尔曼,萧三作为翻译陪同卡尔曼参加会议,会后又陪着他参观了风景秀丽的枣园。第二天下午,延安抗日軍政大学副校长罗瑞卿宴请卡尔曼。这是一次别致的宴会。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针对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提出了“自己动手”的口号,招待卡尔曼的食品来自抗大合作社,而抗大合作社里的各种食品、用品则大部分是学员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卡尔曼亲身感受到了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的成效。

在那几天里,卡尔曼去了延安城周边很多地方。他曾经渡过延河去桥儿沟参加工人学校开学典礼,在清凉山拜访解放日报社,到远离延安约40里的拐茆村参观八路军军医院。另一次较远的参观、拍摄活动,是去安塞托儿所,由于逗留时间较长,当天夜里他就住在当地。通过这些参观访问,卡尔曼拍下了不少珍贵的影片素材。

5月25日晚上9时,卡尔曼前往杨家岭拜访毛泽东。在此之前,正如卡尔曼发表于1939年7月8日苏联《消息报》、8月28日《新华日报》翻译转载的“毛泽东会见记”一文中所提到的,虽然他到延安的初期还没能见到毛泽东,但是在他参观过的所有地方,“在大学,在学校,儿童保育院,在每一个场所,都能感觉到这个天才的组织者的精神”。这次在简陋窑洞中的深入谈话直到午夜12时才结束。毛泽东向卡尔曼全面、精辟地分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和前途。第二天,正逢“抗大”三队请毛泽东讲关于战略战术的军事辩证法,卡尔曼得知这一消息赶忙去了会场。虽然报告仅有短短一小时,却给卡尔曼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他(毛泽东)的演讲充满了明了的例子、大众的言语、格言成语,常常引得全体听众哈哈大笑,在他的听众笑过之后,他自己才开始微笑。”毛泽东作完报告后,卡尔曼请他站在一个大土台上向群众讲话,并把这一场景拍成影片。在离开延安前的一天,卡尔曼再次特意到杨家岭拍摄了毛泽东一天的活动情况。他不仅记录了毛泽东看文件、写文章等工作情形,以及工作之余的散步、休息情形,还拍摄了毛泽东与农民交谈以及在“抗大”三周年纪念大会上检阅队伍的情形。这些珍贵的电影文献资料,其中很多场景成为经典,广为流传。

1939年6月3日,罗曼·卡尔曼告别革命圣地延安,启程前往西安,临行前又拍了许多照片。在短短20天的时日里,他拍摄了延安的方方面面。卡尔曼十分珍视他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希望“有朝一日,胜利了的中国人民会在复兴的国家的档案中找出这些影片来”。74年后的今天,罗曼·卡尔曼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2013年6月9日,“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中的三段珍贵视频十分引人注目,其中的一段,正是罗曼·卡尔曼所拍摄的,反映延安军民生产、生活的《中国在战斗》节选。

(据《中国档案报》)

上一篇:关于酒楼的禁烟提示语下一篇:关于老师的初中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