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到十七大简介

2024-07-18|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一大到十七大简介(精选2篇)

一大到十七大简介 篇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关于议会行动议决案》、《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等9个决议案。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蔡和森、张国焘分别负责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张国焘等30多人(其中有表决权的19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大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等9人为中央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5人为候补中央委员,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后由于谭调职,改为王荷波)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担任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党的“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

三、王荷波、项英、向警予等20人,代表着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并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在随后举行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

委员,以上5人组成中央局。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张国焘、李立

三、李维汉等82人,代表着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出席了大会。大会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等,选出了由31名正式委员和1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党的中央委员会。随后举行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大会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党的五大虽然召开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却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但周恩来、任弼时等一批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所认识、有所抵制的同志,被选进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为后来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供了组织上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大会还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大会选举了由97名委员和7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选举了由17名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69年4月1~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名党员。毛泽东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林彪代表

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大会还选举了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49人。当时全国有2800万名党员。周恩来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经修改的党章,选举了由195名委员和12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为副主席。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应到大会的代表1510人,除刘伯承等8位同志因病因事请假未能出席预备会议外,实际出席会议代表1502名。代表全国党员3500多万。华国锋作政治报告,叶剑英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邓小平致闭幕词。大会宣告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但没有能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大会通过了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修改党的章程报告的决议》。大会选举了由201名委员和132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为副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5人,代表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邓小平致开幕词,胡耀邦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决议》和《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选举了由210名委员和13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了由172名委员组成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由132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邓小平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大会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选举了由175名委员和110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了由200名委员组成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由69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赵紫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陈云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乔石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92年10月12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选举了由189名委员和130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了由108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尉健行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国5800万名党员。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了《关于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和《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选举了由193名委员和15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了由115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尉健行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和《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选举了由198名委员和15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了由121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吴官正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应出席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共2270人,实到2237人。吴邦国主持大会,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批准了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随后召开的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胡锦涛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贺国强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一大到十八大政治局委员名单 篇2

一大:

中央局成员:陈独秀、张国焘、李 达(3人)

二大: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字、邓中夏(5)

三大:

中央局委员: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

毛泽东、罗章龙(5)

委员长:陈独秀 中央执行委员会

委 员:陈独秀 谭平山 朱少连 邓 培 李汉俊

蔡和森、王荷波、项 英、张连光、邓中夏 李大钊

毛泽东、罗章龙、徐梅坤(14)

四大:

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彭述之、蔡和森、翟秋白、张国焘

中央执行委员会

委 员: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 英、翟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9)

五大:

中央政治局常委: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

中央政治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维汉

蔡和森、李立

三、翟秋白、谭平山(7)

候补委员:苏兆征、张太雷、周恩来 六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委 员: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 英、蔡和森

政治局委员: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翟秋白、张国焘、蔡和森(7)

候补委员:李立

三、彭 湃、杨殷、罗登贤

关向应、徐锡根、卢福坦

七大: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粥时

康 生、高 岗、董必武、林伯渠、彭德怀、刘少奇、陈 云、彭 真

张闻天(13)八大:

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

陈云、邓小平

委 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 德、陈 云、邓小平、林彪、林伯渠、董必武、彭真、罗荣桓、陈 毅、李富春、彭德怀、刘伯承、贺 龙、李先念

候补委员:乌兰夫、张闻天、陆定

一、陈伯达、康 生、薄一波

九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毛泽东、林 彪、陈伯达、周恩来、康 生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林 彪、(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叶群、叶剑英、刘伯承、江青、朱德、许世友、陈伯达、陈锡联、李先念、李作鹏、吴法宪、张春桥、邱会作、周恩来、姚文元、康生、黄永胜、董必武、谢富治

候补委员:纪登奎、李雪峰、李德生、汪东兴

十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委 员: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 德

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 生

童必武

中央政治局委员

委 员:毛泽东、王洪文、韦国清、叶剑英、刘伯承、江 青、朱德、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 德、汪东兴、陈永贵、陈锡联、李先念、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姚文元、康 生、董必武

候补委员:吴桂贤、苏振华、倪志福

赛福鼎·艾则孜

十一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

汪东兴

中央政治局委员:

韦国清、乌兰夫、方 毅、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刘伯承、许世友、纪登奎、苏振华、李先念、李德生、吴德、余秋里、汪东兴、张廷发、陈永贵、陈锡联、耿飚、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冲

候补委员:陈幕华、赵 紫 阳、赛福鼎·艾则孜 十二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胡 耀 邦、叶剑英、邓小平、赵 紫 阳、李先念、陈云

中央政治局

委 员:

万里、习仲勋、王 震、韦国情.

乌兰夫、方毅、邓小平、邓颖超.

叶剑英、李先念、李德生、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宋任穷、张廷发、陈 云、赵 紫 阳、胡乔木、胡 耀 邦、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真、廖承志

候补委员:姚依林、秦基伟、陈幕华 十三大:

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赵 紫 阳、李 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

中央政治局

委 员

万里、田纪云、乔石、李 鹏、李铁映、李瑞环、杨汝伤、杨尚昆、吴学谦

赵 紫阳、胡启立、胡 耀邦、秦基伟、江 泽民、李锡铭、宋平、姚依林

候补委员:丁关根 十四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委 员:江 泽民、李 鹏、乔 石、李 瑞环、朱 镕基、刘华清、胡 锦涛

中央政治局

委 员:丁关根、田纪云、朱 镕基、乔石、刘华清、江 泽民、李 鹏、李岚清、李铁映、李 瑞环、杨白冰、吴 邦国、邹 家华、陈 希同、胡锦 涛、姜春云、钱其琛、尉健行、谢非、谭绍文

候补委员:温 家宝、王汉斌 十五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委 员:江 泽民、李 鹏、朱 镕基、李 瑞环、胡 锦涛、尉健行、李岚清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丁 关根、田纪云、朱 镕基、江 泽民、李 鹏、李 长春、李 岚清、李 铁映、李 瑞环、吴 邦国、吴 官正、迟 浩田、张 万年、罗 干、胡 锦涛、姜 春云、贾 庆林、钱 其琛、黄 菊、尉 健行、温 家宝、谢 非

候补委员:曾 庆红、吴 仪 十六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胡 锦涛、吴 邦国、温 家宝、贾 庆林、曾 庆红、黄 菊、吴 官正、李 长春、罗 干

中央政治局委员

王 乐泉、王 兆国、回良玉、刘 淇、刘 云山、李 长春、吴 仪、吴 邦国、吴 官正、张 立昌、张 德江、陈 良宇、罗 干、周 永康、胡 锦涛、俞 正声、贺 国强、贾 庆林、郭 伯雄、黄 菊、曹 刚川、曾 庆红、曾 培炎、温 家宝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王 刚 十七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 贺国强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习近平王刚 王乐泉 王兆国 王岐山 回良玉(回族)刘淇 刘云山 刘延东(女)

李长春 李克强 李源潮 吴邦国 汪洋 张高丽 张德江 *** 胡锦涛 俞正声 贺国强 贾庆林 徐才厚郭伯雄 温家宝 ***(已于2012年10月终止资格)

十八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 中央政治局委员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关于地震的演讲稿下一篇:陈桥街道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总结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