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的演讲稿

2024-07-18

关于地震的演讲稿(共8篇)

关于地震的演讲稿 篇1

篇一:地震演讲稿

尊敬的吴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您还记得吗?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您还记得吗?中国——四川——汶川县。

您还记得吗?2013年4月20日早晨8点02分 您还记得嘛?——四川——雅安 看着这些熟悉的数字我的心是如此的沉重和苦涩

2013年4月20日早晨8点02分,当我们还在熟睡之际,梦想人生之时,雅安却发生了大地震,我们被这残酷的灾难所震醒,心被这残酷的灾难所震颤,在这天灾发生的一刻,我想到了那次汶川地震。它就像噩梦一样留在我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那一次,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八点零级地震,全国大半地区都有明显震感。它给人们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说它是大地震,是因为它比我们都知道的唐山地震还要严重,余震异常频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史无前例的大灾难!然而,在这如此恐怖的灾难面前,我们的中国子民没有退缩,我们一起手挽手去挑战地震----这个张牙舞爪的恶魔。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不错,当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举行了捐款捐物捐衣捐水活动,各国人民也纷纷解囊相助,用爱心来为灾区人民营造幸福乐园。

两次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流离失所的悲痛,同时也体现了众多人们伟大的人格,在灾难降临的时候,四川人民没有退缩,中国人民没有退缩,他们抛弃了个人的一切,甚至写下遗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国家领导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灾情,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温家宝总理李克强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抗灾第一线,向灾区人民嘘寒问暖,表达了党中央对他们的爱护及关心。总理们在抗震前线吃的是馒头榨菜,每时每刻都往返在各个救灾帐篷之间?? 社会的各界仁人志士同样也为抗震救灾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有的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志愿者,有的是没有遇难的本地人,有的则是来四川探亲的??他们也许失去了亲人,也许没有了家园,但是他们没有时间去过多悲痛,而是化悲伤为力量,为了灾区人民夜以继日地奔波着忙碌着。还有那些最可爱的官兵战士们,为了多救出一个灾民,为了早一分钟让灾民脱离危险,他们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和时间赛跑,和余震斗争,多么可爱的人啊,我们向他们致敬!在这块被灾难和阴霾笼罩的土地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回荡着一组组爱的交响乐!用我们的爱心和行动,谱写出我们众志成城的一个好日子。阳光会灿烂,月亮会微笑,孩子的眼睛会被水灵灵的希望擦亮。我们手牵手,用一种不屈的精神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我们手牵手,用一种伟岸的气魄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篇二:地震演讲稿.doc 地震演讲稿-国旗下讲话:让我们唱响同一首歌

清风徐来,红日升起,雄壮激越的国歌旋律在校园的高空飘扬的时候,同学们,你有没有感受到这是多么幸福安宁的生活?你有没有为此对这份幸福充满感恩?这些日子,我是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些,但是我还想到了同一蓝天下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的我们的四川同胞们,他们遭遇到毁灭性的人生浩劫,正经受着的家破人亡的悲伤,正面临着大片大片废墟的茫然无措。。

真相是如此残酷,了解真相更是令人痛苦。但是,哪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的中国人不突然放下手头的工作泪眼婆娑地盯着新闻里一个又一个关于同胞们受灾的镜头,哪一个流着中国血喝着黄河水的中国人不倾耳收听抗震救灾的行动?

下面,我想就我所了解的四川地震的有关情况为大家作个具体的介绍。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包括北京在内的近半个中国都有震感。此次四川地震震级高,又属浅源性地震,释放能量剧烈,给当地民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城镇村庄,医院银行工厂学校家园等顷刻间倒塌,甚至粉碎性地被摧垮,而正在工作的人们,正在午休的人们,正在编织着美好理想的人们瞬间被倾斜钢筋水泥板砖瓦等灰色灾难所覆盖。据新华社快讯:截至17日14时,汶川地震已造成28881人死亡,伤病198347人,倒塌房屋312.8万间,损坏房屋1560.9万间。

学校的受灾情况非常严重:雅安地带受灾学校492处,倒塌教室307间,目前学校停课。北川老县城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学生伤亡严重。其中北川中学共有两栋教学楼,老教学楼全部坍塌,新教学楼一二楼也已坍塌,3楼以上的学生得以在废墟上逃生,但一二楼的学生全被掩埋在废墟底下。

面对突然降临的天灾,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我们的领导,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没有旁观,没有沉默,而是以各自的方式与相同的爱开始了抗灾——

据新华网5月13日电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心系灾情,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证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16日到四川后,他就驱车赶赴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赴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于12日晚上11点40分在地震灾区都江堰临时搭起的帐篷内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分析当前抗震救灾形势,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5月14日,总理抵达地震重灾区四川北川县察看灾情。总理在15日晚在列车上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时说,抗震救灾工作是关系全国、关系全局的大事,必须举全国之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我们的好总理面对着四川人民的受灾几度哽咽甚至泪流满面,为了让将受灾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他向部队下达指示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当他温家宝听闻彭州10万群众被堵山中时说: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当他得知通往灾区的路段严重受损无法使车辆通过他要求部队步行也要赴重灾区时说:“千方百计进去,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他在视察路上不断鼓舞救援人员的信心说:

“要不断努力把他们救出来,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绝不会放松。”看到被救出的孩子他绠咽着说:“你别哭。政府会管你们的。管你们生活,管你们学习。”

这是我们英明的领袖,他们一直和灾区的人民在一起面对灾情的伟大之举。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国家一级救灾应急响应,并组成救灾工作组即赴四川汶川灾区,协助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民政部紧急调拨数万顶救灾帐篷以及其它救灾物资支援灾区;解放军总参谋部立即发出指示,要求成都军区、空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胡锦涛主席的重要指示,迅速组织灾区驻军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总参谋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都军区紧急出动6100余名官兵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四川各方面紧急行动起来,展开救灾工作。其他相关省份和中央有关部门也立即展开了相应工作。

社会各界,各个集团也纷纷投入了具体的救援行动,有的组织志愿小组奔赴灾区参加力所能及的救援行动,有的自发前往灾区帮助寻找和救助废墟里的灾民,有的捐献大量的食物,有的捐献大量的药物,而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集团,无论是街头还是网络,我们几乎都使用了同一种方式表达了我们对灾区同胞的祝福和帮助:那就是捐款。

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今年已经九十五岁的季羡林老先生流着老泪捐出了二十万元希望能帮助修缮受灾校舍;一位九岁的孩子拿出积攒下来的两千元压岁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晨讯科技集团董事长王祖同杨文瑛夫妇捐出一千万,一代的实力派巨星成龙和杨受成共同捐款一千万,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徳华向红十字会悄悄捐款五千零一十万,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姚明也捐出了两百万,我们的本山大叔也慷慨捐出100万,央视主持人李咏叔叔也捐出了自己的心意20万。。

太多了,太多了,但是你一定想不到就连行乞的老人也捐出了自己用了八天的时间乞讨来的一百零五元钱来表示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爱心之举。一位来自陕西的网友留言说:篇三:关于地震的演讲稿

terror of earthquakes good morning,ladies and gentlemen.the topic of my speech today is “terror of earthquakes”.on mar 11th,2011,a devastating 9 magnitude earthquake rocked japan,left the whole country an unbelievable mess.almost an hour later,such great earthquake triggered tsunami that swept the nation.a large number of buildings were damaged;electricities were cut off;countless people were missing.the whole country was in total dark.ladies and gentlemen,we can imagine how terrible it is!well,earthquakes are not unfamiliar to us.recently years,we human beings witnessed a series of earthquakes that caused severe aftermath,both to our human beings and to homeland.well,it’s true that we can’t control earthquakes.needless to say,we have inability of controlling nature,but we still can reduce our losses.we can establish special forces so that rescue workers are able to respond effectively to emergency situations.we can still find ways to trace earthquakes beforehand,though natural disasters are unpredicatable.in addition,good instruments are needed to detect any sign of emergency.we have seen the power of radiation in japan,so we should reconsider the protection of nuclear facilitions.above all,each of us should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protection.when we are in that situation,we have to be calm.ladies and gentlemen,no precaution is ever wasted.so ladies and getlemen,earthquakes are terrible,but we can transform the so-called terror into efforts to make our world a superior place to live in.terror won’t terrify us anymore as long as we take action from now on.thank you for listening,ladies and gentlemen.

关于地震的演讲稿 篇2

地球上的地震所以出现小、中、大、特大的级别, 是因为“力度”的差异造成。 “力度”取决于“力源”, 在地球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力源”可分三类。 这三类“力源”的形成, 既有物理的作用, 也有化学的作用, 还有二者的共同作用。

第一类, “力源”是来自地球自身的向心力、吸引力的作用, 使天然大洞腔坍塌引发地壳抖动 (不包括人类地下施工——爆破或爆炸作业引发的地壳颤动) 造成小、中地震。

第二类, “力源”是太阳上释放出来的冲击力向太空、向地球袭来 (太阳和地球都在各自的轨道上不停地向前运行, 运行中各自又不间断地调整各自相对运行角度……) , 与地球的“五种基本特征 (浮在高温、可流动的液态岩浆上的地球各板块就像一艘艘巨型轮船, 向心力、吸引力把一千多公里大气层, 广阔的地球水, 极不规范的地表连在一起形成了巨型风帆) 结合形成的。 这个冲击力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 当太阳风暴发生时, 冲击力以每秒600-700 千米的速度离开太阳, 冲向太空或地球。第二个方面, 当太阳耀斑发生爆炸时, 冲击力以每秒1300-1400 千米的速度冲向太空或地球。 虽然这个 “力”来的很猛, 速度大于太阳风暴一倍, 但也冲不破地球正、负离子保护层, 也只能把地球正、负离子保护层冲击得千姿百态。 有时会使地球上形成许多局部气候;有时会推动巨型风帆运动, 带动巨型轮船——地壳运动, 形成小、中地震。

第三类, “力源”是离子运动、转化、接触形成的。这个接触即是正、负离子运动、转化、吸引、结合的过程;也是正、正离子运动、转化、排斥、汇合的过程。 这个两过程, 既有在地球表面出现的可能, 也有在地球板块内出现的可能。 也就是说, 这两个过程, 又各有两个方面组成。第一个过程的第一个方面, 当太阳上释放出来的正离子群【太阳上正离子有三大类: (1) 光离子体积小、速度快、灵敏度高, 是正离子之精华, 但它同其它正离子很少、很难融合。当光离子经过一千多公里的大气层来到地球, 与地球上的负离子“吸引”结合, 产生振动, 形成温度, 创造和营养了地球上的植物、生物、微生物循序发展, 并侵蚀着地球的外表。 (2) 太阳上两极释放出来的正、负离子在太阳赤道上空结合, 构成太阳正、负离子保护层之后, 还有许多正离子找不到结合对象。 (3) 由于太阳上的极度高温, 把各种物质分解的极度微小后, 并陆续挥发出来, 在它们来到太阳正、负离子保护层内外时, 随着温度的降低, 陆续重组生成正、负离子, 生成、中合后, 还剩余下许多正离子找不到结合对象。在电流接触地表前的瞬间, 会激活地表上的广大负离子, 形成电流】转化成的高能高强电流, 与地球上被激活的负离子转化成的电流在地球表面结合前的瞬间, 会产生出巨大的吸引力, 吸引力带动大气流, 形成巨大的旋转气流柱。随之, 太阳上正离子群转化成的电流与地球上的负离子转化成的电流结合, 结合会产生出吸引力高频振动, 能产生出数道强光、硕大火球, 暴发出巨力, 推动旋转气流柱, 推动地球水, 推动巨型风帆, 带动巨型轮船——地球板块运动, 形成小、中地震。如果正、负离子所转化成的能量的结合点在深水区或海底, 结合时产生出的巨力, 能掀起来几米、几十米高的巨浪, 使几百千米的海岸线受到冲击。

第一个过程的第二个方面, 当太阳上释放出来的正离子群转化成的高能高强电流袭来 (由于物质运动和分布的不均衡性, 不但造成了电场出现、存在的不稳定性, 电流产生、运动的不确定性, 还能造成不可能出现的可能性成为必然——由金属导体、非金属导体、自由电子、暗物质导体、水溶性导体、熔融性导体在某个区域的板块内, 一旦连接组成电流通道时, 太阳释放出的正离子群转化电流就会被导入地球板块内的几千米、几十千米) 与地球板块内负离子转化成的电流在地球的板块内 (它发生的几率较低, 仅占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十) 几千米、几十千米、甚至更深处 (这个“处”正是地球岩浆上板块内的几百米至上千米处, 温度在几百度至几十度之间, 不但囤积着大量的负离子, 还囤积着大量的膨胀气体、可燃性气体、自然聚合的一定量的核能) 结合时, 会产生吸引力的高频振动, 能产生出炽热火球, 能产生出高温高压, 使膨胀气体更膨胀, 点燃可燃性气体, 使自然聚合的核能裂变, 会产生出非常巨大的爆发“力” 。 这个“力”会向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发力, 浮在高温、可流动液态岩浆上的地球板块随力而动, 阻力越小, 动得越凶, 阻力越大, 反弹越厉害。上下推动会引发地球板块错动、跳动, 向下推动会反弹向上二力合一, 可能会击穿地表;前后推动会引发地球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左右推动会引发地球板块摇晃、扭曲。 一般来说, 这几种情况几乎同时出现, 有时会造成震中地表翻滚、倾轧, 甚至会引发多次爆炸, 造成山体倒塌, 板块内许多洞腔坍塌, 使一部分地表隆起, 江、河、湖、海变成高原、山地。 使一部分地表沉陷, 高原、山地变成深沟、湖泊;村庄、桑田、城镇被淹没或埋没。甚至会使一些地壳开裂, 形成裂谷, 地下水溢出或岩浆冲出地表, 形成高达几十米、几百米、甚至几千米高的火山喷发, 能使一部分地表化为火海或焦砺, 形成大地震、特大地震。 如果正、负离子所转化成的能量的结合点在地壳内, 结合时与其他能量共同作用击穿的地壳是海底。 巨大的余力仍能把亿万吨的海水托起, 形成几米、几十米高的巨浪, 使几千千米的海岸线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第二个过程的第一个方面, 当太阳上释放出来的正离子群转化成的高能高强电流袭来与地球上正离子 (在整个宇宙间虽然排斥力大于吸引力, 但由于物质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暗能量的相互作用, 使“力”分布很不均衡。 使地球上出现了收缩力大于膨胀力的状况, 但这也改变不了宇宙发展——“膨胀”的总趋势。地球发展的总趋势也绝不会因某个区域内暂时出现了膨胀的现象而改变) 转化成的电流相遇在地球的地表时, 会形成很大的“排斥力”。 二者在汇合中连续磨合, 会发生高频振动, 释放出多道强光和火球, 散发出的高温高强压, 暴发出巨力, 有时会打乱地球气流运动规律, 形成多股强气流乱窜, 能把整片树木的树冠、树杆折断, 使冷、暖、雨、旱异常,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不利。

第二个过程的第二个方面, 当太阳上释放出来的正离子群转化成的高能、高强电流向地球某个地方袭来, 地球上某个地方由金属导体、非金属导体、自由电子、暗物质导体、水溶性导体、熔融性导体连接组成的电流通道一旦形成, 就能把外部来袭的高能高强电流导入板块内的不同深度, 与板块内的正离子转化电流汇合, 汇合中会出现不间断的排斥力的高频振动, 会出现强光和火球, 产生出高温、强高压, 使这个区域内的膨胀气体更膨胀, 并点燃可燃性气体, 使自然聚合的核能裂变。 当地球板块的压力小于热膨胀气体和各种积蓄的“力”时, 这一巨力会撕裂地表, 造成大范围的地壳移位, 使地表出现纵横不同、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裂谷带, 并使裂谷带周边出现悬崖峭壁, 山峦连绵。

关于地震的小知识 篇3

作为地壳的一种正常震动,地震在全球每年都要发生500多万次,其中人类能感觉到的约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有1000次,而能造成巨大灾害的7级以上的地震约有十几次。地震还会引发海啸、火山爆发、山体垮塌、泥石流等灾害,是破坏性最大、威胁人类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一、什么是地震

地壳任何一部分的快速颤动,叫地震。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地质灾害。具体来说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的现象。

二、地震的类型

地震分类方法较多。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这次四川汶川地震就属于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等;按震源深浅可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70千米以内,占全球地震总数的72.5%)、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70千米至300千米,占全球地震总数的23.5%)、深源地震(震源深度约为300千米至700千米,占全球地震总数的4%);按照地震震级大小可分为微震(3级以下)、弱震(3级至5级)、强震(5级至7级)、大地震(7级以上)。

三、地震的分布规律

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活动呈现出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的特点。活跃期是指地震次数增多、大地震多的时期。两个活跃期之间是平静期。地震的空间分布基本呈带状,分布在板块的边界线及附近地区,主要的地震带有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等。

四、我国的主要地震带

我国的主要地震带有五个: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在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五、如何避震防灾

关于地震演讲文稿 篇4

下面就由我来简单的讲下关于建筑抗震的基本概念知识,首先我们就从建筑的设防等级的认识开始讲起:

大家知道建筑设防等级一共分为几个等级?提问

(1)甲类建筑

• 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 此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 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乙类建筑

•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 此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

• 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提高1度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3)丙类建筑

• 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如工厂、学校、商场、住宅等大量性建筑。

• 此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丁类建筑

• 抗震次要建筑。

• 此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好了了解了建筑设防等级之后,我们再来了解下

与抗震性能密切相关的几个要素

地震是个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巨大危机,它时刻威胁着我么的生命以及财产,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能够更加“坚固”一些,但是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地震的呢,下面我 们来看看与抗震性能密切相关的几个要素

1、房子的体形: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人都追求个性与时尚,与别人不同就是美,就是时尚,但是在房屋这块,这些美可能会威胁着我们的生命以及的房屋的使用。体形规则、均匀、对称的房子抗震能力强。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房屋叫竖向不规则,平面局部凸出的L形、“丁”字形体形叫平面不规则,一头沉一头轻的叫扭转不规则,不规则建筑抗震能力都较差。

2、户型:地震除了和房子的建筑结构形式有关,与户型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跃层、复式和错层户型的房子虽然在居住的舒适和美观度上有着平层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类户型可能是好多人一直追求的目标,包括我在内,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复试的,但是从抗震的能力上来讲,这些外表光鲜美丽的房子却不如规规矩矩的平层的房子抗震性最好,这就好比我们最人一样。

3、房屋的新旧:新房优于老房。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较早的房子依据的抗震设防

标准相对较低。由于认识水平和财力的增长,后建的房子抗震能力相对较强。一般说抗震标准会根据实际情况每10年进行一次调整,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它也是越来越严格,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

4、材料:混凝土标号够不够,钢筋是否合格,有没有偷工减料等都很重要。

5、施工质量。住宅抗震性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照图施工、技术到位,房屋质量就好,否则设计再好,施工质量差也会出问题。所以说我们这个行业的人还是有存在的价值的6、装修。在房屋的设计中,有许多结构都是按照房屋的抗震需要建造的。屋内有些地方是坚决不能改动的,否则一旦破坏房屋的整体防震设计,在遇到地震时就极为危险。尤其是目前有不少临街居民楼将1层、2层改为商铺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楼的一户居民将承重墙拆除,将会导致该楼的抗震性能减弱和负荷应力出现异常,如果此时发生强震,楼体很可能会发生整体坍塌。另外,承重墙也不能随意凿洞,屋内墙上的门窗尺寸也不能随意拆改,扩大原有门窗尺寸或者另建门窗,这也有损于房屋的抗震性。

7、“证件”: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这个强大的国家什么东西都有山寨是吧!所以呢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证件的齐全,现在你在超市买包瓜子也会有保质期什么的吧,是的,我们的住宅楼也是一样,根据开发商提供商品住宅楼的《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等相关文件,直接在这些文件中,对于包括防震抗震性在内的房屋安全性能都会有较具体的说明。另外查验开发建设单位的相关验收手续,也是购房者对房屋的防震抗性能进行考察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说证件也是一个保证房屋安全的重要因素。

总之,我们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执行设计要求,按抗震规范施工。在钢筋制作时,要注意柱竖筋驳接48d长度,梁钢筋入支座锚固48d长度,箍筋抗震钩要留够10d长度、弯钩够135度。柱与墙之间的拉结筋入墙不得少于1m,入柱不少于300mm,两头90度弯钩,水平每隔500mm两条一度。其它的施工操作必须要执行抗震规范及措施,房屋的抗震能力是设计、施工、监理、质检、业主共同作用的结果,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共同努力,造就美好的生活空间。

我国现行的结构抗震设计,是以承载力为基础的设计。即:

1.2材料的选用和结构体系问题

在地震多发区,采用何种建筑材料或结构体系较为合理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150m以上的建筑,采用的三种主要结构体系(框—筒、筒中筒和框架—支撑体系),都是其他国家高层建筑采用的主要体系。但国外,特别在地震区,是以钢结构为主,而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混合结构占了90%。如此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混合结构,国内外都还没有经受较大地震作用的考验。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核心筒体系,因其比钢结构的用钢量少,又可减少柱子断面,故常被业主所看中。混合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内简往往要承受80%以上的震层剪力,有的高达90%以上。由于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变形控制要

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位移限值为基准。但因其弯曲变形的侧移较大,靠刚度很小的钢框架协同工作减小侧移,不仅增大了钢结构的负担,且效果不大,有时不得不加大混凝土筒的刚度或设置伸臂结构,形成加强层才能满足规范侧移限值;此外,在结构体系或柱距变化时,需要设置结构转换层。加强层和转换层都在本层形成大刚度而导致结构刚度突变,常常会使与加强层或转换层相邻的柱构件剪力突然加大,加强层伸臂构件或转换层构件与外框架柱连接处很难实现强柱弱梁。因此在需要设置加强层及转换层时,要慎重选择其结构模式,尽量减小其本身刚度,减小其不利影响。在高层建筑中,应注意结构体系及材料的优选。现在我国钢材生产数量已较大,建筑钢材的类型及品种也在逐步增多,钢结构的加工制造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尽可能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柱)结构或钢结构,以减小柱断面尺寸,并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超过一定高度后,由于钢结构质量较小而且较柔,为减小风振而需要采用混凝土材料,钢骨(钢管)混凝土,通常作为首选。日本阪神地震震害说盟,在钢骨混凝土构件中,采用格构式的型钢时,震害严重,采用实腹式的大型型钢或焊接工字钢的,则震害轻微。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中,若用钢骨混凝土构件,建议采用后者。

2.3轴压比与短柱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中,往往为了控制柱的轴压比两使柱的断面很大,而柱的纵向钢筋却为构造配筋。即使采用高强混凝土,柱断面尺寸也不能明显减小。限制柱的轴压比是为了使柱子处于大偏压状态,防IE受拉钢筋未达屈服而混凝土被压碎,柱的塑性变形能力小,则结构的延性就差。当遭遇地震时,耗散和吸收地震能量少,结构容易被破坏。但是在框架中若能保证强柱弱梁设计,且梁具有良好延性,则柱子进入屈服的可能缝就大大减少,此时可放松轴压比限值。另外,许多高层建筑底部几层柱虽然长细比小于4,但并不一定是短柱。因为确定是不是短柱的参数是柱的剪跨比,只有剪跨比≤2的柱才是短柱。有专家学者提出现行抗震规范应采用较高轴压比。但是即使能调整轴压比限值,柱断面并不能由于略微增大轴压比限值而显著减小。因此在抗震的超高层建筑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2.4较低的抗震设防烈度

关于地震作文:地震中感人的事 篇5

摘要:空降下来以后,战士要面对的不是平原坦途,而是暴雨中的山,那里随时可能发生塌方和泥石流。看看一张张还那么稚嫩的脸,让我们为他们默默祈福吧。

母爱究竟有多么伟大我们无法估量,但是我们确信正是因为有着这一份份博大而又深沉的母爱才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汶川大地震,无数鲜活的生命之花在瞬间凋零了,灾难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而在灾难发生后,许多陌生的面孔,也带给了我们无数的感动。

抗灾抢险第一线,总少不了军人的身影。汶川发生大地震,部队迅速行动起来,在出发前,空军某部有4500名战士写下了遗书。

空降下来以后,战士要面对的不是平原坦途,而是暴雨中的山,那里随时可能发生塌方和泥石流。看看一张张还那么稚嫩的脸,让我们为他们默默祈福吧。

地震发生已经11天了,参与救援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依然战斗在抢险第一线。一名记者从救灾现场回来,在博客中说,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来一个孩子的战士当时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在地震救援中,倒塌最多的是学校,瓦砾堆中,除了学生,还埋了不少的教师。一位施救的解放军讲述说:昨天晚上挖出来的一位女教师的遗体已经被压成了几截,好不容易才把身体找齐,拼好。而她的双手下面还护着三个学生。有一个熟识的人说,她才21岁,刚参加工作半年。

袁文婷,也是一名年轻的教师,灾难发生时,她用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楼房完全垮塌了,她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6岁。

都江堰聚源中学的不少教师们也都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截至14号,该校已有5名教师在地震中为了疏散学生,而失去宝贵的生命。

家长们用手护住孩子,那是本能,教师用躯体护卫学生,则是使命。在地震中,老师为救学生而牺牲的故事还在不断传出,让我们记住这些可敬的人,他们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地震中,一名母亲以这种姿势离去:她双膝跪着,匍匐向前,身体被压得变形了,身体下面是她的孩子。死前她留下了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在化为废墟的北川县城,救护人员在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发现一名眨着大眼睛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馨懿。地震中,他的年轻父母脸对着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拱形,在地震发生的一瞬双双挡住倒塌下来的沉重墙体,他们去了,留下了小馨懿。如今,3岁的小馨懿见人就叫妈妈。地震中的母爱感动着人们,省会的一群爱心妈妈们为了灾区的孩子在省会中山路的举行开了一场奉献爱心的义卖活动。

在这里买东西的人没有一个往下砍价的。

关于地震的演讲稿 篇6

一年之后,灾区回访,把北线(绵竹—北川—安县)所有重灾区走了一遍。2010年,又逢玉树地震,再次带队去了青海。2011年,四川灾区完成重建,三赴灾区,那次去了遥远的青川。同年,日本大地震,调派记者去东京,并在后方组织和协调专题报道。

是的,几乎每年都在做地震报道。我的意思是,灾难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上周六,我刚刚到成都,做川震五周年的回访,并在映秀住了一天。没想到刚离开,又是七级强震撼动四川。

这一次,又是举国沸腾,但一些认知误区仍然存在。我想就这五年来的观察,做一些简单的总结,希望对关心灾区的朋友有些帮助和启发。

一、震中是否就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不一定。

在2008年的灾难中,当地震局监测到震中在映秀时,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那里。加上映秀道路中断,天气恶劣,直升机又无法抵达,这放大了外界的焦虑。又因为映秀离成都非常近,许多民间救援资源就都发往映秀。但另一方面,人们没有意识到北川其实更惨烈,整个老县城被埋。其实当时北川的交通条件比映秀好许多,如果有更多资源投放到北川,或许能救出更多人。

你能看到的重灾区,都只是媒体和官员最容易抵达的地方。你视线之外的地方,有可能更严重。

二、救灾越快越好?也未必。

快和效率是两码事。比如说,你在第一时间把大量部队集结到映秀,结果人员伤亡最惨是在北川,那整体救援效率未必就高。我们要的是救援效率,这就要求指挥者必须很专业,而不是很热血。

512那次因为气候太恶劣,直升机无法获取完整信息图,这次就很好,无人机很快拿回了全景图,这就对指挥者调配救灾资源起到很大的作用。完整透明的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三、救人应该靠政府,老百姓不要添乱?这话要一分为二的看。

08年我基本是和先头部队同时抵达映秀。部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等他们走整整一夜,抵达震中时,能做的事情实在是有限。而且山区道路不畅,意味着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救人,徒手挖人的效率是很低的。我亲眼看到两位士兵花了很长时间去搬卡住的楼板,却只能无奈的放弃。

最有效的救援恰恰是灾民自救。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理位置,都比外来的部队有优势。这时候,防灾教育就特别重要,平时的演习和组织,在灾难真正来临时,是能救命的。不知道08年之后,四川各地的防灾教育做的如何?

四、志愿者最好不要去灾区?这个要看是什么志愿者了。

如果你连山区都没去过,必要的冲锋衣、睡袋什么都没有,我也觉得没必要去。但如果你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长,灾区可能很需要。比如说,我当时是和广东的医疗队同时进的映秀,医疗人员体力未必有多好,但灾区很需要啊。

另外,一起同行有四川户外俱乐部的朋友,他们背70升的包,全部是药品,送到之后部队非常感激,当时最基本的消炎药都缺啊。这些志愿者也没有停留,送到就离开,给我印象很深。

其实民间资源总归是越多越好,问题不是志愿者要不要去,而是如何组织起来,让救援更有效率。这方面政府应该统筹。

五、红十字会不放心,我该给谁捐款?我觉得普通个人前三天不需要考虑捐款的事儿。

玉树地震那次有朋友给我电话,让我在灾区给灾民几千块钱,回来她给报销。我说现在有钱也没地方用啊。其实但凡这种巨灾,对人类文明是瞬间毁灭性的打击,一下打回原始社会。停电停水停电话,钱没用。最紧缺的反而是物资,可以组织急缺物资尽快发过去。一般来说,前三天,最需要帐篷(防余震只能住户外)、药品(伤员太多)、电源(没法住楼里或者干脆电厂损毁)、食品和水。

六、我们要给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捐款?不一定,因为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资金太多,其他地方可能更缺钱。

提到512地震,通常第一时间想起的是映秀、北川,或者还有汉旺。但以我之后回访的经验来看,这三个地方重建资金绰绰有余,因为他们知名度太高。一些不出名,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地方,其实更缺钱。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青川,这个地方离成都太远,坐车要大半天,山路长又弯,但惨烈一点不弱于映秀,有整个村子被全部埋掉的。问题在于,由于交通闭塞,记者、官员都很少去,曝光不足,捐款企业没法获得曝光的机会,官员也捞不到政绩,那自然不重视。这种地方往往经济基础偏弱,反而更应该救助。

恐怕政府、媒体都无法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专业的NGO才可以。当然企业也可以做的更专业,而不是更热血。这次雅安地震,我就一直很关心那些尚未被报道的灾区。

七、地震局没有尽责,有人预测了地震,政府不重视?这个是误解。

我很小时就在科普书上看到说地震是无法精准预测的,现在依然如此。现代的科学只能让大家知道,自己是否在地震带上,知道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保命了。

所以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防震减灾上。只要地震时房屋主结构不垮,就有足够时间跑路,小命就能保住。政府的重心应是组织演习、核查建筑质量、加强科普教育,但这些不容易出政绩。

推荐微信公号:拇指阅读(muzhiyuedu),微书摘+微八卦。原《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总监左志坚在经营。

“短小精致,不时有小道消息和福利放送,看得完全不累,是个既有趣又有营养的公号。”——读者评价

关于地震的演讲稿 篇7

一、认真分析洪水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区域

四川盆地东南部低海拔区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 盆地中部的丘陵区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 盆地西部平原区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盆地四周山区年降雨量1100~1300毫米, 西南高原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几大区域年降雨量差异较大, 降雨量季节分布不均衡, 全年降雨量的70%分布在6~8月, 是洪水灾害发生的主要时期。四川总体地形四周高于中部, 西北部高于东南部, 因此, 在6~8月雨水集中期, 当短期内骤降大雨或暴雨时, 由于江河狭窄, 排水压力大, 一时难以泄洪, 由西北向东南沿江河稻田、地势低洼的稻田及大型水库库区的稻田, 均有可能被洪水淹没。2007年盆地东南部7个地市和重庆市, 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 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 几万亩水稻绝收, 对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掌握这些规律, 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二、充分认识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的危害性

历史经验证明, 洪水不仅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 而且对部分地区水稻生产也会造成巨大损失。据研究, 杂交中稻孕穗期、抽穗期和乳熟期分别淹水1天、2天和3天, 结果表明:杂交中稻对洪水较敏感的时期是孕穗期和抽穗期, 因此洪水淹没的产量损失也最大, 两天以上损失率高达90%以上, 水稻几乎绝收;其次是乳熟期, 相对于孕穗期和抽穗期, 产量损失较小, 淹没2天以上产量损失在40%~60%。但无论上述任一时期, 总体上看都是被淹没的时间越长, 产量损失越重。洪水淹没杂交中稻后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结实率极低, 其次是死穗造成有效穗下降, 最后是千粒重下降 (乳熟期受淹) 。因此, 各地要高度重视洪水淹没给水稻生产带来的损失和对农民造成的生产生活困难。

三、制定应对洪水灾害的组织预案

1. 建立应对洪灾的组织机构

洪水灾害是迅猛的, 其损失是巨大的, 但只要组织得力, 也可以挽回部分损失, 关键是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地政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防患于未然, 要成立防洪抗灾领导小组, 由各地主管农业的领导任组长, 相关部门领导任成员,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以便于洪水灾害来临时临危不乱, 指挥有序, 措施有力, 保障有效, 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

2. 建立抗洪救灾队伍

洪灾损失可以挽回, 但洪水灾害来临时要有坚强的战斗队伍。各地要从预防角度出发, 首先要建立抗洪救灾队伍。一是党员先锋突击队, 在洪水来临时首先冲上去, 尽可能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二是青年突击队和民兵预备役, 利用这部分人年轻力壮的特点, 迅速投入抗洪救灾, 为灾区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两支队伍平时要加强培训, 主要培训洪水知识、救灾重点和自我保护方法等, 做到洪水来临时既能努力战斗, 又可避免更大伤亡。

3. 储备应对洪灾的物资

抗洪救灾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一是有力的指挥, 二是救灾队伍, 三是物资准备。为此, 各地要有抗洪救灾的物资储备。在没有发生洪灾时, 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对抗洪救灾所需要的麻袋、草编袋、塑料编织袋等要有充分储备, 对抗洪救灾需要用的车辆要有预先安排, 以保证洪水灾害来临时有抗洪救灾的物资和运输需要的车辆, 以避免洪水来临时无物资、无车辆的情况发生。

4. 抓紧维修有险情的水库和排洪渠

各地要摸清本地区的水库和排洪渠数量, 并派水利专家到第一线察看目前已有的蓄水量, 分析预测未来还可能增加的蓄水量, 同时检查水库和排洪渠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现, 要逐一制定维修方案, 并向主管部门报告。主管部门要责成相关部门限期维修, 保证在洪水来临前排除隐患, 在洪水来临时不发生险情。

5. 察看人员财产受灾情况

洪水灾害发生后, 各级领导首先要深入灾区第一线, 察看受灾情况。第一关注的是受灾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第二是财产受损情况, 第三是水稻受灾程度。依此顺序开展救灾。只要领导到了现场, 一方面直接了解灾害情况, 另一方面直接指挥抗洪救灾, 最后鼓励灾民增强抗灾自救的信心。

四、水稻应对洪水灾害的技术预案

被洪水淹没的稻田在生产自救上, 首先应进行分类指导:一是对扬花后正在灌浆的田块, 待洪水退去3~7天后确定有20%以上能够继续灌浆结实率田块保留, 待八成黄后适期早收头季后再蓄留正季再生稻, 结实率低于20%的则采取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二是对部分迟播、迟栽田块, 淹没时仅在孕穗初期及其之前, 洪水退后尚能正常生长的对象田予以保留;三是对孕穗中期至灌浆始期且淹没期在48小时以上的, 则采取果断措施割苗蓄留再生稻。

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受洪水淹没时, 由于茎鞘积累的营养物质还未向穗部转移, 此期茎鞘营养物质仍较为丰富。同时, 这两个时期茎秆节上休眠芽一般在5毫米以内, 还未伸长, 受洪水影响较小。虽然洪水退去后, 由于水稻叶片有淤泥, 太阳晒后出现萎蔫或干枯 (抽穗表现最为明显) , 但水稻茎秆和休眠芽仍是成活的, 因此可蓄留再生稻。据研究, 洪水淹没杂交中稻后割去茎秆上部蓄留再生稻, 若技术和管理措施能到位, 一般亩产250~300公斤, 产量高的可以超过400公斤。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 及早割苗

试验结果表明, 洪水退后2天、7天、12天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 亩产量分别为417.9公斤、409.4公斤和323.9公斤, 比中稻收后蓄留正季再生稻两季合计亩产分别增加107.5%、103.3%和60.8%, 说明洪水退后早割苗更有利于夺取“洪水再生稻”高产。淹后12天割苗和收获中稻后蓄留正季再生稻, 产量显著下降, 可能与这一时段再生芽已大量显著伸长, 而割苗损失了一部分再生芽有关。因此, 最佳割苗时间应该安排在洪水退后的2~7天, 早割更有利于田间管理, 夺取高产。

2. 低留稻桩

在四川再生稻区, 杂交中稻抽穗前后遭遇洪水淹没后, 及时割苗, 低留稻桩蓄留洪水再生稻, 有利于提高低节位再生芽的成穗比重, 减少无效分蘖。虽然齐穗期有所推迟, 但齐穗、成熟整齐一致, 既避免了高留桩发苗不整齐、成熟期不一致而带来的不利于及时收割的难题, 又能完全保证安全抽穗扬花、灌浆和籽粒充实, 实现穗大粒多, 从而夺取洪水再生稻高产。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多为重穗和穗粒兼顾偏重穗型品种, 再生力普遍弱于汕优63和Ⅱ优明86。试验结果表明, 留桩20厘米比留桩40厘米显著增产。因此, 我们认为, 在四川光热资源充足的中稻———再生稻区, 就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大部分杂交水稻品种的再生力而言, 在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时, 保留部分倒3芽, 主要利用倒4、倒5芽, 留桩高度20厘米左右是科学合理的, 试验证明能够获得洪水再生稻高产。若留桩过低, 过分依赖倒5芽及其以下的低位芽来攻大穗夺高产, 必然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 生产上不宜提倡。但在非再生稻区, 由于温光资源不足, 蓄留洪水再生稻时, 留桩高度放宽到30厘米左右, 主要利用倒3芽, 并通过施用“920”提苗等方法尽量多争取倒4芽和倒5芽成穗来提高产量, 仍不失为一项费省效宏的灾后补救措施。

3. 施足发苗肥

灾后蓄留再生稻的田块, 一般被洪水淹没时间较长, 对水稻根系活力有一定影响。为此, 在头季稻割苗前, 要及时追施一次肥, 以速效肥为佳。试验结果表明, 亩施15、20、25公斤尿素作促芽肥, 洪水再生稻亩有效穗分别比施10kg/亩促芽肥处理每亩增加1.2万、2.0万和2.7万;每穗实粒数分别提高5.8粒、18.5粒和20.5粒, 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大。说明洪水再生稻产量随发苗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主要是因为提高了有效穗和实粒数所致。亩施用尿素15~20kg, 产量明显上升, 用量超过20kg/亩, 增产并不明显。因此, 我们认为, 洪水再生稻既高产又经济的促芽肥 (尿素) 施用量应该为15~20kg/亩。

4. 稻草就地还田

关于秸秆还田在高温下迅速腐烂后释放大量有机酸、影响头季稻根系活力、从而影响洪水再生稻发苗的问题, 以往的报道仅仅是推断, 并未有人做过试验研究和田间调查。从泸县农技站在嘉明、福集两镇对割苗后稻草还田和不还田两种稻草处理方式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看, 割下的稻株上部茎叶就地还田不仅未影响洪水再生稻发苗, 而且还增加了稻田养分供应, 有利于提高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分别提高8.2粒、5.5个百分点和0.7g, 从而提高洪水再生稻产量30kg/亩。由此可见, 蓄留洪水再生稻时, 对割下的稻株上部茎叶就地还田是切实可行的, 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 还可节约搬运秸秆的人工投入。同时也反映出, 洪水再生稻毕竟有别于正季再生稻, 要获得高产, 其合理的氮、磷、钾养分配比是必须的。

5. 搞好稻田管理

一方面稻田要建立浅水层。稻田如不建立水层, 遇干旱必然影响发苗, 严重干旱会干死稻桩和已发的苗;但稻田水层过深, 休眠芽处于水中, 难以获得氧气, 导致休眠芽死亡, 发苗数减少。另一方面, 洪水淹没杂交中稻后蓄留再生稻的稻田, 田间管理工作除追肥外, 还要加强对第三代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另外, 如洪水来临早, 水稻在分蘖盛期或穗分化初期受淹, 生产上要号召农民在洪水退去时洗苗, 保住大多数绿色叶片, 维持其正常光合作用功能, 促进水稻顺利完成生育进程。洪水退后, 要抓紧防治病虫。对前期水稻生长较差又受洪水淹没的田块, 可适当追施化肥促进生长。

汶川地震后关于建筑物安全的思考 篇8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一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级特大地震,举国哀悼之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

7月中旬,结束了高一的学习,我立刻来到四川地震灾区做了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为灾区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在这次8.0级大地震的重灾区绵竹市九龙乡,几乎所有的民房都被夷为平地,唯有一栋二层民房幸免于难,甚至连裂缝几乎都没有,房屋四周围墙部分倒塌。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为什么这栋房屋屹立不倒?为什么这栋房屋未遭破坏々为什么房屋周围的围墙部分定向倒塌?带着这些疑问,我对这栋房屋进行了详细考察。

基本情况:

房屋状况:该栋房屋大门朝向为东偏南约15度,房屋东西方向宽约7米,南北方向长约13米,主体结构高约6米。经向房屋主人了解后得知,房屋建成于2007年,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是由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而成,墙体由红砖砌成,震后房屋照片如图1。

房屋围墙情况:房屋四周有围墙,围墙高约3米,围墙东西方向长18米,南北方向长16米。地震后,房屋南北侧围墙几乎全部坍塌,房屋东西侧围墙完好无损,破坏后的围墙照片如图2。

原因分析:

2008年7月底,在结束了志愿者的工作后,我带着收集的基本资料,回到了武汉。通过请教有关地震专家,查阅相关资料,渐渐理出了结论。

1、不同结构的房屋的抗震能力为何有差异?

没有倒塌的这栋房屋是一幢典型的框架结构建筑,它的框架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延性。房屋顶部及框架自身的重量都由大梁枋传到立柱,再经过立柱传到地面,结构整体性好。

反观周围的倒塌房屋,所采用的是农村普遍的砖瓦结构,其建筑方式是简单的砖瓦堆砌,用少量的水泥砂浆黏合剂填充砖块闻的缝隙(有的甚至不使用),砖瓦堆砌结构延性差、强度低。

就结构这一点来看,这栋没有垮塌的房子采用了更为安全且更为合理的框架结构,良好的整体性使得整栋房屋均匀受力,减小了地震所带来的破坏。从这方面看,这栋房子在结构上明显优于普通的砖瓦式房屋。

2、房屋方向及围墙倒塌分析

首先看此次地震断裂带与房屋所在地的相对位置关系。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此次汶川大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重灾区汶川、北川及青川都位于该断裂带上。该断裂带基本属于南北偏东走向,而房屋所在地绵竹市九龙乡位于此次地震震中映秀镇东面,直线距离约35千米。根据地震波理论,首先到达建筑物的是平行于地震波传播方向的P波(体波),P波的周期较短、振幅较小,由于建筑物所在地距震中很近,P波使建筑物上下抖动,其破坏性通常较小。紧接而至的S波(面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摇摆,相当于对建筑物沿水平方向施加了一个来回反复的作用力。对于这栋房屋来讲,作用于它的S波产生的力是在南北方向的反复作用,所以可以推论,在该地区,建筑物由于S波造成的破坏应该是南北方向的破坏。

因为此次地震的S波的震动方向为南北方向,从图3互看出,该拣房屋的长边正好为南北走向,而该方向房屋刚度相对大,可以承受更大的S波产生的水平摇摆动力作用,所以这也是房屋安全无损的又一个原因(所谓刚度就是受外力作用的材料、构件或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

再看房屋围墙的情况,图3中位于北面的A段围墙向北面倒塌,位于南面的C段围墙几乎全部向南面倒塌,其余围墙完好无损。这是因为A与C段围墙基本为东西走向,受到了南北向的作用力,S波产生的水平摇摆动力作用正好作用于A、C墙刚度小的薄弱方向,致使A、C墙遭到破坏性打击。而B、D段围墙基本沿南北走向,受到的是基本平行于墙面的力,该方向围墙刚度相对大,可以承受更大的S波产生的水平摇摆动力作用,所以围墙完好无损。而E段围墙虽然沿东西向布置,但由于D段围墙及房屋的支撑,增加了其抵抗水平力的能力,所以未受破坏。

关于灾后重建:

1、从房屋的平面布局上看,由于汶川地震断裂带为南北偏东走向,汶川地震是挤压型地震,其错动方向是北面稍偏东,其产生的s波也就为南北偏东方向。因此在该地区灾后重建房屋时,房屋较长的方向应尽量布置在南北方向,即房屋南北方向刚度尽量大,以抵抗S波对房屋的破坏。

2、从房屋结构的整体性来看,要选择坚硬的房屋基础,并在每层间采用圈梁,转角及刚度变化处设构造立柱,楼板整体现浇。当然采用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更佳。

上一篇:小康示范村推荐材料(夺西)下一篇:一大到十七大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