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考察有感

2024-10-03

一大会址考察有感(共9篇)

一大会址考察有感 篇1

考察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2017年11月17日,我跟随小组成员,来到位于上海兴业路的中共“一大”会址。淅淅沥沥的细雨浸湿了会址门前的街道,偶尔刮来的微风也带着凉意。我们都没有料到,在周五这样一个有雨的工作日,前来参观的群众、共产党员竟如此多。我们排在队伍末端,慢慢往前行进,不一会儿,身后也形成了一条长龙。耳边,是人们热烈的讨论声,他们述说着党,述说着这个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组织。1921年7月23日,来自7个地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代表,同2位共产国际代表汇聚上海,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而正是这幢坐落在不起眼的小巷里的两层建筑,见证了中国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

我缓慢地行走在不宽不窄的走廊,昏暗的灯光让人不自觉地沉静下来,入眼皆是排列整齐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物。1859年王洪仁编著的《资政新篇》,《二十一条伤心史》,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等文物,无一不昭告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无一不透出这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它们静静地躺在透亮的玻璃展柜里,一尘不染,显得庄重而遥远。但那虽然极力抚平但仍留褶皱的泛黄的书信和刊物,那褪色的印刷体和毛笔字迹,又将我拉进历史厚重的漩涡中。我仿佛置身一个偌大的空间,周围没有熙攘的人群,耳畔没有游客你一言我一语的见解,只有眼前一篇篇、一幕幕的历史片段,我用心倾听这无声的历史,感受浓厚的夹杂着先烈血汗的历史气息,激荡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由二楼往下,便又回到大厅,和其他组员一起等待小组集合。期间,有几队人在镂刻的铜像前合照,他们举着党旗,面露笑容,脸上增添了异样的色彩,那是一种光荣与自豪。当我正看得出神,却听到一声声庄严整齐的宣誓。那是一群面向大厅左侧墙上挂着的鲜红党旗握拳宣誓的共产党员,他们挺直了背脊,向党旗宣告着“永不叛党”的誓言,声音在大厅中萦绕了好几圈。

那一刻,我竟有些泪意。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真的经历了太多太多。从“一大”到“十九大”,从建党之初的57名共产党员到如今近9000万共产党员,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数字,这是一段多么惊心动魄的历史。我多想像他们一样,戴上党徽,面向党旗,握紧右拳,大声地宣誓着对党的忠诚与决心。我也坚信,通过对党的不断了解、认识,和思想行为的逐步靠拢,这一天,总会到来的。

XXX

2017年11月18日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篇2

——卢晔晨

在大一上学期,中德学院党总支组织毕业生党员及参加党校学习的预备党员赴“一大会址”,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就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里踏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一步,虽不是惊天动地却也足以堪称开天辟地.本次通过参观一大会址纪念馆,我们零距离地“感受”了那段创业维艰、卓绝奋斗的岁月。馆内鲜红的党旗让人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

这虽是我第一次来这里,却与想象中的场景十分相似:老式的石库门,黑漆的大门。走进里面,有了一些改造,除了一大的会议室的布置没有变动(包括桌椅的排放),里面有增加了中共创建历史文物陈列室,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让我们透过时空的隧道,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其中在我们身处的地方便有一件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便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览厅,看着陈列的革命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当我驻足在会议场景: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伟大一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1921年,在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里,有这么十三位青年,在上海法租界里这个不起眼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简陋客厅里开起了秘密的会议。面对强大的中国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列强,居然宣布他们要合起伙来结党,要改天换地,获得中国的万里江山……在这次会议上,这批伟人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制定了救国救民的方针。正是由这十几个不起眼的人物发起的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千难万险,写下了人间的一个神话,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多么不容易有伟大的一件事呀!

看着那些一如我们的年轻的脸庞,背后却是如此强大的力量和勇气在亡国之即呼唤起一道明亮,黑暗和悲痛不会消磨他们顽强的灵魂,满心只是奔涌出火一般的浓烈和热忱。与国家同命运,一个国字是如此铭刻于心指引年轻人为之可以放弃生命,在今天这样的年代,在繁花似锦如花似玉的年代,怎样找回这丢失的激情和崇高?何处去呼唤起同样的激愤和勇气?我们是不能还是不敢,是无力还是无法?内心的依然存在的明火将如何敲击以至燃烧?

我们今天能够怀着崇敬和喜悦之情来到这里也得益于当年的这次会议,想到这一点,也让我重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一个拥有几千万党员的执政党是多么艰辛的事!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自己作为一个预备党员的光荣身份,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虽然不是在80多年前的革命战争年代,而今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也同样需要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共同努力。即将成为党员的我们更多了一份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

时光不再,英雄虽逝,光辉长存。他们的精神犹如长夜中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前程。抚今追者,我们踌躇满志,我们所接过的使命是不仅仅对党的忠诚和敬仰,更是令华夏子孙世代繁荣的热望。

中共一大会址 篇3

各位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早上所要参观的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简称中共“一大”会址),我们上海是近代和现代中国的钥匙,也是全国的一个缩影。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殖民者用大炮轰开了上海的大门,从殖民者踏上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之时起,上海人民便拉开了反对外来侵略的序幕,近百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上海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一个英雄城市,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城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上海留下了不朽的革命斗争足迹。

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今兴业路76、78号。大楼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该楼于建于民国9年(1920年)大楼为典型的上海石库门样式建筑,(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在汉语中把围束的圈叫做“箍”,如“金箍棒”,“箍桶”“袖箍”(即袖标)。这种用石条围束门的建筑被叫做“石箍门”,宁波人发“箍”字音发的是“库”,以后上海的“石箍门”就讹作“石库门”了。)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中共“一大”会址是上海红色旅游的起点,这幢大楼外表虽然只是普通上海居民石库门式风格,但是它却凝聚着不平凡的底蕴。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在“一大”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并正式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工人运动。

当时开会的会议室就在位于大楼楼下的一间小客堂里举行的,当时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邓恩明、李达、何叔衡、陈潭秋、王尽美、李汉俊、刘仁静、张国焘(dào)、周佛海、陈公博以及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代表全国53名党员。共产党国际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

该幢住宅原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李汉俊与兄李书城的住宅,人称“李公馆”。李书城,是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所以李氏兄弟为该楼最早住户。

中共一大会址观感 篇4

031211222 倪天扬

一、活动目的

了解一大历史意义及其影响,并学习探索先辈们所留下的革命精神及革命思想。

二、活动主题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上海,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其后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革命和发展的道路,并引领人们走向革命的成功。

通过实地的观光使得小组成员通过这次参观,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去感受当时先辈们为了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时遇到的艰辛,激发大家的爱国爱党情怀。

三、活动内容及感想

在兴业路上有一小排朴素平整的房屋显得格外安静,在高楼大厦掩映下的它显得如此普通,但它却一直默默得诉说这一个不凡的故事。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幢石库门民房里召开,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发展壮大,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就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的历史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焕然一新了。”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进入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览厅里,这儿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有大量的早期马列主义宣传刊物: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共产党》、《曙光》月刊等杂志,这些早期马列主义刊物,为提高共产主义者和先进青年的觉悟和理论水平,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看着这些革命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让我们彷佛穿过时空的隧道,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列强侵略中国时分赃的《时局图》,复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中共“一大”的蜡像模拟场景,无不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尤其是位于二楼的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蜡像真实的重现了1921年,在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里,有这么十三位青年,在上海法租界里这个不起眼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简陋客厅里开起了秘密的会议,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李达等人围坐一起,个个踌躇满志,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灵活生动的蜡像定格那伟大一刻。正是这一刻,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开始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开始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历程,开始了新中国现代化的脚步。

上海一大会址观后感 篇5

2010年3月19日,我们零陵中学学生党校的成员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参观。

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兴业路76、78号。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是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经过修缮后,与周边的现代建筑巧妙结合在一起,更显得摩登起来。

在党旗的引导下,我们进入到那一幢普普通通的石库门房子也就是中共一大会址,怀着虔诚与激动的心情开始进行参观。纪念馆中陈列着许多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再现了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史实。展品中有孙中山、黄兴、秋瑾等革命志士的遗物、手迹;展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一批早期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看着形形色色的数百件展品,有的纸质展品早已发黄,但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丝丝曾经那斗争年代的艰苦卓绝。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追求真理。这些老一辈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从展馆中渗透出来,激励影响着我们每一位参观者。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等13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举行至7月30日,因为被法租界巡捕房密探发现,遂紧急停止开会。在一大代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安排下,7月31日,一大的12位代表转移至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开会。会上讨论通过了党的纲领、决议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宣言,选举产生了党的一大领导机构。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了1921年,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段,当时百姓穷无立足之地。要想建立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当然也没有落脚之地。然而这样的创立之艰并不能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能冷却共产党人的满腔热血。当我再次仔细地端详着那些开会现场的小桌小凳,仿佛穿越时光触摸到了一种深邃的力量。执政为民,立党为公,从这些简陋的会场立坐而沦道到身体力行。浴血战斗,指点江山,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这是何等傲人的气魄啊!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经过调查核实恢复了会址原貌,建立了会址纪念馆。现在仍按当年原状修复,拆除厢房。进入大门为天井,经过6扇玻璃窗门进入会议室,室内置有长餐桌、圆凳、茶几、椅子、两斗桌及花瓶、茶具等,均按当年式样仿制。当我再次仔细地端详着那些开会现场的小桌小凳,仿佛穿越时光触摸到了一种深邃的力量。

虽然作为90后的我们并不能真切的感受到革命所带来的巨变,但通过文物资料,我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党从无到有,经历的艰难曲折。我们党校的学员也应积极认真的学好党的章程、路线、方针、政策。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 篇6

习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党的一大会址,是中国革命原点,在神州大地上永远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近期,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我有幸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瞻仰活动,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追寻红色的回忆,探寻精神的密码,翻开那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汲取力量,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走进会址,回顾历史,铭记奋斗历程,不忘初心。一大会址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庄重肃穆。一入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参加一大会议的十三位代表巨型铜雕,英雄辈出,大浪淘沙,令人感叹。接着导游介绍了一大会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历史环境等情况,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共一大会议召开的.历史必然性等。拾阶而上,进入二层展厅。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一张张定格历史的资料照片、一个个再现原貌的模拟场景,都让每一位参观者放慢脚步,用心去体会、去品味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在一大会议室原址,这个18平方米的房间按照当年会议场景复原布置。一路走来,细节中处处标注着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来自历史的信念和激情,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颠扑不破的真理。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骄傲和自豪。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中共一大会址图片与背景介绍 篇7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

该楼于民国9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是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

该幢住宅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李汉俊与兄李书城的住宅,人称“李公馆”。李书城,系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李氏兄弟为该楼最早住户。楼南路侧当时尚存农田,环境颇僻。李家将两楼内墙打通,楼梯合一,组成一家。106号楼上是李汉俊卧室,楼下客厅约18平方米。

民国10年7月23日(即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在此客厅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陈公博、周佛海和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惠等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国焘主持。23~24日,张国焘先报告筹备经过,说明会议重要意义,提出讨论的问题;旋由各地小组汇报活动情况;成立党纲和工作决议起草委员会。25~26日起草文件,27~29日讨论《党纲草案》和工作决议草案。会议讨论热烈,对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取得一致。7月30日,会议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注意和搜查,被迫中止。最后一天的会议改至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注:最后一天的日期未能确定,7月31日与8月1日两说。)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制定并通过了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和“联合第三国际”;所通过的第一个决议确定: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并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使工会避免成为其他党派之傀儡”;还就宣传、工人学校、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对现有政党的态度,与第三国际的联系等问题作出相应决定。大会选举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负责宣传,张国焘负责组织。

民国11年,李家他迁,该处为其他居民租用。民国13年增建厢房。后来楼下开设商店,解放前后为恒福昌面坊。

一大会址考察有感 篇8

——参观学习中共一大会址感想

2011年2月27日下午,我校青年党校一行人来到位于上海市卢湾区的中共一大会址,开始了本次红色之旅。

在闹市区中的一大旧址在黑墙红窗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显现出不一般的感觉。走进大厅,鲜艳的党旗如火一般诉说着历史,党员们鱼贯进入一个个展厅,在泛黄的书页、破旧的棉絮和生锈的枪炮间寻找着历史的足迹。大量的文物、生动的解说让我们体会到一个政党成长和发展的不易,体会到今天一切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会址所在地的石库门老楼向世人展示出历史的厚重。走进会址大门,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我们的共产党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注定要给中国带来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风暴,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通过参观,我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

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我仔细地瞻仰了这些真实记录着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使我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中共“一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乃至全中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

伴随着解说员精彩的解说,参观很快就结束了,但我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我作为新时代的晚辈,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努力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要切实地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与条件来规范自己,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要继承发扬前辈们坚忍持重、奋勇向前的作风,坚定信念,舍小家为大家,舍个人为国家,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壮大中履行党员义务,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早日加入中共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上海市位育中学 高二(8)班 庄

参观八七会址有感 篇9

2011年11月2日下午,我们生科二组全体成员冒着微微细雨,怀着无比激动和深深的敬仰之情来到了汉口潘阳街139号一个神圣的地方——八七会议旧址。八七会议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一次会议,对于我们这些入党积极分子来说,这是一个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地方。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专心认真的听取了八七会议的整个过程以及中国***革命先烈在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和优秀事迹。在一楼的陈列室,“风云突变”、“革命高潮”、“危机日深”等一个个小展区又带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看着那么多革命先辈的照片和遗物,那时的一切一刹那变的清晰起来,夏明翰的那首“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大气凛然的革命诗,还有“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周文雍和陈铁军同志的绝命诗。面对***反对派的屠杀政策,无数革命党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信念,这是多么光荣和令人敬佩的事情啊。

在二楼的第二展厅,我们参观了“八七”会议的会场——一个极为狭小简单的房间。据讲解员介绍,当年**中央在这里召开会议时,为了保密和安全,虽然正值武汉燥热难耐的八月,但是门窗还是全都被关严,窗帘也全都被拉上了。会议整整持续了一天。就是在这个蒸笼似的房间里,参加会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

降主义路线,撤消了他的总书记职务,选出了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湘、鄂、赣、粤等省秋收起义。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并在会议上发言,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

追缅先烈,莫忘历史。这次参观,使我们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感受到了教科书上感受不到的东西,并且重新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深切体会到了中国***为民族解放所做的艰辛努力,增加了我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坚定了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让大家更深切地体会到:不管是在过去的战争年代,还是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只有中国***才能救中国;只有***才能建设中国;只有***才能发展中国。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不仅要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而且要以饱满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学习党的先进性,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不断向党组织靠拢,时刻以优秀先烈以及当代优秀党员为榜样,以一个***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汇报人:

上一篇:给父母拜年的话下一篇:乘务员个人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