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期待作文

2024-08-22

新学期新期待作文(精选12篇)

新学期新期待作文 篇1

新学期,新期待作文

一个漫长的暑假过去了,迎来了一个美好的秋天。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又重新回到了美好的校园,开始了新学期的征途。

在开学前的几天,我竟每夜都辗转反侧。是因为激动?因为开学后的`忧虑?还是压力、竞争?反正,我豁出去了……“既来之,则安之!”面对一个新的开始,我已全新的面貌来对持一个新的到来。

新的一个征途开始了。在过去的旅途中,无论你是否拥有过欢笑,拥有过阳光,这都已成为永远的回忆,加上一把锁将它封闭起来吧!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都是新的,你看到吗!一个新的生命正在破土而出。我们将它化成为一个个骑士,拿上“武器”整装待发。

我已是一位6年级毕业班的学生了,我知道学习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我更加理解爸爸妈妈那双期待和抱怨的眼神,我知道当今的社会不是爸爸妈妈“逼”我们学习,而是社会要求爸爸妈妈“逼”我们学习,只有我们学习好了,才会在这个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所以,同学们我们要理解老师和家长们。

当然了,新学期已经开始我也该定一个小计划。首先我这个学期的预习一定要好好的做,以前我总以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的,预习时多余的,而这往往是造成课堂学习底下的原因。所以预习是必要的,是课前的“侦察”兵可打准备之仗,有利于更好的掌握新知识。然后要做到回家后先复习再做作业。因为妈妈说过复习是巩固消化和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新的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住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最后就是把没有消化透的知识,请教老师和同学。

新的学习已经开始了,新的目标和任务等待我去完成,让我振作起来,以新的姿态和面貌去迎接新的挑战,为我的美好明天做出努力吧!

新学期新期待作文 篇2

按照教育部的新规定, 今秋开学, 各级各类学校应对新生进行电子学籍注册, 确保不漏一校一生、学籍信息准确无误。据了解, 全国学籍系统已经联网并稳定运行。该系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逐级查看全国及各省份、地市、县、学校的学生情况、营养餐情况和校车情况。同时, 将逐步推广使用免费的学生卡, 对学生进行电子身份管理, 以有效解决虚假注册学籍和跨省、跨地区、跨学校重复注册等问题。

北京市今年力推的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 同样少不了电子学籍系统的“帮忙”。学生的所有信息采集和入学环节都将在此系统内完成, 如果信息不符合就近入学的要求, 系统就会自动“过滤”。这样, 按照升学规则, 每名学生应该去的学校都会被明确标注, 从而有效限制了无序跨片流动。

新学期新期待作文 篇3

一、激发“期待视界” 调动写作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使之产生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对写作充满期待。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兴趣与学生的期待视界有密切关系,期待视界作为一种内在的认知模式,具有选择和定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兴趣指向,而兴趣则是期待视界的外显化。可见,期待视界和写作兴趣都是写作的必要心理条件。

语文作文教学就是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期待视界,写出新意,写出学生自己对生活不同价值的理解。因此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需要正确把握学生的“期待视界”,利用情境、语言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想象、意志等心理因素,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激起学生对未来写作的期待和向往。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4》“跟别人说说心里话”,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首先巧妙地出示了班上的“悄悄话信箱”,让学生从信箱中取出一封题为《班长,我想对你说》的信读给大家听,创设了一个说话交流的情境;接着指导学生理解这里的“别人”既可以是生活中最熟悉的爸爸、妈妈、同学、老师,一面之交的警察叔叔、护士阿姨,经常见面但并不熟悉的卖菜的老奶奶、收废品的老伯,也可以是植物、动物、物品,只要有话想说,谁都可以成为你的倾诉对象。灵活自由的命题要求,给学生带来了自由选择作文的权利,教师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期待视界”,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调整“期待视界” 拓宽写作思路

写作时,学生常会根据自己的期待视界去构思作品,因此教学中,学生、教材与期待视界三者的关系就更为密切。当学生认为作文内容低于自己的期待视界时,并不等于其真的就没有可写之处,可能是因为学生未能打开习作的思路;当学生认为作文内容远高于自己的期待视界时,必须适当地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期待视界与其相符合。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调整“期待视界”的教学策略,来更好地开展作文教学。

对于一些学生认为比较常见的、简单的作文题材(习作内容低于他的期待视界),教师应挖掘其中隐含的,学生没注意到的因素,调整学生原有的期待视界,使之发现新的东西,使学生在“旧瓶”中发现“新酒”,在“老生”嘴里听到“异谈”。对于一些难度较大,或开放型的作文题材(习作内容高于他的期待视界),教师应该尽力寻求作文中与学生水平、经验相适应、相一致的因素,使学生产生熟悉感,才能让他们易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如苏教版四年级作文《一次体验活动》《我的新发现》等,因为学生对生活的自然认知和体验较少,有一种无从下笔之感。此时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实地观察体验生活。如可以通过开展“当一次小警察”等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警察当中做调查、做采访,借助网络资源了解有关警察的信息……学生在生活中亲历警察的生活,在亲历中体验到这一职务的酸甜苦辣,在体验中感悟到自身的社会责任,这些不仅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源头,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愿望,作文便由苦差事变成了趣事。

三、提升“期待视界” 享受写作成功

如何通过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激发写作的热情,从而提升学生已有的作文“期待视界”,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传统讲评课主角常常是优等生,中、下等生往往难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而每一位学生又都有进步的愿望,都有被人欣赏、被人肯定的渴望,也都有主动发展的潜能。教师应该让所有的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通过互评互改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舞台。在互评互改活动中,优等生可以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进行指点和帮助;中等生既可从优等生那里有所学,也能对后进生提供必要的“援助”;而后进生将成为师生倍加关注的“主角”,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既可得到大家的关爱、帮助和鼓励,又可展现自己些许的成功。

与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相比较,引入“期待视界”,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由内而外,内外统一,可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作文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能力,体验作文乐趣。

(责编 张亚莎)

新学期新期待手抄报 篇4

新学期新期待手抄报一

新学期新期待手抄报二

新学期新期待手抄报

新学期的征文:

又是一个学期,一个新学期。对于以前的学期从来不会感到过这样的紧张,可是,这一个学期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和一种无形的压力,还有一种不舍的感觉,因为这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了,可能会合一起相处六年的同学们分离呢!还有那位伴随了我们六年班主任,给了我们妈妈般的呵护与教导!

可是,我担心这升学考试自己的成绩会失望,担心会让对我抱有重大希望的父母失望,更害怕让我的祖**亲失望。所以六年级,加油吧!身在六年级的我们加油吧!我们身为国家的未来;身为祖**亲的孩子;身为一个家庭的希望;难道不应该为了那些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而努力一把吗?为了那些希望和期盼不再是希望和期盼而努力一把吗?为了让自己的努力不再是徒劳而努力吗?所以从现在开始努力好吗?而且一定要知道努力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自己以后能够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如果要用一个东西形容我们,那就是充电中的手机,因为我们还处于成长状态,就好似充电中的手机,充好了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了!所以,六年级的我们为自己奋斗吧!

新学期如何调整状态:

时刻改变假期坏习惯

开学了,许多家长想把孩子从“自由自在”的寒假生活中拉回“紧张有序”的学习状态,想方设法帮他们“收心”。我市某重点高中黄老师说道:“收心应该从假期后半段起,家长就要帮助孩子‘收心’了,采用一些温和的方式方法,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回归正常作息,慢慢进入学习状态,迎接新学期。但是今年寒假比较特殊,孩子刚从过年的气氛中出来就面临开学,缺少了调整的时间,家长就应该多操心,让孩子在开学之初时刻改变作息时间,尽快进入学生的角色中。”

学生开学前要调整好生物钟,尽快进入“备战”状态。就要明确寒假过后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寒假期间不少学生有可能看电视、玩游戏到很晚,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提前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按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活动,最好拿出一些时间多参加户外体育锻炼,保持充沛的体力。这个时候有些孩子肯定会精神很容易不集中,甚至会出现困倦、散漫等现象。针对早上起床难,家长可以采用让孩子早一点上床休息的办法,第二天早一点起床,提前放放音乐,以便提神醒脑。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个他喜欢的小闹钟,发挥小闹钟的作用。

调整心理状态更重要

寒假中,大部分孩子通常都会处于一种游玩松弛状态,但如果这种状态延续到新学期,势必会出现“假期综合征”,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知识点遗忘等等都可能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在自信心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开学前父母也应该做大量的准备,保证孩子对新学期有新的希望。首先父母要消除“开学焦虑症”。开学了,有的同学还留恋在寒假那热闹、欢乐的节日氛围之中,一想起上学,心里多少有点不乐意,难免会出现开学焦虑症状;有的孩子是寒假作业没有做完,担心受批评;有的孩子是在寒假里作息时间完全打乱了、饮食也没有了规律等,想到上学,就会难受。建议孩子们这两天逐渐调节生活规律,回忆上学期曾经学过的知识,适当预习本期所学内容,逐步适应开学环境,也可以多加强和爸爸妈妈的交流,帮助其消除“开学焦虑症”,使其迅速回到学校生活中来。随着逐渐恢复正常作息时间,孩子的精力日渐充沛。每天缩短一点孩子外出玩耍、看电视的时间。带孩子一起准备学习物品,帮他检查作业完成情况,鼓励他自己收拾上学期用过的书本等,这些举动都能善意提醒孩子已经开学了,为上课营造氛围。

开学初,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应结合实际情况,重新给自己进行学习定位,将目标定在能力范围之内,给自己增加成功的机会。孩子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做到劳逸结合。在感到紧张或疲惫时及时进行自我调整,适当放松,比如多参加集体活动、和父母、朋友聊天进行倾诉,听音乐、做运动等,把烦恼抛在昨天,以愉悦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总之,出现“假期综合征”是正常现象,就像成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只要家长和学校有策略地做好引导,孩子就会很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做好开学前的“预习”

开学了,要让孩子的心沉静下来,多看看书本,复习上学期的知识。虽然新学期马上就要讲新内容,但是学校也会给孩子们预留一些时间,让孩子们重新接纳上学,这就是温故而知新的最佳时间。此时,家长可以找一些与语文教材有关的、内容比较轻松的课外读物来读,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比如,可以看看教材中涉及了哪些中外名人或大作家,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这些中外名人或大作家的作品及写作背景、主要成就等。如果有条件可以到书店有选择地购买,并阅读。最重要的是要培养阅读的兴趣,通过熟悉课本知识从心理上做好迎接新学期的准备,不要对开学有抵触情绪。

温故知新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新学期新起点,同学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在上课之前提前预习,等于提前一步跑在了其他同学前头。将这种提前意识灌输给孩子,不仅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相信对其将来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新年新的期待作文600字 篇5

对友情,于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情感羁绊。用心交友的人才会得到真情的回报。而虚情假意的人,往往交到的朋友亦不是真心的。别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的到的事。”虽然平日里,看起来朋友很多,但到关键时刻,真心的朋友也就两三个。不过,也足矣。

对家庭,对我来说那是父母精心构建的港湾,也是心灵的休憩地。每个孩子都会觉得自己的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比得上的,当我们伤心难过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会港湾疗伤,那是一个由温情筑造的疗伤圣地。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期望那些没有家的孩子们依然幸福快乐的成长。

对社会的冷暖,我只希望每个人多付出一点点温暖,让这个冬天不再让人感到噬骨的冰冷。前几天看到一则感天动地的新闻,老人冰天雪地怀抱亡妻两小时。当死者的老伴赶到现场,他精神呆滞,走到老伴身边,跪在了地面上。随后又解开自己的衣扣,席地坐在了雪地里,将老伴紧紧地抱在怀里,久久不肯撒手。这一份情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与国家,我希望多出台慧明政策,并切实落实在市民们身上。俗话说;“有国才有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让自己的言行使国家丢脸。国家的强盛,才是我们民族的强盛。

这是我一年的期许,希望这个世界少些国与国的战争,多些国与国的互利共发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和平。安康。

小学新学期作文:新学期新打算 篇6

小学四年级新学期作文:新学期新打算

迎着早晨的第一缕

抹掉以前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吧,因为在新的学期,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新的学期里,每一个人都会有新的打算,我打算上课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知识全部印在脑海里,每一节课都积极发言,争取每一次的回答都完全正确,每天回到家都按时完成作业,遇到难题时迎难而上,决不退缩。我还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就是不大懂得珍惜

新学期里人人都会有新的打算,你也和我一样吧!让我们在新的学期里携起手来,共同实现自己的愿望吧!

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小学四年级新学期作文,愿您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

新学期新期待作文 篇7

上周一华沙气候大会开幕式上,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大会秘书处主席克里斯蒂娜·菲格罗斯提出, 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提高效率, 按时结束。但实际情况是, 附属机构的谈判在第一周拖堂, 损失损害、资金问题和德班平台的谈判更是焦灼不定, 停滞不前。尽管第二周有多场高级别部长级磋商, 仍旧无法改变整个谈判速度极缓的情况。截止本文发稿时, 大会还在磋商当中。

今年是谈判的小年, 开会前我们对其的定位是落实的会议、过渡的会议、为2015铺路搭桥的会议。但经过漫长的两周拉锯战, 会议结果在这几个关键议题, 都比预期要低。

在会议进行到倒数第二天的时候, 绿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之友和乐施会等13家国际NGO组织发动了“离场”行动, 表达了对华沙大会谈判进程停滞不前的失望。

形势严峻, 期待新的领导者站出来

从华沙来看, 现在的谈判形势比以前更加分化瓦解。发达国家阵营中, 欧盟、挪威和瑞士继续推动德班平台, 他们的方案重点对自上而下的“回顾”模式和提交减排目标的具体时间表感兴趣。伞形国家一面自身行动大踏步往后退, 一面猛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质检的“防火墙”。美国不锋芒毕露, 实质推动其自下而上的机制。日本把2020年的减排目标不降反升, 澳大利亚也做出退步的行动, 在推动取消国内减排目标和政策的法律措施、取消碳税碳价格等机制和对气候变化机构进行重新审视, 在谈判中的资金问题上也“出言不逊”。德班平台上, 发展中国家中, 主要排放大国 (如基础四国) 抱团, 但与小岛国、非洲国家集团等对未来新的条约如何形成和如何安排的分歧比较大。

错综复杂的局面, 给中国发挥领导力提出了更好的基础。发展中国家中, 中国排放最大, 可以领头, 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减排压力较小可以呼应中国, 首尾相呼应的空间很大。而目前中国的领导力发挥的还是有欠缺。这次会议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 因为缺少了领头羊的作用, 整个会议显得七零八落, 缺乏生气。需要冷静下来, 想办法恢复大家推动谈判的热情。

对谈判的不满在NGO那里更为明显, 几百个NGO带着“enough is enough”的声明和极度失望的心情发起了退场行动, 也反映了这几年来谈判整体“不给力”引起的负面情绪的累积。

经济衰退、金融低迷, 谈判也低迷, 这时候更需要一个火车头的作用。现在火车头在哪里?

统筹国际国内、统筹国际行动和气候变化

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其中环境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和气候变化是主要的内容。这三者既有自己的独立性, 也有交叉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气候变化、环境生态和资源利用的制度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协调功能, 把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政策、措施和行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中国在今后几十年中要应对环境、资源和气候变化的多种挑战, 任务十分艰巨。中国目前的工业化继续发展, 城镇化仍有很长的道路才能完成。根据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要求, 2020年是一个时间转折点。环境恶化的趋势能否得到根本的遏制, 资源利用效率是否可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气候变化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能否明显减缓, 这些都是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国际的气候变化治理中, 国际气候谈判按照《德班平台》的要求, 在2015年要达到一个新的气候变化条约并在2020后实施, 同时要提高2020年前的减排目标。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的最新报告, 2020年的减排缺口在80亿吨到120亿吨的之间。在谈判低迷的情况下, 大家正在思考,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2020年前的减排雄心, 如何提出在2020年后在新的气候变化条约中各国的减排目标是公平的和适当的, 并考虑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 考虑了各国发展和应对能力上的区别, 提出积极的但又合情合理的减排目标。

在节能、污染物减排和碳强度目标上, 我们认为治理大气污染和环境改善应该紧密地结合起来。如果在“十三五”中节能目标能够提高到17%以上, 碳强度能够达到18%, 那么我们就能完成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所作的减少碳强度40%到45%的目标上限, 也就是说, 可以将碳强度目标提高到45%。在气候变化谈判上, 中国政府就能发挥更主动更积极的角色, 促进和推动其他国家提高2020年前的减排雄心。这种判断也是基于国内的实际需求。在大气污染防治上, 我们应该把治理污染的关口移到前端和源头。提高节能和碳强度的减排目标,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 肯定对减少污染物排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大气污染的行动方案, 也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出要求, 要求能源结构发生转变, 在能源结构中, 尤其是对煤炭的利用要加以限制, 在超大型城市里面, 煤炭的利用和消费要大量地减少, 甚至要完全退出特大型城市。这种结构的转变产生的效果, 也使碳强度达到45%的目标更有保证。这种协同效应的结果是相辅相成, 有助于大气污染的治理也有助于提高二氧化碳减排的雄心, 这种措施应该是积极的和能够得到实践支持的。

中国过去是先污染后治理, 现在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现在PM2.5污染问题突出, 在这十年里, 应该彻底改变大气质量恶化的趋势, 2020年前彻底遏制环境质量恶化和大气污染加重的趋势。在2025年左右,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完全脱钩, 2030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40年, 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的地位, 经济发展应该遵从环境的先决条件, 环境质量水平基本恢复, 达到目前国际上现在PM2.5的水平, 到2050年基本可以达到国际卫生组织提倡的严格的标准。2040年实现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完全脱钩。2050年以后, 如果能源可以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来提供, 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自由王国, 经济和环境之间有了和谐共生共处的局面。

谈判实质进展有限

华沙推进了部分议题, 如:

监测报告核证 (MRV) 体系进一步完善, 如核证规则、发展中国家自主行动的MRV、国际咨询和分析的专家组安排、附件1国家双年度报告的回顾、森林碳汇 (REDD) 的方法论、京都第二承诺期的计算、报告和回顾等规则等。

森林碳汇 (REDD+) 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国家森林监测系统、社会环境保障 (safeguards) 等。

德班平台下有望就地方政府 (如城市等) 的经验交流、减排潜力大的领域的技术合作等进行进一步的安排。

气候资金机构和技术机构建制不断发展, 包括绿色气候基金相关规则的通过, 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将从12月9日开始接受发展中国家对于其技术转让扶持环境的支持的申请。

而不少问题由于缺乏实质推进, 将留待明年的附属机构会议继续磋商和解决。如航空航海议题、京都下的灵活机制 (如CDM) 的改革、农业议题、以及其与碳市场相关的几个议题-多种路径框架 (framework of various approach) 、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等。

更重要的是, 三大重点问题-资金支持、损失损害机制、德班平台的谈判, 都不尽人意。

资金问题滞后

发展中国家强调的未来几年总体的资金总量和中期路线图并没有明确的量化安排, 这也是大会最让人失望的地方之一。

多个发达国家在媒体或其他场合就其打算提供的气候资金进行了单方面的宣布 (如下表) , 但总量距离执行多哈决议中规定的“快速启动资金期 (2010-2012年) 结束后气候资金支持水平不能低于快速启动资金的水平”尚有差距。

(本表是根据相关信息如twitter, 华沙部长级气候融资会议上发言等进行的整理)

由于国际碳市场碳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气候适应基金的资金量远不及预算水平, 亟需注资, 而此次会议上通过各方努力实现了其1亿美元的筹资目标 (下面是各国注资的分解示意图) , 主要来自欧洲国家, 其中德国和瑞典的贡献最大。气候适应基金也发出twitter, 确认了这一好消息, 并表达了对出资方、支持者、大会主席、缔约方、NGO和UNFCCC秘书处等的感谢。#COP19@adaptationfund has met$100 M goal!Thank u to all our supporters, donors, COP Presidency, Parties, NGOs, UNFCCCsec@COP19CMP9Warsaw

发达国家短期力度减弱

气候问题的紧迫性越来越强, 2020年的减排缺口越来越大, 但是有些发达国家不仅没能提升其减排雄心, 反倒大步“后退”, 引起会场内外从谈判代表到NGO观察员的普遍不满和强烈谴责。

日本在本周五宣布, 从原来承诺2020年在2005年水平上减排25%, 退后到2020年在2005年水平上增加3.8%的排放, 相当于在1990年水平上增加3%。这一决定不仅为其“赢来”多个“化石奖”, 备受媒体关注, 且中国、欧盟等国家对其决定表达了公开的不满。

澳大利亚新一任政府, 在国内努力推进通过立法流程将其前任政府的气候努力摧毁, 包括碳税和碳交易机制、主管气候和能源的机构设置和进行气候投融资的专门机构。这种倒退的做法, 在澳大利亚内部哗然一片, 并在谈判会场得到了“年度化石奖”和各方非议。

气候行动追踪项目 (Climate Action Tracker) 年度报告也发出了警示信号。根据其最新研究显示, 目前减排雄心不足和政府政策不力, 将导致全球升温到2100年达3.7度, 比哥本哈根最初减排目标所对应的水平又增加了0.6度。这也是近几年来其年度评估结果最差的一年。

德班平台拖延和“孱弱”

德班平台是此次谈判的重头戏之一。截至发稿仍在一个经过三次修改, 但越来越弱的文案进行磋商。各方的利益分歧并未明显缩小, 反倒有扩大的趋势, 取得共识非常困难, 基本是各方谈判底线预案的合集 (最小公约数) , 2020年前的表述和2020年后的计划安排, 语言都被弱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压力都变小了, 整个文本的内容上大家都在往后退。

根据目前的文本分析, 德班平台的案文对未来谈判的指导性不强:谈判时间表不明确;自下而上的模式比较明显;谈判的内容也是粗线条的, 指导性差。

明年在六月的例行会议之外, 三月将在波恩额外增加一场谈判, 且很可能在明年下半年还要增加一场。六月的会上还将安排针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提升减排目标的高级别部长级会议, 而这一机制与提升2020年前的减排目标关联很大。额外会议的安排一方面证明了这个谈判的重要性, 另外也显示了其进展速度不够理想, 需要更多的谈判时间。拖延和“孱弱”是此次德班平台的总体印象。

欲穷前路, 新解待出

民企期待新空间 篇8

他们所在的地域行业不同,发展规模各异,但相同的是,他们对“十一五”期间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了信心,他们对民营经济的现状与未来有着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声:民营企业期待发展新空间。

段永基:要克服旧有观念和体制的惯性

谈起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四通公司董事长段永基认为,民营科技企业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后的宽松环境和政策支持。可以说,中国民营经济迎来了自己发展史上最有希望的新阶段。

不过,他也向《瞭望东方周刊》指出,虽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理论已有重大突破,而且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旧有观念和体制的惯性,民营企业享受不到公平国民待遇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民营科技企业由此失去了市场机遇,因而需要“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改善。

首先,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市场准入方面,还是资源获得方面,都受到程度不等的限制,是“次国民待遇”。

例如,目前国内有70多个行业允许外资企业进入,而民营企业却不能全部都进。特别是电信、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外资企业可以进入,但是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又如,在过于复杂繁琐的审批制度中,注册、征地、取得经营许可、进入新的行业、投资立项等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比对公有制经济要大得多,因为公有制经济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是“已进入者”,大多不需要再通过审批和许可。

其次,缺乏更有力度的创新激励机制。民营科技企业现在有两类,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创办、以技工贸起家的,包括联想、方正、四通等企业,虽然现在已具一定规模,但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二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诞生的新生代技术开发型企业,他们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靠自身的技术竞争能力创业发展,但由于这些创业型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从银行贷款比较难,加上中国至今还未形成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目前多数处于资金匮乏难以实现规模化的境地。

段永基强调,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的建设,特别是如何开放民间资本和进行产业资本调整,应是当前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最紧迫解决的事情。

夏士林:长三角民企有三个共性瓶颈

全国人大代表、升华集团董事长夏士林,对于企业在“十五”期间的成就颇为自豪。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0年,升华集团从乡镇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到了2005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0.2亿元、出口创汇1.6亿美元、税利2.9亿元,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对于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瓶颈,夏士林说得直接而坦率。夏士林认为,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民营企业,升华集团面临的瓶颈和障碍,还是具有长三角的共性:一是土地紧张,二是电力紧张,三是融资问题。

对于土地紧张,夏士林告《瞭望东方周刊》,“就目前而言,升华集团所在的德清每年的土地指标很少,县里的开发区土地非常紧张。土地紧张的结果只能是产业转移。我们把企业放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那边的土地、电力、煤炭等资源十分便宜,劳动力价格和粮食价格也低,因此,把企业放在那边,成本可以降低25%左右,产品竞争力显而易见。”

夏士林希望突破的第二个瓶颈是电力紧张。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这个行业比较特殊,生物发酵一年四季不能停电,停电一小时的话,相当于停一周。这几年浙江电力极度紧张,给我们造成了很大损失。仅最近两年,就给我们造成了4000多万元的直接损失。为了减少损失,我们这两年陆续投资建成了自备电厂,加上电力紧张的逐步缓解,这个瓶颈应该能顺利渡过。”

夏士林关注的第三个瓶颈是融资问题。

他说:“许多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可能是融资难,但对于我们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融资应该说并不难,但融资比较烦。为什么烦恼呢,主要是信用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企业要贷款,什么都需要担保,而担保要么是需要有效资产,要么是需要别的企业。但别的企业担保要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也往往十分谨慎。”

“因此,我们这样对资金需求比较大的企业,十分迫切地期待信用制度体系建立,即在整个融资过程中,信用担保的贷款多一点。但目前的情况是,中国的金融信用体系还很不完善,我们这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整个融资中只有5000万元是完全的信用贷款,占我们融资总量的5%都不到,所以,希望国家信用体系能够尽快建立起来。听说信用制度好像在上海试点有三年时间了,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要建立诚信档案。希望这个制度能早点推行。”

周晓光:公共服务要与经济发展匹配

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这位曾打广告征集议案的著名女企业家,为今年“两会”的准备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这位三年前还在为五项议案全军覆没而苦恼的民营女企业家,今年一下子拿出42项议案。

周晓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企业自身发展遇到的外部问题不多,有些问题也不是新光所特有的。但感受比较深的是,现在的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不是很匹配。经济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公共服务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

周晓光说,“义乌尽管只是一个县级市,但实际上已是一个国际性的商贸城市,本市户籍人口为68万,而实际人口为170万左右,外来务工者和经商者超过百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6万,每年有6万多外国人在义乌临时居住,有7000多人在义乌长期定居。”

按照有些专家的说法,义乌如此复杂的人口状况和国际化程度,可能超过了有些省会城市。周晓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以我的企业为例,公司5000多员工,来自20多省、区,市、15个民族。”

周晓光认为,作为一个县级市,义乌实际上要为170万人提供行政及公共服务,有六万多外国人发生涉外事宜,但是义乌现有的行政权限和公务员编制是按照本市户籍人口68万来定的,显然不能满足义乌发展需要。

周晓光还告诉记者,“义乌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多,但以现有的权限和公务员数量根本忙不过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而遭遇瓶颈,民营企业界也感到了普遍的困难,现在义乌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做事业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政府也是相当重视。但是,许多因素不是企业家和地方政府所能左右的。”

她举例说,“比如义乌作为县级市,

土地指标就1000多亩,从义乌的快速发展看,可能就不够用了。现在义乌的法院人均办案115件,几乎是每人两天办一个案子,许多手续原本一个月可以办好的,现在可能需要几个月了。义乌有两万多少数民族人口、几大宗教,而市委统战部就这么几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呢?”

“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不能简单按照地方行政级别来进行配置。”周晓光最后强调。

王文京:国际化是民企的第三次创业

从白手起家到打造出中国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用友软件股份公司董事长王文京花了17年时间。他在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展望民营企业的未来时,使用了“国际化”三个字,并将此喻为中关村的第三次创业。

王文京说,中关村是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发源地,已经历了两次艰难的创业。第一次创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体制创新,最响亮的口号是“下海”。这个时期,科技人员纷纷走进中关村创办高科技企业,涌现出一大批以四通为代表的民办集体企业,以联想为代表的国有民营企业,还包括像用友这样的民有民营企业。可以说,中关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就是在这个时期确立的。

谈起当时中关村良好的创业气氛,王文京至今依然十分怀念,特别是对海淀区人才交流中心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通过人才中心可以从国家机关调配干部,也可以直接接收大学毕业生。这些措施现在看来十分平常,在当年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正是借助于这个平台,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来到中关村创业,他们所办的公司有许多成为今天中关村的支柱。

中关村的第二次创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产业化,最响亮的口号是“做大做强”。这个时期,联想、方正、用友等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国内的龙头企业,而且出现了一批上市公司。

与第一次创业以贸易为主不同的是,中关村的第二次创业逐步走向技工贸并重,发展重心也由电子一条街向上地转移。不少诞生于门脸房的企业盖起了办公楼,员工数量成倍增长,经营范围、规模迅速扩张。

以软件产业为例,北京市根据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制定了优惠税收政策,一下子吸引了很多软件公司和高级软件人才,而这项政策一年之后才被推广到全国。就是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差,使北京的软件产业抢得先机,产值、核心技术数量、质量等多项指标都在国内一骑绝尘。可以说,如果没有鼓励产业化、规模化的政策,中关村的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很难像现在这样辉煌。

王文京认为,中国加入WTO后,中关村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开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无论是联想面对戴尔,还是用友面对微软,都是无法回避的。如果民营企业只满足于国内领先,固守国内市场,很难赢得这场较量,因此尽快实现国际化已无法回避。

在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国际分工重新调整后,新一轮的以知识型服务业为代表的国际分工又拉开调整序幕,拥有人才优势的印度、中国、俄罗斯将直接受益。显然,印度已成为领跑者。

从国内来看,如果说东莞、惠州、宁波、苏州的制造业具有优势,那么知识型服务业则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长项,其中北京又最具优势。这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王文京说,中关村每一个有抱负的企业,不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都应该确立国际化的目标。用友在新发布的三年战略中明确提出,通过实现国际化,到2010年进入全球软件企业50强,最终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拥有上万名软件工程师的企业。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用友确定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即首先在国内市场跟微软、甲骨文等跨国公司竞争,然后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与强手直接对话。

王文京很赞赏深圳华为公司,认为它是国内最成功的国际化企业。此外,像中关村的中星微、亚信等由海归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一开始就站在国际化的起点上,其技术、产品都以国际化作为标准。它们是中关村国际化的先行者,也是其他企业的榜样。他认为,从硅谷到班加罗尔,每一个能影响世界的高新技术基地都走过了孕育、壮大、国际化这个历练过程,中关村若想跻身其间,必须进行第三次创业。

王文京认为,科技型民营企业要想实现国际化的理想,离不开国家的扶持。

一是应加大对国内大型及中大型软件企业扶持力度,给予相关税费负担、融资贷款、国家大型信息化建设项目承担等方面的更优惠政策,涉及国家安全的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交给国内领先的、有规模的软件企业承建。

二是加大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扶持力度,由部分实力强的著名企业承建国家级重点试验室并推动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推动各类应用产品的市场开发。

三是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制止部分国外企业所展开的不正当竞争,比如免费向客户赠送产品、挤压国内企业生存空间等,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是确立北京“软件之都”的产业发展战略,通过聚焦发展产业中心区,加快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尤其建议国家可以将北京海淀山后地区规划发展成为中国软件研发与出口的产业中心带,在其中培育产业链、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世界级软件企业。

新学期有关作文:新学期打算 篇9

一、我一定要讲

 

三、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学好自已的专业特长钢琴和舞蹈。做一个充满活力和

四、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建立和谐的大家庭,让我们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充满着欢歌笑语吧!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要去学习新的知识,实现我们美丽的梦想。共同努力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三年级新学期有关作文,愿您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推荐:

三年级

新学期新期待作文 篇10

七年级新学期新打算作文:新学期,新打算,新气象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人人都应该有一个新的打算。公司里的职员要努力工作,提升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便于帮助自己加薪。而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去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首先,必须有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有奋斗前进的动力,如果只是单纯的“想”或者“渴望”还不够,一定要坚定信心,如果要真正的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有不达目地不罢休的劲头。我新学期的目标是几斤班级的前五名。有了这个目标我便下定决心从每一节课开始,课堂认真听讲,课后积极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坚持不懈的为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直至达至目标。

人生是一个奋斗的过程,生活每一天,就要奋斗每一天;生活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就要奋斗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奋斗是人生跟多彩,在奋斗中能不断磨练人生。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不断奋斗,才能有机会实现人生目标,才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如果我们总是对自己说:“这不可能的,我不可能做到》”那我们就真的做不到了,因此我选择了相信自己,只有相信我可以考进前五名,那么我才会有动力去奋斗去拼搏。

正如朱熹《观书有感》中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源源不断的向渠中注入清水,小溪才不会干涸。人就如这一条小溪。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充实自己,如果止步不前,那么知识就会一点点枯竭,因为时代在变化,不会止步不前,一旦人变得止步不前,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那么就如一条不流动的小溪,早晚有一天,喝水会腐烂发臭,直至干涸。因此我便铭记:“活到老学到老”在生活中多多积累只知识就如像一条小溪中不断注入清水,使之不敢喝,这样不仅会开阔我的视野,对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反腐”新期待 篇11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苍蝇、老虎一起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1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一系列反腐言论,再度被国内外媒体聚焦,以此窥探分析中共新领导层的反腐思路。此次会议不仅部署了十八大后“开局之年”的反腐倡廉工作,也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反腐谋划布局,确定基本思路。

其实,从“打铁论”的表述,到八项规定的出台,再到中纪委对于反腐工作的多次部署,十八大之后的这段时间,加强反腐、整顿党风无疑已经成为新一届中共领导层开局工作的一大亮点。有媒体盘点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短短2个月,就在公开场合6次谈到反腐倡廉。无论是习近平的反腐言论,还是中纪委的反腐部署,强化源头反腐、注重制度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反对特权现象都被一再强调。

事实上,十八大后的反腐败行动确有提速迹象,重庆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从不雅视频被曝光到受到处理,只用了63个小时。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李亚力的相继落马,说明从中央到地方,反腐败风暴正在劲吹。

在中央表明反腐决心,清晰反腐重点的背景下,具体反腐制度的建构和出台,整饬作风的政策见实效,这些也都成为民众的对执政党反腐工作的新期待。

但是,必须看到,在年初中纪委公开的数据中,2012年全国有超16万人因违纪遭处分,因贪污贿赂行为遭处分的就多达3万余人。中国的反腐形势依然严峻。

反腐关键在于改革权力结构

今年是第二个反腐五年规划(《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起草接近尾声之际;也是中国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后的履约审议年,来自内外部的压力与改革契机并存。

因此,如何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目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课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任建明认为,十八大报告提出来要“建设廉洁政治”,是一个战略计划,也是终极性目标。下个五年反腐规划中,应该将反腐惩防体系的目标也定为“廉洁政治”,并制定未来五年的分解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必须是可测量的。与此对应,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六个方面也要出台具体措施,以确保实现此目标。此外,他希望报告也能将反腐体制改革等内容纳入。

按照中央纪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的说法,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问题上,第一个五年规划主要是“建立”,下一个五年规划主要是“健全”,重点放在健全体制机制制度上,核心是把权力管好。这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要求的反腐“更加制度化、机制化”不谋而合。

对于反腐的长效机制,专家们都认为,从长远来看,关键在于改革权力结构。

事实上,近年来,中央也一直在强调要加大监督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制度反腐专家、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说,政治体制改革才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如果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为一体,这种权力结构绝对滋生蔓延腐败。”

他说,我们目前的权力结构,基本上是照搬苏联模式,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为一体,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这种“权力过分集中”的权力结构,既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总病根”,也是我们各种问题的“总病根”。“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就进行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其要义就是改革权力结构,通过党内分权以形成党内制衡”。

李永忠建议政治体制改革分三步走:第一步进行党内分权,把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开,发展党内民主,还权于党员,使党员成为主体。第二步,党政分工,还权于政府,让政府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职责。第三步,党政分开,将过去党对政府的工作由事无巨细的事务性领导,逐步改变为真正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监督政府的政治领导,还权于人民。从而不仅完成由革命党向党执政的转变,而且完成由党执政向执政党的转变。

反腐专家、《求是》杂志社研究员黄纬町也认为,反腐败需要顶层设计,这种宏观战略只能是中央设计,从最高的层面来对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路径作出顶层设计。他再次强调,这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如何管好权力?

从反腐的部门和人力看,中央反腐的决心和投入极大。但为什么腐败官员的级别越来越高,腐败金额越来越大,以至有人认为当前进入“越反越腐”的怪圈?而在弹丸之地的香港,香港廉政公署在职人数1300余人,把700余万人口的香港打造成了廉洁之都。

这一现实值得反思,如何才能管好权力?礼会上出现了许多反腐建议,有专家学者提出“高薪养廉”,也有专家建议官员公开财产,不过是全部公开还是从新提拔的干部开始公开,争议很大;还有专家提出要借助民众和媒体的力量,才能对官员形成真正的监督,多种声音,莫衷一是。

有专家称,中国的反腐,既要有政治目标,也要有具体的实践路径。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全民热盼的理想反腐场景。在制度顶层设计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官员财产应该公示而且必须公示,但针对公示的内容、时机、官员的级别等具体分歧可以讨论。

小过,自2009年阿尔泰首次试水后,多地试点大多无疾而终。2012年12月,广东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公开表态开展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试点,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2014年前完成试点后逐步推开。

nlc202309022108

制度反腐研究专家、湖南商学院副院长王明高认为,家庭财产申报制必须在中国实行,这是大势所趋。从全世界反腐的经验来看,不实行家庭财产申报制,反腐败都是虚的,或者假的,都落不到实处。

但他认为,目前尚没有条件实行家庭财产申报制。如果大范围推行家庭财产申报制,就有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家庭财产申报制是一把双刃剑。当年,韩国实行家庭财产申报制后,出现了大量资金外逃的现象,给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国际上通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必须具备5个环节:申报、公开、内部审查、外部监督和问责。从目前中国试点的地方看,并没有采用这个通行做法,更多的是在做很表面的工作。有的官员财产只在本单位等小范围公开,没有接受公众监督。有的申报材料直接锁进保险柜,没有做到真正的公示。

除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外,还有一些声音在争论要不要推行“高薪养廉”。

“以薪养廉”就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给公职人员以合理的薪酬,以保障能够廉洁从政。

对于这一建议,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倪星教授表示赞同,他说,新加坡政府以高薪养廉闻名,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要诚实地看待人性。李光耀说,掌握几十亿资金的部长们,绝对不应该拿低薪,低薪不可能选能干且有竞争力的人才。“低薪的吸引是什么呢?是以公共利益为名,满口甜言蜜语去骗取权力的伪君子”。

香港廉政公署前副专员郭文袆表示,他去过一些东南亚国家,发现有的国家交警喜欢在早上打埋伏,抓交通违章,但违章者给警察10块、20块,就可以走了,“为什么?因为这些警察的收入支付不了家庭开支,所以他们通过这种腐败的方式去弥补”。

在香港,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也不算高薪,但会以企业的薪酬作参照系。通常来说,香港的公务员分低中高三层,低层公务员的工资一般比企业里的低层高一点,中层公务员跟企业里的中层差不多,高层公务员比企业里的高层要低一点,这样就能保证香港公务员薪酬具有一定竞争力。此外,联合国的《反腐败公约》第七章明确表示,每个国家应该给予公务员合理的薪酬。

对于高薪养廉是否需要国家财政多增加支出的问题,有专家认为,为了减少改革阻力,就既不能增加税收,也不能增加国家财政支出,必须通过三个方面的改革,精简公职人员,堵住腐败浪费通道,然后再慢慢提高公务员工资。

遏制铺张浪费就是反腐

在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公款吃请之风得到遏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8个国家部委、23个省市出台了落实“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比如,北京要求调研一律安排自助餐,福建要求不准以任何名义赠送礼品、纪念品、土特产等。

“这都是从现象治理开始。”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说,治本要治的根子之一,就是干部的特权意识,铺张浪费就是特权思想的一种表现,要克服这种观念才能治本。但是,表面问题也要抓,并且要长期坚持。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就提出要禁止浪费。“当年有一项让我印象深刻的规定,宴席不能超过500元,但并没有控制住。”喆说,一些干部的个人贪欲、占公家便宜的心理根深蒂固,要一下子去除,确实很难。

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但是为何铺张浪费、奢侈挥霍屡禁不止?有评论称,这与一些领导干部的奢靡习气不无关系。一些人不是想着怎么为百姓干实事,而是沉迷于要待遇、比规格、图享受,把各项规定抛诸脑后。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浪费陋习一级一级传染下去,必然是有禁不止、有令不行,使得一些地方楼堂馆所何其豪华,迎来送往何其热闹,觥筹交错何其铺张。正如俗话所说,房檐下的冰溜子——根子在上头。

因此,狠刹铺张浪费之风,就是反腐的一个有效切口。当然,把权力装进笼子,绝非易事。权力“潇洒”惯了,它不会心甘情愿地进笼子;“苍蝇”进笼子易,“老虎”进笼子难。这就需要通过外力,让公权力的运行置于阳光下,就像众多专家学者呼吁那样,改革,必须拿出比以往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要真刀真枪的行动。

对广州电视台发展的新期待 篇12

在期待之余, 我们禁不住追问:在央视、凤凰卫视影响力如日中天, 省级卫视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 身处粤语文化圈核心区的广州办起的纯普通话综合频道如何脱颖而出呢?降生不久的广州普通话综合频道仅从栏目设置来看, 该频道的核心竞争力仍未凸显出来, 这些节目基本上都能在国内其他普通话综合频道中找到相似者。我们认为, 要切实提升广州城市电视的竞争力, 必须找寻新的方向。

2008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2009年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前者指出, 珠三角地区面临重大机遇,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而广州则被定位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性大都市”。 (2) 后者鼓励新闻出版产业跨区域发展并努力走出国门, 虽然并未提及广播电视产业, 但对广州城市电视而言, 这未尝不是一种提示。

普通话和粤语的双重尴尬:广州城市电视发展的外部挑战

一般而言, 传媒的发达程度往往可以折射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发展状况。在广州, 《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大报业集团之间闻名全国的“三国演义”仍在继续, 领先全国。与报业相比较, 毋庸讳言, 广州本土城市电视的6个频道不管是内容还是影响力都略逊一筹, 还要与央视9个频道、中国教育频道、广东省台6个频道、外省十余个卫星频道、被允许落地的若干境外频道等豪强竞逐广州电视市场。

从我们能搜集到的广州电视市场的最新收视数据来看, 央视和外省卫星频道在广州电视市场的收视份额并不高 (占15%左右) , 但广州城市电视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6个频道加起来只占13.5%) 。广州电视市场上最大的赢家是境外频道, 香港亚视 (本港台、国际台) 、香港无线 (翡翠台、明珠台) 、凤凰卫视、星空卫视、华娱卫视等, 共占据了41.8%的市场份额 (参见图1)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宏观上看, 广州电视台的问题实际上是中国所有城市电视台面临的普遍问题。目前, 中国电视市场中存在五股主要力量, 分别是央视、省级卫视、城市电视台、境外落地电视台和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在与其他四股力量的竞争中, 城市电视台在资金实力、频道资源、频道覆盖面、技术设备、人才机制等方面都不占优势, 现阶段还受到难以上星的天然局限。另一方面, 面对互联网、手机等其他新兴媒体的冲击, 各地电视台的广告收益普遍下降, 城市电视台受到的影响尤甚。《2003年中国数字电视报告》显示, 广电媒体的广告收入有进一步向大型传媒机构集中的趋势, 省级广电媒体认为“自身广告经营越来越困难”的机构占到了45%, 而落到地市级广电媒体, 这一数字则高达63%。 (3)

若从广州电视市场的微观情况分析, 1988年立台的广州电视台几乎从诞生伊始就注定了它今天的尴尬境遇。改革开放以来, 逐渐富裕起来的珠三角地区电视普及率迅速提高, 以广东台、广州台等为代表的本土电视台不断壮大。但是毗邻港澳的区位特征, 又使刚刚发育起来的广州电视市场受到香港电视的巨大影响。粤港两地居民共通的语言和文化传统, 让香港电视娱乐节目受到不少珠三角地区居民的追捧。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广州城市电视从一开始就要面临香港电视的强势竞争。市场压力使广州电视台在竞争中曾一度表现出明显的港化倾向, 如开办专栏、增强娱乐性和可视性、延长播出时间等。广州台各频道的节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部采用粤语播出, 也不能说没有与全粤语播出的本港台、翡翠台一争长短的考量。

如果结合以上宏观和微观情况分析, 就不难得出广州城市电视难以发展壮大的具体原因了, 我们称之为广州城市电视的“双重尴尬”。若其以粤语综合频道为诉求, 则很难从香港电视对珠三角地区居民长期以来收视习惯的影响中摆脱出来, 也难以与已于2004年成功上星的中国现阶段唯一的纯粤语卫星频道——广东省属南方电视台都市频道、已成功进入港澳有线网并在欧美等东南亚地区落地的广东珠江频道竞争。若其以普通话综合频道为诉求, 则面临来自央视和各省市卫视的巨大压力。

本土化的空间与局限:广州城市电视发展的内部问题

事实上, 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广州城市电视已经做出了若干努力。首先是争取覆盖范围的扩大。现在, 广州电视台无线频道的覆盖范围已从全广州扩至整个珠三角地区;该台有线频道也已覆盖了广州市8个老城区、番禺和花都的大部分地区、从化和增城的小部分地区。但是, 广州城市电视眼下走出广东、扩大影响力的关键一步——“上星”却在政策限制下迟迟得不到批复。广东地区已陆续有了4个上星频道 (广东卫视、珠江频道、深圳卫视、南方都市频道) , 这在中国其他省份极为罕见, 广州电视台多次谋求上星而不得, 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上星的愿景暂时无法实现, 广州城市电视便主打本土牌, 以独具特色的粤语地方新闻节目吸引本土观众, 也赢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2004年2月, 广州新闻频道的一档粤语民生新闻节目《新闻日日睇》开播, 该节目糅合了读报、评论、现场采访等多种报道形式, 以鲜明的草根化口播风格为广州本土电视新闻树立了典范。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 该节目2005年的平均收视率高达5.78, 平均每天有50万观众通过各种途径 (包括电视、网络等) 收看。 (4) 放在国际视野下看, 《新闻日日睇》的走红与西方地方新闻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地方新闻必须服务社区, 这已成为许多西方地方新闻从业人员和研究者的共识, “通过分享关于当地发生了什么事的信息 (包括立法、教育和就业等问题) , 通过分享我们的邻人的悲喜以分析全国性事件和国际性事件对我们社区的影响, (地方新闻) 得以整合社区” (5) 。国内许多城市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了方言新闻节目, 如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和杭州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等。

但是, 广州城市电视本土化的努力是受到一定限制的。相对于广州市属的《广州日报》、《开放时代》、《南风窗》等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报刊而言, 广州市委有关部门对广州电视台的调控尺度较为严格。我们先后对若干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经济频道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 他们坦言, “政治立台”是广州台的立台标准, 而观众诉求有时并非是节目制作的主要考量因素。 (6) 广州台新闻节目的某记者甚至对我们抱怨, 台里连新闻主播换个发型、穿套服装都要台领导定夺;因为担心出错, 台里多年以来不敢轻易更换新闻节目的播出风格, 这也是广州台一些新闻主播的着装和仪态常遭一部分观众诟病的原因。 (7) 还是以曾经叫好又叫座的《新闻日日睇》节目为例。该节目主创人员最初的设想, 是做一档与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类似的读报节目, 但该节目主持人陈扬鲜明而犀利的个人风格让这档节目逐渐成了一部分广州市民心中的代言者, 该节目还因大胆评议时政获得了《南方周末》2007年“年度电视栏目”称号。虽然观众反响良好, 但陈扬在2009年还是因种种原因离开了《新闻日日睇》, 而该节目亦很难再续辉煌。

若进一步分析, 就算广州电视台本土化的努力能一帆风顺,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被定位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性大都市”的广州的城市电视能否仅仅满足于用粤语节目吸引操粤语的广州本土观众, 这也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外来人口的逐渐增多, 语言文化的多元性已经越来越成为广州的新标签。本土化的粤语节目虽然有利于拉近频道与本土观众的距离, 但也因其过于鲜明的地域特性而限制了受众规模, 其视野也略显狭窄。有人对《新闻日日睇》和《有报天天读》做过比较, 发现前者在20分钟的读报时间内只选读了5份广州本土的都市类报纸上的10多条新闻, 而后者24分钟内里竟播读了50多条信息, 涵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金融时报》等国际大报和《读卖新闻》、《朝鲜日报》、《南华早报》等东南亚知名大报上的信息。 (8)

东南亚第一城市华文频道:广州城市电视未来的方向

广州城市电视要真正变成已被定位为“国际性大都市”的广州的城市名片, 切实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就必须超越“普通话vs粤语”、“本土化vs国际化”这两大问题中的二元对立思维, 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 为打造一个主要面向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华人的城市华文频道做准备, 这是广州城市电视未来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这些地区历来是珠三角地区未来争取多层次、多方式、多领域合作的重点区域, 它们与珠三角地区在文化上有诸多共通之处, 这是上述地区的受众共享电视频道的重点基础。

将来的这个频道应该是用普通话和粤语两种语言播出的, 既有面向东南亚粤籍华侨的粤语新闻和文娱节目, 又有面向东南亚其他非粤籍华侨的普通话新闻和文娱节目。有研究表明,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东南亚的华裔和华侨中有近90%的人来自以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和港澳地区为主的粤方言区 (9) , 近年来, 随着国内其他地区的逐渐开放, 东南亚地区不懂粤语的中国移民也越来越多, 他们是我们设想的这个频道内普通话节目的主要观众。

将来的这个频道应该既是本土的, 又是国际的。在继续做好本土化的民生新闻等品牌节目同时, 这个频道必须以广州为核心, 辐射港澳及东南亚华人社区, 为这一地区的观众提供快速、全面、准确的广州、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各类资讯 (尤其是最新的财经资讯、政策信息) 及其深度解读。在这方面, 广州城市电视可以尝试与广州地区已非常成熟的报业合作, 达成电视媒体与纸媒体的真正融合, 如请报社记者撰写深度新闻稿本、聘请报纸评论员担任电视时事节目评论员等。广州城市电视一定要打破用人机制局限, 深圳卫视引进港籍主播改革粤语新闻之举值得借鉴。

笔者曾不断地追问自己:一个拥有杰出报业的城市为何在电视方面不能表现得更加突出?广州在人才、资金、制度等要素都不缺乏的情况下, 为什么办不出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创新能力的电视频道?但一想到或许广州城市电视本身从未想过要改变现状和在本土化的同时尝试走国际化之路, 便顿觉语塞。所幸的是, 2009年10月, 广州电视台推出了首个普通话综合频道。尽管在许多方面, 这个频道目前还不能让人产生更多的期待, 但这一改革多少能反映出广州城市电视走向国际的视野和决心, 同时也使笔者看到了这篇论文的一点价值。 (本论文受到广州市社科院2009年度研究课题《粤语文化圈中的广州电视频道定位研究》的资助)

注释

1 《迎亚运广州首个市级普通话综合电视频道开播》, 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10月12日, 转引自http://www.gz2010.cn/09/1012/08/5LDL7DCI0078000U.html, 2009年12月20日访问。

2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 南方网, http://news.southcn.com/gdnews/nanyuedadi/content/2009-01/08/content_4827444.htm, 2009年9月13日访问。

3 王昊:《城市电视台栏目品牌构建模式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5月。

4 许莲华:《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节目的得失解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 (1) 。

5 Rosenstiel, Tom, and Marion Just, “The Knowledge Base”, in Rosentiel and Just ed., We Interrupt This Newscast:How to Improve Local News and Win Rating,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8

6 (7) 作者在2007年7月对广州电视台经济频道、新闻频道的部分摄像、记者和编导进行了访谈, 被访者要求匿名。

7 (8) 陈子文:《电视读报节目的两种取向---比较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和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 《视听界》, 2008 (2) 。

上一篇:初中英语创新论文下一篇:小班语言《数一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