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培优练习十(教师版)

2024-10-21

高三语文培优练习十(教师版)(共7篇)

高三语文培优练习十(教师版) 篇1

高三语文培优练习十(教师版)

一、基础训练(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选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舟楫/编辑 暴晒/一暴十寒 大煞风景/煞有介事 ......B.翘首/翘尾巴 道观/洋洋大观 曲突徙薪/曲高和寡 ......C.熨斗/熨帖 识文断字/博闻强识 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D.伺候/伺机 呼吁/长吁短叹 如法炮制/炮烙之刑 ......解析:B(A、jí

bào/pù

shā /shà

B、qiáo/qiào

guàn/guān qū/qǔ

C、yùn/yù

shí/zhì

yìng

D、cì/sì

yù/xū

páo)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席间杨六通意气风发,纵论时势,谈锋之健,无人可及,充分展示了他的纵横捭阖之才。....B.小区后面也就是八、九、十号楼后面停放的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的车,小区日后的繁荣略 .见一斑啊!...C.我和小李出生在同年同月同日,我们的出生时辰双方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的兴趣爱好又完全相同,我们真是一对难兄难弟。....D.当记者就更应当追求标新立异,不幸的是,我们今天的一些记者却总是喜欢去当叫花子,干些拾人牙慧的事情。....解析:D(D拾人牙慧: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残渣。比喻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A项纵横捭阖:纵横,合纵与连横;捭,开;阖,合。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联合;此处用来形容谈话才能,不准确。B项略见一斑:比喻从看到的一部分可以推知全体,但小区现在停车的情况和日后的繁荣之间没有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用在此处不当。C项难兄难弟:nán xiōnɡ nán dì,形容两兄弟同样好,难分上下。今多反用,讽刺两兄弟同样坏;nàn xiōnɡ nàn dì,指处于同样困境的人,也指曾经共患难的人。此处两种读法和意义都不恰当。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权利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 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B.武汉民航业人士表示,作为首批开放台湾游的13个省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份,下一批湖北 成为直航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C.今年南方强降雨使我国西南东部、华南、江南、浙闽沿海先后出现大到暴雨,长江、珠 江、西江、闽江等流域部分干流和支流,发生超警戒水位。

D.三名航天员将搭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今年10月飞向太空,任务实施期间,将由一 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解析:A(B句语序不当,句中“下一批”不应限制在“湖北”前,应放在中心词“直航点”才合句意表达要求。C句谓语“发生”与宾语“超警戒水位”搭配不当,可将“发生”改为“出现”,并在句末加“的情况”。D句“三名航天员搭载神舟七号„„”说法不合逻辑情理,应是“神舟七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或理解为主谓搭配不当,将谓语“搭载”改成“搭乘”。)

⒋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后工业化的时代,人类正在步入一个“风险社会”

②它是人类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造成的

③这是权力的基本职责所在,更是职业的底线道德所在

④为大发展、大跨越欢呼时,社会管理者尤其需要保持警惕、完善制度 ⑤做好应对“文明的风险”的准备

⑥这样的风险更多地来自人类自身,是所谓“人造风险” 或“文明的风险” ⑦种种事故验证了德国社会学家贝克一个这样的结论

A.⑦②⑥①④⑤③ B.①⑥④⑤③⑦② C.⑦①⑥②④⑤③ D.①②④⑤⑥⑦③ 解析:C(⑦句是总起句,指出有这样一个“结论”,然后按一定的逻辑顺序阐述结论的内容)

二、古诗鉴赏与名句默写(共13分)

⒑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题木兰院二首(其一)

(唐)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3分)

解析:两首诗歌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王诗将木兰花、庙宇的三十年间由盛而衰的变化来突出人、事沧桑之感;崔诗将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对比,突出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对比”手法1分,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各1分,共3分。如未分析情感扣1分。)

⑵这两首诗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试分析不尽相同的原因。(4分)

解析:不同之处:王诗写了作者因看到木兰院从兴盛到衰败,寺僧已发白齿落的情景而发出今不如昔的悲凄感叹;崔诗写诗人去年寻春遇艳的惊喜,今年却重寻不遇,因而有怀人、惆怅之情。(每首诗分析各2分,共4分。)

⒒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 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⑵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潜《桃花源记》)⑶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⑷马作的卢飞快。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案:⑴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⑵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⑶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⑷弓如霹雳弦惊 赢得生前身后名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班会课上,讨论“宽松民主与严格约束”哪种班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问题。请在横线上填入话语,进行辩驳,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每组所填辩驳话语不得超过30字。(6分)第一组:

正方:我们可以像飞鸟一样,自由翱翔,难道你喜欢被关在笼子里吗? 【答案示例】反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3分)

第二组:

【答案示例】正方:难道你希望当一匹被笼头套住的马,不再自由驰骋吗?(3分)反方:断了线的风筝不仅不会飞得更高,反而会一头栽在地上。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鲜明生动的能力。正确运用修辞手法(1分),内容与对方相对、观点鲜明(2分)。每超1字扣1分。

23.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各地景区迎来了大批游客。在人们揽胜景、度佳节的同时,景区中 各种不文明的现象也集中凸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发出呼 唤文明的声音。请在以下范围内任选两点,各拟写一则倡导文明出游的公益广告。(6分)

范围:①不乱丢垃圾;②不攀摘花草树木;③自觉排队轮候;④遵守交通规则。要求:①内容贴切;②语言得体、生动;③不超过20字。示例:①投入大自然怀抱,请不要弄脏她美丽的衣裳。②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答案示例①] 范围:② 公益广告: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您的呵护。[答案示例②] 范围:④ 公益广告:绿灯行,红灯停,自觉守则你最行。

[6分。每则3分。内容1分,得体1分,生动1分。]

四、写作训练(13分)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因此,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和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为这则材料写一个炫丽的标题和精彩的开头。参考答案: 【炫丽标题】

1.《遥远的诱惑》

2.《在那遥远的地方》 3.《路在脚下,梦在远方》

4.《流浪的远方》

5.《身未动,心已远》 6.《到不了的地方都叫远方》 7.《梦归远方》 8.《流浪着去远方》 9.《向远方借梦》 10.《让心灵去旅行》

【精彩开头】

1.青虫脱茧,心系远方,满怀希望与向往;鸿鸟离堂,心怀远方,满怀热情去流浪;凤凰涅槃,心装远方,回蓦曾经痛苦中的绝望。

2.天空中没有路,苍鹰依旧在飞;沙漠中没有路,驼铃依旧在响;生活中没有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流浪到远方。

3.此处是喧闹,彼岸是宁静;此处是繁杂,彼岸是简单;此处是勾心斗角,彼岸是光明坦荡;此处充满着竞争,彼岸满是希望。

【导写分析】

这是一篇自主命题作文,给学生的空间较大,选材主要围绕“远方”展开,可以写追求、向往、探索、梦想在远方等方面的内容,材料比较好组织,便于抒情议论,学生有话可说,考查的重点在语言和材料的挖掘,以及探讨的深度,平时作文基础好,尤其是文笔好的同学分数不会太低。

五、美文欣赏

偷来的巧是致命的拙

张丽钧

我给高三学生布置了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内容画的是一组漫画:一群人,每个人背着一个超过身高的硕大十字架在埋头赶路。他们走得好辛苦啊。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开始动脑筋了。他趁人不备,用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锯下去了一截。嘿,明显轻松了许多。很快,他就走到队伍的前面去了。在某方面尝到了甜头的人,会一次次地萌生以同样方式追求甜头的心思。这个人也不例外。他再次拿出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又锯去了一截。更加轻松了。他得意地哼起了小曲。突然,面前出现了一道深谷。背着十字架赶路的人们纷纷把长长的十字架搭在深谷的两边——彼时拖累人的十字架,此时化作了通向彼岸的桥梁。那么多人,轻松愉快地从自己的十字架上通过,如愿以偿地走到深谷那边去了。而那个取巧的人,却因为变短的十字架无法架在深谷两边,而永远被留在了深谷这边……

与其说我给高三学生提供了一道材料作文题,不如说我给他们提供了一种人生镜鉴。终于废寝忘食地熬到了高三,背上十字架的分量陡然加重。百套卷、千道题、万种法——你可生出了偷巧的心?锯子在身内,锯子在身外。锯子的利齿,随时乐意帮你锯掉沉重十字架的末端。但是,深谷不迁就短处,残缺的十字架只能编织残缺的梦,因为它无法连接梦想的两岸。

何止高三?人生时时处处不都是如此吗?

“小聪明”不是“智慧”,但“小聪明”往往比“智慧”更容易博得当下的掌声。当一个个十字架被聪明的手一次次地锯断锯短,卸了重负的人在偷笑,愚钝的裁判员看不出这个冲在最前面的运动员原是作弊者,激动万分地宣布了一项新纪录的诞生。深谷没有出现在今天,深谷甚至也可能不会出现在明天。但是,深谷总是不动声色地横亘在我们必然经过的前方某处,等着在一个绕不开的时刻看我们的笑话。

饮鸩止渴、剜肉补疮、聪明反被聪明误,古人造出了这些词,预备给后人恰当地使用。而我们,果然就用上了,并且用得恰当到让人悲凉。是谁,天生一颗偷巧的心,锯短十字架成了欲望的本能动作。残缺的十字架,诅咒般地投影于你我他的生活——餐桌上有之、马路上有之、空气中有之……只有汇报材料的数据中没有,但这是一种更大的取巧。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彻底明了:捷径,其实是最远的路;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九 篇2

一、正误判断

1.周树人首次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它被看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2.鲁迅在《狂人日记》中以“吃人”这一审美命题赋予它以具象,确实产生了深远的警示作用:中国要有希望,必须从政治、思想、精神和心理结构等方面,彻底毁坏这“吃人的筵宴”。

()3.《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4.《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一个落后不觉悟农民阿Q形象,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鲁迅的一个巨大的贡献。()5.善于投机是中华民族劣根性之一。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了解革命的意义。所以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就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6.恃强凌弱,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夸大狂与自尊癖都属于《阿Q正传》所影射中华民族劣根性的内容。()7.《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者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8.《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明线是次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主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9.《药》是以1911年辛亥革命英雄黄花岗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发人深省地剖析了这一革命不成功的历史原因。()10.《药》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11.《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宝儿的描写,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12.《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我”——作者本人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画,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13.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穷困、潦倒、迂腐、麻木,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而狂人则是具有抗争意识的无产阶级战士。()14.作家是带着满腔同情写这个形象的,指出了孔乙己的悲剧是科举制度和现实社会造成的,通过这个形象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朽与荒唐。()1 5.《孔乙己》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一一提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1 6.《故乡》中有眼前的故乡和记忆中的故乡的对比;眼前的闰土和少年时代的闰土的对比;眼前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和当年开豆腐店的“豆腐西施”的对比„„这些色彩强烈、形态各异的对比,催人沉思和反省。()17.《呐喊》旨在描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为 1 新史化运动 “呐喊”助威,“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l8.《呐喊》是鲁迅1 9 1 8年至1 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狂人日记》《孑L乙己》《药》《祝福》都收在《呐喊》中。()19.《呐喊》所集中描写的三类题材——封建势力及其卫道者的罪恶、愚弱的“国民性”的深重负担、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反抗和悲剧命运——都是时代的重大题材。()20.《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二、选择题

1.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鲁迅先生《狂人日记》是他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与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一部小说同名。

B.鲁迅先生一一共有三部小说集。《呐喊》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共由14篇小说组成。C.在《呐喊》的l 4篇小说中,《不周山》原也收录其中,后被收录到《故事新编》,并改名为《铸剑》。

D.《呐喊》收录了鲁迅先生1 9 1 8一1 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其中《祝福》更是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的迫害。

E.阿Q的革命目的之一就是讨老婆,这是他自然本能的要求,说明他有着明确的革命目标。2.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鲁迅先生塑造阿Q这个形象的意图就是要画这样的国民的魂灵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B.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当时中国会底层劳动人民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它是在统治者的压迫下而形成的,在今天这种性格已经不存在了。

C.《药》是作者以光复会的重要成员之一秋瑾被捕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事件”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小说主题就是通过夏瑜被杀这一线索,艺术地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

D.鲁迅小说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他善于抓住他们的思想精神的不觉悟、不抗争的这些病态的灵魂进行剖析。每一篇小说都反映了社会的本质,社会的各个层面,为改良社会、改变国民性而呐喊。

E.《呐喊》中的小说大多数采用截取横断面的写法,取法外国,但也注意了首尾照应交代等写法,融合了民族形式的神韵。

3.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阿Q正传》运用了幻觉、梦境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B.《药》以双线结构组织全篇,通过华夏两家悲剧命运的表现,表明中国当时民众的愚昧和革命者不发动群众而招致失败的悲哀。

C.“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揭示了孔乙”的特殊身份,刻画了他穷困潦倒却又想保住读书人的自尊,虚荣心十足的性格特点。

D.小说标题《药》有概括情节、连接明暗两线、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

E.闰土要香炉烛台表明他日后将在求神拜佛中进一步麻醉自己,说明他在生活的压迫下有了自甘沉沦、不愿抗争的性格变化。

4.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在鲁迅的作品中,许多就是写他小时候的真人真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等。

B.《社戏》中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

C.《**》通过1 9 1 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水乡所引起的一场辫子**,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深刻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并没有给中国农村带来根本变革,农民们 2 仍然缺乏民主主义觉悟,政治上、经济上、精神上依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境地。

D.鲁迅的小说《明天》,通过主人公爱姑年轻守寡、丧子给她带来的精神上的孤独与空虚,揭露了封建贞烈观念“吃人”的罪恶。

E.《社戏》是鲁迅小说中唯一描写农民善良、淳朴、豪爽、真挚的美好性格的一面的小说。

三、简答题

1.《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请写出其中五部作品的名字。

2.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3.王胡、水生、王九妈、华大妈、仲密夫人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4.吴妈、七斤嫂、八公公、方玄绰、夏四奶奶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5.赵白眼、麻子阿

四、豆腐西施、驼背五少爷、红鼻子老拱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6.华老栓、陈老

五、赵七爷、红鼻子老拱、六一公公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7.康大叔、古久先生、何小仙、丁举人、赵太爷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8.八一嫂、杨二嫂、邹七嫂、方太太、三太太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9.宝儿、宏儿、阿发、六斤、小尼姑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10.华小栓、狼子村的佃户、钱太爷、蓝皮阿

五、监督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11.双喜、七斤、赵贵翁、仲密君、红眼睛阿义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12.爱罗先珂、赵司晨、方玄绰、N先生、胖绅士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13.鲁迅小说中,狂人、阿Q、孔乙己等形象各有什么典型的语言?试各写出一句来。

14.根据你的理解,说说鲁迅将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原因有哪些?

15.“曲笔”是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写法,《呐喊》中就有一些“曲笔”,试举一例加以分析说明

16.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请结合《呐喊》有关篇目的具体人物简析帮闲形象。

17.结合具体事例简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

18.“善于投机”是《阿Q正传》所影射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之一,请结合《阿Q正传》分析这一现象。

19.阿Q虽是极卑微的人物,却也有“夸大狂与自尊癖”的毛病。请简述。

20.《药》中对人物的行动描写非常精彩,请举例说明。

21.《药》的明线是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暗线则突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悲哀。请解说文中的暗线。

22.怎样理解小说以“药”为标题的深刻含义。

23.请简析鲁迅作品《药》的主题。

24.请简要归纳小说《孔乙己》的主题思想。

25.文章结尾处,狂人发出了一声震彻心扉的呐喊:“救救孩子„„’’这句话可以怎是吃人者太多,孩子在这样的社会中会遭遇被吃的可能,因此要求人们救他呢,还是有别的原因?

26.鲁迅为什么要学医?后来又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27.请简述《呐喊》的艺术特点。

28.《故乡》主要表现了什么内容?

29.夏瑜斗争的悲剧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30.请你说说,孔乙己为什么成为“不会营生”的废物?

31.说说小说《故乡》题目的好处。

32.结合《白光》全文,请你谈谈对“白光”的作用的理解。

33.《故乡》中闰土在“迅哥儿”让他挑选一些东西时,拣了香炉和烛台,联系前文叫少年好友“迅哥儿”为“老爷”的情节,请对“拣香炉”的情节作简要分析。

34.《药》里的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请简述你对夏瑜形象的理解。

35.《社戏》的题目是“社戏”,可是文章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不仅没有写出戏究竟好在哪里,相反倒写了不少对戏不满的内容,而对看戏前后的事却作了大量的精心描绘。请概括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36.简析《阿Q正传》中作者对辛亥革命描写的作用。

37.鲁迅在《故乡》的最后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请概述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8.《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怎样的双线结构?

39.《端午节》里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请举例说明并作简析。

40.《头发的故事》是通过N先生与“我”的对话,从纪念双十节联想到辛亥革命的成果——剪去了辫子,从而理性地总结了辫子在中国的历史及其在人们精神上造成的弊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回味。在艺术形式上,本篇有何特色?

41.请概述《阿Q正传》中赵秀才、假洋鬼子投机革命的一两个细节。

42.《社戏》的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九参考答案

一、正误判断

6.错误:“恃强凌弱”应为“卑怯、欺软怕硬”。

8.错误: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9.错误:《药》是以1 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

12.错误:《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我”一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13.错误:狂人是反封建战士。

18.错误:《祝福》收在《彷徨》中。

二、选择题

1.DE(D项,《祝福》不在《呐喊》集中;E项)阿Q的革命目标是盲目的。)2.B C(B项,今天仍有这种性格存在;C项,小说是双线结构,主题也是两个方面。)3.DE(D项,没有刻画人物这个作用;E项,“自甘沉沦、不愿抗争”说法不当

4.AD(A项,《社戏》写的不是真)真事,是艺术虚构;D项,《明天》中写的是单)嫂子。)

三、简答题

1.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任写五部即可。

2.夏瑜--《药》 九斤老太——《**》 闰土--《故乡》 单四嫂--《明天》 陈士成——《白光》

3.《阿Q正传》《故乡)《明天》(药)(鸭的喜剧》 4.《阿Q正传》《**》《社戏》《端午节》《药》。5.《阿Q正传》《**》《故乡》《药》《明天》。6.《药》《狂人日记》《**》《明天》《社戏》。

7.《药》《狂人日记》《明天》《孔乙己》《阿Q正传》。8.《**》《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兔和猫》。9.《明天》《故乡》《社戏》《**》《阿Q正传》。

10.《药》《狂人日记》《阿Q正传》《明天》《头发的故事》。11.《礼戏》《**》《狂人日记》《鸭的喜剧》《药》。

12.《鸭的喜剧》《阿Q正传》《端午节》《头发的故事》《社戏》。

13.狂人:“这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救救孩子„„”等 阿Q:“我总算被儿子打了,„„”、“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等

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能写一句即可,个别字有出入,但不影响意思亦可。)14.唤醒沉睡麻木的国民;聊以慰藉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15.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凭空添上一个花环。《药》这篇小说,既写了华夏两家由于愚昧麻木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悲剧,也写了革命者由于脱离群众而不被理解的悲哀,整个作品弥漫着一股凄清,阴冷,窒息,压抑的色调,尤其是结尾关于坟场环境的描写文字,更是让人感到阴森恐惧,可是,“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这清白、零星的小花给作品增添了一点热度和亮色,暗示着革命者流血牺牲,后继有人,给人以信心和希望,人们有理由相信,夏瑜的同情者和继承者们一定会发扬夏瑜精神,光明终究有到来的时候。另一方面也不可讳言,这“花圈”是“平添”上去的。所谓“平添”不仅指小说前面无伏笔可寻,清末也没有用花环寄托哀思的习俗,还指不够恰当地拔高了严重脱离群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历史地位。

16.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像苍蝇一样嗡嗡乱响,让人心烦,但又挥之不去。《药》里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明天》里的“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祝福》里的“卫老婆子”,《长明灯》里的“方头”、“三角脸”、“阔亭”、“庄七光”等,都是闲人。帮闲既可以是帮凶,也可以是庸众,反正他们是没有什么大的主见的,永远都是应声虫,随大溜,有他们不多没他 7 们不少。正是这样的一些帮闲人构成了“压迫者”的随从众多的表象。鲁迅对于帮闲的厌恶由来已久。这些帮闲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相当大的粘滞性,而且目标非常不明显,不容易打击。他们对于革命者自然是具有伤害性的,但是同时,革命者对于这些帮闲还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17.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表现在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等方面。例如阿Q在赌博时,他的一堆“很白很亮的洋钱”被人家抢走了,遭到了失败,但他却“擎起右手,用力地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虽然“热辣辣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另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人一般”,他又“胜利”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固有的,它是反抗„失败„再反抗再失败后的一种自我解脱剂,有麻痹斗志的作用。今天,阿Q式精神胜利法仍然存在,可结合实例分析。

18.阿Q本来痛恨革命。等到辛亥革命大潮流震荡到未庄,赵太爷父子都盘起辫子赞成革命,阿Q看得眼热,也想做起革命党来了。但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于革命意义,实丝毫没有了解。所以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就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好让他满门抄斩。善于投机是中华民族劣根性之一,每次革命起来,最先附和的总是从前反革命最出力的人,而后来革命事业便逐渐腐化于这些病菌滋生之中。

19.阿Q虽是极卑微的人物,而未庄人全不在他眼里,甚至赵太爷的儿子进了学,阿Q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加之进了几回城更觉自负。“但为了城里油煎大头鱼的加葱法和条凳的称呼异于未庄,他又瞧不起城里人了”。具有夸大与自尊癖性的人,也最容易变成过分的谦逊,与自轻自贱。阿Q被未庄闲人揪住辫子在墙上碰头而且要他自认为“人打畜生”时,他就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一一还不放么!”

20.小说开头,写华老栓夫妇准备去买人血馒头。华大姆从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才掏出一包洋钱,老栓接过来后“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中间的“掏”“抖抖的”“按了两下",充分表现了华老栓夫妇的贫苦,他们的洋钱来之多么不易。小说写康大叔把馒头交给华老栓,一连用了六个动词“抢”“扯”“裹”“塞’’“抓”“捏”,生动地刻画了刽子手的贪婪、凶恶和华老栓的老实、胆小。

21.革命者忧国忘家,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仍然宦传革命,却招来一阵毒打;在刑场被杀只招来一帮“看客”;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他的母亲上坟,还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为之牺牲的革命大业。可见他是多么寂寞,多么悲哀。

22.小说标题为《药》,寓意深刻。穷苦的城市贫民以革命者的鲜血作为治病的良药,这是何等可悲的社会现实!革命者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克服脱离群众的弱点,发动群众起来共同斗争,这样才能推翻黑暗社会,这对于革命者是一一剂良药。一个“药”字,不仅简明而集中此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也尖锐地向读者提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23.《药》的深刻主题是: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长期的压迫和麻痹,人民陷入愚昧和无知的境地。如果说华老栓是因为受封建迷信而造成小栓的死亡悲剧,那么,革命者夏瑜的遭遇则是一个更大悲剧。人们对夏瑜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行动丝毫不理解,夏瑜对群众落后状态的深切同情,反被人们骂为“发疯”,对夏瑜的流血牺牲,人们漠不关心,冷淡到以他的血来作为治病的药,这是多么可悲的无知和麻木!这反映了尚未觉醒的群众与革命先驱者之间存在着可悲的隔阂。小说通过这两个悲剐,挖掘出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刻的历史教训,揭示了民主革命必须启发群众觉悟的重大问题。

24.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25.很显然地,在这里,鲁迅或者狂人的喊声是另外的意思。我们知道,治标必须先治本,否则一切就是妄谈,改变国民的精神面貌首先就得改变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在文中,作者提到了那些小孩,他们--也同那些成年人一样,是充满罪恶的,在他们身上,存在邪恶的因子,那么在这个时候必须给他们不断换血,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下,一点一点地改变 他们身上存在的邪恶的因子,从而最终实现人类的救赎。

26.鲁迅父亲的患病和亡故,促使鲁迅学医以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这是他第一个美好的“梦”。在仙台学医看到战争画片,出于对同胞麻木的激愤和悲哀,了解到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提倡文艺运动,弃医从文,产生了一个新的“梦”。

27.《呐喊》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革命现实主义反映时代,二是以典型化的方法塑造人物,三是以体裁家的姿态不断创新。

28.《故乡》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29.夏瑜斗争的悲剧性表现在于:他的革命主张是正确的,但不为群众理解,得不到群众支持;他的牺牲得不到群众同情;他为革命所洒的鲜血,竟成了华小栓治病的药。他的死是悲凉的,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

30.他读的书,从他的语言中,可见都是孔孟之道,是一套封建文化思想,这样的书叫读书人鄙视劳动。而科举制度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鄙弃劳动。

31.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发生了巨大变化,启发读者思考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32.“白光”在结构上,作为情节线索构建全篇,白光一直在诱惑着陈士成的思维和行动,直至他出城门,投水而死;白光的象征意义正暗示了文章的主旨,疯人的恍惚感觉中追寻着穷途末路中的一丝“白光”样的希望,升官发财的诱惑像白光一样使追逐者为之疯狂。这就是作者所要抨击的罪恶的科举制度。

33.闰土“拣香炉”与“叫老爷”的做法一样,思想上受封建观念的影响,不同的是“叫老爷”反映了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束缚;“拣香炉”则说明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两者都说明闰土迟钝麻木。

34.夏瑜身陷囹圄,还劝说牢头造反,表现出夏瑜确是一位舍生取义的革命者;清王朝的天下是大家的,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针锋相对,推翻异族统治的大清,正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精神,这句话反映了夏瑜思想中的民主性和民族性。

35.看社戏只是全文的线索,作者要表现的是“我”与农家少年的美好友情和他们真挚纯朴的品质,而看社戏前后的情节正是表现这一主题的重点,所以这佯安排情节。

36.小说对辛亥革命的描写是作为阿Q活动的背景进行侧面勾勒的,但深刻地提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与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果实被封建势力篡夺;辛亥革命没有依靠和发动群众。

37.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旧的生活这样压抑、沉重,作者期盼闰土、水生、杨二嫂以及他们的后辈能从历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过上新的生活。

38.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

39.方玄绰自私自利,自命清高,他的“差不多”一说挟带私心,但偏要戴上忧国的花环:他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方玄绰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的惟妙惟肖。作者对于方玄绰的内心描写,以及通过方玄绰与方太太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很成功的,把这个可怜又可恶的小官僚塑造的活灵活现。

40.《头发的故事》在艺术形式上,本篇几乎是一个人的独白,夹叙夹议,声情并茂,去掉头尾,去掉引号便纯然成了一篇杂文。显然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而又使之与作者保持距离,以增强故事性效果。这样也使人物语言更自由更个性。N先生关于“本多博士”这一段议论,读来发人深思。那篇末的话,呼应了篇首的话题,更足余音绕梁,令人倍觉警策。

41.①将辫子盘在顶上。②去静修庵“革命”,砸碎龙牌。③把老尼姑当作满清政府,给了她不少的棍子和栗凿。

高三语文培优练习十(教师版) 篇3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5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治理得好,太平).B.人君当神器之重(处于).C.能克终者盖寡(能够).D.则纵情以傲物(自己以外的人).【解析】选B。当:主持、承担。

【解析】选D。而:却,转折连词。A.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的,助词。B.其:这样,代词/难道,副词。C.者:表停顿,助词/„„的人,代词。3.与“居安思危”中的“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永保无疆之休 .B.貌恭而不心服 .C.去今之墓而葬焉 .D.亦以明死生之大 .【解析】选D。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大”,译为“重大的意义”。4.下面的句子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以“固本浚源”为喻来说明君主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一定要“积其德义”。因此,用心 爱心 专心 1

“德义”是君主应具备的重要品质。

B.古代的君主能创业却不能守成,主要与他们品德的衰微有关,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魏徵以此说明太宗要守成力量已经不足了。

C.作者认为治国仅靠“严刑”、“威怒”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以德义来赢得民心,最终消解人民心中的“怨”,才能取得社稷的稳定长久。

D.节选的两段分别从设喻和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解析】选B。魏徵的用意是提醒太宗,“守成”要注重积“德义”,而不是说太宗力已不足。5.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听说要使树木长得高,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要使泉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多积聚道德仁义。

(2)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众;他们像水一样,可以载船(拥戴皇帝),也可以翻船(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该特别谨慎对待的。

二、在下文标号的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ɑ.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b.(1)(2)处的句式要与它前面画线的句式相同。c.(3)句要从正反两面对整段文字作总结。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上所述,不难看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2)如果当初唐太宗不听取魏徵的逆耳忠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3)善听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或: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三、(1)将下面画线部分的散句改为整句。

散句:生活中时常会有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沉思。整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 爱心 专心

(2)将下面整句改为散句。

整句: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风儿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

散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沉思。

(2)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儿一吹,红的像火焰在跳动,黄的像金子在闪光,白的像雪花在飘落。

【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福祉 B.夫在殷忧 殷:深 C.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冲:前进,进取 D.简能而任之 简:挑选,选拔 【解析】选C。冲:谦虚。

A.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B.两个“而”不同,两个“以”相同 C.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不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解析】选D。①而,转折连词。②而,顺承连词。③以,连词,“用来”。④介词,“用”。3.下列断句不恰当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D.何必/劳神苦思[ 【解析】选C。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4.下列句子意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最终免不了心怀不轨,表面恭顺而内心不服。)B.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确实能见到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C.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勇敢的人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献出他们的忠诚。)D.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

(文臣武将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国君和大臣没有烦忧的事,可以尽情到河南旅游了。)【解析】选C。A.“终苟免而不怀仁”应为:最终苟且以求免于刑罚。B.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D.“豫游”应译为“出巡游玩”。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欲流之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积其德义。(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高危,________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___。(1)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2)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3)则思谦冲以自牧 则思江海下百川

高三语文培优练习十(教师版) 篇4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南岛海口市西南的石山镇,下左图为当地的传统民居,当地的传统建筑基本上都是由一种质地坚硬,黑褐色气孔状的岩石建成。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地区不是该种岩石的主要分布区的是

A.吉林 B.云南 C.台湾 D.浙江 2.当地居民普遍选择该种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A.质地坚硬 B.取材方便 C.景观规划 D.防风性强

西方经济学家发现,一个地方人们夜间生活持续时间越长,内容越丰富,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据滴滴出行的数据显示,全国22:00到第二天06:00出行占比最高的10大城市中有4个位于珠三角,它们分别是佛山、深圳、东莞和广州。据此回答3-4题。3.珠三角夜间出行人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量大 B.外来年轻人口数较多 C.工业发达,夜间作业时间长 D.流动人口较多 4.数据显示,深圳夜间年出行人数多于北京,试推断其原因不可能为 A.深圳四季气候温暖 B.深圳沿海食材更丰富 C.深圳毗邻港澳 D.深圳交通更便捷

基尼系数用来测量产业的不均衡程度,取值范围为0-1。数值越高表明产业的地理集聚程度越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基尼系数数值的变化能够反映出产业空间位置的变化趋势。下图为1998-2009年中国全部企业、出口型企业、内销型企业基尼系数的变化图。读图回答5-7题。

A.整体水温较低 B.上冷下暖 C.上暖下冷 D.整体水温较高

水冲玛瑙为下图国家的知名特产,大多呈卵石状,磨圆度高,原岩以喷出岩为主,集中分布于河床与沙滩中。当地水冲玛瑙原石采集集中在每年5-10月,某地理考察队为了探究水冲玛瑙的形成过程,按照图示线路从马哈赞加徒步经甲城到达图阿马西纳,在考察途中,考察队发现途经甲城前后所见植被景观差异明显。读图完成10-11题。

10.判断水冲玛瑙的主要产地位于该国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1.考察队途径甲地后,所见的植被景观主要为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热带雨林 D.常绿阔叶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最深处仅14米,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大幅封冻。西北部海区常汹涛巨浪,景象十分壮观,该风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该风还曾吹翻火车,冻死不耐寒的亚热带植物,破坏建筑物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东北部为塔甘罗格湾,为该区

离开自己的巢区,称之为留鸟。

材料二 下图所示全球候鸟迁徙一共有8条路线。

①跨越整个大西洋连接西欧、北美东部及西非狭长地带的“大西洋迁徙线”; ②连接东欧和西非的“黑海/地中海迁徙线”;

③跨越印度洋,连接西亚和东非的“东非西亚迁徙线”; ④从南到北横穿整个亚洲大陆的“中亚迁徙线”;

⑤跨越印度洋、北冰洋和太平洋、连接东亚和澳大利亚大陆的“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⑥贯穿整个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美洲太平洋迁徙线”; ⑦贯穿整个南、北美洲中西部的“美洲密西西比迁徙线; ③将南、北美整个东部连接在一起的“美洲大西洋迁徙线;

材料三 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只候鸟进行洲际迁徙,途径我国的候鸟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其中,地处中部地区的湖南、江西等地形成了极窄的“迁徙通道”,成了从中部路线南迁候鸟必经的“千年鸟道”。

(1)从地理角度说明影响候鸟迁徙的主要因素。(4分)

(2)分析候鸟夏季在温带地区繁殖,冬天在热带地区过冬的原因。(10分)

(3)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经过中国的有多少条?说说中部路线的湖南、江西成为南迁候鸟必经的极窄“千年鸟道”的原因及其对候鸟迁徙的影响。(8分)

推测开都河来水减少对博斯腾湖可能带来的影响。(10分)

湖南省十四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D【解析】通过“质地坚硬,黑褐色气孔状的岩石”可判断为喷出岩,从而推断该处曾经火山活动频繁,东北地区是中国新生代火山最多地区,吉林有长白山天池,分布有大量喷出岩;云南腾冲地壳活动频繁,喷出岩广布;台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也分布大量的喷出岩。浙江省并无太多火山岩遗迹和景观。

2.B【解析】结合上题,可以判断雷琼世界地质公园主要以火山景观为主,因此有丰富的石材,就地取材方便是当地民居建筑选择玄武岩的主要原因。

3.B【解析】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较多、外来年轻人口数较多都是珠三角地区夜间出行数量多的原因,但是构成夜间生活方式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元素还是年轻的人口。工业的夜间作业时间长则是不符合法律法规的错误干扰答案。

4.D【解析】深圳夜间年出行人数多于北京,因为深圳纬度较低,四季气候温暖,增加了夜间出行的舒适度;构成夜间生活的所有要素中,还包括饮食文化这一个重要的部分,南方沿海地区食材更丰富;根据材料,夜间生活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深圳的生活方式和内容必定受港澳等发达地区的影响。无法判断北京与深圳的交通便捷程度的差异。5.C【解析】基尼系数代表产业的地理集聚程度,出口型企业要求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劳动力,因此地理集聚程度非常高,应该是①曲线;内销型企业面向全国各区域市场,因此分散度很高,为③曲线;综合所有企业,内销型企业数量肯定是多于出口型企业,所以中国全部企业的曲线的基尼系数应该介于两者之间,并接近内销型企业的基尼系数,为②曲线。6.A【解析】根据上一题的判断,容易得出答案。

7.D【解析】③曲线所代表是内销型企业,该企业类型基尼系数2004年下降,说明企业布局

高三语文培优练习十(教师版) 篇5

语言表达简明之简练

(一)课时

编写人 :荣根旺

审核人:

编号01

一,学习情境

语言表达的简明多与其它考点如”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一起考查,考查题型多与语段压缩、图表转换、句子仿写、修改病句、警示语、串台词、情境对话、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中综合考查。一般是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就是说话不重复啰嗦,用语力求简练,不说多余的话;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表达的最佳效果。“明晰”的意思是明白无误,让人准确理解其含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简明,我们通过“问题导学”来探讨。

二,问题导学

通过典型例题,探究表达“重复啰嗦”的表现,提出修改原则。

1.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为即将开始的③2011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神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⑧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 【答案】①④⑤⑦

2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为了①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日前,市黄梅戏剧团将②派出由二十名青年演员组成的③演出队伍,奔赴大别山区进行④慰问演出。演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乡村街道、敬老院、和⑤学校,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⑥节目。通过⑦演出,拉近了青年演员与群众的距离,也使演员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必须删去的是 ;

不能删去的是。

答案 必须删去的是②⑤⑦;不能删去的是①③。

3、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需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分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①长期以来对本刊的②支持,进一步地③提高本刊的④质量,更好有满足大家的⑤阅读要求,现本刊拟⑥ 决定开展读者调查活动,读者意见已⑦附在本期中,本刊⑧希望广大读者认真地⑨填写读者意见,并⑩及时寄回本刊编辑部。(1)必须删去的是:(2)不能删去的是: 【参考答案】(1)①⑥⑧(2)②⑤

【解析1】【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等能力,①与“广大”重复,⑥与后文矛盾,⑧多余了,应承前省;②⑤删掉后会改变短语结构,而改变文意。

解析2 文中语段在语言运用上有多处不够简明。如①处的“们”,用了“们”则表示多数,与前面的“广大”重复;再如⑥处的“拟”,是“打算”“计划”的意思,是“拟决定”还是“决定”表意不准确;又如⑧处的“本刊”,纯属多余,因“拟”前已有“本刊”,删去⑧处 “本刊”,不会致使语意不清。另外,②⑤两处若删去,就会影响语意表达,使句子不通顺。

问题探讨:1,“重复啰嗦”具体表现

A短语的各个成分之间有交叉或重复的,要酌情删除。“像如坐春风”,删除“像”。

B语段中有意义相同、重复使用的词语,或前后矛盾。做到承前、蒙后省,或用代词指代或删除

语言要简洁

(1)语句中不能出现在表意功能上相同的成分。所谓表意功能相同就是指语句中的多个不同的词语成分不是为了修辞的效果而表达了相同的语意效果,形成了冗余信息。

(2)尽量删除语句中可用可不用的词语。一些语句使用的一些词语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从表意的功能上说没有什么价值,如删除不影响词组结构、句义,应尽可能地删除。(3)能用指代性或替代性词语替代的内容,要尽量替代。三,达标测试 必做题

1.下面句子中,没有重复啰嗦毛病的一项是

A.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时时思念你。

B.影片《红日》„„塑造了许许多多可亲可敬的英雄指战员群像。C.李响发现那小姑娘正拿眼看他。

D.今日震惊本市的4.25案凶犯已经伏法枪决。

()

答.A(B项“许许多多”与“群像”重复,改“群像”为“形象”;C项去掉“拿眼”;D项去掉“枪决”或“伏法”)2,《优化探究》p238 2题

3,针对下面的新闻写一段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50字。3月9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在高校推行更大的慈善行动,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点评:

答案:答案示例:反对该建议。如果名牌大学不再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富人家的孩子可以低分上名牌大学,穷人家的孩子“有分无钱莫进来”,将是更大的不公平。

支持该建议。富家子弟多出的学费可以帮助贫困生上大学,减轻贫困生的家庭负担。(表明立场2分,阐释2分。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表明理由即可。)选做题

1,下面的文字语言重复啰嗦,在不影响原意的前提下,有(甲)删除三处和(乙)删除四处两种改法。把删除的句子的序号分别写在(甲)(乙)后的横线上。

汉字又称方块字。它有音有形①。汉字有形②,形在二维空间上展布,不像拼音文字③,拼音文字④只是线形地延展,而汉字形中有音。汉字有音⑤,音为单音,每⑥字⑦音含声,共有四声⑧,每个字仅一个声。

高三语文培优练习十(教师版) 篇6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一名十岁女孩到某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有位先生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B.局长说小张举重若轻....,小张抓全局、抓大事的领导艺术,有胆略、有魄力、敢碰硬的领导风格,深受局长赏识。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D.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来晨钟暮鼓....地勤劳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的夙愿——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词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B(A成分残缺,应在罢运之后加“的经验”C语序不当,应将“尽管”调至“美国”之前。D搭配不当,高中与先进党支部和德育工作先进教学班不搭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3分)

A.深圳交通管理局主动出台下调出租车月缴定额等八项措施,这显然是吸取近期重庆、海南等地“的哥”罢运,主动应对出租车行业诉求的举动。

B.在这次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专项检查中,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这与该公司平时严把质量关是分不开的。

C.日本财务大臣中川昭一说,美国尽管是这场全球金融“地震”的源头,但各国需共同努力,而不是寻找指责的对象。

D.这所高中虽然规模不大,建校时间不长,但却连续三年被授予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德育工作先进教学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2.B(A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此处应为“触目惊心”。C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应为“雪上加霜”。D 晨钟暮鼓:比喻令人警醒的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B.该健脑器是根据传统中医、现代西医、边缘科学与现代微电脑数字芯片技术完美结合的一种治疗保健的仪器,它具有所有物理治疗仪的功能。

C.布什政府一向致力于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工作,而且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当然可以大张旗鼓地炫耀一番。

D.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视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CA“否则”与“不采取紧急行动”语义重复B” 根据”改成“把”D“对于”后加上“的问题”

4、依次填人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一座座石灰岩构成的山峰,____________,煞是好看。

躺在宁静绵长的海滩上,近看黄沙白浪,海鸥点点;远看_____________。

①一身青葱,散落在碧波粼粼的海面上②散落在碧波粼粼的海面上,带着—身青葱

③风帆片片,蓝天碧海④蓝天碧海,风帆片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B5、诗歌鉴赏(9分)

塞上柳开

鸣骹①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②向云看。

注释:①鸣骹(qiāo),一种响箭。②金勒:饰金的马笼头。

(1).请简析“天静无风声更干”一句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2).本诗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5分).

(1)①“天静无风”交代现时的天气状况,“声更干”形容响箭的鸣声在辽阔宁静的塞外草原上显得格外干脆爽利,格外尖峭响亮。②干湿本是形容物体含水份多少的状态,这里借用来形容声音,比用其他直接形容声音词更耐人寻味。

高三语文培优练习十(教师版) 篇7

罗碧华

1.标准的议论语段的构成 参考实例: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2.品读两段优秀例证主体段落,划分结构层次,总结主体段的组成部分 :

①找准自己的位置。②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③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盖茨在自己乐土上创建了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引领世界电脑行业的发展,并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④如果盖茨一味坚持,选错位置,可能也是一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其他行业小有建树,但比起他现在对人类的贡献,就相去甚远了。⑤盖茨正是因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才成就如此辉煌的人生。——《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①做人要有意气。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③春晚的舞蹈千手观音动人心弦,领舞者邰丽华却是又聋又哑。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④她如果被儿时的不幸击垮,丧失了意气,没了斗志,就不可能坚持训练,如果她丧失了意气,失去了对人生的憧憬,她现在可能正在家中或福利院中成为一种负担。⑤因此,若无意气,又聋又哑的邰丽华又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谈意气》 由以上两个段落我们可以总结出主体段五层结构模式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功能俱全,层次清晰,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五各方面:(1)观点句①句。提出本段的论点(分论点)。(一般在段首提出,准确鲜明)(2)阐释句②句。对本段的论点简单阐释,为选材找准角度。(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3)材料句③句。事实论证,选材典型。(紧接阐释句,举事实论证,叙述讲究简明扼要,选材角度准确)(4)分析句④句。扣住中心,切中肯綮。(紧扣主题,结合选材,对事实进行切中肯綮的剖析)(5)结论句⑤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3.归纳方法

① 找准自己的位置。① 做人要有意气。

起始部分,也就是观点句,判断性的一句话,又是文章的分论点,一般是一个简洁的陈述句,要鲜明准确。②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阐释部分,也就是阐释句。对观点句进行简明扼要的展开,为选材找准角度,为论证张本。

③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④盖茨在自己乐土上创建了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引领世界电脑行业的发展,并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

③春晚的舞蹈千手观音动人心弦,领舞者邰丽华却是又聋又哑。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④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举例部分:引述事例一般要几句话,内容要围绕分论点,转述重点内容,概述重点言行,做到简明典型。

④如果盖茨一味坚持,选错位置,可能也是一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其他行业小有建树,但比起他现在对人类的 1 贡献,就相去甚远了。

④她如果被儿时的不幸击垮,丧失了意气,没了斗志,就不可能坚持训练,如果她丧失了意气,失去了对人生的憧憬,她现在可能正在家中或福利院中成为一种负担。

分析部分,是材料论证中心的具体展示,是作者观点具体展开。

⑤盖茨正是因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才成就如此辉煌的人生。⑤若无意气,又聋又哑的邰丽华又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总结部分:回应段首观点句,紧扣中心。从以上剖析,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议论文主体段的构成:观点句+阐释句+ 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观点句—— 明确(一句话,干净利落)

阐释句——阐释说明观点句;连接中心句与材料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材料句—— 摆事实的部分,事例典型,叙述精炼

分析句—— 紧扣观点讲道理,可以分析原因,也可正例反设,或反例正设。总结句—— 归纳,点破主题 4.调整顺序,巩固加深

①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②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

③为什么他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④因此,他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⑤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答案:52134

5.再举一例,具体感知其特点:(请以“坚持”为话题,用事例论证写一段议论文的主体段落。)

坚持是一种挑战。(观点句)向自我挑战,向困难挑战,从而走向更高的目标。(阐释句)年且九十的愚公,向阻挡了世代人的王屋与太行发出了挑战,毅然决定要铲除他们。面对智叟嘲讽,面对家人的劝说,他选择了坚持,并傲然表示要“子子孙孙无穷溃也”地坚持下去。(材料句)如果愚公畏惧于行将就木的年龄,畏惧于世人的嘲讽,畏惧于高山的万仞,那么就不会有后来感动神灵的壮举。也正因为他的坚持,他才赢得了千百年来的颂扬与学习。(分析句)坚持,其实就是要在不断挑战中完成自我的升华。(结论句)6.升格训练 [升格前] ①宽容又是一种委婉有效的教育方法。②当别人冒犯你时,你能一笑置之,原谅别人的过错,别人会感到内疚,进而改正错误。③战国时期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上挺身而出,挫败秦王,因而被赵王拜为上卿,地位高于廉颇。老将廉颇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不愿处在蔺相如之下,于是扬言羞辱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礼冒犯,相如没有计较,更没有还击,而是以赵国的大局为重,主动避让,终于感动了廉颇,老将廉颇负荆请罪。⑤试想,如果不是蔺相如的宽容大度,能有这样的结果吗? 剖析:论证“宽容是一种委婉有效的教育方法”这一分论点时, 能用“廉蔺交欢”的例子很好。但由于是议论文,大家都熟悉的“廉蔺相交”的材料,因此没有必要叙述引用过于详细,这样不仅论证目的不够明确,造成分析部分缺失,还使文章特征不鲜明。所以升格时,完全可以一句话引出事例。重点放在分析部分上。这样就论证深刻而有力,文体特征鲜明。[升格后] ①宽容又是一种委婉有效的教育方法。②当别人冒犯你时,你能一笑置之,原谅别人的过错,别人会感到内疚,进而改正错误。③大家一定记得“廉蔺相交”的故事,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④试想,倘若蔺相如也是个小肚鸡肠之辈,与廉颇斤斤计较、毫厘必究,恐怕赵国早已被强秦吞并。正是由于蔺相如为国家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宽大胸怀,2 用克制回避的行动,理性低调的姿态感召、教育了廉颇,才使他负荆请罪。廉蔺交欢,使强秦虽拥重兵却不敢轻易举兵伐赵。宽容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⑤宽容会让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惟宽可以得人”,实属至理名言,反之则会步履艰难。升格训练 [升格前] 有志者事竟成。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遵父命写史书,遍访天下古迹,花费二十年进行资料搜寻蓄备。正当他潜心著书时,一场灾难降临了他的头上。因为他为李陵辩护而惹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遭受宫刑。这一打击使他痛不欲生,几欲绝命于世。正是著写史书的大志支撑着他,使他忍辱苟活,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升格后] 有志者,事竟成。“志“者,志向也。有志向的人,不仅前面有一个让其为之奋斗终生的方向,而且在遇到人生的风雨荆棘时,能勇往直前地甚至含垢忍辱地坚持下去,直至达成目标。司马迁,踌躇满志,立志著史,可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在人生最华丽的章节琴弦骤断。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一切似乎将戛然而止。可他却硬生生地坚持了下来,最终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因为他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志向,才让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状态下,终成巨制。试想,他若没有那宏伟的志向,以及由此产生的超乎常人的意志,而“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文学、史学史上将缺少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若立下宏伟的志向,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终将成就一番大业。

上一篇:外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英语范文 书是知识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