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024-10-21

外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0篇)

外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1

恶劣天气人员外出作业管理办法

1.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1.1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1.2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

1.3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2.巡线工作应由有电力线路工作经验的人担任。新人员不得一人单独巡线。偏僻山区和夜间巡线必须由两人进行。暑天、大雪天,必要时由两人进行。

单人巡线时,禁止攀登电杆和铁塔。

夜间巡线应沿线路外侧进行;大风巡线应沿线路上风侧前进,以免万一触及断落的导线。

事故巡线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即使明知该线路已停电,亦应认为线路随时有恢复送电的可能。

3.巡线人员发现导线断落地面或悬吊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8m以内,并迅速报告领导,等候处理。

4.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禁止打伞,并不准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5.火灾、地震、台风、冰雪、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灾害发生时,如要对设备进行巡视时,应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得到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分管)领导批准,并至少两人一组,巡视人员应与派出部 1

门之间保持通信联络。

6.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不准接近故障点8 m以内。进入上述范围人员应穿绝缘靴,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构架时,应戴绝缘手套。

7.因受大风影响,有挡风墙区段平均风力可达7级及其以上,无挡风墙区段平均风力可达6级及其以上,雨、雪、雾或沙尘暴等造成能见度小于100米,暴风雨雪、水害塌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输电线路中断时,严禁人员外出作业。

8.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后,严禁人员外出作业,特殊情况需外出作业时,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况下,必须穿防寒服,防寒鞋,带防寒手套、防寒帽,必须携带对讲机或电量充足的手机;必须至少两个人以上共同外出作业。

9.对于气温超过40°C尽量不安排人员外出作业。如必须外出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携带治疗中暑(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人丹等)药品。作业人员必须至少两个人共同外出作业,并必须携带对讲机或电量充足的手机,严禁独自一人外出作业。

9.1应对措施

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若病人能饮水时,可给病人大量饮水,水内加少量食盐。

外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2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及我们科室的管理经验我总结了如下的一些防范措施:

1 检查前的准备

1.1 护士接到外出检查的医嘱后对患者的各项情况及患者对转运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承受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随时有可能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危险, 应尽量跟医生沟通, 首先要抢救患者生命, 待患者的生命体征比较稳定再行出科检查。

1.2 通知患者家属, 告知需要检查的项目, 检查的必要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征得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取得患者家属协助。

与清醒患者沟通, 告知外出检查的内容并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

1.3 工作人员的准备:

ICU患者转运除运送工人外最少配备熟练掌握了各项急救技术的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各一名, 医护人员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2]。陪同的医生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要有充分的了解, 要心思缜密, 反应快速, 技术全面能够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1.4 根据检查项目电话通知检查科室, 和检查科室沟通患者的病情及需要检查的内容, 便于检查科室优先安排。

通知电梯等候, 尽量缩短患者在外停留时间, 保证患者安全。

1.5 物品的准备:

便携的监护仪器, 吸氧及吸痰设备, 简易呼吸气囊, 手电筒, 口咽通气管。备急救箱, 内放各种型号的注射器各五支, 吸痰管十支, 砂轮, 胶布, 压舌板。肾上腺素, 阿托品, 利多卡因, 可拉明, 洛贝林, 多巴胺等呼吸兴奋剂及强心升压药物各五支。另备地西泮针咪达唑仑针各两支, 预防强烈躁动患者不配合检查, 镇静药物应用时要严格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1.6 患者的准备:

呼吸情况不好的患者预先给予气管插管, 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 彻底吸痰。检查输液通道是否通畅, 携带液体是否充足, 昏迷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 躁动患者拉上床档, 约束带约束, 视病情酌量给予镇静, 放空尿袋。检查各管道是否连接紧密, 胸腔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最好夹闭。运送平车是否牢固, 用监护床运送患者要适当放低床头。出发前陪同护士再次核对检查单, 确认检查项目, 部位。

2 出科检查过程中的管理

2.1 运送时患者头在前方, 上下电梯时头部朝外, 医护人员守护患者

床头两侧, 严密观察患者面色, 呼吸情况, 人工气道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搬运过程中盖被覆盖呼吸道, 注意监护仪监护参数变化, 行进途中避免颠簸, 要快速平稳。

2.2 到达检查科室过床时先松开床单, 解开约束, 嘱陪同家属拉紧患

者双手, 严防患者躁动造成坠床或挣脱输液及各引流管道, 由护士妥善安置患者管道在患者身旁, 护士托患者头部, 指挥在场人员合力连床褥一起托起患者平稳放于检查床上。过床后由护士再次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异常, 各管道情况是否妥当。检查全程护士守候于患者头端, 如发现患者有不适合继续检查的情况出现, 立即通知随行医生及检查操作者, 停止检查, 紧急处理。

3 检查完毕返回科室的处理

3.1 检查完毕护送患者回病区, 与值班护士一起连接吸氧管道及各监

护设备,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妥善安置患者各引流管道, 整理患者床单位, 给患者安置合适卧位。

3.2 及时拿取检查报告并通知医生, 将检查报告收入患者病案资料。

4 讨论

ICU患者因为明确病情及治疗的需要经常要到其它的科室做进一步的检查, 因为检查运送过程中条件及环境的局限会带来种种的不安全因素, 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如何减少这种伤害, 不仅需要ICU的医护人员对潜在的危险有清醒的认识, 充分重视患者外出的各项管理工作, 有效的避免危险的发生, 还要有医院后勤及各相关科室的强力配合, 共同保证危重患者的安全。

5 小结

患者的安全是所有医护人员首要的任务, 只有患者的安全得到保证, 才有患者康复的希望, 我们要充分重视患者的安全管理, 特别是外出期间的安全管理。

摘要: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各种现代化的检查诊断设备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很多方便, 为广大患者的康复带来了福音。ICU的患者病情重病况复杂, 变化快, 及时检查做出诊断争取抢救时间, 能够尽可能多的挽救垂危的生命。危重患者离开病区外出检查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 现根据我在ICU工作的经验跟大家进行交流, 探讨怎样避免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ICU,外出检查,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邓惠平.急诊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 24 (7) :804.

组织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篇3

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防范事故发生,对全校师生安全负责,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特对师生集体外出活动作出以下规定:

1、实行外出活动审批制度。学校组织的所有学生外出集体活动要事先向区教育局提出活动申请报告,待批复后方可实施,否则发生一切安全事故由组织者承担责任。

2、具体审批程序。学校外出集体活动,由活动发起人或部门机构研究本次大型活动的可行性;确认本次大型活动确实可行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认真制订活动安全预案,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工作,报学校签字盖章,继而报区教育局,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3、师生集体外出应本着就近徒步的原则,严格控制学生跨县(市、区)活动及教师跨省活动。严格控制野炊活动和野外用火。

全校性的集体外出活动,在出发前一周向区教育局报批,未经批准不得组织该活动。

班级组织的集体外出活动,班主任是该活动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在外出前一周,经分管领导和校长同意后,方可实施,未经批准不得组织该活动。严禁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擅自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一切未经校方批准的校外集体活动(包括周末和假期间组织的校内班级集体活动),否则相关组织人员承担一切安全事故责任。

4、学校组织师生集体外出活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防范在前”原则,事先应明确外出活动的目的,经学校校长同意后按有关程序报批。在外出前必须要实地勘察活动路线、地点,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做好相关预案,对可能影响出行安全的潜在事故隐患必须彻底根除,要预先对师生进行交通、卫生、消防等安全事故的预防教育;在外出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落实好安全保障措施,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工作。严禁任何部门及个人在没有严密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组织师生集体外出活动。

5、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必须坚持安全、无毒、无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则。要加强劳动组织,重视劳动保护,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6、学校外出活动要适应学生体能和符合学生心理健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组织中小学学生参加超越其年龄、行为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以外的各类活动。严禁强行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无关的各种社会活动。

7、活动来往的交通工具应向专业运输部门租用,遵守乘车安全要求,行前要求营运部门对车进行检修。严禁租用车况不良和无牌证交通工具,严禁乘坐无证照人员驾驶的车辆,凡需要搭乘个体营运的交通工具必须要经交通管理部门检查、许可。

8、凡外出参加各种活动,学校领导及安全小组成员必须对活动全过程进行监控。

9、在活动中实行责任追究制,如遇安全责任事故,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1-9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安全制度 篇4

一、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必须充分考虑活动场所、线路、交通工具、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尽量以就近、小型、安全为原则。能不动用交通工具的尽量不动用。一般不要组织出市区或辖市的春游、秋游和夏令营活动。

二、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必须经学校领导批准,并切实做好组织工作和安全防范工作,制定周密计划,落实岗位责任。组织学生出市区集体活动,必须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三、外出活动前,要向学生提出安全保卫要求和注意事项,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四、组织学生活动使用交通工具,必须与承运单位共同落实交通安全措施,严禁车船无照运行、带“病”运行和超员运行。学生活动组织者,要负责对交通工具安全性能的监督。

五、到游览区、游乐场等地方活动,一定要注意其合理容量和场所、设施的安全性,防止挤压、倒塌、跌落、溺水等事故的发生。到山区活动要防止山火、翻车、迷失、摔跌等事故。室内活动特别要重视消防安全。

六、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必须坚持安全、无毒、无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则。要加强劳动组织,重视劳动保护,教育学生遵守劳动规则。

七、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其他各类社会庆祝活动原则上也不组织学生参与,个别确需在校生参加的,须经校长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严格控制人数,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八、组织学生活动的领导、教师应切实负起安全责任,学生应自始至终在领导、教师的带领和保护下开展活动。

外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5

主旨:

为使警卫人员值勤任务并对公司人员,生命财产得以维护,特颁订本办法希望遵照。

说明:

第一条警卫保同应熟识公司组织环境及各级主管、人员。

第二条警卫人员之职责规定如下:

一、有关人、物、车辆进出这登记、管制、通知检查等事项。

二、防止宵小窃盗、协助维持公司营业处秩序。守卫人员,对所属范围内应按时巡逻或不定时巡逻,如有事故发生应临危不乱、果断敏捷,作适当之处置,并立即报告上级。

三、遇有意外事故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处理,遇有不能延误之事项,应迳行决定处理事后应呈报处理经过。

四、其它临时交办事项之完成。

第三条警卫人员之过则如下:

一、应绝对服从上级命令,切实执行任务,不得偏袒循私。

二、眼勤中应整肃仪容,对于应急防身器具等,需随身佩带或储备齐全,以应不时之需。

三、服从中应严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或酗酒、闲聊、阅读书报、睡觉等失职情事。

四、应熟记公司各处内之电源、开关、门销及消防器材放置要点以及免临危慌乱。对重要路口电灯、门窗、篱墙等有缺损时、应即报请相关单位处理。

五、交接班时,应将注意事项交待清楚。

第四条外界来宾位临接洽事务或参观访问,应至警卫室办理手续并发给来宾证,并联络有关单位接待。

第五条离开公司人员经警卫人员查获有私带公物或他人物品嫌疑者,暂扣物品,并以下列成程序办理。

一、记录携带人所属单位姓名、时间、地点并说明理由、注明品名、数量由何处取得,并通报所属单位。

二、情况严重时不得让当事人离开现场速呈报处理。

第六条本准则如未尽事宜,几时随时补充或修订之。

第七条本准则经呈总经理核准后实施,修改时亦同。

员工外出登记实施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依据人事管理规则之规定办理。

第二条为加强员工于办公时间内因业务需要须亲自处理或因私事外出之联系及考勤称之。

第三条本公司所有员工外出规定如下:

(一)员工外出前按(外出登记簿)规定逐项填写,呈请单位主管核准签字后,方得外出。

(二)若因公外出,地点尚未确定者,应于到达后将地点、电话回报,以便有要事告之时方便联系。

(三)外出回来必须填写返回时间并签字。

第四条因公之外出不扣发薪津,但因私事之外出应事先请假,依请假办法办理之。

第五条违反规定之处理,依下列方式议处:

(一)外出虽依规定处理,经查外出事由系办私事,却以公务外出经证实者,按其外出时间以旷职论,不足半日者均以半日(四小时)计,半日以上,以全日计。(即不足半小时者均以半小时计)。

(二)外出未依规定处理,经查外出系办公务,且经主管证实者,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即予申诫一次处分。

(三)外出未依规定处理,经查亦非办理公务主管不能证实者,除比照第(一)项处理外,并得酌记申诫以上之处分。

实验室安全作业的管理分析 篇6

一、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走廊、楼梯、出口应保持畅通, 每层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特别是易燃、易爆气体储藏室及化学实验室更应根据其不同特性配置足够的消防、喷淋、冲洗、急救等安全设施, 并不得随意移动、损坏和挪用;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戴工作服, 进入无菌室必须按规定程序更换隔离服、工作鞋和工作帽;实验室不得放置任何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并严禁在实验室饮食;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前要检查水、电、气和门窗, 做好安全、防火、防盗工作, 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二、实验室危险物品的存放管理

存放易燃、易爆和易挥发药品、试剂的库房应配置空调通风系统, 保持恒温恒湿、气流畅通, 并由专人保管。放置的化学物品应根据不同特性分类标识、存放。基本原则是:毒品、易爆炸品存于保险箱并分格安放;易燃品及性质互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试剂应分库分类堆放或上货架, 货架下层放液态试剂, 中层放固体类试剂, 上层放小包装试剂;易受光照变质的试剂必须放在库内最阴暗处;剧毒品、易爆品、菌 (毒) 种的存放应严格执行“双人保管”制度, 领用时须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并详细登记领用日期、用量和剩余量, 并由领用人签字备案。

三、实验室安全用电管理

实验室内的电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管理, 必须符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 大功率试验设备用电必须使用专线, 严禁与照明线共用, 谨防因超负荷用电造成失火;实验室用电容量的确定要兼顾事业发展的增容需求, 留有一定余量;实验室内的用电线路和配电盘、板、箱、柜等装置及线路系统中的各种开关、插座、插头等均应经常保持完好可用状态, 必须保持装置与线路允许的容量相匹配;实验室室内照明器具要经常保持稳固可用状态;可能散布易燃、易爆气体或粉体的建筑内, 所用电器线路和用电装置均应按相关规定使用防爆电器线路和装置;对实验室内可能产生静电的部位、装置, 工作人员要心中有数, 在这些地方要有明确标记和警示, 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要有妥善的预防措施;实验室内所用的高压、高频设备要定期检修, 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定期检查线路, 测量接地电阻;自行设计、制作的对已有电器装置进行自动控制的设备, 必须经实验室与办公室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 严禁吸烟, 必须使用明火实验室的场所, 必须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使用;工作人员手上有水或潮湿时不要接触电器用品或电气设备;严禁使用水槽旁的电器插座 (防止漏电或感电) ;实验室内的专业人员必须掌握本室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四、实验室的安全防护

进行危害物质、挥发性有机溶剂、特定化学物质或其他毒性化学物质等化学药品操作实验时, 必须穿戴防护具 (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 , 且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同时务必遵守操作规程, 勿自行改变实验流程;在进行化学实验时, 严禁戴隐形眼镜, 以防止化学试剂溅入眼镜而腐蚀眼睛;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 应立即清洗干净, 不得靠近灯火, 以防失火;易发生爆炸的操作, 不得对着人进行。

检测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实验室人员学习化学安全、防护、救护等相关知识, 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及防护知识, 熟悉应急预处理措施与方法。实验室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工具, 如灭火器、冲洗龙头、洗眼器、护目镜、防毒面具等, 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知道安全工具的放置位置和安全使用方法, 并定期更新安全工具。

五、实验室应急处理措施

1. 当检验人员在检测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时, 实验室的任何

人员应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可先自行进行伤害的预处理。同时可拨打120紧急救助电话。采取救助的同时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部门负责人应立即报告实验室中心领导。

2. 当发生诸如火灾、水灾、化学品或燃油泄漏、环境污染等蔓

延性灾害时, 实验室的任何人员都有责任、义务和权利采取防止灾害蔓延的一切措施。同时, 应呼救其他人员帮助并拨打119火警紧急救助电话, 部门负责人应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 当出现或发现危险品、剧毒品或菌 (毒) 种及被检物品损

坏、丢失或仪器设备、设施损坏时, 当事人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 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防止出现其他情况。

4. 当检测中出现停电、停水、停气等影响检测的故障时, 检验

人员应首先对仪器设备和被检物品实施保护措施, 防止仪器设备和物品损坏, 及时做好现场记录, 同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

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7

本标准附录A、B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德贵

本标准审核人:刘晓波

本标准批准人:陈金弘

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施工人员的要求及施工中应遵守的工作规范。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单位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

2002年01月21日国家电力公司发布实施《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原电力部电综 [1997] 669号文《火电工程施工安全设施规定》

1999年2月省电力公司发布《电力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标准及考核检查表》

DL 5009·1—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JGJ 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3 术语和定义

3.1 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3.2 坠落高度基准面

就是坠落最低的着落点的水平面。

3.3 最低坠落着落点

就是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

3.4 可能坠落范围

就是以作业位置为圆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所作的圆。

3.5 临边

凡高处作业中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小于800mm的作业面边沿,均属于临边。职责

4.1 公司安全管理部

指导、监督、检查各项目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的管理活动;

4.2 项目部安全科

a)对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批,b)对现场的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制止违章作业,并提出处理意见。

4.3 专业工程处安环员

a)负责本专业的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活动的安全管理;

b)负责本专业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及使用的监督;

c)负责本专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的布设、维护监督;

d)参与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指导书中安全部分的审核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e)负责现场的的监督检查,对违纪行为实施纠正、处罚。

4.4 专业工程处单项技术员

负责作业指导书中有关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安全部分内容的编制和技术交底。

4.5班长

负责在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的工作分配时,进行作业项目、地点和安全要求的交底。

4.6 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人员

a)必须按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交底及培训过的应会知识进行作业;

b)必须按规定佩带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且正确使用;

c)作业环境的认可。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5.1工程开工后,项目施工前,由项目部工程科专业工程师编写《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工作技术措施》,项目部工程科科长、安全科审核,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5.2在项目施工开始前,由有关专业工程处项目单项技术员根据作业的项目和工程设计图纸,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其中安全部分的内容经项目部安全科审核,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5.3专业工程处项目单项技术员根据已批准的作业指导书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4项目施工时,由班长给施工人员分工并做作业项目、地点和安全要求的交底。

5.5施工人员到达作业地点开始作业前,确认作业环境,合格后方可作业。

5.6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项目部及专业工程处安环员实施现场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开具整改通知单,并督促整改。

5.7尽量避免交叉作业,不能避免时由项目部生产副经理协调,各专业工程处必须做好隔离防护措施。

附录A(规范性附录)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安全规范

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安全规范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1.1 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斜道等应装设1.05m高的防护栏杆和18cm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

1.2 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的两侧,必须设防护栏杆,同时还要加扎安全立网或挡物板(竹笆);平台外口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1.3 因施工或结构需要又尚未安设围护设施的预留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防坠落设施。边长1500mm以下可用盖板;边长1500mm以上宜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再张挂安全网。墙面等处竖向落地洞口应装开关式或工具式的防护门、栅栏等。

1.4 电梯井门必须设防护栏杆和栅门;电梯井内应至少每隔一楼层架设一道竹笆板的防护层或最多隔10米设一道安全网。

1.5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预留洞口、深沟与坑槽等,除必须设置防护设施与警示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1.6 垃圾井道和烟道等,应随楼层的砌筑或安装而消除洞口,或参照预留洞口作防护。

1.7 施工现场车行通道旁的洞口,所加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通行车后轮有效承载力两倍的荷载。

1.8 高处作业的通道(包括天桥、斜道等)两侧及通道口有坠落危险的应参照临边、洞口作防护。

1.9 上方有落物伤害危险可能的地面及高处作业的通道,应搭设木板或双层竹笆板、安全防护棚或防护廊。

防护棚长度不得小于GB3608-83规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1.10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软底防滑鞋。禁止赤脚,禁止穿拖鞋、凉鞋、硬底鞋、高跟鞋和带钉易滑的鞋靴。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严禁酒后登高作业。

1.11高处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梯道上下,不得攀登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严禁乘坐非乘人的垂直升降设备上下。

1.12使用撬杠、扳手类工具用力作业时,只可单手用力,另一只手要抓牢坚固的物件,切不可双手同时用力作业。

1.13在未连接的单柱上作业,必须先检查立柱和缆风是否埋设、固定牢靠,然后方可登高作业。

1.14不得站在防护栏杆外作业或凭借栏杆起吊物件。

1.15高处作业场所附近有带电体时,传递物件的绳索必须是干燥的尼龙绳或麻绳,测量时,必须遵守带电作业的有关规定。

1.16不得坐在临空面边缘及上方没有可靠隔离层的地方或骑在栏杆上休息、逗留。

1.17沿钢爬梯、绳梯等作垂直攀登上下时,必须使用安全自锁器或速差自控器作防护保险。

1.18沿水平梁、斜梁、水平管道或暂无防护栏杆的平台上水平移动、行走,而且又无可靠的扶持物时,必须使用水平安全绳。

1.19高处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禁止在垂直升降机、防护栏杆、接料平台和孔洞边缘坐靠,不得躺在脚手架、屋面上休息。

1.20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任何人不得损坏和擅自移位、拆除,因施工需要必须拆除时,要经原搭设单位负责人批准,并及时恢复。

1.21高处作业的各种设施必须适用、安全可靠。高处作业的设施及防护应列入任务单下达,认真落实、责任到人,并认真执行验收制度。

1.22无外脚手的楼面周边未砌设固定围护及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口等,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并扎设安全立网或挡物板(竹笆)。同时,还必须在外围按国家标准架设安全平网。

1.23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1.24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应放入工具袋,使用时必须系好安全绳。

1.25传递物品或工具必须用绳索或手递,严禁抛掷行为。

1.26点焊的物件不得移动或起吊。

1.27切割的工件、边角余料、使用的工具及其他物品必须放在不会被碰撞而坠落的地方。凡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均要采取防止坠落的措施。

1.28废料垃圾必须及时清理,放在废料垃圾箱或从废料垃圾通道倒下去。

2交叉作业

2.1施工中应尽量减少交叉作业。必需交叉时,施工负责人应事先组织交叉作业各方,商定各方的施工范围及安全注意事项;各工序应密切配合,施工场地尽量错开,以减少干扰;无法错开的垂直交叉作业,层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

2.2交叉作业场所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有危险的出入口处应设围栏或悬挂警告牌。

2.3隔离层、孔洞盖板、栏杆、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严禁任意拆除;必须拆除时,应征得原搭设单位的同意,在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原状并经原搭设单位验收;严禁乱动非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机具及安全设施。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8

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免发生过往船只、漂浮物对水上施工设施、构造物的意外碰撞事故;

三、考虑到秦淮河汛期最高水位的通航、排涝以及实际施工的要求,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防止施工便桥、平台、护筒口、模板施工低于水位,影响施工和行洪;

四、凡在通航孔上方进行重要的施工作业或预制梁安装时,必须事先做好短时间的停航工作和水上交通管制工作;

五、在通航孔上方作业,保证通航净空的前提下必须张挂安全网;

六、凡进行水上施工作业必须配备必要的救生船和救生器材,并组织专人负责救援工作;

七、水上作业人员必须穿上救生衣,不得一人单独作业,还必须具备熟悉水性、会游泳的基本条件;

八、水上打捞工作应由专业潜水作业人员进行,根据要求配合做好安全工作;所有施工船只必须配备消防、灭火器材,船只必须锚定,严禁超载;

海洋石油平台热工作业安全管理 篇9

关键词:海洋石油,热工作业,安全管理

1 引言

火灾是石油工业中最大的隐患之一, 即使一场非常小的火灾也能迅速演变成大的灾难。人类在进行海洋石油开发过程中, 发生过多次惨痛的起火爆炸事故, 如1988年7月6日英国北海派帕阿尔法 (Piper Alpha) 采油平台爆炸火灾事故, 造成167人死亡。2001年3月15日, 投产不到一年、价值4.5亿美元的巴西龙卡多油田P-36半潜式采油平台发生爆炸后翻沉, 造成11人死亡。2005年7月27日下午, 印度最大的石油钻采平台失火坍塌, 印度全国石油天然气产量锐减三分之一。2010年4月20日夜间, 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号钻井平台发生爆炸起火, 36小时后平台沉入海底, 11人失踪, 原油泄漏长达近三个月。2013年4月27日, 中国渤海湾某平台进行原油储罐维修作业时, D储罐发生闪爆, 造成2人死亡, 该油田停产。2015年4月1日凌晨, 墨西哥湾坎佩切 (Campeche) 区域的一个海上平台因电焊作业引燃了泄露的天然气突发大火, 造成3人失踪, 4人死亡, 45人受伤, 约300名工人从平台紧急撤离......从这些事故可见, 石油平台火灾爆炸事故很容易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1.1 海洋石油平台的特点

与陆地相比, 海洋石油钻采平台作业空间狭小, 所有设备都布置在一个或几个平台上, 每个平台有3到4层甲板, “每层甲板面积最大不过30m X 67.5 m” (1) 油气生产设备按照工艺流程、功能、类型分层分区合理布局, 立体集中布置, 排列紧凑, 以达到合理利用有限空间的目的。除生产设施外, 还有生活、救生设施。所以平台既是油气生产设施、又是作业人员生活的空间。

1.2 防火防爆策略

众所周知, 燃烧三要素包括可燃性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每个要素要有一定的量, 并相互作用, 燃烧方可产生。石油平台上除一般工业场所常见的可燃物外, 潜在的最危险的可燃物是流程设备油气泄露、或存在油气蒸汽积聚或钻探时地层天然气溢出。当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 遇到点火源即可能发生爆炸。

根据物质燃烧爆炸原理及发展过程, 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做好预防工作, 清除可燃物, 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其次是消除和严格控制一切足以导致起火爆炸的点火源;第三是采取技术措施, 阻止火灾蔓延和减少爆炸的危害后果。

1.3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石油平台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包括被动防护和主动防护两方面。被动防护指采取的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之后能够阻止火灾蔓延和利于人员疏散的措施。包括平台总体布置、区域划分、防火安全距离, 及根据不同区域的火灾危险性, 确定耐火等级、防火构造、设置防火和防爆墙、布置安全疏散设施等。

主动防护指直接限制火灾爆炸发生和发展的技术措施,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生产工艺安全系统, 是防止不正常操作导致油气烃类物质泄漏, 以及发生泄漏后防止爆炸混合物形成的措施。包括工艺参数的监测、设备设施紧急关断、释放减压等。

火灾与可燃气体自动探测报警关断系统, 包括探测装置、声光报警装置以及执行装置。探测仪器有温度探测、烟雾探测、火焰探测和可燃气体探测以及硫化氢探测。可燃气体探测有两种方式:一种通过捕捉特殊分贝、频率的声波, 一种通过成份探测。当可燃气体 (主要成份是甲烷) 的浓度达到20%LEL (爆炸下限) 时即报警, 达到50%LEL时可以触发设施紧急关断。该系统有利于及时发现火情, 抓住灭火最有利的初起火灾阶段及时扑救火灾。

平台灭火系统按灭火剂可分为:水、气体 (CO2, FM200) 、泡沫和干粉灭火系统。采用何种灭火系统根据所保护的对象而定, 通常的做法是, 井口区、生活区采用易熔塞控制的水喷淋保护, 对发电机房、蓄电池间、电气控制室等封闭区间多采用固定气体灭火系统, 对储油罐采用泡沫灭火系统等。

1.4 点火源

在大多数场合, 可燃物和助燃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 消除或控制点火源就成为防火防爆的关键。

在生产中, 常见的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源主要有, 机械火源 (撞击、摩擦产生火花) 、热火源 (包括高温表面和日光照射) 、电火源 (包括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 和化学火源 (包括明火、化学反应热) (2) 。

石油平台上点火源的管理, 除了做好电气防火防爆、维护保养设备避免摩擦产生火花、加强化学品管理、科学存储物品以防自然、加强生活用火如火柴打火机厨房用火等的管理外, 最主要的就是热工作业管理。

热工作业指能直接产生明火、火花或危险温度的作业。能产生明火的作业包括但不限于, 电焊、气焊、切割、使用加热器、热缩枪等;能产生火花的作业, 如打开带电的接线盒、喷砂、打磨、使用电动工具/仪表、使用电池驱动的电脑、照相机, 启动内燃机等;能产生危险温度的作业如钻孔、在线钻孔攻丝等。危险温度根据不同环境及介质而定, 以接近或达到介质闪点或燃点为准, 是一个随环境介质而变化的不定值。

2 平台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素质要求

为搞好安全工作, 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 油气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平台上成立了以平台经理为领导, 生产、维修、钻井和安全监督为骨干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 负责平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及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反应, 以保证规章制度、作业程序及标准高效运行。

海洋石油作业非常注重人员安全意识及能力的培养。所有出海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包含消防培训在内的“五小证”, 以保证人人都具备基本消防知识。关键岗位员工还须参加油气高级消防。新员工上岗前要经过三级安全培训。电气焊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资格证书、热工看火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

3 热工作业管理

3.1 危险等级分区

石油平台按照危险性的不同将区域划分为三个等级的危险区:0区、1区、2区。危险区等级应准确地标注在设施操作手册上。对于通往危险区的通道口, 在其外部标注清晰可见的中英文“危险区域”、“禁止烟火”和“禁带火种”等警示标志。

常态下, 0区和1区禁止热工作业。2区内, 严格限制热工作业, 凡能拆下来的设备、装置单元应移到安全区域进行。当采用冷工作业等其它替代方法无法达到目的而必须采用热工作业时, 遵循许可证审批制度。

当发生可燃气体泄漏时, 整个设施按0区对待:停止所有热工作业, 启动应急响应。

3.2 工作计划会与热工作业许可制度

每日工作计划会一般在前一天进行。根据生产需要, 统筹安排或调整, 确定第二天的工作、也明确了次日不能开展、需要重新制定时间表的工作任务, 比如:相互冲突的作业, 或防止热工作业过多难以管理。

任何有潜在火灾隐患的作业都必须通过签发热工作业许可证来进行控制。热工作业许可应详细说明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作业人员, 并进行危害辨识, 制定作业方案和预防措施, 必要时编制应急预案。距离平台50米范围内提供服务作业的船舶同样遵循热工作业许可制度。

一个热工作业许可证只针对一个特定场所的一项具体工作、在一个作业班次内有效, 有效期为12小时。

申请热工作业许可证需要相关的支持文件, 有风险评估或工作安全分析、火焰探测装置旁通、必要的能源隔离单 (已经完成隔离并有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根据热工作业地点的不同可能还需要其它的许可证, 如进入受限空间、舷外作业等等。

在申请热工作业许可证之前应完成最初的气体检测, 确认不存在可燃气体。许可证得到批准后还需要经由相关人员现场确认并签字。

若使用电池驱动的设备如照相机、探伤仪等, 使用者须佩戴可燃气体探测仪, 并填写“电池驱动设备申请单”, 由中控人员批准方可使用。

3.3 热工作业现场管理

3.3.1 作业前准备

作业负责人按照检查明细表, 首先确定周围上下没有相互干扰的作业, 然后确保要完成以下工作准备:

若有可能, 设备要安全地隔离。通过泄压、排放、放空、吹扫和冲洗的方法清除设备中的液体/气体。移走作业区内的所有可燃物质, 清除作业区内的油污或堆积物。如果现场存在不能移除可燃物如电缆, 应进行覆盖保护。

火花控制围挡准备到位、防火布完好、遮挡物如帆布应由不燃材料制成。如果是高空热工作业, 还要采取措施防止落物, 特别是火花或热金属块等物质。下方影响区域安排另外的看火人员并准备消防器材、隔离区域、悬挂合适的警告标志等相应措施。当在墙、地板和天花板上进行焊接、切割作业时, 焊接或切割面的反面也要采取相同的安全防护。

确认焊接、切割工具符合要求且状况完好, 设备存放区域恰当 (电焊机存放在安全区、氧气及乙炔瓶固定存放在通风阴凉处且间隔至少6米) , 消防设备到位。

热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作业人员穿戴符合要求的劳保用品等。看火员穿上容易辨认的红色工作背心, 熟悉应急职责, 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仪, 检查邻近的任何潜在易燃蒸气源, 如取样点、放空口或排放点等。附近地漏彻底覆盖。对现场进行气体测试, 确定不存在可燃气体。如果发生火灾, 知道如何报警和寻求帮助, 如何在不危急自己的安全的情况下用合适的设备扑灭小火, 知道如何启动喷淋系统和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启动。

3.3.2 作业开始

工作许可证得到批准后, 相关人员到现场确认控制措施到位并签字。许可证为一式三联形式, 其中一联放中控室、一联放公告栏、一联放工作现场。

作业负责人组织召开工作前安全会, 重温作业安全分析, 以便使所有作业人员对具体工作步骤、存在风险以及要采取的控制措施做到心中有数。签字后即可开始工作。

焊工在开始焊接之前必须要检查焊接设备。当气割炬没有使用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使用 (如在吃午饭的时候) 时, 气瓶阀必须关闭。

热工作业进行过程中, 需要连续测气, 看火员每小时需要记录气体探测结果, 要一直看护热工作业的整个过程, 不得兼任其它工作。作业结束后, 看火员仍要继续监测现场30分钟, 确认无任何点火源后方可离开。

如果热工作业需要进入受限空间, 与该空间相连的所有气体、液体、仪表管线的必须隔离并锁定, 容器经过清洗与通风。停止通风15分钟后, 气体检测必须合格。检测项目包括氧气百分比浓度、易燃气体最低爆炸极限 (LEL) 的百分比浓度和有毒气体 (硫化氢和一氧化碳) 的百万分比 (PPM) 浓度。必须注意:只有清除了所有的淤泥、污垢和沉积物之后, 才能确认密闭空间不含可燃气体, 才能申请热工作业。清理作业前应制定好应急预案, 担架、呼吸器、急救包等救援设备放置在现场, 人员进入前进行应急演练。照明、通讯设备必须为防爆类型, 准备不产生火花的铜质清理工具、人员穿戴防静电保护用品等。进入人员使用安全带并连接安全绳, 限制每次进入人员, 遵守人员与设备进出登记清点制度, 并且作业过程中保证连续通风并不间断气体监测。受限空间外面必须安排观察员, 作业期间一直在外面守护, 不能离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受限空间内进行气割焊作业时, 必须在罐外点火, 以防氧气乙炔管线或接头泄漏而形成爆炸性环境。

3.3.3 作业完成或延时

热工作业当天完成后, 需要收集三联作业许可证到中控室关闭。许可证第一联将作为永久的作业纪录, 归档保存, 保留至少十二个月。

如果作业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 应申请延长或重新办理。延长时间最多为三个小时。前提是:为了原班人员完成某项关键的工作任务。如果许可证延期, 平台经理必须首先批准, 生产监督以及接班的生产操作人员也需签字认知。

3.4 现场检查与审核

平台管理层为加强对现场作业的管理, 制定了作业许可证现场审核制度, 每个监督每周至少做一次现场审核, 以检查许可证、隔离单、作业安全分析等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没做到位可以要求立即停工整改。存在严重违规现象的, 安全管理小组进行讨论, 找出预防措施, 并在平台安全会议上通报。

4 应急演习与演练

海上平台远离陆地, 一旦发生事故很难迅速得到外援, 以自救为主。根据法规要求和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每月进行消防、弃平台等场景演习。

平台上建立了兼职的消防队、担架队, 按不同火灾类别、使用不同的消防器材定期进行演练。守护船消防演习也在平台整体计划之中。

除平台内部的消防力量外, 油公司一般都签订了区域应急支援协议。法规要求平台上至少安装有一个国际通岸接头, 以联接外部消防资源。平台的中控室、应急指挥中心、救生艇区域备有设施消防布置总图, 以便于应急情况下的指挥。

5 效果评价与总结

赵东油田是中石油对外合作开发的海上油田, 从1993年5月开始, 历经路安、阿帕奇、洛克石油等不同的作业者, 2015年4月5日起作业者变为中石油。2002年11月发布应急响应计划, 2003年12月, 热工作业程序、事故报告与调查程序相继发布, 公司HSE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下图是该油田近年来火灾事故统计。

可以看出, 早期因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引发的火灾事故较多, 随着管理的深入, 此类事故急剧降低。而电气设备故障原因, 则无明显变化, 是今后需要关注的地方。

6 结语

安全管理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的事情, 是全方位、全过程、需要全员参与的活动。公司HSE管理体系建立以后, 其绩效如何取决于体系运作的有效性。有了规范化的程序标准, 关键在于执行、在于自觉维护体系的权威性而不是进行挑战。

安全管理无止境, 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

[1]孙德坤.海洋石油安全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4.

[2]公安部消防局.消防安全技术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3]Q/HS 4008-2010热工作业安全管理要求[S].

[4]孙伯娜.某海上平台火灾泄放方案的选择[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3.16:72-74.

[5]崔厚玺.海洋平台本质安全及事故预防关键技术[J]石油工程建设.2011.11:42-44.

[6]李季.海洋平台可燃气体泄漏探测综合解决方案[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3.29:42-44.

[7]王兴宇.关于海洋石油平台防爆电气设计的若干思考[J]化工管理.2013.7:50.

[8]石明伟, 张天财, 齐曦.海洋平台防火材料的应用[J]上海造船.2010.1:63-65.

[9]马良, 杨守生.石油化工生产防火防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5.

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10

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

第一章吊装作业的分级与管理

第一条特殊吊装作业:吊装20t以上重物、土建工程竹梯结构、吊装重物量不够20t但形状复杂、长经比大,刚度小的设备及精密贵重仪器、吊装条件特殊的吊装作业。

第二条一级吊装作业:介于特殊和二级之间的吊装作业。

第三条二级吊装作业:吊装5t以下的设备(行车和电动葫芦作业除外)的吊装作业。

第四条对于特殊吊装作业,作业单位要编制吊装预案,经设备、技安部门审查,由总工程师或分管厂领导审批。

第五条一级吊装作业,由吊装作业单位负责人审查后,设备部门会同技安部门审批。

第六条二级吊装作业,由吊装作业单位负责人或吊装作业负责人确认,并落实到位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现场监护人,由吊装作业单位负责人审批,方能进行吊装作业。

第七条各车间的行车和电动葫芦吊装作业,必须是持有吊装作业证的人员进行作业,并现场有监护人。

第二章吊装作业安全措施

第八条吊装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才准予上岗操作。

第九条吊装作业前,应预先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吊装作业时,严禁在已吊装物下通行或站人。

第十条吊装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gb2811的规定,高处作业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设备、钢丝绳、揽风绳、链条、吊钩和安全装置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运行。

第十二条吊装作业前,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gb5082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听到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立即执行。

第十三条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做吊装锚点,未经设备、建筑部门审查核算,不得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

第十四条吊装作业前,必须对各种起重吊装机械的运行部位、安全装置以及吊具、索具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吊装设备的安全装置应灵敏可靠。吊装前必须试吊,确认无误方可作业。

第十五条任何人不得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在特殊情况下,必须随之升降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过现场指挥人员批准。

第十六条吊装作业现场如须动火时,应遵守《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吊装作业现场的吊绳索、揽风绳、拖拉绳等应避免同带电线路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

第十七条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量时,吊运前应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200~300mm),短行吊后,再平稳地吊运。吊运有毒有害液、易燃易爆物品时,也必须先进行小高度、短行程试吊。

第十八条汽车起重机工作前应按要求平整停机场所,牢固可靠打好支脚。

第十九条重物不得在空中悬停时间过长,且起落速度要平稳,非特殊情况不得紧急制动和急速下降。

第二十条吊装作业的项目单位,必须指定作业监护人,监护人必须熟悉吊装作业现场环境及重要物料管线、设备。作业单位也应落实相应现场监护人。作业单位的现场监护人必须对作业相关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落实。作业单位和项目单位监护人必须坚守现场,并作好应急处理。

第二十一条在吊装作业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吊装:

1、指挥信号不明;

2、超负荷或物体质量不明;

3、斜拉重物;

4、光线不足,看不清重物;

5、重物下站人;

6、重物埋在地下;

7、重物紧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

8、棱刃物体没有衬垫措施;

9、重物越人头;

10、安全装置失灵。

第二十二条吊装作业项目承包给有资质的单位后,企业应向承包单位提出遵守本制度的建议。

第二十三条有资质的外单位在企业所属区域进行吊装作业,若其作业对企业构成影响、危及安全,应及时制止。

第三章吊装作业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吊装安全作业证》由技安部门负责管理。《吊装安全作业证》式样见〈附件八〉,作业证一式两份,作业单位或作业人保存一份,技安处留存一份。

第二十五条特殊吊装作业、一级吊装作业,必须办理《吊装安全作业证》,由吊装作业单位填写各项内容,特殊吊装作业应附吊装方案,经技安、设备部门审查后,由总工程师或分管厂长批准。一级吊装作业,由吊装作业单位负责人审查后,技安部门会同设备部门批准。

第二十六条《吊装安全作业证》批准后,作业负责人应将《吊装安全作业证》交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应检查《吊装安全作业证》,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第二十七条必须按《吊装安全作业证》上填报的内容进行作业,严禁涂改、转借《吊装安全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

第二十八条对吊装作业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条本制度解释权属技安处。如有争议时由厂安全生产委员会仲裁。

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本公司吊装作业分级、作业安全管理基本要求、作业前的安全检查、作业中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应遵守的规定、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做的工作和《吊装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检维修吊装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制度的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制度,然而,鼓励根据本制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gb 2811安全帽

gb 5082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gb 6067重机械安全规程(gb/t 6067-1985 nf e52-122:1975, neq)

gb 1617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制度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吊装作业lift

在检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过程。

3.2、吊装机具crane lift

系指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机、缆索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升降机、电葫芦及简易起重设备和辅助用具。

4 、吊装作业的分级

吊装作业按吊装重物的质量分为三级:

4.1、一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100t;

4.2、二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等于40t至小于等于100t;

4.3、三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小于40t。

5、作业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5.1、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对吊装机具进行日检、月检、年检。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吊装机具,应进行检修处理,并保存检修档案。检查应符合gb 6067。

5.2、吊装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起重工)应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从事吊装作业指挥和操作。

5.3 、吊装质量大于等于40t的重物和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吊装物体虽不足40t,但形状复杂、刚度小、长径比大、精密贵重,以及在作业条件特殊的情况下,也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5.4、吊装作业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经作业主管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审查,报主管安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5.5、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

6、作业前的安全检查

吊装作业前应进行以下项目的安全检查:

6.1、相关部门应对从事指挥和操作的人员进行资质确认。

6.2、相关部门进行有关安全事项的研究和讨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确认。

6.3、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起重吊装机械和吊具进行安全检查确认,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6.4、实施吊装作业单位使用汽车吊装机械,要确认安装有汽车防火罩。

6.5、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包括吊装区域的划定、标识、障碍)。警戒区域及吊装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安全警戒标志应符合gb 16179的规定。

6.6、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在施工现场核实天气情况。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不应安排吊装作业。

7、作业中安全措施

7.1、吊装作业时应明确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gb 2811的规定。

7.2、应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gb 5082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指挥人员按信号进行指挥,其他人员应清楚吊装方案和指挥信号。

7.3、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地锚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将工件放回地面,排除故障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

7.4、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作吊装锚点。未经有关部门审查核算,不得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

7.5、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7.6 、吊装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没有指挥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7.7、起吊重物就位前,不许解开吊装索具。

7.8、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地载荷不得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

8、操作人员应遵守的规定

8.1、按指挥人员所发出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由何人发出,均应立即执行。

8.2、司索人员应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并及时报告险情。

8.3、当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

8.4、严禁起吊超负荷或重物质量不明和埋置物体;不得捆挂、起吊不明质量,与其他重物相连、埋在地下或与其他物体冻结在一起的重物。

8.5、在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等情况下严禁起吊操作。

8.6、应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吊起。

8.7、重物捆绑、紧固、吊挂不牢,吊挂不平衡而可能滑动,或斜拉重物,棱角吊物与钢丝绳之间没有衬垫时不得进行起吊。

8.8、不准用吊钩直接缠绕重物,不得将不同种类或不同规格的索具混在一起使用。

8.9、吊物捆绑应牢靠,吊点和吊物的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8.10、无法看清场地、无法看清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吊。

8.11、起重机械及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和吊物不得靠近高低压输电线路。在输电线路近旁作业时,应按规定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能满足时,应停电后再进行起重作业。

8.12、停工和休息时,不得将吊物、吊笼、吊具和吊索吊在空中。

8.13、在起重机械工作时,不得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在有载荷的情况下,不得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8.14、下方吊物时,严禁自由下落(溜);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

8.15、遇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露天作业。

8.16、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例如履带吊车、轮胎吊车、桥式吊车等)进行吊装作业时,除遵守本制度外,还应遵守该定型起重机械的操作规范。

9、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做的工作

9.1、将起重臂和吊钩收放到规定的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均应放到零位,使用电气控制的起重机械,应断开电源开关。

9.2、对在轨道上作业的起重机,应将起重机停放在指定位置有效锚定。

9.3、吊索、吊具应收回放置到规定的地方,并对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9.4、对接替工作人员,应告知设备存在的异常情况及尚未消除的故障。

10、《吊装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10.1、吊装质量大于10t的重物应办理《作业证》,《作业证》由相关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10.2、项目单位负责人从安全管理部门领取《作业证》后,应认真填写各项内容,交作业单位负责人批准。对本制度5.4规定的吊装作业,应编制吊装方案,并将填好的《作业证》与吊装方案一并报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

10.3、《作业证》批准后,项目单位负责人应将《作业证》交吊装指挥。吊装指挥及作业人员应检查《作业证》,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10.4、应按《作业证》上填报的内容进行作业,严禁涂改、转借《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

10.5、对吊装作业审批手续齐全,安全措施全部落实,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人员方可进行作业。

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3

1、吊装作业按吊装重物的质量分为三级:

4.5.1.1一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100吨;

4.5.1.2二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等于40吨至小于等于100吨;

4.5.1.3三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小于40吨。

4.5.2作业前的安全检查吊装作业前应进行以下项目的安全检查:

4.5.2.1应对从事指挥和操作的人员进行资质确认。

4.5.2.2进行有关安全事项的研究和讨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确认。

4.5.2.3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起重吊装机械和吊具进行安全检查确认,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4.5.2.4实施吊装作业单位使用汽车吊装机械,要确认安装有汽车防火罩。

4.5.2.5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包括吊装区域的划定、标识、障碍)。警戒区域及吊装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

4.5.2.6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在施工现场核实天气情况,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不应安排吊装作业。

4.5.3作业中安全措施

4.5.3.1吊装作业时应明确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

4.5.3.2应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指挥人员按信号进行指挥,其他人员应清楚吊装方案和指挥信号。

4.5.3.3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地锚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将工件放回地面,排除故障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

4.5.3.4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做吊装锚点。未经有关部门审查核算,不得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

4.5.3.5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

4.5.3.6吊装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没有指挥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4.5.3.7起吊重物就位前,不许解开吊装索具。

4.5.3.8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地载荷不得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

4.5.4操作人员应遵守的规定

4.5.4.1按指挥人员所发出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由何人发出,均应立即执行。

4.5.4.2司索人员应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并及时报告险情。

4.5.4.3当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

4.5.4.4严禁起吊超负荷或重物质量不明和埋置物体;不得捆挂、起吊不明质量,与其他重物相连、埋在地下或与其他物体冻结在一起的重物。

4.5.4.5在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等情况下严禁起吊操作。

4.5.4.6应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吊起。

4.5.4.7重物捆绑、紧固、吊挂不牢,吊挂不平衡而可能滑动,或斜拉重物,棱角吊物与钢丝绳之间没有衬垫时不得进行起吊。

4.5.4.8不准用吊钩直接缠绕重物,不得将不同种类或不同规格的索具混在一起使用。

4.5.4.9吊物捆绑应牢靠,吊点和吊物的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4.5.4.10无法看清场地、无法看清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吊。

4.5.4.11起重机械及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和吊物不得靠近高低压输电线路。在输电线路近旁作业时,应按规定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能满足时,应停电后再进行起重作业。

4.5.4.12停工和休息时,不得将吊物、吊笼、吊具和吊索吊在空中。

4.5.4.13在起重机械工作时,不得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在有载荷的情况下,不得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4.5.5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做的工作

4.5.5.1将起重臂和吊钩收放到规定的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均应放到零位,使用电气控制的起重机械,应断开电源开关。

4.5.5.2对在轨道上作业的起重机,应将起重机停放在指定位置有效锚定。

4.5.6《吊装安全作业证》管理(格式见附录9)

所有外来吊装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证》,由施工车间负责办理,吊装人员、指挥人员签字,单位班(组)长确认安全措施,单位负责人初步审核,公司分管安全员再次审核后,三级吊装由安全环保科负责人批准,一、二级吊装应由生产主管或安全环保部负责人批准,必要时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施工完毕后由安全环保科保存作业证。

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4

1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对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各区域内的起重吊装作业。

2职责

2.1安全处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及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2相关部门是本制度的协助部门,对自己所管辖区内的起重吊装作业安全负责。

2.3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起重吊装作业过程负责。

3定义

起重吊装作业: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过程。

4起重吊装作业的分级

起重吊装作业按吊装重物的质量分为三级:

a)一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100t;

b)二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等于40t至小于等于100t;

c)三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小于40t。

5作业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5.1吊装机具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5.2吊装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起重工)应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从事吊装作业指挥和操作。

5.3吊装质量大于等于40t的重物,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吊装物体虽不足40t,但形状复杂、刚度小、长径比大、精密贵重,以及在作业条件特殊的情况下,也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5.4吊装作业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经派工部门和安全处/分公司安全生产科审查,报分管经理(或分公司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5.5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

6作业前的安全检查

吊装作业前应进行以下项目的安全检查:

6.1吊装机具引进部门和安全处共同对从事指挥和操作的人员进行资质确认。

6.2派工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有关安全事项的研究和讨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确认。

6.3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起重吊装机械和吊具进行安全检查确认,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6.4实施吊装作业单位使用汽车吊装机械,要确认安装有汽车防火罩。

6.5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包括吊装区域的划定、标识、障碍)。警戒区域及吊装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安全警戒标志应符合gb 16179的规定。

6.6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在施工现场核实天气情况。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不应安排吊装作业。

7作业中安全措施

7.1吊装作业时应明确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gb 2811的规定。

7.2应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gb 5082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指挥人员按信号进行指挥,其他人员应清楚吊装方案和指挥信号。

7.3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地锚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将工件放回地面,排除故障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

上一篇:XBRL对会计工作和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下一篇:高三语文培优练习十(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