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一段故事

2024-11-21

一座城,一段故事(共14篇)

一座城,一段故事 篇1

一座城,一段故事

青春是怎样开始的?

我们拖着行李箱

内心满怀惶恐和向往

与一行素不相识的人

朝着一座城市

打开一扇门

然后

青春启航……

而这个城市

将于我们的青春

细细地讲述一个个故事

Thestory

故事开头—永川

在巴渝城的西部,有一座小城—永川

没有过多城市自带的喧嚣和烦躁

而是

静静的伫立

静静的守候

等待着白天

迎接着夜晚

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为了一场生命的邂逅

故事线索—止步茶山竹海,回归纯真自然

茶叶成熟时节,满山遍野的绿

在茶丛中穿行时

风总是会带上阵阵茶的清甜

扑面而来……

静谧的竹林,不时地轻扬

就像一片平静的绿海

我们行其间

细品翠竹

亦谈笑风声

让竹海洗脱繁杂

故事高潮—城科

我们在茶山竹海下相遇,我们在厚德城科成长

青春就是这样,我们一群本来毫无瓜葛的.人,

因为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段时间,做着同样一件事,

不知不觉就将人生牵挂在了一起。

在一起时的每一次哭,每一次笑,

都感动着我,感动着我身边的你。

因为城科我们相遇

因为城科我们相知

因为城科我们的青春交融

因为城科我生命的故事有你

我们会一起许诺

我们会一起奋斗

——至城科至所有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

我们的故事待续

爱情故事 为你爱上一座城 篇2

正宇是武汉人,毕业后回武汉,在父母的关照下进了一家行政单位,在他眼里,武汉是他的一切。可对苏沫而言,武汉只有长江和热干面,正宇说,还有我。

于是,苏沫像一颗爱情的子弹,带着满满的爱意来到了有正宇的武汉,兜兜转转,进了一家报社做夜班美术编辑。

起先,正宇会开着他家的白色桑塔纳来接苏沫下班,但更多的时候,是苏沫自己乘64路公交车回正宇家,因为正宇他妈不允许儿子这么浪费。

64路是通宵车,凌晨时段的乘客,除了苏沫和同事,便是几个下夜班的的士司机。所以,当那个人出现在公交车上时,苏沫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他喜欢穿格子衬衣、卡其裤。卡其裤的颜色会随着格子的颜色而变化,每天晚上看着他的格子颜色似乎成了夜色中的一道风景,当他换上蓝色格子衬衣时,苏沫终于知道了他的名字。罗格。

憨厚的司机先生把车停在路边说。广告公司的罗格刚打电话给我说要晚两分钟,大家多多包涵!

果然,两分钟后,那个叫罗格的男人风尘仆仆地赶了来,满脸都是汗,顾不得擦拭,便向车上的人道歉,对不起,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苏沫心想,他一定也是外地人。只有正宇那样的本地人才会在什么时候都理直气壮。两人吵架,明明是正宇的不对,最后妥协的却是苏沫。

苏沫总是想,爱一个人,就要爱上一座城。只是这些日子以来,她从未真正爱上这座城,她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遇到罗格的第12天,苏沫感冒了,整个人晕晕的,正宇说好了来接她,最后又说他妈不让他开夜车。苏沫挂了电话就上了64路公交车,整个人悲伤地缩在靠窗的位置里。像一团软软的棉花。车子过二桥时,苏沫向前一倾,差点从座位上滚了下来。是罗格,一个箭步冲上前,扶住她。

车子继续在夜色中穿行,苏沫说,谢谢。罗格看着她说,怎么那么不当心。苏沫心里一酸,差点就落泪。

再后来,在64路上遇见罗格,苏沫会主动和他打招呼,虽然不过是“你好”或者“来了”,但心底里,她已经把他当作朋友。

苏沫喜欢这样的男子,安静、沉稳,不会因为一件事来要电话、攀交情。倒是一起的同事,先和罗格熟络了,开始在公交车上聊天。说到各自的工作。罗格说。在广告公司,女人都是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同事附和着说,在我们报社,连女人都当牲口用。

大家都笑了。笑声中,苏沫听到罗格说。如果是我的女朋友,一定不会让她这么辛苦。然后,他的眼神转向了她。

这样的话,明明是说给自己的。苏沫的心突地就跌落到无止境的深渊中,她一早就知道,像罗格这样的男子对自己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可是她一直告诫自己,来这座城,是因为正宇。所以,她一直拉开与他之间的距离。

如今,这层隔着距离的纸,被他揭开了,她慌得不行,唯有落荒而逃。

那天晚上,苏沫突然对正宇说,要不,我辞职吧!

原本睡着的人,突然就一个鲤鱼打挺地坐了起来,看着她凶巴巴地说,你的工作哪里不好,收入还可以,辞职做什么啊?苏沫不说话,转过身,眼泪开始肆意流淌。她怎么也不明白,学校里那个对自己百依百顺的正宇,回到他的城后,就变成了这么一个世俗的男人。

是呀,没有什么不好,上夜班有丰厚的夜班补贴,白天还可以睡美容觉,只是苏沫害怕在64路公交车上遇到那个叫罗格的男子,他的眼神,让她无处可逃。

自从苏沫提出辞职的要求后,正宇又开始每天晚上接她下班,很殷勤的样子。苏沫知道,他是怕她真辞了工作,他说,我们年轻时辛苦一点。老了就会舒坦许多。

这样的话让苏沫顿时上火,辛苦的人是自己,舒坦的人是他,如果留在北京,她原本是可以过上很多女孩子羡慕的生活,可正宇却说,你别觉得自己付出多了,当初可是你死皮赖脸地来的武汉。

原以为他会安慰自己,哪想他会说出这么伤人的话。苏沫的爱情,在无数个夜班中,一点一点凉了下来。

苏沫再坐64路是一个礼拜后。白色桑塔纳送去了修车厂,正宇说,坐公交车吧,反正可以直达。苏沫什么也没说,潜意识里她更愿意坐那辆64路公交车,因为那段距离,可以让自己看清他们的爱情。

见到罗格,是他先打招呼,他说。好多天没见你,又病了?苏沫嘴角抽了抽。突然眼泪就掉了下来。

他慌了,连连说,别哭啊,女孩子哭多了,容易长黑眼圈。苏沫真的就不哭了。呆呆地看着他,仿佛看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最后一站的时候,他们下了车,两人并排着走在凌晨的街头,夜静得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我喜欢你!罗格说,第一眼就喜欢了,你的眼神那么忧伤,和这个车上的人都不一样。我就对自己说,如果我是你的男朋友,我一定不会让你这么忧伤。

苏沫停住脚步,脑子里一片空白,看着罗格玩笑似的露出两颗虎牙,说的这么文艺,可是我都快要结婚了!

罗格笑了,我知道,你的同事说过,你男朋友有车有房,对你不错。可是,苏沫,你愿意跟我走吗?我明天就要回北京了。

苏沫愣住了,对他是有点感觉的,只是她没有想到,他会这么直接,邀请她和他去北京,那个她为了爱情远离的城。

一直到正宇家的楼下,苏沫也没有回答罗格的问题。她不是那么热烈的女子,特别是感情,她做不到为了一个才认识20多天的男人,放弃一段6年的感情。

到家时,正宇早就睡得呼噜声起,苏沫摇醒他,急促地说,我们结婚吧!

正宇一脸莫名其妙,说了一句“神经病”。苏沫在黑暗中紧紧地捂住嘴,哭得那么的隐忍,就像自己对罗格的感情。

苏沫没有想到那是最后一次遇到罗格。第二天晚上的64路公交车上,罗格没有来,司机先生也没有说要在某一站多等他几分钟。第三天依旧如此。第四天,苏沫忍不住问了同事,同事说,罗格呀,回北京啦,他是北京人,来武汉的公司公干一个月。

苏沫只觉得心里被什么掏空了一样,原来,那天晚上,他说的都是真的。只是,她不够勇气把他的话当真。

这以后,苏沫再也不想坐64路公交车,正宇不接她的时候,她便打出租车。从武昌到汉口,钱并不是很多,但正宇的妈妈觉得,她这么不会持家的女孩子,真是不适合当老婆。正宇夹在苏沫和母亲之间,他说他像双面胶,苏沫说,那分手吧!

真的就分了,正宇没有说一句挽留的话,苏沫把自己的行李从正宇家搬了出来。没过多久,她就遇到正宇和别的女孩子在餐厅里吃饭,他眼角含情地看着她。苏沫一下就明白,他的不挽留,是因为有了可以选择的理由。苏沫想到自己曾经也是可以选择的,心又疼了。

半年后,苏沫已经习惯了武汉的生活,都说一个人留在一座城,是因为那座城里有自己牵肠挂肚的人。苏沫不知道自己牵挂着这座城的谁,大概是没有人的,可离开武汉,她又能去哪里,至少这座城还有64路公交车值得她怀念,尽管每次都难过得想哭。

周末,苏沫坐轮渡去汉口,竟遇到64路公交车的司机,还是一副憨厚的样子,和她打招呼说,以前广告公司的罗格,总让我在你们报社那站多停两分钟,他担心你赶不上车,我想,他一定是喜欢你呢!

苏沫笑着说,是吧!然后,眼泪掉进了滚滚的长江里,一朵、二朵,迅速地淹没。

苏沫办理了辞职手续,抽身离开了武汉,同事们都觉得奇怪,当初和正宇分手时她都没有走,如今却突然要急着回北京。苏沫没有解释,爱情是冷暖自知的事,别人大概是理解不了她的绝决。是,她一直不敢承认自己喜欢罗格,甚至把他的主动表白当作是玩笑,直到今天,她终于明白,自己那么的爱他,可以为他再次回到北京。

只是,北京那么大,遇见一个连电话号码都没有的人是多么的难。

时间在寻找中悄悄溜走,而苏沫再也没有在任何一辆公交车上,遇到那个喜欢穿格子衬衫的罗格。但对于苏沫而言,她已不再那么的执著,或许寻找的过程,就是她对爱情的一份补偿吧。

一座城经典散文 篇3

记忆渐行渐远,曾经的那座城市里被时光隐匿在尘土里的气息,是关于幸福的惦记。而家,就是一座城,住着群山峻岭。

——题记

1

八月末,夜色中的郑州比我想象的要热闹的多,从二七广场过来,看见满大街都是人,他们拥挤在一起,车辆通行缓慢,从西四环到火车站这段路程,公交车用掉了比白天多很多的时间。还好有所准备,提前了一个小时出门,才不至于让自己因为堵在路上而耽误了回家的火车。当我一个人背着背包站在郑州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时候,火车站依旧灯火迷离,有很多很多的人在,各色各样,男女老少,有欢喜跳跃的人群,也有因离别而感伤的人们。他们三三俩俩的进站,三三俩俩依靠在站前广场的围栏边,三三俩俩的走来走去,拎着行李或是挽着心爱的人。

四周始终都是热闹而繁琐的,耳朵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传来,有的清晰,似是在大喊大叫着,有的却弱如蚊莹。夜色中的郑州,清风袭面而来带着微微凉意,站在广场前,仰起头能够看见广场的大屏幕里正在重播着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项目的颁奖仪式,看着林丹意气风发傲然的模样,觉得似曾相识。

记忆里这样意气风发的模样,属于八年前,属于雅典奥运会时的刘翔。看着现如今的盛况,内心里不免有些感伤,曾经已经成为过去,而现在依然代表不了未来。只是面色依然平静,记忆中曾经欢喜的模样,如今已经仿若出尘居士般古井无波。

我站在广场上仰着头,眼睛盯着大屏幕看了看,而后低下头来,看着从身边经过的人群,两只手的大拇指始终钩在背包的肩带底部。然后就在这一刻远处有焰火腾空,瞬间照亮了夜色,也照亮了火车站上空的一切,灯火迷离的夜空再一次华丽的绽放出属于他的模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习惯一个人从这个车站到那个车站来来往往的日子。这几年以来几乎每次坐火车都是一个人,似乎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无论是回家还是远行,总是一个人。渐行渐远的旅行,一个人看着窗外,一个人躺在卧铺车厢,去这里,去那里……不急不缓,不燥不念。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旅行中的自己已经开始变的如此安然。从来都不是一个豁达的人,却已经变的如此静逸,似是这所有的离别和旅行,再也激不起内心的怦然。一个人走走停停的时光里,记忆变得简洁明了,从这里到那里,一年、两年,回家,远行……

这是第几次从郑州离开,已经记不清楚。两年的时间已经足够存储太多的记忆,它们充斥在脑海里,变的繁复斑驳,不清不楚。只是还是会有很多的事情慢慢地变成了习惯,比如,每次都是夜里离开,再比如,每次都会在“真功夫”吃晚饭,然后坐在那里静静等待着远行的列车到来。

也许这会在许多年以后变成我想起郑州时记忆里最先冒出来的东西。

偶尔也会遇见觉得特别的人,有时会微微一笑算是打过招呼,有时会默然着在一旁观察,沉默不语。而这很多个特别的人里面,阿丁是我用着记忆中很大的篇幅来记住的一个人。曾经在自己的日志或是散文里面很多次提到过他,一个乞讨的小男孩。和阿丁在餐厅里相识,彼此打过招呼也聊过很久的天,弄丢了有他名字的笔记本,也几乎快要弄丢了他在我脑海里储存着的模样。从此我再也不知道他姓字名谁,从何而来,有过什么期许……这些都被埋在了时间的长河里,只是,关于他带着期许微微躲闪的眼神和他看着其他小朋友时所带着的艳羡的眼神,我却始终都无法忘记。在这样的夜色里,在很多个这样的夜色里,我却再也没有见过他。

希望他安好如初。

2

每次都会在临近检票的时候才会进站,可能是不太喜欢候车大厅里面乌烟瘴气的模样吧。喜欢一个人呆在快餐店里面或是呆在广场上,看着有可能是这座城市给我留下的最后的记忆,那些关于火车站关于夜色中最后的城市记忆。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离开家乡小站时的那种茫然而不知所措的模样,一个人呆头呆脑的模样似乎现在还有迹可循,那是第一次离开一座城市,去往一切都还是未知的陌生地方。虽然有着远房亲戚在那陌生的地方等待着,可还是第一次因为离别而不争气的落了泪。一个人坐在候车厅的座椅上,边上放着偌大的行李包,一个人蜷缩在座椅上,双手环抱着双膝,头埋得很低很低。而后打扫卫生的阿姨拿着大大的拖把拖着过道,到我身边时,毫不客气的对我说:“喂,行李拿起来一下。”我慌忙擦了擦眼泪,装作若无其事的将行李拿起来,而后那个阿姨面无表情的推着她的拖把从我身前走过。

似乎就这样开始了旅途。

那一年,南方下起了大雪,在即将过年的时候。大雪已经下了很多天,也下的让人从心旷神怡变到忧心忡忡,大雪封了路,也封了回家过年的可能。那一年春节前夕,和同事一起徘徊在火车站和汽车站之间,却始终都没能买到回家的车票。

如此,离开家门的第一年便没有回家过年。

和同事一起留在南方的那座城市过年,初始还有些新奇和期待。看着漫天地鹅毛大雪一直一直的飘落在地面之上,这是在家乡也不曾见到过的大雪,听当地的老人讲,他长那么大都没见过那么大的雪。那一年,那位老人刚刚过完八十大寿。

初始的新奇和期待,慢慢地被母亲打来的一个又一个询问的电话所掩盖掉,似乎在那个时间里,所有人唯一想做的事情便是回家、过年。不知从何时起,内心里有着一种似是早已根深蒂固犹如信念一般的东西,从心底蔓延而来,很容易便将自己建立起来的心里防线撕扯的溃不成军。

3

而对于这场被很多新闻报道称之为“灾难”的大雪,自己是从内心里,从一开始的喜欢到慢慢变得厌恶,可是这场大雪对于这座城市里的孩子来讲,这几乎百年不遇的大雪给了他们第一次可以堆积起他们也许只是在童话故事里才看见过的雪人的机会。那段时间里,我每天清晨出门的时候都能看见房东的儿子——小格子。

当时的小格子是个八岁大的小男孩。那天下雪的时候,小格子站在我的身边搓着手,然后伸手整了整他羽绒服上带着的小帽子,抬起头一脸稚气地问我:“叔叔,这雪会一直下么?”

小格子是个很安静的小孩。一点都不像是个男孩子的样子,倒是有些像他的姐姐,有着一种安然而恬静的`状态。我和小格子的交集其实并不算多,因为每天上班早出晚归的缘故,所以几乎算是少有交集。那时上班每个月只能休息两天,而且并不是礼拜天休息,而是轮休,所以每次轮到礼拜天休息的时候才能见到小格子。当然寒暑假除外。那天下雪的时候,小格子正处在放寒假的时间里,而我也正好休息。一鼓作气帮着小格子堆出了属于他的第一个雪人,而后看着小格子围绕着雪人欢喜跳跃的模样,一个人站在边上虽无多少表情,但是内心里还是起了波澜。记忆就这样被拉扯着回到了很多年很多年以前。

儿时的春节是一年之中自己最最期待的节日,其实并不是因为会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也不是因为可以放假呆在家里,最主要是因为在那样的时间里,一家人才可以聚在一起,才会留下很多完整的记忆。还记得每年春节前夕的几天里,整个村子里面都会很自然的热闹起来,鞭炮声更是声声不绝于耳。记忆中最深的是每次临近春节时,会在某一个清晨,不经意间睁开眼睛的时候就能够看见窗外已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白雪闪着光,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明亮,那样的日子里是最不会赖床的,会早早爬起来,跟着哥哥姐姐拿着扫把撮箕去堆雪人,或是将雪团成团丢在哥哥的衣领里面,看着他活蹦乱跳的想将雪团从衣服里面蹦出来,而后我和姐姐躲在一边笑得猖狂。而后哥哥会毫不客气的拿起雪,三个人便打起雪仗来……

可是,这所有的经历和记忆的延续都在自己第一次离家之后的春节里变得戛然而止。我抬起头看着小格子,他似乎很享受这场雪给他带来的惊喜,他总是伸出手来,在地上拿起雪团,然后捏成冰块,拿在手里把玩着,而后小手被冻的通红。小格子的奶奶看见小格子的手,而后慌忙跑出来,扔掉小格子手里的雪团,然后用着埋怨的语气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

4

在得知自己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的时候,其实自己还是有着很倔强的想法的,它们在那段时间里支撑着自己:“即使不能回家,即使一个人过年又怎样?”内心里开始倔强的以为自己可以搞定一切关于思念和记忆里的东西。

可是,这样的倔强,在除夕夜到来的时候,变得再也不值一提。窗外震耳欲聋的鞭炮齐鸣声,似乎永无停息的一次次响彻夜空。和同事一起窝在宿舍里吃年夜饭的时候,母亲打来电话,而后便再也忍不住的泣不成声。

熬到大年初三,路况稍好一些的时候,便迫不及待的买了回家的票,那一年的记忆里,第一次没有出现全家福的画面(哥哥大年初二便离开家,上班去了)。

在家里呆了三天,假期就已经结束,不得不再次离家。记忆里很多次关于火车的记忆都是很清晰的,从第一次离家,到第二次离家,他们清晰的曾经让我一度觉得恐慌,火车的轰鸣声,带着回忆和感伤,撕开黑暗,去往陌生却有着光明的城市。18岁的年纪里,第一次经历了离别和伤感,第一次独立远行,第一次倔强的成长。内心里有过期许和盼望,只是生活很多时候都会开着不折不扣的玩笑,调动着内心最原始,最渴望已久的一次真实意义的远行。第二次离家之后的那个四月里,梧桐树和洋槐树都盛开的高大伟岸,绿荫遮盖了一片又一片春意盎然的天空,在那样的时节里我一个人从南方的那座城市离开,带着倔强和近乎和整个世界决裂的姿态,经历和去往真正意义上完全陌生的一座城市,横跨上千里的路程。带着寂寞和倔强。

那时候,总以为自己已经成长到足够抵御所有外在的风雨,一个人游离在陌生的城市里,看着花谢花开,然后追寻着自以为是的梦想。很多年之后的现在,一个人站在回家的站台前,在即将踏上开往家乡的列车之上时,我才明了,曾经的自己是真的自以为是。四年,已经改变了太多的东西,断裂的伤口已经缝合上,虽然依旧有着触目惊心的疤痕,但好在一切都已经缝合上。没有裂口,只有原谅和被原谅。

5

八月的夜色中能够感受到微微的凉意,在凌晨时分,缩着膀子踏上回家的列车。而后寻找到自己的座位,列车上空调开的很足,不得已只能打开背后的背包将一件稍厚的T恤拿出来,铺盖在自己身前,而后背靠座椅闭目遐想。

耳朵里塞着齐秦的声音《夜夜夜夜》,想问天你在哪里?我想问问我自己……

音乐的美好让我觉得内心里开始延伸着一种无迹可寻但真实可见的感觉。那是一种情绪,一种蔓延周身的情绪,心揪在一起,而后酸意盎然,一个人,那么久的漂流,终于再一次踏上了回家的车。那是一种幸福么?归家的孩子,终于可以再一次拥进母亲的怀里,终于可以安然的栖息在森林里,就像是迁徙的候鸟终于看见了温润的南方重叠的山河湖海。

记忆渐行渐远,曾经的那座城市里被时光隐匿在尘土里的气息,是关于幸福的惦记。而家,就是一座城,住着群山峻岭,而我是一只漂泊的候鸟,一个人迁徙,去远方,荆棘密布,而今终于可以回到属于我的山河,终于可以背靠着大山,肆意的遮风挡雨。

母亲的电话打来,问了明早到家的具体时间,而后她说准备一桌子我喜爱的饭菜等我,并让哥哥来车站接我。那一刻忽然觉得四年的时间其实并没有改变什么,母亲的关爱从始至终从未离开过,即使曾经我们之间有过长达一年的冷战,即使曾经我们言辞激烈的争吵过。即使我说过再也不会回去,这样混账的话。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开,阳光便迫不及待的出现,照亮了这一整片天空。清早忙碌的人们一群接一群的从身边走过,而后在我抬起头的时候,便看见了刚刚下车而来的哥哥,我猜想他一定是坐了第一班赶到县城的班车。

哥哥第一眼便看见了我,他向我走来的时候,手臂挥舞着,我冲他微笑,而后他向我跑来。

一座城散文 篇4

一个人,一座心城,你走不出来,我不敢闯入。

她恋爱了。爱上一个痞子一样的男孩,为他设了一个单独分组, 上备注成老公,在空间毫不避讳地说我爱你。她带我去见那个男孩,我什么也没说,只觉得她太单纯,单纯到,让我想种暴打男孩一顿,让他立马滚蛋的冲动。

我终究什么也没做,我怕做什么都是错的。从小到大,我习惯于保护她,不想让她受任何伤害。可是,在她的爱情面前,我却什么都不能做。只告诉她:你的青春,你负责。

我不知道是怎样一种冲动,或者爱慕,才会为某个人专设一个分组,大抵都是单纯的人才做的。因为爱,就觉得他是唯一,和别人都不一样,所以怎么能把他和别人放在一起呢。对,一定要为他单独设一个分组,再给他一个独一无二的`备注,如果这些都不够,那就光明正大地当着那么多人的眼睛,说我爱你。

可是,就算我的爱情,我也从未为他如此霸道过。

他来的时候 ,我把他放在清风迟来。我告诉他,最好的朋友都在这里,因为迟来,因为懂得,所以珍贵。那个分组50余人,有时候列表拉到最后才能看到他。

后来某一天,我把他请进了我的小城。那是旁人进不了的一个分组,十余个人,是我最亲近的家人,是属于生命里的人。

不改他的备注,他叫什么,就任他叫什么。不刻意看他空间,不发表评论。想起时,就去翻翻他的旧相册,看看他过去的样子。

成熟的爱情,一定是这样不动声色。知道细水长流很慢,知道一生一世很长,所以不着急。

爱上一座城 篇5

不是因为那里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名胜古迹,不是因为那里有耸入云霄的摩天高宇,亦非缘于那里有取之不尽的黄金遍地。那里可能是大雪纷飞的北国,那里也许是烈日炎炎的南域,那里可能不富裕,但却让你如痴如迷。那里也许不美丽,但却让你心旷神怡。

无数个春光无限艳阳天,是什么让你魂断梦牵伤离别。

无数个良辰美景花前夜,是什么让你辗转反侧空悲切。

许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理由,来说明自己为什么居然会对一座城市有一种如此深厚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眷恋,但我却未能找到那个理由。后来,终于在思念中了解,在深爱中明白。原来,最最难以让人释怀的不是缘于那座城,而是因为那里有一份让人斩不断的相思,忘不掉的牵挂。

一位朋友,大学毕业后她本可以凭借不错的条件,在大都市里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她却去了一座偏远落后的小城。朋友们都为她叹息,但她却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她说,她爱那座城,但更爱那个人,是因为那个人让她选择了那座城。其实她真正在乎的并不是那座城,而是那里有让她牵肠挂肚朝思暮想的一个人。

你也许从未到过一座城市,但却对那里的大街小巷的名字耳熟能详,对那里的山川河流了如指掌。这也许是对“爱屋及乌”的另一种注解;这也许是对“人生自古多情痴,此事无关风与月”的异样的诠释;这也许是那“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时尚感悟……

谁让生命如此多情?是生死相许,是肝胆与共,守侯的容颜如莲花开落,顾盼的身影如日月常轮,像绕梁三日的音乐,割舍不下,排解不去。这便是思念,而爱上那座城便是这思念的寄托。

爱上一个人,亦如爱上一座城。我总这样认为。

孤独是一座城诗歌 篇6

落叶随着风儿打旋,紧紧抱成一团

热闹和安宁纠缠不清,混在体内

酝酿一场孤独的梦

孤独是一座城,城里有声音

身影也会时常攒动,只是有些飘渺

溪流沿着山谷欢唱,曲曲合成一调

激情和坦荡川流不息,躺在怀里

流淌一段孤独的情

孤独是一座城,城里有石阶

样子也是千篇一律,只是有些没落

街道顺着石阶延伸,阶阶连作一城

风华和雪月化作绝唱,藏在心里

诉说一件孤独的事

孤独是一座城,城里有炊烟

袅袅炊烟升起时,欢声笑语才渐浓

孤独是一座城,城里有爱情

月光下窃窃私语,有话不尽的情缘

孤独是一座城,城里有童年

溪流经过的地方,有唱不断的歌谣

孤独是一座城,城里有故事

石阶显露的沧桑,有说不完的过去

孤独啊!你是我内心的一座城!

恋上一座城作文 篇7

那是活在每个人心里的—座城。

它会出现在你甜美的梦里,或仅仅只在呼吸的那一瞬。它似乎遥不可及,你要乘坐汽车、火车、飞机花上几天几夜才能抵达;但它有时却又近在咫尺,在你张口唤出它的名时,已稳稳坐落在你的心上。

而对我来说,西藏就是这样的存在,它是我恋上的城,盛放在青春的花池。

回想起来,已不知当时是如何一点一滴构筑成如今对它的爱恋,但这并不妨碍我用虔诚的眼光仰望它。拉萨是一座需要仰望的城,它那样阒然静立在皑皑雪原上,神色庄重而安详。我常常想像西藏的天,必定是最最原始圣洁而令人敬仰的。我笃定地坚信,那会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所以当你站在茫茫高原,合手闭目,许的愿上天才听得最清楚。在那里,一切就像被净化过一样,灵魂与灵魂之间,似乎都能照出最本真的样子。

而在这些灵魂之中,有一个灵魂,拥有不死之身,他穿越时空的界限,在世间持续哼唱着一首最动人的圣歌。这个人,便是仓央嘉措。他是西藏的转世灵童,是藏民顶礼膜拜的**,但他丝毫没有佛该有的架子,相反,他却同一个孩子一样,喜怒哀乐,只忠于自己的内心。他常常溜出布达拉宫,去呼吸尘世的空气,感受自然的阳光。他说:“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蓦然相爱,寂静欢喜。”他又说:“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我想,除了他以外不会有第二个人可以吟诵出这样圣洁的爱恋,而这爱恋也只有在西藏才得以保存自身的纯洁完好。

在西藏,空气稀薄,可你却并不会觉得四周空虚而干瘪。相反,它被另外一种东西填得满满,它是饱满而富足的。那种东西,叫做宗教。在西藏,随处可见的是帐篷外黄色的经幡,它不做声地随着风的脚步默默祷告。袅袅而起的烟雾、盘旋萦绕的秃鹰、低声虔诚的祝愿,这一切的一切,构筑成人的信仰,在天地间美好得催人落泪。绛紫色皮肤的.藏民脸上常常带着知足而羞怯的笑。这笑里,满满的真心,没有隐瞒。他们的信仰,往往坚定到令人震撼,自愧不如。他们有朝圣的习惯,有些人要跋涉很长很长的路。可他们毫不在意距离的远近,完全不靠任何工具,仅凭双腿,一路磕长头,风餐露宿,即便为此花上几年时间。途中遇上河流时,他们也会在岸边磕满河宽的距离,再设法渡河。这样的虔诚与坚持,从每个人心底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以至于西藏稀薄的空气中也溢满了宗教浓浓的香火。

然而这座城,因了本身的太过圣洁,因而对待世俗的风暴席卷,显得狼狈而措手不及。人人都知道藏獒,可真正了解藏獒的人却少之又少。谁都知道它们体形健壮、价格昂贵,却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它们的忠诚善良、高贵坚强。几千年啊,它们成群结队穿行在这白雪皑皑的圣地,守护着一座内心如莲花般纤尘不染的城。恶狼也杀了,豹群也赶了,它们赤胆忠心地击退了敌人一次次猛烈的进攻,却从没有想到自己全心守护的主人有一天会抽出自己手里的刀,残害这样高贵的灵魂。藏獒是西藏的守护神,可如今它们消失了。大量的藏獒被杀、被卖,被自己的忠诚绊住了前行的脚步。那些豪宅大院里养着所谓藏獒的愚蠢的人们不知道,真正的藏獒只属于西藏,只属于皑皑雪原,离开了高原就不能存活。所以所有在大城市里被当成炫富的宠物的藏獒不过是徒有其表的玩具狗。西藏已经永远失去了藏獒,我的城永远失去了守护神。我仿佛听见雪原的风,声调悲切,已哼不成调。这是多么悲哀。

一个人,一座城 篇8

近年来,在湖北省毗邻武汉东大门新沟镇的汉川经济开发区内,快速崛起了一座气势宏伟、生机盎然的服装产业新城——汉正服装工业城。她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武汉汉正街及东部沿海的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前来入驻,与汉川马口、庙头纺织工业园相辅相成,成为湖北省52家成长型产业集群之一。汉正服装工业城的投资者和倾力打造者,正是出生于斯、成长于斯的十届湖北省政协委员李志祥。

奋力拼搏兴大业

李志祥,1962年出生于湖北汉川新河镇。这一方水土养育了他,使他在以后的奋斗中将这里作为他实现人生理想首选的大舞台。

理想有多大,路就有多远。1985年,年方23岁的李志祥决定自己创业,他毅然辞去担任多年的乡文化站站长职务,选择建筑行业作为他人生奋斗的新坐标,率先在当地组建了汉川县新河建筑开发总公司并任总经理,成为当地最早取得开发资质的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此,李志祥开始了他在建筑市场上奋斗拼搏的征程。他带领公司先后在武汉青山区、汉川城关开发建设“钢洲花园”住宅区第一、二期工程以及“兴发佳园”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这些工程都实现了当年开发、当年竣工、当年销售率达90%以上的辉煌业绩。

随后经过十多年的创业,企业建制、规模、管理、设备、技术、人才、销售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企业的品牌形象不断巩固和彰显。这期间他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学习工商管理。同时,在创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运作本领,使他在市场搏击中如鱼得水、驾轻就熟。1999年他荣获“湖北省优秀集体建筑企业家”称号。

2002年,在本地地产界已小有名气的李志祥被武汉硚口区政府聘任为区招商局副局长。他在任职期间努力工作,为当地的招商做出了突出贡献。当获悉武汉市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将第二产业从主城区逐步迁移到工业集聚区,然后利用退出的土地发展第三产业战略),预备将汉正街服装生产企业迁出武汉城区的信息后,他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商机,并捕捉到这个商机,果断返回汉川,组建了湖北川东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己担任董事长,策划并启动了汉正服装工业城建设项目。

平地崛起工业城

曾被称为“天下第一街”的汉正街市场一度成为全国性的小商品批发中心。时至今日,这一区域依旧保持着相对传统的空间格局。细密的小巷与主街交织,形成了层层叠叠的集市。以现代商业的标准,汉正街存在空间上的局限,交通和消防隐患阻碍着这里进一步发展。虽然这里互相依靠共生的高密度业态,以及多年的历史积淀,共同激发了蓬勃的人气,使这里永远川流不息。但是,生产、生活、仓储“三合一”的典型商业模式,导致火患频发,也致使汉正街服装产业陷入“整治—迁移—再整治—再迁移”的怪圈,在武汉城区数度搬迁。汉正街的小老板们,渴望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厂房,远离火灾,持续发展。然而,对于实力还不算雄厚的他们来说,在武汉建设自己的厂房,这个梦想还遥不可及。

汉正街的发展瓶颈,李志祥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适逢政府实施“退二进三”战略,李志祥顺势而为,提出:“能不能批200亩地,搞个服装加工园区,将汉正街的服装生产引过来?”汉川市领导当即拍板:“招商引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汉川欢迎!”

这一项目不仅得到汉川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孝感、武汉两地乃至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汉川市和硚口区政府以《备忘录》的形式,明确指定汉正服装工业城为“汉正街服装市场生产总部基地”。

2005年10月,汉正服装工业城正式开始动工建设,计划用地10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吸纳400家汉正街中、小服装企业来服装城入驻。进入2006年下半年,随着第一期工程建成,30家转移企业入驻,前来订购厂房的企业日渐增多。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满足客户市场的需求,用地由200亩规划调整到2300亩。到2009年,依然不能满足转移需求,再次扩规到4960亩。

商贸之“根”留在武汉,工业之“基”置于近邻。经过6年时间的陆续开发和建设,一座广受瞩目的服装城在汉川拔地而起!其成为“湖北建设武汉城市圈的实践者”,“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更成为承接武汉汉正街乃至东部沿海地区服装产业转移的优秀平台。

目前汉正服装工业城完成建筑面积300多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80 亿元,建成庭院式厂房、宿舍近300 套,辅料车间55套,并已建成配套的汉正劳保用品大市场、汉正洗染工业城、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这里的建设和布局,是李志祥总结广东、江浙一带工业园区的经验建设而成:厂房宽敞通透,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建筑群按庭院式分割,一厂一院,彻底告别了汉正街“三合一”的模式。

截至目前,汉正服装工业城已承接纺织服装企业1750余家,员工近5万人,年生产各类服装10亿件,形成了以服装生产为主体,集加工、市场交易、品牌创新于一体的纺织服装基地。

全面服务,放眼未来

李志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企业兴则园区旺,服装城与企业要同成长共繁荣。”为此,李志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尽量为企业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

为了帮助入驻企业解决工商、税务等方面的繁琐事务,汉正服装工业城下设会计服务公司。这个公司包揽了所有入驻企业在工商、税务等方面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除此之外,该服务公司的服务甚至还延伸到为一些小企业提供财务会计服务。

商贸在武汉,制造在汉川,对于入驻服装城的老板们来说,物流是个问题。李志祥组建了汉正物流公司,帮助企业主购进原辅材料,以及产品外销。当汉正物流公司满足不了需求时,又及时引入其他具有一定经营实力的物流公司进驻园区,作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服装城从事物流营运,满足企业货物流转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资金的短缺无疑是影响发展的瓶颈。为缓解企业在服装城购买厂房的资金压力,从2005年到2011年的6年中,川东集团通过汉川工商银行累计为企业办理按揭贷款1300多笔,额度达4.96亿元。去年9月,川东集团又与汉川工商银行联手设立汉正服装工业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2012年3月,收购了湖北一家担保公司,联手为入驻企业申请银行小额贷款提供担保,解决入驻企业“贷款难”问题。

服装城除了依托汉正劳保用品大市场等商贸平台外,还强化与武汉纺织工业大学合作,在去年校企联手打造的汉正服装工业城服装品牌研发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服装设计工作室,设计自主品牌,委托入驻企业代加工,再通过网上交易市场和专卖店、加盟店销售,将服装城生产的产品推向国内外,提高服装企业加工利润和品牌价值,实现服装生产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

在汉正服装工业城里,四季伊红服饰有限公司算是入驻较早的企业了。这家2008年入驻的服装厂,熨烫使用的蒸汽经历了用锅炉、天然气和管道蒸汽三个阶段。公司老板刘宜刚说:“用蒸汽方便、利于环保不说,还特别好用,蒸汽温度高,以前烧锅炉熨烫六七次才出来的效果,现在可一次成型。用管道蒸汽,虽说直接成本与烧锅炉差不了多少,但锅炉的运行、管理和维修等间接成本没有了,算起来,成本下降了不少,还利于环保”。

从2005年建设初期使用煤炭烧锅炉,到2008年统一煤改天然气,再到2009年建设管网引进汉川电厂蒸汽,短短几年间,汉正服装工业城蒸汽配套几经变革。如今,汉正服装工业城是华中地区同类型工业园中唯一使用管道蒸汽的。每一步,都为企业生产带来巨大便利。

同样投入巨资,但还未实现盈利的还有污水处理厂,这个投资1.2亿元,日处理污水达4万吨的项目已经投产运行,为目前已经入驻的印染、洗水企业处理工业污水。

李志祥说:“无论是物流、融资还是管道蒸汽或者污水处理,我们都是在服务的基础上着眼未来。服务企业说到底是服务人,只有在服装城工作生活舒心,才能安居乐业,企业兴旺园区亦会更加繁荣”。

汉正服装工业城项目的成功使李志祥有了更长远和更雄心勃勃的计划:按照“建万亩产业基地,创千亿产业平台”的构想,总投资过百亿元、占地面积11000亩的中部轻纺服装之都项目已在湖北省红安县经济开发区新型产业园破土动工;为武汉光谷机械电子产业配套的光谷东机械电子产业园亦将在黄石于年内开建。

李志祥认为,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转移阶段,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环节向内地转移已成趋势。而武汉随着中部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产业转移也势在必行。在此双重机遇下,要树立起做大产业集群的雄心壮志,通过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大制造、大商贸、大物流的格局。

目前,位于红安的中部轻纺服装之都和位于黄石的光谷东机械电子产业园这两个项目均已经通过论证,正步入实施阶段,李志祥新的两驾马车业已奔赴新的征程,再次挑动着人们的集体关注。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再次上演……。 (摄影/SMEIF记者侯燕)

一座孤城散文 篇9

血红色的夕阳被我挡在掌心之外。所有你存在的轨迹被狠狠地灼成一团无解的局。我是局外人。袖手旁观,心乱如麻。

太久的等待让我遗忘了最初的宿命,只一个照面,便被你诱入一场无关风月的圈套。猎人,从来是冷血的。

点燃一支烟,看它散成片片凄美的结局。竟然有些上瘾这抽搐的痛感。你是童话,却没有童话结局。我是天使,也不懂你的天堂。若一切都完美的没有语言,平静的散尽硝烟。谁想做阿修罗。

漫天是青铜色的星光,它们即将熄灭。就似烟灰缸里的烟头,明灭不定,苟延残喘。只余迷离的烟雾,灰色的漩涡。就像是从感伤岁月里筛过的,一把一把的寂寞。你翩然入梦,像一个朝圣的天使,眸子里带着所有的愧疚与不安。

我就像一个等待着戈多归来的孩子,用我的青春和信仰去织补另一个人的生命。在破碎的镜子里只能看到彼此存在的背影。裂缝似深渊般吞噬了所有的念想,将我们硬生生的禁隔于两端。我就这样被你遗忘。在黑夜里茫茫然的孤立无援,只能藉希望于白昼的来临能把你拼凑回原来。

你告诉我说这是座寂寞的城,只是我却感觉不到。我本就是个寂寞的人。走在我的`长街湮灭了最后一丝喧嚣,看着你的背影烙在我的城墙,我没有追赶。你来过我的长街,却不是我的归人。猛然惊觉,原来我一无所有。

你相信吗?天使其实是个带着翅膀的恶魔。离她远远的好吗?不要再试图碰触。那是一朵黑色的曼陀罗,盛开在黑色的沼泽,在黑色的夜里,寻找黑色的记忆。我无法负担,也不想救赎。

守过一座城高中作文 篇10

这段文字,是以曲阜运河古城的小巷中而来,带着一米阳光的明媚,带着婉约温柔的缱绻,带着朦胧湿润的愁思。是乍暖还寒之时古城与我美艳动人的相逢。

也曾在偶然间,误入过一处桃花源,那时灯火阑珊,我似武陵人行舟而往,却只记得晓风残月,星疏水寒,清露寒霜,影随之时,花落月冷,于是心生不快,满眼无奈萧条。如今我踏上这一片齐鲁大地,在山东导游柔绵如云的口音里踏岸穿行与青石小巷。亭台水榭,烟雨楼阁,欣喜与期待就这样依韵而生。

不得不提的是古城随处可见的大小牌坊。它们不会是冗赘繁琐的街巷之名,不会是招摇过客的粗面锦旗,而是各具特色的.古风设计,精巧别致,相映成趣。记得有一家器具店的牌坊是以青花瓷上的蓝白花作底纹,镌刻成正楷字的“那一年”,字是用金墨挥洒出来的,偃仰倾仄,清劲绝尘,给人圆动宽阔的酣畅之感。再走几步路,竟又有一家瓷器店,牌匾上赫然写着“那些年”,我们都给逗乐了,心想着这两家店会不会是同一主,再抬头望那匾上的三个大字,立马打消了想法,这笔是行草书体,端庄严谨,闲雅舒放,却又暗藏猛锐长驱,高华逶迤,与那精致勾勒出的“那一年”实是不符,想必那家是温婉灵动的主,这家是爽直干练的头。

还有那遍街多得叫人发愁的小时尚拔节生长着。不会只有俯拾即是的富人才倾心,更不会只有靓男靓女才称意。它们的元素与风格是在运河古城的儒儒深情中孕育而来的,好像是这富足浑朴的天地烙印下来的。首饰,珠宝,印章,剪纸,传统面鼓琳琅满目,夺人眼球,卷葱煎饼、姜糖、大枣等传统小吃更是刺激味蕾。卖埙、风琴的商家最会招客,就在青石板上摆上自己的摊子铺子,娴熟的吹着人们耳熟能详的小曲小调,深沉凝滞的乐声仿佛是从某条幽苔深深的巷子里传达出来;又像是一首悠扬的唐诗,淅淅沥沥地落在青石板上,平仄有声;像一幅写意的泼墨图,刻进最明净的时光里,浓淡相宜。

任那埙琴齐鸣将我沉浸如梦古城,飘荡的花香和春风更把我熏醉。春燕未带给我杳音,我却触手可及这般盎然春意。是熹微的日光,是春水起皱的刹那,把我碰撞成绿色。古墙的罅隙里窜起了一根根嫩草,有舞低杨柳楼心月,有歌尽桃花扇底风,有墨香之荡漾,有茶香之温婉,有水滨弱柳抚花风曳摇,有行者过客酒家旌旗飘。盈盈绕绕,都化作温濡季节里渲染开来的袅袅轻烟,交织成一匹绚丽丝滑的锦缎。

后屋深院一家接着一家,大大小小的书阁画铺也层出不迭。也曾驻足一副副奇书妙画,自己仿佛身临一座锦绣斑斓的城。有水墨的肆意泼洒,有工笔的细致勾勒,俨然一座诗礼簪缨之邦屹立于历史的洪荒。雕栏画栋,佩玉鸣鸾,府河作青绉,锦江作绿绦,不自觉地想象自己定是千年以前宋词里面的哪位婉柔女子,一不小心入了书生的眼,然后一眼万年,回首已翩然落于一纸墨香。

杨雄曾于蜀城赋诗:“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我想,千年以前的那座邦国与我当下提着花灯到曲径通幽处找寻的运河古城,看上去别无两样。

可是,当真一样?

一切都只怪我自己,忘了古城它不会听风,自然也不懂感情。它就是这样,任性到漠视了这片土地的所有鲜血,留下的,只有那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的自生自灭。它再如何繁华阜盛,都没能有过蜀城世世代代承载下来的“人情”,它只是后人重修再建的旅游景区,是一页愁绪晕染的墨迹。

嗳。

跑过一座城 篇11

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知,往往需要和某一个具体的事务联系起来,就如同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第五大道之于纽约;东方明珠之于上海……这些都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和符号,是城市影响力的具体表现。同时,也需要不断扩大这些标志的影响力,而马拉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今年是官方记录的上海国际马拉松20周年,跑者们的热情如点燃的火炬一般熊熊燃烧,有人开玩笑说,今年上马的报名难度已堪比车牌竞拍,甚至不亚于春运抢票了。玩笑虽有夸张的成分,但也真实反映了近几年上马的火爆程度。从5000人到35000人,上海国际马拉松赛19年以来,参赛人数翻了6倍,而报名人数更是几何式增长,仅就去年报名参赛的号牌就排到了200多万号,这也见证了跑步热潮从启蒙到井喷式发展的现状。

8号清晨6点,连日来的阴雨天气早已将城市的道路浸湿,立冬的晨风吹来阵阵凉意,英语、法语、普通话、上海话,各种语言唤醒了外滩金牛广场的宁静。三万五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跑者们聚集于此,一股蓄势待发的紧张感充斥整个广场。

北京时间7点整,2015上海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一路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启了一场奔跑之旅。在跑过了繁华的南京路、优雅的淮海路、国际范的环球金融中心后,顺着黄浦江一路向南,经过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和熟悉的世博园,最后到达上海8万人体育场,城市的喧嚣与宁静、激情与活力都倾注在不断向前奔跑的脚步之中。在城市平坦的柏油马路上尽情享受奔跑的乐趣,张开双臂,碰触着路边的植物,享受着风和城市的美景从身边流过的感觉,身体的负荷与心灵的畅快相互作用,坚持、忍耐、挑战、兴奋、孤独等关键词交替出现,但冲过终点后一切又都归于平静。

顺利完成全马赛程,我跑步的里程又增加了42.195公里,但收获却远不止计步器上的数字。其实,跑马之于我的意义并不在于输赢,而在于准备的过程和站到起点的那一刻。42.195公里,在极端艰难的状态下思考人生,与自我博弈,很多困惑和迷茫都会迎刃而解,就像火焰一样,吞噬了所有的负面情绪,只留下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这是一个奔跑的年代

古希腊有句格言:“如果你想健康——跑吧!如果你想俊美——跑吧!如果你想聪慧——跑吧!”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这句格言仍被无数跑步爱好者奉为经典,而跑步这项运动也逐渐成为了人们追求健康和快乐的生活方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代表了城市居民追求美好与和谐的朴素愿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奔跑则让城市更美好,对于城市和跑步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跑步是我认识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在顺畅的街道上跑步,用脚步与城市交流,在奔跑中熟悉这座城市的风景,体味当地人的生活,用双脚,一步步靠近这座城市的内心。

跑过了很多地方,而上海无疑是我最熟悉,也是最受触动的。每天清晨6点出门跑步是我的习惯,然而不论刮风下雨,总能看到男女老少在公园和绿道上肆意奔跑的身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跑步这项简单却高效的运动之中。大大小小的跑团奔跑在上海的各大公园、绿道,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从身影上,我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跳动着一颗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内心,这种海纳百川,创新蓬勃的氛围,正是这座城市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然而,跑步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从个人来说,跑步是一种时尚又健康的健身方式,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强大了自信;对城市来讲,跑步为推广全民健身,促进城市精神发展提供了助力;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跑步则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因为跑步热潮的席卷,让体育用品、智能穿戴设备等跑步周边销售提升;大数据、赛事直播、医疗健康、运动培训等相关产业迎来发展,企业也在调整战略,跨界创新,转型适应跑步的热潮;各个城市争相举办长跑赛事以求带动交通、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一个由跑步而串联起来的产业链逐渐清晰。

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繁荣,带动更多人加入到运动大军之中,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走入大多数人的生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这就是跑步的神奇之处,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运动,一群人的影响力,一个城市的名片,更是一个时代的机遇。

有时候,奔跑的脚步是丈量现实与梦想之间距离长短的刻度,一步向前,梦就清晰点;有时候,奔跑的脚步是对于这座城市最好的触摸,每一步,都是感情的倾注;有时候,奔跑的脚步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看到了机遇就要跑起来抓住它。在漫漫跑道上,快乐、挑战、汗水、梦想,交织合奏成一曲动人的旋律,如果你已经听见了,那么你还在等什么,现在跑起来吧!

一座城的梦散文 篇12

第一次和宝鸡的亲密接触来源于儿时的零星记忆。多年前,跟随父母来宝鸡探亲,依稀记得那时中山路的繁华,人群熙熙攘攘,也能忆起当时金陵桥作为连接城东西居民来往的主要通道,承载着宝鸡人的日常通行。

那时,对于宝鸡这座城的`印象就是坐着火车从自家出发要三、四个小时才可到达,是一座东西狭长、南北窄小的山城。

直到多年后到宝鸡工作,才深入了解这座古朴中散发时尚,时尚中深蕴着历史的名城魅力。五年时间,在宝鸡成家立业,感受着第二故乡越来越美丽的蜕变。

如今,随着经二路的开发、高新区的投资,中山路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伴着神农桥、吊桥、蟠龙桥和东岭廊桥的建成,如今的桥已不单一承载着通行的功能,更成了人们业余生活休闲的好去处。高楼林立的居住区,活力繁华的商业区,蓬勃发展的工业区。无论你是初次来此,还是周期到访,宝鸡的时尚、年轻绝对足以吸引你在此停留。

至于你想感受西岐文化、陈仓古史,那么民俗博物馆、青铜器博物馆、周礼主题公园、炎帝园及影视基地等景点,更像是遗落在这座现在都市的粒粒明珠,以璀璨光芒打动着你去体味泱泱中华的厚重历史。

这是宝鸡人通过不断奋斗打造出的城市梦。秦岭依旧、渭水长流,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小小的梦想,看似不起眼,却在一点一滴地成长,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座城,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坚实后盾。这座城,也必将在我们追逐璀璨梦想的过程中,变得更为美丽。

向往一座城散文诗 篇13

那里没有喧闹喧哗,只有宁静的溪水在静静的流淌

美丽的鲜花在绽放

宁愿选择宁静

和孤独

向往远方的高山

一个前进的远方

让我像拥有一双雄鹰的翅膀,飞过高山苍原

那里有幸福的光标在指引着前方

让我见到远方的光

和远方

向往一个宽阔的海洋

一个有风吹海鸥翱翔的心停泊的地方

那里有微风,有大海的清音相伴

四季都清亮的国

让我可以用苍翼抒写人间

和绚丽

向往一场梦

一个时光的梦

可以听到时光的独舞

没有距离一场心灵的.契会

让我知道一个古老的故事

和诺言

向往一缕阳光

一个有方向的温暖的天堂

让我触及温度和花海

在时光里停留

和绽放

向往一段青春的路

一段最美的年华,一段未来的路,

让我相遇最美好风景和最美丽的爱情

让我遇到可以一起携手一生

放弃一座城 篇14

放弃一座城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一座生活了近10年的城市;放弃这座城市里的一套房子更不容易,不只是因为我知道这个城市里有太多的年轻人在为房子而挣扎,更多是因为这是真正完全属于我的第一套房子。

在租房的时候,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等自己有了房子,就可以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就可以买很多很多可有可无的东西,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我的房子;等我真正住进去,我才知道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带来的可以更多:这个城市,终于有一盏只为你亮起的灯了。

我的离开非常突然,突然到连自己都承认,如果半年前有人告诉自己半年后的生活状态,我肯定觉得这个人是神经病。

人生就是充满了顿悟,顿悟着你不停地问自己,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如《蜗居》中海萍说的那样:在这个大城市,人流挤着你往某个固定的方向走,还是静下来、慢下来,看看别样的人生。

在上海的日子我过得非常标准:朝九晚五,理论工作时间8小时,却得花3个小时在来回的路上,还有1个小时是公司强行占用的午餐时间;一周加两三次班;每个月领一份固定的薪水,够养我的房子和给自己一种还算体面的生活;出入装修精致的写字楼,一句话里夹着两个单词;每天做着跟自己完全没有关系的事情;每周算计着属于自己的不多的时间,什么时候锻炼,什么时候加班,什么时候跟闺蜜吃饭,什么时候钟点工阿姨来家里打扫卫生;每年算计着什么时候加薪,什么时候升职,什么时候要再去见见猎头……

突然有一天,我想要有自己的生活。我想学钢琴,我想多陪家人,我想看很多电影,我想让自己的步伐慢下来,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周遭一切的可爱。我知道,这样的生活我在这个城市寻找不到,因为如果我跟不上这里的节奏,我就会被这个城市甩在身后。我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力,是生活选择我。

于是,我决定离开,哪怕降薪,哪怕那个城市的那份职业会和自己格格不入。

于是,我过上了另一种标准生活:每天准时上下班;慢慢地在食堂吃1元一份的早餐3元一份的午餐;下班后,悠闲地去买个菜,然后给自己做顿随意的晚餐;把碗洗好,你仍有足够的时间再给自己安排一点私人或者集体活动;周末,有大把时间窝在被窝给老友打打电话,或者和家人朋友去郊外晒够太阳、喝个温暖的下午茶。

虽然现在的工资很低,虽然现在的工作根本不需要我发挥多少个人能力,但是我终于过上了一天24个小时中有整整16个小时属于自己、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生活。

我的计划,也不再包括什么时候加薪什么时候提前还贷什么时候升职,而是什么时候学会打羽毛球什么时候玩好自己的单反了。

周五中午,冬日的太阳煦暖得分外诱惑。午餐后,约两个好友去单位附近的湖边走一圈,再爬个小山,然后回到办公室放松地睡一个30分钟的午觉。在闭上眼的那一刻,我觉得离开上海真是一个不坏的选择。

上一篇:走向对话的司法--法官共同体与民主下一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