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座城市(共5篇)
认识一座城市 篇1
摘要:<正>马丘比丘是秘鲁著名的印加帝国遗迹。由于独特的位置和地理特点,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下面就和美国同学一起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地方吧!Dear Li,I’m sorry I didn’t write sooner.I was away for the last month.I went to Peru with mymom and dad.My mom’s company sent her there on business.It was great!We flew into Cusco.
马丘比丘是秘鲁著名的印加帝国遗迹。由于独特的位置和地理特点,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下面就和美国同学一起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地方吧!
Dear Li,
I’m sorry I didn’t write sooner.I was away for the last month.I went to Peru with my mom and dad.My mom’s company sent her there on business.It was great!We flew into Cusco.One weekend we took a train to visit Machu Picchu.
“What is Machu Picchu?”you ask.Well,it is a remote Inca city.Actually,it is the re⁃mains of that city.Machu Picchu is on top of a mountain peak that overlooks the Urubamba Riv⁃er.It is more than 7,000 feet above sea level!
As we rode the train,our escort pointed out unfamiliar vegetation that grows in the rain for⁃est.The undergrowth,the plants that grow near the floor of the rain forest,was so thick I could hardly imagine trying to get through it back in 1911.That was when Hiram Bingham,the man who searched for the ruins,started his expedition.We also learned about the animals that inhabit the region.There are some venomous snakes that live there.One bite can kill a person.It must have been quite a journey that Bingham took!
His trip was well worth it,in my opinion.Machu Picchu was so big and beautiful!The stones have withstood the test of time.They have been there since the 1400s.There were terrac⁃es cut into the sides of the mountain,and green was everywhere.To top it all off,we were in the clouds!
We saw where the people lived,where they worshipped,and where they farmed.The history is fascinating!
The travel brochure foretold we would have an amazing adventure,and it certainly didn’t lie!
Yours truly,
Maria
【词汇箱】
【读懂了吗】
“An Inca City”参考答案:B
一座城市的升华 篇2
依然是全城修路、依然是水泄不通,只是人们早已被磨平心中的愤怒,偶尔的交通事故也很难再引起围观。菜价又涨啦、油价回落了一点,市中心也开始限时供水啦、房市股市都是不愠不火地那样撑着……电视里依然是各种宫廷各种穿越,甚至《黑衣人3》的国语配音都告诉我们:“要想穿、先得越。”除了穿越,似乎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再去期待和记取。也算见识了世面,再也看不到99’世博會前后的大惊小怪,昆明人早已学会了淡定,是啊,说起来,这都是二十世纪的事了。还有什么没经历过的呢?该干嘛还得干嘛:孩子高考了,要打点打点;公务员笔试出成绩了,要合计合计;昆交会都开到第二十届了,要张罗张罗……如此而已,这个六月,似乎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再去期待和记取。
然而,还是有的!当你在三环上穿桥过洞一路飞驰,当你在庞大的北市区突然感到陌生,当你从旅途归来踏上昆明土地的那一刻,你会发现,这个城市已在你熟视无睹的目光中,悄悄变了容颜。特别是这个六月,它值得昆明人去期待、去记取,为了一座城的升华。
昆明应该记取,不经意间,桥头堡建设已进行了整整一个年头,作为云南的省会和“滇中经济一体化”的核心,世界看着昆明,不论是平台、通道、基地,还是文化、教育、合作,昆明在桥头堡建设中的中枢和核心地位无法取代;昆明应该记取,不经意间,昆交会也走过了整整二十个年头,不论其还存在什么不足,累计高达80.68亿美元的经贸成交额,足以让昆明的份量变得举足轻重;昆明应该记取,“民企入滇”仪式启动,是伴随着全国工商联会议的在昆召开,是桥头堡建设的整体战略成果的展现。此时此刻,昆明正越来越作为全国和世界发展的焦点而存在,这个六月纪录的历史,给了昆明这座城升华的充分理由,都值得昆明记取。
当然,这个六月,还有那些值得我们期待的,那些真正让这座城升华的事件:6月28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将正式通航,昆明进入空港时代;同样是6月28日,昆明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将正式投入使用,昆明进入地铁时代!如果说,那些国家战略层面的东西,还让人们感觉有些遥远,那么,这两个其实也是属于桥头堡建设基本内容的双“通”,则将完全改变一座城市的生活轨迹和方式,实现真正的升华。现在即使是农村的小孩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昆明的双“通”将带来的一系列近期和长期影响,似已不必再说。不用站在政治的高度、也不用站在发展的角度,仅肉眼可见,昆明也是越来越不一样了,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我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昆明也许不会成为所谓的“国际化大都市”,不管怎么发展,昆明有着属于自己的“懒洋洋”、有着永远不变的四时如春,但在这个六月之后,依然会有很多东西将从外而内去改变一座城的气质和节奏。也许到那一天,昆明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骄傲和“腔调”,那将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滇中幸福感”。就算这样,昆明人依然会越来越淡定、越来越从容,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座城的升华,必定不是突如其来的改变,而是长期从外延到内涵的积淀所致。升华,在这个六月,是偶然,也是必然。
一座城市需要什么? 篇3
从本质上说, 由商品交换集中地演化而来的城市, 是人们生活的一个公共场所, 也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公共体。建设这样一个公共体的过程既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门艺术。城市的确能够让生活更美好但必须认识到, 这种美好的前提是充分尊重生活于城市中的人们, 因为他们才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建设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远不是靠“拍脑袋、拍胸脯、拍大腿”就能做好的。如果片面强调扩大城市规模的经济效益, 忽略城市膨胀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只讲究城市表面的光鲜富丽而忽视内在的建设, 必将付出巨大的民生成本。
一座城市, 就是城市人共同雕琢的一件艺术品, 有着自身独特的气质。无论是古典时期的雅典、罗马、佛罗伦萨, 还是极具现代气息的巴黎、东京、纽约, 都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征服世界。不可否认的是, 城市化发展到今天, 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意识到了城市形象的重要性。一个明显的例子, 如今, 我们能经常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形象广告, 不少城市的品牌营销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但是, 正如艺术品质量有高低之分, 城市建设的艺术也千差万别, 有些甚至让人啼笑皆非。
或许, 当“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传播,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 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很显然, 一个徒有光鲜外表而生活不便的城市, 一个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城市, 一个权力随时有可能强行剥夺和限制市民的城市, 显然只会让生活变得更糟糕。让城市建设得“美好”不是最终目的, 让市民生活得更美好才是终极目标。
城市生活的欢乐要素
独一无二:关于“理想城市”的想象是件仁者见仁的事情。比如柯布西耶, 他的“理想城市”太牛了, 他要消灭人行街道、临街商业, 他要让整个城市漂浮起来, 上面竖着摩天大楼……任何模式都是某种“谋杀”, 谋杀单座城市的生命力。一座城市为什么要跟另一座城市一样?这关乎城市市民的尊严问题、个性的尊严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上, 《新周刊》为中国的城市做出了贡献。
交叉混杂:城市生活有很多需求, 交叉混杂在一个地区才能有优化效应。除了功能交叉, 文化要多元。宽容的城市, 才可能是杂种城市。宽容、自由的城市, 才可能吸引创意阶层, 而文化的多元, 才能更进一步刺激创意, 最终推动经济。
优良的下水道:评价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龙应台女士认为下水道是一个指标。“下水道”代指城市的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的构思与规划是城市面向未来的重要表现, 而下水道最具有代表性。比如巴黎的下水道, 于百余年前规划建造, 其工程之宏伟、设计之精巧, 堪称奇迹, 至今仍然在繁华的巴黎城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巴黎, 海明威称“在巴黎待过的人足够幸运”。
行走在街上:让人行走的前提是, 城市的街区要小。街区小, 道路自然就比较密集, 鼓励了步行, 商店可以存活下去, 就会成就街头的丰富感。有了生机勃勃的紧凑街头和公共空间, 才有可能出现波特莱尔、本雅明式的城市步行漫游者。但最重要的是, 在这个城市工作和居住的人, 他们的良好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 城市是他们的。
建筑并存:这些建筑涵盖标志性建筑、有历史或美学价值的建筑以及普通建筑。前两者承载历史和文化, 后者沉淀情感归属。普通建筑的保护亦非常重要, 因为陈冠中说:“普通建筑才是一个城市的主菜、城市的母体。”可惜, 一个大大的“拆”, 在王军的《城记》中让人痛惜至扼腕。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照顾眼前。
不过分拥挤的高密度:高密度不意味着过分拥挤。另外, 城市密度一低, 行人稀落, 街边商业无法生存, 就会出现市区内的亚市区现象——功能分区明显、汽车横行、商店归总在大型商场、居住只是为了睡眠, 本来丰富、复杂的城市生活就沦为单调的亚市区生活。
和谐相处:一个理想的城市, 由于良好的规则, 穷人和富人和谐相处, 相安无事;制度严惩违法的人, 带来多数人的安全感;服务机构工作高效, 比如打了110, 十分钟内即可赶到现场;政府廉洁, 没有公车霸道等。
良好的公共空间:街道上绿树成荫, 夏天走在街上可以悠然;政府牺牲掉一些卖地的利润, 根据街区规模兴建街心公园, 孩子们可以玩耍踢球, 人们慢慢在这里熟识、交流;城市艺术家介入了公共空间的雕塑, 带给人们美好的享受和熏陶;上街不用担心没有干净的厕所可去……人们从容的状态显示着一个城市带给人们的幸福指数。
美丽城市的文化滋养
“一个城市所谓有没有文化, 大概要看文化是否成为当地的主流价值, 是否日复一日是当地人生活的主要养分。”画家陈冠中这样评述一个城市的文化状态。
书店:说起书店和城市的交融, 莫过于台湾的诚品书店。“诚品书店在台北已不只是书店, 是酷, 是嬉。”本来不近书的人也被带动、也可感受到它的氛围而接触, 诚品书店太神奇了!作家李欣频在他的《诚品的副作用》中说:“诚品之于我, 与其说是一间书店, 不如说是一种态度, 一种沉溺, 一种自恋, 一种性格, 一种过瘾, 一种感染, 一种必要。”
大学:大学怎么产生的?如果从大学与城市这个角度来看, 可以说:大学因城市而生。城市的出现, 意味着人口的集中、经济的发展、财富的集聚、生活方式的进化、文明、文化的传播……这些都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大学虽脱胎于城市, 可是大学并非依附于城市。学习的声望高于城市的声望的一个例子就是:牛津大学与牛津城, 而牛津城存在于牛津大学之中。大学和城市, 是一种互生的哲学, 它应该为城市带来自由、包容、开放的精神。
文化角:一个城市中, 是否可以容纳闲人、文人、艺人、嬉皮士、波波族, 各种稀奇的次文化人, 还有媒体发明的概念:飘一代、鸟世代, 让他们有各自生存的空间, 这个城市需要有很多文化角。这些空间也孕育着城市的艺术家。
涂鸦文化:涂鸦文化的形成, 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美国反主流文化兴起之时, 是西方盛行的嘻哈 (Hip-Hop) 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涂鸦是街头文化静止的表现形式, 它可以是政治的, 可以是人性的, 甚至可以没有任何含义。它是来源于最直接的内心的声音, 色彩明艳, 声音铿锵, 个性张扬。它是一个城市年轻的标志。
酒吧文化:酒吧文化与城市有一种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一位法国诗人是这样描述的:“巴黎人喜欢泡吧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 他们都毫不避讳地面街而坐, 人在前面经过是无路可逃的, 那目光肯定在检阅你, 和着一小口咖啡或一个烟圈, 你就被重重咽下了。”
咖啡馆文化:一些作家如龙应台、苏伟贞对香港有小小的不满, 就在于香港没有可以让她们闲坐下来写文章的咖啡馆。而巴黎的咖啡馆已成为巴黎文化的一部分, 那里诞生了很多哲学家和作家。还有一些艺术展、演艺活动、电影等等, 它们都滋养着这个城市的各种人群, 成为一代代人真实的艺术记忆。
“堵城”之毒
堵车, 是全世界人口密集的城市都会遇到的问题。它就像一处经常发作的外伤, 时不时会触动城市的痛感, 却不致命。受此连累的多是城市中的小人物, 于是很难让管理者去关注或改善这块症结。
城市一层层外延式扩张, 很多人生活在城市的边缘, 工作在市中心;或者生活在旧城区, 工作在新城区。很多人记忆中儿时那种一个大院, 父母下班就可以走回家, 有急事也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给邻居的日子随着城市的发展一去不返。横亘在家与公司间的距离, 让人们不得不选择汽车这种既不低碳又不环保的交通工具。早高峰时, 人们要向市中心或者商业区“挺进”, 晚高峰时, 又得一起往城外或居住地赶。职居分离成了城市中拥堵的最大原因。城市规划不合理, 住宅、商业、写字楼分布不均衡, 让我们只得沉浸在汽车尾灯的霓虹中。
城市道路设计不科学, 没有考虑到车辆增加的速度。从辅路到主路, 大多进口、出口都在一起, 于是形成堵车。在大城市, 右转弯车辆还常和行人斑马线发生冲突。有个笑话是这样的:“曾有个日本人在上海从人行道横过马路, 由于右转弯车辆占道, 他就一直等, 一天都没有过去马路。”在工程措施方面, 城市需要完善路网, 改进道路交叉口、立交桥的设计, 才能适应不断增加的汽车数量。比如郑东新区的CBD, 每个环形道路, 都有多个入口、出口, 可以有效地分散车流。
交通信息和控制技术的落后都是城市拥堵的症结。在公共交通发达的纽约, 到纽约曼哈顿上班的人, 基本都是从家里开车到市郊地铁站或火车站再换乘地铁或火车进入市区, 在市内的活动靠公共汽车、地铁和出租汽车。曼哈顿的许多街道只有持特殊牌照的车辆才能停车, 其他车辆停车就会被罚款。华盛顿也是如此, 美国联邦政府官员多不住在华盛顿市内, 而是住在与华盛顿特区相邻的三个州的小城镇上, 如果他们每天开几十公里车去华盛顿上班, 通向华盛顿的几十条公路都会堵车。为此, 美国联邦政府拟定用公交工具接送代替个人开车的计划, 使部分人放弃自己开车改由公交车接送。
城市里私家车连年增多, 让一条条宽阔的马路成为巨大的停车场。在城市规划已成定局的情况下, 韩国首尔在1997年政府提高汽油税, 提高停车费, 加征道路使用费。三管齐下, 使许多车主放弃了开车上班的打算, 堵车情况马上缓解。而新加坡早在十几年前就在市区征收特定道路使用费, 交了费的汽车才能驶入。这些行政手段也仅仅是短期解决城市拥堵的一种方法。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 汽车密度远大于国内, 无论交通秩序或流量却大大好于国内。除了更好的交通设施外, 驾驶者的素质起着同样关键的作用。教育引导公众树立交通公共道德, 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也是防止城市拥堵的重要手段。比如作为绿灯前的头车有义务尽快起步, 让出身后的道路, 不给其他车辆添堵;每次出行前, 合理规划自己的行车路线;在遇到刮蹭等小事故的时候, 用《轻微事故的快速处理方案》到保险公司办理理赔手续, 或者尽快协商解决, 不给交通造成负担。
中国城市的八种悲情
飘忽不定的城市规划:1887年, 火灾焚毁了当时还是小镇的芝加哥城, 重建之时, 当局做了一个城市发展规划, 直到现在该城的建设还是依照这个规划, 没有大的变化, 那张规划大图至今还挂在市规划局里。反观中国, 许多城市的规划会随主政者的更替而在数年内变幻不定。城市规划的任意、多变、粗糙、落后, 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也给许多人带来了生活不便甚至投资损失。必须指出, 城市规划的多变与政府和官员自身利益的过于张扬, 造成的城市普通公众发言权空间狭小乃至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有着密切的关联。
上行板结:曾经大热一时的电影《海角七号》的开头, 范逸臣摔碎吉他, 说出电影的第一句台词:“×你妈的台北!”如果镜头可以扫描神州大地, 不知道多少青年正在说出这句台词, 只需要把地名换一换。城市本来是许多人梦想的开始, 而它如今容纳的则更多是梦想的碎片。有人调侃:“中国梦就是你做梦。”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富二代、官二代……它们在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也在使社会底层进阶之路日渐狭窄。城市正在变得危险, 只因为在这里生存着太多心理失衡的人。
汽车杀手:水泥车、垃圾车、醉驾、“七十码”……夜色渐浓的时刻, 也是中国汽车杀手们肆无忌惮残酷表演的开始。无怪乎韩寒感叹“城市, 让人民死得早”。中国人的生命价值本已在系列灾变、矿难中贬值, 如今又与金钱挂钩变得更加廉价, 对于某些人来说, 用汽车杀死一个人的代价似乎是可以轻易承受的。这也是群众对奢侈品牌汽车肇事者更加关注和痛恨的根源。
乡土情深:迅猛城市化只为中国带来海量庞大建筑, 而居住其间的人们, 却未充分拥有与之匹配的居住文明和生活价值观。农耕文明下的“休管他人瓦上霜”心态阻碍了居民公共意识的成长。私拉乱建、随意圈占公共绿地的行为四处可见, 为社区做奉献、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意识却从未蔚然成风。他们有一栋别墅, 面对大海, 春暖花开, 却在院子中种满了菠菜。
重地上轻地下:夏初, 迅猛的城市洪涝灾害即已凸显了中国城市建设过度追求“水泥硬化”, “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的问题。在城市排涝系统的建设规划上, 我们总是对极端降水情况估计不足。此外, “水泥化”、“硬质化”又给排涝添堵, 使城市排涝系统不堪重负, 雪上加霜。绿地日益减少, 水渗透不到地下, 而只能汇集到相对低洼的市区, 最终导致城区出现积涝。
基本生存:虽则官方媒体早已在宣扬中国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的利好, 但相信对于许多普通市民来说, 这不过是徒增调侃的素材和一丝苦涩。如果说农民还可以依靠土地的收获以及节俭的生活习惯部分免疫于高涨的CPI的话, 工薪阶层则是通胀的最大受害者, 他们是固定收入群, 物价微微上升, 生活质量陡然下降。生老病死, 每一阶段均都是负担;吃穿住用, 无一不耗资甚巨。每日奔波只为基本生存, 又有谁会顾及城市的美好或肮脏?
毒源环伺:在粗放工业化和扭曲商业价值观共同的粗暴教育下, 中国人逐渐学会了许许多多冷僻的化学名词。比如苏丹红、PX、三聚氰胺……通过各种渠道, 比如居民区附近的化工厂、建筑材料、食品, 毒素悄无声息渗透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侵蚀着本就逼仄的生存空间。
不可逆转的异化:城市越来越大, 人却越来越孤独。人性屈从于物欲, 这种异化现象在中国城市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而它的后果也在骇人的社会新闻中渐露端倪。经济学家陈志武在微博中谈到, 富士康连跳事件、多起屠童事件等, 显示以政府为主导、单纯追求GDP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冷酷面。这种模式下, 个人在GDP机器中只是一颗颗螺丝钉, 是工具, 而不是具有天赋人权、有血有肉、有心灵感受的人。陈教授认为中国需要从教科书开始, 全面强化人文价值;需要类似“五�四时期”的思想升华, 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文化复兴。
被遗忘的角落
朋友生活在上海, 在他眼中人口已接近2000万的上海, 是一场活生生的城市化实验——污染严重的黄浦江两岸密布混凝土公寓高楼的住宅小区, 几乎没什么绿化 (晾的衣服倒是不少) 。公园很少, 游乐场几乎闻所未闻;行人专用区有限, 步行被视为该市最危险的运动之一。不仅仅是上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很多城市都存在公共空间缺失的现状。
城市化对旧城而言, 拆迁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公共生活的格局, 直接导致公共空间的破碎;对新城而言, 似乎是为了避免犯错, 规划了大尺度的交通和绿色空间, 但这些大绿地往往远离居住区, 或位于公园围墙内部, 或位于立交桥下, 被车流阻隔, 或作为交通岛, 让人望而却步。可达性差及尺度的失衡造成了参与性的缺失, 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绿色荒漠”, 城市活力正在逐渐衰落和丧失, 生活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在现代城市中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在城市的改造区, 整条街都是大大的“拆”字。而新区, 被狭小道路分隔的区域中, 高层住宅鳞次栉比, 底商则是各种超市、影院、餐厅、咖啡馆、小商铺。不难想象, 当这些高层的入住率逐渐上升, 小区外的交通可想而知, 不论是TT、保时捷还是mini, 任凭车标熠熠生辉, 也无法让司机感受涡轮增压的驾驶快感。新建小区的周围, 我们很难找到可供老人、孩子活动的场所。一个有着绿草的小型足球场, 一个可以打打三人篮球的地方, 一个可以让老年人不必出远门就能够跳舞、歌唱的场所, 都成了生活在城市中的奢侈。住在家里的同时, 我们也是住在这个城市里。出行不畅、空气污染、关系冷漠。封闭的大社区将城市切割成碎片, 公共空间的缺失令行走其间枯燥无味……
在西方, 中世纪的城镇广场或方场被称为公共空间的典型, 它是城市居民户外生活、聚会、了解新闻、谈论时政或观察事态万象的场所, 也是集市和庆典的场地。其本质是一个对话性的场所, 人们聚集在一个共享的空间中, 作为平等的参与者面对面地交谈并形成“公共生活”。对中国而言, 生活意义上的传统公共空间主要表现为街巷、聚落集市及城市市井, 按照一种松散而有机的形式存在。
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斯关于城市的思想和对策是具体而日常的, 她推崇城市的多样性, 提出街边步道要连续、街区要短小、要有各类商贩杂铺, 才能构成一个安全的生活的网络, 公园绿地和城市开放空间并不是当然的活力场所, 应与其他设施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公共场所的价值。
简·雅各布斯的经典名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写于1961年, 被奉为经典。许多段落犹如直指今日的中国城市规划。“他们建这个地方的时候, 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什么。他们推倒了我们的房子, 将我们赶到这里, 把我们的朋友赶到别的地方。在这儿我们没有一个喝咖啡、看报纸或借5美分的地方。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什么。但是那些大人物跑来看着这些绿草说:‘岂不太美妙了!现在穷人也有这一切了!’”这句话出自纽约一位居民的嘴, 但这分明也是今日的北京、上海……无数被拆迁居民想要说的话。
“人行道不知道起自何方, 伸向何处, 也不见有漫步的人。快车道则抽取了城市的精华, 大大地损伤了城市的元气。这不是城市的改建, 这是对城市的洗劫。”即使她没能成为我们的先知, 即使她已死去, 她的书总算摆在这里, 成为一个警示, 让我们没有借口重蹈覆辙。
太阳城启示录
冷暖不定的房地产市场以及更加成熟的消费者都在力促行业细分化时代的降临。在这个时代下, 粗犷和非理性开发经营迈向衰亡, 产品与服务为王。目前, 养老社区无疑仍是中国细分化时代市场上的“无主之地”, 当我们寻找借鉴对象时, 美国最著名的养老社区太阳城中心无疑是一个理想的标本。当然, 在这里关注太阳城的时候, 我们不仅学习它养老社区营造的专业经验, 更想要借此探讨理想化社区生活的构成要素。
合理化的配套规划:1959年, 德尔·韦布公司开始建造社区, 首先建起来的是一个商业中心, 然后是个高尔夫球场以及一个娱乐中心。这个模式——建造一个小社区紧临商业及娱乐设施——也成为所有退休社区规划的学习的对象。
在开盘之前, 德尔·韦布做好了五件事情:价格适当的样板房, 娱乐、工艺设施, 拥有好餐厅的宾馆, 一个邮局, 以及一个商业中心。德尔·韦布公司将娱乐设施、高尔夫球场、商业设施作为太阳城发展的关键。
同质化的客户选择:一个社区固然需要多元化的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才会有生机, 但我们都认同, 只有居民具备相对一致的收入水平、生活趣味时, 才会更容易形成融洽的社区关系。从一开始, 德尔·韦布即严格规范社区的居民构成, 这里的居民必须是55岁以上的老人, 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居住时间不能超过30天。这样无疑使社区的诸多服务更具针对性、专业化。
个性化的建筑设计:太阳城有专为老年人考虑的建筑规划, 它有许多种住宅类型, 以独栋和双拼为主, 包括:独栋住宅, 双拼住宅, 多层公寓, 独立居住中心, 生活救助中心, 生活照料社区, 复合公寓住宅等。小区内实现无障碍设计: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 低按键、高插座设置, 社区住宅以低层建筑为主。同时, 社区内的空间导向性被强调:对方位感、交通的安全性、道路的可达性均做了安排, 实施严格的人车分流。在这里, 体现的是一种生活, 一种不孤独、不依赖的老年生活, 充实、健康。
奢华的休闲设施:太阳城的休闲设施简直好到让人心生嫉妒, 高尔夫球在这里跟上流、华贵丝毫不沾边, 彻底迈向平民。太阳城有7个娱乐中心, 它们提供游泳、网球和工艺制作场地, 另外还有两个图书馆、两个保龄球馆、8个高尔夫场、3个乡村俱乐部、一间美术馆和一个交响乐演奏厅。通常, 借着福利基金的东风, 我们也能在中国的社区看到一些简易的健身器材, 对比之下, 情何以堪!
社区自治:对于中国人来说, 太阳城社区最最特殊的, 也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 在这个小城里是没有政府管理机构的, 它是一个完全由志愿者管理的城市。太阳城有一组很有特色的雕塑, 太阳城人认为这是自己城市的精神雕塑。这组雕塑由四个人和一只小狗组成。他们分别代表了负责公共清洁的志愿者 (“太阳城骄傲”组织) 、警察志愿者、老年志愿者、儿童志愿者, 而小狗作为美国人最喜爱的宠物代表着动物志愿者 (很多动物也在从事志愿者的工作, 它们从事一些帮助残疾人的心理辅导工作) 。
虽然只是一些退休过后的老人在从事这些工作, 但我们仍然看到整座城市井井有条, 绿树成荫, 生机盎然。而老人们也无疑在这些志愿工作中延续了社会角色, 增添了自信和认同感。
在中国, 业主委员会成立起来, 主要被用作同开发商斗争, 而公共区域的绿化及保洁则自然要归诸物业服务公司。社区自治如果说是一种权利的话, 那么志愿精神则是背后的隐藏责任, 我们只看到权利被强烈要求, 责任却从来无人主动承担。
社区精神让城市更温情
历史的分野为居住文化带来深刻影响。在中国, 农耕文明浓厚影响下人们更注重血缘关系内小家之安稳与壮大。而在美国, 早期来到新殖民地的欧洲定居者都面临着同样的重大问题:生存。于是, 出于一种开明的自私观, 每个新社区的成员必须承担各种工作, 满足每一个方面的需要。沿袭至今, 互助式的服务不仅已经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还提供了社交渠道并培养了社区精神, 而也正是这种精神逐渐奠定了美国生活方式的基石。
历史置疑, 中国的社区建造水平已经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和成熟而不断提升, 但住宅毕竟只是社区的外壳, 如若我们想要真正拥有完美的社区生活体验, 恐怕还必须拿来社区精神作为灵魂。完整理解社区精神, 离不开以下一些关键词的诠释:社区委员会:美国的社区管理谁在具体做?核心是社区委员会, 主体是非政府组织。由政府行政首长任命成员组成、成员不享受任何工资和津贴的社区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整合社区居民的意见, 向政府反映社区民意, 并提出相关建议, 动员和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的管理。
非政府组织 (非营利组织) :美国的很多城市政府组织非常精干, 效率也非常高, 原因就在于有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存在。非政府组织 (非营利组织) 主要致力于社会服务和管理。它一方面要以自己优质高效的服务来取得社区居民的满意和政府的信任;另一方面要与社区居民和社区委员会保持密切的联系, 进行良好的合作, 以不断发现新的需求, 开拓新的服务项目, 扩大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值得指出的是, 非政府组织的成立都有赖于创建者的无私奉献, 有赖于社会的大量捐助, 其雇员素质虽然都较高, 但不享受类似私营企业的高薪水。
捐赠:一百多年来, 美国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企业家都明白保持个人和社会平衡的重要性。捐赠在各个层面发生, 并成为一种时尚。除了大型捐赠如比尔�盖茨的基金会, 更多的捐赠就发生在社区层面, 并且尤重于文化及教育设施。比如美国的社区图书馆、小型音乐厅基本全部为捐赠的产物。
志愿精神:如今, 美国每年有近亿人参与志愿者服务, 从学龄前儿童到百岁之外的老人, 从无业者到高收入群体, 为他人服务深入人心。正是通过志愿精神的倡导和践行, 让更多的美国人民参与到公共的生活中来。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参与, 自我需求、自我管理、实现自我利益, 最终是多方得益。“以志愿者身份投入各项活动的公民越多, 他们与实现民主理想的距离就越接近。”——在诸多学者看来, 志愿精神也是民主政体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柱。而志愿精神正是社区精神的母文化。
社区精神的激励机制:一个强调个人主义和权利平等的国家, 乍一看上去无论如何都不像是社区精神的发源地。但仔细分析之下你会发现, 精明的美国人其实早已算计清楚, 社区建设与民主机制一样, 都是参加的人越多, 优越性才能发挥得越充分, 独善其身正如独裁一样, 带来的只能是一团糟。当然, 美国人还是建立了一套机制来保证志愿者们的收益。比如, 美国法律规定, 学生只有参与社区服务达到一定数量才可以被高一级的学校所录取;轻微犯罪的人也可以通过提供社区服务来减少或者抵消所应受到的惩罚。同时, 舆论普遍认为, 是否对所在社区有所奉献, 是体现各级选举中的候选人道德素质特别是责任心和奉献心的一个重要标志。
使富者足以显贵而不骄, 使贫者足以养生而不忧, 这是社区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 而社区服务、志愿者无疑正是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有效平台。
高密度不意味着过分拥挤。另外, 城市密度一低, 行人稀落, 街边商业无法生存, 就会出现市区内的亚市区现象。
一个城市中, 是否可以容纳闲人、文人、艺人、嬉皮士、波波族, 各种稀奇的次文化人, 还有媒体发明的概念:飘一代、鸟世代
城市规划的任意、多变、粗糙、落后, 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也给许多人带来了生活不便甚至投资损失。
一座城市的素养 篇4
吃过早饭,我带上一把折叠伞,挤上了一辆公交车,赶往公司驻外办事处。站在投币箱前,一摸口袋,发现没带零钱。正当我举着百元大钞寻求别人拆零时,坐在车门边的一位老大爷替我投进一枚硬币。我一再坚持要换零钱偿还,老大爷摆摆手说,区区一块钱,何足挂齿——你若真的要还,下次就还给和你同样需要的人吧。
正是上班高峰,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溅起的水珠如雾如烟,蒙眬一片。公交车内也座无虚席,连走道上都站满了乘客,他们一只手抓住车顶吊环,一只手拿住正在滴水的雨伞,随着车辆的颠簸前后摇晃。
公交车在十字路口附近的一处站牌停下,几位等车的市民收起折叠伞,陆续上了车。他们朝我身边的空隙挤过来,我不禁皱起了眉头:那些还在滴水的雨伞,会淋湿我的裤子和鞋袜啊。我下意识地向车窗边挪了挪,手无意间碰到伞面。奇怪,怎么没有潮湿的感觉?低头一看,原来这几把湿漉漉的雨伞,不知什么时候被套上了一层干爽的塑料袋,伞面上流下的水滴,全都储在塑料袋里。我的心里有了微微的暖:这些普普通通的市民,举手投足间,已将他们的文明素养呈现得淋漓尽致。
公交车继续在雨中行驶。前面的低洼路段积水来不及排走,汪成一片,每当车辆驶过,都会激起水花向两边射去。我正在期待公交车也来个击浪冲舟,不料它却突然停下了。是前方交通堵塞,还是车辆出现机械故障?见司机坐在驾驶座位上纹丝不动,而车前方并无往来车辆,车上的乘客不由怨声四起。司机静坐一言不发,直到我看见有两把小花伞和伞下的小书包,慢慢地从积水路段移到车窗前,才明白司机的良苦用心:他是为避免车辆驶过溅起的泥水淋湿这两个上学的孩子,才特意停车呀。
几件小事,看起来微不足道,却让我看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素养。一个连细微处都如此看重的城市,一定温暖如春。
(据《现代快报》)
留在一座城市的理由 篇5
舍不得北京百转柔肠的炸酱面,舍不得上海高楼林立的现代感,舍不得南京阴凉葱郁的梧桐树,舍不得杭州水波潋滟的西湖水,舍不得成都悠哉闲适的生活感,舍不得武汉回味过瘾的辣鸭脖……或者为了邻里的人情味,我们留了下来,或者为了美好的爱情,我们在一座原本陌生或熟悉的城市留了下来。
你留在某个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调 查
■执行/ 张黎
问题1:你的性别是?(单选)
男 46.44% 495票
女 53.56% 571票
问题2:你的年龄层是?(单选)
90后 14.54% 155票
80后 47.28% 504票
70后 23.92% 255票
60后及其他 14.26% 152票
问题3:你所居留的城市是?(单选)
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东南沿海及部分省会城市)
34.46% 367票
国内二线城市(部分内地省会城市及其他中度发展水平城市) 38.31% 408票
国内其他城市 24.69% 263票
国外 2.54% 27票
问题4:身处现在居留的城市,你想过以后去其他城市生活吗?理由是什么?(多选)
没有想过,目前生活很稳定,去其他城市变动太大
50.63% 680票
没有想过,是土著,父母在不远游 17.87% 240票
有想过,对现在居留城市并不满意 9.90% 133票
有想过,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准备去国外
12.14% 163票
有想过,我并不喜欢城市,总有一天会离开,回到宁静的小城或乡间 3.43% 46票
不知道,沒计划 6.03% 81票
其他 0
问题5:你居留在目前所在城市的理由主要有哪些呢?(多选)
有自己爱的人或者爱自己的人在 26.28% 456票
对职业发展有利 19.25% 334票
上大学,然后就留下了 10.61% 184票
熟悉感带来的归属感,归属感给予的安全感 18.10% 314票
为了人生体验 5.48% 95票
当地土著 10.03% 174票
随大流,离开了不知道去哪儿 4.67% 81票
自己也不知道 2.88% 50票
其他 2.71% 47票
【认识一座城市】推荐阅读:
一座城市的虚构之旅诗歌07-20
城市随笔:走进一片园林,遇见一座城市09-29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一座城市的修养!07-03
一座城10-12
文明一座城10-09
教育是一座村庄07-11
《一座铜像》教学反思05-30
架一座心桥作文07-22
游一座城散文10-29
为学生搭建一座桥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