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广西申论真题全解

2024-08-05

历年广西申论真题全解(共4篇)

历年广西申论真题全解 篇1

2010年吉林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甲级)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时限:12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09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世界读书日”参观国家图书馆时发表讲话,突出强调读书学习对个人和民族的重要性,指出“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讲话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要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意见》指出:全党的学习状况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同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更加自觉和勤奋地学习,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切实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我们党在理论上实践上永葆先进性。

2.当前干部学习的现状呈现出不平衡性,有人真学真用,能够做到通过理论水平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有人不学不用,假学滥用,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甚至将干部学习培训当成了拉关系、搞交易的机会。在社会节奏普遍加快的今日,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学习,提高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动力情况、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和解决措施,从而更加有效地构建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人民论坛》杂志社特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动力调查,本次调查对象均为担任了一定领导职务的党政干部,共发放调查问卷138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350份,调查结果如下:

图1你认为干部学习动力如何?

图2你认为干部理论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图3在本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职称晋升中,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最大?

3.《中国图书商报》和《瞭望东方周刊》共同组织了“百名党政干部阅读习惯”调查。调查活动在黑龙江、江苏、重庆、广东、陕西5省市进行,选取了100名党政干部作为样本,其中大多数为厅局级干部和县处级干部,含少量科级干部,调查结果如下:

图4干部在什么情况下阅读?

图5干部们经常阅读哪些方面的书?

与干部对理论学习的看法和态度相比,参加经验交流会或实地调查领导干部更感兴趣。调查结果显示,75.8%的受调查者表示最近一年中参加经验交流会或调研活动的次数达到10次以上,65%的受调查者认为很受启发,对工作有促进作用。但也有相当部分干部认为,效果不明显,“流于形式或走马观花,获得不了多少有价值的信息”或者“单位安排,例行公事,谈不上什么收获”。4.某省的一位省委告诉《瞭望》周刊前副总编辑陈四益:“你知道我每天案头的文件有多少吗?光看完的就有十几万字。”陈四益认为中国的文牍主义太厉害,文件大堆地送来,而且是经过精加工的,官员一天读这些都根本没有时间。另外,市面上的书五花八门,很多书名字好听,看介绍像是非读不可,但读过之后就知道这是没必要花时间去读的书。陈四益说:“现在关键是没有一个好的推荐书的机制。”

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李小山认为关键是要进行时间管理,“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那么如何做到积极有效的时间管理呢?首先应当注重解决优先权问题,合理设置目标并定期对目标进行重新评估;与此同时,要善于发现时间管理上的弱点,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会委任,把一些工作交给别人去做,为自己腾出更多的学习和工作时间;此外,还要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把某些重要的工作放在黄金时间去做。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5.张辉是江西省某县一名普通公务员,多年的机关工作使他对干部学习状况深有体会,他告诉《人民论坛》记者,机关学习状况有喜有忧——喜的一面在于干部学习受到了较高重视,忧的一面则是有效的学习较少,甚至学习本身让人反感,“比如,报纸上的文章就成了学习的重要方式。学习会上,人们也要各思其事了。”

山东省直机关的陈姓公务员说:“我买了满满两橱书,但没有时间看,有时间看的书也是为工作需要。纯粹为心灵需要读书,对我来说是件奢侈的事。”

党政干部忙,这在情理之中。党政干部应酬多,有时也身不由己。然而仔细想想,除了繁杂的日常公务外,还有多少是忙在了“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还有多少是忙在了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中?还有多少是可以免掉的“请吃”“吃请”„„

6.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在调研中发现干部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的匮乏,向重庆官员推荐学习《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五本经济简明读本,期望干部的执政视野能够更加开阔,执行能力能够有所增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则把图书《世界是平的》从中共中央党校带到重庆,然后再带到现在主政的广东,并积极倡导领导干部应带头读书。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要让城市充满思想的活力,充满知识的动力,充满文化的魅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强烈建议干部要“少一点烟酒味,多一些书卷气”,并倡导和推广国家读书节。

“孟连事件”后,云南省540多名党政“一把手”,分批聚集在滇池岸边的省委党校,反思孟连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研讨班的组织者向官员们提供的学习资料是:一本《苏共亡党十年祭》、一册《党的领导人论群众路线》和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司马迁的《陈涉世家》、贾谊的《过秦论》,此举旨在以历史悲剧阐释“失人心者失天下”的规律。巧合的是,朱永新推荐的《大国悲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一部由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写的反映苏联解体前因后果的巨著。

7.自2007年开始,中央党校给每位上课老师增加了一个新的任务——荐书。蔡霞推荐《政党论》和《政党原理》,蔡霞在做党建工作时接触了大量的官员,她认为从读书看官员有三类,“确实有很多比较认真读书的官员,他们不是一般地吸收知识,而是带着思考去读书。还有一些官员至少比较认真地学习,但问题 是有多少时间来读。当然,还有的官员认为自己并不能改变多少现状,所以对读书不感兴趣。”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描绘官员读书的另一幅场景:“官员与权力是不可分的,与权力斗争有关的书是我接触到的官员最感兴趣的。”周孝正上课时经常和官员交流,他说除了官场小说,官员们感兴趣的还有揭示官场潜规则类的书籍:“官场需要了解潜规则和明规则,他们不喜欢极左或极右的书,他们需要圆滑。”原在江西担任文联官员的徐源透露,很多官员都喜欢看《资治通鉴》《厚黑学》这类书,他就曾买过几本《资治通鉴》送给一些要好的地方官员。

此外,一些老领导干部关于建国后及“文革”历史的回忆录也在官员身边流传。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马广海教授认为,在功利主义驱使下,人们的阅读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阅读的目的性太强。

文学评论家雷达说:“我的读书姿态常常是:一卷在握,正襟危坐,每个细胞都很紧张,为的是在最短的时间抓出一些要领,形成一个评论的框架。所谓艺术的直觉,沉醉自失,含英咀华,都谈不上了。我读得专注,读得累,可就是没有发自深心的感动。恐怕这种阅读就是‘实用阅读’或‘功利阅读’。”

8.早在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形式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征,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姚桓教授告诉《人民论坛》记者,目前干部学习中的形式主义有新的表现:

娱乐化——培训不讲成本、效益,而一味追求高消费,吃住标准越来越高,甚至以学习为名互相宴请、游山玩水,学习期间每天唱歌跳舞,很多班在风景名胜地举办。

贵族化——有的领导干部根本没心思学习,不受培训单位有关制度约束,不读书、不看报,必要的总结、体会让秘书代劳。

庸俗化——到外边脱产学习成为交朋友、搞关系的好机会,结交官场上有用的人,动用本单位资源送礼。

程式化——考核不重视学习内容、效果而只看形式,数不清的表格、统计数字、知识竞赛等很浪费时间,很多单位的知识竞赛是按照“标准答案”由一个人代填的,每次必须填,因为要颁奖。

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在全国党校系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作了一个不足10分钟的闭幕讲话。在这个讲话中,他倡议改进文风,从各级党校做起,提倡讲短话,讲明白话,讲管用的话。

李景田指出,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的报告、讲话、学术会议上的发言、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太长,动辄几万字,一讲几小时,不少讲话、文章故弄玄虚、晦涩难懂,有的讲话和文章倒是好懂,但大都是现成套话、空话,没有多少实用内容。一些人为什么爱讲长话、套话、空话?李景田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是学问不够,他自己还没吃透,让他用几句浅显的话,把道理说明白,他做不到。学问没做到那份上,又要讲话,又要写文章,只会用套话、空话充数,或者用人家看不懂的东西吓人。

专家呼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应尽量减少“文山会海”和不必要的应酬,让阅读成为党政干部的良好习惯。

9.中国出版社科学研究所2006年完成的第四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6年来,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已从1999年的60.4%下降到2005年的48.7%,有1/4的读书人阅读时间在减少,其中城市居民阅读率的下降更甚于农村居民。据 统计,在我国识字者图书阅读总体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仅为4.5本,而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阅读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为64本,平均每人每年阅读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为55本。美国现正开展平均每人每年读书50本的计划。

近日,云南某高校对校内图书馆2009年外借热门图书进行统计并公布结果,在前100名外借热门图书排行榜上,竟无一名著上榜。与其相似,某社会调查中心前不久开展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0.2%的人通常购买专业学习用书,47.7%的人通常购买科普、生活类书籍,购买文学名著的人只占33.8%,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功利化阅读”最明显。不少人对此表示忧心,担心由此可能带来中国文化断层。

10.近年来,各地加强干部学习动力的创新举措: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为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搭建了一个虚拟平台,平台主要由教育超市、学习银行、教管中心、在线考场、互动天地等组成,在网上实现教、学、管、考等各种功能。目前有5万多名干部参加在线学习,已开各类课程近600门。

黄山市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城,全市各级干部在完成组织规定各项脱产学习任务的同时,都要参加在线学习城学习,完成规定的在线学习任务。干部在线学习情况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内容记入个人培训档案,学习城实行学时学分制管理。

11.2010年3月15日《国际先驱早报》:官员们在阅读《货币战争》《美国怎么了》这些宏大题材书籍的同时,也开始将目光放低,关注如《蚁族》等民生话题类书籍。又是一年“两会”时,“读书”也再度成为一些代表委员倡导的热门话题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在提案中提出,设立全国读书节,全国人大代表、盐城鲁迅艺术学校副校长蒋婉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拿出相同提案。去年年初,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时,有网民问,“能不能设立全国读书节,提倡全民读书”,温总理表示:“我赞成他的意见。”

附加材料: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总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目标、责任以及保证集体学习每个季度不少于一次,提高学习质量,建立健全制度。县处级以上党领导参加脱产培训每年一般不少于110学时,健全调查研究制度,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基层学习制度,把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

三、申论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概括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基本情况。(20分)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思路清楚,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参考答案: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读书学习受到了党政干部的高度重视,但当前干部学习现状呈现出不平衡性。一方面,部分领导干部真学真用,能够做到通过理论水平的提高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内在学习动力不足、对读书学习重视不够的问题,或过于强调利益需求,轻视理论素养与心灵需要,功利阅读严重;学习时间不足且有效利用率较低,学习方式单一呆板,学习效果不明显,在学习中庸俗化、贵族化、娱乐化、程式化等形式主义凸显,对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考核措施不到位、机制不健全。当前,如何利用有效时间学习,提高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已经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2.给定资料中多次提到了“功利阅读”,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0分)要求:分析合理,观点明确,200字左右。参考答案: “功利阅读”表现为在功利主义驱使下,人们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现实利益需要,追求短时间内把握要领,急功近利,忽视对思想认识水平的改进和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这种阅读方式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现实的需要,但另一方面缩小了知识广度,忽视了精神需求,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甚至造成我国文化的断层。我们必须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既满足现实需要又关注心灵需要,扩大阅读面,多阅读文学名著等,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

3.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意见”,某机关党委决定对所有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请你草拟一份检查提纲。(30分)

要求:观点明确,有可操作性,不必写成文章,500字左右。参考答案:

关于基层党组织学习情况的检查提纲

一、检查对象

所有基层党组织及干部

二、检查内容

对《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具体检查内容包括:

第一,干部学习组织情况。检查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干部学习的组织情况,是否达到每个季度至少一次;县处级以上党组织每年对干部的脱产培训时间是否达到至少110学时;是否定期组织干部进行经验交流活动。

第二,配套制度建设情况。检查基层党组织是否建立了干部学习制度;干部学习状况调查研究制度是否健全;选人用人是否以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为依据;是否建立了促进干部学习的长效机制。

第三,干部学习落实情况。通过询问检查党员干部的学习时间占业余时间的比例;应酬、会议举行频率和时长占用工作时间的比例;学习内容是否涉及文学、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学习目标是否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学习责任是否明确,以及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和功利化学习现象。

第四,干部学习质量情况。通过考核检查干部学习工作水平是否有所提高,思想认识是否深刻;组织干部发言,检查其政治视野是否更加开阔,是否能通过理论水平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

4.假如你是一名刚加入党政机关的公务员,面对生疏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工作任务,以及急需更新的知识结构,结合材料,联系实际,以《读书•为人•做官》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30分)

要求:观点正确、鲜明,思路开阔,见解深刻,结构清晰、严谨,语言通畅,有表现力。

参考范文

读书•为人•做官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读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温家宝总理更是深刻地指出:“读书关系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作为一名公务员,更要以身作则,把善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把廉为人作为一种信仰,把做好官作为一生的追求。

读书使人明智、知耻、通理,晓为人之礼仪,察执政之得失。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量的社会矛盾逐渐凸显,机关的工作事务日益复杂,对公务员的知识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读书学习,成为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迫切需要。读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务员的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作为刚入职的公务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更加自觉地读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

作为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牢固树立公仆观念,先为人,后做官。公务员行使着国家赋予的权力,其行为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但公务员并不是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它只是众多岗位的一种,是人民的公仆,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良好的品行是做好公务员的基础,那些无视人民利益、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的公务员只能成为社会的蛀虫。

此外,作为一名公务员,还要时刻以“做好官”来严格要求自己。心中时刻记着自己是人民利益的守护者,时刻为人民利益着想,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最困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到社会的认可。

读书学习,是社会持久前进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各级党政干部的共同努力,与时俱进,共克时艰,完成祖国繁荣富强的大业!

2010年吉林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乙级)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时限:12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明确“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新生代农民工,也被称为农民工“第二代”,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他们目前占到农民工总数的60%,大约1亿人。与他们父辈不同的是,“第二代”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从小就出生并生活在城市或城郊。他们对城市生活较为向往,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与他们父辈相比,新一代农民工少了与农村的血脉联系以及对农村作为自己归宿的认同,多了对融入城市的渴求和能力。这同时也令这一代人的境遇更加尴尬:退回农村,他们做不了合格的农民;融入城市,他们很难逾越横亘在面前的制度、文化之墙。客观地看,他们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人,也不是正宗的城市人。即使工作、生活在某个城市,他们的根仍不在这个城市,而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是现实社会的一个边缘阶层。

2.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80%—90%的老一代农民工把工资寄回家或带回家,65%—70%新生代农民工则将收入用于自己的吃穿住行。“我 打工时想盖房,儿子一打工就买手机,怕吃苦、怕受气、爱享受。”金堂县竹篙镇常乐社区39岁的农民工易遵尚这样评价他刚加入农民工队伍的儿子。易遵尚的儿子今年17岁,去年到成都打工,结果没到两个月,就跑回家里不干了,原因是“太累、不适应”。在家里待了半年后,开始在竹篙镇上为亲戚卖货,每个月1000多元。

过去在广东打工时,易遵尚赚的钱八成都寄回家里,生活简朴。儿子刚工作几个月,就买了一部几千块钱的手机,看到表哥有笔记本电脑后,也想让易遵尚给他买一台。易遵尚认为,这是因为新一代农民工压力没有那么大了,家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生活就没什么负担了。

23岁的广东小伙何云山,现在东莞一家工厂做仓管,基本工资1000多元。一到休息日,他就到职业介绍所,有时也上网浏览人才网站。他对工资的要求并不高,“和现在薪水一样就行。就是想多尝试一些工作、多点见识。”

来自广西玉林的廖婉怡,在东莞打工,每个月薪水1500多元。她平时不往家寄钱,“因为父母不要。”她说,父母在乡下种菜种水果,有时候还在镇上打短工,一年收入加起来有一两万元,加上现在农村也有社保,所以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于是,廖婉怡便把大部分工资攒下,设想过几年回家开服装店。“我出来就是想长点见识,可不想一辈子打工。”她每次逛街都会留意街上的小店,看看有什么新鲜花样,“这里比我家乡时尚得多,回家开店时好多东西可以直接照搬。” 廖婉怡和何云山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少“物质”多“精神”,“老板和善,工友好相处”,“环境宽松友好”,“工作紧张但不要太累,业余时间有文娱活动”等。他们更在意的,似乎是环境带来的心理感受。

“原先工人找工作就是看工资高低,现在不但要问宿舍、食堂的环境,还要问工厂里有没有娱乐设施。”赐昱鞋业(深圳)有限公司工会负责人杨诗勇说。

3.在前一天晚上看过CCTV《对话》栏目后,小邝显得有些亢奋,他好像获得了某些启示,亢奋的状态保持到了第二天。“他们的年龄和我一样,但他们都发财了。”小邝说,他是在网吧里看的电视,里边介绍了几位1980年代生人的创业故事。小邝今年22岁,老家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农村。他很排斥记者所说的“第二代民工”,小邝解释说,他现在只是在广州市东莞区“捞世界”,说不定哪一天自己也成为老板。

在成为“第二代民工”之前,小邝一直都在想着怎样才能发财。初中毕业后买彩票,开三轮摩托车载客,修车,现在是电焊工。“五一”回家,在家里待了两天,就回东莞的工地了,原因是“老朋友都找不到,不知道干什么”。“我可不想当农民。活到现在,自己都没有下过几回地。” 小邝对农村没有多大的眷恋,“如果没有父母和老朋友在那里,我也不会想它。” 小邝说。

对于城市,他十分向往,染成淡黄色的头发和左耳戴着耳钉是能透露出一些信息的。小邝很坦诚地说,自己的人生观还没有十分成熟,“只有天知道我以后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小邝一直想融入城市的生活,但现在还没有实现,至少他心里是这么想的。“要想在城市居住,得有房子吧,得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吧。”小邝说,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城里人。小邝的未来在哪里,他自己也不知道。

“我现在还那么年轻,请不要问我那么长远的问题。”小邝说,谁能保证自己的生活没有转机呢,“如果我哪一天发了财,看人们还认不认为我是农民工。”

对于要留在城市生活还是最终会回到农村,小邝思考了很久说:“我还是选择城市,但如果在结婚之前我还没有赚到钱,说不定就回家结婚生子了。留下或者离开,底牌并不在我手中。”

底牌在谁的手中?小邝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没有歧视,如果没有排斥,就算苦点累点我应该也能在城市站住脚,但谁知道呢?如果现在这种状况没有改 变,我一辈子也都是农民的身份。等我发了财,无论如何也要买一个城市户口„„”

4.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湖南的童方标所在的工厂好久未能发工资,他便向老板讨薪。父亲知道后大为紧张,不停打电话来劝:“算了吧,别惹事,别惹事!”“我不会像父辈那样逆来顺受,我会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童方标说。

戚勇刚是重庆江北区劳动监察大队的队长。在他看来,由于这一批农民工普遍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所以法律意识强,对事关自己的政策研究很透,一旦有侵害权益的事情出现,他们会马上找到相关部门反映,而不会等到过年过节前去“临时抱佛脚”;同时,他们在反映情况时,会把相关书面材料准备得十分仔细。工作人员据此办理,以前要几天甚至几个月才能了解到的情况,现在一两个小时就搞清楚了。

去年河南两小伙的惊人事迹:孙中界在上海打工遭遇“钓鱼执法”愤而断指明志,张海超开胸验肺以证明自己工作中患上了“尘肺病”。两人的名字上了新华社“2009年国内热点人物扫描”榜单。

5.2007年2月28日晚9时52分,江苏省无锡市发生一起杀人案。被害人王渊在等候妻子下夜班时,被犯罪分子残忍地杀害在路边的人行道上。3天后,警方破了案,凶手是几名外地青少年,跟死者无冤无仇。

现年20岁的陈宏(化名)、杨雨(化名)、刘竞(化名)、李君(化名)等来自贵州,父母在无锡打工。案发当天,陈宏和女友刚从广东来到无锡,在无锡打工的杨雨等同乡遂为其设宴接风。在喝得东倒西歪之后,陈宏、杨雨等人意犹未尽,又结伴前往一迪吧跳舞。在跳舞狂欢过程中,同乡李君与场内舞客郑某等人发生争执并被对方打伤。

杨雨、刘竞两人当即来到附近超市,购得刀具7把。他们将刀具分发给同伙,伺机报复对方。在舞厅外等候对方的过程中,因陈宏的女友说了一句“我不相信你们还敢打架、还敢杀人”,陈宏竟丧心病狂地持刀冲向正站在路边等人的王渊,将其杀害。无锡市公安局局长说,近年来,民工“第二代”犯罪的比重正逐步增加。由于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家庭经济不富裕,却又染上社会许多不良习气,而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疏于管教引导,导致民工“第二代”违法犯罪问题日趋突出。

6.2月初,《广州日报》的一篇报道《农民工二代渴望扎根城市中》,报道了一位名叫邬霞的农民工,在她28岁的生涯中,前14年她在四川老家做留守儿童,后14年一直在深圳打工,如今渴望在深圳安家立业的她遇到的问题是,如果孩子留在深圳读书,没有户口只能上农民工子弟学校,而这些学校的办学质量一般,她担心耽误孩子的教育。如果孩子上深圳的公立学校,则要交几万元的借读费;而假如把孩子送回老家读书,又担心孩子重蹈她们的覆辙,成为二代留守儿童,对成长不利。生活在城市,却难以获得作为一个市民的权利,这就是她们的困惑。

7.一年前,因所在工厂倒闭,27岁的陕西农民工刘兵被迫踏上还乡路。在贫瘠的黄土地上守望了一些时日后,他又重回东莞。8月15日东莞智通人才市场招聘会上,刘兵揣着一叠简历,在企业招聘摊位前推销自己。让他略感意外的是,每一个跟他谈过的企业都发给他复试通知,甚至有企业要他立刻去厂里参加复试。刘兵在东莞打工近10年,还没碰到哪个企业招工如此急切。刘兵注意到,不少招聘摊位前罕有求职者问津,而往年每个摊位前都门庭若市,递一份简历都要挤出一身臭汗。

刘兵所遇到的,正是2009年第二季度东莞劳动就业市场出现的新变化。2010年2月21日《武汉晚报》发表文章《珠三角缺工超200万》,部分工厂生产线停 工。“现在看来,其实企业缺的不是人,而是‘匹配成功率’。”危机过后,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转移,技工需求加大,而有技术的农民工不到1/10。“现在外来工中‘90后’已经成为主力,他们都想一工作就到管理类岗位,但文化水平不够。没有技术,又不愿意做普工,即使上了生产线,也可能做两三天就走人了。”

8.深圳市《2009年第四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劳动力需求人数达194.4万,求职人数为112.5万,求人倍率为1.72,用工缺口为81.9万。分析指出,随着经济复苏,深圳工资缺乏竞争力、新一代农民工择业观的改变和中西部城市就业空间的增大是“招工难”主要原因。深圳市人社局表示,目前正在测算是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来缓解就业难题,但具体措施要上报政府后再确定。目前深圳最低工资标准:特区内1000元/月,特区外900元/月。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否能够保障员工在深圳生活的基本需要?对此问题,867%的人认为不能满足,而有70%的人认为深圳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应该定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

在前香港驻粤经贸办主任梁百忍看来,珠三角吸引人才的优势正在失去。几年前他到东莞黄江镇出差时,见到每个大排档都挤满了宵夜的年轻人,却没有一个工厂为工人开展职业培训,上班时压榨这些年轻人,业余时间任由他们荒废。工厂只满足于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的熟练程度,而不给工人提供职业生涯的进阶之梯,与工人有关的一切看起来都是临时性的。“在流水线上操作得再熟练,也无法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梁百忍说。

9.记者在江浙沪等地调研农民工就业状况时,碰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无论是哪一级政府,或是哪一个政府部门,谁都说不清本地究竟缺多少农民工,或有多少农民工已经就业,有多少农民工已经失业。记者能够获取的只有个别企业提供的数字。

谜团一般的“民工荒”数字,反映了城乡一体化就业登记制度的不健全。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院院长陈诗达说:“城乡一体化就业登记制度是管理农民工就业的基础性制度,现行的就业登记制度是把农民工排斥在外的。‘民工荒’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未把农民工就业问题纳入政府管理体系,而基层干部缺乏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服务的意识。”

10.网友:①沿海缺工人,因为城里物价涨工资却不涨,农民工无福利。回村干点技术活收入也不比城市少,而且更自由。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深入,还有医保。

②缺工-提工资-劳力富足-降薪-缺工,业主把劳力当作掠夺性资源来利用,伤了农民工的心。

③用工荒背后是农民工权利的缺失,他们需要等价的报酬和权益。④用工荒打破了劳力低的神话,使社会开始重视农民工。

11.在日本大都市里看不见“农民工”的身影。1955年到1975年,日本平均每年有72.5万“农民工”进入城市,转入非农产业部门工作。与中国今天的情形类似的是,日本当初的“农民工”也面临着从工资到保险与城市工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但日本用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农民工”的转型。

第一,日本没有户口本,只有所谓的“誊本”。一个人准备长期出行到外地的时候,只要把自己的“誊本”从当地政府登记迁出,再于14天之内到所到之地政府登记即可。第二,日本城市的住房制度也让“农民工”安定下来。在日本的城市里面,有公营住宅、住房公团等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居住的保障住房的制度。住宅中有的当初就是为了接受“农民工”而兴建的。第三,日本采取的是全民保险制度,进城的“农民工”都要加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事故保险、雇用保险等。这看起来是增加企业的负担,实际上确保了企业的劳动力来源,让企业不至于出现“劳工荒”。第四,日本政府严格要求企业对劳工的雇用保障,采用近乎“终身雇用制”的方式,确保农民进城后不会因失业而陷入困境。第五,日本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学龄儿童转迁之后,必须在3天之内到当地教育委员会报到,由其安排入学。他们不存在借读和赞助入学问题,更不存在要回到当地参加高考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日本这些化解“农民工”问题的制度并不是在日本经济发达以后实施的,而是在日本经济起飞阶段就开始逐步实施。

三、申论要求

1.为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某市近期将着重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请你以该市政府办公室人员身份将资料所反映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情况整理出来,供领导审阅。(30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流畅,400字以内。参考答案:

情况汇报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市进城务工农民工群体中,“80后”“90后”成为主体,占近60%。新一代的农民工,生存压力相对减轻,务工的目的不仅仅是生存,更关注工作环境及发展;消费观念、身份认同趋向城市,关心娱乐生活;文化素质有所提高,维权意识增强。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新一代农民工处于城市边缘,社会保障缺失,权益遭受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对工作要求较高但知识、技能水平较低,工作耐久度差,收入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问题日趋突出;子女教育问题凸显,无法享受城市市民的权利。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户籍以及附着其上的社会资源严格限制了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权利;其次,企业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职业培训不完善;此外,农民工就业问题未纳入政府管理体系,基层干部缺乏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的意识。

××市政府办公室 ××××年××月××日

2.针对给定资料7中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进行分析。(25分)要求:分析恰当,条理清晰,300字以内。参考答案:

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指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关系变化,由过去的劳力过剩转为劳力短缺,劳力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甚至出现“用工荒”现象。

出现这种变化,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择业观念的变化,很多人选择回乡就业、创业;另一方面是劳力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用工荒”并不是单纯的供小于求,而是用工结构上的“荒”。企业缺的不是人,是符合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目前劳力市场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技术,而普通岗位又不屑做、做不好、呆不住,客观上推动了这种新变化的出现。

对此,各级政府部门研究新形势、新变化,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民工的积极性,合理解决“用工荒”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请以《发挥政府职能,破解用工难题》为题,就地方政府如何帮企业解决劳动力不足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见解。(45分)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开阔,见解深刻,结构清晰,语言通畅、有表现力,1000字左右。参考范文

发挥政府职能,破解用工难题

2010年春节刚过,“用工荒”便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先是珠三角地区用工紧缺,再有报道称长三角地区技工告急,后又发展至中西部省市,声势浩大的“用工荒”迅速波及全国。在后危机时代,“用工荒”问题更引人关注。大多数企业正从经济危机的阴霾中走出,很多生产线急需产业工人,但却招不到人、招不满人,正常的生产活动无法进行,经济的复苏马力开不足、卯不上劲,亟需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帮助企业走出“用工荒”困境。

“用工荒”,不单单是一个数量问题,本质上是结构性问题,是技能型农民工短缺同企业需要的矛盾以及工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企业待遇之间的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破解用工难题,政府需要统筹兼顾,既满足企业合理用工的需求,又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一,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解决农民工工资长期偏低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机制,为农民工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险制度,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把进城务工子女纳入城市公办教育体系,切实保护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

第二,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开展技能培训。一方面政府要鼓励地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使农民工群体满足现代非农行业的技能及知识需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中央精神,把农民工就业纳入政府管理体系,强化基层政府人员对农民工就业的服务意识。

第三,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虽然用工短缺,但农民工群体仍属于弱势群体,拖欠工资、危害人身安全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各级政府要严格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促进企业合理用工、合法用工,形成社会尊重农民工的良好风气,使农民工在企业中能够做得好、呆得住。此外,还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普法教育,提高其遵法守法意识,遏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维护社会治安环境。

“用工荒”是多种矛盾长期作用的结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得到化解。各级政府要与时俱进,借鉴先进经验,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道路,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推进和谐社会的进步!

2009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甲级申论真题解析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造成农村就读学龄人口减少。村办小学布点分散,班额小,教育资源浪费严重,教师素质不齐,教育质量堪忧,教育经费紧缺,软硬件设施差等问题明显。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政事及发展的决定》正式出台。文件规定凡是10人以下的乡村小学,教育点,一律给予撤销式合并,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由原来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即县、乡、村办学,县、乡两级管理,改为以县 为主。当时,这一消息曾让多年研究农村教育的一些专家学者兴奋不已。他们评这是“第一次将农村教育纳入国民财政保障体系。”

随后,农村“撤点并校”工作在中国大地快步推进。以广东省为例,2007年化州市撤并教学点105个,2008年撤并小学207所,初中9所,两年共撤并学校32l所,仅两年时间,化州撤并的学校就占学校总数的37.5%”同样,大埔县的小学由2002年的254所减少到如今的142所,七年时间共撤并小学112所,撤并比例为42.3%,四会中小学数月从2001年调前的175所减少到目前的125所,撤并比例为28.6%。

大力度的撤并“麻雀校”和集中办学使当地农村教育出现新亮点,如:显著扩大了学校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一定程度上集中了优质资源,教育质量有了保证,特别是寄宿制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积极作用突出。

但这个“撤点并校”的改革在8年的推广过程中,一系列“尴尬”也逐渐暴露出来,近日.某省社科院“农村改革背景下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需求与评估”课题组发布调研报告,详细分析了偏远地区实施撤点并校的利与弊。

课题组在陕南调查时发现,撤点并校后,六七岁的孩子为了上学,每天都要走几十里山路,早晨四五点钟就要起床,晚上十来点钟才能回到家里,每天在路上耗费的时间最多超过4个小时。

在岚皋县东坪乡中心小学,课题组访问了23个学生,其中,4个学生在上学路上被蛇咬过.9个学生被狗咬过,大多数学生被蚂蝗和马蜂蛰过,有些学生还被山上掉下来的石头砸伤过。

有的地方寄宿制学校建设滞后,学生食宿条件较差,生活费用超出当地群众承受能力.增加了农民负担,有的地方对布局调整后的学校处置不善,造成原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等。

教育部在回复部分网友反映的布局调整导致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时指出:今后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这个回复被舆论解读为国家叫停“强行撤并”。

某文化研究机构郑教授对此发表意见说,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暴露了太多问题。早该到打住的时候了,撤点并校名义上是讲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听起来挺美,实则是在实行了义务教育免收学费后。以县为主的财政制度让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负担而出的一个“馊主意”。通过学校大合并可以减轻财政压力,但却毁了农村的教育。把学生都集中在几个学校,也可以搞一些形象工程,看着好看。这些撤点并校大跃进.除造成上述严重后果外,还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一个学校的存在不仅仅是学校,它还担负起传播的重任,是知识中心,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并了撤了,等于文化中心给亡了,农村就真成文化沙漠了。

2.“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这些顺口溜道出了一此百姓在看病问题上对因病返贫的担忧.

在陕西一个叫神木的小县城,居民已经没有了这种担忧,因为当地实施了一项特殊的医疗改革政策——全民免费医疗,只要是神木县户籍的居民在指定的乡镇医院住院开支200元以上,县级医院住院开支400元以上部分都由县财政买单,每人每年最高可以报到30万元。这项从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称为?。开国内先河的医疗保障制度”,而这次实施的全民免费医疗其实是神木县出台的十大庶民工程中的一部分。有人说,经济实力是这项惠民政策的基础。据估算,陕西神木县去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6.87万元,已经远远超过了全面小康社会人均生产总值3000元的标准,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了16.7万元,综合实力位居陕西省第一位,西部第五位。

这项惠民政策实施了两个多月之后,却出现了让一些当地医疗部门失调的问题。比如许多患者蜂拥而至,该县7家定点医院病床爆满。一名患者家属说,现在着急住院,就得找熟人说情,在免费住院的福利之下。甚至出现了有些人“小病也要住院“‘病好了也不出院”,“无病也要住院”等等现象,各大媒体及网友纷纷发表评论,争议四起。

《京华时报》一篇题为《神木免费医疗疑似大跃进》的评论指出,“重大政策出台的时候除了理想主义的动机,决策部门需要更多现实的思索和科学的考虑,一套完善的医疗体系或者任何社会服务体系必须有与配套的成熟机制”。

《西部商报》发表评论《神木免费医疗有巨大探索意义》。《新京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神木模式打破了城乡之间的界限,也打破了职工、居民之间的身份界限,相比现有体系迈出了一大步。”

某社会学研究所的专家则认为,中国的医疗政策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是逐步推进的,神木医疗改革是以这些年该县公共财政收入节节攀升为基础的,无论是成功的探索还是出现的问题都与神木的政治、经济发展分不开。

3.今年年初,湖北某县政府发的“红头文件”,针对全县机关2009年公务用烟制定了专门的考核管理办法,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服务中心、企业一律试行政府采集采购;管理办公室对用烟数量都有指导计划任务。每月检查完成进度;凡公务用烟使用非正规渠道卷烟的,发现一次扣减该单位公用经费1000元。在这份文件后面还附有一份指导性计划表。记者发现,全县一年计划抽烟23000 余条。如按每条烟170元的标准计算,全县的单位一年要抽掉近400万元,才能完成任务。

对此,该县卷烟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的人解释,该县每年烟草税收流失很大,出台这个指导性意见,意在引导公务人员为地方经济做贡献。保护地方税收,也就保护了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

当记者问到既然是指导性计划,为何又规定了处罚措施呢?该县委宣传部负责人称,县里出台文件,当然希望各单位严格遵守,标明扣罚措施可起到约束作用。该负责人同时强调,“指导性计划”出台以来,政府并未真正实施过扣罚措施。

4.去年,四川某县柑桔丰产,黄澄澄的桔子挂满枝头,煞是喜人,然而,网上一则“川桔有蛆虫”的传言使柑桔大量积压,眼看果农一年的幸苦就要付之东流,该县要求辖区各单位干部职工每人购买一百斤柑桔,因为涉及到果农利益,大家从情感上很难开口否定。在这个越来越重视农民利益保护的社会,只要与涉及农民利益相符,任何措施似乎都不为过,但是,对这种做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人们还是产生了怀疑。

政府能够切实为民着想,下力气为农民解决困难,这一点是值得赞许的,使用行政命令让干部买柑桔怎么觉得不伦不类。且不管实际效果如何,是否能解决柑桔滞销问题.仅是每个人一百斤,就会有很多家庭可能一下子买入两百斤乃至更多的柑桔,即使它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如此大的数量也让人难以接受,最终可能大部分都会被扔掉或者腐烂掉,政府与其逼迫公务员“献爱心”何不亲自动手?因为政府有更充分的实力购人这些滞销柑桔,购人后也有更多的处理方式: 可以销往外地企业深加工,即使以较低的价格,剩余的一些何不权当福利发给公务员?还能避免了大量柑桔被扔掉或腐烂掉。

5.2007年4月,河南长垣县在乡镇领导班子考察中,首次把忠诚、感恩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明确提出“不孝敬父母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

这一项规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干部群众议论纷纷,多数人鼓掌叫好,认为善恶为先,一个连自己亲生父母都不孝敬的人还能指望他“孝敬”人民,为百姓于实事?但也有人提出,要分清“公德”与“私德”,不能以道德代替法律,对官员应该不求完美,但求尽职。

个人私德,能否成为干部选拔使用的标准?人们意见纷纷,说法不一。不可否认的是.人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我国经历了长期的人治社会,“法律虚无”的论调曾经喧嚣尘上。人们呼唤和渴望法治社会的到来,对法律充满了期待和依赖.但是娇枉有可能过正。“法律万能论”异军突起,并呈蔓延之势。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层出不穷.法律和各种准法律文本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法律万能”热流未止,人们的冷思考接踵而来,法律是不是万能的?法律能不能取代道德规范? 6.根据红谷滩新区“管字发48号文件”和3月26日下发的《临街建筑物空调安装、窗帘设置、衣物晾晒规范管理实施方案》的规定,所有建筑的外立面需架设空调室外机的.开发单位需要委托设计单位,结合建筑外立面的风格、结构、颜色,统一设计,报区规划分局、区城管局批准后,由开发单位统一实施:外置空调主机必须以格栅式进行遮蔽.未达要求的,由项目开发商提出整改意见报区规划分局和区域管理局审批后进行整改,相关费用由开发商和本楼盘管部门负责。

根据实施方案,所有临街建筑外漏窗帘的色调要统一用纯白色,所有临街原有建筑物外露窗帘色调按照本规定要求进行调整.可设置双层窗帘:外为纯白色,内侧自定。所有临街建筑物阳台及窗台外不得设置外置晾晒托架,所有晾晒物不得吊挂在阳台窗户外部,在阳台内晾晒衣物扶手位置。

该《方案》还要求,楼盘物主管理公司和社区委员会负责针对空调安装、窗帘设置、晾晒物吊挂等规定向业主进行说服解释工作:区城管执法分局负责针对部分消极配合住户的督促执法工作,并成立由管委会主任组长的红谷滩新区临街建筑物质对立面美化整洁活动领导小组。

红谷滩一社区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此工作很难开展。对此,有人发出疑问:“如果居民使用的不是纯白色,是不是意味着都要更换掉,那么换掉窗帘这笔钱由谁出?空调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的,要将外机移到指定位置,如果住宅建筑时没有设计安装位置或者不同住宅安装的外置不一样,又如何协调?”一位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笔钱不管谁出,都有点“劳民伤财”的感觉。

红谷滩新区管委会主任宋铀表示.红谷滩新区正打道“百年经典”城市。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重点整治城市的形象地区、主干道和临街的地方。改装窗帘和空调产生的费用,宋铀表示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必要时管委会会补贴一点。

国家发改委会国际中心特邀研究员王利认为: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这个方案以美化市容、打造“百年经典”为目标,但这种做法凸显了我国地方政府职能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方面,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也管不好的事情。政府应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公民在公关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如何将政府行为纳入法治轨道,加强公民参与,实现程序正 义,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本事件来说,在方案出台前,是否有必要举行听证会,听取临街居民的意见?涉及公众切身利益,应为公民参与提供渠道和平台,多角度全方位的听取群众意见,包括座谈、听证、恳谈等方式,明确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避免政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对政府公信力的损伤,使法治真正成为政府动作的价值追求和制度保障。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廖晓明教授表示,为市民美化环境,规范空调安装、衣服晾晒很有必要,但对临街窗帘的色调统一要求就不妥了。

三、申论要求

1.在现实工作中,一些政策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除了执行层面的原因外,很多源于政策制定层面。请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概述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0分)要求:概括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400字。

2.给定资料1中,有人认为“撤点并校”是一个“馊主意”,是“形象工程”。这项改革也被教育部“叫停”,请你对这些事进行分析.谈谈见解。(20分)要求:概括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400字。

3.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临街建筑物安装空调、窗帘设置、衣物晾晒规范管理实施方案》受到市民的质疑难以实施,该管委会决定调整原来的方案和工作方法,请你以该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完成以下工作:

(1)修改原文案的不合理内容。(10分)要求:明确指出原方案不合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意见,不少于200字。

(2)写开展“红谷滩新区临街建筑物外立面美化政治活动”的基本思路。(10分)要求:围绕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作答。措施要具体得当,步骤全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200字。

(3)对原来红谷滩新区临街建筑物规范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10分)要求:不要写成文章,分条作答。观点明确,体会深刻,表达准确,不少于100字。

4.请根据你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感悟,以《从政策的法、理、情谈起》为题,写一篇文章。(30分)要求:观点明确,视野开阔,论证深刻.语言流畅,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在现实工作中,一些政策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除了执行层面的原因外.很多源于政策制定层面。请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概述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0分)要求:概括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从政策制定角度来看,导致政策执行遇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不够合理。政府的公共政策应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但有些地方政府却把政府或部门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之上,导致政策制定的方向出现了偏差.难以得到公众认同。

二是政策制定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调查论证工作不到位,或没有进行科学地调查、论证和分析,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的政策违背市场规律和社会公理,明显有悖情理,科学性欠缺,以致政策公信力不足.难以令人信服。三是政策制定过程中民主性、合法性不足。突出表现在.政策公开环节缺失,政策制定缺少群众参与。没有坚持决策公开原则,遵循法定程序.提前公布政策的内容、目的、预期效果。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反映群众意愿和要求.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以致政府的政策制定民意基础薄弱,甚至背离了群众的意愿.使群众由针对政策制定过程的疑问引申到了对政策本身的质疑。

2.给定资料1中,有人认为“撤点并校”是一个“馊主意”,是“形象工程”。这项改革也被教育部“叫停”,请你对这些事进行分析,谈谈见解。(20分)要求:概括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撤点并校”是政府根据小学布点分散、班额小.教育资源浪费严重,教育经费紧缺等问题提出的一项政策,它扩大了学校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一定程度上集中了优质资源,保证了教育质量,对寄宿制时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起到了积极作用。

部分“撤点并校”可能被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成为减轻财政负担、大搞形象工程的工具。但被“叫停”的根本原因是其没有依据农村的实际形势做出切合实际的政策。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有的地方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学生食宿条件较差:路途遥远的学生耗费时间长、人身安全存在隐患:生活费用增多,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生活负担.甚至出现大量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

为此.教育部指出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撤乡并镇的新区划,考虑校点的布局和撤并。以达到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方便学生上学的目的。

3.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临街建筑物安装空调、窗帘设置、衣物晾晒规范管理实施方案》受到市民的质疑难以实施,该管委会决定调整原来的方案和工作方法,请你以该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完成以下工作:

(1)修改原文案的不合理内容。(10分)要求:明确指出原方案不合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意见,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一是政府存在着职能越位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应恰当地行使自己的行政职权,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发挥公民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二是对室内装饰的色调、窗帘颜色的选定进行强制干涉并加以规定,没有尊重公民的权利,政策制定不切合实际.可行性不强。因此,政策制定前要进行科学地预测、评估,保证方案的可行和有效。

三是政府行为缺少法律的约束和监督。没有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因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政府的行为给予保障和约束。

四是政策制定前,没有举行听证会听取群众的意见,没有汇集民智体现民需。为此.应为公民参与提供渠道和平台,通过座谈、听证、恳谈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听取群众意见。

(2)写开展“红谷滩新区临街建筑物外立面美化政治活动”的基本思路。(10分)要求:围绕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作答。措施要具体得当,步骤全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在制定方案上,首先应由红谷滩管委会制定美化整洁工作的草案,加强调查研究.对于草案中的内容加强论证分析,避免草案脱离实际。

其次,为公民参与提供渠道和平台.通过座谈、听证、恳谈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听取群众意见,汇集民意,避免政策的盲目和随意。同时,将方案提交给有关专家审议并听取其意见。

最后,管委会结合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方案实施中,管委会应该发挥指挥领导作用,发挥居民和开发单位的主观能动性.由开发单位和居民完成对自身区域的美化整洁工作,相关费用可酌情由管委会承担。同时.规划部门和城管部门负责审批监督。发挥各方主体的能动性,做好临街美化整洁工作。

(3)对原来红谷滩新区临街建筑物规范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10分)要求:不要写成文章,分条作答。观点明确,体会深刻,表达准确,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第一,明确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发挥市场经济中的应有职能。

第二,加强依法行政,在出台政策行使权力时要严格依法办事.保证行政活动的合法性,避免脱离法治轨道。

第三,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交流.行政要多加强居民的参与力度,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更要为公民参与提供渠道和平台.多角度全方位地听取群众意见,包括座谈、听证、恳谈等方式。

第四,在行政活动中也要考虑到给居民带来的影响,在关系城市形象的公共工程应该考虑由政府买单。

4.请根据你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感悟,以《从政策的法、理、情谈起》为题,写一篇文章。(30分)要求:观点明确,视野开阔,论证深刻,语言流畅,800字左右。

参考例文

从政策的法、理、情谈起

政策是指以政府和政党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目标,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行动方针和行为准则。它是社会组织从事社会管理的依据,是判断是非、划分行为界限的准绳,是社会秩序的“调节器”。

良好的政策能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良性运转,不良的政策则会引起社会恐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政策在制定前.要进行科学地预测和评估,切合实际.符合法律和情理。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府也要依法行政,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恰当地处理好政策与法、理、情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政策的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和公开化。

法即法则,强调的是统一性、确定性和强制力,它为政府的行政行为提供了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但是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做到依法行政,而是置政策内容的规定不顾,这不仅违犯了政策的原则性,而且导致群众对政策严肃性的怀疑.从而使政策的权威大大减少,政府的公信力降低。因此,政府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理即公理、公共道德或者是公共利益.它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们日常行 为的准则.对事情的本来面目起到一种昭示或者揭示的作用。如四川某县发布行政命令让干部买桔.这种行为不属于政府的职能范围之内,有悖于常规,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体现出政策的缺陷。因此,政策制定后要及时地优化方案.本着符合实际、效益突出、合法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修订后再出台。

情即情感、社会道德,它是一种行为规范,一般不具有实施的强制力。它的实现靠社会的舆论评价、人们的内心信念、习俗、惯例、传统和社会教育的力量维系,对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具有规范和调整作用。当政策里包含过多的情感或者是在执行过程中与公众的内心信念、社会道德相抵触时,在集体主义面前,应以政策为主,同时,对于不完善的政策也应及时修正,以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总之,政策的制定应多方面考虑,制定前不仅要对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预测.还应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交流,汇集民智,采取民意。并要兼顾法律与社会道德,全方位、多角度思考,从而制定出科学、法治、民主的政策,以此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2008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甲级申论真题解析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2007年2月4日中午,Z市的冬天像往常一样。夜班出租车司机崔坤亭在家睡午觉。

中午,妻子李见华回家做饭。饭桌上,李见华对崔坤亭说:“孩儿的自行车丢了。”崔坤亭有点生气,回了一句,“不管。”李见华知道,丈夫是个“可仔细”(方言,指节俭)的人,每天只舍得吃两顿饭,早出晚归为的是能多拉一点活。她自己在工厂做会计,效益不好,收入很低,她明白,孩子的车丢了,崔坤亭有点心疼。

午后的时间安静地过去。傍晚崔已出车。李见华和正上初三的儿子在母亲家吃完饭,晚上10点多回到自己家,准备睡觉。这时有人敲门,“见华,开门。”

李见华听出是丈夫的三哥。“咋了,哥?”

“别让孩儿知道。你穿衣服跟咱走一趟,坤亭出点事。”

李见华再见到崔坤亭时,他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身上插满各种管子。口鼻处插着呼吸机,只有脉搏还在,但是靠仪器维持,是为了让家人见上最后一面。大夫说,被送到医院时,崔的头被人用砖头砸了3下,砖砖致命,头骨碎裂。

警方后来对李见华说,这起案件是3个年轻人所为。这3个人,在火车站一带等女出租司机出现,伺机抢劫,但一直没有等到,最终选择了身材瘦小的崔坤亭。

崔开出租车前一直在一家砂轮厂工作。下岗后曾四处打工,但工资最多只有600元。妻子工资也很低,孩子要上学,迫不得已,崔决定去开出租车。

Z市的出租车百分之八十由个人购买,再挂靠到某家公司。崔因为无钱买车,只能租用别人的车,开夜班。夜班司机危险性高,工作辛苦,钱却挣得少。崔坤亭开出租车5年,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这在Z市已算中等收入。所以崔在出事前一直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崔坤亭去世。家里一下子陷入了绝境。有一天,李见华在母亲家。不速之客——另一位出租车司机靳秀忠和其他几个司机突然来访。

刚进门时,李并不认识这个人,经其他司机介绍,才知道这个人就是一直在帮助自己的大名鼎鼎的靳秀忠。她知道,这个人以前在其他司机出事之后也给予过很大的帮助,或帮人料理后事,或慷慨解囊等,在出租车司机中很有名气,被出租车司机们尊称为“老大”。

靳秀忠说,“见华,你这样的家庭肯定不富裕。你有孩子,还上学,有啥困难你就跟我们说一声,我们给你捐点学费。”

靳秀忠是通过司机的口口相传,知道崔坤亭出事消息的。得知消息的转天,靳就组织司机进行捐款。他们在通往殡仪馆的路上拉起一块白布幅,找到一个方便面纸箱,接受出租司机和社会其他车辆的捐款。100多辆出租车在周围行进,募得几千元。

这并不是靳秀忠第一次组织募捐。这次募捐却让这位司机里的“老大”觉得应该转变方法。几次恶性案件接连发生,司机的捐款额度越来越小。如果再有事故发生,这样的临时募捐将见不到成效。靳秀忠觉得应该想个长期计划。

靳秀忠今年43岁,家住Z市郊区。身材高胖,皮肤黝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有一次,他晚上出车遇到一伙流氓正欲调戏一个青年女子,他上前制止,被歹徒在脸上划了一刀,在脸上落了个不小的疤。他自己说,“你跟Z市的出租车司机一提我,他们都知道。”正是这个出租车司机中的“老大”和另一名司机王磊发起一个叫做“爱心的士一元捐”的基金。

这是一项针对Z市出租司机的自救行动,每一位愿意加入的司机每月捐赠一元钱,形成一个基金,目的是帮助那些被劫司机和遇害司机的家庭。

2007年2、3月间,靳秀忠和王磊开始在熟识的司机中询问大家对基金的态度,得到的几乎全部是肯定的答案。两人开始筹划具体事宜。先期工作由王磊负责。今年44岁的王磊开租车之前,在单位“给领导开小车”。王磊觉得自己时于政策层面有更好的把握能力。“我和靳师傅配合得很好,他是司机人缘方面(好),我是政治方面。”王磊笑着说。

王磊知道,成立一个民间组织到民政部门注册的手续十分繁琐,近乎不可能。他首先想到当地的慈善协会。慈善协会把王磊“推”到H 省红十字会。省红十字会又介绍王磊到Z市红十字会。市红十字会十分支持,要求王磊“写个材料,给我们看一看。”

材料交上去了。2007年4月,王磊得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你们弄会标吧。”靳秀忠自己拿出3000块钱设计制作会标,还印刷几千份倡议书,并在倡议书上印上自己的手机号码和车牌号。

从9月份开始,靳秀忠基本上放弃了自己的正常运营,“别人上班的时候我得去办这些事情,晚上自己拉一点活。”靳秀忠说。王磊则把自己的车包给别人,靳秀忠的车就成了流动办公室。那段时间,靳秀忠每月要自己出1000多元汽车钱,200多元电话费,“连给公司的管理费都一直欠着。”靳说。

到此时为止,一切事情都由靳秀忠和王磊等几名出租司机自己掌握,唯一介入的官方只有红十字会。“我从一开始就和靳师傅他们说,最好还是找到主管部门,让他们也参与。”Z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张春香对记者说。

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Z市的出租车管理部门叫Z市客运管理处,另外还有一个出租车协会。

Z市的出租车协会对于广大司机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名称,问及的司机没 有一人知晓这个协会的具体工作。靳秀忠说,“协会就一个主任一个秘书长,下边没有工作人员,一个出租司机都没有。”

一位姓杨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客运管理处就知道罚款,别的什么都不管,对司机一点好处都没有。大伙都讨厌他们。”

记者接触过的5 位司机,都认为客运管理处是出租车的管理部门,但是他们并没有把出租车行业“向好的方向带”,“就知道罚款”。管理处周六周日不受理缴纳罚款,周一早上就能看见前来交罚款的司机排成长队。这种罚款造成了司机和管理部门之间很大的矛盾。

得知“一元基金”,管理处曾想接管这笔基金,但被靳秀忠等人拒绝。他们认为司机与管理处之间有矛盾,如果以管理处的名义运作基金,“根本不可能成功”。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靳秀忠和王磊决定把基金的启动仪式定在2007年12月6日,因为临近年底正是出租车被抢的高发时段,他们想利用这个特殊时间把司机尽快发动起来。

12月4日,靳秀忠和王磊突然得到消息,客运管理处决定高调介入,并拿出一万元捐赠给基金,促使几家企业加入捐赠行列。启动仪式当天一共募集资金78000多元,其中包括司机个人捐赠7000多元。

启动仪式上,发起人靳秀忠和王磊没有被邀请上台,甚至没有被提及,台上就坐的只有一些相关领导。在靳的争取下,他才被允许“站在旁边念了倡议书”。

一些司机在台下问靳秀忠,“你们咋不上去,台上的人我们有的都不认识,我们是冲着你们才捐款的。”

基金会毕竟成立起来了。基金会成立3个月,一起恶性案件再次发生。2008年3月19日凌晨5点40分,司机李中伟从家里开车出发。早晨8点半,李中伟的妻子李慧兰接到车主的电话,“我在你家门口等你,中伟出事了。”

李慧兰到医院时,手术还在进行。医生说,“他的喉管被割,如果昏迷时间过长,有可能成为植物人。”手术进行了4个小时,李中伟最终脱离危险。

李中伟今年38岁,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上初一,小的上幼儿园。”李中伟每个月开车收入1500多元。孩子太小,妻子只能在家操持家务,1500元是这个四口之家全部的收入。“孩子都是穿别人穿不了的衣服。现在肉贵了,就一个星期吃一次。”李慧兰说。

Z市一共有60家出租车公司,1万多辆出租车,有些分为早晚班,共有2万多名司机。这些司机和李中伟的状况类似,绝大部分家庭不富裕。开出租虽然收入属于中等,但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司机大多健康状况很差。

除开车外基本没有别的技能,他们很难转行。记者遇到的所有司机,无一例外对记者说,“要是能干别的,我绝对不会开出租。”这些司机除了为出租车上强制保险外,大都没有任何人身保险。个别加入合作医疗的司机,只能报销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治疗费用,对于司机面对的人身伤害,没有丝毫保障。由于没有养老保险,这些司机只能“开到开不动为止。”

这次大手术和住院费一共花费16000多元。幸运的是,李中伟在出事两天前加入了基金会,一次性捐赠一年12 元的费用。得知出事的消息,经过商讨,“一元基金”决定救助5000元。客运管理处领导与红十字会副会长张春香亲自把钱送到病房。当地媒体记录了这个镜头。

“一元基金”成立之初,靳秀忠和王磊的想法就很明确,“民间自发,自救 互救。”王磊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询问清楚此类基金的具体运作方式之后,靳秀忠和王磊就开始制定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名单。基金管理委员会一共12 人,主要负责评定对于遇害司机是否需要救助以及救助款项多少的实际问题。每次会议有6人以上出席便有效。在最初的名单里,这12人全部都是Z市各个出租车公司中具有威信和领导能力的司机。在靳和王看来,这样的设置才符合“司机自救”的目的。

在启动仪式之后,12个司机人选被红十字会去掉9个,只剩下靳、王以及另一位司机赵建国。其他名额分别由管理处和其他捐款单位的代表填补。“他们这些坐办公室的咋知道我们司机需要啥?”靳秀忠说,“救助那个被割喉司机的时候,根本就不通知我们,我们被架空了。”

在靳和王的最初设想里,这笔“一元基金”只是由红十字会来管理账目,救助对象以及救助数额全部由司机组成的委员会决定,红十字会给予配合即可。但是目前,这种方式无法实施。“既然把钱放在红十字会,我们就要按照规范去操作这笔基金。”张春香说。

现在,这笔基金的捐赠方式已被划归到各出租车公司。每月,司机到公司缴纳管理费,可以在公司办理捐款,由公司开出收据证明,记录捐款明细。每一季度由公司统一交送红十字会一次。这笔基金的救助对象只限于参与捐款的司机,所以不可能随意设立不记名的捐款箱。这无形中增大了各公司的工作量,有的公司对此并不热情。“有司机打电话投诉说,‘我交到公司,公司都不收’。我们还不敢强调太多,太多了,担心司机又说乱收费;不强调,效果又不好。”张春香说。

“我现在弄了个小本儿,有司机直接把钱给我,我就自己记录下来,再交给红十字会。”靳秀忠说,“我当初的想法还有一个,就是等钱多了,给每个司机都买一份保险。”尽管道路坎坷,但他们还在追求着自己当初的目的——拿回自主权,自己掌握这笔基金。但是对于现实,声称“不认识多少字”的靳秀忠说了一个颇为书面的词语“有点迷茫”。

到目前为止,这笔基金的增长不多。在靳秀忠看来,“官方”介入太多,自己又被架空,司机的捐款热情一落千丈。从目前来看,司机中只有不到六分之一的人参与了捐款。

2008年4月1日,又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一元基金”向刘增友等8人发放了500~1000元不等的困难救助金。这件事在出租车司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刚下夜班的司机来到客运管理处对救助资金的发放标准提出质疑,客运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称此事是通过研究决定的,司机们却表示他们作为捐款者有权知道钱的使用情况,双方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靳秀忠听说此事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计赶到现场。看到靳秀忠,司机们纷纷围拢过来。司机小黄说:“困难救助金的事,老大你知道吗?”看到靳秀忠摇头,大家的情绪更激烈了,“我们的事凭什么我们不知道?”,“靳哥,我们的钱不能只给他们撑面子,把我们的钱要回来,我们信不过他们”。这句话得到了到场司机的共同响应,“返钱,不返就不走。”„„

三、申论要求

1.Z市正在举办名为“雷锋的哥”的评比活动。请你根据给定资料,整理一份靳秀忠的事迹材料。(20分)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楚、对其事迹的性质概括准确、语言简明扼要,不超过400字。2.给定资料中提到Z 市出租车司机欲成立“一元基金”,需向红十字会呈报一份申请材料。请你为他们拟写一份申请提纲。(20分)要求:(1)目的明确、理由充分、做法合理;(2)语言准确、不考虑文体格式、不超过200字。

3.假如你是市政府某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如何解决出租车管理部门与出租车司机间的矛盾提出对策。(20分)要求:条理清楚,措施合理,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不超过200字。

4.材料中提到了“自主权”的问题,请分析司机们“要求拿回自主权”的意义。(10分)要求:语言简洁准确,不超过150字。5.请以“‘一元基金’何处去”为题写一篇文章。(30分)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逻辑严谨、语言流畅,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Z市正在举办名为“雷锋的哥”的评比活动。请你根据给定资料,整理一份靳秀忠的事迹材料。(20分)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楚、对其事迹的性质概括准确、语言简明扼要,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靳秀忠,男,今年43岁,Z市出租车司机,家住Z市郊区。靳秀忠师傅是出了名的热心肠,无论同行们有什么大事小事,只要言语一声,他都会出手相助。每次发生抢劫杀害的哥恶性事件后,靳秀忠都会主动上门,通过不同的形式,使其渡过难关。

近年来,出租车司机被劫、被抢致伤乃至死亡的意外事件在Z 市屡见不鲜,因此,身为Z 市出租车司机的靳秀忠和另一名司机王磊发起了一个叫“爱心的士一元捐”的基金,目的是帮助那些被劫或遇害司机的家庭。每一位愿意加入的司机每月捐赠一元钱即可。在他的倡议下,“一元基金”于2007 年12 月6 日正式成立,当天募集到首批善款78000 多元。

2008年3月19日,Z市一名刚刚加入“一元基金”的哥遭劫被致重伤,危难时刻,他收到了“一元基金”送来的5000元救助金。此举受到广大司机的热烈欢迎,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要说一元钱能干成什么事?很多人会回答,一元钱干不成什么事,然而,在该市的靳秀忠和王磊却偏偏就是利用这一元钱,干了一件大事。

2.给定资料中提到Z市出租车司机欲成立“一元基金”,需向红十字会呈报一份申请材料。请你为他们拟写一份申请提纲。(20分)要求:(1)目的明确、理由充分、做法合理;(2)语言准确、不考虑文体格式、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申请提纲

一、申请书

二、章程草案

(一)名称及住所

(二)设立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三)原始基金数额

(四)理事会的组成、职权和理事的资格、产生程序和任期

(五)法定代表人的职责

(六)监事的职责、资格和任期

(七)财产的管理、使用制度

(八)基金会的终止条件、程序和终止后财产的处理

三、验资证明和住所证明

四、理事名单、身份证明以及简历

五、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

六、基金会登记事项表

3.假如你是市政府某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如何解决出租车管理部门与出租车司机间的矛盾提出对策。(20分)要求:条理清楚,措施合理,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当前我市出租车行业乱象的治本之策,在于调整好政府、公司、司机三方的利益关系。

一是政府应从出租车行业利益中脱身,废除出租车运营权的行政审批,严禁私下转让出租汽车经营权,逐步取消挂靠经营。

二是出租汽车公司要为司机提供优质服务,做到服务内容、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四公开,自觉接受驾驶员和社会监督,不得巧立名目乱收费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三是出租车司机应成为出租车行业的主人,让广大乘客成为出租车行业的“上帝”。

4.材料中提到了“自主权”的问题,请分析司机们“要求拿回自主权”的意义。(10分)要求:语言简洁准确,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无论从我国基金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满足Z市出租车司机自救需求的角度看,“一元基金”都具有其他救助不可替代的特点。拿回“一元基金”自主权,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司机捐助的积极性,从而保证该基金来源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基金准确、快速的落实到位,提高使用基金的有效性。

5.请以“‘一元基金’何处去”为题写一篇文章。(30分)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逻辑严谨、语言流畅,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元基金”何处去

2007年初,出租车司机靳秀忠和王磊开始筹划“爱心的士一元捐”基金计划—每一位愿意加入的司机每月拿出一元钱,形成一个资金储备,遇有司机被劫或遇害,便用这笔钱救助他们的家庭。“民间自发,自救互救”。Z 市红十字会对这个计划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基金启动仪式举行之前,客运管理处决定高调介入,向基金捐赠一万元,并促动几家企业加入捐赠。启动当天募集资金近八万元,其中包括司机个人捐赠七千多元。

然而,随着“一元基金”管理权被出租车管理部门掌管,司机对管理部门对基金发放对象、发放标准产生质疑,再加上司机对行业管理久有怨言。因此,靳秀忠等人认为以管理处的名义运作基金根本不可能成功,要求拿回基金管理权,同时由于司机对“一元基金”的捐助热情日渐退去,致使该基金发展陷入困境。

当前,为了促进“一元基金”的健康发展,完善相应配套措施,对其科学规范势在必行。

(1)规制“一元基金”行政管理。“一元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较小,基金投资人数量分散,基金的捐助人登记结算和基金会计审计工作都很简单。因此,Z 市政府应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转变思路,降低私募基金管理的行业成本,重点加强对该基金的发起、设立、运转和退出监管,促进“一元基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建立“一元基金”资产托管配套制度。我国共同基金的银行托管模式有效地控制了投资者资金挪用的风险,如果“一元基金”也可以采用这种资金托管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证司机捐助的资金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司机对“一元基金”发展的信心,有利于“一元基金”的长远发展。因此,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一元基金”通过银行托管基金资产。

(3)随着“一元基金”行业的发展,未来还应该进一步拓展“一元基金”资金来源渠道,设立统一标准、建立规范“一元基金”管理养老金、退休金等公共资产的制度,从而提高该基金发展动力。

(4)要加强培养和培训“一元基金”管理人员,建设一批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同时提倡诚信和依法经营,积极引进先进基金管理理念,学习其运作模式和操作规程,以全面提高“一元基金”的管理水平。

2008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乙级申论真题解析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据调查,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4亿,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为1300万。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 亿,8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 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 37%;到2051 年将达4.37 亿,占到当时总人口的31%。也就是说,到2051 年,我国3 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另有调查显示,中国约有1000 万名8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需要照顾,而城市老人中,98%依靠自我养老,城镇单身老人户和老年夫妇户略高于乡村。“老有所养”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2.前不久,武汉市某小区发生了一起发人深省的事件。该小区某单元的居民们闻到一户居民家里散发出一股奇怪的味道,敲门无人应答,于是打电话给物业管理部门,打开房门,结果发现一位老人已经死在床上。尸检的结果是老人死于心肌梗塞已有多日,大家唏嘘不已。据老人的邻居说,老人是武汉市某大学的退休教授,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后,一直独居。老人的家庭条件很好,身体也很硬朗,就是平时不爱说话,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情。

3.万村是个有100多户400多口人的村庄。这些年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村里的老人也越来越多。该村主任对记者说:“过去村里的老人很少,如今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有五十来个,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多,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敬老了,很多老人在家里说话不算数,得看儿女脸色。”据村主任介绍,虽说农 村人还认“养儿防老”的老理,但是村里已经先后有几个老人因为儿女不孝顺,去了离家十几里的镇敬老院。尽管镇里这些年也一直重视敬老院的建设,但是由于镇里的经济条件不好,镇敬老院的设施、管理和服务都跟不上去。已经有位老人重新回到了家里,不想再去了。记者走访了这位返家的老人,老人颇显无奈:“当时去敬老院,也是因为和儿媳关系紧张一赌气才去的,在敬老院的时候虽然有其他老人可以说话,但是代替不了自己的家人啊,尤其是想自己的小孙子,有儿有女的,谁能愿意去那地方啊!去了半年回来,感觉自己的小孙子和自己都生疏了。现在宁肯在家里忍气吞声,也不想再去了。”

4.家住长春市的小王夫妇最近比较烦,原来是小王的母亲突然提出要回老家。小王的父亲六年前去世后,小王就把乡下的母亲接来和自己同住。这次老人突然提出要回乡下,什么原因老人又不说,弄得小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王让自己的姨妈侧面去打听,老人这才说了实话:“他们两口子每天都忙于做生意,有时候三两天不回家一趟,回来的时候也很少陪我说话。自己身体还硬实,回到农村和熟悉的乡邻们住在一起,起码可以唠唠嗑。”老人还说,自己很心疼儿子。儿媳妇也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年纪也都大了,身体也不好,而且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奶奶需要人照顾,也需要他们操心。小王听说后表示:“我们两个每天都要在外面忙于生意上的应酬,还要奔波在两个家庭之间,感觉很疲惫。原以为只要每个月给母亲足够的零花钱就行了,没有考虑到母亲的感觉,以后会尽可能抽出时间多陪她。”

5.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既可以减轻儿女负担,又利于老人在自己的家庭中得到照料。这种方式已经在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社区中普遍运用,我国的上海、天津、北京的一些街道社区也相继引进了这种服务。

2006年3月,天津市塘沽区民政部门率先在环境比较适宜的新村、新河、三槐路3个街道社区进行了居家养老服务尝试。塘沽区政府为此投入50万元的先期启动资金,23位大龄下岗人员进入服务岗位。截至目前,共有119 户80 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人享受了免费入户服务。一位接受这种服务的老人说:“每天能够在自己长期生活的社区中养老,能经常看见熟悉的老朋友,还能保留原有的生活习惯,心情比较愉快。”但是这位老人也表示了些许遗憾:“我们这的居家养老是由社区组织的,内容比较单一,也就是洗洗衣服,打扫一下卫生,陪着买买菜,还有一些紧急呼叫之类的。由于我们社区资金有限,经常出现协调得不好的情况,服务不是很到位。”另一位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对此表示认同:“前不久我想去商场买东西,打电话到社区,社区答应派人来,结果等了两个小时才来人,我一气之下干脆不去了,更可气的是,有一次一个来收拾卫生的,竟然把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偷走了。”

6.2007年元旦前,辽宁省绥中县31户五保户迁入了新居——五保大院,从而告别了陈旧破烂的土坯房,住进了亮堂堂、暖洋洋的新房。这是该县民政局探索农村五保供养的一个新举措。该县农村五保供养的人口有4210 人,其中集中供养的只有588 人。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三年改造土坯房”(危险房)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把无房户、住房最破、自建能力最低的农村分散五保户作为政府援建重点对象,为了解决建五保大院的场地问题,该县民政部门一方面要求任务到乡、责任到村,另一方面深入建房现场勘察,选好房址。筹措资金也是一个难题,他们通过三个办法破解这一难题。一是开源。在县财政有限支持的情况下,多渠道筹措资金,分别从土坯房改造资金中列支40 万元。从社会各界捐助 款中拿出20 万元。二是节流。在保证建房质量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压缩或减少开支,把工程造价降到最低。三是求援。他们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土地、建设等部门对五保大院简化审批手续,免除建房涉及的一切费用,从而保证了五保大院的顺利建设。五保大院建成后,和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相比,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五保老人不离村不离邻,符合老人眷恋故土的心理。与分散供养相比,它又有集中起来便于照料的好处,而且五保对象原本都是乡邻,住在一起容易和睦相处,相互照顾,没有了孤独感。

7.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河北某乡利用上级拨付的经费,重建了乡敬老院,新建后的敬老院窗明几净,房舍宽敞,活动设施齐全,老人们的活动也丰富多彩起来。敬老院成了乡里的样板工程,受到县里的多次表扬。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乡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却一直在为一件事情苦恼:敬老院的老人们经常到乡里反映,敬老院的管理越来越差了,很多老人的被褥已经很久没有拆洗,宿舍的卫生也一团糟,原因是清洁人员辞职不干了,食堂也换了厨师,做的饭菜简直难以下咽。头段时间春耕,为了给敬老院创收,院方受雇把老人们集中拉到各村去为村民插秧。老人们对此很反感,希望民政部门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民政部门已经责令院方及时纠正,但同时也感到颇为无奈。负责人员讲,由于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不能再向农民征收农业税和相关的费用了,乡里的财政大受影响。当初重建敬老院是县里为了落实新农村建设政策拨款建的,现在县里不再给钱了,民政部门开始感到经费捉襟见肘,有限的经费又不能都用到敬老院。敬老院院长对这件事情同样有一肚子苦水,他表示,敬老院主要是靠乡财政拨款来维持的,自己也知道敬老院现在的服务质量有问题,但试点工作热潮过去以后,乡里的经费迟迟下不来,敬老院都快没米下锅了。厨师和清扫人员辞职就是因为敬老院已经拖欠工资几个月了,连院长自己都几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了,拉老人出去创收也是无奈之举。

8.某市几年前办起了一所“夕阳红”养老院,是下岗工人程某自筹资金兴办的。养老院开办的头两年,设施很齐全,专为老人设计的活动场所和娱乐设施都很不错。还专门聘请了几个护理学校毕业的女孩子照顾来院的老人,给了老人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很多老人来了之后都说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谁料,就在三年前,程某的爱人出了车祸,只好把经营养老院的收入全部拿去处理家里的事情,养老院的开支一下子变得紧张了。为了节省开支,程某只好把有专业护理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几个女孩子辞退了,只雇了两个四十多岁的妇女照顾老人。去年,物价开始上涨,院里老人的生活水平也开始急转直下。有时候两三天都吃不上一顿肉,老人们颇有怨言,很多人纷纷退院。原来红火时,院里有差不多三十个老人入住,如今剩下不到十个了。“办养老院的钱都是我当初从亲戚朋友手中挪借的,一直都没有还上。前些年爱人出了车祸,又花了一大笔钱,经济就更紧张了。我开养老院原来就是下岗后找个营生,再这样下去,迟早得关门了。”说起这些,院长程某也很无奈。

9.某市一居民区居民梁某和夏某两年前共同出资兴办了一所民办养老院。由于仓促上马,养老院刚建起来的时候,硬件设施就不达标,活动场所狭窄,居住的房间也很狭小。据老人们反映,由于该居民区以前没有养老机构,其他的养老院又相隔甚远,而且这里收费又很低,很多孤寡老人就选择了在这里栖身。但老人们入院之后才发现,管理比较混乱,服务质量也很差,食堂的伙食也不好。一年前,养老院的出资人梁某和夏某闹起了矛盾。老人们反映,从那以后,养老院的管理更加松散,老人们经常处于没人看管的状态。前不久还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老人因为突发心肌梗塞,昏厥过去,当时院方竟然没人当班,幸好有其他老人发现,及时抢救才脱离危险。对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人们已经多次向院方提出改进要求,均没有得到满足。老人们也曾向民政部门反映,民政部门前不久来院检查,并下达整改通知。

10.某偏远乡镇前不久发生了一件让人气愤的事件。该乡的敬老院,前些年因为乡里财政紧张,加之管理不善,因此停办了。随着该乡孤寡老人越来越多,也为了落实县里要求每个乡镇都要有敬老院的精神,去年该乡采取面向社会招标的方式重建敬老院,结果徐某通过关系成功中标。乡里给敬老院注入了启动资金5 万元,主要用来修缮原来敬老院的房屋和增添设施,徐某在经营敬老院的时候自负盈亏。敬老院开办后,徐某为敬老院制定了入院的门槛,每个入院的老人每年缴纳两千元的入院费,或者以自己个人承包的耕地入院。由于徐某经营的敬老院服务还算周到,很多孤寡老人纷纷入院,到去年底敬老院一共有三十几位老人居住。今年春耕开始前,徐某把十几公顷土地转包给了各村村民,一共得款五万余元。但是,就在春耕开始后不久,敬老院的老人们突然发现徐某携款逃跑了,敬老院一下子陷入了瘫痪状态。老人们找到租种自己土地的人想要回耕地,结果也被拒绝了。“这一年的日子不知道怎么过呢!”老人们无助地说。

三、申论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情况,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问题的现状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字数不超过300字。(25分)2.资料5介绍了天津市塘沽区民政部门对“居家养老”方式的尝试。请概括其做法的长处,分析并提出其他地方借鉴该做法时应注意的问题。要求: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25分)3.假定你是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针对给定资料9 所反映的问题,写一份整改要求。要求:有条理、有针对性、切实可行,字数不超过300字。(20分)

4.仔细阅读给定资料,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谈社会养老的政府责任”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结构清楚、语言流畅。(30分)

参考答案

1.根据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情况,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问题的现状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字数不超过300字。(25分)参考答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养老问题显得格外复杂。老龄化的加剧,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以及生活方式、养老观念的深刻变化,靠代际供养已经难以解决养老问题。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模式,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新路子。

由于我国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受耗费资源多、建设周期长、服务对象范围狭窄等因素制约,以及服务设施简陋,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服务队伍素质不高,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养老网络未能实现全覆盖,仍不能满足我国城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2.资料5 介绍了天津市塘沽区民政部门对“居家养老”方式的尝试。请概 括其做法的长处,分析并提出其他地方借鉴该做法时应注意的问题。要求: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25分)参考答案

居家养老长处:它既减轻儿女负担,又利于老人的家庭照料;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解决养老问题,减轻政府负担;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能有效应对适应老龄化社会,是适合我国新型服务社会化的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推广实施过程中仍然碰到不少具体问题,应引起其他地方的注意: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体系的运转还需要衔接规范;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规模、素质有待扩大、提高。

3.假定你是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针对给定资料9所反映的问题,写一份整改要求。要求:有条理、有针对性、切实可行,字数不超过300字。(20分)

参考答案

(1)规范服务行为。要根据养老服务业的实际,发挥该行业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功能。采取持证经营,明码标价,公开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提高养老院工作人员服务水平。

(2)改善硬件设施。养老机构的硬件设备必须符合老年人的生活特点。不仅如此,还需要增设必要的安全设施,对意外多发点、危险点实行严格控制,在现场设立安全标志、意外警示牌,制定专业安全标准并严格执行。

(3)健全监督机制。要公开投诉电话,加强对入住老年人的回访,对养老院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对不文明不规范的服务行为要进行媒体曝光,接受社会监督,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4.仔细阅读给定资料,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谈社会养老的政府责任”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结构清楚、语言流畅。(30分)

参考范文

谈社会养老的政府责任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与社会保障已得到较大改善,但老龄事业总体上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庞大的老年群体在入住养老机构和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呈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养老服务市场产生了多样化的细分要求,当前人口迅速老龄化,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亦不相适应,矛盾日渐突出。

面对这些困难,我国政府在老年人口基数增大、人口老龄化加快而且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政府在养老问题上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社会养老问题永远是政府的责任。因此,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一、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自身责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社会化养老服务正在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养老任务。但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绝不意味着减少政府的责任。推动包括养老在内的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是政府的应尽职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政府的责任非但不能减轻,而且应当进一步强化,这是衡量政府是否履行职责,社会是否文明和谐的重要尺度。

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必须加大对养老事业的资金投入将养老投入纳入法制轨道,明确其在财政预算中所占的比例,并形成长效增长机制。要将对养老机构的支持计划列入财政预算,同时考虑对水、电、气等公用事业部门的相应补偿,以提高其落实优惠政策的积极性。

三、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首先,要通过立法规定社会各方面的法律责任和法定职责,使养老事业有法可依,以确保政策的权威性、实施的保障性、落实的有效性。其次,要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优惠范围和幅度,并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例如,福利机构兴建养老设施前期投入很大,政府可以进一步在贷款和还贷政策上出台优惠政策。

四、要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动、鼓励和资助企业、个人、外资、社团等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构建起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长期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法律援助、金融理财以及家政、购物、餐饮、维修等多方面服务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

五、要努力打造养老服务品牌。政府要以战略性眼光看待养老事业,将其作为一项产业来办,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要积极引入多元化的资金和上规模的品牌,建设高品质的养老机构,进而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乐。

2007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甲级申论真题解析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资料一

花一百多万买了房子,马上要入住了,却得到通知,要先接收房子才能检验房子,而且还要被迫接受开发商的种种不合理的要求,在与开发商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某小区一百多名业主愤然将开发商北京澳林房地产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近日,某小区业主代表又找到了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以下为业主代表发言实录:

业主代表甲:我是某小区的业主,我觉得我们维权意识比较强的,从楼盘开始建到现在,由最初十几人发展到最后四百人进行维权。我们有很多困惑的问题,我觉得能坚持到现在非常不容易,最早在盖房的时候,我们已经指出很多问题,并都进行了沟通,因为这里面的问题非常多,如果都要去解决也不太现实。

我们的小区按合同规定是4月30日交房的。参加集体收房的四百多位业主在27日、28日进行了集体收房活动,开发商很不配合,拒绝合作,甚至对业主进行人身攻击,包括威胁,过完五一之后又和开发商进行过两次谈判,没有任何结果。我们认为开发商是一个明确拒绝的态度,我们只好进入一个讼诉的阶段。

业主代表乙:开发商定了一个标准,一个收房流程,首先是规定了要确认身份,我觉得这个很正常;第二步就有问题了,要领取《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签收《业主临时公约承诺书》。

首先我们认为这个业主公约在我们买房的时候就应该做了,尤其是《住宅使

用说明书》,没有任何一个业主看过,大家都不知道里头有什么内容,开发商是4月21号开始交房,期间有的业主已经收房了,我们认为里头有诸多违反合同、违反法律的约定,应该讲对我们业主非常不利,比如智能防盗系统,合同里是每家都有,在《住宅使用说明书》里变成了三层以下和顶层才有,还有窗户问题,有一个在合同里的图纸上是窗户的地方,实际上做成了一个门,于是开发商在三份文件里也进行约定了。类似这样的问题是非常非常多的,我不一一列举了,最可气的是最后一页附件里头写了,你领取了说明书,就说明你阅读理解接受了,我们都没人看到,怎么就理解接受了,如果我们当时按他的步骤走的话,就把我们修改的权利都弄没了,就视为业主承认了,我觉得这应该视为一种欺诈行为。

业主代表甲:有的业主本身就是律师,可能是出于对开发商的信任,在签收单上签收了这三份文件,等拿到这三份文件以后再来看,不对了,我签的这字不是代表我签收这三份文件,而是代表我承认开发商单方面对合同的修改,我不知道这个能定为欺诈吗?

业主代表丙:还有开发商代缴公共维修基金和契税,这是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的,但开发商说一分钱不能少交,必须交给他,他必须代收,这是他们的律师明说的,所以说通过他设定的这些条件,我们认为无法接收房子。

业主代表乙:还有,我们明确提出要先检验房再接收房,我得知道我们的房子有没有问题,但是开发商的流程是先收房子才能验房,如果房子有任何问题,开发商说提供一个强大的保修队伍,只要我接收了房子就进入保修程序了,我们觉得这个非常不合理,没有任何一个消费者去买不合格的东西,然后如果有了严重问题,我再找人修,我觉得天下没有这么做事的。

业主代表甲:我补充一下,实际上在《住宅使用说明书》里和《质量保证书》里明文规定了,房屋所有质量问题归于维修开发商,是把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规于维修的范围,合同中我们约定你要交给我一个合格的房子,但是开发商在他三份文件里把交付合格房子的义务转化为我把房子交给你以后你可以找我维修,等于是把交付合格产品的责任变成了交付一个不合格产品,但是我负责给你维修,这就是单方面修改合同。

业主代表乙:我补充一个证据,在我的合同里,有条款明确规定供暖在交房使用时达到正常使用条件、电力正常、供水正常等等,如果在规定日期没有达到条件,双方约定由出卖人承担逾期交房违约的责任。

但是在这三份文件里规定,你领了就等于接受了。把三个文件作为合同的补充协议生效了,物业供暖系统、电梯系统、供排水系统、暖气,交房时未达到正常工作条件的,本公司按照《住宅质量保证书》的约定承担保修责任,本公司不承担逾期交房的责任,这两个文件我们一签字,就把一切保障全取消了,这是霸王条款。

业主代表甲:我们业主收房的时候明确要求他们出示相关的证件,但他不给出示,我去找开发商,谈的过程中他说我们随时可以去看原件,可以复印,去的时候他就不提供了,连照相都不行,我们到现在都没有拿到复印件,原先聘请的律师,跟他们有过多次的交涉,但谈判最终破裂,他们把谈判解决问题的大门关上了。

业主代表甲:我们原先打算集体诉讼,考虑到可能有一些问题,我们就决定分两种方式起诉,一种是起诉收房程序不合理,没有标的额,法院一开始不立案,第七天时立了,要求我们按有标的额的来交诉讼费;第二个就是针对违约金进行起诉,当时法院受理了两个业主,我们先派业主代表立案的,当时艰难立案,收

了二百块钱,然后我们组织了大量的业主参加起诉违给金,有一百多户业主,陆续到法庭,但这样的话可能由于人太多,提高了诉讼费,并且那些已经受理的要追加费用,开始是四千多块钱,现在是一万五千,一个业主不能代表其他的业主,每个业主的合法权益都要受到保护,业主就是要寻求法律保护才去法院起诉开发商的,如果一户收一万五千块的诉讼费的话,那要收多少钱啊?

业主代表丙:我们也不是专门学法律的,有律师跟我们说过,让我们去北京市高级法院,要求他们过问这个事,我们昨天去了,在接待室,当时一个工作人员听了我们的缘由以后,说这个事应该找区人大,因为如果法院受理了,高级法院可以介入,如果没有受理的话就要去区人大,我们又去了区人大,在业主代表的坚持下,办公室的一个同志接待了我们,听取了我们的要求。我们想问,第一个为什么不立案?第二个一万五千块的诉讼费是怎么定的?

业主代表甲:我再说当时法院立案的事,当时是一个女法官接待的,一看我们起诉的是澳林公司,就让我们出去稍微等一下,结果她绕到第三立案室和法官们说了半天,然后提出不受理,我们觉得这个行为很奇怪,是不是所有起诉澳林的案子都要第三室决定?

业主代表乙:昨天去的业主上午就去了区法院,同样的诉讼,一模一样,在这之间已经有一个业主立案了,收了二百多块钱,但昨天的那个业主就不受理了,当时我们业主提出来如果你不予受理,你给我一个不予受理的裁定书,但是没有拿到裁定书。

资料二

1.69岁的黄孟举老人与老伴住在一座二层的老楼里,由于虹桥小区的开发建设,黄老家的日照时间,也从原来的每天可晒到近半日的阳光一下子降到了冬至日的不足半小时,按照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和开发商应因此对黄孟举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

从虹桥小区建设方案公示到开工建设,黄孟举老人多次要求开发商归还阳光权。开发商回答说:“我的建筑方案是经区规划局批准的,我只按图纸施工,你的阳光权与我无关。”黄老又找到区规划局,而区规划局的人说:“我们进行项目审核时,已经做过调查,而且还进行了听证,虹桥小区的建筑并不影响周围居民的采光。”黄孟举老人还多次请规划局的人到实地进行勘察,甚至把车开到了区规划局的门去接他们,但被以各种理由拒绝或者拖延。3年来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艰难奔走在维权路上,但是,直到在一次与开发商的争执中他老伴突发心脏病离世,规划局的人也没来过黄老家一次,他也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补偿,他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为什么一个事实清楚,道理明白的事解决起来会这么难。

2.去年“十一黄金周”,首日,八十多名业主聚集在位于龙岗区的某著名楼盘售楼部向开发商讨说法,在与楼盘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后,对售楼处进行了近乎疯狂的打砸,导致该售楼处损失金额超过100万元。事发后开发商方面向当地公安机关求案,拘留了肇事者。

据肇事者——32岁的何冲讲,6年前因此处拆迁,他与开发商签订了回迁合同,因合同中规定房子第二年的5月1日交付使用,他与未婚妻就把婚期定在年末,但房子建成后,他们迟迟不能入住,原因是因为当时楼市很好,开发商把本应属于回迁户的房子都当商品房卖了,在多次找开发商要房未果的情况,何冲一纸诉状把开发商告上了法庭。然而,从那以后,噩运就缠上了他,汽车被砸,常常接到威胁电话,有一天,还莫名被打得头破血流。未婚妻因受不了这样的生

活离他而去,后来,终于打赢了官司,但开发商却拒不执行,手拿着法院的判决书,何冲欲哭无泪!去年10月1日,小区第三期开盘,他与其他回迁户又来找开发商解决房子问题,却受到售房的工作人员和保安人员的阻挡,一气之下,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3.如果说暴力是一种解决方式的话,那么,非暴力也是一种维权形式,比如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当然温和一些,但也得到人们的认同,《华商报》去年7月24日发表了题为《开发商未按时交房,业主下跪维权说明了什么》的报导,说的是因为开发商未按时交房,西安10户业主跪求开发商退还首付款,业主们称,因开发商迟迟不露面,他们只在售楼处跪地乞求。

资料三

C市嘉铭小区与光明仪器厂宿舍仅有一墙之隔,但两个小区的居民竟闹得水火不容,这一切是因为一堵墙。一方面拆,因为他们要走近路;一方面留,因为这堵墙是他们的安全屏障,这堵墙可倒了霉,建了拆,拆了建,建好了再拆„„双方居民甚至“兵戎相见”。

工厂居民——我们要安静,要安全。

我们在这已经生活了好多年,生活一直很平静,但自从嘉铭建起来之后,我们的日子就没有安稳过,光明仪器厂宿舍区一位居民说,“2005年,宿舍区旁边开始兴建小区,开发商将墙开了口,看房子,拉装修材料,这条路上开始人来车往,这条路本来是我们休闲的场所,这么多车走,万一出事怎么办?”在光明仪器厂宿舍区居住一位老人说,“闹闹哄哄的,也影响我们休息啊?”居民还反映说自从墙豁开后,小区的自行车被盗现象有所增加。

小区业主——我们要出行权。

嘉铭小区业主表示他们大多是在2006年入住的,买房时开发商承诺要在此建成小区的北门,可是一直没有建起,“走东门边上的小路不但要多走十几分钟的路,并且晚上特别黑,女业主有的都不敢走,”一女业主说,“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我们要的只是出行权。”

小区周围都是小路,如果出了火灾或有人需要急救,119和120的车很难开进来,一业主激动地说,“从保存消防通道和生命通道上讲,这个门也得开。”

光明仪器厂宿舍区一居民介绍,他们和嘉铭业主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缓和,今年1月14日,嘉铭的部分业主雇工人准备将在墙砸出一个角门,光明仪器厂宿舍区的居民则隔墙投掷砖块、石头,双方对峙两个多小时,在警方的协调下,事件得以平息。

“4月28日,厂里找人把墙重修上了,但工人刚走10分钟,新彻的墙就被里面的人推倒了!”一居民说:“开始隔着墙,我们看不到里面有多少人推,墙一倒他们马上就散开了。”

当天晚上,光明仪器厂宿舍区的居民便拿嘉铭的门岗出气,大量砖头将门岗砸的七零八落。

4月29日,当地派出所民警在墙四周拉起了警戒线,同时警方在该墙的两侧均贴了通知,上面写着:“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未经合法许可,获得合法手续的情况下擅自拆墙和堵墙均属违法行为,警方将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但警戒线和通知对双方没起到作用,当夜,双方再次发生冲突,据称还有人受了伤。

双方矛盾升级后,C市政府派专门人员到现场协调处理此事。双方争执大事记:

● 2005年嘉铭开始施工,开发商在墙上砸了个豁口,双方矛盾由此产生。

● 2006年夏,光明仪器厂出资将墙重新修好,双方矛盾暂时平息。● 2007年1月14日,嘉铭的部分业主雇工人准备将墙砸出一个角门,嘉铭仪器厂宿舍区的居民们则隔墙投掷砖块、石头。

● 2007年2月中旬一个深夜,一辆汽车将这堵墙彻底推倒。双方矛盾更加激化。

● 2007年4月20日至28日,光明仪器厂先后数次将墙彻起来,但在墙体水泥固化前就被嘉铭的业主推倒。

● 在此期间,光明仪器厂宿舍居民用砖头、石头将嘉铭建在墙后的门岗砸烂。

● 4月29日晚上开始,警方在现场设立警戒线,24小时看守,所有人均不得从此处出入。

三、申论要求

第一题,如果你是负责接待某小区业主上访的公务员,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将业主们所反映的问题概括出来,内容得汇报。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洁。不超过300字。(20分)

参考答案:

第一,业主收房时,开发商不配合交房,甚至对业主进行人身攻击,业主跟开发商谈判,没有结果。

第二,收房程序不合理。首先,收房时业主要领取《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签收《业主的临时公约承诺书》。领取了说明书被认为是接受其条款,签收文件被认为是承认开发商单方面对合同的修改。文件里有诸多违反合同及法律的约定,对业主不利。其次,开发商要求先收房才能验房。收房后若发现问题,则进入保修程序,从而把交付合格产品的责任变成了交付一个不合格产品,开发商负责维修,这属于单方面修改合同。最后,收房时开发商不出示相关的证件。

第三,对开发商诉讼时,立案艰难,要追加大量的诉讼费,不予以受理也不给予裁定书。

第二题,(1)给定材料三是最近发生在C市的一个案例,如果你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受领导的指派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求:思路清晰,措施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不超过500字。(30分)

参考答案:

作为公务员应该秉承依法处理此事情的原则,同时要做到安抚双方情感,达到共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第一,对两个小区的居民进行调查访问并进行安抚,听取他们对此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第二,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墙”的所属权以及使用权的归属。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内,对此墙做出处理。

第三,安抚双方的情感。教导其认识到社区之间应该和谐共处,应该相互宽

容。

第四,加强社区治安建设。杜绝或防止出现的不安全状况:如小偷偷自行车现象,以及光明仪器厂居民普遍的不安全感。

第五,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如在嘉铭社区东门地区设置路灯,方便业主晚上行路,同时,在嘉铭社区周围修建宽敞的大路,以备紧急情形时的安全通道。

第六,设置专门的调解机构。由政府人员以及两个社区的代表共同组成,及时协调处理解决两个社区之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及时地沟通、协调与处理。

第七,开发商未能兑现对于嘉铭社区业主的承诺,对于两个社区之间出现的纷争,应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一定的责任,特别是对于嘉铭社区的居民做出物质上以及精神上的补偿。

(2)如果你已经妥善地解决了此次事件,为了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请你草拟一份“关于如何预防新建小区与周边居民冲突的业主建议”,供领导参考。(15分)

参考答案:

关于如何预防新建小区与周边居民冲突的业主建议

新建小区与周边居民的冲突已经成为当前社区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预防新建小区与周边居民之间的冲突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第一,加强完善小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完善社区之间冲突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得处理社区之间冲突的事件时有法可依。

第二,建立社区之间的自治组织,加强社区之间的联系。社区居委会之间经常沟通以解决社区之间出现的问题,两者协商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通过社区自治组织解决或通过自治组织上交给上级政府,避免社区居民之间出现的暴力事件。

第三,加强社区公民的道德教育与法治观念的教育。前者培养公民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的观念,后者塑造居民遇事依法处理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遇到事情才不会用暴力的行为方式进行处理。

第四,加强对新建小区的审批工作。对新建小区对于周边社区可能存在的冲突进行充分估计,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否则,不予以审批。

第三题,请参阅给定资料,结合实际,以“维权之痛”为主题,写篇文章。要求:主题深刻,说理透彻,结合实际充分,结构严谨,表达流畅。800字。(35分)

参考范文:

加强法治建设 走出维权之痛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的维权之路却也走得日益艰难。

花一百多万买了房子,马上要入住了,却得到通知,要先接收房子才能检验房子,而且还要被迫接受开发商的种种不合理的要求。业主奋起维权,维权之路由于立案艰难、诉讼费高等原因而日益艰难。黄孟举家的日照时间由于虹桥小区的开发建设,从原来的每天可晒到近半日的阳光一下降到了冬至日的不足半小时,但却一直得不到有关部门和开发商的经济补偿。为什么一个事实清楚,道理明白的事解决起来会这么难呢?走出维权之痛,加强法治建设,政府在其中承担着无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应该加强立法,弥补维权路上出现的法律空白,使得维权之路有法可

依,保持维权之路的畅通。首先,补充与完善公民基本权利的各项法律法规,使得人们对于自己的权利能够有相应的法律来进行保护。其次,完善人们维护自己权利的各项法律法规。只有具备法律上的保障措施,维权才具有了源泉。

第二,加强执法力度,有法必依。维权之路艰难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造成的。因此,执法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提高自身的素质,真正做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对于无视人民群众权益的政府工作人员,作出相应的处分。

第三,加强司法建设。对于侵犯公民权益的事件,依据法律作出公开、公正的裁决,对于侵犯公民的组织、团体或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罚。对于不履行义务、不维护公民权利的行政组织或人员依法予以处罚,切实保护公民的权益。

第四,加强公民普法教育,使得公民可以熟悉了解各种维权渠道以及各种权利的法律基础。进一步加强人民的法治观念,增强人民的维权意识,更重要的是使人民知道如何去维护权利。

走出维权之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体现,也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的体现。这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走出维权之痛,政府先行,法治先行!

拓展阅读

2007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已于5月19日结束。本次考试将房地产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纠纷作为申论部分的考点。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住房成为商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买卖房屋的双方,开发商和业主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2006年9月初在国贸中心开幕的北京秋季房展会上,展会第一天刚刚开始一个多小时,就有两个展位发生了被业主围攻的难堪局面;今年初,在与开发商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某小区100多名业主毅然把北京澳林房地产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类似的,业主与开发商或物业管理公司发生激烈冲突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不禁让人发出“楼市进入多事之秋”的感叹。2007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就以该事件为背景,让考生展开了新一轮的论述。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住房分配货币化、消费市场化、物业管理社会化的新体制正在形成。但由于房地产市场规范化程度低、覆盖面不广、约束力有限,的确引致了一系列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法律法规仍不健全甚至缺失。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在市场机制不成熟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从一开始就受到供求关系不正常、资本市场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房地产立法集分散性、地方性、单一性、冲突性、落后性为一体,全国范围内没有完善统一的相关法律法规。现行房地产法律法规存在线条粗、缺乏过细的规定之缺陷,以致于造成有法而无可依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房地产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复杂性等特点,在法律体系的整个运行过程中,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违法处惩,该体系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在立法上,现有法律调整范围过于狭窄,调整力度明显不足。同时立法的位阶较低,立法中仍存在较多空白。在执法上依据的各种法律法规由于适用的效力及颁布机关的不同,法律授权行政机关的解释不同,在实际适用中存在着分歧,法律与行政法规也存在冲突。加之某些相关部门执法不严,甚至采取选择性执法,更无法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出现违法事件后,惩罚界限模糊和惩罚不严都造成了矛盾的更进一步激化。

2.开发商的承诺难以得到兑现并且服务意识淡薄。小区内配套的设施未能按照之前契约上的要求来建设,甚至在业主通过合法渠道反应之后,开发商仍不断推诿,令事情迟迟得不到解决。房屋属于耐用消费品,按规定应实行质量“三包”。开发商虽不能完全保证房屋不出任何质量问题,但应在发生问题之后迅速寻找解决的途径,而不是推卸责任。

3.业主被剥夺知情权,部分业主法制观念不强。开发商的暗箱操作,擅自增加了诸多违反合同的约定,让部分业主在浑然不知的状态下与其签订了一系列霸王条款,导致日后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少数业主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出现纠纷后找不到合理的途径反映问题,以至于私自采取过激行为。

对此,我们给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立法,严格执法。针对法律法规执行中的分歧,统一法律与行政部门规章,统一地方法规与国务院部门法规。严格执法,避免选择性执法,落实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由于房地产建设周期长、流通过程复杂,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因此除了在立法中协调法律、法规的一致性外,还要求各部门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加大违法处罚力度,规范责任主体行为。对于违规行为界限模糊,要明确划分责任方;处罚金额限额以上或以下要根据情况予以细化,提高操作性。

2.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同时,提高最终客户的满意度,应是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关心的核心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赢得顾客并留住顾客,这一点对期望发展的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应树立“让业主满意”的指导思想,加强内部管理,职责明确、服务规范,对业主的意见应反馈及时,注意工作方法,以服务的及时性、方便性和舒适性为己任,用完美的服务来弥补质量、配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取得业主的理解和谅解,真正做到“以顾客为导向,以业主满意为本”,彻底解决业主的后顾之忧。同时,强化业主委员会选举过程的指导监督,同时坚决避免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操纵业主委员会,对其实施过程监控,防止违规及简化问题发生。

3.加强法制宣传,通过媒体来监督。开展现有法规、条例的普教学习,使开发商、物业公司和业主都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选择一些住房使用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典型事件,对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指出开发商、物业公司和业主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应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将一些不讲信用、欺骗业主的开发商或物业公司的行为进行曝光,督促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处理,限期整改。另外,对业主中的一些不妥行为也应进行公开批评,引导和指导业主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是采取一些偏激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答案分析

第一题:

材料一:业主自发组织维权活动,与开发商做斗争 A.开发商到期不交房,致使业主诉讼

B.开发商增加了诸多违反合同的约定,并且单方面作主让业主接受新约定 C.业主出于对开发商的盲目信任签定违背自己意愿的合同 D.开发上要业主先收房再验房,并承诺有保修

E.开发商利用新合约把房屋所有质量问题归于维修问题 F.开发商利用新加协议变相更改原违约责任

G.开发商拒绝为业主出示授房证件 H.业主的诉讼立案难、诉讼费高的现象 I.北京市高级法院让业主找区人大

G.业主提到开发商名称时法院的迟疑态度,从而怀疑法院和开发商有特殊关系

H.法院曾经授理类似案件,而这次却不予处理,同时不发裁定书 材料二:

1.黄孟举住宅阳光权被侵犯,规划局不否认却不敢亲自验证。

2.开发商违反协议,卖掉回签户的房子,侵害并威胁回签户。何冲进因感情破裂、利益手损而采取暴力手段对付开发商,被警方拘留。

3.非暴力维权也得到部分人认同,西安业主下跪就是典型。材料三

C市嘉铭小区与光明仪器厂宿舍为一堵墙发生争执。工厂居民因为墙被损坏影响休闲,同时受偷盗威胁而护墙;小区居民要出行权而拆墙。在警方的协调下,事件虽暂时平息,但矛盾不断升级导致暴力冲突。

第二题:

1.文中双方发生冲突的直接原因很明显,都是为了维护各自的权益。工厂居民出于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全与稳定坚决反对拆除此墙,而新建小区业主也有自己的考虑,留着那堵墙会影响自己日常的出行方便。究其根本,在于开发商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对业主的蒙蔽与欺骗。作为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应该公正平和地解决此事。

具体措施:

(1)找到当时负责开发的商人以及签订的合同,按照其中可以生效的相关法律条款行事。若无,由物业部门行使行政权力出面协商。

(2)在现有墙上开一扇小门,并做好安全防护,既方便小区业主行走,又能让工厂居民不为居住安全担心。同时,为工厂居民搭建较为安全的自行车棚。

(3)舒适的生活环境须由当事双方共同创造,召集双方居民共同协商,努力建设和谐的居住环境。

2.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房屋也不例外。新建小区会占用已建小区原有的宽敞空间,并且也会在施工中出现各种硬性污染,给附近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因此出于寻找心理上的慰藉,已建小区的居民很可能会采取一些过激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新建小区的居民也会为了达成自己的意愿给予回应,这样就让矛盾越来越激化。为了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相关部门有必要制定一些措施。

健全并大力宣传小区物业法规。遇到双方有冲突的问题,不应该擅自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应首先诉诸有关上级部门,如小区物业公司,由他们出面解决。如果仍无法调解,可逐级上交此问题,最终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协商。

物业部门应做好日常服务工作。两小区之间屡次发生不快事件,已经不单是小区居民之间的事情了。物业部门应该在首次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给予制止,提出合理方案并付诸行动。

建立两小区之间通畅的沟通渠道。维权固然应大力提倡,但事件双方不妨站在对方立场上多多思考相互体谅,避免暴力冲突再次发生。

普及法律知识,让每位住户都了解如何做才是守法的,不至于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本不该的错误。

参考文章阅读1 直面非理性维权之痛

一个民主法治不断进步的时代,必定是一个权利高扬的时代。权利只有得到维护,才能显示其真正的意义与价值。正如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为权利而斗争》中指出,权利只有在持续不断地与否认、侵害权利的力量进行斗争中才彰显其存在,为权利而斗争是每个人的神圣义务。

观察中国当下之情形,在社会变革的猛烈冲击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裹挟中,公民的权利意识快速地觉醒并茁壮地生长着。然而,在这一进程中,一系列非理性维权事件却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为了证明自己身患尘肺职业病,河南新密市农民工张海超不惜“开胸验肺”;在上海打工的孙中界为证明自己不是“黑车”司机,一怒之下自断手指以示清白;成都市民唐福珍因抵制房屋拆迁而自焚身亡;宁夏农民工王斌余找老板多次讨要工钱未果,还遭到打骂,在极度绝望和愤怒之下,连杀4人,重伤1人。类似的例子,太多太多!

一桩桩带有悲剧色彩的维权案件,牵涉对象无一不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些“小人物”的命运最终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无一不是由于舆论的介入,或者推动了问题的解决,或者引发了全社会的深思。不过,如果将目光投向这些“小人物”因维权而付出的昂贵代价,难免让人感到苦涩和悲壮:他们有的已经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以自残等极端的方式,让身体永远留下了难以弥合的伤痛和疤痕。

维护权利的最好方式,是每一个人都能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对个人权利反复坚持。作为一个受害者,谁都有权维护自己的权利,但采取非理性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尤其不应该用暴力来反对不公正,不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自己也因此付出了极大代价。

生命或已逝,权利何所归?一件件非理性维权的悲剧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体性的暴力还是群体性的激烈行为,都早已被证明不是最好的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方式,只有合法的、和平的理性维权行为,才更容易得到更多的人理解、支持和响应,有理有利有节的维权更有利于推动问题的解决。

当然,面对诸多的非理性维权导致的悲剧,有关政府部门必须深刻反思。事实告诉我们:在一些地方,理性维权已成为弱势群体享受不起的“奢侈行为”,因此,理性维权,不仅是公民所要学习的,相关部门更要为其创造好的条件。公民理性维权的成本必须降低。毋庸讳言,当前过高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法律成本让许多维权者在依法维权的道路上望而却步。以工伤维权为例,有专家计算过,将所有的程序走一遍大概需要3年9个月左右,大多数受伤农民工无法及时得到赔偿,而且很多农民工因为自身法律知识欠缺,导致法律维权难上加难。再比如民工讨薪,要经过多道程序,时间长还未必有效,因此,一些农民工干脆放弃通过正常渠道讨薪,而采取跳桥、跳楼、绑架等极端手段来讨公道。当维权的成本超过了维权者可承受的能力时,一些非理性甚至是暴力的自我救济的表达就在所难免。因此如何简化程序,降低维权门槛,降低维权成本,是政府部门当下必须要做的事情。

必须建构弱势群体维权的“绿色通道”。现实生活中,不少地方官员常常把直接向上反映问题的群众视为“刁民”。事实上,这在理念上已经堵死了普通民众的理性维权的通道。因此,如何让广大百姓更为顺畅地表达自己的心声诉求,如何更为实在地让他们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利,如何避免制度救济通道的失灵,这对于化解非理性维权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首先为维权群众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一条明路,解决维权方式、维权思路上的信息不对称;其次,要畅通理顺已有的公共维权的渠道和机制,加大监督问责力度,让相关责任部门在面对群众维权时,不能也不敢推三阻

四、冷漠无情;再次,从体制上找症结。时下,由非法、暴力拆迁所引发的暴力维权事件接二连三。野蛮拆迁方往往是拥有权力和资本的强大团体,遭受损失的一般是普通百姓,而此过程中大多是“开发商在前”、“政府在后”,老百姓处于弱势。这一切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从根本上修改或废除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制度,对于化解非理性维权现象将会起到重要功效。

令我们欣喜的是,在民主法治进程中,政府依法行政正大踏步前进。越来越多的施政者明白了公权力的运行规则——“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知悉了公权力是有边界的,而非“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式的为所欲为。同时,当为打造法治政府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开始运作,当“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成为头顶利剑时,政府的行为日渐变得规范,“决策前拍脑袋、决策中拍胸脯、出了问题拍屁股”的“三拍决策”行为,正逐渐被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和听取民意制度所取代。

依法行政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和谐。近年来,一些地方屡屡发生因污染项目引发的环境维权事件,从2008年厦门PX项目引发的“散步”,到2009年广东番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市民理性维权前听取民意等等,都表现出公民对国家权力机构的信任,也表现出政府部门对民意的尊重。

我们更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在理性维权面前,公民与政府实现双赢!

参考文章阅读2

被拆迁户如何理性维权

房屋拆迁案件中,经常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非理性维权方式,如嘉禾事件,天安门自焚等等,这些现象的流行也凸显了我们整个公共维权机制的缺失和失灵,弱势群体的权益诉求在基层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障碍,既然在官方认可的体制性诉求中出现障碍,弱势群体必然诉诸自我救济式的社会性表达。这种表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伤及对方,造成影响,但最后自己可能会受更大的损失。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人中率先提出法治主张与学说的,他是西方哲人中最早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的命题的人。法治社会需要我们是理性的人,做理性的事,倡导理性维权,反对采取极端、非理性的维权方式。所谓理性维权,就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之内,诉诸于调解、仲裁、复议、诉讼等制度性维权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本文中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几种理性的维权方法,供大家在遇到房屋拆迁纠纷维权时加以理性选择。

第一、协商。房屋拆迁中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发生争议后,就补偿安置协议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这种方式快速、简便,对于拆迁人来说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途径。但事实上,强势群体在有意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来发出一种命令,评估价多少,行不行,不行就强拆的背景下,弱势群体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没有太多商量的余地,公民的合法财产任人宰割成了无奈的现实,否则给冠以“钉子户”的道德舆论,而拆迁人的一些胡作非为却成了公开的秘密。

第二、上访。在中国的独特文化背景下,通过上访寻找“青天大老爷”帮助自己,可能是90%以上的百姓首先想到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无论教育背景、城市农村,几乎这成了人们的一种本能反应。上访其实是一个促使行政机关内部纠错的过程,而往往做出行为的行政机关和接受信访的行政机关同是一个机关或者同属一个政府领导,在这种情况下问题的解决是不难预知的。全世界独有的中国《信访条例》的出台,明确了信访人享有以下主要权利:依法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权利;依法信访不受打击报复的权利;就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提出信访事项的权利;事实清楚、法律依据充分的投诉请求得到支持的权利等等。这些权利能够实现吗?天知道。遭遇房屋拆迁时,在上访过程中,没出家门被拦截回家的有之,办个“学习班”接受“培训”的有之,到北京上访被地方政府的驻京办事处召回的有之,毒打的有之,住到宾馆以为万事大吉结果“深夜敲门”的有之。为什么?我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有何过错?难道《信访条例》是摆设?不懂了吧,抱歉各位,我也不懂。《信访条例》怪胎的诞生注定了悲剧的结果。有的当事人认为,某某信访局的领导是我的同学、亲戚,肯定可以给我解决。你的权利底线是什么,自己不知道,那么解决到什么程度可以,中国百姓的回答往往是总之比不找人强点就行。因此,我一般不建议当事人去上访,耗时耗力,结果等同于戏弄。

第三、向行政机关、监察部门和人大的申诉救济。首先是向政府系统的行政监察部门申诉救济。这种救济途径,相对人只能就行政违法、侵权的行政工作人员请求为之一定处理,如行政纪律处分,监察机关不能直接撤销、变更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也不能裁决予以赔偿,此种救济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救济。其次是向人民代表大会申诉救济。但是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只限于重大决策和立法活动,是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较少。对于行政机关的重大行政政策的失误或立法与宪法、法律抵触,可以撤销或改变,或责令行政机关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对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造成的损害,相对人一般只能采用其他救济途径请求救济。再次是复议救济。复议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其设置的专门机构申诉,请求救济。复议救济是功能较完备的救济途径,复议机关在查明事实、判明责任的基础上,可以撤销一个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使其违法行为效力消灭,恢复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可以变更一个不当的行政行为,使相对人获得合理的权益或消除相对人所承担的不合理的义务,使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影响恢复正常;可以责令行政机关就损害后进行经济赔偿,使相对人的物质损失或精神损害获得补救。因此复议救济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救济手段。

第四、司法途径。行政诉讼法颁布于1989年,历时20年,在对行政相对人的保护上已经日益完善,随着中国法制的不断健全,依法治国和执法为民的思想已经日渐深入人心和政府机关。因此,当权利受到侵犯时,采用司法救济会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权利也更容易得到保护。另外,运用司法途径进行维权,使权利能得到更彻底和根本的维护。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法律已经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运用法律手段得到的保护就等于有了国家强制力的保护,权利的保护当然会更彻底更有保障。但是在房屋拆迁案件中,可能遭遇到不好立案,立上案了由于行政干预司法致使法院审理过程不能保持独立。古今中外,正义压倒非正义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半。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的司法环境越来越好,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也越来越高。即使我们不能立案,但只要我们施加的压力足够大,我们谈判的筹码就越多,这几乎

成了我们拆迁团队律师无往不胜的法宝。当然,被拆迁户在自己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多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享有哪些权利,侵害人侵犯了自己的哪些权利,自己可以寻求哪些方法去解决,在和相关部门谈判的时候你们可以明白自己的伸缩空间,如果说已经委托律师了,自己了解一些法律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很好的和专业拆迁律师配合实现权利。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律师的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来明显,不要找个金融律师帮你打拆迁官司,那就相当于找个牙医看妇科病。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房屋拆迁博弈的参与人是城市公共管理机关、开发商和被拆迁人。一方代表着公共利益,一方代表着自己的商业利润,一方代表着个人权利。政府获得了财政收入,开发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个人只是告别了自己的旧居,得到了什么?不用我说了。四种方法,您认为哪种方法相对结果公正客观已经是不言自明。杨念平律师推荐重点使用诉讼司法救济和复议救济,这两种救济方式能够使彻底实现权利,如果能够辅佐以协商等其他方法,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不忘提醒大家的是,别错过了诉讼时效。一个稳定进步的社会需要理性,愿大家能够理性维权,依法维权。

2007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乙级申论真题解析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4月1日,国务院制定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正式实施,诉讼费交纳标准降低,优惠了普通公民的同时,人们也担心任何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可能到法院。山西一读者为了讨要因换书花费的一元公交费进行诉讼,北京宣武区一居民,弟弟起诉哥哥因为父亲去世没有得到通知,而讨要“追悼权”。由于诉讼增长过快导致的司法资源不足,也让中国法院处于奥尔森所说的“诉讼爆炸”的环境中,纠纷一起,即成诉讼,法院不堪其累,许多民事纠纷一拖多年,小事变成大事,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法院的大门之处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柔性缓冲力量,那就是人民调解员,他们依靠道德公约,民间智慧,以及熟人之间的唇齿相依的情感和利益权衡,一次次介入中国社会的家长里短,起到了“息讼”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随着中国人城乡大迁徒,以及体制外人员的激增,传统熟人社会正在解体,城市逐渐成为陌生人社会,着让依附于熟人社会土壤上的人民调解员面临日渐尴尬的处境,曾有统计表明,上个世纪80年代调解依然是中国人解决纠纷的主要手段之一。从1980年—1985年的6年间,全国人民调节组织调解矛盾纠纷4200多万件,平均每年700多万件,相当于同一时期人民法院一审民事案件数量的10倍,但到2005年通过人民调解的民事纠纷仅为448万件,与人民法院一审受理的民事案件总数436万件基本持平,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的纠纷,呈现下降的趋势,调解员制度是否还能够发挥其作用实在令人怀疑,但若不打官司,民间纠纷谁来解决?从长远的法制社会要求来看,人民调解员制度,该何去何从?

2.个人态度、能力、素质等都影响着调解的效果与质量。山西省交口县司法局下设有人民调解员,而在各乡镇还有司法助理,但由于调解工作都是义务的,43 他们在进行调解时缺少主动性,并不真正热心于这个工作,这就影响了工作的效果。在当地,直接介入百姓纠纷调解的,通常是各村委会中的民调治保员,民调治保员通常是由村委会主任任命的,但有些人愿意有村干部身份,可并不愿意干这个工作。一天,红星村村民王赢因自家的小鸡刨了同村村民李伟家的菜地,发生了口角,正好被村里的民调治保员遇上,他本应该上前进行调解,但他想对一事不如少一事,李伟拿起院子里的铁锹砍伤了王赢造成了人身伤害被公安局带走。

3.杨荣新自1950年就开始研究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有一年他到了广西,一个调解委员会主任告诉了他一个案例,当地有两个村民谈恋爱,已经生活在一起了,后来女方怀孕,但南方却怀疑并非己出,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男女主动分居,女方则找到调解员请求帮助,并声称如调节失败自己就跳江,无奈之下调解员找到男方,但男方提出要求,除非女方赶在正月十六中午十二点跪在村中神庙前赌咒,调解员为了劝和,要求女方照此办理,女方果然答应并做了,两人最终和好。调委会主任询问杨荣新这样做调解到底对不对,杨荣新回答,结果好,但做法不提倡。很难要求每一个调解员都具备足够的法律知识,实际上,在全国500万的调解员中,具备专门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士寥寥无几,统计显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调解员近200万,而低素质的调解员也正是导致调解质量难以保证的原因之一。一份有关人民调解员的调研报告曾列举了一个案例,当地村庄两户人家打架其中一户被打伤,花费500元医药费,调解员居中调解,原两户都不同意和解,调解员对被打者说,对方愿意100%赔款,而对打人者说医药费花去了1000元,你只需付一半即可,在这样调解下,双方同意和解,但随后双方得知真实情况后又起纷争。近年来调解这一解决纠纷的古老机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乡土社会的解体,调解威信的缺失,调解质量的下降,使得人们对这种做法渐渐丧失信心,很多人发现调解协议对当事人的约束并不强,只要有一方反悔随时可以再提起诉讼,而之前的调解则是白白浪费精力,缺乏响应的约束效力已成为人民调解员制度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4.在传统中国大多数从事调解的人都有一定的“身份”或是家族长辈或是地方士绅,在一个“熟人社会”,当时尽管产生矛盾,但是顾虑到日后交往的需要,多数人不愿意就此决裂,而双方都熟识并认可的中间人,则成为调解得以成功的实施者和保障人,但现在随着流动性的增大,“熟人社会”不复存在,这样的权威人士也变的越来越罕见.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地区民间纠纷调解联合接待室的调解员欧阳明琪,从2005年4月至今已经调解了300多起纠纷,但在涉及纠纷的数百人当中没有一个是原来认识的,他感慨的说要调解别人的纠纷,最难的事情是让双方都来相信一个陌生人。调解员面临的不仅仅是纠纷对象的巨大变化,就是他们所依赖的组织机构也同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项统计表明,1990年,中国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有102万个,到了2005年只剩下84万个左右,仅仅是因为一些企业改制破产10年间减少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就有4万个。古代的那套自发性纠纷解决机制受到严重削弱,单位、集体所提供的纠纷解决机制的覆盖面积又大幅度萎缩,这其中有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调解协助效力问题,也有调解员无薪酬、无办公经费保障等原因。但重要的是,人们逐渐忽视了人民调解的价值及其所起到的作用。

三、申论要求

1.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概述我国人民调解员制度的现状(40分)要求:概

述全面、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字数不超过600字。

2.假设你是政府机关公务员,面对目前我国人民调解员制度存在的问题,请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调解员制度的建议”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操作性强,字数1000字左右。(60分)

参考答案

1.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概述我国人民调解员制度的现状(40分)要求:概述全面、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字数不超过600字。

参考答案

我国人民调解员制度的现状是:

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中国被实践了数千年,对中国的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它在经历了几度辉煌后,到了上一世纪90年代,在中国进行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却遭受了空前的挑战与危机。

人民调解员面临日渐尴尬的处境。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乡土社会的解体,调解威信的缺失,调解质量的下降,使得人们对人民调解这种做法渐渐丧失信心,很多人发现调解协议对当事人的约束并不强,只要有一方反悔随时可以再提起诉讼,而之前的调解则是白白浪费精力。

调解员所依赖的组织机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的纠纷,呈现下降的趋势,古代的那套自发性纠纷解决机制受到严重削弱,单位、集体所提供的纠纷解决机制的覆盖面积也大幅度萎缩,这其中有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调解协助效力问题,也有调解员无薪酬、无办公经费保障等原因。但重要的是,人们逐渐忽视了人民调解的价值及其所起到的作用。

个人态度、能力、素质等影响着调解的效果与质量。调解员的法津政策水平低,适用程序法能力弱,文化素质低,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和难以充分体现公正公平的目的,调解的结果在效力上缺少权威性、确定性和强制性等现象的存在,是制约调解员制度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全国500万的调解员中,具备专门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士寥寥无几,统计显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调解员近200万。调解员制度是否还能够发挥其作用,令人怀疑。

2.假设你是政府机关公务员,面对目前我国人民调解员制度存在的问题,请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调解员制度的建议”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操作性强,字数1000字左右。(60分)

参考范文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调解员制度的建议

人民调解把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民间、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纠纷的激化和转化,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消除当事人之间的矛盾隔阂,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诚信友爱与团结和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生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原有的机制难以适应新的调整需要而出现的机制陈旧,而社会观念对调解与法治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进

入新世纪之后,基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体需要和观念转变,调解面临的制度和观念障碍仍未完全消除.所以,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问题,人民调解制度本身仍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和重构,以便适应新的社会条件,发挥其社会功能。

第一,保持人民调解的民族特色,提高调解人员水平,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培育新型的人民调解机构。认真贯彻“三个代表”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的需要,改进和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解决好人民调解与行政组织调解相结合的问题,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作用,利用行政组织的职能,提高调解民间纠纷的数量和质量,发展和完善大调解格局,强化诉讼外调解的功能,达到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联通互动。

第二,提高认识,强化基层党政领导抓好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各级党政领导应当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把人民调解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抓好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

第三,妥善解决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尽快改变调解协议书不具有任何效力的现状。首先,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合同效力。其次,关于债权清偿的调解协议书,如经过公证组织公证,则具有强制执行力。最后,对某些成熟的人民调解协议,经过必要的手续,直接赋予强制执行力。

第四,适当解决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建立规范的人民调解工作保障机制。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方案确保政法部门所需经费一律由县级以上财政列入预算的要求,应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包括聘用专职人民调解员经费、人民调解员培训费用、宣传经费、社区调委会日常工作经费、调解员补贴、表彰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第五,制定人民调解法,建立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和职业化的人民调解队伍,解决人民调解中的重大问题,同时规范其他的诉讼外调解。这是重中之重,已成为当务之急。

200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甲级申论真题解析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户籍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我国传统户籍制度正式形成。此条例确立了一套新的户籍管理办法,它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多项人口登记规定,并以法律的形式对人口流动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看,1958年起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必需的,也是有效的。随后的饥荒之年,如果人口毫无管理地盲目流动,造成的社会危害与社会管理成本将是无法想象的。这个制度在当时对稳定社会经济有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条例的颁布也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构筑了一道道高墙,而现在为各方人士深感头痛的城乡“二元经济”也由此蔓生出来,并一直影响着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困扰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1963年以后,公安部在人口统计中把享受国家供应粮的城镇居民划为“非

农业户口”,从此,中国城乡分离的二元模式初步形成。196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该文件比较集中的体现了处理户口迁移的基本精神: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此规定堵住了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大门。

2.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户籍制度在不断的进行调整。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农转非”、“农民自带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大城市的“蓝印户口”、城市户口买卖、城市购房入户等现象逐一涌现出来。

1977年11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提出“严格控制市、镇人口,是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该规定进一步强调要严格控制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第一次正式提出严格控制“农转非”。长期以来,户籍制度还与粮油关系、劳动人事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紧密挂钩,它从不同方面限制着中国人的迁徙自由。户籍是一道无形的墙,阻碍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墙的一边是城市更好的福利,另一边是农村的公共服务不足。

1984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农民进入城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有经营能力、有固定住所或在乡镇企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机关应准予落常住户口。统计为非农业人口,吃议价粮。给了部分人以“迁徙自由”,农民由此获得了在城市合法生存的权利。

1997年,公安部提请国务院批转《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从农村到小城镇务工或者兴办第二、三产业的人员,小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聘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小城镇购买商品房或者有合法自建房的居民,以及与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可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1998年,公安部提请国务院批转《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主要规定: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投靠子女的老人可以在城市落户;尤其是第四条:“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者生活来源,已居住一定年限并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可准予在该城市落户。”这解决了新生婴儿随父随母落户、夫妻分居、父母投靠子女等几个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2001年5月1日,国家明令取消《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明》,终结了延续近40年的“户粮挂钩”政策,为今后户口迁移制度的改革排除了一个重大制度性障碍。2001年,公安部提请国务院批转《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要“消除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同年10月1日,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开始实施,中国两万多个小城镇中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登记。

2003年江苏省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自5月1日起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取消城镇户口和农业户口,统称居民户口。取消“农业户口”。户口迁移将更容易,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生活来源,就可以获准迁入县城、乡镇所在地。

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吉林、河南、湖南、四川等地的户籍制度改革,都开始启动。但公民还期待着更大的举措和突破。

3.传统户籍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传统户籍制度从1958年开始,已经在中国生存了将近半个世纪。在这近半个世纪中,户籍制度曾经对中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例如对发展计划经济、对人口统计、提供人口资料、对维护计划经济下的治安等。但是,事实证明,户籍制度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起着阻碍的作用。具体来讲,传统户籍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如下:(1)传统户籍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在传统户籍制度下,一个地区很难获得外地的人才,外来人才很难到户口外的地区安家落户,需要人才的地区也无法引进人才,因为它们也解决不了外来人才的户口问题。特别对于那些沿海城市,在这些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劳动力需求较大,仅是本地的人口已经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引入外地人才成了他们的迫切需求。传统的户籍制度,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传统的户籍制度是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它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延缓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妨碍了人口城镇化的正常进行。我国农村积累了庞大的剩余劳动力,严重的压制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全国而言,全国76%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有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4,他们亟需向第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一个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市、农村的共同发展。(3)传统户籍制度导致社会不公平。在传统户籍制度下,城市人口享受着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而农村人口却只能用土地来养活自己,而且农村人口必须被限制在农村土地上,不能进城。这对农村人口是不公平的。

4.1991年,36岁的南京某单位职工马某经人介绍,认识了比他小15岁的安徽肥东农村姑娘小芳(系化名),不久两人就结婚了。婚后,马某将小芳接到南京生活,并给小芳找了一个临时工作,婚后两人感情尚好。次年,小芳生下一个男孩。1995年,儿子满3岁了,马某的心思重了起来:孩子户口与妻子在一起,至今还是农村户口,以后上学借读费太高,就业也是个问题。他思前想后,决定与妻子“假离婚”,等孩子户口上来后再复婚。经马某一番开导,小芳也同意了。于是,夫妻二人演了一次“双簧”,以“年龄悬殊、感情不和”为名办理了离婚手续。果然,儿子判归马某,户口迁到南京。夫妻二人如愿以偿,“一家三口”仍像以前那样生活在一起,一切似乎没什么变化。一次小芳上班后突然失了踪,一个星期后打来电话,称要跟马某断绝关系。马某还想追问,小芳一句话把他呛得愣了半天:“我们早就不是夫妻了,你有什么权利干涉我的自由?”原来,小芳在外面有了男友。望着哭着要妈的儿子,马某心如乱麻地向派出所报案,民警表示小芳的行为并不违法,派出所也无能为力。

5.人才配置市场化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人员流动的自由程度,二是工资的市场决定程度。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只有实现80%以上的市场化,才能被认为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而市场化程度的要素之一就是劳动力及其自由流动。世界遗产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每年要对世界上15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所谓经济自由化程度的评价。美国是95%,中国大体上是美国市场化程度的一半,被认为是准市场经济国家。

6.北京人才服务中心的主任说,现在外地大专毕业生要进京留京,还需要指标,按条件审批。在京单位特别是“国”字号公有制经济成分的企事业单位招人,除性别、年龄、学历外,最重要的一条要有户口。这是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管理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这种做法出路会越来越窄,发展的方向不应是放宽迁移政策,而应是淡化户口的作用,淡化户口的观念。从实际上取消户籍对人才使用的限制。

7.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姚裕群指出,户籍制度的改革完全顺应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需要,户籍制度改革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将带来大量的人口流动和人才流动,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建设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他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有三次较大的自发的人员流动(三峡工程迁移除外),一次是千军万马奔深圳,一次是海南掏金热潮,最近的一次是“上海热潮”。每次大规模的人员流动虽然给当地增加了诸如治安、交通方面的负面影响,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确实为当地经济的腾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认为,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在户籍改革方面有所突破,但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才合理流动、人才合理配置,也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界限,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要求,它将有力推动地区间的经济融合,并带来社会结构、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他强调一些大城市虽向外地人开了一道口,但在开口的背后仍附加了这样那样的条件,特别是北京仍只限大学本科以上的高科技人才进京,同时大多数企业单位招工,仍把户口作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硬件,使许多人才失去同等竞争的机会,这样将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8.美国:实行的是“出生死亡登记大纲”。只进行公民出生、死亡登记,平时公民可以自由迁移、移民。但公民迁移和移居某地,其生活状态必须符合该城市卫生及相关法律规定,如有一定的住房面积,有稳定的收入能呆在该地。否则,有关部门将出面予以法律制裁,用这种方法维护一个城市的和谐和发展。

法国:户籍管理内容十分详尽,不仅有公民出生年月、性别、单双胞胎等内容,而且还有其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国籍、宗教信仰等相关内容。法国人的户籍信息与他们的就医、存款等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一旦变动,意味着整个生活将发生较大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跨地区的人口流动,不论是城里人下乡,还是农村人进城,法国政府都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只要本人愿意,到哪儿扎根都没有人拦着。搬家的话,只需通知以前的社会保险机构,将其个人资料转到新住址所在地的相应机构即可。

日本:实行的是“户口随人走”的制度,它以家庭为单位标明每个人的身份、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等。孩子在20岁的法定成人之前,无权独立设立自己的户籍,一旦成人,完全自由。但是日本最常用的户籍文本称为“住民票”,它以每个人的居住地为基础设立,标有此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别、与户主的关系等。日本的住民票是完全随着住址移动的。

三、申论要求

1.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及当前户籍制度的弊端?(50分)要求:层次分明、概括准确、表达简洁、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600字。

2.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又存在许多的问题,请你就如何认识“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自拟标题,条理清楚,行文流畅,字数1000—1200字之间。(50分)

参考答案

1.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及当前户籍制度的弊端?(50分)要求:层次分明、概括准确、表达简洁、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600字。

参考答案

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户籍法规,标志着我国传统户籍制度正式形成,并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构筑了一

道道高墙。1963年以后,公安部在人口统计中把享受国家供应粮的城镇居民划为“非农业户口”,从此,中国城乡分离的二元模式初步形成。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户籍制度在不断的进行调整。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农转非”、“农民自带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大城市的“蓝印户口”、城市户口买卖、城市购房入户等现象逐一涌现出来。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吉林、河南、湖南、四川等地的户籍制度改革,都开始启动。

现行户籍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阻碍了城乡发展,不利于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化顺利进行。其弊端主要包括:

第一,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市关门”抑制了劳动力、人才的自由流动,特别是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人才不足现象更为严重。

第二,传统的户籍制度是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它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延缓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妨碍了人口城镇化的正常进行。

第三,传统户籍制度导致社会不公平。在传统户籍制度下,城市人口享受着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而农村人口却只能用土地来养活自己,而且农村人口必须被限制在农村土地上,不能进城。这对农村人口是不公平的。

只有上述三大弊端得以突破,有关户籍管理的主要障碍才能迎刃而解。其他国家在户籍管理方面的有效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2.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又存在许多的问题,请你就如何认识“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自拟标题,条理清楚,行文流畅,字数1000—1200字之间。(50分)

参考范文

户籍改革必须循序渐进

户籍制度在全国实行一蹴而就的同步改革的确是不现实的。户籍改革不是简单的户口本改革,它涉及就业、医疗、教育、福利等方面的利益调整和再分配,如果在相关配套设施没有落实之前匆匆改革,“户改”就极有可能成为一纸有名无实的空文。但另一方面,户籍改革是实现城乡人才自由流动,体现公平原则,推动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

改革城乡二元政策尤其是取消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必须的,但要注意改革的力度和顺序。虽然户籍制度是其他制度安排的基础和前提,并且形成于其他制度之前,但根据现实的情况,改革的次序只能是反向的。应先逐步取消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优惠待遇,然后才能完全废除现存的户籍管理体制,实行国际通行的登记户口制。

户籍问题所指的并不是户籍管理本身。中国户籍制度的独特之处在于依附在户籍之上的各种权利和福利在城乡居民之间的二元安排,这才是不合理之所在。然而,实践已经证明:取消城乡居民的户口差异非常容易,而使进城农民享受同等的权利和福利却难上加难。

要统筹城乡发展,避免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就要对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进行逐步调整,而这要求我们对这一系列盘根错节的体制安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一系列排斥农民的政策无一例外都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只有通过它,50

历年申论真题 篇2

“这是玉米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机,它集机械深松、多层施肥、免耕播种等多道工序于一身,种植的玉米长势旺、抗倒伏、产量高。”赵军海在20就购买了这种先进的农业机械,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让种地更有干头。

赵军海就是东牛村人。农中毕业后,有幸被中科院栾城某试验站聘为果树技术员,成了一名合同工。“我的青春年华还是应该和土地在一起。”4月,掌握了一定农业生产技术的赵军海回到东牛村,重新成为农民。

“这些年,我们的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等问题,在农村实现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赵军海说,现在的农民,仅仅懂得“粪大水勤”等传统农业种植知识已经不行了,要从种地的辛苦中解放出来,农民必须懂技术、善经营,把种地当成一种职业,而不只是谋生的手段。

目前,东牛村绝大多数农田被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另外两个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半托管等方式经营。通过农业合作社,农民们开展了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组建了农机服务队,建立了病虫草统防统治服务网络,还进行了粮食储存加工服务。在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的老乡们,浇地不拿锨、喷药不进田、种地不跟耧,基本做到了和城里人一样按时上下班,轻轻松松挣钱。

村民杨建国将8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每年仅流转费就有1.12万元,加上在合作社上班所得工资2.16万元,他每年能收入3万多元,比之前增收2万多元。

“跟着老赵干错不了。”栾城镇聂家庄村种植大户梁玉强对赵军海竖起了大拇指,“种普通小麦,每亩毛收入1000元。接到合作社订单,改种紫优5号彩麦。麦收时彩麦品质好产量高,每公斤4.5元的收购高价使每亩地的收入达2700元。”

目前,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业务辐射栾城区5个乡镇26个自然村,覆盖47个合作社、种植大户,涉及农户3000余家,经营耕地1.3万余亩,建有2个种植基地和1个育种基地,每年带动农户增收585万余元。赵军海不仅带领广大社员在土地上掘金,还将大量农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和再就业机会。

为了让农业更有奔头,合作社还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记者采访期间,赵军海的手机不时响起,大多是订货的电话。赵军海说,合作社正在拓宽销售渠道,准备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将社员生产的绿色农产品销得更远、更好,寻求更大的发展。

历年申论真题及答案 篇3

5月15日,一场雷阵雨降临京城,洗刷了多日的雾霾和高温天气,家住北京市T区Z社区的居民们惊喜地发现,尽管这场阵雨来势汹汹,但不同以往的是,这次小区内并未出现积水。

“4月北京市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位于两河片区内,其中的建成区域主要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小区。对小区的改造,是希望通过系统的海绵城市工程体系建设,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T区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对于小区的建设成果如数家珍。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所有的工程改造都有一套“标准”,它就是T区正在推行的《T区海绵城市评价导则》。在建设之初,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在国内尚属空白,但是标准化工作是高质量建设的根基。为此,T区相关部门先后奔赴外地进行调研,组织专家召开座谈会……经过各方的努力,最终有了《评价导则》和《技术导则》两项标准的出台和推广使用。目前,海绵城市试点已在T区多个小区、学校、主要道路开展,实施过程中均参照这两项标准建设。该负责人表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的支撑和引领,要积极推动首都标准化战略实施,让标准化工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利用标准化服务北京城市建设”。

历年省考申论真题 篇4

张某夫妇创办了网店,主要销售地区特色农产品。在张某的心中,做电商想要销路好,最关键的是“诚信”。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他做到有问必答;对于电商上做得不好的细节,他有错必改,直到客户满意。有一次,张某发送给广东的“菜煎饼”专用饼,客户在收到货后,发现饼已经变质。客户把这一问题反映过来后,张某立即查阅物流信息,发现货物在途中多耽误了两天。但是,不管责任在谁,绝不能让客户受到损失,张某毫不犹豫地给客户补发了货物。客户知道原因后要求和他共同承担责任,被他坚决拒绝了。从此,客户对他的产品更加青睐了。从一穷二白做起,凭着诚信经营,张某的网店经营范围逐步扩大, 卖出的产品越来越多,收到的好评也越来越多,新客户、回头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增长点。对电子商务而言,诚信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已成为众多电商的行业共识。多家电商平台联合成立诚信联盟,签署《电子商务诚信公约》。该联盟旨在通过互联网手段促进行业自律。根据约定,联盟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设立专属网站,实现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互通,并向公众公开联盟工作成果。

多家电子商务平台也以各自的方式开展诚信建设活动。某平台推出企业诚信查询平台。用户登录后,只需在网站输入企业名称和法定代表人信息,就能查询其信用等级以及企业相关情况。该平台还发布处罚公告,宣布永久关闭平台上36家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商家店铺。

为了使用户享有便捷、可信、有保障的二手车服务,某二手车平台推出三大透明计划,检测报告、委托/交易合同、服务内容收费标准100%全公开,并做出三大必赔保障承诺:车况不符、车价赚差价、服务费不实必赔。另外,平台会分别通过管理、技术、监管等多个角度对车商进行识别筛除,要求平台的加盟商家签署《诚信商家承诺书》。

“电商诚信问题有时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问题。”一家电子商务平台的负责人说。电子商务让消费者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售后服务跟不上。为此该平台专门设立只卖服务产品的社区店, 围绕平台经营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同时,也为周边居民提供家装、维修和保洁等综合服务。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某快递公司也设计了加密运单,让个人信息不再随包裹“裸奔”。据介绍,作为加密运单的快件,在派件时只有当班次出仓快件的收派员,才能通过手持智能终端扫描看到收件人的电话信息;而在快件运输的环节中,没有人能看到隐藏的信息,这保证了收寄件人的信息安全。

为促进电商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接连出台法规和政策,推动电子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1 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7月,商务部印发《20商务信用建设工作要点》,部署了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四个重点领域的信用工作。2018年8月3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电子商务法》,明确提出要“推进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上一篇:图解建筑工程量计算下一篇:我的小豆芽英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