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湖南卷(通用13篇)
高考满分作文湖南卷 篇1
阅读下面的原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欢的苏息场合。飞禽、走兽们常常讲它们观光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本身去观光,飞禽说大树没有同党,拒绝了。请走兽辅佐,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抉择本身想步伐。它结出甜蜜的果实,果实里包括着种子。 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撒播到天下各地。
请按照上面的原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满分作文】
智者若树
春花的伶俐在于燃尽生命的怒放,于是有了草长莺飞,最佳丽间四月天。夏蝉的伶俐在于冬眠地底十七年,于是有了一朝破土,一鸣惊人。凤凰的伶俐在于猛火的淬炼,于是有了洗手不干,涅更生……而树的伶俐,却远不止云云。智者,若“树”。
“要有最朴实的糊口和最崇高的抱负,纵然嫡天寒地冻、路遥马亡。”树的伶俐在于志存高远。正如高晓松所说:人生不应当只有容易与当下,还应有诗和远方。只有意存着“远方”,我们才气一往无前,不至于像失了罗盘的水手。有了方针与偏向,我们才气更好地达到终点。“为中华之崛起而念书,”立下了这样志向的周恩来不曾倘佯,引领着中国走向兴旺。“假如再让我做一次选择,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奇迹”,邓稼先强项的志向使他在核规模再接再厉……伶俐的大树向着远方,于是它有了方针和动力。智者若树,志存高远。
“鱼与熊掌不行兼得”,要先“舍”尔后“得”,树的伶俐在于舍得。假如大树小气本身甜蜜的果实,不愿分给鸟兽,那么它永久不能达到远方去看这天下。就像壁虎,假如在危机关头它不舍得本身的尾巴,便无法获得自由与新生。而沙砾,由于分明放弃本身的棱角、舍弃暂且的光亮,才得以于蚌壳中蜕变为珍珠。伶俐的大树分明舍弃,于是它的种子随飞禽、走兽们来到了天下各地。智者若树,分明舍弃。
“呼山不来,我去就山”,树的伶俐在于变通。然而我们的糊口中却有很多人不知变通,只知愚笨地一条胡同走到底。就像很多家长为了让本身的孩子变优越,掉臂孩子本身的现实环境,盲目地要求他们考好分数、读好大学。于是易中天老师品评道:龙,怪兽也;器,器械也;材,木柴也。此刻的家长让孩子成为怪兽、器械、木柴,就是不成人。这么说大概过于绝对,但不行否定的是,只把“好分数好大学”作为评价孩子的独一尺度,确实有些病态了。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成为你本身,由于此外都有人做了。我们不必将本身扣留在一条仿照他人的路上,而应绽放本身的芳香,成为最好的本身。伶俐的树固然没有同党翱翔,没有脚飞跃,但它知道变通,同样达到了天下每一个角落。智者若树,知道变通。
就连三毛也曾说:“假若有来生,要做一棵树。一半在土里和平,一半在风里声张。”树的伶俐可让我们细心品,然后便有思想的礼花在脑海中绽放。己。
高考满分作文湖南卷 篇2
完形填空历来是我国高考英语的重要题型之一, 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语言测试中, 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CET-4、CET-6) 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TEM-4) 等。1953年, 世界上著名的语言学家Taylor受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设计出了“完形程序”, 也就是目前备受测试学界欢迎的完形填空。完形填空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格式塔心理学图示理论、冗余信息理论、预期语法说以及社会语言学理论。完形填空的类型:第一, 根据填空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开放式和选择式完形填空;第二, 由于删词方式的不同分为定距删词、合理删词以及特定范畴删词。我国高考采用的是合理删词选择式完形填空。
二、完形填空考点效度的理论阐述
效度和信度是语言测试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效度, 就是测试的内容是不是考了目的所考的。一项语言测试题其效度很高的话, 信度必然成正比;但是这项测试题信度高的话效度不一定就高, 效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直以来我国高考采用的都是合理删词选择式完形填空, 受此类题型的限制, 它的内容效度、表面效度、反驳效度以及结构效度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针对高考完型的弱点, 李筱菊先生于2001年在《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一书中, 正式的提出了“考点效度”这一概念, 这也是中国人对语言测试这门科学的重大贡献。所谓“考点效度”, 就是指命题者在命题时应该对所要删除的项目进行考查分析和选择取舍, 以尽量提高删除项目的考点层次, 充分体现和利用完形填空题的篇章特色、语境功能和综合特点, 以便能充分考查出受试者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 对完形填空题删词的科学性合理性所提出的效度要求, 就是考点效度。
三、考点效度分析的必要性
我国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目前所采用的是合理删词分题选择完形填空题。这种题型有其他题型无可比拟的优点。分题选择的作题方式使受试者填词的范围限制在了命题者给定的选择项内, 从而大大降低了受试者填词的主观随意性, 保证了试题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试题又适于用涂题卡的方式答题和机器阅卷, 提高了该题型的评分效度。因此, 这种题型的信度在所有完形填空题型中几乎是最高的。但是这种题型也有其严重的局限性。与原词完形填空和可接受词完形填空等开放性题型相比, 选择式题型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种题型的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和反拨效度, 甚至影响到了它的内容效度。也就是说, 受其题型特点的限制, 我们不能对高考完形填空题的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和反拨效度等进行有效的控制要操作。为了对该试题进行质量控制, 命题者应从命题的角度, 在文章删除项目的选择上下功夫, 努力提高试题的考点效度, 使试题的删词更合理。从另一个角度讲, 在高考完形填空题的其他效度不好操作的情况下, 考点效度分析几乎已经成为对其试题质量进行检验的唯一手段了。
四、影响考点效度的因素
焦点因素和考点层次是影响考点效度的两个主要方面, 两者密切相关。焦点因素, 就是测试所要测试的内容, 主要有三种即语法 (G) , 惯用搭配 (C) 和意义 (M) 。“低层次的考点往往侧重于考语法而高层次的考点则往往更侧重于考意义。考点为考意义的题目同时也能考语法, 而焦点为考语法的题目则不能同时考意义”。由此可知, 在命制试题时命题者应尽量地把制约考点的范围扩大, 提高语境层次, 从而提高试题的效度。应该充分发挥完形填空的语篇功能, 也就是删词时要注意到考察的是否是意义层面的考点, 如果仅仅是考察语法和单词的话也就失去了完形填空本身存在的价值, 从而成为离散式单技能考点。考点层次, 指的是考生在做题时, 需要考虑的上下文信息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李筱菊教授认为, 完形填空的考点层次主要有四大类:第一, 单词层次 (W) , 不需要看选项以外的信息仅凭单词就可以确定正确答案。第二, 词组层次 (P) , 只需要考虑空缺与其前后的词语之间的固定搭配关系即可也就是通过所填单词前后的词就可以直接断定需要填什么。第三, 句子层次 (S) , 在这个句子内就可以确定空缺处需要填的答案, 没有必要在上下文中寻找线索。第四, 语篇层次 (D) , 需要在上下文语篇中查找信息才可以补全空缺项。在这四个层次中, W属于最低层次而D是最高层次;P是比较常见的, 主要涉及到介词与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S侧重的是本句中的连词、副词以及关系代词的考察使用;D主要关注的是篇章中信息量很丰富的指示代词、名词以及动词等的灵活使用。
五、2010-2012湖南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考点效度分析
1、研究对象
以湖北省201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为研究文本, 其中的完形填空为研究对象, 共三套试题。
2、研究方法
采纳国内语言测试专家李筱菊的考点效度理论, 运用文本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这三篇完形填空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和讨论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 从2010年开始, 湖南省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也发生了变化, 从一篇20个空的选择式完形填空改为一篇8空的开放完型填空和一篇12题的选择式完形填空。本文将从语言测试学角度, 对现阶段湖南高考英语完型填空的效度进行分析, 进而了解湖南省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究竟测试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哪些方面。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在这三年中2010年涉及到语篇层次的项目为6个约占总体项目的30%, 2011年和2012年达到语篇层次的项目为7个占总项目数的35%考点都为, 整体来看2010-2012年完形填空中语篇层次的考点比较平稳。从2010到2012年, 句子层次的考点项目最高为55%, 为最常见的考察项;短语层次考查项目所占比例很少;在这三套试题中没有单词考点的题目项关于焦点因素, 表1的数据显示出很大一部分的题目项都侧重意义的考查, 其中2012年的达到了90%, 为最多;最少的也达到了80%, 纵观湖南卷这三年的高考完形填空考点效度分析, 可以看出高层次的项目所占比例高, 低层次的项目占的比例较少, 体现了语言测试的科学性和完形填空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宗旨, 命题者在删词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完形填空的语境篇章功能。考点效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考查篇章题目项的多少, 考查篇章的题目越多那么考点效度就越高, 两者是成正比的。数据显示湖南卷完形填空的考点效度还有待提高。大多数的考查项目都集中在句子层次, 其实在现实中一篇很好的完形填空也很难突破句子层次完全达到语篇层次, 这就要求广大的语言测试工作者和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要有意识的去突破句子层次考查。
六、对教学的启示
完形填空不但要求考生有扎实的语法知识和相应的词汇量, 而且要具备全面驾驭整个语篇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准确的完成该题目, 应该切实的做好以下两点。
1、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能力, 尤其是跳读能力。由于完形填空的文章被有目的地挖去了一些词, 考生必须根据整篇文章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另一方面, 在对正确答案进行判断分析时, 需要考生利用考点前后的信息进行推理, 因此, 一定的阅读能力显然是完成完型填空题的基础。
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英语单词的内涵, 通过词汇的具体使用语境来掌握词汇的用法, 不是单纯地记忆单词的词义和词性, 而是通过上下文语境来学习和记忆。词汇教学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仅从词汇的汉语意义这个侧面记忆单词是不够的,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在上下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 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七、结论
分析结果显示湖南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改革后的命题还是相当成功的。试题中高层次考点所占比例较高, 各层次分配比例也较合理, 分布势态良好。试题的焦点因素中考查意义的题目也占绝大多数。命题者要充分发挥了完形填空的综合功能和篇章功能,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考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摘要:2010年湖南省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开始改革, 本文基于考点效度概念, 对2010-2012湖南省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考题从考点层次和焦点因素两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 旨在研究其命题特征和考点效度, 以期对新课改环境下的命题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完形填空,语言测试,考点效度
参考文献
[1]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2]ARTHUR HUGHES.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外语教师测试手册)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周长银.98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的考点效度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4) :32-34.
[4]陈晓扣.论英语测试完形填空试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3) :72-75.
2015年湖南卷作文满分借鉴 篇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换一种方式远行
身未动,心已远。
这仿佛一声来自远方的呼唤,轻轻撩拨着你的心弦;又似一句来自灵魂的催促,柔柔拉升你渴望远方的目光。可红尘的纷繁便同十丈软丝,轻易缚住你的身,叫嚣着击裂远方的梦。
那又如何,总有一种方式,能让我们远行。
困住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无疑是残疾和病魔。无论是史铁生困于轮椅之间,还是尼克·胡哲自出生便四肢全无,他们都仿佛是上帝的造弄者,承受着超于常人数百倍的苦痛,可身体又怎能禁锢一个人渴望远方的心?就这样,尼克打开他“不设限的人生”,史铁生也在文学上找到升华之路。史铁生曾给他的偶像——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寄去了自己的一本书,刘易斯则回赠他一双跑鞋。后来刘易斯来到中国,第一件事是拜访史铁生。史铁生笑说:“你送给我的鞋我穿不了啊!”刘易斯则回道:“你送给我的书,我也读不懂啊!”记者便记录道:史铁生穿不了的鞋,刘易斯读不懂的书。即使被各种不利所禁锢,他们也要寻一种方式,让灵魂远行。
正如那棵飞不动也走不得的树,一粒种子,就能让他到达远方。
铜墙铁壁,无法囚着一颗渴望远行的心。前苏联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囚于监狱,可他在狱中仍孜孜不倦地设计。远方的繁荣、绚烂,像是一个耀眼的梦。可又有多少人,可以任性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听,考场上纸笔相磨的沙沙声。你看,每个人眼中镇静而严谨的目光。是啊,我们正在用这种方式,让我们走出这座小城,走向美好的远方。
如果繁杂迷了你的双眼,冗长囚禁了你的身体,你可以换一种方式远行,只因心灵可以飘然而去。
流水清冽,风声缓缓,宫殿巍峨,街市亭台……远方很远,也很美。
去吧,去吧,它们就在远方,等你到来。
这是一篇散文化的议论文,文章很多段落采用了散文笔法,句子如春风般轻盈、空灵,将议论文的文采推向了极致,一扫议论文严肃、枯燥之风。虽然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作为高考考场作文,短时间内为之,实属不易。
《湖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指出,作文分项打分,其中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等级20分。简单地说,内容是从审题立意、中心、选材等方面来说的,表达是从语言等方面来说的,发展等级是从行文结构、思想深刻等方面来说的。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优点。
首先,本文抓住了中心立意。单看题目“换一种方式远行”,就暗扣了“大树不能旅行世界,而是借助种子旅行世界实现梦想”这个材料事实,而开头“身未动,心已远”简直是神来之笔,“身未动”紧扣大树不能旅行世界的事实,“心已远”紧扣大树旅行世界的梦想,与大树要自己想办法实现愿望的事实不谋而合。接下来紧扣材料中的“梦想”与“困境”,提出中心观点:心在远方,即使身处困境,我们仍可以换一种方式——让我们的心去远行,让我们的思想去远行。在论证中心论点的时候,既有文学家的例子,又有体育健将的例子,既有科学家的例子,又有学生的例子,既有他人的例子,又有自我的例子,每一例都能紧紧围绕中心论点阐述,不枝不蔓。
其次,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一个“远”字犹如一根美丽的红线,贯穿全文,首段说“心已远”,第二段以“来自远方的呼唤”“柔柔拉升你渴望远方的目光”“叫嚣着击裂远方的梦”呼应首段,第三段“那又如何,总有一种方式,能让我们远行”又回扣第二段,第四段史铁生和刘易斯的例子证明“要寻一种方式,让灵魂远行”,照应前文,第五段说“正如那棵飞不动也走不得的树,一粒种子,就能让他到达远方”,第六段用“远方的繁荣、绚烂”“走向美好的远方”等句子紧紧联结前文,第九段用“去吧,去吧,它们就在远方,等你到来”这个祈使句深化中心,再次强调“心已远”。时时处处都在论述“换一种方式远行”,结构上无懈可击。
最后,这篇文章文采飞扬。比如,第二段文字美不可言:远方的呼唤,轻轻撩拨,化虚为实;灵魂的催促,柔柔拉升你渴望远方的目光,虚实结合;红尘纷繁,叫嚣着击裂远方的梦,采用拟人手法,暗扣小鸟和走兽对大树的拒绝,耐人遐思。倒数第二段“流水清冽,风声缓缓,宫殿巍峨,街市亭台”采用声色结合,高低结合,将心中的梦想形象化,唯美化,同时,四字短语,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那么,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借鉴一些什么呢?
第一,点亮标题。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只要是新材料作文,题目都必须紧扣材料内容,概括材料寓意,这就点亮了标题。那些故弄玄虚、云遮雾绕、隔靴搔痒的标题,与命题人所给材料无关,不能算作好标题。此外,既紧扣了材料内容和含意,又能较灵活地使用比喻、拟人、呼告、反问、设问、夸张、化用等修辞的标题,更属于好标题。“换一种方式远行”这个题目既扣住了材料,又恰当地运用了修辞,给读者一种美好的想象空间、无疑是一个亮标题。
第二,严谨结构。无论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要注意结构严谨。写记叙文,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一应俱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起承转合,都应有章法。写议论文,要密切注意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前后照应,最好在每段都安排呼应题目和中心论点的关键词句,如《换一种方式远行》就时时处处紧扣“远行”一词,文章多处出现“远”字,一个“远”字,犹如一首歌的主旋律,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绕梁不绝。
高考满分作文湖南卷 篇4
“一带一路”提出几年来,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对世界产生了多重影响。
第一,为世界经济走出危机指明方向。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投资实体经济而非制造金融泡沫,成为国际共识。发达国家搞再工业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再工业化等无果而终或遥遥无期的情形下,“一带一路”倡议就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最可行、最有影响的国际合作倡议,引领了世界经济走出低迷、振兴国际和区域合作的大方向,也给全球投资者带来了希望。2016年8月17日,总书记在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使顺周期下形成的巨大产能和建设能力走出去,支持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利于稳定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第二,世界纷纷向东看,学习中国,走符合自身国情发展道路蔚然成风。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持积极态度,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而发展起来,其他国家也正在走出对西方普世价值和华盛顿共识的迷信,开始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三,确立了继续推进全球化的信心,打造包容性世界经济。如今,西方发达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不足40%,不再是全球化的主要发动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成为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供给侧。建设“一带一路”,中国欢迎各方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参与到合作中来。“一带一路”不是一条,而是很多条,大家都有份,它是开放的、包容的。
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的看法,经历了一个由观望到响应的转变。过去几年,“一带一路”成果出人意料地多,国内外积极性出奇地高。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自信与自觉,感染、吸引着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入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合唱之中。
高考满分作文湖南卷 篇5
看到今年高考作文材料,我有些犯难,感到无从下笔。我只对“共享单车”和“空气污染”这两方面比较关注,前者我不了解,但对字眼感兴趣,后者让我体验并思考着当前的生活。瞩目的背后,是我对自己和社会的深情记忆。
“共享单车”,于我而言,一片迷惘。“单车”应该为出行工具吧,至于“共享”则应为公共分享,在我生活的这个小城镇,我无缘目睹,我只是推测:即为“共享”,则让人想象着大家之间的友爱。关注它,是因为我对相关生活的留恋,我所知道的单车,叫做自行车,它承载了我童年的记忆,见证了我的家庭和自我的人生变迁。二十五年前,还在我的少年时,我的记忆是父亲的“凤凰”牌自行车,那是从一个表叔手中买来的二手车,从此,我便记着了父亲骑在车上的潇洒而忙碌的身影——他整天骑着自行车出外做生意,养家糊口。那是一辆黑色自行车,漆黑的车身上绣着展翅欲飞的凤凰图案。当时,就是在我们村子里,它也是一件罕见的宝贝。后来便有了“大辆合”自行车,外形上更加精致,铃声清脆远扬。而后,又有了轻便的赛车。再以后便有了我的汽车,我们进入了生活的快节奏时期。一段时间后,我便因它造成我的懒惰,又换成了山地赛车。如今,每天我都以风一般的速度惬意地舒展着自己的身心。我想,共享单车也应是如今现代化社会和繁荣都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吧。
与对共享单车的无知相比,我对空气污染却有着浓厚伤感的情绪。凡事物极必反,社会灿烂丰富的今天,空气污染是近年来我对社会的强烈记忆。如果说当年骑着单车飞驰在野外,蓝天白云下的自由身影是那么的诱人,至今让人憧憬,那么,如今无事时的独处斗室却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偶尔出外,大街上人们的面目都因口罩的遮掩而模糊,怔怔的目光尽是对周围的冷漠,以及由此诱发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紧张。与青山绿水久违的我们,在孤独徘徊中无处归依。
还记得柴静的《穹顶之下》视频,在社会的日新月异中,触目尽是灰暗的天空与大地,这种记忆是灰色的,人处其中说不出的压抑和窒息。于是,我总会老是忆起过往,想想少年时的蓝天白云,留恋着往昔的困苦生活,还曾细数着我生活中的自行车,以及车上曾经让我羡慕的身影,还有那身影在车上高低起伏、左拐又撇的趔趄样子。
而如今,我的人生早已随社会和大众一起向前飞驰,日子也是在五彩缤纷中让自己眼花缭乱。在日渐繁复中,往昔的点滴总会在不经意间涌上心间,那份单纯的记忆是如此的鲜明,我正好用它来稀释着天地之间的那种灰蒙与嘈杂。
2017年高考全国卷1满分作文:和世界边吃边聊
那年哈佛大学的几个学生到学校交流,我们尽地主之谊,请他们在附近的饭店吃了个中饭。有个美国人特别逗,几乎每样菜上来都让他很惊讶——
“哇,这是蔬菜!”
“这个猪肉丸子太好吃了!”
“天哪……”
虽然对中国食物在海外的盛誉有所耳闻,但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我们还真是没有想到。
接下来,更让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他小心地用手把碗里最后一点米饭放进嘴里,还一个劲地说,这是今天最好吃的东西。他是黑人,黑乎乎的手指和白亮亮的米饭对比鲜明。
那一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几乎爆棚。
为什么中国的食物特别美味?
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吃”太在意的缘故。对中国人来说,吃绝不仅仅是“吃东西”那样简单。有人说是一种文化,其实,还不止于文化。《诗经》中有首诗赞美鲁僖公“夙夜在公”,勤勉于公事。是什么公事呢?“夙夜在公,在公饮酒。夙夜在公,在公载燕。”其实,这所谓的公事就是饮酒吃饭。当然,这不是单纯的吃喝玩乐,而是在欢娱群臣。
对中国人而言,吃是一种政治。从百姓的角度看,民以食为天,填饱肚子才谈得上诗书礼乐这些文明创建工作。从治国来说,饮食则有着另一种意义。古代的一些治国之言,如“治大国如烹小鲜”、调和鼎鼐等等,都是以烹饪之理来隐喻治国。前者是说治理国家要少折腾,折腾多了鱼肉就散了。后者说的是要各种味道调得恰到好处,也就是大家的利益都要考虑到,不偏不倚才能长治久安。
由此可见,在中国,美食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民生的重要。美食,既是中国人的生活追求,同时也包含着中国的治理哲学。中国人重实际,重视民生超过民主,重视结果正义超过程序正义。就好像美食,怎么做出来的无所谓,所有东西的量都是模糊的,程序也可以颠倒,关键是结果——一定要好吃。
当然,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和”。一个菜会有好几种配料,每一种配料都它存在的价值。各种味道同时存在于菜肴之中,有主有辅,但任何味道都不能完全盖掉其他味道。就好像鱼香肉丝中的醋香,或是小龙虾里的麻辣。也好像人与人的共事,有主有辅,有同有异,但绝不能强求一致。这就是“和而不同”。
今天的世界,已经大不同于古代的“天下”。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避免无谓冲突,彰显中国力量,凝聚各国共识,考验着中国人的政治智慧。今年初,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富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一套中国方案,那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而“一带一路”,正是实现共赢共享发展的重要渠道。
这正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和“调和鼎鼐”。
西方喜欢强调文明的冲突,我们呢,爱说和合。“如烹小鲜”,就是不互相折腾,把彼此的不同搁置起来,把全人类的福祉放在首位,“调和鼎鼐”就是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欢喜热闹其乐融融。国家与国家之间,不是拿着刀扛着枪的敌人,而是邻居,或是都在地球村上班的同事。从这个角度看,“一带一路”就好像是一次丰盛的晚宴,中国是东道主,大家都是客人,各种文明在宴会上交汇,枣红色的北京烤鸭、黑晶晶的鱼子酱、黄中带焦的香煎鹅肝,都是美味……也要上点老百姓爱吃的小龙虾、麻辣烫,当然,还有那位美国小哥最喜欢的米饭,那更是我们一天都不能少的。
中国人过日子,就图个实在。世界和平,最终还是得落实在餐桌上。一盘麻辣小龙虾,好过谈判桌上的千言万语。
来,让我们和世界边吃边聊。
2017年高考全国卷1满分作文:明月照耀禾虫出造
法国美女学霸露洁公主:
你好!
我的堂兄何中正是中国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国际部2015届高三中法实验班公费生、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是法国国立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2015级工程科学专业本科公费中国留学生、高级顶尖班学习委员,被师生亲友们称为“学霸”。
非常感谢你与我的堂兄何中正志愿结成“2013—2014学年中法高中生文化交流冬令营中法友好高中生”和“法国国立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2015级中法友好大学生”!
万分感激你及父母兄姐给我的堂兄何中正在“2013—2014学年中法高中生文化交流冬令营”和“法国国立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2015级工程科学专业本科公费留学”期间志愿免费提供住宿饮食、法语学习辅导和假期生活关照!
堂兄何中正曾经对我说:你很想来中国,很想来孙中山先生的“美丽故乡”,游览中国“美丽乡村”,观赏中山“禾虫出造”,品享“中华美食”——“中山禾虫”。
现在,我的眼前浮现出了2016年中秋节美景:
西江潮水连海平,南海明月共潮生。江海连潮,浩瀚无垠,一轮明月随潮涌生,西江水缓缓地绕过中山市竹排沙,月光泻在三千多亩禾田稻穗和滩涂水草上,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纯净而广阔苍茫的雪,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白色。晚上十二时,南海潮水大涨,咸潮水越来越汹涌,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和西江淡水一起翻滚着,形成了一片咸水淡水融合的高位水域;在皎洁明月的照耀下,千万亿条色彩斑斓、形状像蚯蚓一样的禾虫从禾田、滩涂地里钻出来,自由自在地在水中穿梭、游动,浮游到水面交配繁殖,随水漂游,铺满水面……这就是父老乡亲所说的“禾虫出造”奇景,也就是中山市竹排沙中秋美景!
此时,水面涌现了许多打鱼船,船上的父老乡亲撒开大网捕捞禾虫,一次就能捕捞几百斤甚至上千斤。我也在船上帮着爸爸、伯父、爷爷撒开大网捕捞禾虫几百斤,满载而归。我津津有味地品享着禾虫,聆听着爷爷讲述着的“传说”:南宋末年,宋帝赵昺南逃,为躲避元兵追杀,曾在当时称为“香山县”的中山停留数日,香山县令向宋帝赵昺进贡竹排沙禾虫,宋帝赵昺食用后大加赞赏;从此,竹排沙禾虫作为“贡品”、“御食”、“美食”而享誉海内外!……从此,我就知道:家乡中山市竹排沙禾虫营养丰富,补脾健胃,是罕见难得的佳肴,是“中华美食”;观赏“禾虫出造”是家乡中山市竹排沙延续了数百年的中秋风俗,是最令人留恋的中秋美景!
法国美女学霸露洁公主,我谨代表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伯父伯母、爷爷奶奶,特别邀请你在2017年中秋节和我的堂兄何中正来到孙中山先生的“美丽故乡”,游览中国“美丽乡村”,观赏中山“禾虫出造”,品享“中华美食”——“中山禾虫”!
真诚祝愿你及父母兄姐阖府好人一生平安,身心健康,学业优异,事业辉煌,前程锦绣,万事如意!
何中正的堂弟:何某
★ 《阅读是一种孤独》读后感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全国卷3满分作文
★ 高考满分英语作文全国卷
★ 高考满分作文:需要,是一种幸福
★ 成长是一种孤独作文600字
★ 全国卷2高考范文
★ 地理高考全国卷评析
★ 高考范文全国卷2
★ 全国卷高考答案
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 篇6
看官多以“空城计”而赞孔明"智绝",但诸葛亮的妙手是不得已而为之,更是一招险棋。本质上他只是一名的逃兵,他的“潇洒”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和危险性。司马懿看似被诸葛亮戏耍,但细心稳重、步步为营的性格注定他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文学中我们追求"妙手偶得"的境界,但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惊喜。那些平时不努力、幻想山穷水尽之时“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最终下场往往是“惊喜”变“惊吓”。万事都有自身规律,我们要重视基础、重视积累、重视细节,这才是本份,是"本手"。“妙手”只是偶然,“本手”才是必然。
“本手”是一切“妙手”的基础。没有“本手”长期的积累,“妙手”是无源之水,是无本之木,是痴人说梦,是空中楼阁。人们都把苹果砸出个万有引力定律当作奇妙的故事,可你知道吗?牛顿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他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有时一连六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不分昼夜,直到把实验做完为止。如果不是这些实验做基础,再多的苹果,也砸不出个牛顿出来;就是陨石落下来,恐怕也只能砸出个坑来。蔡桓公讳疾忌医,纵有神医妙手也回春乏术。
“本手”是最大的“妙手”。棋局中,有人总幻想搞突然袭击、一招杀敌。生活中,也有人幻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他们嫌成功来得太慢,不愿意脚踏实地。他们不懂得“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道理。真正的“妙手”是由无数个踏踏实实的“本手”组成。因为每一块坚实的基石,才有金字塔的巍峨、长城的蜿蜒;因为每一个合格的零件,才有“嫦娥奔月”“蛟龙腾渊”。今天,便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当下的事,就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诸葛亮如果不是错用马谡,恐怕早就匡扶汉室、大功告成了,何须装神弄鬼、提心吊胆地演什么“空城计”呢?
坚持“本手”不是墨守成规,不是不要“妙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一方面,“本手”只是前者经验的总结,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另一方面,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也需要“本手”不断创新,“妙手”频出。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正是坚守“本手”与创新“妙手”相结合的结果。
2014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 篇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 (1)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材料的前一段以人生的“门与路”为着眼点,提供考生一个较为广阔的构思空间;后一段以大学的“门与路”为着墨点,要求考生以此为具体内容,展现自己对如何进大学之门和如何走大学之路的思考和想象。
【写作立意】
题目材料分两段。前一段是在抽象意义上讨论门与路的关系,可以看作为后一段讨论大学的门与大学的路的材料作铺垫,同时也议论了门与路的辩证关系。后一段材料把讨论落实到了“大学的”这个定语上。“综合上述材料”告诉我们,要把全部材料综合起来审题,任何只涉及材料中一段文字的写法,都属于偏题。所以,写作时必须展现三个关键词:门、路和大学。
【评分标准】
把“门”“路”“大学”三个关键词都写入作文,有所偏重,但没有缺少任何一个词,可得49分以上。
没有把这三个关键词写全,或流连于对“门”与“路”的哲学探讨,或一头沉入对大学生活的想象,得42—49分。
只写“门”或“路”,得36—41分。
偏题、套作严重的,得分不超过35分。
2010高考天津卷满分作文 篇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世界似画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如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我生活的世界
我是一个盲人,但我的世界却是多姿多彩的。
每天早上起来,母亲都会不厌其烦的为我穿衣,帮我梳头,15年来一直如此。天气晴朗的时候,母亲还会用她那粗糙的手拉着我去河边散步。走在小石子路上,阳光照在我身上暖暖的。我问母亲,阳光是什么颜色的?母亲总会轻柔的抚摸着我的头说,阳光啊,是黄色的,金灿灿的。哦,我知道了。于是,独自在心中立下誓言:我要让我生活的小小世界变成了金黄色的,让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都能感受到暖暖的阳光。从此以后,孤独的小朋友身边,有我为他唱儿歌的身影;劳累的父母身边,有我为他们捶背的身影;寂寞的老人身边,有我和他们聊天的身影„。
每天中午坐在屋门前,父亲都会给我讲历史名人。“项羽是中国古代著名将领,历史上说的西楚霸王就是他„„”通过父亲,我的知识面更广了。到12点了,小学生们都放学了,他们经过我家门前,一阵阵谈笑的声传到了我的耳朵。我问父亲,孩子们的谈笑声是什么颜色的?父亲停顿了一下说,红色的,对,就是红色。我有点儿不解,红色?红色什么样的啊?父亲笑了几声说道,红色是充满朝气的颜色,是刚毅的代表,我给你讲的项羽还记得么?我们就能说他是红色的。哦,我明白了。是红色给予了我们快乐的生活;是红色让我们充满活力;是红色让我生活的世界更加美好。
吃完晚饭,傍晚的时候,我会陪着奶奶在河边乘凉,听奶奶和一些老人讨论今天一天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因为是盲人,所以我的听觉比较灵敏。耳边隐隐约约会传来细细簌簌的声音,于是问奶奶:“那是什么声音?”奶奶告诉我说“那是清澈的河水拍打石头的响声。”“清澈?那是什么颜色的?是黄的还是红的呢?”“呵呵,都不是的,是蓝色,淡淡的蓝色,就和你穿的衣服一样的颜色。”我的世界里又多了一种颜色。
通过我的亲人、朋友,我的世界才会有那么多的颜色,才会变得五彩缤纷。纯洁的白,热情的红,暖暖的黄,清澈的蓝„„每一种颜色在我的小世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角落。
“爱是什么颜色?”
天津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 篇9
1921年7月1日,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在黑暗的旧中国诞生。参会的热血青年们正商量着一件要“掉脑袋”的大事:推翻当时中国社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建党纪念日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最醒目的路标。从25年、50年、75年到1,中国共产党党已经走过了百年岁月。走过艰苦卓绝的年代,走向复兴,走向辉煌。
1921年7月1日,我们应该记住这个日子。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
百年历程一弹指,各种艰苦自己知。历史不会重演,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的,我们仍需“回头看”。“回头看”充满哲学意味,回头看的是历史,更是前人的优秀精神和英勇事迹。为了建党,四路英才汇集浙江,共商建党伟业,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知识分子怀揣着复兴之梦,举行座谈、进行商讨,确定目标,在艰涩与混沌的迷雾中扒开一条革命的道路。尽管讨论过程惊险刺激,也坚定了彼此革命的心。建党之后便是革命,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最后打下了这片江山。
我们应该记住这个日子,让它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如今,战火纷飞的岁月已不再,“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长征业已消失,但和平岁月里,我们仍需要走上新的长征路。现在,中国已经步入新时代,在7月1日这个这个特殊的纪念日,我想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党史,尊重革命先烈,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奋发图强,这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民族血性从未离去,热血青年,将在党的带领下,迎接一个更美好的中国。
1921年的7月1日——年的7月1日,百年风雨,沧桑变幻,共产党人守住了初心。100年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业兴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党的步伐与时代紧密联系。2021年的7月1日只是一个历史的节点,党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
高考满分作文湖南卷 篇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作文再现
无用之用,即为大用
山东考生
一个充实的行囊,一段生命的旅程,一次执着的远航,一个美丽的远方。真正决定生命航向的往往不是立刻用得上的,那些看似无用之物,虽潜藏在行囊的底处,却不知不觉间催开了生命的花朵。
庄子曾言:“无用之用,即为大用。”诚然,为那些立竿见影的东西,我们会欢欣而兴奋;为那些未曾准备的东西,我们会感慨而失落,然而“芳醇者如酒,浓烈却难持久;沉默者如斯,无声却最动人。”那些被打包装入行囊的,看似无用之物,却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肉和风骨,熨帖了我们的灵魂和气度。
看似用不上的东西,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持守和抉择。阿长浓重的吴侬口音所讲述的《山海经》,曾不止一次打动鲁迅幼小的心灵,那九目六手的怪物、“以乳为目”的刑天都是看似无用之物,然而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怪力乱神消灭了,对上帝大胆质疑的精神和对苦难绝不妥协的勇气却内化为《铸剑》中眉间尺的精神和《奔月》中后羿的精魂。古金陵细长的小巷里悠悠然传出《笠翁对韵》,被少年余光中牢牢地记在心头,看似无用的平平仄仄,却被诗人珍藏在行囊之中,从此,对汉文化矢志不渝的坚守和对故土持之以恒的热爱,便成了游子一生的信仰和守候,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木心先生在《温莎墓园日记》中写道:“那些无用之物,却早已内化为我的血脉和骨骼,心付瑶琴;无用之物早已撩拨出动人之音,静水深流,持守与恒定使生命从容淡净,娇弱流利,无用与有用实为相对而言,无用有时才是生命的追求。”门隅、错那宗、达孜宗、布达拉宫、青海湖……仓央嘉措,一路尘满客袍,六世达赖的虚名,万贯钱财的加持,这些似乎“有用”之物,并没有停止他的脚步。“执手、吻拜、携心”,对佛法的传扬,是他一生的布道,一袭青衣,踽踽于台北闹市,木鱼声响,执经于山寺庙中。台湾诗人周梦蝶拒绝了价值几十万新台币奖项的有用之物,却花27年看似无用的时间写作,让整个社会开始反思。
时代的大潮,泥沙俱下,在这急景流年的时光里,很庆幸我们依然看到:车洪才老人将《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编写装入行囊。一部几乎无人用的词典,却彰显了人性的伟大与崇高。
对个体,每个人都要停下匆匆的脚步,耐心等待未曾用上的东西闪耀其光华;对社会,停止急功近利的痴迷,无用之用方可使我们追逐中国梦的步伐更加铿锵和坚定。
行囊已经备好,用上的不要自鸣得意,未带的不要失落焦急,就让我们拿着暂时无用的东西,自信而勇敢地向前迈进吧!
满分分析
读罢此文,不仅叹服于考生行文的汪洋恣肆、开合有度,更叹服考生“行囊”中所储存“内容”之多,视野之开阔,思想之厚重、深邃。因此本文成为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为数不多的满分作文之一。这篇满分作文具有以下优点。
[立意新颖深刻,观点具有辩证性]
考生紧扣材料中四个“有的”,提炼出了“有用”与“无用”这一立意。“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指的是行囊中立刻能用得到的内容,在人们心目中当然是“有用”的;“有的暂时用不上”侧重点应该是“暂时”,告诉我们,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仅仅看到眼前,要将目光放远,定位“将来”,为将来作准备;“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针对准备不充分而言,也就告诉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只要是那些“好”的东西,多备些也无妨,毕竟“有备无患”嘛;“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则告诉我们,有的行囊中的东西,可以伴随我们一生,让我们终生受益。
其实,材料的核心就是如何认识“无用”与“大用”的关系。考生正是抓住了这一内容,将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方面有机结合,从而使观点具有辩证性。
[材料丰富,中心集中]
这篇文章,内容非常充实,这当然得益于考生“行囊”中所备之丰富。名言警句、古文今例,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本文用的名言如第二段庄子的话,考生由此言加以深发阐述,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第四段引用木心先生在《温莎墓园日记》中的话,则借力而发,结合其经历,纵谈“有用”与“无用”的关系。在运用事例方面,更是丰富多彩,古典的,现代的,均巧妙入文,为己所用。同时,材料丰富并不显得驳杂,这当然是因为有“中心”这一红线紧紧贯串全文。所引名言,所用事例,都是为论证自己的观点服务的。
[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考生开篇扣题,紧扣“行囊”与“旅程”这两个关键词,直入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引用庄子的话进一步阐释论点,三、四段从两个角度论述了“有用即为大用”的观点,第五段联系现实,进一步论述这一观点;最后总结全文,收束有力。在行文中,考生不忘自己的论点,时时点题照应,做到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准确流畅,凝练大气]
文章用词准确,如“却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肉和风骨,熨帖了我们的灵魂和气度”中“融入”“熨帖”运用恰到好处,富有表现力。同时,语言流畅自然,毫无造作痕迹,万千气象尽凝于笔端,显得大气老练。
写作借鉴
俗语云:“书到用时方恨少。”例文丰富的材料,像是信手拈来,但显得非常贴切自然。看来,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内容充实,就要时刻注意丰富自己手中的素材“锦囊”,只有如此,写起文章来才不会成为苍白的说教,才不会言之无物,不会缺乏使人信服的力量。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时时准备
如材料中所说“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暂时”用不到的,并非将来用不到,未曾准备的要不断准备。就像李贺的“破锦囊”,就是他创作不断的源泉。多准备一些写作素材,就会像巴格达商人手中的石子,将来在写作中一定会变成亮晶晶的宝石。
常常梳理
可以将自己锦囊中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如名言类、事例类,每一类中又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分类。为方便以后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多记忆
躺在“锦囊”中的材料,仅仅是“静态”的,最好将其储存在自己大脑的“硬盘”中,运用时随时调取,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好好运用
材料的运用,不能机械照搬照抄,要做到信手拈来不着痕迹,即使同一素材,也要注意随着中心(论点)的不同变换叙述角度,做到与文章中心及内容严丝合缝,从而有力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上海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 篇11
这些古今中外的文人们无不在向我们传达一个观点:老非迟暮,而是岁月之历久弥新。
在整个社会开始步入老龄化的同时,我们的人生便也在时代的激流下被蒙上了一层时光的滤镜:古董要收藏年代久远的,电影要去看黑白带沙点的,工作要有好几年经验的……“老物件”们饱受赞美,年份不够的“新物件”被扔在了灰堆里,等着积灰也成为“老物件”的一天。
历经岁月沉淀的“老物件”自是好的,但“新物件”也自有它的价值。因为,事物的价值,原本就是天生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巴金仿《红楼梦》将阴暗的旧社会家长制撕开一道大口子的时候不过是个二十八岁的青年;胡适扛起“新文化运动”大旗之时才将将大学毕业;我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是源自一群不到二十岁的青年学子的一腔热忱,从此,我国走向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他们在没有经历过时间沉淀的年岁,达到了常人数十年沉淀也难以启及的高度。由此可见,明珠之所以为明珠,是因为它生来就是明珠。
人无法认清明珠的价值,错不在明珠,而在不愿识得之人。事物的价值天生存在,关键在于个人的目光能否穿过时间的缝隙窥到端倪。
韩愈曾感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目光都仅局限于自己的一个小圈子中,于是他们只能看到他人已然识得的“千里马”,而无法通过自己去发现新的“千里马”。于是他们便武断地做下定论,曰:“天下无马”。呜呼哀哉!这是多么得一叶障目!多么得可悲!
然而,作为被藏灰的“新物件”,我写下话这些并不是在发牢骚,也不是在否定“老物件”的价值,而是在感慨或许我们都错了,事物的价值或许从来都不在于时间沉淀的短长,而是经年不变的初心,是历经百难千阻后的一路始终,一往无前。
有人将时间沉淀成一把又厚又长的胡子,就有人将时间酿成一杯香甜醇厚的酒,而一切的源头便是两者青年时代许下愿望的不同:
你这一辈子,是打算熬资历,还是打算好好珍惜这仅有一次的人生?熬资历的人生,再久的时间沉淀也是徒劳。朽木经年终腐朽,鱼目万年非珍珠。
全国卷高考英语满分作文 篇12
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join us for a visit to the nearby nursing home next Saturday for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t is the day for the elderly in our culture. We’ll go and make dumplings and cakes with the elderly people there. We’ll also spend some fun time together singing, dancing and playing games, which we hope will make them happy. We should be back around 4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If you are able to come with us, please let us know and we’ll wait for you at the gate at 9 in the morning.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Yours,
Li Hua
2015年湖南卷高考作文题分析 篇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考题解读
今年的湖南卷作文命题有如下特质:
每一年,湖南卷作文都是一大看点,因为它的与众不同,因为它的正能量,因为它的人文关怀。今年,依然如故。整体说来,今年的湖南作文体现了稳中有变,平中见新的特点。
平稳中传承。今年的湖南文题,在形式上仍然是以材料作文为主,内容上仍然是回避热点人事,审题基本无障碍。“一棵想旅行的大树”,人人都有话可说,都有事可写。
成人世界到童话世界的转变。湖南卷的材料作文,材料中的主人公以前都是人,而且是成人,今年第一次采用充满童话色彩的寓言类材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是童话,材料文字美不胜收,材料中的大树可爱至极。可爱之一:天真无邪,无翅膀、无四足,也要去游览世界;可爱之二:自强、自立,被拒绝了也不灰心丧气,自己想办法,最终实现了目标。——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励志故事。正因为是童话,可以唤起考生们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对那些人化了的动植物的美好回忆,这正是湖南卷对考生一以贯之的人文关怀。于是,我们可以猜想:考生看到这个材料,即使作文写不好,也会好好写作文。
有限扩散到无限扩张。以前湖南卷的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指向性非常明确,立意就是那么有限的几种,但今年立意不拘一格,只要是对材料合乎逻辑的引申,均视为契合题意。 “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在很多树上结果。”这可能就是命题专家的初衷。就这则材料看来,可以从多个方面立意。比如,从大树的角度,我们可以想到求人不如求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成就梦想要采用智慧与策略,不排斥依靠的力量等等。从小鸟和走兽的角度,我们可以想到,激将的智慧,置之死地而后生,拒绝冷漠。
从温馨激励到严肃警醒。湖南卷的作文材料一直注入了正能量,考生读起来感觉到很温馨,那是命题专家重在激励考生的结果,命题专家似乎在暗示考生,这个世界很美好,很美好,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强调这个世界的美好,我们还要看到这个世界的丑陋,我们需要对丑恶重拳出击,要让生活在蜜罐里的考生明白,他们将要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新青年,于是,2015年的材料作文来了个华丽转身,不仅体裁改变了,而且题材改变了,不仅弘扬正能量,而且鞭笞假恶丑。可以说,大作文材料是发人深思的:假如不是人人都像大树那么幸运,小鸟和走兽的行为可以原谅吗?假如这个社会,人人都像小鸟和走兽那样对有求于己的人袖手旁观,这个社会还有救吗?事实上,人与人也好,单位与单位也好,国与国也好,都不是纯粹的独立个体,而是需要与外界广泛的合作。命题专家没有待在象牙塔里去命题,而是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湖湘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道义。
阅读材料,不能断章取义,就“一棵大树要旅行”这则材料,不通读,不仔细研究,最容易陷入审题泥淖里面去,泥淖之一:考生很容易认为这则材料谈的话题是不依靠他人,这种理解恰恰是错的,大树想旅行,想依靠小鸟,小鸟说它没翅膀,不带它去,想依靠走兽,走兽说他没有脚,不带它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自己想办法,办法是结满果子,让小鸟们和走兽们吃了,从而果实的种子传播到全世界,种子为什么传播到全世界,依靠的还是他人。如果我们立意为“不要说不依靠他人”,既可以分析“大树”一类的人们有依靠他人的时候,也可以分析“小鸟”和“走兽”也有依靠他人的时候,假如有朝一日,“小鸟”折断翅膀,“走兽”跌落陷阱,它们还能不依靠他人吗?泥淖之二:小鸟和走兽无错。当然,没有义务规定小鸟和走兽必须带大树去旅行,没有翅膀,带也带不去,大树那么大的重量,小鸟总不能背着大树去吧,没有翅膀,不仅小鸟把大树带不去,走兽也带不去,因为大树太大了,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小鸟和走兽的态度,如果它们说“我们很想带你去,我们只是自己能力太微弱,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吧。”那样,小鸟和走兽就无责可追了。小鸟和走兽不带大树去旅行,是因为没有翅膀和四足,看到了自己的有,和别人这一方面的无,从而拒绝他人的请求,从客观上是磨砺他人、激将他人,从主观上是淡漠甚至是冷漠。泥淖之三:认为大树有爱心。理由是大树被拒绝后,没有停止旅行的脚步,自己努力结果,结了果,不仅不计前嫌,还让自己的果子给小鸟和走兽吃。其实,这正是大树的智慧,只有让飞鸟和走兽吃,它的种子才可以传播到全世界。其实,这并非爱心的体现。
本文可以有如下思路:
1.自立自强
大树想旅行,求助小鸟,小鸟说她没翅膀,拒绝了,求助走兽,走兽说它没四足,拒绝了,在这种情况下,大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结满了果实,小鸟和动物吃了它的果实。果实的种子从而传播到全世界。这哪里是一棵大树的故事,分明是人与人的故事,单位与单位的故事,民族与民族的故事,国与国的故事。以国为例,当初苏联撤了在华专家,中国卫星上天;当今,某大国南海挑起事端,我们的航母便横空出世。自立自强,国家昌盛,世界为之瞩目。参考标题:没有你的日子;感谢你的拒绝
2.智慧与策略
小鸟拒绝了大树,走兽拒绝了大树,大树这个时候如果不是自己想办法,而是再去找他人帮忙,当然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得到了帮助,旅行了世界,比如得到神话中的神龟的帮助,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得不到帮助。做事,我们总往最好处去努力,但要往最坏处去想,这样,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大树没有再去求爹爹拜奶奶,而是自己努力结果,从而实现梦想,正是采用了正确的策略,体现了追梦途中的大智慧。参考标题:智慧带我看世界;策略策动了世界。
3.拒绝旁观。
小鸟拒绝了大树,可是谁能保证小鸟不折断翅膀?走兽拒绝了大树,可是谁能保证,走兽不跌落陷阱?面对大树的请求,小鸟和走兽岂能袖手旁观?做人,当别人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热情的双手,如果自己能力不行,那么,我们联合更多的人伸出热情的双手,须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整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乐园。如果你袖手旁观,甚至是落井下石,那么,当你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你只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了,你哭泣去吧。参考标题:拒绝旁观,让冰点变成火焰。
标杆作文一(一类文上)
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辜负春光
一考生
这天一直在下雨。春树喂好了卧病在床的父亲后,就拿了个板凳坐在门口,向门外望去,看着朦胧的远方发着呆。
春树是个不幸的孩子,他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妈妈因为忍受不了这个潦倒的家而离家,哥哥早早地外出打工,只留春树和父亲住在这破旧的屋子里。春树小时候被开水烫过脸,在脸上留下了难看的疤,虽然村民们都很淳朴,没有排挤他,但他内心深处有一块疤,他很自卑。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却读完高中后就回家干活,照顾父亲——家里没有足够的钱,父亲身体越来越差。
春树很喜欢看课外书,从课外书里,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有高楼大厦,有摩天轮,有很多新奇的事物,他是多么渴望外面的世界啊。可是他的父亲,他的脸,都让他无法在外面的世界生活。
雨渐渐停了,他站了起来,他想到外面走走。他很郁闷,想散散心,走着走着,看到一个果农在采摘水果,那果农看见他,就咧开嘴笑了:“哎呀呀,来得正好。来,揣几个橘子给你爸爸吃。这橘子啊,可销得好了,它可是要运到全国各地的呀。既然是熟人,就多给你几个,贵着呢!”春树看着一棵棵橘子树,它们的形状并不好看,扎根在这又脏又湿的泥土里,却可结出这么甜美的果实,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回到家,看了看哥哥几天前寄来的信。有几张城市风景的照片,突然发现背后有几行字:“弟弟,大城市虽美,但繁华背后也有无尽落寞。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在家乡有所作为的。”
若干年后,有一个村庄。那里虽不富裕,但村民都很淳朴。你只要走进那里唯一的小学就会看到一群小学生坐在老师周围,满脸笑容听他讲课。老师瘦瘦的,脸上有疤,但他的声音是那么自信,那么洪亮动听。他在这里教了好多年了,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哥哥”,他教的小学生,有的考上大学,去了大城市,有的毕业后,留在了这所小学。这么多年,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
有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在偏僻的山村里办小学。他平静地说:“只想让更多人接受教育。”记者想采访他早年经历,他不好意思地说:“以前,总想去外面,但又去不成,自己出不去,可以帮助别人出去嘛,就在这里办了学校,虽然去不了远方,也不辜负春光。”
阅卷组意见:
本文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故事平淡,情感真挚。文章讲述了身处困境、身有缺陷的春树,带着不能去大城市的遗憾,扎根农村,成长为一个优秀教师,终于“桃李满天下”的故事,故事平淡,可谓波澜不惊。但行文的情感十分真挚,春树家庭的困窘,春树的自卑,春树那里村民的淳朴,春树对学生的爱,学生对春树的敬,都让读者眼眶湿润,感喟不已。
衬托对比,技法纯熟。本文以景衬人,以人衬人,以家庭的困窘衬托春树对生活的渴望,以母亲的离家出走衬托春树的坚守,以果农的热情衬托春树内心的纯净,以春树的疤衬托春树内心之美。以哥哥城市生活的无尽落寞对比春树教书育人生活的充实。
结尾巧妙,暗合主旨。春树的话“以前,总想去外面,但又去不成,自己出不去,可以帮助别人出去嘛,就在这里办了学校,虽然去不了远方,也不辜负春光”十分巧妙,点明全文主旨,暗扣材料“一棵大树去不了远方,却把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个故事,令人叹服考生立意之妙。
标杆作文二(一类文中)
蔷薇出篱别样红
一考生
诗人海顿曾言:“人的最大痛苦就在于苦求而不得。”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拘囿者死,超脱者生。你可见那破篱下的蔷薇静株,超越围篱,香气馥郁,别样鲜红?
有人说,“残疾”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人所不能,即为残疾。
毛姆患有口吃和心理疾病,远离了他做律师的梦想;张爱玲从小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却在自己的文章中体现对音乐的肤浅;鲁迅一听戏就入睡,韩寒坦言自己数学不好……
从以上大可窥见,好像确实是“人人残疾”,可这又何妨呢?
毛姆的“残疾”给了他细腻的情感,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写作资源;张爱玲的“残疾”也不妨她浮华中留下一位女作家的墨宝;鲁迅对音乐的低能却不会阻碍他成为民族脊梁;韩寒对数学的迟钝也掩盖不了他文章的锋芒……
人所不能,确为局限,但就像那棵树一般,无翼无足,让禽兽传播果实中的种子亦可畅游大地;就像那株蔷薇一般,无水无肥,勇敢地突破围篱亦可一展芳华。
然则何以突破自身的局囿?
一则坦视自己。
法国诗人路易·傅尼叶有两个残疾的孩子,诗人曾坦言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但他坦视自己的生活,这两个孩子就是上帝送给自己的,他无法改变,因此,他不曾停止对孩子的爱。或许,这样的经历,也让他的作品有了别样的感情。
二则寻找方向。
如果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局限,但却不能寻得方向,我想,那亦是痛苦的。毕加索迷恋诗歌,但在投稿后收到的只是评论界的批评,他明白自己与诗无缘,但更关键的是,他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绘画。历史留下的不会是“蹩脚诗人”毕加索,而是“大画家”毕加索。
三则行动之。
道尔顿是红绿色盲的发现者,但有趣的是,他自己本是色盲。他发现了自己的缺陷,投身研究,虽然他的成果并不科学,却留下了色盲研究的宝贵资料。
色盲被称为“道尔顿主义”,或许,你从自己的局限出发,也可以让自己的名字加上“主义”。
人之生恰似“红炉一点雪”,可以谓长,可以谓短。如果局限于自己的缺陷,或许人生真是庄子“忽然而矣”,突破局囿,却可以短为长,恰似那篱下蔷薇,出篱更有别样红,给世界留下一段倩影。
阅卷组意见:
本文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暗扣材料,合理引申。材料说的是大树无足无翅却能周游世界,本文要论述的是“人有不足(残疾),却能成想做之事,是因为能突破自身的局限”。紧扣了命题人所给的材料,并且做出了合理引申,彰显了考生的机智。
方法多样,论证灵活。本文引用海顿的名言导入,然后例举了张爱玲、鲁迅、韩寒、毛姆的例子加以论证:突破围篱可以一展芳华。
层层递进,逻辑严谨。考生论述如何突破局囿时候,从“坦视自己、寻找方向、行动”三个方面阐述,“坦视自己”“寻找方向”“行动”这三个方面顺序不可颠倒,体现的是论述的层层递进,开掘的是深度,逻辑性极强。
扎根在土里,亦游走入天际
一考生
日夜更替,人不可更改,但能选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来适应,也能选择花间月下一壶酒来享受夜晚,也能点亮灯火来照亮;江河湖海,人不能将其填埋,但能选择架起桥梁,也能选择撑起白帆。
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美丽,也为我们设下许多禁限。自然规律固不可改,但如大树能令种子替自己走遍各地一般,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走出局限,甚至如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一般,收获许多意外的惊喜。
先秦时有闵子骞,无法改变拥有刻薄继母的事实,不加抱怨,而是以自己的善心感化了后母,不仅后母改变了以往的态度而善待子骞,子骞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孝行感动了乡里。魏晋有囊萤映雪,家贫境苦虽不可选,但通过努力也能改变,天地为你设下了无限障碍,而通过自身努力,也能走出困窘。人,要改变人生,需扎根土里,发挥能力,使自己游入天际。
人,要改变他人,达到兼济天下,同样如此。
孔子的有教无类是这般,其所言“德不孤,必有邻”也是这般。人不能决定他人的德行,但能不断完善自我,感化他人,老师不能决定学生天资如何天赋在哪里,但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悉心教导,将小苗儿培养成参天大树。
人要改变民族命运国家前途,亦需在无可更改的现状上,做出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涓滴见沧海”的炎黄张纪清,积年累月的善行,哪怕只善及一方人,但他那善良的背影,却感动了全中国人,使民族“善仁”得以传承。“霞光亦满天”的夫妻吴敏才、孙丽娜,走遍大半个世纪之后的驻足,看似只富及了一方学子,实则也惠及了整个国家,教育是一种力量,在传承中不断变强,在奉献中不断升华!
我们不能改变出生的大地是贫瘠还是肥沃,但能深深扎根进土里,开花结果,使梦想踏入天际远方;不能让远方走入眼前咫尺,但能风雨兼程,不懈追寻。
自然固不可改,但只要发挥我们的能动性,哪怕扎根于大地,也能游走入天际!
阅卷组意见:
本文有如下特色:
紧扣材料,符合题意。本文紧扣材料的整体意蕴构思,从扎根土里与游走天际的关系来立论,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走出自身局限。属于符合题意一等。内容在一等上限计20分。
例证丰富,内容充实。本文论证时既有闵子骞、孔仲尼、孙子等历史典故,又有张纪清善行感动国人,吴敏才、孙丽娜夫妻为教育惠及一方学子等现实事例,古今结合,材料丰富,体现了作者较为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关注现实的情怀。
文气充沛,富余文采。本文先论述“人,要改变人生,需扎根土里,发挥能力,使自己游入天际。”
接着论述“人,要改变他人,达到兼济天下,同样如此。”然后论述“人要改变民族命运国家前途,亦需在无可更改的现状上,做出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最后总结“自然固不可改,但只要发挥我们的能动性,哪怕扎根于大地,也能游走入天际!”前后论述文气贯通,全文采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句子充满灵气,颇有文采。计分:内容20+表达17+发展等级20=57分。
【优秀作文二】
换一种方式远行
一考生
身未动,心已远。
这仿佛一声来自远方的呼唤,轻轻撩拨你的心弦;又似是一句来自灵魂的催促,柔柔拉升渴望远方的目光。可红尘的纷繁便同十丈软丝,轻易缚住你的身,叫嚣着击裂远方的梦。
那又如何,总有一种方式,让我们远行。
困住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无疑是残疾和病魔。无论是史铁生困于轮椅之间,还是力克自出生便四肢全无,他们都仿佛是上帝的造弄者,承受着超于常人数百倍的苦痛,可身体又怎能禁锢一个人渴望远方的心?就这样,力克打开他“不设限的人生”,史铁生也在文学上找到升华之路。记得史铁生曾给他的偶像——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寄去自己的一本书,刘易斯回赠他一双跑鞋。后来刘易斯来到中国,第一件事是拜访史铁生。史铁生笑说:“你送给我的鞋我穿不了啊!”刘易斯则回道:“你送给我的书,我也读不懂啊!”记者便记录道:“《铁生穿不了的鞋,刘易斯读不懂的书》。即使被各种不利所禁锢,也要寻一种方式,让灵魂远行。
正如那棵飞不动走不得的树,一粒种子,能让他到达远方。
铜墙铁壁,无法囚着一颗渴望远行的心。前苏联飞行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囚于监狱,可他在狱中仍孜孜不倦地设计。远方的繁荣,绚烂,像是一个耀眼的梦。可又有多少人,可以任性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听,考场上纸笔相磨的沙沙声。你看,每个人眼中镇静而严谨的目光。是啊,我们正在用这种方式,让我们走出这座小城,走向美好的远方。
如果繁杂迷了你的眼,冗长囚禁你的身,你换一种方式运行,只因心灵已飘然而去。
流水清冽,风声缓缓,宫殿巍峨,街市庭台。
去吧,去吧,它们就在远方,等你到来。
阅卷组意见:
本文有如下特色:
符合题意,内容充实。本文紧扣材料中的“梦想”与“困境”,提出中心观点:心在远方,即使身处困境,我们仍可以换一种方式——让我们的心,让我们的思想去远行。论述中心论点,既有文学家的例子,又有体育健将的例子,既有科学家的例子,又有学生的例子,既有他人的例子,又有自我的例子,内容十分充实。
叙议结合,张弛有度。作者运用事实论据,既有概括例,又有具体例,张弛有度,疏密相间,能紧扣观点,行文自然,语言流畅。
散文风格,美不胜收。这是一篇散文化的议论文,文章顺数三个自然段,倒数五个自然段,采用的是散文文风,句子犹如春风般轻盈和空灵,读之,清润肺腑。将议论文的文采推向极致,一扫议论文枯燥之文风。得分:内容20+表达20+发展20=60分
【优秀作文三】
由大树的旅行说开去
一考生
三毛曾说,如果有平生,要做一棵树,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我们的这棵树似乎没有一开始就听从她的教导,它也曾求助,但未得结果。我们每个人都要像这棵树,不断提升自我,寻求新途径,由此实现自己的梦想。
你我都曾经历这样的时刻,怀揣着梦想,却发现自己离途万里。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救助他人,妄想由他人的成功之途逐步走向梦想的终点。然而,囿于条件不同,终是失败结局。新中国的探索时期也曾效仿苏联,结果尝尽失败恶果。
三毛曾叹“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难道不是如此么?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会寻找梦想的灯塔,勇敢无畏,奋勇直前。陈寅恪先生一生不肯求人,虽然文革中有人做了御用文人,借此飞黄腾达,但陈老不肯低头,潜心学术,如同大树一般在学术园地结出了自己的果实,后人无一不敬仰,无一不敬佩!他的思想由此传播到世界,且流芳百世。
儒家思想中“修身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先。大树结出甜美果实,修身至可结硕果的境界,让人无不赞叹。如大树一般,又该如何做呢?
梭罗有言:如果他像太阳一般,就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热度和亮度,直到没有人能直视他。同时又不偏离自己的轨道,这样才能良好地运行。
大树没有翅膀,也没有腿,因此与飞禽走兽都不相同。他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出果实,方可惠及大地,普渡众生。北岛流离他乡,无所依靠,于是他求助母语,用诗,用中文打造自己的故乡。他城门大开,只等如他一般的游子借此走向归途。布罗斯基说,母语会同时成为一个人的矛盾宇宙舱。
大树努力提升着自己,结出甜美果实,德行芬芳,才可行遍天下,如同钱钟书杨绛,走过波澜,终是归于宁静。
唯我辈之中国少年,亦当怀揣梦想,虽求助无门,不碍理想,专注于修身,如果大树一样德行芬芳,终于可成一派阴凉,达到自己的理想!试想,每个少年是一棵大树,中国梦何以不兴?愿每个人都像大树一般旅行。
阅卷组意见:
本文有如下特色:
契合主旨,内容充实。本文从大树的旅行梦想引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应当不断提升自我,寻求新途径,实现自己的梦想,立意切合材料的主旨;论述中,三毛、陈寅恪、梭罗、北岛、钱钟书、杨绛等例子信手拈来,古今中外的名言纷至沓来,内容十分充实。
思路清晰,论述深刻。文章由三毛的话引出大树的做法,并提出观点,然后从反面指出,遇到困难我们不能只求助他人,只能自渡,接着进一步论述:如何自渡?全文整体思路清晰,层层推进,论述较为深刻。
句式灵活,修辞多样。本文长句短句错综,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交替,引用、比喻、反问、对比并用,使得全文句子灵性飞扬。
计分:内容19+表达16+发展18=53分
马未都
我早年喜欢古董时有一阵子特痴迷,听风就是雨,谁来报信就跟谁走。那时,为一件东西花费好几天,走出好几千里稀松平常。
一次来了几个半生不熟的朋友,告诉我乡下发现了黄花梨家具重器。我一听就兴奋了。当时正值晚饭时间,这几个人还没吃饭,扭扭捏捏地蹭了我顿饭,然后启程。我问多远,他们说三小时路程。
他们开着一辆叫不上牌子的破车,上车后给人的感觉整个车是松的,稀里哗啦一通乱响;加上车窗外也黑,啥也看不清,所以大家都半睡半醒。到夜里十二点,我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还没到?朋友说,走了有一半了。
我今天发现,凡事做了一半,极具挑战,也极具诱惑。以成本而论,半途而废肯定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明确,百分之九十也仅能算一半,何况百分之五十呢?
【高考满分作文湖南卷】推荐阅读:
全国Ⅱ卷高考满分作文10-13
2016高考满分作文(北京卷)07-23
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智者若树12-18
2009高考满分作文试题评析:上海卷07-26
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08-16
北京卷高考满分作文:老舍与北京10-04
2022年天津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12-03
2022年高考山东卷优秀满分、高分作文06-11
北京卷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北京的符号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