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工作汇报(共8篇)
人社工作汇报 篇1
营山县抓“四强”、创“四新”
扎实推进人社工作
营山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北连朱德故里仪陇县、东南与小平故里广安市相邻,全县面积1632.9平方公里,下辖53个乡镇,总人口约94万。营山县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之一,亦是四川省确定的35个全部老区县之一。
2011年1月我县原人事局、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并成立营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我县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我局把民生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着力通过大力促进就业、加大社会保障、强化平台建设、加强自身建设等措施,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以强化就业促进为核心,创(就)业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加大宣传引导就业。一是编印并发放了《2011年就业服务指南》政策宣传手册5万册。同时,通过电视、手机短信、营山就业信息网站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就业扶持政策10万条。二是利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等系列活动,深入县城社区、中心镇、工业集中区等地搭台
宣传就业扶持政策60余次。三是增设政策咨询宣讲窗口,选派政策熟悉的工作人员为城乡劳动者解读政策2万余人次。做到了“人人知晓政策,人人对接政策,人人执行政策”。
(二)落实政策扶持就业。今年上半年,我们一是按政策规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对接小额担保贷款贴息711.9万元,财政贴息40.69万元,落实创业补贴、门市补贴等各类补贴50万元。二是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的季度申报。共受理了3809名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报。三是将困难群体援助范围扩大至高校毕业生,认真核实“零就业”家庭申报情况,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制定一人一份援助计划,帮助4050等大龄就业困难人员446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三)强化培训提高就业。我们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出了 “SYB+X”(创业能力+项目)创业培训模式。为提升SYB+X培训质量,我局先后选派9名干部职工参加师资培训,并聘请36名成功创业的企业家和劳动、财政、工商、税务、农牧等17家单位的专业人士担任授课教师。同时,在我县12家省市龙头企业建立了校企联合培训实训基地,使培训后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都有所提升。截至目前,我县在乡镇开展“SYB+种养殖业”,在社区开展“SYB+特色项目”培训16期,培训学员488人,帮助344人实现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创业成功率提升至70%。
(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我县积极开展绿色创业型示范乡镇(社区)建设,以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作为创业促就业的龙头手段,“造就千名小老板,带动万人大就业”。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8254户,民营企业730家,民办非企业1567家,累计带动15.5万人就业。我们采取大胆探索,层层推进的方法,到22个单位摸清了各行业产业规划,把就业扶持政策及资金重点倾斜到创业成功的城乡劳动者身上;将80余名创业典型吸收进创业指导团队,审核论证认定绿色创业项目110个,将40余项创业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按三个层次建立了绿色创业认证机制,从生产、消费、流通三个领域把握住了绿色创业关键。今年上半年,全县创业者新建各类经营场所2061处,吸纳30000余人就业,其中有农村劳动力约18000余人实现了就地就近转移就业。8个绿色创业型示范乡镇、社区投资30万以上的创业典型达到571人,带动就业3821人,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达到1:6。
二、以强化社会保障为支撑,新农保试点创造新业绩
(一)扎实开展新农保摸底工作。为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我局组织了全县范围的调查摸底工作。基本情况为:我县农业人口近80万人,适龄参保群众近50万人,60周岁农村居民近13万人,其中60岁以上农村低保人数近22000人。全县年满60周岁以上未参 3
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有19000多人,适龄参保对象8200人。
(二)积极推动新农保试点工作。为切实做好新农保工作,我局及时向县委、政府请示,在东升镇先行老年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农保试点,为在全县全面启动该项工作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试点,我县出台了《营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老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营府办发„2011‟72号)文件,对该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的规定和要求,制定了完善的业务工作流程。
(三)大力推进新农保扩面工作。一是加大对适龄参保人群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把新型农保政策的好处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加大宣传促扩面、用足政策促扩面、服务到位促扩面。二是引导种养业大户、务工回乡人员、乡村医生等特殊人群参保,采取政策驱动、激励推动、典型带动的办法,抓好了扩面工作。
三、以强化基层平台为依托,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我县在全县53个乡镇和县城10个社区成立了乡镇(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并结合我县实际,采用“五统一”(机构名称、基础台账、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和“六到位”(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夯实平台建设基础。上连省市、下接乡镇(社区)的金保网络已经建成,我县人社工作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确保了我县人社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时,我局积极培训基层人社工作人员并加强监督管理,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以强化机关建设为抓手,新人社部门彰显新形象
(一)大力推进改革促进机构融合。我局新组建以后,在县上“三定”方案发文第三天就迅速明确了领导分工,并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专长对各股室人员进行了重新调整,三天之内人员就全部到岗到位。全局干部职工形成了人合、事合、心合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制度建设提升服务效能。我局高度重视内部管理,狠抓制度建设,出台了《营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部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规则、管理规程、问责规定、机关建设等方面对我局内部管理进行了规范,对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升机关服务效能,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全面推进效能建设提档升级,大力推进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狠抓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我局持续深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活动,并于今年7月,扎实开展了“廉洁从政、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主题教育。通过集中学习、对照检查、交心谈心、完善制度、整改提高等措施办法,确保主题教育取得了实效。全体人社干部职工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树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四)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两局整合后,为让全体干部职工能更快、更好地胜任新单位、新岗位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学习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出台了《营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切实加强信息调研工作的意见》,营造了局机关良好的学习和求实氛围,提高了学习实效。
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我们将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跟上级部署,密切联系实际,努力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创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为营山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人社工作汇报 篇2
一、抓好就业这一最根本的民生工作,实现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公平
一是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全面贯彻“双创”要求,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制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创业环境。尤其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业风险,坚决落实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等政策,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二是实施就业创业专项行动。组织实施年度十万个就业岗位推荐、万人创业等专项行动计划,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失业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十万人次技能培训专项行动计划,加强农村劳动力、企业职工、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以及创业培训等工作,提升求职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四是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平台+专业招聘会、人社一点通”的服务体系,推进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强就业创业导师团建设,实现就业服务的更加精准和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市推荐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技能培训50万人次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10万人以上,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亿元以上,扶持成功创业5万人以上。
二、抓好社保这一最基本的保障工作,实现社保体系更加科学完善
一是抓好制度建设。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落实城镇医疗保险报销上不封顶制度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二是抓好扩面工作。推进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求应保尽保。完善居民、个体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政策,鼓励积极参保、持续参保。三是抓好征缴工作。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探索建立职工贷款补缴养老保险费机制,力求应收尽收。拓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渠道,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和社会保险待遇稳步提高。四是抓好经办工作。整合经办管理服务资源,加快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五险合一”工作,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和应用工作,初步建成比较完善、保障有力、覆盖城乡、具有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抓好人才这一最关键的支撑工作,实现人才资源更加保障有力
一是完善人才政策机制。深入推进全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焦作英才588计划”,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政策机制,优化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不断改善人才工作的软环境,增强人才政策的吸引力。二是抓好人才引进工作。推进实施千名人才进焦作专项行动计划,办好“海内外人才焦作行”等服务活动,发挥人才服务团的作用,实施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才莅焦服务。三是抓好人才平台建设。加快市人才创新创业园、市技师学院新校区和市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等平台建设,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和研发基地建设,发挥好河南矿业人才市场的作用,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不断改善焦作市人才工作的硬环境,做到“筑好巢、引好凤”。四是抓好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国有企业薪酬、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军转干部安置、职称评审、人事考试等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各类人才在焦作体面工作、舒心生活、放心创业。“十三五”期间,全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5000人以上,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四、抓好维权这一最核心的稳定工作,实现劳动关系更加规范和谐
一是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深入实施千家和谐企业创建专项行动计划。加强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指导和服务,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落实劳动用工信息申报备案制度。加强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和农民工公寓建设。二是抓好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健全劳动关系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三是抓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推进“网络化、网格化”建设,实现由被动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健全违法行为快查快处机制,实现执法维权服务的高效化。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体系,实现执法维权工作的规范化。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组织体系,实现监察机构的标准化。深入落实农民工工资卡制度、企业欠薪“黑名单”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抓好信访事项处理工作。完善落实信访制度,妥善解决好信访事项,维护社会稳定局面。“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9%以上,集体合同签订率保持9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保持95%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100%。
五、抓好服务这一最永恒的主题工作,实现公共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聚焦全国“两会”人社工作话题 篇3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尹蔚民、杨志明、胡晓义等部领导就社会关注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改革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传递了今后一个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本期我们对各位领导的讲话精神进行了编辑整理,以飨读者。
1
加快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最核心的是建立集体协商制度
3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深圳卫视记者提问时说,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已经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十二五”期间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去年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大约为24%,应该说是比较高的。当然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金融危机以来,我们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有两年的时间没有调,所以去年的增幅比较高。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提高劳动者的报酬,特别是企业一线工人的工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根据经济的发展、物价的上涨、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情况,来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快建立正常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这里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建立集体协商制度,通过集体协商确定职工工资的水平,确定职工工资增长的幅度。作为政府的主管部门,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使广大职工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
着力解决农民工等未覆盖人群社会保障问题
3月8日,尹蔚民部长就“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快推进:一是在推进的方针上,首先解决制度从无到有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建立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保三项制度,可以做到在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全覆盖。二是在覆盖人群上要由少到多,虽然我们的制度全覆盖了,但是人群还没有全覆盖,特别是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一些历史遗留的突出问题,我们要着力解决。三是解决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由低到高的问题,包括养老的待遇,也包括医保的待遇。
3
解决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要提高统筹层次
尹蔚民部长在回答江苏《南京晨报》记者提问时说,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已经明确提出,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的调剂,有利于化解风险。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我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阶段,去年底全国老龄人口1.7亿,占总人口的12.8%,而且增长速度比较快。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早就决定设立全国社保基金,而且全国社保基金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到去年底社保基金已经有7000多亿。另一方面,随着个人账户包括新农保的个人账户的逐步做实,我们还要研究投资的办法,使老百姓的养命钱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值,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巨大冲击。
4
将制定《劳务派遣办法》解决劳务派遣用工不规范问题
尹蔚民部长在回答《工人日报》记者提问时说,劳务派遣,应该说是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它的最大好处是灵活用工和促进就业。当然从现在劳务派遣用工的情况来看,也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同工不同酬和劳务派遣用工不规范的问题。对此,《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用工都有明确的规定。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制定《劳务派遣办法》,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的行为,就是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使《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第二,进一步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对劳务派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第三,深入研究劳务派遣当中存在的问题,怎样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形成既有利于企业用工,有利于促进就业,又有利于维护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的这样一种比较规范的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
5
将从五个方面着力破解就业难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从五个方面着力破解就业难题。
一是着力做好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落实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更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规划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二是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的就业工作。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企业、基层、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和创业。全面推进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返乡创业和有序进城务工,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对接,缓解“招工难”问题。建立健全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形成动态长效帮扶机制,增强就业稳定性。
三是着力做好创业促就业工作。全面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和服务标准,启动第二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四是着力做好职业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操作办法。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推进素质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五是着力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加强就业失业登记,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制度。加快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推进诚信体系和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整合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加强对就业专项资金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促进就业
3月7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在政协礼堂召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案办理协商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出席会议并重点介绍了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的具体情况。杨志明说,家庭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结合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今后一个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作用;二是抓好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三是加强对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权益维护;四是大力推进家政服务业发展;五是搞好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六是努力加强基础工作。杨志明表示,发展家庭服务业政策性强,涉及部门和单位多,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十分关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在着力抓好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协调发展改革、民政、财政、商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和任务分工,各司其职,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并与各位政协委员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及时听取和反馈意见,共同推动家庭服务业取得新发展。
7
年底前300多万人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3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回答《中国社会保障报》记者提问时指出,老工伤人员这个群体,我们是这样界定的,就是已经受到工伤的伤害,但是还没有纳入工伤保险的统筹范围,而是由各个企业自行管理解决待遇的一批人员,这个群体在老国有企业特别是过去一些矿山、建筑企业当中比较集中。
老工伤问题是一个经济体制转轨、企业改革涉及群体规模比较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国务院作出决策全面解决这个问题。据我们初步调查,现在工伤保险制度已经覆盖了1.62亿职工,老工伤人员这个群体还有300多万人,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其中国有企业当中有伤残等级的,特别是1-6级工伤人员加上工亡职工的家属。
这样一个群体特别是伤残和工亡职工的遗属是最需要帮助的,因为他们日常的医疗费和抚恤费用比较高。国务院决定把所有的老工伤人员都纳入到这个范围来。目前,老工伤人员所在的企业,有一部分已经破产,有一部分虽然没有破产,但是经营困难,很难再拿出钱来,所以在国务院的决策中要求多渠道筹资,首先存续企业应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如果资金不足,目前工伤保险基金有一定的结余,用工伤保险基金结余再承担一部分,地方政府还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角度再提供一部分财政支持。此外,中央财政对于老工伤人员特别集中的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等,给予有重点的资金支持。
8
我们正在向全民医保的目标迈进
3月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目前,我国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经覆盖超过12.6亿人。仅2009年、2010年,新增加城镇参保人数就达到1.14亿人。胡晓义说,两年增加1亿多人的基本医疗保障覆盖,这是了不起的。“我们正在向着‘全民医保’的目标迈进”。
据介绍,过去三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补助达到了460多亿元。加上对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助,则高达1068亿元。各级财政加大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助也带动了医疗保险收入的增长。2009年,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增收630亿元,2010年增收586亿元。
胡晓义说,这部分资金用于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同时,中央财政专项投入509亿元,地方财政也加大投入,集中解决了800万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和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人社局行业扶贫工作总结汇报 篇4
X、有效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扶贫政策。组织人社、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群体参保信息进行比对,并对参保缴费人员给予相应补助,累计补助X万元,惠及X人。同时,将社保和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将全县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条件的X名建档立卡人员全部纳入参保范围,给予每人X元医保补助,已全部到位。
X、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增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X市关于养老保险待遇支付有关规定,及时维护参保人员数据,核对养老金发放信息,做好基础养老金调增工作。目前,X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已经由X年每人每月X元提高至每人每月X元,X年X-X月累计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X人次,累计发放X.X万元,人均月工资X元。
X、积极落实工伤保险扶贫政策。全面启动实施“同舟计划”二期,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有效畅通人社、发改、交通、水利、安监、总工会等部门沟通渠道,深入企业摸底排查,推进职工登记建档,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积极参加工伤保险。X年上半年,X县在建项目X家,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X家,参加工伤保险X人,累计缴费X.X万元,参保率X%,全县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成效显著。
X、兑现医保惠民政策,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一是按照国家和自治区、X市医保改革工作部署,在总额控制下,我县积极推行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相结合的复合付费方式,全面推行X个病种的单病种付费。组织开展了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估,签署了医疗服务协议,要求各协议医疗机构X年X诊次均费用(不含门诊大病)增长率控制在X.X%以内,住院医疗总费用增长率控制在X.X%以内,住院检查费用占总费用比例控制在X.X%以内。
二是在建立评估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开展系统智能审核工作。利用智能审核系统对医疗机构不合理诊疗行为进行审核,X年查处违规基金X.X万元,已全部扣回,X年查处违规基金X.X万元,将在年底全部扣回。
三是完善了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管理制度,调整优化门诊统筹控制指标,扩大了门诊大病和职工普通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助推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稳步开展。
四是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在维持大病保险起付线不变的基础上,按年人均X元标准筹资大病保险资金,通过扩大大病保险药品目录、优化经办流程、简化报销手续、推行一站式服务等,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待遇水平和服务能力,报销比例稳定在X%以上。
五是认真落实自治区推进健康扶贫若干政策,坚持政府兜底保障,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扶贫保、医疗救助报销比例,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X%或当年住院自付费用累计不超过X元,有效防止了重特大疾病患者及其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六是全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充分利用国家搭建的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台,向国家平台完成备案X人,实现与全国X个省份X万余家医疗机构的联网直接结算。X年完成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X人次,医保统筹基金支付X.X万元。X年上半年,完成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X人次,医保统筹基金支付X.X万元。
(二)就业扶贫开展情况。X.围绕产业因地制宜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与我县各个小城镇、中心村积极联系对接下,以及周边大型企业的帮助支持下,利用当地空余厂房、闲置房屋,组织劳动密集型企业创办加工车间,引导周边失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来料加工制造等业务。按照手工编织行业特点,甚至开创居家式“扶贫车间”。使不能外出务工的家庭妇女通过一段时间的技能培训后,领取制作材料在家进行手工编织,成品集中回收。由企业统一销售,按件计费为工人支付劳动报酬,真正帮助失地农民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
X.摸清群众就业技能需求,广泛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能够切实帮助失地农民、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掌握就业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我局一是以各乡镇、中心村就业困难人员统计为基础,通过进村入户彻底摸清就业困难人员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培训需求、就业意愿等信息。对这部分群众有针对性的开展政策宣传、政策解读、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等工作,力争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二是选择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经验丰富、就业质量较高的培训机构。根据人员基本情况,制定更加精准的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转变;
三是积极按照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培训新模式和“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培训对象选单、政府买单”的新机制。本着“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积极联系用工企业,根据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广泛开展订单培训,通过订单式培训使一大批劳动力能够实现定向培训、定岗就业的愿望。
二、存在的问题。(一)社会保障有待进一步提高。积极扶持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但建档立卡贫困户存在家庭成员患病比例高、教育费用压力大、父母年龄大、无劳动力、无抗压能力等问题。所以建档立卡户家庭返贫率相对高,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应适当倾斜。
(二)就业培训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目前开展的就业培训是X天的短期非学历培训。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是培训范围广、成本低、见效快,但缺点是对最需要就业的贫困人口帮助不大,还是存在劳动力技能水平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情况。短期培训并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技能参与市场竞争。因此,探索出新的培训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是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一)继续贯彻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尤其关注贫困人群,防止此类人员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确保应保尽保,尤其对于残疾等特困群体,要及时与民政、残联部门对接,做好此类人员的医疗保险参保工作。
(二)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开发就业岗位。我县建档立卡户主要分布在闽宁镇,闽宁镇适于葡萄、红树莓、枸杞、中草药、蔬菜大棚等种植业及肉牛、蝎子等养殖业,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及带头人,积极发展种养植业,有效带动贫困劳动力增收。
(三)鼓励企业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贫困劳动力存在知识水品低,技能单一的问题,企业吸纳了劳动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难问题。所以对于吸纳劳动力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要给予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并在稳岗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再出台鼓励企业开发新就业岗位的相关政策。另外,建议根据我县发展情况,适当对这些企业降低社保费率,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压力,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用于吸纳贫困劳动力。
人社工作汇报 篇5
全力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安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2年1月)
安平县于2010年被确定为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通过积极努力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2011年,16-59周岁应参保农民143342人,实际参保137283人(其中2级重度残疾、4级残疾军人共623人),参保率达到96.81%,征缴养老保险金1582.7万元。60周岁以上享受养老金待遇人员45607人,2011年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2986.02万元,保险金领取率达到100%;全县20.3万农村户籍参保人员和领取养老金人员信息已全部录入微机,并建立了个人终身档案和个人账户。为了做好新农保惠民工程,把好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我们重点抓了“四个一”:
一、强化宣传,营造一个浓厚氛围
为了使广大群众更好的了解新农保的各项政策,我们牢牢握住宣传不放松,进行了“点、线、面”全方位宣传。一是点上入基层。县新农保中心成立了政策宣讲队,抓住最基层的宣传点,下乡进村入户,直面群众,深入一线宣传,共悬挂条幅158幅,发放宣传单、明白纸20余万份,开展“赶大集”活动16次。二是线上抓媒体。以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为宣传主线,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制作新农保电视专题节目5期,电视访谈3次,县电视台常年播放 1
新农保宣传标语,与县农行、县电视台联合举办《“农行杯”新农保电视知识竞赛》活动,自编自创节目,举办了新农保专题文艺演出,在《安平时报》连续刊登了6期新农保政策知识问答。三是面上抓培训。先后举办了3次大型政策宣传培训班,各乡镇举办培训班22期,每个行政村都确定了一名专职宣传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宣传网络。通过广泛宣传,使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浓厚的参保氛围,极大的提升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实现了由“要我参保”为“我要参保”的转变。
二、规范管理,搭建一个高效平台。
为了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我们坚持“软硬一起抓、规范促高效、基金保安全”的原则,倾力抓好经办平台建设。一是抓硬件建设。为了保证新农保工作顺利实施,我们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开放式的新农保经办窗口,每个乡镇都安排了宽敞的经办场所。县新农保中心配备了电脑20台,打印机8台,复印机1台,每个乡镇各配备电脑2台,打印机1台,并将网络延伸到乡镇,为新农保工作软件的应用提供了保障。同时,新建了一个高标准密集柜档案室,制订了《安平县新农保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统一购置了档案密集柜、档案盒等,按照“装具统一、资料统一、管理统一、存放统一”的“四统一”标准,将新农保档案集中到县统一整理,实现了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二是抓软件建设。一方面,配齐高素质经办人员,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
业管理中心核定事业编制20名,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大专以上毕业生17人,成为全县工作人员群体素质最高的一个单位。每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2名,各行政村也明确村支书或村主任为责任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网络。另一方面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为了提高县乡村三级经办机构工作水平和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先后制定出台了《安平县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安平县新农保经办规程》、《经办机构内部管理制度》、《领取待遇人员生存状况认定办法》及《关于加强新农保经办管理网络建设的意见》等15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操作流程,提高了业务经办能力。三是抓基金安全。新农保基金是农民的“养老钱”,为此,我们严格按照基金管理要求,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程序,专户管理,单独记账,单独核算。对参保缴费情况和待遇领取资格,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确保基金专款专用和安全有序运转。
三、务实求新,创建一个发放模式。
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是新农保惠民政策的终端体现,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结合安平实际,我们创造性的实行了“两个一”的社会化发放模式:即“一卡拨付、一话支取”。“一卡拨付”就是为领取养老金人员全部免费发放具有取现、转账、消费、查询等各项金融功能的惠农卡,县农保中心每月按时为农行提供享受待遇人员和参保缴费信息电子
文本清单,县农行根据清单利用信息化系统批量发放,每月按时足额将养老金拨付到领取养老金人员的惠农卡上,实现了社会化发放。“一话支取”就是安装转账电话。除在农行各网点支取现金外,在全县230个行政村又安装了289部免费转账电话。转账电话安装在自愿承担新农保养老金兑付工作的村干部、农资点、小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电工等家中,利用转账电话将支取现金人员惠农卡内资金转入转账电话持有者惠农卡,由转账电话持有者兑付相应数额的现金。在支取现金上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以垫助取。对于经济条件好的转账电话布放点,由村或布放点负责人垫付现金,领取养老金人员可以直接划卡支现。二是以商助取。将免费转账电话设在经营效益好、诚信度高的农村小超市、农资点等商业网点,领取养老金人员可以在这些商业网点消费或支取现金。三是流动助取。对于经济条件差和偏远的乡村,设立了转账电话助农流动服务车,每月定期下乡入村,确保领取养老金人员能够及时支取现金。“一卡拨付、一话支取”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模式,彻底解决了60周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的问题,使其足不出村就能支取养老金,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四、投入到位,建立一个保障机制。
工作运行好,投入是关键。新农保工作实施初期,县财政就预拨专项办公经费15万元,统一采购新农保设备价值37.4万元,2011年又拿出来20余万元印制了《新型农村社
人社工作汇报 篇6
二、减轻企业负担、推进援企稳岗“护航行动”。严格落实省人社厅、财政厅、税务局《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继续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文件精神,施行失业保险阶段性降低费率政策,总费率维持*%。截止目前已有*多个企业享受了降费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同时,引导企业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就业作用,从源头上减少失业,及时做好技能提升补贴发放,截至目前,为*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万元。积极推进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政策做足工作,主动与相关企业沟通,严格把关,不超政策范围,让更多企业和职工得到实惠。
三、规范劳动监察执法,净化企业运营环境。深入企业宣传讲解《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社会保险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引导企业与员工通过理性合法的正当渠道表达利益要求,防止在用工过程中产生矛盾,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劳动仲裁股共受理案件*件,已调解*件,裁决*件,开庭审理*件,撤诉*件,其余已安排开庭时间并及时通知了双方当事人,在案件受理后我单位加大了调解力度,主动和当事人见面做工作,使调解的成功率提高。
劳动监察大队共接待、处理各类劳动监察举报、投诉、咨询等案件*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约*.*万元,涉及劳动者*人;
接待来访、政策咨询约*余人次。
四、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一)人才引进。在县委组织部领导下,联合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制定出台我县《关于“人才兴县”战略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关于人才引进的具体优惠政策。按照县委组织部安排部署,负责起草《县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助办法》、《县大学生见习基地认定资助管理办法》、《县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资助办法》等三个配套文件,目前《县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认定资助办法》已完成初稿,其余两个文件正在起草中。疫情期间,组织县域内企业参加网上招聘,在省市人才网站发布各类招聘信息,吸引各类企业管理和技术型人才来我县就业,促进我县人才引进工作。目前已引进各类人才*名。
完善人才流动程序,对引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海归”和职业经理人,其随迁配偶属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的,本人意愿随迁的,由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等部门帮助协调安排工作;
属企业人员的,原则上由用人单位负责安排企业就业。
严格落实省市县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提高我县对创新类人才的吸引力。对引进到我县的人才,除享受各类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以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本着向企事业一线工作人员倾斜的原则,在各类人才选拔推荐时,只要符合条件,予以优先考虑。营造各类人才干事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为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创造条件。
(二)企业稳岗就业。为扎实做好X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就业服务工作,开展了“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线上招聘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基层信息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依托“公共招聘网”为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做好岗位精准推送,努力实现线上招聘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发挥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多渠道、分批次收集全县重点企业就业岗位,并统一在招聘专区向社会发布。
截至目前,*家企业单位,涉及金融、建材、制造等行业,提供管理、会计、技工、普工等工种*个岗位。*多名求职者与招聘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三)多渠道促优化。随着机构改革的逐步深入,近期为乡镇政府和行政审批部门招录劳务派遣工*名,*月份正式上岗,充实到行政审批第一线,充分提高审批效率。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登记工作。为准确掌握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关情况,实时监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流向及就业变化趋势,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为我县农村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月份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登记工作,截至目前,录入完成了*人。
五、强化创业政策支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力度,将电商等新业态纳入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扶持范围,降低小微企业质保贷款申请条件,帮助创业者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月*日,我市出台《应对X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二项措施》,其中第八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中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做了具体规定。接此通知后立即与创业担保贷款定点经办银行联系,通过网络平台将政策规定向享受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的贷款户进行宣传。
同时督促定点经办银行开通“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线上申请平台。并于*月*日投入使用,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申请方式,申请人既可关注“邮储银行省分行”公众号,进入平台按照提示提交个人信息,完成贷款申请,也可进入贷款申请微信群下载表格,发送资料完成贷款申请。简化了申请人办理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处理速度。截至目前,我县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笔,贷款金额*万元,支持创业*人,直接带动就业*人,放贷金额、支持创业及带动就业人数全部名列全市第一名。
六、维护和谐劳动关系,营造企业良好用工环境。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全民落实薪酬调查工作,指导企业订立集体合同,依法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及时发布企业工资相关政策,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建立工资调整机制,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维护和谐劳动关系,营造良好用工环境。
七、保障措施。(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春风行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分管领导负责落实。形成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从而在领导组织上保障了活动的有力推进。提高对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需求导向,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进一步拓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班,主要负责同志统筹协调、分管负责同志常态化推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二)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有序推进。下一步要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的督促检查,采取普遍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督导工作进度缓慢的培训机构,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实施清单管理,明确解决时间表,有针对性的提出思路办法和工作举措。要实行“月通报”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
(三)拓宽资金渠道,落实补贴政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经费保障,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要落实好补贴政策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促进保障作用,用足用好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新型学徒制、参加失业保险职工技能提升等各项补贴政策,完善补贴拨付流程,简化程序,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率。
(四)深入基层,主动服务我县企业。复工复产在即,随着大中小企业逐步的复工复产,对用工需求日益迫切,而受疫情影响以及隔离、出行等限制,也使农民工返岗面临诸多考验,对此提前系统谋划,人社局就业服务部门及乡镇保障所站深入各企业走访,对企业的用工数量、用工结构、用工时间进行了排摸,搜查,收集了一批空岗信息,并指导企业单位线上自主注册发布招聘信息,对工业园区企业存在的招工难问题,引导企业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自身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薪酬待遇,提高招聘的成功率。
人社工作汇报 篇7
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全面履行工作职能,努力做到参谋有道、协调有方、督查有效、稳定有责、宣传有为、保障有力是办公室工作的重心。办公室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办公室参谋助手、协调综合、服务保障等职能作用,不仅要处理好自身许多繁杂、琐碎的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内部的整体筹划和有序推动工作,力争使办公室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机关文电、会务、年鉴、机要、档案、综合文字、信息宣传、政务公开、安全保卫和后勤保障等工作;负责局机关及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及所属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局机关及所属单位固定资产内管理;负责本局重点工作、行政重要事项、领导批示事项的协调、督办工作;负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负责指导局相关学会、协会等社团工作;负责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信息系统建设的审核、立项、监督、验收等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信息化需求调研和方案制定等工作。虽然繁杂,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要掌握工作重心,改变办公室工作中“按部就班”的固有思维,精益求精地做好办公室的重点工作,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标准来要求最终的结果。积极按照全局的工作部署,紧扣全局中心工作,密切关注和把握不同阶段的工作动态和工作重点,前瞻思考,超前谋略,尽力发挥参谋辅助作用,为领导班子决策、部署、推进各项工作提供富有实效的意见建议。
二、踏实推动工作,提升办事水平
服务发展大局,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办公室工作只有脚踏实地、牢固正确指导思想,才能高效地提升办事水平。要树立为全局服务理念,增强抓落实的责任和效率意识。通过优化办文、办会、办事的各项制度和程序,形成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抓好重大决策、重要政策和重点活动的协调,通过办公室的居中协调,保证领导的决策和批示落实到位,推动全局性活动有效实施,促进重大突发事件的妥善解决。要善于做好补台服务,多联系、多沟通,切实为人社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提高办文质量,力求优质高效
公文处理是办公室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行上需要积极和相关科室协调沟通,认真做好有关重要会议的领导讲话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各类调研汇报材料的起草工作。通过对规范性文件进行行文规范审查、上会讨论和文件制发,严把办文程序关、行文关、会签关、政策法规关、格式关、文字关。认真执行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同时,及时发布和上报工作信息,做好实时动态报备。切实提高公文质量,建立健全文秘工作责任机制,同时定期组织文秘工作人员学习、探讨与交流,不断提升文秘人员写作能力。在起草文件内容前,要弄清理顺领导意图,通过认真思考、严谨构思同时阅读与之相关的资料书籍、法规等,再投入写作,经过多次的认真修改与推敲,将公文完成。力求公文严谨流畅、优质高效。
(二)提升办会水平,力求规范有序
组织各项会议的会务筹备工作,是办公室一项基本任务,同时会务工作也是机关工作的重要方面。办公室相关会务工作人员对各类会议、培训等活动安排,需要严格遵循务实节俭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数量和规模。在新形势下,会议的公开度、透明度大大提高,在开展会务工作时要从细节入手,充分发挥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及时做好各类会议材料、汇报材料的准备工作,使劳动保障工作例会、党政班子务虚会、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局长办公会议等会议的会务组织工作圆满完成,确保会议精神得到贯彻落实。
一是在会前要认真严谨的做好会议计划书、拟好会议方案、把握会议召开主题、规划会议进行流程、做好万全准备,彰显办会水平。会议方案通过领导批准后,认真地组织开展工作。其中包括会议资料的收集整理、会务人员的组织安排、会议接待工作、活动安排以及安保工作。同时在会议开始前,还要再次进行各项工作的检查确认,以便于及时查缺补漏。二是在会议过程中做好现场布置工作,签到表、指引标识、座位标识以及材料的发放需专人负责做到责任到人;同时安排会议记录人员,其中包括文字记录、音频记录、影像记录以便于会后的会议总结;维持现场次序、做好会中场内服务工作;注意紧急状况的预防与处理,确保会议正常进行。三是在会议结束后及时做好会后总结工作,整理会场、做好会议内容总结分类与归档。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据实报道编写新闻稿件等扩大宣传。
(三)加大宣传力度,力求面广量多
宣传是新时期办公室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信息宣传报道是提升部门形象、扩大部门影响力,是为全局工作开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途径,是联系群众、宣传政策、塑造形象的主要平台。在宣传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整理效率,善于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有挖根生、对全局有影响的重大信息;要树立精品意识,大力提升政务信息报送水平;要善于总结提升,做好与媒体的沟通协调,配合做好对外宣传工作;要进一步发挥门户网站与咨询热线作用,紧跟时代,研究构建微信等服务宣传平台,围绕全局中心工作,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强与主流媒体、上级机关信息宣传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实现局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
一是做好重大政策的宣传报道。人社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应该主动将党和政府的最新决策、人社部门的最新惠民政策,通过媒体网络及时告知群众。可以通过线下宣传栏粘贴、政策入户通知书的发放,线上网络宣传做好政策的宣传报道工作。二是做好重要会议的宣传报道。每年召开的各类工作会议也要及时地进行宣传报道。尤其是涉及群众就业培训、社会保险、人事人才、维权保障等问题更应加大宣传力度,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提供渠道。做好正能量的宣传,营造优质良好的舆论导向与氛围。三是做好重要活动的宣传报道。围绕上级人社部门和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类重要活动,根据活动安排事先策划宣传方案,认真组织落实,扩大社会影响,使活动达到效果并惠及群众。近年来,尤溪县人社局办公室利用省市县人社系统门户网站、市民生云和微信公众号、县电视台的《人力社保之窗》栏目、15个乡镇基层服务平台等媒介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吸引了全县群众对社保工作的关心关注。每年通过宣传“春风行动”、“就业援助”等招聘会,使其成为城乡招工就业重要对接平台。
(四)健全档案制度,力求科学管理
人社局档案涉及社保、医疗、人事等民生记录,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是人社局办公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建好“资料库”在新时期下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建立规范有序的“数据库”是加强各类档案管理的基础,在新的时期尤显重要。在办公室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档案法》和档案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各种档案的收集、整理、装订和查阅、借阅程序,及时做好各类文件、数据、图片、视频音频资料及重要实物的归档工作,做到制度健全、管理科学、条目清晰、查阅方便;同时,还要做好安全防患工作,防止档案遗失或网络泄密事件的发生;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机关网上的资料管理与备份工作,大力推进工作档案信息化、电子化建设步伐。
档案管理工作是繁琐复杂且数量巨大的,尤其是历年以来还存在部分缺失档案以及档案管理硬件投入不足,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安排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其知识、技能、职业道德、政治的修养。二是强化档案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档案管理标准,加强档案管理业务指导,加强档案安全管理,配备专门档案室用以收纳归档档案,做好标识以便纸质档案的快速查询。三是做好档案信息化、电子化,将档案录入电脑专业档案管理软件,在新时期下紧跟电子政务的步伐,通过档案的信息化、电子化更好的记录保存档案,减少档案遗失的概率,增加档案查询的便捷。
三、认真自主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人社工作汇报 篇8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都发布各国竞争力指数,它的分类是按照哈佛教授波特竞争论设计的,它按照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对世界各国进行排序,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2-2013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连续四年位居榜首。中国的排名在经过五年稳定上升后,2013年下降了三个位次,排第 29 位。
创新驱动靠人才,更靠机制。创新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科技、经济等等。我国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核心还是人才强国。从人社工作角度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释放人才红利
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里有近70%以上在事业单位,涵盖科、教、文、卫、体、智库等多个行业,是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
首先,要在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上继续推进,有活力才会有创新。政府所属政策研究部门除保留少数公益一类性质的机构或者就是政府政策研究部门外,其余应当分类推进,逐步向市场靠拢。政府通过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式,通过市场公平竞争选择“供应商”。而“供应商”由于脱离了政府的直接管控,也更有经营管理自主权,在组织层面为创新驱动扫清障碍。
其次,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从管理体制上可以按照公务员管理体制进行管理。斩断盈利驱动,强化社会责任。采取多种形式,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爱岗敬业,钻研业务,设立与工作改善密切相关的“攻关项目小组”,把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业绩作为他们晋职晋级、获取各种荣誉称号的基本条件。
第三,对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要尽快出台“编制备案制”具体操作办法,解决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与实际情况的矛盾。结合各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的多种形式的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强化岗位管理,合同管理,放开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逐步实施预算管理、改善目前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第四,与科技、财政等部门协同,对各类科研立项进行分类管理。拿出一定经费比例资助自选课题研究。对应用型课题要有市场机制的引入,研发与市场一体化。严格课题评审,设立不通过比例,要重视建立成果转化的投入机制。
第五,对现有人事人才政策进行梳理,凡是不利于创新的逐步取消,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在重视过程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结果的管理。要减少环节多、审批多、占用科研人员时间多的管理关口,为科研人员创造轻松的科研环境,但又有严格的底线管理,绝不搞下不为例。将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既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又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保护,以防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二、完善人才评价,增强创新动力
人才评价涉及多个管理环节,包括职称评审、人才选拔引进、荣誉称号等等。在肯定有关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目前的人才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要明确国家、社会、组织最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然后对现行评价方法和政策进行优化。目前有许多人才评价政策与国家、社会、组织的目标脱节。荣誉多、待遇多、责任少,甚至没有。应当对所有人才资助评选项目或者各类人才工程,都要有项目成果预期要求,有投入产出要求,尤其对应用性、工程性课题。
第二,人才评价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业务发展规律。比如,有些地方高校采取了给予优秀青年科研人员一定时期的自由期或者保护期,期内不对科研成果进行考核的政策,创新需要自由的空间。
第三,有人说现在各种各样的人才选拔政策、人才工程项目把人才的心都搞乱了。本來社会就浮躁,各类评选项目更是加剧了不安的氛围。选上的高兴,没选上的怨气。参与评选者也要关注各种评选办法和条件,想办法“创造条件上”。他们的精力有不少消耗在这些方面了,更重要的是某种意义上助长了“讨巧”和争名夺利。要让科研人员从关心评选向关心创新转变,“自有公认”的评价机制,可以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踏实工作。
第四,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人才评价。根据其成果的效用数据进行评价,包括职业道德表现、行业影响力等。采取“双盲”评价法,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进行褒奖,包括院士、各类荣誉称号等等。被评者不知道自己是否进入评选,评选者不知道何时会对何人进行评价。古时人们根据一个人的贡献、品德在死后一定时期内给予某种谥号,是一种历史性的事后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有一定合理性。
三、遵循成长规律,培养领军人才
现在有一种提法,叫做培养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分类方法恐有不妥,因为可以将人才区分为创新型和非创新型人才吗?或许叫做领军人才更好理解一些。
第一,注重在重大项目中发现和培养领军人才。做项目是对一个人各方面素质的很好考察方法。这也是“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在人才培养选拔中的运用。“人才是用出来的”,某种意义上讲,《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2010—2020)》中提到的“人才以用为本”是有道理的。要将现有多种多样的人才选拔项目整合、改造,使其做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减少各类人才选拔项目的数量。增加对重点项目的投入,将项目投入与人才选用结合起来。
第二,要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反思和改革。填鸭式、考试型、灌输型教育方式必须改变了。要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提出不同意见,乐于在实践中、在现实中学会有用的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是学校、教师、社会的责任。要鼓励学生、鼓励科研人员说“不”,要提倡“辩论”式学习研讨。
第三,实施未来领军人才(领袖)项目计划。送出去,请进来。根据其业绩、能力、道德表现,在项目立项、成果转化等方面结合国家需要,给予政策支持,做到出成果、出人才、出制度、出文化。未来领军人才培养要依托在行业有影响力的机构,依托行业有影响力的项目进行。将领军人才培养情况作为组织领导业绩的关键绩效指标之一。不是出了几个特贴,有多少“百千万”,而是业界有影响力!对关键、重大问题的解决做出了突出贡献,选人与评价成效一体化。
四、健全保障机制,消减后顾之忧
第一,对基础科学、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等,要给予合理充分的生活、工作保障,使其减少市场因素的冲动,潜心完成本职工作,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约束。
第二,创新需要自由、安全的环境保障。可以借鉴自贸区政策法规原则,除非涉及国家机密、国家安全,都应当放开。出入境自由,子女入托入学有保障。生活环境绿色、便捷,事业发展环境良好,人才自然就会涌入、聚集。
第三,根据目前情况,可以为急需领军人才建立一切需要的保障机制。专门人员、专门机构负责,特事特办,绿色通道。但对此类人员要有严格的审核,明确的合约。
第四,对创新影响巨大的就是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和保护。这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专利法、著作权法、科技进步奖励条例等等,再加上地方出台的保护激励政策,可以说政策法规不可谓不多不全。不久前,我国还建立了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知识产权法院,但知识产权侵权事件还是频有发生。尤其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保护力度还不够,维权成本还是很高。应当建立公益性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建立类似110报警电话一般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让创新者更放心。
【人社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人社工作汇报的结束语07-02
人社局计划生育工作汇报材料11-10
人社局人社行风建设工作总结07-18
人社部工作要点10-09
人社脱贫整改工作方案06-28
人社局工作总结08-29
人社局个人工作总结07-02
街道人社所工作总结06-19
人社局支部工作计划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