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仙人掌》及教学反思(精选6篇)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仙人掌》及教学反思 篇1
中班美术教案《仙人掌》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感受趣味艺术活动的快乐,尝试用手掌印画表现仙人掌,初步注意布局,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仙人掌》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掌印画表现仙人掌,初步注意布局。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感受趣味艺术活动的快乐。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的准备:
1.发动家长回家带孩子去观察仙人掌,了解其基本外形特征。
2.组织幼儿玩手影游戏,丰富幼儿对手掌外形联想的印象。
3.以脚掌轮廓添画活动,帮助幼儿理解联想与添画的方法。
教具、操作材料的准备:
1.PPT、电脑、电视机、KT板、轻松的音乐。
2.操作材料:幼儿人手一张8开彩纸横构图、绿色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油画棒、抹布、护衣、吹风机等。
活动过程:
一、唤醒幼儿已有经验,讲述仙人掌的外形特征。(结合PPT)
1.引导幼儿观看PPT,并说说仙人掌的外形特征。
师:这是什么?仙人掌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简单小结。
二、欣赏范例,让幼儿初步了解本次活动的作画手法。
师:猜猜看,我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呢?
三、结合PPT解说手掌印画的作画步骤。
1.先用水粉笔蘸上绿色刷在小手掌上,轻轻的把小手掌印在纸的下方,注意!小手千万不要移动噢!
2.然后,一个接着一个的、重叠的继续印上手印。否则的话仙人掌就会掉下来的。
3.等颜料干后,用油画棒画上仙人掌的眼睛、嘴巴,用黑色种上短短的小刺。每个仙人掌上的眼睛和嘴巴可以画得不一样,那么看上去就会很可爱、很有趣。
4.仙人掌还会开花呢,我们就用喜欢的颜色让仙人掌上开出上小红花、小黄花、小蓝花、小粉花……看,这株仙人掌长得怎么样了?很漂亮吧!
四、布置作业
五、幼儿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印画时要注意五指张开,不要将多余的颜料滴在画面上,注意保持桌面和画面的清洁。
六、互相参观,评价作品。(将幼儿作品摆放在KT板上)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可以去看一看别人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七、引发幼儿继续思考、探索。
1.师: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我们的小手掌来印画。其实,我们的小手不止可以印画仙人掌,还可以印画许多别的东西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小朋友用手掌印画了什么呢?(结合PPT)
2.我们班小朋友那么聪明,以后我们再一起去试着印画一些更有趣的东西,好不好?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创造力,我让幼儿看了很多变化后的仙人掌图片,幼儿看到后非常激动,原来仙人掌可以变这么多东西呀,活动中幼儿的绘画兴趣也提高了不少。
小百科:仙人掌喜阳光、温暖、耐旱,怕寒冷、怕涝、怕酸性土壤,适合在中性、微碱性土壤生长,pH值在7.0-7.5。为此家庭栽培仙人掌应选择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并选翻冰良好的微碱幽巴沃砂质土为宜。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仙人掌》及教学反思 篇2
一、通过多媒体让幼儿学会倾听, 从中发现有 价值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设备的不断更新, 我园已经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 这套系统附带的软件资源, 教师上课时可以随时调出, 供幼儿欣赏。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为了培养幼儿学会倾听的习惯, 笔者利用现代教育装备资源, 科学呈现信息, 取得了很好的教育实效。
例如:在讲解《雪地里的小画家》时, 笔者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相关动画视频, 幼儿很想知道故事里要讲什么内容。在讲完故事后, 教师可进行问题设置:“故事中有哪些主人翁, 为什么说他们都是小画家呢?”这样做可以训练幼儿集中注意力, 保证活动质量。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让幼儿通过欣赏视频和倾听故事, 说出自己的所悟所感, 有效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 落实幼儿主体地位。
二、让幼儿感受图书馆环境, 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素养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我们应尽量减少缺乏能力培养的书面作业, 要留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走进图书馆, 让幼儿有精力去阅读, 使幼儿在阅读中拓宽知识面, 丰富知识信息。如通过图情课的学习, 幼儿了解了图书馆的功能和布局, 学会了图书资源的检索和借阅的技巧, 学会了如何向他人推荐优秀书目。同时, 教师也应适时推荐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目。
例如:《狄克和猫》《我会打扫卫生》《蛇女》等对幼儿来说, 都是阅读书目的首选。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阅读, 之后再进行交换阅读。当每个幼儿把这几本书都阅读之后, 教师组织一次交流会,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 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应为幼儿创设和营造书香氛围, 让幼儿感受到图书馆的浓厚氛围, 引导幼儿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广泛阅读, 培养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三、让幼儿学会在全体中阅读, 提高幼儿合作 学习能力
在语言活动中, 由于幼儿的个体异性, 导致幼儿的阅读参与程度不同。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 可充分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刺激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提高幼儿阅读的参与度, 让幼儿学会在全体中阅读, 提高幼儿合作学习能力, 全面提高幼儿的阅读素养。
例如:在学习《祖国妈妈我爱你》时, 笔者让幼儿课前进行网络阅读, 了解我国各地的名胜古迹、经济发展、历史文明与社会进步等信息, 从而使幼儿深刻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开展活动时, 教师让幼儿尽情表达自己的感想, 说出自己的体会, 结合阅读实践和生活实践, 谈一下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让幼儿学会表达, 以质疑引发幼儿的参与 兴趣
语言是思维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 是增进彼此共识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 在语言活动中, 要及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不仅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还要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说出来, 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 大家一起探索, 以质疑引发参与兴趣。
例如: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的看图说话时, 采用了让幼儿说故事的形式开展活动。上课时, 笔者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只不过动画片里没有声音, 让幼儿配上旁白, 鼓励幼儿说出故事里的主人翁和故事大意, 同时鼓励其他幼儿质疑, 共同探讨故事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 以质疑引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综合提升幼儿的阅读品位。
五、利用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 培养幼 儿自主阅读能力
让阅读成为幼儿生活的一种习惯, 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幼儿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幼儿的阅读实践。幼儿通过阅读, 在主动思考中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从而受到启迪, 培养了阅读习惯, 提高了自主阅读能力。
现在很多家庭都有计算机或者平板电脑, 很多家长的手机都开通了上网功能, 尤其是智能手机的问世, 使手机上网就在弹指一挥间, 幼儿可以便捷地查询相关信息, 也可以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比如在新浪读书网、腾讯读书网、文学网等很多优秀的网站上阅读优质图书资源, 丰富幼儿的阅读量, 这些都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
六、网络阅读还需教师关注幼儿课后活动情况
当前盛行网络阅读, 教师要关注幼儿课后的活动情况, 课堂阅读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语言活动的结束, 教师还要关注幼儿课后的活动动态, 对幼儿的阅读心得进行比较详细的调查, 在网上进行评价分析。同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 构思下一次活动的阅读内容。让幼儿实实在在参与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当中, 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七、结束语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要带领幼儿享受阅读的快乐, 感悟语言的魅力。今后的幼儿语言活动道路上, 我们要加大探索力度, 革新教育理念,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以幼儿为主体, 充分调动幼儿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使之主动参与阅读的过程, 才能使幼儿的语言功能日趋完善, 幼儿才能享受阅读的快乐, 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续胜华.如何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J].新课程 (上) , 2012 (6) :122.
浅析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有效性 篇3
【关键词】幼儿园 中班 美术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15-02
近年来,家长对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发生显著提升。在幼儿园中班幼儿的素质教育中,美术教学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能够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幼儿园应该对中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加以重视。
一、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现状
就我国目前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特点:
1.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形式和类型单一
在我国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中,以水彩画和油画棒绘画为主,教学类型的单一使得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减少,进而对美术教学有效性产生影响。中班美术教学的形式通常是教师讲解、示范,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作品,最后由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由于教师的工作量较大,教师通常不会精心准备美术课程的内容,这种现象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产生了一定影响,单一的教学形式阻碍了幼儿想象力的发挥,进而对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产生影响。
2.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的幼儿作品缺乏多样性
在幼儿园中班的美术作品区,大部分作品都是色块作品,这种作品首先需要用彩笔勾线,然后再用水粉或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涂色。与其他形式的美术作品相比,色块作品限制了中班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作品形式的单一对幼儿美术学习的良性发展产生了限制作用。除此之外,中班幼儿的作品还存在雷同的特点,在同样的题目中,中班幼儿作品的结构和内容较为相似,这种现象不利于幼儿自身创造能力的发挥,降低了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评价不合理
在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中,通常是由教师对中班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幼儿的心理和生理仍然处于发育状态中,他们更容易受到教师评价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在对中班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常常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只针对作品进行评价。教师的负面评价会对幼儿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引发幼儿对美术教学课堂失去兴趣,影响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升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为了提升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的故事化
与其他年龄的学生相比,中班幼儿对故事的喜爱程度更深。为了提升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美术教学变得更加故事化,通过故事形式的使用,将中班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充分激发出来。对于中班幼儿而言,他们的经验较少,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范画的使用丰富幼儿的眼界,为幼儿想象力的发挥提供基础。以“海底世界”的故事化美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的变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当故事讲完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海底世界的相关作品创作。教师通过对中班幼儿喜欢故事的特点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2.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的情境化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情景化的美术教学可以将他们的创造灵感和想象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在情景化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将不同的情境更加真实的体现出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的趣味化
对于中班幼儿而言,提升美术教学的趣味性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幼儿园教师可以在中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通过这种方式将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相关美术知识的学习。
4.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的多样化
传统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形式的单一降低了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教师应该将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多样化。传统的中班美术教学内容主要包含折纸、水粉画以及水墨画等,为了使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多样化,教师可以结合中班幼儿的喜好和学习需求等,适当增加名画欣赏、印染画等内容。
对于中班幼儿而言,美术教学能够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并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我国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中,幼儿作品形式和种类缺乏多样性、美术教学的形式单一、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不够合理。这些现象对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应该通过多样化、故事化、情境化以及趣味化的美术教学,提升中班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增加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仙人掌》及教学反思 篇4
1.接触世界名画,对画中表现的形和色感兴趣,并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2.大胆想像,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名画《哈里昆狂欢节》一幅,大班幼儿美术作品一幅。
活动过程:
一、介绍米罗,引发兴趣。
师:有个美丽的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个非常有名的大画家叫米罗。米罗爷爷可喜欢为小朋友画画啦!他的画非常奇妙、有趣,颜色也非常美。你们想看一看吗?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名画《哈里昆狂欢节》两三分钟,并互相交流。然后,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表达对画中形和色的感受。
师: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做什么?
幼:我看见了小提琴,它正发出美妙的声音;我看见梯子上有一只耳朵,在听好听的音乐……
师:梯子上长出了大耳朵,木头上长出了眼睛,米罗爷爷的画真有趣!这么多动物在一起干什么呀?
幼:它们好像在开跳舞会(唱歌会、联欢会)……
师:对呀,这幅画的名字就叫《狂欢节》,说的就是动物们在唱歌、跳舞、做游戏,在开联欢会呢!
师:这幅画的颜色也很好看,你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这幅画用的最多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幼儿说出自己对不同颜色的理解)
幼:有点儿红的颜色,因为这种颜色看上去很高兴,所以米罗爷爷就用了这个颜色。
幼:因为是在房间里,很暖和,所以来罗爷爷就用了有点儿红的颜色。
师:是呀,动物们在狂欢,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啦,所以米罗爷爷就用了快乐的红色。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幼:我看了这幅画想跳舞。
幼:我觉得这幅画很有趣。
师:你们看懂了大画家的画,真了不起!以后我们再来看、再来说,看看今天看和明天看的感觉有什么了一样,明天看和后天看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三、观赏幼儿作品,激发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仙人掌》及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瓶子写生,能够简单表现遮挡关系。
2.在瓶子写生的基础上,用黑白线条对瓶子进行想象添画。
3.在瓶子写生过程中体验写生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对瓶子进行想象贴画。
活动难点:
在瓶子写生中表现遮挡关系。
活动准备:
PPT,油画棒,绘画纸,勾线笔,每组3—4个瓶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瓶子导入。
1.(教师随意出示一个瓶子)师:这是什么?
2.昨天瓶子宝宝给我寄来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二、变形与遮挡关系。
1.教师出示幻灯片,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2.师:这些瓶子与我们看到的瓶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造型)
3.你看到的瓶子都是完整的吗?为什么有的完整有的不完整?(因为有一
些被遮挡住了,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遮挡关系)
三、教师讲解示范。
1.你觉得这些瓶子变身之后好看吗?你想不想也来给瓶子变身?
2.我这里也请来了一些瓶子宝宝,他们也想拍一些好看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拍拍看好不好?(教师随意摆放4个瓶子)
3.可是我今天没带照相机怎么办?
4.今天,我们要学一种新的画画方式来画瓶子,叫做写生画,写生画就是把我们看到的东西看到什么样子就画什么样子。
5.教师讲解示范:先把瓶子的轮廓画好,特别是被遮挡起来的瓶子,遮住的地方不用画,画好轮廓之后,再给瓶子添画,把瓶子变成好看的有动作的瓶子宝宝。
四、幼儿操作。
1.教师随意在每组放3—4个瓶子。
2.要求:
幼儿根据瓶子的摆放尝试写生,写生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被遮挡瓶子的表现,写生完瓶子的轮廓之后,幼儿给瓶子进行创意添画,把瓶子变成好看的瓶子宝宝。
五、欣赏,展示幼儿作品。
举办摄影比赛,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张瓶子宝宝的照片?为什么?
教学反思:
写生画在学前阶段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对于还只是中班的孩子来说,难度就更大了,这次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写生画,因此在选材上我选择了教室里常见的饮料瓶,并在写生的基础上添画,使整个活动不枯燥,快乐的瓶子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基本掌握了写生画的操作要求与操作步骤,在遮挡关系的表现方面也是较好的,因此整个活动的效果也是较成功的。(.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唯一的不足就是在活动的开始探索阶段,花的时间较多,选取的图片不够精炼,下次还有待加强。但总体来说整个活动还是相当成功的。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仙人掌》及教学反思 篇6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而在幼儿园绘画领域的人物画绘画活动中,常常出现幼儿不理解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无法产生共鸣,从而导致很难灵活地运用画笔来创作,唯有机械地临摹出人物面部表情。针对这一点,我展开了围绕以人物有趣的表情变化为主线,符合中班年龄特点,贴近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富有心理抚慰功效的主题式绘画活动。本节课为系列课程的第一课时,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与创意的游戏情节和操作环节等,旨在启发幼儿通过初步观察喜怒哀乐的表情下,人的眉眼鼻嘴不同的变化;给予幼儿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在初步感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发展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感官参与,帮助幼儿理解喜怒哀乐时,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变化规律。
2.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初步绘画出人物生动而丰富的表情。
3.鼓励幼儿细致观察,激发其对人物画的绘画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幼儿用具准备:绘画纸、彩笔、五官操作教具、小镜子。
2.教师教具准备:音乐、展台。
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游戏情景中体验高兴、害怕、生气等情绪。
2.出示表情拼图,请幼儿根据需求,自由选择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脸型和五官造型来进行拼摆。
3.交流小结:你拼摆出的“脸儿”是什么样的表情,照着小镜子学一下。
4.提问:这样的表情说明他心里怎么样,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幼儿回答:皱眉的表情说明他不开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说明他非常开心……
5.教师小结:我们的心里藏着一间小房子,当你不开心时,小房子里就会黑黑的,塞满了东西,感觉闷闷的堵堵的。如果这样下去时间一长,人就会生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像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让小房子打开窗,投进阳光,真正让自己快乐起来。
6.提供绘画材料,请幼儿自由绘画有趣的脸。(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幼儿边照镜子边做出各种表情,启发其认真观察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并主动尝试绘画创作。)
7.幼儿间讲述自己的美术作品,游戏:学一学(模仿好朋友画纸上的面部表情)。
8.自然下课。
活动延伸:
1.亲子绘画活动:微笑的妈妈,打呼噜的老爸
2.幼儿园季节课程:小树叶的表情
3.结合日常生活,启发幼儿善于观察,会简单的自我排解烦恼和帮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绪。
4.在区角游戏区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继续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的规律。
5.名画欣赏: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梦》,蒙克《呐喊》等。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仙人掌》及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鸡》及教学反思06-04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奶牛》及教学反思08-09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星空》及教学反思12-09
幼儿园中班美术绘画教案《脸谱》及教学反思05-20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葡萄》及教学反思12-18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牙齿》及教学反思12-14
幼儿园中班教案《板凳游戏》及教学反思05-11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泡泡》及教学反思05-13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情绪》及教学反思06-29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轮胎》及教学反思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