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返跑课后反思

2024-07-20

折返跑课后反思(精选8篇)

折返跑课后反思 篇1

折返跑课后反思

首先。我个人觉得,在跑的选择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趣味性。我就在折返跑的游戏上进行论述,比如:选择跑就是在选择路线上、选择跑的方式上,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以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如让学生利用五条数字线(每条数字线只限使用一次,不能重复)自主选择路线进行游戏和比赛。有的学生采用03421(0-3-4-2-1),也有的采用02143(0-2-1-4-3)等。另外,在跑的方式上,可结合不同的变姿跑和变速跑方式进行。如规定01段采用后蹬腿或者中速跑,02段采用前踢腿或者慢速跑,03段采用后折叠腿跑或者快速跑,04段采用高抬腿或者中速跑等游戏方式,让学生在自主选择路线的基础上完成既定段的任务而进行游戏。

借用器材功能进行折返跑

场地同上。不同之处是将圆圈里的物品改换成篮球、足球、排球、跳绳等,让学生每折返跑动一次,就利用圆圈中的某一器材做一些适合边跑边“动”的动作。如跑跳绳,篮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利用球类边跑边绕腰、边跑边自抛自接、边跑边做腿下“8”字穿梭等方法进行折返跑

我要注意的是,在以后的上课上,注意流程的时间,如果太过顺畅就会导致时间还有很多富裕,所有,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在场地的选择和队列的安排上也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

折返跑课后反思 篇2

体能练习存在着单一性与枯燥性的特点, 简单地强制进行体能练习也能在教学中实施, 但缺乏的是可持续性与生命力。如何引导教师在遵循身体素质发展规律的原则上, 将体能练习活动在技战术学习范围内进行运作, 追求技战术学习与体能练习的结合, 强调练习形式的多样性, 创设身体练习的氛围, 聚焦学生“练”的有趣、“练”的有效, 是本次课设计主要思考的方面。

(一) 教学指导思想

发展学生体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发展体能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在技术动作学练中得到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打破不怕苦、不怕累的一些传统观念。人都是怕苦怕累的, 尤其当他 (们) 还没有感受到所进行的练习或训练是对自己有益的时候, 必定缺乏动力, 更不会有毅力, 只有当他 (们) 感受到所进行练习或训练对自己是有益的时候, 才有乐于练习或训练的动力及持之以恒的毅力, 可是在学生时代, 这种动力与毅力很难激发与保持的。

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地让一些简单、枯燥的练习趣味化。达到趣味化的方法很多, 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可以与学生所喜欢的运动项目相结合, 将体能练习融于运动项目的技战术之中, 当然这个结合要有针对性和适切性。通过结合, 既要使体能得到发展, 又要使该运动项目的技能得到提高, 更要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进行练习, 达到多赢的局面。

(二) 教材与学情分析

折返跑是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移动能力的一个练习手段。一个人灵敏、协调、移动能力在平时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就是突然变向的能力, 在运动场上体现出来的就是快速摆脱、灵活躲闪的能力。为此折返能力的强弱是受灵敏、协调、移动、力量等素质决定的。

球类的传接或者摆脱就需要有非常强的折返能力, 但是现在初中学生往往缺乏运动的机会, 灵敏、协调等能力就显得相对薄弱, 在球类等活动中虽然有一定的球类技术基础, 但却无法做出突然的变向动作, 失去了取胜的机会, 也就影响了学生参与球类活动的热情。

折返能力的提高不能简单的、机械地通过折返来完成, 这样容易使学生失去练习的积极性, 也容易使学生不理解练习折返跑的真正含义, 如果让折返融入到真实的情景之中, 融入到技战术学练之中, 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折返能力, 而且还能让学生真正明白练习的含义, 更能发展相应的技能。

(三) 设计思路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 以及学生原有的基础, 本次课以素质练习无痕化为原则, 把素质练习融于专项技战术之中, 将折返跑与篮球的传接摆脱战术进行组合, 构建了有球的与无球的移动折返、交叉折返、对抗抢断球等练习平台, 在不断变化的、有乐趣的实战练习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学生的灵敏、协调、移动素质, 在始终没有单独出现折返跑的练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折返能力, 并且促进篮球技战术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1.篮球:传接球技术运用方法;2.折返跑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 学生了解传接球时机选择和折返跑在篮球实战中的作用。

(二) 能较熟练地做出无球、有球摆脱后传接球的方法, 并能在攻防实战中加以运用;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三)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配合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 准备部分 (略)

(二) 基本部分

1.在摆脱与接应中的运用

要领:

传球:抬头观察、球带人跑;摆脱:虚晃逼真、变向突然。

重点:重心低、侧蹬有力;

难点:变向突然性。

练习步骤:无球摆脱练习——有球摆脱练习——无球交叉摆脱——有球无球交叉摆脱。

练习要求: (1) 有球学生运球, 无球学生则折返摆脱; (2) 侧蹬; (3) 传出起动及时;折返时换手运球; (4) 有球运球, 无球交叉摆脱, 观察、避让; (5) 传有提前量, 主动伸手接。

2.在攻防实战中的运用

方法:四人一球, 攻防练习, 抢断后, 攻防转换。

练习步骤:三攻一防——二攻二防。

练习要求: (1) 抬头运球, 传接及时; (2) 摆脱迅速, 主动要球; (3) 遵守规则。

(三) 结束部分 (略)

五、课后反思

(一) 融合使体能练习趣味化

枯燥的体能练习融合于技战术学练之中, 既使体能练习达到了趣味化, 又为技战术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次课在开始设计时是从折返跑为切入点的, 花了很多时间就是解决不了折返跑的单一性和枯燥性, 思路常常被4×10m折返跑的考试项目所禁锢, 但经过不懈地探索, 终于茅塞顿开, 明白了折返跑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灵敏、协调、速度等素质的发展, 4×10m折返跑仅仅是为了测试而设置的一个项目。理解了教材也就开阔了思路, 折返在现实中最能体现出价值的就是在球类项目之中, 为了摆脱对方的防守, 必须不断突然地灵活变换跑动的线路, 从而达到摆脱的目的。为此为本次课确定了两条主线, 一条为显性线就是篮球传接球运用中的有球与无球摆脱, 另一条为隐性线就是折返跑方法。在整节课中没有特意为折返跑设置练习, 而是把折返与技战术的学习进行了融合, 通过一系列学生喜爱的、充满挑战的篮球传接球摆脱练习, 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灵敏、协调、移动的能力, 达到了体能在无痕中提高的目的。

(二) 融合使技战术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专项技战术是体能的表现。在现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不管教师如何讲解、示范, 学生就是不能理解、掌握动作的技术或战术, 这主要是缺少积累, 如体能的积累、动作模式的积累、技术的积累以及战术的积累等。没有相关的体能保证, 完成动作的质量就将受到影响, 如, 科比三步上篮至空中遇到防守队员封盖时, 他利用自身的平衡能力保持一段时间的滞空, 在空中变换出手的方式与角度, 从而完成上篮动作, 能保证他这样完成动作的基础之一就是良好的体能。为此扎实的体能是支撑专项技战术的基础, 只有体能达到某项技战术所需要的水准时, 才能使该项技战术得以顺利的完成, 达到水到渠成的境界。融合就是针对技战术所需要的体能而特意设置的练习方法, 在篮球有球摆脱与无球摆脱的战术中, 学生的灵敏、协调、快速变向能力是关键, 如果学生缺乏这些素养将影响动作的突然性及连贯性, 达不到有效摆脱的效果。为此将折返与篮球摆脱进行融合, 既保证了技战术的顺利完成, 又在充满对抗、变换、激烈的练习中提高了相应的体能。

(三) 融合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机会

课后反思与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反思;教师;信息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3-0021-02

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可见,课后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一、课后反思的切入点

一是反思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详细得当她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二是反思“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三是反思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四是反思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五是反思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二、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增强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

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从而激发起反思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个体的反思来自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对实践的迷茫和困惑,教师只有以自己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前提,反思才有力量和效果。反思意识强的教师会经常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使自己不断完善。在长期的反思实践过程中,自己的反思习惯也就会慢慢养成,这样自然提高反思行为的自觉性。因此,正确的反思认识、强烈的反思意识、反思习惯的形成是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二)不断自我剖析

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氛围、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鼓励教师自我剖析。自我剖析既是教师对自己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更是自我提高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人都有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来自于内在动力的激励作用要远远大于外部约束的激励作用。教师经过不断自我剖析、自我诊断、自我调整,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最终得以自我提高。这种不间断的自我剖析活动。就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随着这种活动的不断成功,教师的自信感和自尊感也就随之加强,这将成为教师进一步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强大动力。

(二)以其他教师为镜

把其他教师作为反思自己的一面镜子。为此。一要经常性地进行学习性听课,特别是听优秀教师的授课。通过对照反思,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同时要善于吸纳他人的成功之处,并有效地溶入自己的经验中。二要虚心听取同行教师或听课专家的反馈意见。教师虽然经历了自我剖析的过程。但常常因为“身在此山中”,往往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情况。这时同行教师或听课专家的意见就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为此,应该尽量减少背对背的评课方式,而加大面对面的评课力度。因为面对面的评课能把问题分析得更清晰、更透彻。使被听课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

(四)以学生为镜

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衡量教师工作的质量也必须从学生的发展上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学生的反馈意见应该成为教师反思自己的一面镜子。在反思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的有益建议。获取学生意见或建议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仅知道一个量化分数没有太大用处。让每个学生写综合评价是一种很好的做法。综合评价中应着重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并要求学生给出改进建议,以作为教师修正自我时的参考。

(五)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

教学后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又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过程;它不但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写教学后记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在内容上可以有所侧重。一般来讲,其内容包括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是否合理;教法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教学理念是否出现偏差;外显行为是否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等等。无论记载什么内容。必须抓住自己感受、领悟最深的东西。或是成功之处。或是失败之处;或是激情状态下创造思维的灵感火花,或是个性化的内心体验;或是教学中的困惑。或是教学中的疑难等。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认真反思。就会将真切、丰富的教学体验和冷静的教学理性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把反思提高到更高的理性层面上。另一方面。在方法上可以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遵守如下原则:第一,及时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感悟,往往很难长久地保持在记忆库中,特别是灵感性的东西往往转眼即逝。因此,课后应该及时做好记录。第二,真实性。教学后记贵在求真,贵在一分为二,做到所述事实真实,剖析问题一针见血,分析教学实事求是。切不可为了应付检查而自欺欺人。第三,服务性。做教学后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查找差距,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无论怎样写、写什么,都应该有利于新一轮的教学过程。因为教学后记即是上一轮教学过程的延续,又是新一轮教学过程的高质量准备。

(六)加强反思指导

反思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技术。诚然,反思的主体是教师本人,但教师在反思过程中接受一定的指导也是必要的。这样会使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少走弯路,不断加强反思能力。提高反思效率。这种指导主要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反思策略的指导,即反思方法、途径、技巧等的指导;二是反思理论的指导,尤其是应让教师明确反思的具体过程。奥斯特曼和可特凯普的反思过程理论值得广大教师借鉴。他们认为反思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积累经验——观察和分析——重新概括——积极验证。积累经验指教师通过对实际教育教学的感受。意识到自己教育中的问题,并明确问题的性质和结构。在此阶段,获取更多的信息很重要,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相关理论等都会起作用。教师一旦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心理上就会感到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开始进入反思活动;观察和分析指教师广泛地收集并分析有关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的思想、行为、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等。获取一定的信息后。教师要对它们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重新概括是在分析和认识了问题的成因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教育教学的思想依据。并积极寻找新的思想和新的策略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积极验证就是积极验证上阶段所形成的假设和教育方案,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又积累了新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开始新的循环。

总之,教师进行教育探索。要有新的视野。要有敏锐的目光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教学中有许多被人熟视无睹的问题,只要我们愿意做,能克服浮躁,摆脱急功近利的诱迫,那么,成功必然会青睐勤奋和有灵性的人。

折返跑课后反思 篇4

小班语言教学反思《亲亲绿色》课后反思

在周一的第一个教学活动,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语言课《亲亲绿色》。这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了解绿色、感受绿色、喜欢绿色;难点是让他们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表达对绿色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图片树叶、青菜、小草),让幼儿发现绿色,对绿色有个初步的认识,引发他们的兴趣,然后进入故事《亲亲绿色》。这个开头部分幼儿都很喜欢,也很好奇,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是倾听故事,回答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我边进行故事的讲述边出示四张挂图。孩子们被这个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听得津津有味。接下来的提问孩子们也回答的很正确,就是最后一个问题,问山羊公公、兔姐姐、长颈鹿哥哥分别对绿宝宝说了什么话?小朋友大部分只能回答出前面那简单的一句喜欢,喜欢!只有少数部分能完整的说出来。所以我又将第三、第四段就是遇到山羊公公、兔姐姐、长颈鹿哥哥、小朋友到结束这两段再让孩子们听一次,学说山羊公公、兔姐姐、长颈鹿哥哥、小朋友和绿宝宝的对话,讲完第二遍后小朋友脑子也比较清晰了,学说的句子也更完整。在学说句子时我采用了男女生轮流、个别和集体轮流的形式,让孩子们学的更开心。比如男孩子先学说山羊公公的话,女孩子学绿宝宝的话。第一遍换女孩子学说山羊公公的话,男孩子学说绿宝宝的话……。接着进行了一个小游戏,分别扮演故事里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这个环节幼儿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高。但我觉得这个环节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再加上一些头饰会更好些,让幼儿更容易进入角色,这是我忽略的`一点,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亲亲绿色,你喜欢绿色吗?如果让你对绿色说句话,你会说什么?教师出示绿色宝宝的时候,大部分幼儿都只是简单的问好绿色宝宝,你好啊!绿色宝宝,我喜欢你!这个环节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对幼儿有一定的难度。最后一个环节是看看绿色世界,我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副绿色眼镜,让幼儿通过绿色玻璃纸看看周围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象。幼儿拿着绿色玻璃纸都非常的开心和好奇,都在观察周围的变化,发现周围都边成绿色世界了,他们开心的笑了,并都能说出我看到了绿色。整堂课下来还是比较顺利。

课后反思 篇5

课后反思:弯道跑十一节技术课,本课通过弧线上快走,慢走,快跑,慢跑来体会身体重心向里倾斜的感受。屈膝,重心下降同时向前移动,左脚掌支撑,左手臂摆动幅度小,右手臂摆动幅度大,而其效果右80%的学生掌握了动作,看来还得在下次课的教学中复习,多加练习。

3月16日 星期三 教学内容:跑:50米快速跑

课后反思:通过今天的50米跑测试,所有六年级的学生成绩比上学期有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学习了站立式的动作进行快速跑,学生们基本上掌握了动作,能够充分完成从起跑到途中跑再到冲刺的整个技术环节,所以在跑的能力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希望再接再厉,争取在以后的课堂上有更好的突破。缺点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跑直线。下节课解决这一问题。

4月5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跳绳:1分30秒跳短绳

课后反思:从上学期开始练习跳绳到现在已经有两节课了,根据学生的情况,有一半学生心肺功能差,学生体能要进一步加强,有的学生协调能力差,跟据学生体质情况,我准备在后几节课中安排定数,定时等练习,来解决以上问题。

4月18日 星期一

教学内容:跳绳:1分30秒跳短绳

课后反思:通过几天的跳短绳,感觉整个六年级的学生在跳跃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男生,基本上每个学生的成绩都能达到乙以上的成绩,看着学生在勤奋的学习,还是感觉很欣慰的。学生心肺功能,协调能力有很大提高。

5月13日 星期四

教学内容:投掷:投掷实心球 课后反思:从上节课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学生的出手角度都不对,偏低,今天改变了一下教学方法,让学生拿球后身体后仰,两腿弯曲,体会两腿发力,通过这个徒手练习,发现学生的出手角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问题多动脑筋,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都能掌握运动技能。

5月14日 星期五 教学内容:武术:五步拳

课后反思:学习武术基本功串联和五步拳动作,并能掌握套路。逐个动作学习:正踢腿、侧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兴趣高昂,但是柔韧性太差,课后布置作业回家练习压腿压肩。准备在下节课安排柔韧练习。

5月17日 星期一 教学内容:武术:五步拳

课后反思:通过几天柔韧练习,所有六年级的学生柔韧性比上几节课有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在练习正踢腿、侧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动作中,学生们基本上掌握了动作,能够充分完成整个技术环节,所以在武术学习中柔韧性是非常重要的课课练习,在常规课中我们要重视课课练这一环节,根据学生体质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根据不同教材安排不同的课课练习。

5月18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武术:五步拳

课后反思:五步拳练习已经有两节课了,根据学生的情况,我采取分解练习法,先教脚,将脚退的动作教给学生,学生掌握动作后散点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散点分组练习,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社交协调能力,根据学生情况,根据教材内容有组织·有内容·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或练习,来解决教材枯燥问题。

5月19日 星期三

教学内容:跳绳:1分30秒跳短绳

课后反思:通过几天的跳短绳,感觉整个六年级的学生在跳跃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男生,基本上每个学生的成绩都能达到乙以上的成绩,看着学生在勤奋的学习,还是感觉很欣慰的。学生心肺功能,协调能力有很大提高。考核成绩优良。

5月20日 星期四

教学内容:投掷:投掷实心球

课后反思:从上节课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学生的出手角度都不对,偏低,今天改变了一下教学方法,让学生拿球后身体后仰,两腿弯曲,体会两腿发力,通过这个徒手练习,发现学生的出手角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问题多动脑筋,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都能掌握运动技能。考核成绩优良。

3月2日 星期三 教学内容:跑:弯道跑

课后反思:弯道跑十一节技术课,本课通过弧线上快走,慢走,快跑,慢跑来体会身体重心向里倾斜的感受。屈膝,重心下降同时向前移动,左脚掌支撑,左手臂摆动幅度小,右手臂摆动幅度大,而其效果右80%的学生掌握了动作,看来还得在下次课的教学中复习,多加练习。

3月16日 星期三

教学内容:跑:50米快速跑 课后反思:通过今天的50米跑测试,所有六年级的学生成绩比上学期有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学习了站立式的动作进行快速跑,学生们基本上掌握了动作,能够充分完成从起跑到途中跑再到冲刺的整个技术环节,所以在跑的能力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希望再接再厉,争取在以后的课堂上有更好的突破。缺点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跑直线。下节课解决这一问题。

4月5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跳绳:1分30秒跳短绳

课后反思:从上学期开始练习跳绳到现在已经有两节课了,根据学生的情况,有一半学生心肺功能差,学生体能要进一步加强,有的学生协调能力差,跟据学生体质情况,我准备在后几节课中安排定数,定时等练习,来解决以上问题。

4月18日 星期一

教学内容:跳绳:1分30秒跳短绳

课后反思:通过几天的跳短绳,感觉整个六年级的学生在跳跃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男生,基本上每个学生的成绩都能达到乙以上的成绩,看着学生在勤奋的学习,还是感觉很欣慰的。学生心肺功能,协调能力有很大提高。

5月13日 星期四

教学内容:投掷:投掷实心球

课后反思:从上节课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学生的出手角度都不对,偏低,今天改变了一下教学方法,让学生拿球后身体后仰,两腿弯曲,体会两腿发力,通过这个徒手练习,发现学生的出手角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问题多动脑筋,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都能掌握运动技能。

5月14日 星期五 教学内容:武术:五步拳

课后反思:学习武术基本功串联和五步拳动作,并能掌握套路。逐个动作学习:正踢腿、侧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兴趣高昂,但是柔韧性太差,课后布置作业回家练习压腿压肩。准备在下节课安排柔韧练习。

5月17日 星期一 教学内容:武术:五步拳

课后反思:通过几天柔韧练习,所有六年级的学生柔韧性比上几节课有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在练习正踢腿、侧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动作中,学生们基本上掌握了动作,能够充分完成整个技术环节,所以在武术学习中柔韧性是非常重要的课课练习,在常规课中我们要重视课课练这一环节,根据学生体质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根据不同教材安排不同的课课练习。

5月18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武术:五步拳 课后反思:五步拳练习已经有两节课了,根据学生的情况,我采取分解练习法,先教脚,将脚退的动作教给学生,学生掌握动作后散点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散点分组练习,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社交协调能力,根据学生情况,根据教材内容有组织·有内容·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或练习,来解决教材枯燥问题。

5月19日 星期三

教学内容:跳绳:1分30秒跳短绳

课后反思:通过几天的跳短绳,感觉整个六年级的学生在跳跃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男生,基本上每个学生的成绩都能达到乙以上的成绩,看着学生在勤奋的学习,还是感觉很欣慰的。学生心肺功能,协调能力有很大提高。考核成绩优良。

5月20日 星期四

教学内容:投掷:投掷实心球

课后教学反思用语 篇6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我这节课采用了学生喜欢的形式上课,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了,充分给了学生学习自主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我一直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个主旨。这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教给他们学法,教师只是在一旁适时地引导,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兴致高。

3、由于农村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制约,学生知识面不够宽,搜集资料的来源窄,课前准备不充分,学生学起来吃力,教师教学起来也艰难。

4、由于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分组搜集了资料,课堂上进行集体交流,再加教师的有效引导补充,这节课教师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

5、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只有紧紧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6、恰当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提高增加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节课我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7、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如何利用这个特点,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教师可以借助声音、图片、动画等形式去吸引学生,同时别忘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意识。

8、在这一课中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地方是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的想象乐曲描学的音乐形象,在学唱《小麻雀》时通过对小麻雀行为的描述,潜移默化地教给小朋友待人有礼的道理。在教学中还需要加强的是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用自己的话和动作表现出来。

9、在这一课中我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氛围。课前让学生查找古代的计时方法,适当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课外学习能力能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合作意识。

10、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准备补充资料和拓展资料,照本宣科,感觉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这点以后要注意。

11、新课程给了老师更大的空间去处理教材,但是在处理教材前,必须对教材进行彻底的研究,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幅图,其实都有它的目的,只有认真钻研,吃透教材,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

12、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创造角,再给自己组创造的角分分类,通过小组合作,并展示学习成果,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3、课前我布置了预习的任务,对于本课来说,预习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通过预习及预习反馈,了解了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难理解或容易错;不利的是,因为学生已经预习,学生已经知道分米与厘米,厘米与毫米等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但是作为教师,无法了解学生是如何了解这一知识,是直接看结论还是通过观察尺子得到的?在上课时,学生就缺少了一种探究的精神及欲望,使课堂少了许多激情。

14、这堂课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课堂效果符合我的预想。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效果很好。

15、本堂课先松后紧,由于没有很好把握重点,平均用力,前面的节奏拖沓了,等发觉时时间所剩不多。这种情 况以后我多避免才行。

16、设计的教学内容太多以至于每个环节都很匆忙,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活动、感知、体验的时间。

17、运用教学语言不够熟练,出现了几次口误。这是不应该的,因为在这节课中明辩质量和重量的区别对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

18、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19、实行弹性教学,在本节课未能充分进行的环节移到练习课上加以延伸。应多找几组同学,使学生充分感知。

20、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练。

21、由于条件的限制,这堂课主要以讲授法为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我又补充了些课外知识,但这样一来,我的喉咙就受不了了。怎样更好地整合身边的资源,提高教学的效率呢?我想,也许我可以请家长帮忙。

折返跑课后反思 篇7

一、记教学中的“成功之举”

将教学中达到预先设想的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记录下来:巧妙新颖的导入、形象贴切的比喻、教学难点的突破、画龙点睛的小结、留有悬念的结束语等。比如讲解完形填空时, 本人以前的一贯做法是, 先让学生做, 然后给出标准答案, 接着我一字一句地认真讲解, 结果我讲得很辛苦, 课堂气氛却很沉闷, 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后来, 我尝试了一种“小组合作”的方法, 让学生得到答案后, 分组讨论, 然后让学生提出本组存在的问题, 小组之间先相互解决问题, 我最后对于个别特殊或者较难的题目予以解题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点拨。这样, 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他们热情高涨、信心倍增, 讨论气氛热烈,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觉得学习很轻松、学有所获, 我也教得轻松、教得愉快。

二、记教学中的“败笔”

课后反思还可以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 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疏漏之处记录下来, 然后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探究, 既要找出客观原因, 更要正视主观原因, 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 并在以后的教学时改进和纠正。比如: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时, 本人只注重了学生阅读的训练量和解题正确率, 却忽视了学生解题速度方面的训练, 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正规的考试中出现试卷做不完的现象。注意到了这些, 我就开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阅读任务, 提高了学生的解题速度。

三、记教学中的“偶得”和“灵感”

再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 更不能百分之百地预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状况及师生思维共振、情感交流的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 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 教师这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灵感, 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是突如其来的, 如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并记录这些“偶得”和“灵感”, 它们就会转瞬即逝。比如:记忆英语单词、短语时, 学生缺乏主动性, 因此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们在一起讨论喜欢的电视节目时, 学生们一致认为节目中的“你来比划我来猜”的环节比较有意思。我突然一想, 何不尝试把这种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呢?学生不仅很快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词组, 而且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比如:呈现书面表达的范文时, 我灵机一动, 何不把书面表达、改错、合并简单句一起训练呢?于是, 我把范文设计成了改错题和合并简单句的形式, 让学生讨论修改。改错、合并完成后,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

四、记学生独到的“见解”和“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学生人多而学法不一, 他们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问题。有时一些好的方法、好的思路可以把教学引向高潮, 补充完善教学, 教师应当予以肯定和鼓励, 并把他们独到的见解和想法记录下来, 为今后的教学补充新鲜的血液。我在班级里挂了一个记录簿, 要求学生将平常在课中学习或课后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见解随时记录下来。每隔一周, 我就把上面的内容概括总结到教后记中。再比如: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我发现学生书面表达中存在不会审题、句子结构不清、不会使用复合句、汉语式英语时有出现等情况。我将其一一整理并记录下来, 然后在短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或加以引申。结果, 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记“学习心得”和“再教设计”

把教参、资料以及新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 写入教后记,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 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梳理与反思, 特别要反思学生的意见, 因为学生的意见是自己教学效果的反映, 这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渠道。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 写出“再教设计”, 考虑一下今后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才能比这堂课上得更精彩。这样才能够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高度。

课后反思的意义 篇8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与梳理,是教师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剔除的过程,是对自己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案例描述:走上工作岗位也已经十几年了,可以说在教学方面还算顺利。教学内容中的例题,习题,也都很熟悉,足够课堂上用了。所以,认真备课、备学生似乎也成了一句空话,随意性也增强了。这种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我向以前一样看了几遍教材和教案就去上课了,上的是全等三角形,新课内容上完后,我给学生增加了一道思考题,是全等中带折叠的问题。题目出好后,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看哪一组先能找到答案。同学们开始讨论,有的动手折纸,有的在画图,有的在计算数据。大家都在积极参与,我也下去巡视、指导。很快,讨论完毕,每一组都有一个代表说出他们组的结论。我在黑板上认真记录他们的解题过程,写完第三种情况的时候,我还很高兴表揚学生们考虑的很全面,以为这题就结束了,和我预设的答案也一样。不料,最后一组的代表王同学说,老师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同学说不可能,老师都说了只有这几种情况。我鼓励王同学说,既然你有不同的见解就不妨给大家解释一下吧。他听到我这话信心更足了。我按照他的思路把图像画出来,也是符合题意的,其他同学也都立刻集中精力思考第四种情况。可我怎样分析,计算,绕来绕去,也计算不出来答案。看到同学们正瞪着眼睛看着我,我有点慌了,额头上都有点出汗了,我真后悔当时为什么不仔细研究题目,把题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全面考虑呢,救命的下课铃声响了,我不好意思的对学生说:“这节课我准备的不充分,让大家失望了,找时间我会给大家补上一节课”。同学们宽容的答应了我的请求。我急忙逃回办公室向其他老师请教,一起分析了结果,我明白了本题变化的规律,并且把与本题类似的题目找到,重新整理,准备很充分的去上了一节已经成为过去式的”新课“,同学们的眼睛不再茫然,我也如释重负。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课堂上出现一些小插曲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老师如何处理。通过这节课让我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再上的知识权威,不再是口若悬河的演讲者;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的接收知识的容器,而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是学习的主题。教师的创新素质,不仅是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方面,更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爱护和培养。鼓励学生敢于对教师质疑,敢于同教师教师展开思维对话。可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有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就像我这节课,我一开始仅仅是凭借着以前的经验,并没有细细去研究,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课后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通过反思,我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了必要的追踪和设计,并写出了“再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新课程改革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意识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养成良好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反思的习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通过反思,能够更加理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它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钻研与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折返跑课后反思】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下一篇:高三化学教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