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

2024-09-06

母校(共18篇)

母校 篇1

感谢母校 祝福母校

初三()班

尊敬的老师、员工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名2010届初三学子在母校怀抱里隆重集会,举行初中生涯的最后一次升旗仪式。中考的征途已经开始了最后的冲刺,几天以后,我们就要迈进神圣的中考考场,去为自己拼搏,为母校争光。今天我们要用最诚挚的心,对那些关爱、帮助、感动过我们的人说声“谢谢”。

梦里,教学楼前的香樟树依旧散发幽香;眼前,三载春秋已是白驹过隙。冬去春来,寒暑易节,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年踏进淮外校门时的情景:校园里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到处盛开的玉兰花映衬那天真烂漫的脸庞、怯生生的脚步,还有略显稚嫩的声音,让淮外校园处处充满了勃勃生机。这一切都让我们对淮外三年的生活充满神往。

淮外三年带着梦想与期待,携着勤劳与奋斗,1020个日日夜夜已接近尾声,这一刻,复杂而强烈的情感涌上心头,不绝如缕。

三年征途,我们一直在成长,母校的辛勤哺育,老师的悉心教导使我们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找到了生活的坐标。三年征途,我们一直在提升,体育节热情高涨,奋勇争先;踏青节,拥抱自然,体验和谐;风筝节畅想蓝天,放飞梦想;龙舟节,团结合作,百舸争流。

三年征途,我们一直在感动,爱心暖冬,抗震救灾,同窗好友真挚关切;情谊无限,父母亲人殷切希望;爱心点点,在淮外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们度过了最美好最珍贵的时光。

淮外的三年,师恩难忘。我们的老师“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是你们用自己全部的知识、爱心与责任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一直以来,你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我们梦想的实现搭建理想的平台!同学们,当我们转身离开校园的那一刻,忘不了兢兢业业、桃李芬芳的老师们说一句:“谢谢你们!”三载春秋,同窗好友伴着我们一起走过。学习上,有你们帮助我的身影,生病时,有你们深情的关切。三年前,我们有缘在淮外相遇,相识,相知。三年后,我们又将匆匆挥手告别。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日夜兼程地前行着,在风雨飘摇中,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离别,各奔前程。独自天涯,不变的却是那一声又一声,挂在嘴边而又藏于心底的“珍重”。

还有淮外亲爱的员工们,你们一直在默默奉献,细致入微的巡查,一丝不苟的值班,是你们用高度的责任感守住了生命安全的大门;关怀备至的呵护,暖入心扉的叮嘱,是你们用细腻柔软的心守护了每一个宁静甜美的梦„„

三年人生路,还要感谢的人很多,很多,父母、朋友,甚至给予我们帮助的无名者,让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今后的生活。

三年中母校教会了我们很多,给了我们很多,更重要的是母校赋予了我们的一种乐观的心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一种美好的情感,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健康的个性,一种真正的人格,一句话,那就是一种做人的基础。

淮外始终以“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理念,葛凡,张茹,张钟秀,简洪浩,袁莹哲,苏畅,唐堂„„这一个个响亮亮的名字,已永远载入淮外的史册。

忆往昔,三载温情,看今日,一朝奋起。2010届初三的学子们,几天之后,让我们用一颗平常心严阵以待,认真读题,细心审题,耐心做题,仔细查题,每分必争,用踏实和智慧考出水平,考出佳绩,去回报母校的哺育之恩和老师的栽培之情。

最后,我代表全体初三学子,祝福母校蒸蒸日上,再铸辉煌!

母校 篇2

十多年来总是听到来自母校的好消息, 丛玉艳同学晋升为教授, 栾新红同学出国深造, 郗伟斌同学海外学成归来, 李建涛博士毕业后回母校效力, 王丽学同学已经招收了1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世纪会堂竣工了, 母校又要建设全运会体育场馆, 源源不断的好消息, 让牵挂、期盼母校更好的学子感受到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

母校今朝充满青春与活力, 大操场上总有一群群活力四射的小伙子踢足球、打篮球;崭新的世纪会堂, 才华横溢的学子们在那里尽展风姿;学术报告厅,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孜孜以求;实验室、教室, 青春的面孔在静心研读。

与十年前相比, 母校的科研成果与社会生产结合得更紧密。陈温福院士的“水稻理想株型、水稻超高产育种及生产技术”, 张玉龙校长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李天来副校长的“日光温室主要果菜节能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吕杰副校长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策:辽宁农村土地转流行为研究”, 畜牧兽医学院张勇教授的“畜禽高效养殖的营养调控技术”。一项项国际领先项目转化为产品, 转化为可操作的指导作业书, 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母校老师的厚德博学, 即使毕业多年后, 仍在不断激励我们。

为母校再相聚 篇3

为了纪念邓小平对中央音乐学院扩招批示30周年,郭文景、陈怡、叶小纲、苏聪、陈其钢、瞿小松、谭盾等这些在中国乃至世界乐坛驰骋的大师们,再次相聚在他们出发的地方,一起重温30年前美好而又不乏传奇色彩的大学生活,讲述30年来的艺术人生,用音乐表达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中央音乐学院77、78级校友可谓是群英荟萃、星光璀璨,作为第七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的压轴大戏,主题为“为爱再次相聚”的活动,1月6日下午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

访谈会由当年为邓小平写信的青年教师代表开场。当时还是钢琴系青年教师的杨峻和潘一飞教授,回顾和讲述了写信的过程和学院招生考试的情况。随后,作曲系77、78级学生张小夫、郭文景、苏聪、张丽达和谭盾、陈其钢、叶小纲、陈怡分两批走上舞台,讲述改革开放之前和后来这30年来他们每个人的心路历程。这些背景不同的作曲家回顾了当时考试的过程和在学院学习的情况。他们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感受: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后来的成就。他们真心希望母校不断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校友们幽默、诙谐的发言,对大学美好时光和师生情谊的深情回顾,对一些问题深刻而富有启发的谈话,使在场的年轻学生受益匪浅。最后,校友们还拿起各自熟悉的乐器共同即兴演奏了同班同学金月苓创作的《我爱北京天安门》。

参加过当年招生考试和担任他们授课老师的吴祖强、苏夏等也出席了访谈会。校友们向这些曾经教授过他们的老师们表达了感恩和爱戴之情。中央音乐学院王次炤院长在访谈会的最后作了发言。他希望校友们共同关注音乐教育和母校的发展,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并鼓励在座的青年学生们,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

音乐家最擅长的语言无疑是音乐。访谈会召开的次日下午,校友们又移师学院音乐厅,举办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音乐会。相比访谈会,参加音乐会的校友更具有广泛性。

音乐会上半场是由中央音乐学院师生演奏部分77、78级作曲系校友的作品,包括郭文景的《戏》、陈怡的《中国古典舞蹈》、叶小纲的《林泉》、苏聪的《大提琴狂想曲》、陈其钢的《三笑》、张丽达的《问渡——为两支古筝和一把大提琴而作》、瞿小松的《定风波》、谭盾的《神秘的土地——为十二把大提琴而作》等。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系主任唐建平教授主持了上半场的节目。除了郭文景、陈怡、陈其钢未能到场,其他几位曲作者都被邀请上台向观众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

音乐会下半场,吴霜、黄河、赵寒阳、刘月宁、张维良、赵登营、彭康亮、吕思清等77、78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含附中)纷纷登场,用精湛的表演报答母校和恩师。吕思清还向学院赠送了他的作品CD和书籍资料。

整场音乐会充满了浓浓的同学之情、师生之情。面对同学和老师,每个发言者都是百感交集。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的张丽达激动地表示:77年的扩招终于像神话一样圆了我的大学梦,那时的情景现在还依然清晰。我在22岁时成为作曲系一年级的学生,30年后,我要由衷地感谢我的学院和老师。驰骋国际乐坛的谭盾,忆起往事,也是滔滔不绝:“1985年4月22日,我第一次在这个舞台上开了毕业音乐会。22年后的今天,我第二次登上这舞台,真是感慨万千。虽然我不知道一生能居住多少个城市、能经历多少个班集体、能遇到多少培养我们的老师,但是北京、我的77级同学和老师们却对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年我们作曲系77级同学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切磋,彼此之间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今天展现给大家的音乐会就像是描绘一幅心路历程的地图,我们就像是花朵,在音乐学院这块神秘的土地上慢慢成长,而浇花的人就是我们的老师。”

鲜花、掌声、欢笑、眼泪……聚会总是短暂,而心的交融则可穿越时空。77、78级是10年文革积攒的一批优秀人才,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们的成就令后人景仰。正如唐建平教授在主持词中所言:“每个时代都要推出其时代的文化精英,他们的作品给时代留下了印记,促进了时代的发展。作为时代的先锋,他们不断把音乐向前推进,给今天的我们开辟出更为宽泛的艺术之路。他们的成绩举世瞩目,使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今天的音乐会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几十年来我国音乐文化的蓬勃发展”。

感恩母校诗歌朗诵之母校再见 篇4

(领1)燕子展翅,雄鹰翱翔,那是鸟儿对蓝天的向往。(领2)小溪潺潺,波涛滚滚,那是河流对海洋的歌唱。(领1)稻谷飘香,硕果累累,那是大地对万物的畅想。(领2)春华秋实,桃李芬芳,那是母校对我们的希望。(合)老师啊,母校。

六年里

是您陪着我们欢笑

六年里

是您伴着我们嬉戏

六年里

是您赋予们知识 六年里

是您关注我们成长

(领1)你看,那阳光明媚的教室,多少次聆听我们,书声朗朗。(领2)你看,那沉默无语的黑板,多少次书写我们,知识秘方。(男生)你看,那宽阔平坦的操场,多少次留下我们,笑声飘荡。(女生)你看,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多少次提醒我们,珍惜时光。(领3)母校啊,让我们怎样感谢您

(合)当我们走向您的时候

是您让我们在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里遨游

让我们怎样感谢您

当我们走向您的时候

是您指引我们在人生轨道上航行

让我们怎样感谢您

当我们走向您的时候

是您帮我们打下了坚如磐石的基础

(领2):六年前,我们还是懵懂无知的孩童,(领3):今天,我们已成为勤奋好学的有志少年,(领4)六年的岁月在我们心头匆匆掠过

(男合)

怎能忘,进步时,您为我们颁发奖品,怎能忘,骄傲时,您一句句细心叮咛

(女合)

怎能忘,生病时,您对我们嘘寒问暖

怎能忘,犯错时,您一次次诚恳批评

(领1、2)是您

让我们在人生中有了好的开始

(领3.4)是您

激起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

(领1、2.3.4)是您

助我们成材,助我们飞翔。(女合)你教会了我们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男合)你教会了我们

增人微笑,心留愉悦(领1)今天

我们要将最甜美的微笑(领2)今天

我们要将最美丽的鲜花

(领3)赠予你

我们最亲爱的学校

(领4)赠与您 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合:老师啊老师,您将永远是我们生命中最深情的呼唤!

(领1):无论我们明天成长为参天的大树,还是平凡的小草,合:我们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祝福!

(领3):风筝飞得再高,它的线依然与牵着它的手相连; 合:无论我们走的再远,也永远会牵挂您 ——我们敬爱的老师!我们亲爱的母校!(领2):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曲感恩的乐章,那是树木对大地的感恩。(领4):白云在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幅灵动的画面,那是白云对蓝天的感恩。(男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女合):师恩难忘,无以回报。

(合):同学们,努力吧,放飞我们的梦想,让敬爱的老师,可爱的母校,为我们的明天骄傲和自豪!

(女12)

再多的回忆,也道不尽我们彼此的依恋

(男12)

再多的祝福,也说不尽我们对母校的眷恋

(男女合)再诚挚的语言,也诉不尽我们深深的思念

告别母校作文300字 离开母校 篇5

我虽然在这所学校才两年,但是我也很感激它。也有六年感情的老师、同学。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助,我也不会有今天。

我曾经在这里和同学们搞过辩论会。我是反方。那次辩论会很激烈,我们说一句,对方就反驳一句,等他们反驳好了,我们又跟上一句。

我爱我的学校,我们在这里学习和玩耍。课堂上,老师们正在讲解题目,同学们在下面津津有味的听着;操场上,同学们正在比一场激烈又刺激的足球赛;又有一些爱学习的同学,不舍得浪费一分一秒,都在图书馆里吸取知识呢!

我在这里学习了六年,有我敬爱的老师,亲爱的朋友,可就这样说走就走了,我舍不得啊!我舍不得老师对我的关爱,舍不得同学对我的鼓励,舍不得这美丽的母校!

母校为话题的作文:难忘的母校 篇6

而今,我们即将离别,我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留恋之情。

我忘不了,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忘不了你们的谆谆教导,是你们用汗水灌溉着我们快乐成长……我忘不了,亲爱的同学们。忘不了我们一次次的比赛,忘不了每一个人的音容笑貌……最难忘的,还是这六年的小学生活。每一次比赛,每一次游戏,都使我铭记于心。

当我想起我们一次次的比赛,班上每一个同学的音容笑貌,又看到即将要离别的母校,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亲爱的母校,再见了。我在您的怀里从无知变得懂事,从幼稚变得成熟……敬爱的老师,再见了。您像一支蜡烛,照亮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伙伴们再见了。请记住我们一起度过的六个春秋,一起过的每一天……

给母校的一封信 篇7

您好!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转眼间就到了与老师、同学、母校分别的日子。前面是憧憬的中学,后面是相伴已久的小学。面对毕业,心似五味瓶,滋味难以说清。

犹记六年前,操场上,国旗下,我们用稚嫩的声音合唱雄壮的国歌。如今,国旗依旧飘扬,我们的声音却不再稚嫩……虽然即将离开母校,但我会永远铭记:在这里,我们曾欢笑追逐,我们曾竞赛比拼,我们曾用心学习。刚入学时,我只知道甜蜜、骄傲、任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然而,人生百味,不仅只有甜蜜。四年级的接力跑比赛,我突然摔倒,膝盖骨跌伤;五年级时,我迷上小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六年级时,我与最好的朋友闹了矛盾,那段时间悲观消沉,失落颓废……一次次的事件,让我逐渐懂得怎样面对失败与挫折,做事要勇于担当,做人要谦虚低调。小学的生活经历让我明白: 一个人,可以没有历史丰碑那样伟大,但应该承担责任,奋斗终生; 一个人,可以没有智者洞悉世界的悟性,但要热爱生活,追求理想。

在母校的生活中,我感受到了什么是无私奉献,老师们像一支支粉笔,为学生化身成灰来展现生命的价值。我也体验到什么是真诚关怀,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度困境,用满腔赤诚浇灌着友爱的方田。如今,我就要毕业告别母校,只能把依依不舍的眷恋化作动力,拿出最好的成绩来回报母校对我的培育之恩。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会努力向前,让生活绽放笑脸,让生命澎湃激昂。

岁月,流星般划过我梦幻的心灵,如诗如梦的小学生活会留在我记忆的最深处。再见了!我亲爱的母校,我深爱着的母校!

此致

敬礼

2015年3月20日

(指导教师:尹莲叶)

情感真切, 运用比喻、排比等方法表达,语言准确。

【闯关积分卡三】

嘟嘟博士:

送别是诗人经常吟诵的主题,下面的题目试试看吧!本关分值8分。

1.《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送别的是谁?

诗题中的“广陵”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你要去旅游,黄鹤楼在今天的哪个城市?

A.南京B.上海C.长沙D.武汉

2.中国著名女作家冰心,是从哪首送别诗中取的名字?

A.李白《送友人》B.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C.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D.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参考答案

【闯关积分卡三】

1.孟浩然扬州市D

母校的樱桃树 篇8

天空中的云朵被阳光擦得明亮,看上去有一种灼痛眼球的感觉。那藏在绿树丛中的知了,也忘情地吹着唢呐,似乎把满树的叶子、满树的果子也吹得兴奋起来。

沐浴着初夏的激情,在我的心中,母校的那棵樱桃树顿时活了,那满树小球似的褐色的果子也你挤我、我推你一样,摇响了我青葱岁月的记忆……

樱桃树最初走进我的记忆,是伴随赵老师教唱的电影《创业》的主题歌。

“文革”后期,大串联、大集会、大游行的热潮渐渐平息,而我们这些十三四岁嗷嗷待哺的孩子,又背上背包,手举红旗,浩浩荡荡地融入开门办学的洪流。曾经喧闹的校园一下寂寥起来。当初夏来临的时候,我们这些在“大课堂”里磨出一手老茧、晒得满脸黝黑的孩子,终于回到校园,居然可以捧起那比车刀、锄头轻省许多的课本,咿咿呀呀地读上一阵子。也就在这个时节,我第一次走近樱桃树。

那天我们漏雨的教室要请建筑工人检修,恰好语文老师请了事假,班主任赵老师就临时组织我们带上板凳,来到操场边的樱桃树下,由他教唱歌曲。

赵老师是教体育的,平时没听见他唱歌哼小曲啊。再说,一个20多岁的大小伙子,喉结突出,他会教歌么?我们挤坐在一起,叽叽喳喳的,比树上的鸟雀还热闹。赵老师提高嗓门,提醒我们安静下来。他先朗读了一遍歌词,然后讲解大意。他清清嗓子,用浑厚的男中音试唱了一遍。真棒!我们情不自禁地拍起巴掌。一年多的初中生活,我们除了在车间、在田头接受工人、农民的再教育之外,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一样匮乏,我们童稚的心田一片荒凉。今天这个偶然的日子,能跟赵老师学歌,这无疑是在荒凉的心田里种植一丛精神的壮苗!

开始教唱了。“青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石油工人英雄汉,乐在天涯战恶风。”伴随着赵老师声情并茂的教唱,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在星星泛亮的天幕下,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上,一簇簇篝火熊熊燃烧,映红了周挺杉和战友们坚毅的脸庞。他们的笑容里,灌注进石油工人为了祖国建设不辞辛苦、甘愿奉献的乐观与豪迈。我们的情绪也被燃得旺旺的,跟着赵老师充满激情地唱起来。樱桃树似乎也受了感染,小球似的果子立刻摇响了欢快的铃铛。“啪!”“啪!”“啪啪!”一个个“小球”簌簌而落。一个褐色的“小球”轻轻的落在我肩上。我一把抓住,趁女生齐唱的间隙,我吮了一口,有一点酸涩。咀嚼它的汁水,觉得酸中带甜。“快用那大吊钳,推着地球转。勇敢去实践,哪怕流血汗!”男生们坐正身子,扯着大嗓门,唱出阳刚之气,宣泄力量之美。赵老师打着拍子,极力调动着大家的情绪。他周身的青春气息,也随着那激越、嘹亮的歌声一同奔放。歌声穿过樱桃树丛,袅袅升腾,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形成巨大的回响,落进我们稚嫩的心田。

当挂满果子的樱桃树再一次在我心中摇响的时候,我已坐在母校高中部的教室里了。

党中央的拨乱反正,全国高考制度的恢复,让我这个初中毕业后辍学干了一年农活的少年看到了跳龙门的希望。通过父母亲的奔走努力,我插班进了高一(6)班。当时母校办学条件相当简陋。在缺少教室的情况下,学校把樱桃树对面的那间储藏室腾出来,作为6班的教室。这个6班,又名“慢班”。凡新生入学考试,数学成绩15分(满分100)以下、语数两科总分90分(满分200)以下的一律进“慢班”。我语文考了高分,可因初中数学知识完全生疏,加之做题过于粗心,结果数学得了零分,自然无条件地进了“慢班”。40多名同学,栖身于那间采光差、还散发着阵阵霉味的教室,心情和教室的墙壁一样黯淡。紧挨6班的是“快班”一(7)班。

曾在部队担任过文化教员的吴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教语文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把我们带到那棵日渐茂盛、果实满枝的樱桃树下,兴致勃勃地与我们谈话。他抚摸着褐色的树干,讲了这棵树在贫瘠的土地上扎根、虽遭受雷电的打击而顽强生长的经历,激励我们正视困难,迎头赶上。末了,他还引用俗语,朗声说道:“常言道,‘不怕慢,就怕站!路在我们脚下,只要坚持去做,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吴老师的一番开导,犹如夏日的阳光一样温暖。而樱桃树上那一串串果子,也被阳光擦得晶亮,似乎是在给我传递鼓励的眼神。

晚上下了自习,经过樱桃树时,我被吴老师叫住了。漫步在月辉洒照的校道上,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语文是我的强科,要在班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数学是我的软肋,要从基础补起,要把勤学与好问结合起来。说到这里,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你尽快成为7班的一员。”我静静地点了点头。此时,月光下的樱桃树一阵簌簌作响,莫非它也读懂了吴老师的一席话?

经过一个学期的艰苦打拼,当次年“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节,我以优良的成绩进了一(7)班这个令很多人眼羡的班级。据说,是主管教学的李校长特批我进7班的,并且只我一人享受这份殊遇。

进新班的第一天,我感觉特别好。课间休息时,打量对面的樱桃树,只见它正在春风里舒枝展叶,婆娑起舞。樱桃树呵,你是在恭喜我么?你曾经为我的失败担忧过,牵挂过,今天你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

伴随气温一天天升高而果实逐渐茂盛的樱桃树,也见证了我在这里挨站受训的一幕。也正是李校长的那一次鞭策,帮我改掉了迟到的坏毛病。

我家住在镇南郊,距学校有两里多路,往返途中要经过一个集贸市场。每次步行上学,家长总要提前半小时催我出发。经过集贸市场时,我总会停留片刻,看个稀奇什么的,结果常常忘记时间。等气喘吁吁地跑进校园,上课铃早响了。如是几次,平安无事。可那一次居然被李校长抓了现行。

“迟到的,过来!站好!”午后的樱桃树下,突然传来一声断喝。是李校长严厉的声音!我赶紧闸住脚步,怯生生地挪了过去,贴在那一排迟到者的旁边,耷拉着脑袋,连大气也不敢喘。身后是阳光下纹丝不动的樱桃树。“把头抬起来!”李校长一脸严肃地看了看表,紧盯着我说,“你迟到了5分钟,迟到时间最长!”我顿时感到脸上热辣辣的。李校长反剪双手,走到我面前,问:“你叫什么?哪个班的?”我低声作了回答。“哦!快班也有人迟到!”李校长冷笑一声,跺了跺脚说,“太散漫了!这怎么行?!骄傲了是不是?”李校长是教政治课的,今天抓迟到,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大侃特侃迟到的性质、危害,直侃得我们这些纪律松弛者一个个胆颤心惊。强烈的阳光透过樱桃树的疏枝,一个劲地灼烤我的额头。突然啪地一声,一滴红色的液体落在地上,我流鼻血了!李校长见了,忙让其他同学回教室,他赶紧背我到学校卫生室去处置。处置完毕,李校长送我去教室上课时,对我和颜悦色地说:“今天罚了站,可得记牢哦!快班的同学,行动不快不行啊!”我懂事地点了点头。此时一阵清风袭来,拂去我心头的几分燥热,身旁的樱桃树也不禁兴奋地舞动腰肢……

母校的樱桃树啊,你是我成长的见证!你还记得吗?为了体育达标,我在体育老师深情地注视下,在你旁边的竹竿上反复练习爬竿,哪怕手上磨出了硬茧;你还记得吗?七月高考的前一天,为了帮我们减压,班主任王老师带领我们在树下纳凉、拉家常,阵阵欢声笑语摇响你满树的小果……而当我们怀着不舍与你挥手作别时,静静伫立的你,心中也一定是百感交集吧。

岁月如风,让许多曾经的美好都渐渐化作了记忆,当然也包括那棵陪伴过我们青葱岁月的樱桃树。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它在校园消失了,然而关于我与它的许多往事,早已沉淀在我的心中,成为永远的典藏。

母校的樱桃树呵……

母校 篇9

活动背景:

六年级学生本学期即将毕业,将要踏上新的征程。这个时候,学生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引导;同时,我校以前经常出现毕业班学生临走时,和低年级学生打打架,破坏点学校的小设施等现象。尽管班主任老师再三强调,但是仍旧不断出现。为了唤起学生感恩母校,珍惜同学之间友情的情感,让学生今后能互相合作,让友谊继续下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针对我班实际情况,结合班主任培训所学,设计并实施了这次主题班会活动。活动目的:

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以是本校毕业生为荣,树立自己在学校的最后这段时间里,为学校留下美好回忆的观念,同时,激发起珍惜同学之间友谊的情怀。活动准备:

教师:1.学生以前零星的照片整理。

2.已经毕业的学生回去看望老师的照片、给老师的信等 3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准备不同的任务。

学生:调查学校走出的“名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学生曾经的照片,背景音乐为周华健的《朋友》

教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你们已经走完六年的小学旅程。看着这些曾经的画面,你有什么感慨?有些照片,同学们可能一直没见过。可是,我们的老师却记下了。我们即将步入高一级学校了。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这些照片中,有他们一年级的学籍照片,有运动会的精彩瞬间,有学校颁奖的时有本班同学的照片,有几次主题班会时的照片,有家长会时的照片,有元旦、六一时的表演照等等。这些都是我向学校各位领导、老师淘换来的。其中有部分是纸质照片翻拍的。照片大致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

二、学生小组展示

一组报告调查的母校走出的“名人”,并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组回忆我们班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 三组朗诵表现同学友谊和告别母校的诗文 四组写给母校的信

三、我为母校留余香

1.每个孩子说一件自己为学校、班级做的事情,可大可小。小到认真地打扫过卫生也可。2.每个小组讨论能为母校留什么,并写下来。3.各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 4.教师总结

同学们,看着你们这么懂事,老师真的为你们高兴。我代表所有老师祝福你们,今天你们以母校为骄傲,明天母校以你们为自豪!

四、学生签名活动

母校 篇10

美丽的校园,五年来我的家。真干净、真宽敞、真明亮!你一定会像我一样,为我的母校竖起大拇指。当走进校园,我会经过紫藤架。别小瞧了它!有了它,我在春天里,能看到紫色的花儿,能闻到一阵阵沁人心脾香味;在夏天里,坐在那里乘凉、和同学聊天;提起秋天啊,那是我最期盼的季节!因为我能拾到许许多多的紫藤种子。冬天来临了,这时操场是最受关注的焦点。我和好朋友会在操场上热身,然后挽着手绕着操场漫步。那儿,篮球场!记得我们还在那里举行运球大赛呢!

母校,给予了我许多。记忆中,第一次竞选时,我是一名小队长。读者自己的誓言。之后就开始了忙绿的收作业,那是我认为这是最大的乐趣;当我二年级的时候,一次数学测试我有了进步,顾老师就奖了一粒巧克力给我,至今那本日记本就是见证;三年级时,期末考试我英语得了满分,杨老师奖励了我一本小故事书。四、五年级我更是收获了老师的关爱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考不好就“失去母校”? 篇11

“学校为什么要这么不公平,难道我们存在的意义都没有吗?难道就因为我们没上一本二本就给学校丢脸了吗?”“失去母校”的孩子发出这样的质问,让人心痛。

高考考出好成绩的佼佼者,当然值得肯定获得掌声,但我们也要同样去尊重那些成绩一般但仍不失梦想的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应是大爱无边,应是对所有孩子有爱的人才是合格的教师,对每一位孩子充满爱的地方才能称为合格学校。爱所有的学生,这是古今中外为师者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拉下任何一个孩子”,这些教育理念在不少地方已成空话。这不仅是指在毕业纪念册上漏掉本三和专科学生的名字,更严重的是在日常教育中忽视和轻视一部分孩子。

失去普遍关怀的教育是危险的。孩子在学校不仅学知识,还要塑造和养育正确的人文精神,学会对他人和自己的爱,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人的灵魂的教育”要越过教育功利,要安顿孩子的心灵,把人的最美好的价值如爱心通过教育体现出来,让他们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那群被母校逐出毕业纪念册的孩子,恐怕最期待母校重新拿出爱,去治疗一颗颗受伤的心。

(新华日报 04)

母校 篇12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时段为2013年5月至8月, 采用问卷法的方式进行, 调查对象为我校2008-2012届在浙江省内就业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目前仍在继续学习的毕业生。被调查的用人单位及就业毕业生分布于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台州、舟山、嘉兴、绍兴、湖州、衢州、丽水等浙江省各地市, 其中向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81份, 回收有效问卷79份, 回收率为97.53%;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140份, 回收有效问卷136份, 回收率为97.14%。在被调查的136名毕业生中, 在省级医院就业的有9人, 占6.62%;在地市级医院就业的有30人, 占22.06%;在县区级医院就业的有58人, 占42.65%;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就业的有8人, 占5.88%;在卫生主管部门就业的有3人, 占2.20%;在继续求学深造的有28人, 占20.59%。本次调查的毕业生分布结构比例与毕业时就业流向结构大体相当。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毕业生的自我评价及对学校相关工作的评价

从表1可看出, 我校毕业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满意度较高, 其中对毕业生的总体素质和质量评价, 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合计为99.26%, 说明毕业生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比较自信;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状态评价, 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合计为91.18%, 说明绝大多数毕业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 就业的层次和质量总体较高, 在工作中能够获得成就感[2]。在毕业生对学校各项工作评价的11个项目中, 对基础课程教学效果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合计为90.44%, 对专业课程教学效果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合计为91.91%, 说明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总体情况还不错, 但基础课程教学相对薄弱, 需要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师资队伍实力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合计为94.12%, 评价较高, 这跟安排高年资教师负责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有关;对本专业学风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合计为92.64%, 对辅导员、班主任工作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合计为94.85%, 说明我校的学生思政工作务实有效, 得到毕业生的普遍认可。毕业生满意度相对较低的5个项目分别是:实践教学效果, 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合计为86.03%;学校提供的锻炼及发展平台, 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合计为83.82%;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 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合计为86.77%;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合计为88.23%;所学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分配, 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合计为87.50%。说明受调查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和锻炼及发展平台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分配不够合理, 实践教学环节有待加强, 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偏少, 在以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加以改进和提高。

2.2 毕业生认为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应该实施的改革

为充分了解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在针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设计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应做哪些改革”的题目。从表2可看出, 毕业生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视。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强化教学的实习、见习及社会实践环节, 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拓宽知识面。说明在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更加体会到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才能在临床一线站稳脚跟。排名第四的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说明我校毕业生科研能力整体偏弱, 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科研创新思维有待加强。毕业生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寄以较大期望, 课堂教学还需加大改革和调整的力度。此外, 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英语及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也需加强, 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2.3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工作稳定性

从表3可知, 超过一半毕业生通过竞争性选拔考试 (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获得第一份工作排名第一, 说明我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竞争能力较强, 笔试和面试的综合成绩较好;通过校外招聘会和校内招聘会获得就业岗位的比例为22.79%, 位居第二, 可见参加招聘会仍然是毕业生获得工作的重要途径, 校外招聘会的成功率大于校内招聘会;通过媒体网络获得就业岗位的比例为8.82%, 说明媒体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通过亲朋好友获得工作岗位的比例为6.62%, 说明通过人脉资源获得工作岗位的情况仍然存在, 但比例较低, 已不是主要就业途径。

从表4可知, 我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高, 现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和基本对口合计比例达97.06%, 另有2.94%为基本不对口。说明临床医学专业的设置及招生规模与社会需求吻合度较高, 对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较大。

从表5可知, 我校毕业生对就业单位忠诚度较高, 在第一次就业后就没有更换过工作和毕业后一直在读书的比例合计为88.97% (其中前者为70.59%, 后者为18.38) , 第一次就业后更换过一次工作的占11.03%, 更换过两次及以上工作的毕业生为0.00%, 说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稳定性较高, 这也是用人单位招录我校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培训和考核

首先要加强硬件建设, 对学校现有临床技能中心进行改扩建, 扩大用房面积, 添置仪器设备, 扩充训练项目, 增加对学生开放的时间, 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选派优秀临床医师进行培训指导, 增强培训效果。其次要改革考核方法, 增加实践课的比例, 在学生成绩评定体系中提高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百分比, 实行临床技能分级考核制度, 实习前技能考核不合格者暂缓参加实习, 提高学生参与临床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考试检验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3.2 加强师资力量整合和学习资源建设

要进一步理顺关系, 加强对直属附属医院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抽调各直属附属医院精干力量组建临床医学主干课程教研室, 完善考核和奖励机制,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具有高级职称的临床医师积极参与本科教学和担任本科生导师, 激励教师多对学生进行辅导, 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加强师资培训, 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革新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设置, 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整合, 建设更多网络精品课程, 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为不断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提供根本保障。

3.3 加强学生科研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

从调查结果来看, 毕业生普遍认为在校期间应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学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术资源, 制定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开设科研训练课程和专题学术讲座, 介绍文献检索、课题申报、标书撰写、科研方法、科研流程、学科研究进展、数据处理和论文写作等,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通过在学生中举办学术论坛、征文比赛、科研课题研讨、科研先进评比等活动, 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使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3]。

3.4 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择业观念指导

制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案, 在毕业生中着重开展沟通及组织协调能力培养、面试技巧培训和就业能力评价等为主的教育。邀请知名医护人员及校友与毕业生面对面进行交流, 为毕业生提供咨询与辅导。就业指导教师要针对每位毕业生的不同情况, 进行个体指导, 使每位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做出科学定位, 理性评价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正确处理理想岗位与合适岗位、就业与择业的辩证关系,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促使学生充分就业[4]。

摘要:通过对浙江中医药大学2008—2012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 系统掌握毕业生的自我评价及对母校评价, 了解毕业生对我校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 找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医学毕业生,质量调查,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丁艳霞, 孟艳举, 李税琪, 等.郑州大学医学院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9:18-19.

[2]赵铁, 朱少雄.广西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 2003, 2:143-149.

[3]徐浩, 常虎飞, 刘亚东.延安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 2010, 10 (3) :16-17.

母校 篇13

我总会把母校当成我第二个家园。母校的一草一木,一边一校,我都是如此的熟悉。春天,虽说不上百花齐放,但也算是勃勃生机;夏天,树长得枝繁叶茂,给老师同学遮去的灼热的太阳;秋天,百花凋零,树叶尽黄,但一眨眼,却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冬天,母校披上了白棉袄,处处都听得到同学们欢快的叫声。

母校处处有着我美好的回忆。回眸记得那一次,为了让拔河比赛取得一个好成绩,老师在比赛前还让同学们进行了掰手腕比赛。在比赛时,老师在炎炎烈日下为我们呐喊祝威,奋力的挥手,在我们赢得比赛后,老师是如何的夸奖我们。

回眸,在篮球场上不慎摔倒,又穿了短袖,是他关心的问我有没有受伤,把我扶进教室,让我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情谊。

母校 篇14

回忆起我们班的那个笑星——张博伟,真是叫我哭笑不得,有一次他上课不小心踢了我的椅子 ,我十分生气,一下课我就与他笑哈哈的打闹起来,跑着跑着他停了下来,突然“变”成一位京剧演员似的大喊:“锵锵锵锵锵,逮,你这厮有眼无珠。”之后摆了一系列搞笑的动作。另我哭笑不得,我也:“变”成了京剧演员与他打闹起来。

又有一次,我上一年级的时候被一个高年级的学生撞倒了,我的脸被擦伤了很大一片,腿也摔烂了,许多同学一起把我一瘸一拐的送到老师办公室,老是焦急的给我爸爸妈妈打电话,同学们也为我担心,纷纷趴在办公室的窗户上看我的情况,有的同学还进来安慰我,关心我,见了这个情景我不禁鼻子一酸热泪盈眶。

廖岷 收获在第二“母校” 篇15

收获在第二“母校”

从2005年起,我先后担任全国青联委员、常委及金融界别主任委员,十年光阴、十年青春。追忆往昔,点点滴滴,充满感激,让人难忘。

时光如梭。过去的十年,既是我从事青年工作的十年,也是自己正青春的十年,更是与全国青联事业一起成长进步的十年。其间,我先后在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和上海银监局任职。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和产业深度融合,金融业和金融风险的关联因素越来越多,也更加复杂,更加多变,金融监管工作需要更加全面的知识、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缜密的思考和更加科学的决策。

全国青联成为自我扩大接触面、认识新朋友、获得新知识的特殊平台,收获颇丰,是我的第二“母校”。比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问题、钢贸行业信贷风险的化解和处置问题、长三角区域化合作问题、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和建设问题、金融服务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问题等等,地方政府、经济学界、法律界、科技界和银行界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观点和思路。通过参加全国青联的调研、学习和讨论,自己能够跳出金融业的行业局限,从更加历史、更加宏观、更加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那些纷繁复杂的事物,看待、把握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极大地促进了日常本职工作。青联的平台培养了我,我也得以有机会、有能力为金融事业作出更多贡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每每念及,心涌感激,无法忘却。

十年来,我最大的收获是坚定了信念,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结交了朋友、提高了能力。全国青联有包括科技、农业、教育在内的十七个界别,汇聚了各行各业最优秀的青年精英和代表,人才济济,智力优势明显。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长期接触的以业内人士居多,参加全国青联后,与其他界别和各行各业的青年有了接触的机会,进而对他们所代表的行业有了很多的了解,事一业而知百业,学习机会甚是难得。十年来,在团中央和全国青联组织的大量的学习、培训、座谈和调研等活动中,我们秉承开放、包容、多元、独立的视角,与经济界别的朋友们探讨宏观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的问题、与政法界别的朋友探讨非法集资的法律规制问题、与新闻出版界别的朋友探讨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及其对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借鉴的问题、与科技界别的朋友探讨技术进步、科技强国战略问题,与其他界别联合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活动等等。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在这里交汇、交流、交锋和交融,加深了对党的宗旨的认识、对国情的认识、对青年工作的认识。

过去的十年,是国家和社会发生巨大历史变迁的十年,也是中国金融业波澜壮阔改革发展和进步的十年。作为金融工作界别主任委员,我们以地缘、业缘、学缘、趣缘为纽带,紧紧团结和带领来自银行、证券、保险、地方政府金融办等不同金融行业和不同部门的先进青年,牵头推动组内活动全面开展,带动委员活动日常开展,为同业交流、跨界融合、合作发展创造条件。同志们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探讨、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全国青联金融界别委员会成为了汇聚业界智慧、凝聚业界力量的舞台,火花在这里碰撞,思想在这里闪光,青春在这里辉煌,岁月在这里流淌。十年前,我们积极探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问题、利率市场化和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等问题。十年后的今天,在中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后,我们紧紧围绕金融如何做好服务和支持工作组织开展了多轮调研,与新疆金融办和宁夏金融办建立了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共同探讨研究青联组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以服务中心大局为重心点,引领金融青年建功立业,为金融青年服务国家战略研究谋划具体工作举措,形成了许多思路和建议。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青联是党领导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要牢牢把握时代主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实现中国梦的青春正能量。新形势下,希望全国青联按照《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青联自身建设的意见》要求,既能发挥好优势、又能及时弥补不足。要既能坚持传统的优势,又能换发新时代的光辉。在广度上,进一步扩大界别、扩展联系、扩充力量,提高青联组织的代表性和覆盖面;在深度上,力避过于精英化,更加注重扩展与各行各业基层青年和先进青年的联系,提高青年的凝聚力。在形式上,创新工作方法,更加注意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不断提高吸引力。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对国家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分析和探讨,更加关注委员们的修身律己,为青年提供更多学习、进步和提高的机会和空间,不断提高青年队伍的战斗力。

母校 篇16

忘不了昔日与同学们相处的日子,忘不了老师生动的,忘不了母校的一切。也许,围墙还是儿时的围墙,那棵大树还是陪伴我六年过来的见证,一切都还是那样,不过就是少了一份欢笑,少了一份话语,只是成了往事,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今日,操场上还有我们的脚步。明日,却空空一人。多少千言万语要对母校说哪,多少的回忆,要往母校里装,今日的友情天长地久,我们每天都要珍惜。母校呀!你是最美的地方,当时的大树我们的眼前也许只能成回忆了,以后就没有能聚集的地方,但我们的心里都会装着。在这一分一秒的流失中,好好再看一眼母校吧,再看一眼我们的课堂,就要分别了。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如果没有老师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知识。没错,哪个不是老师用辛勤和汗水浇灌的呢?有一回,老师晕倒了,他住院了,我们都知道老师是为了我们操劳过度的呀!既使老师生病了,但他始终不忘我们的学习。这就是母校里包含着的老师对我们的爱。还有一次,在体育课上,有一个同学摔伤了,我们大家都来帮助他,有人扶着他去休息,有人去医务室拿碘酒,我们之间都是相互配合,这是我们的友谊,一份团结一致的友谊,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要互相推动,彼此进步。老师和同学都是我最怀念、感激的人。我们的往事像贝壳一样穿起来,成了一条珍贵的项链,我们都会永远珍惜。

母校 篇17

走进大门,沿着水泥地铺的小路,穿过十几个漂亮的小花坛,走了几级台阶,我来到了干净的操场。

操场的地面是用人工草和人工岩铺成的。小小的树苗队伍紧紧地保护着宽阔的操场,给了它一丝绿色,给了他一分清新。操场边,几幢教学楼耸立在那里,绿色的墙,“E”字形的排列,颇有独特感我漫步在操场看着花花草草,仰望着教学大楼,听着从音乐教室里传出来的歌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雄鹰展翅一样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铃······”多么熟悉的下课铃声啊!像一下子爆发的洪水,同学们面带着笑容从教室里“飞”出来,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子;还有的`玩弹珠······他们玩得兴高采烈,个个头上流下了晶莹的汗珠。

看,操场那里正在举行跑步比赛,几个小男孩在那里准备,一个小男孩刚要跑时,鞋带松了,不得不让老师重新吹哨开始。他红着脸,低头把鞋带系好,重新开始。

我在一旁笑了,那时我也不是一样出洋相吗?

记得四年级时,我们和四(2)班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有好几次球被对方夺了过去,我们可急了,扯着嗓子大喊:“加油!加油!”可是同学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输了!最后正式队员和没上场的替补队员都留下了悔恨的泪水······我们当时也一样,为班级奋斗过,但也失败了。

我慢慢的往回走,我很激动,因为我即将远行!母校,我成长的摇篮!在您的怀抱中,我度过了我五年甜蜜的岁月,我的一次进校门时,还是一个顽童;当我离开时,我已是一个少年了。

心系母校:新校长原来是故人 篇18

2002年10月4日的黄昏,我又打那里经过。在传达室值班的是一位中年教师,戴眼镜,挺和气。大概是看我像校友吧,他笑呵呵地告诉我第二天是七十周年校庆的日子,并请我来参加庆祝活动。我们聊了起来。“多少事,欲说还休”,我不愿回忆“文革”岁月,倒十分羡慕他能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开心教书。天色渐晚,陆续离校的师生都亲热地称呼他“王主任”,他也和大家亲切地招呼着。那溢于言表的热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0年后我又经过一五六中,而且有机会进学校转了一圈。路过三楼校长办公室的时候,留意到里面端坐的竟然是我于2002年见过的王主任!他一定是从主任升任了校长,只是当年的一头黑发如今已经花白。王校长也认出了我,故人相见,再续前缘。他叫王勇毅,1986年大学一毕业,便来到一五六中教物理,成了前辈孙宏业老师和朱全民老师的关门徒弟。而多年前我修物理课时,力学和电学部分正是受业于孙、朱两应老师。王校长拿出了他和两应老师的留影。照片中的老师,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而他们身边的王校长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恍惚间,我仿佛回到了上中学的年代,老师正在给我们讲课,还指导我们做着实验。

我和王校长谈了很多。得知当年孙宏业老师建议我学习计算机专业,他便说起学校的计算机小组。十几年前,物理和电化教育的老师带领学生办起了这个小组,为机器人足球比赛的课题,动脑动手组装机器人,水平日渐提高。他们最终赢得了参加国际青年创新思维大赛的机会,在有几十国选手参加的技术与机械类比赛中,取得了亚太第一、世界第六的好名次!我不由地想起上世纪70年代初,孙老师曾经带领我们成立了课外半导体收音机安装小组。安装收音机,从所涉知识面、难度和项目规模等各个方面,都不能与组装机器人相提并论。尽管如此,由于当时各种条间的限制,收音机还是没能安装起来——工作才开头,小组就办不下去了。如果孙老师得悉后辈的计算机组在国际大赛上勇创佳绩,不知他会有多高兴呢!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作文+阅读小 训练下一篇:金融办巡察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