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饭的作文(精选13篇)
关于吃饭的作文 篇1
今天我很高兴,因为今天中午我可以吃盒饭了。妈妈今天出门了,中午没人给我做午饭。妈妈说:“今天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儿一起吃盒饭了!”妈妈给了我5元钱,让我买盒饭。我兜里揣着这5元钱,心里感觉特兴奋。
中午放学铃声一响,我就飞快的跑出教室,和小明、小东、小红、小亮、小强一起,像风一样跑像饭店。我给完钱,拿着我的盒饭,又像风一样跑回教室。我一闻,好香啊!今天的菜是炒豆腐泡,一听我就会流口水。
他们为了欢迎我这个“小成员”加入他们的队伍,今天举行了一个小活动,那就是看谁吃得快,我拼命吃,可却得了个第二名。我真希望妈妈再出门,我再和他们一起吃盒饭。
我喜欢吃那个香喷喷的盒饭!
关于培养孩子吃饭习惯的一些心得 篇2
很多妈妈问我是怎么给孩子养成好习惯的,今天,我就来说说,希望能给妈妈们一些帮助。
1.固定地点吃饭——在宝宝能独立坐稳的时候,在喂辅食的时候就要固定在一个地方,比如沙发上,或者宝宝自己的小餐桌上,不管谁来喂,喂什么。坚持一个月以后,每当把宝宝放到吃饭的地点时,他就条件反射地明白该做什么了。
2.让宝宝有危机感——每个宝宝都有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可能是饼干,可能是酸奶,宝宝在吃这些他喜欢吃的东西时,妈妈可以在他的眼前把东西分成两份,妈妈一份,宝宝一份,然后一起吃。大人当然比孩子吃得快,于是当妈妈把自己那份吃完的时候,可以慢慢去吃宝宝的。注意:是真的吃,并且吃完了就不再给他拿。这样,时间长了,宝宝就会产生危机感——“如果我不好好吃、快点吃,就会被妈妈抢光的。”渐渐的,同样的感觉会延续到吃正餐,宝宝在吃饭的时候就专注而主动了。
3.吃饭从玩耍开始——当宝宝一岁以后,可以把吃饭的勺子和小碗给他玩,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他熟悉餐具的形状手感,方便以后学习使用,二是让他玩腻了以后,再吃饭时,就不会再因为对餐具有强烈的新鲜感而分心了。
4.要学会放手——等到宝宝一岁半的时候,就可以正式让他自己学习吃饭了。开始在他的碗里只放一点松软的米饭,米饭没有油,打扫起来很方便,又有一点黏性,宝宝可以比较容易地舀起来。
要注意的是,这时候还不能指望他把自己喂饱,所以他的“吃饭”只是做样子而已。妈妈还需要另外盛了食物喂他,一边喂,一边不断鼓励宝宝再自己吃。
宝宝这个时候动作还很不协调,让人看了着急。这时,妈妈不要插手帮他,这是他学习的过程,失败次数多了,自然就会成功。
5.“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宝宝会走路了,也变聪明了,在吃饭的时候,就会惦记他的玩具,或者心不在焉,不愿意吃饭。当妈妈确定宝宝不愿意吃饭时,就不要喂了,把饭菜都收起来。即使宝宝玩了一阵又饿了,也不给他吃饭。如果小家伙实在饿得可怜,可以给他喝点果汁,或者牛奶,总之只要不会饿出毛病,就不要心疼他。时间长了,他就会珍惜吃饭的时间,因为他晓得,如果这顿不吃,就只有等到下顿了。
6.杂食宝宝最健康——不要简单地认为宝宝只爱吃稀稠的、软烂的、清淡的东西,其实宝宝非常乐意尝试一切食物。妈妈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把大人吃的饭菜也给宝宝尝尝,比如有辣味的东西,比较硬的米饭、泡菜等等,宝宝会因为尝试新食物而兴奋。而且,在这样的尝试里,妈妈很容易就会晓得宝宝喜欢吃哪一类食物。我认为,只要是洁净的、新鲜的,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给孩子吃的。
7.尊重孩子的感受——大人偶尔会有厌食的时候,宝宝也一样,原因很多。这个时候,妈妈只要确定宝宝不是生病了,不烦躁不哭闹,就不要去逼迫他吃饭。给他吃一些他爱吃的东西,让他多喝水,过一两天就好了。永远不要打骂着逼宝宝吃饭,要让他觉得吃饭是件很愉快的事情,他就会享受吃饭时的快乐了。
这就是我把“猪八戒”带得四肢发达的一些小窍门吧。当然,“猪八戒”的智力还有待提高,可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先把身体养好了,才有其他的一切。不是吗?
关于吃饭的礼仪 篇3
在中国吃饭的礼仪应该是怎么样的呢?特别是到别人家里用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当自己一人到别人家用餐时,自己不是第一个吃完的,但在那坐着又尴尬,该怎么办?
现在说说中国吃饭的礼仪。开始用餐,要讲究文明礼貌,要注意自己的“吃相”。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不断交流,中餐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还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青睐。而这种看似最平常不过的中式餐饮,用餐时的礼仪却是有一番讲究的。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中餐上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后上甜食和水果。用餐前,服务员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脸。在上虾、蟹、鸡等菜肴前,服务员会送上一只小水盂,其中飘着柠檬片或花瓣,作洗„„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当然不会再有“孟光接了梁鸿案”那样的日子,但也还是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这里仅举几例,权作参考:
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然后入座: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 “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
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上菜:
上菜顺序,中餐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厚的后上,最后是饭菜。有规格的宴席,热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窝席里的燕窝,海参宴里的海参,鱼翅宴里的鱼翅,应该先上,即所谓最贵的热菜先上。再辅以溜炒烧扒。
宴席里的大致顺序是:
(茶)-在酒家里,因为要等待,所以先来清口茶。但不是必须的。因为古人喝茶多是单独的。
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饭)-如果还没吃饱
水果-爽口,消腻 此顺序非一成不变,如水果有时可以算在冷盘里上,点心可以算在热菜里上。
较浓的汤菜,应该按热菜上;贵重的汤菜如燕窝等要为热菜中的头道。
至于季节的考虑,则还有冬重红烧,红焖,红扒和沙锅,火锅等;夏则清蒸,白汁,清炒,凉拌为主。此外颜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样化也应考虑。
酒楼和家宴,各种菜品的分量也要不同:
大宴讲究一成至两成冷菜;三成热炒,四成大菜。
家宴就可以将大菜减少,冷菜增加。
至于盛器,可谓历史久矣,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又云:“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所以盛器在这个讲究饮食文化,又盛产陶瓷美器的地方,自然加倍讲究。
一般要备大中小平盘(碟),大盘热菜,中盘冷拼,或灵活选择,小盘点心,小吃。
还要有深盆盛油大汤多之物,大汤碗盛汤。外加碗筷。大食具如火锅,烤炉之类;还有水具,茶具,酒具。
至于盛器的选取,质地要好,当然名窑古董或各地名瓷都可上桌。色彩搭配要合理。
根据所盛菜肴的颜色,性质,质地,名称,选取不同质地,形状,颜色,花纹的盛器。
切忌中西混杂,土洋不分,不伦不类。
如一品丸子,要用雍容华贵的黄底细文福盘;如清蒸鱼要用白瓷或青瓷鱼盘,红烧干烧鱼则用色彩浓烈的厚重的鱼盘。色彩清亮的凉菜冷拼,则宜用对称的细底纹小碎花圆盘。
宴席不可无酒,纯粹的中餐,应该避免啤酒,欧洲葡萄酒(当然中亚的可以,如波斯葡萄酒,过似乎没人能尝得到)。所以中餐,最好配备高度名酒(其实高度烈性酒只是近代才有),但似乎中低度的宴酒(30度左右),各种黄酒,米酒比较男女老幼皆宜。
古代的酒度数低,酒具也较为庞大,随着白酒度数于明清逐渐增高,酒具也越来越小。但均以瓷为主。敬酒则要适度,古人饮酒要行酒令,现已近绝迹。应当重新推广开来,尤其是家宴上,省得有粗人强行劝酒,我凡遇到此种粗人,立刻酒量大涨,定将此等劣人喝倒,省得为害宴席,至今还频频得手,因为真正高人酒仙是不会劝人喝酒的,此等强拉硬劝之徒,多不会有超过1斤7,8两的酒量,所以大可将此种人除掉而后安。
宴席环境,最好完全中式,进门两盏迎客宫灯。绕过落地屏风,落座于红木八仙桌旁,手执象牙箸,听着丝竹软曲,空气中游移着丝丝檀香。透过窗棂木格,和窗外的修竹柳荫,只见湖光山色。美哉其极!
所以厅里宜摆几盆花木盆景,造成春意袭人,百花迎宾的气氛;四围墙上,张悬书法字画,灯光音响要尽量保持中国特色。
至于正规的宴席,作为店家,应该大概按如下次序招待:
迎宾——列队,引导至席,接挂衣帽,引至座位,递香巾净手,上茶,(敬烟——不可取,中国古人不吸烟的,属舶来品)
入席进餐——上茶点,冷盘,斟宴酒,介绍,开餐,上菜,续酒水,撤盘。
餐毕——递香巾净手,上清口茶。递账单送客 至于国宴,现在用分席制,四(热)菜一汤,外加冷菜,甜点,果品,冷饮。酒水为白酒茅台,黄酒绍兴加饭酒,青岛啤酒,还有矿泉水。
国宴更重排场,如辉煌的大厅,或如钓鱼台的亭台水榭。间或有乐队伴奏,讲坛。国宴每席上必有一立体的冷盘雕刻,摆盘。
至于想要了解明清官府大家或街巷市井宴席酒桌旧制,当重读红楼梦,金瓶梅,和众多的明清小说。
小小一桌席,说凝结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一点不为过
同食共餐,能很好的增进感情,而吃中国菜则为此提供了一条捷径。一道菜大家吃,我为你盛菜,你劝我喝酒,大家其乐融融,这是中餐的气氛。但是在用餐过程中也要讲究一定的礼仪,不能高兴过了头,要不就乱作一团了,在和谐融洽、井然有序中享受团聚的热闹,这是中餐的文化。
如果你看过红楼梦,或其它明清小说,一定对里面繁复的用餐礼仪记忆尤深,小小一桌席,可以说凝结了中华千百年的文化积淀。现代用餐虽然用不着这些繁文缛节,但必要的礼仪还是少不了的。相信,只要我们多一些尊重和细心,中餐的礼仪文化一定能流传千古,而我们的用餐心情也会更加愉快和谐。
参阅文献,《中餐礼仪》
《谈饮食礼仪》
吃饭的作文500字 吃饭轶事 篇4
七点钟,我上完了英语补习班,一上车,爸爸妈妈就对我很不自然的笑,我有预感,一定有不好的事发生,妈妈终于说话了:“畅畅,今晚有人请我们全家吃饭,你!我要请假!”我边说边打开车门,准备“逃跑”,“哎呀”,妈妈赶快拉住我说:“爸爸都答应人家啦,听话。”没办法,只好委屈一下自己了。
我常想,大人们真是奇怪,他们的同事我又不认识,非拉着我去干什么,还不如在家吃方便面呢!他们在一起聊天、喝酒,又不用我当参谋,何苦折磨我的耳朵呢?最头疼的就是那些虚礼客套了
到了吃饭的地点,一进门,先得叔叔、阿姨、伯伯、婶婶、爷爷、奶奶叫个遍,然后很乖的坐下,一举一动都要像个淑女,要文雅,要大方,要有模有样,回答问题要简洁明了,得体礼貌,一般是:几岁了?在那里上学?上几年级了?然后是:不错不错、有出息.我就纳闷了,大人就不会变几个新的话题吗?
如果,仅仅这样也就算了,可是,我还得遵守N条礼仪:饭菜上来了,不能先动筷,得长辈先来,这是礼节;爱吃的菜不能连着夹超过三筷子;汤不能舀过勺子的三分之二,夹菜要少,看准了再夹不能乱挑;吃饭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要细嚼慢咽;杯碗碟筷不能发出响声要轻放;席间不得随意离开,别说吃一个小时,就是吃三个小时也得坐着,长辈敬酒的时候得起立,要落落大方,面带微笑,不要慌里慌张。
这是吃饭吗?简直跟受刑一样,三个小时啊,整整三个小时啊,如果不是晚上的聚会,我也不用周六周日慌慌张张的赶作业!
哎,吃饭,比考试还累!
回家吃饭的智慧 篇5
食物分阴阳,吃对才健康
我们都知道冬天吃大枣喝羊汤能祛寒暖身,夏天吃西瓜喝绿豆汤能消暑下火,但为什么有人吃了西瓜就腹泻,喝了羊肉汤就燥热上火?这是因为食物有阴阳之分,人的体质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平时的生活习惯,产生偏阴、偏阳的属性,如果无法与吃下去的东西保持一个阴阳平衡的关系,久而久之身体就会抗议了。因此什么症状应该吃什么,什么季节应该吃什么,什么人应该吃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搞清楚。
自测阳气足不足
一般来说,身体阴气重的人大多怕冷,手脚冰冷,舌苔发白,面无血色,还会时常心悸,也比较容易受风感冒。而阳气过旺的人,则经常手脚心发热出汗,口干舌燥,容易出现心烦、失眠、眼睛干涩等症状。对照一下上述情形,就能大致判断自己体质的偏向,从而在平日饮食中多注意选择与自身平衡的食物。
简单方法帮你区分食物的阴阳
按食物的寒热之性来分
性质寒凉的食物属阴,比如梨和柿子;性质温热的食物属阳,比如龙眼和荔枝。还有一些称为性平的食物,例如萝卜是性平的,但是其中的胡萝卜却略偏温,是阳性食物,而白萝卜则略偏凉,是阴性食物。
按食物含水分的多少来分
含水分多的食物偏阴,水分少的、晒干的食物则更偏阳。同一种食物,鲜品比干品偏阴,例如新鲜的香菇属阴,晒干的香菇属阳。
按喜动的动物和喜静的动物来分
喜静的动物属阴,喜动的动物属阳。圈养的动物属阴,放养的动物属阳。比如猪肉属阴,羊肉属阳;甲鱼属阴,鲫鱼属阳;关在笼子里饲养的肉食鸡属阴,散养的柴鸡属阳。
按食物的味道来分
“升降沉浮”是中医描述药物作用的术语,沉降是往下走,向内收敛,可以滋阴、降火、清热、通便;升浮是向上走,向外升发,可以升阳、提神、发汗、散寒。这些作用跟食物的味道有关系,一般味道辛香、麻、辣、甜的,就有升浮作用;而味道咸、酸、酸甜或者苦涩的,有沉降作用。
烹调的作用就是调和阴阳
提起烹调,提到营养,恐怕大家都不陌生,但烹调中达到阴阳平衡的学问可就大了。选对了食物还不够,还要讲究怎么吃。不仅烹饪方法和调味料能使食物的阴阳属性发生变化,同一种食材上不同部位的属性也不尽相同。烹调的基本作用是通过火把食物做熟,增加它阳性的特质,减弱原有的阴性。
除了用火,做菜还会用到各种调料,这也是 调和食物阴阳的手段。通过添加不同的调料,我们就可以改善食物的阴阳性质,使它们更适合我们的体质。比如盐是咸味的,阴性很强,菜里放一点点就足以调和阴阳;葱姜蒜是辛辣的,属阳。我们做荤菜少不了葱姜蒜,是因为肉类的营养丰富,阴性特质强,所以要放些阳性的东西来中和;辣椒也是阳性的,西南地区嗜辣的人很多,因为这些地区湿气重,湿为阴,所以要吃辣椒调和。如今几乎全国各地的人都爱吃辣。为什么?这是因为现今人们荤食吃得太多,耗伤阳气,就会想吃辣了;烹调用到水和油,是为了与烧菜用的火来平衡,一般做菜常用的油都是弱阴性的。
如果你对某一种调料的味道很敏感,可以用相同阴阳属性的调料来替换。比如说,炖肉的时候,一般要用到葱姜,如果不吃葱姜怎么办呢?可以多放陈皮。陈皮也是阳性的,同样可以平衡肉类的阴性。再比如说,如果不想多吃盐,而又希望增加菜的阴性,那就放些醋,醋也是阴性的调料。
厨房6大常见食材 健康食法各不同
陈皮
偏阳。做鱼虾的时候,放点儿陈皮,不仅能去除腥味、增添果香,还能平衡鱼虾的寒性;炖肉的时候,把陈皮切成碎末,撒点儿进去,能解除油腻,使肉更容易炖烂,也有助于消化。家里的老人常吃陈皮,可以帮助降血压、降血脂,预防癌症、心肌梗塞和脑溢血。
银耳
偏阳。银耳能滋阴润燥,美容养颜,堪称“平民燕窝”。阴虚体质,也就是手脚经常发汗的人,适合长期吃银耳,有平衡体内阴阳的效果。常吃银耳还能养胃,调理心悸失眠,有助于安神,最适合身体阴气不足的人长期食用。
黄豆
偏阳。常吃黄豆能抗衰老,有助于调节身体各项机能。豆浆豆腐中的大量优质蛋白质十分容易被人体吸收,常吃能改善皮肤粗糙和头发干燥,提高肌肤的新陈代谢。黄豆中的雌性激素还可以缓解更年期妇女烦躁不安、多汗多梦的症状。
鸡蛋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且蛋黄、蛋清、蛋壳阴阳属性各不同。蛋清偏阴性,性凉,能补气、提神;蛋黄偏阳,性温,能补血安神。所以蛋清蛋黄一定要一起吃才能阴阳平衡。煮鸡蛋也有学问,水开之后只能再煮3分钟,每多一分钟,鸡蛋在胃里的消化时间也就相应加长。
生姜
姜肉偏阳,姜皮偏阴。所以受了风寒或者吃了螃蟹之后要喝姜糖水,自然是去皮为好;平时喝生姜红枣茶驱寒,则最好连皮一起煮才不容易上火。早上吃姜,保健养生的效果最好。一小碟泡姜丝配着小米粥下肚,立马就能赶走你昏昏沉沉的早起困倦,还附送你一整天的好胃口。中午以后吃姜容易伤肺,晚上吃姜则会刺激心神,使人兴奋得无法安睡,影响心脏功能。
茴香
偏阳,平时怕热多汗的人最好别多吃。茴香能暖胃养胃,开胃消食,情绪抑郁的人吃了它还能振奋精神。要注意别把茴香和羊肉、蛋黄等同是阳性的食物一起煮,会火上浇油。
为自己的饮食开方
一直以来,传统的养生观念都强调“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在白天比较旺盛。尤其是早上到中午,是一天中人体阳气最足的时候,这时候吃什么都好消化。夜晚属阴,晚上是人体阴气很盛的时候,此时,吃下去的东西不容易被消化转换,那自然就变成脂肪在体内堆积起来。此外,我们还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饮食。
春吃甘,脾平安
甘味的食物是我们主要的营养来源,如果你觉得身体虚弱需要补,不要急于去买补药,首先看看一日三餐,甘味的食品吃得够不够,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吃足够的主食。甘味不单指甜味,也包括淡味,米、面、糖类、各种淡水鱼虾、牛肉、玉米、白薯等都是甘味食品。甘入脾胃,甘味的食物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的作用。
无论哪个季节,都要以吃甘味食物为主,特别是春天,更要多吃,原因有二:春天是生发的季节,生长需要能量,甘味食品最能补气血;春天肝气旺,容易伤脾,甘味是脾的正味,能补脾。最难得的是,甘味性平,可以调和一切味道,做菜的时候,不管是酸的、苦的、辣的,只要少放些糖进去,出来的味道就会不一样,而吃的人根本品不出甜味,只觉得好吃,这就是烹调的最高境界。
夏吃辛,养肺金
现在爱吃辣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许多人无辣不欢,这跟人们普便体质偏虚、体内湿气重很有关系。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小孩儿就不吃辣的,因为他们自身的阳气已经很足了。
葱、姜、蒜、辣椒、各种香料,还有许多气味独特的中药,都带有辛味。辛味属阳,有上升发散的作用,其作用就是行气、发散、活血、化瘀,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肺系统的病,最常见的就是感冒,而感冒是必用辛味来治疗的,比如喝点儿姜汤就很有效。
哪个季节最适合吃辛味?当然是夏季。夏天人体毛孔张开,最容易感受外邪,辛味是发散的,能帮助我们祛除表邪,不让它们停留在体内作怪。夏季热,人体的阳气都浮在表面,脾胃相对是寒的,这时候吃点儿辛辣,开开胃,促进脾胃的功能再好不过。而且辛味有发汗作用,能帮助人体散热。
秋吃酸,护肝胆
酸泛指酸味和涩味,有收敛的作用。大多数树木的果实和种子都带有酸味或涩味,它们往往是植物最富有营养的部分,能帮助人体吸收和储存营养,保护精气不外泄,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人。
酸属阴,对肝胆很有好处。很多孕妇喜欢吃酸的,因为肝主生机,肝血是胎儿生长的营养来源。酸味入胆,促进胆汁分泌,可以解油腻、降血脂、降血压。性情急躁外向的人可以多吃些酸的,而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忧虑内向的人就不能多吃。秋天是最适合吃酸味的季节。秋天肺气旺,较克肝,而酸味入肝,是肝的正味,这时候就应该用酸味来养肝。
冬吃苦,把肾补
苦味属阴,苦味的东西分两类:一类是苦温的,例如咖啡、红茶,有祛除湿气的作用;一类是苦寒的,例如莲子芯、绿茶,有清热的作用。冬季是吃苦的最佳季节。冬天当养肾,吃点儿苦温的东西,有强壮肾脏的作用,比如羊肉就是苦温的。
描写吃饭的动作作文 篇6
“什么,要用左手吃饭,这怎么可能啊!”唉!妈妈今晚要我用左手吃饭,你们想想我们平时都是用右手吃饭,现在突然用左手,这怎么可能啊!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啦!
终于吃饭了!哇!好香,是排骨呀!我用右手抓起筷子,夹起了一块排骨。“咳咳”妈妈咳嗽了两声示意我用左手吃饭。唉!被妈妈发现了。我把筷子移到左手上去夹排骨。左手总是不听我的`指挥,我让它往西,它却往东;我让它往东,它却往西。我夹,我夹,我再夹,哎呀!终于把这块排骨给夹起来了。我把排骨“送”到嘴边,只可惜手一松,排骨掉下去了,我又费了好大劲才夹起来。
虽然我只吃了一块排骨,但这一块排骨,却费了我好大劲。天哪!还要吃豆,我用右手夹豆有时还会掉。何况用左手呢?我去夹一颗豆子,夹豆子比夹排骨更难。豆子像个调皮的孩子,我总是抓不到他。夹不住,我不夹了,我吃饭。我用左手艰难地扒了几口饭,结果一看,洒了一摊子,气死我了,我大声说:“真是的,我不吃了!”妈妈则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萌萌啊,妈妈让你用左手吃饭是想让锻炼你的耐心和改变你吃饭的样子。耐心,是想让你在今后的日子里,不管是学习、生活、工作都要有耐心。还有吃饭的样子,是不想让你狼吞虎咽,这样对身体不好!”
吃饭的小学生作文 篇7
到饭店以后,我刚走进去,就看见一盘盘美味的菜。油冷冻的红枣,冷冻野菜,冷冻芦苇,还有一盘特别显眼的菜,那就是“房子鸡蛋干”了!
我想:这么好看的东西,可真少见呀!我先夹一块尝尝。我边想边伸出筷子又去夹。可是蛋太滑了,想夹起来是很难的。终于,我夹起了一块往嘴里放,嘎巴嘎巴地吃了起来。嗨,还很好吃呢!
谈宝宝吃饭的“学问” 篇8
学问一良好习惯的培养
1.爱卫生的习惯
有些大人喜欢专门抽出时间,要求宝宝吃饭要洗手。其实这种效果不是很好,宝宝当时记牢了,可真的吃饭时,就忘得一干二净,早已被美味的饭菜吸引去了,有的甚至用脏手抓菜。不如换种方法,在吃饭前,大人督促宝宝一起洗手,言传身教。你可以跟宝宝说:“宝宝,你的小手脏吗?小碗小筷喜欢和干净的小手做朋友,让我们一起去洗洗手吧?”在多次的提醒后,宝宝会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2.进餐的习惯
一提到吃饭,大人就开始皱眉了,“我家的宝宝吃饭时,总爱说个不停,还爱乱动”,“我家的宝宝要喂着吃饭”,“我家的宝宝吃一碗饭要一样玩具,不给就不吃”,“我家的宝宝总是这个不要吃,那个不要吃”……出现以上种种情况的确不怎么乐观,我们不妨先找出使大人头疼的原因,然后再针对情况来处理。
造成宝宝不良进餐习惯的原因各不同,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
一般情况,大人都喜欢边吃饭边讲话,有的甚至端着饭碗边走边吃。这就引发了宝宝强烈的模仿欲,至使宝宝养成了吃饭爱动、爱讲话的坏习惯。
有些大人过于溺爱自己的宝宝,看到宝寶吃的满桌饭菜,就迫不及待的抢过来喂,并且说:“宝宝,你还小,让奶奶来喂你吧!”时间久了,宝宝就依赖于大人,不愿意自己吃饭。
为了让宝宝能把饭吃下去,大人就用糖果或某些东西作为吃完饭的奖励。这样一来,宝宝在大人的哄骗下,养成了不达目的不好好吃饭的坏习惯。
有的宝宝在家爱吃什么,大人就给他吃什么,大人爱吃什么,他就爱吃什么。甚至于有些大人在宝宝面前说,这个好吃多吃点,那个不好吃不要吃。也有的大人会威吓强迫宝宝进食,宝宝屈于威力,不得不吃,心情十分苦恼,结果造成对某些食物的厌恶心理。
针对以上的种种原因,大人不防采取一些适合宝宝生理心理的方法:
如果宝宝吃饭爱动、爱讲话,大人应以身作则,应该在安静的环境中以良好的情绪进餐。鼓励宝宝趁热把饭吃完,不要玩耍或左顾右盼,养成专心致志吃饭的好习惯。
对于不愿意自己吃饭的宝宝,大人首先要改变以往过于溺爱的态度,不要因为吃得脏而剥夺了宝宝自己吃饭的权力。当宝宝能自己吃饭时,大人应及时表扬,让他感受到自己吃饭的成就感。
想让宝宝吃饭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用许诺的方法,以吃了饭就给糖果或其他东西来刺激宝宝,是不科学的方法。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些鼓励的话或用亲密的肢体语言来代替。如妈妈用手摸摸宝宝的头说:“宝宝会自己吃饭了,真棒!”
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固然很爽快,但大人应为宝宝的健康着想,让宝宝学会吃各种食物,不要依顺宝宝的挑食、偏食的行为。更不该在宝宝面前表现自己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或者在宝宝面前讲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当然为了促进宝宝的食欲,可增强宝宝的活动量。如果能合理的安排宝宝的食谱,使饭菜的品种多样化,烹调注重色、香、味,更可刺激宝宝的食欲。同时别忘了在进餐时多诱导和鼓励、少威吓和强迫,这样有助于宝宝增强进餐的自信心。
学问二良好品德的培养
1.热爱劳动
在临吃饭时,可根据宝宝的身心发展的情况,叫宝宝擦桌子、摆碗筷等。饭后同样可以要求他们擦桌子、收碗筷,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亲子园里,只要看到宝宝有爱劳动的行为,我总不忘记表扬宝宝,同时教育其他宝宝向他们学习。如果在家里,希望大人也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保持爱劳动的积极性。
2.爱惜粮食
宝宝们学会自己吃饭以后,可能会吃的满桌、满地是饭粒。此时应给予及时的教育,要求宝宝爱惜粮食,不掉饭菜。大人可以用儿歌、歌曲、故事等形式进行教育,使宝宝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如,歌曲《一粒米》:“小小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一呀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农民伯伯起早吞黑,每天去种地,一呀一粒米呀!我要珍惜它。”以这种形式教育,宝宝不但学会了唱歌,而且也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应该爱惜它,吃饭时千万别再掉饭菜了。
学问三良好能力的培养
每天吃得饭菜有所不一样,宝宝们可能未注意到这一点,如果给予适当的引导,宝宝的观察力、记忆力及发散性思维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当饭菜摆上桌后,可提醒宝宝观察桌上是什么菜,这些菜是什么颜色的,由哪几种食物烧成。特殊的菜还可以让宝宝说出菜的形状等。日积月累,宝宝的观察力自然会逐渐增强。第二天吃饭时,可让宝宝回忆上一天吃了什么菜,如说出菜名,是蔬菜还是肉类等,促进了宝宝的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上所谈的就是宝宝吃饭的“学问”,可见早期教育是很有意义的,教育的时机也是到处存在的,关键是大人是否抓住了这个机会,是否有利地引导了宝宝。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做个有心人吧!
我家的吃饭图600字作文 篇9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吃饭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说起吃饭,我们就再也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天天都得吃饭啊!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吃饭特点,你有没有留意过呢?我倒是仔细观察了我们家人的吃饭特点,来看一看吧!
先从长辈说起,奶奶和爷爷吃饭从不挑食,煮什么菜,就吃什么菜,而且吃饭还大口大口地吃,吃得特别香,胃口也非常的好,让谁看见了,都想尝一尝。最让我疑惑不解的是,爷爷奶奶每次吃饭前都要喝点高度的白酒,问他们为什么时,他们总是笑嘻嘻地说:“老人适当的`喝点白酒,对身体有好处。”
再说爸爸。爸爸吃饭总是狼吞虎咽,自然,吃饭的速度夸张一点,就好比火箭那么快,不时夹几根青菜,再夹几块肉放进碗中,然后再把这些饭送进口中。就这样,三下五除二地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了。可恨的是,爸爸每次吃完饭就会把大半碗的汤给喝光,害得我们后面吃完的汤都不够喝。郁闷啊!
我的妈妈吃饭像兔子。她吃饭以青菜为主,如果遇到她喜欢吃的青菜,她就一定光吃青菜,但是她总是喜欢细嚼慢咽,她轻轻地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几根青菜,放在饭碗里,然后拿起饭碗,扒了一小小口饭放进嘴里,接着就不慌不忙地嚼着嘴里的饭。如果有个什么文雅吃饭奖,我第一个就奖给妈妈。
最后,再来讲讲我吧!我嘛,属于综合性的,我什么都吃,而且特别爱吃肉。如果肚子饿了,便会大口大口地扒饭,筷子不停地为我输送菜,所以,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虎”。每次吃饭时,遇到我喜欢吃的菜时,我就会朝那个方向的位置坐,如果位置被抢了呢,我就把菜调到我的跟前,至于汤嘛,我就是一般喽,有汤就喝,没汤也罢。
写吃饭的优秀作文300字 篇10
我第一个坐到了餐桌前,却不能夹菜,等一家人都就位了,才开始光盘行动。我最先去夹爷爷做的卤菜,光看卖相,我就已经口水直流了。筷子碰到哪个就夹哪个,一夹一个准。
妈妈最爱吃水煮肉片,她用干净的筷子夹起一块肉片,但没有立刻放回碗里,而是用另一只手端起碗去接,但还是没有直接放到碗里去。这可把我急坏了,明明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偏偏要分这么多步。她又将肉片掂了掂,挨着盘边轻轻拂过,终于放入碗里。我松了一口气。
不好好吃饭的孩子 篇11
“大李,我要崩溃了啊!到饭点了,你不叫上三五遍,棒棒就不到餐桌上来。叫过来后,你不喂她就不吃。喂了3年了,现在棒棒都5岁多了,难道还要喂一辈子吗?”
不光是吃饭变成了受罪,在穿衣服、按时睡觉上,棒棒都需要家长不断催促。如果没有人管,她就会一直看电视,坐在沙发上磨蹭。
我们都知道,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相应的行为—饿了会吃,困了就睡,这是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的。当“吃饭、睡觉”变成了问题时,大部分原因源于成人的不恰当养育。
我决定跟着他们一起去餐厅打饭,感受一下。
成人过多的帮助
餐厅里人群涌动,但棒棒却步履蹒跚地挪动着双腿,脸上露出极其难受的表情。
“妈妈,累。”终于,她停下来低声哼着。担心妈妈一个人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爸爸也来到了餐厅。只见爸爸妈妈一左一右地簇拥着棒棒,并时不时地提醒她。
“棒棒,快走啦,再不走,一会儿没饭吃了!”但棒棒似乎不愿挪动半步。妈妈大约提醒了5分钟,她似乎都没听见。于是,爸爸干脆一把抱起孩子,一直抱到打饭窗口。
打完饭,孩子的磨叽还没结束。“我不想吃饭,不要吃饭。”我能感觉到孩子实际上已经饿了,但是却用相反的语言来告诉成人。
显然妈妈并没有真正读懂孩子的行为,以为她真的是不想吃饭了,很快妈妈再次启用老办法“不断提醒”。无效之后,她又准备要给孩子喂饭了。
“妈妈,请暂停你的行动,你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不吃饭,更加慢。”我提醒她。
“哦,大李,这样不行吧?我担心孩子不吃饭呀!”棒棒妈妈解释道。
“棒棒妈妈,这次不妨尝试一下在你不管的情况下,孩子能否独自吃饭。”我说道。妈妈半信半疑地停了下来。
棒棒一动不动地坐着。
5分钟过去了,棒棒依旧没有拿起筷子来吃饭,但她有点动摇了,因为眼神时不时地瞟外面,看着不远处的父母。
5分钟又过去了,餐厅里的人几乎快走光了。正当棒棒妈妈焦虑万分时,棒棒终于拿起了眼前的筷子,所有人都格外激动。
没想到,棒棒随后又把筷子放到了桌子上,看了一下窗外,哼着儿歌,慢悠悠地走了出去。妈妈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大李,我该怎么办?”妈妈很担心饿着孩子。
“到午饭开始之前,不要给孩子提供任何零食。”我很坚定地嘱咐妈妈。妈妈为难地点头了。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事情承担
上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中午,我悄声问妈妈:“中间给孩子提供零食了?”
“棒棒找过我两三次,但什么也没要,就是一个劲在我身上蹭来蹭去。我明白她的意思,但还是假装不知道。”
“棒棒妈妈,你能坚持住很好。”我鼓励道。这时,餐厅的阿姨喊着开饭了,我们一反常态都没有去提醒棒棒,而是直接去了餐厅。
只见“小公主”先是在沙坑里面晃了一圈又一圈,然后又蹲在了某个地方,不动了。等到沙坑里其他人全部走了,她才开始有意识地动身。
似乎想起了一些事情,随后棒棒毫不犹豫地转身,一改原来的慢节拍,向餐厅跑去。到了餐厅门口,她停了下来,发现妈妈坐在里面,于是她的脚步瞬间变慢了。
刚才的一幕,我们全部看到了眼里。实际上,并不是孩子吃饭慢,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在不断探测家长的底线在哪里。
我们装作没看见她,继续吃着饭。看到她丝毫没有引起我们的反应,棒棒极不情愿地自己拿了些吃的,坐在我们跟前。
“妈妈,你喂喂我。”盼呀盼呀,终于等到孩子主动要求吃饭了,妈妈很爽快地答应了。虽然棒棒提出了一个条件,但她已经有所进步了。
我暂时默许了妈妈的喂饭行为。不料,妈妈越喂越起劲,很快饭就下去一半了。
于是我走上前,说道:“棒棒,我看别的小朋友都能自己吃饭,相信你也可以的,是吧?”
“对呀,棒棒,妈妈已经喂了一半了,剩下的你一定自己可以解决,就像一个大老虎一样,啊呜啊呜地把它消灭光。”妈妈也附和道。有时,形象化语言也能促进孩子爱上吃饭。
不过,因为孩子长时间不练习小肌肉,所以显得不够灵敏,笨笨的、慢慢的。但至少她在进步,行动起来就是一件好事情。
而且,之前因为成人的过多帮助,孩子也没有体会到吃饭的乐趣,更多感受到的是家长的催促与逼迫。这次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体验吃饭的过程,所以能够体会到饭菜的香味,也能够感受到吃饭带来的乐趣。
“大李,你看。”很快,棒棒自豪地举起自己空空的碗。不仅体验了吃饭的过程,当吃完之后,孩子也得到了一种满足感。几次下来,棒棒吃饭的情况越来越好。
给慢孩子找一个行动快的朋友
谈到“爱”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联想到文学的解释—深情地看着对方或者把对方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这种爱的模式是不恰当的。
什么样的爱才是恰当的呢?关键是要审视我们的意图和目标是什么。假设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可以独立吃饭的孩子,那么当他自己不吃时,我们肯定不会一直催促,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孩子应该做的。又假设我们想培养孩子内心的坚强,自然就不会因为她不小心跌倒,我们就一屁股坐下跟孩子一起痛哭流涕。
原本孩子的情况已明显好转,爸爸妈妈也在逐渐放手。不料,棒棒在一次玩耍中不小心摔着了,让她的依赖再次加重。医生检查后,已明确地说:“棒棒只是擦破了一点皮,消一下毒就可以了。”但棒棒却躺在床上,似乎大病一场的样子,甚至不愿意下床。爸爸妈妈则在旁边精心护理着。我不由叹息:“像这样,孩子怎么能不被养坏呢!”
“生病”之后,棒棒根本不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一回事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再想别的办法。
在棒棒的好朋友里面,有一个叫妞妞的4岁小女孩,很活泼开朗,与她的性格正好互补。别的小朋友都不爱和棒棒玩,但妞妞却很喜欢。棒棒也很容易被妞妞的外向、好动感染。于是,我邀请妞妞一块去找棒棒玩,她一口答应了。
此时的棒棒依旧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棒棒,我来看你了。”妞妞说道,边说边爬到了床上。孩子有天然的亲和力和感受力,她可以不加思考的方式来推动一件事情的发展。
“我们去玩捉迷藏游戏吧!”妞妞说道。
“嗯,我现在正在思考。”棒棒答道。哈哈,孩子的词汇有时还很好玩。
妞妞很快跑到院子里捡了一个球,拿到屋里拍起来。棒棒虽然在床上躺着,但已经被声音吸引住了。
“哈哈,好玩。”为了吸引棒棒的注意,我也加入进来。突然,球一不小心,飞到了棒棒的身上,她一把抓住了这个球。
“我们去捉迷藏吧!我要把球给藏起来。”棒棒提议道。
我们已经感染到了棒棒。有时,要改变孩子的一个行为,需要外部环境的感染。
很快,棒棒穿好衣服,跟着我们出门了。疯玩起来的棒棒,已经丝毫感觉不到她是一个动作缓慢的小女孩了。
与领导吃饭的餐桌礼仪英语作文 篇12
Table manners in Chinese life and order in the full possession of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y believe, eating is not only way to meet their basic physiological needs method -- is also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social experience.
To this end, grasp the knowledge of the rules in some Chinese restaurants have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ether you are a master, or merely a guest, must have some rules.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
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
The round table is popular.
Because they can sit more people, and we can sit face to face, the head of the family identity and not long shaped the West on the table very clearly through his seat and identification.
Guests should be invited to sit down and wait for the owner.
The owner must be careful not to call the guests sitting in a seat near the table.
This is a taboo.
Will have to wait until all the people here can only be the beginning of any form of dining activities -- even if they have to wait for being late.
Once you master home place, can do the prologue.
During the meal, the owner must assume a proactive role -- urging guests enjoy eating and drinking is entirely reasonable.
●圆形餐桌颇受欢迎.
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
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
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近上菜的座位.
此为一大忌.
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
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
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In a typical Chinese-style table looks quite empty, in the eyes of Westerners, especially.
Each seat can be seen on the front wheel on a bowl; right is a set of chopsticks and spoons, were placed in their own seat.
In formal occasions, there will be napkins, mainly on the lap.
In a formal banquet, the dishes of eating like a slide show, each time a dish.
Surprisingly, rice, not with the dishes ibid, but you can choose to eat the same.
As the dishes have their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it should be for individual taste, but once only from a bowl to eat, not mixed taste.
Plate is not available to eat, can only bowl.
Bones and shells on the individual disk.
Not clean the dishes must always be replaced with clean plates.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
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
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
令人惊讶的是,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
作文 我的朋友们吃饭的样子 篇13
许明旺同志吃饭的时候是没大没小,大口大口的吃,狼吞虎咽。一副一百亿年没吃饭的.样子,嘴巴里的还没吃完,就去夹菜。嘴巴都快大到气球了。
付哥同志吃饭时,那叫做一个十分挑剔,不是自己喜欢菜的就绝对不会吃,而且连正眼看都不看。假如看到他喜欢的菜,那是发疯的猛吃,一口接一口,吃饭的声音是吧唧吧唧,好像猪吃饭。《哈哈)
而廖千禧同志一点儿也不挑剔,什么菜都吃。记得有一次我在他家门口偷看他吃饭,只见他正在那里夹菜,他到这边夹一夹,到那边夹一夹,所有的菜都被他吃了个遍,而且百吃不厌啊!
【关于吃饭的作文】推荐阅读:
关于孩子吃饭慢的教育随笔10-04
我的吃饭好习惯初中英语作文09-27
与领导吃饭的餐桌礼仪英语作文01-02
吃饭记作文12-17
去阿婆家吃饭作文07-16
细节描写——吃饭(500字)作文02-07
吃饭的心情说说10-21
吃饭喝酒的范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