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生芳吃饭的故事

2024-10-13

柴生芳吃饭的故事(精选5篇)

柴生芳吃饭的故事 篇1

柴生芳吃饭的故事

回忆起与柴生芳一同吃饭时的点点滴滴,记者接触的采访对象都会唏嘘不已。吃饭,一件普普通通的事,为何柴生芳的“吃饭”,能令他们如此感动呢?

为了工作,他经常忙得顾不上按时吃饭

8月14日,也就是柴生芳最后繁忙的那一天。早上8时53分,他拿着一块大饼边吃边走出县统办大楼,前往引洮工程工地。上访户王惠珍本想拦住柴生芳,再说说拆迁补偿的事,可看到他那么忙,连早餐都这么凑合着,就没忍心。

王惠珍不知道,柴生芳的吃饭一向如此。去年他担任临洮县县长以来,除了公务接待外,几乎再没去过单位的食堂吃早餐。

每天早上,县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罗斌,都会帮柴生芳从食堂打一份葱油饼、两个包子,抑或是一块大饼、一个韭菜合子。

可是,柴生芳经常腾不出时间“享用”这些早餐。他的办公室,从早上8时开始,就挤满了来汇报工作的各单位、部门人员,以及来访、信访群众。

罗斌记得,今年3月的一天,柴生芳忙碌了一上午,压根没顾上吃早饭。好不容易等到中午12时该吃饭了,洮阳镇城南社区信访群众罗秀玲又来了。他一直接访她到14时30分许。

这时,食堂的工作人员已经准备下午用餐的食材了。在罗斌的建议下,柴生芳才去吃了一碗浆水面。

“他到食堂吃饭,也是有啥吃啥,从不提特殊要求。”罗斌说。

如果带回来的早点没吃完,柴生芳也舍不得扔掉,下顿接着吃。从小家中贫寒的他养成了俭朴的生活习惯。

去年有一次,在帮柴生芳整理房间时,罗斌将他吃剩下的半块葱油饼随手扔掉了。结果,柴生芳说了他一顿:“咱们都是农村出来的,咋能浪费呢?”

出差在外,他吃饭很是简单

出差在外,柴生芳吃饭也非常简单。

临洮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何成忠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以来,柴生芳和他一道去了好几次北京,与有关部委协调交通扶贫项目。每次在居住的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吃饭,柴生芳都叮嘱他不要点菜,中午、晚上就吃一碗面。

趁着和他一道在北京跑项目时,柴生芳还抽空约客商洽谈招商项目。有一次,因为谈的时间迟了,柴生芳请一位老板吃饭,但只点了一盘洋芋丝、一盘豆芽炒粉条、还有一盘虎皮

辣椒,以及牛肉面。柴生芳还打趣地对那位老板说,“今天我用家乡饭招待你。”

说起柴生芳的工作餐时,临洮县扶贫办主任常贵勤禁不住哽咽起来。今年以来,他和柴生芳到省扶贫办协调过十多次扶贫项目。有时,他想好好“招呼”一下一县之长的柴生芳。可最终,柴生芳只和他在兰州吃过3顿饭,两次是牛肉面,一次是快餐。

有一回中午快12时了,临洮县洮阳镇镇长杜玲在省直一家单位办完事出门时,看到柴生芳坐在另一家单位门口的台阶上刚吃完大饼,他的嘴角上还有馍渣子,柴生芳有点不好意思地给她解释说“早上忙得没顾上吃饭”。“那一刻,我眼泪花都出来了,谁能想到一个县长为了给自己的百姓争取项目,连饭都顾不上吃。”杜玲说。

吃百姓饭,他主动留下饭钱

下乡到农民群众家里时,柴生芳对自己吃饭要求更是“苛刻”。

“到我家来,他连一口水都没喝,就拉着我开始走访村民。”南屏镇靳家坪村支书魏晓明说。

他的双联户苟胜利到现在都很遗憾,柴生芳到他家那么多次,可从没吃过一口饭,连水也不让倒。

顾不上吃一口饭、喝一杯水。这看着有点不近人情,但却是柴生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有时,在村民家里,柴生芳拗不过主人的盛情,也会顾及主人面子吃点。但临走时,他都会悄悄地留下10元到200元不等的饭钱。

今年4月17日,柴生芳在苟家山村双联时,碰上一户人家炸油饼。在主人热情的招呼下,他和其他同事一人吃了一块油饼,共吃了四五块。走时,柴生芳掏出了20元钱,硬塞给了那位村民。

当时在场的临洮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何成忠告诉记者,那会儿,他压根没想到,“真很惭愧,也很感动。”

当天因为忙于走访农户,一直到13时40分,柴生芳才和同事们一道吃中午饭。吃的是他们自带的苹果、馒头、鸡蛋、矿泉水。“他还问身边工作人员,说今天吃的没有超过8元标准吧。我们在旁边算了一下,一个人最多用了五六元的伙食费。”村民刘新民说。

上万元的餐饮发票,他一直没有报销

在中央八项规定之前,柴生芳做得怎样呢?

2010年,柴生芳在安定区任职区委常委、副区长。为了解决安定区农村电网电压低的问题,柴生芳和安定区供电公司经理柴岳军,曾经一起到省电力公司争取过农网改造项目。

柴岳军记得,当时,柴生芳和他从下午2点到6点多,一直站到省电力公司一位工作人员的后面,汇报有关情况,连一口水都没喝,也没坐一下。

“领导,项目跑成了,我请你吃顿饭。”从省电力公司大楼出来后,柴岳军提议道。

“项目跑成功的喜悦,比吃啥都高兴。岳军,我们一起吃个牛肉面算了。”柴生芳的回答,至今令柴岳军无比感慨。

2011年9月,柴生芳刚到临洮后,就和县政府办的司机朱凯认识了。朱凯记得,下乡如果回城迟了,他俩就凑合着到路边的小店随便吃碗面。经常是晚上七八点才吃晚饭,有时甚至到晚上10点多。

前几天,在整理柴生芳的遗物时,临洮县政府办工作人员罗斌发现了一沓上万元的餐饮发票。刚开始,他还以为是柴生芳没来得及报销。

仔细一翻,罗斌傻眼了,这些发票的时间跨度,从2011年到2014年的4年间——

譬如在中央八项规定前的2012年,“1月12日,兰州的一张餐费发票,2040元;6月27日,810元;9月7日,265元„„”这些发票,都被柴生芳一直扔在自己的抽屉中。显然,在他眼里,这些都是私人请客的饭钱。

柴生芳观后感 篇2

电影用质朴的语言、平凡的故事和琐碎的小事构架了柴生芳崇高的信仰和伟大的人生,朴实无华的表达了柴生芳厚重完整的人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纵观柴生芳的一生,他其实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大事,但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人民公仆的精神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柴生芳,一个从山间小路走向世界的留日博士,在学成后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到自己相对贫穷的家乡,为国家探索贫困地区的脱贫之路,他是我们时代呼唤的榜样,这样的情怀和信仰也是所有共产党人应该学习的。

一个北大毕业生,一个留洋博士,为什么拒绝了舒适而高薪的工作,偏要回到贫瘠的家乡,来到这个贫困县当县长?电影中父亲埋怨他忙的没时间照顾家里,没时间陪家人,还挣不到钱,他回答:“我要是为了挣钱,当时就留在日本或者去北京工作了,我当官不是为了挣钱”。当妻子说让他帮忙给侄子找个工作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让侄子考公务员,他认为大学生毕业了就应该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做些实事。是啊,他自己就是这样用尽全部力量为家乡父老乡亲谋幸福,这种视乡亲如父母的情怀,正是一方父母官最难得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柴生芳淡漠名利、心系群众、执着于事业的坚持正是我们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他生病发烧还捧着《资治通鉴》看,案头常有《求是》、《中国经济周刊》等时事期刊,办公室的灯常常亮至深夜,8年间记录30本工作日志……在我看来,一个博士县长已经非常博学,但他依然坚持随时随地学习。自任县长以来,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县323个行政村,行车里程达4万公里。凡是他到过的村子,其地理位置、产业状况、民情风俗等他都能过目不忘。我想这不仅仅是记忆力强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他用心,用心下基层,用心向基层学习,这种学无止境、学而不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体现出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一个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三岁的女儿只要有人按门铃找爸爸就会说“我爸爸去临洮了”,让爸爸陪放烟花的愿望直至最后也没实现。女儿过三岁生日,他都因为忙于工作而未能到场,遗憾的留下年幼的孩子、年轻的妻子、年老的父亲。至今,想起电影最后他在去世前一天工作的每个时间节点、每项工作内容,我都不禁心绪难平。长达17个小时的连轴转,凌晨1:30的办公室,一盏盏声控灯随着脚步一点点熄灭,光亮处把他疲惫的身影拉的很长,我知道,当办公室门关上的那一刹那,他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这怎不让人痛惜!心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他有着一个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在父亲、妻子、女儿眼中,也许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但他一定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女。

《柴生芳》观后感心得800字 篇3

《柴生芳》观后感心得800字 由甘肃省委组织部和甘肃省委宣传部监制,求是影视中心、《紫光阁》杂志社和北京合力桨影视公司等十一家单位联合出品摄制的电影《柴生芳》目前已完成后期制作并取得国家新闻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发行许可,将于7月1日在全国上映,据悉,所有的票房收入将全部捐赠给相关基金会。

七一上映 向建党95周年献礼

电影《柴生芳》影片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宣部“时代楷模”,甘肃省临洮县原县长柴生芳的事迹改编创作。由电影剧本“夏衍杯”征集获奖者、国家一级导演张忠编剧并导演,路云飞执导。影片采用较意识化的创作手法,摒弃了传统故事片的戏剧结构和对英雄人物“高大全”的描写方法,通过现实和过去两个时空的转换牵引,从主人公艰苦奋斗、勤政务实、访贫问苦、精准扶贫、化解民怨、主抓中心任务等多个角度,真切朴素地再现了柴生芳的事迹。

影片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是对中央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响应,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延伸补充,是“两学一做”的生动教材。影片档期确定的上映日期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记者注意到当日上映的影片中,《柴生芳》是唯一一部向建党95周年献礼的影片。同时这个时间节点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档期暑期档开启之日,在众多商业大片的夹击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能否在荧屏上一枝独秀,非常令人期待。

制片艰难险阻 制作精益求精

电影制片人孙海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柴生芳去世的第12天,也就是8月27日,张忠导演就拿到了直系亲属的独家唯一授权,此时柴生芳还是零荣誉,甚至连县级优秀共产党员都不是,但制片方以创作精品为初衷,精益求精的制作理念贯穿到每一个环节”。

剧本创作中,编剧团队先后深入到陇西、定西、临洮和其老家庆阳,深入了解柴生芳的工作生活环境,挖掘细节故事,先后更换五位重量级编剧,撰写不同风格的七个剧本。在后期制作中,影片先后四次重新开机拍摄,补充拍摄量超过全剧的20%,先后上百次修改完善。经过22个月,600多天严谨仔细的制作,电影的每一个环节都尽量做到精益求精。在此前北京举行的研讨会上,中宣部、国家重大题材办公室、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央主流媒体的众多专家学者均给予高度肯定。

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影片监制、导演、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张忠谈到了此前兰州举行开机仪式泪洒现场的原因:“在拍摄运送药材这场雨戏时,连续三天三夜没有休息,炎热的夏季高温,山上的温度却在零下十度,大量的群众演员由于受不了极度的煎熬和持续不断的淋雨,纷纷逃离,没有一人留下工作。最后剧组人员赤膊上阵,圆满完成摄制。由于连续作战,工作人员下山赶到兰州需五个小时,摄制组90%以上的人都无缘参加开机仪式,感到无限遗憾。”

票房收入无偿捐赠甘肃团体单位 先睹为快

电影《柴生芳》由11家出品单位参与投资出品,其中甘肃的投资方为甘肃天润文化产业公司、甘肃新兴花卉有限公司、甘肃安兴房地产集团公司、兰州合力桨影视公司及龙洮电子商务公司等7家民营企业,崇高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最终使电影得以完美呈现。影片监制、导演、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张忠说,经过和多家出品方沟通,影片在全国上映的票房收入除去少量发行费外,所有收益将无偿捐赠给相关基金会,用于柴生芳后期的有关事宜,具体细节将在工作结束后发布。

据影片发行方北京合力桨影视公司介绍,此次发行将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的相关院线,甘肃观众可以先睹为快,从今日起开始接受团队和单位包场,相关单位可以和兰州电影制片厂联系上门放映和到指定影院观影,普通观众将在柴生芳去世两周年即今年8月15日起在甘肃所有院线观看。《柴生芳》观后感心得800字 由甘肃省委组织部和甘肃省委宣传部监制,求是影视中心、《紫光阁》杂志社和北京合力桨影视公司等十一家单位联合出品摄制的电影《柴生芳》目前已完成后期制作并取得国家新闻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发行许可,将于7月1日在全国上映,据悉,所有的票房收入将全部捐赠给相关基金会。

七一上映 向建党95周年献礼

电影《柴生芳》影片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宣部“时代楷模”,甘肃省临洮县原县长柴生芳的事迹改编创作。由电影剧本“夏衍杯”征集获奖者、国家一级导演张忠编剧并导演,路云飞执导。影片采用较意识化的创作手法,摒弃了传统故事片的戏剧结构和对英雄人物“高大全”的描写方法,通过现实和过去两个时空的转换牵引,从主人公艰苦奋斗、勤政务实、访贫问苦、精准扶贫、化解民怨、主抓中心任务等多个角度,真切朴素地再现了柴生芳的事迹。

影片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是对中央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响应,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延伸补充,是“两学一做”的生动教材。影片档期确定的上映日期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记者注意到当日上映的影片中,《柴生芳》是唯一一部向建党95周年献礼的影片。同时这个时间节点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档期暑期档开启之日,在众多商业大片的夹击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能否在荧屏上一枝独秀,非常令人期待。

制片艰难险阻 制作精益求精

电影制片人孙海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柴生芳去世的第12天,也就是8月27日,张忠导演就拿到了直系亲属的独家唯一授权,此时柴生芳还是零荣誉,甚至连县级优秀共产党员都不是,但制片方以创作精品为初衷,精益求精的制作理念贯穿到每一个环节”。

剧本创作中,编剧团队先后深入到陇西、定西、临洮和其老家庆阳,深入了解柴生芳的工作生活环境,挖掘细节故事,先后更换五位重量级编剧,撰写不同风格的七个剧本。在后期制作中,影片先后四次重新开机拍摄,补充拍摄量超过全剧的20%,先后上百次修改完善。经过22个月,600多天严谨仔细的制作,电影的每一个环节都尽量做到精益求精。在此前北京举行的研讨会上,中宣部、国家重大题材办公室、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央主流媒体的众多专家学者均给予高度肯定。

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影片监制、导演、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张忠谈到了此前兰州举行开机仪式泪洒现场的原因:“在拍摄运送药材这场雨戏时,连续三天三夜没有休息,炎热的夏季高温,山上的温度却在零下十度,大量的群众演员由于受不了极度的煎熬和持续不断的淋雨,纷纷逃离,没有一人留下工作。最后剧组人员赤膊上阵,圆满完成摄制。由于连续作战,工作人员下山赶到兰州需五个小时,摄制组90%以上的人都无缘参加开机仪式,感到无限遗憾。”

票房收入无偿捐赠甘肃团体单位 先睹为快

电影《柴生芳》由11家出品单位参与投资出品,其中甘肃的投资方为甘肃天润文化产业公司、甘肃新兴花卉有限公司、甘肃安兴房地产集团公司、兰州合力桨影视公司及龙洮电子商务公司等7家民营企业,崇高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最终使电影得以完美呈现。影片监制、导演、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张忠说,经过和多家出品方沟通,影片在全国上映的票房收入除去少量发行费外,所有收益将无偿捐赠给相关基金会,用于柴生芳后期的有关事宜,具体细节将在工作结束后发布。

据影片发行方北京合力桨影视公司介绍,此次发行将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的相关院线,甘肃观众可以先睹为快,从今日起开始接受团队和单位包场,相关单位可以和兰州电影制片厂联系上门放映和到指定影院观影,普通观众将在柴生芳去世两周年即今年8月15日起在甘肃所有院线观看。《柴生芳》观后感心得800字 柴生芳,这个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共产党人高尚情操的一县之长,用他短短45岁的生命诠释了他说的“莫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句话。

电影用质朴的语言、平凡的故事和琐碎的小事构架了柴生芳崇高的信仰和伟大的人生,朴实无华的表达了柴生芳厚重完整的人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纵观柴生芳的一生,他其实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大事,但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人民公仆的精神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柴生芳,一个从山间小路走向世界的留日博士,在学成后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到自己相对贫穷的家乡,为国家探索贫困地区的脱贫之路,他是我们时代呼唤的榜样,这样的情怀和信仰也是所有共产党人应该学习的。

一个北大毕业生,一个留洋博士,为什么拒绝了舒适而高薪的工作,偏要回到贫瘠的家乡,来到这个贫困县当县长?电影中父亲埋怨他忙的没时间照顾家里,没时间陪家人,还挣不到钱,他回答:“我要是为了挣钱,当时就留在日本或者去北京工作了,我当官不是为了挣钱”。当妻子说让他帮忙给侄子找个工作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让侄子考公务员,他认为大学生毕业了就应该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做些实事。是啊,他自己就是这样用尽全部力量为家乡父老乡亲谋幸福,这种视乡亲如父母的情怀,正是一方父母官最难得的精神品质。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柴生芳淡漠名利、心系群众、执着于事业的坚持正是我们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他生病发烧还捧着《资治通鉴》看,案头常有《求是》、《中国经济周刊》等时事期刊,办公室的灯常常亮至深夜,8年间记录30本工作日志……在我看来,一个博士县长已经非常博学,但他依然坚持随时随地学习。自任县长以来,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县323个行政村,行车里程达4万公里。凡是他到过的村子,其地理位置、产业状况、民情风俗等他都能过目不忘。我想这不仅仅是记忆力强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他用心,用心下基层,用心向基层学习,这种学无止境、学而不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体现出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一个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三岁的女儿只要有人按门铃找爸爸就会说“我爸爸去临洮了”,让爸爸陪放烟花的愿望直至最后也没实现。女儿过三岁生日,他都因为忙于工作而未能到场,遗憾的留下年幼的孩子、年轻的妻子、年老的父亲。至今,想起电影最后他在去世前一天工作的每个时间节点、每项工作内容,我都不禁心绪难平。长达17个小时的连轴转,凌晨1:30的办公室,一盏盏声控灯随着脚步一点点熄灭,光亮处把他疲惫的身影拉的很长,我知道,当办公室门关上的那一刹那,他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这怎不让人痛惜!心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他有着一个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在父亲、妻子、女儿眼中,也许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但他一定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女。

柴生芳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4

学习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一个80年代的北大生,一个留洋博士,为什么拒绝了舒适而高薪的工作,偏偏回到贫瘠的家乡,来到这个贫困县甘当县长?“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他不正是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谋幸福,用自己的所学来回馈家乡吗?他曾说过:“看到贫困乡亲,就会想起自己早早去世的母亲,想起仍在农村受苦受累的父亲”,这种视乡亲如父母的情怀,不正是一方父母官最难得的精神品质吗?习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讲,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柴生芳淡泊名利、心系群众、执着于事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我们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学习他的勤奋好学。经常研读《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理论书籍、案头常有《求是》《中国经济周刊》等时事期刊、办公室的灯常常亮至深夜、8年间记录30本工作日志……一个博士县长,在常人看来已经博学,但他依然坚持随时随地地学,并以自己的良好学风不断影响着身边的人。凡是他到过的村子,其地理位置、产业状况、民情风俗等,他都能过目不忘,想必不仅仅是记忆力强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用心,用心下基层,用心向基层学习。学无止境、学而不厌、活到老学到老,体现出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一个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学习他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三岁的女儿过生日,因为工作,他都没有去,遗憾的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年轻的妻子、年老的父亲。在他倒下的前一天,工作长达近18小时。也许有人会说,他是县长呀,当然,他是县长,他的肩上担负有更大更多更重的责任。可是不要忘了,我们的一般干部以及其他领导干部,同样拥有着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同样肩负着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同样接受着党和人民的恩惠。心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具备的优秀品质,无论身处哪个岗位,我们都应以强烈的事业心去敢于担当,大胆干事,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父亲、妻子、女儿眼中,也许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但他一定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女,是我们的好榜样。

学习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篇5

当柴生芳的妻子祁雪丽上台时,敬一丹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慢慢长大后会问,我爸爸是怎样一个人?你要怎么回答她?”

祁雪丽长叹一口气,含着眼泪说:“我就说,你的爸爸是个非常非常好的爸爸,他特别特别的爱你和妈妈,特别爱我们的家。你的爸爸是一个勤奋好学、有责任心、善良、有理想的人,我会告诉我的孩子……”祁雪丽的回答,让演播大厅一下子安静下来,在这不寻常的安静中,人们忽然意识到,敬一丹哽咽了。谁都没有想到,这位身经百战的主持人此刻眼睛里噙着泪水,泪光在闪烁。她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感情,用哽咽的声音动情地说:“雪丽啊,这关要一关一关地过。等孩子长大有理解能力了,你可以告诉她,你的爸爸是受人尊敬的‘时代楷模’!”雷鸣般的掌声像浪潮一样在全场响起,心灵的震撼让每一位在场的人都深深地被感染,久久不能平静,此刻的演播大厅成了眼泪的海洋。

接下来,现场朗诵了中国楹联协会为柴生芳制作的两副对联:

“瘠土生春,尽浇心血为民语;公仆践诺,但以勤廉立楷模。”

“夙夜在公,为国为民甘奉献;辛勤不怠,论行论德仰凤仪。”

此时站在一旁的敬一丹低头悄悄擦去了眼角的泪水。

在接下来的主持中,敬一丹更是几度哽咽,甚至一度下台调整情绪……

敬一丹的眼泪,是为这位亲民为民、受人民爱戴的好县长而流,是为这位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而流。此刻的眼泪,是感动,更是一种铭记,一种告慰。

上一篇:李岭小学暑期政治学习工作总结下一篇:启动仪式会议议程